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制备、聚合及表征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制备、聚合及表征

一、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制备、聚合及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杰[1](2021)在《基于双羧基型阴离子单体的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丙烯酰胺(PAM)是丙烯酰胺(AM)的均聚物、AM与其他离子单体的共聚物以及聚丙烯酰胺衍生物的统称。丙烯酰胺由于其简单的分子结构和分子双键改性的多重优势,在实际生活中引起了广泛的应用。事实上,尽管聚丙烯酰胺官能团单一且易聚集,从而影响聚丙烯酰胺的性能,但由于其离子基团丰富、分子结构可调,从而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水处理、造纸、石油开采等。羧酸盐类阴离子对重金属离子和阳离子污染物具有很强的亲和力,为了增强阴离子单体的亲和力,在聚丙烯酰胺的结构中引入富羧酸型功能单体,形成具有高阴离子电荷,高亲水性的新型功能型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本论文以谷氨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二羧酸乙烯基有机单体—2-丙烯酸酰胺基戊二酸(APA),并通过采用复合引发体系,水溶液聚合法探究引发剂用量、单位浓度、体系pH值等因素对聚合过程及产物特性粘数的影响,所得产品的结构通过FT-IR和1H-NMR进行分析表征,并将得到的产品P(AM-APA)、P(AM-DAC-APA)应用于实验室模拟污水絮凝测试实验。具体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复合引发体系引发AM均聚,制备了非离子聚丙烯酰胺PAM,实验探索了每一个条件对聚合工艺的直接影响,得到的最佳聚合工艺分别是为:KPS用量为0.025%,还原剂与氧化剂最佳摩尔比例为1:10,V-50用量优选为0.1%,体系pH值7-8条件下,特性黏数达18.72 d L/g(分子量为1.325×107g/mol);此外,基于电荷作用的机理,设计合成制备了阴离子型功能单体APA。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NMR的结果表明,非离子PAM产物以及阴离子型功能单体APA被成功制得。以AM、APA作为反应单体,通过复合引发体系二元共聚得到阴离子P(AM-APA),系统的研究每一个聚合工艺条件对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得到的最佳聚合工艺分别如下:KPS浓度为0.025%,还原剂与氧化剂最佳摩尔比例为6:10,V-50占单体质量分数为0.1%,单体浓度为25%,APA的用量为单体摩尔质量的3%,体系pH值4-5条件下,特性黏数达7.26 d L/g(分子量为3.15×106g/mol)。由FT-IR、1H-NMR的分析可知,阴离子型功能单体APA已成功被接入PAM主链,阴离子型聚合物P(AM-APA)被成功制得。在以高岭土作为悬浮污水模拟液的絮凝实验中,双羧基型阴离子聚合物P(AM-APA)较单羧基型阴离子聚合物P(AM-AA)的絮凝性能更加优异,尤其是在较少的用量下能取得更好絮凝效果且具有更好耐酸性能,其中,双羧基型阴离子聚合物所处理的上清液的透光率均能达到96%以上。最后,通过水溶液聚合的方法,以AM、APA、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作为反应单体,通过复合引发体系三元共聚得到P(AM-DAC-APA),系统的研究聚合工艺条件对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得到的最佳聚合工艺分别为:KPS浓度为0.020%,还原剂与氧化剂最佳摩尔比例为1:1,V-50占单体质量分数为0.1%,单体浓度为25%,功能单体用量为单体摩尔质量的10%且DAC:APA摩尔质量比为9:1,初始温度优选为5℃,体系pH值5-6条件下,特性黏数达8.49 d L/g(分子量为3.99×106g/mol)。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NMR的结果表明功能单体DAC、APA已成功接入PAM主链,两性聚合物P(AM-DAC-APA)被成功制得。在以高岭土作为悬浮污水模拟液的絮凝测试中,两性聚合物P(AM-DAC-APA)呈现出优异的絮凝性能,尤其在酸性条件下,上清液的透光率达到分别为90%以上。

袁有金[2](2021)在《吴起油田X区复合纳米微球驱油体系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吴起油田X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部中段,属于低孔低渗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油井见水快,综合含水率高,原油采收率低,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先用聚合物纳米微球封堵油层深部高渗孔喉,再用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对近井油层进行调驱;利用聚合物纳米微球具有软弹可变形的特点,实现聚合物纳米微球在油层内“边走边堵、边堵边走”,对油层深部大孔喉进行封堵,提高注水波及体积;利用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具有强度高且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特点,对近井油层进行调驱,提高注入水的洗油效率,两种纳米微球复合驱能显着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原油采收率。利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聚合物纳米微球,优化合成条件,最终确定微乳液中:油相(5号白油)43.16wt%、乳化剂(Span80:Tween80=3:1)18.38wt%、水相(丙烯酰胺40wt%,AMPS10wt%,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05wt%)38.46wt%;最佳反应条件:搅拌速度500~800rpm,初始温度为35℃,引发剂用量(过硫酸铵与亚硫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1:1)为水相溶液的0.55%,反应2小时,并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及性能评价。利用硅烷偶联剂对二氧化硅进行改性,选用碳原子为9的硅烷偶联剂(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用量为二氧化硅的6%,先把硅烷偶联剂置于醇水混合溶液(无水乙醇:去离子水=9:1)中进行水解,用蒸馏水把二氧化硅配成乳液,然后把水解后的硅烷偶联剂溶液与二氧化硅乳液在85℃条件下反应2小时,制得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并对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进行结构表征及性能评价。利用高低渗人造岩心(一个渗透率为500×10-3μm2,另一个为5×10-3μm2,模拟高低渗油层)模拟油层的非均质性,通过岩心物模驱油实验,优化聚合物纳米微球和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复合驱段塞,结果表明:0.30%聚合物纳米微球注入0.30PV,再注入0.30%的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0.30PV,提高采收率23.0%;较相同注入量聚合物纳米微球提高采收率10%;较相同注入量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提高采收率17.8%;表明纳米微球复合驱油效果优于单一驱。选择吴起油田X区Y井组进行现场试验,施工后日产油从5.94t/d上升到6.95t/d,日产油提升了17%,综合含水率从70.03%下降到56.58%,下降了13.45%,纳米微球复合驱油体系能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

李禹红[3](2021)在《ZIF-8/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属有机骨架(MOFs)具有尺寸可控、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优点。然而,由于MOFs加工性能差、粉尘形成的安全隐患和回收等问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通过高分子与MOFs的复合可有效改善MOFs性能,在药物控释载体、传感器件、3D打印、重金属离子吸附、CO2气体吸附等领域有着极大地应用价值。ZIF-8具有比表面积大、尺寸可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优势,作为药物缓释体系及气体吸附均得到了广泛研究。但是,由于其水溶性差导致其在水相中分散不均匀,通过与水溶性高分子复合可提高其在水相中分散性和稳定性。本论文旨在合成系列ZIF-8/聚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双丙烯酰胺复合材料,进一步研究该复合材料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与分散性、表面浸润性能、药物负载性能及其CO2吸附性能。本论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金属有机框架(MOFs)/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首先,我们对MOFs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其次,详细介绍了MOFs与高分子的结合方式。最后,综述了目前MOFs/高分子复合材料在药物控释载体、传感器件、3D打印、吸附重金属离子、CO2气体吸附等领域的应用。第二章以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双丙烯酰胺(DMAPMA)作为单体,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在水相中采用两种方法(三种路线)制备了ZIF-8@聚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双丙烯酰胺复合材料(ZIF-8@PDMAPMA)。考察了DMAPMA投加量以及合成方法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并通过PXRD、FT-IR、SEM等对ZIF-8@PDMAPMA的结构及孔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IF-8@PDMAPMA纳米颗粒呈球状或类似ZIF-8晶体形状轮廓。反应体系中单体、有机配体以及反应过程中形成的高分子链均具有乳化作用,实现了对复合纳米材料粒径及其分布的有效控制,粒径仅50 nm,且分布均一。进一步研究了ZIF-8@PDMAPMA复合材料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溶解性与分散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在的甲醇中不溶解,但在p H=1.2的酸性溶液中溶解,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同时,ZIF-8@PDMAPMA实现了对苯扎氯铵的有效负载和可控释放,最大负载量达到0.05 g/g,且释放率达到83.3%。