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大枣总黄酮提取物抗人红细胞氧化作用的研究

5种大枣总黄酮提取物抗人红细胞氧化作用的研究

一、五种广枣总黄酮提取液抗人红细胞氧化作用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乐纯,陆景坤[1](2016)在《广枣肉豆蔻药对关于心血管病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蒙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剂中广枣常与肉豆蔻合用,本文将对此药对药理学活性研究现状作综述,并对其配伍应用进行展望。

刘贺[2](2014)在《澄清型红枣原浆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枣是鼠李科枣属植物的果实,素有“营养保健丸”之称。枣果中除含钙、铁、磷、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外,还含多糖、环磷酸腺苷、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等功能成分,这些功能成分成就了红枣特有的保健功能。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以红枣为原料的产品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如红枣汁,红枣酒,红枣醋,红枣粉等,本课题为澄清型红枣原浆工艺研究,为红枣深加工提供技术参数。以红枣为原料,研究了热水浸提、果胶酶浸提、红枣专用酶浸提对红枣汁浸提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以加酶量、加水量、水浴温度、水浴时间为单因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三种浸提工艺参数,考虑到实际生产和耗能问题,最终选择果胶酶浸提:加枣重0.6%的果胶酶、50℃水浴3h、料水比1:5、浸提率为54.75%、可溶性固形物为12.75%。选用壳聚糖、果胶酶、ZTC1+1-Ⅱ天然澄清剂来澄清红枣汁。壳聚糖澄清红枣汁最佳方法为:添加枣汁重1.5%的壳聚糖、30℃水浴80min、柠檬酸调溶液pH值为3。果胶酶澄清红枣汁最佳方法为:添加枣汁重0.07%的果胶酶、50℃水浴1 10min、柠檬酸调溶液pH值为3。ZTC1+1-Ⅱ天然澄清剂澄清红枣汁最佳方法:先加入枣汁重0.15%的澄清剂B、65℃水浴1h、再加入枣汁重0.075%的澄清剂A、65℃水浴2h,柠檬酸调溶液pH值为3。使用ZTC1+1-Ⅱ天然澄清剂所得红枣清汁透光率最高为90.98%,最终选择ZTC1+1-Ⅱ天然澄清剂澄清红枣汁。确定60℃、70r/min为最佳真空浓缩参数,得到澄清型红枣原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苯酚-硫酸法测定澄清红枣原浆中总糖40.58%、总酸5.21%、环磷酸腺苷0.0065%、总黄酮0.13%、总多糖1.4%、有机酸(草酸0.53%、酒石酸1.1%、苹果酸3.2%、柠檬酸0.6%、琥珀酸0.6%),该枣浆呈棕褐色、酸甜可口、且有浓郁的枣香味,放在4℃冰箱内贮藏良好。红枣经果胶酶浸提,ZTC1+1-Ⅱ天然澄清剂澄清,真空浓缩加工制成澄清型红枣原浆,所得原浆色泽自然、枣香浓郁,且该方法具有简便、成本低、稳定性强等优点,为以后红枣保健饮料的产业发展提供实验数据。

兰薇[3](2013)在《基于“广枣—冰片”配伍设计的没食子酸冰片酯体内外代谢研究》文中指出中药作为庞大的天然产物数据库吸引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重要来源。并且中药的应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独特、丰富的理论基础,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已历经两千多年临床验证,这使得以中药为源泉筛选的活性化合物分子具有更大的优势。中药最大的特点是复方配伍,即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地将两味或以上药物配合同用。它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思想,可为创新药物的设计提供灵感。本文以广枣-冰片配伍为出发点,全面分析了广枣果肉的化学成分及其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考察了冰片对广枣的入血活性成分没食子酸在药动学及组织分布上的影响,为冰片与没食子酸的组合提供佐证;在此基础上合成了可体现活血化瘀-芳香开窍“广枣-冰片”配伍特点的活性化合物——没食子酸冰片酯(Bornyl gallate, BG),并对其展开体内外药物代谢研究,拟揭示其在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其药理学、毒理学研究以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全文共分为六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LC/Q-TOF/MS分析方法在广枣药材果肉提取物中检测了42个化学成分,并推测其结构,其中17个是在广枣中新发现的成分。广枣给药后,在大鼠血浆中检测到的成分包括入血原型成分13个;由原型成分转化生成的代谢产物7种,观察到有显着变化的应激成分3个。入血成分以有机酸类成分为主,代谢产物多为酸类的Ⅱ相反应结合产物。实验结果从血清药物化学的角度说明广枣的药效物质基础为有机酸类成分。2.采用HPLC-DAD法测定了SD大鼠分别灌胃没食子酸药液和没食子酸加冰片药液后,没食子酸在大鼠血浆和组织样品中的含量,计算了给药后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并通过双侧非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了配伍冰片前后,没食子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和组织分布的显着性差异。结果表明:一方面,冰片可使没食子酸在大鼠体内的部分药代动力学参数发生显着变化,其中α,t1/2α增大,CL/F减小,MRTO-t增大,AUC增加了约1.6倍,各时间点的血药浓度略有增加。另一方面,冰片对没食子酸的组织分布总体上影响不大,但是使心和脑中的没食子酸含量有所增加,使肾中的含量显着减少。提示冰片可以增加没食子酸在体内的含量,增大生物利用度,进一步证明了冰片对没食子酸具有促进吸收,减慢代谢的增效作用。3.将没食子酸与冰片组合,合成可体现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的“广枣-冰片”配伍特点的化合物3,4,5-三羟基苯甲酸冰片酯(BG)。对三种合成路线进行了考察,并对获得的产物进行了LC. MS、IR和NMR结构表征,确认所合成的产物均为没食子酸冰片酯,为下一步的体内外代谢研究提供了高纯度、结构确切的原型化合物。4.对BG在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HPLC-DAD法测定了BG的代谢稳定性并鉴定出参与BG代谢的CYP酶亚型。结果表明BG经过0.25mg/mL鼠肝微粒体代谢,t1/2为14.88±0.22min,内在清除率CLint值为0.932±0.014mL/min/mg;参与代谢肝药酶为CYP2C8酶系;提示BG在肝微粒体中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对CYP2C8酶有抑制或诱导作用的药物合用时会产生相互影响。然后通过LC/Q-TOF/MS法鉴定了BG在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发现BG生成了5个羟基化代谢产物。5.研究了BG在正常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和组织分布情况。研究发现灌胃给药时BG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过程符合二室模型,静脉注射时为三室模型;t1/2≈3h说明BG属于快速代谢药物,生物利用度为27.3%。组织分布研究结果显示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由高至低依次为肾>肝>脑>心。与没食子酸相比,BG在组织中的含量更高,脑中含量增大尤为显着,这与引入冰片基后,极性降低,亲脂性增强有关,说明BG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和组织膜,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能直达病所。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结果表明BG具有继续开发的潜力。6.应用HPLC/Q-TOF/MS分析方法检测并鉴定了BG在大鼠血浆和尿液中的9种代谢产物,包括同分异构体在内共18个化合物;初步推测BG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结果表明BG在体内产生多种Ⅰ相和Ⅱ相代谢产物,包括羟基化、水解、O-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产物,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BG-O-葡萄糖醛酸和O-甲基-BG-O-葡萄糖醛酸,提示O-甲基化和葡萄糖醛酸化是BG最主要的代谢途径。

