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混源气判别

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混源气判别

一、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混源气判识(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磊,尹鹤,阿布力米提·依明,丁修建,侯茂国,蒋中发[1](2022)在《准噶尔盆地西部下组合深层天然气成因与保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揭示准噶尔盆地西部深层天然气勘探潜力,综合利用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和轻烃数据,结合天然气藏散失特征综合分析,针对深层天然气成因与保存开展研究。通过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分析,评价了烃源岩生烃潜力,根据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和轻烃等参数,分析了天然气来源,综合地层水、油气显示和断裂分布认为天然气存在散失,深层烃源岩生气潜力较大,保存条件是制约天然气成藏和勘探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C2H6碳同位素偏轻(-40‰~-25‰),以油型气为主,轻烃类型指示天然气有机质母源以湖相低等生物为主.天然气主要来源于风城组烃源岩,风城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适中,生气潜力大;大跨度的油气显示以及矿化度随深度变化较小均揭示了前期勘探领域天然气发生了明显散失,优先选择天然气保存条件较好的区域(盖层厚度大于200 m,压力系数高于1.6,断裂发育程度弱的近凹陷带)开展天然气勘探,有望实现准噶尔盆地深层天然气勘探的规模突破.

陈建平,王绪龙,陈践发,倪云燕,向宝力,廖凤蓉,何文军,姚立邈,李二庭[2](2021)在《甲烷碳同位素判识天然气及其源岩成熟度新公式》文中认为天然气成因与来源判识始终是天然气勘探与研究的难点与热点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多个应用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判识气源岩成熟度的经验公式.但是,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以往经验公式在判识新发现天然气源岩成熟度时常出现明显偏差,需要对这些经验公式进行必要的修正.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湖相烃源岩有机质生成的天然气属于典型油型气,准噶尔盆地南缘和吐哈盆地侏罗系煤系有机质生成的天然气属于典型煤成气.本文按照经典的有机质热演化生烃模式,在准噶尔盆地和吐哈盆地典型油型气与煤成气区域烃源岩热演化生烃地质条件的限定下,根据大量天然气实测碳同位素组成资料,构建了油型气和煤成气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与烃源岩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关系公式,其中,油型气δ13C1=25lgRo-42.5、煤成气δ13C1=25lgRo-37.5.这些新公式适用于绝大多数以连续埋藏热演化生烃为主的含油气盆地有机热成因天然气源岩成熟度判识,对天然气勘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对完善和发展天然气地质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周肖肖[3](2020)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含油气丰富,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油气充注及调整改造,油气成藏较为复杂。本文利用最新的地震、测井、地质和地化等资料分析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地化特征、成因及来源、油气藏遭受的次生化学作用。在分析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过程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分析,总结了塔中和古城地区奥陶系不同相态烃类成藏模式。(1)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油气可划分为古城地区的干气和塔中地区的凝析油、挥发油、正常油。塔中地区平面上“西部富油,东部富气”:西部为“断裂带富气,斜坡区距通源走滑断裂近处富气,远处富油”;东部为“断裂处富气,靠近内带处富油”。纵向上,塔中地区不同层系“深部富气,浅部富油”;同一层系“高部位富气,低部位富油”;沿不整合面分布的特征。古城地区天然气分布于构造斜坡或高部位的断裂发育区,纵向上分布于云化滩储层内。(2)塔中-古城地区奥陶系天然气为成熟-过熟干气,由深部储层寒武系成因的古油藏裂解形成。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成熟度和气油比明显大于西部;南北向上断裂带处干燥系数较大,北部斜坡区较小。这主要由天然气成因差异和次生作用造成:古城地区过熟干气沿着塔中Ⅰ号断裂向西充注到塔中东部发生混合作用,使得塔中东部天然气干燥系数和成熟度明显高于西部;北部斜坡区的西部分布有相对低熟源岩,生成的干酪根裂解气与深部原油裂解气共存,断裂带以深部原油裂解气为主。H2S为CIP离子驱动的TSR作用启动阶段的产物。西部地区地层水Mg2+和矿化度较东部高,TSR反应更易发生,H2S含量较东部偏高。塔中-古城地区CO2和N2均为源岩有机质热降解成因。(3)基于黄金管热模拟实验重新厘定了油源对比指标:芳基类化合物、碳和硫同位素。对比分析认为寒武系烃源岩为主力源岩。塔中东部地区原油密度、粘度、含蜡量等明显大于西部,全油碳同位素以及成熟度则小于西部。断裂带处原油密度、粘度较低,斜坡区稍大。原油性质差异主要由寒武系源岩在塔中东西部成熟度差异造成,西部源岩埋深超东部近千米,造成西部原油成熟度偏高,密度和粘度偏低。断裂带处原油物性除了与高熟源岩有关外,气侵等作用也会造成原油密度、粘度等减小。(4)塔中地区奥陶系烃类相态受源岩成熟度、次生作用和多期油气充注的影响:源岩成熟度和多期充注对斜坡区油气相态影响大;奥陶系顶部构造高部位生物降解相对强烈;TSR作用能降低油裂解门限温度且加速热裂解作用的进行;奥陶系储层温度相对较低,原油热裂解程度有限,寒武系原油裂解程度明显大于奥陶系原油。气侵作用在塔中地区较为重要,断裂区强度较大。塔中西部以深部原油裂解气垂向气侵为主,东部以古城地区过熟天然气侧向气侵为主。(5)晚加里东期,来自寒武系的原油运移至塔中-古城等成藏。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导致塔中地区古油藏遭受破坏;位于斜坡部位的古城地区油气藏遭受较低程度破坏。海西晚期,塔中地区源岩再次深埋生油,油气经断裂垂向运移至目的层,通过不整合等输导体系侧向运移至优质储层内,在致密盖层和隔夹层的封盖作用下,多层系成藏;古城地区源岩处于过熟阶段,聚集少量的油气。喜山期,塔中地区寒武系油裂解气沿断层向上充注到目的层形成凝析气等,古城地区原油裂解气也沿着Ⅰ号断裂运移至塔中东部形成凝析气藏;古城地区深部裂解气或保存至寒武系或运移至目的层形成干气藏。塔中地区分为油藏(正常油和挥发油)与气侵改造型凝析气藏2类成藏模式。油藏分布于西部斜坡区、中部远离通源断裂处、东部内带区;凝析气藏分布于通源断裂处,根据气侵方式差异分为西部垂向气侵改造和东部侧向气侵改造2种成藏模式。古城地区为原油裂解气在走滑断裂和盖层作用下聚集成藏模式。

