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蓝藻的起源和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飞,刘璠,梁悦,胡亚洲,陈飞扬,张志亮,陈延龙,任心宜,姚金龙,李国祥,郭俊锋,华洪[1](2021)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地球生态系统起源演化》文中研究表明生命活动加速地球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循环,从而成为驱动地球生物圈、岩石圈和大气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动力。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演化阶段,综合全球重大地质事件和寒武纪大爆发动物界成型,本文提出地球生态系统可分为原始进化生态系统、初级进化生态系统和现代进化生态系统三大演化阶段。原始进化生态系统以陆核形成、成熟,早期超大陆聚合、裂解和潘基亚大陆形成早期阶段之前等不稳定大陆演化为地质背景,生物类群主要以蓝藻(又称蓝细菌)和真核藻类为生产者,以细菌微生物为分解者的2极食物链结构,生活底质仅以海洋底质(岩石)和沉积物为界面,在原始海洋中仅以海水、海底为介质的2相(液相和固相)生态环境,时间包括太古宙和元古宙的大部分地史时间,代表着以菌藻类初级生产者诱导的生态系统形成和演化,反映了生物圈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原始阶段。初级进化生态系统以冈瓦纳大陆聚合为地质背景,现代板块构造建立、全球板块联动,大陆风化加强,时间上包括埃迪卡拉纪末到早古生代的加里东运动时期。通过寒武纪大爆发,地球首次诞生了动物,代表着宏体消费者出现,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完整3极食物链结构形成,地球进入了以动物消费需求牵引的生态系统循环。消费者以海洋无脊椎动物为主,出现底栖、游移、浮游和游泳等现代海洋群落生态类型,期间礁体动物出现,生物礁繁盛,包壳、刻蚀(污损)生物开始大量增殖,由于生物的相互作用导致海底岩石生物风化急速加快,生物圈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在海洋中迅速加强,代表地球现代复杂海洋生态系统初步形成。现代进化生态系统以潘基亚大陆聚散和古新特提斯构造域形成演化为地质背景,初级生产者发生重大改变、陆地植物出现,动植物登陆,陆地生态系统逐步形成、发展和繁盛。海陆高级消费者不断出现、演替,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3极食物链结构稳定循环,系统能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不同时期部分动物已跨越陆地和海洋两个生态系统进行繁衍生息,陆地生产者与分解者通过河流交相辉映、周而复始、循环不断。高山、河流和海洋生物生态分层分带明显,不同动物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不同界面(液相、气相和固相)穿梭,不同介质(海水、陆地和空气)交流互动。脊椎动物鱼类登陆从而导致四足动物(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后续发生,不同地史时期不同类型的脊椎动物呈现"登陆下海"生态奇观,生态群落和营养结构复杂多变,生态类型繁多,时间横跨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直至现在,代表海陆交互的复杂地球现代进化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演替和繁盛。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以生物为纽带,物质交流和能量流动速度加快,成为现代地球生态系统的最大特征。因此,前寒武纪诞生了原始生命并衍生了现代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菌藻类),地球进入初级生产者维持的原始进化生态系统;寒武纪大爆发诞生了地球动物消费者,历时4千万年地球动物界成型、建立了现代动物系统框架,之后5亿年再无新的动物门类出现,现代海洋生态系统格局形成,地球开启了动物需求驱动的初级进化生态系统;晚志留世和早泥盆世后陆地生态系统诞生,历时3亿年植物界成型,地球原始生产力不断革新,动植物海陆交互,现代生态系统形成,不断修复并完善。对比研究动物消费驱动的地球初级进化生态系统和高级生产者植物引导的现代进化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对理解地球的宜居性演化有重要意义。
晏妮,张腾,熊康宁,陈倩,郭丁力,刘之威[2](2021)在《世界自然遗产地陆生藻类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藻类是真核生物进化、植物起源与进化、生物地理学研究的良好材料,研究藻类物种多样性对理解生命起源与早期进化,探明地球地质地貌演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两世界自然遗产地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赤水丹霞的陆生藻类为研究对象,通过G-F多样性指数、Jaccard相似性系数、Bray-Curtis矩阵比较分析了不同地质地貌的两世界自然遗产地陆生藻类的物种多样性及种组特征,结果如下:(1)两地陆生藻类丰富,均以蓝藻为优势,共有优势科为色球藻科Chroococcaceae、颤藻科Oscillatoriaceae,施秉云台山还具伪枝藻科Scytonemataceae、念珠藻科Nostocaceae优势,优势属为粘球藻属Gloeocapsa、色球藻属Chroococcus,赤水丹霞仅以粘球藻属Gloeocapsa为优势。(2)施秉云台山G-F多样性指数高于赤水丹霞。(3)两地陆生藻类泛热带成分明显,施秉云台山中国特有成分较赤水丹霞丰富;两地科、属、种相似性系数依次为:56.25%、44.05%、37.62%,科的相似性达到中度水平,与同纬度范围其它地区的Bray-Curtis矩阵聚类结果显示不同地质地貌的两地首先聚为一类。从陆生藻类多样性组成上,初步反映两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质历史、地层岩性及地理位置的异同。
