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壳温压条件下周口店花岗闪长岩的变形破坏(论文文献综述)
李刚,薛吉祥,刘正宏,董晓杰,李文庆,王师捷[1](2020)在《华北东部晚中生代区域伸展背景下同构造花岗岩体的起源与就位》文中指出花岗质岩浆的起源、迁移及就位是研究大陆岩石圈流变学特性的重要方面。然而,板内伸展背景下同构造花岗岩体的岩浆来源、就位机制和岩浆流动与区域应力场的关系等问题缺乏系统性的总结。晚中生代期间华北板块东部逐渐变为区域伸展体制,同时中浅部地壳形成一系列的韧性剪切带、变质核杂岩和拆离断层,这些伸展构造往往伴有同剪切变形的花岗岩体。因此,华北东部是系统研究板内伸展背景下同构造花岗岩体的最佳区域。本文选取多个典型的同构造花岗岩体,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归纳总结这些同构造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资料,发现多数同构造岩体具有多个岩浆源区,且较早就位的中性岩席(单元)往往来自壳幔混合岩浆或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而较晚的酸性岩席(单元)则主要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这一特点反映了同伸展岩体岩浆源区由深至浅的演化规律,也揭示了区域伸展背景下源自地幔的流体和热量是触发地壳部分熔融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岩浆就位过程中围岩和岩体中形成的定向及变形组构,发现华北东部同伸展岩体的就位模式可分为三大类:以扁平岩床或岩基形式就位于中部地壳的水平韧性剪切带内;岩浆以近直立运移的方式形成长轴平行拆离断层的岩基,就位于变质核杂岩核部或拆离断层下盘;岩浆就位于再活化的先存断裂,通过膨胀作用、挤压围岩获得就位空间并使围岩变形,形成类似底辟作用的就位方式。剪切应力和浮力是影响岩浆运移方向的重要力学参数。岩浆自源区上升的过程中浮力起着主要控制作用,就位于韧性剪切带时剪切应力起着控制作用,就位于浅部地壳的脆-韧性过渡带时浮力的作用再次凸显。
续海金,王国庆,舒坦,刘德民[2](2021)在《北京南观地区构造组合特征及成因机制》文中研究说明北京西山地区广泛发育SE-NW向近乎同时期的逆冲推覆构造和伸展构造,为理解华北克拉通东部构造演化至关重要,而其构造组合特征、变形时代、形成机制和构造动力学背景却没有明确的认识.精细的野外构造研究表明北京西山的南观地区,发育逆冲推覆构造+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组合,形成一种新的构造组合型式:"楔沉式"."楔沉式"构造组合型式的特征:(1)产状相近的一套逆冲断层和正断层,共同构成上窄下宽的楔状褶皱-断层构造;(2)楔状体斜向向下楔入;(3)中间为比较新的地层(倒转向斜),两侧为老的地层.通过对卷入逆冲推覆构造呈"布丁状"透镜体产出的花岗岩脉和闪长玢岩脉进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其形成年龄分别为141±2 Ma和139±2 Ma.结合前人对侵入逆冲推覆构造的(南窖)石英二长岩岩枝的形成时代(128~136 Ma),认为南观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为140~130 Ma,稍早于、或与房山变质核杂岩的形成时代近乎同时.逆冲推覆方向为320°~335°,与变质核杂岩代表的伸展构造的最大拉伸方向(SE-NW向)近乎一致.因此,北京西山地区(乃至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逆冲构造-岩浆活动-伸展构造,这种独特的构造组合型式是构造体制从挤压向伸展转换的体现,也是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构造体现,其形成机制可能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紧密相关.
万乐[3](2020)在《辽宁台里天然岩石流变学研究及其对中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的辽宁台里地区岩石天然流变极为丰富,是研究岩石天然理想场所。台里地区以花岗质岩石为主体,锆石U-Pb结果显示整个台里地区岩浆活动分为四期:太古代后期(~2.5 Ga)的花岗质片麻岩和(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三叠世后期(~222 Ma)的斑状(眼球状)花岗质片麻岩,长英质变粒岩和花岗质细晶岩;晚侏罗世(~156 Ma)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部分的基性脉体;以及早白垩世(~140 Ma)的中-基性岩脉。台里剪切带以NE-SW左行一般剪切为主,带内地质体变形极为发育,形成不同类型的剪切变形标志,包括:剪切面理,石香肠构造、旋转碎斑等。区域变形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第一期变形阶段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时期的花岗质片麻岩和(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片麻理极为发育,产状近直立,主要以NE展布。这一阶段的变形主要是流动性为主,无根褶皱和熔体较为发育,岩石变质主要是以角闪岩相为主,表现出典型的岩浆深熔作用特征。根据早期变形的形态特征推测这一时期花岗质岩石的变形深度在25–21 km范围内。Nd-Hf同位素结果显示这些古老锆石普遍表现出较高的?Hf(t)值(-4.4至+6.5),对应的二阶段年龄在TDM2=3.0–2.6 Ga,与球粒陨石或亏损地幔分异物质具有一致性,表明其源区推幔源物质减压脱水有关,后期受到新生地壳物质的影响,在地球化学方面体现了一个“壳源”假象。三叠世中后期(~220 Ma)形成了区内的斑状花岗岩,长英质变粒岩和花岗质细晶岩。岩石发生了强烈的糜棱岩化,压扁作用和剪切作用极为强烈和普遍,其中的斑状花岗质片麻岩表现出强烈的左行剪切特征,反映其变形深度在16–12 km,变形为中-低温压(450–550°C),属于绿片岩相变质条件,这为第二阶段变形。这一阶段的岩石产出形态不固定,局部以NE-SW和NEE向侵入早期花岗质岩石中;同时期稍晚形成的脉体产出形态不均一,基本可以分为近南北、北东和北西向,以NEE向为主。地球化学证据显示斑状花岗质片麻岩和同期的长英质变粒岩均表现出高K2O/Na2O比值(>0.5),高Sr/Y,高(La/Yb)N特征,表现出典型的埃达克质岩特征,推测这一时期的岩石形成深度范围在(43–36 km),与印支构造运动有关。同期稍晚的~214 Ma花岗质脉体则没有表现类似特征。Nd-Hf同位素结果显示这一时期埃达克质岩石?Hf(t)在-14.1和-22.7之间,对应的两阶段年龄TDM2=2.1–1.8 Ga,?Nd(t)在-12.8和-13.1之间,TDM2年龄为~2.0 Ga,表明台里三叠世的埃达克质岩/斑状花岗质片麻岩与古老下地壳的熔融有关。进入中生代中后期(~150 Ma),形成了区内南、北两侧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表现出明显的脆-韧性变形,以脆性变形为主。劈理、断层和节理在此阶段较为发育,对应的是第三阶段变形,其变形深度<8 km;Nd-Hf同位素结果表明εHf(t)值为-29.36和-38.08,两阶段年龄TDM2=3.0–2.5 Ga,与古老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有关。早白垩世时期的基性脉体发育,基本没有受到强烈的变形作用,推测这一时期的变形深度在0–3 km。整个研究区从北向南,地质体产出形态由北东向近东西向过渡,表明区域受力状态从北西向近南北向发生了改变。矿物位错密度法测得台里南部晚侏罗世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应力差值在51.2 Mpa,大于北部区域的压差应力为35–38 Mpa,表现出差异性变形;整个台里地区中生代中后期的变形岩石应力差值大于其北部的同时期医巫闾山剪切带变形岩石(9.6–13.9 Mpa),表明在侏罗纪晚期,华北板块东缘的变形由南向北呈现出由强向弱的变化趋势,反映地壳的变形由深向浅部转换,区域差异性构造应力向北逐渐减弱。台里地区花岗质岩石K值(K=[ln(X/Y)/ln(Y/Z)]))在大部分在1.26–3.25之间,指示台里的剪切应变属于一般拉伸。早期的花岗质片麻岩和晚期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Wk值普遍具有较高>0.71;中生代早期的斑状花岗质片麻岩Wk集中在0.21–0.66之间;早期岩石受到简单剪切作用较强,中后期岩石则受到纯剪切作用为主,总体上也是表现出一般剪切作用。花岗质片麻岩和斑状花岗质片麻岩之间的黏度比为3.5–4.67;而长英质脉体和(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黏度比在2.8–6。从花岗质片麻岩-斑状花岗质片麻岩-长英质变粒岩强度依次降低;斑状花岗质片麻岩强度大于早期的(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根据长英质脉体在围岩中形成的石香肠构造特征,可以判定细晶岩和含石榴子石细晶岩脉能干性强于花岗质片麻岩和(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矿物的粒径大小和成分差异是导致能干性差异的重要因素,粒径越大,黏度越高;不同矿物含量是影响流变行为另一个重要因素,长石含量越高,云母含量越低,岩石黏度越高。华北板块东缘岩石圈从新太古代到中生代早期普遍发生了抬升,导致了岩石圈厚度的减薄(减薄程度达到~9 km),对应着地质体的变形从早期的无根褶皱和熔体相向中-浅部的糜棱岩化和剪切作用过渡;三叠世埃达克质岩反映这一时期的岩石圈厚度的增加,可能与北部的古亚洲洋俯冲作用有关。中生代晚期的构造活动主要受到太平洋构造域控制,导致了岩石圈厚度的破坏和减薄,以及脆-韧性变形发生。前侏罗世的构造活动则主要受到古亚洲洋和扬子板块碰撞影响,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华北板块东部复杂的变形样式组合,这种过程一直持续到中生代后期。
