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红外辐射涂料的传热强化及其工业性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剑[1](2020)在《尖晶石型铁氧体材料红外辐射性能强化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氧体红外辐射材料在高温下具有优良的红外辐射性能,特别是尖晶石型铁氧体已证明在中短波段具有较高的红外发射率。然而,目前对于尖晶石型铁氧体的研究主要停留在通过尖晶石组分优化来提高发射率等方面,对于尖晶石型铁氧体在中短波段具有高发射率的原因缺乏必要的机理研究,特别是对尖晶石型铁氧体的研究并没有深入到材料本质,缺乏从晶体结构、电子特性等层面的分析,然而这对制备和优化高发射率的尖晶石型铁氧体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从晶体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角度,通过实验分析和第一性原理计算,解释了尖晶石型铁氧体在3~5μm波段具有高发射率的原因;并对不同的尖晶石型铁氧体在8~14μm和3~5μm波段发射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确定了其在8~14μm和3~5μm波段发射率的变化机理;然后通过掺杂制备了尖晶石型铁氧体,验证了尖晶石型铁氧体在8~14μm和3~5μm波段发射率的变化机理,并找到了性能最优的尖晶石型铁氧体基料;最后利用最优的尖晶石型铁氧体基料制备红外辐射涂料,并对其形貌、抗热震性能、发射率进行研究,找到最优的红外辐射涂料配方。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对尖晶石型铁氧体在3~5μm波段具有高发射率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固相烧结制备具了有I41/amd和Fd-3m结构的CuFe2O4铁氧体,XPS分析表明在固相烧结过程中I41/amd和Fd-3m结构已形成氧空位(VO)。发射率测试表明:Fd-3m结构在3~5μm波段的发射率为0.88高于I41/amd结构的0.71,验证了尖晶石型铁氧体(Fd-3m结构)在3~5μm波段具有高的发射率。通过第一性计算,Fd-3m结构的CuFe2O4在3~5μm波段的光学吸收系数低于141/amd结构的CuFe2O4铁氧体,但是Fd-3m结构的CuFe2O4-VO铁氧体在3~5μm波段的光学吸收系数要高于I41/amd结构的CuFe2O4-VO铁氧体,表明VO是导致尖晶石型铁氧体(Fd-3m结构)在3~5μm波段具有高发射率的原因。(2)对Fe3O4、NiFe2O4、CuFe2O4和CoFe2O4尖晶石型铁氧体在8~14μm和3~5μm波段发射率的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Fe3O4在8~14μm和3~5μm波段具有最高的发射率,其在773K时,8~14μm波段的发射率达到0.976,3~5μm波段的发射率为0.973。基于过渡金属原子Ni2+、Cu2+和Co3+离子主要占据尖晶石B位置,所以对B位置处的八面体力常数(Ko)进行计算,结果表明,ko随着阳离子氧键距离的增加而减小,Ko较小的样品在8~14μm波段具有较高的发射率。Ko与8~14μm的发射率呈负相关的关系。第一性计算结果表明,Fe3O4为半金属,其在3~5 μm波段具有最高的光学吸收系数。对不同体系尖晶石型铁氧体禁带宽度与3~5μm波段发射率关系进行验证。证明了禁带宽度与3~5μm波段发射率呈负相关关系。这表明要制备8~14μm和3~5μm波段具有高发射率的尖晶石型铁氧体,应该减小Ko和禁带宽度。(3)通过掺杂制备了 CuxCo1-xFe2O4尖晶石型铁氧体,验证了尖晶石型铁氧体在8~14μm和3~5μm波段发射率的变化机理,并找到了性能最优的CuxCo1-xFe2O4尖晶石型铁氧体基料。在CuO掺杂含量高于75%时,CuxCo1-xFe2O4样品出现了 CuFeO2杂相,会降低CuxCo1-xFe2O4尖晶石在8~14μm和3~5μm波段的发射率。利用XRD结构精修和禁带宽度测试分别分析了 CC1-CC7尖晶石型铁氧体8~14μm和3~5μm发射率与Ko和禁带宽度的关系,验证了Ko和禁带宽度分别与8~14μm和3~5μm波段的发射率呈负相关的关系。确定了最优的尖晶石型铁氧体基料为Cu0.75Co0.25Fe2O4,其在773K下,3~5μm波段的发射率为0.916,8~14μm波段的发射率为0.985。(4)利用Cu0.75Co0.25Fe2O4尖晶石型铁氧体和LaAl1-xNixO3混合料线性组合制备红外辐射混合基料。在LaAl1-xNixO3混合料:Cuo.75Co0.25Fe2O4为6:4时,3~5μm波段发射率在773K时最高为0.972,8~14μm波段发射率为0.973。按照极端顶点优化法求解的红外辐射涂料配方制备S-A系列的红外辐射样品,并对其形貌、抗热震性能、发射率进行研究。最终得到最优的红外辐射涂料,为S-A系列中3号样品,此时的红外辐射涂料的各组分配方为:混合基料:聚丙烯酸钠:皂土:粘结剂(硅溶胶)=0.7:0.05:0.15:0.1。其在773K时,3~5μm波段的发射率为0.976,8~14μm波段的发射率为0.984。1100℃下热震6次后,在3~5μm波段的发射率为0.954,衰减率为2.9%;8~14μm波段的发射率为0.98,而衰减率仅为0.1%。本研究将为高发射率铁基尖晶石材料的制备及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并为高性能红外辐射涂料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撑。