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内部的ZIF-8的孔隙和表面的高分子柔性链对苯扎氯铵具有多层吸附行为。最后,探究复合材料的CO2吸附性能并模拟了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低温低压有利于吸附,且其吸附既存在物理吸附又存在化学吸附。第三章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了ZIF-8@聚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双丙烯酰胺复合材料(ZIF-8@PDMAPMA)。CTAB/正己醇/正庚烷/水形成反相微乳液体系,以CTAB为表面活性剂,AIBN为引发剂。通过控制DMAPMA投加量与W值(乳液体系中水与CTAB的摩尔比),实现了复合材料的形貌可控。复合材料在极性溶剂中有较好的溶解性能,亲水性增强。同时,复合材料ZIF-8@PDMAPMA对CO2的吸附在低温高压有利于吸附,经6次循环吸附-脱附,复合材料的再生效率在90%以上,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最后,对其吸附动力学进行了模拟,表明复合材料对CO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说明主要为化学吸附。第四章,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在正己醇/正庚烷/水组成的体系制备了层状的ZIF-8@聚高分子网络复合材料(ZIF-8@PNs)。ZIF-8@PNs在甲苯、氯仿和甲醇溶剂中均溶解,特别在四氢呋喃中不溶但有较好的分散性,亲水性增大。同时,ZIF-8@PNs在低温高压有利于CO2的吸附,最高吸附量可达到2.079 mmol/g。循环6次后,每个循环周期的再生效率都大于90%,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最后,对其吸附动力学进行了模拟,表明复合材料对CO2的吸附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说明主要为物理吸附。本文分别在水相中和微乳液体系中制备了ZIF-8与PDMAPMA的复合材料,呈现纳米颗粒、棒状以及片层结构等形貌,实现了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和尺寸的调控。ZIF-8与PDMAPMA复合后,其亲水性明显改善。同时,实现了小分子药物在水相中有效控释,对CO2气体吸附性能进一步提高。通过本文研究,为MOFs/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也为这类复合材料在生物医药、CO2吸附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王阿强[4](2020)在《超高开关比的盐响应智能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智能分离膜是一种具有刺激响应特性的分离膜,可以根据外界刺激性信号,如温度、pH、光、电场、磁场、离子/分子种类或浓度等等的改变,来自动改变智能分离膜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自主调节膜孔径大小,从而方便地远程控制分离膜的选择性和渗透性,在可控运输、药物释放、精细分离、组织工程及传感器等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智能分离膜一般由普通高分子底膜和刺激响应功能材料两部分构成,其响应能力主要由刺激响应功能材料的性质或者结构决定。刺激响应功能材料在形态上主要分为线性高分子链、三维交联网络凝胶、微凝胶球三种。目前,研究者们往往只使用其中一种刺激响应材料构建智能分离膜,但由于一种刺激响应材料的响应能力有限,智能分离膜的响应开关比(受到刺激时智能分离膜的渗透通量与未受到刺激时智能分离膜的渗透通量的比值)通常较低,这导致智能分离膜对流体传输的调控能力偏弱,严重限制其广泛应用。因此,开发制备高开关比的刺激响应智能分离膜十分重要。本文将线性高分子链和纳米水凝胶两种刺激响应材料引入到传统高分子基底膜上,在两种刺激响应材料的协同作用下,成功制备得到一种具有超高开关比的盐响应智能分离膜。具体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制备得到含有氨基的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并通过调整乳化剂用量、水的用量、单体的浓度以及助乳化剂的添加逐步优化了该反相微乳液聚合体系,从而将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的制备产率从0.72%提高至5.35%。制备得到的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的平均粒径在55-65nm之间。测试了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的盐响应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在低浓度盐溶液中体积基本保持不变,而在高浓度盐溶液中体积膨胀变大。(2)将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接枝到聚丙烯酸接枝聚偏氟乙烯多孔底膜(PAA-g-PVDF膜)的表面和孔壁上的聚丙烯酸链上,成功制备了具有超高开关比的盐响应智能分离膜。在线性聚丙烯酸链和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两种功能材料协同作用下,该智能分离膜表现出超灵敏的响应特性,对镁离子的开关比最高可达89.6倍,对钙离子的开关比最高可达89.3倍。此外,该盐响应智能分离膜对刺激源的响应非常迅速,在连续过滤过程中,一旦改变盐离子溶液浓度或种类,该智能分离膜的渗透通量迅速发生改变。这些特性表明该盐响应智能分离膜在流体的可控输运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车二强[5](2020)在《反相乳液聚合制备油包水型聚丙烯酰胺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油田开发技术的发展,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被广泛应用于油田驱替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聚丙烯酰胺在钻井、酸化、压裂、堵水、固井及三次采油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需求量极大。但单独使用聚丙烯酰胺主要存在很多问题,如粉状产品不易加水溶解,在现场应用时很不方便;目前采用的粉状、乳液和水溶性聚丙烯酰胺在耐盐、耐温性和耐剪切力方面均表现较差,在注水加压过程中容易产生絮聚或降解。另外是通过乳液制备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不高,不能够产生较强的润滑、增稠和驱油作用,所以急需加以改进。目前改进的多是通过反相乳液制备的聚丙烯酰胺。但其稳定性、增稠能力、耐盐和耐剪切力性能仍不能适应高矿化度、高密度、高压及低渗透油田的需要。因此,如何制备高分子量且具有良好耐温、耐盐和耐剪切力的聚丙烯酰胺乳液产品已经成为当前油田提高采收率研究的热点。本文选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2-丙烯酰胺基长链烷基磺酸钠(SADS)作为功能单体与丙烯酰胺(AM)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合成了高含固量和高分子量乳液聚合物。与水混配后能够快速增稠并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抗剪切性能。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完成了预期目标性能的乳液型聚丙烯酰胺压裂液的合成与制备。对乳化剂用量、单体配比、单体总占比、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pH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不同类型聚合物的合成最佳条件。得出较佳实验配方:油水比1.2,乳化剂用量5%~6%,聚合单体质量分数30%,引发剂用量0.02%,聚合反应温度控制在35~40℃,反应时间6h。(2)对不同离子性和离子度的产品PAM-AMPS、PAM-DMC、SPAMA进行了红外以及核磁检测分析,确定了合成共聚物的结构,与预期目标产品一致。乳液聚合物的XRD测试结果表明,这些聚合物具有无定形结构,通过SEM观察和粒度分析观察聚合物的微观状态呈均匀细小分布颗粒。聚合物PAM-AMPS、PAM-DMC、SPAMA 粒径分布分别为 182nm,198.6nm,105.5nm,径分布均匀,呈单峰分布符合高斯分布,具有良好的乳液稳定性。聚合物GPC测试结果聚合物分子量均在35万以上。(3)通过对聚合物的剪切性能,流变性能以及耐温耐盐性能的测试与论证,聚合物 PAM-AMPS、PAM-DMC、SPAMA 在 90℃,20000g/L 高矿度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表观粘度,分别为69mPa.s,60mPa.s,64mPa.s。具有良好的稠化能力,聚合物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网状结构,分子链间相互缠绕其优异的黏弹性,为其在酸化、压裂及三次采油中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其中阳离子PAM适用于酸性压裂。而阴离子PAM主要适用于驱油。疏水缔合PAM适用于压裂。

张方[6](2019)在《低渗透油藏纳微米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聚合物微球具有初始粒径较小、溶胀性能优良、工艺流程简单且封堵能力出色等特点,其在油田深部调驱领域有着较大应用潜力。本研究针对低渗透油藏深部调驱中堵剂应用性能较差等问题,设计合成了一种粒径分布集中、强度较大、溶胀性能适宜、体系有效成份含量较高、调驱性能良好的纳微米聚合物微球。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白油为分散介质,Span80/Tween80为复合乳化剂,配制了单体水溶液占38.0%,分散相占45.0%,质量比为3:1的Span80/Tween80复合乳化体系占17.0%(分别以体系总质量计)的反相微乳液。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APS/SHS)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利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微球,并以高转化率和高溶胀倍率为目标,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与选择,确定最优合成条件为:聚合反应引发温度为40℃,引发剂和交联剂加量分别为0.50%、0.40%(以单体质量计),搅拌速率为800 rpm。最终合成的微球体系稳定,转化率较高,达到75%以上,粒径分布较窄,粒径中值(D50)为72 nm,在模拟地层水中溶胀24 h的溶胀倍率达到162。为了证明其在低渗透油藏深部调驱应用中的可行性,对聚丙烯酰胺微球的物理性质、形貌特征、结构组成、热稳定性、有效含量、流变性和溶胀性能进行了表征与评价。合成的聚合物微球体系为浅黄色透明液体,在水中完全分散,无絮凝和沉淀,在25℃下的密度和粘度分别为0.962 g/cm3和1728 mPa·s,形貌表征显示聚合物微球形状规则,球形度完整,单分散性好,粒径分布较窄,约在70 nm左右。在性能测试方面,聚合物微球体系有较高的有效含量,可达2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符合相关使用标准;同时,聚合物微球体系还具有较好的注入性和溶胀性能。进行了室内填砂管调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可对水流优势通道实现有效封堵,并沿着孔隙吼道不断深入,最终起到深部调驱的作用。对聚合物微球调驱实验的注入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其在注入量为0.5 PV,注入浓度为2000 mg/L,注入速度为0.3 mL/min的注入条件下,可以获得更高的采收率。为了进一步提高聚合物微球驱油能力,还对聚合物微球调驱实验的注入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中等质量浓度中等段塞注入工艺兼具高质量浓度短段塞和低质量浓度长段塞两种工艺的优点,为最佳段塞工艺;间歇式注入相比于连续式注入,其作用时间更长、微球利用率更高,为最佳注入方式,使用优化后的注入工艺,可以获得更高的采收率提高效果。

