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抗毒素脱敏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一、1例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治疗致过敏性休克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康莉,刘艳,郑云燕,鞠梅,张亚美,毕志刚,芦桂青[1](2021)在《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与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引起的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TAT)和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注射后引起的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0年门诊与住院治疗的181例注射TAT或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后出现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注射TAT或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前均行皮试检查,阴性171例(94.47%),阳性10例(5.53%,行脱敏注射)。181例中男118例,女63例,年龄11~68岁,病程1~7 d,潜伏期4~14 d。注射TAT(130例)和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51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无显着差异,以荨麻疹样皮疹为主,12例注射部位发生浸润性红斑,其中10例伴有全身荨麻疹。181例中皮疹泛发全身者163例(90.06%),伴有胸闷、发热等系统症状者56例(30.94%),其中15例(26.79%)既往有过敏史,6例症状较重的患者无过敏史。34例(18.78%)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或尿隐血、尿糖等异常中的单一或多项。抗组胺药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疗程3~10 d,转归良好。结论 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皮试阴性或脱敏治疗的患者仍有可能出现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且以荨麻疹样皮疹为主。

杨飞,张敏[2](2019)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及处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不良反应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40岁人群,TAT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比其他年龄段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TAT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比乙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T注射3~7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比其他时间段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在药物注射3d内出现不良反应,占28.00%;72例药物注射3d内无不良反应,占72.00%。结论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不良反应多见于30~40岁的人群,男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比女性高,应当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与关注。

姜汝萍,史远思,亢寒铭[3](2018)在《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致迟发性过敏性休克1例》文中提出分析本院发生的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致迟发性过敏性休克1例,回顾患者的注射过程及迟发性过敏休克的发生及处置情况,总结经验,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余超,徐玉茗,徐瑾,万凯化,袁兴东,李穗,周鹃[4](2017)在《破伤风抗毒素致不良反应2636例文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TAT)致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TAT致ADR的文献,并就收集到的2 636例ADR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记录了性别、年龄的患者中,TAT致ADR男性高于女性,以1535岁为主,约占70.32%(289/411);溶剂为注射用水的约占28.28%(56/198);用药30 min内发生ADR占5.84%(154/2 636),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循环系统损害及全身反应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荨麻疹、皮肤瘙痒、胸闷、过敏性休克等。死亡病例10例,留有后遗症7例,其余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或痊愈。结论:TAT致过敏反应尤其是过敏性休克的比例较高,但罕见的听觉和前庭功能障碍、视力损伤、白细胞升高等ADR仍应引起重视,建议临床加强用药监测,严格按说明书用药,促进合理用药。

吕静[5](2017)在《注射用氨曲南致过敏性休克2例并文献分析》文中指出报道2例使用注射用氨曲南后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总库》(CNKI网络版)中关于氨曲南致过敏性休克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为该药在临床的使用提供依据。

余超,徐玉茗,徐瑾,万凯化,袁兴东,李穗,周鹃[6](2016)在《破伤风抗毒素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其安全性研究进展,为开展上市后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研究TAT临床应用安全性相关的文献,对其进行归类分析研究。结果目前TAT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破伤风被动免疫和破伤风治疗;大量安全性研究显示,其皮试阳性率较高,主要与患者体质、药物因素、操作因素及其他原因造成假阳性过高有关。其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及其他类型不良反应。结论 TAT仍是国内为外伤患者预防破伤风的首选注射药物,建议在缶床应用中应重视过敏,注意观察,并尽快制定适合我国的破伤风预防指南和规范,促进合理用药。

饶克飞,秦俊春,曹钰,叶磊,李红,张伟,周越[7](2014)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在芦山地震伤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在发生群体伤时,如何选择安全、省时、有效的预防破伤风的药物。方法以芦山地震中该院收治的218例需预防破伤风的开放性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破伤风抗毒素(TAT)和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预防破伤风的优缺点。结果 218例地震伤员TAT或TIG预防破伤风均有效,TAT组:过敏5例,遗漏补打5例,皮试到注射中位时间为28min;TIG组:过敏和遗漏补打均未发生,注射中位时间为4min。218例地震伤员中均未发现感染破伤风者。结论当面对群体伤需对大量患者进行预防破伤风处置时,使用TIG预防破伤风感染在安全、省时等方面明显优于TAT,不容易产生差错,缺点是TIG的成本较高。