王艳[2](2018)在《热障陶瓷涂层与红外辐射涂层在气动热防护中的作用》文中认为飞行器在大气中高速飞行时,由于空气摩擦,使飞行器表面蒙皮温度迅速升高,例如飞行器以4马赫的速度飞行,其表面温度最终接近800℃[1]。高温使蒙皮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甚至达不到设计性能要求,同时高温使飞行器内部器件存在高温失效的危险。因此,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降低蒙皮材料的表面温度,是各国开展高速飞行器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等离子喷涂锆酸镁热障涂层材料,并在其表面刷涂2030μm高红外辐射陶瓷涂层涂料,由此组成的复合陶瓷涂层,在640℃动态环境下可以使表面降低300℃以上,可以满足飞行器4马赫飞行速度的钛合金蒙皮材料防护要求。
钱亚男[3](2018)在《外热式内构件固定床/移动床煤热解反应器的数值模拟》文中指出热解是利用长焰煤、褐煤等低阶煤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我国尤其重要,因为其占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5%以上,但是国内外仍没有同时技术和经济可行的成功产业化低阶煤热解技术,是当前煤转化科学与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通过在外热式煤热解固定床/移动床中加装内构件,以提高对煤颗粒的传热效率、调控热解反应,有效提高了焦油和热解气的产率和品质,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外热式内构件固定床/移动床煤热解技术。在该工艺的设计放大过程中,需要对热解反应器中的流动、传热和热解反应等关键问题进行深入探索。本课题通过开展外热式固定床煤热解反应器的数值模拟研究,旨在探索煤热解反应机理、深入了解反应器内的传热、流动、反应特征,认识内构件对煤热解反应的调控机制,以期为该工艺的放大、优化和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煤热解机理研究。基于Shinn次烟煤分子结构模型,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FFMD)方法进行了煤分子的热解模拟。首先考察了温度、升温速率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发现随热解温度升高,热解程度加深,高温下焦油二次反应显着,呈现出焦油产率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升至相同的终温,升温速率低时高温下焦油二次反应明显,升温速率高时热解尚不完全,使得随升温速率的增大,焦油产率先增大后减小。通过将煤的升温热解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分析了每个阶段的断键规律,探索了各类产物的生成路径,总结出煤热解机理模型:煤初始热解阶段,煤大分子结构中的-C-O-等桥键、杂原子官能团断裂生成CO2、H2O、CH4等小分子气体以及重质焦油。快速热解阶段,预热解后的煤分子片段中大量的芳香侧链及环烃断裂生成大量焦油、热解气,在该阶段焦油产率最大。第三阶段为焦油二次反应阶段,焦油优先发生裂解,生成热解气和更轻质焦油。温度更高时,芳香环结构发生交联缩合反应生成半焦。各热解产物的生成量及生成顺序则由生成该产物对应的官能团的数量及键能决定。(2)传热模型的评价和选择。系统分析了适用于密相颗粒填充床的各种导热、辐射模型。通过模型预测值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模型在颗粒粒径、温度、发射率及床层空隙率等变化时的预测能力,选择出预测性更好,适用性更广的导热、辐射传热模型:Zehner-Bauer-Schlunder(ZBS)有效导热系数模型和Breitbach-Barthels(B-B)有效辐射导热系数模型。并且通过耦合入传热模型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和本文进行的石英砂传热实验的温度数据的对比,验证了传热模型的准确性。(3)煤热解固定床反应器的CFD模拟研究。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框架,耦合入传热模型、水分蒸发-冷凝模型、煤热解反应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初步的煤热解固定床反应器CFD模型。