张萌萌[4](2020)在《北太行中生代麻棚岩体的成因及其冷却固结条件》文中提出阜平麻棚岩体位于太行山北段,石湖金矿的西北部,侵入新太古代阜平杂岩的早白垩世岩体。岩体具有明显的岩相分带现象,由边缘至中心相岩性分别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各相带内部普遍发育暗色微粒包体。其成因有岩浆混合、同岩浆分异或下地壳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等不同认识。麻棚岩体各相带的成因及相互关系研究对深入理解侵入体环带成因和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麻棚岩体作为石湖金矿的成矿地质体,其成因研究对中生代早白垩世金矿成矿作用特点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该岩体各相带及其中的暗色微粒包体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观察、锆石U-Pb定年、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分析工作,得到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岩石学和矿物学结构特征,如暗色微粒包体中发育有针状磷灰石和角闪石、寄主岩石发育有港湾状和浑圆状石英、钾长石周围发育由斜长石和石英构成的蠕英石、暗色微粒包体内锆石显示有高温熔蚀结构等现象是岩浆混合结果。寄主岩石与暗色微粒包体的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同样显示该岩体为岩浆混合结果,这也进一步得到Sr-Nd同位素的支持。2.与典型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比较后认为麻棚岩体不宜称为埃达克岩,建议称之为高Ba-Sr花岗岩。3.锆饱和温度计、角闪石-斜长石温度计、角闪石全铝压力计、角闪石-黑云母温压计、黑云母氧逸度计等方法估算了麻棚岩体各相带岩浆冷却固结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结果显示从边缘相至中心相固结压力、温度逐渐降低,氧逸度逐渐升高,指示麻棚岩体由边缘相至中心相依次冷却固结的特点。4.与北太行山岩浆带其它岩体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显示各岩体自北向南侵位压力逐渐降低,推测北太行山各矿床矿种的变化可能与岩体的侵位深度有关。
孙彦琪[5](2020)在《辽南地区混合岩的变质-变形特征及区域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合岩形成于地壳深熔作用,不仅与区域花岗岩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而且对造山带的演化也具有指示作用。辽南位于辽东半岛南部,太古界的表壳岩系经历中生代的地壳重熔,形成广泛的混合岩和混合岩化片麻岩。本文围绕辽南混合岩,进行区域构造、显微构造、岩相学、构造年代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辽南地区混合岩的发育过程,对应的区域地质事件,以及在造山带演化中的意义。辽南地区岩石多被改造为片麻岩,发育NWW-SEE向的区域性片麻理,核-边部发育较典型的混合岩。通过野外观察,根据构造特征将其分为条带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析离状混合岩和揉流状混合岩。混合岩中浅色体富集长石、石英等熔体矿物,中成体和暗色体为熔体提取后富集黑云母、角闪石的基质。暗色体中普遍存在粗粒角闪石包裹圆形长石、石英等矿物,指示黑云母的熔融反应为:Bt+Pl+Qtz+Fluid=Hbl+melt。部分岩石的显微特征表现为黑云母具有平直的边界和稳定的结构,甚至不含黑云母,则发生反应:Pl+Kfs+Qtz+Fluid=melt。应用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结果认为,下盘核部地区半原地-异地混合岩结晶条件为704755℃,5.15.8kbar,而边缘地区原地-半原地混合岩结晶条件为783843℃,6.77.3kbar。下盘核部地区发育岩浆锆石,边缘地区发育变质锆石,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辽南混合岩形成于中晚侏罗世(163±5Ma)。地球化学结果显示混合岩浅色体属于低钾拉斑系列,侏罗纪花岗岩属于钙碱性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二者均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具有成因上的联系。边缘龙口地区混合岩形成于25km,温压条件较高为783843℃,6.77.3kbar,岩石熔融程度较高;其他地区,异地浅色体迁移至19km处结晶形成混合岩。区域上地热增温率在32.737.6℃/km,对应晚侏罗世(163-150Ma)岩石圈伸展减薄,软流圈上涌的构造背景,“源区”岩石发生熔融,在混合岩区形成富Ca,亏损HFSE的浅色体,相对地,花岗质岩浆则富K和HFSE元素。
张攀[6](2020)在《西准噶尔中部晚古生代构造体制转变及古洋盆性质》文中研究表明中亚造山带(CAOB)是古亚洲洋俯冲-闭合过程中不同构造单元增生拼贴的产物,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显生宙增生型造山带。西准噶尔位于中亚造山带西南部,为研究中亚造山带增生造山过程和大陆地壳生长机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窗口,历来备受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蛇绿混杂岩作为造山带中标志性的岩石-构造单元,其内部记录了洋盆打开、俯冲-增生和最后闭合过程的诸多关键信息,是研究古构造格局和造山过程的重要地质载体。本文以西准噶尔中部克拉玛依后山地区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及其相邻的石炭纪碎屑浊积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精细的野外地质填图为基础,开展了详细的构造变形解析、岩石地球化学、碎屑锆石年代学和地球物理等多学科研究工作,综合区域上前人的资料和研究成果,讨论西准噶尔中部晚古生代洋盆性质、古构造格局和洋-陆转换过程,为研究中亚造山带西南部增生造山过程提供重要的约束。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具有相似的野外出露特征,二者主体均呈近北东走向,与两侧石炭纪地层呈高角度断层接触。蛇绿混杂岩内部发育较齐全的蛇绿岩类岩石组合,但是蛇绿岩的原始层序已被构造肢解,表现为典型的“岩块在基质中”结构。蛇纹石化橄榄岩、辉长岩、异剥钙榴岩、枕状玄武岩、硅质岩、灰岩和碎屑砂岩等呈不同尺寸的构造岩块,混杂分布在强片理化的蛇纹岩基质内。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两条蛇绿混杂岩中的蛇绿岩类岩石具有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中镁铁质岩石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辉长岩和拉斑玄武岩,第二组为碱性玄武岩。辉长岩和拉斑玄武岩兼具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岛弧拉斑玄武岩(IAT)的性质,其源区为受俯冲流体交代的浅部亏损地幔,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碱性玄武岩具有典型洋岛玄武岩(OIB)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地幔热点相关的海山环境。另外,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形成环境为介于大陆边缘和远洋之间。克拉玛依后山地区石炭纪地层代表了一套残余洋盆环境下的深海-半深海相的火山碎屑浊积岩沉积,其基底为晚古生代的残余洋壳或蛇绿混杂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石炭纪地层自下而上应为希贝库拉斯组、包谷图组和太勒古拉组,残余洋盆的沉积一直可持续到晚石炭世莫斯科阶。石炭纪地层中褶皱构造十分发育,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类为区域上填图尺度的轴面近直立的复式褶皱(F1);第二类为横跨叠加在早期F1褶皱之上的枢纽近直立的“S”形拖曳褶皱(F2)。不同岩石-构造单元详细的构造解析揭示,研究区主要经历了三期晚古生代的构造变形。第一期(D1)为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内零星保留的叠瓦状逆冲构造,与早期的俯冲增生有关。第二期(D2)为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中北东走向的高角度右旋剪切变形,蛇绿混杂岩主体受控于该期变形,内部广泛发育指示右旋剪切变形的运动学标志,主要包括S-C组构、不对称透镜体、擦痕阶步和旋转碎斑等,变形时间为晚石炭世晚期。第三期(D3)为北东走向的左行走滑变形,该期变形切割了研究区内所有的晚古生代岩石-构造单元,并且叠加改造了早期的构造行迹,其变形时间开始于二叠纪。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在晚石炭世晚期残余洋盆闭合之后,通过右旋剪切变形(D2)构造就位于上覆石炭纪地层之中,现今带状展布的蛇绿混杂岩均不具备独立的块体/板块缝合带的构造边界意义。基于蛇绿混杂岩及围岩的构造、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等综合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西准噶尔中部晚古生代古洋盆演化和构造体制转变的新模式。(a)泥盆纪弧后盆地阶段:中西准噶尔克拉玛依后山地区在泥盆纪期间处于弧后盆地的演化阶段,盆地内部发育有热点海山构造;(b)石炭纪残余洋盆阶段:受俯冲作用的影响,弧后盆地规模逐渐缩减,在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南北两肢的约束下,演化为小型的残余洋盆,并接受周围火山碎屑物质的快速填充,形成了厚层的石炭纪火山碎屑沉积岩;(c)晚石炭世洋-陆转换阶段:中亚造山带西段在晚石炭世发生大规模的洋盆闭合和块体碰撞事件,中西准噶尔残余洋盆也在该时期最终闭合,受区域上碰撞挤压应力的影响,石炭纪地层发生大规模的褶皱变形,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通过右旋剪切变形构造就位于石炭纪地层之中;(d)晚石炭世末期-二叠纪陆内演化阶段:西准噶尔进入陆内演化阶段,发育大规模的后碰撞岩浆活动和相继的陆内左行走滑变形,左行走滑变形叠加改造了早期的构造行迹,并且最后奠定了西准噶尔现今的构造格局。
