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阈值捕获起搏器植入二例报告

自动阈值捕获起搏器植入二例报告

一、植入自动阈值夺获起搏器二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马裴裴[1](2021)在《希浦系统起搏治疗预防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长期的右室起搏(right ventricular pacing,RVP)可导致心脏收缩的不同步,最终可导致起搏介导的心肌病(pacemaker-induced cardiomyopathy,PICM)的发生,严重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心衰再住院率甚至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明确起搏介导的心肌病(PICM)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避免或减少PICM发生,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着深远的影响。希浦系统起搏(his-purkinje system pacing,HPSP)包括希氏束起搏(his-bundle pacing,HBP)和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作为生理性起搏方式,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对于已发生PICM患者的升级替代治疗,以及心室起搏依赖(心室起搏比≥40%)的慢心室率房颤合并射血分数下降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 EF)的患者,希浦系统起搏(HPSP)是否获益,目前临床相关课题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本研究通过三个方面揭示希浦系统起搏在预防和治疗心衰中的地位与价值。第一,通过对照分析研究PICM以及非PICM人群的临床基线资料及随访资料,明确发生PICM的独立预测因子、并长期随访两组人群的预后情况,了解PICM影响因素及预后以指导下一步临床治疗。第二,通过对希浦系统起搏(HPSP)升级治疗前后起搏器心肌病患者临床指标的对照分析,明确希浦系统起搏升级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明确希浦系统升级治疗对PICM伴(或不伴)房颤患者的治疗价值是否存在差异。第三,明确希氏束起搏(HBP)与传统起搏(traditional pacing,TP)治疗对心室起搏依赖的永久性房颤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 EF)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及差异性,指导临床进一步治疗方案,选择更优的起搏方式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心衰再入院率及死亡率。材料与方法第一部分中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科,因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行单或双腔永久起搏器的患者782例,右心室起搏比例≥40%,排除术前LVEF<50%的心衰患者,排除因其他如瓣膜病、缺血性、酒精性/化学性、病毒性、扩张型、心律失常等基础病因已经存在的心肌病患者,排除临床指标参数无规律随访的患者。入组571例患者随访,按照是否发生PICM分成PICM组和非PICM组,收集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伴随疾病、心律失常类型),起搏器植入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并以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收集植入前心电图检查参数(QRS时限、QTC时限)及起搏模式、起搏比(RVP%)以及随访指标:起搏器植入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并以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植入后心电图检查参数(QRS时限、QTC时限),分析PICM的独立预测因素、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PICM和非PICM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第二部分中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科的PICM并且同意行希浦系统起搏升级治疗的患者,入组36例行希浦系统起搏治疗患者,分析包括植入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并以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测量(QRS时限)和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分析升级前后各项指标变化,以评价希浦系统升级替代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第三部分中连续入组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律失常科心室起搏依赖(VP≥40%)的慢心室率永久性房颤伴HFr EF患者61例,对其进行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定期随访(至少随访12个月)。比较希氏束起搏治疗(HBP)37例和传统起搏治疗(TP)2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治疗前后QRS时限、NYHA心功能分级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指南为根据,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前后径(LAD),并以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于心尖四腔心切面测量最大程度的二尖瓣反流(MR)程度、三尖瓣反流(TR)程度的指标参数。随访起搏导线移位和术后并发症、起搏器参数如阈值、感知及阻抗等。记录患者感染,血栓,脑卒中,导线脱位,穿孔,起搏器更换及心衰再住院,死亡等事件。此外,根据基线治疗决策,将传统起搏组(TP)再分为双室起搏治疗组(BVP)和右室起搏组(RVP),分别比较希氏束起搏组与两个亚组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结果第一部分1.研究人群的基线特征在接受永久起搏器植入的782例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中,排除术前LVEF<50%以及术后(除PICM外)其他因素导致LVEF下降共78例,排除术前已存在或术后新发的如(瓣膜病、缺血性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等)导致的心肌病53例,排除术后无长期规律心电图及超声随访指标的患者80例,571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本研究入组患者术前基线LVEF≥50%,术后随访超声心动图LVEF≤40%,即考虑PICM发生。