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例盆腔炎合并宫颈炎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感染结果分析

236例盆腔炎合并宫颈炎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感染结果分析

一、236例盆腔炎、宫颈炎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佩风,王伟[1](2021)在《宫颈炎患者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对阴道清洁度的影响与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宫颈炎患者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检出情况及对阴道清洁度的影响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20年4月医院160例患者,其中80例检出宫颈炎的患者为病例组,80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宫颈分泌物,比较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以及解脲+人型支原体的检出率。对80例宫颈炎患者进行阴道清洁度评价,比较清洁度Ⅰ~Ⅱ度以及Ⅲ~Ⅳ度患者两种支原体检出率。结果病例组解脲支原体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型支原体感染率以及解脲+人型支原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宫颈炎患者阴道清洁度Ⅰ度5例,Ⅱ度18例,Ⅲ度45例,Ⅳ度12例;Ⅲ~Ⅳ度患者解脲支原体以及解脲+人型支原体检出率均高于Ⅰ~Ⅱ度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型支原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炎患者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检出率较正常人群更高,同时两种支原体检出率越高阴道清洁度越差,应重视女性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感染的预防。

吴素素[2](2021)在《行气化瘀法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行气化瘀法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针灸科、妇科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符合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西医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病例的门诊患者共60例,将60例受试者随机分组,每组各3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行气化瘀法针刺治疗,行气化瘀针刺处方由董氏奇穴中的妇科、还巢二穴,传统经穴的三阴交、次髎、中极、子宫、关元、太冲、血海组成。观察组周一至周六每日治疗1次,月经期停止治疗,经净后继续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共4周。对照组采用口服妇科千金片进行治疗,一次6片,一日3次,月经期停止治疗,经净后继续治疗,疗程同观察组。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及体征积分、轻度升高的血清C反应蛋白值变化情况,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疗效评定,并随访2个疗程结束后一个月的综合临床疗效。结果:收集的病例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最后完成病例为6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基线资料,包括年龄、病程、病情分度、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体征积分、血清C反应蛋白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1.临床疗效: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76.67%,两组的综合疗效、证候疗效、体征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2个疗程结束后1个月的综合疗效对比,观察组为83.33%,对照组为70%,表明观察组2个疗程结束后1个月的综合临床疗效仍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连续治疗4周后,症状、体征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C反应蛋白值比较: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值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C反应蛋白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进行对比,在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值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行气化瘀法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妇科千金片。2.行气化瘀法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对症状、体征的改善均优于口服妇科千金片。3.行气化瘀法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在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轻度炎症方面优于口服妇科千金片。

陈延普[3](2020)在《子宫颈炎常见致病微生物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阴道微生态平衡状态下和细菌性阴道病状态下,子宫颈炎可能的致病微生物,为有效诊治子宫颈炎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山西白求恩医院妇科门诊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的子宫颈炎患者。将阴道微生态基本平衡状态下单纯性子宫颈炎患者48例作为A组,将相同时期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合并子宫颈炎患者23例作为B组。对A、B两组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分别行革兰染色涂片检查,子宫颈外口行需氧菌培养,子宫颈管行解脲支原体培养、人型支原体培养,对其中8例子宫颈溢脓的患者行淋病奈瑟菌核酸检测。对A、B两组患者的需氧菌、支原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8例脓性分泌物患者致病微生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两种不同阴道微生态环境下子宫颈炎可能的致病微生物。结果:1.A组需氧菌检出率为14.583%(7/48),B组需氧菌检出率为21.739%(5/23),A组与B组子宫颈外口需氧菌培养结果比较统计学差别不显着(χ2=1.647,P=0.200)。2.A组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检出率为25.000%(12/48),B组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检出率为21.739%(5/23)。A组与B组子宫颈管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结果比较统计学差别不显着(χ2=0.091,P=0.763)。3.A组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为68.750%(33/48),B组解脲支原体的检出率为60.870%(14/23),A组与B组子宫颈管解脲支原体培养结果统计学差别不显着(χ2=0.432,P=0.511)。4.A组人型支原体的检出率为27.083%(13/48),B组人型支原体的检出率为26.087%(6/23)。A组与B组子宫颈管人型支原体培养结果统计学差别不显着(χ2=0.008,P=0.929)。5.8例宫颈分泌物为脓性的患者淋病奈瑟菌核酸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需氧菌培养检出了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咽峡炎链球菌;支原体培养检出了人型支原体或(和)解脲支原体。结论:1.在育龄期女性中需氧菌可能参与子宫颈炎的发生,但可能不是主要致病因素;2.解脲支原体可能是子宫颈炎的一项潜致病因素;3.人型支原体可能是子宫颈炎的一项致病因素;4.淋病奈瑟菌与子宫颈炎的相关性可能与种族、地域和文化差异有关。

