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大地测量中太平洋板块的相对运动和变形

空间大地测量中太平洋板块的相对运动和变形

一、RELATIVE MOTION AND DEFORMATION OF PACIFIC PLATE FROM SPACE GEODESY(论文文献综述)

钟时杰[1](2021)在《大尺度地幔动力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文中指出这篇综述讨论大空间、大时间尺度的地幔动力学近几十年的发展和现状,着重讨论了相关的观测及其动力学意义.这些观测包括现在地球的板块运动的基本特性,中、长波重力异常及大地水准面异常,地震层析成像得到的地幔结构,以及过去10亿年超级大陆Pangea和Rodinia的形成、裂解和演化,及火山岩浆活动.关于地球动力学模型的讨论是围绕着这些相关的观测而进行的.涉及到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以下.第一,地幔动力学研究显示,地震层析成像得到的下地幔的二阶结构(比如核幔边界附近的LLSVP结构),和俯冲带的快速异常体,可以解释为过去1亿年左右的板块运动和地幔对流的结果;第二,地幔三维结构作为地幔对流的驱动力,是导致中、长波重力及大地水准面异常的直接原因;结合地幔动力学模拟,观测的大地水准面异常对地幔黏性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约束,很可靠的结果之一是下地幔的黏性比上地幔要高至少一个量级,并且最近的研究确定软流圈的存在;第三,过去10亿年大陆块体经历过的Rodinia和Pangea两期超级大陆的形成和破裂是地幔动力学在地表的反映.地幔结构在Pangea形成过程中是一阶结构(即一个半球是冷的下降流,而另一个半球是热的上涌流)主导的,而现在的二阶为主导的地幔结构是Pangea形成后,破裂前或破裂过程中才形成的;地幔动力学和其他研究支持地幔结构在一阶和二阶间转换的1-2-1模型;第四,板块构造在地球上的起源和动力机制依然是充满争议和不确定的课题,但是这些问题同时也是重要的地球动力学基本问题.

朱成林[2](2020)在《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文中提出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2008年汶川MS8.0、2010年玉树MS7.1、2013年芦山MS7.0、2017年九寨沟MS7.0等地震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国民经济损失,地震危险性分析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的科学问题。通常而言,浅源地震是地壳岩石介质在缓慢区域构造运动持续加载下,应变能不断积累并达到极限状态时,发生突然断裂/错动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结果,活动断裂带是最易产生应变积累和破裂发震的具体场所。作为中国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活动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亦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地震构造带,在其北段,曾发生1969年渤海MS7.4和1975年海城MS7.3等一系列强震;在其中南段,曾发生公元前70年安丘MS7和1668年郯城MS8?等强震。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又称为沂沭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出露最好、规模最大、新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段落,历史上曾发生过25次MS≥5地震。由于地处我国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区域人口稠密,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日本2011年3月11日发生了MW9.0巨震(本文简称为“日本3.11地震”),该地震后,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显着增强。由于郯庐断裂带与日本海沟同属一个地质构造系统,均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该地震无疑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动力环境和地震潜势产生直接影响,使其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需求更加紧迫。孕育地震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壳差异运动产生的应变能累积,提取地壳形变动态定量信息对地震危险性分析十分必要。基于GPS大地测量技术的高精度、大尺度地壳形变信息在区域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前人已通过华北地区GPS资料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形变特征开展了诸多研究,但仍然存在以下科学问题有待解决:1)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的交汇区域,地壳动力环境复杂。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日本3.11地震无疑对该地区的动力环境产生直接影响。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区分属华北平原地块和鲁东-黄海地块,引起日本3.11地震的板块间相互作用必定会在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有所体现,并构成影响该地区地震活动的动力环境。因此,日本3.11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间的相对运动如何演化及其对区域地震活动有何影响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2)日本3.11地震对我国华北地区造成了显着的同震形变,直接影响了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形变状态。日本3.11地震以后,该地区地震活动显着增强,发生了莱州ML5.0地震及序列、乳山震群、长岛震群等显着地震事件。因此,日本3.11地震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的同震影响及其对区域构造应力、地震活动、地震潜势的影响有待深入分析。3)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直接影响,需要关注日本3.11地震后最新的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反映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定量分析该地区最新的地壳形变特征及其对地震潜势的影响。围绕着上述科学问题,本文以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基于该区域高密度、高精度GPS观测并结合跨断层水准、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和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活动资料,开展了以下工作并取得了相关认识:1)基于高密度GPS观测构建了研究区高时-空分辨率地壳形变场。研究分析了区域地壳形变状态在日本3.11地震前、同震及震后不同时段的变化。通过窗口滑动的形式给出形变场的演化过程,提高其时间分辨率,据此获得了研究区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状态。2)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地壳动力环境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我们基于滑动块体模型,研究了日本3.11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与地震活动参数演化过程之间的时间相关性,并通过建立块体相对运动与地震能量释放的回归关系来描述地震应变能累积-释放过程,从时间上印证了活动地块间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为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了依据。3)基于112个连续GPS观测站获取了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造成的高空间分辨率同震形变场,结合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及地震b值反映的应力/应变特征并基于地震矩张量叠加分析讨论了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构造应力、地震活动和地震潜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震形变场对断裂带产生了南段拉张、北段挤压的不同同震作用,在鲁东隆起和鲁西断块产生了显着的剪应变,改变了这些区域的应力特征并积累了地震矩,上述区域在日本3.11地震以后的地震活动增强可能与此相关。4)研究分析了日本3.11地震以来研究区的地壳形变特征、沂沭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日本3.11地震以来胶东半岛隆起区和鲁西断块隆起区具有较高的地震矩累积率,与此相应,上述区域同期具有明显的地震矩释放。沂沭断裂带现今构造活动较弱,处于低滑动速率状态。日本3.11地震的同震滑动调节对沂沭断裂带走滑方向应变能具有释放作用,震后倾滑拉张对倾滑方向应变能具有释放作用,均有利于延缓沂沭断裂带的地震潜势。但是由于日本3.11地震对北段的同震挤压有利于其闭锁,对应变能释放作用较小,闭锁程度仍然较高,加上该段上次强震离逝时间较长,地震危险性相对较高。