并根据是否发生起搏介导的心肌病,将571例患者分为PICM(n=53,9.28%)组和非PICM(n=518,90.72%)组。非PICM组随访时间5.53(3.54-7.30)年,LVEF从(57.79±2.87)%下降至(54.38±5.11)%;PICM组随访时间6.08(4.69-8.05)年,LVEF从(55.87±3.03)%下降至(33.81±5.39)%,两组的随访时间无差异。非PICM组与PICM组一般资料特征比较:在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diabetes)、高血压(hypertension)、慢性肾脏病(CKD)、冠心病(coronary disease)、卒中(stroke)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ICM组患者术前合并房颤比例较非PICM组明显升高(41.51%vs.22.01%,P=0.002)。非PICM组与PICM组基线指标比较:基线LBBB(6.95%vs.15.09%,P=0.034)、RV起搏比(67.07±38.42%vs.92.20±18.66%,P<0.001)、基线LVEDD(47.57±5.25mm vs.51.19±5.15mm,P<0.001)、基线LVEF(57.79±2.87%vs.55.87±3.03%,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非PICM组与PICM组随访指标比较:起搏后QRS时限(143.47±33.14ms vs.172.91±33.49ms,P<0.001)、起搏后QTC间期时限(477.02±50.83ms vs.507.17±44.83ms,P<0.001)、随访LVEDD(48.10±5.19vs.56.57±6.58,P<0.001)、随访LVEF(54.38±5.11%vs.33.81±5.39%,P<0.001)两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2.PICM的发病率及独立预测因子从ROC曲线分析来看,预测PICM的发生风险的截点值分别基线LVEDD(49mm)、基线LVEF(52%)、PQRSD(165ms)和RVP%(90%)。房室传导阻滞合并房颤、PQRS≥165ms、LVEDD≥49mm、基线LVEF≤52%、RVP%≥90%则显着提高了PICM的发生率。并且,随着合并预测因子的数量增加,PICM发生率亦增高,两者呈正相关。整个随访时间间隔5.56(3.66-7.35)年,心衰再入院分别为11.58%和67.92%。与非PICM组比较,PICM组心衰再入院发生率明显升高(HR2.86;95%CI 1.71,4.78,P<0.001)。第二部分1.希浦系统升级治疗前后的对照比较对于已发生的PICM进行希浦系统起搏升级替代治疗,入组36例,成功希浦系统升级治疗34例(成功率94%),其中(行希氏束起搏29例、左束支区域起搏5例),34例患者在希浦希统起搏升级后随访12.52(5.4-17.3)个月,术后无感染,无导线脱位、穿孔、心包填塞等并发症,平均年龄69.7±13.8岁,其中21例(61.8%)合并永久性房颤,房颤患者心室起搏比例为87.30±16.67%,术中若无自身心律出现(<30次/分),则采用起搏标测的方法寻找希氏束区域,若阻滞部位较低,或希氏束起搏阈值较高,则采用左束支区域起搏。结果显示:希浦系统升级术后QRS时限较升级前明显缩小(184.22±23.76ms至120.52±16.67ms,P<0.001),超声心动图指标:LVEDD较升级前明显缩短(59.29±7.74mm至53.91±5.92mm,P<0.001),LAD较升级前有所缩小(47.44±7.14mm至45.56±7.78mm,P=0.01),LVEF较升级前明显升高(33.76±7.54%至40.41±9.06%,P<0.001),NYHA较升级前明显改善(2.55±0.51至2.05±0.45,P<0.001)。2.PICM伴或不伴房颤随访指标及临床参数比较PICM合并AF组患者21/34例(61.76%),LVEF从基线34.71±6.38%显着增加到40.57±9.38%(P<0.001);QRS时限从185.35±21.79ms显着缩小到119.35±16.26ms(P<0.001);LVEDD从59.67±7.74mm显着缩小到54.05±5.88mm(P<0.001)。非AF组13/34例,LVEF从基线32.23±9.18%显着增加到40.15±8.90%(P<0.001);QRS时限从182.08±28.98ms显着缩小到122.83±18.95ms(P<0.001);LVEDD从58.96±8.03mm显着降低到53.69±6.22mm(P<0.001)。两组指标改善程度的比较:LVEF改善的程度(5.86±8.30%vs.7.92±9.04%,P=0.501)、LVEDD改善的程度(5.62±7.43%vs.5.27±7.30%,P=0.890)、QRS持续时间的改善程度(66.00±19.17msvs.59.25±25.49ms,P=0.386),NYHA分级改善(0.63±0.84 vs.0.56±0.65,P=0.799)无显着性差异。第三部分1.希氏束起搏(HBP)与传统起搏(TP)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结果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成功HBP治疗37例,HBP成功率(88.10%),选择性希氏束起搏(S-HBP)24例,余为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NS-HBP),2例术后3个月随访希氏束导线阈值增高,调整导线位置后恢复正常。共有5例HBP治疗未成功转入TP组(其中1例为CLBBB),进行了传统CRT-P治疗。TP组共24例,其中传统CRT15例包括(CRT-P7例,CRT-D8例),其余9例因经济原因行心室单腔起搏治疗。所有61例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15.28(4.45-18.12)个月,随访过程中无起搏导线移位、感染、血栓、穿孔及急性左心衰、猝死等事件。HBP组术后心衰再住院5例,其中2例为肺部感染诱发心衰加重入院,TP组心衰再住院4例。两组间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心电图特征、药物治疗情况、B型利钠肽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HBP与TP两组植入结果、参数及并发症比较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植入时及末次随访起搏器参数如阈值、感知及阻抗,HBP组末次随访阈值较植入时略有升高(1.69±0.97V至1.84±0.66V,P=0.059);组间比较发现起搏器植入时HBP组阈值较TP组高(1.69±0.97V vs.0.85±0.12V,P=0.001);组间比较发现起搏器植入时及末次随访HBP组感知均低于TP组(4.85±2.08 MV vs.9.63±5.49 MV,P=0.001;4.56±1.94MV vs.9.93±5.76MV,P=0.001);HBP组手术时间相对较长(61.10±32.03min vs 48.94±21.75min,P=0.025)。3.HBP与TP两组术前术后QRS时限、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比较61例患者中,TP组24例,HBP起搏组37例。与TP组比,HBP组QRS时限缩短(P<0.001),NYHA改善更显着(P<0.001),LVEDD减小更明显(P<0.001),三尖瓣反流(TR)改善更明显(p<0.001),二尖瓣反流(MR)改善更显着(P=0.017),LVEF升高更为显着(P<0.001)。其中11例(29.73%)患者术后恢复正常值(LVEF≥50%),而传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中,仅有1例(6.67%)心功能恢复正常。