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电视广告的心理分析

名人电视广告的心理分析

一、名人电视广告的心理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洪涛[1](2020)在《广告中“象”的叙事表达研究 ——以中国白酒行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言象意”理论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由来已久,并且和人们的实际生活的叙事表达息息相关。从最初周易中的卦爻之象到后来的圣人立象已尽意;再到唐朝之后,佛学中“境”的学说的加入,“言象意”理论已经演变出了“景”和“境”等更多深层次的内涵。同时对于“言象意”中象的研究,也可以借鉴一些西方的符号学的研究。而广告作品作为一个可以用文本结构考量的范畴,在广告作品的创作中也蕴含了象的运用和组合。本文从中国文论中的传统言象意观出发,结合西方符号学、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和观点对于广告中“象”的概念和在广告叙事中“象”的使用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广告中常用的“言象”、“物像”、“意象”三个象的概念。并且以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有着自身独特文化内涵的中国白酒行业为例,对于象在广告叙事中的基础表意、象征、隐喻、关联等四个功能进行了概括。同时对于广告在诉诸理性、诉诸感性、诉诸意识形态等三个不同叙事情境中“象”的使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于新技术发展下带来的时代的变化提出了智媒时代下广告中象的选择时间自由化、空间扩大化、选择多样化和个人情感化的四个特点。

杨芊[2](2020)在《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新媒体是公益传播的一种新型媒介形式,网络公益利用全媒体技术向受众传播公益信息,传递公益理念。随着网络公益平台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支付的普及和便捷性,用户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公益信息并在线上即时参加公益活动,网络公益已成为当下新媒体用户参与公益活动的主要方式。近年来,网络公益项目的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加,所涉及的领域也不断扩大,已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同时网络公益借助舆论领袖传播公益信息,优化传播效果,影响用户的自我效能感,建立用户积极投身网络公益行为的新模式。因此研究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用户网络公益参与度及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媒体用户为研究对象,在总结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价值接受模型(Value Acceptance Model,VAM)和自我效能感的价值接受模型(the Value of Self-Efficacy Acceptance Model,SVAM)等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将SVAM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模型,参考该模型对变量进行划分和定义。同时结合“使用与满足”、“舆论领袖”和“社会认同”等传播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提出本研究的初步模型。通过文献归纳法总结用户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了解新媒体用户对网络公益的接受程度与态度、网络公益用户的基本情况,明确研究变量与假设,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而探讨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新媒体用户对于参与网络公益意向程度呈偏高态势,用户易于接受网络公益这种新型公益方式。用户主体属性自变量中性别、年龄、职业类型与月收入水平是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感知收益自变量中网络公益信息有用性、传播渠道、个人体验与享受和感知成本自变量中成本付出、网络公益平台易用性、承担风险以及感知价值自变量中功能价值、社会价值也是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验证了基于SVAM提出的理论模型,不仅为网络公益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对今后的网络公益传播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网络公益传播效果。

刘敏[3](2016)在《微电影广告的名人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微电影广告的名人效应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研究主题包括:在以情节为重的微电影广告中名人效应是否还能发挥作用?影响微电影广告名人效应发挥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论文运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的操作过程。最后将实验得到的数据用SPSS进行处理分析,主要有以下发现:在以情节为重的微电影广告中,名人效应无疑是存在的:名人比普通代言人获得受众更多的信任和喜欢,能让受众产生更好的广告态度、品牌态度和行为倾向,可带来更好的广告效果。但这并不是说只要有名人就一定能取得好的广告效果。在微电影广告中,名人代言广告效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名人代言人自身的特点(吸引力、可信赖性和专业性等)、名人代言人与品牌个性的一致性程度、产品的卷入度以及代言人的国别属性等。