弹性学制下教学档案管理初探

弹性学制下教学档案管理初探

一、弹性学制下的教学档案管理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1](2020)在《技工院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技工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补充,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社会各行各业输出德技兼备的一线技术人才。技校辅导员是技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日常事务管理者,一方面是技校生管理工作的“辅”助者,另一方面是技校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故他们的职业素养水平与技校生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加强技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对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研究,可以有效推进技工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本研究以马克思人的本质和全面发展理论、社会支持理论、人力资源管理为理论基础,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并结合辅导员岗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情况,提出了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内涵,将技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分为了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素养、职业能力素养和身心素养五个方面,并确立了政治素养的核心地位,构建了技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标准体系。为了解技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现状,本研究在第二部分通过问卷对技校辅导员的人员结构、队伍建设、学生评价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及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技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尚不完善,人员稳定性差,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低,辅导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根本不能满足技工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工作需要。第三部分结合调查结果和文献研究,探究技校辅导员在职业素养的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如职业素养的培养缺乏制度保障、社会重视度不高、职业认同感不高以及专业化、职业化不够等。分析其原因,可以深入了解技校辅导员的工作困境,才能实现建立一支高水平技校辅导员队伍的目标。第四部分从辅导员自身能力提升、学校与主管部门协同、整合育人资源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科学型的路径,以期长期有效地提高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技工院校辅导员队伍是技工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中极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现阶段他们的职业素养水平与高校辅导员的差距很大,队伍建设存在很多困境,相关理论和课题研究也不足,尚未能完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但他们也正在处于茁壮成长的阶段,有不少潜力仍待挖掘。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技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让他们成长为一支政治强、立场坚、人格正、有担当、肯付出、能力过硬的队伍,才能为技校生在学校踏进社会的这条道路上保驾护航,将他们培养成为一批能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技能型人才。

赵耀[2](2020)在《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宁夏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实施研究》文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问题,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少数民族地区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一系列创新创业扶持政策,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支持大学生创业。但是我国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工作起步较晚,民族地区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细化相关政策。基于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A、B、C这三所高校进行实地调研,以SPSS软件为主要分析工具,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进行研究。主要从管制型政策工具、激励型政策工具和信息传递型政策工具三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政策实施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拟解决问题建议的研究思路来展开。经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在不断完善,管制型政策具有较强针对性,激励型政策涉及面较广,信息传递型政策方式多样等,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管制型政策方面,创业准入门槛相对偏高;休学创业的学籍保留和档案保管时间较短;创业行政审批制度不健全等。激励型政策方面,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不够;高校对创业孵化建设的重视度和投入不足;第三方服务不足,形式缺乏创新等。信息传递型政策工具方面,校企合作少,创业项目推介内容单一;创新创业课程质量偏低,师资力量薄弱;创业培训指导落实不到位;创新创业政策宣传力度不足,政策解读不充分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一是完善并强化管制型政策,进一步降低大学生创业准入门槛;适当延长休学创业者的学籍保留和毕业档案保管时间;健全行政审批制度并简政放权;探索建立相关监督制约和政策法律体系等。二是拓展激励型政策,加强大学生创业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高校要重视创业孵化园建设并加大投入;创新第三方服务形式并完善服务内容;强化创业事迹宣传,营造热衷创业的社会氛围等。三是调整并丰富信息传递型政策,加强校企合作并丰富创业项目库;丰富学校创业课程并提高创业教育的重视度;提升创业师资力量并创新教学教法;运用多种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并建立政策解读平台;建立政策信息传递双向机和监督机制等。从而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扫清政策障碍,进而更好地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徐龙[3](2018)在《开放大学学籍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探讨——以内蒙古开放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籍档案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开放大学这所远程教育高校来说,面向各个行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管理机构庞大且学员众多,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是重中之重。本文着重根据对于当前开放大学教育模式下的学籍档案管理及服务方式存在问题做以探讨,并提出一些措施以供参考。

许行珺[4](2017)在《完全学分制下高校毕业生成绩单组卷方法谈》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学年学分制(下文简称学年制)是以"年"为时间单位,统一规划学生的修业年限和学习课程,赋予不同课程一定的学分,计算学业成绩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完全学分制(下文简称学分制)指的是一种把学生修得的总学分作为衡量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下学生自由度更大,可以自己选择课程和任课老师、安

