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段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吸附的动态蒙特卡罗模拟

嵌段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吸附的动态蒙特卡罗模拟

一、嵌段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吸附的动态Monte Carlo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崔婷婷[1](2021)在《表面活性剂导向的嵌段共聚物三维受限自组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嵌段共聚物在受限空间内具有复杂的自组装行为,尤其通过乳液滴三维受限自组装制备的嵌段共聚物胶体粒子能够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貌。这些结构新颖的聚合物胶体粒子在光学、电子、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了重要的应用潜能,因此使得嵌段共聚物的三维受限自组装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中,我们从调控乳液滴界面性质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两类新型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簇基杂化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并将其用于调控嵌段共聚物的三维受限自组装行为。本论文将展示三部分研究工作。在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研究了季铵盐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与聚乙烯醇搭配使用对PS-b-P2VP受限组装的影响,首次制备了内部具有轴向环状堆叠结构的椭球形聚合物胶体粒子。在第二部分工作中,我们研究了季铵盐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聚乙烯醇搭配使用对PS-b-P2VP/PMMA共混体系受限组装行为的影响,得到了一系列具有多级结构的Janus聚合物胶体粒子。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簇基杂化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与聚乙烯醇搭配使用,在乳液滴表面调控出独特的非对称液滴界面,并成功用该界面诱导PS-b-P2VP发生非常规的受限组装,首次制备了具有Janus洋葱状结构的聚合物胶体粒子。以上工作丰富了乳液滴受限组装体系的表面活性剂种类,实现了对聚合物胶体粒子内部纳米结构和外部形貌的有效调控,为开发具有丰富结构和功能的聚合物胶体粒子提供了新的平台。

马俊[2](2020)在《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的稳定与破乳研究》文中提出非常规石油矿是石油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品和能源供应的重要替代来源。然而,与传统原油开采不同,非常规石油矿由于其油固共存、重质组分含量高等特点,导致其分离更为困难。在目前采用的各种非常规石油矿分离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水的参与。然而,由于重质油中界面活性组分和纳微矿物颗粒的存在,使得非常规石油矿在分离过程中常形成稳定的油-水乳液,影响后续的分离纯化和储运。针对非常规石油矿分离过程中形成乳液的天然界面活性组分作用机制及破乳问题,本文从界面活性组分分离与分子结构解析、界面活性物质稳定油水乳液机制、富氧型破乳剂分子设计与制备、破乳剂对油包水型乳液破乳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获得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破乳新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溶剂沉降-乳化-相分离脱轻”的方法,提取了非常规石油中具有界面活性的沥青质组分(Interfacially active asphaltenes,IAA)。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获得了IAA的基本分子量为18259 g/mol;采用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核磁共振(NMR)等分析方法依次解析了IAA分子的元素组成(C、H、O、N和S等元素)、化学基团结构、不同元素的价态等;结合改进的Brown-Ladner(B-L)方法计算推出了IAA的分子聚合度(1.89)、单体分子式(C72H93NO3S4);通过分子模拟优化方法,最终获得了IAA以脂肪链连接芳香环的群岛型结构模型。基于IAA分子结构模型,通过界面张力仪和流变仪分析了IAA的界面特性,获得了IAA的界面活性和黏弹性特征;通过长周期稳定实验(乳液静置30天)与显微成像统计乳液液滴粒径分布,获得了IAA稳定乳液的基本特征及其油水乳液液滴粒径分布规律。通过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含有IAA的油水乳液稳定机制进行模拟,发现IAA分子可通过分子中芳香环之间的π-π堆叠作用、分子间的氢键自聚作用形成自聚体,该自聚体可聚集于油水界面处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膜结构。此外,IAA分子中极性端的杂原子(N、O、S)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可形成氢键,聚集在油-水界面处形成一定厚度的界面膜,该界面膜可阻止油相中分散水滴的聚并,导致水滴能够在油相中长期稳定存在。针对上述乳液分离问题,本文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进行破乳剂的开发,具体做法是采用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在聚醚分子结构中引入酯基和羧基,制备了含有多种含氧官能团的非离子型富氧破乳剂(JMNP,TJU-2)。将该破乳剂应用于沥青质油-水乳液、沥青油-水乳液、原油-水乳液、柴油-水乳液及IAA乳液等不同的油包水型乳液的破乳分离过程中,结果表明,虽然在破乳速率上有所差异,但该破乳剂对上述乳液均具有良好的破乳能力。以最稳定的IAA油水乳液(IAA-W/O)为例,采用仅含有酯基的非离子型聚醚(JMNP)作为破乳剂,在浓度为400 ppm、温度为60oC、破乳时间为15 min时,能脱除乳液中50%的水;而含有酯基和羧基的非离子型聚醚(TJU-2)在相同的浓度和温度下,15 min内能脱除乳液中97.5%的水。进一步延长破乳时间至25 min,可实现完全破乳。通过KI-I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分别将IAA-W/O乳液破乳后,JMNP和TJU-2两种破乳剂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JMNP和TJU-2破乳剂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448和0.241,说明该两种破乳剂将乳液破乳后,大部分进入到了水相中,间接的表明该两种破乳剂具有高度的亲水性。为了探究破乳剂在油水界面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粒子耗散动力学(DPD)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TJU-2破乳剂分子在IAA-W/O乳液中的破乳作用。模拟结果表明,TJU-2分子中羧基和酯基中的氧与水分子中的氢形成氢键的键能分别为35.038 k J/mol和32.357 k J/mol,该氢键键能比IAA分子中杂原子(O、N、S)与水分子中的氢形成氢键的键能(分别为18.936 k J/mol,9.427 k J/mol,5.467 k J/mol)更大。破乳剂分子和水分子形成的氢键一方面置换了IAA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氢键,另一方面打破了IAA分子聚集体中的π键,从而实现IAA-W/O乳液的破乳。

