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基震害分析及其抗震构造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袁家伟[1](2020)在《地震作用下变刚度桩筏基础的受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层建筑物的基础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常规的桩基础设计会使基础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进而在基础与结构之间产生较大内力。为了减少桩基础内力,降低差异沉降,从而达到提高结构安全性和节约资源的目的。于是专家提出了桩基础变刚度设计的概念,并在多个项目中进行了工程实践,在确保工程安全性的前提下,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变刚度设计可以比常规的桩基础设计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但是规范中的这一结论只考虑了竖向荷载作用,对于地震荷载作用下桩基础变刚度设计到底如何并没有进行分析研究,而桩基础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地震作用下,采取变刚度桩筏基础的带裙房高层建筑的研究十分必要。在等混凝土量的前提下,拟建四种方案。1种等长桩传统布桩,3种变刚度调平方案,总共4种方案。运用ABAQUS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关于在地震作用下4种布桩方案下,主楼桩基础中桩体内力和水平位移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地震作用下,4种布桩方案桩体的边桩、中桩以及中心桩的弯矩、剪力、轴力以及水平位移的变化趋势均一致。只是桩头出现受力最大值各有不同,桩体最大水平位移值各有不同。(2)在地震作用下,除中心桩外,其余桩体的弯矩约在5倍桩径处减少为零,桩体的剪力约在10倍桩径处减少为零。所以在桩身前5倍桩径处以上部位加强各桩的抗弯,抗剪强度设计。因为在地震突发情况下,这部分容易出现剪切破坏。(3)在地震作用下,从受力的角度来看,变桩距布桩方案与等长桩对比。各个桩体平均最大弯矩、最大剪力以及最大轴力分别是等长桩的0.66倍、0.78倍以及0.9倍,变桩距方案减少桩头受力的效果是最好。故此从受力的角度来看,变桩距布桩的方案减少桩头受力的效果是最好。从水平位移的角度来看,变刚度方案与等长桩方案对比,变刚度之后桩顶最大水平位移均减少。变桩距方案桩顶的最大水平位移为79.4mm,与等长桩相比是最小的。然而长短桩交替布桩的方案,桩顶最大水平位移为84.1mm,其次是强化裙房基础方案的81.6mm。(4)在地震作用下,分析各个方案筏板沉降。变刚度方案与等长桩方案比较,在变刚度之后筏板的差异沉降减少。变桩距方案的筏板最大沉降差最小。与等长桩相比,变刚度方案中长短桩方案的筏板两端沉降差最小,变桩距方案筏板两端沉降差最大。(5)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变刚度方案与传统等长桩对比。从受力角度分析,在变刚度方案中,变桩距方案的桩体受力最小。从筏板最大沉降差的角度分析,变刚度之后筏板的差异沉降减少。在变刚度方案中,变桩距方案筏板的最大沉降差最小。(6)在仅有竖向荷载与地震荷载的前后作用下,把变刚度方案与传统等长桩方案做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变桩距方案和变桩径变桩长方案,在加入地震荷载后,除桩体水平位移较大变化外,各个桩体的弯矩,剪力以及轴力没有明显变化。传统等长桩的在加入地震荷载后,各项数值都变化较大。(7)筏板与桩体连接方式不同,桩体受力也是不一样。与铰接相比,刚接的各桩平均最大剪力以及最大轴力平均是铰接桩头的4.9倍、2.5倍。然而,水平位移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董鹏宇[2](2019)在《基于性能的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分析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进步和城市化的发展,房屋的高度也在不断突破纪录,建筑造型也越来越有创意。框架-核心筒结构因其优越性已成为多数高层建筑首选的结构形式。同时抗震性能分析一直是结构设计中的首要目标,也是难点之一。现代建筑不仅要考虑其本身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还应考虑地震荷载作用引起的经济损失及其所造成的后果。因此对于建筑结构中的主要构件,应对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本文结合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实例,按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对其进行分析,论证结构的安全性。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有:(1)介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提出的背景、理论框架体系及我国和在其它国家的应用和发展等,论证了该方法在今后抗震设计发展中的优越性。(2)采用PKPM系列软件建模对结构进行小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计算。选择的模型整体控制指标主要有周期比、位移比、刚度比、剪重比、层间位移角和轴压比等。根据X向和Y向地震下的倾覆力矩及百分比(框架柱、短肢墙、普通墙),分析结构的二道防线。(3)采用PKPM系列软件对结构在中震和大震作用下的弹性和不屈服条件下进行抗震性能分析,目的是证明结构的安全性。采用PKPM系列软件对结构在竖向地震作用下和结构标准层N轴处不设钢梁情况下进行综合分析。(4)通过分析,重点包括通过计算得到的结构整体性能控制指标在地震作用下,满足规范要求。其计算结果可用于结构施工图的配筋设计。按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考虑结构在小震不坏、中震不屈服、中震弹性、大震不屈服、大震弹性、竖向地震作用下的表现,论证了结构构件的安全性,并进一步提出合理化建议及加强措施。综上可以得出根据建筑平面功能要求能进行不同性能目标的选定,并应注重概念设计。希望本文能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设计人员提供参考价值,从中得到借鉴。图[33]表[42]参[63]。
郭昭胜[3](2017)在《强震下PHC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在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发展迅猛,被广泛地用于各类工程场地中的各种土木工程结构基础中。然而国外震害资料表明,PHC管桩基础在遭遇强烈地震作用时会发生破坏。我国现行国家规范规程尚未明确规定PHC管桩基础的抗震设计方法,特别是对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抗震设计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相对不明确。加之我国目前尚无PHC管桩基础的实际震害资料,人们对PHC管桩基础抗震性能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也限制了PHC管桩基础在高烈度地震区的推广应用。为促进PHC管桩基础在高烈度地震区的推广应用,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管桩及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成果,针对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抗震性能较弱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的PHC管桩与承台连接劲性节点。为验证比较此种新型劲性节点与预应力管桩图集给出的普通型节点和加强环型节点的抗震性能的优劣,完成3种不同节点连接构造措施的PHC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足尺试件(普通型节点试件、加强环型节点试件及劲性节点试件)在恒定竖向荷载和往复水平荷载的共同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分别并获得了各节点的破坏特征、滞回特性、刚度退化特性、塑性铰形成机制、承载能力及延性耗能特性等结果。研究表明:三种节点试件呈现了明显不同的破坏形式。