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技术在酵母分类中的应用进展

分子生物技术在酵母分类中的应用进展

一、分子生物技术在酵母菌分类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欧晓莉[1](2021)在《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我国当前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不断的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尤为迅速,随之而来的就是环境污染的问题。对于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来说,它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好污染问题,因此需要对环境工程建设中的分子生物技术进行关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领域,它主要是从微生物种类、结构与去除率之间的关系入手,通过对微生物的群落的控制来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本文主要是对微生物的构成、环境工程的影响要素作简要介绍,重点探讨了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以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潘攀[2](2021)在《基于多组学的汉逊德巴利酵母组胺合成调控机理解析及其工程菌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作为微生物发酵剂,可代谢糖和蛋白质等物质,同时产生香味,常应用于肉制品发酵、干酪发酵、泡菜发酵以及果蔬病害拮抗等方面。微生物发酵剂应用于食品生产发酵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安全性问题,如生物胺、亚硝胺和毒素等物质,其中组胺毒性最强,危害最大。本课题以分离筛选自香肠的一株汉逊德巴利酵母为对象,通过转录组学测序和蛋白组学测序,解析组胺合成代谢过程中基因和蛋白质表达变化情况,为阐明组胺代谢调控机理奠定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株特性及产组胺能力探究:发现汉逊德巴利酵母对数生长期在24~40 h之间,最适生长p H在5.5左右,最适生长温度在30℃左右;L-组氨酸胁迫8~24 h后组胺开始积累,各组间无较大差异,24 h后各组出现差异并且生成速率增大,40 h后组胺生成速率降低。0.1%L-组氨酸和0.3%L-组氨酸刺激后组胺积累量比空白组略高,0.5%L-组氨酸和0.8%L-组氨酸刺激后组胺积累量相比空白组较高。2.对汉逊德巴利酵母组胺合成调控基因表达量研究:添加组胺合成前体物质组氨酸后,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差异分析和富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共检测到42 M clean reads,实验组共检测到41 M clean reads,差异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共133个,其中差异上调78个,差异下调50个;GO富集分析表明胞膜组分、细胞过程、细胞内定位、代谢过程、胞膜差异催化活性差异和结合蛋白等分类差异表达基因较多;KEGG富集分析表明大多差异基因分布在代谢途径通路、硫胺素新陈代谢、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过氧物酶体等通路;代谢通路解析发现组胺合成代谢的关键辅酶因子磷酸吡哆醛代谢相关的酶系出现差异代谢。3.对汉逊德巴利酵母组胺合成调控蛋白表达量研究:蛋白质组学测序结果发现差异上调蛋白261个,差异下调蛋白235个;GO富集分析表明血红素代谢的过程、氧化还原过程、氨基酸分解过程、细胞氮化合物分解代谢过程、脂质生物合成的过程、金属离子转运、磷酸吡哆醛结合等过程差异基因较多;KEGG富集分析表明组氨酸代谢、硫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硫胺素新陈代谢、赖氨酸降解、叶酸生物合成、β-丙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等过程差异基因较多;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蛋白参与了组胺合成代谢相关雷帕霉素靶(TOR)全局调控蛋白代谢。4.汉逊德巴利酵母组胺合成代谢全局调控TOR复合体中相关基因(RAPTOR)敲除及其工程菌应用:成功敲除酵母TOR复合体中调节相关基因(RAPTOR),并以空白为对照,对其产组胺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APTOR敲除后,组胺合成降低且对菌株生长无较大影响,表明酵母TOR复合体对组胺合成代谢具有调控作用。

杨新[3](2020)在《开阳地区桑葚果园富硒酵母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硒是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必需微量元素,而我国多数人群硒摄入量不足,因此进行富硒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对于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意义重大。富硒酵母菌作为一种有机硒源,比无机硒源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是富硒功能性产品的理想添加剂,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以贵州开阳这一富硒地区的桑葚果园为酵母菌的分离源,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筛选出一株富硒能力强的酵母菌,对其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生长特性研究,同时对菌株的富硒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富硒酵母菌的氨基酸组成,最后基于转录组学技术对酵母菌的富硒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以期为富硒酵母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富硒地区开阳的某桑葚果园中,共分离得到75株酵母菌,然后利用耐硒法和红硒法进行初筛,再以硒转化率进行复筛,得到一株硒转化率较高的酵母菌,其富硒量为2278.35μg/g,生物量为4.31 g/L,硒转化率为49.11%,编号为SY2,通过WL培养基初步鉴定及2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2)对S.cerevisiae SY2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其延滞期为0~2 h,对数期为2~10 h,之后进入稳定期,该菌株发酵能力较强,具有起酵快,产气量大等特点,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发酵温度为30℃,致死温度为68℃,最适生长p H为4.5,最适发酵p H为4.5,耐SO2浓度为260 mg/100 m L,耐酒精浓度为14%(v/v),基础发酵培养基为最佳富硒培养基。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确定最佳富硒培养条件为:硒添加时间为培养后6 h、培养温度为30℃、初始p H为4.5、接种量为6%、硒浓度为20.00μg/m L、装液量为100/250 m L,在150 r/min的恒温摇床上培养72 h,在此条件下得其生物量为5.40 g/L,富硒量为2427.24μg/g,转化率为65.50%。对富硒前后的酵母菌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未富硒的酵母菌氨基酸总含量为418.57 mg/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46.56mg/g,富硒后的酵母菌氨基酸总含量为431.83 mg/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75.77mg/g,二者分别增加了3.17%和19.93%,此外在富硒后的酵母菌中还增加了Met这种氨基酸种类,表明富硒后的酵母菌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3)通过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对富硒前后的两种酵母菌分别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转录组学分析手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差异表达的基因994个,其中有498个基因表现为下调;有496个基因表现为上调。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被成功注释到113条KEGG代谢通路中,主要有“减数分裂-酵母”、“糖酵解/糖异生”、“硫代谢”、“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及“硒化合物代谢”等。通过分析筛选得到9个差异表达基因,即MET22、MET5、SPE4、MEU1、GSH2、ZWF1、STR2、TRR1、YML082W,它们主要编码与硫代谢有关的3’(2’),5’-双磷酸核苷酸酶、亚基β-亚硫酸还原酶;与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有关的精胺合成酶、S-甲基-5-硫代腺苷磷酸化酶;与谷胱甘肽代谢有关的谷胱甘肽合成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及与硒化合物代谢有关的胱硫醚γ合成酶、硫氧还蛋白-二硫键还原酶、假定胱硫醚γ合成酶,且均表现为上调。综合分析,推测菌株S.cerevisiae SY2对硒的富集过程主要为,在富硒状态下,硒通过硫酸盐转运系统进入细胞,与谷胱甘肽反应形成硒代谷胱甘肽(GS-Se-SG),然后被细胞中的还原剂还原为硒化氢,再进一步转化成硒代氨基酸和硒蛋白。同时,许多代谢通路的相关基因也被激活或上调,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有机硒的合成及胞内富集。