李媛丽[3](2020)在《新型耐温耐盐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减缓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持续增加,对成熟油田的开发和应用三次采油技术提高石油采收率已成为国家战略。中国多数大型油田已广泛推广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油技术,但近年来由于ASP驱使用强碱带来的副作用如管道和设备的结垢和腐蚀、地层结构破坏等逐渐显现,迫使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向弱碱三元复合驱以及无碱(SP)二元复合驱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针对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三次采油技术也提上日程,然而由于富含Ca2+、Mg2+,典型的弱碱如Na2CO3无法应用,因此这些恶劣油藏的三次采油很大程度将依赖于无碱二元复合驱技术,而相关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是尚待攻克的难题。在研发系列双长链烷基磺基甜菜碱和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将聚氧丙烯(PO)-聚氧乙烯(EO)链段引入相关双长链烷基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构建非离子-磺基甜菜碱和非离子-磺酸盐复合型表面活性剂,进而能够应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无碱二元复合驱。具体以双十二烷基甘油醚(diC12GE)和Guerbet十六醇(C16GA)为原料,加成PO和EO得到非离子中间体,再进一步制成羟丙基磺基甜菜碱(HSB)和羟丙基磺酸盐(HS),得到diC12GE-(PO)10-(EO)10-HSB(Ⅰ),diC12GE-(PO)10-(EO)10-HS(Ⅱ),C16GA-(PO)5-(EO)3-HSB(Ⅲ)以及C16GA-(PO)5-(EO)3-hS(Ⅳ)共4个表面活性剂产品。其中磺基甜菜碱(Ⅰ,Ⅲ)和磺酸盐(Ⅱ,Ⅳ)表面活性剂的有效物含量分别达到90%以上和85%以上。纯化产物经IR、1H NMR以及ESI-MS表征,与目标产物分子结构相符。性能研究表明,PO-EO链的引入显着提高了所得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和耐盐能力,例如(Ⅰ)对Na+和Ca2+的容忍度分别达到40,000 mg/L和4,000 mg/L,60℃下4种产品皆能溶于总矿化度为19,640 mg/L的目标油藏(明斯克)地层水中,不出现沉淀或相分离现象。对于基本表面活性参数,嵌入的PO-EO链段的长短和头基种类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Ⅰ)和(Ⅱ)具有较小的cmc和较高的γcmc,而(Ⅲ)和(ⅣV)具有较高的cmc和较低的γcmc(<35 mN/m)。另一方面磺基甜菜碱的饱和吸附量Γ∞约为磺酸盐的2倍。针对明斯克油藏条件(76~86℃,总矿化度 19,640 mg/L,其中Ca2+和Mg2+共840 mg/L),合成的4种表面活性剂略偏亲水,通过与亲油性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以得到多个性能优良的二元配方。例如将(Ⅰ)和(Ⅱ)与略偏亲油的双烷基甘油醚磺基甜菜碱diC8GE-HSB和C10+6GE-HSB复配,其中(Ⅰ)和(Ⅱ)的摩尔分数为0.2,所得二元混合物能在0.1~5 mM的总浓度范围内获得超低平衡界面张力。部分平衡界面张力能达到10-4~10-5 mN/m 数量级。将(Ⅲ)和(Ⅳ)与 diC8GE-HSB 或 C12+6GE-HSB 二元复配,其中(Ⅲ)和(Ⅳ)的摩尔分数为0.4~0.6,可在0.1~5 mM的总浓度范围内获得超低平衡界面张力。初始总浓度为5 mM的配方(地层水)溶液90℃下放置90天,diC8GE-HSB/(Ⅱ)=0.8/0.2体系和C12+6GE-HSB/(Ⅲ)=0.4/0.6体系仍能获得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还具有优良的抗油砂吸附能力。例如在固/液质量分数比为0.1/0.9、初始浓度5mM、60℃实验条件下,C10+6GE-HSB/(Ⅰ)=0.8/0.2 和 C12+6GE-HSB/(Ⅲ)=0.4/0.6二元配方溶液经石英砂连续吸附8次和9次后,体系的界面张力仍能实现超低。它们对表面带负电荷的固体表面不会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即固体表面始终保持水润湿性。此外所获二元配方对明斯克原油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皆得到稳定的O/W型乳状液。显然,本课题所合成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耐温耐盐性能和无碱条件下的驱油性能,在高温、高盐油藏的三次采油技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卓[4](2020)在《三次采油乳状液脂肪醇型破乳剂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脂肪醇型破乳剂生产工艺成熟,破乳脱水效果和广谱性好,是目前我国油田生产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类破乳剂,但是随着油田开采进入高含水期,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在三次采油过程中向油井中添加大量强碱、聚合物等物质,增加了原油破乳脱水的困难,现有脂肪醇型破乳剂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因而,为了满足石油工业的发展,提高原油采出液分离效率,需要制备新型破乳剂。本文以脂肪醇型破乳剂为基础物,首先丙烯酸进行聚合反应,随后使聚丙烯酸与脂肪醇破乳剂基础物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了丙烯酸聚醚酯类原油破乳剂。主要内容如下:(1)选取不同型号的破乳剂采用室内脱水实验(瓶试法)筛选出合适的基础物后,通过对聚合反应、酯化反应过程中的多种反应条件单因素实验方法确定了较佳反应条件,随后使用Design-Expert软件对破乳剂合成过程模拟优化,工艺参数模型拟合值与单因素试验对比基本一致。改性破乳剂HDTM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丙烯酸聚合温度80℃,聚合时间6h,丙烯酸投入量为醇基基础物质量9.9%,BPO用量为丙烯酸质量0.9%,酯化温度153℃,酯化时间3.8h。(2)改性前后破乳剂经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仪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中不饱和双键发生聚合反应,聚丙烯酸与醇基基础物酯化生成丙烯酸聚醚酯化物,反应较为完全;使用凝胶色谱对改性前后破乳剂分析,脂肪醇基础物经过改性实现了分子间连接,提高了其分子量;通过对改性后破乳剂热重分析,合成出的破乳剂HDTM热稳定性好,适宜油田破乳脱水生产需求。(3)测定改性前后破乳剂的p H值、浊点、HLB值及表面张力等理化指标,通过对比发现改性后破乳剂HDTM酸性增强,浊点升高,表面活性增大,因而其水溶性、亲水性更好,更易吸附在油水界面,降低界面膜强度,有利于原油破乳;应用瓶试法对破乳剂进行破乳性能评价,从加药量、破乳温度、破乳时间、p H值方面考察破乳脱水工艺条件,经正交实验优化后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4)测定Na Cl、Ca Cl2和Al Cl3三种无机盐对破乳剂溶液表面张力、浊点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无机盐浓度增加,破乳剂溶液的表面张力、浊点降低;测定Na Cl溶液对脱水率影响,实验发现溶液中的无机盐能够提高破乳剂的破乳脱水速度,但是最终脱水率降低;测定不同浓度、不同分子量聚丙烯酰胺溶液对脱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溶液中聚合物浓度、分子量增加,油水界面膜强度增加,脱水率降低,不利于原油破乳;采用膨润土模拟原油乳状液中固体微粒对脱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原油乳状液中固体微粒浓度增加,脱水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现象;测定Na OH溶液对脱水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强碱体系下随着Na OH浓度增加,脱水率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现象。

李富军[5](2020)在《含氟聚醚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许多海上油田已进入油田开采后期,为满足油田稳产增产满足国民生活的日常需要,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此目的下已经得到大规模应用。聚合物驱油技术在满足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同时,也使得聚合物分子进入原油乳液中,与原油组分中天然活性物质相互作用,使得原油乳液更加稳定,增加了后续破乳脱水难度,而且海上平台空间狭小,不利于开采出来的原油乳液大规模存储,现有破乳剂在规定条件下已经很难达到要求,因此需要探索研发新的破乳剂或相似作用的破乳方法以满足目前条件下海上平台的破乳脱水要求。含氟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高表面活性、高热力学和化学稳定性,在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本文选用双酚AF、双酚AF酚胺树脂为聚醚起始剂通过与可靠成熟的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聚合工艺,合成出一系列含氟聚醚表面活性剂,探究将氟元素引入到破乳剂分子结构中,探讨该系列含氟破乳剂对海上原油是否具有良好的破乳脱水效果。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将双酚AF与环氧丙烷聚合生成亲油段,然后在此基础上聚合具有亲水性的环氧乙烷段,得到含氟直链嵌段聚醚表面活性剂。随后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盐对该表面活性剂的浊点、表面活性、界面活性与粒径的影响。浊度测试表明不同种类的盐对聚醚浊点具有重要作用,盐析盐降低了聚醚的浊点,盐溶盐正好相反;用表面张力仪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纯水溶液、不同盐溶液、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发现该系列表面活性剂在纯水中具有良好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盐存在下在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对其具有较明显的降低表面张力作用,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CMC时盐影响效果甚微;选用甲苯、正庚烷两种有机溶剂,与不同浓度的该系列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相互作用,研究了该系列表面活性剂在两种油水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发现该系列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其中Z9937样品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更强。2.选用双酚AF、甲醛溶液、四乙烯五胺,使用两步法合成双酚AF酚胺树脂作为破乳剂的起始剂。将定量树脂投入到高压反应釜中,与适量环氧丙烷、环氧乙烷先后反应,根据起始剂/PO、PO/EO不同质量比,合成了 15种破乳剂并命名为BPAF破乳剂。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表征手段进行了破乳剂的结构表征,结果证明破乳剂合成良好。破乳测试表明,针对K油,3.7:1比例的破乳剂为最适比例,优选出BPAF9937、13937、16937三种破乳剂。随后用表面张力仪测试该系列破乳剂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得出3.7:1比例降低表面张力能力优于其它比例,与破乳结果相一致;浊点测试表明,破乳剂分子中PEO段含量对破乳剂浊点有重要影响,在破乳剂分子中PO/EO不变,破乳剂分子链增长,破乳剂的浊点会降低;分子量测试表明,破乳剂分子量对破乳结果无直接影响,针对K油,良好的破乳剂是高分子破乳剂,但是高分子破乳剂不一定具有良好的破乳效果。3.选出前面的线型、多支化含氟聚醚分别用多苯环多异氰酸酯PM200交联改性,探究线型聚醚和多支化聚醚分别用交联剂改性后的破乳性能。结果证明线型聚醚改性后无破乳作用,多支化聚醚改性后破乳作用明显。将改性前后的多支化聚醚进行不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原油含水量越高、破乳温度越高、破乳剂加药量越大,更有利于原油乳液的破乳脱水,界面膜强度测试表明,当水相中含有AP-P4时,原油液滴更不容易与油相结合,表明聚合物的存在使得油水界面更加稳定,破乳剂的加入使得油滴与油相结合速度变快,且随着破乳剂浓度的增加,结合速度先增加后变慢,说明破乳剂应有合适的用量,改性后破乳剂更有利于油滴与油相的结合。