普通型节点试件呈现节点脆性破坏,延性性能差,节点抗弯承载力低;相比普通型节点试件,加强环型节点试件因在桩头增加了钢件混凝土加强环,劲性节点试件因在结合部增设了“T形钢件”,二者在节点抗弯承载力和延性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证明了劲性节点在抗弯承载力、耗能性能、延性及施工建造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更深入地了解节点试件的受力状态和破坏机理,分析不同设计参数的影响,优化设计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上述三种节点分别进行了恒定竖向荷载和往复水平荷载的联合作用下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在普通型节点试件中,桩头嵌固深度对试件节点抗弯承载力影响显着,随着嵌固深度的增加,承台混凝土嵌固约束抗弯承载力和锚固钢筋抗弯承载力的比例不断变化,在设置锚固钢筋的前提下,当嵌固深度为0.5D时(D为管桩外径),普通型节点试件可获得最大的节点抗弯承载力;在加强环型节点试件中,加强环壁厚?的取值对节点抗弯承载力的影响比较明显,比较合理的加强环壁厚取值为0.5D,并且可考虑取消桩端锚固钢筋;在劲性节点试件中,建议保留桩端锚固钢筋,T形钢件的横肢长度B及T形钢件埋入承台的深度dT的合理取值分别为1.5D和0.75D。为进一步研究土体约束状态下桩与承台连接节点采用不同连接构造形式对桩-承台-土的复合受力体系的抗震性能的影响。在1.2m×1.2m×1.2m小型土工箱内分别完成了6组采用不同节点连接方式的桩-承台-土1:10缩尺模型的拟静力抗震试验,6种不同节点连接方式具体包括:普通型节点(桩头分别以1.0D、0.5D和0.2D直接嵌入承台)加强环型节点、劲性节点和桩伴侣节点。研究表明:桩头部位采取不同的节点连接构造措施对桩头破坏形态和破坏程度、体系耗能能力和水平极限承载力及桩身弯矩分布规律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桩与承台侧面的土压力分布规律和大小的影响并不显着。最后,本文结合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针对埋入土体的带承台单桩的基础位移及桩顶内力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考虑承台侧面土抗力影响的桩头内力计算公式。从考虑桩身破坏模式和节点破坏模式的角度,分别推导了不填芯管桩、普通填芯管桩、劲性填芯管桩及加强环截面的开裂弯矩和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提出了普通型节点、加强环型节点和劲性节点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和相关抗震构造措施,并引入等效嵌固深度概念统一表征不同构造形式节点的抗弯承载能力。
易帆[4](2017)在《中美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近年来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建筑受损或倒塌,给国家及人民带来了巨大损失。为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除对新建筑建筑工程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之外,另外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对现有建筑进行抗震鉴定并对不满足要求的建筑进行抗震加固。2016年11月国家发布的城乡建设抗震防灾"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需积极开展中外标准对比研究,提高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或发达国家标准的一致性。而美国作为国际抗震领域的先进国家之一,抗震鉴定工作起步较早,故将中美两国的抗震鉴定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主要选用中国《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及美国标准ASCE41-13和FEMA154、FEMA155进行对比分析,以获得两国在对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抗震鉴定时的异同。归纳整理了两国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的详细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三个工程实例中,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中美两国的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的总体思路类似,均采用逐级鉴定方法,但具体内容存在较大差异。(2)美国快速抗震鉴定方法的思路值得我国借鉴。(3)美国详细鉴定方法中推荐的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能够模拟结构从线性至非线性发展的全过程,能为抗震加固提供有益参考。(4)建议中国抗震鉴定方法补充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计算内容。(5)在定量计算分析方面,中国抗震鉴定方法仅以单一指标即承载力作为衡量标准,而美国抗震鉴定方法则采用多指标方式。
许永吉[5](2016)在《公路斜交梁桥震害机理与抗震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分析和模型试验,在斜交梁桥的地震反应、震害机理、抗震性能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然而斜交梁桥震害机理与抗震设计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在已有研究工作基础上,以公路连续斜交梁桥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全桥模型振动台阵试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公路连续斜交梁桥的震害机理和地震反应规律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斜交梁桥地震模拟振动台阵试验研究通过收集国内单跨简支及多跨连续斜交梁桥工程实例,统计分析工程常用的主要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依此设计两跨连续斜交梁桥。基于福州大学模拟地震振动台台阵系统,分组制作全桥试验模型,开展斜度、轴压比、长细比及配箍率等参数影响的一系列振动台阵试验研究,通过该试验为深入了解斜交梁桥的震害机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2、斜交梁桥的有限元模型研究基于正交试验得到的两跨斜交桥各主要参数变化下的地震反应规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OpenSees建立试验模型的有限元模型,对主梁及支座的合理建模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三向地震动输入分析,获得在三向地震动输入下各参数变化下结构的地震反应规律,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这种改进的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3、斜交梁桥的震害机理研究采用改进的斜交梁桥有限元建模方法,分别建立单跨简支斜交梁桥和两等跨连续斜交梁桥的OpenSees有限元实桥模型,模型考虑了碰撞效应,采用地震动大小、斜度、墩高等不同的参数,分别探讨了单跨简支斜交梁桥和两等跨连续梁桥伸缩缝处的碰撞(纵向碰撞)以及同时考虑纵向碰撞和横向挡块碰撞(双向碰撞)对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并且进行了斜交梁桥桥墩震害机理研究,最后提出了斜交梁桥抗震的构造措施。4、斜交梁桥多阶段地震需求模型的建立依据第四章建立的单跨斜交梁桥OpenSees有限元模型,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在III类场地选择80条具有代表性的地震动记录,考虑地震动三向输入,建立了主梁的工程需求参数(包括斜交梁桥桥面板横向侧移率、纵向侧移率和挡块碰撞效应系数)的多阶段结构地震需求模型,考察了各工程需求参数在不同地震动强度水平下的概率分布特征,为斜交梁桥的地震反应评估提供参考。