赵显丰[7](2019)在《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聚丙烯酰胺(PAM)在很多的研究领域内均得到普遍的应用,比如工业生产、废水治理等。可是它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使它的应用范围受到了限制。为了弥补它的某些缺点从而让它具有更多的使用性能,人们将具有优异性能的不同单体和AM进行聚合。文章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聚合单体,经由复合引发体系引发聚合,从而制备了AM类聚合物:如阴离子类的P(AM-AMPS)产品、阳离子类的P(AM-DAC)产品、两性类的P(AM-AMPS-DAC)产品。探究了引发剂、单体、温度、pH等对聚合工艺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合成条件;通过红外(FT-IR)与核磁(1H-NMR)对产品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并将获得的聚合产品在污水中进行絮凝实验,探究了其絮凝特性。以下为所研究内容的概述:首先,以AM与AMPS为反应单体,在复合引发体系的作用下制备了阴离子类的P(AM-AMPS)产物。考察了各个工艺参数,如引发剂、单体、AMPS、温度、pH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聚合条件:氧化还原引发剂0.028%,偶氮引发剂0.09%,单体的用量30%,AMPS的用量10%,初引发温度为5°C,pH为7-8,特性黏数达1276 mL/g(分子量为6.11×106 g/mol)以上。通过对FT-IR、1H-NMR的研究可以肯定,制备的是P(AM-AMPS)聚合物。在用高岭土悬浮液模拟污水探究其絮凝特性时,将聚合氯化铝(PAC)(60 mg/L)以及阴离子P(AM-AMPS)(30 mg/L)复配时,上清液的透过率达93.99%以上,适宜的pH区间为7-9。其次,以AM与DAC为反应单体,制备了阳离子P(AM-DAC)聚合物。探究了各个工艺参数,如引发剂、单体、DAC、温度、pH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聚合条件:氧化还原引发剂量0.01%,偶氮引发剂量0.06%,单体的用量25%,DAC的用量30%,初引发温度为5°C,pH为7-8,特性黏数达1560mL/g(分子量7.86×106 g/mol)以上。通过对FT-IR、1H-NMR的研究可以肯定,制备的是P(AM-DAC)产品。在用高岭土悬浮液模拟污水探究其絮凝特性时,阳离子P(AM-DAC)共聚物加入量达到20 mg/L时,上清液的透过率达97.76%以上;在用实际工业污水进行絮凝实验时,将阳离子P(AM-DAC)(80 mg/L)以及PAC(110 mg/L)复配使用时,色度的去除率达73.9%以上,COD的去除率达59.92%以上,适宜的pH区间为5-7。最后,用AM、AMPS、DAC三种物质为反应单体,制备了两性P(AM-AMPS-DAC)聚合物。探究了各个工艺参数,如引发剂、单体、AM、AMPS与DAC的比例、温度、pH等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聚合条件:氧化还原引发剂量0.02%,偶氮引发剂量0.08%,单体的用量25%,AM:AMPS:DAC为90:6:4,初引发温度为5°C,pH为7-8,特性黏数达1400 mL/g(分子量6.86×106g/mol)以上。通过对FT-IR、1H-NMR的研究可以肯定,制备的是聚合物P(AM-AMPS-DAC)。在用高岭土悬浮液模拟污水探究其絮凝特性时,将PAC(30mg/L)和两性P(AM-AMPS-DAC)(30 mg/L)复配使用时,上清液透光率能够超过90%;在用实际工业污水进行絮凝实验时,将P(AM-AMPS-DAC)(50 mg/L)和PAC(60 mg/L)复配时,色度的去除率能达58.47%以上,COD的去除率能达45.84%以上,适宜的pH范围区间为1-9。

李燕伟[8](2019)在《反相微乳液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丙烯酰胺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工业污水的絮凝剂,同时还是驱油常用的高分子聚合物。而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由于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对含油污水的絮凝和强化采油(EOR)具有特定的性能和应用。因此该类聚合物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实验在常温下采用无机-有机引发体系和疏水改性合成了疏水缔合两性聚丙烯酰胺,其有别于传统的聚合工艺。本实验采用反相微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合成了水溶性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探究了微乳液聚合的条件,油水的质量比为1:2.5,乳化2 min,在35?C下采用无机-有机组合引发体系引发聚合,合成了分子量为400 W,单体转化率为99.7%的水溶性P(AM-DMC)。采用实验室自动量热反应器测定聚合过程中的反应热,该反应过程中绝热温升最高为20?C,通过计算确定该聚合工艺的热风险评估危险度为低度,聚合过程反应热可控,故可工业化生产。另外,探究了P(AM-DMC)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含油污水的除浊性能,投加量为3 mg/L,浊度除去率达99%。本试验在有机溶剂中,采用季铵化和环氧基胺化反应先后合成了三种不同结构性质的疏水改性剂: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EDQA),丙胺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BQA),N,N-双(氨基丙基异丙醇基二甲基氯化铵)-十二胺(DOQA)。最后上述三种化合物优化合成条件:EDQA的环氧值为48%,转化率为92%;DBQA的收率为80%;DOQA转化率为73%。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产品进行表征,所合成的结构与设计的结构相一致。采用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利用微乳液聚合得到基体聚合物,同时将自制的疏水改性剂进行改性,以期得到三种不同结构的疏水缔合两性聚丙烯酰胺。对合成条件优化,得到单体转化率都达98%以上,固含量达40%的微乳液聚合物。同时微乳液粒径采用透射电镜和粒度分布仪表征,聚合物的结构以及热稳定性采用红外和热重表征,其结果与预期结果相一致。针对辽河油田含油污水,其净水性能为P(AM-AA-DOQA)>P(AM-AA-DOQA)>P(AM-AA-DOQA),表明P(AM-AA-DOQA)投加量15 mg/L时,浊度和油含量去除率分别达98%和96%。稠油破乳实验中,破乳性能P(AM-AA-DBQA)>P(AM-AA-DOQA)>P(AM-AA-EDQA),P(AM-AA-DBQA)投加量为80 mg/L,破乳80 min后脱水达99%。

林惠[9](2019)在《抗盐减阻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页岩气田压裂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返排液,返排液的处理是压裂作业的一个难题。目前广泛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将返排液处理后,加入减阻剂配置成性能优异的减阻水压裂液继续压裂作业。传统的减阻剂在高矿化度的产出水中难以发挥其减阻作用,亟待开发具有良好耐盐性的减阻剂。因此,本文分别通过制备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以及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球/水解聚丙烯酰胺复合体系两种方式来提高聚丙烯酰胺减阻剂的抗盐性。论文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作为疏水改性单体,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AMPS)作为抗盐单体,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方式与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进行共聚,并对乳化剂的含量、HLB值的大小、主要单体AM/AA比例、水相单体浓度、疏水改性单体MMA含量、引发剂含量、功能性单体AMPS含量进行优化。通过结构表征证明成功合成了P(AM/AA/AMPS/MMA)疏水缔合聚合物,各因素对表观粘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MMA含量>AMPS含量>主要单体AM/AA比例>HLB值>引发剂含量>单体浓度;从扫描电镜中可以看出当聚合物溶液浓度超过临界缔合浓度CAC时,由于疏水基团的疏水缔合效应,溶液已经形成了独特空间网络结构。在浓度为3 g/L的盐溶液中,当聚合物的浓度为由0.8 g/L变为1.0 g/L后溶液表观粘度发生突增,溶液表观粘度由原来的2.8 m Pa·s变为4.6 m Pa·s。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仪(DLS)、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样品的组成、粒径及大小分布、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及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球的粒径和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分子量以及盐溶液对复配体系的性能具有较大影响。在浓度为3 g/L的盐溶液中,分子量为2000万的HPAM和纳米级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复配体系具有增粘效果。这种微球与HPAM的复配体系有望用于高矿化度压裂返排液配置滑溜水。