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模拟结果表明,加热壁面附近蒸发的水蒸气在反应器内部床层的冷凝,导致床层中心的恒温平台出现,推迟了热解过程;煤层的升温速率越大,挥发分的释放强度越大;由于水分的蒸发以及挥发分的释放,床层空隙率逐渐增大,而床层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床层空隙率分布的不均匀,使得生成的挥发分倾向于穿过高温壁面,这将导致热解焦油产率的降低。表现出煤热解床层中温度-反应-流动间的耦合影响。(4)内构件调控机制的研究。基于煤热解固定床反应器的CFD模型,同时考虑煤热解反应和焦油的二次裂解反应,对内构件的影响机制进行考察。模拟结果表明,中心集气管通过加强气体对流传热增强了床层的径向传热,传热板通过提高床层内的辐射传热增强了床层内的传热;相比集气管,传热板强化传热的效果更显着。提高升温速率更有利于焦油的生成,因此,在973 K较低的加热炉温时,由于焦油的二次裂解反应较弱,传热板的加入更有效地提高焦油的产率。而在1173 K较高的炉温时,焦油的二次裂解反应剧烈,传热板的加入虽然显着提高升温速率,但由于挥发分产物由床层“低温区”向壁面及传热板附近的“高温区”流动时焦油发生裂解,焦油产率变低;而当反应器中央加入集气管时,热解挥发分的流动路径发生改变,由“高温区”向“低温区”流动,极大地避免了焦油的高温裂解,显着提高了焦油产率。集合了传热板和集气管的反应器,既通过升温速率的显着升高增加了初焦油的产率,又通过挥发分流动路径的调控,降低了焦油的二次裂解,使得最终焦油产率变高。(5)中试规模内构件移动床煤热解反应器模拟优化研究。通过CFD模拟,对内构件移动床反应器内的温度场、反应场、气体流场及产物分布等细节进行了分析。考察了颗粒粒径、炉温、煤质量流率等操作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发现适当增大小颗粒碎煤的颗粒粒径、提高加热炉温、降低煤质量流率更有利于移动床内的传热,增加焦油的产率。考察内构件的设置影响的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移动床,内构件(同时加入传热板和集气通道)移动床的传热增强、床高降低、焦油产率显着增加,进一步验证了内构件的技术优势。而对于内构件移动床内传热板的数量及宽度,需要合理设计,传热板数量过多或宽度过大时,可能会导致焦油产率降低。
王晓,侯佩民,徐元浩,雷剑,靳钊[4](2012)在《红外辐射涂料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国内外红外辐射涂料的发展情况,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红外辐射涂料的发展方向。
曹雪娟[5](2011)在《沥青路面不饱和聚酯热反射涂料研制及性能评价》文中提出沥青路面具有平整度高、舒适性好、噪音低等诸多优点,在我国的道路建设中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然而沥青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吸收率,在夏季高温时极易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从而导致路面温度升高。高温的路面一方面容易产生一系列热稳性病害,另一方面还不断向大气辐射热量,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鉴于沥青路面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研制出一种反射率高、路用性能较好的不饱和聚酯热反射涂料,将这种涂料涂布于沥青路面可在夏季高温季节有效降低路面温度,从而减少路面热稳性病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本文分析了热反射涂料的基本特点及组成,并结合路用需求,选择出不饱和聚酯树脂作为涂料基材,同时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对树脂进行改性,通过正交设计优化树脂配方,得到柔韧性较好、粘度适宜的改性树脂。填料设计中,以Ti02、Si02和中空微珠为主要功能填料,进一步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得到粘度适宜、光泽度低以及降温效果好的涂料配方。添加不同的彩色颜料配制成可用于沥青路面的彩色不饱和聚酯热反射涂料(unsaturated polyester heat-reflective coating,简称UPRC),制备的彩色UPRC反射率可达74.4%。同时,通过对树脂和涂料微观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分析得到了树脂的固化反应机理以及热反射涂料的降温原理,提出涂料降温是由于涂料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区的高反射率以及涂料在大气窗口的高辐射能力。对涂料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并提出了沥青路面热反射涂料的技术要求。通过室内外试验评价了 UPRC在沥青路面中的降温效果。室内试验中,采用碘钨灯光源模拟太阳辐射,评价了不同用量的UPRC在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沥青玛蹄脂碎石(SMA)以及排水性沥青混凝土(OGFC)三种典型路面级配类型中的降温效果,通过研究得出涂层在不同级配类型中的推荐用量。