HBP组心功能恢复正常的中位时间为术后6±3.5个月。4.HBP与传统双室起搏(BVP)起搏对QRS时限、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比较HBP组37例,传统BVP组15例,两组相比较,在术前QRSD、NYHA分级、LAD、LVEDD、LVEF、TR、MR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LAD改善不明显(P>0.05),术后HBP组较BVP组LVEDD显着缩小(10.13±4.80mmvs.6.00±3.00mm,P=0.003),两组术后MR均有改善(P<0.001,P=0.024),且之间无统计学差异。HBP组手术后TR较BVP组明显改善(P<0.001),BVP组轻度改善(P=0.171);HBP组较BVP组LVEF升高更明显(12.25±4.59%vs.8.07±6.83%,P=0.013)。5.HBP与传统右室起搏(RVP)对QRS时限、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比较HBP组37例,RVP组9例。RVP组植入后QRS时限明显增宽(114.44±21.11ms至151.78±15.85ms,P<0.001),NYHA分级较术前恶化(2.78±0.97至3.56±0.73,P=0.043);HBP组NYHA分级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3.27±0.43至2.28±0.70,P<0.001);从超声心动图指标来看,RVP组植入后LVEDD明显较前增大(58.00±9.11mm至65.78±8.60mm,P<0.001),而HBP组LVEDD较前缩小(61.86±6.68mm至51.73±7.65mm,P<0.001);HBP组LVEF末次随访较术前显着升高(30.86±5.59%至43.11±6.78%,P<0.001),而RVP组LVEF末次随访较术前降低(32.56±6.25%至26.78±5.38%,P=0.006);HBP组MR、TR较术前明显改善(2.28±1.54至1.05±0.97,P<0.001,1.46±0.96至0.68±0.77,P<0.001),而RVP组术后无改善,甚至有恶化趋势(1.44±0.88至2.11±0.78,P=0.051;1.44±1.13至2.0±1.00,P=0.247)。结论第一部分1.长期RVP可导致PICM发生,即使在术前LVEF保留(≥50%)无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中发病率亦较高,与非PCIM患者相比,PICM患者的长期预后较差,具有较高的心衰再入院率。2.多因素分析:合并房颤、基线LVEF、基线LVEDD、起搏后QRS时限(PQRSD)、右室起搏百分比(RVP%)提示PICM的独立预测因子。术前房颤的存在、基线LVEF≤52%、基线LVEDD≥49mm、PQRSD≥165ms、RVP%≥90%显着提高了PICM的发生率。并且,随着合并预测因子的数量增加,PICM发生率增高,PICM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术后应尽早规律检测相关指标参数变化,以避免PICM的发生。第二部分1.对PICM患者而言,应积极考虑行希浦系统(希氏束起搏或左束支区域起搏)升级治疗,可有效避免长期RVP带来的危害,成功逆转PICM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2.合并持续性房颤的PICM进行希浦系统起搏升级后,可能产生与窦性心律相类似的临床获益。第三部分1.对于心室起搏依赖的慢心室率房颤伴射血分数下降的心衰患者,HBP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作为生理性心脏起搏方法,通过降低左心室机电异步性,产生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特性,更有助于对心衰患者的心率管理。2.HBP相对RVP治疗,可明显改善术后的NYHA、QRS时限、LVEDD、LVEF、MR、TR,甚至与传统BVP治疗相比,HBP对于上述指标改善也有着更明显的治疗效果。3.此外,HBP可以使部分患者的LVEF恢复到正常指标,所占比例较传统BVP组明显升高,这是传统起搏治疗无法媲美的。

朱丽珊[2](2021)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左束支起搏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后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比较左束支起搏(LBBP)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P)对左心功能的改变,探讨两种起搏方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0年10月于本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且符合入选及排除标准的患者40例,其中20例行LBBP,20例行RVSP。本研究采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和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评价左心房和左心室功能。采集所有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4月返院复查时的2DE和3DE图像,脱机使用Tomtec分析软件,获取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整体射血分数(LAT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左心房扩大指数(LAEI)、左心房储备期纵向应变(LASr)、左心房通道期纵向应变(LAScd)、左心房收缩期纵向应变(LASct)、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LVGCS)、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LVGRS)、左心室面积应变(LVGAS),并通过体表面积(BSA)校正容积参数获取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本研究为方便描述及统计研究,应变数据均用绝对值表示。所有数据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的一般资料及术前超声心动图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比较组内术前与术后超声心动图指标,两组术后的LAVmax、LAVmin、LAVI、LAVp、LVEDV、LVESV、LVEDVI、LVESVI、LVEF、LASr、LASct、LVGLS、LVGRS均较术前改善,RVSP组术后的LAEI、LATEF、LAAEF较术前增加,LBBP组术后的LVGCS、LVGAS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比较术后左心房应变超声心动图指标,LBBP组和RVSP组的LASr分别为(27.21±8.52)%、(21.38±6.01)%,LASct分别是(9.39±4.96)%、(6.42±3.33)%,LBBP组的LASr和LASct较RVSP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比较术后左心室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RVSP组的LVESVI较LBBP组升高,LBBP组和RVSP组的LVEF分别为[55.87(53.25,58.49)]%、[53.52(50.83,56.21)]%,LBBP组LVEF高于RV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比较术后左心室应变超声心动图指标,LBBP组和RVSP组的LVGLS分别为(21.29±3.41)%、(18.90±3.50)%,LBBP组LVGLS高于RV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比较术后左心房其它超声心动图指标,LBBP组LAVmax、LAVmin、LAVp、LAVI、LATEF、LAAEF、LAPEF、LAEI、LAScd与RVSP组无明显差异(P>0.05);7.