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用膜肺收集处理的实验研究

动物实验用膜肺收集处理的实验研究

一、动物实验用膜肺的收集与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解衍博[1](2020)在《ECMO与IABP辅助支持在心脏移植及心脏外科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体外膜肺氧合(ECMO)机械辅助支持以及联合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心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移植过渡以及术后循环支持,讨论ECMO辅助治疗效果的因素,总结阜外医院使用ECMO在心脏移植领域应用的临床经验,分析影响该类需要机械辅助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进一步推广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阜外医院自2004年12月到2019年12月15年间心脏移植围术期使用ECMO支持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基线特征,相关实验室化验指标,疾病临床诊断,ECMO辅助的情况,统计ECMO支持时间,是否同时使用IABP辅助以及使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临床资料。按患者是否存活出院、是否使用IABP、以及ECMO使用的时机分别进行讨论。通过logistic回归计算分析ECMO机械辅助支持治疗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心脏移植手术围术期使用ECMO机械辅助的患者纳入数据库分析。在使用ECMO辅助的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18例,所有ECMO支持模式均为静脉-动脉ECMO模式(V-A ECMO)。有10例患者成功使用ECMO过渡到心脏移植。使用ECMO的心脏移植患者中67例(83.8%)成功脱离ECMO机械辅助,有52例患者(65%)存活出院。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血栓、出血,以及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心脏移植ECMO循环支持过程中最多见的并发症。ECMO同期联合应用IABP的优势在于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出现PGD患者尽早开始ECMO辅助循环脱机率和存活率较在ICU床旁建立ECMO更好。结论:ECMO机械辅助能对心脏移植发生循环衰竭的患者提供有效的循环、呼吸功能支持,使得患者平稳度过移植手术围术期,是该类患者手术治疗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项治疗手段。而在ECMO辅助心脏移植术后患者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会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同期应用IABP可以增加重要器官的灌注,改善患者的预后,早期及时进行循环辅助,可以减少机械辅助并发症的发生,获得良好的转归。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手术后采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支持治疗临床资料。探讨机械辅助过程中影响疗效的因素,总结阜外医院在心脏术后使用ECMO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阜外医院自2004年到2019年间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术后使用ECMO支持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V-A ECMO使用不同的适应证和年龄分组进行单中心十五年的机械辅助结果总结,对比使用IABP联合ECMO辅助病例的差异,以及对比ECMO使用的时机对于结果的影响。结果:共有307例心脏外科手术术后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11名,女性患者96名。ECMO机械辅助支持包括动脉-静脉V-A ECMO模式和静脉-静脉V-V ECMO模式,总体的脱机率为68.4%,其中158例患者恢复顺利出院,占总体ECMO辅助病例数量的51.5%。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辅助过程中不同部位出血、血栓形成,严重急性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心脏外科手术术后ECMO循环支持过程中最多见的并发症。联合使用IABP增加ECMO机械辅助时血流的搏动特性,从而增强外周器官的灌注,降低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与此同时IABP可以减轻左心室的后负荷,使得心肺功能得以充分的恢复。在手术室更早期建立ECMO辅助循环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脱机率和存活率较在术后ICU床旁建立ECMO更好,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更低(p<0.05)。结论:ECMO机械辅助对心脏外科术后出现的循环呼吸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循环辅助支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IABP搏动性血流对于ECMO辅助过程中外周器官灌注有积极作用,早期及时应用ECMO可以获得更优的短期辅助疗效。

乔禹铭[2](2020)在《EPO预处理BMSCs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在同种异体肾移植过程中,移植肾肯定会受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移植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造成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减轻移植肾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始终是临床工作关注的重点及难点。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修复作用成为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关注热点,因其来源广泛、易于工业化制备、免疫原性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生物治疗等多种领域的研究,但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效果与其归巢到受损部位数量及其在局部微环境下的存活能力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使用一些预处理方式来改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能力和在局部微环境下的存活能力,是提高其治疗效果的一种新思路。有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会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增强其归巢能力和促进损伤修复能力,但是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目的:利用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以及在微环境下存活能力的影响,进一步探明经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1.细胞实验: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促红细胞生成素(500 IU/mL)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的匀浆上清中进行共培养,做好分组及标记,之后分别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诱导分化及凋亡情况观察等实验,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作为预处理因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以及在局部损伤微环境下存活能力的影响。2.动物实验:实验动物分成模型组(夹闭双侧肾蒂45min,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BMSCs组(模型鼠经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PO组(模型鼠经尾静脉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BMSCs组(经尾静脉注射经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于手术后第1天,第5天获取大鼠肾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收集大鼠下腔静脉血进行肾功能检测,来探究EPO+BMSCs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1.EPO不会改变BMSCs的表面标志物,BMSCs组和EPO-BMSCs组经成骨诱导后,可见有红色的矿化结节出现;BMSCs组和EPO-BMSCs组经成脂诱导后,细胞中出现较为明显的圆形小脂滴,经油红O染色,可见红色脂滴;2.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微环境下,EPO预处理可显着降低BMSCs的凋亡率;3.经 EPO、BMSCs、EPO-BMSCs 治疗 1 天、5 天后,在 EPO-BMSCs 治疗组,表现为较轻的炎症反应,评分与模型组相比有显着差异;4.在EPO-BMSCs治疗组,大鼠肾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1.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损伤微环境下的抗凋亡能力;2.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明显改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张松[3](2020)在《中西医综合方案治疗ARDS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及动物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复苏合剂联合西医综合方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研究复苏合剂对ARDS大鼠肺泡细胞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为中医药在ARDS的临床诊疗中提供科学的试验依据,用客观数据验证中医药治疗ARDS的疗效,同时也提高中医药在治疗ARDS中的参与度。方法: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眉山市中医医院、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和遂宁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8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ARDS患者105例。使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治疗组52例。两组同时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复苏合剂(制附子30克、砂仁15克、龟板30克、麻黄10克、干姜10克、甘草12克,以上药物加工为超微细粉,每次20g,每日三次,鼻饲或者口服),对照组给予等量的安慰剂(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两组疗程均为14天。收集两组患者28天病死率,90天死亡率,ICU住院时间,中医疗效评价、中医证候评分、呼吸机参数、氧合、APACHEⅡ评分、呼吸机使用情况、抗生素使用与院内感染情况等,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内毒素(LPS)诱导ARDS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设空白组、模型组、治疗低剂量组、治疗高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别予以复苏合剂进行7天的干预,通过组织病理检测不同组别小鼠的肺泡I型和II型上皮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免疫组化检测肺泡上皮细胞中标记蛋白AQP-5、SP-C、DLK1、Notch水平,各组脓毒症小鼠炎性指标检测: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6、TNF-α。明确复苏合剂对于小鼠I型和II型肺泡上皮细胞增殖的良性干预效应和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共纳入105例患者,入组治疗组53例,男性26例(49.06%),女性27例(50.94%),中位年龄为62.00岁;对照组男性31例(59.62%),女性21例(40.38%),中位年龄为58.00岁。在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导致ARDS的诱因,基础疾病构成,入院时的生命体征和氧合,初始的中医证候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初始带机方式及呼吸机参数,两组患者均无显着差异(P>0.05)。2. 