林成发,刘少峰,Simon Williams[3](2020)在《基于GPlates平台的“深时”板块构造重建:数据库现状与应用实例》文中研究指明板块构造重建是大地构造领域一项关键的研究工作,是构建"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 Digital Earth, DDE)的重要途径。板块重建工作需要整合地球科学多个研究领域、海量的数据,同时又是地球动力学和气候模拟等研究的重要约束条件。因此,追踪目前国际主流的板块重建所需的数据库以及板块重建工具的最新进展和应用为了解板块重建研究的前沿提供全面的信息。文章系统介绍了支持板块构造重建研究的多个主流数据库,着重描述数据库的数据格式、数据获取方式及数据如何支持基于GPlates平台的板块构造重建。为了阐述大地构造研究相关数据库在板块重建研究中的应用,此次研究从板块构造重建的三个不同层次出发,列举了多个最新的板块重建模型及其在探索地球系统演化方面的意义。最后,结合DDE项目的相关任务,对250 Ma以来全球板块构造和变形的演化、量化大地构造在地球系统演化中的作用、超大陆旋回中的古大陆和古海洋构造重建以及前中生代(>250 Ma)全球板块运动模型重建这四个关键科学问题作出了新的展望。

张艳辉[4](2020)在《地磁测深三维图像揭示的中国东部地幔中的太平洋滞留板块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大量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显示,俯冲的太平洋板块滞留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地幔转换带中,其中部分学者认为滞留的板块中间可能还存在着一个物质运输通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又显示滞留板块的前端可能发生了下陷,并进入到了下地幔。不同的俯冲形态影响着不同地质构造、地震以及火山事件的解释,因此对太平洋板块滞留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太平洋板块携带大量的水进入中国东部的地幔中,从而导致滞留板块在电性特征上表现为高导,因此可以通过研究该区域的电导率特征进而得到滞留板块的形态。而电导率反之可以推算出不同区域物质的含水量以及熔融特征,进而为中国东部地区强震孕育和广泛分布的火山活动提供科学的解释。因此,研究中国东部地区地幔中的电性结构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地磁测深作为一种利用地表地磁场信号来研究地下深部电性结构的地球物理方法,其依靠着超长的信号周期(可达100余天),可将有效探测深度提升至地下1600公里深度左右。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来获取中国东部的地幔导电模型。为了获取中国地区地幔转换带及深部区域高分辨率的电性结构,我们搜集了中国地区广泛分布的地磁台站数据,然而这些数据由于受到噪声的干扰,求取的相应的转换函数-C-响应函数,存在着很多“飞点”,为此我们基于Chave和Thomson的BIRRP(Bounded Influence,Remote Reference Processing)数据处理软件包求取的地磁场各分量的频谱响应,并结合正则化反演理论和整体光滑约束技术实现了一套新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获取更加平滑稳定的C-响应估计。此外,由于中国地区存在着大量的不包含各磁场分量基线值的相对观测记录数据,为了将这些数据充分利用,我们提出并验证了一种近似处理办法,从而可以将这些相对观测数据进行充分利用,最终我们获取了密集分布的中国及周边地区地磁台站C-响应数据,其中绝对观测的台站有41个,周期范围为1.33-113.78天,相对观测的台站有19个,周期范围为1.33-42.67天。此后,我们将上述数据进行了三维反演,反演中使用模型网格参数化来代替球谐系数展开的参数化方法,正演采用球坐标系下的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反演依托有限内存拟牛顿法(L-BFGS),初始模型为Kelbert(2008)获取的全球平均电导率模型。经过大量的参数调试之后,得到了一套稳定的三维电性结构成像结果。此后为了验证反演结果的可靠性,我们首先进行了不同数据集的模型反演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密集台站分布的区域,地磁测深在410-900 km深度范围内能够有效的分辨6°×6°的小规模电性异常。此外我们模拟了滞留板块的下陷,并通过理论数据反演,验证了地磁测深对于探索滞留板块形态的可行性。最终,对反演得到中国东部的地幔电导率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在中国东部地区在转换带区域以及下地幔顶部存在着明显的高导异常,且在转换带的上部和下部异常形态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结合岩石物理分析,推测中国东部地幔转换带及其下地幔顶部的高导异常体对应着较高的含水量(可达1.7 wt%),这些水分可能是由俯冲板块所携带的。结合地震波速和其他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证据,推测太平洋板块大部分平卧在中国东部地区的地幔转换带中,且部分板块已经下陷到了下地幔中。