室内试验分别研究了涂层受到不同程度污损及涂层经过加速老化后的降温效果变化情况,发现涂层受污后降温效果有所降低,而老化后的涂层仍保持良好的降温效果。室外温度测试表明当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达到60℃左右时,UPRC可降低温度8~9℃。将UPRC应用到沥青路面可将其称之为UPRC路面。评价了 UPRC路面的耐磨性、耐温变性、渗水性以及涂层与沥青路面的粘附性,分析了涂层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动稳定度的影响,表明UPRC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研究了涂层在不同路面级配类型中的抗滑性,提出针对不同级配类型应采取相应的防滑措施。通过研究得出撒布防滑粒料能够明显提高路面抗滑性,撒布后的路面仍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且防滑粒料对降温效果影响极小。研究了 UPRC的施工工艺并提出了施工流程,进行了 UPRC试验路的铺装并跟踪测试了路面温度,结果表明在夏季晴天时,2cm处UPRC路面最大降温值约9℃。研究了 UPRC路面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分析得到UPRC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有较强的反射能力,而大气在该波段的能量吸收较弱,因此反射的光谱可以很大程度地透过大气,从而减少路面对大气的热辐射,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根据路面热辐射能量方程计算得到UPRC路面在高温季节的一天中向大气输送的热辐射能量仅为沥青路面的1/5。同时在试验路中采用自制热辐射测试装置对比分析了热辐射能量在沥青路面和UPRC路面上空的衰减程度,发现大气吸收沥青路面产生的热辐射能量远高于UPRC路面。最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X初步建立了沥青路面和UPRC路面与大气环境的温度场模型。
岳争超[6](2010)在《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钢铁行业面临的资源短缺与环境负荷压力越来越大,得到了有识之士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开发一种符合当代潮流的新炼铁技术取代传统的高炉炼铁技术已经迫在眉睫。新炼铁工艺的特点是直接使用未经处理的煤粉与铁矿为原料,将铁矿直接还原为固态铁,或在高温渣相中进行铁矿的还原反应。因此新炼铁工艺中可以省略高炉炼铁过程的铁矿烧结及煤炭炼焦程序,不但可降低炼铁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并且可提高炼铁的经济效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熔融还原炼铁技术以其环保、工艺简单、高能源利用率、高熔炼效率以及工艺操作灵活等优点逐渐脱颖而出。本课题的研究即是在这种大背景产生的。本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 FLUENT软件包,对HIsmelt熔融还原炉和实验室自行设计建造的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别建立了熔池流动模型及炉膛燃料燃烧模型,其中对HIsmelt熔融还原炉建立了燃气燃烧模型,对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建立了燃油燃烧模型,分别对熔池流动行为、炉膛燃烧温度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使用CFD前处理GAMBIT软件,根据实际炉型结构建立几何模型,然后分区域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和结构化网格结合的混合网格进行网格划分,保证了网格的质量。在使用FLUENT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时,选用了适合的流体流动与燃烧传热传质计算数学模型,根据燃油的流量,通过理论计算,得到其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及不同过量空气系数时对应的入口空气速度,作为初始参数代入到模型中进行数值模拟计算。