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帕米尔东北侧邻区第四纪新构造活动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罗明[1](2019)在《冰川漂砾与基岩断层面光释光测年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发育的各种被断错的河流阶地、冰水漂砾沉积等以及强震崩塌岩体与基岩断层陡坎,如何准确测定这些晚更新世以来形成的地貌面或岩体的年龄从而获取断层活动年代及速率是一难题。宇宙成因核素测年已被广泛用于确定冰川漂砾、基岩断层陡坎年代,估算侵蚀速率等。例如基于基岩断层面宇宙成因核素浓度随时间逐渐积累且与断层活动期次、位错量存在定量关系,各种宇宙成因同位素测年方法已被用于确定基岩断层的强震发生时间和期次、同震位移、活动速率(Zreda and Noller,1998;Mitchell et al.,2001;Benedetti et al.,2002;Hippolyte et al.,2006;Schlagenhauf et al.,2011;Mechernich et al.,2018;Tesson and Benedetti,2019),为研究活动断层特别是基岩断层的长期强震活动历史提供了新途径。然而对于砾径较小的冰川漂砾,如何判定其后期是否经历了再搬运?对于强震复发周期只有数百年至千年的活动基岩断层面,其累积的宇宙成因核素浓度极低导致分辨率古地震事件分辨率较低。宇宙成因核素测年极为耗时的制靶过程和极为昂贵的测试费均令人望而却步。利用大地测量技术研究活动断层的蠕滑和粘滑过程是近来年的一个热点,如何判定活动断层在全新世时期的活动方式(蠕滑还是粘滑)并获取其活动速率及演化过程依旧是一挑战。近年来岩石表层光释光测年方法被成功应用于测定基岩壁画的年龄、限定冰川活动的时间、估算岩石稳态侵蚀速率等等(如Sohbati et al.,2012a,2018;Lehmann et al.,2018;Jenkins et al.,2018)。岩石表层光释光测年的基本原理是:暴露于太阳光下的岩石表层光释光信号会被晒退,信号晒退的深度随着岩石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当岩石表层被沉积埋藏后其释光信号又开始积累。利用岩石表层残留光释光信号与暴露(埋藏)时间和深度的定量关系,有可能推算该岩石的暴露和埋藏年龄及光晒退历史。相对简单、便宜的岩石表层光释光测年新技术是否可用于确定冰川漂砾的暴露年代并判定其暴露与埋藏历史?如何利用光释光方法获得基岩正断层面的活动方式(蠕滑还是粘滑)、期次、时间和位移?如何获得岩石实际的侵蚀速率与暴露年龄?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我们选择已知10Be暴露年龄的帕米尔冰川漂砾和狼山一处保存较完整基岩正断层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采用不同的切片技术、不同温度的红外信号测量、再归一化校正测量信号、残余光释光-深度曲线拟合、晒退程度(半饱和深度)的对比、理论公式推导、数据分析等探索研究,以冰川漂砾和基岩正断层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探索了该技术在约束百年-千年尺度侵蚀速率和断层滑动模式中的应用,获得了如下新进展:1)改进了岩片样品制备技术,首次实现了对0.2 mm厚岩片的释光信号测量,有效提高了岩石表层光释光信号测量的空间分辨率,同时也免去了实验室辐照源标定;2)测量了帕米尔高原片麻岩冰川漂砾钾长石多种释光信号的残余光释光-深度曲线,并评估了采用不同释光信号的光晒退特征推算暴露年龄的可行性;3)建立了利用基岩正断层面残余光释光-深度曲线以及光释光半饱和深度-高度曲线划分断层粘滑和蠕滑的新方法,约束了内蒙古狼山基岩正断层约5000年以来的活动时间、位移量及滑动模式。
赵一霖[2](2019)在《新疆帕米尔东北缘晚上新世—早更新世西域砾岩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以阿克陶地区为例》文中认为西域砾岩对于塔里木盆地及其周缘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沉积响应了青藏高原隆升、塔里木盆地及周缘地区新生代构造变形事件,同时也为帕米尔东北缘地区构造活动期次划分提供重要参考。在前人研究、野外地质考察和详细的剖面测量基础上,对阿克陶地区的西域组连同阿图什组的砾石成分、砾径、磨圆度、分选性等沉积特征进行数据统计,同时对乌恰群、阿图什组和西域组进行古水流方向统计和沉积相分析,研究表明自中新世以来,帕米尔东北缘受构造活动的影响,古地势地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乌恰群沉积时期,MPT活动较稳定,阿图什组沉积时期,MPT活动有所增强,西域组沉积时期,MPT活动加剧。对研究区主要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和主要断裂构造特征的研究表明,中更新世以来MPT已不再活动,西域砾岩沉积结束,帕米尔构造结的持续向北推进过程在帕米尔东北缘主要受近S—N走向的右行走滑断裂协调控制。而西域砾岩的变形则主要受乌泊尔断裂(WPF)、库尔干断裂(KGF)以及喀什—叶城转换系(KYTS)的分支断裂的活动控制。在阿克恰勒马村附近获得全新统洪积物的14C年龄为330350 a BP,在塔什米里克乡西北侧获得全新统残坡积物的OSL年龄为500400 a BP,二者均被WPF切割,表明WPF在330 a BP之后仍在活动,使西域砾岩及之后沉积的地层进一步发生变形。
任志森[3](2019)在《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发育及其对气候—新构造运动的响应》文中提出河流阶地可以反映古气候变迁、新构造运动以及河流侵蚀基准面升降的变化,进而深化人们对区域地貌形成过程的理解。沅江是湖南境内流入洞庭湖的重要水系,其作为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的重要支流,是研究长江支流地貌演化及新构造运动响应的理想地区。论文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分析,查明了沅江中游河流阶地的发育特征,结合区域对比探讨了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发育及其对气候和新构造运动的响应,进而深化了对沅江流域地貌演变过程的理解。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查明了沅江中游河流阶地的发育特征,发现研究区阶地类型以基座阶地和堆积阶地为主,干流普遍发育三到四级河流阶地,支流酉水最高发育五级河流阶地。