雷前坤[5](2020)在《环渤海区域地壳水平运动形变模型构建及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往利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建立的板块运动模型大多数是基于欧拉定理建立的刚性运动模型,其成果代表的往往是以百万年为时间尺度的平均运动情况,现势性较差。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GPS监测台站的密集布设,为建立高精度的地壳运动模型提供了条件。本文依据“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在环渤海区域的最近几期GPS观测数据,采用多种方法构建了环渤海区域的地壳运动速度场模型,对环渤海区域地壳运动及形变特征进行分析,给出了环渤海区域的主应变图、面膨胀图和最大剪应变图,并对该区域的地壳运动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简单地学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顾及板块内部形变的异常测站检测和剔除新方法。具体为利用抗差估计的IGGIII方案和块体运动的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RELSM)相结合的方法,对GPS速度场中的异常测站进行剔除。新方法主要是兼顾了区域一点运动的整体趋势性(平滑性)和局部构造运动的差异性,与简单根据刚性运动模型速率残差构造的统计量判别一点是否为异常测站的方法相比,可以获得对速度场更高的拟合精度。2、用信号描述块体运动时的内部不规则形变,分方向建立地壳形变分析的最小二乘配置模型。分别研究了以高斯函数、似高斯函数和希尔沃宁函数作为协方差函数构建地壳形变分析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利用环渤海区域的GPS速度场数据,采用不同协方差函数对GPS速度场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希尔沃宁函数的拟合结果最佳,更适合于环渤海区域地壳形变分析。3、分别利用刚性运动模型、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最小二乘配置模型和多面函数模型,构建了环渤海区域地壳水平运动速率模型,并按0.5??0.5?的插值间隔绘制了各种模型的格网插值速度场。拟合和推估结果表明,5种模型拟合和推估的速率与实际观测结果的差异都较小,这表明区域整体地壳运动具有长期稳定性,趋势性是主要的,内部形变对于各种模型在整体拟合中的差异并不显着。4、依据块体的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计算应变参数,按0.5??0.5?的插值间隔计算出了各点的主应变,绘制了环渤海区域的主应变图、面膨胀图和最大剪应变图。对应变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渤海区域38?N以北主张应变大于主压应变,表现为扩张运动,38?N以南主压应变大于主张应变,表现为压缩运动。西南和东北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强烈,西北区域相对较小。整个区域总体上处于微弱扩张状态,这与已有的地质结论大体一致。

李海君[6](2020)在《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平原区地表大规模形变,可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影响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系统工程安全稳定运营。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及形变监测历史悠久的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针对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演化的主控因素识别与成因机理分析问题,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大华北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基于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关系、构造-渗流多场流固耦合以与灾害风险评价等基本理论,采用多源背景场信息结构化存储、地统计分析、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综合评价、多目标优化等研究方法,开展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方法可为区域形变灾害风险识别与减缓防控提供借鉴,同时对区域性工程设施选址、防灾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影响分析主线,通过多源形变背景场信息结构化数据存储设计与实现,构建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结合非参数秩相关、改进主成分法定量刻画了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与各因素影响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型进行了多元耦合影响作用下区域及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的演化过程,明确各因素对地表形变形成过程的影响以认知形变过程机理;综合形变影响因素与作用过程研究,构建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将TOPSIS理论与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引入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以及形变监测网络站点优化研究,获取相对安全风险评价与防控区划结果及针对性监测、管控措施。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概述如下:(1)综述了地表形变监测、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分析及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等领域研究现状,讨论并提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存在问题与关键研究方向。主要梳理地表形变监测手段与华北平原形变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与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表形变演化与成因分析方面理论、方法研究现状,探讨形变主控因素识别研究的数据支撑有效性为地表形变指标框架梳理归纳做铺垫;结合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评述,讨论指标赋权主观性等问题。(2)综合形变、构造、地层与人类活动等多源背景场构建区域性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应用地统计分析完成形变演化特征与主控因素识别。明晰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影响背景场现状,明确地表形变影响框架筛选原则、流程,设计与实现了构造运动、地质与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形变监测等地表形结构化数据存储,整合40个指标共计113.8万条记录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分三阶段完成形变演化特征、地下水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宏观响应研究,辅以典型形变区PS-In SAR反演结果进行成因初判。(3)梳理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理论,构建区域与典型形变区构造-渗流多场耦合地表形变数值模型,结合4类30种模拟情景,分析多元因素耦合作用形变影响,并完成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与影响作用差异性评价。基于COMSOL构建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针对构造形式与状态、地层分层与岩性、地下水开采以及综合因素耦合作用设定模拟方案,完成区域与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形变量受构造幅度、岩土水位埋深、地下水开采影响显着,另随构造深度、作用角度变小,压缩层比例与土层厚度增大而呈微量增大;耦合作用下位移场形态受地下水开采与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且综合影响略低于各因素形变量总和。经非参数相关与改进主成分方法进行各阶段多元因素敏感程度差异性与影响作用分析,可知,区内形变早期多因继承性构造运动所致,而后期深部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与深层水位变差及水位响应程度分别达-0.6661与-0.8321。(4)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理论改进AHP方法进行危险性、易损性各维度指标合成进行风险区划,并结合区域线状工程设施、重点城市规划等条件完成风险管控区划研究。据灾害风险要素构成,应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暴露程度以及防灾减灾等各构成要素共计19个指标数据与AHP权数组合,基于本文构建的TOPSIS权重优化模型完成偏安全的风险评价,并验证了计算结果与优化目标的一致性;在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性线状工程展布与不同级别城市区划以及区域性调水工程影响确定风险管控区划以针对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结合形变对研究区内监测网络站点建设、运行稳定性与监测质量影响,针对性进行选址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确定了形变监测站点优化模型与方法。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地表形变敏感程度差异性评价结果量化形变易发性,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GB_T28588-2012)等规范考虑地形、水体、植被、交通等要素进行选址、监测指标进行稳定性评价;据此综合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已有站点有效利用以及重点工程运营服务效果定义适宜性并据此构建监测站点优化模型。经监测站点优化,最大插值误差减少约43.4%,其中新增站点稳定性、适宜性均值分别为0.6938与0.5379,且分布可较好兼顾高需求区形变监测需求。考虑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区域性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分析复杂性,依托多源信息耦合数据库量化形变影响因素演化特征与影响作用方式,并借助多元因素耦合作用数值模拟进行形变演化机理分析被正式为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为特定尺度下地表形变时空演化主控因素差异分析及区域性线状工程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措施研究具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形变监测网络质量评价与优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胡志平[7](2020)在《2014年Mw8.1 Iquique地震震后上地幔粘弹性松弛和震后余滑的模拟》文中指出大地震在破裂区周围上千公里的区域内引起较大的同震变形,同时,地震引起的上地幔中应力的粘弹性松弛导致地壳产生持续震后变形,可以长达数十年以上。这些同震及震后形变可以被大地测量台站精确测量。观测到的地表震后变形有助于我们了解上地幔的流变特性。南美洲俯冲带近年先后发生数次Mw8以上大地震。借助于该地区分布比较密集而且高精度的GPS观测,我们可以深入研究震后主要动力学过程以及上地幔的流变学结构和性质。目前已有的对2014年Mw8.1 Iquique地震同震和震后的研究表明此次地震对17°-23°S范围之外的区域基本没有影响,所以我们在该范围内选择GPS台站并最终得到了能明显观测到同震信号的23个台站。首先,我们校正震间效应以及季节、年间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然后拟合处理后的震后时间序列并计算震后不同时间段的形变。由于部分GPS台站在地震发生后的不同阶段记录缺失,最后我们得到了 19个台站的震后4年的位移数据。基于Slab1.0等现有数据,我们处理得到南美俯冲带10°-30°S范围内30条与纬度平行的俯冲板片的几何剖面。为了避免之后数值计算中可能出现的异常值以及边界条件的影响,我们根据重定位地震数据、海沟的位置、火山的位置和几何剖面本身的曲率将每条剖面向下延伸至深度2000 km处。由此建立了完整的Nacza板块向南美大陆俯冲的俯冲板片的表面几何。参考该区域的已有的地震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我利用网格生成软件Trelis建立南美中部俯冲带几何模型并生成网格,然后利用有限元建模软件PyLith进行数值计算。之后我通过网格搜索方法确定有限元模型中的三个参数:用于模拟震后余滑的软弱薄层的粘滞系数、大洋软流圈的厚度和粘滞系数。最优模型中软弱薄层的粘滞系数、软流圈的厚度和粘滞系数三个参数的取值分别为1017Pa s、110 km和2×1018 Pa s。我们的模拟结果表明震后地表海向位移主要由震后余滑和地幔楔粘弹性松弛效应控制;海洋上地幔粘弹性松弛效应主要控制地表向大陆方向运动。在垂向上,地幔楔使得地表抬升;大洋上地幔使得海沟附近区域抬升但是使得海岸地区沉降;震后余滑控制上倾区域抬升,下倾区域沉降。同时我们的模型结果表明,震后余滑在地震发生后快速衰减并且主要发生在震后一年内,这与前人研究其他俯冲带地震震后过程得到的结论一致。

