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导化学神经损伤治疗胰腺癌疼痛的临床研究

超声介导化学神经损伤治疗胰腺癌疼痛的临床研究

一、超声介导化学性神经毁损治疗胰腺癌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叶红[1](2021)在《基于肿瘤神经新生学说探讨p75NTR介导的电针围刺的抑瘤机制》文中指出神经新生已成为肿瘤的重要获得性特征之一,研究表明通过基因技术特异性操控乳腺癌神经,激活交感神经促进乳腺癌进展,激活副交感神经抑制乳腺癌生长。神经调控肿瘤的分子机制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阻断神经为抗肿瘤治疗提供重要靶标。然而,目前针对神经生长的相关因子及受体的抑制剂研究正处于初始阶段。围刺为传统中医刺法,可沟通局部经脉、络脉、浮络和皮部之间的联系,以理气活血、化瘀通络。针对肿瘤的围刺,即以肿瘤局部为中心,沿肿瘤边缘进行多针包围性针刺。前期研究显示电针围刺后肿瘤组织内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表达明显增多,与抑瘤率变化趋势一致,且参与调控了肿瘤内的轴突导向因子Sema3a表达,提示围刺可能影响肿瘤神经。但围刺是否能够调控肿瘤神经及相关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阐明。本研究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包括两方面:一是从临床应用角度,对围刺疗法及瘤周注射在肿瘤的运用和疗效进行整理、总结;二是从现代医学角度,梳理和总结了肿瘤神经新生及p75NTR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为实验研究:目的:1比较不同围刺法对乳腺癌移植瘤肿瘤生长及癌细胞凋亡的影响;2观察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NTs)及相应受体的影响;3通过有参转录组测序获取电针围刺相关的差异基因表达,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电针围刺调控肿瘤神经的候选靶基因和相关分子机制;4以p75NTR为突破口,通过电针围刺后抑制p75NTR信号转导,观察p75NTR对电针围刺调控神经、细胞凋亡及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4T1乳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实验一分为TG组(模型组)、ETG组(电针围刺组)、ATG组(毫针围刺组),TG组小鼠每天抓握3min,ETG组予电针围刺3min/天,ATG组予毫针围刺3min/天,于干预后1周、2周、3周取材,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比较电针与毫针围刺对肿瘤生长、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二分为TG组、ETG组、NG组(空白组)、ENG组(空白电针组),TG组、ETG组干预同实验一,NG组、ENG组均为正常小鼠,其中NG组每天抓握3分钟,ENG组电针围刺,其针刺部位、方法与ETG组一致,通过HE、IHC、ELISA检测,以明确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神经递质、NTs及受体的影响。实验三样本来自实验二,取TG组与ETG组干预1周的肿瘤组织冰冻样本,每组各3个,共6个样本用于有参转录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分析,以探索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的调控作用及潜在机制。基于前期研究电针围刺对p75NTR的上调作用,实验四分为TG组、ETG组、ETTG组(TP组,即p75NTR抑制剂组),TG组、ETG组干预同前,ETTG组电针干预同ETG组,并在电针后15分钟腹腔注射p75NTR受体抑制剂TAT-Pep5(75μg/kg·d),以明确抑制p75NTR信号传导对肿瘤神经、肿瘤细胞凋亡及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1电针与毫针围刺抑制4T1小鼠乳腺癌肿瘤生长的比较(1)肿瘤生长曲线显示,ETG组肿瘤生长最慢,TG组最快,ATG介于ETG组与TG组之间;在实验干预第15天,三组肿瘤生长曲线开始趋于一致。肿瘤体积的组间比较显示,ETG组肿瘤体积于实验干预第5-18天较TG组显着缩小(p<0.05),ATG组肿瘤体积于实验干预第6-14天较TG组显着缩小(p<0.05)。(2)三个取材时点的瘤重比较,ETG组瘤重最小,TG组瘤重最大,ATG组瘤重介于ETG组与TG组之间。(3)在三个取材时点,ETG组抑瘤率分别为36.93%、46.49%、27.89%,ATG组抑瘤率分别30.79%、26.61%、21.67%。(4)TUNEL染色结果显示,E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着高于ATG组与TG组(p<0.05),且在实验干预2周的凋亡指数最高,ATG组的凋亡指数与TG组相当。2电针围刺对4T1小鼠乳腺癌神经的影响(1)HE染色、IHC标记PGP 9.5均提示4T1小鼠乳腺癌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有神经支配。(2)β3-tubulin+神经:ETG组β3-tubulin+神经束在实验干预1周、2周均少于TG组,至实验干预3周两组无差别;ETG组神经纤维在三个取材时点均多于TG组;IPP半定量分析β3-tubulin+表达面积显示,E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β3-tubulin+表达面积均显着少于TG组(p<0.05)。(3)TH+交感神经:TH+神经纤维呈细丝状,分布于肿瘤间质,且多围绕在血管周围,E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TH+神经纤维均显着少于TG组。(4)血清神经递质:ENG组NE、ACH、AD较NG组均有一过性升高趋势,其中仅干预3周的AD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ETG组NE、ACH、SP含量较TG组有一过性升高趋势,其中仅第3周NE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5)肿瘤组织神经递质:E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NE含量均低于TG组,其中干预2周、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TG组 ACH水平均低于TG组,其中干预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血清NTs:NGF、BDNF、NT-3、NT-4含量在三个取材时点组间比较均无差异。(7)肿瘤组织NTs:ETG组在干预1周、2周的NGF含量均明显高于TG组(p<0.05),ETG组在干预3周的NT-3水平显着高于TG组(p<0.05),BDNF、NT-4水平在ETG与TG组均无差异,ETG组proNGF相对表达量在三个取材时点均显着高于TG组(p<0.05)。(8)NTs相关受体:E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p75NTR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TG组(p<0.05),TrkA、TrkB相对表达量在ETG与TG组均无差异。3有参转录组测序探索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的作用相较于TG组,ETG组共获得116个差异基因,其中66个上调基因,50个下调基因,GO功能注释分析显示电针围刺相关的差异基因主要与免疫反应、细胞死亡与稳态、氧化应激、物质与能量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电针围刺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神经、免疫反应、物质与能量代谢相关,其中在神经的生物学过程中,包含四个神经递质兴奋性突触通路和一个神经轴突导向通路,涉及1 1个差异基因,5-HT2、VGCC、COX、TRPC1、Ablim 下调,Gi/o、PLA2、GLS、CREB、Boc、Netin-G2上调,涵盖胞吐、钙离子内流、神经兴奋性、神经保护、轴突导向、神经递质释放的反馈抑制调节、突触可塑性等生物学功能。4 p75NTR介导电针围刺调控肿瘤神经及癌细胞凋亡的机制腹腔注射TAT-Pep5以抑制p75NTR信号传导,观察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癌细胞凋亡的影响。(1)β3-tubulin+神经:ETTG组β3-tubulin+神经总数和神经纤维较ETG组和TG组均有减少趋势(p>0.05),而β3-tubulin+神经束比ETG组和TG组有增多趋势(p>0.05),此外,ETTG组在实验干预1周、2周β3-tubulin+表达面积显着高于ETG组(p<0.05)。(2)TH+神经:ETTG组TH+神经纤维在三个取材时点均显着多于ETG组(p<0.05);ETTG组在干预1周、2周的TH+神经纤维与TG组相当,至干预3周明显少于TG组(p<0.05)。(3)肿瘤组织神经递质(NE、ACH):ETTG组肿瘤组织NE含量介于TG组与ETG组之间;ETTG组肿瘤组织ACH含量在三个取材时点均高于ETG组,其中实验干预2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TG组无差异。(4)肿瘤组织NGF、proNGF:ET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NGF含量均显着高于TG组(p<0.05),在实验干预1周与ETG组相当,2周显着低于ETG组,3周高于ETG组;对于proNGF,在三个取材时点ETTG组proNGF表达均与ETG组相当,而显着高于TG组(p<0.05)。(5)肿瘤生长:ETTG组瘤体、瘤重均介于ETG组与TG组之间,三个取材时点ETTG组的抑瘤率显着低于ETG组(p<0.05)。(6)癌细胞凋亡:ET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凋亡指数均显着低于ETG组(p<0.05),而与TG组相当。结论:1单纯电针与毫针围刺均可抑制肿瘤生长,电针围刺较毫针围刺抑瘤作用更强、更持久,其中电针围刺的抑瘤机制之一为癌细胞凋亡增加。2电针围刺调控肿瘤神经,具体表现为促进神经新生、抑制神经浸润(PNI)和交感神经形成,调节肿瘤组织神经递质(ACH、AD、NE)、NTs(NGF、proNGF、NT-3)水平,上调 p75NTR 表达,可能为电针围刺抑瘤潜在分子机制。3电针围刺可能通削弱胞吐、抑制钙离子内流、调节神经兴奋性等作用抑制神经递质释放,及通过促进神经保护和轴突导向而诱导神经轴突生成,以调控肿瘤微环境。4电针围刺上调p75NTR/proNGF信号转导诱导癌细胞凋亡而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同时经由p75NTR介导以抑制PNI和交感神经支配,下调肿瘤组织NE、ACH水平,以调控肿瘤微环境而发挥间接抑瘤作用。