李剑,郝爱胜,齐雪宁,陈旋,国建英,冉启贵,陈世加,曾旭,李志生,李谨[4](2019)在《中国西北侏罗系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与勘探潜力》文中指出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系煤系地层广泛发育,主要分布于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和吐哈等盆地,煤成气资源非常丰富。中国西北侏罗系虽然具有相似的构造及沉积背景,但其形成的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别,因此,分析总结不同盆地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的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和勘探潜力,对寻找不同类型的煤成气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综合对比分析认为中国西北侏罗系煤成气的干燥系数呈现"湿气单峰型","湿气-干气双峰型"和"干气单峰型"三种类型;δ13C1值分布范围大,对应烃源岩从低熟到过成熟完整的序列;出现的部分C2和C3的同位素倒转主要是混源作用和生物作用造成的;烃源岩成熟度是造成不同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差异的主要原因。西北地区侏罗系煤成气勘探潜力大,构造气藏的勘探程度相对较高,构造-岩性、岩性气藏是西北侏罗系煤成气未来的主要勘探类型;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侏罗系、准噶尔盆地的南缘白垩-侏罗系、吐哈盆地侏罗系高成熟煤成气和柴达木盆地侏罗系高-过成熟煤成气勘探潜力大,是未来西北侏罗系煤成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李剑,郝爱胜,齐雪宁,陈旋,国建英,冉启贵,李志生,谢增业,曾旭,李谨,王瑀,刘如红[5](2019)在《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系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与勘探潜力》文中提出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系煤系地层广泛发育,主要分布于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和吐哈等盆地,煤成气资源非常丰富。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系虽然具有相似的构造及沉积背景,但其形成的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别,因此,分析总结不同盆地侏罗系含油气系统的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和勘探潜力,对寻找不同类型的煤成气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综合对比分析认为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系煤成气的干燥系数呈现"湿气单峰型"、"湿气—干气双峰型"和"干气单峰型"3种类型;δ13C1值分布范围大,对应烃源岩从低熟到过成熟完整的序列;出现的部分C2和C3的同位素倒转主要是混源作用和生物作用造成的;烃源岩成熟度是造成不同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差异的主要原因。西北地区侏罗系煤成气勘探潜力大,构造气藏的勘探程度相对较高,构造—岩性、岩性气藏是西北地区侏罗系煤成气未来的主要勘探类型;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侏罗系、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白垩系—侏罗系、吐哈盆地侏罗系高成熟煤成气和柴达木盆地侏罗系高—过成熟煤成气勘探潜力大,是未来西北侏罗系煤成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余金柱[6](2019)在《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濮凹陷是典型的盐湖相富油气凹陷,其中濮城油田作为东濮凹陷的第二大油气田,油气成因与成藏机制复杂。采用Rock-Eval、色谱-质谱、单体烃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技术,结合地质分析,开展了濮城油气特征、成因与成藏特征研究。濮城油田原油特征显着:(1)具有典型的盐湖相成因特征:明显的植烷优势(Pr/Ph=0.42)、检测出具有一定含量的β-胡萝卜烷、具有高碳数n C37、n C38正构烷烃优势、富集伽马蜡烷、升藿烷具有“翘尾”特征、多数原油甾烷异构化程度较低等;(2)濮城油田原油总体属于低熟油,少数为正常成熟度原油,C29甾烷???20S/(S+R)、C29甾烷???(14)(???+???)分布范围分别为0.29~0.37、0.28~0.31。(3)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呈两段式分布,与咸水湖相原油的相似,反映两种生源特征。根据成熟度参数,将原油划分为两类,Ⅰ类:沙一段~沙三中亚段原油;Ⅱ类: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原油,Ⅰ类原油具有较低的甾烷异构化程度,原油成熟度较低。油源对比表明,濮城油田原油与濮城洼陷、濮卫洼陷中埋深大于3000m的烃源岩有较好的可比性,濮城沙三上亚段原油与沙三中亚段原油可对比性强,为同源,主要来自于濮城沙三中亚段烃源岩,也有沙三上亚段、沙三下亚段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的生烃贡献。濮城油气主要有以下成藏特征:(1)油气藏类型以断块和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2)储层单层厚度薄,特薄层和薄层占绝大多数,储层泥质、碳酸盐含量高,濮城中深层区总体属于低孔、超低渗-低渗储层;(3)两期成藏、早期为主;(4)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5)濮城西翼局部膏盐岩控制油气藏温压与油气运移,深部油气藏局部经历TSR作用,提出濮城中深层油气为“早生近源-断层输导-断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李谨[7](2019)在《柴达木盆地三湖—一里坪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文中指出柴达木盆地三湖—一里坪地区是我国着名的生物气产区,随着生物气的探明程度提高、生物气勘探难度加大。