主要结局指标在治疗28天后,治疗组28天病死率为,对照组28天病死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502,95%CI:0.259-0.970,P=0.035<0.05)。随访90天,治疗组死亡率为32.08%,对照组死亡率为55.7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次要结局指标在治疗第一周后,两组患者在APACHEⅡ评分、PEEP、Pa O2/Fi O2等方面均有改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第二周后,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评分、APACHEⅡ评分、Pa O2/Fi O2等方面均有改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中医疗效评价方面,两组患者的中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5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械通气时间方面,治疗组中位时间为114.00h,对照组中位时间为210.75h,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ICU住院时间方面,治疗组中位时间为182.00h,对照组为328.00h,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激素使用与院感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比治疗组患者使用了更长时间和更大剂量的激素治疗(7.00d vs.3.50d,480.00mg vs.180.00mg,P<0.05)。治疗组有8例(15.38%)患者发生院感,其中发生VAP的有7例(13.21%);对照组有11例(20.00%)患者发生院感,其中发生VAP的有9例(17.31%),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62,P=1.00>0.05)。5. 不良反应与安全性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5例和3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10例和4例患者出现呕吐症状、8例和10例患者出现腹泻症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临床使用复苏合剂具有较好的安全性。6. 实验研究模型组干预后,与空白组及模型组比较,SP-C,AQP-5和notch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模型组的TNF-α及IL-6较空白组明显升高,复苏合剂干预后IL-6无明显变化,但TNF-α下降明显。SP-C、AQP-5和Notch蛋白显着均高于空白组织染色评分(P<0.01),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且干预组SP-C、AQP-5和Notch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SP-C、AQP-5和Notch蛋白表达从“空白组→模型组→干预组”逐渐增加,且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综合方案能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8天病死率和90天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在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PEEP和Pa O2/Fi O2、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氧合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动物实验表明:复苏合剂可以促进Ⅰ型、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生,且与Notch蛋白相关;能降低TNF-α水平,具有良好的肺保护作用。

程璐[4](2020)在《通腑泻肺方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应答失调所致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贯穿脓毒症病程始终。由于肺组织对炎症介质的显着易感性,肺脏是脓毒症最早累及的靶器官,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以进行性加重的呼吸衰竭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在引起ARDS的诸多病因中,脓毒症是最常见的肺外因素,占40%-60%。随着小潮气量通气、俯卧位通气、肺复张等机械通气方式的应用,ARDS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重度ARDS的病死率仍然高达70%。中医古籍中并无“脓毒症”记载。根据感染、炎症等临床表现归为温热病范畴,肺为娇脏,为五脏之华盖,最易受外邪入侵。毒邪壅肺,肺脏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气不布津,大量病理产物内聚,加重全身炎症反应。通过meta分析评估通腑泻肺治疗对ARDS的综合疗效,并依据“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理论,自制通腑泻肺方(TFXF),肺肠同治。通过临床试验观察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合、肠黏膜屏障功能,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鉴于NLRP3/Caspase-1/IL-1β信号轴是涉及固有免疫系统和脓毒症炎症进展的关键信号通路,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借助ELISA、Westerm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ARDS大鼠一般情况,72h生存率以及NLRP3、Caspase-1、IL-1β、IL-8等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索中医“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治则治法的原理,为研究开发应用“通腑泻肺”法治疗脓毒症相关ARDS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目的:[1]对通腑泻肺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ARDS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为中医在ARDS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自拟通腑泻肺方应用于临床,评估其临床疗效,探讨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氧合、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3]建立脓毒症相关ARDS动物实验模型,通过观察通腑泻肺方对NLRP3/Caspase-1/IL-1β信号轴关键分子的影响,阐明通腑泻肺法治疗脓毒症相关ARDS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搜索2001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通腑泻肺法治疗ARDS的随机对照研究,最终纳入27项研究,观察通腑泻肺法对病死率,ARDS并发症(腹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水样分泌物、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临床治疗有效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炎性介质表达(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8)、呼吸机参数(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平均气道压、气道阻力、肺顺应性)等的影响。以风险比(RR)及相应的95%置信区间(CI)作为二分类变量效应值,以MD或SMD作为连续型变量的效应值。效应模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应用Cochrane Q和I2统计学评价异质性。应用“漏斗图法”评价发表偏倚。[2]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诊断为脓毒症相关ARDS、中医辨证符合痰热壅肺证的患者共计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给予通腑泻肺方免煎颗粒:大黄12g、枳实12g、厚朴9g、葶苈子20g、桑白皮20g、青皮12g。100ml温水冲调,每日1剂,2次/天;对照组给予等量温开水鼻饲。两组疗程均为7天。比较两组治疗前(0天)、治疗4天及7天氧合指数、肠粘膜通透性指标(血清二胺氧化酶DAO、丙二醛MDA)浓度、以及炎症介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水平,并统计两组28天累积死亡率。[3]采用腹腔注射LPS法复制脓毒症模型,以氧合指数<200mmHg,作为评价脓毒症相关ARDS造模是否成功的标准。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及生命体征,采用ELISA、Westerm Blot等方法检测NLRP3/Caspase-1/IL-1β信号轴中关键分子及IL-8,HMGB1、IL-27等炎性介质的表达,初步探讨通腑泻肺中药对脓毒症相关ARDS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1]荟萃分析发现使用通腑泻肺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RDS较西医常规治疗能显着降低ARDS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减少腹胀、应激性溃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道水样分泌物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ARDS的治疗,结合通腑泻肺策略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降低APACHEⅡ评分、肺损伤评分,改善肺氧合状态、减少炎性介质表达、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改善呼吸力学指标等方面存在突出优势。[2]临床研究表明,通腑泻肺治疗组第4天、第7天患者的氧合指数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通腑泻肺治疗组患者第4天血清MDA水平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通腑泻肺治疗组患者第7天血清DAO和IL-6水平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但两组间TNF-α及NO表达的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通腑泻肺方治疗组大鼠生存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5),ELISA联合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提示通腑泻肺方能有效抑制脓毒症相关ARDS大鼠外周血清和肺组织中炎性因子HMGB1、IL-1β、IL-8、IL-27的蛋白的表达(P<0.05),且大剂量通腑泻肺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P<0.05);Westem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NLRP3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着增高,大、小剂量TFXF组NLRP3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模型组活化的Caspase-1 p20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着增高,给予通腑泻肺中药干预后,大、小剂量TFXF组Caspase-1 p20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模型组HMGB1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着增高,给予通腑泻肺中药干预后,小剂量TFXF组HMGB1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减少,仅观察到大剂量TFXF组HMGB1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下降。模型组IL-1β、IL-8及IL-27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着增高,大、小剂量TFXF组IL-1β、IL-8及IL-27蛋白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显着降低,其中大剂量TFXF组对IL-1β表达具有显着抑制效应。研究结论:[1]Meta分析结果表明通腑泻肺治疗可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少内毒素的吸收,缓解胃肠道功能障碍所致的腹胀,防止菌群移位,修复受损的胃肠粘膜屏障。可清除内毒素,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效改善肺水肿症状,有利于ARDS的缓解,从而降低ARDS患者呼吸机支持参数,减少气道阻力,改善氧合状态。其机制可能与通腑泻肺治疗减少炎性介质在肺部的聚集,调控体内促炎介质和抗炎介质反应平衡有关。[2]临床研究提示通腑泻肺治疗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的炎症反应,通过减轻因炎症反应带来的肺损伤,改善氧合。通腑泻肺治疗可减轻脂质过氧化及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减少肠源性内毒素的释放,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完整性,进而减轻肠功能障碍引起的肺损伤的发生。[3]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通腑泻肺方能显着抑制脓毒症相关ARDS大鼠NLRP3炎症小体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NLRP3炎症小体的合成;抑制Caspase-1活化,下调下游IL-1β、IL-8,IL-27及HMGB1等炎性介质蛋白表达。