侯琨[3](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文中认为天体生物学是一门伴随着生命起源研究和航天实践而兴起的交叉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莱德伯格提出地外生物学的概念以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过程。在天体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吸收了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从陨石学、无线电通讯、嗜极生命、遗传学等诸多研究中汲取养分,拓宽了自身的学科范畴。从技术性视角来看,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始终与航天、生命领域的技术进展相一致,它的发展反映出时代的进步。自从美国在20世纪末完成了天体生物学的学科建制化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纷纷成立了隶属本国的专门研究机构来推动学科进展,但我国尚没有这一学科的专门研究机构。本篇博士论文通过回顾天体生物学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希望能够理清其学术脉络,对于我国学界正确认识该学科、推动本土研究进展有所裨益。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天体生物学在20世纪50年代得以起源的历史条件,即米勒实验的突破性成果推动了生命起源研究从思辨到实证的转变,第一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召开促进了生命起源研究的制度化、专业化进展。生命起源领域的进展为地外生物学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和人才储备,在莱德伯格的推动下,地外生物学概念被提出,美国国家航天局在科技竞赛的支配思想下也开始投资支持生命起源和地外生物学研究。第二章则考察了生命起源研究之外天体生物学得以成立的另一种学术研究传统——火星生命争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火星运河争论促进了美国国内火星科幻的繁荣,对在20世纪中叶成长起来的一批天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天文学界对太阳系内行星认知的逐渐加深,火星在学理上和文化上都成为了地外生命探测最重要的目标天体。20世纪60-70年代,借着美苏航天竞赛的东风,美国国内地外生物学研究群体参与到了一系列火星探测活动的仪器研发、成果解读中,这一时期也是地外生物学实践的高潮期。但随着海盗号登陆火星表面对与火星生命说的否定性结果,地外生物学逐渐进入低谷。第三章分析了美航局航天实测之外的多学科参与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它们的成果为学科复兴埋下了种子。默奇逊陨石中氨基酸以及星际空间中有机分子的发现为业已沉寂的胚种说提供了新的证据;嗜极生命的新的研究进展则加深了学界对于极端环境中生命的认识水平;SETI理论的提出和相关搜索计划的启动则推动了对于地外文明的探测热潮;新的生命起源理论也在遗传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斩获新生。这些分散的研究成果和发现为地外生物学拓宽了学科边界,成为了天体生物学学科知识的重要来源。第四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天体生物学完成建制化的过程。ALH84001火星陨石的发现以及激进的解读(即在陨石中存在火星生命遗迹)使得火星生命再次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政治性力量的站台也为天体生物学复兴奠定了基础。随着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成立、专业性学术杂志的发行以及学术教材的编排出版,天体生物学逐步完成了建制化,相较于以往的地外生物学研究,天体生物学不但拓宽了视野,也更加注重下一代学者的培养。第五章关注到新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拓展,系外行星的发现和宜居带概念的提出使得科学界对于太阳系之外的行星系统加深了认识,同时对于适合生命产生的环境条件有了新的理解;而太阳系内巨行星卫星系统中,木卫二与土卫六因冰层与大气的存在成为了天体生物学最为关注的新的目标天体。这股向内与向外的目标天体延伸成为了新世纪天体生物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第六章针对我国民国时期对于生命起源理论的接受与21世纪以来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现状进行了梳理,以试图解释天体生物学在我国的缺位原因,这其中意识形态上认知的差异是关键性因素。可喜的是,进入新世纪,我国学术研究者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逐步进入到该研究领域中,我国进行天体生物学建制化的契机也逐步形成。通过这些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天体生物学在当代科技史上的重要地位,它始终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相结合,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推动了当代科技的进步,天体生物学的科学实践还对于人类重新思考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天体生物学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都展示出其深刻的影响。随着新一轮火星探测的热潮,世界各主要大国都出台了各自的航天规划,天体生物学因航天而起,也因航天而兴,我国的航天事业终将建立自己的天体生物学研究体系。本文希望通过对于天体生物学历史的梳理,为天体生物学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陈发虎,傅伯杰,夏军,吴铎,吴绍洪,张镱锂,孙航,刘禹,方小敏,秦伯强,李新,张廷军,刘宝元,董治宝,侯书贵,田立德,徐柏青,董广辉,郑景云,杨威,王鑫,李再军,王飞,胡振波,王杰,刘建宝,陈建徽,黄伟,侯居峙,蔡秋芳,隆浩,姜明,胡亚鲜,冯晓明,莫兴国,杨晓燕,张东菊,王秀红,尹云鹤,刘晓晨[4](2019)在《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探索自然环境及其各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的特征、演变过程、地域分异规律以及驱动机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类型丰富且区域差异较大,为开展自然地理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章主要围绕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内陆干旱化及河流发育、高原冰冻圈环境演化、全新世多时间尺度季风与西风气候变化、湖泊与湿地、流域模型与土壤侵蚀、过去人-地关系演化、生物地理及中国三维地带性规律等几个方面,梳理了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的重大理论进展与重要贡献.在简要交代国际前沿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回顾并梳理了中国自然地理学各分支领域的研究脉络,进一步聚焦重大研究成果或具有较大争议、重大影响的学术争鸣问题,归纳目前研究现状,并进行未来工作展望.最后提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需求下,应发挥中国自然地理研究的优势,厘清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过程、规律与机制,持续推进中国自然地理研究为国家战略服务,在全球视野下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地理学理论贡献.