近年来,在该区新近系地层中发现丰富的热成因气资源,有望成为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本文通过开展第四系—新近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烃源岩中微生物种类及比例检测、生物气生成机理研究、生物气主力烃源岩产气层段探讨、新近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模拟、新近系热成因气生气机理、生烃史、聚集时期研究等工作,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三湖地区生物气与热成因气生成机理不同,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丰度能够客观评价三湖—一里坪地区新近系—第四系生物气烃源岩。新近系—第四系地层中可溶有机质丰度远远大于传统的TOC检测值,对生物气资源评价意义重大。三湖—一里坪地区新近系地层中存在的低温热力降解有机质作用与地层中微生物降解有机质作用相结合,共同为地层中产甲烷菌提供丰富的营养底物。(2)高通量测序技术建立了新近系—第四系地层剖面上与微生物降解有机质相关的菌群种类和相对丰度特征。01000m水体中氯离子含量高,水体盐度大,硫酸盐含量较高,较高的盐度和硫酸盐含量强烈抑制了与产甲烷作用相关的菌群的活动;1000m1750m,随深度增大,水体盐度降低,硫酸盐含量显着减少,嗜盐细菌比例显着降低,产甲烷过程相关的微生物逐渐活跃。17502300m井段纤维素—蛋白质分解菌、嗜酸菌、嗜甲基菌活跃,纤维素—蛋白质分解菌的降解作用将为产甲烷活动提供丰富的营养来源。(3)采用生物标志物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了第四系—新近系地层中产甲烷菌分布特征,结合高通量测序的研究成果、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沉积环境、成熟度演化研究,建立三湖地区生物气生成演化剖面,探讨了新近系—第四系生物气的生成机理。12501750m纤维素—蛋白质分解菌、嗜酸菌、嗜甲基菌、产甲烷菌明显活跃,显示该段产甲烷作用强烈,为生物气主力产气层段;2300m3300m地层中产甲烷菌活跃。该层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稳定,有机质类型明显变好。该层段低温热力有助于烃源岩中的有机质释放出小分子化合物,为产甲烷菌提供营养底物,为产甲烷菌的主力产气层段。(4)开展新近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模拟,结合沉积埋藏史、热史,建立了新近系不同层系烃源岩生烃史模型。N23烃源岩自1.0Ma开始进入生气门限,现今成气转化率仅1%,N22烃源岩自2.8Ma开始生气,现今生气转化率达到7%,N21烃源岩自5.3Ma开始生气,现今生气转化率达到25%。(5)利用碳同位素动力学探讨了新近系热成因气的聚集时期。台深1井区N22底天然气主要聚集了0.4Ma以来所生成的天然气,对应的甲烷转化率约20%,属于阶段聚集成藏。

纪红[8](2018)在《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文中认为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是我国最典型的盐湖相生烃凹陷之一,原油具有早期生成特征,NSO化合物对于揭示油气成因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受常规技术的限制,利用NSO杂原子化合物信息解剖油气成因的研究薄弱。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具有超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分析杂原子化合物有独特的优势。本论文以东濮凹陷为研究对象,首次在该区应用FT-ICR MS技术及单体烃硫同位素技术,结合常规GC/MS技术,揭示盐湖相原油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分布特征,解析其主控因素及其地球化学意义,探索其成因及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基于负离子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中主要有五类杂原子化合物:N1、N1O1、O1、O2和O3,以N1、O1和O2类占绝对优势;N1类化合物以DBE=9、12和15系列占绝对优势;O1类以酚类(DBE=4)为主;原油中O2类一般以DBE=1的脂肪酸占优势,并在低熟样品中检测到一定丰度的含特殊生物骨架的甾烷酸和藿烷酸类化合物,指示其低温成因。基于正离子的ESI FT-ICR MS检测到东濮凹陷原油(油砂)杂原子化合物共9类:N1、N1O1、N1S1、O1、O1S1、O2、O2S1、S1、S2类型,以S1占绝对优势,其次为O1S1。S1类中检测到丰富的DBE=1,3,6和9类化合物。观察到不同沉积环境、不同成熟度的原油中NSO化合物有显着的差异。盐湖相沉积环境中O2类丰度相对较高,含氮类相对较低;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杂原子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宽,随成熟度增加,分子量范围变窄,原油中单质类杂原子化合物如N1、S1类丰度增加,含复合杂原子化合物的种类丰度降低,如O1S1类,化合物缩合度DBE值增加,碳数范围减小。部分成熟高成熟原油中发现大量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O1类丰度较低,但硫同位素相对较重,普遍大于20‰,反映部分原油受TSR作用的影响;受运移分馏的影响,成熟度较低的原油/油砂中富集更多的DBE9-N1类(主要是咔唑类)。总的来说成熟度是影响NS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和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提出5项评价原油的成熟度辅助指标,包括DBE9–12/DBE15–18-N1、DBE9–12/DBE4–20-O1、C20–30/C31–50-DBE8-O1、C20–28/C29–40-DBE12-N1和C20–30/C31–50-DBE15-N1;其中DBE9–12/DBE15–18-N1效果最佳。较低的O1类和大量的低热稳定性S1类化合物及较重的单体烃硫同位素特征,进一步揭示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TSR较为普遍。原油中检测出了大量热稳定性较低的脂肪酸与带有生物骨架结构的环烷酸及低等价双键数(DBE<9)的有机硫,其与非烃、沥青质关系密切,对低熟油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提出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主要有两种成因机制:类脂类大分子早期成烃和富硫大分子/干酪根低温降解机制;低熟原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形成途径以分子内的硫化作用为主,并存分子间的硫化作用;提出O2/N1(>0.7)、C20–30/C15–45–DBE1–O2(>0.4)、DBE5–6/∑DBE0–26–O2(>6.0)可用于识别低熟油,该发现对类似盐湖相低熟油的勘探具有参考意义。