HIsmelt熔融还原炉模型和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模型主要针对熔池的流动行为及炉膛燃料燃烧温度场分布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HIsmelt熔融还原炉侧枪喷吹作用下“涌泉”现象较为明显,且熔渣在抛向炉膛上部回落到熔池的过程中,存在传热传质过程,使得熔池区温度升高了约40℃;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在仅有顶枪喷吹时,中枪位600mm时形成的“凹坑”现象较为明显,搅拌效果最好;HIsmelt熔融还原炉炉膛内为燃气燃烧,燃烧过程中,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炉膛平均温度显着升高,但是当过量空气系数超过1.4时,温度则有下降趋势;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炉膛内为燃油燃烧,燃烧过程中,炉膛平均温度有较大幅度的升高,当过量空气系数超过1.2时,温度有下降趋势;HIsmelt熔融还原炉燃烧过程中,随着富氧浓度的增加,炉膛平均温度显着升高;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燃烧过程中,随着富氧浓度的增加,炉膛平均温度显着升高。此外,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燃油燃烧过程中,喷射雾化方式的选取对炉膛燃油燃烧温度场分布有较大影响。基于理论、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原则,数值模拟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对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冶炼高磷铁矿进行了工业性试验,试验过程中获取了热电偶监测温度及烟气成分分析参数,与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数值模拟结果对比显示两者数据基本吻合。
陈武[7](2008)在《高温高发射率红外辐射涂层的制备与研究》文中提出高温红外辐射材料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辐射性能,在工业炉节能、提高红外加热器热效率、航天器热控制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红外辐射材料传统的应用方法是添加一定量的无机粘结剂,制成涂料以刷涂的方式附着于耐火材料构筑的炉衬上。由于该工艺制备的涂层与金属基体之间结合力不强,抗热震性能较差等原因使得红外辐射涂料在金属电阻带、罩式退火炉金属内罩等金属表面的应用还不多。等离子喷涂工艺由于在金属基体上制备的陶瓷涂层结合力和抗热震性能优良,已经广泛应用于制备耐磨涂层、热障涂层和可磨耗封严涂层等,但应用等离子喷涂制备红外辐射涂层国内外却鲜有报道,本文将采用等离子喷涂制备红外辐射涂层。本实验室李丹虹等人在2006年研制出以NiCr2O4为主要成分的红外辐射材料,发射率在600℃达到0.89。本次实验以NiO、Cr2O3和TiO2为主要成分,采用喷雾干燥法制成球形团聚粉末,将该粉末进行高温焙烧,获得流动性好的喷涂用粉。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铜片基体上制备色泽纯黑且均匀的涂层。对喷雾干燥工艺制备的粉末样品进行形貌观察发现粉末在焙烧前后都呈球形,虽然经过焙烧后流动性有所下降,但仍能满足等离子喷涂的要求。由于喷雾干燥工艺制备粉末仅为原料通过粘结剂的简单混合,因此需要将粉末进行高温焙烧,使粉末中具有高发射率物相存在,为确定其最佳焙烧温度,对样品B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焙烧发现1200℃焙烧后粉末的成分为(Cr0.88Ti0.12)2O3和NiCr2O4,且反应比较充分,所以选择粉末的焙烧温度为1200℃。对等离子喷涂制备的涂层进行XRD分析发现:涂层和喷涂粉末的相组成相同。当不添加TiO2时,涂层中主要由NiCr2O4和Cr2O3组成,发射率在600℃达到0.89;当TiO2加入量5~15%时,涂层中含有高发射率的(Cr0.88Ti0.12)2O3和NiCr2O4,发射率达到0.91;但当TiO2增加至20~30%时会阻碍NiCr2O4的形成,使得红外发射率下降。制备的涂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优异的结合强度和抗热震性能。
程明[8](2008)在《多色系热反射节能涂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反射节能涂料是指对太阳光辐射具有高的反射率,能阻隔热的传导,且在长波段上能将吸收的部分能量发射出去,从而在不消耗外界能量的情况下降低涂层表面温度(被动降温)的功能性涂层材料。热反射涂料可以用于建筑物或油罐等的表面,起到降低物体表面温度的作用,从而可以节约制冷设备的能源消耗,同时涂料基料采用的是对环境友好的水性乳液,因此又是一种节能环保材料。本文根据热反射涂料的作用原理,实验研究了热反射涂料反射隔热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成膜物质的种类、颜填料折光指数、颜填料的含量、颜填料的粒径,并对多种颜填料在多种色系下的设计了配比优化实验。另外,由于深色系涂料具有更佳的装饰性效果,依据K-M理论,结合颜填料光谱属性图,得到了多种深色系但同时在近红外区具有高反射的颜填料。实验结果如下:1、选用硅丙乳液作为成膜物质,涂层会有更高的反射率、粘结力和耐候性,这主要是由于Si-O键能高的缘故。但是若考虑到成本的因素,也可以选择综合性能较佳的纯丙乳液。2、颜填料的折光指数可以作为反射率的参考指标,折光指数越大,一般反射率也大。颜填料粒径的选择应依据折光指数和散射原理来选取能对近红外波段最大反射的粒径大小;涂料中颜填料的含量应根据配方实验来选择,对功能性颜填料,一般要在20~30%时效果比较好。3、用配得的深色颜填料制备的涂层样板经电子温度计测量,相比同色系的普通涂料表面温度降低10~20℃,证明具有近红外高反射率。4、对自制的热反射涂料考察了耐褪色性、耐老化性能,结果证明经过长时间的太阳暴晒和氙弧灯的加速老化,涂层的性能没有明显的下降。