阿克依旦[4](2017)在《克鲁弗酵母菌富集神经酰胺最佳培养条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4种不同编号的Saccharomyces kluyveri菌株作为试验菌株,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S.kluyveri菌株吸光度值产生影响的培养基的主要成分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酵母培养基的最佳配方。甜菜糖蜜作为制糖过程中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菌株生长过程中能够加以利用,为今后降低培养成本增殖S.kluyveri菌株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神经酰胺面临来源少,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对4种不同编号的S.kluyveri菌株扩大培养,分离提取神经酰胺,确定4种不同编号的S.kluyveri菌株中存在神经酰胺。结果如下:(1)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中培养4种不同编号的S.kluyveri菌株。较其他两种培养基,该4种菌株均适合在甜菜糖蜜培养基中生长,其甜菜糖蜜最适添加比例为4%。在同种养条件下培养4种菌株,观察得到形态结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均形成湿润有光泽、不透明的圆形菌落;细胞呈现为两端芽殖的圆形细胞。其中4种菌株中,编号1685和10955菌株的菌落及细胞大小与其他两种菌株比较较大。(2)4种不同编号的S.kluyveri菌株最优的酵母培养基配方:编号1685菌株:4%的甜菜糖蜜、0.20%蛋白胨、0.05%KH2PO4以及0.05%的酵母浸粉;编号1892菌株:8%的甜菜糖蜜,0.15%蛋白胨,0.05%KH2PO4;编号10847菌株:4%甜菜糖蜜,0.20%蛋白胨,0.15%KH2PO4;编号10955菌株:6%甜菜糖蜜,0.15%蛋白胨,0.05%KH2PO4。在此最佳培养基中培养S.kluyveri,得到四种菌株的干质量分别为13.2g/L、11.6g/L、9.7g/L、10.4g/L,均比培养基优化前提高了约35%。(3)4种S.kluyveri菌株通过优化培养基前后所提取的总脂质含量均有明显的提高。其中4种S.kluyveri菌株极性脂质在总脂质中所占的比例小于中性脂质,并且4种S.kluyveri菌株的总脂质回收率均较高,达到85%以上。利用薄层层析(TLC)法比较分析,可以初步确定4种S.kluyveri菌株中均含有少量的神经酰胺,在进行培养基优化后,根据斑点的大小及强弱可以看出4种S.kluyveri菌株所含神经酰胺含量明显增加。

陈朝儒[5](2016)在《利用酵母重组技术提高作物秸秆乙醇发酵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农作物种植大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和其它农作物废弃物高达7亿吨以上。而种类多、数量巨大的农作物秸秆尚未进行大规模有效的开发利用,甚至被焚烧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利用这些丰富廉价的农作物秸秆可以代替粮食生产非粮燃料乙醇,其中甜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能源作物。甜高粱种质资源丰富,种植范围广,抗逆境能力强,茎秆产量高,茎汁含糖量高,同时也是生物量最高的作物之一。甜高粱作为生物质能源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其秸秆榨汁含糖量高,其榨汁和渣都可以生产乙醇。利用其秸秆渣水解物中的木糖发酵为乙醇才能提高作物秸秆纤维素乙醇的生产效益,同时降低农民的种植成本,构建高效代谢木糖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利用甜高粱等作物秸秆发酵燃料乙醇能缓解能源危机和保护环境。本研究以甜高粱秸秆为原材料,构建酿酒酵母工程菌,以甜高粱茎秆榨汁及渣混合原料进行同步糖化乙醇发酵并进行条件优化,提高甜高粱秸秆乙醇产量,为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模式。1.对酿酒酵母T1308进行遗传背景分析,其5.8S rDNA-ITS序列与数据库中酿酒酵母序列同源性100%,确定该出发菌株为酵母;其子囊孢子美蓝染色及对MAT基因座序列分析,确定酵母为是杂合型二倍体(aα)。通过同源重组敲除其尿嘧啶合成酶关键基因URA3,获得尿嘧啶营养缺陷型菌株T1308-U。2.利用粳稻及真菌木糖异构酶基因构建木糖异构酶表达载体在酿酒酵母里获得表达,分析重组菌株木糖异构酶酶活,确定真菌木糖异构酶基因更适合在酵母里表达及其启动子。重组菌株木糖利用率分别是出发菌株的1.78-1.99倍,乙醇产率可达0.31g/g消耗糖。3.构建具有抗性标记kanMX和尿嘧啶合成酶基因URA3不同筛选标记的两种强启动子TPI的载体,并将启动子直接插入酿酒酵母的木酮糖激酶基因及非氧化磷酸戊糖途径(PPP)关键基因之前,再转入粳稻或真菌的木糖异构酶表达载体,获得的木糖代谢流增强的重组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重组菌株PXI-T1308-U转录水平上木酮糖激酶表达增强了4.08倍,磷酸戊糖途径非氧化阶段的磷酸戊酮糖差向异构酶、核糖-5-磷酸异构酶、转醛酶、转酮酶表达分别增强了4.17、17.36、1.62和3.98倍。木糖利用率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28倍,乙醇产率达到0.33g/g消耗糖。4.以甜高粱秸秆为原料,对其茎秆榨汁及渣同步糖化乙醇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按最优发酵条件,重组菌株发酵的乙醇浓度达到31.79g/L,这比单纯以甜高粱茎汁为原料发酵所得乙醇浓度提高了5.45g/L。本研究首次以甜高粱茎秆榨汁和渣为原料,并利用基因重组酵母厌氧条件下进行同步糖化乙醇发酵,并对甜高粱茎秆渣汁同步糖化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选择粳稻木糖异构酶基因及重组酵母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应用前景,相关结果为促进甜高粱等能源作物的转化利用缓解能源危机及降低秸秆燃料乙醇的生产成本提供参考。