李娟[6](2019)在《水溶性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常规石油资源的大量、持续消耗,开发利用稠油资源的紧迫性日益突出。稠油由于含有大量沥青质、胶质等重质组分而具有粘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的特点,导致其开采集输难度高、资源利用率差,如何降低稠油粘度、提高其流动性成为打破限制其开发利用壁垒的关键。目前最为普遍的方法是添加各种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实现降粘目的,而其中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在油田应用中的表现最具吸引力,但其研发尚处于发展阶段,现有的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种类较少、对稠油油藏条件的适应性有限、溶液性质与降粘机理间的联系探讨不足。研发更能满足稠油开发需求的新型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并深入分析其溶液性质与作用机理是该领域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主要从聚合物的结构设计、功能单体的引入、降粘机理的探讨等三个方面进行新型水溶性稠油降粘聚合物的设计合成,溶液性质及稠油降粘应用性能的研究。1、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和环氧基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以得到可反应型共聚物,利用环氧基与氨基间的偶合反应,将氨基封端的丙烯酰胺-苯乙烯磺酸钠二元共聚物接枝于反应型共聚物侧链,得到具有长支链的水溶性两亲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静态光散射、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基本表征。利用动态光散射、旋转流变仪、界面张力仪考察了其溶液中的聚集行为与性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稠油乳化降粘性能评价。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的作用机理为乳化降粘,长支链结构有利于稠油降粘性能的提高,适中的长支链结构含量下可取得最理想的稠油降粘率。2、以AM单体为主,引入具有较强耐温耐盐性的两亲性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以及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N-丙烯酰胺丙基)-N,N-二甲基,N-十六烷基溴化铵(ADC)合成了一系列疏水缔合水溶性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静态光散射等进行表征。通过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测定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聚合物溶液的表面活性和界面活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旋转粘度计、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其可循环稠油降粘性能并探讨了其机理。研究表明,适中的表界面活性更适于实现可循环的耐盐稠油降粘,提高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含量能够增强其耐盐稠油降粘性能。3、选择AM、二甲基丙烯酰胺(DMA)、丙烯酰吗啉(NAM)共聚完成了两亲性三元共聚物的合成,选择AM、苯乙烯磺酸钠(SSS)与链转移剂巯基乙醇进行自由基共聚完成了羟基封端的阴离子共聚物的合成,并利用这两种共聚物得到了一种复配型两亲共聚物稠油降粘剂。用共振光散射等研究了其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并考察了其表观粘度、表面张力、界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情况。此外,利用光学显微镜、旋转粘度计研究了其基于界面活性的稠油乳化降粘行为,分析了不同无机盐及盐浓度对其稠油降粘性能的影响情况。发现复配是一种有效地提高稠油乳化降粘性能的方法,能够在较低的用量下取得较好的耐盐降粘效果。4、通过AM与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及含氟疏水单体全氟己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TEMAc-6)共聚,得到了一系列含氟疏水单体含量不同的具有pH响应性的水溶性聚合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静态光散射、热重分析等进行了结构与性质表征。利用界面扩张流变法、粘度测试、表面张力测定等进行了溶液性质的研究,利用Zeta电位测试考察了 pH对共聚物溶液性质的影响情况,并使用激光粒度仪、旋转粘度计研究了其pH响应性稠油降粘行为。结果表明,该系列聚合物溶液的界面活性不仅随着含氟单体含量的提高而增强,而且随着pH的减小而减弱,基于界面活性控制的乳化降粘机理,其在pH较高时能够乳化稠油形成稳定性较高的水包油乳液,实现稠油乳化降粘,而在酸化后又能够实现迅速的油水分离。5、以AM、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甲基丙烯酸苄基酯(BZMA)共聚制备了一系列CO2响应水溶性稠油降粘聚合物AEB,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静态光散射、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所得聚合物进行了基本性质表征。研究了不同浓度下溶液的表观粘度、表界面张力、流体力学半径,并使用电导率仪测试了其对CO2的可逆响应性。利用接触角测试、光学显微镜观察、粘度表征等手段考察了该系列聚合物的稠油乳化降粘性能。研究表明,BZMA单体含量的增加能够增强疏水缔合作用,有利于表界面活性、润湿性及稠油乳化降粘能力的提高,形成的稠油乳化液液滴粒径与界面张力正相关,与连续相粘度负相关,该系列聚合物的乳化降粘性能具有CO2响应性。6、对稠油中的重质组分沥青质、胶质进行分离,并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紫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透射电镜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与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合成并中试了一种解缔合型水溶性两亲聚合物稠油降粘剂,对其稠油降粘性能和降粘机理也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所用油样中的沥青质、胶质含有多环芳香结构与大量极性基团,具有氢键作用下的致密的片层状缔合结构,是导致稠油高粘度的主要原因,我们所制备的解缔合型水溶性两亲聚合物稠油降粘剂含有大量极性基团能够破坏沥青质、胶质中原有的缔合结构,从根本上降低稠油粘度,适当的剪切与老化处理有利于实现更好的稠油降粘效果,中试产品具有在高温、高剪切的油藏条件的应用潜力。

宁研彤[7](2020)在《基于嵌段聚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ES纤维亲水油剂》文中认为一次性高吸收性卫生用品因其方便、卫生、健康等优点,深受消费者欢迎。一次性高吸收性卫生用品的使用性能主要受制于产品的结构设计、内层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液容量和各层材料的综合性能。热风粘合式ES纤维(Ethylene-Propylene Side By Side)非织造布热收缩率小、柔软性好,是一次性高吸收性卫生用品的首选面层材料。但ES纤维本身为疏水性材料,需进行亲水改性,才能赋予其非织造布透水性能,从而将尿液等传导到内层高吸水性树脂等介质中。本文以开发一款高性能ES纤维亲水油剂为目标,研究了不同类型聚氧乙烯(PEO)/聚氧丙烯(PPO)嵌段聚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EOnPPOmPEOn、PPOmPEOnPPOm、PEOnPPOm、PPOm)的溶液和界面性质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采用亲水整理手段评价了经单一PEO/PPO嵌段聚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及其与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改性后ES纤维非织造布的多次亲水性能。开展了基于PEO/PPO嵌段聚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ES纤维亲水油剂配方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PEO/PPO嵌段聚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平衡表面张力主要与聚合度n,m和摩尔质量有关。当PEOnPPOmPEOn嵌段聚醚的n值在1~25之间和m值在15~68之间时,其平衡表面张力γcmc随摩尔质量的增加略有下降,但总体变化不明显,其变化范围在34~32 mN·m-1之间;对于摩尔质量、PEO质量分数相同、结构不同的聚醚(n≤5,m=100~200)平衡表面张力γcmc值都在34 mN·m-1左右。2.PEO/PPO嵌段聚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聚乙烯(PE)薄膜界面的润湿铺展效果主要与摩尔质量和平衡表面张力有关。当PEOnPPOmPEOn嵌段聚醚(n=1~25,m=15~68)中PEO质量分数小于20%时,其润湿铺展的效果随着摩尔质量的增大而提高。PEOnPPOmPEOn、PPOmPEOnPPOm、PEOnPPOm、PPOm(n=1~25,m=15~200)聚醚表面活性剂的平衡表面张力γcmc与PE润湿临界面张力越接近,润湿铺展效果越好。3.经PEO/PPO嵌段聚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整理后的ES非织造布多次亲水效果主要与PEO/PPO嵌段聚醚的HLB值和摩尔质量有关。在均匀分散的前提下,当PEO/PPO嵌段聚醚的HLB值较小时,其摩尔质量越大与ES纤维之间的吸附力越大,整理改性后的ES纤维非织造布多次亲水效果越好。其中经PEO3PPO150PEO3和PPO100聚醚改性后的ES纤维非织造布五次透水时间均小于3 s,多次亲水效果较好。4.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PEO/PPO嵌段聚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可以使体系表面活性增加,提高体系的润湿铺展效果,有助于油剂产品综合性能的提升。PEO/PPO嵌段聚醚与阳离子复配体系比PEO/PPO嵌段聚醚与阴离子复配体系润湿铺展效果更好。其中PEO3PPO150PEO3与1305PK质量比为8:2和PEO3PPO150PEO3与D12N质量比8:2的复配体系整体性能较为优异。5.HX-1#款油剂综合性能最佳。其整理改性后的ES纤维非织造布五次透水时间均小于3 s,回渗量小于0.13 g,陈化后多次亲水、回渗、白度、抗菌等仍保持优异的性能,满足工业生产以及应用性能的要求。