张运敏,鲍力,刘洋[5](2016)在《2000-2016年:国内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研究现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学籍管理在远程教育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毕业审核及证书颁发等工作对于学生来说更是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了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从文献数量、着者、着者来源、期刊来源、文献被引次数及研究主题等方面,对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赵琼梅[6](2016)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学分制探索》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广东省学分银行建设及现代学徒制工作推进的背景,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课程特点及学分制优化教学管理内涵两个方面,对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选岗制、选课制、导师制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分析,并借助现代学徒制智慧平台的技术支持,提出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初步方案。

冯阳[7](2016)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20世纪初期,经历了“图案”教育、“工艺美术”教育等历史阶段,于上世纪的8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向艺术设计转型。到1998年我国本科专业目录的出台,学科发展完成了有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的蜕变,进入综合型艺术设计时代。2012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以后,艺术设计的学科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与艺术设计转型并行的是我国轰轰烈烈的学分制改革浪潮。我国高等教育与学分制渊源颇深。在民国时期曾有过近三十年的全面的践行活动,新中国建立以后转为实行计划性较强的学时制;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高等教育领域逐步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学分制教学改革,旨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新的教学制度。在学分制改革中,关于学分制的内涵认知分歧较大。其中关于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的认知造了一定程度的视听混淆,从而产生了成众的多徒有学分制之表却无选修之质的学分制教学模式,是我国学分制改革陷入一个难以自拔的怪圈。学分制的核心内容是选修机制、开放的课程体系、目标性的学分管理方式等。基此,得以产生多样性的人才。选修机制、学分管理须以开放的课程体系为载体,通观学分制发展历程可见,学分制改革均以课程体系改革为先行。基于学分制模式的大学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的缺失,是我国学分制改革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之一。课程是教学活动的载体,艺术设计学科的转型是基于课程改革逐步展开与实现的。在此历程中,与学分制改革同行共舞,由此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完全学分制、不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学分学年制、分段式学分制(“1+3”制、工作室制等)、计划型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开放型学分制等。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分析,学分学年制是一种基于传统教学的改良型学年制教学模式。其主要形式是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选修课程。选修课程主要分布于二个领域,一是通识教育部分,一是专业教学部分。前者,综合类院校基于学校平台搭建文理兼顾、包含学校特色课程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艺术类院校则侧重于丰富基础理论教学和艺术常识的普及;后者,主要采取设置二、三年级集中选修时段,或增设平行课程等形式植入选修元素。这类教学模式践行群体众多,既有老牌艺术类院校如西安美术学院等,也有历史不足二十年的新建院校,因此,出于办学历史、以及局限于教学资源与能力等原因,比较普遍地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分段式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教学改革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有二类形式,一是“1+3”制,一是工作室制。前者施行一年的不分专业的共同基础教学。此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专业藩篱,在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配合下,建立“大设计”概念,一改传统的狭隘的专业本位思想,以及工艺美术教育阶段美术型基础教育的面貌。后者在引进他国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艺术设计教学的实践性、综合性,打破了传统的递进式、积累型的课程式教学模式,为艺术设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多元化教学的格局。分段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方面,在学分制改革方面主要是顺应改革趋势,建立了学分制教学形制。充分发挥学分制优势的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完全学分制改革实践。南艺的学分制改革是艺术设计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它基于“突出课程、淡化专业”的革新思路,通过课程平行化和自由选修的方式,形成了“每个学生为自己设计一张课程表”的完全学分制教学范式。虽然南艺的完全学分制实践止于2009年,但是,基于学分制实践的课程改革成果,以及锐意革新的精神成为南艺艺术设计教学的宝贵财富。三十年的学分制改革实践,形成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多元化局面,促进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此期间,随着上世纪末的大学扩招,艺术设计专业历经了一段爆发式的发展过程,整体教学规模发展过速。虽然教学规模的扩大满足了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但同时也埋下了根基薄弱、简单复制等隐患,整个学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虚胖现象。尤其是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拼缀现象严重,致使整体的教学质量下滑。此外,由于课程体系建设不到位,在学分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比较普遍的各种形式的学分制虚假介入现象。基此,建议从明确培养目标,做好预设、铺陈,加强基础教学建议,打造精悍核心课程,开放终端课程,以及增加操作性能考量等方面入手,加强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为深化学分制改革、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做好基础性工作。