张健伟[6](2015)在《广州市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一股高层建筑热潮。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高层建筑的高度和复杂程度都超出了我国现行规范的规定限值,形成了各种高度超限、平面或竖向不规则的超限高层结构。超限高层结构由于高度大或结构不规则,在抗震性能方面比一般结构要弱,所以对超限高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可靠程度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超限高层结构的发展概况,阐述了规范中对超限高层的判别标准,给出了超限高层的一些控制措施和要求。本文的工作包括以下部分内容:介绍了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弹性分析方法和弹塑性分析方法。以广州某超限高层作为工程实例,介绍了本超限高层的结构设计过程,并对该工程进行了超限判别,为结构的关键构件设定了抗震性能目标。运用SATWE程序和GSSAP程序对工程实例进行小震下的弹性分析,并进行了小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补充计算。通过修改计算参数的方法对本工程实例进行了中震作用下的结构承载力验算。采用PMSAP程序进行了中震作用下的弹性楼板应力分析,以保证中震作用下楼板能够可靠的传递水平力。采用PUSH&EPDA程序对工程实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行了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分析表明该工程实例能够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最后,针对本工程设计实践总结了若干设计体会,供工程设计参考。
张秉旭[7](2015)在《液化场地条件下高速公路大中桥抗震设计》文中研究表明以某高速公路项目4-30m小箱梁及4-20m空心板桥为例,对液化场地条件下大中桥抗震设计的模型建立、抗震分析、结构配筋、抗震验算、抗震措施等内容进行介绍,并对抗震设计过程进行较全面的梳理,总结规律,提出建议,为今后此类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8](2015)在《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隧道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隧道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中国隧道工程建设历程和现状、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基础上对未来隧道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从钻爆法、盾构工法、沉管工法、明挖法和抗减震设计等方面对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从不同工法(钻爆法、盾构工法、TBM、沉管工法、明挖法)的角度对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详尽剖析;最后从运营通风、运营照明、防灾救灾、病害、维护与加固等方面对隧道运营环境与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阐述,以期为隧道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王文进[9](2014)在《改进型PHC管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PHC管桩由于单桩承载力高和施工速度快等诸多优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国外的一些实际震害调查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管桩会由于抗弯承载力不足而发生破坏。本文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研究了PHC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受力性能。在此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对PHC管桩进行改进并进行了往复加载试验,研究PHC管桩受力性能的改进效果。通过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PHC管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滞回耗能,累积损伤以及延性性能等,结果表明,PHC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发生脆性破坏。其滞回曲线捏缩严重,耗能性能差。体积配箍率增加0.08%,PHC管桩的位移延性提高了29%。增大体积配箍率可以提高PHC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延性。桩身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的SFPHC管桩,混合配筋的PRC管桩和填芯管桩的抗震性能试验分析表明,在桩身混凝土中掺入1.5%的剪切端钩型钢纤维可以使管桩的位移延性提高38%。PRC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发生延性破坏,其极限承载力相比于PHC管桩提高了30%60%。随着非预应力筋与预应力筋配筋强度比的增大,PRC管桩的极限承载力呈增大的趋势。当配筋强度比在0.91.2之间时,PRC管桩的位移延性相比于PHC管桩提高了60%以上,表现出很好的延性性能。填芯后,PHC管桩、SFPHC管桩和PRC管桩的位移延性分别提高了23%、12%和13%。填芯可以提高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延性。对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在验证模型可行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多项因素对PRC管桩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可以提高PRC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随着预压应力的增大,PRC管桩的位移延性系数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岳学林[10](2014)在《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桩基础桥墩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铁路桥梁上广泛使用着少筋混凝土重力式桥墩,研究其抗震性能十分重要。目前,大多数桥墩抗震研究只针对墩身本身,没有考虑桩-土相互作用体系对墩身的影响。本文针对我国铁路桥梁重力式桥墩抗震分析方法以及桩-土-结构共同作用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某客运专线的桥墩为背景,采用缩尺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后桥墩的抗震性能。本文所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了桥梁震害的原因,总结了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和拟静力试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通过在室内对缩尺比例为1:8的模型桥墩进行拟静力试验,得出了桩基础桥墩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耗能能力、强度特性以及刚度特性。分析了低承台桩基础的破坏机理。(3)参考日本规范确定了地基土抗力双线性计算模型。采用Ucfyber程序计算了试验模型桥墩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建立了考虑钢筋、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以及地基土非线性的整体有限元分析模型。(4)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对试验模型桥墩进行了推倒分析,得到了模型桥墩水平力-位移关系的骨架曲线,并将该骨架曲线与模型试验得到的骨架曲线进行了比较。同时通过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过程中桥墩破坏现象的对比,分析了桩基础桥墩的破坏机理。(5)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原型桥墩进行了Pushover分析,得到了原型桥墩的能力曲线。基于等效阻尼比得到原型桥墩的弹塑性需求谱曲线,用能力谱分析方法评估了桩-土相互作用下桩基础桥墩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原型桥墩能够抵御地震加速度小于0.15g时的地震。