贾承造,邹才能,杨智,朱如凯,陈竹新,张斌,姜林[9](2018)在《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中国中西部盆地的重大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世界石油地质学界占有重要学术地位,中国油气资源以陆相为主,中国地质学家成功地勘探开发了复杂的陆相油气,并发展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体系。通过总结20世纪40年代以来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历程与理论成就,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提出、形成、发展3个阶段,认为中国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已经形成基本完善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由陆相盆地构造理论、陆相盆地沉积与储集层理论、陆相生油理论、陆相油气聚集理论和陆相砂岩油气田开发地质理论等5个部分组成,地质理论具有全球普适性意义。重点总结了近30年伴随中国中西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大发现和产量增长,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取得的重大进展,包括中西部挤压背景下陆相盆地构造学、多类型湖盆沉积体系与砾岩/深层等特殊储集层地质、煤成烃等陆相生烃新领域、前陆冲断带与岩性地层油气藏等陆相油气富集规律、陆相非常规油气地质和陆相低渗透油气开发地质等。这些重大进展极大发展和丰富了陆相油气地质理论,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张阳[10](2018)在《哈山地区上古生界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分析》文中指出哈拉阿拉特山(哈山)地区属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的一部分,邻近玛湖生烃凹陷,但由于受多期推覆运动的影响,烃源岩非均质性极强,成熟度差异较大,储层多为岩相多变的火山岩,小范围内多种类型油气共存。尽管目前已有多口井在研究区上古生界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但油气分布特征及成藏过程仍不清楚。论文研究的目的是针对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油藏地球化学综合研究,明确研究区油气来源、油气成藏过程及控制油气成藏与分布的关键因素,为研究区下一步勘探提供依据。本文在油气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各类油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精细的剖析,开展了石油成因类型划分与对比,并讨论了不同类型原油的成因机理;解决了研究区埋藏史难以恢复的实际问题,采用古地温恢复法探讨成藏与构造的关系,结合包裹体分析资料,描述了不同构造单元不同类型原油的成藏过程,指出关键控藏因素,建立地质历史时期的动态成藏模式。结果表明,依据成熟度可将研究区原油划分为低熟油(A)、成熟油(B、D)和混源油(C)三大类,并依据生物降解程度将低熟油划分为2类(A1、A2),依据成熟度、姥植比、生物降解程度等差异将成熟油细分为6类(B11、B12、B21、B22、B3、D),其中低熟油(A类)主要分布在B三角带和前缘冲断带中,在推覆体Ⅱ、Ⅲ中也有分布;成熟油(B、D类)主要分布在推覆体Ⅱ、Ⅲ、Ⅳ及A三角带中;混源油(C类)分布在哈山西中部,哈山中地区也分布有混源油。研究区不同成熟度的原油均来源于风城组烃源岩,其中哈山西低熟油(A类)主要来源于前缘冲断带成熟度相对较低的风城组烃源岩;哈山西成熟油(B1、B3、D类)来源于哈山深部或哈山—玛湖凹陷的斜坡带上的成熟度较高(比玛湖凹陷的低)的烃源岩;哈山中原油(B2类)来源于推覆体下部风古4井区附近风城组沉积中心的烃源岩。不同构造带油气成藏时间存在差异,其中哈山西低熟油在二叠纪末充注;A三角带油气在早、晚二叠纪均有充注;推覆体Ⅱ、Ⅲ中油气存在二叠纪末、三叠纪末两期充注;哈山中哈深2井油藏存在晚二叠纪和侏罗纪两期充注,研究区总体上主要存在三期成藏。研究区油气成藏模式多为源储配置—断层控藏,烃源岩发育范围控制油气分布,断层控制油气的富集,储层岩性物性控制含油气性,最终形成了现今复杂的油气分布相态。

二、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混源气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混源气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准噶尔盆地西部下组合深层天然气成因与保存(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天然气分布与特征
    2.1 天然气分布
    2.2 天然气组分特征
    2.3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3 天然气成因
4 天然气来源
    4.1 烃源岩生气潜力评价
    4.2 天然气来源分析
5 天然气保存条件
    5.1 油气显示
    5.2 地层水
6 结 论

(2)甲烷碳同位素判识天然气及其源岩成熟度新公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天然气成熟度判识概述
3 典型区域烃源岩与天然气地球化学
    3.1 典型区域烃源岩及其成熟度
        3.1.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3.1.2 准噶尔盆地南缘
        3.1.3 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
    3.2 典型区域天然气类型与气源
        3.2.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天然气
        3.2.2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然气
        3.2.3 吐鲁番坳陷天然气
4 成熟度新公式构建
    4.1 成熟度判识公式构建思路
    4.2 甲烷碳同位素组成与源岩成熟度对应关系
    4.3 成熟度判识公式构建
5 天然气源岩成熟度判识实例
    5.1 煤成气实例
    5.2 油型气实例
    5.3 原油裂解气与页岩气实例
    5.4 公式适用性
6 结论