闵筱[5](2019)在《高家山生物群疑难化石研究》文中指出生命从出现到演化备受各界关注,尤其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而原因同样吸引学者们的瞩目。而寒武纪大爆发前夕的生物群对于研究寒武大爆发起到了不容小觑的帮助。在距今约35亿年-5.4亿年的时期是早期生命演化历史阶段,在这段时间内,原核生物的出现并且发展、真核生物起源与演化、后生动物和后生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等这些地球上的生命进化事件是非常重要的生物进化事件(袁训来等,2002),这些都为寒武大爆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支持。处于前寒武纪-寒武纪界限之下的高家山生物群是以骨骼管状化石为主、兼有瓶状化石、遗迹化石等多门类化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物群,近年来,随着化石的积累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传统实验方法扫描电镜的使用下配合使用新方法和新技术X射线实验在不破坏化石形态和结构的前提下得到珍贵的化石内部结构图像,使得越来越多新类群被发现和揭示出来。它们不仅使以前未解决的问题更加清晰化,更是对寒武纪大爆发研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所研究的化石主要产自陕西南部宁强地区李家沟剖面的灯影组高家山段上部碎屑白云岩中。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结论包括:发现了一个颇为多样化的钙化蓝细菌组合,已确定的化石类型包括Epiphyton,Girvanella,Obruchevella,Subtifloria,Cambricodium等。其中Obruchevella和Girvanella在新元古代虽有发现,但数量稀少并仅见零星报道,Epiphyton,Girvanella,Subtifloria则是寒武纪较为常见且十分重要的造礁类群,Cambricodium目前仅见于早寒武世地层中且数量众多,上述多种化石类群在本区灯影组高家山段是首次发现和报道,在世界各地前寒武纪末期也属首次。在前寒武纪末期首次发现了钙化绿藻化石,包括Cyclocrinites和Microcodium等。钙化蓝细菌在新元古代末期的繁盛是解决“前寒武纪之谜”的钥匙。此前普遍认为新元古代存在着所谓钙化蓝细菌类“化石记录缺失”,而原因可能是新元古代末期低的碳酸钙沉淀率或者此时期蓝细菌和藻类不具备钙化的能力,大量磷酸盐化的钙化蓝细菌和钙化绿藻等的发现则表明保存条件或发现不足可能是其主要原因。认为Cambricodium也是钙化蓝细菌的一种,与Subtifloria属于同一个科并且都可归于Girvanella-Group,同时通过丝状体保存类型,提出磷酸盐化交代钙质胶鞘的过程模式假设,并且利用Micro-CT技术复原了Cyclocrinites形态特征。除了磷酸盐化实体化石保存之外,还发现了微生物假形化石,即生物非矿化组织的保存主要依靠于微生物完全替代和不完全替代类型。首次发现了Doushantuo-Pertatataka型大型带刺疑源类及可能的胚胎化石,包括疑源类三个属Meghystrichosphaeridium,Tynnia,Asterocapsoides和胚胎化石两个属Megasphaera和Megaclonophycus。Doushantuo-Pertatataka型大型带刺疑源类化石的发现扩大了陡山沱期疑源类化石的赋存范围和地层分布,同时证明部分大型带刺疑源类越过了前人推断的灭绝界线残存了下来。除已报道的瓶状化石外,还发现了几种新的原生动物化石类型,包括长颈花瓶状和纺锤状等。原生动物新类群的发现大大增加了高家山生物群的生物多样性,为探讨新元古代末期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上述化石类型的发现使高家山生物群在寒武大爆发前夕生命演化中起到了承上(陡山沱期)启下(早寒武世)的连接作用,强化了前寒武纪和寒武纪生命演化的连续性。
杨娟[6](2019)在《温度对甾烷形成与分布影响的实验模拟及分析》文中指出甾烷(sterane)是一类不对称多环烷烃的总称,来自于真核生物细菌膜类脂中的甾醇,是真核生物出现的特征标志物。作为沉积物中有重要地质意义的分子指纹,甾烷化学性质稳定,其分布形式和异构化参数广泛用于判识有机质的来源、有机质类型、热演化程度等。同时,温度、生物来源等因素也影响其形成和分布。为研究温度对甾烷形成与分布的影响,选取华北张家口下花园下马岭组海相低熟泥页岩样品和蓝藻(原核生物)以及C29甾烷标样进行了不同温度或温压条件下的模拟实验。并对原始样品抽提物和不同温度点的液态产物及残渣抽提物进行柱色层分离,应用GC/MS和GC-MS/MS对饱和烃馏分进行分析,探讨了温度对甾烷形成与分布的影响。实验得到以下结果:烃源岩原始样品抽提物饱和烃馏分中未检测到甾烷化合物,说明样中的有机质可能来源于水生浮游生物和细菌等原核生物为主;利用DK-1型模拟实验仪在250℃550℃对烃源岩样品进行热模拟实验,实验排出物饱和烃馏分中存在完整系列常规甾烷,说明甾烷形成过程中,温度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抽提物饱和烃馏分除550℃温度点检测到完整甾烷系列外,其余温度点未检到或检到丰度极低的甾烷,洗出物饱和烃馏分中仅327℃、330℃和550℃三个温度点甾烷系列完整、相对丰度较高,其余温度点相对丰度极低。蓝藻样品抽提物饱和烃馏分中经GC/MS和Py-GC/MS分析均未检测到甾烷类化合物;利用真空玻璃管在250℃500℃范围内的热模拟实验产物中,均检测出完整的甾烷,且甾烷相对含量的分布受温度影响显着;在不同温度下,C27ααα20R、C28ααα20R、C29ααα20R甾烷相对含量的分布具有不对称的“V”型、反“L”型及“L”型三种类型;随着温度的升高,C27ααα20R甾烷的相对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28ααα20R甾烷、C29ααα20R甾烷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利用真空玻璃管对C29ααα20R甾烷标样进行热模拟实验,实验温度从250℃500℃,当温度低于300℃时,有C28ααα20R甾烷生成;250℃加入蒙脱石催化剂,未检测到任何甾烷,生成大量短链烷烃;为了接近真实的地质条件,在同等条件下加催化剂的同时加入少量水,在250℃时检测到C28ααα20R、C29ααα20R甾烷。烃源岩实验样品和蓝藻样品在不同体系下的热模拟实验,证实了原核生物中的某些有机分子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250℃500℃)可以形成甾烷类化合物,即甾烷形成和分布不仅与生物来源相关还和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封闭体系下用C29ααα20R甾烷标样进行热模拟实验,初步探讨了影响甾烷分布的其他可能因素(温度、压力、含水率、矿物等),当模拟温度低于300℃时,温度是影响C29甾烷脱甲基的主要因素,此时C28ααα20R、C29ααα20R甾烷相对含量的变化是由于C29ααα20R甾烷脱甲基向C28ααα20R甾烷转化的结果。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系压力逐渐增大,压力能抑制化合物脱甲基的作用,因此当温度高于300℃时,压力是影响C29ααα20R甾烷脱甲基的主要因素。