二、桩基震害分析及其抗震构造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桩基震害分析及其抗震构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地震作用下变刚度桩筏基础的受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变刚度设计研究现状 |
1.3 桩基抗震 |
1.4 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相互作用分析 |
2.1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作用 |
2.1.1 上部结构作用 |
2.1.2 基础、地基的作用 |
2.2 桩-土-结构共同作用动力分析方法 |
2.2.1 子结构法 |
2.2.2 有限元法 |
2.3 桩基础桩体内力计算 |
2.3.1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 |
2.3.2 桩筏分担荷载的计算 |
2.3.3 刚接铰接桩内力分析的拟静力法 |
2.4 结构、土体本构关系的选择 |
2.4.1 结构的线弹性本构模型 |
2.4.2 土体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三章 有限元简介及本文模型的建立 |
3.1 有限元软件 |
3.1.1 ABAQUS软件简介 |
3.1.2 时程分析法 |
3.2 ABAQUS动力求解的方法 |
3.2.1 显式求解法 |
3.2.2 隐式求解法 |
3.3 模型的建立 |
3.3.1 上部结构-基础-地基计算单元的选取 |
3.3.2 模型假定 |
3.3.3 阻尼的选取 |
3.3.4 边界条件的选取 |
3.3.5 相互接触 |
3.3.6 网格划分 |
第四章 桩筏基础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分析 |
4.1 计算模型和参数的确定 |
4.1.1 计算模型的确定 |
4.2 地震波的选取 |
4.3 桩体的动力分析 |
4.3.1 方案1基础的抗震性能分析 |
4.3.2 方案2基础的抗震性能分析 |
4.3.3 方案3基础的抗震性能分析 |
4.3.4 方案4基础的抗震性能分析 |
4.3.5 竖向荷载下的基础受力图 |
4.3.6 地震荷载与竖向荷载桩体的对比图 |
4.3.7 传统等长桩方案下,筏板-桩刚接与铰接桩体受力图 |
4.3.8 地震荷载下筏板沉降分析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2)基于性能的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分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1.1 高层建筑结构的起源与发展 |
1.1.2 地震作用的影响 |
1.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提出背景 |
1.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定义 |
1.4 常见抗震设计方法的简要综述 |
1.5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内容 |
2.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框架 |
2.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
2.2.1 基于承载力的设计方法 |
2.2.2 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 |
2.2.3 基于能量的设计方法 |
2.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步骤 |
2.3.1 国际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步骤 |
2.3.2 我国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步骤 |
2.4 性能目标的选定 |
2.4.1 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准 |
2.4.2 性能目标的等级 |
2.4.3 我国规范中不同性能水准的设计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3 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工程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2 设计依据及计算软件 |
3.3 设计条件 |
3.3.1 设计基准期 |
3.3.2 自然条件 |
3.3.3 工程场地地质情况 |
3.3.4 基坑工程评价 |
3.3.5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要求 |
3.3.6 风荷载 |
3.3.7 楼(屋)面的活荷载 |
3.4 结构布置、选型和材料 |
3.4.1 结构体系 |
3.4.2 楼盖体系 |
3.4.3 计算模型嵌固端的确定 |
3.4.4 关键节点构造和主要构件尺寸 |
3.4.5 主要工况组合 |
3.4.6 材料强度 |
3.4.7 基础类型 |
3.5 结构的超限检查 |
3.6 抗震设防要求及性能目标 |
3.6.1 抗震设防目标 |
3.6.2 构件抗震等级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PKPM的整体性能静力弹性分析 |
4.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4.2 结构整体性能控制指标与分析 |
4.2.1 工程结构模型准确性校核 |
4.2.2 周期比 |
4.2.3 位移比 |
4.2.4 剪重比 |
4.2.5 层间位移角 |
4.2.6 其余控制指标 |
4.2.7 结构体系指标及二道防线调整 |
4.3 弹性时程补充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性能的抗震应用分析计算 |
5.1 结构在N轴不设梁下的分析 |
5.2 结构在中震不屈服下的分析 |
5.3 结构在中震弹性下的分析 |
5.4 结构在竖向地震下的分析 |
5.5 结构在大震不屈服下的分析 |
5.6 结构在大震弹性下的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强震下PHC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PHC管桩基础震害调查 |
1.3 PHC管桩桩身抗震承载性能的研究现状 |
1.4 PHC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4.1 常见的预制桩承台节点构造形式 |
1.4.2 桩-承台节点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4.3 考虑土体因素的桩-承台连接节点承载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PHC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概况 |
2.1.1 节点试件概况 |
2.1.2 节点试件设计与制作 |
2.1.3 试件安装及加载制度 |
2.1.4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情况 |
2.2 试验现象及破坏特征 |
2.2.1 普通型节点试件CT- |
2.2.2 加强环型节点试件CT- |
2.2.3 劲性节点试件CT- |
2.3 试验数据结果与分析 |
2.3.1 滞回曲线特征与节点抗弯承载力分析 |
2.3.2 节点位移延性系数 |
2.3.3 刚度退化曲线 |
2.3.4 钢筋应变分析 |
2.3.5 混凝土应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HC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建模及参数选择 |