胡婷[4](2013)在《苦丁茶中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其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是中国一种传统的纯天然保健饮料佳品,来源为冬青科植物大叶冬青的叶,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及华南地区等地。苦丁茶中含有苦丁皂甙、氨基酸、维生素C、多酚类、黄酮类、咖啡碱、蛋白质等200多种成分。其成品茶清香有苦味、而后甘凉,具有清热消暑、降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脉等多种功效。近年来,国内外对苦丁茶化学成分研究日益增多,主要集中在加工成品茶和茶饮料等营养保健方面,但对苦丁茶的功能成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以促进苦丁茶饮料资源利用的发展。用95%乙醇对苦丁茶原料进行加热回流提取,得到总提取物。总提取物经过分级萃取,得到四个部位(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对苦丁茶乙醇总提取物和各个部位进行抗氧化、抗补体、抗癌和抗炎等一系列的活性研究。综合评价四个部位的活性,结果表明苦丁茶乙醇总提取物经过分级萃取,其有效成分得到了较好的分离,主要活性成分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因此选择乙酸乙酯部位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对苦丁茶总黄酮、总皂苷、总生物碱和总多糖进行提取。黄酮类和皂苷类的分离是采用大孔吸附树脂以不同浓度的乙醇来洗脱而实现的。醇沉得到的多糖粗品用Sevege试剂脱去蛋白。使用不同的对照品来绘制标准曲线,从而测定四大类的含量,分别为总黄酮含量21.58%,总皂苷含量28.75%,总多糖含量24.55%,总生物碱含量12.67%。对提物分离得到的四大类进行了抗氧化、抗补体、抗癌和抗炎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大类提物分离后,苦丁茶的活性成分在各大类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抗氧化活性中,生物碱的总还原力最强;黄酮和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好;四大类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力都比较低。在抗补体活性中,多糖具有很好的抗补体活性。在抗癌活性中,黄酮和皂苷表现出比较好的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在抗炎活性中,黄酮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的抑制作用最好。对乙酸乙酯活性部位经各种柱色谱(硅胶柱、凝胶柱和ODS柱)及液相分析和制备,分离纯化得到了5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核磁谱1H-NMR,(13)C-NMR,135-DEPT-NMR和质谱以及文献比对,鉴定结构分别为:(1)咖啡酸乙酯(2)熊果酸(3)绿原酸(4)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5)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对乙酸乙酯活性部位分离得到的5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氧化、抗癌和抗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抗氧化活性中,化合物2和化合物3的总还原力活性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很好,所有化合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则均不太好。在抗癌活性中,化合物4和5表现出比较好的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在抗炎活性中,化合物1和2对显示出对RAW264.7细胞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不适合进一步的抗炎活性研究;在抗炎活性实验中,结果表明其余3种化合物都显示出一定的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的作用,且抑制作用强度具有浓度依赖性,化合物3表现出很好的抑制作用。

区海燕[5](2013)在《黄芪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及其指纹图谱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黄芪是中国传统的中草药,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敛疮生肌之功效,其应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黄芪总黄酮、黄芪总皂苷、黄芪多糖和氨基酸等为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其中,黄芪总黄酮是由多种结构相似的黄酮类化合物所组成的一类复杂混合物。其化学成分包括黄酮醇及其苷类、异黄酮及其苷类。目前,对黄芪总黄酮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乙醇回流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对黄芪总黄酮的提取率普遍不高。本文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黄芪总黄酮,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提取次数为3次、料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1min、提取温度为60℃时,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黄芪总黄酮的含量达到2.95mg/g。黄芪总黄酮的组成成分十分复杂,本论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分离出毛蕊异黄酮苷、刺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7-O-β-D-葡萄糖苷这四种活性成分。其中,毛蕊异黄酮苷和刺芒柄花素两者在黄芪黄酮四种活性成分中的含量是最高的。图谱显示出四个峰形独立、分离较好的主要特征峰,从而建立起8种不同产地不同等级黄芪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很多植物黄酮类化合物都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但是,尚未见黄芪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相关方面的研究。本论文初步测定了黄芪总黄酮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黄芪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对ATB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61mg/ml和4mg/ml。另外,本论文还探讨了黄芪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按照中医“饥则气损”理论,以控制动物饲料量获得的“气虚证”小鼠为模型,研究了黄芪黄酮的“补气”功能。与空白对照组小鼠对比,“气虚证”模型组小鼠的负重游泳时间、吞噬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等均有明显的降低,其血液粘度和迟发型变态反应则有明显的提高。而给予一定黄芪黄酮治疗后的药物组小鼠,结果显示检测的各项指标都恢复了正常。实验结果表明黄芪黄酮具有“补气”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气虚证”小鼠机体的免疫功能。

王健[6](2013)在《冠心舒通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先进医学治疗方法冠状动脉再通术(如冠状动脉介入术、药物溶栓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在临床中的成熟应用,使缺血受损心肌能够得到及时再通,显着降低了急性心血管不良事件的致残率与病死率。对缺血心肌进行早期再灌注治疗的益处是不可否定的,不但可使缺血的心肌再次获得生机,将梗死面积降至最小,在临床中若冠状动脉闭塞一定时间后血管再得到灌注,心肌细胞则有一定程度再灌注损伤。部分循证医学资料提示,在心肌梗死后4小时对血管进行再通有时则收获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促进了心肌细胞的死亡。多年来学者们已经逐步注意到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所引发的一系列不良的瀑布式连锁性事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冠状动脉再通后的严重并发症,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容易导致心肌顿抑、冠状动脉无复流、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细胞死亡等形式的心肌损伤性改变。目前随着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已经逐步证实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心肌细胞凋亡之间的密切关系,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够加速不可逆转性细胞凋亡,且心肌细胞凋亡数量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持续时间的长短有一定关系。因此可以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影响急性冠脉病变预后的不良事件。临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药物干预是目前研究的焦点。