杨晓菊[8](2016)在《校企“二元制”对接途径下高职院校“分流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科教兴国和强国战略的提出,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和复合化的需求,高职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使现代化高职教育呈现多样化和深度化发展的趋势。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与时俱进,是决定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输出质量的核心问题。当前各高职院校主要专业重在高校内的培养,实践重在企业培养,学校和企业在很多环节衔接不紧密,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在岗位能力、职业素养、社会需求就容易产生一些问题;而对于大学生在校企“二元制”对接途径下,并着眼于建立相应人才培养体系,系统研究分流式人才培养对大学生职业目标、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的培养效果和方法,目前在中国各教育媒介和教育课题研究中并不多见。本文着眼于校企“二元制”对接途径下高职教育“分流式”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运用查找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主要研究的“分流式”人才培养是一种立足于校企“二元制”对接途径下的一种创新式人才培养模式,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究学校和企业间的制度差异、文化差异、环境差异,论述了学校和企业两种制度下,通过教学体制、规章制度、文化背景、教学环境等的交流、融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契入点和利益点,实现有效对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学校以校、企、生三元素为出发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能够很好地人性化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的职业目标、职业素养和提高其学习、工作能力等。研究结果表明,“分流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借鉴的有效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人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需要不断推广、扩大,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改进,需要企业和学校提高对“分流式”人才培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制定产学结合、分流式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为同类高职院校实行校企“二元制”对接途径下的“分流式”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和借鉴。

陟尚[9](2014)在《大学生专业选择权及其实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创新人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大学生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决于人的主体意识,而学生权利的合理存在和正确表达是实现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根本保证。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未来职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是否有权选择专业,如何进行选择,是当前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然而在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体制,缺乏对学生个性和权利的应有重视。政府设计的从入学招生→专业设置→课程选择→人才培养的招生学习模式,学生不得已在入校前就选择好专业,学习后才发现和自己了解的情况存在很大差异,但是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比较小,从而导致许多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和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生主体意识进一步的增强,给予大学生选择专业自主权利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围绕大学生专业选择权及其实现展开研究与分析,首先从学生专业选择权与学生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专业选择权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和学生专业选择权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其次,对我国高校学生专业选择权发展的历史与演变进行分析,大学生专业选择从无权到自主权的转变;再次,在分析当前阻碍大学生专业选择权实现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美国高校学生在专业选择权的具体实践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最后从高校、学生的角度提出对于保障大学生选择权的建议,主要包括尽量满足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需要,并采取措施调整专业结构、调整机遇资源,保障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学生应积极规划职业发展,依据自身特长和职业规划理性地选择专业。

谭必勇[10](2010)在《论中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文中认为我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从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设硕士点开始,已开展了28年。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高校有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

二、弹性学制下的教学档案管理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弹性学制下的教学档案管理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技工院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理论依据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相关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
        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二节 技校辅导员的基本特征
        一、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特点
        二、技校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
        三、技校辅导员的职责特点
    第三节 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概念界定
        一、界定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概念的必要性
        二、界定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概念的依据
        三、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概念的内涵
    第四节 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标准体系的构建
        一、政治素养标准
        二、职业道德素养标准
        三、专业知识素养标准
        四、职业能力素养标准
        五、身心素养标准
第二章 技工院校辅导员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研方案设计
        二、调查问卷分析
    第二节 技校辅导员现状分析
        一、学历水平偏低
        二、专业知识匮乏
        三、队伍稳定性差
        四、工作指导性文件少
第三章 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制度不健全
        二、社会对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技工院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不高
        四、缺失职业认同感
    第二节 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技校教师用人制度的局限性
        二、缺乏辅导员工作规范和管理机制
        三、缺乏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理念
        四、存在“保姆式”工作误区
第四章 提升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路径
    第一节 提升技校辅导员履职能力
        一、明确角色定位
        二、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理念,增强政治素养
        三、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节 提升技校辅导员专业化素养
        一、构建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
        二、加强专业化导向的系统培训
        三、搭建多元化的成长发展平台
    第三节 提升技校辅导员职业化素养
        一、完善人才选聘制度
        二、规范培训考评制度
        三、健全绩效考核制度
        四、改革人才晋升制度
    第四节 提升育人资源的整合能力
        一、合理利用朋辈辅导与互助
        二、全面发挥辅导员的主导作用
        三、积极推动“三全育人”常态化
        四、对接思政课程,统合课程育人
        五、合理利用社会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调查问卷(辅导员版)
附录2 技校辅导员职业素养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3 技校辅导员访谈提纲
后记

