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反应顺序

如何确定反应顺序

一、关于反应级数的确定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龙,胡玉婷,高智伟,万建东,詹建,师瑞娟[1](2021)在《ReOx/CeO2催化甲醇选择氧化制甲酸甲酯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浸渍法合成了一种ReOx/CeO2催化剂,对该材料进行了XRD和SEM等技术表征,并研究了甲醇在该催化剂上选择氧化制甲酸甲酯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180~260℃的温度范围内,ReOx/CeO2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催化甲醇选择氧化制甲酸甲酯的活性,可以达到80%~90%的甲酸甲酯的选择性。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和甲酸甲酯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80.3 kJ/mol和92.9 kJ/mol,氧气、甲醇对生成甲酸甲酯的反应级数接近于0,水的反应级数为负值,对该催化反应有抑制作用。

纪青松,李海朝[2](2021)在《KOH作用下甲壳素的热解特性和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经KOH浸渍的甲壳素的热解特性,并考察了不同浸渍比对热解过程的影响;同时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拟合计算出热解动力学参数,探究了KOH对甲壳素主要热解过程中活化能的影响。热重分析结果表明:KOH的加入改变了甲壳素的热解行为,降低了热解所需的活化能,加快了反应速率,促进了甲壳素热解;当浸渍比即m(65%KOH)∶m(甲壳素)=2∶1或3∶1时,KOH浸渍后能使甲壳素在140℃左右开始迅速热解。热解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无论反应级数选择多大,其线性拟合效果均比较好,相关系数基本都高于0.95;KOH作用下甲壳素热解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而不是单一的某一级反应。

张丁然,卢林刚[3](2021)在《杯[6]芳烃热解及热动力学特性分析》文中认为在氮气氛围中,利用热失重分析方法对杯[6]芳烃与对叔丁基杯[6]芳烃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热分解动力学分析方法计算了反应过程对应的活化能以及最优机理函数方程。结果表明,对叔丁基杯[6]芳烃由于叔丁基的不稳定性导致其初始热分解温度同杯[6]芳烃相比提前约160℃,此之后的分解过程同杯[6]芳烃基本一致(即发生桥联的亚甲基断裂与母体苯环的热裂解),整体上残炭量杯[6]芳烃略高10%;热解动力学分析表明,依据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方法求出的杯[6]芳烃反应活化能分别是387.87 kJ/mol和376.28 kJ/mol,对叔丁基杯[6]芳烃脱叔丁基过程的化学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23.56 kJ/mol和240.97 kJ/mol;依据Coats-Redfern方法求出杯[6]芳烃热解机理函数为g(α)=[-ln(1-α)]2/5,反应级数n=2/5,对应非等温热解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对叔丁基杯[6]芳烃脱叔丁基过程的热解机理函数为g(α)=[-ln(1-α)]1/2,反应级数n=1/2,对应非等温热解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

彭扬凡,陈姗姗,孙粉锦,胡中发,周月桂[4](2021)在《基于热重法的大颗粒煤热解反应动力学》文中认为煤炭地下气化是一种将地下难以开采的煤炭资源在原位进行气化的新型煤炭利用技术,煤层空腔演化过程中产生大颗粒煤的热解和气化是煤炭地下气化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大颗粒煤的热解动力学特性,采用Netzsch STA 449 F3同步热分析仪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和煤粒径对内蒙古烟煤热解特性的影响。在试验气氛N2、流量100 mL/min条件下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热解终温为1 200℃,通过分析TG/DTG曲线,确定在不同升温速率和煤粒径下煤热解的反应特征温度和特征指数,并利用n级反应机理函数和Coats-Redfern积分法进行动力学分析,获得反应级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结果表明:大颗粒煤热解起始温度Ti和最大失重速率温度Tmax随升温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其中Ti由升温速率5℃/min时的401℃增加至10℃/min时的425℃,Tmax由升温速率5℃/min时的442℃增加至10℃/min的469℃,且最大失重速率和热解特征指数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加,促进挥发分释放。煤粒径的增加使Ti升高,但对Tmax没有明显影响,最大失重速率和热解特征指数均随煤粒径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最大失重速率由粒径小于0.1 mm时的1.58%/min缓慢升高至粒径为0.7~0.8 mm时的1.85%/min,热解特征指数则由粒径小于0.1 mm时的0.54×10-6%3/(min2·℃3)增加至粒径0.7~0.8 mm时的0.84×10-6%3/(min2·℃3)。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大颗粒煤热解的表观活化能的计算可以划分为2个温度区间,且高温区段的活化能明显低于低温区段的活化能,反应级数均为1.5。升温速率的增加使煤热解平均活化能由5℃/min时的59.46 kJ/mol降低至20℃/min时的47.71 kJ/mol,而粒径的增加则使平均活化能升高。