比较术后左心室其它超声心动图指标,LBBP组LVEDV、LVESV、LVEDVI、LVGCS、LVGRS、LVGAS与RVSP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BBP组和RVSP组均可改善左心房及左心室功能。与传统RVSP相比,LBBP能以更加符合生理学的方式激动心室肌,短期内对左心房、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左心房储备功能的改善可能更为显着。3D-STE能较准确地评估左心功能,对起搏器术后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张雅雅[3](2021)在《希氏束起搏对射血分数降低的房颤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希氏束起搏对射血分数降低的房颤患者是否安全可行的;希氏束起搏对射血分数降低的房颤患者心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比较希氏束起搏与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脏功能及心脏结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心内科房颤伴有心功能不全合并缓慢心室率需行永久起搏器治疗的患者23例,其中希氏束起搏9例(射血分数减低,LVEF<50%),右室心尖部起搏14例,随访观察1年,比较术前术后及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彩超结果?BNP?起搏器参数变化。评估希氏束起搏安全性?可行性及对射血分数降低的房颤患者心脏功能?结构方面影响。结果9例患者中,7例成功行希氏束起搏,与术前相比术后(末次随访)希氏束起搏患者阈值和感知能保持稳定(P>0.05),其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减小,(P<0.05)。右室心尖部起搏患者,LVEF?LVEDD较手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再住院率增加,QRS延长。结论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房颤伴缓慢心室率患者患者,行希氏束起搏是安全可行的,1年内其起搏参数稳定;希氏束起搏能维持正常的心室电机械同步,产生并维持良好的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善患者心脏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大小等临床参数;相较于右室心尖部起搏其对于心衰患者具有重要价值,作为最具生理性的心脏起搏方式,其有望成为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及CRT等的替代方案。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4](2021)在《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中国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包括了希氏束起搏(HBP)和左束支起搏(LBBP), 是生理性的心室起搏方式, 相比传统的右心室起搏可获得更好的电和机械同步性, 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支持。近年来, 国内外相继开展了希浦系统起搏, 尤其是国内原创的LBBP, 因参数更理想、操作更简单, 弥补了HBP的不足, 引起广泛关注且发展迅速。但作为新技术, 希浦系统起搏仍处在起步阶段, 其定义、操作、适应证及程控设置尚无统一标准。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共同倡导并组织专家撰写了此共识, 旨在指导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此技术, 更加安全、有序地促进希浦系统起搏在国内的发展。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5](2020)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术后随访的专家共识(2020)》文中认为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主要用于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的诊断、监测和治疗。对已接受CIED治疗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是CIED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随访可了解CIED治疗的效果, 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及CIED本身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故障, 了解CIED是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使患者得到最优治疗获益。因患者植入CIED类型不同, 其随访目的、频度、方式和内容均有所不同。随访方式包括诊室随访和远程随访, 但远程随访的患者, 仍建议每年至少1次诊室随访。常规起搏器患者建议选择合适的起搏方式并优化参数, 以满足患者不同的需求。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患者, 建议程控合适的心动过速识别参数和治疗参数, 以减少ICD电击治疗。对于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患者, 则需要优化再同步参数, 保证高比例的再同步起搏, 以提高CRT反应性。希氏-浦肯野系统(希浦系统)起搏参与的CIED患者的随访和程控, 需要专门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后方能胜任。而对于植入型心电事件记录仪(ICM)患者的随访, 建议设置合理的感知和监测参数, 并根据随访检出事件结果来决定其后续的诊疗措施。所有开展CIED治疗的医院均应建立规范的CIED资料的登记和管理制度。