本文研究还发现,除了前人总结的影响因素,微电影广告自身的制作水平,受众原本对名人代言人和品牌的态度也会对广告效果有相当影响。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微电影广告主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为他们在制作微电影广告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吴垟成[4](2016)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公益广告叙事特点研究 ——以CCTV1频道2008年至2015年为例》文中提出广告叙事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后经罗兰·巴特将叙事学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广告作为一种社会文本也自然地进入到叙事学的研究范围,而且对于广告组成元素以及广告本质的研究仍在继续,可以说,广告学与叙事学的结合是一种应然的结果。叙事理论被引入到广告研究,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正规化和系统化的发展让广告叙事的发展逐渐受到广告创作者更多重视,所以,一批新的兼具经济与欣赏价值的广告出现在社会大众眼前,并受到一致好评,故此这种新型的广告自然受到大众的青睐。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广告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本兴起,自然也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近代的广告分析,包含了对广告中的文本分析,以及结合心理学范畴的广告心理学分析,除此之外,叙事学的分析模式也逐渐进入研究者的分析方式中。在这样的研究环境下,不少的研究者认为广告叙事应当仅仅只是包含两个部分,即是叙事性的广告文本和语言,换句话说能够进入广告叙事学研究领域应当只是包含了用故事性语言进行利益宣讲的语篇。另一部分学者却持着不同的态度,广告本身对于叙事学来说就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将广告的内容纳入叙事学的一部分并不妥当。但从广告本身的效用出发,广告在于宣传产品观念,影响受众认知行为。对于公益广告来说,公益广告在国外学者中被定义为PSA(public service advertisement),即社会公共服务广告。这样的公益广告与国内的公益广告定义不谋而合,国内有研究者认为,公益广告之所以称为公益广告,是因为它与一般的商业广告不同,公益广告的利益诉求是全社会成员共同的利益以及国家利益。鉴于公益广告这样的诉求特点,在宣传过程中出现的广告文本,包含话语文本和场景文本都成为了研究学者的关注焦点,叙事学的研究方法逐渐被引入到公益广告的内容分析上来。对于央视电视公益广告的研究,国内已有不少涉猎,对于央视作为主流媒体的引导性,它发布的电视公益广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成为了一些学者研究方向。他们认为公益广告以其生动的形式,蕴含着社科的道德内容,贴近生活的优势,很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实现其文化整合作用。笔者通过对于中央电视台2008年到2015年所有官方制作播出的公益广告内容分析,从叙事学角度出发,总结近几年的央视电视公益广告的叙事特点得出如下结论:央视电视公益广告总体呈现出主题日益丰富翔实,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具体来看,着重于多种叙事方式的并重;通过细小部分突出整体;虚构与真实的结合;关注环境烘托与背景音响的运用,同时在公益主题体现过程中,坚持了广告本身创意性的特点。除此之外,对于重大历史事件保持高度一致性,制作刊播方式也在不断与时俱进。

邓志文[5](2015)在《论消费社会中电视广告的美学与文化学转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消费社会后,由于受到符号消费和泛审美两个因素的影响,当前的电视广告在策划和制作方面明显体现出两个主要变化:美学和文化学的转向。其文化学转向的现实体现包括情感替代、品质和个性的置换、性别文化以及对文化禁忌的颠覆等方面;而另一方面,诗意化和隐晦性则构成了电视广告的美学基因。

周俊辉,周勇,韩骏[6](2014)在《体育明星广告说服机制与影响效果的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引入广告说服机制,从社会文化背景、广告过程和消费过程3个角度对影响我国体育明星广告效果的各个层次因素进行理论初探。结果显示:从广告说服机制角度来看,社会文化背景、广告过程和消费过程3个要素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相互作用;先是由外到内层层、深入影响,又由内到外产生反馈效应,在促进广告过程不断完善的同时,达到最终提高体育明星广告效果的目的。

梁小萌[7](2014)在《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电视广告的构成要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我国步入“全民健身时代”,在国民健康意识不断加强的同时,居民用于体育用品的支出也在日益增加,这为我国体育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国际体育用品品牌的发展受到阻碍,也为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的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尽管在网络营销十分流行的今天,电视广告仍然是各商家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电视广告宣传和表现自己的品牌,对于体育用品品牌来说也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对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对于体育用品品牌的研究,大多从市场营销和品牌战略的角度出发,探讨各品牌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在对于广告进行的研究当中,又多是以国外品牌为主,通过分析它们的成功之处为国有品牌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在仅有的几篇以电视广告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中,缺乏对电视广告构成要素的研究,且大多数研究都以定性方法为主,不能用客观的数据,说明现阶段的特征与问题。