高少龙[5](2021)在《O2/CO2/H2O气氛下煤矸石反应特性》文中提出随着煤炭开采难度逐年增大及洗选效率持续提升,煤矸石产量呈现不断增加趋势。燃烧发电是较高热值煤矸石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富氧燃烧过程中将纯氧与循环烟气混合作为氧化剂可实现CO2富集并有利于其封存与利用,从而降低CO2捕集成本,同时反应过程也由燃烧反应变为燃烧与气化反应共存,明确复杂气氛下的反应特性是理解煤矸石富氧燃烧过程的关键所在。本论文主要研究了O2/CO2/H2O气氛下煤矸石的反应特性,考察了O2和H2O浓度对煤矸石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半焦反应性与其结构参数的内在关系以及CO2和H2O对煤矸石半焦结构及反应特性的影响机制,进而探究了O2/CO2/H2O气氛下毫米级单颗粒的着火机制和燃烧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对平朔煤矸石在O2/CO2气氛下的反应特性和动力学进行了研究。O2/CO2气氛下随着O2浓度由5%增加到21%,煤矸石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分别降低了26℃和75℃,最大失重速率和综合燃烧指数均为逐渐增加趋势,O2浓度增加有助于提高煤矸石的燃烧性能,同时升温速率加快也可以改善煤矸石的燃烧性能。在相同O2浓度下,O2/CO2气氛下煤矸石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均高于O2/N2气氛下,导致燃烧过程延迟。在5%到21%O2浓度范围内,煤矸石在O2/N2和O2/CO2气氛下的燃烧反应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相同O2浓度下,煤矸石燃烧的表观活化能随转化率增大而减小,且O2/CO2气氛下的表观活化能高于O2/N2气氛下的表观活化能。(2)利用热重分析技术对O2/CO2/H2O气氛下平朔煤矸石的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O2/CO2/H2O气氛下,维持10%的H2O浓度,当O2浓度由5%增加到50%,煤矸石燃烧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均呈现降低趋势,综合燃烧性能提高,但是当O2浓度大于30%时煤矸石燃烧反应速率的增加趋势减缓,上述燃烧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为了考察H2O浓度的影响,当O2浓度从5%增大到30%时着火温度、燃尽温度和综合燃烧性能均随H2O浓度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当O2浓度继续增大到50%时H2O浓度对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的影响不明显。随着H2O浓度增加,在O2浓度5%~10%、10%~30%和30%~50%区间煤矸石燃烧的总反应级数分别为0.5、1.0和1.5级。(3)采用拉曼光谱仪和物理吸附仪等表征了不同气氛下制备得到平朔和阳泉煤矸石半焦的结构特征,考察了CO2和H2O气氛下煤矸石半焦结构与燃烧反应性的内在关系。相比N2气氛下热解反应,CO2和H2O通过气化反应降低了煤矸石半焦产率。与阳泉煤矸石相比,平朔煤矸石半焦产率低的原因是由于其中固定碳含量较高。C-CO2和C-H2O反应均可以使半焦产生较为丰富的介孔结构,其中H2O的效果更好。同时上述反应可以破坏煤矸石中大芳香环结构,生成更多的小芳香环,结果导致半焦在O2/CO2气氛下反应性能增强。(4)为了探索粒径对煤矸石反应性能的影响,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探究了阳泉煤矸石毫米级单颗粒在O2/CO2/H2O气氛下着火机制和燃烧特征。在O2/CO2气氛下,粒径、炉温和H2O浓度对煤矸石着火机制均有较大影响。其中850°C下当粒径从3 mm增加到6 mm时,着火延迟时间增加了7.09 s,挥发分火焰持续时间缩短;当炉温升高到950°C,着火延迟时间和挥发分火焰持续时间缩短。随着O2浓度从10%增加到30%,挥发分火焰持续时间延长了1.24 s,与炉温和粒径的影响相比,O2浓度对着火延迟时间的影响不太明显。在750°C的O2/CO2/H2O气氛下,H2O浓度增加导致挥发份火焰持续时间延长。O2/CO2气氛下煤矸石的最低着火温度比O2/N2气氛下升高了157°C,但在O2/CO2/H2O气氛下最低着火温度随H2O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此外探讨了煤矸石与煤富氧燃烧特性的差异,发现相比于煤的富氧燃烧,煤矸石的挥发份着火延迟时间更长,着火温度更高。