古萌[10](2019)在《高机械强度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合成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大部分油藏现已处于高含水阶段,非均质性严重,需要进行深部调剖,聚合物微球作为新发展的调剖堵水剂,它的尺寸可控并具有优良的溶胀特性,可以在深部调剖过程中达到封堵大孔喉、增油降水的效果。但其机械强度较差,易在地层运移中受挤压破碎,降低封堵效果。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以丙烯酰胺(AM)为主要单体,以丙烯酸丁酯(BA)和改性后蒙脱土(OMMT)为增韧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反向悬浮聚合法分别合成了P(AM-BA)共聚微球、PAM/OMMT复合微球两种微球,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FT-IR、SEM、XRD、EDS、光学显微镜、激光粒度仪等方法对合成的两种微球的分子结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蒙脱土的改性情况等进行了表征。对两种微球在不同溶胀时间、不同温度、不同矿化度水中的溶胀性能及耐盐性、不同剪切速率下的抗剪切性能进行了考察。同时,利用质构仪对两种微球所对应的本体胶的耐压性能及拉伸性能进行评价,并对本体胶进行SEM表征。实验结果表明,BA及OMMT的加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丙烯酰胺微球的机械强度。与PAM微球相比,适量的BA可以降低微球的吸水溶胀性,但对耐盐性影响较小;少量的OMMT的加入则可以降低微球的吸水溶胀性并适当提高微球的耐盐性;两者的加入均会一定程度上减少微球在高剪切速率下的破损情况,而BA对抗剪切性能的提高优于OMMT。在PAM本体胶中加入5wt%的BA可以提高本体胶的拉伸应力4倍,但其对本体胶的压缩性影响较小;在PAM本体胶中加入2wt%的OMMT可以提高本体胶的拉伸应力约5倍,且可使本体胶的压缩应力值增大1倍。

二、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制备、聚合及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制备、聚合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双羧基型阴离子单体的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聚丙烯酰胺的定义及分类
        1.2.1 聚丙烯酰胺的定义
        1.2.2 聚丙烯酰胺的分类
    1.3 聚丙烯酰胺的聚合方法
        1.3.1 水溶液聚合
        1.3.2 反相乳液聚合和反相微乳液聚合
        1.3.3 分散聚合
        1.3.4 悬浮聚合
        1.3.5 模板聚合
    1.4 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1.4.1 聚丙烯酰胺在污水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1.4.2 聚丙烯酰胺在油田开采方面的应用
        1.4.3 聚丙烯酰胺在造纸方面的应用
        1.4.4 聚丙烯酰胺在煤炭浮选方面的应用
    1.5 聚丙烯酰胺的研究现状
        1.5.1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1.5.2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1.5.3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1.5.4 两性聚丙烯酰胺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第2章 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2.2.4 转化率测定
        2.2.5 特性黏数的测定
        2.2.6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2.2.7 聚合物的核磁氢谱测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过硫酸钾浓度对 PAM 特性粘数的影响
        2.3.2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摩尔比对PAM特性黏数的影响
        2.3.3 V-50 浓度对PAM特性粘数的影响
        2.3.4 pH值对PAM特性粘数的影响
        2.3.5 最佳条件合成工艺
    2.4 非离子PAM的红外光谱表征及APA的核磁氢谱表征
    2.5 小结
第3章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APA)的合成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3.2.4 转化率测定
        3.2.5 特性黏数的测定
        3.2.6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3.2.7 聚合物的核磁氢谱测试
        3.2.8 絮凝性能测定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过硫酸钾浓度对 P(AM-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3.3.2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摩尔比对P(AM-APA)特性黏数的影响
        3.3.3 V-50 浓度对 P(AM-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3.3.4 单体浓度对 P(AM-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3.3.5 APA的用量对P(AM-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3.3.6 pH值对P(AM-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3.3.7 最佳条件合成工艺
    3.4 阴离子型聚合物P(AM-APA)的表征
    3.5 絮凝性能的研究
        3.5.1 PAC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3.5.2 P(AM-APA)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3.5.3 pH值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3.6 小结
第4章 两性聚丙烯酰胺P(AM-DAC-APA)的合成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4.2.4 转化率测定
        4.2.5 特性黏数的测定
        4.2.6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4.2.7 聚合物的核磁氢谱测试
        4.2.8 絮凝性能的研究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KPS浓度对P(AM-DAC-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4.3.2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摩尔比对P(AM-DAC-APA)特性黏数的影响
        4.3.3 V-50 浓度对P(AM-DAC-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4.3.4 单体浓度对P(AM-DAC-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4.3.5 功能单体的用量对P(AM-DAC-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4.3.6 DAC与 APA的摩尔比对P(AM-DAC-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4.3.7 初始温度对P(AM-DAC-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4.3.8 pH 值对 P(AM-DAC-APA)特性粘数的影响
        4.3.9 最佳条件合成工艺
    4.4 两性聚合物P(AM-DAC-APA)的表征
    4.5 絮凝性能的研究
        4.5.1 PAC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4.5.2 P(AM-DAC-APA)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4.5.3 pH值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目前存在问题
    5.3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吴起油田X区复合纳米微球驱油体系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吴起油田X区概况
        1.2.1 吴起油田X区储层特征研究
        1.2.2 吴起油田X区油田生产动态分析
    1.3 纳米技术研究现状
        1.3.1 聚合物纳米微球研究现状
        1.3.2 改性纳米微球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聚合物纳米微球合成及性能评价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反相微乳液体系制备
        2.2.1 二元复合乳化体系复配
        2.2.2 反相微乳液制备
    2.3 聚合物纳米微球合成
        2.3.1 实验装置及步骤
        2.3.2 反应机理
        2.3.3 制备工艺优化
    2.4 聚合物纳米微球结构表征
        2.4.1 聚合物纳米微球红外光谱
        2.4.2 聚合物纳米微球粒径分析
    2.5 聚合物纳米微球评价
        2.5.1 聚合物纳米微球流变性
        2.5.2 聚合物纳米微球耐盐性
        2.5.3 聚合物纳米微球膨胀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合成及性能评价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试剂
    3.2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合成
        3.2.1 表面修饰机理
        3.2.2 实验装置及步骤
        3.2.3 制备工艺优化
    3.3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结构表征
        3.3.1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红外光谱
        3.3.2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粒径分析
    3.4 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微球评价
        3.4.1 改性前后二氧化硅亲疏水性对比
        3.4.2 改性前后二氧化硅界面张力对比
        3.4.3 改性前后二氧化硅接触角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米微球复合调驱段塞优化研究
    4.1 建立储层非均质模型
        4.1.1 实验装置
        4.1.2 驱油实验结果分析
    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纳米微球复合调驱段塞现场应用