康志红[8](2019)在《“拟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文中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因其独特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采油、食品加工、药物输送和洗涤剂等领域。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界面行为对降低表面张力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表面张力下降是由于水和表面活性剂亲水端基团之间在界面上的相互作用导致。因此,了解表面活性剂结构与界面性能的关系,有助于设计新型高效的表面活性剂。本论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壬基酚取代的烷基磺酸盐在界面的微观聚集行为,系统的模拟了表面活性剂结构对界面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使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新合成的壬基酚取代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四个异构体进行了研究,分别命名为x-C12-NPDS,其中x=1,2,3,4。通过对比分析密度分布、表面张力、界面厚度、界面形成能、径向分布函数以及均方根位移和空间分布函数等研究了不同结构表面活性剂在空气/水界面的聚集行为和界面性质。结果表明,3-C12-NPDS和4-C12-NPDS的界面性质显着优于1-C12-NPDS和2-C12-NPDS,由于3-C12-NPDS的亲水头基与水分子之间的较强相互作用使其具有最小的表面张力和最低的界面形成能。模拟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亲水头基之间的空间效应对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聚集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使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壬基酚取代的十二烷基磺酸盐的四种同分异构体(x-C12-NPDS,x=1,2,3,4),通过分析界面厚度、界面形成能、界面张力、径向分布函数以及氢键数量等信息,考察了表面活性剂亲水头基空间结构变化对正癸烷/水界面性质的影响。当表活剂极性头基空间位阻不同的时候,对界面的影响很大,其中3-C12-NPDS界面形成能最大,界面厚度最大,界面张力最低,与水分子中的氧配位数最多,表现出最优的性能。通过分析微观机理,对设计新型表面表面活性剂具有理论指导意义。(3)采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的壬基酚取代的系列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NPAS)在癸烷/水界面的微观聚集行为,通过分析界面厚度(IT),界面形成能(IFE)和界面张力(IFT)以及表面活性剂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径向分布函数(RDF)和配位数,讨论了不同磺烷基链长度对壬基酚基取代烷基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界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磺烷基链长为碳原子数为12时,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最低,界面厚度和界面形成能最大。(4)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考察了一价阳离子(Li+、Na+、K+、Rb+、Cs+)对壬基酚取代的十二烷基磺酸盐在正癸烷/水界面上的聚集行为。通过分析密度分布,界面厚度,界面张力等参数对比探讨了一价阳离子对表面活性剂的极性头基与水中氧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一价阳离子的半径增大,界面厚度逐渐增加,极性头基与水中氧原子的配位数减少。表明抗衡离子半径的变化能够影响壬基酚取代的十二烷基磺酸盐在正癸烷/水界面的界面性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深化认识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界面张力的构效关系以及影响界面张力的作用机制,为表面活性剂的分子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利于复合驱配方的设计和优化。

陈骥[9](2019)在《烷基硫酸钠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展型表面活性剂(e-表面活性剂)是指在传统表面活性剂的疏水烷基和亲水头基之间插入一段含聚氧丙烯(PPO)链的中等极性基团而形成的一类新型表面活性剂。文献报道表明在e-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插入PPO链可以使分子内极性过渡更加平缓,使其能够与长链极性油形成中相微乳,并产生超低界面张力;PPO链为分子提供的疏水贡献,使其临界胶束浓度降低,并能够增溶不同极性的有机小分子;另外也从微乳相行为的研究间接发现PPO链具有与聚氧乙烯(PEO)链类似的水合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e-表面活性剂具有比其母体传统表面活性剂更为优异的综合性能,因而显示出与后者不同的构效关系。已经发现经特殊分子框架设计的表面活性剂,其界面性质除了公认受制于分子双亲性外,也受界面上的表面活性剂形状的影响。但是在e-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插入PPO链并不构成特殊的分子框架,反而使其比母体传统表面活性剂更具柔性,并已经发现e-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上具有较大的吸附面积。难道e-表面活性剂优异的综合性能会受其界面吸附面积的影响,亦或受制于某种未知的隐性界面分子形状?其次,e-表面活性剂优异的综合性质表明该类分子的疏水性和极性同时增强,这似乎不是简单插入PPO链所能同时贡献的。那么,PPO链如何与e-表面活性剂中的其他分子砌块协同作用,以满足对分子双亲性的不同需求?最后一个但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实验证明分子双亲性和界面上的未知表面活性剂形状均会影响e-表面活性剂的性能,那么到底由谁来决定,或什么才是导致e-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的本质原因?针对以上e-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和提出的三个问题,本文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并得到如下的主要结果和结论:(1)尽管某些商品化的e-表面活性剂已被用于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但仅仅依靠现有市售商品不足以全面探索e-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并回答上述提出的三个问题,也不能满足将e-表面活性剂拓宽应用于日用化工领域所需要的产品结构。因此本文选择目前关注度较大、应用范围较广的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为母体传统表面活性剂,经分子设计并合成了以系列链长的支链或直链烷基为疏水基,以不同聚合度的PPO或PPO-b-PEO为联接基的29种e-表面活性剂,以此构建的样品库使系统研究e-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成为可能。FT IR、1H NMR和两相滴定的结果证实了29种产物的化学结构,利用1H NMR的结果确认了联接基中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加成数。(2)通过张力法测定e-表面活性剂在空气/水表面和油/水界面上的吸附量,根据Gibbs公式计算其相应的分子吸附面积。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基于单个e-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空气/水表面和油/水界面上具有超常大的分子吸附面积的事实,提出e-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橄榄球形状的新概念;建立新的形状因子参数S替代此处无效的传统P参数,作为评价表面活性剂的橄榄球形状的临界参数。结果表明S参数适用于判断本文合成的所有e-表面活性剂和文献报道的其他品种均具有橄榄球形状,可以区别于传统表面活性剂的截头锥形状。本文对e-表面活性剂呈现橄榄球形状作出如下解释:在e-表面活性剂的疏水链定向于空气、油相、固相或胶束内部,而亲水头定向于水相的前提下,PPO链将围绕着其分子长轴呈某种线圈状排列,是受到界面诱导而坍塌并致密堆积于单层吸附中或胶束表面上所导致的结果。(3)为了突显PPO链对e-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贡献,以及寻找适用于驱油的新型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构造,本文由异辛基与PPO-b-PEO搭配的分子砌块组合设计并合成了系列e-表面活性剂b-C8PpEeS。根据PPO链使该系列e-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低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并产生超低界面张力的实验事实,不仅直接证实了PPO链可以极大地补足分子因烷基链过短而严重不足的疏水性,而且发现其与合适的PEO链组合会提供更强的疏水贡献和更显着的橄榄球形状。实验结果还表明在本文实验范围内,PPO链长度与分子吸附面积间存在正相关性,许多界面性质与PPO链长度或分子吸附面积间存在正/负相关性,初步反映了e-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取决于橄榄球形状的基本规律。此外,更多的性能结果表明分子设计的b-C8PpEeS具有为驱油领域提供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用作合适界面软材料的潜力。(4)为了探讨PPO链与不同支链烷基链分子砌块间的协同作用对分子双亲性的贡献及其构效关系,本文以系列异构烷基与不同PPO链搭配的分子砌块组合设计并合成了系列e-表面活性剂b-CcPpS。实验结果不仅表明没有PEO链辅助时e-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气/液表面上仍具有显着的橄榄球形状,而且表明PPO链会视烷基链长而改变其对双亲性的贡献,因此证实了PPO链与疏水基的不同组合为e-表面活性剂提供了动态的分子双亲性贡献。该b-CcPpS系列的某些品种具有比传统表面活性剂更好的润湿力、乳化力和钙皂分散力,显示了在洗涤剂等日用化学品领域的潜能。(5)为了探讨PPO链与直链烷基链分子砌块间协同作用对分子结晶性的影响及其构效关系,以及寻找适于家用清洁及个人护理领域的无聚氧乙烯硫酸盐的产品,本文以系列直链烷基与不同PPO链搭配的分子砌块组合设计并合成了系列e-表面活性剂n-CcPpS。实验结果不仅表明PPO链与疏水基的不同组合为e-表面活性剂提供了动态的分子双亲性贡献,而且发现长链e-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低温水溶性,因此证实了PPO链与长链疏水烷基的不同组合破坏了e-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晶性。该n-CcPpS系列的某些品种具有比传统表面活性剂更好的去污力、乳化力和钙皂分散力,显示了在个人洗护用品领域替代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SLEeS)的潜能。基于上述e-表面活性剂(b-C8Pp EeS、b-CcPpS和n-CcPpS)的构效关系,发现e-表面活性剂的各种优异性质部分可以用橄榄球形状解释以及部分可以用动态分子双亲性解释,而橄榄球形状和动态分子双亲性是由PPO链的双相亲和性产生的,因此,PPO链依外界环境改变的双相亲和性是支配e-表面活性剂优异综合性质的本质原因。(6)为了克服烷基聚醚硫酸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水解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基于SLE3S直接转化合成月桂基聚氧乙烯醚羧酸钠-3(SLE3SO)的反应特征构筑微乳纳米反应器,尝试解决胶束纳米反应器中宏观和微观传质困难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微乳反应器的宏观和微观传质均有利于提升SLE3S浓度及其磺化率,解决了胶束反应器中的困境。并且借助微乳纳米反应器,成功合成了6种烷基聚醚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证实了微乳纳米反应器不仅能够合成磺酸盐型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而且能够用于合成具有水解稳定性的磺酸盐型e-表面活性剂。