黎乙希[7](2020)在《下扬子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东部下扬子地区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记录着该地区的深部地质过程,对理解该处的构造–岩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岩石以花岗岩类为主,包括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闪长岩和石英二长玢岩这几种岩性。滁州地区除发育与Cu-Au矿化相关的早白垩世埃达克质岩外,还出露铜井山闪长岩。它们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6~120 Ma,并在129 Ma左右达到峰值。通过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上述的张八岭隆起带中酸性岩可划分为两类:低镁中酸性岩,具有更加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和低的Mg#值(<50);高镁中酸性岩,具有富集程度较弱的Sr–Nd同位素组成和高的Mg#值(>50)。这些中酸性岩均具有较高Al2O3和Sr含量以及较高的Sr/Y、(La/Yb)N和(Dy/Yb)N比值,而Y和Yb含量较低,显示埃达克岩的特征。此外,它们具有较低的87Sr/86Sr(t)初始值和负的εNd(t)和εHf(t)值以及相对低的全岩Pb同位素组成,与同期的大别造山带高Sr/Y花岗岩的特征相似。综合它们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低镁中酸性岩是由原位加厚下地壳高压无水熔融形成的,而加厚的原因可能与该地区三叠纪大陆俯冲和碰撞有关。高镁中酸性岩则来自于拆沉下地壳的部分熔融,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了反应。放射成因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中酸性岩来源于扬子板块下地壳,而源区有重熔的新元古代–古元古代陆壳物质的加入。铜井山闪长岩具有高钾特征,具有高的Mg#和Mg O含量,轻重稀土分馏明显,不具有明显Eu负异常,富集LILEs而亏损HFSEs,具有较高的Sr/Y值及(La/Yb)N值但Y和Yb含量较高,推测是由被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镁铁质岩浆和加厚的或拆沉的榴辉岩相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长英质岩浆发生岩浆混合作用后形成的。通过磷灰石原位主量及微量元素分析可知,张八岭隆起带中酸性岩形成过程中有含Cl热液相的出熔,具有相对较低的挥发份含量。另外,计算结果表明张八岭隆起带中酸性岩和铜井山闪长岩的成岩温度相对较低(<800℃),并具有较低的氧逸度,均表现出不利于Cu-Au成矿的特征。对比长江中下游北外带和沿江带晚中生代岩浆作用,提出的构造–岩浆演化模型为:郯庐断裂导致了张八岭隆起带底部加厚的岩石圈山根的拆沉,而拆沉的下地壳熔融产生了高镁中酸性岩,随后这岩浆上升侵位导致研究区原位隆起的形成,而俯冲古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崎板块)后撤时,晚中生代岩浆岩形成于强烈扩张的环境,导致这些早白垩世岩体均具有弧后岩浆作用的特征。
张哲坤[8](2020)在《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文中指出东亚大陆濒临西太平洋,至少从早侏罗世开始大地构造演化受到来自西太平洋板块(古太平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俯冲叠加作用的影响。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对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重大地质事件,如华北克拉通破坏、燕山运动、华南大陆再造过程、中国东部含油气盆地和大规模金属矿产资源的形成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对于古太平洋俯冲的详细过程,以及与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等重大科学问题,仍存在认识上的分歧和不足。本文选择中国东部典型的构造带及岩浆岩为对象,开展详细的构造变形及岩浆岩分布研究,试图通过中国东部构造-岩浆耦合特征,揭示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历史以及对东亚大陆的影响。东北亚地区广泛发育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相关的岩浆活动及增生杂岩带,是研究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细节过程的绝佳位置。本文通过对华北北缘、山东半岛、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地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及斑岩型-矽卡岩型矿床时间和空间分布进行统计梳理发现:侏罗纪的岩浆岩和矿床分布近似呈NNW向展布,并且显示从早侏罗世到晚侏罗世由NE向SW迁移的特征,指示侏罗纪古太平洋向SW方向俯冲;白垩纪岩浆岩和矿床分布近似呈NE向,并且显示从NW向SE迁移,指示古太平洋板块白垩纪向NW方向俯冲并向SE方向后撤。我们认为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转向可能发生在晚侏罗世,由SW转为NW。另外,我们发现:早侏罗世郯庐断裂带局部复活,朝鲜半岛湖南剪切带发生强烈的右行韧性剪切活动,日本船津剪切带也发生强烈的右行韧性剪切;而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带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运动,湖南剪切带和船津剪切带发生强烈的左行脆性剪切活动,同样指示了早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向SW方向俯冲而早白垩世俯冲方向转为NW向。华北克拉通南缘秦岭-大别造山带晚中生代发生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伴随着广泛的岩浆活动与Mo?Cu?Au成矿作用。早中侏罗世(190?160 Ma)南秦岭大巴山向SW发生逆冲推覆形成弧形构造带,该时期大别-苏鲁造山带也发生显着的抬升剥蚀。值得注意的是,晚三叠世华北克拉通与华南板块碰撞拼合完成并转为碰后伸展,以广泛发育A型花岗岩、环斑花岗岩、煌斑岩为主要特征。因此,秦岭-大别山造山带早中侏罗世的陆内造山活动应该与古太平洋板块向SW俯冲远程效应密切相关。从160 Ma开始,秦岭-大别造山带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以及斑岩型-矽卡岩型Mo?Cu?Au矿床,岩浆岩显示了高的氧逸度特征。此外,山阳-柞水地区出露一系列与斑岩铜矿相关的高镁埃达克岩,地球化学指标显示高镁埃达克岩来源于古太平洋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因此,我们认为160Ma可能为转折点,标志着秦岭-大别构造体制由挤压开始转为伸展,这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由SW转为NW向密切相关。燕山运动的提出至今近一个世纪,关于其时空范围和动力学背景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大的争议。本文通过详细的构造分析和模拟实验,提出燕山运动是晚中生代环华北克拉通周缘强烈的陆内造山运动,构造行迹应该与缝合带的展布方向基本一致,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WE向或NE向。该时期华北克拉通北缘阴山-燕山构造带发生广泛的向南或向北的逆冲构造并伴随着右行走滑活动,秦岭-大别造山带也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断裂和逆冲构造,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带发生显着的左行走滑活动,太行山构造带发生显着的挤压抬升。我们认为这与古太平洋板块向NW方向俯冲挤压促使华北克拉通向欧亚大陆内部楔进,沿着克拉通边缘和构造薄弱带发生强烈的陆内造山作用,这个认识得到了沙盘模拟实验的很好验证。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机制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认识,但目前基本形成共识,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这个过程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板片俯冲到底有什么物质贡献一直都不是很清楚。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华北北缘云蒙山岩体、房山岩体具有非常高的氧逸度特征,统计发现高氧逸度岩浆在华北非常广泛。研究表明,高氧逸度特征既不是来源于基底岩石,也不是通过岩浆演化过程逐渐累积,而是氧化性物质输入导致。