郑蔓嘉,张景春,陈洁丽[4](2019)在《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盆腔炎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盆腔炎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妇科进行治疗的盆腔炎患者280例,采集患者宫颈分泌物,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解脲支原体MB抗原基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0例患者中检测解脲支原体阳性共172例(阳性组),占61.43%,阴性108例(阴性组)。其中25~35岁所占比例最高,为50.6%(87/172);阳性组患者合并阴道炎、慢性宫颈炎、不孕症的比例分别为41.86%、49.42%和16.86%,阴性组患者合并阴道炎、慢性宫颈炎、不孕症的比例分别为29.63%、37.04%和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已经成为引起盆腔炎的主要病原体,感染多集中于25~35岁,更容易引起患者出现阴道炎、慢性宫颈炎、不孕症,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杨丽[5](2018)在《妇科炎症患者解脲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析沙眼衣原体(CT)同解脲支原体(UU)在妇科炎症患者当中的感染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4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医的187例妇科炎症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疾病类型分为宫颈炎组(59例)、阴道炎组(63例)和盆腔炎组(65例),对所有患者实施CT、UU正规标本检测,观察其阳性率。结果:187例患者UU感染阳性率(59.36%)高于CT、UU+CT感染阳性率(10.16%、5.3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T、UU+CT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炎组、阴道炎组、盆腔炎组组内UU、CT、UU+CT感染阳性率比较,均显示UU阳性率高于CT阳性率和UU+CT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UU+CT、CT阳性率3组组内比较及整体检出阳性率比较显示UU+CT阳性率偏低,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炎症同CT、UU感染均密切相关,其中单一UU病原体感染率参考典型性尤为显着,因此对于UU的阳性检测需要予以重视。

陶丽媛[6](2015)在《加味完带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临床上宫颈支原体感染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医学研究指出,宫颈支原体感染可造成一系列并发症,包括不孕、自然流产、盆腔炎及异位妊娠等,对育龄期女性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在治疗上过去多用抗生素治疗,有些虽然体外药敏试验敏感,但临床应用效果不佳;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了宫颈支原体感染的治愈率,因此临床治疗上又出现了中西药联合治疗。临床上支原体感染的不孕不育患者常见脾虚湿热型,不宜单纯使用清热解毒之品。本课题选用《傅青主女科》的完带汤加味,在补脾、健脾疏肝的基础上再加以清热利湿。目的 探讨加味完带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脾虚湿热型的疗效,评估中西药结合治疗该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诊断为宫颈支原体感染且药敏实验为阿奇霉素敏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加味完带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用阿奇霉素治疗;根据症状评分量表,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候积分,统计支原体的转阴例数,按照相关统计学原理,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支原体转阴率93.3%,对照组转阴率为73.3%,治疗组的转阴率优于对照组。从临床症状积分比值上看,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上较对照组更优。从白带的量、色、质、味和阴痒程度5个主症及白带清洁度治疗前后的数据来看,用药前和用药后组内各等级病例数比较P值均<0.05,说明两组药物在改善临床症状上都有效。组间治疗后各等级的病例数比较P值均<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上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7例。结论 加味完带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脾虚湿热型的支原体感染患者,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支原体转阴率高,不良反应少,疗效优于阿奇霉素组。