王宇迪[6](2020)在《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临床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目 的]观察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的机型特点及相关随访参数,并与进口起搏器美敦力RED01进行比较,探讨创领REF3201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国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 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植入埋藏式永久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的患者,随机选取20例安装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安装进口起搏器美敦力RED01患者21例进行对照。将两组起搏器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分别记录两组起搏器患者起搏器植入时,术后1、3、6、12月时的起搏器相关参数,包括:起搏阈值、导线阻抗、P/R波振幅,并对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进行记录观察包括:起搏器囊袋感染、囊袋血肿、心脏穿孔、电极脱位、静脉血栓形成、起搏器综合征等,对比二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 果]1.本研究共入选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植入永久心脏双腔起搏器的病例41例,均植入成功并定期随访。2.研究组包括男性患者9例(45%)及女性患者11例(55%),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11例(52.38%)及女性患者10例(47.62%),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分布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636);研究组患者年龄为74(66.5,80.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为68(60.5,80.0)岁,两组年龄组成无明显差异(P=0.379);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427)。3.起搏参数对比(测试时电极极性均为双极),研究组与对照组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在术中及术后1、3、6、12月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1、3、6、12月的起搏阈值较术中即刻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术后1月时阈值趋于稳定,与植入后3、6、12月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1、3、6、12个月心房、心室阻抗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相比,术后1、3、6、12个月与术中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术中、术后1、3、6、12个月的P/R波振幅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起搏器体积及预期使用寿命,研究组起搏器尺寸、体积及重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预期剩余寿命:术后6月时研究组的预期剩余寿命为9.40±1.27年,对照组的预期剩余寿命为9.61±1.32年;术后12个月时研究组预期剩余寿命为9.00±1.02年,对照组12个月预期剩余寿命为9.28±1.00年,两者相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起搏器费用:研究组起搏器及电极总价为27200元,对照组总价为37429.35元,研究组平均住院费为34853.11±1915.84元,对照组为44801.69±1595.88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术后均没有出现起搏器电池提前耗竭、起搏器囊袋感染及破溃、起搏阈值升高、感知不良、电极脱位及断裂、起搏器综合征等并发症及起搏器本身故障。[结 论]1.在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植入后的12个月内,随访各参数(起搏阈值、阻抗、P/R波振幅)与进口起搏器RED01类似,参数稳定可靠;2.安全性方面:国产起搏器与进口起搏器相似,未出现起搏器电池提前耗竭、起搏器囊袋感染及破溃、起搏阈值升高、感知不良、电极脱位及断裂、起搏器综合征等并发症及起搏器本身故障,安全可靠;3.国产起搏器体积小、价格低,可作为临床应用的首要选择之一。

杨晓红[7](2020)在《左室四极导线起搏器电极空间构象改变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对心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左心室四极导线起搏器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住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病区、急诊内科病区,符合2012年ACCF/AHA/HRS植入CRTⅠa类适应症(?NYHA心功能分级Ⅲ或Ⅳa级患者,?LVEF≤35%,且伴LBBB及QRS≥150 ms)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27例,缺血型心肌病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型心肌病1例,在最佳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植入左心室四极导线CRT(四极导线组)10例和常规三腔CRT(双极导线组)20例。搜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存在合并症、QRS波时限、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房前后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合并症、用药情况、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等,并嘱其术后3个月、6个月随访,完善心脏超声,配合体外程控,调整两组患者起搏器参数,必要时对四极导线组患者的起搏向量组合做出调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LVEDD、LAD、LVEF)、QRS波时限、NT-pro BNP水平、6MWD等指标的差异,术后6个月时评价两组患者室壁同步性、CRT反应性、心功能改善等方面是否不同。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多数患者左心室导线植入心尖部,靶血管位置优选后侧支,导线植入部位及所选靶血管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1、0.562>0.05)。3.两组患者均顺利植入CRT,成功率100%。4.四极导线组可选择的起搏向量远多于双极导线组,3个以上起搏向量分别占80.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5)。5.术后3个月随访时,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患者LAD(43.2±4.8VS52.3±8.0)、LVEF(47.9±5.7VS34.8±8.6)较术前有逆转(P=0.003、0.0002<0.05),四极导线组LVEDD(59.8±10.4)缩小,双极导线LVEDD(69.4±8.8)较术前增大。