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胶莱盆地北缘金矿床的成矿年代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瑞聪,李大鹏,张文,田京祥,于晓卫,耿科,张岩[1](2022)在《胶北隆起中生代壳幔岩浆的混合反应是巨量金质来源的关键》文中研究指明胶东地区金矿巨量金质来源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很难找到有说服力的直接证据。在没有其它更有效的直接证明巨量金质来源的情况下,本文通过胶北隆起主要地质体新鲜岩石大量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的变化规律,间接得出中生代壳幔岩浆的混合反应是巨量金质来源的关键,即郭家岭和伟德山两期壳幔岩浆的混合反应和演化可能是巨量金质来源的主要形成机制,同时更是热量供给源,而玲珑花岗岩可能是少量金质的提供者和主要赋矿地质体。胶东地区金矿主要成矿时间(130~105Ma)与郭家岭(130~125Ma)和伟德山(126~108Ma)两期花岗岩浆演化结晶时间完全吻合,说明其关系密切,岩浆混合反应和冷凝期,岩浆热液上升运移沉淀成矿。该区中生代地质体对早前寒武纪的地球化学环境有一定的继承性,中生代地壳混合了大量地幔物质,Au丰度偏高,平均为1.31×10-9,为地球化学高背景场。
胡宝群,高海东,王运,张宝林,吕古贤[2](2021)在《胶东中生代巨量金矿堆积的深大断裂-临界水耦合成矿机制新探》文中认为通过对胶东金矿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研究的总结与分析,依据热液矿床水相变控矿理论,探索胶东地区高密度聚集巨量金矿的原因。研究发现,两期次降压驱动成矿物质运动和临界水的(温度和压力都达到水临界值时的水,下同)特殊性质是两个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胶东巨量金聚集成矿的深大断裂-临界成矿机制,即"一饼加一刀"的成矿机制:老变质岩提供丰富的成矿物源是基础;早期大型点状降压形成酸性侵入杂岩体和各类岩脉等,其伴生的长时间、巨量临界水促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晚期大型线状断裂降压造成较短时间内成矿物质的沉淀,若断裂是张开的不连续空间则矿石以充填结构为主,若破碎带是连续空间时矿石则以蚀变交代结构为主。丰富的金源,两期次不同性质的降压,临界水的独特性质,是胶东巨量金矿聚集的主要因素。
李大兜[3](2020)在《胶莱盆地东北缘龙口—土堆金矿区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胶莱盆地位于牟平—乳山金成矿带,构造岩浆活动频繁,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优越条件,是胶东地区又一重要的金及铜铅锌等多金属成矿区。为探讨该金矿区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通过对龙口—土堆金矿及周边金矿床矿化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成矿流体、成矿物质来源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得出: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总体受控于区内北东向的桃村断裂、龙口—土堆断裂、朱吴—崖子左行走滑断裂构造系统及其形成的拉分盆地边缘的铲式滑脱构造系统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的混合区,含矿流体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萃取了荆山群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在(120±10)Ma沿盆缘北东走向的滑脱构造系统及其次级断裂内交代、充填成矿。在酸性流体环境下形成以硅化、绢云母化蚀变为主的黄铁矿化蚀变岩型金矿。提出了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集区成矿模式。
何泽宇,申俊峰,王来明,李国武,刘汉栋,张华锋,杜佰松,吴晋超[4](2020)在《胶东宋家沟金矿中基性脉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胶莱盆地北缘宋家沟金矿分布众多与矿化相互交切的中基性脉岩,针对这些中基性脉岩开展了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中基性脉岩可以划分为成矿前和成矿后两类脉岩,岩石类型分别为辉绿岩和闪长岩,两者ΣREE含量均相对较高,成矿前脉岩LREE/HREE比值介于12.76~15.52,成矿后脉岩LREE/HREE比值为18.72,均表现出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的特征。成矿前、后脉岩显着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和高场强元素(U、Th)等,亏损Nb、Ti等高场强元素,表现出受地壳物质混染的板内玄武岩特征。成矿前脉岩锆石U-Pb年龄介于518~802 Ma之间,属捕获锆石年龄,成矿后脉岩锆石U-Pb年龄为121±5 Ma,结合前人获得的莱阳群地层最大沉积年龄(130±2 Ma),认为宋家沟金矿床的形成时间为121~130Ma。
赛盛勋[5](2020)在《胶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及动力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东牟乳金矿带位于苏鲁地体内,其金成矿时限、矿体定位过程、成矿后的变化和保存仍存争议。论文以矿床蚀变-矿化特征、矿体内部结构观察和矿区构造变形测量为基础,运用高精度绢云母40Ar/39Ar、锆石(U-Th)/He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多元定年方法,结合黄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探求牟乳金矿带矿体详细定位过程、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后构造-热历史演化模式。乳山金矿床形成于122-117 Ma,矿体边部的石英脉可能略晚于矿体中部形成,指示乳山金矿床的形成是持续时间达5个百万年、包含多次流体活动的单一成矿事件。NW-SE向弱剪切挤压背景下成矿流体发生周期性“超静岩压力-静水压力”压力波动,诱发控矿断裂多次左行逆冲滑动,矿体是在周期性“断裂破裂滑动-石英脉沉淀-先成石英脉被水力致裂-断裂被完全充填”增量沉淀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富金石英复脉。单次流体事件中不同阶段黄铁矿微量元素成分基本一致,Co、Ni、As等元素因成矿流体间歇性压力波动而与其他元素有不同的分布行为。