赵腊梅[5](2020)在《体外膜肺氧合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背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用于危重患者对常规临床治疗方法无效的可逆性心肺功能衰竭的抢救性辅助治疗手段。由于ECMO技术操作复杂,辅助时间长,实施ECMO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中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常见的危重并发症之一,且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AKI的出现极易引起体液超负荷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了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病和死亡发生的风险,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迄今为止,AKI的治疗方法有限。因此,早期识别ECMO患者相关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及时预防,对避免加快病情进展,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ECMO相关AKI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关成人ECMO相关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较少,且很少有对常规实验室检测指标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的研究。本研究通过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成人的ECMO相关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目的了解ECMO相关AKI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探讨影响ECMO相关AKI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病历系统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ECMO辅助治疗的住院患者159例,排除不符合入组标准的25例患者,共有134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参照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疾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提出的AKI临床实践指南,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并将AKI分为1、2、3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将单因素分析中P<0.15的变量纳入回归模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CMO相关AKI发生的危险因素。AKI分期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1.纳入研究的134例ECMO患者中发生AKI的患者共81例,AKI的发生率为60.4%,其中AKI 1期24例,AKI 2期22例,AKI 3期35例。2.AKI组和非AKI组患者入院原因、ECMO辅助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KI组有高血压病史比率、伴发感染比率、ECMO辅助时间、输入红细胞、输入血浆量较非AKI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心脏病比率、糖尿病比率、ECMO辅助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肺复苏比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率、ECMO模式、ECMO转速、ECMO流量、机械通气时间、输入血小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AKI组ECMO辅助前C反应蛋白、乳酸水平较非AKI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CMO辅助前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病史(OR=2.442,95%CI:1.005~5.935,P=0.049)、感染(OR=5.980,95%CI:2.182~16.388,P=0.001)、ECMO辅助前乳酸水平的升高(OR=1.150,95%CI:1.037~1.275,P=0.008)是ECMO相关AKI的独立危险因素。6.AKI组患者住院死亡率高于非AKI组患者(P<0.05),且与AKI分期呈正相关(rs=0.290,P=0.009)。结论1.AKI在ECMO患者中的发生率为60.4%,是ECMO患者的常见并发症。2.有高血压病史、感染、ECMO辅助前乳酸水平的升高增加了ECMO相关AKI发生的风险。3.AKI的发生增加了ECMO患者的死亡风险,且AKI分期与死亡率密切相关,分期越高,死亡率越高。

张世新[6](2019)在《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980促进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功能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管癌是临床常见且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全球癌症统计,2018年新发食管癌有57.2万例,死于食管癌有50.9万例,分别排在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七位和第六位。中国食管癌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占全球的一半以上。根据组织学类型,食管癌主要包括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食管腺癌两种病理类型,我国90%以上的食管癌为食管鳞状细胞癌。目前,食管鳞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食管鳞癌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进展期,即使通过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其5年生存率仅有15%25%。因此,研究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找其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对于提高食管鳞癌诊治水平和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nt,不具有蛋白编码功能的RNA分子。lncRNA通过碱基互补和二级结构形成的茎环与DNA、RNA和蛋白相互作用,能在表观遗传、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等多个层面影响基因表达,参与染色质修饰、转录激活与抑制、核内运输等多种重要的调控过程。研究表明,一方面,lncRNA在正常生理活动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另一方面,lncRNA的失调涉及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在肿瘤中。近年来,通过高通量芯片及RNA测序等技术,发现了许多在食管鳞癌中异常表达的lncRNA,已有多个lncRNA分子被证明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促癌或抑癌的角色。另外,部分lncRNA具有良好的功能特征,可作为食管鳞癌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虽然目前我们对于lncRNA的认识有明显的进步,但是lncRNA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机制多样,在肿瘤中的差异表达具有组织和细胞特异性。因此,寻找在食管鳞癌中特异性表达的lncRNA分子,探索其分子机制,对于改善食管鳞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前期选取了5对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进行lncRNA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显示LINC01980(Long intergenic non-protein coding RNA 1980)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比相应癌旁组织高200多倍。我们通过NCBI GEO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在其它肿瘤中未发现LINC01980的异常表达,提示LINC01980可能是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特异表达的lncRNA。目前尚未有关于LINC01980的研究报道,因此LINC01980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如何,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具有什么样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怎样,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LINC01980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食管鳞癌的转移和预后相关。为了验证芯片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利用反转录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74对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LINC01980的表达,结果显示LINC01980在91.9%(68/74)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高于癌旁组织(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LINC01980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呈正相关。生存分析显示LINC01980高表达组的食管鳞癌患者预后更差。以上结果表明,LINC01980在食管鳞癌中可能发挥致癌作用,与食管鳞癌的生长、转移和预后相关,可以作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潜在的分子标记物。2、体外和体内功能实验证明LINC01980能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我们通过RT-qPCR技术检测LINC01980在食管鳞癌细胞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LINC01980在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和KYSE450中的表达显着高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和食管鳞癌细胞EC109,提示LINC01980的表达具有一定细胞特异性。我们利用siRNA干扰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和KYSE450中LINC01980的表达,并采用CCK-8和Edu实验,检测LINC01980对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构建慢病毒稳转细胞Del-LINC01980/KYSE450,通过荷瘤小鼠实验检测LINC01980对皮下成瘤能力影响。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干扰LINC01980的表达能显着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以及裸鼠皮下肿瘤的形成,提示LINC01980能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我们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干扰LINC01980表达后食管鳞癌细胞KYSE150和KYSE450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显示,干扰LINC01980的表达能显着降低食管鳞癌细胞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细胞凋亡。