(2)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宁夏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
        (一) 大学生创业
        (二) 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
        (三) 政策工具
    四、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概况
        (二) 国外研究概况
        (三) 研究述评
    五、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研究方法
        (一) 文本分析法
        (二) 问卷法
        (三) 访谈法
    七、研究的理论基础:政策工具理论
第一章 政策工具理论及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演进
    第一节 政策工具理论阐述
        一、政策工具理论的兴起和发展
        二、政策工具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第二节 政策工具分类及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演进
        一、大学生创业政策工具分类
        二、大学生创业政策演进
        三、小结
第二章 宁夏地区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概况及实施现状
    第一节 管制型创业政策概况及实施现状
        一、降低创业准入门槛
        二、精简创业行政审批
        三、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四、档案保管
    第二节 激励型创业政策概况及实施现状
        一、创业财政金融支持
        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三、第三方创业服务
    第三节 信息传递型创业政策概况及实施现状
        一、创业项目推介
        二、创业课程设置
        三、创业培训指导
        四、创业政策宣传咨询
        五、小结
第三章 宁夏地区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管制型创业政策的实施不到位
        一、创业准入门槛相对偏高
        二、休学创业者的学籍保留和毕业档案保管时间较短
        三、创业行政审批制度不健全
    第二节 激励型创业政策的实施力度不足
        一、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不够
        二、高校对创业孵化建设的重视度和投入不足
        三、第三方服务不足和形式缺乏创新
    第三节 信息传递型创业政策的实施质量欠佳
        一、校企合作少,创业项目推介内容单一
        二、创新创业课程质量偏低,师资力量薄弱
        三、创业技能培新指导落实不到位
        四、政策宣传力度不足、政策解读不充分
第四章 完善宁夏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建议
    第一节 完善并强化管制型政策
        一、进一步降低大学生创业准入门槛
        二、适当延长休学创业者的学籍保留和毕业档案保管时间
        三、健全行政审批制度并简政放权
        四、探索建立相关监督制约和政策法律体系
    第二节 拓展激励型政策
        一、加强大学生创业财政金融支持
        二、重视创业孵化园建设并加大投入
        三、创新第三方服务形式并完善服务内容
        四、强化创业事迹宣传,营造热衷创业的社会氛围
    第三节 调整并丰富信息传递型政策
        一、加强校企合作并丰富创业项目库
        二、丰富学校创业课程并提高创业教育的重视度
        三、提升创业师资力量并创新教学教法
        四、运用多种方式加强政策宣传并建立政策解读平台
        五、建立政策信息传递双向机制和监督机制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3)开放大学学籍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探讨——以内蒙古开放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籍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 新生入学注册
    (二) 学籍异动管理
    (三) 课程注册管理
    (四) 毕业管理
二、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 缺乏责任意识
    (二) 管理程度不够
    (三) 系统缺乏改进
三、改善办法
    (一) 档案管理
        1. 流程创新, 提升高效性
        2. 技术创新, 提高专业性
        3. 制度创新, 提升有效性
    (二) 服务创新
        1. 意识创新, 加强意识灌输
        2. 模式创新, 改进服务模式
四、结束语

(4)完全学分制下高校毕业生成绩单组卷方法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完全学分制的实行
二毕业生成绩单组卷探讨
三毕业生成绩单组卷实践
四组卷的思考