欧阳德刚,周明石,朱小平,王海青,朱善合,张道明,刘占增[9](2007)在《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及其在武钢工业炉上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从高温工业炉强化炉内辐射传热过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工业炉应用红外辐射材料的重要意义。在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涂料节能机理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技术的研究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武钢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情况。根据武钢二十多年的实际应用经验,针对不同工业炉具体的工况条件,合理选择性能优良的红外辐射涂料,能够取得良好的节能、增产和延长炉子使用寿命的效果。
俞淑延[10](2007)在《热喷涂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扼要叙述了从事热喷涂技术40年来所做的一些工作及应用成果。
二、红外辐射涂料的传热强化及其工业性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外辐射涂料的传热强化及其工业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尖晶石型铁氧体材料红外辐射性能强化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红外辐射研究背景 |
2.1.1 红外辐射的发展 |
2.1.2 红外辐射的基本理论 |
2.2 红外辐射涂料的研究背景 |
2.2.1 红外辐射涂料的节能机理 |
2.2.2 红外辐射涂料的基本理论 |
2.2.3 影响红外辐射材料的因素 |
2.2.4 红外辐射涂料的研究现状 |
2.2.5 红外辐射涂料的应用现状 |
2.2.6 红外辐射涂料存在的问题 |
2.3 第一性计算及相关理论 |
2.3.1 基本近似 |
2.3.2 密度泛函理论 |
2.3.3 赝势方法 |
2.3.4 结构优化 |
2.3.5 尖晶石结构特点 |
2.4 课题提出、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4.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2.4.2 研究内容 |
2.4.3 结构安排 |
2.5 创新点 |
3 尖晶石型铁氧体材料强化红外辐射的机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案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分析方法 |
3.2.3 实验步骤 |
3.3 CuFe_2O_4铁氧体的性能表征 |
3.3.1 烧结温度的确定 |
3.3.2 物相分析 |
3.3.3 发射率的测定 |
3.4 CuFe_2O_4铁氧体3~5μm发射率第一性原理计算 |
3.4.1 CuFe_2O_4的晶体结构 |
3.4.2 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 |
3.4.3 CuFe_2O_4铁氧体的态密度图 |
3.4.4 CuFe_2O_4铁氧体的光学吸收系数 |
3.5 氧空位对尖晶石结构的3~5μm发射率影响 |
3.5.1 氧空位的产生 |
3.5.2 XPS分析 |
3.5.3 CuFe_2O_4-V_O铁氧体模型的建立 |
3.5.4 CuFe_2O_4-V_O尖晶石样品的态密度图 |
3.5.5 CuFe_2O_4-V_O尖晶石光学吸收系数的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不同的尖晶石型铁氧体红外辐射材料性能强化的机理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方案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分析方法 |
4.2.3 实验步骤 |
4.3 MFe_2O_4尖晶石的性能表征 |
4.3.1 物相分析 |
4.3.2 红外光谱分析 |
4.3.3 发射率的测定 |
4.4 尖晶石8~14μm波段发射率机理研究 |
4.4.1 晶体结构分析 |
4.4.2 力常数的计算 |
4.4.3 8~14μm发射率与力常数的关系 |