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患者NT-pro BNP(827.8±478.5VS3460.0±3851.0)水平下降(P=0.042<0.05)、QRS(135.0±5.4VS144.0±13.3)波时限明显缩短(P=0.049<0.05)、6MWD提高(154.0±37.7VS119.2±44.6,P=0.043<0.05),但前者均优于后者。6.术后6个月经优化后,两组患者LVEDD(58.0±10.1VS67.3±9.0)、LAD(41.0±3.9VS50.3±8.1)、LVEF(53.7±6.4VS38.7±10.9)较前逆转更显着(P=0.017、0.002、0.0004<0.05),四极导线组NT-pro BNP(444.6±324.3)进一步下降,双极导线组虽较3个月时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9>0.05)。两组患者QRS波时限(125.4±6.2VS134.5±12.2)进一步缩短(P=0.045<0.05),6MWD(344.4±117.1VS167.3±50.8)进一步提高(P<0.001),且仍以四极导线组改善更为明显。术后6个月评估室壁同步性,四极导线组室壁同步患者6例(占60.0%),双极导线组4例(占20.0%),两组患者室壁同步性均较术前好转(P=0.045<0.05)。术后CRT无反应者共11例,四极导线组1例(占10.0%),双极导线组10例(50.0%)。两组超反应分别为5例(占55.6%)、6例(占60.0%),CRT无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48<0.05),超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425<0.05)。7.左心室四极导线CRT膈神经刺激发生率更低(10.0%VS20.0%),可避免二次手术。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电极脱位及高起搏阈值,均无死亡病例。结论:植入左心室四极导线CRT与双极导线CRT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能获益。但前者在改善急性血流动力学、恢复机械同步、提高心功能、增加室壁同步性、提高CRT应答率等方面短期疗效较后者更好,二者上述功能可随植入时间延长有进一步好转。左心室四极导线CRT膈神经刺激发生率更低,可避免二次手术。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电极脱位及高起搏阈值,需要进一步跟踪和评估。

张金龙[8](2017)在《希氏束起搏患者心脏同步性的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希氏束起搏安全性分析[目的]通过对符合起搏适应症的患者进行希氏束起搏(HBP),并进行阈值、感知等参数随访,观察希氏束起搏的近期安全性。[方法]2014年07月至2016年3月期间,根据ACC/AHA/HRS指南选择符合永久起搏适应症的患者进行HBP。在起搏时区分选择性HBP(S-HBP)及非选择性HBP(NS-HBP)。采用3830电极通过C315 His鞘进行希氏束起搏,同时植入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P)备用电极。术中记录电极参数包括阈值、感知、阻抗参数。术后一周及一年进行程控随访各参数。[结果]共有39例患者入选接受HBP植入。37例患者(94%)成功进行HBP。两个不成功的患者的接受了 RVSP。HBP的患者中共有23例患者成功的进行了S-HBP植入,14例患者成功进行了 NS-HBP植入。RVSP组共有33例患者,其中包括两例未成功而接受RVSP的患者。37例患者一年随访结果为,4例患者失访,两例患者因为阈值大于5V而关闭His起搏,其余患者均能完成一年随访。在植入时,与 NS-HBP 阈值(1.0±0.4v/0.42ms)相比,S-HBP 的阈值(1.6±0.7v,0.42ms)相对较高(p<0.05)。而与S-HBP和NS-HBP组相比,RVSP组植入时的起搏阈值最低(0.5±0.2v,0.42ms)。一周后,各组阈值均能保持稳定。在S-HBP时,植入术中、一周后及一年时的阈值稳定,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而在NS-HBP时,植入术中阈值在一周时稍下降,而在一年时阈值为(1.5±0.6v,0.42ms),与 S-HBP 相比无差异(1.5±0.6 vs 1.6±0.7,p=0.61)。但两组阈值均在可接受范围。RVSP组的R波感知显着高于NS-HBP组(10.6±6.3mv vs 5.8±4.5mv,p<0.05)。S-HBP 组的 R 波感知小于 NS-HBP 组(2.6±1.5mv vs 5.8±4.5mv,p<0.05)。术后两组的感知阻抗随访均保持稳定,无统计学差异。三组中的起搏阻抗在正常范围内,由于导线特征的差异,而HBP组的起搏阻抗低于RVSP组。[结论]无论S-HBP还是NS-HBP,植入的成功率高,且安全性是可以接受的。第二部分希氏束起搏对患者心脏电同步性和机械同步性的影响[目的]通过对符合起搏适应症的患者进行希氏束起搏(HBP),使用心电图和SPECT MPI相位分析技术来评估具有正常射血分数(LVEF)和QRS时限(QRSd)的HBP患者心脏电同步和左室机械同步性。[方法]根据ACC/AHA/HRS指南,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期间选择符合永久起搏适应症的患者进行HBP。在起搏时区分选择性HBP(S-HBP)及非选择性HBP(NS-HBP)。记录S-HBP和NS-HBP的低电压及高电压阈值。还记录了每个患者自身心电图和不同电压起搏模式下的12导联ECG。通过心电图反应电同步。在植入后一周,入选HBP患者在低电压起搏,高电压起搏和RVSP模式下进行静息门控SPECT MPI扫描,通过相位标准偏差(PSD)和相位直方图带宽(PHB)来反应左室的机械同步性。[结果]心电图分析结果显示在S-HBP低电压及高电压起搏模式下的QRSd与自身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且这两种模式起搏的QRSd均显着窄于RVSP的QRSd。RVSP的QRSd较自身显着增宽。NS-HBP低电压起搏模式下QRSd较自身显着增宽,而高电压模式下QRSd则较低电压显着变窄,与自身QRSd无差异。NS-HBP低电压模式下的QRSd也较RVSP窄。SPECT MPI左心室机械同步性分析结果为在S-HBP组,PSD和PHB在低电压和高电压模式下两者相比没有显着差异,而RVSP组参数则显着高于这两种模式。而在NS-HBP组,高电压模式下的PSD和PHB显着低于低电压模式。在RVSP组中,PSD和PHB则显着高于NS-HBP两种电压模式。[结论]通过SPECT MPI的相位分析方法可评估HBP患者的左心室机械同步性。S-HBP和高电压起搏的NS-HBP具有更好的电同步和LV机械同步性。第三部分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希氏束起搏患者心脏机械同步性的评价[目的]通过对符合起搏适应症的患者进行希氏束起搏(HBP),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来评估具有正常射血分数(LVEF)和QRS时限(QRSd)的HBP患者心室机械同步性。[方法]2014年0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根据ACC/AHA/HRS指南,选择符合永久起搏适应症的患者进行HBP。在起搏时区分选择性HBP(S-HBP)及非选择性HBP(NS-HBP)。在植入后一周,入选HBP患者S-HBP,NS-HBP和RVSP模式下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充盈时间(E峰开始到A峰结束时间)/同步心电图上R-R间期(LVFT/R-R)评估房室间同步性;测得主、肺动脉射血前其时间之差作为心室间机械延迟时间(interventricular mechanical delay,IVMD)来评估左右心室间同步性,测定心室12节段,16节段达收缩末期最小容积的标准差(Tmsv 12-SD,Tmsv 16-SD)来评估左心室机械同步性。[结果]HBP时与RVSP时的房室间同步性(LVFT/R-R)比较无差异,而HBP组左右心室间同步性参数(IVMD),左心室同步性参数(Tmsv 12-SD,Tmsv 16-SD)均优于RVSP组。S-HBP组与NS-HBP组左右心室间同步性参数,左心室同步性参数均优于RVSP组。而S-HBP及NS-HBP的左右心室间同步性参数及左心室同步性参数比较无差异。[结论]通过三维超声可以评估HBP的同步性,而HBP较RVSP具有更好的双室间同步性及左心室同步性。