马晓平[6](2014)在《大熊猫阴道微生物多样性及部分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熊猫繁殖能力极低,种群数量较少,虽然近年来大熊猫人工繁育技术已取得显着成果,但总体还存在大熊猫屡配不孕等繁殖问题。阴道定植着数量巨大、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其对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细菌性或真菌性阴道病是一种阴道微生物群落紊乱性疾病,可能与众多的不良后果如早产及感染性疾病等有关,尤其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菌群组成和丰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大熊猫的繁殖障碍因素很多,本研究拟通过培养和非培养方法研究大熊猫阴道内微生物,掌握其种群和丰度,为研究微生物在大熊猫繁殖障碍中的作用奠定基础。采用454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21只大熊猫阴道微生物种类及其优势菌种,同时研究了大熊猫阴道内可培养真菌种群及其部分高丰度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在21只大熊猫阴道样本中共检测到16 S rRNA优化序列224 110条,共分为6 650个OTUs,23个门,618个属,2 147个种,但其中有3个门,136个属,184个种无法鉴定。在各个不同分类水平上确定了优势种类。优势的门分别是:厚壁菌门(54.44%)、变形菌门(39.13%)、拟杆菌门(5.70%)、放线菌门(4.07%)等;优势的属分别是:链球菌属(21.14%),乳球菌属(13.63%),假单胞菌属(11.62%),肠球菌属(6.64%),罗尔斯通菌属(6.27%);优势菌种分别是解没食子酸巴氏链球菌亚种(14.28%)和双鱼乳球菌(11.79%)等。(2)乳球菌属(13.63%)和肠球菌属(6.64%)和乳酸杆菌属(0.01%)是大熊猫阴道中主要的产乳酸的微生物,最优势的是乳球菌属,乳酸杆菌属只占0.01%,不是大熊猫阴道内优势菌群。(3)在20只大熊猫阴道样本中共检测到真核生物18 S rRNA优化序列155 480条,共分为1 650个OTUs,2个界,14个门,92个属,34种动物(27种虫),70种真菌,27种植物。动物类的序列(98.1%)占优势的分别是:多细胞动物96.64%,扁形动物门1.28%,轮形动物门为0.13%;能鉴定到属的真菌共13个属,优势的分别是马拉色菌属(1.26%)、链格孢属(0.53%)、厚壁菌属(0.07%)、假丝酵母属(0.06%)、毕赤酵母属(0.01%)、耐冷酵母(0.01%)及毛孢子菌属(0.01%);寄生虫分别是Paraschneideria、肾形虫属、簇虫属、隐孢子虫属、鞭毛虫、单鞭毛虫属、内阿米巴属及变形虫等。但是,动物、真菌和植物均有较大部分序列未能分类鉴定,有待进一步研究。(4)通过对10只发情期大熊猫阴道分泌物的真菌培养、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共鉴定30种不同真菌,包含25种霉菌(83.33%)和5种酵母菌(16.67%)。(5)对大熊猫阴道分离链格孢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链格孢菌分离株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是玉米琼脂培养基和子囊孢子培养基;其次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沙氏琼脂培养基和察氏琼脂培养基;最不适宜该分离菌株培养的培养基是改良大米琼脂培养基。该菌在25℃中生长情况最好,在15℃、20℃及30℃中生长情况较差,在35℃环境中几乎不能生长。最适pH为pH6和pH7,在pH8~pH11中生长较差,最差的是pH4和pH5。最适合该菌生长的碳源是淀粉和麦芽糖,其次是葡萄糖、蔗糖和甘油,生长最差的是在乳糖中;在研究该菌生长的氮源中,硝酸钠生长情况最好,其次是草酸铵,在尿素中该菌的生长情况较差,在硫酸铵中几乎不能生长。(6)对大熊猫阴道中分离株链状假丝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链状假丝酵母菌菌体呈椭圆形,在玉米吐温培养基上长出分枝假菌丝和真菌丝,未见厚壁孢子,生长期生长曲线呈非对数,有分段,血清孵化未见芽管。葡萄糖、半乳糖、乙醇同化试验呈阳性,海藻糖、纤维二糖、棉籽糖、肌醇同化呈阴性;麦芽糖、半乳糖发酵试验呈阳性,葡萄糖、乳糖、菊糖、蔗糖发酵试验呈阴性;尿素试验呈阴性;耐放线菌酮试验呈阳性;显色反应呈绿色。本研究较全面掌握了大熊猫阴道内细菌及真核生物的种群、丰度及多样性。通过传统分离培养获得30种真菌,完成部分优势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是对前人零星报道大熊猫阴道内可培养微生物种群的大力拓展,填补了大熊猫阴道微生物多样性空白,为提高大熊猫的繁殖率提供基础数据。

王哲[7](2010)在《酵母菌在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子生态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通过PCR-DGGE和传统的分离培养两种手段,研究了发酵废水、城市污水和造纸废水三个不同污水处理系统各处理单元间酵母菌群落特征以及菌种分布特征,并通过对分离菌种一些相关酶活性的检测研究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酵母菌的生态功能。具体研究成果包括如下几方面:(1)通过PCR-DGGE和条带切胶测序比较了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酵母菌群落的丰富度和组成的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污水处理系统中的酵母菌群落多样性相当丰富,群落组成比较复杂,酵母菌种群的分布与各系统的水质特征密切相关。不同处理系统之间,优势酵母菌种群的丰富度和组成存在差异。发酵废水处理系统中的优势酵母菌种群有9属12个种(Candida sorbophila, Candida tropicalis, Dipodascus capitatus, Filobasidium uniguttulatum, Kluyveromyces marxianus, Issatchenkia occidentalis / Pichia kudriavzevii,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及Debaryomyces sp., Geotrichum sp.或Galactomyces sp., Pichia sp., Trichosporon sp.)和一个可能的新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优势种群是Candida sorbophila, Filobasidium uniguttulatum, Kluyveromyces marxianu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德巴酵母属(Debaryomyces sp.)的一个种,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 sp.)的两个种和一个可能的新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中的酵母菌群落结构相对简单,其优势种群是Candida tropicalis和德巴酵母属(Debaryomyces sp.)的一个种。(2)从三个污水处理系统中共分离获得了153株酵母菌,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被鉴定到17个属、42个种,包含39个不同的ITS-RFLP酶切类型。单菌株的分布情况表明,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优势酵母菌种不同。发酵废水处理系统中的优势种是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城市污水厂的优势种是:Candida parapsilosis,Candida tropicalis,Debaryomyces hansenii,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和Trichosporon montevideense;造纸废水处理系统中的优势种是:Candida allociferrii,Pichia guilliermondii和Stephanoascus ciferrii。非优势酵母菌的分布也具有系统特异性。相同的酵母菌种可以同时分布于两个不同的污水处理系统中。(3)比较了传统分离培养方法与DGGE方法研究酵母菌生态分布所获得的信息。结果表明,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子囊类酵母菌为优势类群,其中Candida sp.占绝对优势,Candida tropicalis是优势种。担子类酵母菌Trichosporon sp.是次优势类群。发酵废水处理系统中的酵母菌丰度最高,其次是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最后是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只有Debaryomyces sp.(分离培养时为Debaryomyces hansenii,DGGE序列分析没有鉴定到种)可以同时分布在三个处理系统中。通过两种方法均可以获得的酵母菌有:Candida sorbophila,Candida tropicalis,Filobasidium uniguttulatum,Issatchenkia orientalis/ Pichia kudriavzevii,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Trichosporon montevideense。菌种Kluyveromyces marxianus只通过DGGE方法检测到。菌种Cryptococcus sp.和Rhodotorula sp.仅获得了纯培养物,通过DGGE方法没有检测到。(4)对获得的酵母菌菌株进行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漆酶(Lac)产生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都不能产生淀粉酶,能产生脂肪酶的有:Candida parapsilosis,Dipodascus ovetensis,Filobasidium uniguttulatum和Geotrichum klebahnii;能产生蛋白酶的有:Cryptococcus albidus,Pichia membranifaciens,Pichia spartinae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可以同时产生脂肪酶和蛋白酶的是:Candida palmioleophila,Candida tropicalis,Trichosporon montevideense和Yarrowia lipolytica。在活性红M-3BE存在下,检测到43株包括8个属、17个种的酵母菌能够产生MnP,其中多数为Candida sp., Pichia sp.和Rhodotorula sp.。菌种Candida boidinii, Candida ghanaensis, Candida parapsilosis和Candida zeylanoides能产生LiP。所有菌株都不能产生Lac。(5)对所获得的酵母菌菌株进行了染料脱色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39株酵母菌在1272 h内能够对培养基中的活性红M-3BE染料进行不同程度脱色,占所分离菌株的91%。其中,有10株酵母菌培养12 h即可实现快速脱色,脱色率达到90%以上,另有38株酵母菌在24 h之前能够快速脱色,脱色率为81.28%99.82%。