(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油气相态研究及控制因素
        1.2.2 油气源对比
        1.2.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1.4.2 取样及实验
        1.4.3 图件编制与文章发表
        1.4.4 主要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分布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地层特征
        2.1.3 构造演化特征
        2.1.4 断裂特征
    2.2 油气地质特征
        2.2.1 烃源岩特征
        2.2.2 储盖组合特征
        2.2.3 油气藏分布
第3章 烃类相态分类及特征
    3.1 烃类相态分类
    3.2 不同相态烃类分布特征
        3.2.1 平面分布特征
        3.2.2 纵向分布特征
    3.3 原油物性特征
        3.3.1 原油族组分及物性分布特征
        3.3.2 原油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3.3.3 原油轻烃及气相色谱特征
        3.3.4 原油饱和烃色谱-质谱特征
        3.3.5 原油芳烃色谱-质谱特征
    3.4 天然气物性特征
        3.4.1 不同区域天然气组分特征
        3.4.2 不同层位天然气组分特征
        3.4.3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3.5 地层水物性特征
        3.5.1 地层水组成特征
        3.5.2 地层水分布特征
第4章 油气成因及来源
    4.1 古城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4.1.1 天然气组分特征
        4.1.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4.1.3 基于地化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4.1.4 基于地质特征分析天然气成因与来源
    4.2 塔中地区原油来源
        4.2.1 模拟实验
        4.2.2 重新厘定油源对比指标
    4.3 塔中地区天然气成因及来源
        4.3.1 烃类气体来源
        4.3.2 非烃气体来源
第5章 油气相态影响因素
    5.1 烃源岩类型及热演化
    5.2 气侵作用
        5.2.1 气侵作用的识别及定量
        5.2.2 油气性质对气侵作用的响应
        5.2.3 东西部气侵作用差异
        5.2.4 气侵来源
    5.3 生物降解作用
    5.4 原油裂解和TSR作用
    5.5 油气充注期次
        5.5.1 塔中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5.5.2 古城地区油气充注期次
第6章 油气分布主控因素
    6.1 油气垂向运移影响因素
        6.1.1 塔中地区断裂
        6.1.2 古城地区断裂
        6.1.3 盖层
    6.2 油气侧向运移影响因素
        6.2.1 塔中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6.2.2 古城地区油气侧向运移
    6.3 储层对油气分布影响
        6.3.1 塔中地区储层
        6.3.2 古城地区储层
    6.4 油气成藏过程
    6.5 油气成藏模式
        6.5.1 塔中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6.5.2 古城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系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与勘探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概况
2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系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
    2.1 天然气组分特征
    2.2 天然气碳同位素特征
        2.2.1 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特征
        2.2.2 天然气乙烷碳同位素特征
        2.2.3 天然气碳同位素序列特征
3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系煤成气勘探潜力
    3.1 库车坳陷
    3.2 准噶尔盆地
    3.3 吐哈盆地
    3.4 柴达木盆地
4 结论

(6)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盐湖相盆地原油及烃源岩研究进展
        1.3.2 存在问题
    1.4 东濮凹陷濮城地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思路
        1.6.2 技术路线
    1.7 论文主要工作量
第2章 石油地质概况
    2.1 地理与区域构造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与地层发育
    2.4 生储盖组合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样品前处理
第4章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类型
    4.1 油气分布特征
    4.2 原油物性与族组成特征
        4.2.1 原油物性特征
        4.2.2 原油族组分特征
    4.3 原油饱和烃特征
        4.3.1 原油链烷烃特征
        4.3.2 甾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4.3.3 萜烷组成与分布特征
    4.4 原油芳烃特征
    4.5 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
    4.6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第5章 烃源岩分布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5.1 烃源岩分布与发育
    5.2 烃源岩质量评价
        5.2.1 有机质丰度
        5.2.2 有机质类型
        5.2.3 有机质成熟度
    5.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特征
        5.3.1 族组成特征