赵志平[2](2020)在《GDF-15通过孤儿受体GFRAL促进胰腺癌增殖及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是消化系统中恶性程度极高、疗效及生存预后极差的肿瘤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全世界每年有超过33万人死于胰腺导管腺癌,其总体5年生存率约6%(2%-9%)。由于胰腺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大多数患者就医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并出现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因此只有约10%-15%的胰腺癌患者有机会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大多数患者只能采用姑息性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疗法,临床疗效收获甚微。因此,深入研究胰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的分子调控机制,对防治PDAC的增殖及侵袭转移,研发新的早期诊断肿瘤标志物,提高临床患者的生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superfamily,TGF-βs)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肽类细胞因子,目前研究发现共有33种不同的亚型(TGF-β1,TGF-β2,TGF-β3,Inhibinα,InhibinβA,InhibinβB,InhibinβC,InhibinβE,Nodal,Myostatin,BMP-2,BMP-3,BMP-4,BMP-5,BMP-6,BMP-7,BMP-8A,BMP-8B,BMP-9,BMP-10,GDF-1,GDF-3,GDF-5,GDF-6,GDF-7,GDF-9,GDF-9B,GDF-10,GDF-11,GDF-15,MIS,Lefty A,Lefty B),能够在细胞形态维持以及细胞分化、增殖、凋亡、衰老、迁移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中生长分化因子亚家族的成员,又称作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非甾体抗炎药物活化基因-1(NAG-1)、前列腺源性生长因子(PDF)、胎盘转化生长因子β(PTGFβ)、胎盘骨形态发生蛋白(PLAB)以及PL74。最早由澳大利亚Bootcov MR等学者在1997年从人源U937骨髓单核细胞c DNA文库中分离出GDF-15。作为TGF-β家族中的一员,GDF-15跟家族中其它成员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仅为15%-29%。GDF-15基因位于人类19号染色体GRCh38.p13,含有两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长为7007bp DNA。经转录翻译合成含有308个氨基酸的GDF-15前体蛋白(无活性),在细胞内经Furin-like蛋白酶切割加工后形成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分泌型GDF-15,分子量约为30k Da。在生理状况下,GDF-15在除胎盘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中不表达或者少量表达;然而在病理状况下,如炎症、应激、损伤、缺血再灌注、心衰、II型糖尿病等,受累的组织器官中GDF-15的表达量显着增多,相应的血浆中GDF-15表达量亦升高。研究报道,在多种类型肿瘤如恶性胶质瘤、睾丸癌、卵巢癌、口腔鳞状细胞癌、葡萄膜黑色素瘤、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胃癌以及肝细胞癌中GDF-15异常高表达,可以作为检测和判断肿瘤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GDF-15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以及肿瘤细胞分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胰腺癌中,GDF-15基因受Twist1调控而持续表达,增强胰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并诱导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但其具体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家族α样受体(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ceptor alpha-like,GFRAL)是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受体α家族的孤儿受体。研究报道,GDNF蛋白家族有四个成员,即GDNF家族受体-α1(GFR-α1),GDNF家族受体-α2(GFR-α2),GDNF家族受体-α3(GFR-α3)和GDNF家族受体-α4(GFR-α4)。其中GFRAL基因定位于人6号染色体,包含有9个外显子,且存在可变剪切体。GFRAL蛋白由39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在其C-末端有20-30个可伸缩的疏水性氨基酸,N-末端存在一个信号肽。GFRAL蛋白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在细胞膜上。作为一种单次跨膜蛋白,GFRAL位于细胞内的结构域较短,缺乏向细胞内传导信号的能力,因此在发挥生物学作用时,需要酪氨酸激酶辅助受体Ret来协助GFRAL受体进行信号的传导。来自四个不同的医学研究团队Emmerson PJ,Yang L,Mullican SE和Hsu JY在Nature Medicine和Nature刊文报道,GFRAL局限地表达于小鼠脑干最后区(Area postrema,AP)以及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us,NTS)中的神经细胞膜表面;GFRAL能够与GDF-15特异性结合,其结合率跟GDF-15的浓度呈正相关。在神经细胞膜上形成GDF-15/GFRAL/Ret复合物,激活胞内PI3K-Akt,Erk1/2,MAPK和磷脂酶C(PLC)γ信号通路,从而抑制小鼠的摄食行为,调节新陈代谢,降低体重,改善血糖,能作为严重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厌食/恶病质治疗的潜在靶标。然而,GFRAL在肿瘤中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为深入研究GDF-15与孤儿受体GFRAL在胰腺癌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具体的分子机制,结合前期研究工作基础,我们提出如下研究设想:胰腺导管腺癌细胞能够自分泌分化生长因子GDF-15,作用于胰腺癌细胞自身膜上受体GFRAL,通过GDF-15/GFRAL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研究目的1.通过收集临床胰腺癌病例,检测胰腺癌组织及血浆样本中GDF-15、GFRAL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之间表达的相关性,明确其异常表达对PDA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生存预后的影响,为后续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2.