3.1.1 单元类型的选择 |
3.1.2 材料本构关系的选择 |
3.1.3 边界条件设定及加载制度 |
3.1.4 桩身预应力的施加 |
3.1.5 有限元模型 |
3.2 数值分析结果 |
3.2.1 荷载-桩顶位移骨架曲线 |
3.2.2 钢筋(钢材)应力分析 |
3.2.3 各关键部位混凝土应力水平 |
3.3 参数分析 |
3.3.1 试件CT-1参数分析 |
3.3.2 试件CT-2参数分析 |
3.3.3 试件CT-3参数分析 |
3.3.4 三个试件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比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体约束下的桩与承台连接节点抗震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
4.1 试验概况 |
4.1.1 试验设计 |
4.1.2 试件制作安装及测点布置 |
4.1.3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
4.1.4 试验测量方案设计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试件破坏形态 |
4.2.2 加载点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4.2.3 荷载-桩顶位移骨架曲线 |
4.2.4 刚度退化曲线 |
4.2.5 上部构件-承台-桩及土的共同体受力机理初步分析 |
4.2.6 桩身弯矩分析 |
4.2.7 桩及承台侧面土压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平地震作用下PHC管桩受力分析及节点设计 |
5.1 水平地震作用下PHC管桩的受力分析 |
5.2 PHC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 |
5.2.1 不同构造措施下的PHC管桩桩身承载力分析 |
5.2.2 普通型节点抗弯承载力分析 |
5.2.3 加强环型节点承载力理论分析 |
5.2.4 劲性节点的抗弯承载力理论分析 |
5.2.5 三种不同连接构造措施节点的等效嵌固深度分析 |
5.3 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构造措施要求 |
5.3.1 普通型桩头节点构造措施建议 |
5.3.2 加强环型桩头节点构造措施建议 |
5.3.3 劲性桩头节点构造措施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论文独创性说明 |
附件 |
(4)中美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中美抗震及抗震鉴定标准的历史沿革 |
1.2.1 中国抗震及抗震鉴定标准的历史沿革 |
1.2.2 美国抗震及抗震鉴定标准的历史沿革 |
1.3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中美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介绍 |
2.1 中国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基本规定 |
2.1.3 场地、地基和基础 |
2.1.4 A类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 |
2.1.5 B类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 |
2.1.6 C类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 |
2.2 美国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 |
2.2.1 快速鉴定方法 |
2.2.2 详细鉴定方法 |
2.3 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简介(美国鉴定方法) |
2.3.1 基本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抗震鉴定基本规定及方法的对比分析 |
3.1 中美抗震鉴定基本规定的对比分析 |
3.1.1 抗震设防目标 |
3.1.2 场地类别 |
3.1.3 地震动参数 |
3.1.4 混凝土材料指标 |
3.1.5 常用单位换算 |
3.2 中美抗震鉴定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4章 A类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实例 |
4.1 工程概况 |
4.2 中国抗震鉴定方法的应用 |
4.2.1 第一级鉴定 |
4.2.2 第二级鉴定 |
4.3 美国抗震鉴定方法的应用 |
4.3.1 美国快速抗震鉴定 |
4.3.2 美国详细抗震鉴定 |
4.4 中美抗震鉴定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章 B类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实例 |
5.1 工程概况 |
5.2 中国抗震鉴定方法的应用 |
5.2.1 抗震措施鉴定 |
5.2.2 抗震承载力验算 |
5.3 美国抗震鉴定方法的应用 |
5.3.1 美国快速抗震鉴定 |
5.3.2 美国详细抗震鉴定 |
5.4 中美抗震鉴定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6章 C类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实例 |
6.1 工程概况 |
6.2 中国抗震鉴定方法的应用 |
6.2.1 抗震措施鉴定 |
6.2.2 抗震承载力验算 |
6.3 美国抗震鉴定方法的应用 |
6.3.1 美国快速抗震鉴定 |
6.3.2 美国详细抗震鉴定 |
6.4 中美抗震鉴定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A类混凝土框架结构第一级鉴定表 |
附录2 美国快速抗震鉴定方法数据采集表(高地震区) |
附录3 美国快速抗震鉴定方法数据采集表(中地震区) |
附录4 美国快速抗震鉴定方法数据采集表(低地震区) |
附录5 很低地震区鉴定清单 |
附录6 基本构造清单(生命安全性能水平) |
附录7 基本构造清单(立即居住性能水平) |
附录8 结构清单(生命安全性能水平) |
附录9 结构清单(立即居住性能水平) |
附录10 非结构清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公路斜交梁桥震害机理与抗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斜交梁桥震害机理研究 |
1.2.2 斜交梁桥地震反应规律研究 |
1.2.3 斜交梁桥碰撞效应研究 |
1.2.4 斜交梁桥抗震试验研究 |
1.2.5 斜交梁桥抗震设计方法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连续斜交梁桥全桥模型振动台阵试验研究 |
2.1 公路斜交梁桥设计参数统计分析 |
2.2 连续斜交梁桥全桥模型设计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模型设计 |
2.2.3 试验模型安装及测点布置 |
2.2.4 试验实施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全桥模型结构动力特性 |
2.3.2 加速度响应实测结果及分析 |
2.3.3 位移响应实测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基于振动台阵试验的斜交梁桥有限元模型研究 |
3.1 斜交梁桥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1.1 模型参数 |
3.1.2 各构件模拟 |
3.2 改进的有限元模型研究 |
3.2.1 主梁模型研究 |
3.2.2 改进单梁质量分布有限元模型 |
3.2.3 支座模型研究 |
3.3 改进的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3.1 动力特性分析结果对比分析 |
3.3.2 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改进有限元模型的斜交梁桥震害机理研究 |
4.1 斜交梁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1.1 桥台模拟 |
4.1.2 改进的桥台模型 |
4.1.3 防撞挡块模拟 |
4.1.4 碰撞单元 |
4.2 单跨斜交梁桥碰撞震害机理研究 |
4.2.1 动力特性分析 |
4.2.2 输入地震动影响分析 |
4.2.3 斜度影响分析 |
4.3 连续斜交梁桥碰撞震害机理研究 |