袁红霞[7](2014)在《从“脾”论治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简称Uu)感染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关系密切,目前临床上西医使用抗生素治疗存在着耐药、复发及混合感染等问题,治疗效果欠佳。目前国内已有部分研究提示中药在抗Uu感染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优势。Uu作为女性生殖道正常寄居菌之一,是条件致病菌,考虑其发病与人体正气的盛衰有关。人体的正气需要后天的充养,而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故本研究从“脾”论治,将以“健脾”立法组方的止带片用于脾虚湿蕴型女性生殖道Uu感染患者的治疗中,通过比较止带片、强力霉素、止带片联合强力霉素治疗女性生殖道Uu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探讨其在女性生殖道Uu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通过体外抑制实验,观察止带片对体外Uu的抑制效果,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本试验采用随机、非盲法、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以强力霉素为阳性对照药,设试验组单纯中成药止带片组、联合组由中成药止带片+西药强力霉素。将150例脾虚湿蕴型女性生殖道Uu感染的患者分为止带片组、强力霉素组及联合组,三组病例数按照1:1:1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观察50例。止带片组口服止带片治疗,强力霉素组口服强力霉素治疗,联合组同时口服止带片及强力霉素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并结合解脲支原体、白带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来观察比较这三种方法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同时治疗前后还需检测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并记录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以评价其安全性。对转阴的病例进行追踪随访至少1个月以上,进行解脲支原体的复查,以观察比较各组的复发率。2.用中药颗粒剂制备止带片复方及8味组方中药的中药原液,分别测定上述药物对解脲支原体临床菌株及标准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了解其对体外解脲支原体是否有抑制作用。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1)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止带片、强力霉素及联合用药均可有效降低女性生殖道Uu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各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临床疗效评定方面,止带片组、强力霉素组及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8%、89.5%及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160,P<0.05)。临床疗效等级经秩和检验,三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5,P<0.01),其中以联合组疗效最好。(2)中医证候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止带片、强力霉素及联合用药均可有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各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方面,止带片组、强力霉素组及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70.8%及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345,P<0.05)。中医证候疗效等级经秩和检验,三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65,P<0.01),其中以联合组疗效最好。(3)Uu转阴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止带片组、强力霉素组及联合组的Uu转阴率分别为48.9%、79.2%及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0.513,P<0.01)。经组间两两比较,认为联合组、强力霉素组的Uu转阴率相对高于止带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联合组与强力霉素组的Uu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止带片组、强力霉素组及联合组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率分别为6.7%、27.1%及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8.649,P<0.05)。其中,经组间两两比较,认为止带片组、联合组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生率低于强力霉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止带片组与联合组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Uu复发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止带片组、强力霉素组及联合组的Uu复发率分别为9.1%、34.2%及1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900,P<0.05)。其中,经组间两两比较,认为止带片组、联合组的Uu复发率相对低于强力霉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与止带片的Uu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止带片组、联合组的患者于治疗前后均行血、尿、粪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安全性指标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不良反应方面,强力霉素组3例出现恶心反胃、1例出现头晕;止带片组1例出现大便秘结,联合组1例出现胃部胀痛,无重大不良反应,故三组用药均是安全的。2.实验研究结果(1)止带片复方制剂对临床菌株的MIC集中在50mg/ml,对标准菌株Uu血清4型(ATCC29557,相对浓度 104CCU/ml)的 MIC≤20mg/ml,对 Uu 血清 8 型(ATCC27618,相对浓度 102CCU/ml)的 MIC 为 50mg/ml。(2)完成中药体外抑制实验的59株临床菌株中,对4种或4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为14株,占23.7%。(3)临床耐药株及非耐药株的止带片复方MIC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75,P>0.05)。在对强力霉素耐药的4株菌株中,其中2株对止带片复方均敏感,MIC均为25mg/ml。(4)止带片复方及所含8味中药对59株临床菌株的MIC集中值分别为:复方制剂50mg/ml,鱼腥草≤5mg/ml,土茯苓≤5mg/ml,白芍在50mg/ml左右,泽泻>50mg/ml,车前子在 100mg/ml,粉萆薢 200mg/ml,白术>200mg/ml,山药>300mg/ml。(5)止带片复方及所含8味中药对标准菌株Uu血清4型(ATCC29557,相对浓度104CCU/ml)的 MIC 分别为:复方≤20mg/ml,鱼腥草≤5mg/ml,土茯苓≤5-20mg/ml,白芍 20-25mg/ml,泽泻 10-50mg/ml,车前子 50mg/ml,粉萆薢≤25-100mg/ml,白术25-200mg/ml,山药 100-300mg/ml。(6)止带片复方及所含8味中药对Uu血清8型(ATCC27618,相对浓度102CCU/ml)的MIC分别为:复方50mg/ml,土茯苓10-20mg/ml,白芍≤15-20mg/ml,鱼腥草20mg/ml,,泽泻≥50mg/ml,粉萆薢 50-100mg/ml,车前子 100mg/ml,白术 200mg/mml,山药≥300mg/ml。结论1.从“脾”论治的中成药止带片配合强力霉素可提高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同时降低治疗过程中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及Uu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2.临床上Uu多重耐药情况严重。