程雷,李梓,王军[8](2010)在《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筛选性状优良的野生酿酒酵母,对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鉴定,探讨葡萄自然发酵期间酵母菌群的变化。方法:利用WL培养基,对分离自吉林松源的"双红"、"双优"、"赤霞珠"和"黑塞比尔"4个葡萄品种自然发酵液的245株酵母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其中的120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利用WL培养基可将245株酵母分为6个营养类型,结合酵母菌菌株5.8S-ITS区域的RFLP分析,4个葡萄品种的自然发酵液中共有5种酵母,分别是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粘红酵母(Rhodutorula glutinis)、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和假丝酵母属的Candida sorbosa。结论: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群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双优"品种的自然发酵液中可能存在性状优良的野生酿酒酵母。

王凤梅,马利兵,潘建刚[9](2009)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酵母菌鉴定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传统的酵母菌分类鉴定主要以其形态学特征,尤其是生理生化特征为依据,但这些特征易受培养条件的影响常出现不确定的结果。为弥补这种鉴定方法的不足,近年来,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酵母菌种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介绍了DNA G+C摩尔百分含量分析、脉冲电泳核型分析(PFGE)、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 Length Polymorphism)、序列分析、DNA-DNA杂交等若干分子生物技术的方法、原理以及在酵母菌鉴定方面的应用现状、前景和局限性。

倪慧娟[10](2009)在《新疆地区和青海地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的生物多样性》文中认为对新疆地区和青海地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酵母菌进行了分离及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对其中的酵母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为进一步全面系统地了解新疆和青海地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微生物组成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以利于开发利用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酵母菌资源。新疆地区28份传统发酵酸马奶中的酵母菌总数在3.12×104-2.23×106CFU/mL之间,主要集中分布于105和106CFU/mL,相对于同一样品中分离出的乳酸菌数量低1-2个对数级。青海地区11份酸山羊奶样品中的酵母菌总数在2.07×105-1.63×108 CFU/mL之间,比同一样品中的乳酸菌总数低2-3个对数级。青海地区25份酸牦牛奶样品中的酵母菌总数在2.60×106-2.00×109CFU/mL之间,主要集中在107和108 CFU/mL。其中青海省海北州酸牦牛奶样品中的酵母菌总数比乳酸菌总数低1-2个对数级;海南州酸牦牛奶样品中的酵母菌总数高于或接近乳酸菌总数。新疆地区28份酸马奶样品中共分离到酵母菌87株,结合传统分类鉴定方法与2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酵母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发酵酸马奶中的酵母菌主要为Kazachstania unisporus 43株(占总分离株的49.4%)和Kluyveromyces marxianus 23株(26.4%),其他的酵母分离株分别是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8株,Pichia membranaefaciens 2株,Pichia fermentans 6株,Pichia manshurica(Pichia galeiformis)2株和Pichia kudriavzevii(Issatchenkia orientalis)3株。将新疆酸马奶中酵母分离株的ITS扩增片段进行对比,通过菌株ITS区域之间的长度差异性对酸马奶中的酵母分离株进行分类,同时采用ITS序列分析的方法对酸马奶中部分酵母分离株进行鉴定。新疆不同地区酸马奶中酵母菌的种类和数量呈现出多样性。K. unisporus在高达22个酸马奶样品中出现。K. unisporus - Kl. marxianus的发酵组合是酸马奶中酵母菌的优势组合。S. cerevisiae和Pichia属的菌株在酸马奶样品中没有单独出现的情况。对青海地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酵母菌进行鉴定。青海2个地区的25份酸牦牛奶样品中共分离出74株酵母菌,其中S. cerevisiae 20株,Kl. marxianus 18株, K. unisporus 1株,Candida zeylanoides 2株,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1株,以及Pichia属的P. fermentans 31株和P. kudriavzevii 1株。青海地区酸牦牛奶中酵母菌的优势菌为P. fermentans (43.2%)、S. cerevisia(e27.0%)和Kl. marxianu(s24.3%)。P. fermentans - Kl. marxianus、P. fermentans - S. cerevisiae,以及Kl. marxianus - S. cerevisiae是青海传统发酵酸牦牛奶中酵母菌的优势组合。青海海西州采集到的11份酸山羊奶样品中共分离出35株酵母菌。这些菌株经鉴定为Kl. marxianus 16株,P. fermentans 12株、S. cerevisiae 6株和Rh. mucilaginosa 1株。试验结果表明,青海地区酸山羊奶中酵母菌的优势菌为Kl. marxianus(45.7%)和P. fermentans (34.3%)。P. fermentans - S. cerevisiae和Kl. marxianus - S. cerevisiae是青海传统发酵酸山羊奶样品中的酵母菌优势组合。在酸山羊奶样品中没有分离出K. unisporus。

二、分子生物技术在酵母菌分类中的应用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子生物技术在酵母菌分类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微生物的主要构成
    1.1 光合菌群
    1.2 乳酸菌群
    1.3 放线菌群
    1.4 酵母菌群
2 影响环境工程建设的要素
    2.1 自然环境恶化
    2.2 生产因素
    2.3 环境工程自身的因素
    2.4 人为因素
3 分子生物技术的概述
    3.1 PCR核酸技术
        3.1.1 PCR-SSCP技术
        3.1.2 PCR-DGGE技术
        3.1.3 PCR-RFLP技术
    3.2 PCR测序技术
    3.3 基因针测试技术
    3.4 基因芯片技术
4 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
    4.1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
    4.2 降解环境污染物
    4.3 水处理中的应用
    4.4 土壤修复的应用
    4.5 石油降解中的效用
5 结语