(5)2000-2016年:国内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研究现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与统计
二、文献计量分析
    (一)论文数量分析
    (二)着者论文量及论文被引次数分析
    (三)着者来源分布
    (四)期刊来源分析
三、文献主题分析
    (一)确定内容分析要素及类目体系
    (二)文献的内容分析
        1. 一级维度的分析
        2. 二级维度的分析
        (1)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特点
        (2)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内容
        (3)现存问题方面
        (4)改进措施方面
        (5)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方面
结语

(6)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学分制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分制改革的背景
    1. 广东学分银行建设背景
    2. 广东现代学徒制工作推进的背景
二、学分制对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教学组织管理的优化分析
    1. 现代学徒制课程设置给教学管理带来挑战
    2. 学分制改革利于优化现代学徒制教学组织管理
三、现代学徒制智慧平台对学分制探索的技术支持
    1. 现代学徒制智慧平台
    2. 现代学徒制智慧平台对学分制改革的支持
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分制改革方案
    1. 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2. 改革的基本内容与措施

(7)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路线
第一章 学分制教学模式概述
    第一节 学分制与选修制的渊源
        一、“选修制”:欧洲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
        二、“学分制”:美国高等教育对选修制的延展
        三、兼容并蓄:学分制的完善与发展
    第二节 学分制内涵与外延的解读
        一、我国学分制内涵之争与原因分析
        二、学分制的内涵:采用学分管理的选修制
        三、学分制的外延:学习自由理念下的教学模式
    第三节 学分制教学模式及其特色
        一、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与表现形式
        二、学分制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
第二章 我国学分制教学模式辨析
    第一节学分制改革及其教学模式变迁
        一、民国时期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
        二、建国三十年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摈弃
        三、改革开放三十年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兴盛
    第二节多元学分制教学模式的辨析
        一、从“六种模式论”到“两种模式论”
        二、“不完全学分制”与“完全学分制”
    第三节 现下学分制教学模式面面观
        一、不完全学分制是逆水行舟的产物
        二、定位相宜的计划型学分制体系
        三、多头并举的深化学分制改革
第三章 我国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流变
    第一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源流
        一、从“图案”起步的艺术设计教育
        二、在“工艺美术”中彷徨的艺术设计教育
        三、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变革
        一、早期图案教学与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形成
        二、艺术设计对工艺美术教学模式的承袭与更新
        三、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进步与存在问题
    第三节 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发展
        一、学分制改革对教学制度改革的推动
        二、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多元发展
第四章 不完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实践
    第一节 学分型学年制:传统教学模式的延续
        一、西安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二、南京林业大学的艺术设计教学
    第二节 分段式学分制:基础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二、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第三节 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兴起
        一、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艺术设计教学
    第四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主要特征的分析
        一、四位一体的课程结构
        二、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三、集中切块的修选管理
        四、固定学制的适形方案
        五、面向市场的实践教学
第五章 完全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实验
    第一节 南京艺术学院学分制改革概述
        一、学分制改革的前奏
        二、完全学分制改革的历程
        三、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概貌
    第二节 设计学院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的呈现
        一、一个屋檐下的两种教学模式
        二、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运作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分析
        一、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先进性
        二、课程体系中的缺憾与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三、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涟漪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关于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后的一些思考——以课程体系为例
附录 2:我国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学情况一览表(2015 年)
附录 3:本文所涉高等学校艺术设计课程设置一览表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8)校企“二元制”对接途径下高职院校“分流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1.国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
        2.国内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评价研究
    (三)基本概念界定
        1.校企“二元制”
        2.高职院校
        3.“分流式”教育
        4.人才培养模式
    (四)本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与路线
        1.研究方法
        2.研究路线
    (六)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二 国内外关于校企“二元制”对接途径下“分流式”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
    (一)国内高职院校“二元制”合作办学概况及理论探索
        1.国内高职院校“二元制”合作办学基本概况
        2.国内高职院校“二元制”合作办学模式理论探索
        3.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择业决策的因素
    (二)国外不同类型的“二元制”合作办学基本概况
        1.学校主导型
        2.企业主导型
        3.校企并重型
三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二元制”对接途径下“分流式”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实施思路
    (二)实施情况
        1.“二元制”对接途径下合作企业选择评价指标
        2.校企“二元制”深入合作对接的基础和途径
        3.园林系园林技术专业校企“二元制”对接途径下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
        4.园林系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分流式”培养、调控途径
    (三)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合作企业筛选指标体系执行不够彻底
        2.企业主修课程受企业生产、管理牵制较大
        3.学生在“分流”选择岗位时存在盲从性
        4.“双师型”教师和“理论型”技术员缺乏
        5.实训基地建设条件难实现一体化教学
        6.“分流式”人才培养有待完善推广
四 校企“二元制”对接途径下优化高职院校“分流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制度保障方面
    (二)条件保障层面
        1.学校体制机制的完善
        2.企业合作路径的拓展
        3.教师教学的自我成长
结语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致谢
参考文献