田昆山,彭峰,何丕文,张英[6](2021)在《含油污泥与松木锯末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文中提出该文利用热重分析仪对含油污泥热解及与松木锯末共热解的特性进行研究,讨论了含油污泥热解特性及与松木锯末共热解时二者的协同作用,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含油污泥的热解过程可分为水分析出阶段、挥发分析出阶段、无机碳酸盐及其他成分的热解阶段3个阶段;松木锯末的最佳添加比例为25%左右;求出了含油污泥热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及与松木锯末共热解反应的相关动力学参数;同时发现共热解时,在第一阶段油泥促进了锯末的热解,而锯末抑制了油泥的热解;在第二阶段,二者热解存在协同作用。

张丁然,卢林刚[7](2021)在《杯[4]芳烃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热失重分析法(TG)研究了杯[4]芳烃与对叔丁基杯[4]芳烃在氮气氛围下的热稳定性,利用Kissinger方法和Flynn-Wall-Ozawa方法分析计算二者的热解表观活化能,通过Coats-Redfern方法确定了热分解动力学机理与模型,并分别求出了材料主降解阶段的非等温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Kissinger和Flynn-Wall-Ozawa方法求得的杯[4]芳烃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66.64 kJ/mol和175.79 kJ/mol,求得的对叔丁基杯[4]芳烃脱叔丁基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53.97 kJ/mol和166.81 kJ/mol,其自身苯环热分解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48.38 kJ/mol和252.92 kJ/mol,两物质的热性能在氮气氛围下都表现得较为稳定,且分解温度对于高分子材料的适应性较强;杯[4]芳烃热分解机理函数为g(α)=[-ln(1-α)]3/2,反应级数n=3/2,其非等温热分解机理属于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反应,对叔丁基杯[4]芳烃脱叔丁基过程的热分解机理函数为g(α)=[-ln(1-α)]2/3,反应级数n=2/3,其非等温热分解机理属于随机成核和随后增长反应,自身苯环热分解过程的热分解机理函数为g(α)=α2,反应级数n=2,其非等温热分解机理属于一维扩散反应。

齐济,周泉,张伟[8](2021)在《“化学反应工程”中动力学参数确定方法探索》文中指出"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难度大、专业性强,为适应新工科培养的需求,"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课程内容的深入与拓展以及融入创新思维日显重要。以动力学参数的确定方法为例,在传统积分法和微分法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Excel做图、相关系数分析,讨论反应级数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反应级数的计算以及确定方法的适用范围。为课程改革中其他教学内容的深入探讨、创新整合及适应时代需求奠定先行基础。

姚传进,孟祥祥,曲晓欢,詹广贤,李蕾,雷光伦[9](2021)在《油藏微生物驱反应动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文中研究说明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油藏微生物驱反应动力学模型以及反应动力学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提出微生物驱过程中原油降黏、地层水增黏、改变油水界面张力等关键提高采收率机制的表征方法,基于胜利油田某试验区油藏数据,建立油藏微生物驱概念模型,开展微生物驱参数敏感性分析,并对微生物驱运移规律及驱油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降解原油的程度越大,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的程度越大,呈正相关关系;生物聚合物增黏地层水的程度越大,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的程度越大,但增大幅度逐渐放缓;油藏微生物初始质量分数存在临界值,当大于临界值时,微生物驱才能取得较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微生物降低表面张力的程度存在最佳值,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发挥微生物驱油性能;建立的油藏微生物驱反应动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合理描述和表征油藏微生物驱生长代谢过程和提高采收率关键机制,是一种实用的微生物驱数值模拟方法,可为微生物采油现场方案实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涂盛辉,熊超华,林立,孙英豪,陈建新[10](2021)在《Cu/Mn/La/MCM-41分子筛降解染料废水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水热合成法和浸渍法合成三金属复合型催化剂Cu/Mn/La/MCM-41分子筛,利用XRD、SEM、BET、FT-IR等表征手段,研究了Cu/Mn/La/MCM-41分子筛样品的形貌和结构。采用Cu/Mn/La/MCM-41分子筛作为催化剂降解活性黑5染料废水,研究其降解活性黑5染料废水的催化性能,并得到其表观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与含有单金属的材料相比,Cu、Mn、La的负载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晶化温度为120℃,Cu的负载量为20%,Cu/Mn/La的摩尔比为15∶5∶2,其比表面积大、形貌更为规整,120 min活性黑5脱色率可达95.6%,Cu/Mn/La/MCM-41分子筛催化降解活性黑5染料废水的催化动力学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曲线。