4.3.1 动力特性分析 |
4.3.2 输入地震动影响分析 |
4.3.3 斜度影响分析 |
4.3.4 墩高影响分析 |
4.4 桥墩震害机理研究 |
4.4.1 输入地震动影响分析 |
4.4.2 斜度影响分析 |
4.4.3 墩高影响分析 |
4.5 公路斜交梁桥抗震构造措施研究 |
4.5.1 挡块与主梁初始间隙设置研究 |
4.5.2 挡块碰撞刚度设置研究 |
4.5.3 公路斜交梁桥抗震构造措施建议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公路斜交梁桥基于概率的抗震性能设计理论 |
5.1 公路斜交梁桥性能水平定义 |
5.2 公路斜交梁桥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
5.2.1 概率地震需求分析的理论框架 |
5.2.2 增量动力分析 |
5.2.3 概率地震需求模型的建立 |
5.2.4 基于主梁横向侧移率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
5.2.5 基于主梁纵向侧移率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
5.2.6 基于挡块碰撞效应系数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 |
5.3 公路斜交梁桥基于概率的抗震性能设计理论框架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振动台阵试验墩顶及桥面板加速度响应实测结果 |
附录B 振动台阵试验墩顶位移响应实测结果 |
附录C 有限元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表 |
个人简历 |
(6)广州市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 |
1.2 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历程 |
1.2.1 国外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历程 |
1.2.2 国内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历程 |
1.3 规范关于超限高层建筑结构的判别 |
1.3.1 高度或高宽比超限 |
1.3.2 平面不规则超限 |
1.3.3 竖向不规则超限 |
1.4 超限结构的控制要求 |
1.4.1 扭转效应控制要求 |
1.4.2 层间位移控制要求 |
1.4.3 薄弱层控制要求 |
1.4.4 地下室及群房控制要求 |
1.4.5 转换层的控制要求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地震作用下结构分析方法 |
2.1 弹性分析方法 |
2.1.1 静力法 |
2.1.2 反应谱法 |
2.1.3 动力弹性时程分析方法 |
2.2 弹塑性分析方法 |
2.2.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2.2.2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实例介绍 |
3.1 工程概况 |
3.2 设计依据 |
3.2.1 设计规范 |
3.2.2 设计依据 |
3.2.3 分析软件 |
3.2.4 设计条件 |
3.3 结构布置和选型 |
3.3.1 结构和楼盖体系 |
3.3.2 嵌固层确定及转换层形式 |
3.3.3 构件主要尺寸及材料强度 |
3.4 结构超限类型和程度 |
3.4.1 特殊类型及高度超限判别 |
3.4.2 不规则类型判别 |
3.4.3 本工程超限情况总结 |
3.5 本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及抗震性能目标 |
3.5.1 抗震设防目标 |
3.5.2 各性能水准结构的设计基本要求 |
3.5.3 结构关键抗侧力构件抗震性能目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实例结构弹性分析 |
4.1 小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 |
4.1.1 分析方法的选择 |
4.1.2 小震作用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4.1.3 本文中工程设计反应谱选择 |
4.2 整体计算参数 |
4.2.1 整体计算参数表 |
4.2.2 本工程相关计算参数的选定 |
4.3 结构整体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1 计算结果 |
4.3.2 计算结果分析 |
4.4 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
4.4.1 基本原理 |
4.4.2 地震波的选择 |
4.4.3 结构内力和变形分析 |
4.5 结构的中震验算 |
4.6 楼板应力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结构弹塑性分析 |
5.1 弹塑性分析方法的选择 |
5.2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简述 |
5.2.1 静力弹塑性分析基本原理 |
5.2.2 水平加载模式 |
5.2.3 结构目标位移 |
5.2.4 能力谱方法 |
5.3 PUSH-OVER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1 计算结果 |
5.3.2 主要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工程超限处理主要措施 |
5.4.1 设计和构造措施 |
5.4.2 计算手段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液化场地条件下高速公路大中桥抗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简介 |
2 抗震评估用基本参数 |
2.1 桥梁抗震设防类别 |
2.2 抗震构造措施等级 |
2.3 场地划分 |
2.4 地震作用 |
(1) 抗震重要性系数 |
(2) 场地系数 |
(3) 阻尼调整系数 |
(4) 水平向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峰值 |
(5) 特征周期Tg |
(6) 水平设计加速度反应谱 |
2.5 规则与非规则桥梁划分 |
2.6 砂土地震液化影响 |
3 抗震分析与验算 |
3.1 抗震计算 |
(1) 动力分析模型 |
(2) 计算方法选用 |
(3) 地震作用计算 |
3.2 桥墩抗弯强度验算 |
3.3 桥墩抗剪强度验算 |
3.4 桥墩变形能力验算 |
(1) 顺桥向 |
(2) 横桥向 |
3.5 支座验算 |
3.6 液化对结构抗震的影响 |
4 结论 |
4.1 桥墩桩柱配筋 |
4.2 系梁配筋 |
4.3 支座及抗震措施设置 |
(8)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 引言 |
1 隧道工程建设成就与展望(山东大学李术才老师提供初稿) |
1.1建设历程 |
1.2 建设现状 |
1.3 技术发展与创新 |
1.3.1 勘测与设计水平不断提高 |
1.3.2 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 |
1.3.3 隧道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的进步 |
1.3.4 隧道工程结构新材料与运营管理的进步 |
1.4 展望 |
(1)隧道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
(2)隧道精细化勘测与地质预报 |
(3)岩溶隧道灾害预测预警与控制技术 |
(4)水下隧道建设关键技术 |
(5)复杂及深部地层大型掘进机施工关键技术 |
(6)岩爆与大变形灾害预测预警与控制技术 |
2 隧道工程设计理论与方法 |
2.1 钻爆法(山东大学李术才、李利平老师,长安大学陈建勋、罗彦斌老师提供初稿) |
2.1.1 设计理论 |
2.1.1.1 古典压力理论 |
2.1.1.2 弹塑性力学理论 |
2.1.1.3 新奥法理论 |
2.1.1.4能量支护理论 |
2.1.1.5 其他理论 |
2.1.2 设计模型 |
2.1.2.1 荷载-结构模型 |
2.1.2.2 地层-结构模型 |
(1)解析法 |
(2)数值法 |
2.1.3 设计方法 |
2.1.3.1 工程类比法 |
2.1.3.2 信息反馈法 |
2.1.3.3综合设计法 |
2.1.4 设计参数 |
2.1.5 小结 |
2.2 盾构工法(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提供初稿) |
2.2.1 盾构隧道管片选定及设计 |