赵觅[10](2018)在《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采出水的特性与稳定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课题以大庆油田北二西试验区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的采出液和采出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驱油剂返出高峰期的采出液和采出水性质进行跟踪监测,考查该采出液和采出水的pH值、矿化度、组成、相结构及分离特性,再通过实验模拟和理论分析,研究了驱油剂中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三种物质单独和不同组合对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特性、界面性质、体相流变性的影响。通过模拟三元复合驱注入液中水相微乳液的演变过程,探索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纳米和亚微米尺度油滴的来源和形成机理。并通过研究复合驱采出液的油水界面性质和流变性质,确定了影响该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主要因素,探求了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的采出水的特性、成因以及难以处理的原因,提出了改善油水分离效果的解决办法。在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剖析中发现了粒径为0.08μm1μm的纳米、亚微米油滴,这些油滴形成了O/W型、W/O/W型等多重乳状液,油滴的大小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线团高度重合,一直未被认定是乳状液的分散相。由于这些油滴粒径小,聚并和浮升能力差,用常规的处理工艺难以除去,导致采出水中的含油量远超回注地层水的控制指标。碱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形成和稳定主要有两方面作用:(1)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采出液乳化程度增大,油珠粒径变小;(2)高含量的碱压缩油水界面扩散双电层,减弱油珠之间的静电斥力,促进油滴之间的聚集和聚结。这两种相反作用的叠加结果使得采出液相分离过程中的水相含油量随碱含量增加而降低。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O/W型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和失稳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采出液乳化程度增大,油珠粒径变小;(2)增大油珠表面的过剩负电荷密度和油珠之间的静电斥力,阻碍油珠的聚集和聚并;(3)通过Marangoni效应阻碍油滴聚并过程中平板水膜的排液,增加稳定性。以上三种作用都是使采出液相分离过程中水相的含油量随表面活性剂含量增大而增大。聚合物在O/W型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和失稳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1)增大水相粘度,使采出液乳化程度增加,油珠粒径变小,油珠上浮速度下降;(2)通过空位絮凝作用促进油珠的聚集和聚并,使油珠上浮速度增加。在这两种相互对立作用的共同影响下,使采出液相分离时水相含油量随聚合物含量增大呈现先降低后增大的变化趋势。通过对ASP注入液在油藏中运移和地面集输过程中演变的模拟实验研究,发现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临界胶束浓度的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水中,有数量可观的纳米、亚微米尺度油滴,是ASP注入液中的膨胀胶束在表面活性剂浓度降低至临界胶束浓度以下时发生崩溃的结果,膨胀胶束崩溃时释放出其中增溶的原油形成了粒径小、高度分散的油滴。如何有效地去除这些纳米、亚微米尺度的油滴,是影响这种采出水能否回注达标的关键。采用具有水溶性嵌段聚醚和聚丙烯酸衍生物结构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具有良好脱水作用的油溶性嵌段聚醚成分的活性剂等复配制成的油水分离剂SP1013,能高效地促进油滴特别是小油滴与大油滴之间聚并,显着提高油水分离效果。在现场试验区应用上,将加药点从转油站前移到油井井口,在管道集油输送过程中,采出液与化学药剂在这段时间进行剪切和反复混合,大大增加了油滴之间的碰撞机会,强化了大油滴对小油滴的捕获和聚并,有效减少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分离采出水中纳米、亚微米尺度油滴的数量,降低后续采出水的除油难度。本论文的研究可以为使用同类型驱油剂采出液的油水分离和采出水的深度处理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