至少从早侏罗世开始华北克拉通就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经历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大量的板片释放的流体和熔体进入地幔楔并交代地幔楔,使其逐渐发生氧化,在此过程地幔楔的强度逐渐降低,是克拉通破坏的前奏。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发生重要的岩石圈减薄,大量的氧化的镁铁质岩浆底侵与长英质岩浆混合可能是高氧逸度岩浆形成的主要途径。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及古太平洋俯冲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容易被混淆,本文提出了一个模型来简要阐述三者之间的联系。燕山运动主要以中晚侏罗世(170?165 Ma)和早白垩世(140?135 Ma)两期挤压幕为主要特征,所以该时期古太平洋以向西方向俯冲为主要运动方向;而135 Ma之后,华北克拉通发生岩石圈减薄和破坏,以强烈的伸展变形和广泛的岩浆活动为主要特征,对应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板片后撤的过程。因此,燕山运动和华北克拉通破坏均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密切相关,只是分别对应了在不同的俯冲时期并具有不同的俯冲方向和角度。房山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是一个同心环状岩体。研究表明它是一个多批次岩浆脉动增量生长的岩体。岩体主要由四个侵入单元组成并包含丰富的镁铁质包体。通过详细的锆石U-Pb定年表明,岩体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活动在132.5?128.7 Ma之间。岩浆从深部岩浆房抽提并快速上升在10?16 km浅部地壳就位。锆石的微量元素、Hf同位素组成表明四个侵入单元和镁铁质包体的特征显着不同,指示它们分别来源不同的岩浆批次。这些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水平,是通过镁铁质岩浆及分异的残余熔体以及部分熔融的地壳熔体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基于锆石CL图像,我们发现镁铁质包体中出现4类锆石,包括类型1(深源晶和自结晶)、类型2(捕获晶)、类型3(核-边结构)、类型4(重结晶),它们记录镁铁质岩浆的整个演化历史。部分类型1锆石并不是形成于侵位水平,而是形成于深部岩浆房,被侵位的岩浆裹挟上来的。大部分的类型2锆石是镁铁质岩浆穿过浅部岩浆房从粗粒二长岩中捕获的。类型3锆石显示核-边结构,指示捕获的锆石在镁铁质岩浆继续生长的过程。类型4锆石呈现了分区结构或补丁状结构,显示类型1锆石与熔体相互作用,富Th-REE-P的锆石逐渐被替代形成富Hf的锆石和磷钇矿等,暗示了镁铁质岩浆与长英质岩浆混合过程。本文展示了锆石成分和形貌研究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工具来揭示复杂的岩浆演化系统。
韩吉龙[9](2019)在《吉林省桦甸市溜河地区典型金矿床成因与成矿动力学背景》文中研究表明溜河地区位于吉林省桦甸市东南约55km,该区地处中国东北部陆缘中亚造山带与华北克拉通接合部位的克拉通一侧,其北侧毗邻我国、乃至世界着名的重要黄金产地之一的夹皮沟金矿集区。近年来,随着在夹皮沟矿集区及其外围找矿勘查力度的增大和研究工作的深入,相继在夹皮沟矿集区南部的溜河地区勘探出头道溜河、六批叶、蜇麻沟、碱草沟、冰湖沟、老岭、老岭二段、乃至沟等大中小型金矿床,以及一批具有成矿远景的矿化点,据不完全统计,金的总储量超过70吨,说明溜河地区有望成为与夹皮沟金矿田相媲美的大型-超大型金矿田。但是,由于该区内金矿床的发现、勘探、开采相对较晚,对于区内矿床地质、矿床成因、成矿地质过程、成矿动力学背景等方面的研究十分薄弱,进而严重制约了该区找矿勘查方向,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突破。基于此,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选取了溜河地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头道溜河、冰湖沟和六批叶三座金矿床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矿床地质、矿床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成矿年代学研究,以及与成矿密切相关侵入岩(特别是脉岩)的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区域地质、矿床成因等方面研究成果,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溜河地区金矿床、矿体的分布和产出主要受控于区内一系列NW、NE向张扭性、压扭性的次级断裂构造,以及NW、NE、EW向断裂交汇处角砾岩筒构造;按照矿体类型可分为角砾岩型金矿床(如头道溜河、冰湖沟)和石英脉型金矿床(如六批叶、碱草沟、老岭);成矿作用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成矿早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成矿主阶段)、石英-碳酸盐(成矿晚阶段);围岩蚀变较为发育,如钾化-黑云母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等;矿石矿物以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金银矿/银金矿+黄铜矿±毒砂±磁黄铁矿±斑铜矿的矿物组合为特征;脉石矿物则以石英+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矿物的矿物组合为特征。2.溜河地区三座典型金矿床的成矿早阶段-主阶段均发育PC型(pure CO2)、P型(CO2–H2O–NaCl)和W型(NaCl–H2O)包裹体,晚阶段只发育W型包裹体;结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成分分析和氢氧同位素结果,揭示三座金矿床的初始含矿流体整体上属于中温、中低盐度、弱还原的CO2-H2O-NaCl热液流体体系;成矿过程中流体与围岩存在强烈的水岩反应,流体沸腾作用是导致溜河地区金沉淀的重要机制;成矿晚阶段随着温度的逐渐减低和大气降水的持续加入,成矿流体已逐渐演化为以H2O为主的流体。3.氢-氧同位素特征揭示,溜河地区三座典型金矿床的初始含矿流体具有相同的起源,即具有幔源岩浆性质的深源岩浆水,成矿晚阶段存在大气水的加入;硫-铅-锶同位素特征揭示成矿物质具有壳源和幔源两个源区的贡献,可能来自深部下地壳具有I型富集地幔属性的壳幔混合源区。4.本次研究获得头道溜河金矿床成矿主阶段金属硫化物Rb-Sr等时线年龄为177.7±1.7Ma,与成矿相关的侵入岩年龄为174~177Ma;冰湖沟金矿主阶段黄铁矿Rb-Sr等时线年龄为176.4±2.2Ma,热液胶结角砾岩形成年龄为176±1Ma,与成矿相关的侵入岩年龄为171~175Ma;六批叶金矿床中与成矿相关侵入岩年龄为173~176Ma。通过与夹皮沟矿集区已有成矿(岩)年代学数据对比,本次研究认为溜河地区金成矿作用发生在中侏罗世(171~178Ma),与夹皮沟矿集区内金成矿时间一致,揭示溜河地区乃至夹皮沟矿集区内金成矿作用并非独立事件,而是成矿作用集中于中侏罗世(170~178Ma)的区域性金成矿事件,并且与区内的中-酸性岩浆作用之间具有直接关系。5.通过对成矿相关侵入岩的元素地球化学、Hf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本次研究认为溜河地区金矿床成矿相关侵入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下的伸展环境,与古太平洋向欧亚大陆之下俯冲作用有关。其中,花岗质岩石起源于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底侵提供热能,促使加厚的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酸性岩浆;而闪长质岩石则是起源于玄武质岩浆与壳源酸性岩浆发生混合作用形成的中性岩浆。6.通过矿床地质、控矿构造、岩浆作用、流体演化、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等方面的研究,本次研究建立了溜河地区中温热液型金矿床的成矿(岩)地球动力学模式:(1)晚三叠世(>210Ma),研究区处于古亚洲洋闭合,华北克拉通与西伯利亚克拉通撞拼后的伸展环境,引发大规模的幔源岩浆上侵,造成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基性-超基性岩,这个过程的壳幔作用可能促使金、铜等成矿元素的初步富集。这一时期形成的夹皮沟韧性剪切带,以及一系列NW、NE、NEE、EW向次级断裂,为含矿流体的向上运移和成矿相关脉岩的侵位提供通道和就位空间。(2)早侏罗世(198~180Ma),俯冲板片流体交代地幔楔形成幔源玄武质岩浆,该玄武质岩浆上升底侵至下地壳底部,并提供热量,促使新太古代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质岩浆上升侵位,形成了以二长花岗岩为主的中酸性侵入岩,这个过程可能促使成矿元素在下地壳中不断富集。(3)中侏罗世(178~170Ma),俯冲板片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携带大量成矿元素和以CO2为主的流体,底侵加热古老加厚下地壳,促使其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达克质酸性岩浆房。随着过程的持续,致使玄武质岩浆和与埃达克质岩浆发生混合,形成中型岩浆房,同时两种岩浆的相互作用促使成矿元素在该岩浆体系中不断迁移和富集。随后,两种岩浆上侵至一定深度,岩浆发生不混溶作用,形成以CO2、H2O为主的初始含矿流体。含矿流体同样沿着次级断裂(主要为NW、NE向断裂)向上运移,与围岩发生了强烈水岩反应产生一系列的围岩蚀变。在地壳浅部减压降温,含矿流体发生沉淀;伴随着降温和减压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导致CO2和H2S等气相成分的大量逸出(局部存在角砾岩化作用),致使含矿流体发生沸腾作用,造成金-硫络合物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进而金和其他金属硫化物沉淀,最终形成溜河地区众多的中温热液型金矿床。