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国内八大体育用品品牌在2009年至2013年于中央电视台和全国省级卫视播放的电视广告为研究对象,从电视广告的基本特征、画面、音乐、语言等电视广告构成要素的角度入手,分析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电视广告的现状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牌在运用广告构成要素方面的确存在广告表现同质化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各品牌也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如果各品牌能够将这些特征进一步放大并延续下去,便可实现各自在电视广告表现方面的差异化,从而提高观众的辨识度。

陈婧[8](2014)在《中国微电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使得人们在获取资讯、信息共享时更加便捷,也就在此环境中,通过新媒体传播的微电影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影视艺术形态,微电影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其发展之快令人惊叹,无论草根还是专业人士都加入到了微电影制作的行列之中,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学术界,人们大多关注微电影的营销价值,有少数学者对其叙事艺术、流行成因等进行分析,但都未对微电影做系统而全面的探析。本文将从微电影的界定、产生及现状导入,力图对微电影的艺术特征、传播学分析和与广告的融合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笔者主要运用了影视学、传播学、信息论、符号学等理论对微电影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分为四章内容,笔者在绪论中简单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之后,对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内容做了具体阐述。本文第一章对微电影进行概述,对于微电影的界定,业界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笔者通过整理前人对微电影概念的梳理和总结,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对微电影的界定做出与以往学者所不同的明确定义。同时基于国外短片的背景,论述了微电影的产生过程,并从创作者创作微电影的目的出发,将微电影分为四类。第二章在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微电影的传播途径、受众和传播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第三章主要分析微电影的艺术特征,以《看球记》和《老男孩》作为文本,分析了叙事时空、叙事结构和悬念,并且深入研究了微电影的符号学运用。第四章分析了微电影与电视广告的比较与融合,从功能、特性、主题、造型等方面对微电影与广告进行比较,从广告植入的角度分析二者的融合以及微电影的营销模式。最后,笔者对微电影的分析进行简单总结,并希望笔者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微电影的发展有一些参考与价值。

吕鐄[9](2013)在《论视觉审美中的物性化体验》文中指出从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提出现代的特征是世界被作为图像来加以理解和把握,到90年代全球范围内视觉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消费时代和数字化技术的视觉生产在完善影像质量的同时宣示视觉文化转向的实际发生,视觉性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艺术生产的支配力量,人类的视觉审美体验因此发生物性化的改变。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物性化体验在视觉审美中的显现及其美学意义。体验的物性,其词义来源和涵义主要具有超符号的感性质料集合、以机械复制为特征的技术性和物化的关系等三层含义。从艺术实践的角度看,材料的物性开启是当代艺术的内在规定性。从社会关系的变动看,影像的机械复制性使符号“自然化”和社会关系化为物化关系的表征。视觉消费中的符号生产具有明显的体验性质。从文化创造的角度看,物性化体验产生于客观文化对主观文化的优势条件下艺术或文化的越界动机的内在驱动。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物化学说、媒介研究和主体性哲学等三个论域切入,以视觉媒介从摄影、电影、电视到新媒体的变化为线索,考察审美体验变化的形态与特征,探究其社会学价值,意图发现视觉文化转向所带来的文化性质转变和美学观念重构。在方法上,本文主要着眼于物性体验视觉成因的辩证分析,探寻视觉体验变化的美学脉络和影响因素,并由艺术理论和社会理论中的现实问题出发尝试深入观察媒介和交往物化对视觉体验的影响。物性化体验是指向后现代状况的一种现代经验类型。其性状与后现代主义对美学的反思有着显着的关联性。第一章“视觉范式中的物性化体验”主要讨论现代体验的物化历程和生成条件。西美尔从客观文化与主观文化的非同步发展角度出发提出现代性体验的历史性根源在于成熟的货币经济的发展,其心性质态的集中地是都市。都市个体的现代性体验和人格特征可以从顺应和反弹/逃逸两方面的关系来揭示。吉登斯从其“结构化理论”出发认为,以理性价值为核心的现代性造成了情感的边缘化。随着“交往理性”向情感生活领域的渗透催生出“情感民主”的命题。