检测GDF-15及GFRAL在胰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细胞水平表达的相关性。3.阐明胰腺癌自分泌GDF-15,可直接与细胞膜受体GFRAL结合,通过GDF-15/GFRAL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4.构建裸鼠皮下成瘤模型,在动物水平探讨GDF-15及GFRAL对胰腺癌体内成瘤的影响,为开发新的胰腺癌诊治策略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正常人与胰腺癌患者血浆中GDF-15的表达情况,并用Graph Pad Prism 5软件分析GDF-15在正常人及胰腺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化(IHC)实验在正常人及胰腺癌组织中对GDF-15的表达进行验证。根据胰腺癌患者血浆中GDF-15表达的高低将PDAC病例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区分高、低表达组的依据为GDF-15在所有胰腺癌血浆病例中表达的均值),分别统计上述两组病例间PDAC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临床分期分级、肿瘤大小以及术后生存预后等临床资料的差异性。2.通过ELISA实验,检测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系HPDE以及四株胰腺癌细胞系(As PC-1,Bx PC-3,Panc-1和Hs766t)中GDF-15的表达情况,并用Graph Pad Prism 5软件分析GDF-15在正常及胰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从而在体外细胞系水平,对GDF-15在临床组织及血浆样本中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3.采用免疫组化(IHC)实验在正常人及胰腺癌组织检测GFRAL的表达情况。根据免疫组化评分的高低将PDAC病例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别统计上述两组病例间PDAC患者术后生存预后等临床资料的差异性;同时,采用WB实验在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株HPDE以及六株胰腺癌细胞系As PC-1,Bx PC-3,CFPAC-1,Panc-1,SW1990和Hs766t中检测GFRAL蛋白的表达情况。4.采用Graph Pad Prism 5软件,分别在胰腺癌临床样本以及胰腺癌细胞系中,统计分析GDF-15和GFRAL表达量之间的相关性。5.通过免疫荧光(IF)、激光扫描共聚焦(CLSM)等实验技术,在胰腺癌组织石蜡切片以及细胞系中行免疫荧光双标记GDF-15和GFRAL,在激光扫描共聚焦仪器上观察GDF-15及GFRAL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的共定位情况。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在胰腺癌细胞系中,从分子水平上来验证GDF-15蛋白与GFRAL蛋白的直接相互作用。6.构建干扰慢病毒Lv-GDF15-RNAi和合成人重组GDF-15(Recombinant human GDF-15)细胞因子,分别下调和模拟上调GDF-15在胰腺癌细胞中的下调和上调表达,并采用CCK-8、Transwell、划痕实验等技术观察GDF-15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7.构建过表达慢病毒Lv-EGFP-GFRAL(+)以及其阴性对照慢病毒Lv-EGFP-GFRAL(-),感染胰腺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筛选出稳定上调表达GFRAL蛋白的细胞,并采用WB实验检测GFRAL蛋白的过表达效率。使用人重组GDF-15细胞因子刺激Lv-EGFP-GFRAL(+)和Lv-EGFP-GFRAL(-)细胞,观察细胞增殖以及侵袭转移能力的改变情况。8.使用4周大小的BALB/c雌性裸鼠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接种带有干扰慢病毒Lv-GDF15-RNAi稳定下调表达GDF-15的As PC-1细胞(2×106个/只)构建胰腺癌裸鼠皮下成瘤模型,30天后采用小动物成像系统(IVIS?Spectrum系统)观察GDF-15在裸鼠体内对胰腺癌细胞成瘤的影响。研究结果1.与正常人胰腺组织(7例)以及正常血浆(20例)相比较,GDF-15在胰腺癌肿瘤组织(21例)以及胰腺癌血浆(34例)中显着高表达(P<0.0001);GDF-15高表达组中胰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GDF-15低表达组(P=0.0120)。2.在细胞系水平验证GDF-15的表达情况,不同胰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不一致,其中在As PC-1中表达最高,在Hs766t中表达最低。3.与正常胰腺组织(13例)相比较,GFRAL在胰腺癌组织(117例)中明显高表达;GFRAL高表达组中胰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GFRAL低表达组(P=0.0272)。且GFRAL在胰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样本相一致。4.GDF-15及GFRAL在胰腺癌样本中表达的相关性,采用Graph Pad Prism 5软件统计分析发现,GDF-15与GFRAL的表达呈正相关(r2=0.6501,P=0.0009)。5.激光扫描共聚焦显示GDF-15与GFRAL在胰腺癌组织中共定位表达,且免疫共沉淀实验证明GDF-15与GFRAL蛋白能通过直接相互结合来发挥生物学作用。6.人重组GDF-15细胞因子能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下调GDF-15的表达后,胰腺癌细胞系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显着减弱。慢病毒上调GFRAL表达后,GDF-15对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显着增强。7.在胰腺癌裸鼠皮下成瘤模型体内,与阴性对照组(Lv-GDF15-NC)比较,接种干扰慢病毒Lv-GDF15-RNAi As PC-1细胞组裸鼠皮下的肿瘤质量及体积明显较小(P=0.0286)。研究结论1.胰腺癌患者血浆及组织中GDF-15、GFRAL显着高表达,且与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胰腺癌患者临床诊疗的肿瘤标志物。2.在胰腺癌临床样本和细胞系中,GDF-15及GFRAL表达皆呈正相关。3.GDF-15及GFRAL在胰腺癌中共定位表达,且二者能直接相互结合。4.胰腺癌细胞可以自分泌GDF-15。5.GDF-15通过GFRAL受体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转移。本研究通过深入探讨GDF-15/GFRAL通路对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影响。首次提出并证实胰腺癌细胞高表达孤儿受体GFRAL,并自分泌GDF-15,通过与PDAC细胞膜受体GFRAL直接相互结合,从而促进胰腺癌增殖及侵袭转移。进一步丰富了PDAC增殖及侵袭转移机制研究的理论宝库,并为临床PDAC增殖及侵袭转移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