止带片复方在体外对Uu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止带片所含8味中药里面,鱼腥草、土茯苓对Uu的抑制作用较强,而白术、山药对Uu基本上没有抑制作用。标准菌株及临床菌株的止带片复方MIC范围差异不大,临床耐药株及非耐药株的止带片复方M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启示我们对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对止带片复方不存在耐药现象,止带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孟炜[8](2013)在《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及非淋菌性宫颈炎防御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了解育龄妇女下生殖道感染现状,探讨引起下生殖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新疆女性生殖道感染防治提供依据。2)探讨人-p防御素-1、-2、-3mRNA(HBD-1, HBD-2, HBD-3)在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3)初步探讨药物干预对人-p防御素-1,-2,-3mRNA(HBD-1, HBD-2, HBD-3)在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宫颈炎中的表达影响及临床意义。4)了解解脲支原体阳性患者感染情况,为解脲支原体的临床防治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实验依据。方法:1)对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1328人进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随机选取815名做问卷调查。2)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选择非淋菌性宫颈炎72例,正常对照组64例,采用逆转录PCR (RT-PCR)技术检测宫颈组织中HBD-1、2、-3mRNA的表达水平。3)选择沙眼衣原体感染宫颈炎患者32例,给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一月后20例沙眼衣原体转阴,纳入转阴病例组,12例未转阴病例,纳入未转阴病例组,正常对照3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宫颈组织中HBD-1, HBD-2, HBD-3mRNA的表达水平。4)采用现况研究法对815例妇科门诊就诊的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用镜检及培养法对两组人群阴道及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白带常规及UU分离和检测。UU阳性分为阳性组,UU阴性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间UU感染率的差异。结果:1)1328就诊患者中下生殖道感染检出率57.62%,细菌性阴道病36.50%,解脲支原体感染27.75%,沙眼衣原体感染6.64%,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83%,滴虫性阴道炎3.62%,淋球菌感染0.60%;混合感染占所有感染人数的32.20%,其中一种病原体感染占所有感染人数的67.69%,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占25.91%,三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占6.40%。两种混合感染以支原体和细菌性阴道病混合感染最多,占两种混合感染人数的42.42%,其次是支原体和衣原体混合感染占24.24%,三种感染以支原体、衣原体和细菌性阴道病混合感染最多,占三种混合感染人数的50%,其次是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支原体混合感染占20.8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首次发病时间、首次性生活年龄、经期性生活、不适时终止性生活、伴侣性生活前清洗及妇科感染史是下生殖道感染相关因素。2)非淋菌性宫颈炎感染组及对照组中均能检测到HBD-1、-2、-3mRNA的表达(1.12±0.41,1.08±0.31,1.04±0.30),三种防御素表达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淋菌性宫颈炎感染组中HBD-2, HBD-3(1.25±0.38,1.26±0.35)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1,-3.705,P=0.009,0.000),而HBD-1在非淋菌性宫颈炎感染组表达水平(1.22±0.45)与对照组(1.12±0.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淋菌性宫颈炎感染组及对照组宫颈组织中HBD-2mRNA的表达水平与HBD-3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0.527,0.304,P=0.000,0.016),HBD-1mRNA表达水平与HBD-2,-3mRNA表达水平均无相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感染组r=0.253,0.267,P=0.056,0.051;对照组r=-0.018,-0.093,P=0.892,0.473)。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沙眼衣原体感染组HBD-2, HBD-3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9,0.000),而HBD-1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眼衣原体感染转阴病例组治疗前后HBD-2, HBD-3mRNA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09),而HBD-1mRNA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沙眼衣原体感染未转阴病例组治疗前后HBD-1, HBD-2, HBD-3mRNA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15例调查者中,UU阳性者257例,阳性率为38.7%。(1)815例育龄妇女中257例(38.7%)UU阳性,UU阳性组在宫颈炎、阴道炎、宫颈炎合并阴道炎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UU阳性组生育史状况分析:257例UU阳性者中在妊娠史、流产史、自然分娩史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UU阳性组性行为状况分析:257例UU阳性者中在清洗外阴、阴道冲洗、性伴个数、性生活频率、自慰、经期性生活、吸烟、饮酒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保护、性生活前清洗、避孕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UU阳性组与对照组在各类阴道炎的比较中:霉菌性阴道炎在两组问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虫、细菌性阴道炎、混合感染在两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地妇女下生殖道感染情况较普遍,感染前三位的是细菌性阴道病、解脲支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感染,混合感染应引起重视,针对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宣教及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是降低下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的措施。2)人-β防御素-2,-3mRNA在炎症发生时表达增强,两者相互促进对女性宫颈感染局部免疫防御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今后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3)人-p防御素-2,-3mRNA在炎症发生时表达增强,药物干预治疗后,表达降低,因此,在临床上检测病变组织中HBD-2,-3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可能不失为判断治疗痊愈与否的一个有效判断指标,这对于反复复发的妇科感染性疾病判断预后有着深远的临床价值,也为临床药物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验平台,为今后感染治疗提供了新思路。4)患者UU携带率与宫颈炎、阴道炎、生育史以及性行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UU致病性的混杂因素。