(2)基于多组学的汉逊德巴利酵母组胺合成调控机理解析及其工程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肉制品发酵剂简介
        1.1.1 发酵肉制品
        1.1.2 肉制品发酵剂
    1.2 汉逊德巴利酵母研究进展
    1.3 生物胺安全性研究进展
        1.3.1 生物胺
        1.3.2 组胺调控研究进展
    1.4 多组学应用的研究
        1.4.1 基因组学
        1.4.2 转录组学
        1.4.3 蛋白组学
        1.4.4 代谢组学
        1.4.5 多组学联用分析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 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株特性及产组胺能力探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剂和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汉逊德巴利酵母菌株形态观察
        2.2.2 pH对汉逊德巴利酵母生长的影响
        2.2.3 温度对汉逊德巴利酵母生长的影响
        2.2.4 不同L-组氨酸添加量对汉逊德巴利酵母生长的影响
        2.2.5 汉逊德巴利酵母产组胺能力探究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转录组学解析汉逊德巴利酵母组胺合成的基因表达
    3.1 材料与试剂
        3.1.1 试剂
        3.1.2 仪器和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菌种活化培养
        3.2.2 转录组测序样品制备
        3.2.3 转录组测序样品处理
        3.2.4 转录组测序文库建立
        3.2.5 转录组测序文库检测
        3.2.6 质量控制
        3.2.7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3.2.8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3.2.9 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3.3 结果和讨论
        3.3.1 转录组测序数据过滤和统计
        3.3.2 参考基因组对比分析
        3.3.3 表达水平分析
        3.3.4 差异表达水平
        3.3.5 差异表达情况分析
        3.3.6 差异基因GO功能分析
        3.3.7 差异基因KEGG功能分析
        3.3.8 组胺合成代谢调控解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蛋白质组学解析汉逊德巴利酵母组胺合成蛋白质调控
    4.1 材料与试剂
        4.1.1 菌株和培养基
        4.1.2 试剂
        4.1.3 仪器和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菌种活化培养
        4.2.2 蛋白组测序样品制备
        4.2.3 蛋白组测序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蛋白质测定结果
        4.3.2 肽段长度分析
        4.3.3 母离子质量容差分析
        4.3.4 Unique肽段数分布
        4.3.5 结果蛋白分子量分析
        4.3.6 GO功能注释
        4.3.7 COG功能注释
        4.3.8 KEGG功能注释
        4.3.9 结构域注释分析
        4.3.10 亚细胞定位
        4.3.11 差异蛋白筛选
        4.3.12 差异蛋白GO富集分析
        4.3.13 差异蛋白KEGG富集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汉逊德巴利酵母工程菌应用研究
    5.1 材料与试剂
        5.1.1 培养基和材料
        5.1.2 仪器和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TOR复合体全局调控基因敲除
        5.2.2 重组菌株生长状况比较
        5.2.3 重组菌株的组胺积累量比较
    5.3 结果分析
        5.3.1 TOR复合体调控基因敲结果
        5.3.2 重组菌株生长状况比较
        5.3.3 重组菌株的组胺含积累量比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转录组差异基因一览表
    附表A.1 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一览表
    附表A.2 转录组KEGG富集通路及其对应差异基因一览表
附录 B 蛋白组学KEGG富集分析及其对应差异蛋白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开阳地区桑葚果园富硒酵母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硒的概述
        1.2.1 硒元素的发现
        1.2.2 硒的分布及存在方式
        1.2.3 硒的生理功能
        1.2.4 生物体补硒方式
    1.3 酵母菌
        1.3.1 酵母菌的分布
        1.3.2 酵母菌的鉴定
    1.4 富硒酵母菌
        1.4.1 富硒酵母菌的筛选
        1.4.2 酵母菌作为富硒载体的优越性
        1.4.3 富硒酵母的研究现状
    1.5 转录组学
        1.5.1 转录组学简介
        1.5.2 转录组学在酵母菌研究中的应用
    1.6 研究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桑葚果园富硒酵母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2.1 引言
    2.2 试验材料
        2.2.1 样品
        2.2.2 试验试剂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4 试验仪器与设备
        2.2.5 培养基
    2.3 试验方法
        2.3.1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及保藏
        2.3.2 酵母菌种子液的制备
        2.3.3 富硒酵母菌的初筛
        2.3.4 富硒酵母菌的复筛
        2.3.5 富硒酵母菌的初步鉴定
        2.3.6 富硒酵母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7 分析测定方法
        2.3.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
        2.4.2 富硒酵母菌的初筛
        2.4.3 富硒酵母菌的复筛
        2.4.4 富硒酵母菌的初步鉴定
        2.4.5 富硒酵母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富硒酵母菌的生长特性及富硒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
        3.2.1 试验样品
        3.2.2 试验试剂
        3.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3.2.4 试验仪器与设备
        3.2.5 培养基
    3.3 试验方法
        3.3.1 富硒酵母菌种子液的制备
        3.3.2 富硒酵母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3.3.3 富硒酵母菌发酵力的测定
        3.3.4 富硒酵母菌生长条件的研究
        3.3.5 富硒酵母菌培养基的选择
        3.3.6 富硒发酵条件的研究
        3.3.7 富硒酵母菌氨基酸的测定
        3.3.8 分析测定方法
        3.3.9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富硒酵母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3.4.2 富硒酵母菌发酵力的测定
        3.4.3 富硒酵母菌的生长条件
        3.4.4 富硒酵母菌培养基的选择
        3.4.5 富硒发酵条件的研究
        3.4.6 富硒酵母菌的氨基酸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转录组学对酵母菌富硒机理的初步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试剂
        4.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4.2.4 试验仪器与设备
        4.2.5 培养基
    4.3 试验方法
        4.3.1 富硒酵母菌种子液的制备
        4.3.2 富硒酵母菌培养
        4.3.3 酵母菌总RNA提取与质量检测
        4.3.4 文库制备和转录组测序
        4.3.5 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4.3.6 序列比对分析
        4.3.7 基因功能注释
        4.3.8 表达量分析
        4.3.9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4.3.10 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
        4.3.11 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RNA样品质量检测及文库构建
        4.4.2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4.4.3 序列比对分析
        4.4.4 基因功能注释
        4.4.5 表达量分析
        4.4.6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注释
        4.4.7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4.4.8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4.4.9 iPath代谢通路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创新点
        5.1.1 主要结论
        5.1.2 创新点
    5.2 展望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图版