祖国中医药对延续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不但保证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与长寿,更为医学界的种种突破发挥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针对疾病标本同治,且副作用小、纯天然,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探索的结晶,适合国人的体质,适合国人养生保健与治病强身。诸多临床疾病在西药无计可施之时,学者们也将研究重点转向于中药制剂。分子生物学的进展推动着中药成分及药理机制的研究,单味药物所含成分比较有限,中药复方其所含化学成分比较复杂、药理作用具有多层次、多靶点、多指向、多覆盖的特点,针对临床错综复杂的疾病,中药复方体现出其巨大的临床疗效价值。步长冠心舒通胶囊是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研制、开发、推广的国家三类新蒙药,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知识、临床实践与蒙医蒙药特有理论相结合开发而成。冠心舒通胶囊主要由广枣、丹参、丁香、冰片、天竺黄等药物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行气止痛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胸痹心痛之心血瘀阻证,症见:胸痛、胸闷、心慌、气短;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候者。广枣为君药具有行气活血、养心、安神之功,用于气滞血瘀、胸痹作痛、心悸气短、心神不安之症;丹参为臣药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之效,临床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疮疡肿痛、热痹疼痛、胸腹刺痛、心烦不眠、心绞痛等病;丁香为佐药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之功,临床用于心腹冷痛、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肾虚阳痿之症;冰片为佐药具有清香宣散、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临床主治热病高热神昏、中风痰厥惊痫、暑湿蒙蔽清窍、喉痹耳聋、口疮齿肿、疮痈疳痔、目赤肿痛、翳膜遮睛。天竺黄为使药,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之功用,主治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痰热咳嗽。在多年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冠心舒通胶囊对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作用。冠心舒通胶囊的以往研究,均以临床疗效观察或用药经验总结为主,缺乏系统的疗效机制研究,为了明确冠心舒通胶囊对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作用机理,为该中药复方防治冠心病、改善再灌注损伤心肌功能,降低临床致残率、死亡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特进行本项研究以期为临床进一步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目的:探讨冠心舒通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的饲养1.1分组随机将30只SD级大鼠平均分成3个组别,即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及冠心舒通胶囊组(Drug)。1.2饲养及处理室内温度维持在18-22摄氏度,湿度维持在(55±2)%。假手术组10只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日2次,连续灌服5日;模型组10只大鼠,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前,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日2次,连续灌服5日;冠心舒通胶囊组10只大鼠,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前,给予冠心舒通胶囊灌胃,每次按1.5g/Kg,溶于2ml生理盐水中,每日2次灌胃,连续灌服5日。2实验指标测定:2.2.1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术前对大鼠行心电图检查并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对心电图异常的大鼠予以剔除。选用浓度为30g/L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对大鼠进行麻醉,用量为1.5ml/kg,大鼠麻醉后进行固定,连接ALC-V型号动物呼吸机,同时记录心电图。随后沿大鼠左锁骨中线纵行剪开胸部皮肤约2厘米,选用5号针线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备成功的心电图为ST段弓背向上抬高。当每组大鼠在心肌梗死30分钟后,松开结扎线,进行再灌注3小时。假手术组中大鼠只做穿线而不结扎左前降支处理。2.2.2实验取材2.2.2.1摘取大鼠的心脏,使用冰生理盐水进行清洗,摘除血管、脂肪等多余的组织。应用4%的多聚甲醛对大鼠心肌进行固定4小时,再用30%的蔗糖对心肌组织进行脱水(4摄氏度过夜)。2.2.2.2剪下结扎线以下的左心室心肌组织,剪碎后置于玻璃研磨器中,加入蛋白裂解液后进行研磨,静置30分钟。将左心室匀浆于4摄氏度的离心机中,进行时速3000转/分钟,连续离心10分钟,抽取上清液后,再次进行离心,选用12000转/分钟,连续离心30分钟,再次取其上清液,每20微升分装,并在-80摄氏度的冰箱中保存备用。2.2.3观察指标2.2.3.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的检测在每一个标本中各取已制备的切片1张,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所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进行标记心肌凋亡细胞核中DNA3-OH的末端,并采用原位荧光法对凋亡细胞进行标记与显示。在荧光显微镜高倍(×200)视野下观察每张切片标本,在心肌梗死区域随机地选择4个视野,并计算凋亡的细胞指数(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镜下凋亡心肌细胞总数/镜下总细胞数×100%)。2.2.3.2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基因蛋白的表达从-80摄氏度的冰箱中将心肌匀浆蛋白取出后,对浆液进行复温,蛋白上清液经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聚电泳作用下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用10%的脱脂奶粉TBST液进行封闭1小时,加入一抗(比例:1:1000)(兔抗鼠bcl-2,bax),在室温下进行孵育2小时后,应用TBST液进行3次洗涤,加入二抗在室温条件下孵育2小时,3次洗涤,经过ECL试剂盒后显色,再对其采用凝聚成像系统进行扫描处理,显色后的结果采用Quality one软件对灰度进行分析,观察并计算蛋白相对的表达水平。结果: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在200倍的荧光显微镜显示下,在大鼠心肌梗死区域呈现绿色荧光的地带为心肌凋亡细胞主要的分布区域,其中药物干预组大鼠的凋亡细胞数目显着少于模型组,二者统计学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1)。2.基因蛋白Bcl-2与Bax的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基因蛋白Bax表达增强;基因蛋白Bcl-2表达明显减弱,二者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O.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冠心舒通胶囊干预组大鼠,基因蛋白Bax的表达明显下降,二者比较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O.01);基因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上调,二者比较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O.05)。讨论:机体组织出现缺血后,对缺血组织进行再灌注治疗后,多种因素导致缺血的组织细胞出现代谢功能障碍及结构破坏,从而使组织损害程度进一步加重。人体的许多组织都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现象,尤其是在大脑及心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多种因素参加的极其复杂的环节,就目前研究表明较为认同的再灌注损伤机制为:氧自由基产生、钙离子超载、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炎症细胞激活、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以及心肌细胞发生凋亡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过程中心肌细胞的过度凋亡是再一次导致心肌损伤的重要原因,心肌细胞发生凋亡作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事件,贯穿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细胞凋亡是受基因调控的一种程序性的细胞死亡,参与心肌细胞凋亡的主要调控基因有Bc1-2、p21、Fas、p53、热休克蛋白及caspase家族蛋白酶。