        5.3.2 链烷烃分布特征
        5.3.3 甾萜类生物标志物特征
        5.3.4 芳香烃特征
第6章 油气成因机制
    6.1 油源分析
        6.1.1 饱和烃总离子流图定性对比
        6.1.2 甾类化合物指纹定性对比
        6.1.3 萜类化合物指纹定性对比
        6.1.4 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参数定量对比
    6.2 烃源岩生烃模式与生烃机制分析
    6.3 油气运移与成藏特征
        6.3.1 油气运移
        6.3.2 油气成藏特征
    6.4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6.4.1 油气藏温压特征
        6.4.2 油气藏储层特征
        6.4.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6.4.4 油气成藏模式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柴达木盆地三湖—一里坪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来源与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来源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物气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1.2.2 生物气源岩中微生物培养及种群检测
        1.2.3 生物气源岩中关于微生物活动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1.2.4 16SrDNA测序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进展
        1.2.5 黄金管生烃动力学研究在油气生烃、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主要构造单元的划分
    2.3 新生界沉积与地层特征
第3章 三湖—一里坪地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1 烃源岩纵向分布特点
    3.2 烃源岩的平面展布特点
        3.2.1 第四系烃源岩的展布
        3.2.2 新近系烃源岩的展布
    3.3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3.1 烃源岩中TOC、热解潜量及氯仿沥青“A”含量
        3.3.2 第四系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对生物气的贡献
    3.4 有机质类型
        3.4.1 干酪根元素特征
        3.4.2 岩石热解参数
    3.5 有机质成熟度
第4章 三湖—一里坪地区天然气地化特点及成因
    4.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4.1.1 天然气组分特点
        4.1.2 天然气碳、氢同位素分布特点
    4.2 天然气成因判识
第5章 第四系生物气形成机理及主力产层预测
    5.1 微生物16SrDNA的高通量测序分析概述
        5.1.1 微生物16SrDNA的高通量测序实验
        5.1.2 微生物种群及相对比例分析
    5.2 生物气源岩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5.2.1 三湖地区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类型研究
        5.2.2 三湖地区烃源岩中有机质来源研究
        5.2.3 三湖地区烃源岩的沉积环境研究
        5.2.4 三湖地区烃源岩中与产甲烷菌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分布特点
    5.3 生物气生成机理及主力产气层位
第6章 新近系天然气形成机理及资源潜力
    6.1 实验仪器
    6.2 模拟实验样品及条件
    6.3 烃源岩生气特点及动力学
        6.3.1 甲烷累积产率
        6.3.2 重烃气体(C2-5)累积产率
        6.3.3 热解气甲烷碳同位素特征
        6.3.4 生烃动力学参数计算
        6.3.5 碳同位素动力学参数计算
    6.4 一里坪地区新近系天然气生成机理研究
        6.4.1 生烃史研究
        6.4.2 新近系热成因天然气的聚集时期
        6.4.3 不同层系热成因甲烷生成量及资源量
    6.5 新近系热成因气成藏特点及有利勘探方向
第7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加科研课题情况
获奖情况

(8)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题目来源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3.1 盐湖相原油烃类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1.3.2 原油中常规杂原子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3.3 基于FT-ICR MS的杂原子化合物研究现状
        1.3.4 研究区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6 完成的工作量
    1.7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石油地质背景
    2.1 地理与构造位置
    2.2 构造单元与构造演化史
    2.3 地层及沉积特征
    2.4 生、储、盖组合特征
第3章 样品与实验
    3.1 样品分布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色谱—质谱(GC/MS)分析
        3.2.3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
第4章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常规地球化学特征
    4.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1.1 物性及族组成
        4.1.2 原油中链烷烃分布特征
        4.1.3 甾、萜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4.1.4 原油芳烃馏分组成
        4.1.5 原油成因类型划分
    4.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4.2.1 烃源岩的分布
        4.2.2 有机质丰度及类型