本部分研究结果表明:LINC01980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3、体外功能实验证明LINC01980能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我们利用siRNA干扰和质粒过表达食管鳞癌细胞中LINC01980的表达,通过Transwell小室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LINC01980对食管鳞癌细胞侵袭、迁移和运动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证明,在KYSE150和KYSE450细胞中干扰LINC01980的表达可以显着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在EC109细胞中过表达LINC01980则会增加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划痕实验表明干扰LINC01980的表达能显着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运动能力。以上结果表明LINC01980能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运动能力。4、LINC01980分别通过上调GADD45A和ETV5的表达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lncRNA的作用方式与其细胞亚定位密切相关。为了明确LINC01980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我们首先通过核质分离实验和RNA FISH技术检测LINC01980在细胞内分布情况,结果表明LINC01980在KYSE150和KYSE450的细胞核以及细胞质中表达均较丰富,提示其功能的多样性及调控机制的复杂性。然后,我们在KYSE450细胞中干扰LINC01980的表达,通过mRNA芯片分析研究干扰LINC01980表达后mRNA表达谱变化,把表达下调的mRNA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LINC01980参与了许多生物学过程和疾病,如MAPK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和转录失调等,其中,包括许多已知的与增殖和转移相关基因(例如,TGFB2、CDC25B、GADD45A、EP300、ETV5、BMP2K、CCNT1和ELK4等)。进一步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发现,生长抑制和DNA损伤诱导α蛋白(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 inducible alpha protein,GADD45A)和ETS转录因子5(ETS variant 5,ETV5)的表达下调较明显,提示GADD45A和ETV5可能受LINC01980调控。RT-qPCR结果显示GADD45A在50%(11/22)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ETV5在72.7%(16/22)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CCK-8实验显示,干扰GADD45A表达后,KYSE150和KYSE450细胞的生长能力减弱。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干扰ETV5表达后,KYSE150和KYSE450细胞的迁移能力减弱。回复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GADD45A可以减弱干扰LINC01980表达导致的食管鳞癌细胞生长能力的下降,过表达ETV5可以减弱干扰LINC01980表达导致的食管鳞癌细胞迁移能力的下降,说明GADD45A和ETV5是LINC01980发挥作用的靶基因。本部分研究结果表明:LINC01980在食管鳞癌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分布,LINC01980分别通过调控GADD45A和ETV5的表达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综上所述,本课题发现LINC01980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高表达LINC01980与食管鳞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体内外功能实验证实LINC01980具有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机制研究表明LINC01980分别通过调控GADD45A和ETV5的表达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生长和迁移。本研究发现LINC01980在食管鳞癌中异常高表达,并阐明了LINC01980在食管鳞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初步探讨了LINC01980调控的下游靶分子,为理解lncRNA在食管鳞癌中的生物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提供了一个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张龙飞[7](2019)在《头孢喹肟和达氟沙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PK/PD同步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疾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着养殖业的发展。治疗该病常用的药物有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酰胺醇类等。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细菌逐渐表现出耐药现象,影响着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使用寿命。特别是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人类和动物上都有广泛应用,如果耐药菌的耐药基因不断传播,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威胁。因此,本论文选择头孢喹肟和达氟沙星两种抗菌药物,研究其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同步模型,以期为制定合理给药方案、抑制耐药菌的产生提供指导。同时,本论文初步研究了微透析技术在头孢喹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药动药效学上的应用。首先,论文研究了头孢喹肟和达氟沙星在含不同药物浓度(0~64×MIC)的TSB肉汤中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抗菌效果和杀菌曲线,计算了不同时间段内的杀菌速率,并采用Sigmoid Emax模型分析杀菌速率与药物浓度的关系。头孢喹肟和达氟沙星在TSB肉汤中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分别为0.008μg/m L和0.016μg/m L。头孢喹肟和达氟沙星分别在4×MIC和8×MIC时,可以产生杀菌效果。头孢喹肟杀菌速率较小,达到杀菌效果需要较长的时间(>12 h),达氟沙星只需要6 h左右。当头孢喹肟浓度增加到16×MIC时,杀菌速率达到最大,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杀菌速率几乎不再增加,而达氟沙星的杀菌速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一直增加。总之,在体外,头孢喹肟表现出了时间依赖性的抗菌特征,达氟沙星表现出了浓度依赖性的抗菌特征。在体外药效学的基础上,论文采用猪组织笼感染模型,研究了头孢喹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体内PK/PD同步模型。当组织笼内细菌含量达到106 CFU/m L时,肌肉注射不同剂量(0.2、0.4、0.8、1、2、4 mg/kg)的头孢喹肟,一天一次,连续3天。给药后,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组织液,用于检测组织液中的药物浓度和细菌含量。并采用抑制型Sigmoid Emax模型分析PK/PD参数和抗菌效果之间的关系。头孢喹肟在组织液中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为0.016μg/m L。不同给药剂量下能够产生的最大抗菌效果是使细菌数量下降3.96 Log10 CFU/m L。经过分析不同PK/PD参数与抗菌效果的关系发现,%T>MIC与抗菌效果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R2达到0.967,并计算了使细菌含量下降1/3-Log10 CFU/m L、2/3-Log10 CFU/m L、1-Log10 CFU/m L所需要的%T>MIC值分别为11.59%、27.49%、59.81%。研究结果表明,头孢喹肟在猪体内亦表现出时间依赖性的抗菌活性。论文同样采用猪组织笼感染模型,研究了达氟沙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抗菌活性及PK/PD参数与细菌敏感性和突变分数变化的关系。试验中组织笼内的细菌含量达到108 CFU/m L,肌注不同剂量的达氟沙星(0.4、0.6、0.8、1.25、2.5、3.5、5 mg/kg),一天一次,连续5天。给药后收集组织液,用于检测药物含量和细菌数量,同时检测每次给药后的细菌敏感性和突变分数变化。对于MIC值增大的细菌,检测氟喹诺酮耐药基因(gyr A、gyr B、par C、par E)是否有基因突变。测量耐药菌在是否存在利血平时对达氟沙星和恩诺沙星的MIC值,确定耐药特性是否是由外排泵机制引起。结果显示,当药物浓度位于MIC99(0.05μg/m L)和MPC(0.4μg/m L)之间时,细菌的MIC值和突变频率会明显增加。当AUC24h/MIC99位于34.68~148.65 h,或者AUC24h/MPC位于4.38~18.58 h时,耐药菌会被选择出和逐渐富集。耐药菌的gyr A上发生了相对于大肠杆菌的gyr A基因的83位的氨基酸取代(Ser-83→Tyr或Ser-83→Phe),在par C序列上检测到了相对于大肠杆菌par C基因的53位的氨基酸取代(Lys-53→Glu)。因此,研究结果提示,在使用达氟沙星治疗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时,给药剂量应该达到使AUC24h/MPC>18.58 h。最后,论文还初步研究了微透析技术在头孢喹肟药动学上的应用,并采用小鼠大腿感染模型研究了头孢喹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PK/PD结合模型。采用正向微透析法和反向微透析法测量了微透析探针对头孢喹肟的体外回收率,采用反向微透析法测量头孢喹肟在小鼠大腿中的体内回收率。小鼠在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头孢喹肟(0.04、0.16、0.63、2.5、10 mg/kg)后,采用微透析法和眶后静脉丛采血的方法收集透析液和血浆样品,检测头孢喹肟在大腿和血浆中的药动学,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头孢喹肟的药动学参数。然后,将总剂量为0.01、0.04、0.16、0.63、2.5、10 mg/kg的头孢喹肟,分成3、6、8、12、24 h五个给药间隔给药,给药后24 h,检测小鼠大腿中细菌含量,并分析PK/PD参数与抗菌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外回收率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与浓度无关,正向法和反向法测得的回收率无明显差异。与大腿中头孢喹肟的药动学特征相比,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较短,最大药物浓度较高。药物从血浆到大腿的渗透性为0.591。与抗菌效果关系最好的PK/PD参数是%f T>MIC。使细菌下降0-Log10 CFU/thigh、1-Log10 CFU/thigh、2-Log10 CFU/thigh、3-Log10 CFU/thigh所需的%f T>MIC值在血浆中分别为19.56%、28.65%、41.59%、67.07%,在大腿中分别为21.74%、36.11%、52.96%、82.68%。本论文研究了体内外头孢喹肟和达氟沙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抗菌活性,对于临床上优化给药方案,预防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本论文初步研究了微透析技术对头孢喹肟在PK/PD模型上的应用,对于应用微透析技术优化给药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何维阳[8](2019)在《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在低温机械灌注优化心脏死亡供肝质量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供体肝脏的质量是决定肝移植预后的关键因素。然而,随着等待肝移植患者数量的逐年增加,供体肝脏的相对缺乏促使心脏死亡供体(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肝脏等扩大标准供肝应用于临床[1]。相较脑死亡供体(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肝脏而言,由于DCD肝脏在获取前已经存在热缺血损伤,因此这类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更严重,容易导致移植术后器官原发性无功能(Primary non-function,PNF)、移植术后胆道缺血和急慢性排斥反应等并发症[1,2]。因此,如何减轻DCD肝脏IRI,优化DCD肝脏质量和改善肝移植患者预后,成为肝移植领域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静态冷保存(Cold storage,CS)目前仍是供体器官保存的最主要手段。但在低温保存期间(0-4℃),由于有氧呼吸尚未完全停止导致营养物质的耗尽和代谢废物的产生[3],因此CS并不能对DCD肝脏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修复。