张颖,陈娟[7](2018)在《植物光受体的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光照不仅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来源,还作为重要的环境信号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植物通过光受体感受环境中光照的刺激。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光照环境,植物光受体的结构和功能也发生了多样性演化。近年来对非模式生物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项目的激增为系统研究植物光受体的分子进化过程提供了良好的机会。本文综述了光敏色素、向光素和neochrome光受体家族演化研究的最新进展。
刘蔚秋,廖文波,石祥刚,李春妹,刘莹,凡强[8](2016)在《林奈二界系统中的植物界在演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界的系统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形态演化和形态建成事件,从而促进了植物界由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向陆生的演化。在45亿年以前,炽热的地球形成,经历了5亿年的演化形成了原始生命;又经历大约5亿年的演化形成了原核蓝藻;直至14亿年前才最终演化形成真核藻类,并一直延续到6亿年前的寒武纪;此后,于5亿3.9亿年前,出现了苔藓的精子器、颈卵器,以及高等植物的胚。4.75亿4.25亿年前,依次出现了水生蕨类的维管组织,以及裸子植物的胚珠;3.75亿年前,开始出现种子,而在1.8亿年前最终形成了被子植物的花和果实。
秦兵[9](2016)在《中国北方真枝藻属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真枝藻属(Stigonema Ag.)隶属于蓝藻门(Cyanophyta)真枝藻目(Stigonematales)真枝藻科(Stigonemataceae)。该属物种具有复杂真分枝,并且是真枝藻科中种类最多的一个属,也是真枝藻科在我国唯一报道的一属。为了研究真枝藻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本文结合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分布于中国北方部分地区的真枝藻属物种进行了分类学及系统发育研究。本研究将采集的共1469份蓝藻标本置于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观察,筛选出真枝藻属物种并进行显微拍照留存。同时根据文献及检索表对其进行形态学描述,进而编写分类检索表。并使用BG-11和CT培养基进行纯培养藻株。基于16SrRNA和nifH基因为分子标记,对环境样品中目标藻株利用全细胞法,对纯培养藻株运用普通方法,分别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克隆测序,最终得到7个藻株的16SrRNA基因的部分序列及16个藻株的nifH基因的部分序列。采用MEGA 6.06软件对获得的序列构建邻接树(Neighbor joining,NJ),并且结合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系统学方法研究真枝藻属的种间亲缘关系,同时与蓝藻门内念珠藻目(Nostocales)、真枝藻目部分物种构建NJ系统树来阐明真枝藻属的起源问题。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本文中所鉴定的真枝藻属物种有眼状真枝藻(Stigonema ocellatum)、眼状真枝藻布劳变种(Stigonema ocellatum var.braunii)、拟链真枝藻(Stigonema hormoides)、拟链真枝藻纤细变种(Stigonema hormoides var.tenue)、树状真枝藻(Stigonema dendroidecum)、铜绿真枝藻(Stigonema aerugineum)、毡毛真枝藻(Stigonema panniforme)、拟伪枝真枝藻(Stigonema scytonematoides)、绒毛真枝藻(Stigonema tomentosum)、南雄真枝藻(Stigonema nanxionggensis)、胶团真枝藻(Stigonema gelationsum)、泥沼真枝藻(Stigonema turfaceum)、畸形真枝藻(Stigonema informe)、乳头真枝藻(Stigonema mamillosum)、拉瓦真枝藻(Stigonema lavardei)、小真枝藻(Stigonema minutum)、扩展真枝藻(Stigonema expansum)、波纹真枝藻(Stigonema sinuatum)以及2个形态上尚不能确定具体种类的藻株。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真枝藻属物种均聚在系统树同一分支内,由此说明真枝藻属在系统发育过程中为单起源。
兰天[10](2015)在《寒武系第3阶顶部小石坝特异埋藏化石库生物群落的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寒武纪早期是多细胞动物体制快速适应辐射的关键时期,多种动物门类起源。通过对昆明地区寒武纪第3阶晚期红井哨组底部的小石坝特异埋藏化石库样方分析研究其物种多样性,使得出现于澄江生物群之后,关山生物群之前昆明地区的古生物群落组成渐趋明晰。我们以个体为单位对小石坝几个剖面间和剖面内标本对比分析揭示出随着水动力条件变化,相应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差异显着。并总结出以下几点:1.对官家山剖面化石标本的分层统计得出预测物种数分别与个体数和物种密度相关的稀疏化曲线。2.小石坝特异埋藏化石库存在较为理想的陆源碎屑沉积准层序,Hongshiyanaspis带的旋回单元古水深有总体变浅的趋势。这一过程使得营游泳生活型生物(如双瓣壳形节肢动物Pectocaris)和表栖固着型生物以及底内栖生物门类(palaeoscolecidian)区域性灭绝。而底栖活动型生物,如曳鳃动物Selkirkia发生成种事件,抚仙湖虫类(fuxianhuiids)出现了体型增大的趋势。显示出不同生态位生物对相同环境变化的不同响应模式,并总体呈现退化演替的趋势。3.至Zhangshania首现,小石坝古生物群落的组成焕然一新。营游泳生活型生物显示出大型化趋势,占据了空出的生态位。由于生物的迁徙行为,首现和末现在环境快速变化的时期内较为集中。底栖活动型生物Fuxianhuiaxiaoshibaensis是本化石库迄今发现唯一的穿界分类单元(boundary crossing taxa)。在仅十余米厚的地层序列中,小石坝古生物群落显示出较高的的演替速率。4.对小石坝化石围岩的铁组分分析和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分析揭示出当时海床沉积物—水界面是总体偏氧化的环境(Fe HR/Fe TOT=0.12-0.20),这也与与化石上与层间丰富的生物扰动构造相印证。5.对现代海生软甲纲和掠虾亚纲节肢动物模拟埋藏实验揭示出富Fe2+的条件下生物几类重要性状的腐解时间节点和具体过程。并推知fuxianhuiids的埋藏解剖现象是搬运和腐解共同作用的影响。