张茂银[3](2020)在《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吗啡耐受中的脊髓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疼痛给现代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慢性疼痛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常见伴随症状,目前就世界范围来看,慢性疼痛的患者远远多于患有糖尿病、心脏病以及癌症的患者。然而,由于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了炎性因素、神经或组织损伤因素等,因此,临床上对于预防和治疗慢性疼痛尚缺乏安全有效的的治疗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中到重度的慢性疼痛,如癌症所导致慢性疼痛,其治疗药物还是首选吗啡或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且最为有效的一类镇痛药物。然而,长期多次使用阿片类药物不仅会产生很多副作用,如便秘、瘙痒、呼吸抑制等,而且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药物耐受,使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逐渐降低,还有可能完全消失,甚至还会产生阿片药物导致的痛觉过敏。而临床治疗为了达到原有的镇痛作用,不得不逐渐加大药物的剂量,这无疑又会增加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甚至导致药物成瘾的产生。那么,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充分发挥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同时又能有效地避免阿片类药物产生药物耐受、成瘾等不良反应呢?这个问题是目前全球的科研工作者和临床专家所密切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由于阿片类药物所导致的药物耐受、成瘾的发生机制还不明确,至今仍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有效的避免阿片类药物耐受成瘾的产生,这很大程度地限制了阿片类镇痛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从而降低了急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阐明阿片类药物耐受、成瘾的发生发展机制,探索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慢性疼痛的治疗方法,从而提高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中到重度的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是目前全球非常紧迫的科研和医疗任务。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吗啡耐受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不清楚,因此,临床上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能对其进行有效预防或治疗。本研究旨在为探寻吗啡耐受机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为吗啡耐受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标。实验主要分为三部分,通过行为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手段,初步探讨Shh信号通路在吗啡耐受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规律,以及调控吗啡耐受的可能机制。第一部分 Shh信号通路在吗啡耐受过程中的表达与分布目的:通过建立慢性吗啡耐受模型,探讨在吗啡耐受过程中,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Shh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规律,以及这种时空变化规律与吗啡耐受的行为学的关系。方法:选择成年雄性C57小鼠,体重(22-24克),8-10周龄,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Sham组)和吗啡组(Mor组),Mor组根据不同的时间点又分为若干亚组,每组8只小鼠。参照相关文献,反复在小鼠皮下注射10mg/kg的吗啡,连续7天,每天一次,建立慢性吗啡耐受模型。对照组分别在同一的时间点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在每次注射后2小时,利用热板法和热刺激法测定吗啡最大镇痛效果(MPE%)和小鼠的热缩足阈值变化。每天测一次,连续测7天。并在不同的时间点(第1,3,5,7天)亚组,在测定行为学变化后,断头处死实验动物,快速取出小鼠L4-L6节段的脊髓组织以及小鼠双侧的背根神经节(DRG),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中Shh信号通路重要蛋白分子(胞浆内的Shh、Ptch1、Smo以及细胞核内的Glil)的表达变化。同时,利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进一步明确增多的Shh在脊髓的细胞学定位。因为Shh蛋白是一种分泌性的蛋白,只有被分泌出来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我们又采用ELISA技术,检测了脊髓组织和DRG中Shh的浓度变化,以反应Shh的分泌情况。结果:反复注射吗啡后,实验动物逐渐表现出吗啡耐受现象。随着吗啡的反复注射,吗啡的最大镇痛效应(MPE%)逐渐降低,在吗啡注射后的第三天出现显着性的下降(P<0.05),到连续吗啡注射后的第7天,不仅MPE%显着降低,而且实验小鼠还逐渐表现出明显的热缩足反应并且阈值显着性降低(P<0.05)。随后,我们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脊髓组织和DRG组织中的Shh及其受体Ptch1和Smo,随着吗啡的反复注射,其表达呈时间依赖性的逐渐升高,而且其变化的趋势与MPE%和热缩足阈值的下降在时间上也呈明显的一致性。除此之外,随着吗啡的反复注射,细胞核内Gli1的表达也呈时间依赖性的逐渐增多,提示Shh信号通路的活化逐渐增强。同时,ELISA结果显示,反复注射吗啡后,脊髓组织和DRG组织中,Shh蛋白分子的浓度显着提高,提示大量的Shh蛋白被分泌出来。进一步,又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我们发现,在DRG组织中,增多的Shh主要表达在与伤害性信息传递相关的中神经元和小神经元上,同样,在脊髓背角中,增多的Shh主要表达在接受伤害性信息传递的Ⅰ-Ⅱ板层以及接受伤害性信息传递的V-VI板层。通过免疫荧光双标进行细胞学定位,发现Shh主要表达在神经元以及星形胶质细胞上,而在小胶质细胞上几乎不表达。结论:反复注射吗啡可诱导脊髓背角和DRG中Shh信号通路表达增多,活化增强;增多的Shh主要表达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上。第二部分 抑制Shh信号传导通路对吗啡耐受行为学和脊髓中神经化学变化的影响目的:利用外源性药物或siRNA抑制或干扰Shh信号通路,来观察阻断该信号通路对吗啡耐受行为学变化和神经化学变化,以证实该信号通路在吗啡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C57小鼠,体重(22-24克),8-10周龄,随机分为4组:Mor组(反复皮下注射吗啡,每天两次,连续7天),Sham组(皮下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CLP+Mor组(腹腔注射cyclopamine在吗啡耐受模型组的不同的时间点,一天一次,连续3天,详见正文部分),DMSO+Mor组(在吗啡耐受模型组的不同时间点,注射与CLP等体积的DMSO溶剂),每组10只小鼠。为了进一步证实Shh信号通路的作用,我们还采用了 Shh信号通路的小干扰RNA,ShhsiRNA,同时以乱序列RNA,control siRNA(con-siRNA)作为对照。在注射吗啡前3天,鞘内注射Shh siRNA(1μg/10ul,每天1次,连续3天)。主要利用行为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干扰Shh信号通路对吗啡耐受的行为学变化和脊髓中神经化学变化的影响。结果:在反复吗啡注射的第1,2,3天(早期),提前腹腔注射CLP(10mg/kg,一天一次,连续3天),能显着的推迟吗啡耐受的产生并缓解吗啡耐受的程度。MPE%开始下降的时间显着推迟(从第3天推迟到第5-6天),下降的幅度显着降低(P<0.05)。同时,小鼠出现热缩足阈值下降的时间亦显着推迟,下降的幅度也显着降低(P<0.05)。然而,在反复吗啡注射的第5,6,7天(晚期)再给予CLP,对已产生的MPE%下降和热缩足阈值下降无明显影响(P>0.05)。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结果,我们使用的生物干扰制剂Shh siRNA。与药物抑制类似,提前注射Shh siRNA后,反复注射吗啡导致的吗啡耐受被显着的推迟和缓解,MPE%的下降速度和幅度均明显减小(P<0.05)。同时,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反复注射吗啡后,脊髓背角c-fos蛋白和CGRP蛋白的表达均显着增高,提前注射cyclopamine(第1,2,3天)抑制Shh信号通路,能显着抑制反复吗啡注射导致的脊髓背角c-fos和CGRP的表达上调。结论:抑制Shh经典通路能有效地抑制吗啡耐受并能抑制吗啡导致的痛觉过敏反应的产生,但对已经产生的吗啡耐受无明显作用。阻断Shh信号通路能抑制吗啡耐受导致的脊髓组织中神经化学的改变。第三部分 Shh信号通路通过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参与对吗啡耐受的调控目的:使用Shh信号传导通路的抑制剂和激动剂以及BDNF的抑制剂和中和抗体,来进一步探讨Shh信号传导通路调控吗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参照文献,首先在吗啡耐受模型上,分别注射Shh药物抑制剂CLP和小干扰RNAShhsiRNA(给药方法同第二部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脊髓组织中BDNF蛋白的表达情况(n=6)。另外,在正常的小鼠中,外源性给予Shh信号通路激动剂SAG(5mg/kg,i.p.),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行为学技术,检测激活Shh信号通路对脊髓中BDNF表达的影响,以及对小鼠热缩足阈值的影响。最后,在吗啡耐受模型中,分别注射BDNF的抑制剂K252(80μg/kg,i.t.)或BDNF中和抗体anti-BDNF(2μg/kg,i.t.),利用行为学检测抑制BDNF对吗啡耐受的影响,同时,利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BDNF与Shh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反复注射吗啡后,脊髓组织中BDNF蛋白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的逐渐升高。从反复吗啡注射后的第3天开始显着升高(P<0.05),第5-7天达到高峰。应用CLP或Shh siRNA抑制Shh信号通路,能有效抑制反复吗啡注射导致的脊髓组织中BDNF的表达上调。在正常动物中,外源性注射Shh信号通路激动剂SAG能快速(注射后1小时)的诱导脊髓组织中BDNF的表达上调,而这一作用可以被CLP所抑制。此外,在正常动物中注射SAG能明显的导致实验动物的热缩足阈值降低(P<0.05),而SAG的这一作用可以被K252或anti-BDNF所逆转。此外,早期给予BDNF抑制剂K252或anti-BDNF(每天一次,连续3天),能有效的推迟吗啡耐受和MIH的产生。同时,MPE%和热缩足阈值降低的幅度也显着减小。免疫荧光双标证实,在脊髓背角,增多的BDNF分别于Shh蛋白以及Gli1蛋白有共表达的现象。结论:反复注射吗啡会导致脊髓组织中BDNF的表达上调,抑制BDNF能有效推迟和缓解吗啡耐受的产生。BDNF可能是Shh信号通路下游的靶蛋白,Shh信号通路对吗啡耐受的调控可能是通过上调脊髓组织BDNF来实现的。