胡亚荣,徐彬锋,陈海军,刘虔铖[9](2014)在《心脏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对比与适应性分析》文中指出在心脏起搏器自动化进程中,除了安全性,节电及便利性也是起搏器应用中备受关注的焦点。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可自动测试心室起搏阈值。不同种类的起搏器,其自动夺获功能的原理不尽相同,且各有特点。本文对比了国内主要使用的三大品牌起搏器,即美国Pacesetter、德国Biotronik和美国Medtronic的自动阈值夺获功能,在安全性、智能性、程控便利性及电极兼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

赵龙[10](2011)在《自动化起搏器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的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自动化起搏器的的随访,分析其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心室自动阈值管理、自动房室间期搜索等功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至2010年2月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 SSS)患者中植入Adapta ADDR01起搏器6例、Enpluse E2D01起搏器13例、Kappa701起搏器7例。植入时均开启房室间期自动搜索功能,Adapta起搏器关闭心室起搏管理(managed ventricular pacing, MVP)功能,开启Search AV+搜索功能;分别于起搏器植入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复查起搏器的相关参数。随访时,先通过起搏器程控仪记录Enpluse及Adapta起搏器心房自动阈值管理(atrial capture management, ACM)功能最近所测量的起搏阈值,随后手动测量心房阈值。其次记录Enpluse、Adapta、Kappa起搏器心室阈值自动管理(ventricular capture management, VCM)功能最近所测量的起搏阈值,然后手动测量心室起搏阈值。通过调出起搏器的存储数据,分析所有入选患者的心室感知事件占患者心室总事件的比例,并且记录由自动房室搜索功能设定房室间期前提下的心室感知事件占心室总事件的比例。结果:随访的Adapta、Enpluse起搏器病例完成了心房自动和手动心房阈值测量,手动与自动测量心房阈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随访的Adapta、Enpluse、Kappa起搏器病例均完成了心室自动和手动心室阈值测量,手动与自动测量心室阂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患者大部分心室事件为感知事件;植入Adapta、Enpluse起搏器患者Search AV+功能参与下的心室感知事件高于植入Kappa起搏器患者Search AV功能参与下的心室感知事件。结论:心房和心室自动阈值管理功能、自动房室搜索功能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植入Adapta、Enpluse、Kappa起搏器患者打开搜索功能后,右心室起搏比例更低。心室和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功能可以有效减少起搏器耗电量,从而将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自动房室搜索功能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右心室起搏,更有利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二、植入自动阈值夺获起搏器二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入自动阈值夺获起搏器二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希浦系统起搏治疗预防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起搏介导的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分析及随访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1 研究人群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诊断标准及相关定义
        1.5 起搏器植入过程
        1.6 术后随访和程控
        1.7 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
        1.8 生存预后
        1.9 研究和病人入选流程
        2.统计分析
    结果
        1.研究人群的一般资料特征
        2.PICM的独立危险因素
        3.长期的预后及临床随访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希浦系统起搏升级治疗对起搏介导的心肌病的治疗价值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1 研究人群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希氏束起搏操作过程
        2.资料收集及研究方法
        3.统计方法
    结果
        1.一般资料及基线特征
        2.起搏器升级前后的对比
        3.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比较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希氏束起搏对心室起搏依赖的永久性房颤伴射血分数降低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和安全性分析
    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1 研究人群
        1.2 入选标准
        1.3 排除标准
        2.资料收集及研究方法
        3.起搏器连接及HBP阈值可接受的标准
        4.相关定义
        5.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希氏束起搏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左束支起搏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后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3 研究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临床一般资料