二、蓝藻的起源和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蓝藻的起源和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地球生态系统起源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态系统的划分及其主要地史演化阶段 |
1.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 |
1.2 地球生物分类和基本框架 |
1.3 地球生态系统的划分和阶段 |
2 地球初级生产者起源演化与原始进化生态系统形成 |
3 地球海洋动物起源与初级进化生态系统形成 |
3.1 地球动物树成型和寒武纪大爆发 |
3.1.1 寒武纪大爆发地球动物辐射和演化 |
3.1.2 寒武纪早期后生动物出现和地史演化 |
3.2 寒武纪大爆发初级进化生态系统形成和海洋群落复杂性演变 |
3.2.1 寒武纪发大爆发多细胞动物取食结构和营养方式 |
3.2.2 寒武纪大爆发垂直群落结构和生态分层(Ecological Tierings) |
3.2.3 寒武纪大爆发壳体富集(介壳层)和及其生态关系 |
3.2.4 寒武纪大爆发捕食压力和对抗关系 |
3.2.5 寒武纪大爆发遗迹化石其生态启示 |
3.3 早古生代动物初级进化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
4 陆地生态系统形成与地球现代进化生态系统建立 |
5 结论和展望 |
(2)世界自然遗产地陆生藻类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品采集与鉴定 |
1.3 数据分析与处理 |
1.3.1 G-F多样性指数 |
1.3.2 Jaccard相似性系数 |
1.3.3 地理分布区类型及Bray-Curtis聚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世界自然遗产地陆生藻类的种类组成 |
2.2 两世界自然遗产地陆生藻类多样性 |
2.3 两世界自然遗产地科属种相似性比较 |
2.4 地理分布与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两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质历史与陆生藻类物种多样性 |
3.2 两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层岩性与陆生藻类种组特征 |
3.3 两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地理位置与陆生藻类物种相似性 |
4 结论 |
(3)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问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前人研究综述 |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创新点与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地外生物学的兴起——20 世纪50 年代的科学变革 |
1.1 米勒实验与生命起源理论的范式转变 |
1.1.1 米勒实验的历史过程 |
1.1.2 米勒实验引发的科学争议 |
1.1.3 米勒实验的社会影响 |
1.1.4 米勒实验的意义探讨 |
1.2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与生命起源研究的组织更新 |
1.2.1 国际生命起源大会的历史背景 |
1.2.2 首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概况 |
1.2.3 生命起源大会的制度化与学科发展 |
1.3 地外生物学——航天竞赛与行星免疫 |
1.3.1 人造地球卫星1 号带来的冲击 |
1.3.2 莱德伯格关于太空探测的思考:行星免疫学 |
1.3.3 地外生物学的提出及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美国火星生命探测——20 世纪60-70 年代的地外生物学实践 |
2.1 火星生命的历史渊源 |
2.1.1 月亮骗局 |
2.1.2 火星运河与火星科幻 |
2.1.3 新技术与新证据 |
2.2 水手4 号——火星生命探测争论及影响 |
2.2.1 火星生命探测的历史背景 |
2.2.2 三次研讨会与逐步推进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 |
2.2.3 学术争议:科学界的反对方 |
2.2.4 水手4 号探测结果与争议 |
2.3 海盗计划与地外生物学的沉寂 |
2.3.1 地外生命探测仪器的研制 |
2.3.2 海盗计划的实施与生物实验结果 |
2.3.3 生物解释与化学解释的争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天实测之外的地外生物学研究——20 世纪60-80 年代的多学科参与 |
3.1 默奇逊陨石与星际分子——地外有机物与天地统一性 |
3.1.1 默奇逊陨石的发现与解读 |
3.1.2 星际有机分子的确认 |
3.2 嗜极生命——原始生命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
3.2.1 沃尔夫阱与南极生物 |
3.2.2 海底热液喷口的古细菌 |
3.3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理论与实践 |
3.3.1 SETI的理论基础 |
3.3.2 SETI的初期实践 |
3.4 类蛋白质微球到RNA世界——代谢优先到遗传优先 |
3.4.1 福克斯的类蛋白质微球学说 |
3.4.2 RNA世界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体生物学的复兴与建制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学科建设 |
4.1 陨石背后的科学与政治 |