张丽琪[10](2019)在《北祁连—阿拉善地块南缘古生代碰撞后岩浆作用及深部过程》文中提出造山运动的不同阶段会产生各种类型的岩浆作用。在造山阶段的晚期,由于岩石圈伸展和地幔软流圈物质上涌,形成碰撞后岩浆作用。通过对造山带碰撞后岩浆作用的研究,可以对岩石圈深部的热状态和深部作用过程提供有效信息,这有助于理解造山带晚期构造岩浆演化、壳幔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和地壳生长等重要科学问题。祁连造山带是我国中央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出露早古生代不同类型的侵入岩和火山岩,它们记录了祁连造山带的演化过程。然而,前人对北祁连碰撞后的岩浆作用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对其产生的深部动力学机制还存在争议,尤其是对北祁连北部河西走廊过渡带和阿拉善块体南缘出露的古生代侵入岩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根据北祁连的研究现状,本文以北祁连到阿拉善块体南缘的古生代侵入岩类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野外地质、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Sr-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探讨这些碰撞后岩浆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岩石成因,通过与北祁连和阿拉善内部古生代岩浆作用的对比,揭示北祁连-阿拉善块体南缘古生代岩浆岩形成的深部动力学过程。本文获得的主要认识有:1.对北祁连—阿拉善南缘碰撞后岩浆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合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成因类型,将它们划分为五个时间段,分别为440 Ma、430425 Ma、425410 Ma、410400 Ma和320250 Ma。440 Ma包括芨岭和西井角闪辉长岩、西井高Ba-Sr花岗岩类、莲花山和孟家大湾高Sr/Y花岗闪长岩。430425 Ma包括低Sr/Y的孟家大湾I型石英闪长岩和杨前大山I型花岗闪长岩。425410 Ma主要为新开沟和圣容寺A型或碱性长石花岗岩。410400 Ma包括西井高Ba-Sr花岗岩。320250 Ma出露小口子辉长岩和西井北侧辉石岩。2.440 Ma芨岭和西井角闪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和高的Th/La和Th/Yb比值说明芨岭和西井角闪辉长岩来自受到俯冲带沉积物作用的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西井高Ba-Sr侵入岩类的SiO2变化较大,包括二长闪长岩、二长岩和石英二长岩。西井高Ba-Sr侵入岩系列具有演化的Sr-Nd-Hf同位素组成,并具有低的Ba/Th、Sr/Th比值和高的Th含量、Th/Ce比值,这些特征表明高Ba-Sr岩体源区有陆源沉积物加入的贡献。通过主微量元素模拟计算,本文认为该高Ba-Sr侵入岩在4-6 kbar条件下经过了约60%的分离结晶作用,分离结晶主要矿物为角闪石,少量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利用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约5%的板片来源沉积物加入到高Ba-Sr岩浆的地幔源区。莲花山和孟家大湾高Sr/Y花岗闪长岩具有高的Sr/Y比,低的Y和HREE含量,它们与碰撞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相关。430425 Ma孟家大湾石英闪长岩和杨前大山花岗闪长岩同样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它们都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类,具有相似的Sr-Nd-Hf同位素组成,表明它们的源区可能相同,主要为中元古代壳源物质。425410 Ma新开沟似斑状花岗岩具有高的FeOT/(FeOT+MgO),高的REE,HFSE(特别是Zr、Nb和Y)和高的锆石饱和温度(TZr=844864℃),认为是低压条件下酸性地壳物质高温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新开沟细粒花岗岩和圣容寺碱性长石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与同时期铝质A型花岗质岩浆的分异相关。410400Ma西井高Ba-Sr花岗岩是在低压条件下(1-2 kbar),与早期高Ba-Sr花岗岩类相似组成的中性岩浆经过约7080%分离结晶形成。小口子辉长岩(317 Ma)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来源于幔源物质的部分熔融。西井辉石岩(256 Ma)有较高的堆晶成分,认为来自亏损地幔来源基性母岩浆堆晶作用形成。3.北祁连-阿拉善地块南缘碰撞后岩浆作用在时空分布上都表现出多样性和规律性。总体上早古生代岩体形成的时代从南北往中部逐渐变小,岩石类型上早古生代从南北往中部也发生变化,从两侧的高Sr/Y花岗闪长岩、高Ba-Sr花岗岩类和角闪辉长岩,向内侧形成低Sr/Y的I型花岗岩类和中部地区形成圣容寺和新开沟碱性长石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及北侧西井少量高Ba-Sr花岗岩。晚古生代小口子和西井基性岩沿着龙首山断裂分布,更加靠近阿拉善地块。4.北祁连-阿拉善地块南缘早古生代碰撞后岩浆作用不同岩石类型和时空的变化可以用岩石圈拆沉作用来解释。中祁连和阿拉善块体碰撞之后增厚岩石圈发生拆沉,首先拆沉作用发生在加厚岩石圈边部,形成了高Sr/Y、高Ba-Sr花岗岩类和角闪辉长岩。随着软流圈物质上涌,岩浆作用往中部迁移,形成低Sr/Y的I型花岗岩类。拆沉作用晚期,岩石圈进一步伸展,减薄的中酸性地壳部分熔融形成中部圣容寺和新开沟碱性长石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高Ba-Sr花岗岩也是在拆沉作用晚期低压条件下高Ba-Sr中性岩浆经过分离结晶作用形成。晚古生代岩体只在阿拉善南缘龙首山地区少量出露,可能与古亚洲洋向南俯冲碰撞过程中查干楚鲁弧后盆地的发展相关。通过对北祁连和阿拉善块体结合带古生代岩浆作用研究发现,早古生代北祁连到阿拉善地块南缘岩浆活动主要受控北祁连早古生代构造运动的波及,晚古生代转而受中亚造山带对阿拉善块体构造运动的影响。
二、地壳温压条件下周口店花岗闪长岩的变形破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壳温压条件下周口店花岗闪长岩的变形破坏(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东部晚中生代区域伸展背景下同构造花岗岩体的起源与就位(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北东部中生代期间的构造体制 |
2 典型同构造花岗(质)岩体的地质概况 |
2.1 辽南-万福变质核杂岩 |
2.2 医巫闾山(瓦子峪)变质核杂岩 |
2.3 房山岩浆穹窿 |
2.4 玲珑变质核杂岩 |
3 花岗质岩浆的起源 |
3.1 中-晚侏罗世岩体 |
3.2 早白垩世岩体 |
3.3 岩浆源区的时-空规律 |
4 同构造岩体的就位机制 |
4.1 深部扁平侵入体 |
4.2 强伸展拆离体系侵入体 |
4.3 弱伸展体系 |
5 岩浆侵位与应力场 |
5.1 岩浆上升阶段 |
5.2 水平韧性剪切带 |
5.3 脆-韧性过渡带 |
5.4 底辟作用 |
6 结论 |
(2)北京南观地区构造组合特征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 |
2 研究方案与分析方法 |
2.1 野外实测 |
2.2 锆石CL图像 |
2.3 锆石U-Pb定年分析 |
3 构造组合的特征 |
3.1 变质核杂岩构造 |
3.1.1 岩体侵位隆升 |
3.1.2 结晶基底糜棱岩化 |
3.1.3 拆离断层 |
3.1.4 盖层 |
3.2 逆冲推覆构造 |
4“布丁状”岩脉的形成时代和成因 |
5 逆冲推覆构造的厘定 |
6 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
7 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 |
8 区域构造意义 |
8.1 近N-S向挤压构造 |
8.2 SE-NW向挤压和伸展构造 |
9 结论 |
(3)辽宁台里天然岩石流变学研究及其对中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花岗岩概述 |
1.2 岩石流变学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4.1 项目来源和完成的工作量 |
1.4.2 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华北板块 |
2.2 台里地区 |
2.2.1 自然地理概述 |
2.2.2 区域地质演化 |
2.2.3 区域地层概况 |
2.2.4 区域岩浆岩 |
第三章 韧性剪切带及变形标志 |
3.1 韧性剪切带 |
3.2 剪切变形标志 |
第四章 地球化学特征 |
4.1 年代学 |
4.2 全岩主微量特征 |
4.3 ND-HF同位素特征 |
第五章 岩石流变学特征 |
5.1 矿物变形机制 |
5.2 岩石变形特征 |
5.3 有限应变 |
5.3.1 有限应变测量的原理 |
5.3.2 测量方法 |
5.3.3 测量结果 |
5.4 中生代时期应力状态特征 |
5.4.1 应力差值的计算 |
5.4.2 矿物的位错 |
第六章 岩石能干性 |