    2.2 术前超声心动图指标
    2.3 术后超声心动图指标
    2.4 组内术前与术后超声心动图指标
3.讨论
    3.1 常规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
    3.2 应变超声心动图分析
4.结论
5.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左束支起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3)希氏束起搏对射血分数降低的房颤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起搏器概述与临床应用
    1.2 希氏束的解剖及特点
    1.3 希氏束起搏的定义及益处
2.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结果
    3.1 起搏器植入情况及并发症情况
    3.2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3 两组起搏器术后参数比较
    3.4 两组术前术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比较
4.讨论
    4.1 起搏器安全性及可行性
    4.2 希氏束起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4.3 希氏束起搏临床应用
    4.4 不足与展望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希氏束起搏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6)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临床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希氏束起搏的临床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7)左室四极导线起搏器电极空间构象改变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对心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具有生理性起搏功能的CRT在慢性心衰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8)希氏束起搏患者心脏同步性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1
Abstract1
摘要2
Abstract2
摘要3
Abstract3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希氏束起搏安全性分析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希氏束起搏对患者心脏电同步和机械同步性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希氏束起搏患者心脏机械同步性的评价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心脏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对比与适应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心脏起搏器最新自动化功能
2 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界定
3 三类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对比
    3.1 美国Pacesetter公司的Auto-Capture-AC起搏器
    3.2 德国Biotronik公司的Active Capture Control—ACC起搏器
    3.3 美国Medtronic公司的Ventricular Capture Management-VCM起搏器
    3.4三种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比较
4 三种类型自动夺获起搏器适应性分析

(10)自动化起搏器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起搏器功能设置与随访
        2.1 起搏器功能设置
        2.2 起搏器随访
    3. 主要设备与器材
    4. 质量控制
    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四、植入自动阈值夺获起搏器二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希浦系统起搏治疗预防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D]. 马裴裴.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左束支起搏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后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D]. 朱丽珊.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希氏束起搏对射血分数降低的房颤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D]. 张雅雅.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01)
  • [5]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术后随访的专家共识(2020)[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6)
  • [6]国产起搏器创领REF3201临床应用的研究[D]. 王宇迪.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7]左室四极导线起搏器电极空间构象改变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对心功能的影响[D]. 杨晓红.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8]希氏束起搏患者心脏同步性的评价[D]. 张金龙. 南京医科大学, 2017(05)
  • [9]心脏起搏器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对比与适应性分析[J]. 胡亚荣,徐彬锋,陈海军,刘虔铖.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4(06)
  • [10]自动化起搏器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的应用分析[D]. 赵龙. 新疆医科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自动阈值捕获起搏器植入二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