而促成情感民主化的条件是全球化、现代日常生活和后传统社会的出现。后情感主义不再追求本真、审美、纯粹等情感主义时代的伦理,而是热衷于成批生产虚拟性、机械性、操纵性的情感。在现代性确立的过程中,物的象征意义被功能作用所代替。与物的功能化并行出现的是人功能化为机器的附属对象。在艺术与日常生活日益同质化的视觉关系时代,审美体验越来越物化为一种美学的政治。现代性心性气质只有依托不懈追求“未来”的现代时间才能确立。匆忙的视觉行为构成现代生活的常态,而越是耽溺于匆忙,越是易于失去正常感知从而发生体验变异。不断骛奇热望又不断灰心厌倦的症状交替往复地折磨着现代人。现代体验的物性化依托于现代媒介传播/交往的物化。以信息的快速消耗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表现媒介强调健忘的特质。以媒体为中介的交往的物化使交往主体的主体性发生变化:人的身体成为媒介的延伸。消费社会创造出过剩的图像,消费的物质性和物象化加速了体验的物性化。物性消费体验的基本性状包括:炫耀性与偶像化、景观化与欲望化、伪个性化的新部落主义。从作为文化主因的传播媒介转变来看,电态媒介的主导性使后现代的“后”具有物质的含义,而在“第二媒介时代”,现代主体被信息方式置换成一个多重的、撒播的和去中心化的主体。在从现代到后现代视觉范式转变中,影像审美及其视觉关系呈现出几种显着的变化:从表征影像到自指拟像;从形式的意味到超形式的过程化;从惊颤效果到耽溺体验;从为图所困到逐图而居。第二章“从灵光消逝到时尚肖像”讨论的是摄影真实感的形成和主体性的变化以及时尚肖像的社会审美价值。以摹仿为初始目的的视觉复制技术不仅导致“灵光”的消逝而且使摄影的普及具有扩展视觉性和民主政治的社会作用。就摄影与现实的关系而言,摄影所引发的体验是一种关于现代性的时空体验,是不同于绘画的一种瞬时的视觉快感。物态化照片的真实性虽然源于实证意义的证据性,但其本质是物像的表象化;照相机对光学无意识性的揭示从根本上颠覆了视觉所定的等级制度,具有社会空间转换和主体观念更新的革命性意义。摄影影像强化了现代物质生活体验的速度感和时尚化。封面偶像实现了摄影的形象时尚性;老照片提供了一种不寻常的历史复现方式;时装广告和风光照则使生活装饰化和使自然视觉化。现代巨量高速空间的创作意味着摄影主体视觉观念和方法的双重革新。第三章“从完整电影到奇观电影”讨论的是电影的经验还原机制和半梦恋物的主体精神特征以及奇观电影的奇观性。“完整电影”神话的延续受益于电影对现实经验的还原与控制,由电影的技术结构所释放的官能的惊颤效果与现代艺术触觉特质的转变具有一致性。电脑数字化视频技术的成熟给电影特技美学带来的主要变化在于对影像逼真性的超越。按照第二电影符号学的观点,电影体验只是一种白日梦,观众的电影赏鉴以一种类似窥淫的视觉恋物主义为基础,建构的是一个离心化的主体。文化工业的主体批判观点认为现代主体性是文化工业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的命定产物,消费者的想象力为大众媒体所控制。而伯明翰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认为,大众有可能用自己的方式给“统治话语”解码,亚文化通过风格发起对主文化和霸权的挑战或抵抗。奇观电影的崛起和流行表明:奇观比叙事更合于消费社会对视觉产品的体验要求,也说明电影文本从时间深度模式向空间平面模式的转变。数字影像和虚拟空间在奇观电影中的广泛应用正在使传统影像转变成为拟像。第四章“从家庭经验到拟态狂欢”讨论的是电视的“家用”性和“电视迷”的主体性以及电视文化的娱乐本性。电视文本的“生产者式”特征让观众将自我深嵌于电视的媒介机制和制作过程中,参与节目意义的生成。而其家用媒介的性质却促使个体注意力和群体经验这两个层面都处于分散状态。电视使家庭日常活动的时间规律化,并和家庭建立起深刻的情感联系。在一般的意义上,现代人都是广义的“电视迷”。体验性的电视参与显现为一种在观众和电视文本之间谋求共识的协商过程。电视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时代的电视化图景是一种拟态狂欢。从技术与审美的关系角度考察,电视传播的技术特征正在把电视文化降格为一种肤浅庸俗、彻头彻尾的娱乐,感官愉悦的娱乐成为电视话语的超意识形态。第五章“从视觉超限到游牧风格”讨论的是新媒体艺术的动漫化美学和光滑空间的游牧主体性以及数字网络时代的视觉再生产。新媒体艺术提供超限的视觉体验,借助数字技术构造虚拟的现实,形成以突出主体快感为特性的动漫化的美学。赛博空间主要是一种光滑空间,充盈其中的是自由流变的游牧美学旨趣。块茎化的模式和连接使得主体在赛博空间中自我构建为一个机能化的主体。主体认知能力和想象力的退化显示出网络空间的虚拟生存与主体真实实践的试演关系。而在解构性的视觉再生产过程中,以隐私和形象消费为特征的大规模集体偷窥和网络PS恶搞等“假性失序”所凸现的是主体边界及其道德观念的变动,社会麦当劳化向迪斯尼化的位移则在视觉祛魅与复魅的意义上提出由固化的情感形成机制向自我虚拟机制转变的新问题。第六章“物性化视觉体验的美学重构”试图从视觉文化和影像发展的关系角度来理清影像及其依存媒介的变革发展逻辑,透视图像时代审美现代性框架内艺术的物性回归之路和视觉范式/体验的生成及转变的可能走向。现代视觉体验经历了从为物所迷到逐物而居的变化。现代大众在一个高度复杂而精密的社会机构网络间穿梭时形成“游牧式主体”和集体性的对抗主体。在鲍曼的流动现代性之前,本雅明早已将视觉体验与游荡者和大都市连接起来。杰姆逊则从符号内部结构的变化解释资本主义发展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演变是物化力量持续增强所引发的两次社会文化逆转。视觉主体在消费文化中的“迷”化状态实质是一种主客体互动的非本质论结构,具有重塑与颠覆的双向潜能,显现出形态特征明显的权力/欲望的图像关系。从美学的现代变革来看,日常生活由被摹仿的对象转化成摹仿的主体,而影像则成为日常生活拟仿的范本,形成仿真的世界或后现代文化。但就现实情形而言,艺术并未终结。现代的审美主义在抗争现代社会的同时成为现代焦虑与不安立场的表征。在步入后现代状况的进程中,审美活动与解放功能的背离,审美之物从审美关系的逸出,审美与影像现实的密合等都越来越无法从精英立场的诸美学体系中找到可靠的解释,而影像或拟像具有对物性重新发现,再次揭发的美学价值。美学反思或重建的起点应该是已经被改变的并不纯粹的审美体验。这种混杂的不纯粹性早已使视觉审美具备物性化的体验特征,也预备下了美学重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杨佳立[10](2012)在《电视名人虚假广告的“把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广告从一开始就受到商家的喜爱与追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从众多媒体中清晰的见证了广告的量与广告迅速发展的势头。