6.1 岩石的能干性对比 |
6.2 构造流变计 |
6.3 应变折射 |
6.4 矿物粒度的影响 |
第七章 岩浆的深熔作用 |
7.1 深熔作用的标志 |
7.2 岩浆深熔证据 |
7.3 岩浆深熔地质意义 |
7.4 变形的温压条件 |
第八章 大地构造环境 |
8.1 大地构造 |
8.1.1 地幔柱模型 |
8.1.2 扬子板块俯冲模型 |
8.1.3 古亚洲洋构造域 |
8.1.4 古太平洋构造域 |
8.1.5 岩石圈的减薄和破坏 |
8.2 华北板块晚中生代岩浆和变形作用 |
8.3 台里地区研究意义 |
第九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北太行中生代麻棚岩体的成因及其冷却固结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岩浆混合研究现状 |
1.2.2 埃达克岩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工作量 |
1.4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理交通概述 |
2.2 区域地质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岩浆岩 |
2.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麻棚岩体地质与岩相学特征 |
小结 |
第4章 麻棚岩体锆石特征及年代学 |
4.1 样品采集及测试 |
4.2 锆石特征 |
4.3 锆石U-Pb年龄 |
4.4 地质意义 |
小结 |
第5章 造岩矿物成因矿物学 |
5.1 角闪石 |
5.2 斜长石 |
5.3 黑云母 |
5.4 岩体冷却固结条件 |
5.4.1 温压条件 |
5.4.2 氧逸度条件 |
小结 |
第6章 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特征 |
6.1 主量元素 |
6.1.1 岩石系列 |
6.2 稀土、微量元素 |
6.3 Sr-Nd同位素特征 |
小结 |
第7章 讨论 |
7.1 麻棚岩体成因 |
7.1.1 暗色微粒包体证据 |
7.1.2 岩相学证据 |
7.1.3 年代学证据 |
7.1.4 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7.1.5 矿物学证据 |
7.1.6 Sr-Nd同位素证据 |
7.2 麻棚岩体形成过程 |
7.2.1 混合端元的确定 |
7.2.2 麻棚岩体岩浆混合过程 |
7.3 浅谈区域岩浆与成矿特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5)辽南地区混合岩的变质-变形特征及区域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
1.2 混合岩的研究现状 |
1.3 部分熔融与造山带演化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统计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格架 |
2.3 区域岩浆事件年代学背景 |
2.4 辽南变质核杂岩 |
3 辽南地区混合岩宏观和微观构造特征 |
3.1 混合岩宏观构造特征 |
3.1.1 区域混合岩的分布情况 |
3.1.2 辽南地区混合岩的分类 |
3.1.3 龙口地区混合岩构造特征 |
3.1.4 蚕场地区混合岩构造特征 |
3.2 混合岩岩相学和显微构造特征 |
3.2.1 片麻岩 |
3.2.2 浅色体 |
3.2.3 中成体和暗色体 |
4 辽南地区混合岩形成环境及年代 |
4.1 混合岩的温压环境 |
4.1.1 矿物特征 |
4.1.2 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 |
4.1.3 温压计算结果 |
4.2 混合岩的年代 |
4.2.1 样品分析 |
4.2.2 锆石U-Pb结果 |
5 辽南地区混合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 样品描述 |
5.2 主量元素 |
5.3 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 |
6 讨论 |
6.1 熔体的形成、迁移与结晶 |
6.2 辽南地区混合岩化过程及区域构造意义 |
6.2.1 同时期混合岩与花岗岩的关系 |
6.2.2 混合岩化与造山带演化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西准噶尔中部晚古生代构造体制转变及古洋盆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依据 |
1.2 蛇绿岩和蛇绿混杂岩研究现状 |
1.2.1 蛇绿岩 |
1.2.2 混杂岩和蛇绿混杂岩 |
1.3 西准噶尔中部蛇绿混杂岩及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量 |
1.4.2 实验测试方法 |
1.4.3 主要的创新性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北西准噶尔岛弧带 |
2.2 中西准噶尔残余洋盆 |
2.3 南西准噶尔俯冲增生杂岩 |
第三章 西准噶尔中部古洋盆性质及演化意义——来自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的证据 |
3.1 野外出露特征及研究现状 |
3.1.1 达尔布特蛇绿混杂岩 |
3.1.2 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 |
3.2 蛇绿岩类岩石的岩相学特征 |
3.3 达尔布特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 |
3.3.1 辉长岩 |
3.3.2 玄武岩 |
3.3.3 硅质岩 |
3.4 克拉玛依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 |
3.4.1 辉长岩 |
3.4.2 玄武岩 |
3.4.3 硅质岩 |
3.5 讨论 |
3.5.1 蚀变和元素的活动性 |
3.5.2 地幔源区性质和岩石成因 |
3.5.3 蛇绿岩类岩石形成的动力学背景 |
3.5.4 晚古生代古洋盆性质及古地理格局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准噶尔中部石炭纪洋陆构造体制转换——克拉玛依后山地区构造解析及残余洋盆碎屑年代学记录 |
4.1 克拉玛依后山地区晚古生代岩石-构造单元体几何学特征 |
4.1.1 石炭纪浊积岩地层 |
4.1.2 蛇绿混杂岩 |
4.1.3 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侵入岩 |
4.2 克拉玛依后山地区晚古生代构造变形分析 |
4.2.1 第一期叠瓦状逆冲变形(D_1) |
4.2.2 第二期右旋剪切变形(D_2) |
4.2.3 第三期左行走滑变形(D_3) |
4.3 石炭纪地层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4.3.1 碎屑锆石U-Pb年龄 |
4.3.2 石炭纪碎屑岩的沉积年龄及对地层层序的约束 |
4.4 克拉玛依后山地区地球物理特征 |
4.5 讨论 |
4.5.1 克拉玛依后山地区石炭系的基底性质和残余洋盆的确定 |
4.5.2 石炭纪浊积岩碎屑物源及残余洋盆的闭合过程 |
4.5.3 达尔布特和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的构造属性、就位过程和时间 |
4.5.4 西准噶尔中部石炭纪洋-陆构造体制转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准噶尔晚古生代构造演化 |
5.1 泥盆纪弧后盆地演化 |
5.2 石炭纪残余洋盆演化 |
5.3 晚石炭世洋-陆转换 |
5.4 二叠纪陆内演化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7)下扬子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埃达克岩与高Sr/Y花岗岩 |
1.2.2 张八岭隆起带构造归属争议及岩浆演化 |
1.3 拟解决科学问题及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描述 |
2.1.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张八岭隆起带 |
2.1.2 滁州地区 |
2.2.样品岩相学特征 |
第三章 样品分析方法 |
3.1.锆石U–Th–Pb定年及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3.2.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3.3.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
3.4.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分析 |
3.5.副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
3.6.磷灰石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锆石U–Th–Pb定年结果 |
4.2.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2.1.主量元素特征 |
4.2.2.稀土及微量元素特征 |
4.3.全岩Sr–Nd–Pb同位素 |
4.4.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 |
4.5.锆石原位微量元素特征 |
4.6.磷灰石主量及微量元素特征 |
4.7.辉石斑晶主量元素特征 |
第五章 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年代学和岩石成因 |
5.1.年代学格架 |
5.2.岩石类型划分 |
5.3.岩浆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 |
5.4.岩石成因 |
5.4.1.高Sr/Y成因 |