        4.2.3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族组成特征
        4.2.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链烷烃组成与分布特征
        4.2.5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4.2.6 烃源岩芳烃组成分布特征
        4.2.7 油源分析
第5章 基于负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5.1 NO杂原子化合物总体面貌特征及分子量
    5.2 原油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的组成及分布
        5.2.1 原油中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类型
        5.2.2 原油中N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3 原油中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4 原油中O_2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2.5 原油N_1O_1 类化合物组成与分布特征
    5.3 烃源岩中主要NO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
        5.3.1 烃源岩中N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类型
        5.3.2 烃源岩中N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3 烃源岩中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4 烃源岩中O_2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5.3.5 烃源岩中N_1O_1 类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6章 基于正离子的原油、烃源岩中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和分布特征
    6.1 正离子ESI杂原子化合物类型
    6.2 主要类型杂原子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
        6.2.1 油砂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2 烃源岩中S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3 油砂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6.2.4 烃源岩中S_2 类、O_1S_1 类和N_1 类组成与分布特征
第7章 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组成/分布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 盐湖相原油/烃源岩中NSO化合物的主控因素及地球化学意义
        7.1.1 生源/沉积环境对NSO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2 成熟度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1.3 TSR对 NSO化合物的控制其地化意义
        7.1.4 油气运移对NSO化合物的控制及其地化意义
    7.2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成因机制—基于FT-ICR MS的证据
        7.2.1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GC/MS的低熟特征
        7.2.2 东濮凹陷盐湖相原油基于ESI FT-ICR MS的低熟特征
        7.2.3 东濮凹陷盐湖相低熟油的成因机制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正离子检测到的S_2,O_1S_1和N_1类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中国中西部盆地的重大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成就
    1.1 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发展阶段
    1.2 陆相油气地质理论的重大成就
        1.2.1 陆相生油理论
        1.2.2 中国东部陆相盆地构造沉积理论
        1.2.3 源控论
        1.2.4 断陷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 (带) 理论
        1.2.5 陆相湖盆沉积体系与储集层理论
        1.2.6 近海大陆架油气富集理论
        1.2.7 陆相湖盆特大型砂岩油田开发理论
2 中西部盆地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发展阶段
    2.1 陆相盆地油气勘探成就与前景
    2.2 中西部陆相盆地大地构造学
        2.2.1 区域构造理论
        2.2.1. 1 特提斯北缘盆地群
        2.2.1. 2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
        2.2.2 原型盆地类型
        2.2.2. 1 前陆盆地
        2.2.2. 2 大型坳陷盆地
        2.2.3 构造改造特征
        2.2.3. 1 叠合盆地
        2.2.3. 2 冲断褶皱构造
    2.3 陆相沉积体系与沉积储集层
        2.3.1 湖盆沉积体系
        2.3.2 碎屑岩储集层
        2.3.3 非常规储集层
        2.3.4 深部储集层
    2.4 陆相生烃
        2.4.1 煤成烃地质理论
        2.4.2 陆相咸化湖盆烃源岩生烃理论
        2.4.3 烃源岩排烃机理与页岩油潜力评价
    2.5 陆相油气富集规律
    2.6 陆相低渗透—致密砂岩油气田开发理论
3 结语

(10)哈山地区上古生界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研究区研究进展
        1.2.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
    1.6 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特征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哈山地区地质结构特征