根据调控基因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三个种类: Bc1-2、lAP、EIB等为具有抑制凋亡功能的基因;Fas、p53、Bax等为具有促凋亡功能的基因;C-myc、Bcl家族等为具有双向调控功能的基因。目前研究中,受关注程度最多、功能较明确的具有抑制凋亡功能的基因为Bc1-2,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为Bax。基因蛋白Bcl-2及Bax是Bcl-2基因蛋白家族中作用互为对立的重要的调控细胞凋亡基因,Bcl-2对细胞凋亡起抑制作用,Bcl-2高度表达对于线粒体内钙离子稳态起到了维持作用,对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起到阻止作用,并抑制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抑制促进凋亡蛋白质如凋亡诱导因子、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防止细胞发生凋亡。Bcl-2还能够与Apaf-1及Caspase9进行结合,并维持Bcl-2的非活化状态,阻断Caspase的级联反应,从而抑制细胞的凋亡。基因蛋白Bax对细胞的凋亡起到促进作用。部分研究结果尚提示,调节心肌细胞凋亡的基因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基因蛋白Bcl-2及Bax自身水平的表达高低,还与基因蛋白Bcl-2及Bax水平比值有关,基因蛋白Bcl-2及Bax的比值反映了细胞出现凋亡的程度。冠心舒通胶囊以广枣、丹参、丁香、冰片、天竺黄等中药药材以一定的比例所组成,是在现代中医药理论与蒙医蒙药理论相互贯通结合的基础上开发研制所成,冠心舒通胶囊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功效。中药广枣及丹参的药理作用均有多种,例如对实验动物的外周微循环具有改善作用、对炎症反应起到抑制作用以及抗氧化作用等。本实验研究主要通过用药后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后,检测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与基因蛋白Bcl-2及Bax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较,模型组大鼠基因蛋白Bax的表达增强,基因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冠心舒通胶囊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基因蛋白Bax的表达明显下降,基因蛋白Bcl-2的表达明显上调。本实验研究最终证实,冠心舒通胶囊能够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细胞发生凋亡,从而表明其具有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结论:冠心舒通胶囊可以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下调基因蛋白Bax表达,上调基因蛋白Bcl-2表达,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张涛[7](2012)在《冬凌草甲素抗乳腺癌作用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的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分为间期(G1期、S期和G2期)和分裂期(M期)两个阶段。细胞周期的动态平衡是多细胞生物体维持自身稳定的重要因素,由细胞增殖、生长阻滞和细胞凋亡共同调节。当致癌物质存在时,基因由于发生突变、缺失、扩增、异位等变化,使动态平衡被打乱,可导致细胞周期失控,异常细胞无限增殖从而形成肿瘤,因此,肿瘤是一类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失控性生长的疾病。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并建立了一系列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机制,就是“细胞周期检查点(cell cycle checkpoint)机制”。包括G1/S期检验点、S期检验点和G2/M期检验点。当细胞DNA受到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各种刺激而发生损伤时,细胞便会激活此机制,暂停细胞周期的进行,为损伤的DNA提供时间,同时诱导促修复基因的转录来修复受损DNA,确保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待修复这些损伤后,细胞周期恢复运转。一般认为,当DNA损伤不能被有效修复时,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凋亡(Apoptosis-APO)是由基因控制的、高度有序的细胞生理性的主动死亡过程,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一样,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受一系列相关基因的调控而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一旦此平衡被破坏,将导致机体产生疾病。研究证明,肿瘤的发生与细胞凋亡机制的紊乱密切相关,如果受损细胞的凋亡机制不能正常启动,机体内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平衡将被破坏,导致细胞过度增殖,就有可能引起肿瘤的产生。本课题体外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冬凌草甲素(Oridonin, ORI)对其细胞周期阻滞信号转导途径和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并观察ORI体内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表明:ORI可通过ATM-p53-p21WAF1/CIP1和ATM-Chk2-Cdc25C信号途径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G2/M期周期阻滞;ORI诱导MCF-7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途径为死亡受体途径(Fas途径)和线粒体途径。体内实验表明:ORI对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可抑制乳腺癌移植瘤的生长;ORI在体内通过死亡受体(Fas途径)途径和线粒体途径诱发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

张娇,吴松海,陈文学,王妨[8](2012)在《静磁场对黑胡椒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文中指出将不同强度的静磁场分别作用于浸提、黑胡椒提取物预处理及抗氧化活性测定过程,研究磁场作用于不同过程对黑胡椒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黑胡椒提取物体外条件下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对铁氰化钾的还原能力来评价黑胡椒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静磁场能够改变黑胡椒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能力,但磁场作用于不同过程,其影响结果不同。静磁场作用于浸提和预处理过程时,黑胡椒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会受到抑制;静磁场作用于抗氧化活性测定过程时,黑胡椒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受到抑制,但其还原能力明显增强。

吉爽爽[9](2012)在《枣中功能性糖的研究》文中指出枣(Ziziphus jujuba Mill.)隶属于鼠李科枣属,主要分布于亚洲和北美洲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枣果中营养成分丰富,主要包含糖、多酚、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三萜及其苷类、生物碱、矿质元素、维生素及其它活性物质,是传统的药食兼用佳品。对枣果中的化学成分研究远不及同类的传统中药,糖作为枣果中含量最大的组分,在其制备、测定及生物学活性方面的研究仍不够深入,为了明确果中主要化学成分,确定枣中糖类成分的组成及生物学活性,以利于今后对枣的合理开发利用,本研究对二十种具有代表性的枣中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选择其中栽培范围较广的金丝小枣为研究目标,对其多糖、低聚糖和单糖的制备及组成进行研究,并对低聚糖进行双歧杆菌体外增殖实验。此外,还将金丝小枣与其它七种枣中水溶性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进行了比较。从国家红枣良种繁育基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二十个品种,对其进行总糖、还原糖、多糖、脂肪、蛋白质、矿质元素、Vc等10项营养指标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鲜食型品种、制干型品种和兼用型品种在水分、还原糖、粗纤维和Ca含量上存在差异较大。金丝小枣是河北省的优势栽培品种,以其为研究对象,通过水提醇沉得到枣多糖和小分子糖两种组分。以Sevage法和反复醇洗法除去多糖中的蛋白质和色素,干燥后备用。小分子糖通过超滤与纳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级,得到500-1000Da之间的低聚糖组分以及小于500D的单糖组分。