相比之下,低温机械灌注(Hyp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HMP)作为一种新型的动态器官保存方法,它在低温状态下经门静脉持续低流量地对肝脏进行氧合灌注,能够持续为肝脏提供代谢所需物质和能量并清除累积的毒性代谢产物[4]。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均表明,HMP较CS能够显着改善DCD肝脏质量,并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移植术后肝脏PNF和胆道缺血等严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6]。然而,HMP改善DCD肝脏质量的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既往研究证实,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时,TXNIP会被激活并与NLRP3相结合从而激活下游炎性体通路,导致炎性因子的释放和细胞焦亡。HMP可以显着改善DCD肝脏的氧化应激状况,因此我们推测HMP可能存在抑制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进而减轻DCD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因此本课题在建立起大鼠DCD模型,肝脏HMP系统和常温离体复灌系统的基础上,研究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是否参与了HMP改善DCD肝脏质量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揭示了HMP改善DCD肝脏质量的分子机制,为拓展供体池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有力的理论依据。第一部分低温机械灌注对于大鼠心脏死亡供肝的保护效果研究目的:为了研究HMP对于DCD肝脏的保护机制,我们需首先建立起稳定的HMP系统并证实其对DCD肝脏的保护效果。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S组和HMP组。建立大鼠DCD模型,大鼠肝脏在心脏骤停后历经30分钟的热缺血。然后对肝脏行CS或HMP保存3小时。对照组肝脏不作处理直接获取。三组肝脏行1小时的常温离体再灌注以模拟肝移植手术,然后评估肝脏的损伤。结果:与CS组相比,HMP可明显减轻肝脏损伤并改善肝功能。肝酶释放,肝内阻力指数,组织学表现,细胞凋亡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结果均可证实。通过对HMP期间肝脏氧耗率的检测证实非主动氧合的低温机械灌注也能为肝脏提供充足的氧气。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DCD肝脏低温保存结束后(无论是CS还是HMP)损伤并不显着,常温再灌注显着激活CS组的肝脏损伤,HMP组肝脏由于再灌注前获得修复,再灌注损伤并不显着。结论:相比于传统的静态冷保存,低温机械灌注在保护DCD肝脏质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低温机械灌注为保存期间的肝脏提供充足的氧气并重新补充能量,减少肝窦淤血和DAMPs的释放,从而减轻肝脏在再灌注阶段受到的损伤。然而,低温机械灌注减轻DCD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第二部分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在低温机械灌注改善大鼠心脏死亡供肝质量的机制研究目的:在已经证实HMP对大鼠心脏死亡肝脏质量有明确的改善效果之后,我们探究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是否在HMP改善DCD质量的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S组和HMP组。建立大鼠DCD模型,大鼠肝脏在心脏骤停后历经30分钟的热缺血。然后对肝脏行CS或HMP保存3小时。对照组肝脏不作处理直接获取。三组肝脏行1小时的常温离体再灌注。在离体再灌注前后获取三组肝脏标本,然后进行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以确定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免疫蛋白印记结果显示再灌注后CS组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的蛋白表达显着上升,免疫共沉淀显示再灌注后CS组TXNIP/NLRP3复合物形成也显着增多。与CS组相比,再灌注后HMP组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的蛋白表达和TXNIP/NLRP3复合物形成均被显着抑制。结论:低温机械灌注可以在肝脏保存期间对其进行修复减轻DCD肝脏的再灌注损伤损伤,其机制与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相关。再灌注导致的氧化应激促进TXNIP与NLRP3结合,激活下游炎性体通路。HMP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进而抑制了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从而达到减轻供肝再灌注损伤和优化供肝质量的目的。第三部分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在DCD肝脏中的表达模式研究目的:探讨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在肝脏中的表达模式,明确HMP调控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的具体机制。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S组和HMP组。建立大鼠DCD模型,大鼠肝脏在心脏骤停后历经30分钟的热缺血。然后对肝脏行CS或HMP保存3小时。对照组肝脏不作处理直接获取。三组肝脏行1小时的常温离体再灌注。获取三组肝脏标本,然后进行免疫荧光标记(Immunofluorescence)以确定TXNIP和NLRP3在肝脏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免疫荧光双标记显示:TXNIP和NLRP3均主要在肝细胞中表达,在内皮细胞中表达较少。免疫荧光单标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S组TXNIP核转位现象显着,且胞质内NLRP3表达也显着上升;与CS组相比,HMP组TXNIP核转位现象和胞质内NLRP3表达上升被显着抑制。结论: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主要在肝细胞中发挥作用。HMP调控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具体机制如下:HMP抑制再灌注导致的氧化应激,进而抑制TXNIP的核转位现象和NLRP3的胞质内表达上升。随后,HMP抑制TXNIP和NLRP3在细胞质内结合导致下游的炎性体通路的抑制。由于TXNIP和NLRP3在内皮细胞中表达较少,我们认为HMP通过提供流体剪切力刺激进而抑制肝脏中TXNIP的表达并不是HMP抑制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的主要机制。

叶太生[9](2019)在《基于miR-21靶向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补气生血法调控自噬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终末期肾病的主因,发病率高,防治意义重大。自噬是细胞清除受损物质,避免凋亡和坏死的自稳机制,参与了早期DN中肾细胞对抗损伤的过程,所以,自噬活性是防治早期DN的新靶点之一,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不多,中医认为DN是气虚血不足而瘀,进而肾“阴阳失和”的病证,治以补气生血而化瘀,本研究以补气生血法(当归补血汤)为基础,分为理论探讨、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三部分。先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分析医疗机构中治疗早期DN的临床处方,分析当归补血汤的组成“黄芪-当归”药对的应用规律;再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当归补血汤能否通过调控自噬活性治疗早期DN,并比较该方防治早期DN以补气为主,使肾精得固而“阴阳自和”的过程,与干预肾组织中miR-21靶向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自噬保护肾脏的过程是否一致,由此揭示其药效机制,探讨自噬是否为“阴阳自和”理论的微观基础之一,为中医药防治DN研究提供思路。理论探讨:1、基于中医气血理论:补气生血法能补阳气以生阴血,起到调和阴阳,促进“阴阳自和”的作用。2、当归补血汤:是补气生血的代表方,原方主治血虚发热,重用黄芪意在针对气虚为主的病机特点,也符合早期DN的基本病机。3、自噬活性:是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自我稳定机制,理论上与“阴阳自和”的核心思想异曲同工。4、基于系统生物学思维:从临床到实验研究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阐释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的有效途径。方法:1、临床研究:以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肾病病例为样本库,基于真实世界的研究方法,筛选处方时,选择糖尿病为主要诊断,筛选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例,且临床有效的治疗处方,处方的录入与核对将按照上述要求进行整理,并由中医药专业人员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进行药物频次分析、组方规律分析和新方分析等。2、实验研究:1)体外细胞实验:分别制备正常大鼠血清(Ⅰ)、当归补血汤高剂量(7g/Kg-d)含药血清(Ⅱ)、当归补血汤低剂量(1.75g/Kg·d)含药血清(Ⅲ)、格列齐特(2mg/Kg·d)含药血清(Ⅳ)。体外培养大鼠肾足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高糖组(B组)、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C组)、当归补血汤低剂量组(D组)、格列齐特组(E组)。A组加Ⅰ血清+5mmol/L葡萄糖;B组加Ⅰ血清+30mmol/L葡萄糖;C组加Ⅱ 血清+30mmol/L葡萄糖;D组加Ⅲ 血清+30mmol/L葡萄糖;E组加Ⅳ 血清+30mmol/L葡萄糖。分别培养12h、24h、48h、72h后收集细胞检测。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时段各组足细胞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段各组足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自噬形态。应用Western-Bolt检测细胞中Belcin-1、LC3-Ⅰ和LC3-Ⅱ 蛋白的表达,RT-PCR分别检测Belcin-1、LC3-I和LC3-Ⅱ的mRNA表达水平。2)体内动物实验:制备当归补血汤的醇提取物,在早期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SD大鼠随机分为A组:空白组;B组:模型组;C组: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7g/(kg·d)];D组:当归补血汤低剂量组[1.75g/(kg·d)];E组:格列奇特组[2mg/(Kg·d)]。每组10只,连续灌胃4周后取材。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并观察一般情况、肾脏组织病理(PAS染色),电镜观察肾足细胞的自噬体情况;Western-Blot法分析 Akt(protein kinaseB)、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的表达,RT-PCR法检测miR-21以及Akt、mTOR的mRNA表达。结果:1、临床研究:提示早期DN临床多见症状:神疲乏力、口干、浮肿、腰酸、畏寒等均为糖尿病肾病常见症状,脉象多为沉、细脉。治疗早期DN的常用药物:黄芪、当归、丹参、玄参、山药、茯苓、地黄等,当归补血汤中药对“黄芪-当归”为用药之首,用药四气特点提示温、寒为主次,五味特点甘、苦为序,用药归经频率提示脾、肝、肾、心、肺为顺序。2、实验研究:1)实验一(体外细胞实验):(1)当归补血汤能抑制高糖刺激的肾足细胞增殖,与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同时C组效果最为显着,与D、E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并且发现48h增殖情况差异性最为显着;(2)足细胞在高糖诱导下凋亡明显,不同药物干预对比提示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可以明显减缓凋亡,由于高糖刺激后肾足细胞损伤,出现细胞凋亡,给予药物干预后再孵育48h后,各实验组肾足细胞细胞凋亡率统计分析结果为:A组4.79%、B组39.28%、C组13.66%,D组为19.43%、E组为12.82%;(3)电镜观察相对A组,B组肾小球球囊粘连,有肾间质纤维化,自噬体减少,C、D、E组病变均较模型组轻,而且发现自噬体增多。2)实验二(体外细胞实验):经过高糖干预的肾足细胞自噬标志蛋白表达下降(P<0.05),其中当归补血汤高剂量组对自噬调控结果提示蛋白标志物Belcin-1、LC3-Ⅰ、LC3-Ⅱ明显增加(P<0.05),其中C组效果最为明显(P<0.01)。3)实验三(体内动物实验):(1)一般情况是A组SD大鼠动作敏捷灵活,饮食、皮毛及大小便情况均正常;B、C、D、E各组SD大鼠造模约7天开始活动减少,体重开始下降,逐渐消瘦,皮毛失去光泽,部分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表现,3周后上述表现非常突出;分组给药后的C、D、E各组情况较B组好转,给药1周后C、D组动物反应活跃,食量增加明显,毛发开始光亮,多饮改善,体重逐渐增加;(2)生化指标方面,B组和A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的C、D、E组均与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比C组,E组降糖效果明显。