二、嵌段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吸附的动态Monte Carlo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嵌段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吸附的动态Monte Carlo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表面活性剂导向的嵌段共聚物三维受限自组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嵌段共聚物本体自组装概述
    第二节 嵌段共聚物受限自组装概述
        §1.2.1 一维受限自组装
        §1.2.2 二维受限自组装
        §1.2.3 三维受限自组装
    第三节 3D受限自组装的实验方法概述
        §1.3.1 气溶胶法
        §1.3.2 沉淀法
        §1.3.3 乳液-溶剂挥发法
        §1.3.4 多孔模板法
    第四节 3D受限自组装的影响因素
        §1.4.1 表面活性剂性质
        §1.4.2 受限程度
        §1.4.3 溶剂性质与温度
        §1.4.4 嵌段共聚物组成
    第五节 受限自组装聚合物材料的应用前景
    第六节 论文选题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季铵盐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N-PS_n调控的PS-b-P2VP三维受限自组装
    第一节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
        §2.1.2 表征仪器及方法
        §2.1.3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2.1.4 PS-b-P2VP胶体粒子的制备
    第二节 N-PSn用量对环蛹粒子结构调控的影响
    第三节 N-PSn聚合度对环蛹粒子结构调控的影响
    第四节 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对环蛹粒子结构调控的影响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季铵盐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N-PS_n调控PS-b-P2VP/PMMA三维受限自组装
    第一节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
        §3.1.2 表征仪器及方法
        §3.1.3 季铵盐基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3.1.4 PS-b-P2VP胶体粒子的制备
    第二节 N-PS_n调控PS-b-P2VP/PMMA三维受限自组装
    第三节 N-PS_n聚合度对组装结构的影响
    第四节 嵌段共聚物分子量对组装结构的影响
    第五节 PS-b-P2VP与PMMA比例对组装结构的影响
    第六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簇基杂化聚合物表面活性剂调控的PS-b-P2VP三维受限自组装
    第一节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
        §4.1.2 表征仪器及方法
        §4.1.3 簇基杂化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4.1.4 样品制备
    第二节 Janus洋葱粒子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第三节 Janus洋葱粒子的形成机理研究
    第四节 Janus洋葱粒子制备的普适性研究
    第五节 Janus洋葱粒子的应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的稳定与破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重质油-水乳液
        1.2.1 重质油-水乳液类型及其形成
        1.2.2 重质油-水乳液的稳定性
        1.2.3 油-水乳液稳定性影响因素
        1.2.4 石油中天然界面活性物质
    1.3 油-水乳液的破乳
        1.3.1 油-水乳液破乳方法
        1.3.2 化学破乳过程
        1.3.3 重质油-水乳液化学破乳的影响因素
        1.3.4 化学破乳剂
    1.4 分子动力学在重质油-水乳液研究中的应用
        1.4.1 全原子分子动力学
        1.4.2 介观分子动力学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界面活性沥青质分离与结构解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沥青原料的预处理
        2.2.4 界面活性沥青质的提取
        2.2.5 仪器分析
        2.2.6 实验数据分析
        2.2.7 分子结构优化模拟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界面活性沥青质表观形貌
        2.3.2 界面活性沥青质分子量分析
        2.3.3 界面活性沥青质元素分析
        2.3.4 界面活性沥青质的官能团分析
        2.3.5 界面活性沥青质结构构建
        2.3.6 界面活性沥青质结构模型的合理性检验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界面活性沥青质在油水乳液稳定中的作用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油水乳液制备
        3.2.4 乳液液滴粒径测试
        3.2.5 乳液界面性质表征
    3.3 乳液稳定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3.3.1 模拟力场
        3.3.2 计算模型选择
        3.3.3 计算方法与参数
        3.3.4 模拟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W/O乳状液的稳定性分析
        3.4.2 W/O乳状液的界面性质分析
        3.4.3 IAA在稳定W/O乳状液中的作用
        3.4.4 体系模拟平衡分析
        3.4.5 IAA在体系中的扩散系数
        3.4.6 IAA在油-水界面的吸附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制备及对重质油包水乳液的破乳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合成
        4.2.4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表征
        4.2.5 破乳试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结构表征
        4.3.2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界面特性
        4.3.3 酯化聚醚破乳剂的性能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制备与破乳机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2.3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合成
        5.2.4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表征
        5.2.5 破乳实验
        5.2.6 破乳剂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结构表征
        5.3.2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热稳定性
        5.3.3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界面特性
        5.3.4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破乳性能评价
        5.3.5 羧基化富氧破乳剂的油水分配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界面活性沥青质稳定油水乳液的破乳机制研究
    6.1 引言
    6.2 模拟方法
        6.2.1 W/O乳液粗粒化模型
        6.2.2 模拟力场
        6.2.3 模拟细节及结果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体系模拟平衡分析
        6.3.2 IAA-W/O乳液的破乳过程
        6.3.3 IAA-W/O乳液的破乳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新型耐温耐盐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三次采油技术
    1.2 复合驱油技术
        1.2.1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1.2.2 三元复合驱与二元复合驱
    1.3 双长链烷基表面活性剂
        1.3.1 双子表面活性剂
        1.3.2 Guerbet醇衍生物
        1.3.3 甘油醚衍生物
    1.4 耐温耐盐型表面活性剂
        1.4.1 阴离子-非离子复合型表面活性剂
        1.4.2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1.5 Extended表面活性剂
    1.6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合成方法
        2.2.2 羟值测定
        2.2.3 环氧值测定
        2.2.4 胺值的测定
        2.2.5 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2.3 表征方法
    2.4 性能测试方法
        2.4.1 溶解度的测定
        2.4.2 表面张力的测定
        2.4.3 原油/水界面张力测定
        2.4.4 耐温耐盐性能测定
        2.4.5 抗油砂吸附能力测定
        2.4.6 润湿性测定
        2.4.7 乳化能力测定
第三章 双烷基甘油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的合成与驱油性能
    3.1 diC_(12)GE-(PO)_(10)-(EO)_(10)-HSB及diC_(12)GE-(PO)_(10)-(EO)_(10)-HS的合成与表征
        3.1.1 diC_(12)GE-(PO)_(10)-(EO)_(10)-HSB及diC_(12)GE-(PO)_(10)-(EO)_(10)-HS的合成
        3.1.2 diC_(12)GE-(PO)_(10)-(EO)_(10)-HSB及diC_(12)GE-(PO)_(10)-(EO)_(10)-HS的结构表征
    3.2 diC_(12)GE-(PO)_(10)-(EO)_(10)-HSB及diC_(12)GE-(PO)_(10)-(EO)_(10)-HS的驱油性能研究
        3.2.1 水溶性
        3.2.2 基本表面化学性能
        3.2.3 降低原油/水界面张力性能
        3.2.4 耐温耐盐性能
        3.2.5 抗油砂吸附性能
        3.2.6 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3.2.7 对原油的乳化能力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uerbet醇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衍生物的合成与驱油性能
    4.1 C_(16)GA-(PO)_5-(EO)_3-HSB及C_(16)GA-(PO)_5-(EO)_3-HS的合成与表征
        4.1.1 C_(16)GA-(PO)_5-(EO)_3-HSB及C_(16)GA-(PO)_5-(EO)_3-HS的合成
        4.1.2 C_(16)GA-(PO)_5-(EO)_3-HSB及C_(16)GA-(PO)_5-(EO)_3-HS的结构表征
    4.2 C_(16)GA-(PO)_5-(EO)_3-HSB及C_(16)GA-(PO)_5-(EO)_3-HS的驱油性能研究
        4.2.1 水溶性和基本表面化学性能
        4.2.2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性能
        4.2.3 耐温耐盐性能
        4.2.4 抗油砂吸附性能
        4.2.5 对固体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4.2.6 对原油的乳化能力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附图