4.1.1 火星陨石的发现和确认 |
4.1.2 ALH84001 的解读与争议 |
4.1.3 火星政策转向——陨石解读背后的政治因素 |
4.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与发展 |
4.2.1 天体生物学的名称来源与学科范畴 |
4.2.2 美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创立 |
4.2.3 天体生物学研究所的发展与成果 |
4.3 学术刊物与学科教材——科研与教育的主阵地 |
4.3.1 《天体生物学》的10 年计量分析(2001-2010) |
4.3.2 天体生物学学科教材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外行星与系内新目标——21 世纪新研究动向 |
5.1 系外行星与宜居带——宇宙微观结构再认识 |
5.1.1 系外行星的发现 |
5.1.2 系外行星的搜寻及特征 |
5.1.3 宜居带的定义与意义 |
5.2 欧罗巴与泰坦——巨行星卫星的宜居性 |
5.2.1 先驱者号、旅行者号与外太阳系探测 |
5.2.2 欧罗巴与泰坦的宜居性——新证据与新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体生物学相关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1 20 世纪上半叶生命起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
6.1.1 随《字林西报》传入中国的生命起源知识 |
6.1.2 中国学者主动翻译、引进的生命起源学说 |
6.1.3 生命起源传播影响——以罗广庭事件和奥巴林学说为例 |
6.2 天体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
6.2.1 新媒体中的天体生物学 |
6.2.2 通过翻译引入的学术与科普作品 |
6.2.3 本土天体生物学研究与航天战略演变 |
第七章 结语 |
天体生物学兴起的两股历史传统 |
天体生物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
天体生物学的发展逻辑 |
天体生物学的意义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词 |
(4)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进展 |
2.1 干旱环境与沙漠演化 |
2.1.1 干旱环境演化 |
2.1.2 沙漠演化 |
2.1.3 风沙地貌 |
2.2 青藏高原地貌演化与大江大河发育 |
2.2.1 青藏高原隆升与新生代环境 |
2.2.2 青藏高原周缘河流发育与演化 |
2.3 冰冻圈:冰川、冻土及其变化 |
2.3.1 第四纪冰川研究的争论和进展 |
2.3.2 青藏高原冰芯研究 |
2.3.3 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变化 |
2.3.4 多年冻土 |
2.4 中国气候及气候变化 |
2.4.1 季风气候及变化 |
2.4.2 西风气候及变化 |
2.4.3 中国全新世温度变化 |
2.4.4 树木年轮与中国近2000年来年分辨率气候变化 |
2.5 中国湖泊与湿地 |
2.5.1 古湖沼学研究及大湖期争论 |
2.5.2 湖泊污染与富营养化 |
2.5.3 中国湿地研究进展 |
2.6 流域模型与水土流失 |
2.6.1 流域模型 |
2.6.2 土壤侵蚀 |
2.6.3 黄土高原水土过程和生态系统服务 |
2.6.4 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的非线性机理 |
2.7 过去人-地相互作用 |
2.7.1 新石器时代与农业文明 |
2.7.2 史前人类定居青藏高原 |
2.7.3 欧亚大陆史前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 |
2.8 生物地理 |
2.9 自然地理地带性 |
3 结论与展望 |
3.1 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研究正在全面走向国际研究第一方阵 |
3.2 国际接轨和手段现代化的研究推动中国自然地理研究走向国际前沿 |
3.3 立足中国特色在全球视野下的自然环境研究推动中国自然地理研究引领国际前沿 |
(5)高家山生物群疑难化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二章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剖面详细描述 |
2.3 李家沟剖面灯影组高家山段地球化学特征 |
2.4 研究方法 |
2.5 已完成的工作量 |
第三章 蓝细菌化石类型 |
3.1 蓝细菌的结构特征 |
3.2 钙化蓝细菌研究进展 |
3.3 钙化作用机制 |
3.4 主要钙化蓝细菌类型 |
3.4.1 Epiphyton附枝藻的形态特征 |
3.4.2 Epiphyton的归属和保存方式 |
3.4.3 Girvanella研究进展以及形态描述 |
3.4.4 Subtifloria研究进展以及形态描述 |
3.4.5 寒武松藻属(Cambricodium)研究进展以及形态描述 |
3.4.6 Obruchevella研究进展以及形态描述 |
3.5 具有钙质胶鞘蓝细菌的类型 |
3.6 磷酸盐化钙质蓝细菌的机制 |
3.7 钙化蓝细菌的意义 |
第四章 钙化藻类类型及其意义 |
4.1 钙化真核藻类研究意义及其进展 |
4.2 化石描述 |
4.2.1 环发藻类研究历史及分布 |
4.2.2 环发藻类cyclocrinitids形态特征 |
4.2.3 微松藻属(Microcodium)特征及分布 |
4.3 钙化绿藻的意义 |
第五章 微生物假形化石类型 |
5.1 微生物假形概念 |
5.2 球状微生物与球状假形化石类型 |
5.3 球状微生物和非球状假形化石类型 |
5.4 丝状微生物和非球状假形化石类型 |
5.5 微生物假形化石意义 |
第六章 疑源类化石类型 |
6.1 疑源类化石研究进展 |
6.2 大型带刺疑源类化石和胚胎化石特征 |
6.3 疑源类化石和胚胎化石意义 |
第七章 原生动物化石类型 |
7.1 原生动物含义及研究进展 |
7.2 原生动物化石描述 |
7.3 原生动物的意义 |
第八章 管状化石无性生殖模式 |
第九章 结论 |
9.1 对于高家山生物群疑难化石研究取得的新认识 |
9.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6)温度对甾烷形成与分布影响的实验模拟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及名词解释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热模拟实验方法 |