结合测年数据,确定了河流阶地的年代格架为中更新世中期到全新世。2、分析了河流阶地发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认为沅江中游干流区和支流阶地发育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的偶数阶段,表明河流阶地的堆积主要发生在冷期,气候变化在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查明了研究区河流阶地下切速率为0.10-0.20m/ka,揭示出研究区新构造运动的幅度较小,干流和支流河流下切速率基本一致,且有逐渐加强的趋势。4、区域对比分析表明,研究区阶地形成年代和下切速率同长江三峡段和澧水流域基本一致,沅江中游河流地貌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区域地貌演化综合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怀宾,李开文,李彩霞[4](2018)在《新疆阿克陶县布伦口一带湖积层测年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新疆阿克陶县西昆仑布伦口一带湖积层沿木吉河呈近SN—NW向线状分布,明显受新构造运动控制,构成了线状断陷带早期沉积层位。通过1∶5万区调工作发现,该层位为现代木吉河高基座阶地的主体,在相关剖面首次获得该层位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测年结果,测试年龄为(55. 5±8. 6)~(94. 8±9. 7) ka,为晚更新世。分析结果对于该区新构造运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健,史杰,姚鑫,李钦,常志勇[5](2018)在《帕米尔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对塔什库尔干盆地地热控制作用》文中指出帕米尔东北缘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是新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受控于公格尔拉张断裂作用的塔什库尔干盆地,活动构造强烈,高的大地热流值和丰富的地下水,使其具备地热资源形成的地质构造和水文条件。基于塔什库尔干盆地北部的曲曼地区地质构造、湖相地层年代学调查研究,该地区发育晚更新世的NNE向f1和f2正断层以及第四纪沉积物之下存在隐伏的近EW向的断层f3。这3条断层是塔什库尔干断裂在不同构造演化时期形成的次级断层。结合EH-4电磁成像和钻孔及抽水试验等资料表明NNE向f1和f2正断层是地热系统的导水通道,而近EW向f3断层为导热通道。该地区地热模式是大地热流为热源-地下水深循环逐渐加热-构造控水和控热。
高荣臻[6](2018)在《新疆西南天山中—新生界砂岩容矿铅锌成矿作用 ——以乌拉根铅锌矿床为例》文中认为新疆西南天山已发现有众多中-新生界砂岩容矿铅锌矿床(点),常成群成带产出,显示出了良好的成矿条件,重大找矿突破令人期待。位于喀什凹陷北部的乌拉根铅锌矿床,是该地区矿床规模唯一可达(超)大型、矿化特征最典型、成矿过程完整且保存良好的砂岩容矿铅锌矿床,为揭示西南天山中-新生界砂岩容矿铅锌成矿作用的理想对象。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矿相学观测的基础上,从成矿年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矿质迁移形式及沉淀机制等方面开展乌拉根铅锌成矿作用研究,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并总结该类型矿床区域成矿规律,揭示其关键控矿要素,明确今后找矿方向。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由于受到晚侏罗-早白垩世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碰撞远程效应和中亚地区干旱事件的共同影响,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以西南天山高铅锌背景的元古界变质基底和古生界被动陆缘沉积物为源区,沉积了一套冲积扇-辨状河-辨状河三角洲相红色碎屑岩建造,形成了区域重要的铅锌容矿层位。(2)乌拉根铅锌矿床可能经历了晚始新世(4535Ma)、渐新世末-中新世(30-18Ma)和晚中新世(6.310.7Ma)三期成矿,这与区域油气充注、西天山构造隆升峰期相吻合,可能分别与印度板块-Kohistan-Ladakh弧联合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主帕米尔断裂(MPT)及帕米尔前缘逆冲断裂(PFT)远程效应有关。(3)闪锌矿及与其共生方解石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具有低温(集中于100-150℃)、中低盐度(集中于4-14%NaCleq)的特征;方解石碳氧同位素表明成矿流体可能与有机质脱羧基作用有关,暗示其可能有油气或油田卤水的加入;还原硫可能源于海相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TSR)和细菌硫酸盐还原(BSR)两种方式,且两者贡献率相当。(4)系统的Pb同位素和REE分析表明成矿金属可能主要源于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红色碎屑岩;红化过程中铁氧化物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可能是导致铅锌与铜银分离的重要机制,漂白过程中伴有大量铁铅锌金属元素迁出。(5)乌拉根铅锌成矿可能是混有油气或油田卤水的还原性流体,自北向南沿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红色砂岩/砾岩运移,发生“漂白”萃取其中成矿金属元素,在有利的圈闭部位与上覆阿尔塔什组石膏或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中石膏胶结砂岩/砾岩发生硫酸盐还原反应而导致金属硫化物沉淀。(6)综上分析,西南天山中-新生界砂岩容矿铅锌成矿背景与其南部特提斯域多陆块单向与欧亚大陆碰撞远程效应有关,成矿作用可能受盆地结构、油气运移与红层“漂白”、古隆起、炎热干旱的古气候等多种因素共同控制。