血尿素氮、肌酐,B组和A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的C、D、E组均与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有统计学差异;(3)肾PAS染色,A组肾脏基本正常,未见明显系膜增生或毛细血管变性。B组肾脏可见明系膜基质增生明显,局部可见球囊融合,与A组相比肾脏病变明显,且全部有病变,说明造模成功。C、D、E组肾脏可见明显病变,表现为轻重不一的肾小球、肾小管病变,系膜基质轻度增生。PAS 阳阳性区系膜基质面积变化提示与A组比较B组系膜增生明显(P<0.05),与B组比较,C、D、E各组均能改善系膜增生P<0.05),其中C组效果最好(P<0.01);(4)电镜观察,相对A组,B组肾小球球囊粘连,有肾间质纤维化,自噬体减少,C、D、E组病变均较模型组,而且发现自噬体增多,三组差别不明显;(5)Nephrin蛋白免疫荧光染色,A组足细胞裂孔蛋白Nephrin在肾小球中沿毛细血管袢呈均匀连续的线状分布,B组与A组比较Nephrin组蛋白表达减少,C、D、E组Nephrin蛋开始增加白表达,由连续线状分布变为弥散的颗粒状分布,各组之间提示与A组比较B组Nephrin蛋白明显(P<0.05),与B组比较,C、D、E各组均能改善系膜增生(P<0.05),其中C组效果最好(P<0.01)。4)实验四(体内动物实验):(1)Akt、mTOR的表达均下降,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C组大鼠肾组织Akt、mTOR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2)miR-21及Akt、mTOR的mRNA表达,发现B组和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均与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就下调AktmRNA、mTORmRNA表达而言,发现B组和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均与B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论:1、运用数据分析软件——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对临床治疗DN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说明了治疗早期DN基本病机气虚血不足而瘀及“补气生血”而化瘀治法的综合优势,尤其符合当归补血汤中药对“黄芪胃当归”的用药特点,还可减少或避免西药的副作用,也是进一步实验研究的基础。2、实验研究:1)体外细胞实验提示高糖诱导了肾足细胞的凋亡,而肾足细胞受损是DN的病理基础之一,保护肾功能可以从保护肾足细胞入手,而补气生血法(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的作用在于干预了自噬体的形成,促进了肾足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也是维持细胞功能的基础,所以当归补血汤对足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除影响细胞凋亡以外,还和自噬有关,高糖刺激后Beclinl、LC3-Ⅱ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提示自噬活性受到抑制,正常状态下自噬维护细胞内环境稳定的能力下降,给予当归补血汤干预后发现自噬标志蛋白增加,提示自噬活性增强。综上所述,自噬在肾脏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或许参与DN的发生、发展,而当归补血汤可能阻止高浓度葡萄糖引起的自噬活性下降,提示其通过自噬延缓DN肾损害的作用。2)体内动物实验提示足细胞的损伤和自噬活性下降,当归补血汤治疗后延迟了肾脏的这种损伤的程度,生化指标改善明显,病理结构变化及Nephrin蛋白变化提示与干预自噬有关,基于此,本研究从生化指标和病理形态上说明:补气生血法(当归补血汤)能明显改善早期DN大鼠肾功能,当归补血汤减少蛋白尿作用略优于格列齐特;同时发现当归补血汤能改善Nephrin的抑制状态,发挥减少蛋白尿作用,同时当归补血汤抑制肾组织miR-21表达,进而调控了病理状态下Akt/mTOR信号通路的失衡,保持了肾足细胞自噬活性,抑制了高糖刺激引起的肾系膜增生,起到延缓肾损害的作用,以上表明补气生血法(当归补血汤)能抑制miR-21的表达,靶向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了肾足细胞自噬活性,这可能是其治疗治疗早期DN的重要机制之一,也说明补气生血法(当归补血汤)防治DN可能是通过调控自噬实现的,而自噬活性可能是“阴阳自和”理论的微观基础之一。

吴凤东[10](2019)在《DCD巴马小型猪肝脏常温机械灌注下劈离肝脏移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肝脏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根治性方法,近年来供肝短缺日益明显,劈离肝脏移植(Split liver transplantation,SLT)可将一个肝脏劈分给两个受者,提高了供肝利用率。体外劈离一般是在冷保存条件下进行,其缺陷是延长了冷缺血时间,增加了术后血管和胆管并发症及移植物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体内肝脏劈离缩短了缺血时间,但只能在循环稳定的脑死亡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患者进行。目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rculatory death,DCD)肝脏所占比率越来越大,如果能够对DCD肝脏进行劈离肝移植则会进一步扩大供体来源。DCD患者的循环状况不适合体内劈离,体外劈离又会给经历较长时间热缺血损伤的DCD肝脏带来额外损伤。常温机械灌注(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NMP)能够通过连续提供氧气、营养物质,维持细胞的生理机能及代谢,修复肝脏损伤。本研究拟构建简单、稳定、实用的NMP灌注保存系统,并探讨NMP对DCD猪肝SLT的保护作用。方法1.巴马小型猪肝脏解剖学研究:结合文献并通过对5只巴马小型猪腹部和肝脏进行解剖研究,观察肝脏各叶的大小,观察肝动脉、门静脉、胆道和肝静脉的解剖分布走行以及肝脏劈离面的选择,为肝脏劈离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2.猪原位无转流劈离肝移植的研究:选用健康巴马小型猪20只,分别按文献方法获取供肝和原位无转流肝脏移植(预实验组),以及改进方法获取供肝和原位无转流肝脏移植(实验组),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生化、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掌握猪原位无转流肝脏移植手术技巧及验证模型的稳定性;选用健康巴马小型猪10只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按前面所述实验组方法获取供肝,供肝在冷保存过程中沿肝中裂劈离,注意保护门静脉右中叶支和右外侧叶胆管,以右半肝为移植物行原位无转流劈离肝移植,观察术中情况、术后化验、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掌握劈离肝移植手术技巧。3.常温机械灌注DCD巴马小型猪劈离肝脏移植研究:选用健康巴马小型猪10只,随机选取5只作为灌注采血用,其余5只在供肝获取时建立功能性热缺血30分钟和无循环热缺血10分钟DCD模型,进行DCD肝脏体外NMP,观察NMP过程中门静脉和肝动脉灌注压、灌注液流量和胆汁分泌量变化,检测胆汁中碳酸氢盐和胆汁PH值,测量灌注液乳酸及ALT、AST变化,评估肝脏活力并改进灌注液组成、灌注通路设计和灌注模式;DCD猪肝脏常温机械灌注下劈离肝移植研究:巴马小型猪30只,其中10只作为采血用,其余20只分为供体组和受体组,每组10只。供体组均建立功能性热缺血30分钟和无循环热缺血10分钟DCD模型,受体组随机分为冷保存DCD肝脏劈离移植组(冷保存5小时)和NMP保存DCD肝脏劈离移植组(冷保存2小时后NMP 3小时),每组5只,分别进行右半肝供肝原位无转流肝脏移植,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生化、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结果1.巴马小型猪肝脏解剖与人有一定区别,其固定韧带薄弱,肝动脉分支多,门静脉右中叶支起于门静脉左干起始段。胆管有多种变异,尾状叶和右外侧叶胆管绕行汇入左肝管约占2/3。下腔静脉与尾状叶间难以解剖分离,左半肝移植需重建替代下腔静脉的血管。肝中裂平面左右肝之间的交通支较少,在此平面进行劈离可将肝脏分为左右侧体积相近的两个半肝。2.采用改进方法获取供肝和原位无转流肝脏移植,有利于无肝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出血、低体温发生率显着降低,预实验组7天存活率20%,实验组7天存活率80%。冷保存肝脏劈离过程中无门静脉右中叶支的损伤,无肝脏断面搭桥重建肝静脉,与全肝移植实验组对比,劈离肝移植术后ALT、AST均显着增高,生存率稍低(80%对60%)。3.通过在门静脉灌注通路添加压力缓冲装置,保证了灌注期间灌注压力的可控性,采用20分钟内逐渐升温升压的NMP灌注模式,DCD肝脏在体外灌注期间,血液动力学稳定,灌注液乳酸由灌注初期6.04±0.54mmol/L下降到结束时1.96±0.294mmol/L,NMP期间分泌胆汁逐渐增加,NMP结束前胆汁PH和碳酸氢盐浓度分别为7.59±0.04和32.98±1.04 mmol/L。与冷保存DCD肝脏劈离移植组比较,NMP保存DCD肝脏劈离移植组开放后循环更加稳定,其术后在3天生存率为60%,差异有显着意义。结论巴马小型猪有其特殊的解剖学特点,右半肝供肝移植宜选择肝中裂为劈离面,劈离时需注意防止损伤门静脉右中叶支和右外侧叶胆管;采用改进方法获取供肝和原位无转流肝脏移植的实验模型稳定,但是与全肝移植对比劈离肝移植仍然会对动物恢复造成显着的影响;在门静脉灌注通路增加压力缓冲装置可使灌注血液动力学更稳定,在灌注早期采用逐渐升温升压的NMP灌注模式,在NMP灌注后期进行肝脏劈离,可以修复肝脏并减少灌注机械性损伤。NMP期间通过对灌注液乳酸和分泌胆汁的检测,可以进行肝脏活力的评估。通过对比静止冷保存和NMP条件下DCD猪肝劈离肝移植,证明了NMP保存对DCD猪劈离肝移植的保护作用。

二、动物实验用膜肺的收集与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物实验用膜肺的收集与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ECMO与IABP辅助支持在心脏移植及心脏外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ECMO机械辅助在心脏移植围术期的应用
    中文摘要1
    ABSTRACT1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ECMO机械辅助在心脏外科手术后的应用
    中文摘要2
    ABSTRACT2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ECMO合并IABP辅助在心脏外科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2)EPO预处理BMSCs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部分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促红素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写词简表
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中西医综合方案治疗ARDS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及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汇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复苏合剂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理论探讨
    1.中医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认识和研究
        1.1 中医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认识
        1.2 中医宗气与阳气理论
    2 关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则治法
        2.1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
        2.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则治法
        2.2.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则概述
        2.2.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法
第二部分 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ARDS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2.2 研究对象的选择
    3 研究方案
        3.1 试验研究设计
        3.2 分组
        3.3 干预
        3.4 常规治疗
        3.5 中药治疗
        3.6 观察指标
        3.7 盲法设计及实施
        3.8 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3.9 总结与资料保存
        3.10 伦理委员会审批
        3.11 临床试验注册
        3.12 样本量及其计算的依据
        3.13 统计分析
        3.14 研究流程图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收集情况
        4.2 各中心收集病例的情况