建立了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枣多糖中单糖组成的方法,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为衍生剂,20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6.7)-乙腈(83∶17)为流动相。枣多糖用三氟乙酸水解后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反应,生成具有紫外吸收的物质,对其进行HPLC分析,确定金丝小枣中水溶性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摩尔比,并将金丝小枣与赞皇大枣、梨枣、宜城圆枣、无核小枣、晋枣、骏枣、大荔龙枣七个品种的枣中水溶性多糖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八种枣多糖中均含有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醛酸六种单糖,但各种枣多糖中单糖组成比例上存在很大差异,甘露糖在各多糖中所占比例均为最小,金丝小枣中半乳糖醛酸所占比例最大,其鼠李糖、半乳糖醛酸以及阿拉伯糖的含量均高于另外七种枣。建立了离子色谱方法,将得到的500-1000Da范围和小于500Da范围的两个组分分别进行离子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低聚糖主要包含5个均一性组分构成,其聚合度约为3-7。分子量小于500Da的组分由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组成,其构成比例为Glu: Suc: Fru= 4.48: 0.32: 4.66。通过双歧杆菌体外增殖试验对分离得到的金丝小枣低聚糖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聚糖对动物双歧杆菌体外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1%、0.5%、1%的低聚糖对双歧杆菌体外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当低聚糖添加浓度为0.5%时,促进生长效果效果最明显。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二十种枣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建立了测定枣多糖中单糖组成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金丝小枣中多糖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其它栽培范围较广的七种枣中多糖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枣多糖中单糖在组成比例上存在很大差异,由此推断其生物学活性上可能也存在一定差异;采用膜分离方式得到金丝小枣低聚糖,首次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其组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双歧杆菌体外促生长实验,验证了金丝小枣低聚糖对双歧杆菌体外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为枣的综合利用及功能性糖分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谢田伟[10](2012)在《枇杷花黄酮与精油的提取及其性质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酮和精油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植物提取物,为促进枇杷花的综合利用,本论文以枇杷花干花为原料,对枇杷花黄酮的提取、纯化、产品成分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枇杷花黄酮、精油提取工艺流程。本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枇杷花黄酮,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枇杷花黄酮提取工艺,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4%,料液比1:44,提取温度59℃,提取时间38min,在此条件下,枇杷花黄酮提取量为106.422mg/g。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比传统浸提法的黄酮提取量高,且提取时间较短,从时间、能耗及操作环境等方面考虑,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进行后续实验。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枇杷花黄酮,通过静态、动态吸附和解吸实验,从8种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AB-8和D101两种吸附率和解吸率均较好的树脂,在此基础上对这两种树脂进行静态吸附和解吸动力学实验研究,最终选取吸附效果最佳的AB-8树脂用作后续纯化工艺实验的优化;通过研究上样液浓度、pH、洗脱剂浓度、洗脱液pH、上样速度及洗脱速度对AB-8树脂吸附和解吸性能的影响,确定了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枇杷花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为3.5mg/mL,pH值为4.0,上样流速为3BV/h,pH值6.0的60%乙醇溶液为洗脱剂,洗脱流速为2.5BV/h。在此条件下,柱层析所得黄酮含量达到68.57%。颜色反应结果表明枇杷花黄酮中可能含有黄酮、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物质、查耳酮及异黄酮类物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枇杷花黄酮甲醇溶液在紫外光区有两个吸收峰,分别位于283nm和326nm处,这种谱带与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物质的谱带相似,表明枇杷花黄酮可能含有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物质;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枇杷花黄酮的红外光谱图和芦丁标准品的红外光谱图相似度极高,同时通过对枇杷花黄酮各个吸收峰的分析结果表明,枇杷花黄酮为含有芳环结构、并含有杂环羧基、饱和亚甲基结构的酸性酚类物质,即可能为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物质。研究以抗坏血酸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枇杷花黄酮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等三种自由基能力进行检测,考查枇杷花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枇杷花黄酮对O2-·和·OH的最大清除率均达到80%以上,IC50值分别为4.5386mg/mL和2.5327mg/mL,与对照品Vc的清除效果相当,表明枇杷花黄酮具有较强的O2-·和·OH的清除能力;枇杷花黄酮对DPPH·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其最大清除率在70%以上,IC50值为0.1615mg/mL,在较低浓度下就能达到较高的清除效果,表明枇杷花黄酮同时具有较强的DPPH·清除能力;综合枇杷花黄酮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表明枇杷花黄酮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枇杷花精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枇杷花精油提取工艺,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用量200mL,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3次,提取温度35℃,在此条件下,枇杷花精油得率为(11.583±0.035)‰。

二、五种广枣总黄酮提取液抗人红细胞氧化作用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种广枣总黄酮提取液抗人红细胞氧化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广枣肉豆蔻药对关于心血管病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广枣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
    1.1 抗心律失常作用
    1.2 心肌缺血保护作用
    1.3 抗氧化作用
    1.4 病毒性心肌炎的保护作用
    1.5 抑制心肌细胞纤维化
2 肉豆蔻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
    2.1 抗心律失常作用
    2.2 心肌缺血保护作用
    2.3 抗氧化作用
3 含有广枣肉豆蔻药对的方剂在心血管方面的研究
    3.1 三味檀香散
    3.2 肉豆蔻五味丸
    3.3 冠心七味制剂
    3.4 顺气补心十一味丸
    3.5 其他含有广枣肉豆蔻药对的方剂
4 结语与展望

(2)澄清型红枣原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红枣概况
        1.1.1 红枣资源
        1.1.2 红枣的营养成分
        1.1.3 红枣的保健和药用价值
        1.1.4 红枣的加工利用
    1.2 果蔬汁关键加工技术现状
        1.2.1 浸提
        1.2.2 澄清
        1.2.3 浓缩
        1.2.4 贮藏稳定性