1.2.2 温度对甾烷影响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以及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3.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原始烃源岩样品可溶有机质特征 |
2.1 实验样品 |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品前处理 |
2.3.2 仪器条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原始烃源岩不同粒度抽提物族组成特征 |
2.4.2 原始烃源岩样品饱和烃地球化学特征 |
2.4.2.1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
2.4.2.2 烷基环己烷系列 |
2.4.2.3 甾萜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烃源岩样品的热模拟试验 |
3.1 实验样品 |
3.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4 样品的抽提与分离 |
3.5 仪器分析条件 |
3.6 抽提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
3.6.1 第一系列抽提物地球化学特征 |
3.6.1.1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
3.6.1.2 甾烷系列 |
3.6.2 第二系列抽提物地球化学特征 |
3.6.2.1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
3.6.2.2 甾烷系列 |
3.6.3 第三系列抽提物地球化学特征 |
3.6.3.1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
3.6.3.2 甾烷系列 |
3.7 排出液态产物地球化学特征 |
3.7.1 第一系列排出液态产物地球化学特征 |
3.7.1.1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
3.7.1.2 甾烷 |
3.7.2 第二系列排出液态产物地球化学特征 |
3.7.2.1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
3.7.2.2 甾烷 |
3.7.3 第三系列排出液态产物地球化学特征 |
3.7.3.1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
3.7.3.2 甾烷系列 |
3.8 洗出物地球化学特征 |
3.8.1 第一系列洗出物地球化学信息 |
3.8.1.1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
3.8.1.2 甾烷 |
3.8.2 第二系列洗出物地球化学特征 |
3.8.2.1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
3.8.2.2 甾烷 |
3.8.3 第三系列洗出物地球化学特征 |
3.8.3.1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 |
3.8.3.2 甾烷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蓝藻热模拟实验 |
4.1 原始样品有机质特征 |
4.1.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4.1.2 样品前处理 |
4.1.3 实验方法 |
4.1.4 仪器及分析条件 |
4.1.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5.1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系列化合物 |
4.1.5.2 甾萜烷系列化合物 |
4.2 开放体系下蓝藻的热模拟实验 |
4.2.1 实验样品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Py-GC/MS分析 |
4.2.4 实验方法 |
4.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封闭体系下蓝藻的热模拟实验 |
4.3.1 仪器分析条件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2.1 两种蓝藻样品模拟产物宏观特征 |
4.3.3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模拟产物地球化学特征 |
4.3.3.1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系列化合物 |
4.3.3.2 甾烷系列化合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29ααα20R甾烷热模拟实验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样品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分析条件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C29ααα20R甾烷标样热模拟实验产物分析 |
5.2.2 C29ααα20R甾烷标样加催化剂热模拟产物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植物光受体的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光受体的起源与进化 |
1.1 光敏色素的分布、起源与多样性 |
1.2 向光素的起源和多样性 |
1.3 红/蓝光嵌合光受体neochrome |
1.4 光敏色素与向光素的互作 |
2 展望 |
2.1 典型的和不典型的光敏色素有无互作? |
2.2 光下角苔叶绿体收缩和转动是由哪一种光受体调控的? |
2.3 藻类中光敏色素和向光素有什么作用? |
(8)林奈二界系统中的植物界在演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演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
2.1 原始生命出现 |
2.2 原核蓝藻出现 |
2.3 真核藻类出现(内共生假说) |
2.4 配子囊与胚出现 |
2.5 维管组织出现 |
2.6 种子出现 |
2.7 果实的出现 |
3 小结 |
(9)中国北方真枝藻属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蓝藻概况 |
1.2 蓝藻的分类学研究与方法 |
1.2.1 植物学分类方法 |
1.2.2 细菌学分类方法 |
1.2.3 化学分类方法 |
1.2.4 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 |