(4)克鲁弗酵母菌富集神经酰胺最佳培养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酵母菌
        1.1.1 酵母菌形态特征
        1.1.2 酵母菌的分类
    1.2 克鲁弗酵母菌
    1.3 甜菜及甜菜糖蜜
        1.3.1 甜菜
        1.3.2 甜菜糖蜜
    1.4 神经酰胺
    1.5 响应面分析法的应用
    1.6 薄层层析法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1 研究目的
        1.8.2 研究意义
    1.9 研究内容
第2章 四种S.kluyveri菌株的培养及形态特征观察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S.kluyveri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状况的比较分析
        2.2.2 S.kluyveri菌株在甜菜糖蜜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2.2.3 S.kluyveri的形态结构观察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S.kluyveri最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菌种活化和种子液制备
        3.2.2 菌体吸光度值与干物质量的测定
        3.2.3 生长曲线的测定
        3.2.4 单因素试验
        3.2.5 S.kluyveri菌株最佳培养基的优化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S.kluyveri菌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3.3.2 编号为1685的S.kluyveri菌株单因素结果与分析
        3.3.3 编号为1892的S.kluyveri菌株单因素结果与分析
        3.3.4 编号为10847的S.kluyveri菌株单因素结果与分析
        3.3.5 编号为10955的S.kluyveri菌株单因素结果与分析
    3.4 S.kluyveri最佳培养基的优化
        3.4.1 编号为1685的S.kluyveri最佳培养基的优化
        3.4.2 编号为1892的S.kluyveri最佳培养基的优化
        3.4.3 编号为10847的S.kluyveri最佳培养基的优化
        3.4.4 编号为10955的S.kluyveri最佳培养基的优化
        3.4.5 最优培养基配方的验证
    3.5 讨论
    3.6 小结
第4章 S.kluyveri中功能性脂质神经酰胺的分离鉴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设备
        4.1.3 培养基
        4.1.4 测量指标
    4.2 实验方法
        4.2.1 菌种活化和种子液制备
        4.2.2 4种S.kluyveri菌株的扩培
        4.2.3 氯仿-甲醇改良法提取总脂质
        4.2.4 中性、极性脂质的分离
        4.2.5 薄层层析色谱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4种S.kluyveri菌株总脂质含量比较分析
        4.3.2 4种S.kluyveri菌株中性、极性脂质含量比较分析
        4.3.3 4种S.kluyveri菌株极性脂质薄层层析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利用酵母重组技术提高作物秸秆乙醇发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和我国能源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1.2 生物质能发展利用
    1.2 木质纤维素乙醇
        1.2.1 研究纤维素乙醇的意义
        1.2.2 国内外纤维素燃料乙醇的研究现状
    1.3 纤维素乙醇的原料预处理工艺
        1.3.1 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结构特征
        1.3.2 纤维素原料预处理的目的
        1.3.3 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方法及特点
    1.4 甜高粱秸秆乙醇的优势
        1.4.1 甜高粱茎秆的固态乙醇发酵
        1.4.2 甜高粱茎秆榨汁的乙醇发酵
    1.5 木糖发酵菌株的研究进展
        1.5.1 大肠杆菌木糖发酵研究进展
        1.5.2 运动发酵单胞菌木糖发酵研究进展
        1.5.3 树干毕赤酵母木糖发酵研究进展
        1.5.4 酿酒酵母木糖发酵研究进展
        1.5.5 基因敲除技术在酵母代谢工程中的应用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第二章 酿酒酵母T1308尿嘧啶营养缺陷型构建
    2.1 试验材料
        2.1.1 培养基
        2.1.2 主要试剂盒及生化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酿酒酵母T1308遗传背景分析
        2.2.2 酿酒酵母尿嘧啶营养缺陷型构建
    2.3 结果与分析
        2.3.1 ITS扩增片段及其序列比对分析
        2.3.2 酿酒酵母孢子染色分析
        2.3.3 酿酒酵母配型鉴定
        2.3.4 敲除组件的扩增及敲除组件1转化酵母
        2.3.5 敲除组件2转化酵母
        2.3.6 重组菌株T1308-U混合糖(葡萄糖和木糖)乙醇发酵
    2.4 讨论
        2.4.1 酵母倍性对酵母生理影响
        2.4.2 二倍体酵母基因敲除的应用及其对菌株的生理影响
        2.4.3 尿嘧啶营养缺陷型重组菌株生长及乙醇发酵能力
第三章 木糖异构酶及其启动子的筛选
    3.1 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酿酒酵母基因组DNA的提取
        3.2.2 琼脂糖凝胶中DNA片段的回收
        3.2.3 载体和片段连接
        3.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热击转化DNA
        3.2.5 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醋酸锂化学法转化DNA
        3.2.6 酿酒酵母胞内蛋白的提取
        3.2.7 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
        3.2.8 重组菌株木糖异构酶酶活的测定
        3.2.9 重组菌的厌氧发酵
        3.2.10 酿酒酵母木糖异构酶组成型强表达载体构建路线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组成型表达载体的构建
        3.3.2 真菌Piromyces sp. E2木糖异构酶组成型表达载体的构建
        3.3.3 粳稻木糖异构酶组成型表达载体的构建
        3.3.4 木糖异构酶组成型表达载体转入酿酒酵母
        3.3.5 酿酒酵母重组菌株木糖异构酶的酶活测定
        3.3.6 重组酿酒酵母葡萄糖/木糖混合碳源厌氧发酵
    3.4 讨论
        3.4.1 增强基因表达的启动子选择
        3.4.2 粳稻及真菌木糖异构酶酶活分析
        3.4.3 重组菌株的木糖利用率
        3.4.4 木糖发酵乙醇的其它限制因素
第四章 木糖代谢流增强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及乙醇发酵
    4.1 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酿酒酵母基因组DNA的提取
        4.2.2 琼脂糖凝胶中DNA片段的回收
        4.2.3 载体和片段连接
        4.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热击转化DNA
        4.2.5 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醋酸锂化学法转化DNA
        4.2.6 Real-time PCR
        4.2.7 基因整合增强表达的路线
        4.2.8 重组菌株葡萄糖及木糖混合发酵
    4.3 结果和分析
        4.3.1 基因整合增强载体的构建
        4.3.2 酿酒酵母XKS1、TAL1、RKI1、RPE1和TKL1基因同源重组整合片段的扩增
        4.3.3 同源重组整合片段整转入实验室单倍体菌株酿酒酵母CEN.PK.113-5D基因组
        4.3.4 同源重组整合片段转入二倍体酿酒酵母T1308-U基因组
        4.3.5 木糖异构酶表达载体转化重组酵母
        4.3.6 木酮糖激酶和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转录水平
        4.3.7 重组酿酒酵母葡萄糖/木糖混合碳源厌氧发酵
    4.4 讨论
        4.4.1 过表达木酮糖激酶对木糖发酵的作用
        4.4.2 磷酸戊糖途径非氧化阶段的增强
第五章 重组酵母甜高粱茎秆乙醇发酵研究
    5.1 材料
        5.1.1 原料及处理处理过程
        5.1.2 发酵菌株
        5.1.3 糖化酶
    5.2 方法
        5.2.1 茎渣糖化
        5.2.2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提高甜高粱茎汁及茎渣混合同步糖化乙醇发酵
        5.2.3 甜高粱茎汁乙醇发酵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茎渣糖化结果
        5.3.2 使用Plackett-Burman筛选关键因素
        5.3.3 釆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显着因素的优化区域
        5.3.4 响应面模拟和优化甜高粱茎汁茎渣混合发酵产量
    5.4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大熊猫阴道微生物多样性及部分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分子生态学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领域的研究进展
        1 DNA指纹图谱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1.1 T-RFLP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1.2 DGGE/TGGE在生殖道微生物中的进展
        1.3 RAPD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1.4 AFLP在生殖道微生物中的进展
        1.5 SSCP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2 核酸探针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2.1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2.2 基因芯片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3 基于PCR的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3.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生殖道微生物研究中的进展
    第二章 组学时代泌尿生殖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1 宏基因组学的产生背景
        2 宏基因组中的泌尿生殖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2.1 女性阴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2.2 女性尿液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2.3 男性泌尿生殖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2.4 动物阴道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2.5 宏基因组在检测阴道微生物分型中的应用
        3 宏转录组研究阴道微生物群落功能
    小结
    参考文献
下篇 试验研究
    第三章 454高通量测序研究大熊猫阴道细菌多样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仪器
        1.1.2 主要试剂
        1.1.3 大熊猫阴道样本的来源
        1.1.4 大熊猫阴道样本的采集
        1.2 方法
        1.2.1 基因组DNA抽提及鉴定
        1.2.2 454焦磷酸测序
        1.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
        2.1 样品采集结果
        2.2 PCR预试验电泳检测
        2.3 标准曲线
        2.4 定量
        2.5 统计分析结果
        2.5.1 焦磷酸测序结果
        2.5.2 OTU聚类分析
        2.5.3 多样性分析(Alpha-diversity)结果
        2.5.4 稀释性曲线(Rarefaction cuve)分析结果
        2.5.5 Shannon-Wiener曲线分析结果
        2.5.6 分类学分析(Taxonomy)
        2.5.7 群落结构分析(CommunityStructure)
        2.5.8 Heatmap
        2.5.9 PCA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结果
        3 讨论
        3.1 生物信息学分析讨论
        3.2 产乳酸的微生物分析
        3.3 产乳酸的微生物在生殖道中的作用
        3.4 微生物引起大熊猫繁殖困难的可能原因分析
        3.5 研究方法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454高通量测序研究大熊猫阴道真核生物多样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仪器
        1.1.2 材料
        1.1.3 大熊猫阴道样本的来源
        1.1.4 大熊猫阴道样本的采集
        1.2 方法
        1.2.1 基因组DNA抽提及鉴定
        1.2.2 454焦磷酸测序
        1.2.3 PCR正式试验
        1.2.4 荧光定量
        1.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
        2.1 样品采集结果
        2.2 PCR扩增结果
        2.2.1 预试验9个样本DNA提取结果
        2.2.2 重复试验12个样本DNA提取结果
        2.3 标准曲线
        2.4 定量
        2.5 统计分析结果
        2.5.1 焦磷酸测序结果
        2.5.2 OTU聚类分析
        2.5.3 多样性分析(Alpha-diversity)结果
        2.5.4 稀释性曲线(Rarefaction curve)分析结果
        2.4.5 shannon-Wiener曲线分析结果
        2.5.6 分类学分析(Taxonomy)
        2.5.7 群落结构分析(Community Structure)
        2.5.8 Heatmap
        2.5.9 PCA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结果
        3 讨论
        3.1 生物信息分析结果
        3.2 在各个水平上的分类
        3.2.1 在门水平上的分类
        3.2.2 在属水平上的分类
        3.2.3 在种水平上的分类
        3.3 大熊猫繁殖障碍相关微生物种群与致病性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大熊猫阴道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仪器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培养基
        1.1.4 部分溶液的配制
        1.1.5 PCR引物
        1.2 方法
        1.2.1 采样
        1.2.2 真菌的分离培养
        1.2.3 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1.2.4 真菌rDNA序列分析
        1.2.5 测序鉴定
        2 结果
        2.1 霉菌的形态学特征
        2.2 类酵母样真菌的形态学特征
        2.3 酵母样真菌的形态学特征
        2.4 电泳结果
        2.5 真菌鉴定结果
        3 讨论
        3.1 大熊猫阴道可培养真菌种类组成分析
        3.2 真菌鉴定方法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3.3 大熊猫阴道真菌种群及对繁殖的影响
        3.4 大熊猫阴道样本中最常见真菌种群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大熊猫阴道链格孢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菌株
        1.2 主要仪器
        1.3 培养基
        1.4 生态因子对链格孢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1.4.1 不同培养基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1.4.2 不同温度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1.4.3 不同pH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1.4.4 不同碳源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1.4.5 不同氮源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态因子对链格孢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2.1.1 不同培养基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2.1.2 不同温度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2.1.3 不同pH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2.1.4 不同碳源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2.1.5 不同氮源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大熊猫阴道链状假丝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菌种
        1.2 材料及器材
        1.2.1 试验材料
        1.2.2 器材
        1.2.3 培养基
        1.3 试验方法
        1.3.1 菌种活化
        1.3.2 菌落观察
        1.3.3 菌体菌丝观察
        1.3.4 生长曲线
        1.3.5 芽管试验
        1.3.6 链状假丝酵母菌的生化特性
        2 试验结果
        2.1 菌落形态
        2.1.1 SD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2.1.2 玉米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2.2 菌体
        2.2.1 菌体形态
        2.2.2 菌体大小
        2.3 菌丝
        2.3.1 假菌丝形态
        2.3.2 真菌丝形态
        2.3.3 链状假丝酵母菌假菌丝与真菌丝的特点
        2.4 孢子
        2.5 生长
        2.5 芽管试验
        2.6 链状假丝酵母菌的生化特性
        2.6.1 碳源同化试验
        2.6.2 糖酵解试验
        2.6.3 尿素试验
        2.6.4 耐放线菌酮试验
        2.6.5 显色试验
        3 讨论
        3.1 菌体形态大小差异
        3.2 假菌丝分枝点
        3.3 菌体菌丝关系
        3.4 生长过程
        3.5 生化试验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创新之处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成果、科研项目及参加学术会议
致谢