王曼[4](2020)在《丁香止痛膏联合三阶梯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的随机交叉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癌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癌痛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NCCN癌痛指南的推广极大地促进了癌痛的规范化治疗,但治疗带来的副作用难以避免。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等中医疗法在治疗癌痛方面也颇有疗效,还可以减轻癌痛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但由于相关临床研究证据级别较低,不利于推广应用,所以设计一个具有较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试验来验证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将有助于改善中医药癌性疼痛的治疗现状,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于癌性疼痛,我院着名肿瘤专家王沛教授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提出了中医论治癌性疼痛八法,即散寒止痛、活血止痛、行气止痛、化痰止痛、固涩止痛、清热止痛、安神止痛,补虚止痛,同时提出了癌性疼痛的外用治疗三大法则,即温通、行气、活血化瘀,在选药上注重以温通为主。课题组前期对科室既往治疗癌痛相关课题文章进行研究,发现以温阳为主的治疗是癌痛的主要治疗大法,其中以研究丁香止痛膏外用联合三阶梯止痛方案居多,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疗效较好,但既往研究循证级别较低,仅有2篇RCT研究且仅针对癌性腹痛和骨转移癌痛进行研究,而临床实践发现丁香止痛膏外敷对多种癌痛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相关研究循证级别较低。二交叉试验是临床研究的一级设计方案,循证级别较高,具体实施过程是对两组受试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干预,再经过洗脱期,然后互换两组干预措施,使得每个受试对象都可以接受两种不同的干预措施,只是干预措施的顺序不同,从而对比两种不同干预措施的疗效,既避免了组间差异,又消除了个体间的差异,且患者自身比较,效果评价更准确。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交叉对照、双盲设计,在温阳理论指导下,以“温通解毒通络,行气活血止痛”为治法,采用科室改良后的经验方“丁香止痛膏”外敷治疗癌痛患者,以探究扩大癌痛范围后丁香止痛膏的疗效。[研究目的]1.评价“丁香止痛膏”外敷治疗癌痛的临床疗效;2.评价“丁香止痛膏”外敷治疗癌痛的安全性。[研究方法]1.本课题采用前瞻性、随机交叉对照、双盲的临床研究设计,同时接受科室外治室负责人全程监察。在多次方案论证后确定最终研究方案,完成患者招募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研究中心的伦理审查,培训研究者,外治室依据循证医学中心预先设定的盲底准备药品(丁香止痛膏和丁香止痛膏安慰剂)。2.对纳入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或B组),试验组方案:三阶梯止痛药+丁香止痛膏贴敷,对照组方案:三阶梯止痛药+安慰剂贴敷。A组第一阶段实施试验组方案,第二阶段实施对照组方案。B组第一阶段实施对照组方案,第二阶段实施试验组方案。两个阶段均连续干预3天。两个阶段之间药物洗脱期为3天。3.收集临床数据资料,《病例报告表》由课题组研究人员填写,《患者日志》由患者在课题组研究人员指导下填写。主要结局指标包括NRS评分和QOL评分;次要结局指标包括止痛药剂量、胃肠道功能评分、机制指标(PEG2、β-内啡肽、ET-1、5HT)和满意度评价;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皮肤不良反应。4.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评价丁香止痛膏贴敷治疗癌痛疗效。[研究结果]1.本课题严格按照前瞻性、随机交叉对照、双盲设计完成丁香止痛膏治疗癌痛的研究,基本符合课题预期的质量控制标准。按照课题要求招募58例癌性疼痛患者入组,历时10个月,其中2例患者因死亡脱落,2例患者因中途要求出院脱落,共计54例患者完成本次研究。基线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NRS评分、QOL评分、止痛药剂量、胃肠道功能评分、机制指标(PEG2、β-内啡肽、ET-1、5HT)和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癌痛患者在入组基线上具有可比性,符合随机设计。2.主要结局指标研究显示:两组NRS评分比较,试验组方案干预后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方案(P<0.05);分层统计,两组中度疼痛受试者NRS评分比较,试验组方案干预后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方案(P<0.05);两组轻度疼痛受试者NR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两组QOL评分比较,试验组方案干预后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方案(P<0.05);分层统计,两组中度疼痛受试者QOL评分比较,试验组方案干预后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方案(P<0.05);两组轻度疼痛受试者QO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3.次要结局指标研究显示:两组止痛药剂量比较,总体及分层统计显示两组受试者止痛药剂量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两组胃肠道功能评分比较,总体及分层统计显示两组受试者胃肠道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两组四大机制指标(PEG2、β-内啡肽、ET-1、5-HT)比较,总体及分层统计显示两组受试者四大机制指标(PEG2、β-内啡肽、ET-1、5-HT)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受试者对试验组方案治疗更满意。4.对于安全性指标,无论组间比较还是组内比较,两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1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发红,1例患者出现瘙痒,均为B组患者且处于第二阶段干预期,停止药物外敷后自行缓解,未经药物处理;1例患者(B组患者)对敷料过敏,外用时仅使膏药与患者皮肤接触,敷料四周卷起,尽量不与皮肤接触;余未发现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为5.6%。[研究结论]1.本课题采用随机交叉对照、双盲、单中心临床课题设计,严格执行并完成本课题,属于循证医学较高级别证据,结论真实可靠。2.根据主要结局指标分析得出,温阳理论指导下的丁香止痛膏外敷能改善中度癌痛受试者NRS评分和生活质量;但对改善轻度癌痛者NRS评分和生活质量,三阶梯止痛药+丁香止痛膏外敷没有明显优势。3.根据次要结局指标分析得出,丁香止痛膏外敷对改善受试者胃肠道功能、降低止痛药剂量和改善四大机制指标(PEG2、β-内啡肽、ET-1、5-HT)没有明显优势。满意度评价显示,受试者对丁香止痛膏的治疗更满意。4.外敷“丁香止痛膏”治疗癌痛安全可靠,仅个别患者出现轻微皮肤过敏反应,不影响“丁香止痛膏”的临床使用。