闫冬[8](2020)在《中国华北与东北地区上地幔温度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利用中国华北与东北地区地幔高分辨率地震速度模型,应用矿物物理学和地热学的相关数据和方法,获得了研究区上地幔50—200公里深度范围内的三维温度结构,并给出了研究区内的热岩石圈厚度分布。由于本次研究使用的地震速度模型相比于前人的研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因此得到了许多不同构造块体之间小尺度的温度结构以及热岩石圈厚度变化特征,并对华北克拉通和中国东北地区下方岩石圈的构造演化过程以及东北新生代火山群深部地幔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详细探讨。华北克拉通及其邻区不同构造块体上地幔的速度结构和温度结构具有较大差异,其中祁连造山带、山西地堑、郯庐断裂带下方表现为较低的地震波速度、较高的温度以及较薄的热岩石圈厚度,说明这些区域可能是构造薄弱带,其形成机制可能与印度板块和(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下方俯冲导致的高温的软流圈物质上涌有关,而且这些构造薄弱带可能为软流圈物质上涌提供了通道,在华北克拉通新生代岩石圈破坏减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鄂尔多斯块体下方具有较高的地震波速度、较低的温度以及较厚的热岩石圈厚度,说明华北克拉通西部块体遭受到的破坏程度较小且仍然保留有残存的太古宙岩石圈根。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结构表现为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大兴安岭重力梯度带两侧的温度结构具有显着差异,西侧整体呈现为高温区域,东侧表现为高温和低温区域相间分布的特征,而且两侧的热岩石圈厚度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大兴安岭重力梯度带东侧长白山火山群和松辽盆地中心区域上地幔具有较低的地震波速度、较高的温度以及较薄的热岩石圈厚度,推测是因为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持续俯冲并在地幔转换带中滞留脱水,导致高温熔融的软流圈物质上涌并对松辽盆地岩石圈造成了热化学侵蚀,从而诱发了松辽盆地岩石圈局部块体发生了拆沉作用。松辽盆地边缘区域表现为较高的地震波速度和较低的温度,而且具有相对较厚的热岩石圈厚度,可能反映了尚未拆沉的古老的岩石圈,这一特点也揭示了松辽盆地上地幔结构的横向不均匀性。大兴安岭重力梯度带西侧的哈拉哈火山群和阿巴嘎火山群下方具有较低的地震波速度、较高的温度以及较薄的热岩石圈厚度,推测是由于松辽盆地岩石圈局部块体拆沉诱发了周围小尺度软流圈热物质上涌造成的。