广告在电视媒体中这么肆无忌惮的出现在大众的眼前,更多的是因为电视名人广告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来,并对我们的生活世界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广告更多的是商家为取得最大利益,而进行的最直接的宣传途径,故名人加知名媒体成了商家追逐的宣传方式。广告的确在为大众提供商品信息,但是也不乏厂家或名人为了一己私利而丢失了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为大众呈现的是虚假的信息广告。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事件接二连三的出现,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引发大众对其的舆论谴责,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虚假广告成为社会的毒瘤,而电视名人虚假广告更是一个值得认真整治的问题。电视+名人+广告的形式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假如出现虚假信息,产生的不良影响可能是其它形式的很多倍。然而电视名人虚假广告涉及的因素很多,简单的叫停或罚款都是起不到立竿见影的良好效果,需要从多个方面去解决。本文从研究电视名人虚假广告的“把关”问题出发,以知名度高的央视为着手点,对虚假名人广告现状做一下认真分析,同时对其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对策进行深入的思考。期望通过这样的探讨共谋广告健康发展之路,让广告传播信息在满足大众信息需求的同时,也能更好的净化整个社会的广告业发展。为更好的促进和谐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名人电视广告的心理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名人电视广告的心理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广告中“象”的叙事表达研究 ——以中国白酒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象”的研究综述
        1.3.2 国外关于“象”的研究综述
        1.3.3 关于广告之象的研究
    1.4 研究目标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广告中象的概念阐述
    2.1 广告中象的分类及特征
    2.2 广告中象和符号的关联
    2.3 广告创意和广告中的象
第3章 广告中象的叙事功能分析
    3.1 象的叙事功能
        3.1.1 象的基础表义功能
        3.1.2 象的隐喻与象征功能
        3.1.3 象的关联功能
    3.2 象的叙事功能的认知心理学分析
第4章 不同叙事情境下的广告中象的运用策略
    4.1 诉诸理性的广告中象的运用策略
        4.1.1 证明型广告中的广告中象的运用
        4.1.2 说教型广告中的广告中象的运用
        4.1.3 承诺型广告中的广告中象的运用
    4.2 诉诸感性与广告中象的运用策略
        4.2.1 沟通型广告中的广告中象的运用
        4.2.2 抒情型广告中的广告中象的运用
        4.2.3 享乐型广告中的广告中象的运用
        4.2.4 虚幻型广告中的广告中象的运用
    4.3 诉诸意识形态与与广告中象的运用策略
        4.3.1 圆满型广告中的广告中象的运用
        4.3.2 礼仪型广告中的广告中象的运用
        4.3.3 成功型广告中广告中象的运用
第5章 智媒时代广告之象的嬗变
    5.1 智媒时代下广告传播的嬗变
    5.2 智媒时代下广告之象的变化和发展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2)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网络公益的发展
        1.1.2 新媒体与网络公益
    1.2 研究意义
        1.2.1 学术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半结构化访谈法
        1.4.3 问卷调查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论文的结构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网络公益相关概念和特点
        2.1.2 网络公益的主要类型
        2.1.3 网络公益的相关研究
    2.2 行为意向研究及理论模型
        2.2.1 行为意向研究阶段与模型
        2.2.2 行为意向定义和测量维度
    2.3 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的相关理论基础
        2.3.1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研究
        2.3.2 基于舆论领袖理论的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研究
        2.3.3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半结构化访谈
        3.1.1 访谈设计
        3.1.2 访谈结果分析
    3.2 研究变量界定与研究假设
        3.2.1 研究的理论模型
        3.2.2 研究变量界定
        3.2.3 研究变量操作化和研究假设
    3.3 问卷设计
    3.4 研究总体流程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新媒体用户主体属性与网络公益行为意向关系分析
        4.1.1 新媒体用户人口学特征描述性分析
        4.1.2 性别与其他自变量和行为意向因变量的关系
        4.1.3 年龄与其他自变量和行为意向因变量的关系