    5.1 试验区概况
    5.2 现场试验研究
        5.2.1 试验井组选择
        5.2.2 施工方案设计
        5.2.3 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ZIF-8/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MOFs/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1 MOFs的概述
        1.1.1 MOFs的发展
        1.1.2 MOFs的分类
        1.1.3 MOFs的合成方法
        1.1.4 MOFs的应用
    1.2 MOFs/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结合方式
        1.2.1 高分子在MOFs孔中聚合
        1.2.2 高分子在MOFs表面的生长
        1.2.3 高分子包覆MOFs
        1.2.4 MOFs在高分子基质中的嵌入
        1.2.5 MOFs与高分子共混
    1.3 MOFs/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应用
        1.3.1 药物控释载体
        1.3.2 传感器件
        1.3.3 3D打印
        1.3.4 吸附重金属离子
        1.3.5 CO_2 气体吸附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2 水相中ZIF-8@PDMAPMA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在水相中ZIF-8 的制备
        2.2.4 在水相中通过分步法对ZIF-8@PM_1-RI复合物的制备(路线Ⅰ)
        2.2.5 在水相中通过一锅法制备ZIF-8@PDMAPMA复合材料(路线Ⅱ/路线Ⅲ)
        2.2.6 粉末X射线衍射(PXRD)
        2.2.7 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
        2.2.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9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10 热重表征(TGA)
        2.2.11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BET)
        2.2.12 接触角测试
        2.2.13 苯扎氯铵的负载实验及动力学研究
        2.2.14 等温吸附模型
        2.2.15 ZIF-8@PDMAPMA对苯扎氯氨释放性能的测定
        2.2.16 二氧化碳吸附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ZIF-8@PDMAPMA的制备
        2.3.2 表征分析
        2.3.3 表面润湿性探究
        2.3.4 ZIF-8@PDMAPMA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和分散性研究
        2.3.5 复合材料对苯扎氯铵的缓释性能探究
        2.3.6 复合材料的CO_2吸附性能
    2.4 小结
3 反相微乳液中制备ZIF-8@PDMAPMA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ZIF-8@PDMAPMA的制备
        3.2.4 表征及性能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相微乳液聚合法制备ZIF-8@PDMAPMA复合材料
        3.3.2 粉末X射线衍射(PXRD)表征分析
        3.3.3 傅里叶红外(FT-IR)表征分析
        3.3.4 扫描电镜(SEM)的表征分析
        3.3.5 ZIF-8@PDMAPMA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研究
        3.3.6 表面浸润性能探究
        3.3.7 CO_2 吸附性能
    3.4 小结
4 反相微乳液中制备ZIF-8@高分子网络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ZIF-8@PDMAPMA复合材料的制备(ZIF-8@PNs-x)
        4.2.4 ZIF-8@PNs表征及性能测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ZIF-8@PNs-x复合材料的制备
        4.3.2 ZIF-8 及复合材料ZIF-8@PNs-x的宏观图
        4.3.3 粉末X射线衍射(PXRD)表征
        4.3.4 傅里叶红外(FT-IR)表征
        4.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4.3.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4.3.7 热重(TGA)分析
        4.3.8 复合材料在不同溶剂中的分散性能研究
        4.3.9 复合材料的表面浸润性能探究
        4.3.10 CO_2 吸附性能
    4.4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超高开关比的盐响应智能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智能分离膜简述
    1.3 智能分离膜的制备
        1.3.1 整体型智能分离膜
        1.3.2 复合型智能分离膜
    1.4 智能分离膜的分类及其研究进展
        1.4.1 pH响应智能分离膜
        1.4.2 温度响应智能分离膜
        1.4.3 分子响应智能分离膜
        1.4.4 光响应智能分离膜
        1.4.5 电场响应智能分离膜
        1.4.6 磁响应智能分离膜
        1.4.7 离子响应智能分离膜
    1.5 论文研究的出发点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盐响应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2 实验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制备过程的优化
        2.3.2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制备体系的光学照片
        2.3.3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的粒径分析
        2.3.4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的盐响应性能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PVDF多孔膜的制备及其盐响应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PVDF多孔膜的基本表征
        3.3.2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的PVDF多孔膜的盐响应性能
        3.3.3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的PVDF多孔膜的盐响应稳定性
        3.3.4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的PVDF多孔膜的盐响应灵敏性
        3.3.5 两性离子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的PVDF多孔膜用于控制水传输的演示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4.1 论文总结
        4.1.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4.1.2 论文的创新之处
    4.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反相乳液聚合制备油包水型聚丙烯酰胺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前言
    1.1 丙烯酰胺的分类及性质
    1.2 聚丙烯酰胺产品的应用现状
        1.2.1 聚丙烯酰胺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1.2.2 聚丙烯酰胺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1.2.3 聚丙烯酰胺在造纸中的应用
        1.2.4 聚丙烯酰胺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3 聚丙烯酰胺聚合方法概述
    1.4 反相乳液聚合概述
        1.4.1 反相乳液聚合简介
        1.4.2 反相乳液聚合机理介绍
        1.4.3 反相乳液聚合的发展现状
    1.5 本课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2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AMPS)的制备
    2.1 实验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合成方法
    2.2 反相乳液的体系组成的选择
        2.2.1 分散介质的选择
        2.2.2 乳化剂的选择
        2.2.3 引发剂的选择
    2.3 工艺优比
        2.3.1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2.3.2 不同油水比(质量比)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2.3.3 单体质量比优化
        2.3.4 引发剂用量对PAM-AMPS表观粘度的影响
        2.3.5 聚合温度对PAM-AMPS表观粘度的影响
        2.3.6 AMPS含量对产物粘度的影响
        2.3.7 反应体系pH对产物表观粘度的影响
    2.4 聚合物的结构测试与表征
        2.4.1 聚合物PAM- AMPS产率的测定
        2.4.2 聚合物PAM-AMPS的FTIR测试
        2.4.3 聚合物PAM-AMPS乳液粒径测试
        2.4.4 聚合物PAM-DMC的GPC测试
        2.4.5 聚合物PAM-AMPS的XRD测试
        2.4.6 聚合物PAM-AMPS的DTA-TGA测试
        2.4.7 聚合物PAM-AMPS反相乳液稳定性测试
        2.4.8 聚合物PAM-AMPS耐盐性能测试
        2.4.9 聚合物PAM-AMPS耐温性能测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聚合物PAM-AMPS的红外谱图
        2.5.2 聚合物PAM-AMPS反相乳液的粒径分析
        2.5.3 聚合物PAM-AMPS的GPC分析
        2.5.4 聚合物PAM-AMPS的XRD分析
        2.5.5 聚合物PAM-AMPS的DTA-TGA分析