        4.3 基线分析
        4.4 主要结局指标比较
        4.5 次要结局指标
        4.6 两组患者接受的治疗分析
        4.7 感染发生情况
        4.8 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第三部分 复苏合剂对ARDS大鼠肺泡细胞蛋白表达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1 研究背景
    2 研究内容
    3 实验结果
    5 讨论
        5.1 关于临床试验结果的讨论
        5.2 关于动物实验结果的讨论
        5.3 温肾潜阳法的理论依据及作用
        5.4 复苏合剂方解
        5.5 复苏合剂药物组成分析
        5.6 现代医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局限
    6 结论
    7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文献研究
    1.现代医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认识
        1.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定义
        1.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1.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
        1.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理生理
        1.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2.祖国医学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认识
        2.1 病名溯源
        2.2 病因病机
        2.3 中药研究进展
        2.4 辨证论治
    3.总结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4)通腑泻肺方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脓毒症相关ARDS的概念及认识的变迁
    1.2 ARDS异质性研究
    1.3 脓毒症相关ARDS的主要发病机制
        1.3.1 促炎反应与抗炎反应的平衡失调
        1.3.2 血管内皮损伤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1.3.3 凝血功能紊乱
        1.3.4 肠道细菌/细菌内毒素移位
    1.4 中医对脓毒症相关ARDS的理论认知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相关ARDS进展
        1.5.1 脓毒症病因治疗
        1.5.2 机械通气治疗
        1.5.3 新型治疗策略的选择
        1.5.4 中医药及针灸治疗
第二章 通腑泻肺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系统评价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搜索方案和研究选择
        2.2.2 确定研究的特点
        2.2.3 偏倚风险
        2.2.4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肠功能的影响
    3.1 研究背景
    3.2 资料与方法
        3.2.1 研究设计
        3.2.2 病例选择
        3.2.3 研究方法
        3.2.4 观察指标
        3.2.5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
        3.3.1 一般情况
        3.3.2 动脉血气分析及氧合指数
        3.3.3 肠屏障功能及炎症因子指标
        3.3.4 28d累积死亡率
    3.4 讨论
第四章 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ARDS大鼠NLRP3炎症小体及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4.1 研究背景
        4.1.1 失控的炎症反应继发的肺损伤是脓毒症相关ARDS核心发病机制
        4.1.2 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与脓毒症炎症风暴相关,进一步加重继发靶器官损伤
        4.1.3 通腑泻肺(TFXF)治疗脓毒症相关ARDS临床疗效显着,可能通过抑制NLRP3的激活,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减轻脓毒症相关肺损伤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
        4.3.1 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大鼠72h生存率的影响
        4.3.2 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ARDS大鼠肺组织炎性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4.3.3 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ARDS大鼠血清炎性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4.3.4 通腑泻肺方对脓毒症相关ARDS大鼠肺组织炎症小体及炎性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语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体外膜肺氧合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入选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1.3 AKI诊断及分期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临床资料收集
        1.2.2 实验室检测指标收集
    1.3 预后指标说明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ECMO患者AKI发生情况
    2.2 ECMO患者入院原因情况
    2.3 患者ECMO辅助原因情况
    2.4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5 2组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2.6 ECMO相关AKI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7 2组患者预后分析
    2.8 不同AKI分期与预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体外膜肺氧合相关急性肾损伤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980促进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功能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LINC01980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LINC01980促进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功能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LINC01980促进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在职攻博期间其它研究(一)
    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辅助下行纵隔肿瘤切除、上腔静脉置换术是安全可行的
在职攻博期间其它研究(二)
    回顾性分析28例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手术还是介入技术?
在职攻博期间其它研究(三)
    CanPatrol~(TM)技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评价
文献综述 长链非编码RNA在食管鳞癌中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职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在职攻读学位期间的其它成就
致谢

(7)头孢喹肟和达氟沙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PK/PD同步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或符号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细菌的分类和形态结构
        1.1.2 细菌的生物分类和血清型分类
        1.1.3 致病因子
        1.1.4 流行特点
        1.1.5 诊断方法
        1.1.6 防治措施
        1.1.7 在防治猪胸膜肺炎时现存的问题
    1.2 解决方案
        1.2.1 基于杀菌曲线的PK/PD结合模型指导给药方案
        1.2.2 基于MIC的 PK/PD结合模型指导给药方案
        1.2.3 基于MPC的 PK/PD结合模型指导给药方案
        1.2.4 微透析技术在PK/PD结合模型上的应用前景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头孢喹肟和达氟沙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菌种
        2.2.2 药品和试剂
        2.2.3 仪器设备
        2.2.4 药物储备液的配制
        2.2.5 NAD储备液和灭菌生理盐水的配制
        2.2.6 TSB和 TSA培养基的配制
        2.2.7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启用和培养
        2.2.8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鉴定
        2.2.9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2.2.10 对数期菌悬液的制备
        2.2.11 头孢喹肟和达氟沙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敏感性测定
        2.2.12 不同浓度药物在TSB中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杀菌曲线
        2.2.13 杀菌速率的计算
        2.2.14 杀菌速率与药物浓度的拟合和分析
    2.3 结果
        2.3.1 细菌鉴定结果
        2.3.2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TSB中的生长曲线
        2.3.3 头孢喹肟和达氟沙星在TSB肉汤中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和 MBC
        2.3.4 头孢喹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2.3.5 头孢喹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杀菌速率的计算和拟合
        2.3.6 达氟沙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2.3.7 达氟沙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杀菌速率的计算和拟合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头孢喹肟在猪体内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PK/PD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菌种
        3.2.2 药品和试剂
        3.2.3 仪器设备
        3.2.4 药液和试剂的配制
        3.2.5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培养基的配制
        3.2.6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培养方法
        3.2.7 试验动物和猪组织笼的埋置
        3.2.8 头孢喹肟在TSB和 TCF中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敏感性检测
        3.2.9 猪组织笼感染模型的建立
        3.2.10 给药方案和组织液样品的收集
        3.2.11 头孢喹肟在TCF中浓度的检测
        3.2.12 PK/PD参数与抗菌效果的拟合
    3.3 结果
        3.3.1 头孢喹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
        3.3.2 头孢喹肟在猪组织笼感染模型中的药动学
        3.3.3 头孢喹肟在猪组织笼感染模型中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抗菌活性
        3.3.4 PK/PD参数与抗菌效果的拟合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达氟沙星在猪体内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PK/PD-MSW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菌种