(7)酵母菌在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子生态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酵母菌研究现状
        1.1.1 酵母菌概述
        1.1.2 酵母菌在自然界的生态分布及功能
        1.1.3 酵母菌的在工农业生产和环保中的应用
    1.2 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
    1.3 活性污泥的生物分析
        1.3.1 活性污泥的生物组成
        1.3.2 活性污泥的性质
        1.3.3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
        1.3.4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现状
        1.3.5 活性污泥膨胀
    1.4 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方法
        1.4.1 核酸分子杂交
        1.4.2 微生物基因组中特异DNA 片段的序列分析
        1.4.3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1.4.4 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
        1.4.5 梯度电泳技术
        1.4.6 荧光定量PCR
        1.4.7 微生物放射技术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特征及微生物数量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污水处理工艺描述
        2.2.2 活性污泥样品的采集
        2.2.3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2.2.4 主要试验仪器
        2.2.5 水质分析
        2.2.6 活性污泥微生物总数的测定
        2.2.7 活性污泥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2.3 结果和讨论
        2.3.1 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特征
        2.3.2 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数量
    2.4 小结
第三章 污水处理系统中酵母菌群落结构的DGGE 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活性污泥样品总DNA 的提取
        3.2.2 活性污泥中酵母菌26S rDNA 的PCR 扩增
        3.2.3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3.2.4 DGGE 凝胶图谱分析
        3.2.5 DGGE 胶的回收
        3.2.6 回收DNA 的PCR 扩增
        3.2.7 PCR 产物的凝胶回收
        3.2.8 克隆操作
        3.2.9 重组子序列测定
        3.2.10 序列同源性分析及26S rRNA 基因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3 结果和讨论
        3.3.1 活性污泥样品基因组总DNA 的提取
        3.3.2 酵母菌核糖体26S rDNA 的PCR 扩增结果
        3.3.3 DGGE 图谱分析
        3.3.4 样品相似性分析和DGGE 图的UPMGA 聚类分析
        3.3.5 酵母菌26S rDNA 部分序列测序结果分析
第四章 污水处理系统中酵母菌的分离和鉴定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酵母菌纯菌株的分离和保存
        4.2.2 酵母菌5.8S rDNA-ITS 区域的扩增
        4.2.3 ITS 区域 PCR 产物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4.2.4 酵母菌26S rDNA D1/D2 区序列测定
        4.2.5 基于26S rRNA 基因的系统发育学分析
    4.3 结果和讨论
        4.3.1 酵母单菌株的分离
        4.3.2 5.8S rDNA-ITS 区域的 PCR 扩增
        4.3.3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4.3.4 酵母菌26S rDNA D1/D2 区序列分析
        4.3.5 分离酵母菌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布
        4.3.6 传统分离培养方法与DGGE 方法的比较
    4.4 小结
第五章 酵母菌产酶和脱色能力的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5.2.2 主要实验仪器
        5.2.3 试验用酵母菌菌株
        5.2.4 酵母菌对大分子物质的水解试验
        5.2.5 酵母菌胞外木质素降解酶系的测定
        5.2.6 酵母菌对染料脱色的测定
    5.3 结果和讨论
        5.3.1 产水解酶酵母菌的筛选结果
        5.3.2 酵母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系的测定结果
        5.3.3 产酶酵母菌的鉴定结果
        5.3.4 酵母菌对活性红M-3BE 的脱色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酵母菌的拉丁学名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原料
        1.1.2 培养基
        1.1.3 主要试剂
        1.1.4 主要设备与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单菌落分离
        1.2.2 酵母菌菌株的初步分类
        1.2.3 酵母菌DNA的提取
        1.2.4 酵母菌5.8 S r DNA-ITS区域的PCR扩增PCR扩增所用引物为ITS1
        1.2.5 PCR扩增产物的限制性酶切
2 结果与分析
    2.1 WL培养基分类
    2.2 酵母菌5.8 S r DNA-ITS区域的PCR扩增结果
    2.35.8S r DNA-ITS区域PCR扩增产物的RFLP分析
    2.4 不同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菌群分析
3 讨论