魏晓椿[7](2017)在《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和气候变化的耦合响应 ——来自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沉积记录》文中研究表明新生代地球上最重要的造山事件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这导致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形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最高的造山带,对其形成演化历史和机理的研究无疑会增加人们对地球演化动力学机制的理解。然而,对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和机制的认识仍然有很多争议。青藏高原的隆升被认为对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亚洲季风形成、亚洲内陆干旱化有重要影响。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亚洲内陆最大的沙漠,是全球风尘系统重要的组成。其诞生时限是亚洲内陆干旱化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但关于其诞生的时限有几万年到7 Ma等不同观点。青藏高原持续隆升和向北扩展使得其北部边界造山带逆冲于塔里木地块之上,造就了巨型的盆山系统,导致大量的新生代沉积物堆积于西昆仑前陆盆地中。这些沉积物不仅记录了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也是研究亚洲内陆气候变化,尤其是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诞生为代表的极端干旱化历史的绝佳材料。对其进行系统的沉积学、年代学研究对恢复青藏高原北缘构造隆升和亚洲内陆干旱化的历史,以及揭示构造-沉积-气候变化的联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瞄准在塔里木西南缘西昆仑前陆盆地阿尔塔什地区磨拉石建造中新发现的火山碎屑岩,对其进行了沉积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研究,以获取其物源信息并反演其源汇过程。该火山碎屑岩序列的岩性特征可以分为上段和下段。下段以斜层理和平行层理发育的凝灰质砂岩为主,夹砾岩层;上段为块状、混杂的集块岩。岩石学观察表明,这些火山碎屑岩以粗面质和响岩质碎屑为主。地球化学研究揭示这些火山碎屑岩属钾质-超钾质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并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透长石和黑云母的40Ar/39Ar和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这些火山碎屑喷发年龄为~11 Ma。以上多重证据显示西域砾岩中的火山碎屑岩来源于帕米尔高原的Dunkeldik火山岩带。碎屑岩的下段可能是该火山岩带在相对长一段时间(几十万年)内的喷发事件的沉积响应;而火山碎屑岩的上段则可能是一次火山喷发事件导致了火山体的山体滑坡,并以碎屑崩塌流、火山泥石流的形式搬运到沉积区的产物。通过落差和运移距离的估算,认为阿尔塔什火山泥石流在迄今已知的世界上同类泥石流中可能是运移距离最远、流动性最强的。将该运移距离与经验数据进行对比后,本研究认为该火山泥石流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搬运距离,可能受控于其所在的地形和构造环境,即由于西昆仑山中新世持续隆升,在~11 Ma时,Dunkeldik和阿尔塔什之间形成了一个贯穿的长峡谷,使得该火山泥石流能在到达阿尔塔什冲积扇之前以隧道流的方式长距离运移。基于上述火山碎屑岩的年代限定,本研究对西昆仑前陆盆地新生代陆相地层进行了磁性地层学的研究,获得了该区的地层年代框架,以及一些重要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结果表明,在~35.5-33 Ma,帕米尔-西昆仑地区发生了明显的构造隆升,这可能导致了塔里木西南缘前陆盆地中地层的沉积间断,及其随后的沉积物粒径的变粗,并使塔里木盆地中部隆起区开始接受沉积。在~27-26 Ma时,研究区新一期的构造活动开始,其中喀喇昆仑断裂和喀什-叶城转换带的活动可能导致了帕米尔高原快速向北楔入。这个时段帕米尔高原强烈的构造隆升,可能阻隔了西部水汽进入塔里木盆地,导致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诞生。高原的隆升一方面造成了亚洲内陆极端干旱化气候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出现;另一方面,隆升引发的剥蚀作用为沙漠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使得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全球风尘系统的重要源区。在渐新世-中新世之交(~23 Ma),区域构造活动加剧、全球气候变冷和副特提斯海的撤退可能对亚洲内陆的进一步干旱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进一步扩大,准噶尔盆地和黄土高原地区风成沉积的广泛出现,以及太平洋粉尘通量的增加。在~15 Ma时,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西域砾岩大规模出现,与此同时,生长地层广泛发育,指示西昆仑与塔里木之间的挤压作用的加强,标志着类似现代的地质地貌格局已经基本建立。在~11 Ma时,帕米尔与塔里木之间相对运动或接近停止,此后塔里木和帕米尔可能整体一致向北运动。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8](2017)在《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高震级地震是指能沿发震活动断层产生地震地表破裂且震级M≥7.0的地震。高震级地震发生地点的识别是活动断层长期滑动习性和古地震研究的科学目标之一,也是地震预测预报的关键问题。地震地质学标志研究及其应用是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推动地震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地震监测预报学科的进步,对地震灾害预防和有效减轻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损失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是政府、社会和科学界十分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地震科学问题。