        4.2.2 药品和试剂
        4.2.3 仪器设备
        4.2.4 试剂配制
        4.2.5 达氟沙星在MHA上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MIC_(99)和MPC的测定
        4.2.6 猪组织笼感染模型的建立
        4.2.7 达氟沙星的给药方案和在组织液中的药动学
        4.2.8 达氟沙星在组织笼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杀菌曲线和突变菌的恢复生长曲线
        4.2.9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敏感性和突变频率的检测
        4.2.10 PK/PD参数与细菌敏感性和突变频率的关系
        4.2.11 耐药菌的QRDRs基因的PCR扩增
    4.3 结果
        4.3.1 达氟沙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MIC_(99)、MPC
        4.3.2 达氟沙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杀菌曲线和耐药菌的恢复生长曲线
        4.3.3 达氟沙星在组织笼内的药动学
        4.3.4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敏感性和突变分数变化
        4.3.5 PK/PD参数与耐药突变菌的关系
        4.3.6 耐药菌外排泵机制的检验和耐药基因的检测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小鼠大腿微透析液中头孢喹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PK/PD同步模型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菌种和实验试剂
        5.2.2 仪器设备
        5.2.3 药液和试剂的配制
        5.2.4 实验动物
        5.2.5 头孢喹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敏感性检测
        5.2.6 微透析探针对头孢喹肟的体外回收率的测定
        5.2.7 免疫抑制小鼠和感染小鼠的制备
        5.2.8 小鼠大腿微透析探针的埋置及对头孢喹肟的体内回收率测定
        5.2.9 游离头孢喹肟在小鼠血浆和大腿中的药动学
        5.2.10 微透析技术测量头孢喹肟在血浆中的蛋白结合率
        5.2.11 血浆和透析液中头孢喹肟浓度的检测
        5.2.12 头孢喹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PK/PD结合模型的研究
        5.2.13 PK/PD参数与抗菌效果关系的分析
    5.3 结果
        5.3.1 头孢喹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
        5.3.2 微透析探针在体内外对头孢喹肟的回收率
        5.3.3 微透析探针对头孢喹肟的体内回收率和头孢喹肟的血浆蛋白结合率
        5.3.4 游离头孢喹肟在小鼠血浆和大腿中的药动学
        5.3.5 PK/PD参数与抗菌效果的关系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及创新点
    6.1 全文讨论
    6.2 全文结论
    6.3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感染小鼠血浆和大腿中的游离头孢喹肟浓度及给药前后的细菌数量
附录B:发表的文章

(8)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在低温机械灌注优化心脏死亡供肝质量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的创新点
英文缩略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低温机械灌注对于大鼠心脏死亡供肝的保护效果研究
    1.1 引言
    1.2 实验材料和方法
    1.3 统计分析方法
    1.4 实验结果
    1.5 讨论
    1.6 结论
第二部分 TXNIP/NLRP3 炎性体通路在低温机械灌注改善大鼠心脏死亡供肝质量的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3 统计分析方法
    2.4 实验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第三部分 TXNIP/NLRP3 炎性体通路在肝脏中的表达模式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3 统计分析方法
    3.4 实验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基于miR-21靶向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补气生血法调控自噬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补气生血法
    2 现代医学对早期DN及自噬的认识
    3 中医药学对早期DN及自噬的认识
    4 总体思路及探究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基于中医辅助传承系统的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用药规律分析
    1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对高糖作用下肾足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当归补血汤含药血清对高糖作用下肾足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当归补血汤对早期DN大鼠肾功能及足细胞自噬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当归补血汤干预miR-21靶向Akt/mTOR信号通路对早期DN大鼠足细胞自噬活性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一、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二、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10)DCD巴马小型猪肝脏常温机械灌注下劈离肝脏移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巴马小型猪肝脏解剖学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动物
        1.1.2 麻醉及静脉动脉通路建立
        1.1.3 手术方法
    1.2 结果
        1.2.1 巴马小型猪肝脏大体解剖
        1.2.2 巴马小型猪肝脏各叶重量及比率
        1.2.3 巴马小型猪肝脏血管和胆道
    1.3 讨论
二、巴马小型猪经典非转流肝脏移植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1.2 麻醉及静脉动脉通路建立
        2.1.3 肝脏获取及修整
        2.1.3.1 预实验组供肝获取及修整
        2.1.3.2 实验组供肝获取及修整
        2.1.4 受体手术
        2.1.5 术后治疗方案
        2.1.6 观察指标
        2.1.7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移植术后基本情况
        2.2.2 术中血流动力学及体温改变
        2.2.3 实验组术后肝功能改变
    2.3 讨论
        2.3.1 猪肝脏移植的困难
        2.3.2 猪肝脏移植血液的准备及无肝期处理
        2.3.3 猪肝脏移植供肝获取和移植技术的改进
        2.3.4 猪肝脏移植的体温维持和术后管理
    2.4 小结
三、巴马小型猪经典非转流劈离肝脏移植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3.1.2 手术方法
        3.1.2.1 麻醉和供肝获取方法
        3.1.2.2 供肝劈离及修整
        3.1.2.3 受体肝脏劈离式移植手术(右半肝)
        3.1.3 术后治疗方案
        3.1.4 观察指标
        3.1.4.1 手术基本情况
        3.1.4.2 受体术后监测指标
        3.1.5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移植术后基本情况
        3.2.2 术后肝功能情况
    3.3 讨论
        3.3.1 劈离肝移植左、右半肝移植物的选择
        3.3.2 血管和胆道的劈离
        3.3.3 劈离肝移植的管理和并发症的防治
    3.4 小结
四、巴马小型猪DCD肝脏常温机械灌注研究
    4.1 对象和方法
        4.1.1 常温机械灌注装置的主要设备及材料
        4.1.2 实验药品
        4.1.3 实验动物
        4.1.4 DCD供肝获取
        4.1.5 常温机械灌注灌注液配方
        4.1.6 常温机械灌注管路运行及检测
        4.1.7 灌注过程中标本收集
        4.1.8 统计方法
    4.2 结果
        4.2.1 灌注过程中血液动力学情况
        4.2.2 常温灌注过程中灌注液酶学、乳酸,胆汁情况
    4.3 讨论
        4.3.1 DCD肝脏模型的建立
        4.3.2 NMP灌注液成分
        4.3.3 氧气浓度
        4.3.4 灌注模式(灌注压力和灌注温度)
    4.4 不足
五、DCD巴马小型猪肝脏常温机械灌注下劈肝脏移植的研究
    5.1 对象和方法
        5.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5.1.2 手术方法
        5.1.2.1 冷保存组手术方法
        5.1.2.2 NMP组手术方法
        5.1.3 术后治疗方案
        5.1.4 观察指标
        5.1.4.1 手术基本情况
        5.1.4.2 受体术后监测指标
        5.1.5 统计分析
    5.2 结果
        5.2.1 移植术后基本情况
        5.2.2 生化检验情况
        5.2.3 组织学改变
    5.3 讨论
        5.3.1 DCD肝脏在常温机械灌注下劈离的优势
        5.3.2 DCD肝脏在常温机械灌注下劈离的时机
        5.3.3 常温机械灌注下劈离需要注意情况
        5.3.4 NMP对DCD劈离肝移植的保护作用
    5.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肝脏机械灌注保存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动物实验用膜肺的收集与处理方法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ECMO与IABP辅助支持在心脏移植及心脏外科的应用[D]. 解衍博.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2)
  • [2]EPO预处理BMSCs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作用的初步研究[D]. 乔禹铭.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6)
  • [3]中西医综合方案治疗ARDS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及动物实验研究[D]. 张松.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4]通腑泻肺方治疗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程璐.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5]体外膜肺氧合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D]. 赵腊梅. 河南大学, 2020(03)
  • [6]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980促进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功能及机制研究[D]. 张世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7]头孢喹肟和达氟沙星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PK/PD同步模型研究[D]. 张龙飞.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8]TXNIP/NLRP3炎性体通路在低温机械灌注优化心脏死亡供肝质量的作用机制[D]. 何维阳. 武汉大学, 2019(07)
  • [9]基于miR-21靶向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补气生血法调控自噬防治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和实验研究[D]. 叶太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DCD巴马小型猪肝脏常温机械灌注下劈离肝脏移植的实验研究[D]. 吴凤东.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动物实验用膜肺收集处理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