郑玉龙[9](2020)在《日本地震前后GPS监测网几何网形变化与区域地壳形变特征分析》文中提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GPS技术为代表的空间测量技术已经成为监测地质构造运动和地球动力学现象的主要技术手段。GPS技术以其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全天候以及成本低等特点,在地震监测领域取得了很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国内外不少研究人员利用GPS观测结果对构造应力场的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为地震预报预测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各观测站GPS连续观测资料的高精度处理大大提高了监测板块运动和地壳运动的能力。在GPS的监测网中,相邻基准站之间相隔的距离比较远,而且观测站的数量比较少,因此利用监测网中各观测站记录的GPS观测数据很难研究地壳细部的变化运动,但是利用监测网的观测资料分析空间大尺度的变化是可以的。本文使用的是2009年到2012年日本地震前后各两年时间里日本境内和周边的部分IGS基准站记录GPS的观测数据,GPS观测数据的基线解算和平差过程都是采用GAMIT/GLOBK软件来完成的。借助GPS三维无约束自由网平差后高精度的GPS基线向量,以GPS监测网内所有的基线长度的变化时间序列和基线间夹角的变化时间序列两个指标来全面衡量该GPS监测网几何网形结构的变化。利用解算得到的高精度的GPS基线向量可以计算出局部区域应变场相关的各参数变化的时间序列,包括基线线应变、各单元区域最大面膨胀、最大剪应变、第一剪应变和第二剪应变等5个物理量的变化趋势。根据整个GPS监测网几何网形的变化和各单元区域应变场的变化趋势来研究和分析此次日本9.0级地震前后区域地壳形变动态变化过程。

侯争[10](2020)在《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地壳异常形变信息主要是指与地震、火山喷发等构造运动相关的异于板块或断层长期运动趋势的地壳形变现象,这些现象常表现为地壳的非线性运动。其中,俯冲带的慢滑移事件能够释放巨大能量,是造成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慢滑移等地壳异常形变信息的探测和分析有助于探索断层滑动机制,评估区域地震危险性。论文以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和异常区域的地壳形变特征分析为主线,进行了基于GNSS坐标序列的噪声特征分析、时空滤波和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选用我国华北、京津、川滇及美国Akutan、Cascadia和新西兰Manawatu等地为实验区域,综合使用GAMIT/GLOBK、QOCA、CATS和Fakenet等专业软件实现数据处理和仿真。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利用地球物理资料,研究质量负荷对京津地区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的影响。扣除质量负荷后,N、E方向的谱指数分别呈现出增加和减小的趋势;U方向的线性速度变化最为明显,且北京强于天津;N、U方向的速度不确定性变化较大,平均变化率分别为45.53%和37.85%。(2)针对小尺度区域,研究叠加滤波、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的滤波特性。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可有效滤波,滤波后GNSS坐标序列的标准差降低了28%~47%,提取的共模误差相关系数均大于0.7。区域叠加滤波和主成分分析的滤波效果相似,但存在明显的过度滤波现象,而独立成分分析避免了过度滤波,且共模误差的区域特征更强。(3)针对共模分量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贡献值与空间响应相结合的解决方法。结果表明,川滇地区N、E、U三个方向的共模误差均为分形白噪声,且存在58.07天的共同周期,空间响应呈现出云南强于四川的区域分布特征。此外,在水平方向上探测到3个非线性信号,结合地震数据进行时空分析,推断它们可能与强烈地震有关。(4)提出了将独立成分分析与相对强度指数相结合的无震蠕滑信息探测方法。通过独立成分分析提高坐标序列的信噪比,避免了过度滤波的影响;以相对强度指数为振荡指标,有利于异常波动的探测。仿真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探测地壳异常信息,不仅提高了坐标时间序列的信噪比,还确定了异常信息的测站分布。(5)利用多通道奇异谱分析探测慢滑移信息。针对异常信息起止时间难以确定的问题,探讨了根据慢滑移波动特征结合现有成果选取迟滞窗口的方案。明确了信号性质,确定了起止时间。提出了将信号振幅归一化为空间响应的方法,明晰了慢滑移的空间分布,揭示了断裂带的滑动特征。通过与独立成分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对比,证实了多通道奇异谱分析在确定异常信息的起止时间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能够揭示断裂带的滑动特征。(6)基于地壳异常形变信息的探测结果,研究了四川省的地壳形变特征变化,为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相较于2009~2013年,2014~2016年龙门山断裂带的主应变率、面膨胀率和最大剪应变率均明显减弱。其中,面压缩应变率由-7.18×10-8/a减小至-3.27×10-8/a,最大剪应变率降低了约3/4。相反,安宁河断裂带的面压缩应变率显着增强,极值达-1.04×10-7/a。鲜水河断裂带的最大剪应变率增强,且范围扩大。此外,龙门山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的基线长变化进一步印证了上述结论。

二、RELATIVE MOTION AND DEFORMATION OF PACIFIC PLATE FROM SPACE GEODES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LATIVE MOTION AND DEFORMATION OF PACIFIC PLATE FROM SPACE GEODESY(论文提纲范文)

(1)大尺度地幔动力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现今地幔的结构和动力学
    1.1 相关的基本观测事实
    1.2 基本动力学意义
    1.3 地幔对流的数值模型——含运动学边界条件的模型
2 地球过去10亿年来的大尺度构造演化及其相关的地幔的动力学
    2.1 相关的基本观测事实和现象
    2.2 超级大陆的基本地幔动力学模型
    2.3 长波地幔结构和超级大陆循环运动——动力学边界条件的地幔对流模型
        2.3.1 地幔对流的结构和地球的长波对流
        2.3.2 长波对流结构和超级大陆的循环过程
3 地球热演化历史和板块构造的起源
    3.1 板块构造的起源和演化
    3.2 地球的热演化历史
4 总结