王燕兰[9](2012)在《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炎发病间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炎发病间关系。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门诊就诊的216例宫颈炎患者,分为宫颈光滑组39例,宫颈糜烂组130例,黏液脓性宫颈炎47例。采集解脲支原体标本,行解脲支原体培养,分析宫颈炎患者的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不同类型宫颈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解脲支原体。宫颈糜烂Ⅰ度、单纯型宫颈糜烂的解脲支原体感染率与宫颈光滑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度、Ⅲ度宫颈糜烂、颗粒型、乳突型宫颈糜烂、黏液脓性宫颈炎组解脲支原体感染率均显着高于宫颈光滑组(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炎发病有密切关系,对宫颈炎患者进行解脲支原体检测分析,有利于早期防治。

陈芬[10](2012)在《盆炎丸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及体外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盆炎丸对临床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解脲支原体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临床观察:将60例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盆炎丸组)和对照组(阿奇霉素组),治疗组口服盆炎丸,对照组口服阿奇霉素胶囊,14天为一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间疗效,,临床症状、体征及阴道清洁度的改善。体外实验:从检验科微生物室转接解脲支原体菌株于培养基内,血清标准冻干株苏醒、传代,将第3代用于实验。将盆炎丸溶解于蒸馏水并煮沸灭菌,阿奇霉素注射液稀释于灭菌后的蒸馏水,用盆炎丸溶液及阿奇霉素稀释液分别进行临床分离菌株和标准菌株的体外药敏实验,观察盆炎丸和阿奇霉素对UU的抑制作用,测出盆炎丸的MIC值。[结果]临床观察,综合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两组药物疗效相当(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综合有效率82.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阴道清洁度及调节阴道菌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体外实验,综合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8.4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盆炎丸对临床分离菌株的MIC值为0.54~68.68mg/ml,对标准菌株(UU-9型和UU-12型)的MI C值分别为4.3mg/m1、34.39mg/ml。[结论]经临床及体外实验研究,盆炎丸是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有效药物,在改善临床症状、中医症候方面优于阿奇霉素,且能调节阴道菌群,使用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二、236例盆腔炎、宫颈炎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36例盆腔炎、宫颈炎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宫颈炎患者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对阴道清洁度的影响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检验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宫颈炎患者与正常体检人群两种支原体检出情况比较
    2.2 宫颈炎不同阴道清洁度患者两种支原体检出情况比较
3 讨论