(9)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酵母菌鉴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DNA G+C摩尔百分含量分析
2 脉冲电泳核型分析 (PFGE)
3 随机扩增多态DNA (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DNA)
4 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 (RestrictionFragmen Length Polymorphism)
5 序列分析
    5.1 ITS区序列分析
    5.2 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
    5.318S r DNA区域
6 DNA-DNA杂交

(10)新疆地区和青海地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的生物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新疆地区和青海地区的传统发酵乳制品
    1.1.1 新疆地区的酸马奶
    1.1.2 酸马奶的研究进展
    1.1.3 青海地区的酸牦牛奶和酸山羊奶
    1.1.4 酸牦牛奶的研究进展
    1.1.5 酸山羊奶的研究进展
1.2 酵母菌
    1.2.1 酵母菌概述
    1.2.2 相关酵母种属在分类学上的发展变化
    1.2.3 酵母菌的鉴定方法
1.3 发酵乳制品中的酵母菌
    1.3.1 干酪中的酵母菌
    1.3.2 其他发酵乳制品中的酵母菌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课题的主要思路
    1.4.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样品来源
    2.1.2 参考菌株
    2.1.3 实验试剂及使用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发酵乳制品样品的采集
    2.2.2 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的计数
    2.2.3 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的分离及保存
    2.2.4 酸马奶中酵母分离株的表型特征鉴定
    2.2.5 酸马奶中酵母分离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2.6 青海地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酵母分离株的鉴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传统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的计数及分离结果
    3.1.1 传统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的计数结果
    3.1.2 传统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的分离及保存
3.2 新疆酸马奶中酵母菌的鉴定结果
    3.2.1 酸马奶中酵母菌的表型特征鉴定
    3.2.2 酸马奶中酵母菌26S RDNA D1/D2 区域序列测定的结果与分析
    3.2.3 酸马奶中酵母菌的鉴定结果总结
    3.2.4 酸马奶中部分酵母菌5.8S-ITS 区域序列测定的结果与分析
    3.2.5 酸马奶中酵母菌5.8S-ITS 区域序列长度差异性分析
3.3 青海传统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的鉴定结果
    3.3.1 通过5.8S-ITS 序列长度差异性对酵母菌分类
    3.3.2 青海地区部分酵母菌的生理生化检测
    3.3.3 青海地区酵母菌26S RDNA D1/D2 区域序列测定的结果与分析
3.4 传统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生物多样性的分析结果
    3.4.1 传统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种类的生物多样性
    3.4.2 传统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组合分布的多样性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分子生物技术在酵母菌分类中的应用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分子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微生物领域中的应用[J]. 欧晓莉. 科教导刊, 2021(14)
  • [2]基于多组学的汉逊德巴利酵母组胺合成调控机理解析及其工程菌应用研究[D]. 潘攀. 成都大学, 2021(07)
  • [3]开阳地区桑葚果园富硒酵母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D]. 杨新. 贵州大学, 2020(02)
  • [4]克鲁弗酵母菌富集神经酰胺最佳培养条件的研究[D]. 阿克依旦.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5]利用酵母重组技术提高作物秸秆乙醇发酵的研究[D]. 陈朝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8)
  • [6]大熊猫阴道微生物多样性及部分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D]. 马晓平.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7)
  • [7]酵母菌在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分子生态及功能研究[D]. 王哲. 河南师范大学, 2010(03)
  • [8]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研究[J]. 程雷,李梓,王军. 中国食品学报, 2010(02)
  • [9]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酵母菌鉴定中的应用[J]. 王凤梅,马利兵,潘建刚. 饮料工业, 2009(10)
  • [10]新疆地区和青海地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酵母菌的生物多样性[D]. 倪慧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分子生物技术在酵母分类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