        2.5.6 聚合物PAM-AMPS乳液的稳定性分析
        2.5.7 聚合物PAM-AMPS反相乳液的耐盐性
        2.5.8 聚合物PAM-AMPS反相乳液的耐温性
    2.6 小结
3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PAM-DMC)的制备
    3.1 实验
        3.1.1 实验原料
        3.1.2 实验仪器
        3.1.3 PAM-DMC反相乳液的制备过程
    3.2 工艺优化
        3.2.1 单体配比对PAM -DMC性质影响
        3.2.2 反应温度对PAM-DMC性质影响
        3.2.3 pH对PAM-DMC性质影响
        3.2.4 DMC用量对PAM-DMC性质影响
    3.3 聚合物的测试及结构表征
        3.3.1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3.3.2 聚合物表观粘度的测定
        3.3.3 聚合物PAM-DMC阳离子度的测定
        3.3.4 聚合物PAM-DMC的FTIR测试
        3.3.5 聚合物PAM-DMC的核磁共振氢谱
        3.3.6 聚合物PAM-DMC乳液的粒径测试
        3.3.7 聚合物PAM-DMC的GPC测试
        3.3.8 聚合物PAM-DMC的扫描电镜测试
        3.3.9 聚合物PAM-DMC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试
        3.3.10 聚合物PAM-DMC的热重测试
        3.3.11 聚合物PAM-DMC的稳定性测试
    3.4 聚合物PAM-DMC性能测试
        3.4.1 聚合物PAM-DMC的耐温性能测试
        3.4.2 聚合物PAM-DMC的耐盐性能测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聚合物PAM-DMC的红外谱图分析
        3.5.2 聚合物PAM-DMC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3.5.3 聚合物PAM-DMC乳液的粒径分析
        3.5.4 聚合物PAM-DMC的GPC分析
        3.5.5 聚合物PAM-DMC的扫描电镜图分析
        3.5.6 聚合物PAM-DMC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3.5.7 聚合物PAM-DMC的热重分析
        3.5.8 聚合物PAM-DMC的稳定性分析
    3.6 聚合物PAM-DMC的耐温性
    3.7 聚合物PAM-DMC的耐盐性能
    3.8 小结
4 疏水缔合型聚合物(SPAMA)的制备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1.2 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
        4.1.3 SPAMA的制备
    4.2 实验公益优化
        4.2.1 乳化剂用量
        4.2.2 总单体质量分数
        4.2.3 引发剂用量
        4.2.4 聚合温度
    4.3 结构测试和性能表征
        4.3.1 表面活性
        4.3.2 聚合物SPAMA乳液粒径及粒径分布测试
        4.3.3 聚合物SPAMA的FTIR测试
        4.3.4 聚合物SPAMA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试
        4.3.5 聚合物SPAMA的热重测试
        4.3.6 聚合物流变性能测试
        4.3.7 聚合物SPAMA的耐盐性能测试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SADS表面活性分析
        4.4.2 聚合物SPAMA乳液粒径分析
        4.4.3 聚合物SPAMA的FTIR分析
        4.4.4 聚合物SPAMA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
        4.4.5 聚合物SPAMA的扫描电镜分析
        4.4.6 聚合物SPAMA的热重曲线图分析
        4.4.7 聚合物SPAM水溶液的流变性
        4.4.8 聚合物SPAMA的水溶液粘弹性
        4.4.9 聚合物SPAMAM的耐盐性能
    4.5 小结
5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下一步工作安排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低渗透油藏纳微米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低渗透油藏开发现状
    1.3 深部调驱技术
        1.3.1 深部调驱技术概述
        1.3.2 深部调驱技术现状
    1.4 纳微米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
        1.4.1 纳微米微球调驱技术特点
        1.4.2 纳微米微球调驱技术发展现状
        1.4.3 纳微米聚合物微球在深部调驱中的应用
        1.4.4 纳微米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简介
    1.5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丙烯酰胺类微球
        1.5.1 聚丙烯酰胺类微球研究现状
        1.5.2 微乳液及其制备
        1.5.3 反相微乳液聚合反应的机理
        1.5.4 反相微乳液聚合动力学特征
        1.5.5 反相微乳液聚合的主要影响因素
    1.6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6.1 立题的背景及意义
        1.6.2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合成与优化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主要仪器
    2.2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的制备
        2.2.1 二元复合乳化体系的设计与筛选
        2.2.2 微乳液的配制
    2.3 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合成
        2.3.1 实验装置
        2.3.2 实验步骤
    2.4 聚丙烯酰胺微球转化率的测定
    2.5 聚丙烯酰胺微球粒径的测定
    2.6 聚丙烯酰胺微球溶胀倍率的测定
    2.7 实验结果与讨论
        2.7.1 复合乳化体系组成的确定
        2.7.2 微乳液组成的确定
        2.7.3 聚合反应稳定性与转化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7.4 聚合物微球粒径与溶胀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7.5 聚合物微球合成条件的优化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合物微球体系的表征与评价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 聚合物微球体系物理性质测试
        3.1.3 聚合物微球体系形貌表征
        3.1.4 聚合物微球红外光谱(FTIR)表征
        3.1.5 聚合物微球综合热分析(TG-DSC)
        3.1.6 聚合物微球体系可分离固形物含量测试
        3.1.7 聚合物微球体系流变性测试
        3.1.8 聚合物微球溶胀性能测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聚合物微球体系物理性质评价
        3.2.2 聚合物微球显微观察
        3.2.3 聚合物微球SEM分析
        3.2.4 聚合物微球TEM分析
        3.2.5 聚合物微球红外光谱(FTIR)分析
        3.2.6 聚合物微球综合热分析(TG-DSC)
        3.2.7 聚合物微球体系可分离固形物含量
        3.2.8 聚合物微球体系流变性评价
        3.2.9 聚合物微球溶胀性能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合物微球调驱工艺优化与机理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1.2 填砂管模拟调驱实验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填砂管调驱实验结果
        4.2.2 填砂管调驱实验参数优化
        4.2.3 注入段塞工艺优化
        4.2.4 注入方式优化
        4.2.5 聚合物微球体系低渗透油藏深部调驱机理探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聚丙烯酰胺的概述
        1.2.1 聚丙烯酰胺的定义
        1.2.2 聚丙烯酰胺的分类
        1.2.2.1 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1.2.2.2 支化型和交联型聚丙烯酰胺
        1.2.2.3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
    1.3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1.3.1 水溶液聚合
        1.3.2 反相乳液聚合
        1.3.3 反相微乳液聚合
        1.3.4 分散聚合
        1.3.5 悬浮聚合
        1.3.6 其他聚合方法
    1.4 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1.4.1 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4.2 在造纸中的应用
        1.4.3 在石油开采中的应用
        1.4.4 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1.5 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研究现状
        1.5.1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1.5.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1.5.3 两性聚丙烯酰胺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第2章 阴离子P(AM-AMPS)的合成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2.2.4 转化率的测定
        2.2.5 特性黏数的测定
        2.2.6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2.2.7 聚合物的核磁氢谱测试