(4)三次采油乳状液脂肪醇型破乳剂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原油乳状液
        1.1.1 原油乳状液的定义和组成
        1.1.2 原油乳状液类型
        1.1.3 影响原油乳状液稳定因素
        1.1.4 原油乳状液破乳方法
        1.1.5 原油乳状液的危害
    1.2 原油破乳剂的开发与机理
        1.2.1 原油破乳剂的定义和特点
        1.2.2 破乳剂的分类与常见种类
        1.2.3 原油破乳剂破乳机理
    1.3 原油破乳剂发展状况与趋势
        1.3.1 国外相关破乳剂的状况
        1.3.2 国内相关破乳剂的状况
        1.3.3 原油破乳剂的发展趋势
    1.4 丙烯酸改性脂肪醇破乳剂必要性及创新点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药品与实验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破乳剂HDTM的合成
        2.2.1 合成方法
        2.2.2 合成工艺条件优化
    2.3 醇基聚醚破乳剂HDTM表征
        2.3.1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仪(FT-IR)表征
        2.3.2 核磁共振波谱(~1H-NMR)表征
        2.3.3 凝胶色谱分析
        2.3.4 破乳剂HDTM热重分析
    2.4 破乳剂HDTM的理化指标测定
        2.4.1 破乳剂外观、pH值、水溶性
        2.4.2 破乳剂浊点、运动黏度
        2.4.3 二甲苯-水数、亲水-亲油平衡(HLB)值
        2.4.4 破乳剂表面活性
    2.5 破乳剂HDTM破乳脱水性能评价
        2.5.1 原油含水率测定
        2.5.2 原油乳状液制备
        2.5.3 原油乳状液脱水率测定
    2.6 破乳剂复配与适用性分析
        2.6.1 破乳剂复配
        2.6.2 破乳剂适用性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破乳剂基础物筛选
    3.2 破乳剂HDTM改性工艺条件研究
        3.2.1 聚合反应时间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关系
        3.2.2 聚合反应温度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关系
        3.2.3 引发剂(BPO)用量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关系
        3.2.4 丙烯酸用量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关系
        3.2.5 酯化反应时间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的关系
        3.2.6 酯化反应温度与破乳剂HDTM脱水率的关系
        3.2.7 实验结果方差分析
        3.2.8 实验结果响应面分析
    3.3 醇基聚醚破乳剂HDTM的表征分析
        3.3.1 傅里叶红外变换波谱(FT-IR)分析
        3.3.2 核磁共振波谱(~1H-NMR)分析
        3.3.3 凝胶色谱分析
        3.3.4 破乳剂HDTM热重分析
    3.4 改性破乳剂HDTM的理化指标测定
        3.4.1 破乳剂HDTM的基本理化指标检测
        3.4.2 破乳剂HDTM浊点、黏度检测
        3.4.3 破乳剂HDTM水数、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检测
        3.4.4 破乳剂HDTM表面活性检测
    3.5 稳定原油乳状液配制方法研究
        3.5.1 剪切强度(转速)对油水乳化液稳定性影响
        3.5.2 剪切时间对油水乳化液稳定性影响
        3.5.3 乳化温度对油水乳化液稳定性影响
    3.6 醇基聚醚破乳剂HDTM破乳脱水工艺研究
        3.6.1 加药量对脱水率的影响
        3.6.2 破乳温度对脱水率的影响
        3.6.3 破乳时间对脱水率的影响
        3.6.4 pH值对脱水率的影响
        3.6.5 破乳脱水工艺优化
    3.7 无机盐类对破乳剂HDTM性能的影响
        3.7.1 无机盐类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3.7.2 无机盐类对溶液浊点影响
        3.7.3 无机盐类对脱水率的影响
    3.8 复合驱乳化液对破乳剂HDTM性能的影响
        3.8.1 聚丙烯酰胺(HPAM)浓度对脱水率的影响
        3.8.2 聚丙烯酰胺(HPAM)分子量对脱水率的影响
        3.8.3 固体微粒对脱水率的影响
        3.8.4 强碱对脱水率的影响
    3.9 破乳剂HDTM适用性和复配研究
        3.9.1 破乳剂HDTM适用性
        3.9.2 破乳剂HDTM复配
    3.10 显微镜像法破乳机理探究
4 结论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含氟聚醚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驱油技术
        1.2.1 石油开采过程
        1.2.2 微生物驱油技术
        1.2.3 驱油用的聚合物发展过程
    1.3 什么是乳状液
        1.3.1 原油乳液的形成
        1.3.2 原油乳液界面膜的性质
    1.4 原油乳液的破乳方法
        1.4.1 破乳剂的分类
        1.4.2 聚醚破乳剂
    1.5 含氟表面活性剂
    1.6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含氟线型聚醚的合成与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醚的合成
        2.3.2 核磁共振谱
        2.3.3 水数、RSN值、粘度测试
        2.3.4 红外光谱
        2.3.5 浊点测试
        2.3.6 表面张力测试
        2.3.7 界面张力
        2.3.8 粒径测试
        2.3.9 乳化性能测试
        2.3.10 TEM测试照片
    2.4 结论
第三章 双酚AF破乳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测试方法
        3.2.3 破乳剂的评价
        3.2.4 破乳剂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核磁共振谱
        3.3.2 红外光谱
        3.3.3 破乳剂的水数、RSN值、粘度
        3.3.4 破乳剂的浊点测试
        3.3.5 破乳剂的分子量测试
        3.3.6 破乳剂的表面张力测试
        3.3.7 破乳剂的TGA测试
        3.3.8 破乳剂的流变学测试
    3.4 破乳性能
    3.5 结论
第四章 含氟聚醚的改性与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测试方法
        4.2.3 破乳剂的评价
        4.2.4 破乳剂的改性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红外光谱
        4.3.2 粘度
        4.3.3 破乳剂的分子量
        4.3.4 聚醚改性前后的表面张力
        4.3.5 稳定性分析
        4.3.6 聚醚改性前后的流变测试
        4.3.7 界面膜强度
    4.4 破乳性能
    4.5 结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水溶性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稠油
        1.2.1 稠油的定义与分类
        1.2.2 稠油的组成与性质
    1.3 稠油降粘开采技术
        1.3.1 常规加热降粘开采技术
        1.3.2 物理降粘开采技术
        1.3.3 微生物降粘开采技术
        1.3.4 化学降粘开采技术
    1.4 水溶性稠油降粘剂
        1.4.1 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分类
        1.4.2 聚合物型水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合成
        1.4.3 影响水溶性稠油降粘剂应用效果的外界因素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长支链水溶性两亲共聚物的设计合成、性质研究及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AAG共聚物的合成
        2.2.3 AS-N共聚物的合成
        2.2.4 AAGAS长支链水溶性两亲共聚物的合成
        2.2.5 测试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方法
        2.3.2 红外分析
        2.3.3 核磁研究
        2.3.4 热稳定性
        2.3.5 静态光散射研究
        2.3.6 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2.3.7 AAGAS共聚物的增稠性能
        2.3.8 AAGAS共聚物的表面活性
        2.3.9 AAGAS共聚物的界面活性
        2.3.10 AAGAS共聚物的稠油乳化降粘行为
    2.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疏水缔合阳离子水溶性三元共聚物及其在稠油降粘中的应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ADC的合成
        3.2.3 疏水缔合阳离子水溶性聚合物ANA的合成
        3.2.4 测试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长疏水链季铵盐单体ADC的结构表征
        3.3.2 水溶性聚合物ANA的结构表征
        3.3.3 聚合物ANA的组成分析
        3.3.4 聚合物ANA的静态光散射研究
        3.3.5 聚合物ANA的表面活性
        3.3.6 聚合物ANA的界面活性
        3.3.7 聚合物ANA的稠油降粘性能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复配型两亲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能评价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
        4.2.2 ADN共聚物的合成
        4.2.3 ASO共聚物的合成
        4.2.4 ADN-ASO复配型两亲共聚物溶液的配制
        4.2.5 测试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方法
        4.3.2 结构表征
        4.3.3 静态光散射研究
        4.3.4 复配体系的溶液性质
        4.3.5 复配体系的稠油乳化降粘性能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pH响应性含氟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
        5.2.2 pH响应性全氟水溶性疏水缔合共聚物ADF的合成
        5.2.3 测试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表征
        5.3.2 ADF共聚物的溶液性质
        5.3.3 ADF共聚物的pH响应性稠油降粘行为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CO_2响应水溶性聚合物的构建与稠油降粘性能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
        6.2.2 CO_2响应水溶性聚合物AEB的合成
        6.2.3 测试表征
    6.3 结果与讨论
        6.3.1 结构表征
        6.3.2 AEB聚合物的溶液性质
        6.3.3 AEB聚合物的CO_2可逆响应性
        6.3.4 AEB聚合物的稠油降粘行为
    6.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解缔合型水溶性降粘剂的性能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药品
        7.2.2 稠油沥青质、胶质的提取与分析
        7.2.3 测试表征
    7.3 结果与讨论
        7.3.1 MAS降粘剂的性能研究
        7.3.2 沥青质与胶质分析
        7.3.3 MAS降粘剂的降粘机理探索
    7.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基于嵌段聚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ES纤维亲水油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一次性高吸收性卫生用品概述
    1.2 ES纤维及其非织造布简介
        1.2.1 ES纤维
        1.2.2 ES非织造布
    1.3 ES纤维及非织造布亲水改性
    1.4 表面活性剂简介
    1.5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1.5.1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简介
        1.5.2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分类
        1.5.3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性质
    1.6 嵌段聚醚表面活性剂
        1.6.1 嵌段聚醚表面活性剂简介
        1.6.2 嵌段聚醚表面活性剂性质
        1.6.3 嵌段聚醚表面活性剂合成
    1.7 ES纤维亲水油剂研究现状
    1.8 本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1.8.1 研究目标
        1.8.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与测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测试内容及方法
        2.3.1 表面张力
        2.3.2 动态接触角
        2.3.3 油剂的制备
        2.3.4 油剂的稳定性
        2.3.5 ES非织造布亲水整理方法
        2.3.6 ES非织造布油剂含量
        2.3.7 多次透水时间及回渗量的测试
        2.3.8 纤维比电阻的测试
        2.3.9 抗菌性能测试
        2.3.10 白度测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PEO/PPO嵌段聚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PEO_nPPO_mPEO_n嵌段聚醚
        3.2.2 PPO_mPEO_nPPO_m/PEO_nPPO_m嵌段聚醚
        3.2.3 PPO_m聚醚
    3.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PEO/PPO嵌段聚醚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嵌段聚醚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质量比平衡表面张力
        4.2.2 嵌段聚醚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质量比平衡表面张力
        4.2.3 嵌段聚醚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质量比动态铺展
        4.2.4 嵌段聚醚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质量比动态铺展
        4.2.5 嵌段聚醚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质量比多次透水时间
        4.2.6 嵌段聚醚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质量比抗静电性能
        4.2.7 嵌段聚醚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同质量比稳定性能
    4.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亲水油剂配方筛选及其应用条件
    5.0 引言
    5.1 油剂与工作液稳定性测试
    5.2 油剂粘度测试
    5.3 工作液动态铺展测试
    5.4 纤维比电阻测试
    5.5 不同非织造布对多次亲水以及回渗的影响
    5.6 非织造布油剂含量对多次亲水的影响
    5.7 陈化后非织造布性能测试
    5.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8)“拟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模拟方法以及模型构建
    2.1 分子动力学方法介绍
        2.1.1 力场
        2.1.2 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
        2.1.3 分子动力学模拟流程
    2.2 模型构建
        2.2.1 分子优化
        2.2.2 模型构建以及模拟流程
        2.2.3 数据分析
    2.3 描述表面活性剂分子气/液界面行为的参数
        2.3.1 表面张力
        2.3.2 径向分布函数
        2.3.3 空间分布函数
        2.3.4 界面形成能
第三章 壬基酚取代十二烷基磺酸盐在空气/水界面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表面活性剂头基的空间效应作用
    3.1 引言
    3.2 建模与模拟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密度剖面与界面厚度
        3.3.2 表面张力
        3.3.3 界面形成能(IFE)
        3.3.4 表面活性剂与水的相互作用
        3.3.5 头基周围水分子和离子的空间分布函数
        3.3.6 表面活性剂周围水的扩散特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壬基酚取代十二烷基磺酸盐在油/水界面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表面活性剂基团的空间效应作用
    4.1 引言
    4.2 建模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密度分布
        4.3.2 界面厚度
        4.3.3 界面形成能
        4.3.4 界面张力
        4.3.5 氧原子和钠离子的径向分布函数(RDF)-g(r)
        4.3.6 氢键分析
        4.3.7 头基周围水分子和离子的空间分布函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拟双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癸烷/水界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5.1 引言
    5.2 模拟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界面形态及密度分布
        5.3.2 界面厚度
        5.3.3 界面形成能
        5.3.4 界面张力
        5.3.5 径向分布函数(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RDF)
        5.3.6 配位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抗衡离子对壬基酚取代的十二烷基磺酸盐在正癸烷/水界面聚集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6.1 引言
    6.2 模型的构建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密度分布
        6.3.2 界面厚度
        6.3.3 界面张力
        6.3.4 配位数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附件