(2)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郯庐断裂带沂沭段研究现状
        1.1.1 郯庐断裂带概况
        1.1.2 沂沭断裂带研究现状
    1.2 基于地壳形变的地震危险性研究现状
        1.2.1 GPS地壳形变的应用现状
        1.2.2 沂沭断裂带相关区域地壳形变研究现状
        1.2.3 沂沭断裂带形变特征研究现状
    1.3 日本3.11地震对沂沭断裂带相关区域影响研究现状
    1.4 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本文主要工作
        1.4.1 存在的科学问题
        1.4.2 本文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4.3 论文技术路线
        1.4.4 论文框架
第2章 区域构造分布及地震活动特征
    2.1 区域主要活动构造带
        2.1.1 沂沭断裂带
        2.1.2 其它主要断裂带
    2.2 区域构造单元
        2.2.1 构造单元划分
        2.2.2 主要构造单元
    2.3 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2.3.1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2.3.2 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
第3章 区域地壳形变观测与数据处理
    3.1 GPS观测及数据处理策略
        3.1.1 GPS观测概况
        3.1.2 GPS数据处理策略
        3.1.3 GPS非构造因素剔除策略
    3.2 跨断层水准观测及数据分析
        3.2.1 跨断层水准观测概况
        3.2.2 跨断层水准垂直形变资料处理
第4章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差异运动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4.1 活动地块划分与块体模型
        4.1.1 活动地块假说概述
        4.1.2 华北地区活动地块划分
        4.1.3 块体模型及其误差估计
    4.2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的时序过程
    4.3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与区域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4.4 讨论: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4.4.1 块体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的可能影响
        4.4.2 区域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分析
        4.4.3 区域地震能量释放与块体相对运动的关系
第5章 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地壳形变和地震危险性的影响
    5.1 华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
        5.1.1 华北地区的同震形变特征
        5.1.2 华北地区地震以来的应变特征
        5.1.3 燕渤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位移时序分析
        5.1.4 环渤海区域应变时序分析
    5.2 研究区同震形变特征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5.2.1 地震之前及同震形变场
        5.2.2 定点应变和水位观测反映的区域同震应变
        5.2.3 地震b值变化反映的应力状态
        5.2.4 震前和同震地震矩累积状态及其叠加分析
    5.3 日本3.11地震以来研究区地壳形变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5.3.1 基于GPS的区域水平形变特征
        5.3.2 基于GPS的区域垂直形变特征
        5.3.3 地震以来的区域地震矩累积状态
        5.3.4 区域地震矩累积状态演化过程
    5.4 沂沭断裂带运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分析
        5.4.1 基于GPS的沂沭断裂带水平形变特征
        5.4.2 基于跨断层水准的沂沭断裂带垂直形变特征
        5.4.3 沂沭断裂带地震危险性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3)基于GPlates平台的“深时”板块构造重建:数据库现状与应用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板块构造重建及GPlates平台
2 支持GPlates平台板块构造重建的数据库介绍
    2.1 原始数据库
        2.1.1 World Stress Map
        2.1.2 Marine Geoscience Data System(MGDS)
        2.1.3 National Ceters for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NCEI)
    2.2 解释数据库
        2.2.1 GEM(Global Earthquake Model)Strain Rate Model
        2.2.2 GEM Global Active Faults
        2.2.3 LITHO1.0
        2.2.4 Incorporated Research Institutions for Seismology(IRIS)
        2.2.5 SubMachine
        2.2.6 The Marine Gravity Map
        2.2.7 The Global Seamount Database(KWSMTS v0.1)
        2.2.8 The Global Seafloor Fabric and Magnetic Lineation Data Base Project(GSFML)
        2.2.9 Large Igneous Provinces(LIPs)record
    2.3 DDE大地构造学科数据库建设前景
3 基于GPlates软件平台的板块构造重建实例
    3.1 全球板块相对运动历史重建
    3.2 区域板块变形重建
    3.3 板块俯冲过程重建与深部地幔活动
4 展望
    4.1 250 Ma以来全球板块构造和变形的“深时”演化
    4.2 超大陆旋回中的古大陆原型、原位与盆-山体系重建、古海洋构造重建
    4.3 量化大地构造在地球系统演化中的作用
250 Ma)的全球板块相对运动模型重建'>4.4 前中生代(>250 Ma)的全球板块相对运动模型重建
5 结论