(2)行气化瘀法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不良事件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量估算
        2.3 随机分组(见附录 G)
        2.4 设计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资料
        3.2 疗效观查指标
        3.3 疗效评定标准
        3.4 评定时间
    4 质量控制
    5 统计方法
    6 伦理学要求(见附录 L)
    7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一般资料及基线资料比较
    3 疗效分析
        3.1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3.2 两组证候疗效比较
        3.3 两组体征疗效比较
        3.4 两组2 个疗程结束1 个月后的综合疗效比较
        3.5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比较
        3.6 两组治疗前后体征积分情况的比较
        3.7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值情况比较
    4 脱落、剔除病例及安全性分析
第三章 讨论
    1 中医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
        1.1 中医病名
        1.2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因病机
        1.3 历代医家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
        1.4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辨证分型
    2 西医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
        2.1 对病因的认识
        2.2 对病机的认识
    3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概况
        3.1 中医治疗
        3.2 西医治疗
        3.3 中西医联合治疗
        3.4 治疗概况总结
    4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目前治疗的局限性
    5 行气化瘀法的立法依据及选穴依据
        5.1 行气化瘀法的来源
        5.2 行气化瘀法穴组的组成依据分析
        5.3 选穴依据具体分析
    6 针刺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依据
    7 对照组选择依据
    8 研究对象选择依据
    9 临床疗效评价与研究结果分析
        9.1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9.2 临床疗效评价与分析
        9.3 小结
    10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子宫颈炎常见致病微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A组与B组子宫颈外口需氧菌培养结果比较
    2.2 A组与B 组子宫颈管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结果比较
    2.3 A组与B组子宫颈管解脲支原体培养结果比较
    2.4 A组与B组子宫颈管人型支原体培养结果比较
    2.5 淋病奈瑟菌核酸检测情况
3 讨论
    3.1 需氧菌与子宫颈炎的相关性
    3.2 支原体与子宫颈炎的相关性
    3.3 淋病奈瑟菌与子宫颈炎的相关性
    本文的不足之处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盆腔炎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
    1.3 检测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段解脲支原体阳性与解脲支原体阴性患者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比较
    2.2 解脲支原体阳性与解脲支原体阴性患者的年龄、病程和月经情况比较
    2.3 解脲支原体阳性与解脲支原体阴性患者相关合并症比较
3 讨论