2008年汶川地震(M8.0)、2010年玉树地震(M7.1)、2013年芦山地震(M7.0)、2015年尼泊尔廓尔喀(Gorkha)地震(MW7.8)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相继发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地学专家的关注,发表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高震级地震地质标志的分析与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文中首先解剖、分析了这些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型、发震断层的地震破裂习性、地壳介质力学特性、应力-应变环境和中小地震活动性等特征,然后归纳、总结出高震级地震其发震断层或发生地点的5种共性特征,即5种不同类型的地震地质学标志,讨论了地震地质标志的可靠性问题;最后结合1:5万活动断层填图成果,参考已有区域地震层析成像和断层闭锁相关成果,对华北构造区和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未来高震级地震危险区进行了试验性识别,这些地震地质标志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完善与时间的检验。
王宗盛[9](2016)在《“中巴经济走廊”(中国段)冰川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文中认为以中巴公路为导向的“中巴经济走廊”纵贯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的结果,由多地块、多岛弧旋转拼贴而成,地质演化过程、地质结构及地形地貌条件极为复杂。研究区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地区位于帕米尔推覆构造的前缘,构造活跃,强震频繁,区域稳定性极差,加之高寒区冰川融冻作用等外动力地质作用,导致该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对中巴经济走廊工程建设和运营威胁巨大。本文主要对研究区内“中巴经济走廊”的导向工程——中巴公路国内段沿线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研究,为“中巴经济走廊”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本论文在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和现场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对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梳理。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研究区内冰川作用形成的冰碛物广泛发育,在公格尔和慕士塔格山麓的冰碛物堆积体中发育有滑坡群,其规模大,冲程远,中巴公路从滑坡体上穿过。通过遥感解译和现场定点确定了滑坡的范围,依据OSL测年结果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此两滑坡发生的年代为距今6.1-7.0 ka。对其进行稳定性计算分析表明滑坡在天然状态下是稳定的,当有强震发生,地震加速度达到0.5g时,斜坡发生失稳。此结果也说明公格尔拉张系内分布广泛的冰碛台地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由于该区强震频繁,冰碛物台地失稳对中巴公路(中国段)形成危害是潜在的,需要引起关注。冰川泥石流沿着中巴公路(中国段)两侧密集发育,泥石流的发生对公路的影响是破坏性的。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冰川泥石流进行防治,采用层次分析法基于流域内地形坡度、流域面积、流域高程差、松散堆积体分布、沟谷冰川系数五个因子对公路沿线的冰川泥石流进行易发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在公格尔山北坡至西坡,慕士塔格西麓和木吉盆地东北缘盖昆山三个地区的冰川泥石流的易发性较高,与实际情况较为符合。依据评价结果,对中巴公路2km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冰川泥石流风险分段,一共将其分成11个路段。中巴公路盖孜河谷段不仅冰川泥石流风险高,也发育密集的溜石坡,是中巴公路的咽喉路段,基于前述冰川泥石流易发性结果,结合现场查明的溜石坡灾害,以及工程地质岩组、地形坡度、活动断裂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谷段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将中巴公路盖孜河谷段依照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分成13段。
李文巧[10](2013)在《帕米尔高原东北部塔什库尔干谷地的活动构造与强震》文中指出
二、帕米尔东北侧邻区第四纪新构造活动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帕米尔东北侧邻区第四纪新构造活动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冰川漂砾与基岩断层面光释光测年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依据与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
0.2 科学目标与内容 |
0.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可行性 |
0.4 论文工作量 |
0.5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岩石表层光释光测年方法进展及问题 |
1.1 光释光测年原理 |
1.2 岩石表层光释光测年原理与方法 |
1.2.1 岩石表层暴露测年 |
1.2.2 岩石表层埋藏测年 |
1.2.3 多次曝光与埋藏的岩石测年 |