周期性压力波动和由此引发的间歇性流体不混溶使乳白色粗粒石英和黄铁矿、烟灰色中细粒他形石英和黄铁矿依次大规模沉淀,含金矿物和多金属硫化物随后在愈加富Au、Ag、Te、Pb、Zn和Cu等的流体中近于同时沉淀。间歇性流体不混溶导致H2S等还原性气体大规模逸出,金硫络合物失稳分解,金被吸附至先成黄铁矿内水力致裂形成的裂隙面发生沉淀。成矿后胶东区域先后经历了NWW-SEE向伸展(110-100 Ma)、NW-SE向挤压(100-85 Ma)、NNW-SSE 向伸展(80-65 Ma)、NE-SW 向挤压(65-50 Ma)和NW-SE向挤压(50 Ma-至今)等多次应力场转换。与此对应,牟乳成矿带先后经历了快速冷却、轻微升温后热静置、中速冷却和热静置等热历史,最后单调冷却并缓慢降至现今温度。牟乳成矿带整体成矿深度可能稍小于7.1-14.2 km,成矿后至今总计被剥蚀了约5.5-7.2 km,矿带只有最浅部被剥离,深部仍有较大资源潜力。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多幕式转变可能是早白垩世以来区域构造、岩浆和成矿事件的主导地球动力学因素。
王建[6](2020)在《胶东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金富集地球化学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胶东半岛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是我国最大、世界第三的大型重要的金矿集区,拥有如三山岛金矿、焦家金矿、玲珑金矿等一系列世界级的大型、超大型金矿床,吸引了我国乃至全球矿床学家和地质勘探学家的目光,是开展金矿矿床学研究和地质勘查的天然实验室。近年来,随着矿山资源枯竭,矿床深部外围找矿迫在眉睫,应用于深部找矿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亟需进一步研究。了解胶东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依据收集的119个金矿床的空间位置、赋矿地质体、储量-平均品位-矿体产状和成矿时代(部分矿床)等数据,总结了胶东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利用品位-吨位模型评价和预测了其成矿潜力。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是典型焦家式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玲珑式花岗岩中、受三山岛-仓上断裂带控制,根据矿物生成的先后顺序划分为(黄铁矿)绢英岩化、金-石英-黄铁矿、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四个阶段。其中,(黄铁矿)绢英岩化是主成矿期的蚀变产物,热液流体通过钾质交代作用和水解作用使围岩中的金活化,元素地球化学上表现为亲硫的成矿元素明显带入特征;质量平衡计算表明,在水岩反应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元素具有复杂的地球化学行为。矿化蚀变组合和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以中低温(126~35℃)、中低盐度(1.02~10.48%NaCleqv)为特征,属于C02-H20-NaCl±CH4体系。在热液流体中,金可能主要以Au(HS)2-络合物的形式运移;黄铁绢英岩化过程中,硫化作用使Au(HS)2-络合物失稳分解导致Au沉淀富集成矿。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受K交代作用影响的蚀变岩以K富集和Na、Ca贫化为特征;与K交代相关的元素摩尔比值图可用以识别焦家式金矿床中的的热液蚀变矿物及其蚀变过程。金及探途元素的质量变化模式反映了金矿化与K交代作用的空间关系,是液热流体共同作用的产物。K和金及探途元素的最大富集区域通常发生在金矿化区的近端,而贫化多发生在远离金矿化区的远端;K交代作用可以识别可能更大范围的蚀变区域,从而可以有效指示金矿化区位置。矿床尺度上,Au、Ag、As、Bi、Cd、Cu、Pb、S、Sb、W、Sr和Na20等12个地球化学指标可用来区分焦家式金矿床的金矿化区和非矿化区;精细尺度上,沿钻孔方向的成分漂移可以指示深部是否存在和/或接近金矿化区,组份漂移最强烈的元素往往最能指示是否靠近金矿化区;近地表的强氧化岩中,须考虑表生作用和风化效应。
林祖苇[7](2019)在《胶东玲珑金矿田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矿体黄铁矿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对比及对成因的指示》文中研究表明胶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集区,黄金储量超过4000t,主要包括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类矿床。前人对胶东地区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稳定同位素组成、流体包裹体和成矿年代学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对金的赋存状态、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等问题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论文以同时具有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矿体的玲珑金矿田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分析技术对比两类矿化的成矿物质的来源和金的富集机制,加深对胶东地区金矿床成因的认识,为区域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玲珑金矿田位于招平断裂带北段,矿体均产于断裂下盘的玲珑花岗岩体内,蚀变岩型矿体受主断裂构造控制,而石英脉型矿体主要产于花岗岩体的次级断裂中。两种矿体的热液独居石U-Pb定年均集中在121122Ma。两种矿化的围岩蚀变相似,均主要发育硅化、绢云岩化和钾化,但是规模不同,蚀变岩型矿体有很宽的蚀变分带,而石英脉型则较窄。蚀变岩型矿体以厚大黄铁绢云岩化带为特征,成矿过程可以分为成矿早期的钾化阶段、主成矿期的石英黄铁绢云岩化阶段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成矿晚期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脉型矿体以发育厚度不等的石英硫化物脉为特征,可以分为钾化-绢云岩化阶段、乳白色石英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两种矿体具有相似的矿物组成,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自然金等。金主要以自然金、金银矿或银金矿等形式产在黄铁矿裂隙或者被黄铁矿包裹。