侯公瑾[5](2019)在《蟾龙镇痛膏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及对骨癌痛大鼠模型镇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蟾龙镇痛膏联合奥施康定治疗中度癌性疼痛毒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情况,及探索其对骨癌痛大鼠模型的镇痛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第一部分:蟾龙镇痛膏联合奥施康定治疗中度癌性疼痛毒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将60例癌性疼痛患者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NRS)、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奥施康定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科学评价蟾龙镇痛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第二部分:蟾龙镇痛膏对骨癌痛大鼠模型的镇痛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选取50只雌性SD大鼠,通过右后肢胫骨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悬液的方法建立骨癌痛大鼠模型。通过影像学检测、疼痛行为学、病理HE染色判定骨癌痛大鼠模型成功情况,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蟾龙镇痛膏常规剂量组、蟾龙镇痛膏高剂量组、扶他林组,分别给予各组相应的药物,连续治疗21天。通过观察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L)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T)评价蟾龙镇痛膏的镇痛作用;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β内啡肽(β-EP)含量;通过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分化群11b(CD11b)、磷酸化P38(p-P38)、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的表达,探索蟾龙镇痛膏可能的镇痛机制。结果:第一部分:蟾龙镇痛膏联合奥施康定治疗中度癌性疼痛毒瘀互结证临床研究1、治疗后两组NR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开始后d7、d14联合组NRS疼痛评分较西药组降低明显(P<0.05),疗效评价更佳(P<0.05);2、两组患者奥施康定起效剂量与起效时间无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奥施康定维持剂量较西药组减少明显(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治疗后KPS评分较西药组提高明显(P<0.05),疗效评价更佳(P<0.05)。4、联合组同西药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第二部分:蟾龙镇痛膏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1、与模型组比较,蟾龙镇痛膏能明显提高骨癌痛大鼠PWL和PWT(P<0.05)不同剂量组间无差异(P>0.05);2、与模型组比较,蟾龙镇痛膏能明显降低骨癌痛大鼠血清PGE2、IL-1β、IL-6、TNF-α的含量(P<0.05),提高β-EP含量(P<0.05),不同剂量组间无差异(P>0.05);3、与模型组比较,蟾龙镇痛膏能明显降低骨癌痛大鼠脊髓GFAP、CD11b、p-P38、p-ERK的表达(P<0.05),不同剂量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1、蟾龙镇痛膏联合奥施康定对中度癌性疼痛毒瘀互结证患者具有提高疼痛缓解度、改善生存质量、减少奥施康定维持剂量、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的作用;2、蟾龙镇痛膏可以明显改善骨癌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明显提高大鼠PWL和PWT,提高蟾龙镇痛膏剂量不能提升止痛效果;3、蟾龙镇痛膏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促进内啡肽释放有关;同时可能与抑制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下调MAPK信号通路中p-P38、p-ERK1/2表达有关,以达到抑制中枢敏化,缓解疼痛。