5.4.2.高镁成因 |
5.4.3.铜井山闪长岩成因 |
第六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晚中生代岩浆作用及构造动力学 |
6.1 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带和北外带中生代岩浆作用对比 |
6.2 晚中生代区域岩浆岩作用及构造动力学背景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历史研究现状 |
1.2.2 燕山运动的研究现状 |
1.2.3 东亚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 |
1.3 东亚地区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2章 实验设计与实验方法 |
2.1 沙盘模拟实验 |
2.2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实验 |
2.1.1 岩石薄片制备 |
2.1.2 全岩200 目粉末磨制 |
2.1.3 单矿物分选与样品靶制备 |
2.3 岩石学及地球化学实验方法 |
2.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2.3.2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2.3.3 锆石U?Pb定年和原位微量元素分析 |
2.3.4 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 |
2.3.5 单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
第3章 东北亚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的制约 |
3.1 引言 |
3.2 区域地质概况 |
3.2.1 华北北缘及东北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
3.2.2 朝鲜半岛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
3.2.3 日本构造单元划分及基本地质概况 |
3.3 东北亚地区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
3.3.1 华北北缘及东北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
3.3.2 朝鲜半岛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
3.3.3 西南日本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
3.4 华北北缘及东北亚岩浆与矿床的时空分布 |
3.4.1 早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
3.4.2 中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
3.4.3 晚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
3.4.4 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与矿床分布 |
3.4.5 晚白垩世岩浆活动 |
3.5 东北亚地区岩浆组合的时空变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
3.5.1 古太平洋板块早侏罗世俯冲作用 |
3.5.2 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转向 |
3.6 东北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
3.6.1 中国东部及东北地区NE-NNE向断裂活动 |
3.6.2 朝鲜半岛NE-NNE向断裂活动 |
3.6.3 日本飞弹地块NE-NNE向断裂活动 |
3.6.4 东北亚地区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制约 |
3.7 小结 |
第4章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和方向的制约 |
4.1 引言 |
4.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4.2.1 秦岭造山带 |
4.2.2 大别造山带 |
4.2.3 苏鲁造山带 |
4.3 区域主要断裂及缝合线 |
4.4 区域岩浆活动 |
4.5 大巴山弧形构造带 |
4.5.1 基本概况 |
4.5.2 北大巴山构造变形及应力分析 |
4.5.3 北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形成时代 |
4.5.4 北大巴山弧形构造带形成机理及动力学背景 |
4.6 中生代大别-苏鲁构造带超高压变质岩冷却历史 |
4.6.1 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冷却历史 |
4.6.2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冷却历史 |
4.7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构造带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 |
4.7.1 基本概况和年代格架 |
4.7.2 晚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 |
4.7.3 晚中生代秦岭高镁埃达克岩与斑岩-矽卡岩型铜矿 |
4.7.4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构造带地球动力学背景 |
4.8 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
4.8.1 早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
4.8.2 晚中生代秦岭-大别?苏鲁构造带演化 |
4.9 小结 |
第5章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
5.1 引言 |
5.2 晚中生代依泽纳吉板块漂移历史 |
5.3 依泽纳吉板块转向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
5.3.1 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北缘和南缘的火成岩年代学格架 |
5.3.2 依泽纳吉板块转向与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响应 |
5.4 小结 |
第6章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诱导燕山运动 |
6.1 引言 |
6.2 燕山运动的概况 |
6.2.1 燕山运动的提出 |
6.2.2 燕山运动的期次划分 |
6.2.3 燕山运动的动力学背景 |
6.3 华北克拉通周缘构造特征 |
6.3.1 阴山-燕山褶皱逆冲带 |
6.3.2 秦岭-大别造山带 |
6.3.3 太行山构造带及郯庐断裂 |
6.3.4 华北周缘构造变形的机制 |
6.4 模拟实验 |
6.4.1 实验设计 |
6.4.2 实验结果 |
6.5 讨论 |
6.5.1 燕山运动的动力学机制 |
6.5.2 地壳缩短与增厚 |
6.5.3 晚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周缘变形机制 |
6.5.4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燕山运动、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关系 |
6.6 小结 |
第7章 高氧逸度岩浆:指示华北克拉通破坏 |
7.1 引言 |
7.2 地质背景和样品 |
7.3 实验方法及氧逸度估算方法 |
7.3.1 实验方法 |
7.3.2 锆石Ce4+/Ce3+比值 |
7.3.3 根据磷灰石估算氧逸度 |
7.4 实验结果 |
7.5 讨论 |
7.5.1 华北克拉通高氧逸度岩浆 |
7.5.2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与氧化的地幔楔 |
7.5.3 地球动力学指示 |
7.6 小结 |
第8章 华北克拉通北缘典型岩体研究之房山岩体 |
8.1 引言 |
8.2 地质背景 |
8.2.1 区域地质 |
8.2.2 房山岩体岩石学特征 |
8.3 结果 |
8.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组成 |
8.3.2 锆石形态特征 |
8.3.3 锆石U-Pb年龄 |
8.3.4 锆石微量元素组成 |
8.3.5 锆石Ti温度和全岩锆饱和温度 |
8.3.6 锆石原位Lu-Hf同位素组成 |
8.3.7 岩浆侵位压力 |
8.4 讨论 |
8.4.1 岩石结构约束岩浆起源 |
8.4.2 地球化学约束岩浆起源 |
8.4.3 锆石U-Pb年龄揭示岩浆多期活动 |
8.4.4 镁铁质包体和寄主岩中锆石起源 |
8.4.5 锆石记录岩浆多期分批脉动 |
8.4.6 岩浆侵位压力特征 |
8.5 房山岩体形成概念模型 |
8.6 研究意义 |
8.7 小结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吉林省桦甸市溜河地区典型金矿床成因与成矿动力学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中温热液金矿床的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金矿床的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项目依托与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界 |
2.1.2 元古界 |
2.1.3 古生界 |
2.1.4 中生界 |