根据成矿阶段、矿物共生关系和BSE图像特征,将石英脉型矿体中的黄铁矿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的黄铁矿PyV-1、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黄铁矿PyV-2和交代成因的黄铁矿PyV-a,蚀变岩型矿体中的黄铁矿划分为石英黄铁绢云岩化阶段的黄铁矿PyD-1、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黄铁矿PyD-2和交代成因的黄铁矿PyD-a。PyV-1与PyD-1产出特征相似,均为自形-半自型粒状结构,与石英和绢云母共生,其他硫化物很少,BSE图像均一;PyV-2与PyD-2产出特征相似,均以细粒自形-半自形结构,与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多金属硫化物共生,BSE图像均一。交代成因的黄铁矿PyV-a与PyD-a产出特征相似,在手标本可见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细脉穿插早阶段黄铁矿的现象,在显微镜和BSE图像下,交代成因黄铁矿具有多孔状、熔蚀状、包裹大量硫化物包裹体、BSE图像呈暗色等特征,反映了晚阶段流体交代再平衡的结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ICP-MS)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矿体各个阶段的黄铁矿的晶格Au含量极低,89个测试点中Au含量平均值为0.189ppm,中位数为0.049ppm。两种矿化从早阶段到晚阶段黄铁矿中Au含量变化较小,Ni、Bi、Te、Ag、Zn、Cu、Sb和Pb含量均升高。交代成因的黄铁矿相对于原生黄铁矿的晶格Au含量降低,而Co、Ni、Bi、Te、Ag、Zn、Cu、Sb和Pb元素含量升高,说明后期流体使早阶段黄铁矿晶格中的Au发生活化,并带来了更多的其他金属元素。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LA-MC-ICP-MS)黄铁矿硫-铅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金矿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变化范围类似,主要范围是4.98.5‰,与胶东群、TTG岩系、粉子山群和伟晶岩脉中的黄铁矿均不同。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金矿黄铁矿的铅同位素类似,两者主要落在了花岗岩和中基性岩脉的重叠区,与胶东群、TTG岩系和粉子山群源区有较大差别。黄铁矿的硫-铅同位素结果指示黄铁矿的硫和铅可能主要来自于深源岩浆岩/岩浆房。通过SEM-CL和冷CL技术对两种矿体不同阶段石英进行研究,发现两种矿体均可见多个世代石英产出。早阶段石英在冷CL下主要呈蓝色、在SEM-CL下呈亮色,晚阶段石英在冷CL下主要呈暗红色,在SEM-CL下呈现暗色。SIMS原位氧同位素分析发现,两种矿化的石英氧同位素相似,计算石英脉型金矿的乳白色石英阶段的流体氧同位素值为7.3‰10.1‰,石英黄铁矿阶段的流体氧同位素值为3.2‰8.1‰,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流体氧同位素值为3.1‰12.9‰,蚀变岩型金矿的早阶段流体氧同位素值为3.28.9‰,晚阶段流体氧同位素值为-3.38.9‰.两类矿化大部分数据落在了岩浆水的范围,且晚阶段流体氧同位素均有所降低,反映了有大气水的混入。综上所述,玲珑金矿田的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矿床的黄铁矿矿物学和微量元素组成、成矿流体演化、黄铁矿硫-铅同位素均相似,反映了两者是相同成矿事件下同一流体演化的产物,矿化类型的差异是由于形成时的构造环境不同所致。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论文认为胶东地区金矿床成因不同于典型造山型金矿,而是一种产于克拉通破坏和强烈伸展构造背景下,受古太平洋板片俯冲后撤影响,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均来自深部岩浆岩,沿郯庐断裂及次级断裂多次构造活动下流体快速上移形成的金矿床。
徐方[8](2019)在《胶东地区中生代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文中研究说明胶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床集中区和黄金工业基地。前人的研究几乎涉及金属矿床研究的所有方面,对金矿床类型的划分、成矿物质来源、矿物组分、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变质作用、成矿地质构造,及大地构造背景和演化等都进行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然而,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探讨和解决:为什么主要的金矿床分布在胶北地块,郯庐断裂是分割胶东与鲁西地块的分界线,也是金矿床富集与不富集的分界线,金矿床与郯庐断裂有何联系?就郯庐断裂而言,是切穿岩石圈的断裂,然迄今为止,断裂带内仅发现有限的几处有金矿床的存在,反而是断裂带东侧的胶北地块富集(大型)金矿床;对于胶东金矿的成矿模式,前人先后提出了:岩石圈减薄非造山型、碰撞造山型、地幔亚热柱型、热隆-伸展型、克拉通破坏型、岩浆核杂岩隆起一拆离带热液成矿型等成矿理论和模式。到底何种(或多种)模式更适合胶东地块的金矿成矿模式?此外,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下的金矿床的分类,以及对郯庐断裂活动时间和演化等的分歧,使之与胶东主要金矿床的形成时期等的一致性方面产生很多不同看法;岩浆活动期次与时间和金矿床形成的关系,也有很多不同看法,因此,虽然建立了很多胶东地区金成矿模式,但是,在以板块构造理论下的金矿床成矿模式还较为少见。尤为重要的是,胶东金矿床分布区属于克拉通内还是造山带与克拉通复合区?因此,很有必要根据胶东区地壳性质建立不同的金矿成因模式。基于上述,本论文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对胶东地区地质构造及其演化、成矿物质、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和岩浆岩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单元地壳性质、构造岩浆演化史和金矿床的分布特征,对金矿床的分布规律、岩浆活动、郯庐断裂与金矿床的形成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胶东地块金矿床分区和成矿模式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论文取得了如下的认识与成果:1.岩浆岩体与金矿床分布密切相关,中生代4个岩浆活动序列分别对应三期金矿床的发育。