聂发传,朱丹[6](2016)在《神经毁损治疗顽固性疼痛的循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综述了近50年相关文献资料。从循证的角度简述了神经毁损疗法控制不同部位顽固性癌痛和非癌性疼痛的技术要点、疗效、不良反应及循证结论,分析了神经毁损治疗顽固性疼痛的临床需求、问题导向和发展方向。指出神经毁损疗法有其临床实际价值,但选择应用前需充分评估得失,做好患者知情同意工作。

刘青青[7](2013)在《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比较高的消化道肿瘤,且预后较差,近几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往往确诊时患者已经处于中晚期,大多已发生转移,外科手术的切除率低,在临床上全身化疗是主要相关的治疗手段。而胰腺癌为低血供肿瘤,在全身化疗时,能达胰腺癌肿瘤组织,且能起作用的化疗药物剂量是很少的;一旦提高化疗药物的剂量,势必增加化疗药物所带来的全身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使患者难以耐受化疗所带来的痛苦。内镜下介入治疗主要有碘125放射粒子的种植,细针注射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光动力治疗等方法。超声内镜引导下给药治疗也成为治疗中晚期胰腺癌一种利器。近些年来药学方面缓释给药有很大的研究进展。间质化疗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所谓间质化疗就是通过外科手术中,或在B超、CT等引导下经穿刺等途径把所需化疗药物和相关的载体所形成的药物植入到肿瘤瘤体的内部。近年来关于缓释微球、缓释化疗粒子入等相关实验研究所显示,利用给药载体在体内的缓释降解原理,从而达到对化疗药物持续给药的作用,使化疗药物在肿瘤的局部形成较高的浓度,达到肿瘤组织靶向治疗目的,既能明显的延长化疗药物的作用于肿瘤组织的时间,而又不增加化疗药物的相关全身毒性反应。本实验研究所用5-氟尿嘧啶温敏凝胶,能形成稳定的纳米胶束,温敏水凝胶特点是具有温度敏感性及缓慢释放的作用。药物冷藏保存,给药前在4℃-25℃为液体状态,而随着温度的升高,直至28℃-37℃则逐步形成凝胶状态,能做到液态给药,而在瘤体内达到生理温度时形成凝胶状态,药物固定性好,减少药物流失,进一步实现化疗药物的缓释作用。本课题将尝试在裸鼠的动物模型上进一步探讨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评价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设想利用超声内镜介导将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的缓释剂型,应用到人体的胰腺癌组织,达到胰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目的,以探索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新的方法。研究目的:用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建立Balb/c-nu裸鼠皮下成瘤的胰腺癌动物模型,将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注射到裸鼠的皮下瘤体内,利用超声内镜定期观察裸鼠瘤体体积的改变及超声图像的改变,以探讨PLGA-PEG-PLGA-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对裸鼠胰腺癌模型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1)在细胞室培养SW1990胰腺癌细胞株,在Balb/c-nu裸鼠的皮下种植,定期观察瘤体的大小,14天后完成裸鼠胰腺癌皮下成瘤的动物模型建立。利用超声内镜观察并记录瘤体的体积。(2)完成PLGA-PEG-PLGA-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体外的释放实验:并测定不同时间段浸出液的药物浓度,计算药物的释放量;(3)将胰腺癌SW1990细胞株皮下成瘤的裸鼠共50只,随机的分成5组,其中每组l0只。A组为成瘤裸鼠瘤体内注射给药PLGA-PEG-PLGA-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4mg/kg;B组为成瘤裸鼠瘤内注射给药PLGA-PEG-PLGA-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1mg/kg;C组为成瘤裸鼠瘤体内注射给药5-氟尿嘧啶注射液4mg/kg;D组成瘤裸鼠瘤体内注射给药PLGA-PEG-PLGA基质4mg/kg;E组为空白的对照组。(4)于给药前及给药后3天、7天、10天、14天应用超声内镜观察皮下成瘤裸鼠的肿瘤结节生长及超声声像图像,记录图像特点及瘤体体积的改变,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5)14天时处死实验裸鼠的动物模型,取瘤体并称重,计算药物的抑瘤率;标本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观察,并行HE染色,观察不同不同实验组的病理结果并记录。研究结果:(1)将胰腺癌SW1990细胞株皮下成瘤的裸鼠共50只模型建造顺利完成,并以详细记录所有瘤体的体积。(2)PLGA-PEG-PLGA-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药物缓释实验完成,药物的释放率第l天为21.6%,第3天为33.8%,第5天为44.3%,第8天为63.6%,第10天为76.3%,第14天为91.8%。(3)将胰腺癌SW1990细胞株皮下成瘤的裸鼠共50只随机分成5组,5组皮下成瘤裸鼠的模型分别按照实验要求完成瘤体内给药,并用超声内镜于不同时段测量瘤体的体积,记录并分析结果,C组实验裸鼠死亡1只,死亡时间是给药后的第5天,其余动物实验过程中未见死亡。其中A组、B组瘤体体积第14天超声内镜所测得的数据显示肿瘤体积较给药前是明显的缩小;其中A组较B组的更为明显;其中C组的裸鼠给药后3天所测得超声内镜图像显示裸鼠瘤体的体积较前有所缩小,但其后肿瘤体积较前有增长的趋势;D组和E组,肿瘤体积一直是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所有试验组的瘤体体积记录好并运用统计学软件分析。(4)A组、B组、C组、D组、E组实验动物2周时,所有动物处死,标本行病理组织学切片。并计算各组的肿瘤坏死面积,分析超声内镜下图像特点与病理结果具相关性。结论:(1)Balb/c-nu裸鼠应用SW1990细胞株皮下成瘤的胰腺癌模型建造的方法简单,方便,且成瘤率高。(2)PLGA-PEG-PLGA-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的体外释放实验显示,PLGA-PEG-PLGA-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能在14天内在体外较稳定的达到持续缓慢释放,并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有持续抑制作用。(3)PLGA-PEG-PLGA-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于裸鼠胰腺癌皮下成瘤的瘤内注射可明显抑制胰腺癌裸鼠瘤体的生长,其中实验过程可见凝胶状制剂的剂型较液态剂型更容易在瘤体存留,能达到瘤体内固定性好,流失少的优势;利用超声内镜监测下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间质给药治疗胰腺癌的实验方法的操作方便且安全,所得到的实验数据也比较精确;实验数据显示的实验组的PLGA-PEG-PLGA-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也较明确,PLGA-PEG-PLGA-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制剂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在动物实验基础之上,期待更多的临床实验研究。

倪家骧[8](2012)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文中认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多接受药物治疗,但仍有部分患者的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不能缓解,或出现不能耐受药物等副作用,此时可进行微创介入治疗。对于已经明确病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也应积极考虑微创介入治疗。微创介入治疗是指应用影像设备(CT、C型臂机、B超等)引导定位代替肉眼直视,以穿刺针代替手术刀,力求以最小的

王红杰[9](2003)在《交感神经阻滞:头、颈和躯干(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4 胸交感神经阻滞 4.1解剖因素 胸交感链有10对偶尔是11对神经节,位于肋胸膜后胸部脊柱两侧,与刚从椎间孔发出的脊神经相邻。胸膜腔就位于神经节的前方,许多地方仅隔一层很薄的胸内筋膜(图13)。

汪涛,田伏州,蔡忠红,陈琪[10](2003)在《化学性腹腔神经节毁损逆转胰腺癌痛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化学性腹腔神经节毁损对胰腺癌痛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B超介导细针穿刺 ,对 32例胰腺癌患者腹腔神经节注射无水乙醇实施化学性毁损治疗 ,以缓解剧烈癌性疼痛。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 3,7,15 ,30d检测外周血CD+3 ,CD+4 ,CD+8和β EP水平 ;3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治疗前 ,32例胰腺癌痛患者CD+3 ,CD+4 ,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化学性神经毁损后 ,癌痛组患者CD+3 ,CD+4 ,CD+8水平和血浆β EP含量明显上升 ,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 (7thday ,P <0 .0 5 ;P <0 .0 1) ;β EP变化 (3rdday ,P <0 .0 1)早于T亚群 (7thday ,P <0 .0 5 )。 结论 :化学性腹腔神经节毁损能明显改善胰腺癌痛患者T亚群抑制状态 ,β EP可能参与这一免疫调节。