2.1.5 新生界 |
2.2 区域侵入岩 |
2.2.1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侵入岩 |
2.2.2 晚古生代侵入岩 |
2.2.3 中生代侵入岩 |
2.3 区域构造 |
2.3.1 区域构造特征 |
2.3.2 区域主要岩性构造相 |
2.4 区域构造热事件与地壳演化史 |
2.4.1 前寒武纪地壳演化 |
2.4.2 古生代地壳演化 |
2.4.3 中生代地壳演化 |
2.4.4 新生代地壳演化 |
2.5 区域金属矿产资源 |
第3章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1 头道溜河金矿床 |
3.1.1 矿区地质特征 |
3.1.2 矿床地质特征 |
3.1.3 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特征 |
3.1.4 围岩蚀变与矿化阶段 |
3.2 冰湖沟金矿床 |
3.2.1 矿区地质特征 |
3.2.2 矿床地质特征 |
3.2.3 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特征 |
3.2.4 围岩蚀变与矿化阶段 |
3.3 六批叶金矿床 |
3.3.1 矿区地质特征 |
3.3.2 矿床地质特征 |
3.3.3 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特征 |
3.3.4 围岩蚀变与矿化阶段 |
第4章 成矿流体特征 |
4.1 实验样品与分析测试方法 |
4.1.1 实验样品 |
4.1.2 显微测温 |
4.1.3 激光拉曼成分分析 |
4.2 流体包裹体研究 |
4.2.1 头道溜河金矿床 |
4.2.2 冰湖沟金矿床 |
4.2.3 六批叶金矿床 |
第5章 成岩成矿年代学 |
5.1 实验样品和分析方法 |
5.1.1 锆石U-Pb定年 |
5.1.2 Rb-Sr同位素定年 |
5.2 实验结果 |
5.2.1 锆石U-Pb定年结果 |
5.2.2 硫化物Rb-Sr定年结果 |
第6章 成矿地质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岩石成因 |
6.1 分析测试方法 |
6.1.1 实验样品和主量、微量元素分析测试方法 |
6.1.2 锆石Hf同位素分析方法 |
6.2 早侏罗世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 |
6.2.1 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6.2.2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6.3 中侏罗世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 |
6.3.1 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6.3.2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6.4 中侏罗世闪长质岩石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 |
6.4.1 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
6.4.2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6.5 岩石成因 |
6.5.1 早侏罗世花岗岩 |
6.5.2 中侏罗世花岗质岩石 |
6.5.3 中侏罗世闪长质岩石 |
第7章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7.1 实验样品和分析测试方法 |
7.1.1 氢-氧同位素分析 |
7.1.2 硫同位素分析 |
7.1.3 铅同位素分析 |
7.2 实验结果 |
7.2.1 氢-氧同位素 |
7.2.2 硫同位素 |
7.2.3 铅同位素 |
7.2.4 锶同位素 |
第8章 矿床成因探讨 |
8.1 矿床成因 |
8.1.1 头道溜河金矿床和冰湖沟金矿床 |
8.1.2 六批叶金矿床 |
8.2 成矿机制 |
8.2.1 成矿流体性质 |
8.2.2 成矿流体演化与金的沉淀机制 |
8.2.3 成矿模式 |
第9章 成岩成矿时代与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9.1 成岩成矿时代 |
9.2 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
9.3 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式 |
第10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北祁连—阿拉善地块南缘古生代碰撞后岩浆作用及深部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选题 |
1.2 碰撞后岩浆作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碰撞后岩浆作用复杂性和多样性 |
1.2.2 碰撞后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的研究 |
1.2.3 高Sr/Y型花岗岩类成因的研究 |
1.2.4 高Ba-Sr岩石研究 |
1.2.5 A型花岗岩类的研究 |
1.2.6 碰撞后钾质-超钾质岩石的研究 |
1.2.7 碰撞后幔源中-基性岩浆作用的研究 |
1.2.8 碰撞后岩浆产生机制的研究现状 |
1.2.9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格架 |
2.2 北祁连地质概况 |
2.3 阿拉善地质概况 |
第三章 野外地质和岩相学特征 |
3.1 芨岭岩体 |
3.2 西井岩体 |
3.3 孟家大湾岩体 |
3.4 杨前大山岩体 |
3.5 圣容寺岩体 |
3.6 新开沟岩体 |
3.7 莲花山岩体 |
3.8 小口子岩体 |
第四章 分析方法 |
4.1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4.1.1 样品全岩粉末的制备 |
4.1.2 全岩主量元素分析 |
4.1.3 全岩微量元素分析 |
4.1.4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4.2 锆石U-Pb年代学 |
4.3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第五章 分析结果 |
5.1 锆石U-Pb年龄 |
5.1.1 芨岭岩体 |
5.1.2 西井早期岩体 |
5.1.3 莲花山岩体 |
5.1.4 孟家大湾岩体 |
5.1.5 杨前大山岩体 |
5.1.6 圣容寺岩体 |
5.1.7 新开沟岩体 |
5.1.8 西井花岗岩 |
5.1.9 小口子岩体 |
5.1.10 西井辉石岩 |
5.2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组成 |
5.2.1 芨岭和西井角闪辉长岩 |
5.2.2 早期西井高Ba-Sr花岗岩类 |
5.2.3 孟家大湾和莲花山高Sr/Y花岗闪长岩 |
5.2.4 杨前大山和孟家大湾I型花岗岩类 |
5.2.5 新开沟和圣容寺A型花岗岩 |
5.2.6 西井晚期花岗岩 |
5.2.7 小口子辉长岩和西井北侧辉石岩 |
5.3 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 |
5.4 锆石Hf同位素组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北祁连-阿拉善地块南缘古生代侵入岩类岩石成因 |
6.1 晚奥陶世角闪辉长岩的岩石成因 |
6.2 晚奥陶世高Ba-Sr侵入岩的岩石成因 |
6.3 晚奥陶世高Sr/Y岩石的岩石成因 |
6.4 志留纪低Sr/Y比的I型花岗岩类成因 |
6.5 志留纪到早泥盆世A型花岗岩的成因 |
6.6 早泥盆世高Ba-Sr花岗岩的成因 |
6.7 晚古生代基性岩的成因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北祁连-阿拉善块体南缘早古生代侵入岩形成的深部作用过程 |
7.1 北祁连和阿拉善古生代岩浆作用对比 |
7.2 北祁连-阿拉善南缘古生代侵入岩的构造背景和岩浆产生的深部过程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地壳温压条件下周口店花岗闪长岩的变形破坏(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东部晚中生代区域伸展背景下同构造花岗岩体的起源与就位[J]. 李刚,薛吉祥,刘正宏,董晓杰,李文庆,王师捷. 岩石学报, 2020(08)
- [2]北京南观地区构造组合特征及成因机制[J]. 续海金,王国庆,舒坦,刘德民. 地球科学, 2021(05)
- [3]辽宁台里天然岩石流变学研究及其对中生代岩石圈构造演化的意义[D]. 万乐.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北太行中生代麻棚岩体的成因及其冷却固结条件[D]. 张萌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5]辽南地区混合岩的变质-变形特征及区域构造意义[D]. 孙彦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6]西准噶尔中部晚古生代构造体制转变及古洋盆性质[D]. 张攀.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下扬子张八岭隆起带晚中生代岩浆岩成因[D]. 黎乙希.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8]古太平洋俯冲对华北克拉通陆内变形及岩浆作用的制约[D]. 张哲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9]吉林省桦甸市溜河地区典型金矿床成因与成矿动力学背景[D]. 韩吉龙. 吉林大学, 2019
- [10]北祁连—阿拉善地块南缘古生代碰撞后岩浆作用及深部过程[D]. 张丽琪.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