通过胶东地块岩浆岩体的发育和分布规律及其金矿床的形成关系研究,厘清了该区岩浆岩体的分布规律,概括得出中生代4个岩浆活动序列:(1)晚三叠世(237~201Ma),以甲子山岩体为代表的岩浆岩体,这一时期与印支期华北与杨子板块的碰撞时代相一致,是在挤压构造环境下侵位的岩浆岩体;这期岩浆岩体中并没有发现金矿床;(2)晚侏罗世(163~145Ma),以焦家-玲珑-滦家河型岩浆岩体为代表的岩浆岩体,区域构造挤压导致地壳增厚引起地壳重熔的产物,代表了大陆弧花岗岩特征这也是在区域挤压构造应力作用下侵位的,发育了“玲珑型”金矿床;(3)早白垩世中期构造-岩浆热事件(130~115Ma),郭家岭岩体最为典型。这一时期的岩浆活动均具有双峰式岩浆作用特征,反映了伸展动力学背景;(4)早白垩世晚期构造-岩浆热事件(115~100Ma),以伟德山岩体为特征,该阶段对应于中国东部岩石圈大规模的减薄时期,是大陆裂谷作用的高峰期。胶东地区构造-岩浆事件和金矿成矿作用与特提斯、古亚洲洋和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相互作用有紧密关系,特别是与岩石圈减薄有关。2.胶东地区岩浆岩的发育与造山带俯冲-拆沉-折返-岩浆作用、郯庐断裂活动、岩石圈减薄和构造体制转换期密切相关,概括出四期岩浆岩发育期。分别对应于焦家-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岩体发育期的胶东地区三期主要金矿成矿期(163Ma~145Ma、130Ma~115Ma和 115Ma~100Ma),以 120Ma~100Ma期为最主要成矿期。其成矿期与岩石圈最大减薄、构造体制由挤压转变为拉张、郯庐断裂为右行走滑正断层活动最强时期相一致。3.通过对胶东地区典型金矿床分布、成矿时代和成矿流体、金矿床类型的研究,以板块构造为指导,结合板块构造活动的成因机制和演化,将胶东地区金矿床划分为五大类:深大断裂控制型、基底构造控制型、复合断裂控制型(网状含矿脉)、拆离断层控制型和剪切-拉张型断裂控制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矿床分布在隆起带上和与距离郯庐断裂远近与金矿床的规模和大小成正比的规律。4.对胶东地区的金矿床形成、演变、金矿床类型、郯庐断裂和胶东地区的地质构造等及其与古亚洲域、太平洋域、特提斯域和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的研究,提出了胶东地区金矿床属于板块碰撞-非碰撞型的复合型矿床成因类型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胶东地块分为板块碰撞俯冲-拆沉折返造山带岩浆岩-金矿床分布区、早白垩世拉张盆地边缘断裂带-金矿床发育区、胶北地体岩浆岩-金矿床分布区和郯庐断裂带岩浆岩-金矿床区四大胶东金矿床成矿区域。胶北区是金矿床最有利发育区。5.建立了三种金矿成矿模式:断裂作用-岩浆岩侵入-地壳上隆-基底绿片岩-四位一体复合作用,不整合-层间断裂作用-岩浆作用三位一体和俯冲-拆沉-折返-岩浆作用型金矿床模式。通过对郯庐断裂的活动时代、方式以及对胶东金矿床形成关系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郯庐断裂的最大活动期,是在晚侏罗世-白垩纪。这与胶东金矿床的产出相一致。郯庐断裂活动伴生的次级NE、NNE向断裂,及其与NW和近EW向断裂的交汇处是金矿的有利富集区。郯庐断裂切入岩石圈-上地幔,除作为成矿物质上涌的通道外,还限制了鲁西地块的金矿集区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郯庐断裂活动-区域性构造体制转换(由挤压转变为拉张)-岩石圈减薄-地幔物质上涌-胶东群成矿物质迁移-不同方向断裂交汇处聚集-幕式活动-多期次金矿床形成的构造-岩石圈变化的构造-岩浆-变质作用复合成矿模式。建立了三大金矿成矿模式:海洋型绿片岩相基底(东西向展布)-郯庐断裂-岩浆岩体侵入(胶北)-地壳上隆-胶北“焦家式”(断裂带内蚀变型)-“玲珑式”(脉岩型)金矿成矿模式、变质杂岩与底砾岩层间(有岩浆岩体)滑动破碎型金矿成矿模式和造山带俯冲-拆沉-折返-岩浆作用型金矿床模式。通过本文的研究,对胶东地区金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及其形成机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更好地认识区域成矿规律以及找矿勘探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具有重要的金矿成矿理论和勘探开采的实践意义。
张连昌,白阳,朱明田,黄柯[9](2018)在《华北克拉通金矿床区域成矿差异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金成矿具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时间上的阶段性或多期性,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和局部集中性。在空间上,金矿主要集中分布于胶东、鲁西、小秦岭、熊耳山、冀东、辽西、辽东及吉林南部等地区。元素组合上,华北克拉通北缘为强烈的金钼铜矿化,南缘发育金钼矿化,而东缘则以金矿化为特征;早期为金钼铅锌矿,到主期为金矿,晚期为金银组合。华北克拉通金矿的成矿时代以早白垩世为主,次为中—晚三叠世,少量为侏罗纪,其中小秦岭、熊耳山、太行山地区金矿的成矿年龄总体稍大于胶东金矿年龄,冀东的金厂峪、峪耳崖和牛心山等几个大中型金矿形成于三叠纪—侏罗纪,辽东地区白云、猫岭等金矿的成矿时代为三叠纪—侏罗纪。由此可见,华北克拉通金矿的成矿时代除大体具一致性外,成矿时代差异性也是一大特征。华北克拉通金矿分布的差异性主要受区域及周边地质体的构造演化及其相互作用、矿区变质岩基底遭受后期热液蚀变和金活化迁移作用、中生代岩浆活动等因素控制。中侏罗世及其以前,华北克拉通的构造演化主要受中亚造山带和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影响,在华北克拉通北缘发生了挤压到伸展作用的转变,局部出现地幔上隆与岩石圈减薄,沿EW向发育了一系列三叠纪—早侏罗世岩浆活动,甚至出现碱性岩,同时形成了一系列金钼铜矿床和金矿床。这也是华北克拉通形成后在北缘遭受的首次克拉通破坏与金矿成矿事件。在白垩纪及其以后,华北克拉通地质演化主要受古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引领,华北克拉通遭受大规模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由此引发金矿的更大规模成矿作用。金矿区变质岩围岩能否提供成矿物质,并不完全取决于Au含量,而是决定于是否发生一种或多种地质作用,能够把岩石中的金活化和萃取出来,同时被热液搬运,并在合适的构造环境下富集。花岗岩类和中基性岩脉对金矿的影响主要是"热机"的作用,是成矿热液(岩浆热液)的提供源,也是部分矿质的可能来源。