(9)大学生专业选择权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专业选择权与大学生发展的关系
    2.1 专业选择权是学生权益实现的制度保障
        2.1.1 专业选择权是大学生学习权和受教育权的体现
        2.1.2 专业选择权是大学生作为消费者权益的体现
    2.2 专业选择权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2.2.1 专业选择权是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2.2.2 专业选择权是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
第3章 我国大学生专业选择权的历史变革与实现现状
    3.1 我国高校学生专业选择权的历史演变
        3.1.1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学生专业选择权
        3.1.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学生专业选择权
    3.2 我国大学生专业选择权的具体实现状况
        3.2.1 入校前学生专业选择权的体现
        3.2.2 入校后学生专业选择权的实现现状
    3.3 我国大学生专业选择权实现的障碍分析
        3.3.1 入校前学生缺乏合理指导
        3.3.2 入校后学生转专业受到诸多限制
        3.3.3 教学资源缺乏阻碍学生自由选择专业
第4章 美国大学生专业选择权的实现状况及启示
    4.1 美国大学生专业选择权的实践现状
        4.1.1 学生入校后可暂时不确定专业
        4.1.2 学生转专业的自由度较大
        4.1.3 核心课程是学生专业选择的基础
    4.2 美国大学生专业选择权的制度保障
        4.2.1 高校自主确定专业及名称
        4.2.2 学生有权自己设计专业
        4.2.3 设置多样化的跨学科专业
        4.2.4 专业导师和机构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指导
    4.3 美国大学生专业选择权的实践启示
        4.3.1 深化弹性化学制改革
        4.3.2 推进学分转换制度
        4.3.3 健全专业选择指导制度
第5章 我国大学生专业选择权的保障制度建设
    5.1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专业选择制度环境
        5.1.1 放宽学生转专业的限制
        5.1.2 健全主辅修和双学位制度
        5.1.3 完善学分制和选课制
        5.1.4 优化课程与专业结构
    5.2 引导学生选择专业与规划专业发展
        5.2.1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需要选择专业
        5.2.2 将职业规划引入专业选择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10)论中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养目标:学术型人才与职业型人才的统一
二、课程设置:综合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三、办学形式:多样化与标准化的统一
四、结语

四、弹性学制下的教学档案管理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技工院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研究[D]. 王雪.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2]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宁夏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实施研究[D]. 赵耀. 中央民族大学, 2020(12)
  • [3]开放大学学籍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探讨——以内蒙古开放大学为例[J]. 徐龙. 经贸实践, 2018(07)
  • [4]完全学分制下高校毕业生成绩单组卷方法谈[J]. 许行珺. 陕西档案, 2017(01)
  • [5]2000-2016年:国内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研究现状综述[J]. 张运敏,鲍力,刘洋. 天津电大学报, 2016(04)
  • [6]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学分制探索[J]. 赵琼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31)
  • [7]学分制下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D]. 冯阳.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8]校企“二元制”对接途径下高职院校“分流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案研究[D]. 杨晓菊.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6)
  • [9]大学生专业选择权及其实现研究[D]. 陟尚. 武汉理工大学, 2014(12)
  • [10]论中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J]. 谭必勇. 档案与建设, 2010(01)

标签:;  ;  ;  ;  ;  

弹性学制下教学档案管理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