(4)地磁测深三维图像揭示的中国东部地幔中的太平洋滞留板块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前人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结构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地磁测深基本理论
    2.1 方法介绍
    2.2 地磁测深C-响应的导出
        2.2.1 地球表面及外部磁场
        2.2.2 地球内部磁场
        2.2.3 C-响应的推导
    2.3 数据处理流程
第三章 三维反演方法
    3.1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
    3.2 模型参数化
    3.3 三维反演目标函数
    3.4 L-BFGS反演基本原理
    3.5 反演稳定性测试
第四章 数据处理
    4.1 中国地区地磁数据收集
    4.2 中国地区地磁数据存在的问题
    4.3 GDS数据处理
        4.3.1 长期场的去除
        4.3.2 BIRRP软件介绍
        4.3.3 基于正则化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
        4.3.4 相对观测数据的近似处理
        4.3.5 海洋效应校正
        4.3.6 中国地区C-响应求取结果
第五章 中国东部地区地磁数据三维反演
    5.1 中国地区三维反演
        5.1.1 地磁数据
        5.1.2 模型设置
        5.1.3 长周期台站反演结果
        5.1.4 密集台站反演结果
        5.1.5 异常描述
    5.2 分辨率测试
        5.2.1 长周期台站异常测试
        5.2.2 短周期台站异常测试
        5.2.3 滞留板块测试
    5.3 异常的可靠性分析
第六章 滞留板块结构分析
    6.1 中国东部地区构造背景
    6.2 转换带含水量分布
    6.3 电性特征分析
    6.4 来自地震成像的证据
    6.5 断裂的滞留板块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大周期C-响应数据
附录B.小周期C-响应数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环渤海区域地壳水平运动形变模型构建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环渤海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及现今地壳运动研究现状
        1.3.1 研究区概况
        1.3.2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
        1.3.3 研究区现今地壳运动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壳运动参考框架及块体的刚性-弹性运动模型
    2.1 地壳运动参考框架
        2.1.1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
        2.1.2 不同版本ITRF的基准定义
        2.1.3 ITRF的建立
        2.1.4 ITRF的转换
    2.2 块体的刚性-弹性运动模型
        2.2.1 块体的刚性运动模型
        2.2.2 块体的整体旋转与均匀应变模型
        2.2.3 块体的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顾及板块内部形变的抗差估计异常测站筛选方法及应用
    3.1 M估计原理
    3.2 基于RELSM的抗差估计测站筛选及速度场拟合方法
    3.3 算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壳水平运动形变分析的最小二乘配置模型
    4.1 最小二乘配置原理
    4.2 地壳运动形变分析的最小二乘配置模型
    4.3 协方差函数拟合
        4.3.1 协方差函数原理
        4.3.2 常用的协方差函数
        4.3.3 地壳形变分析的协方差函数拟合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壳水平运动形变分析的多面函数模型
    5.1 地壳运动的多面函数模型
        5.1.1 多面函数拟合法原理
        5.1.2 地壳水平运动的多面函数模型
    5.2 多面函数拟合法的几个核心问题
        5.2.1 核函数的选择
        5.2.2 平滑因子的确定
        5.2.3 节点的选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环渤海区域地壳水平运动形变特征分析
    6.1 环渤海区域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模型构建
    6.2 环渤海区域地壳水平运动特征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成果及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
        1.2.1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
        1.2.2 地表形变成因机理
    1.3 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1.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1.5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构造条件
        2.2.1 地层条件
        2.2.2 区域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2.2.3 深部地质构造
        2.2.4 构造单元划分与活动断裂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
        2.3.1 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
        2.3.2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2.3.3 现今地震活动性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下水系统划分
        2.4.2 水文地质特征
    2.5 地表形变场特征
        2.5.1 地壳运动形变
        2.5.2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数据库的形变演化特征分析
    3.1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体系
        3.1.1 指标体系筛选与框架
        3.1.2 地表形变评价指标筛选
    3.2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的量化
        3.2.1 构造本底条件
        3.2.2 岩土地质条件
        3.2.3 人类主要活动
    3.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数据库的建立
        3.3.1 数据库的内容
        3.3.2 数据库的形式
    3.4 华北平原区地表形变场时空演化
        3.4.1 背景构造形变演化
        3.4.2 近期地表形变场演化特征
        3.4.3 基于PS-In SAR的典型区形变反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数值模拟
    4.1 地表形变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4.1.1 构造-渗流耦合理论基础
        4.1.2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与模拟情景
    4.2 小区域、单断裂区域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
        4.2.1 地表形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4.2.2 不同构造运动类型与状态对形变差异影响
        4.2.3 地下水开采条件对地表形变差异影响
        4.2.4 综合作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4.3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拟演化分析
        4.3.1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型
        4.3.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差异分析与应用
    5.1 地表形变指标响应敏感程度分析
        5.1.1 敏感程度评价方法
        5.1.2 地表形变对影响指标响应程度分析
    5.2 多元因素影响作用综合评价
        5.2.1 评价方法概述
        5.2.2 影响地表形变的主要作用
        5.2.3 地表形变差异性分布特征评价
    5.3 基于影响作用评价结果的监测站点稳定性分析
        5.3.1 地表形变对监测站点影响概述
        5.3.2 地表形变监测站点稳定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6.1 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
        6.1.1 灾害风险理论
        6.1.2 研究方法
    6.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风险评价
        6.2.1 地表形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危险性评价
        6.2.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易损性评价
        6.2.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应用
    6.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的风险管控措施
        6.3.1 区域形变监测站点网络优化
        6.3.2 区域形变灾害风险防控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2014年Mw8.1 Iquique地震震后上地幔粘弹性松弛和震后余滑的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俯冲带粘弹性结构研究的回顾
    1.2 南美中部俯冲带地质构造
    1.3 2014年Iquique地震同震及震后研究的回顾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GPS数据的处理
    2.1 Iquique地震同震的GPS数据处理
    2.2 Iquqiue地震震后的GPS数据处理
第3章 有限元方法
    3.1 介质粘弹性反应的模拟
        3.1.1 Maxwell体