        4.1.4 居住地与其他自变量和行为意向因变量的关系
        4.1.5 文化程度与其他自变量和行为意向因变量的关系
        4.1.6 职业与其他自变量和行为意向因变量的关系
        4.1.7 月收入与其他自变量和行为意向因变量的关系
    4.2 感知收益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关系分析
        4.2.1 网络公益信息有用性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
        4.2.2 网络公益信息传播渠道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
        4.2.3 “个人体验与享受”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
        小结
    4.3 感知成本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关系分析
        4.3.1 网络公益成本付出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
        4.3.2 网络公益平台易用性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
        4.3.3 网络公益可承担风险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
        小结
    4.4 感知价值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关系分析
        4.4.1 网络公益功能价值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
        4.4.2 网络公益社会价值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
        4.4.3 网络公益情感价值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
        小结
    4.5 网络公益其他社会因素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关系分析
        4.5.1 网络公益成为潮流趋势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
        4.5.2 网络公益的社会发展意义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
        4.5.3 网络公益的人际交往作用与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
        小结
5 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假设验证
    5.2 网络公益信息传播现有的不足
        5.2.1 网络公益知识普及的局限
        5.2.2 科技更迭迅速导致的信息鸿沟
        5.2.3 网络公益组织公信力与人文关怀缺失
    5.3 媒体传播的策略与原则
        5.3.1 强化网络公益知识与普及
        5.3.2 精准把握信息来源真实性
        5.3.3 培养用户媒介素养
    5.4 本研究的局限性
    5.5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网络公益的用户行为调查
致谢

(3)微电影广告的名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阐述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框架
第二章 研究方案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和假设
    第二节 研究模型
    第三节 研究个案的选定
    第四节 研究对象
    第五节 正式实验设计
第三章 调查数据及分析
    第一节 样本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第二节 微电影广告是否存在名人效应的假设检验及分析
    第三节 代言人特性与广告效果关系的假设检验及分析
    第四节 一致性程度与微电影广告效果关系的假设检验及分析
    第五节 卷入度、代言人国别与微电影广告效果关系的假设检验及分析
    第六节 其他因素与广告效果关系的假设验证及分析
第四章 增强微电影广告名人效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根据名人特性选择合适的名人代言人
    第二节 选择与品牌一致性高的名人代言人
    第三节 根据产品卷入度选择名人代言人
    第四节 提高微电影广告品质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本文研究局限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名人知名度调查问卷
附录二 产品卷入度调查问卷
附录三 品牌个性与其代言人个性的一致性程度调查问卷
附录四 微电影广告的名人效应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4)中央电视台电视公益广告叙事特点研究 ——以CCTV1频道2008年至2015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广告叙事学研究现状
    (二)央视电视公益广告研究
一、电视公益广告叙事研究相关概念和发展现状
    (一)广告叙事概念界定
    (二)电视广告叙事界定和发展
    (三)电视媒体下公益广告叙事基本特点
二、央视公益广告叙事特点
    (一)基于广告元素的叙事特点
    (二)不同时代主题引起的电视公益广告叙事特点
    (三)基于创作传播过程中产生的叙事特点
三、央视电视公益广告叙事变化趋势
    (一)公益广告标杆性越来越强
    (二)公众意识培养型广告日益增多
    (三)叙事焦点从点到面
    (四)诉求与宣传方式的扩大