1.3 岩石表层光释光测年最新应用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岩石表层光释光测年技术的改进 |
2.1 岩片加工技术的改进 |
2.2 再归一化对残余光释光-深度曲线的改进 |
第三章 帕米尔冰川漂砾光释光测年探索 |
3.1 引言 |
3.2 采样点和取样 |
3.3 样品准备和前处理 |
3.4 测量流程和仪器 |
3.5 结果 |
3.5.1 岩片多步信号的衰减曲线 |
3.5.2 残余光释光–深度曲线 |
3.5.3 不同温度信号分开拟合的参数和暴露年龄 |
3.5.4 所有温度信号一起拟合的参数和暴露年龄 |
3.5.5 不同温度信号之间参数的对比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利用基岩正断层面残余释光-深度曲线重建断层活动历史 |
4.1 引言 |
4.2 理论部分 |
4.2.1 理论公式 |
4.2.2 基岩正断层粘滑、蠕滑以及崩积楔侵蚀的残余光释光-深度曲线模型 |
4.2.3 分辨率分析 |
4.3 研究实例:狼山基岩正断层面 |
4.3.1 狼山断层的研究现状 |
4.3.2 样品采集和处理 |
4.3.3 野外观察特征 |
4.4 测量流程与方法 |
4.4.1 释光测量 |
4.4.2 岩石矿物鉴定 |
4.5 结果与解译 |
4.5.1 各参数敏感度分析 |
4.5.2 残余光释光-深度曲线 |
4.5.3 解译 |
4.5.4 解译分析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利用岩石表层光释光测年方法估算岩石的侵蚀速率 |
5.1 引言 |
5.2 稳态侵蚀的应用 |
5.2.1 帕米尔冰川漂砾 |
5.2.2 狼山基岩断层 |
5.3 实际的暴露时间与侵蚀速率 |
5.3.1 理论基础 |
5.3.2 狼山基岩正断层面 |
5.3.3 帕米尔冰川漂砾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初步认识和存在问题 |
6.1 初步认识 |
6.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AUTHOR |
发表文章 |
附录——狼山断裂及邻区的历史地震目录 |
(2)新疆帕米尔东北缘晚上新世—早更新世西域砾岩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以阿克陶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帕米尔东北缘及周边地区地质格架 |
2.1 帕米尔东北缘构造格架及构造演化史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地层出露概况 |
2.2.2 新生界 |
第三章 研究区断层特征 |
3.1 MPT构造特征 |
3.2 WPF构造特征 |
3.2.1 NW—SE向断裂构造特征 |
3.2.2 近S—N向断裂构造特征 |
3.3 与乌泊尔断裂(WPF)同期构造特征 |
3.4 KYTS构造特征 |
第四章 主要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及沉积特征 |
4.1 岩石地层划分 |
4.2 砾石成分及砾径变化特征 |
4.2.1 调查方法 |
4.2.2 阿图什组剖面 |
4.2.3 西域组剖面 |
4.3 沉积相分析 |
4.3.1 阿图什组沉积相 |
4.3.2 西域组沉积相 |
第五章 古水流统计分析 |
5.1 古水流测量方法 |
5.2 古水流统计分析 |
第六章 西域砾岩构造意义 |
6.1 西域砾岩沉积特征与盆缘断裂之间的响应 |
6.2 西域组沉积后断裂活动 |
6.3 区域地层、古流向对比及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Reference |
发表论文 |
(3)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发育及其对气候—新构造运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述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水文 |
2.1.4 研究区地貌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研究区地层 |
2.2.2 区域构造概况 |
第3章 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发育特征 |
3.1 沅江中游上段溆浦县境内河流阶地 |
3.1.1 大江口沅水大桥段河流阶地 |
3.1.2 岔尾段河流阶地 |
3.2 沅江中游中段辰溪县境内河流阶地 |
3.2.1 沅水二桥段河流阶地 |
3.3 沅江中游下段沅陵县境内河流阶地 |
3.3.1 太常乡码头段河流阶地 |
3.3.2 鹿溪口村段河流阶地 |
3.3.3 深溪口乡二二八省道旁加油站段河流阶地 |
3.4 沅江中游支流酉水段河流阶地 |
3.4.1 王家坪乡王家坪组段河流阶地 |
第4章 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年代学研究 |
4.1 年代测定方法 |
4.1.1 测年方法及选取 |
4.1.2 电子自旋共振(ESR)的测年结果 |
4.2 阶地的区域对比 |
4.3 砾石测量与统计分析 |
4.3.1 砾石统计 |
4.3.2 研究区砾石特征 |
4.3.3 砾石特征分析 |
第5章 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对气候和新构造运动的响应 |
5.1 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对气候的响应 |
5.2 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对新构造运动的响应 |
5.2.1 研究区河流下切速率反应的新构造运动 |
5.2.2 河流阶地横剖面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
5.2.3 河流阶地纵剖面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
5.2.4 研究区地貌演化与阶地反映的新构造运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新疆阿克陶县布伦口一带湖积层测年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及湖积层特征 |
1.1 区域地质概况 |
1.2 湖积层特征 |
2 湖积层OSL测年 |
2.1 样品采集 |
2.2 测试流程 |