(9)烷基硫酸钠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写表
分子式及中英文名称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1.1.1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
        1.1.2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潜在应用
    1.2 驱油及清洁用硫酸盐型/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1.2.1 驱油用硫酸盐型/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1.2.2 清洁用硫酸盐型/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1.3 烷基聚醚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展
        1.3.1 烷基聚醚磺化合成法
        1.3.2 烷基聚醚硫酸盐转磺化法
    1.4 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异辛基嵌段聚醚硫酸钠的构效关系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b-C_8P_pE_eS的合成及表征
        2.3.2 临界胶束温度
        2.3.3 表面张力
        2.3.4 界面张力
        2.3.5 乳化力
        2.3.6 油砂吸附
        2.3.7 电解质抗性
        2.3.8 热水解稳定性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b-C_8P_pE_eS的结构表征
        2.4.2 S参数的提出及其判断b-C_8P_pE_eS分子的橄榄球形状
        2.4.3 b-C_8P_pE_eS的气/液表面性质
        2.4.4 b-C_8P_pE_eS的油/水界面性质
        2.4.5 b-C8P9E3S的固/液界面性质
        2.4.6 b-C_8P_pE_eS的胶束表面性质
        2.4.7 b-C_8P_pE_eS的构效关系取决于PPO链的双相亲和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支链烷基聚氧丙烯醚硫酸钠的构效关系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b-C_cP_pS的合成及表征
        3.3.2 临界胶束温度
        3.3.3 表面张力
        3.3.4 泡沫力
        3.3.5 乳化力
        3.3.6 润湿力
        3.3.7 去污力
        3.3.8 电解质抗性
        3.3.9 钙皂分散力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b-C_cP_pS的结构表征
        3.4.2 气/液表面上b-C_cP_pS分子呈现橄榄球形状的确认
        3.4.3 气/液表面上b-C_cP_pS的构效关系
        3.4.4 油/水界面上b-C_cP_pS的构效关系
        3.4.5 固/液界面上b-C_cP_pS的构效关系
        3.4.6 胶束表面上b-C_cP_pS的构效关系
        3.4.7 对b-C_cP_pS的洗涤剂用途的综合评价
        3.4.8 疏水基与PPO链协同导致动态分子双亲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直链烷基聚氧丙烯醚硫酸钠的构效关系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n-C_cP_pS的合成及表征
        4.3.2 临界胶束温度
        4.3.3 表面张力
        4.3.4 泡沫力
        4.3.5 乳化力
        4.3.6 润湿力
        4.3.7 去污力
        4.3.8 电解质抗性
        4.3.9 钙皂分散力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n-C_cP_pS的结构表征
        4.4.2 气/液表面上n-CcPp S分子的橄榄球形状的确认
        4.4.3 n-C_cP_pS的气/液表面性质的构效关系
        4.4.4 n-C_cP_pS的油/水界面性质的构效关系
        4.4.5 n-C_cP_pS的固/液界面性质的构效关系
        4.4.6 n-C_cP_pS的胶束表面性质的构效关系
        4.4.7 对n-CcPp S用作家用洗涤剂的综合评价
        4.4.8 n-C1214Pp S的界面性质的扩展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盐驱动e-表面活性剂界面延展行为初探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及仪器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表面张力
        5.3.2 界面张力
        5.3.3 增溶能力
        5.3.4 乳化力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盐对n-C_(12)P_pS的表面延展行为的影响
        5.4.2 盐对n-C_(12)P_pS的界面延展行为的影响
        5.4.3 盐对n-C_(12)P_pS的增溶性能的影响
        5.4.4 盐对n-C_(12)P_pS的乳化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乳反应器合成烷基聚醚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的比较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试剂及仪器
        6.2.1 实验试剂
        6.2.2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SLE_3SO的合成及表征
        6.3.2 微乳类型的确定
        6.3.3 烷基聚醚硫酸钠中间体的合成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SLE_3SO的结构表征
        6.4.2 胶束纳米反应器中合成SLE_3SO的结果
        6.4.3 反胶束纳米反应器中合成SLE_3SO的结果
        6.4.4 微乳纳米反应器中合成SLE_3SO的比较研究
        6.4.5 微乳纳米反应器的初步应用
    6.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附图

(10)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采出水的特性与稳定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三元复合驱技术
        1.1.1 三元复合驱技术原理
        1.1.2 三元复合驱技术在油田矿场的实际应用
    1.2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类型及结构特点
        1.2.1 化学驱采出液的形成及特性
        1.2.2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类型及特性
        1.2.3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微观结构及液滴分布
    1.3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界面膜与界面性质
        1.3.1 界面膜
        1.3.2 界面张力
        1.3.3 界面流变性
        1.3.4 界面电现象
    1.4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粘度与流变性
    1.5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稳定与失稳
        1.5.1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稳定性
        1.5.2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相分离行为
        1.5.3 驱油剂对采出液稳定性的影响
    1.6 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研究方法及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
    1.7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北二西试验区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构成与特性评价
    2.1 实验方法和步骤
        2.1.1 材料与仪器
        2.1.2 采出液性质评价方法
        2.1.3 现场采出水性质评价方法
    2.2 现场采出液的性质
    2.3 现场采出水的性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驱油剂对采出液水相粘滞性和油水界面性质的影响
    3.1 实验方法和步骤
        3.1.1 材料与仪器
        3.1.2 实验样品的制备
        3.1.3 模拟样品视粘度的测定
        3.1.4 油水平衡界面张力的测定
        3.1.5 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和液滴界面寿命测定
        3.1.6 油水界面Zeta电位测定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3.2.1 驱油剂对采出水视粘度的影响
        3.2.2 驱油剂对油水平衡界面张力的影响
        3.2.3 驱油剂对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和液滴界面寿命的影响
        3.2.4 驱油剂对油水界面Zeta电位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驱油剂对采出水及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4.1 实验方法和步骤
        4.1.1 材料与仪器
        4.1.2 驱油剂对模拟采出水油水分离特性影响评价方法
        4.1.3 驱油剂对O/W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影响评价方法
        4.1.4 驱油剂对W/O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影响评价方法
    4.2 实验结果和讨论
        4.2.1 驱油剂对模拟采出水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4.2.2 驱油剂对O/W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4.2.3 驱油剂对W/O型采出液油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注入液中的微乳液在油藏和地面采出系统中的演变
    5.1 实验方法和步骤
        5.1.1 材料与仪器
        5.1.2 模拟注入液的制备
        5.1.3 ASP和 AS注入液与原油的平衡老化实验
        5.1.4 老化模拟液的稀释
        5.1.5 现场采出水的特性
    5.2 实验结果和讨论
        5.2.1 微乳液的形成及粒径分布特征
        5.2.2 微乳液的失稳
        5.2.3 采出水中纳米-亚微米尺度油珠的来源和成因
        5.2.4 复合型破乳剂SP1013 的研制及在北二西试验区的应用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嵌段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吸附的动态Monte Carlo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 [1]表面活性剂导向的嵌段共聚物三维受限自组装研究[D]. 崔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非常规石油油-水乳液的稳定与破乳研究[D]. 马俊. 天津大学, 2020(01)
  • [3]新型耐温耐盐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D]. 李媛丽. 江南大学, 2020(01)
  • [4]三次采油乳状液脂肪醇型破乳剂改性研究[D]. 王卓.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5]含氟聚醚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李富军. 山东大学, 2020
  • [6]水溶性聚合物稠油降粘剂的合成与性能[D]. 李娟. 山东大学, 2019(02)
  • [7]基于嵌段聚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ES纤维亲水油剂[D]. 宁研彤.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8]“拟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 康志红.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9]烷基硫酸钠延展型表面活性剂的构效关系研究[D]. 陈骥. 江南大学, 2019(11)
  • [10]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和采出水的特性与稳定机理研究[D]. 赵觅.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1)

标签:;  ;  ;  ;  

嵌段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吸附的动态蒙特卡罗模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