郭林楠[10](2016)在《胶东型金矿床成矿机理》文中研究指明胶东金成矿省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是一个主要由前寒武纪基底岩石和超高压变质岩块组成、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发育的内生热液金矿集区。论文聚焦胶东金矿床的成矿机理,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运用扫描电镜、石英热阴极发光、黄铁矿LA-ICP-MS微区原位元素分析、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厘定了成矿系统的源-运-储过程与金的富集机制,构建了胶东型金矿床成矿模式,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胶东金矿床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中-低盐度、富含CO2和少量CH4的变质流体,其δD和δ18O值分别为-68‰-33‰和-3.9‰9.9‰,方解石的δ13C值为-6.7-6.3‰,载金黄铁矿的δ34S值为4.3‰8.9‰,结合区域成矿背景推测其来源于古太平洋俯冲板片及其上覆沉积物;估算金矿床成矿温度、压力和深度分别为328230?C、20040MPa和7.44.0km。(2)区域NE-NNE向断裂带内部结构和成矿流体流动方式的差异导致了金矿化类型的不同;其中区域缓倾断裂带由碎裂岩系和张剪性破裂面组成,其内成矿流体以渗透流为主,控制了蚀变岩型金矿化;次级陡倾断裂带由张性破裂面和密集节理带组成,其内成矿流体以隧道流为主,控制了石英脉型金矿化。(3)高品位的金主要是黄铁矿微裂隙内及颗粒边缘的可见金,主要是由于张-剪性活动与递进脆性变形导致流体-围岩发生硫化反应和成矿流体不混溶,从而致使先成黄铁矿脉动沉淀、破裂和溶蚀,金在黄铁矿内部的微裂隙和矿物颗粒边缘沉淀而形成了大规模金矿床。其中流体不混溶是石英脉型矿体的主导成矿机制并导致了更高的矿石金品位。(4)胶东金矿床低As含量、低Au/Ag比值、发育方铅矿和碲铋矿、以及大量脆性变形与浅成造山型金矿床相近。然而,胶东金矿床具有独特的强烈伸展成矿背景、张剪构造环境、大规模围岩蚀变和俯冲板片脱水的成矿流体来源,其成矿背景-环境和蚀变-矿化特征不同于已有典型金矿床成矿模式,而应属“胶东型”金矿床。
二、胶莱盆地北缘金矿床的成矿年代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胶莱盆地北缘金矿床的成矿年代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胶北隆起中生代壳幔岩浆的混合反应是巨量金质来源的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 样品采集、分析方法与结果 |
2.1 样品采集 |
2.2 分析方法及精度 |
2.3 分析结果及数据处理 |
3 讨论 |
3.1 胶北隆起不同地质体元素丰度特征 |
3.2 胶东地区Au元素地球化学背景 |
3.3 壳幔岩浆混合反应析出巨量金质 |
3.4 中生代玲珑、郭家岭和伟德山三期花岗岩岩浆演化与成矿的耦合 |
3.5 不同地质体对金矿成矿的有利度分析 |
4 结论 |
(2)胶东中生代巨量金矿堆积的深大断裂-临界水耦合成矿机制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1 胶东金矿地质背景的主要特征 |
2 胶东金矿的时空分布规律 |
2.1 金矿空间分布特征 |
(1)断裂控矿 |
(2)蚀变发育 |
(3)赋矿围岩 |
2.2 金矿床时间分布特征 |
2.3 金矿物质成分特征 |
3 从深大断裂-临界成矿机制的角度分析胶东中生代金矿成矿过程 |
3.1 热液矿床水相变控矿理论要点简介 |
3.2 胶东中生代金成矿过程的总体分析 |
(1)基本思路 |
(2)断裂降压的必要性 |
(3)成矿物源 |
(4)矿质沉淀富集的方式和启示 |
3.3 胶东金矿巨量堆积的降压成矿阶段 |
(1)成矿阶段划分 |
①基底阶段: |
②早期降压形成两个大型控矿花岗杂岩体阶段: |
③晚期降压形成(或活化叠加)北东向断裂的控矿阶段: |
(2)盆地断裂体系和三层式结构的重要性 |
(3)胶东金矿巨量堆积的总体过程 |
3.4 热液多金属矿床巨量富集成矿的深大断裂-临界成矿一般性机制 |
(1)建造方面 |
(2)成矿改造方面 |
(3)深大断裂-临界水耦合成矿机制的初步模式 |
4 结论 |
(3)胶莱盆地东北缘龙口—土堆金矿区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 矿床成因 |
2.1 地球化学特征 |
2.2 成矿流体特征 |
2.3 成矿物质来源 |
3 成矿模式构建 |
4 结 论 |
(4)胶东宋家沟金矿中基性脉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 |
2 样品采集及分析结果 |
2.1 样品采集及岩石学特征 |
2.2 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地球化学特征 |
2.3.2 锆石测试结果 |
3 讨论 |
3.1 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
3.2 基性脉岩对金矿化年龄的限定 |
4 结论 |
(5)胶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及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成矿动力学背景 |
1.1.2 构造控矿作用 |
1.1.3 成矿作用时限 |
1.1.4 成矿流体演化 |
1.1.5 成矿后变化和保存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构造控矿作用与构造-热液脉系统特征 |
1.2.2 岩相学和矿相学特征 |
1.2.3 金矿化时限及持续时间 |
1.2.4 成矿流体演化过程 |
1.2.5 成矿后构造-热历史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 |
1.3 论文结构和实物工作量 |
1.3.1 论文结构 |
1.3.2 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 |
2.1 胶东金成矿地质背景 |
2.1.1 变质基底 |
2.1.2 岩浆活动 |
2.1.3 构造格架 |
2.2 牟乳成矿带地质背景 |
2.2.1 断裂构造 |
2.2.2 地层和岩浆岩 |
3 典型金矿床地质 |
3.1 矿床地质 |
3.1.1 乳山金矿床 |
3.1.2 邓格庄金矿床 |
3.1.3 胡八庄金矿床 |
3.1.4 三甲金矿床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化类型 |
3.2.2 矿石矿物组成和金赋存状态 |
3.3 围岩蚀变特征 |
3.3.1 围岩蚀变类型 |
3.3.2 围岩蚀变时空结构 |
4 成矿作用时限和矿体形成机制 |
4.1 控矿构造特征 |
4.1.1 几何学特征 |
4.1.2 运动学特征 |
4.2 石英脉结构特征和热液矿物共生序列 |
4.2.1 高角度剪切脉 |
4.2.2 低角度张性脉 |
4.2.3 矿物共生序列 |
4.3 金成矿作用年代学 |
4.3.1 样品采集与样品特征 |
4.3.2 测试方法 |