2.3 测年结果 |
3 结论 |
(5)帕米尔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对塔什库尔干盆地地热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地质构造及水文特征 |
2.1 地质构造特征 |
2.2 湖相地层的形成时代 |
2.2.1 样品采集 |
2.2.2 AMS14C测试结果 |
2.3 地质水文特征 |
3 塔县盆地活动构造 |
4 塔县盆地EH-4电磁成像 |
5 讨论 |
5.1 塔县曲曼地区湖相地层的形成时代 |
5.2 塔县盆地地热的热源及控热构造的形成过程 |
5.3 塔县盆地的热储模型建立 |
6 结论 |
(6)新疆西南天山中—新生界砂岩容矿铅锌成矿作用 ——以乌拉根铅锌矿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铅锌矿产资源形势及发展战略 |
1.1.2 西南天山砂岩容矿铅锌矿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砂岩型铅锌矿床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2.2 乌拉根矿床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及特色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区域断裂特征 |
2.3.2 区域构造变形特征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盆地构造演化 |
2.6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克孜勒苏群沉积环境及源区特征 |
3.1 乌恰盆地地层格架 |
3.2 克孜勒苏群沉积特征 |
3.3 碎屑锆石U-Pb年龄 |
3.4 克孜勒苏群第五岩性段源区特征 |
3.5 克孜勒苏群源沉积的动力学背景 |
第4章 乌拉根铅锌矿床地质 |
4.1 矿区地质 |
4.1.1 矿区地层 |
4.1.2 矿区构造 |
4.1.3 矿区岩浆岩 |
4.2 矿体特征 |
4.3 矿石特征 |
4.4 围岩蚀变 |
4.5 成矿期与成矿阶段 |
第5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微量元素/稀土元素 |
5.2 硫同位素 |
5.3 碳氧同位素 |
5.4 铅同位素 |
5.5 流体包裹体测温 |
5.5.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5.2 均一温度和盐度 |
5.6 黄铁矿Re-Os同位素测年 |
第6章 乌拉根铅锌成矿作用 |
6.1 成矿年龄及其动力学背景 |
6.2 H_2S来源及形成机制 |
6.3 成矿金属来源及萃取机制 |
6.3.1 源于Pb同位素约束 |
6.3.2 源于REE元素约束 |
6.3.3 “红化”与“漂白”过程中金属元素迁移 |
6.4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6.5 铅锌运移形式及沉淀机制 |
6.6 乌拉根铅锌成矿模式 |
第7章 西南天山砂岩容矿铅锌成矿规律 |
7.1 砂岩容矿铅锌矿床的时空分布 |
7.2 关键控矿要素 |
7.2.1 “含煤碎屑岩+红色碎屑岩+膏盐建造”盆地结构 |
7.2.2 油气运移与红层“漂白” |
7.2.3 古地理与古气候 |
7.3 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 |
7.3.1 找矿标志 |
7.3.2 找矿方向 |
第8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实验方法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7)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和气候变化的耦合响应 ——来自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沉积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 |
1.1.2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与亚洲季风形成 |
1.1.3 古地理变迁: 副特提斯海从塔里木盆地的撤退 |
1.1.4 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 开展的工作 |
1.4 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
第二章 帕米尔-西昆仑-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区域地质背景 |
2.1 帕米尔-西昆仑-塔里木盆地的地理概况 |
2.2 帕米尔-西昆仑地区构造分区 |
2.2.1 北昆仑地体 |
2.2.2 库地缝合带 |
2.2.3 南昆仑地体 |
2.2.4 阿尼玛卿-昆仑缝合带 |
2.2.5 甜水海-塔什库尔干地体 |
2.2.6 羌塘地体 |
2.2.7 班公湖缝合带 |
2.2.8 拉萨地体 |
2.3 东帕米尔-西昆仑地区前新生代构造演化 |
2.4 东帕米尔-西昆仑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 |
2.4.1 东帕米尔-西昆仑新生代的隆升 |
2.4.2 帕米尔西昆仑的断裂系统 |
2.5 帕米尔西昆仑山新生代岩浆活动 |
2.5.1 侵入岩 |
2.5.2 火山岩 |
2.6 西昆仑山前陆盆地新生代地层概况 |
2.6.1 海相地层 |
2.6.2 陆相地层 |
2.7 小结 |
第三章 西域砾岩中火山碎屑沉积及其源汇过程 |
3.1 火山碎屑岩概述 |
3.1.1 概述 |
3.1.2 火山碎屑物类型 |
3.1.3 火山碎屑物喷发、搬运、堆积方式 |
3.1.4 火山碎屑岩的分类 |
3.1.5 火山碎屑岩分类命名的争议 |
3.2 火山碎屑岩段沉积特征 |
3.2.1 下段 |
3.2.2 上段 |
3.3 火山碎屑岩段岩石学特征 |
3.3.1 上段 |
3.3.2 下段 |
3.4 火山碎屑岩段地球化学特征 |
3.4.1 方法简介 |
3.4.2 结果 |
3.5 火山碎屑岩段年代学特征 |
3.5.1 ~(40)Ar/~(39)Ar定年 |
3.5.2 锆石U-Pb定年 |
3.5.3 喷发年龄的讨论 |
3.6 火山碎屑岩段物源区及从源到汇过程 |
3.6.1 火山碎屑岩段物源区 |
3.6.2 火山碎屑从源到汇过程 |