2.2.1.1 管片类型、接头方式的选择 |
2.2.1.2 管片结构设计 |
2.2.1.3 管片防水设计 |
2.2.2盾构的构造、设计与选型 |
2.2.2.1盾构主体设计 |
2.2.2.2 盾构刀盘刀具的设计 |
2.2.2.3 盾构其他部分的构造与设计 |
2.2.2.4 盾构选型 |
2.2.3 开挖面稳定 |
2.2.4 盾构掘进控制设计 |
2.2.4.1 盾构掘进参数控制 |
2.2.4.2 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
2.2.5 小结 |
2.3 沉管工法(同济大学丁文其老师提供初稿) |
2.3.1 沉管管段设计 |
2.3.2 防水与接头设计 |
2.3.3抗震设计 |
2.3.4 防灾研究 |
2.4 明挖法(北京工业大学张明聚、郭雪源老师提供初稿) |
2.4.1 明挖隧道基坑设计的主要内容 |
2.4.2 设计理论———土压力理论 |
2.4.3 设计模型 |
2.4.4 设计方法 |
2.4.4.1 围护结构设计方法 |
2.4.4.2 内支撑体系设计方法 |
2.4.4.3 基坑稳定性设计方法 |
2.4.4.4 基坑变形控制设计方法 |
2.4.5 其他 |
2.5 抗减震设计(西南交通大学何川、耿萍、张景、晏启祥老师提供初稿) |
2.5.1 隧道震害 |
(1)隧道震害的类型 |
(2)隧道震害原因 |
(3)隧道震害影响因素 |
2.5.2 抗震计算方法 |
2.5.2.1 静力法 |
2.5.2.2 反应位移法 |
2.5.2.3 时程分析法 |
2.5.3 抗减震构造措施 |
2.5.3.1 抗震构造措施 |
2.5.3.2 减震构造措施 |
2.5.4 小结 |
3 隧道施工技术 |
3.1 钻爆法(山东大学李术才、李利平老师,长安大学陈建勋、罗彦斌老师,西南交通大学杨其新老师提供初稿) |
3.1.1 钻爆法施工的发展与现状 |
3.1.2隧道钻爆开挖技术 |
3.1.3 隧道支护技术 |
3.1.4 监控量测 |
3.1.5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
3.1.6 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控技术 |
3.1.7 小结 |
3.2盾构工法(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提供初稿) |
3.2.1 盾构始发、到达技术 |
(1)盾构始发技术 |
(2)盾构到达技术 |
(3)端头加固 |
3.2.2盾构掘进技术 |
(1)开挖面稳定控制 |
(2)盾构掘进姿态控制 |
(3)刀具磨损检测 |
3.2.3 管片拼装技术 |
3.2.5 壁后注浆技术 |
3.2.5带压进仓技术 |
3.2.6 地中对接技术 |
3.2.7 特殊地层条件施工技术 |
3.2.8 盾构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刀具磨损问题 |
(2)管片上浮问题 |
(3)高水压、长距离、大直径盾构隧道问题 |
3.2.9 盾构施工新技术展望 |
3.3 TBM隧道修建技术(北京交通大学谭忠盛老师提供初稿) |
3.3.1 概述 |
3.3.2 TBM的工程应用 |
3.3.3 TBM制造技术 |
3.3.3.1 TBM刀盘刀具研制 |
3.3.3.2 大坡度煤矿斜井TBM研制 |
3.3.3.3 大直径多功能TBM研制 |
3.3.3.4 小型TBM研制技术 |
3.3.3.5 TBM再制造技术 |
3.3.4 TBM隧道地质勘察技术 |
3.3.5 TBM施工选型技术 |
3.3.6 TBM洞内组装及拆卸技术 |
3.3.7 TBM掘进技术 |
3.3.7.1 敞开式TBM掘进 |
(1)刀盘刀具设置技术 |
(2)不良地质段TBM施工技术 |
3.3.7.2 护盾式TBM掘进技术[373-379] |
(1)护盾TBM卡机脱困技术 |
(2)护盾TBM预防卡机技术 |
3.3.8 TBM长距离出渣运输技术 |
3.3.9 TBM施工测量技术 |
3.3.10 TBM支护技术[385-387] |
(1)衬砌与TBM掘进同步技术 |
(2)复合衬砌施工技术 |
(3)管片拼装技术 |
3.3.11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388-390] |
3.3.12 TBM新技术展望[337,388-391] |
3.4沉管工法(同济大学丁文其老师提供初稿) |
3.4.1 地基处理 |
3.4.2 管节制作 |
3.4.3 管节沉放对接 |
3.5 明挖法(北京工业大学张明聚、郭雪源老师提供初稿) |
3.5.1 施工原则 |
3.5.2 围护结构施工技术 |
3.5.2.1 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
3.5.2.2 锚索支护施工技术 |
3.5.2.3 灌注桩施工技术 |
3.5.2.4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
3.5.2.5 钢板桩施工技术 |
3.5.2.6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
3.5.2.7 双排桩施工技术 |
3.5.2.8 微型钢管桩施工技术 |
3.5.2.9 SMW施工技术 |
3.5.2.10 旋喷桩施工技术 |
3.5.3 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
3.5.3.1 内支撑施工技术 |
3.5.3.2 锚索(杆)施工技术 |
4 隧道运营环境与安全管理 |
4.1 运营环境 |
4.1.1 运营通风(长安大学王亚琼、王永东老师,兰州交通大学孙三祥老师提供初稿) |
4.1.1.1 隧道通风污染物浓度标准研究 |
4.1.1.2 横向通风研究 |
4.1.1.3 纵向通风研究 |
4.1.1.4 互补式纵向通风研究 |
4.1.1.5 特殊隧道工程通风研究 |
(1)高海拔公路隧道 |
(2)沙漠隧道 |
(3)曲线隧道 |
(4)城市隧道 |
4.1.1.6 通风控制模式研究 |
4.1.1.7隧道通风数值模拟 |
4.1.1.8 隧道通风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4.1.1.9 隧道通风现场测试分析 |
4.1.1.10 通风理论及软件设计研究 |
4.1.2 隧道运营照明(西南交通大学郭春老师、长安大学王亚琼老师提供初稿) |
4.1.2.1 隧道照明光源研究 |
4.1.2.2 隧道照明适用性研究 |
4.1.2.3 隧道照明节能与安全研究 |
4.1.2.4 隧道照明控制模式研究 |
4.1.2.5 照明仿真计算及测试 |
4.1.3 隧道运营环境研究展望 |
4.2 防灾救灾(北京交通大学袁大军老师,长安大学王永东老师,中南大学易亮老师提供初稿) |
4.2.1 隧道火灾 |
4.2.1.1 隧道火灾发展规律研究 |
4.2.1.2 隧道火灾救援与人员逃生 |
4.2.1.3 隧道衬砌结构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
4.2.1.4 隧道路面材料阻燃技术 |
4.2.2 隧道防爆 |
4.2.2.1 隧道内爆炸 |
4.2.2.2 隧道外爆炸 |
4.2.3 隧道防水 |
4.2.3.1隧道水灾害机理研究 |
4.2.3.2 隧道水灾防治研究 |
(1)水灾害预报探测技术 |
(2)突水灾害的治理技术 |
4.2.4 隧道防冻 |
4.2.4.1 冻胀机理分析和冻胀力研究 |
4.2.4.2 寒冷地区隧道温度场 |
4.2.4.3 隧道冻害防治研究 |
4.3 病害(重庆交通大学张学富、周杰老师提供初稿) |
4.3.1 隧道病害的种类 |
4.3.2 隧道病害的分级 |
4.4 维护与加固(重庆交通大学张学富、周杰老师提供初稿) |
4.4.1 衬砌加固 |
4.4.2 套拱加固 |
4.4.3 注浆加固 |
4.4.4 换拱加固 |
4.4.5 裂缝治理 |
4.4.6 渗漏水治理 |
5 结语 |
(9)改进型PHC管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桩基的震害 |
1.2.1 桩在非液化地基中的震害 |
1.2.2 桩在液化地基中的震害 |
1.3 桩基水平受力性能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对桩基水平受力性能的研究 |
1.3.2 国内对桩基水平受力性能的研究 |
1.4 管桩抗震性能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管桩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概况 |
2.1 试验概述 |
2.2 试件设计 |
2.3 试件的制作 |
2.3.1 管桩钢筋笼 |
2.3.2 桩身预留孔 |
2.3.3 混凝土搅拌 |
2.3.4 填芯混凝土的浇筑 |
2.4 材料力学性能 |
2.4.1 钢筋力学性能 |
2.4.2 钢纤维力学性能 |
2.4.3 混凝土力学性能 |
2.5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
2.5.1 试验加载装置 |