    1.3 澄清型红枣原浆生产存在的问题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澄清型红枣原浆工艺研究
    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
    2.2 实验流程
    2.3 实验方法
        2.3.1 热水浸提
        2.3.2 果胶酶浸提
        2.3.3 红枣专用酶浸提
        2.3.4 壳聚糖澄清
        2.3.5 果胶酶澄清
        2.3.6 ZTC1+1-Ⅱ天然澄清剂澄清
        2.3.7 浓缩
    2.4 测定方法
        2.4.1 浸提率测定
        2.4.2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2.4.3 透光率测定
    2.5 结果分析
        2.5.1 热水浸提
        2.5.1.1 热水浸提红枣汁温度的确定
        2.5.1.2 热水浸提红枣汁时间的确定
        2.5.1.3 热水浸提红枣汁加水量的确定
        2.5.1.4 热水浸提红枣汁优化实验
        2.5.2 果胶酶浸提
        2.5.2.1 果胶酶浸提红枣汁加酶量的确定
        2.5.2.2 果胶酶浸提红枣汁温度的确定
        2.5.2.3 果胶酶浸提红枣汁时间的确定
        2.5.2.4 果胶酶浸提红枣汁加水量的确定
        2.5.2.5 果胶酶浸提红枣汁优化实验
        2.5.3 红枣专用酶浸提
        2.5.3.1 红枣专用酶浸提红枣汁加酶量的确定
        2.5.3.2 红枣专用酶浸提红枣汁温度的确定
        2.5.3.3 红枣专用酶浸提红枣汁时间的确定
        2.5.3.4 红枣专用酶浸提红枣汁加水量的确定
        2.5.3.5 红枣专用酶浸提红枣汁优化实验
        2.5.4 壳聚糖澄清
        2.5.4.1 壳聚糖澄清添加量的确定
        2.5.4.2 壳聚糖澄清温度的确定
        2.5.4.3 壳聚糖澄清时间的确定
        2.5.4.4 壳聚糖澄清溶液pH的确定
        2.5.4.5 壳聚糖澄清优化实验
        2.5.5 果胶酶澄清
        2.5.5.1 果胶酶澄清添加量的确定
        2.5.5.2 果胶酶澄清温度的确定
        2.5.5.3 果胶酶澄清时间的确定
        2.5.5.4 果胶酶澄清溶液pH的确定
        2.5.5.5 果胶酶澄清优化实验
        2.5.6 ZTC1+1-Ⅱ天然澄清剂
        2.5.6.1 ZTC1+1-Ⅱ天然澄清剂A,B加入顺序对澄清效果的影响
        2.5.6.2 ZTC1+1-Ⅱ天然澄清剂A,B加入量对澄清效果的影响
        2.5.6.3 ZTC1+1-Ⅱ天然澄清剂澄清时间的确定
        2.5.6.4 ZTC1+1-Ⅱ天然澄清剂澄清温度的确定
        2.5.6.5 ZTC1+1-Ⅱ天然澄清剂溶液pH的确定
        2.5.6.6 ZTC1+1-Ⅱ天然澄清剂优化实验
        2.5.7 浓缩
    2.6 小结
第三章 澄清型红枣原浆成分检测及稳定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
    3.2 实验流程
    3.3 实验方法
        3.3.1 感官评定
        3.3.2 成分检测
        3.3.3 贮藏稳定性
    3.4 测定方法
        3.4.1 总糖测定方法
        3.4.2 总酸测定方法
        3.4.3 环磷酸腺苷测定方法
        3.4.4 总黄酮测定方法
        3.4.5 总多糖测定方法
        3.4.6 有机酸测定方法
        3.4.7 A_(420)测定方法
    3.5 结果分析
        3.5.1 感官评定结果
        3.5.2 成分检测结果
        3.5.2.1 环磷酸腺苷含量
        3.5.2.2 总黄酮含量
        3.5.2.3 总多糖含量
        3.5.2.4 有机酸含量
        3.5.3 贮藏温度
    3.6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广枣—冰片”配伍设计的没食子酸冰片酯体内外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以中药为源泉的创新药物研究
    1.2 新药开发中的药物代谢研究
    1.3 广枣的研究概况
    1.4 立论依据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LC/MS法鉴定广枣化学成分及其体内代谢产物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冰片对没食子酸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没食子酸冰片酯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5 结论
第五章 没食子酸冰片酯在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3 实验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没食子酸冰片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3 实验方法
    6.4 结果与讨论
    6.5 结论
第七章 没食子酸冰片酯在大鼠体内的代谢产物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
    7.3 实验方法
    7.4 结果与讨论
    7.5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苦丁茶中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苦丁茶的研究现状
    1.2 化学成分的研究
        1.2.1 多酚类物质
        1.2.2 黄酮类物质
        1.2.3 可溶性多糖
        1.2.4 三萜类物质
        1.2.5 香气成分
    1.3 药理活性的研究
        1.3.1 抗氧化作用
        1.3.2 降血压和降血脂作用
        1.3.3 抑菌作用
        1.3.4 免疫调节功能
        1.3.5 抗肿瘤活性
        1.3.6 其他作用
    1.4 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
        1.4.1 黄酮类
        1.4.2 皂苷类
        1.4.3 多糖类
        1.4.4 挥发油
        1.4.5 生物碱
    1.5 本论文的立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立题背景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苦丁茶乙醇提取物和四个极性部位的制备及其活性研究
    2.1 苦丁茶乙醇提取物和四个极性部位的制备
        2.1.1 材料和设备
        2.1.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1.2 仪器和设备
        2.1.2 实验方法
        2.1.2.1 乙醇粗提物的制备
        2.1.2.2 分级萃取四个极性部位的制备
    2.2 抗氧化活性
        2.2.1 材料与设备
        2.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2.1.2 仪器和设备
        2.2.2 实验方法
        2.2.2.1 总还原力
        2.2.2.2 清除 DPPH 自由基
        2.2.2.3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2.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3.1 总还原力
        2.2.3.2 清除 DPPH 自由基
        2.2.3.3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2.3 抗补体活性
        2.3.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3.1.1 材料和试剂
        2.3.1.2 仪器和设备
        2.3.2 实验方法
        2.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 抗癌活性
        2.4.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4.1.1 材料和试剂
        2.4.1.2 仪器和设备
        2.4.2 实验方法
        2.4.2.1 MTT 法原理
        2.4.2.2 Hela 细胞的培养
        2.4.2.3 实验方法
        2.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 抗炎活性
        2.5.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5.1.1 材料和试剂
        2.5.1.2 设备和仪器
        2.5.2 实验原理
        2.5.3 实验方法
        2.5.3.1 样品溶液的配置
        2.5.3.2 巨噬细胞的培养
        2.5.3.3 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
        2.5.3.4 样品的抗炎活性检测
        2.5.3.5 标准曲线的建立