(5)妇科炎症患者解脲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6)加味完带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临床研究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对象与诊断标准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与纳入排除标准
    (三) 研究方法
        1. 病例的选择和分组
        2. 实验过程
        3. 疗效判定标准
    (四) 临床研究记录规范
    (五) 统计学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一) 一般资料
        1. 研究对象
        2 一般情况
    (二) 疗效分析
        1. 支原体培养结果比较
        2. 主要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三)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三、分析与讨论
    (一) 西医学对泌尿道支原体感染的认识
        1. 支原体的概述
        2. 支原体的致病机制
        3. 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性和危害
        4. 支原体的治疗现状
        5. 选用阿奇霉素的原因
    (二) 中医对宫颈支原体感染的认识
    (三) 加味完带汤中各药物的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
    (四) 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五) 不足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从“脾”论治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一、解脲支原体的生物学特性
        二、解脲支原体的致病性
        三、致病机制
        四、临床治疗中的问题
        五、治疗方案
    第二节 中医药研究概况
        一、病名研究
        二、病因病机
        三、中医治疗研究
        四、中医药实验研究
第二章 止带片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的
        二、病例来源及样本量估算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剔除和脱落标准
        七、试验设计及分组
        八、用药方案
        九、观测指标与观察时点
        十、疗效判定标准
        十一、安全性评价标准
        十二、研究质量控制
        十三、依从性测评
        十四、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十五、技术路线
    第二节 研究结果
        一、基线资料
        二、疗效结果和分析
第三章 止带片复方及组方中药对解脲支原体体外抑制的实验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内容及目的
        二、实验材料准备
        三、预实验
        四、正式实验
    第二节 实验结果
        一、临床菌株
        二、标准菌株
第四章 讨论
    一、从“脾”论治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可行性分析
    二、止带片的方药分析
    三、止带片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分析
    四、止带片作用于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机理分析
    五、止带片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安全性和依从性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详细摘要

(8)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及非淋菌性宫颈炎防御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新疆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伦理审查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人-β防御素-1,-2,-3 mRNA在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药物干预对人-β防御素-1,2,3 mRNA基因表达的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解脲支原体在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伦理审查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10)盆炎丸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及体外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观察
    1 病例的来源与选择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气虚血瘀证诊断标准
        1.3 病例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剔除和脱落标准
        1.4 综合病情评分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实验用药
        2.3 用药方法
        2.4 疗效观测
        2.5 疗效标准
    3 安全性评定标准
    4 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UU菌株的来源与选择
        1.1 临床UU菌株
        1.2 标准UU菌株
    2 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药敏实验
        2.1 药物来源
        2.2 菌株来源
        2.3 培养基
        2.4 临床菌株MIC的测定
    3 标准菌株的体外药敏实验
        3.1 药物来源
        3.2 菌株来源
        3.3 培养基
        3.4 标准菌株MIC的测定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临床病例可比性分析
        1.1 两组年龄情况
        1.2 两组病程情况
        1.3 两组治疗前综合病情积分情况
    2 临床疗效及分析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治疗前后临床综合症状评分比较
        2.3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4 治疗前后阴道清洁度改善情况
        2.5 两组治疗后白带MDI念珠菌检出率比较
        2.6 两组治疗后UU转阴率比较
        2.7 不良反应分析
    3 体外抑菌实验结果
        3.1 临床分离菌株的实验结果
        3.1.1 两组对临床分离菌株的总有效率比较
        3.1.2 盆炎丸对临床分离菌株的体外抑制作用
        3.2 标准菌株的实验结果
第四部分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解脲支原体感染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解脲支原体的认识
        2.1 概述
        2.2 致病性
        2.3 治疗
    3 中药的抑菌作用研究
    4 组方分析
    5 本课题的意义、不足及展望
        5.1 意义
        5.2 不足与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临床观察表
综合疗效观察计分表
中医症候疗效观察计分表
发表论文
综述
    参考文献

四、236例盆腔炎、宫颈炎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宫颈炎患者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对阴道清洁度的影响与护理[J]. 徐佩风,王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15)
  • [2]行气化瘀法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素素.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子宫颈炎常见致病微生物的研究[D]. 陈延普.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1)
  • [4]解脲支原体感染与盆腔炎的关系[J]. 郑蔓嘉,张景春,陈洁丽. 海南医学, 2019(03)
  • [5]妇科炎症患者解脲支原体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研究[J]. 杨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8(03)
  • [6]加味完带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D]. 陶丽媛.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5(05)
  • [7]从“脾”论治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袁红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6)
  • [8]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及非淋菌性宫颈炎防御机制的实验研究[D]. 孟炜.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9]探讨解脲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炎发病间的关系[J]. 王燕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2(29)
  • [10]盆炎丸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及体外实验研究[D]. 陈芬.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236例盆腔炎合并宫颈炎患者宫颈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感染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