        3.1.2 Kelvin体
        3.1.3 Burgers体
    3.2 断层面滑动的模拟
        3.2.1 同震位错的模拟方法
        3.2.2 震后余滑的模拟方法
    3.3 有限元软件PyLith的简介
    3.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第4章 基于理想模型形变机制的研究
    4.1 软流圈粘弹性松弛效应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4.2 震后余滑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4.3 大洋地幔粘弹性松弛效应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4.4 地幔楔粘弹性松弛效应对地表变形的影响
第5章 智利北部俯冲带流变学结构的研究
    5.1 模型参数的选取
    5.2 网格搜素法确定最小误差模型
    5.3 震后余滑的模拟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讨论
        6.2.1 软流圈的存在性研究
        6.2.2 地幔楔的影响
        6.2.3 大陆板块厚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中国华北与东北地区上地幔温度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获取地球内部温度方法
        1.3.2 地震岩石圈与热岩石圈
        1.3.3 论文结构
        1.3.4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第2章 上地幔温度结构反演方法
    2.1 计算上地幔温度结构
    2.2 计算地表热流值
    2.3 误差估计
第3章 华北克拉通上地幔温度结构研究
    3.1 引言
    3.2 温度场反演采用的地震速度模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上地幔温度结构
        3.3.2 计算的地表热流值与实测大地热流值对比分析
        3.3.3 热岩石圈厚度
        3.3.4 岩石圈热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温度结构研究
    4.1 引言
    4.2 温度场反演采用的地震速度模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上地幔温度结构
        4.3.2 热岩石圈厚度
        4.3.3 岩石圈热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1.1 中国华北地区上地幔温度结构
        5.1.2 中国东北地区上地幔温度结构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日本地震前后GPS监测网几何网形变化与区域地壳形变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GPS数据处理与解算结果分析方法
    2.1 GPS数据处理软件
        2.1.1 GAMIT软件概述
        2.1.2 GAMIT软件的主要模块
        2.1.3 GAMIT/GLOBK软件的安装
        2.1.4 GAMIT/GLOBK软件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2.2 时间序列分析
        2.2.1 时间序列基本概念
        2.2.2 时间序列组成成分
        2.2.3 时间序列的性质和主要特征
        2.2.4 时间序列建模
        2.2.5 具体方法
        2.2.6 时间序列的主要用途
第三章 地震概述和地震前后GPS基线处理
    3.1 引言
    3.2 地震概述及其成因
    3.3 GPS在监测地震方面的应用
    3.4 地震前后GPS数据处理
        3.4.1 选择区域GPS监测网
        3.4.2 GPS数据下载
        3.4.3 GPS基线解算
        3.4.4 GPS监测网网平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地壳形变的动态演变过程分析
    4.1 引言
    4.2 基线长度时间序列分析
    4.3 基线夹角时间序列分析
    4.4 GPS网形变化分析
    4.5 GPS基线应变特征分析
        4.5.1 基线线应变特征分析
        4.5.2 基线面应变特征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的必要性
        1.1.2 慢滑移信息探测的意义
        1.1.3 GNSS研究基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模型
        1.2.2 GNSS坐标时间序列时空滤波方法
        1.2.3 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方法
        1.2.4 基于GNSS的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1.3 本文主要工作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
2 地球参考框架与水平速度场基本理论
    2.1 地球参考框架理论
        2.1.1 基本概念
        2.1.2 地固坐标系与惯性坐标系转换
        2.1.3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2.1.4 ITRF建立与转换
    2.2 水平运动速度场建立
        2.2.1 板块构造理论
        2.2.2 ITRF速度场
        2.2.3 相对于板块运动的速度场
        2.2.4 实例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研究
    3.1 噪声模型及其协方差阵
        3.1.1 幂律噪声
        3.1.2 噪声协方差阵
        3.1.3 线性速度不确定性估计
    3.2 噪声模型确定
        3.2.1 功率谱分析
        3.2.2 极大似然估计
    3.3 顾及地表质量负荷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研究
        3.3.1 研究背景
        3.3.2 GNSS数据来源
        3.3.3 地球物理资料来源
        3.3.4 最优噪声模型确立准则
        3.3.5 质量负荷对谱指数的影响
        3.3.6 质量负荷对最优噪声模型的影响
        3.3.7 质量负荷对速度估计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时空滤波及ICA异常信息探测
    4.1 时空滤波方法
        4.1.1 区域叠加滤波
        4.1.2 主成分分析
        4.1.3 独立成分分析
    4.2 非高斯性判断
    4.3 小尺度区域GNSS网三种时空滤波方法比较分析
        4.3.1 数据来源
        4.3.2 时空滤波结果分析
        4.3.3 仿真实验
    4.4 基于ICA的川滇地区时空分析及异常信息探测
        4.4.1 分量顺序确定
        4.4.2 仿真实验
        4.4.3 川滇地区共模误差特征分析
        4.4.4 异常信息探测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相对强度指数的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探测与分析
    5.1 探测方法
        5.1.1 时空滤波
        5.1.2 相对强度指数
        5.1.3 瞬态蠕滑事件概率转换
    5.2 仿真实验
    5.3 实例分析
        5.3.1 Akutan瞬态无震蠕滑信息探测
        5.3.2 四川省地表位移异常信息探测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多通道奇异谱分析的慢滑移信息探测与分析
    6.1 探测方法
        6.1.1 多通道奇异谱分析
        6.1.2 窗口选择
    6.2 仿真实验
    6.3 实例分析
        6.3.1 Cascadia消减带慢滑移信息探测
        6.3.2 新西兰Manawatu慢滑移信息探测
    6.4 本章小结
7 地壳形变特征研究
    7.1 地壳形变特征参数
        7.1.1 水平应变率场
        7.1.2 基线变化时间序列
    7.2 芦山地震前后四川省地壳形变特征分析
        7.2.1 研究背景
        7.2.2 水平速度场分析
        7.2.3 主应变率场分析
        7.2.4 面膨胀率场分析
        7.2.5 最大剪应变率场分析
        7.2.6 基线长变化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川滇地区CMOCON基准站线性速度估计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RELATIVE MOTION AND DEFORMATION OF PACIFIC PLATE FROM SPACE GEODESY(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尺度地幔动力学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 钟时杰. 地球物理学报, 2021(10)
  • [2]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D]. 朱成林.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3]基于GPlates平台的“深时”板块构造重建:数据库现状与应用实例[J]. 林成发,刘少峰,Simon Williams. 高校地质学报, 2020(04)
  • [4]地磁测深三维图像揭示的中国东部地幔中的太平洋滞留板块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D]. 张艳辉. 吉林大学, 2020(08)
  • [5]环渤海区域地壳水平运动形变模型构建及特征分析[D]. 雷前坤. 贵州大学, 2020(04)
  • [6]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李海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7]2014年Mw8.1 Iquique地震震后上地幔粘弹性松弛和震后余滑的模拟[D]. 胡志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中国华北与东北地区上地幔温度结构研究[D]. 闫冬. 吉林大学, 2020(08)
  • [9]日本地震前后GPS监测网几何网形变化与区域地壳形变特征分析[D]. 郑玉龙.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GNSS地壳异常形变信息探测理论与方法研究[D]. 侯争.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空间大地测量中太平洋板块的相对运动和变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