3.7 阿尔塔什火山泥石流的高流动性和控制因素探讨 |
3.7.1 火山泥流落差估算 |
3.7.2 火山泥石流搬运距离估算 |
3.7.3 火山泥石流高流动性和控制因素 |
3.7.4 为什么阿尔塔什火山泥石流具有极高的流动性? |
3.8 小结 |
第四章 塔里木西南缘新生代陆相地层年代框架 |
4.1 磁性地层的基本原理与概念 |
4.1.1 物质的磁性 |
4.1.2 地球的磁场 |
4.1.3 岩石的剩磁 |
4.1.4 退磁 |
4.1.5 地磁极性年代表 |
4.2 塔里木及周边磁性地层研究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
4.3 采样及室内分析 |
4.4 样品的退磁结果 |
4.5 磁性地层的建立 |
4.6 沉积相和沉积速率变化 |
4.7 小结 |
第五章 晚渐新世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诞生 |
5.1 塔克拉玛干沙漠演化的研究历史及主要认识 |
5.2 塔里木盆地及周边的风成相带 |
5.3 塔克拉玛干沙漠诞生的古环境记录 |
5.3.1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记录 |
5.3.2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记录 |
5.4 塔克拉玛干沙漠诞生时代的重新认识 |
5.4.1 西昆仑山前风成粉砂的年代 |
5.4.2 麻扎塔格古风成砂的年代 |
5.4.3 塔克拉玛干沙漠诞生的年代 |
5.5 小结 |
第六章 塔里木盆地对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的耦合响应 |
6.1 盆山耦合的构造和气候约束 |
6.2 西昆仑前陆盆地新生代陆相沉积反映的地质过程 |
6.3 对帕米尔北向楔入的限定 |
6.4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诞生原因: 构造、气候还是海陆变迁?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文章成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资料来源与局限性 |
2高震级地震震例剖析 |
2.1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 |
2.1.1汶川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
2.1.2芦山地震发震构造模型 |
2.1.3地震破裂填空行为与地震活动性 |
2.1.4地壳介质特性 |
2.1.5应力-应变环境 |
2.2玉树地震 |
2.2.1发震构造模型 |
2.2.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行为 |
2.2.3地壳介质特性 |
2.2.4应力-应变环境 |
2.3尼泊尔廓尔喀地震 |
2.3.1发震构造模型 |
2.3.2地震活动性与地震破裂填空习性 |
2.3.3地壳介质特性 |
2.3.4应力-应变环境 |
3地震地质学标志与可靠性分析 |
3.1Ⅰ、Ⅱ级活动块体边界带 |
3.2地震破裂空段 |
3.3活动断层闭锁段 |
3.4地壳地震波高速或偏高速区段 |
3.5活动断层现今中小地震活动稀少段 |
4华北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区划分 |
4.1六盘山南-渭河盆地西段危险区(D1) |
4.2色尔腾山危险区(D2-1)和大青山危险区(D2-2) |
4.3晋冀蒙交界危险区(D3) |
4.4晋南危险区(D4) |
4.5静海-武邑危险区(D5-1)和邢台-新乡危险区(D5-2) |
4.6昌邑-安丘危险区(D6-1)和宿迁-泗洪危险区(D6-2) |
5青藏高原地表破裂型地震危险性区划分 |
5.1帕米尔东缘-西昆仑危险区(A1) |
5.2 且末危险区(A2-1)和阿克塞—肃北—石堡城危险区(A2-2) |
5.3 祁连山中段危险区(A3) |
5.4 西秦岭北缘中西段危险区(A4) |
5.5 玛沁-玛曲危险区(A5) |
5.6 龙日坝危险区(A6) |
5.7 石棉-东川危险区(A7) |
5.8 宁蒗-木里-冕宁危险区(A8) |
5.9 川滇藏交界危险区(A9) |
5.1 0 嘉黎危险区(A10-1)和察隅危险区(A10-2) |
5.1 1 红河断裂带中南段危险区(A11) |
5.1 2 普兰东-吉隆西危险区(A12-1)和亚东-错那危险区(A12-2) |
6讨论与结论 |
(9)“中巴经济走廊”(中国段)冰川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帕米尔东北缘-西昆仑地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新构造与地震 |
2.2.1 新构造 |
2.2.2 地震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形地貌 |
2.5 气候水文 |
2.6 冰川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主要地质灾害 |
3.1 概述 |
3.2 滑坡 |
3.3 冰川泥石流 |
3.4 溜石坡 |
3.5 冰川跃动 |
3.6 其他灾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冰碛物滑坡 |
4.1 冰碛物滑坡的分布和识别 |
4.2 滑坡体年龄 |
4.3 冰碛物的岩土力学性质 |
4.4 冰碛物滑坡的稳定性计算 |
4.5 冰碛物滑坡滑动机理初探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冰川泥石流 |
5.1 研究区的冰川泥石流 |
5.2 流域提取 |
5.2.1 DEM校正 |
5.2.2 填洼 |
5.2.3 计算流向 |
5.2.4 汇流累积量计算 |
5.2.5 定义水流 |
5.2.6 水流分割 |
5.2.7 流域栅格划定 |
5.2.8 集水多边形处理 |
5.2.9 结果 |
5.3 层次分析法分析冰川泥石流的易发性 |
5.3.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5.3.2 冰川泥石流的层次分析计算 |
第6章 盖孜河谷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
6.1 盖孜河谷地质灾害概况 |
6.2 评价因子 |
6.3 结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帕米尔高原东北部塔什库尔干谷地的活动构造与强震(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0.1 研究现状与选题依据 |