4.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4.1 乳山金矿床成矿作用时限 |
4.4.2 断裂动力学,流体压力波动和断层阀行为 |
4.4.3 高角度剪切脉形成过程 |
4.4.4 成矿流体运移与围岩蚀变 |
4.4.5 成矿动力学意义 |
4.5 小结 |
5 成矿流体演化和金沉淀机制 |
5.1 黄铁矿矿相学 |
5.2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5.3 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3.1 黄铁矿微量元素含量 |
5.3.2 黄铁矿微量元素相关性 |
5.3.3 黄铁矿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5.4 讨论 |
5.4.1 成矿流体压力波动下的微量元素分布行为 |
5.4.2 成矿流体演化特征和矿物沉淀序列 |
5.4.3 金沉淀机制 |
5.5 小结 |
6 成矿后构造-热历史演化 |
6.1 成矿后构造-岩浆活动 |
6.1.1 成矿后岩浆活动 |
6.1.2 成矿后构造活动 |
6.2 样品采集和测试分析 |
6.2.1 锆石(U-Th)/He测试 |
6.2.2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 |
6.3 分析结果 |
6.3.1 矿带构造分析 |
6.3.2 锆石(U-Th)/He测试 |
6.3.3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 |
6.4 讨论 |
6.4.1 成矿后热历史 |
6.4.2 矿带剥蚀幅度和勘查意义 |
6.4.3 区域应力转换和地球动力学体制 |
6.5 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认识 |
7.1.1 成矿作用时限和矿体定位过程 |
7.1.2 成矿流体演化和金沉淀机制 |
7.1.3 成矿后构造-热历史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胶东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金富集地球化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工作量 |
第二章 成矿地质构造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宇地层 |
2.1.2 元古宇地层 |
2.1.3 显生宇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 |
2.2.2 断裂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晚三叠世侵入岩 |
2.3.2 晚侏罗世侵入岩 |
2.3.3 早白垩世早期侵入岩 |
2.3.4 早白垩世中期侵入岩 |
2.3.5 早白垩世脉岩群 |
第三章 金矿时空分布及成矿潜力 |
3.1 空间分布 |
3.1.1 焦家式金矿 |
3.1.2 玲珑式金矿 |
3.1.3 蓬家夼式金矿 |
3.2 时间分布 |
3.2.1 典型金矿成矿年龄 |
3.2.2 成矿时代 |
3.3 品位-吨位模型 |
3.3.1 品位-吨位分布特征 |
3.3.2 品位-吨位模型 |
第四章 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 |
4.1 矿床地质特征 |
4.2 热液蚀变矿化特征 |
4.2.1 热液蚀变特征及分带 |
4.2.2 蚀变矿化阶段 |
第五章 成矿地球化学机制 |
5.1 取样和分析方法 |
5.1.1 岩石地球化学 |
5.1.2 流体包裹体 |
5.2 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2 元素质量变化 |
5.2.3 元素富集贫化特征 |
5.3 显微测温方法及结果 |
5.3.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分析 |
5.3.2 显微测温结果分析 |
5.3.3 流体包裹体成分 |
5.4 成矿流体性质 |
5.5 成矿地球化学机制 |
第六章 致矿异常模式及深部找矿指示 |
6.1 钾交代作用及其深部指示 |
6.1.1 蚀变岩的富集贫化 |
6.1.2 元素摩尔比值图 |
6.1.3 钾交代、贵金属和探途元素 |
6.2 不同尺度地球化学指标 |
6.2.1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 |
6.2.2 矿床尺度研究 |
6.2.3 精细尺度研究 |
6.2.4 风化效应 |
6.3 致矿异常模式 |
6.4 总结及勘查指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胶东玲珑金矿田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矿体黄铁矿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对比及对成因的指示(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胶东金矿集区研究历史、现状与问题 |
1.2.2 华北克拉通破坏作用 |
1.2.3 石英脉型矿体与蚀变岩型矿体的特征对比 |
1.2.4 黄铁矿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华北克拉通地质演化 |
2.2 胶东地区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玲珑金矿田地质特征 |
3.1 矿田地质概况 |
3.1.1 矿田地层 |
3.1.2 矿田构造 |
3.1.3 矿田岩浆岩 |
3.2 蚀变岩型金矿床 |
3.2.1 矿体特征 |
3.2.2 矿石特征 |
3.2.3 围岩蚀变与成矿阶段划分 |
3.3 石英脉型金矿床 |
3.3.1 矿体特征 |
3.3.2 矿石特征 |
3.3.3 围岩蚀变 |
3.3.4 成矿阶段 |
第四章 实验分析方法 |
4.1 扫描电镜结构分析 |
4.2 光学阴极发光 |
4.2.1 光学冷阴极发光 |
4.2.2 SEM阴极发光 |
4.3 黄铁矿LA-ICP-MS微区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4.4 黄铁矿原位微区硫-铅同位素分析 |
4.4.1 黄铁矿原位微区硫同位素分析 |
4.4.2 黄铁矿微区原位铅同位素分析 |
4.5 石英氧同位素 |
4.6 独居石U-Pb同位素定年 |
第五章 黄铁矿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
5.1 样品采集与描述 |
5.1.1 样品采集原则 |
5.1.2 样品描述 |
5.2 黄铁矿类型及结构 |
5.2.1 蚀变岩型金矿黄铁矿的类型与结构 |
5.2.2 石英脉型金矿黄铁矿的类型与结构 |
5.2.3 潜在矿源层中黄铁矿特征 |
5.3 成矿期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 |