1.3 蓝藻的系统发育研究 |
1.4 蓝藻的生态学研究 |
1.5 真枝藻概况 |
1.6 真枝藻的分类学研究 |
1.7 真枝藻的系统发育研究 |
1.8 真枝藻属物种概况 |
1.9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药品 |
2.2.1 配置培养基所需药品 |
2.2.2 分子方法所用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真枝藻标本采集方法 |
2.3.2 真枝藻属物种鉴定方法 |
2.3.3 分离、纯化方法 |
2.3.4 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
2.3.5 全细胞法PCR |
第三章 真枝藻属物种的系统学研究 |
3.1 基于形态学对真枝藻物种的系统学研究 |
3.2 基于 16SrRNA基因和nifH基因对真枝藻系统学的研究 |
3.2.1 引物的筛选 |
3.2.2 16SrRNA基因和nifH基因的PCR扩增 |
3.2.3 16SrRNA基因和nifH基因的克隆测序 |
3.2.4 16SrRNA基因和nifH基因序列的数据分析与系统树构建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种类鉴定结果分析 |
4.1.1 中国北方地区真枝藻属物种概况 |
4.1.2 真枝藻属物种分类检索表 |
4.1.3 真枝藻属物种的形态学描述 |
4.2 分离、纯化结果 |
4.3 系统发育树结果分析 |
4.3.1 真枝藻属系统发育树分析 |
4.3.2 真分枝蓝藻的系统发育树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形态学鉴定结果分析 |
5.2 纯培养结果分析 |
5.3 系统发育分析 |
5.3.1 真枝藻属系统发育树分析 |
5.3.2 真分枝蓝藻系统发育树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寒武系第3阶顶部小石坝特异埋藏化石库生物群落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 |
第一章 地质背景 |
第二章 系统古生物学 |
2.1 遗迹化石 |
2.2 鳃曳动物门 |
2.3 节肢动物门 |
2.3.1 寒武纪早期动物消化系统中胃状结构的起源和演化 |
2.3.2 早期真节肢动物视觉器官中眼(median eye)数量的演化 |
2.3.3 小石坝营自由游泳生活型节肢动物体型大小的演化趋势 |
2.4 软体动物门 |
第三章 系统发育学和埋藏学分析 |
3.1 系统发育学分析 |
3.1.1 两类节肢动物的系统发育学分析 |
3.2 小石坝特异埋藏化石库的埋藏学 |
3.2.1 拉曼光谱分析 |
3.2.2 铁组分分析 |
3.2.3 XRD分析 |
3.2.4 生物腐解过程 |
3.2.5 群落间埋藏学对比研究 |
3.3 生物腐解实验 |
讨论 |
第四章 小石坝特异埋藏化石库群落分析 |
引言 |
4.1 小石坝特异埋藏化石库群落各论 |
4.1.1 Hongshiyanaspis带的生物群落 |
4.1.2 Zhangshania带生物群落 |
4.1.3 小石坝特异埋藏化石库群落演替序列综述 |
4.2 小石坝特异埋藏化石库一号剖面群落的统计分析 |
4.2.1 群落内的物种丰富度测度 |
4.2.2 5个群落的稀疏化曲线分析 |
4.2.3 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
4.3 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 |
4.4 种间相遇机率和生态关联 |
4.5 群落间β多样性指数 |
4.6 群落间复杂性分析 |
4.7 群落本质多样性的测度 |
4.8 剖面间的集合群落分析 |
4.9 群落排序 |
4.9.1 PCA分析 |
4.9.2 DCA分析 |
4.9.3 动物的功能性状分析 |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说明 |
图版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蓝藻的起源和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地球生态系统起源演化[J]. 张志飞,刘璠,梁悦,胡亚洲,陈飞扬,张志亮,陈延龙,任心宜,姚金龙,李国祥,郭俊锋,华洪.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 [2]世界自然遗产地陆生藻类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J]. 晏妮,张腾,熊康宁,陈倩,郭丁力,刘之威. 生态学报, 2021(24)
- [3]20世纪50年代以来天体生物学的起源、发展与建制化[D]. 侯琨.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J]. 陈发虎,傅伯杰,夏军,吴铎,吴绍洪,张镱锂,孙航,刘禹,方小敏,秦伯强,李新,张廷军,刘宝元,董治宝,侯书贵,田立德,徐柏青,董广辉,郑景云,杨威,王鑫,李再军,王飞,胡振波,王杰,刘建宝,陈建徽,黄伟,侯居峙,蔡秋芳,隆浩,姜明,胡亚鲜,冯晓明,莫兴国,杨晓燕,张东菊,王秀红,尹云鹤,刘晓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5]高家山生物群疑难化石研究[D]. 闵筱. 西北大学, 2019(01)
- [6]温度对甾烷形成与分布影响的实验模拟及分析[D]. 杨娟.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7]植物光受体的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J]. 张颖,陈娟.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 [8]林奈二界系统中的植物界在演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J]. 刘蔚秋,廖文波,石祥刚,李春妹,刘莹,凡强.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6(04)
- [9]中国北方真枝藻属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D]. 秦兵.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10]寒武系第3阶顶部小石坝特异埋藏化石库生物群落的系统研究[D]. 兰天. 云南大学, 2015(06)
标签:化石论文;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论文; 生物起源论文; 地球起源论文; 动物进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