    (五)传统文化在广告中的进一步深入扩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论消费社会中电视广告的美学与文化学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视广告之文化转向的动因:消费社会与符号消费
二、电视广告在文化转向上的实践表征
    (一)电视广告置换了人类高贵的情感
    (二)电视广告赋予商品以人的气质、知识、个性、品质等文化内涵
    (三)电视广告还暗含着深刻的性别文化
三、泛审美与电视广告的美学转向
四、当前电视广告的美学指向
    (一)电视广告语言的诗意化
    (二)电视广告在总体效果上呈现出隐晦的美学风格
五、结语

(6)体育明星广告说服机制与影响效果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明星广告说服机制与影响效果的关联模型构建
    1.1 体育明星广告说服机制
    1.2 体育明星广告说服机制与影响效果的关联模型构建
2 体育明星广告说服机制与影响效果关联模型的具体影响因子
    2.1 社会文化背景下体育明星广告影响效果的具体因子
    2.2 广告过程中体育明星广告影响效果的具体因子
    2.3 消费过程中体育明星广告影响效果的具体因子
3 结束语

(7)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电视广告的构成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问题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用品品牌概念研究
    2.2 体育用品品牌发展现状研究
    2.3 体育用品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2.4 体育用品品牌广告研究
    2.5 体育用品品牌电视广告研究
    2.6 电视广告构成要素
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
    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框架
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1 广告数量
    4.2 广告时长
    4.3 播放频道
    4.4 广告类型
    4.5 画面主体
    4.6 广告模特
    4.7 广告中名人的具体类别
    4.8 模特性别
    4.9 广告色彩
    4.10 广告音乐
    4.11 广告音响
    4.12 广告旁白
    4.13 广告标语
    4.14 广告画面与语言是否关联
    4.15 广告画面与语言是否同步
5. 研究结论
    5.1 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电视广告的问题与不足
    5.2 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电视广告发展的建议
    5.3 各品牌差异化战略的建议
6. 研究局限与不足
    6.1 缺乏对广告效果的研究
    6.2 缺乏对广告播放环境的研究
    6.3 各品牌样本量的局限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微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微电影的产生和界定
    第一节 微电影的界定
    第二节 微电影之流变
        一、 国外短片
        二、 中国微电影的产生过程
    第三节 微电影的分类
        一、 草根微电影
        二、 广告微电影
        三、 公益微电影
        四、 微电影预告片
第二章 微电影的传播学分析
    第一节 微电影的传播途径分析
        一、 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
        二、 微电影的多向性传播
        三、 微电影传播的高效性
    第二节 微电影的受众分析
        一、 情感共鸣的“投射”效应
        二、 受众与“信源”
        三、 受众需要与传播
    第三节 微电影的传播效果分析
        一、 微电影传播的“议程设置”
        二、 媒介即信息:微电影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第三章 微电影的艺术特征分析---------以《看球记》与《老男孩》为例
    第一节 微电影的叙事特征分析
        一、 微电影的叙事时间
        二、 微电影的叙事结构
        三、 微电影的悬念设置
        四、 微电影的景别设置
    第二节 微电影的符号学分析---------以《老男孩》为例
        一、 符号学的由来
        二、 微电影的符号学运用
第四章 微电影与电视广告
    第一节 中国电视广告分析
    第二节 电视广告与微电影比较
        一、 电视广告与微电影的功能比较
        二、 电视广告与微电影的特性比较
        三、 电视广告与微电影的主题比较
        四、 电视广告与微电影的造型比较
    第三节 微电影与广告的融合
        一、 微电影植入广告
        二、 微电影植入广告的方式
    第四节 微电影的营销模式
        一、 微电影的投资方式
        二、 微电影的盈利方式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微电影视频网站链接
附录B 文中所提微电影名单
附录C 微电影大赛获奖名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论视觉审美中的物性化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的缘起
    研究的思路
    研究的基本观照
第一章 视觉范式中的物性化体验
    第一节 现代体验的物化之路
        西美尔: 现代性体验
        吉登斯: 民主化的亲密情感
        现代物性的暧昧化
        现代时间体验
    第二节 物性化视觉体验的生成转变条件
        现代交往的物化
        视觉消费: 视觉范式的物化
        “后现代”体验的电子媒介化: 从第一媒介向第二媒介迁移