5.3.1 蚀变岩型金矿体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5.3.2 石英脉型金矿各阶段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5.4 交代作用对黄铁矿微量元素改造作用 |
5.5 潜在矿源层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 |
5.6 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 |
5.6.1 矿石黄铁矿硫同位素特征 |
5.6.2 潜在矿源层黄铁矿硫同位素特征 |
5.7 黄铁矿铅同位素特征 |
第六章 石英原位氧同位素研究 |
6.1 石英矿物学研究 |
6.1.1 蚀变岩型金矿体石英矿物学 |
6.1.2 石英脉型金矿体石英矿物学 |
6.2 蚀变岩型金矿床石英氧同位素 |
6.3 石英脉型金矿床石英氧同位素 |
6.4 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
第七章 成矿年代学 |
7.1 样品的描述 |
7.2 独居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
7.3 胶东地区金成矿作用时代 |
第八章 矿床成因 |
8.1 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 |
8.1.1 黄铁矿微量元素及原位S-Pb同位素的指示 |
8.1.2 石英氧同位素的指示 |
8.2 石英脉型矿体与蚀变岩型矿体成因联系 |
8.3 金的富集机制 |
8.4 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
第九章 主要认识及存在问题 |
9.1 主要认识及结论 |
9.2 存在问题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玲珑金矿田及潜在矿源层微区原位微量元素组成(单位:ppm) |
(8)胶东地区中生代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意义 |
1.2 国内外金矿床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黄金生产、利用与勘探开发简史 |
1.2.2 郯庐断裂及其与金矿床的关系 |
1.2.3 金矿床分类现状与进展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工作量 |
1.4.1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2 实物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岩浆岩 |
2.3 构造 |
2.3.1 郯庐断裂 |
2.3.2 近东西向断裂构造系统 |
2.3.3 北西向断裂构造系统 |
2.3.4 北东向断裂构造系统 |
2.3.5 北北东向断裂构造系统 |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6 胶东地区地质演化 |
2.7 本章小结 |
3 胶东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特征 |
3.1 中生代岩浆岩概况 |
3.2 胶东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特征及空间分布 |
3.3 胶东地区中生代花岗质侵入岩序列 |
3.3.1 晚三叠世花岗岩类 |
3.3.2 晚侏罗世花岗岩类 |
3.3.3 早白垩世中期花岗岩类 |
3.3.4 早白垩世晚期花岗岩类 |
3.4 中生代花岗岩类地球化学与成因探讨 |
3.4.1 晚三叠世花岗岩成因环境 |
3.4.2 晚侏罗世花岗岩成因环境 |
3.4.3 早白垩世中期花岗岩成因环境 |
3.4.4 早白垩世晚期花岗成因环境 |
3.5 岩浆活动序列与构造体制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4 胶东地区金矿床特征 |
4.1 胶东金矿床分布 |
4.2 金矿床类型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2.1 胶东地区金矿床类型 |
4.2.2 胶东地区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4.3 胶东地区金矿床成矿时代 |
4.3.1 同位素测年方法及应用 |
4.3.2 胶东地区玲珑金矿成矿时代 |
4.3.3 胶东地区金矿床成矿时代 |
4.4 胶东地区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 |
4.4.1 硫同位素特征 |
4.4.2 铅同位素特征 |
4.4.3 氢、氧同位素特征 |
4.5 金矿形成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
4.6 本章小结 |
5 胶东地区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5.1 地幔演化对金矿集中区大规模成矿的控制作用 |
5.2 郯庐断裂及区域构造演化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
5.3 断裂构造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
5.4 岩浆活动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
5.5 布格重力异常与金矿的相关性 |
5.6 本章小结 |
6 金矿床成因分区、成矿模式和成矿动力学背景 |
6.1 胶东地块金矿床分区 |
6.1.1 胶东地块金矿床分区简史 |
6.1.2 胶东地块金矿床分区 |
6.2 成矿模式 |
6.3 成矿动力学背景 |
7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华北克拉通金矿床区域成矿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华北克拉通演化与金矿地质背景 |
2 主要金矿集中区地质特征 |
2.1 胶东金矿集中区 |
2.2 冀东—辽西金矿集中区 |
2.3 辽东金矿集中区 |
2.4 小秦岭—熊耳山金矿集中区 |
3 成矿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 |
3.1 成矿差异性 |
3.2 构造体系及其演化对金矿的控制 |
3.3 前寒武纪变质基底与金矿的控制作用 |
3.4 岩浆活动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 |
4 结语 |
(10)胶东型金矿床成矿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胶东金矿床成矿机理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2 焦家和玲珑金矿田是研究胶东金矿床成矿机理的理想选区 |