二、超声介导化学性神经毁损治疗胰腺癌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介导化学性神经毁损治疗胰腺癌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肿瘤神经新生学说探讨p75NTR介导的电针围刺的抑瘤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围刺法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1 围刺治疗单纯性囊肿
        2 围刺治疗甲状腺结节
        3 围刺治疗其他良性肿瘤
        4 围刺治疗恶性肿瘤
        5 瘤周注射治疗恶性肿瘤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神经新生及p75NTR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神经新生在乳腺癌中的研究
        2 p75NTR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电针与毫针围刺对4T1小鼠乳腺癌肿瘤生长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电针围刺对4T1小鼠乳腺癌神经新生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三 有参转录组测序探索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的作用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四 p75NTR对电针围刺调控肿瘤神经及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与不足
致谢
主要研究成果

(2)GDF-15通过孤儿受体GFRAL促进胰腺癌增殖及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Abstract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GDF-15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的相关性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GDF-15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转移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GFRAL在胰腺癌中表达情况、临床意义及其与GDF-15 表达的相关性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GDF-15 通过与孤儿受体GFRAL直接结合促进胰腺癌进展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生长分化因子GDF-15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吗啡耐受中的脊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Shh信号通路在吗啡耐受过程中的表达与分布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干扰Shh信号通路对吗啡耐受行为学和神经化学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Shh信号通路通过上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参与对吗啡耐受的调控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Hedgehog信号通路与吗啡耐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致谢

(4)丁香止痛膏联合三阶梯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的随机交叉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 癌性疼痛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
        2. 发病机制
        3. 诊断标准
        4. 治疗
    (二) 癌性疼痛的中医文献研究
        1. 癌性疼痛的中医认识
        2. 癌性疼痛的治疗
        3. 文献阅读体会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临床试验
    前言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 试验药物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3. 研究方法
        4. 药物疗效判断标准
        5. 研究程序
        6. 统计分析
        7. 研究的伦理问题
        8. 研究路线图
    (二) 研究结果
        1. 入组病人基线分析
        2. 主要结局指标分析
        3. 次要结局指标分析
        4. 安全性评价
    (三) 讨论
        1. 立法依据
        2. 丁香止痛膏组方的中医理论探讨
        3. 本研究相比前期研究的改进
        4. 本研究的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研究中心伦理批件
    附录2. 患者知情同意书
    附录3. 病例报告表
    附录4. 受试者日记
    附录5. 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
个人简历

(5)蟾龙镇痛膏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及对骨癌痛大鼠模型镇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蟾龙镇痛膏联合奥施康定治疗中度癌性疼痛毒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
    前言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给药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资料基本情况
        3.2 疼痛控制情况
        3.3 奥施康定使用剂量情况
        3.4 生存质量评价
        3.5 不良反应
    4 小结
第二部分 蟾龙镇痛膏对骨癌痛大鼠模型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前言
    实验一 :蟾龙镇痛膏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作用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药物
        1.4 主要试剂
        1.5 主要仪器
        2 研究方法
        2.1 造模方法
        2.2 分组方法
        2.3 给药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大鼠影像学X线摄片情况
        3.2 大鼠疼痛行为学情况
        3.3 大鼠病理HE染色情况
        4 小结
    实验二 蟾龙镇痛膏对骨癌痛大鼠镇痛机制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药物
        1.4 主要试剂
        1.5 主要仪器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造模方法
        2.3 给药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及内啡肽情况
        3.2 大鼠脊髓GFAP、CD11b表达情况
        3.3 大鼠脊髓p-P38、p-ERK1/2 表达情况
第三部分 讨论
    1.中医学治疗癌性疼痛的现状
        1.1 病因病机的认识
        1.2 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的现状
        1.3 中医外治法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2.现代医学治疗癌性疼痛现状
        2.1 现代医学对癌性疼痛的治疗手段
        2.2 现代医学治疗癌性疼痛存在的问题
    3.蟾龙镇痛膏的特色
        3.1 蟾龙镇痛膏的配伍特点
        3.2 组方用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4.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在癌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
    5.MAPK信号通路在癌性疼痛中的调节作用机制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病例报告表
附录2 受试者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3 阿片类药物剂量换算表
附录4 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附录5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6)神经毁损治疗顽固性疼痛的循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癌性疼痛的神经毁损疗法
    1. 腹腔癌痛
    2. 腹壁癌痛
    3. 盆腔、会阴癌痛
    4. 头颈癌痛
    5. 躯干、四肢的癌痛控制
二、顽固性非癌性疼痛的神经毁损疗法
    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2. 失明后眼球疼痛
    3. 腹腔盆腔会阴疼痛
    4. 躯干四肢顽固性疼痛
    5. 横纹肌痉挛征
    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三、结语

(7)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胰腺癌裸鼠皮下成瘤动物模型构建
    引言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主要仪器
        三、实验细胞与动物
        四、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瘤内注射治疗胰腺癌
    引言
    材料与方法
        一、 实验材料
        二、主要仪器
        三、实验细胞与动物
        四、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情况说明
致谢

(8)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神经阻滞疗法
2 神经毁损术
    2.1 化学性神经毁损术
        2.1.1 外周神经化学毁损术:
        2.1.2 椎管内神经化学性毁损术:
        2.1.3 腹腔神经丛化学毁损术:
        2.1.4 交感神经节化学毁损术:
    2.2 神经的物理毁损术
        2.2.1 射频 (radio frequency, RF) 热凝术:
        2.2.2 冷冻神经阻滞:
        2.2.3 微球囊压迫治疗:

四、超声介导化学性神经毁损治疗胰腺癌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肿瘤神经新生学说探讨p75NTR介导的电针围刺的抑瘤机制[D]. 田叶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GDF-15通过孤儿受体GFRAL促进胰腺癌增殖及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D]. 赵志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7)
  • [3]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吗啡耐受中的脊髓机制研究[D]. 张茂银. 苏州大学, 2020
  • [4]丁香止痛膏联合三阶梯止痛药治疗癌性疼痛的随机交叉对照研究[D]. 王曼.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蟾龙镇痛膏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及对骨癌痛大鼠模型镇痛机制研究[D]. 侯公瑾.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神经毁损治疗顽固性疼痛的循证分析[J]. 聂发传,朱丹.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07)
  • [7]5-氟尿嘧啶温敏水凝胶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实验研究[D]. 刘青青. 第二军医大学, 2013(04)
  • [8]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J]. 倪家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2(07)
  • [9]交感神经阻滞:头、颈和躯干(下)[J]. 王红杰. 疼痛, 2003(04)
  • [10]化学性腹腔神经节毁损逆转胰腺癌痛患者T细胞亚群水平[J]. 汪涛,田伏州,蔡忠红,陈琪.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2003(03)

标签:;  ;  ;  ;  ;  

超声介导化学神经损伤治疗胰腺癌疼痛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