        2.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5.4.1 细胞毒性
        2.5.4.2 标准曲线的建立
        2.5.4.3 抗炎活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苦丁茶乙醇提取四大类物质及其活性研究
    3.1 总黄酮和总皂苷的提取分离
        3.1.1 粗提物的提取
        3.1.2 大孔吸附树脂预处理
        3.1.3 不同乙醇浓度的洗脱
    3.2 总生物碱的提取
    3.3 总多糖的提取
    3.4 含量的测定
        3.4.1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3.4.2 总皂苷含量的测定
        3.4.3 总多糖含量的测定
        3.4.4 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3.5 抗氧化活性
        3.5.1 总还原力的测定
        3.5.2 清除 DPPH 自由基
        3.5.3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3.6 抗补体活性
    3.7 抗癌活性
    3.8 抗炎活性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乙酸乙酯部位的分离纯化和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4.1 材料和设备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薄层色谱法
        4.2.2 柱色谱纯化
        4.2.2.1 硅胶柱
        4.2.2.2 Sephadex LH-20 凝胶柱
        4.2.2.3 ODS 柱
        4.2.3 重结晶
        4.2.4 高效液相色谱
        4.2.5 乙酸乙酯部位的分离纯化
        4.2.6 质谱分析
        4.2.7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化合物 1
        4.3.2 化合物 2
        4.3.3 化合物 3
        4.3.4 化合物 4
        4.3.5 化合物 5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五个单体化合物的活性研究
    5.1 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5.1.1 总还原力的测定
        5.1.2 清除 DPPH 自由基
        5.1.3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5.2 单体化合物的抗癌活性
    5.3 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
        5.3.1 细胞毒性
        5.3.2 样品的抗炎活性检测
    5.4 本章小结
结论和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5)黄芪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及其指纹图谱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芪的基本特征
    1.2 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
        1.2.1 黄芪总黄酮
        1.2.2 黄芪总皂苷
        1.2.3 黄芪多糖
        1.2.4 氨基酸
    1.3 黄芪总黄酮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1.4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及纯化方法
        1.4.1 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
        1.4.2 中药化学成分的纯化方法
    1.5 黄芪总黄酮的提取及纯化方法
        1.5.1 黄芪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1.5.2 总黄酮的纯化方法
    1.6 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
    1.7 黄芪总黄酮生理活性的研究
    1.8 立题背景
    1.9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黄芪总黄酮的闪式提取技术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正交试验设计
        2.2.2 黄芪的前处理
        2.2.3 黄芪总黄酮的提取
        2.2.4 黄芪总黄酮的测定
        2.2.5 黄芪总黄酮的纯化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黄芪总黄酮的正交试验
        2.3.2 黄芪总黄酮的纯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芪黄酮类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黄芪总黄酮的测定
        3.2.2 黄芪总黄酮的提取
        3.2.3 HPLC 分析
        3.2.4 四种黄酮类活性成分标准曲线的制备
        3.2.5 精密度和稳定性试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黄芪总黄酮的含量
        3.3.2 黄酮类活性成分的检测
        3.3.3 不同黄芪样品中活性成分的分析
        3.3.4 精密度和稳定性的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芪总黄酮的生物活性研究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黄芪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实验
        4.2.2 黄芪总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黄芪总黄酮对 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4.3.2 黄芪总黄酮对 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4.3.3 黄芪黄酮对小鼠表征的影响
        4.3.4 黄芪黄酮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4.3.5 黄芪黄酮对小鼠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4.3.6 黄芪黄酮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水平的影响
        4.3.7 黄芪黄酮对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的影响
        4.3.8 黄酮黄芪对小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和红细压积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4.4.1 黄芪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4.4.2 黄芪黄酮具有补气活血作用
        4.4.3 黄芪黄酮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冠心舒通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综述二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统计学数据处理
4 技术路线
5 结果
分析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冬凌草甲素抗乳腺癌作用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第2章 ORI体外抗乳腺癌作用的研究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ORI体内抗乳腺癌作用的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结论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静磁场对黑胡椒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备
        1.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1.1.2 试验设备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预处理
        1.2.2 静磁场辅助下的浸提过程
        1.2.2. 1 先超声波后磁场提取
        1.2.2. 2 先磁场后超声波提取
        1.2.2. 3 回流方法下不同磁场的提取
        1.2.3 静磁场辅助下的抗氧化性测定过程
        1.2.3. 1 磁场预处理样品
        1.2.3. 2 磁场直接作用于抗氧化性测定过程
        1.2.4 抗氧化性测定方法
        1.2.4. 1 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13]