1.2 科学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3.1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1.3.2 载金矿物特征及金赋存状态 |
1.3.3 成矿流体性质、来源、演化及运移方式 |
1.3.4 胶东金矿床的金沉淀机制 |
1.4 技术路线 |
1.4.1 资料系统收集 |
1.4.2 野外地质观测 |
1.4.3 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 |
1.4.4 黄铁矿微区原位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微量元素分析 |
1.4.5 流体包裹体研究 |
1.4.6 D‐O‐C‐S‐Pb同位素联合分析 |
1.5 论文结构和完成工作量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华北板块地质背景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金矿集区分布 |
2.2 胶东金矿集区地质背景 |
2.2.1 区域岩石建造 |
2.2.2 区域构造格架 |
2.2.3 区域成矿特征 |
2.3 焦家金矿田地质背景 |
2.3.1 控矿构造系统 |
2.3.2 赋矿岩石建造 |
2.4 玲珑金矿田地质背景 |
2.4.1 控矿构造系统 |
2.4.2 赋矿岩石建造 |
3 典型金矿床地质 |
3.1 矿床及矿体地质 |
3.1.1 新城金矿床 |
3.1.2 望儿山金矿床 |
3.1.3 台上金矿床 |
3.1.4 罗山金矿床 |
3.1.5 阜山金矿床 |
3.1.6 玲珑金矿床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石类型 |
3.2.2 矿石结构 |
3.2.3 矿石构造 |
3.2.4 矿石矿物组成 |
3.3 围岩蚀变与成矿阶段 |
3.3.1 围岩蚀变类型 |
3.3.2 围岩蚀变时空结构 |
3.3.3 金成矿阶段 |
3.4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小结 |
4 载金黄铁矿结构与微量元素特征 |
4.1 样品岩相学与矿相学 |
4.1.1 样品选取 |
4.1.2 金矿物特征 |
4.1.3 黄铁矿结构与类型 |
4.1.4 黄铁矿与可见金关系 |
4.2 黄铁矿地球化学特征 |
4.2.1 黄铁矿LA‐ICP‐MS图谱特征 |
4.2.2 黄铁矿微量元素含量 |
4.2.3 黄铁矿微量元素相关性 |
4.3 相关讨论 |
4.3.1 黄铁矿内金的赋存形式 |
4.3.2 黄铁矿和金的成因关系 |
4.3.3 金矿床成因类型指示 |
5 流体包裹体 |
5.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5.1.1 台上金矿床 |
5.1.2 望儿山金矿床 |
5.1.3 罗山和阜山金矿床 |
5.2 显微测温 |
5.2.1 台上金矿床 |
5.2.2 望儿山金矿床 |
5.2.3 罗山和阜山金矿床 |
5.3 激光拉曼光谱 |
5.3.1 台上金矿床 |
5.3.2 罗山和阜山金矿床 |
5.4 流体包裹体组成与密度 |
5.4.1 台上金矿床 |
5.4.2 望儿山金矿床 |
5.4.3 罗山和阜山金矿床 |
5.5 流体不混溶 |
6 同位素地球化学 |
6.1 氢氧同位素 |
6.1.1 望儿山金矿床 |
6.1.2 台上金矿床 |
6.1.3 罗山和阜山金矿床 |
6.2 碳氧同位素 |
6.3 硫同位素 |
6.3.1 望儿山金矿床 |
6.3.2 台上金矿床 |
6.3.3 罗山和阜山金矿床 |
6.4 铅同位素 |
6.4.1 望儿山金矿床 |
6.4.2 罗山和阜山金矿床 |
7 胶东金矿床成矿机理 |
7.1 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 |
7.1.1 同位素组成约束 |
7.1.2 区域岩石和热液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背景 |
7.1.3 成矿流体混合作用 |
7.1.4 水‐岩反应与成矿流体演化 |
7.1.5 绢云母单矿物氢同位素对成矿流体来源的指示 |
7.2 成矿流体性质与演化 |
7.3 成矿流体运移方式 |
7.4 金的迁移形式 |
7.5 成矿温压条件估算 |
7.5.1 望儿山金矿床 |
7.5.2 台上金矿床 |
7.5.3 罗山和阜山金矿床 |
7.6 成矿深度估算 |
7.7 金沉淀机制 |
7.8 胶东型金矿床成矿模式 |
8 结论 |
8.1 主要认识 |
8.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胶莱盆地北缘金矿床的成矿年代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胶北隆起中生代壳幔岩浆的混合反应是巨量金质来源的关键[J]. 田瑞聪,李大鹏,张文,田京祥,于晓卫,耿科,张岩. 岩石学报, 2022
- [2]胶东中生代巨量金矿堆积的深大断裂-临界水耦合成矿机制新探[J]. 胡宝群,高海东,王运,张宝林,吕古贤. 地质力学学报, 2021(04)
- [3]胶莱盆地东北缘龙口—土堆金矿区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J]. 李大兜. 现代矿业, 2020(09)
- [4]胶东宋家沟金矿中基性脉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J]. 何泽宇,申俊峰,王来明,李国武,刘汉栋,张华锋,杜佰松,吴晋超. 世界地质, 2020(03)
- [5]胶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及动力学[D]. 赛盛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6]胶东三山岛北海域金矿床金富集地球化学机制研究[D]. 王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7]胶东玲珑金矿田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矿体黄铁矿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对比及对成因的指示[D]. 林祖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8]胶东地区中生代金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D]. 徐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9]华北克拉通金矿床区域成矿差异性分析[J]. 张连昌,白阳,朱明田,黄柯.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8(04)
- [10]胶东型金矿床成矿机理[D]. 郭林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