        2.2.8 絮凝性能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氧化还原引发剂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2.3.2 V-50 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2.3.3 单体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2.3.4 AMPS含量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2.3.5 初引发温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2.3.6 pH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2.3.7 最佳配比的确认
    2.4 阴离子P(AM-AMPS)的表征
        2.4.1 红外光谱表征
        2.4.2 核磁氢谱表征
    2.5 絮凝实验
        2.5.1 P(AM-AMPS)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2.5.2 PAC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2.5.3 pH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2.6 小结
第3章 阳离子P(AM-DAC)的合成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3.2.4 转化率的测定
        3.2.5 特性黏数的测定
        3.2.6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3.2.7 聚合物的核磁氢谱测试
        3.2.8 絮凝性能测定
        3.2.8.1 高岭土絮凝
        3.2.8.2 污水絮凝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氧化还原引发剂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3.3.2 V-50 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3.3.3 单体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3.3.4 DAC含量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3.3.5 初引发温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3.3.6 pH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3.3.7 最佳配比的确认
    3.4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P(AM-DAC)的表征
        3.4.1 红外光谱表征
        3.4.2 核磁氢谱表征
    3.5 絮凝实验
        3.5.1 高岭土絮凝实验
        3.5.1.1 P(AM-DAC)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3.5.1.2 pH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3.5.2 污水絮凝实验
        3.5.2.1 P(AM-DAC)加入量对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3.5.2.2 PAC加入量对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3.5.2.3 pH对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3.6 小结
第4章 两性P(AM-AMPS-DAC)的合成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4.2.4 转化率的测定
        4.2.5 特性黏数的测定
        4.2.6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4.2.7 聚合物的核磁氢谱测试
        4.2.8 絮凝性能测定
        4.2.8.1 高岭土絮凝
        4.2.8.2 污水絮凝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氧化还原引发剂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4.3.2 V-50 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4.3.3 单体浓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4.3.4 AM含量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4.3.5 AMPS与 DAC的配比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4.3.6 初引发温度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4.3.7 pH对产物特性黏数的影响
        4.3.8 最佳配比的确认
    4.4 两性聚丙烯酰胺 P(AM-AMPS-DAC)的表征
        4.4.1 红外光谱表征
        4.4.2 核磁氢谱表征
    4.5 絮凝实验
        4.5.1 高岭土絮凝实验
        4.5.1.1 P(AM-AMPS-DAC)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4.5.1.2 PAC加入量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4.5.1.3 pH对上清液透光率的影响
        4.5.2 污水絮凝实验
        4.5.2.1 P(AM-AMPS-DAC)加入量对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4.5.2.2 PAC加入量对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4.5.2.3 pH对色度去除率和COD去除率的影响
    4.6 小结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目前存在问题
    5.3 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反相微乳液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丙烯酰胺聚合物分类及应用
        1.2.1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1.2.2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1.2.3 非离子及两性聚丙烯酰胺
        1.2.4 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应用
    1.3 聚合方法
        1.3.1 溶液聚合
        1.3.2 反相乳液聚合
        1.3.3 反相微乳液聚合
    1.4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的合成与应用
        1.4.1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特性
        1.4.2 合成疏水缔合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单体
        1.4.3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进展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1.5.1 该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该课题的主要内容
        1.5.3 该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产品表征方法
        2.2.1 核磁共振波谱(NMR)
        2.2.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2.3 紫外可见光光谱(UV-VIS)
        2.2.4 热重-差热分析(TG-DSC)
        2.2.5 全能近红外稳定分析仪(TURBISCAN LAB)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7 粒度分布(MALVERN ZEN3600)
        2.2.8 气相色谱(GC)
        2.2.9 全自动反应量热仪(RC1)
    2.3 实验分析方法
        2.3.1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2.3.2 阳离子度的测定
        2.3.3 转化率的测定
        2.3.4 环氧值的测定
        2.3.5 环氧氯丙烷转化率的测定
        2.3.6 丙氨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收率的测定
        2.3.7 浊度移除率的测定
        2.3.8 悬浮物移除物的测定
第三章 P(AM-DMC)反相微乳液聚合
    3.1 反相微乳液P(AM-DMC)的合成
        3.1.1 合成原理
        3.1.2 合成方法
        3.1.3 反相微乳液P(AM-DMC)合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3.1.4 P(AM-DMC)结构表征和微乳液性质
        3.1.5 P(AM-DMC)聚合过程放热分析
        3.1.6 P(AM-DMC)聚合过程粒径变化分析
    3.2 P(AM-DMC)在油砂采出液深度处理中的研究
        3.2.1 分子量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3.2.2 阳离子度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3.2.3 P(AM-DMC)投加量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3.2.4 P(AM-DMC)反相微乳液与现场在用絮凝剂性能对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疏水改性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反相微乳液聚合
    4.1 EDQA改性疏水缔合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4.1.1 实验原理
        4.1.2 合成方法
        4.1.3 EDQA合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4.1.4 反相微乳液P(AM-AA-EDQA)合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4.1.5 EDQA的结构表征
        4.1.6 P(AM-AA-EDQA)的结构表征和微乳液性质