2.5.2 试验加载制度 |
2.6 试验观测和数据采集 |
2.6.1 测点布置 |
2.6.2 数据采集和记录 |
第三章 PHC管桩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 |
3.1 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 |
3.1.1 试件破坏过程 |
3.1.2 破坏特征分析 |
3.2 低周往复性能分析 |
3.2.1 滞回曲线 |
3.2.2 骨架曲线 |
3.2.3 刚度退化曲线 |
3.2.4 耗能能力 |
3.2.5 累积损伤评价 |
3.2.6 承载力及位移延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FPHC管桩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 |
4.1 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 |
4.1.1 试件破坏过程 |
4.1.2 破坏特征分析 |
4.2 低周往复性能分析 |
4.2.1 滞回曲线 |
4.2.2 骨架曲线 |
4.2.3 刚度退化曲线 |
4.2.4 耗能能力 |
4.2.5 累积损伤评价 |
4.2.6 承载力及位移延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RC管桩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 |
5.1 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 |
5.1.1 试件破坏过程 |
5.1.2 破坏特征分析 |
5.2 低周往复性能分析 |
5.2.1 滞回曲线 |
5.2.2 骨架曲线 |
5.2.3 刚度退化曲线 |
5.2.4 耗能能力 |
5.2.5 累积损伤评价 |
5.2.6 承载力及位移延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填芯管桩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析 |
6.1 破坏过程和破坏特征 |
6.1.1 试件破坏过程 |
6.1.2 破坏特征分析 |
6.2 低周往复性能分析 |
6.2.1 滞回曲线 |
6.2.2 骨架曲线 |
6.2.3 刚度退化曲线 |
6.2.4 耗能能力 |
6.2.5 累积损伤评价 |
6.2.6 承载力及位移延性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管桩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 |
7.1 概述 |
7.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7.2.1 单元类型的选取 |
7.2.2 材料本构关系及破坏准则 |
7.2.3 预应力的施加 |
7.2.4 网格划分 |
7.2.5 加载制度及求解器 |
7.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7.3.1 试验和分析的滞回曲线对比 |
7.3.2 试验和分析的极限荷载对比 |
7.4 影响PRC管桩低周往复性能的因素分析 |
7.4.1 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影响 |
7.4.2 非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影响 |
7.4.3 体积配箍率的影响 |
7.4.4 预压应力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桩基础桥墩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桥梁震害及启示 |
1.2 桩基础桥墩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2.1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 |
1.2.2 桩基础桥墩抗震试验研究国内外动态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桩基桥墩的静力非线性分析理论与方法 |
2.1 非线性静力 Pushover 分析方法 |
2.1.1 Pushover 分析方法的提出和发展 |
2.1.2 Pushover 分析的基本原理 |
2.1.3 Pushover 分析步骤 |
2.1.4 Pushover 分析侧向分布力加载模式 |
2.2 能力谱分析方法 |
2.3 小结 |
3 低桩承台基础桥墩的试验研究 |
3.1 试验模型设计 |
3.1.1 原型桥墩概况 |
3.1.2 模型桥墩设计 |
3.2 试验概况 |
3.2.1 模型桥墩材料 |
3.2.2 模型制作过程 |
3.2.3 模型加载系统及加载制度 |
3.3 试验结果描述 |
3.4 试验数据分析 |
3.4.1 滞回曲线 |
3.4.2 骨架曲线 |
3.4.3 耗能能力 |
3.4.4 刚度特性 |
3.4.5 强度特性 |
3.4.6 桩基础的破坏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4 试验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 |
4.1 钢筋的本构关系 |
4.2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4.2.1 单向受压混凝土本构关系 |
4.2.2 单向受拉混凝土本构关系 |
4.3 地基土弹簧的取值 |
4.3.1 桩尖的竖向地基抗力 |
4.3.2 桩侧的竖向地基抗力 |
4.3.3 桩的水平地基抗力 |
4.4 桩的分析模型 |
4.5 Pushover 分析模型的建立 |
4.5.1 设计弹性系数及地基反力强度计算 |
4.5.2 计算截面弯矩-曲率 |
4.5.3 建立 Pushover 分析模型 |
4.6 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4.7 桥墩破坏模式的判定 |
4.8 本章小结 |
5 数值模拟分析在实桥中的应用 |
5.1 Pushover 分析 |
5.1.1 设计弹性系数及地基反力强度计算 |
5.1.2 计算截面弯矩-曲率 |
5.1.3 建立 Pushover 分析模型 |
5.1.4 计算 Pushover 曲线 |
5.2 能力谱分析 |
5.2.1 能力谱 |
5.2.2 需求谱 |
5.3 抗震性能评估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桩基震害分析及其抗震构造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地震作用下变刚度桩筏基础的受力分析[D]. 袁家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2]基于性能的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分析与应用[D]. 董鹏宇.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3]强震下PHC管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 郭昭胜. 太原理工大学, 2017(10)
- [4]中美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对比研究[D]. 易帆.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1)
- [5]公路斜交梁桥震害机理与抗震设计研究[D]. 许永吉. 福州大学, 2016(05)
- [6]广州市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分析[D]. 张健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1)
- [7]液化场地条件下高速公路大中桥抗震设计[J]. 张秉旭. 北方交通, 2015(06)
- [8]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5[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5(05)
- [9]改进型PHC管桩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王文进. 天津大学, 2014(08)
- [10]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桩基础桥墩抗震性能研究[D]. 岳学林. 兰州交通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