二、关于反应级数的确定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反应级数的确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ReOx/CeO2催化甲醇选择氧化制甲酸甲酯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催化剂的制备
    1.2 催化剂的表征
    1.3 催化反应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催化剂的结构
    2.2 催化反应活性
    2.3 催化反应动力学
3 结论

(2)KOH作用下甲壳素的热解特性和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样品的制备
    1.3 甲壳素热解动力学研究
    1.4 分析方法
        1.4.1 元素分析
        1.4.2 热重分析
        1.4.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KOH用量对甲壳素热解过程的影响
    2.2 反应级数对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3 结 论

(3)杯[6]芳烃热解及热动力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1.3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TG分析
    2.2 热动力学特性分析
        2.2.1 Kissinger方法
        2.2.2 Flynn-Wall-Ozawa(FWO)方法
        2.2.3 Coats-Redfern方法
3 结论

(4)基于热重法的大颗粒煤热解反应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大颗粒煤热解试验
    1.1 试验样品
    1.2 试验装置
    1.3 热解特征温度和动力学分析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升温速率对热解过程的影响
    2.2 粒径对热解过程的影响
    2.3 大颗粒煤的热解动力学参数
3 结 论

(5)O2/CO2/H2O气氛下煤矸石反应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富氧燃烧技术概况
    1.3 煤的富氧燃烧研究现状
        1.3.1 煤的着火和燃烧特性
        1.3.2 富氧燃烧过程中半焦结构的变化
    1.4 煤矸石的富氧燃烧研究现状
        1.4.1 煤矸石的着火和燃烧特性
        1.4.2 煤矸石燃烧动力学分析
    1.5 问题的提出
    1.6 研究目的及内容
第二章 O_2/CO_2气氛下煤矸石反应特性
    2.1 引言
    2.2 实验样品与方法
        2.2.1 样品选取与制备
        2.2.2 燃烧实验
        2.2.3 燃烧特征参数
        2.2.4 动力学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煤矸石热失重过程分析
        2.3.2 煤矸石燃烧特性
        2.3.3 煤矸石燃烧动力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O_2/CO_2/H_2O气氛下煤矸石反应特性
    3.1 引言
    3.2 实验样品与方法
        3.2.1 样品选取与制备
        3.2.2 燃烧实验
        3.2.3 燃烧特征参数
        3.2.4 动力学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煤矸石热失重过程分析
        3.3.2 煤矸石燃烧特性
        3.3.3 煤矸石燃烧动力学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O_2和H_2O对煤矸石半焦结构及反应特性的影响机制
    4.1 引言
    4.2 实验样品与方法
        4.2.1 样品选取与制备
        4.2.2 煤矸石半焦制备
        4.2.3 表征方法
        4.2.4 半焦反应性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O_2、H_2O对半焦产率的影响
        4.3.2 CO_2、H_2O对矿物晶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
        4.3.3 CO_2、H_2O对半焦结构的影响
        4.3.4 CO_2、H_2O对半焦燃烧反应性的影响
        4.3.5 半焦反应性参数与结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4.3.6 CO_2、H_2O对煤矸石半焦结构及反应特性的影响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O_2/CO_2/H_2O气氛下煤矸石单颗粒反应特性
    5.1 引言
    5.2 实验样品与方法
        5.2.1 煤矸石单颗粒制备
        5.2.2 实验装置
        5.2.3 实验条件
        5.2.4 着火和燃烧特征参数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煤矸石单颗粒的典型着火和燃烧现象
        5.3.2 煤矸石单颗粒的着火延迟时间
        5.3.3 煤矸石单颗粒的挥发份火焰持续时间
        5.3.4 煤矸石单颗粒的最低着火温度
        5.3.5 煤矸石与煤的富氧燃烧特性比较
        5.3.6 煤矸石富氧燃烧特性对循环流化床燃烧条件选择的借鉴作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今后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含油污泥与松木锯末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及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及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热重分析
        2.1.1 含油污泥和松木锯末单独热解热重分析
        2.1.2含油污泥和松木锯末共热解热重分析
    2.2 动力学分析
        2.2.1 分析方法
        2.2.2 含油污泥热解反应动力学分析
        2.2.3含油污泥与松木锯末共热解反应动力学分析
3 结论

(7)杯[4]芳烃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1.3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2 结果与讨论
    2.1 TG分析
    2.2 热分解动力学
        2.2.1 Kissinger方法
        2.2.2 Flynn-Wall-Ozawa方法
        2.2.3 机理推测
3 结论