        视觉范式转变的物性化特征
第二章 从灵光消逝到时尚肖像
    第一节 迎向灵光消逝的机械复制
        灵光及其消逝
        早期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影响
        摄影作为艺术与艺术作为摄影
    第二节 真实感的现代性重建
        现代性时空体验
        从物质现实的复原到真实的消失
        从不可见到可见
    第三节 时尚肖像
        时间化妆术: 封面偶像与老照片
        “自然”的躯体: 时尚广告与风光照
        巨量高速的现代图景
第三章 从完整电影到奇观电影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还原与控制
        电影蒙太奇与惊颤效果
        完整电影的神话
        特技美学与合成
    第二节 恋物的白日梦
        白日梦与想象的能指
        凝视的快感
        文化工业: 标准化与伪个性化
    第三节 奇观电影
        从叙事向奇观的转变
        奇观电影的极端情境体验
        惊颤美学的数字化异变
第四章 从家庭经验到拟态狂欢
    第一节 家用媒介的体验变革
        电视流与片段化
        家用媒介与群体经验
        电视体验的变革
    第二节 电视迷
        “地球村”梦想
        被广告和电视剧建构的主体性
        智力竞赛、电视选秀与主动参与
    第三节 娱乐的意识形态
        都市景观与电视文化
        拟态狂欢的电视图景
        娱乐的电视意识形态
第五章 从视觉超限到游牧风格
    第一节 数字艺术与新媒体
        新媒体艺术: 超限视觉体验
        数字技术与虚拟现实
        动漫化的新美学
    第二节 光滑空间、块茎和主体想象力
        游牧美学的光滑空间
        赛博空间的块茎图式
        虚拟生存与主体想象力
    第三节 幻象机器的游牧风格
        消费社会的集体偷窥
        视觉生产的假性失序
        从麦当劳化到迪斯尼化: 全球化祛魅与复魅
第六章 物性化视觉体验的美学重构
    第一节 现代视觉体验: 从为物所迷到逐物而居
        大众文化的游牧主体性
        逐物而居的游动体验
        文化代码的空间嬉戏: 从现实到超现实
        消费迷相
    第二节 美学重构: 走向物性化体验论
        物恋快感的归宿: 消费逻辑的身体解放与美学泛化
        超真实与奇观化
        艺术尚未终结
        面向物性化体验的美学重构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10)电视名人虚假广告的“把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前人研究
        1. 专着
        2. 论文
    (三) 创新之处
    (四) 研究方法
    (五) 研究价值
一、 电视名人虚假广告的泛滥
    (一) 电视名人虚假广告的现状
    (二) 电视名人虚假广告的特点
        1. 代言形式
        2. 制作方式
        3. 代言范围
        4. 表现形式
    (三) 电视名人虚假广告危害的集中领域
    (四) 电视名人虚假广告的危害性
二、 电视名人虚假广告出现的原因
    (一) 电视名人广告的把关人
        1. 广告主把关
        2. 名人自身把关
        3. 广告公司把关
        4. 工商及相关部门把关
        5. 电视编辑把关
        6. 广告受众把关
    (二) 电视名人广告把关人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1. 名人效应的夸大性
        2. 经济利益的诱惑性
        3. 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4. 诚信制度的不完善
        5. 消费文化的快餐化
        6. 责任制度的缺失性
        7. 受众的抵制度不足
三、 电视名人虚假广告的治理
    (一) 把关人与道德良知
    (二) 把关人与社会责任
    (三) 把关人与监管体制
    (四) 把关人与媒介素养
    (五) 把关人与法律法规
    (六) 把关人与大众平台
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名人电视广告的心理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告中“象”的叙事表达研究 ——以中国白酒行业为例[D]. 徐洪涛. 南昌大学, 2020(01)
  • [2]新媒体用户网络公益行为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杨芊. 武汉大学, 2020(04)
  • [3]微电影广告的名人效应研究[D]. 刘敏. 苏州大学, 2016(05)
  • [4]中央电视台电视公益广告叙事特点研究 ——以CCTV1频道2008年至2015年为例[D]. 吴垟成. 西南政法大学, 2016(12)
  • [5]论消费社会中电视广告的美学与文化学转向[J]. 邓志文.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5(09)
  • [6]体育明星广告说服机制与影响效果的关联性研究[J]. 周俊辉,周勇,韩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4(06)
  • [7]我国体育用品品牌电视广告的构成要素研究[D]. 梁小萌. 厦门大学, 2014(09)
  • [8]中国微电影研究[D]. 陈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8)
  • [9]论视觉审美中的物性化体验[D]. 吕鐄. 南京大学, 2013(01)
  • [10]电视名人虚假广告的“把关”问题研究[D]. 杨佳立.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名人电视广告的心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