        1.2.4. 2 还原能力测定[14]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静磁场辅助浸提过程对黑胡椒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2 静磁场预处理对黑胡椒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3 静磁场辅助抗氧化活性测定过程对黑胡椒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 讨论

(9)枣中功能性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研究意义
    2 红枣中基本营养成分研究
        2.1 环核苷酸
        2.2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2.3 黄酮类物质
        2.4 膳食纤维
        2.5 矿质元素
    3 糖类成分的研究
        3.1 提取分离方法
        3.2 纯化方法
        3.3 纯度鉴定
        3.4 结构鉴定
    4 糖类物质的生物学活性
        4.1 多糖生物学活性
        4.2 低聚糖生物学活性
    5 研究内容
        5.1 枣中营养成分测定
        5.2 枣中糖类成分的分级制备
        5.3 单糖组成测定
        5.4 低聚糖组成分析
        5.5 低聚糖的促进双歧杆菌增长作用
第二章 红枣中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1 实验材料
        1.1 原料
        1.2 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水分测定
        2.2 VC 测定
        2.4 还原糖、总糖测定
        2.5 蛋白质测定
        2.6 脂肪测定
        2.7 总酸度测定
        2.8 纤维素测定
        2.9 总灰分测定
        2.10 矿物质元素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枣中糖类、蛋白质、脂肪含量分析
        3.2 枣中含水量、Vc、灰分、总酸测定
        3.3 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4 讨论
第三章 金丝小枣水溶性多糖的单糖组成研究
    1 材料
        1.1 材料与试剂
        1.2 实验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多糖制备
        2.2 多糖水解
        2.3 标准溶液配制
        2.4 单糖衍生过程
        2.5 色谱条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乙腈体积对PMP-单糖衍生物分离的影响
        3.2 PMP 衍生条件优化
        3.3 精密度测定
        3.4 样品分析
    4 讨论
第四章 低聚糖的分离与结构测定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粗低聚糖制备
        2.2 低聚糖的纯化
        2.3 低聚糖测定色谱条件
        2.4 单糖测定色谱条件
    3 结果与分析
        3.1 低聚糖纯化最佳条件
        3.2 离子色谱分析低聚糖
        3.3 离子色谱测定单糖
    4 讨论
        4.1 粗低聚糖的纯化
        4.2 离子色谱法对纯化组分测定
第五章 金丝小枣低聚糖对双歧杆菌体外生长的促进作用
    1 材料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备
        1.3 培养基
    2 试验方法
        2.1 菌种活化
        2.2 双歧杆菌活菌计数方法
        2.3 双歧杆菌生长曲线测定
        2.4 金丝小枣低聚糖对双歧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
        2.5 体外验证试验
    3 实验结果
        3.1 动物双歧杆菌生长曲线
        3.2 低聚糖对双歧杆菌的体外促生长作用
        3.3 体外验证试验
    4 讨论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1 实验结果
    2 讨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附件
作者简介
致谢

(10)枇杷花黄酮与精油的提取及其性质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枇杷花的研究现状
        1.1.1 枇杷花概述
        1.1.2 枇杷花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1.1.3 枇杷花的开发利用现状
    1.2 黄酮的研究现状
        1.2.1 黄酮的概述
        1.2.2 黄酮的生理活性
        1.2.3 黄酮的提取
        1.2.4 黄酮的分离纯化
        1.2.5 黄酮的成分分析
    1.3 精油的研究现状
        1.3.1 精油的概述
        1.3.2 精油的理化性质
        1.3.3 精油的化学成分
        1.3.4 精油的提取
    1.4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枇杷花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超声波提取法与乙醇浸提法对枇杷花黄酮含量的影响
        2.2.2 单因素实验分析
        2.2.3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枇杷花黄酮提取的实验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枇杷花黄酮工艺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大孔吸附树脂的选型结果
        3.2.2 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结果
        3.2.3 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吸附与解吸实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枇杷花黄酮的性质分析及抗氧活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枇杷花黄酮的定性鉴定结果
        4.2.2 枇杷花黄酮的紫外光谱分析结果
        4.2.3 枇杷花黄酮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4.2.4 枇杷花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枇杷花精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1.3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枇杷花精油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
        5.2.2 枇杷花精油提取工艺的正交优化实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五种广枣总黄酮提取液抗人红细胞氧化作用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广枣肉豆蔻药对关于心血管病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王乐纯,陆景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A0)
  • [2]澄清型红枣原浆工艺研究[D]. 刘贺. 大连工业大学, 2014(08)
  • [3]基于“广枣—冰片”配伍设计的没食子酸冰片酯体内外代谢研究[D]. 兰薇. 西北大学, 2013(11)
  • [4]苦丁茶中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鉴定及其活性研究[D]. 胡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1)
  • [5]黄芪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及其指纹图谱和生物活性的研究[D]. 区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6]冠心舒通胶囊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健.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05)
  • [7]冬凌草甲素抗乳腺癌作用及机理研究[D]. 张涛. 吉林大学, 2012(04)
  • [8]静磁场对黑胡椒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 张娇,吴松海,陈文学,王妨.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12(05)
  • [9]枣中功能性糖的研究[D]. 吉爽爽. 河北农业大学, 2012(08)
  • [10]枇杷花黄酮与精油的提取及其性质分析研究[D]. 谢田伟. 集美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5种大枣总黄酮提取物抗人红细胞氧化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