第3章 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特征
    3.1 油气藏类型
    3.2 油气分布特征
        3.2.1 哈山地区典型井区油气分布特征
        3.2.2 不同地质单元中油气纵向分布规律
        3.2.3 不同类型油气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
第4章 原油族群划分与油源对比
    4.1 烃源岩特征
        4.1.1 玛湖凹陷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物标志物组成
        4.1.2 哈山地区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及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
        4.1.3 哈山地区烃源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4.2 原油族群划分及不同族群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4.2.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4.2.2 原油的成因类型划分
        4.2.3 不同成因类型原油的芳烃特征
    4.3 油源对比
        4.3.1 油—油对比
        4.3.2 油—源对比
第5章 油气成藏过程及成藏模式
    5.1 上三角带(B)中低熟油的成藏过程
        5.1.1 低熟油分布及油藏基本特征
        5.1.2 低熟油成因与烃源灶确定
        5.1.3 油气成藏期与成藏过程分析
    5.2 推覆体Ⅱ、Ⅲ中油藏的成藏过程
        5.2.1 油藏基本特征
        5.2.2 油气成因与来源分析
        5.2.3 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分析
    5.3 下三角带(A三角带)油气成藏过程
        5.3.1 油藏基本特征
        5.3.2 油气成因与烃源灶位置确定
        5.3.3 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分析
    5.4 哈深2 井油藏(推覆体Ⅳ)成藏过程
        5.4.1 油藏基本特征
        5.4.2 油气成因与烃源灶确定
        5.4.3 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分析
    5.5 哈山地区油气成藏过程综合分析及动态成藏模式的建立
        5.5.1 哈山西油气成藏模式
        5.5.2 哈山中(哈深2 井区)油气成藏模式
第6章 控制油气分布的关键地质因素分析
    6.1 烃源岩展布特征控制油藏的分布
    6.2 通源断层发育控制了不同构造带油气的聚集
        6.2.1 断层分布
        6.2.2 断层结构特征
        6.2.3 断层级次及不同级次断层的分布特征
        6.2.4 断层活动时间及对油藏聚集的控制
    6.3 火山岩储层岩性物性特征控制储层的含油性
        6.3.1 岩性、物性与含油性特征
        6.3.2 孔隙结构类型及其对含油性的影响
        6.3.3 有利储层的控制因素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A 包裹体鉴定及薄片观察
致谢

四、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混源气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准噶尔盆地西部下组合深层天然气成因与保存[J]. 刘海磊,尹鹤,阿布力米提·依明,丁修建,侯茂国,蒋中发.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22(01)
  • [2]甲烷碳同位素判识天然气及其源岩成熟度新公式[J]. 陈建平,王绪龙,陈践发,倪云燕,向宝力,廖凤蓉,何文军,姚立邈,李二庭.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1(04)
  • [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盐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D]. 周肖肖.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4]中国西北侏罗系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与勘探潜力[A]. 李剑,郝爱胜,齐雪宁,陈旋,国建英,冉启贵,陈世加,曾旭,李志生,李谨. 第31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19)论文集(03非常规气藏), 2019
  • [5]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系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与勘探潜力[J]. 李剑,郝爱胜,齐雪宁,陈旋,国建英,冉启贵,李志生,谢增业,曾旭,李谨,王瑀,刘如红.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9(06)
  • [6]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油气成因机制[D]. 余金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柴达木盆地三湖—一里坪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D]. 李谨. 长江大学, 2019(11)
  • [8]盐湖相原油NSO化合物高分辨质谱特征及形成演化机制[D]. 纪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
  • [9]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中国中西部盆地的重大进展[J]. 贾承造,邹才能,杨智,朱如凯,陈竹新,张斌,姜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4)
  • [10]哈山地区上古生界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过程分析[D]. 张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标签:;  ;  ;  ;  ;  

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区混源气判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