    4.2 DBQA改性疏水缔合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4.2.1 实验原理
        4.2.2 合成方法
        4.2.3 DBQA合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4.2.4 P(AM-AA-DBQA)合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4.2.5 DBQA的结构表征
        4.2.6 P(AM-AA-DBQA)的结构表征和微乳液性质
    4.3 DOQA改性疏水缔合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4.3.1 实验原理
        4.3.2 合成方法
        4.3.3 DOQA合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4.3.4 P(AM-AA-DOQA)合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4.3.5 DOQA的结构表征
        4.3.6 P(AM-AA-DOQA)的结构表征和微乳液性质
    4.4 疏水改性两性聚丙烯酰胺对辽河油田污水絮凝性能研究
        4.4.1 不同类型丙烯酰胺聚合物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4.4.2 污水PH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4.4.3 投加量对絮凝性能的影响
    4.5 疏水改性两性聚丙烯酰胺在稠油破乳中的性能研究
        4.5.1 疏水缔合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种类对破乳性能的影响
        4.5.2 破乳时间和药剂投加量对破乳性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区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抗盐减阻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减阻剂
        1.2.1 减阻剂概述
        1.2.2 减阻剂的减阻机理
        1.2.3 减阻剂减阻效果评价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疏水缔合型聚合物
        1.3.1 疏水缔合聚合物概述
        1.3.2 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分类
    1.4 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复配溶液体系
    1.5 聚合物微球
        1.5.1 分散聚合
        1.5.2 反相微乳液聚合
    1.6 课题的与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6.1 课题的研究内容
        1.6.2 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聚丙烯酰胺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实验仪器
    2.3 聚丙烯酰胺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合成
        2.3.1 聚合方式
        2.3.2 乳化剂的选择
        2.3.3 单体的选择
        2.3.4 反应装置及反应原理
        2.3.5 实验步骤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乳化剂的影响
        2.4.2 HLB值的影响
        2.4.3 主要单体AM/AA比例的影响
        2.4.4 水相单体浓度的影响
        2.4.5 功能性单体MMA含量的影响
        2.4.6 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2.4.7 功能性单体AMPS含量的影响
        2.4.8 聚丙烯酰胺疏水聚合物的临界缔合浓度探究
    2.5 聚丙烯酰胺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表征
        2.5.1 共聚物的红外表征
        2.5.2 共聚物的热重分析
        2.5.3 共聚物的微观形态表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实验仪器
        3.2.3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合成
        3.2.4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球的表征
    3.3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球/HPAM复配溶液体系相互作用机制探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HPAM的制取
        4.2.2 HPAM分子量的测定
        4.2.3 HPAM水解度的测定
        4.2.4 实验步骤
    4.3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微球与HPAM相互作用规律探究
        4.3.1 水溶液体系中
        4.3.2 盐溶液体系中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机械强度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合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深部调剖技术
        1.1.1 深部调剖技术产生背景
        1.1.2 深部调剖技术难点
        1.1.3 聚合物微球研究现状
    1.2 聚合物微球合成工艺
        1.2.1 反相悬浮聚合法
        1.2.2 反相乳液聚合法
        1.2.3 反相微乳液聚合法
        1.2.4 分散聚合法
    1.3 高机械强度聚合物研究现状
        1.3.1 共聚高分子材料
        1.3.2 聚合物/纳米无机粒子复合材料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Poly(AM-BA)共聚微球的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2.2 Poly(AM-BA)共聚微球的制备
        2.2.3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AM微球与P(AM-BA)共聚微球的FT-IR分析
        2.3.2 交联剂含量对微球产率及形貌的影响
        2.3.3 增韧剂BA含量对微球产率及形貌的影响
        2.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2.4 小结
第3章 PAM/OMMT复合微球的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3.2.2 蒙脱土的改性
        3.2.3 PAM/OMMT复合微球的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MMT、OMMT的 XRD分析
        3.3.2 PAM微球与PAM/OMMT复合微球的SEM-EDS分析
        3.3.3 增韧剂OMMT的含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3.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3.4 小结
第4章 微球的溶胀性及抗剪切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4.2.2 微球溶胀实验
        4.2.3 微球抗剪切性能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胀时间对微球溶胀性能的影响
        4.3.2 溶胀温度对微球溶胀性能的影响
        4.3.3 NaCl浓度对微球溶胀性能的影响
        4.3.4 增韧剂对微球抗剪切性能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P(AM-BA)、PAM/OMMT本体胶的拉伸及压缩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5.2.2 本体胶的制备
        5.2.3 测试与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本体胶的拉伸性能
        5.3.2 本体胶的压缩性能
        5.3.3 本体胶的微观结构
        5.3.4 聚合物微球机械强度的增强机制探究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制备、聚合及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双羧基型阴离子单体的聚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制备及研究[D]. 王伟杰.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12)
  • [2]吴起油田X区复合纳米微球驱油体系研究与应用[D]. 袁有金.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ZIF-8/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禹红.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超高开关比的盐响应智能分离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王阿强. 苏州大学, 2020(02)
  • [5]反相乳液聚合制备油包水型聚丙烯酰胺的研究与应用[D]. 车二强.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6]低渗透油藏纳微米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技术应用研究[D]. 张方. 西安石油大学, 2019(08)
  • [7]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D]. 赵显丰.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2)
  • [8]反相微乳液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李燕伟.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9]抗盐减阻剂的制备与性能评价[D]. 林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10]高机械强度聚丙烯酰胺微球的合成与评价[D]. 古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制备、聚合及表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