郭晓聪,刘翠宏,张洪娟[8](2014)在《破伤风脱敏注射致严重过敏反应一例》文中提出破伤风抗毒素是由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所得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纯化制成的液体抗毒素球蛋白制剂。一切开放性损伤、动物抓咬伤、烧烫伤破溃伤口等均应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进行预防。破伤风抗毒素作预防注射时可使可疑感染者及时、快速地获得保护水平的抗体[1],从而达到预防破伤风感染的目的。因它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体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易出现过敏,但

张晓庆,刘生友[9](2013)在《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82例文献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1993~2012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休克的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在用药的三个时间段均能出现,且多发生在30 min以内。结论:用药前应询问过敏史,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做好急救准备,确保用药安全,药房应配备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减低过敏性休克风险。

张恒涛,秦瀛,杨长伟,张亚红[10](2013)在《肌注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过敏性湿肺》文中指出患者,男,28岁,左足背外伤1h。有"青霉素、头孢唑林钠"过敏史。体检:左足背见3cm长皮肤裂伤。X线片示:左足骨质未见明显异常。诊断:①左足皮肤裂伤;②左足软组织伤。破伤风抗毒素(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20110526,规格:1500 u/支)皮试呈强阳性。给予破伤风抗毒素脱敏肌内注射,于2011年9月8日16时(左足背外伤后2 h)左臀部肌注第l针(破伤风抗毒素0.1 ml,含破伤风抗毒素150 u,用注射用水稀释至l ml)后

二、1例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治疗致过敏性休克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例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治疗致过敏性休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2)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分析TAT不良反应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2.2 分析TAT不良反应患者性别分布情况
    2.3 分析TAT不良反应患者发作时间
    2.4 饮酒TAT不良反应关系
    2.5 变态反应症状
3 讨论

(3)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致迟发性过敏性休克1例(论文提纲范文)

病历资料
讨论

(4)破伤风抗毒素致不良反应2636例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1.2方法
2结果
    2.1年龄分布
    2.2原患疾病
    2.3过敏史
    2.4给药途径
    2.5用药剂量
    2.6溶剂使用情况
    2.7合并用药情况
    2.8 ADR发生时间
    2.9 ADR主要类型、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2.10转归
3讨论
    3.1患者年龄
    3.2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3.3 ADR与原患疾病、发生时间
    3.4建议
4结论

(5)注射用氨曲南致过敏性休克2例并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分析
2 文献分析
3 结果
    3.1 年度文献报道:
    3.2 性别和年龄分布:
    3.3 ADR发生时间分布:
    3.4 药品浓度与不良反应:
    3.5 过敏史:
4 分析及建议

(7)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在芦山地震伤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3.1 TIG与TAT的效果评价
        3.1.1 皮试和过敏
        3.1.2 注射部位和注射次数
        3.1.3 遗漏补打
        3.1.4 耗时
        3.1.5 有效性
    3.2 TIG的不足

(8)破伤风脱敏注射致严重过敏反应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讨论
    2.1 严格破伤风皮试操作规范
    2.2 去除影响皮试结果判断的不利因素
    2.3 破伤风皮试结果阳性的处理
    2.4 破伤风脱敏注射前后注意事项
3 小结

四、1例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治疗致过敏性休克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马血清破伤风抗毒素与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引起的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临床分析[J]. 康莉,刘艳,郑云燕,鞠梅,张亚美,毕志刚,芦桂青.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03)
  • [2]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及处理[J]. 杨飞,张敏.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58)
  • [3]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致迟发性过敏性休克1例[J]. 姜汝萍,史远思,亢寒铭. 中国社区医师, 2018(23)
  • [4]破伤风抗毒素致不良反应2636例文献分析[J]. 余超,徐玉茗,徐瑾,万凯化,袁兴东,李穗,周鹃. 中国药房, 2017(36)
  • [5]注射用氨曲南致过敏性休克2例并文献分析[J]. 吕静.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0)
  • [6]破伤风抗毒素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J]. 余超,徐玉茗,徐瑾,万凯化,袁兴东,李穗,周鹃. 中国药物警戒, 2016(01)
  • [7]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在芦山地震伤员中的应用[J]. 饶克飞,秦俊春,曹钰,叶磊,李红,张伟,周越. 重庆医学, 2014(17)
  • [8]破伤风脱敏注射致严重过敏反应一例[J]. 郭晓聪,刘翠宏,张洪娟. 中国疗养医学, 2014(02)
  • [9]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82例文献分析[J]. 张晓庆,刘生友.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3(05)
  • [10]肌注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性休克、过敏性湿肺[J]. 张恒涛,秦瀛,杨长伟,张亚红.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3(02)

标签:;  ;  ;  ;  ;  

破伤风抗毒素脱敏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