(8)“化学反应工程”中动力学参数确定方法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动力学参数的概念
2 反应级数的估值方法
3 实验数据的选择
4 结果与讨论
    4.1 积分法估值
    4.2 微分法估值
    4.3 分析与讨论
5 结 语

(9)油藏微生物驱反应动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驱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
    1.1 模型基本假设
    1.2 微生物驱反应动力学组分确定
    1.3 微生物驱反应动力学方程建立
        (1)微生物生长代谢反应动力学方程为
        (2)聚合物降解反应动力学方程。
        (3)微生物死亡反应动力学方程。
        (4)微生物降解原油反应动力学方程。
    1.4 微生物驱反应动力学参数确定
        (1)微生物生长代谢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2)聚合物降解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3)微生物死亡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4)微生物降解原油反应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2 微生物组分运移过程及提高采收率机制的表征方法
    2.1 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运移过程的表征方法
    2.2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机制的表征方法
        (1)微生物降解原油表征方法:
        (2)生物聚合物提高采收率表征方法:
        (3)生物表面活性剂提高采收率表征方法:
3 微生物驱实例应用及验证
    3.1 微生物驱模型建立
    3.2 微生物驱参数敏感性分析
        3.2.1 生物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程度
        3.2.2 生物聚合物增黏地层水程度
        3.2.3 微生物初始质量分数
        3.2.4 微生物降解原油黏度
        3.2.5 微生物驱注入时机
    3.3 微生物驱运移规律及驱油性能
    3.4 现场应用
4 结 论

(10)Cu/Mn/La/MCM-41分子筛降解染料废水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实 验
    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1.2 Cu/Mn/La/MCM-41分子筛的合成
    1.3 染料废水光催化降解实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晶化温度对MCM-41分子筛形貌结构的影响
        2.1.1 不同晶化温度下MCM-41分子筛的XRD表征
        2.1.2 不同晶化温度下MCM-41分子筛的SEM表征
        2.1.3 不同晶化温度下MCM-41分子筛的BET分析
    2.2 Cu、Mn、La掺杂对MCM-41分子筛形貌结构的影响
        2.2.1 金属掺杂MCM-41分子筛的XRD表征图
        2.2.2 Cu、Mn、La掺杂MCM-41分子筛的SEM图
    2.3 Cu、Mn、La掺杂MCM-41分子筛的红外光谱分析(FT-IR)
    2.4 Cu、Mn、La掺杂改性对MCM-41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
        2.4.1 活性黑5标准曲线绘制
        2.4.2 Cu负载量对MCM-41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
        2.4.3 Cu/Mn负载量对MCM-41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
        2.4.4 Cu/Mn/La负载量对MCM-41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
    2.5 Cu/Mn/La/MCM-41分子筛降解活性黑5模拟废水的动力学研究
        2.5.1 催化剂投加量动力学研究
        2.5.2 初始pH值动力学研究
        2.5.3 H2O2投加量动力学研究
        2.5.4 反应温度动力学研究
3 结 论

四、关于反应级数的确定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ReOx/CeO2催化甲醇选择氧化制甲酸甲酯动力学研究[J]. 刘俊龙,胡玉婷,高智伟,万建东,詹建,师瑞娟. 宿州学院学报, 2021(12)
  • [2]KOH作用下甲壳素的热解特性和动力学研究[J]. 纪青松,李海朝.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21(06)
  • [3]杯[6]芳烃热解及热动力学特性分析[J]. 张丁然,卢林刚. 中国塑料, 2021(11)
  • [4]基于热重法的大颗粒煤热解反应动力学[J]. 彭扬凡,陈姗姗,孙粉锦,胡中发,周月桂. 洁净煤技术, 2021(06)
  • [5]O2/CO2/H2O气氛下煤矸石反应特性[D]. 高少龙. 山西大学, 2021
  • [6]含油污泥与松木锯末共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J]. 田昆山,彭峰,何丕文,张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1(10)
  • [7]杯[4]芳烃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J]. 张丁然,卢林刚. 中国塑料, 2021(09)
  • [8]“化学反应工程”中动力学参数确定方法探索[J]. 齐济,周泉,张伟.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21(05)
  • [9]油藏微生物驱反应动力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J]. 姚传进,孟祥祥,曲晓欢,詹广贤,李蕾,雷光伦.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10]Cu/Mn/La/MCM-41分子筛降解染料废水的性能研究[J]. 涂盛辉,熊超华,林立,孙英豪,陈建新. 功能材料, 2021(07)

标签:;  ;  ;  ;  ;  

如何确定反应顺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