0.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3 论文工作量、工作成果和主要内容 |
0.4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帕米尔晚新生代构造演化及现今变形 |
1.1 构造分区 |
1.2 新生代构造框架 |
1.3 南公格尔山地区的岩性 |
1.3.1 沉积岩 |
1.3.2 火成岩 |
1.3.3 变质岩 |
1.4 帕米尔构造结东部主要构造晚新生代以来的变形 |
1.4.1 帕米尔前缘的变形 |
1.4.2 帕米尔内部的拉张活动及其成因 |
1.5 帕米尔晚新生代构造演化 |
1.6 GPS观测数据反映的帕米尔现今构造变形 |
第二章 帕米尔高原东部塔什库尔干谷地晚第四纪地貌面分期与测年 |
2.1 塔什库尔干谷地晚第四纪地貌面分期 |
2.1.1 塔什库尔干谷地晚第四纪地貌研究历史 |
2.1.2 地貌面期次划分 |
2.2 晚第四纪地貌面测年 |
2.2.1 采样方法 |
2.2.2 冲洪积地貌研究区 |
2.2.3 滑坡地貌研究区 |
2.2.4 冰碛地貌研究区 |
2.3 小结 |
第三章 塔什库尔干谷地主要活动断层的空间展布和晚第四纪变形特征 |
3.1 慕士塔格断裂南段(慕士塔格峰南缘以南段) |
3.1.1 塔合曼滑坡体 |
3.1.2 土库曼苏沟口南岸 |
3.1.3 托尔推其山东小盆地东缘冲沟沟口 |
3.1.4 慕士塔格断裂南段晚第四纪活动变形速率 |
3.2 塔合曼断裂 |
3.2.1 科西利其东约3km处冲沟沟口 |
3.2.2 科西利其东南老冲洪积台地 |
3.3 托尔推其山东断裂(详见第五章) |
3.4 塔什库尔干断裂 |
3.4.1 库孜滚沟口 |
3.4.2 加隆切特沟口 |
3.4.3 行地-达布达尔地区 |
3.4.4 塔什库尔干断裂晚第四纪活动变形综述 |
3.5 喀喇昆仑断裂北端(南塔什库尔干谷地地区)晚第四纪的活动性 |
3.6 小结 |
第四章 塔什库尔干谷地1895、1896地震破裂带 |
4.1 塔什库尔干谷地的两次历史强震 |
4.2 1895塔什库尔干地震 |
4.2.1 地质-地貌填图与地形测量 |
4.2.2 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 |
4.3 1896慕士塔格地震 |
4.3.1 慕士塔格地震地表破裂带概况 |
4.3.2 地表破裂带的终止 |
4.3.3 地表破裂带的性质、特征与位移分布 |
4.3.4 1895慕士塔格地震破裂与1895塔什库尔干地震破裂的关系 |
4.3.5 公格尔拉张系各段的断层活动及地震构造分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公格尔拉张系内托尔推其山地表破裂带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
5.1 伸展构造环境下低角度正断层研究现状 |
5.2 研究方法 |
5.3 测量结果 |
5.3.1 南段地堑构造区 |
5.3.2 中段单一主陡坎区 |
5.3.3 北段阶梯状构造区 |
5.3.4 慕士塔格山脉前缘陡坎区 |
5.4 讨论 |
5.4.1 地表变形模式 |
5.4.2 震源滑动传播 |
5.4.3 正断层变形作用向盆地方向的迁移 |
5.5 结论 |
第六章 公格尔拉张系南段晚第四纪变形模式及运动学模型 |
6.1 公格尔拉张系晚第四纪变形及空间分布 |
6.2 公格尔拉张系晚第四纪变形特征与运动学模型 |
6.2.1 晚第四纪公格尔拉张系与喀喇昆仑右旋走滑断裂带的关系 |
6.2.2 公格尔拉张系晚第四纪东西向拉张速率与运动学模型 |
第七章 初步认识及存在问题 |
7.1 初步认识 |
7.1.1 帕米尔高原东北部主要活动构造的空间展布 |
7.1.2 塔什库尔干谷地晚第四纪地貌面分期与测年 |
7.1.3 塔什库尔干谷地主要构造晚第四纪活动变形 |
7.1.4 塔什库尔干谷地1895、1896年地震地表破裂带 |
7.1.5 公格尔拉张系的低角度正断层作用及形成演化模型 |
7.1.6 公格尔拉张系南段晚第四纪变形模式及运动学模型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已发、拟发表论文目录 |
四、帕米尔东北侧邻区第四纪新构造活动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冰川漂砾与基岩断层面光释光测年探索[D]. 罗明.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9
- [2]新疆帕米尔东北缘晚上新世—早更新世西域砾岩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以阿克陶地区为例[D]. 赵一霖.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9(07)
- [3]沅江中游河流阶地发育及其对气候—新构造运动的响应[D]. 任志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4]新疆阿克陶县布伦口一带湖积层测年及地质意义[J]. 方怀宾,李开文,李彩霞. 现代矿业, 2018(09)
- [5]帕米尔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对塔什库尔干盆地地热控制作用[J]. 刘健,史杰,姚鑫,李钦,常志勇. 中国地质, 2018(04)
- [6]新疆西南天山中—新生界砂岩容矿铅锌成矿作用 ——以乌拉根铅锌矿床为例[D]. 高荣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7]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构造隆升和气候变化的耦合响应 ——来自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沉积记录[D]. 魏晓椿. 南京大学, 2017(01)
- [8]中国大陆高震级地震危险区判定的地震地质学标志及其应用[J]. 徐锡伟,吴熙彦,于贵华,谭锡斌,李康. 地震地质, 2017(02)
- [9]“中巴经济走廊”(中国段)冰川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D]. 王宗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10]帕米尔高原东北部塔什库尔干谷地的活动构造与强震[D]. 李文巧.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