4.5 尖晶石3~5μm发射率机理研究 |
4.5.1 计算模型 |
4.5.2 计算方法 |
4.5.3 Fe_3O_4、NiFe_2O_4和CuFe_2O_4尖晶石的态密度图 |
4.5.4 Fe_3O_4、CuFe_2O_4和NiFe_2O_4尖晶石光学吸收系数的计算 |
4.5.5 3~5μm波段发射率的实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尖晶石型铁氧体材料红外辐射性能的优化 |
5.1 前言 |
5.2 实验方案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分析方法 |
5.2.3 实验步骤 |
5.3 性能表征 |
5.3.1 Cu_xCo_(1-x)Fe_2O_4尖晶石热分析 |
5.3.2 Cu_xCo_(1-x)Fe_2O_4尖晶石物相分析 |
5.3.3 Cu_xCo_(1-x)Fe_2O_4尖晶石形貌分析 |
5.4 Cu_xCo_(1-x)Fe_2O_4尖晶石8~14μm波段发射率机理研究 |
5.4.1 Cu_xCo_(1-x)Fe_2O_4尖晶石8~14μm波段发射率分析 |
5.4.2 Cu_xCo_(1-x)Fe_2O_4尖晶石晶格常数计算 |
5.4.3 Cu_xCo_(1-x)Fe_2O_4尖晶石力常数的计算 |
5.4.4 力常数与8~14μm发射率的关系与分析 |
5.5 Cu_xCo_(1-x)Fe_2O_4尖晶石3~5μm波段发射率机理研究 |
5.5.1 Cu_xCo_(1-x)Fe_2O_4体系尖3~5μm发射率分析 |
5.5.2 Cu_xCo_(1-x)Fe_2O_4尖晶石XPS分析 |
5.5.3 Cu_xCo_(1-x)Fe_2O_4尖晶石禁带宽度的测量 |
5.5.4 禁带宽度与3~5μm发射率的关系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尖晶石-镍铝酸镧混合基红外辐射涂料的制备 |
6.1 前言 |
6.2 实验方案 |
6.2.1 试验原料 |
6.2.2 分析方法 |
6.2.3 实验步骤 |
6.3 耐火砖相关参数 |
6.3.1 物相分析 |
6.3.2 发射率测试 |
6.4 LaAl_(1-x)Ni_xO_3混合料的制备 |
6.4.1 LaAl_(1-x)Ni_xO_3前驱体粉末的制备机理 |
6.4.2 LaAl_(1-x)Ni_xO_3前驱体粉末的物相分析 |
6.4.3 LaAl_(1-x)Ni_xO_3混合料制备 |
6.4.4 LaAl_(1-x)Ni_xO_3混合料成分分析 |
6.4.5 LaAl_(1-x)Ni_xO_3混合料的红外发射率 |
6.5 红外辐射基料的制备 |
6.5.1 材料的选择 |
6.5.2 膨胀系数分析 |
6.5.3 发射率分析 |
6.5.4 基料配方设计 |
6.5.5 红外辐射混合基料发射率 |
6.6 红外辐射涂料的制备 |
6.6.1 辅料的选择 |
6.6.2 涂料配方设计 |
6.6.3 样品的制备 |
6.6.4 实验步骤 |
6.6.5 涂层物相分析 |
6.6.6 热震前后形貌图 |
6.6.7 涂层截面分析 |
6.6.8 热震后涂料发射率的测定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热障陶瓷涂层与红外辐射涂层在气动热防护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原材料 |
2.2 复合陶瓷涂层制备 |
2.3 测试方法及原理 |
2.4 测试设备 |
3 实验结果 |
3.1 氧化镁稳定氧化锆涂层隔热性能 |
3.2 Y2O3-Zr O2纳米涂层隔热性能 |
3.3 氧化锆热障涂层与红外涂层组成复合陶瓷涂层隔热性能 |
4 分析讨论 |
4.1 气动热效应分析 |
4.2 涂层材料要求 |
4.3 高红外辐射涂层的散热性能 |
4.4 Zr O2热障涂层隔热性能 |
4.5 氧化锆涂层与红外涂层复合方式 |
5 结论 |
(3)外热式内构件固定床/移动床煤热解反应器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低阶煤热解及影响因素 |
1.3 低阶煤热解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煤热解工艺技术及比较 |
1.3.2 外热式内构件煤热解技术研究 |
1.4 煤热解系统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4.1 煤热解反应机理研究 |
1.4.2 煤热解反应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煤热解反应分子动力学(ReaxFF MD)模拟研究 |
2.1 引言 |
2.2 煤分子模型 |
2.3 ReaxFF MD模拟 |
2.3.1 分子模拟方法 |
2.3.2 ReaxFF MD |
2.3.3 模拟细节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温度对热解的影响 |
2.4.2 升温速率对热解的影响 |
2.4.3 升温热解过程中的断键规律分析 |
2.4.4 热解产物分析 |
2.4.5 煤热解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颗粒填充床传热模型比较分析 |
3.1 引言 |
3.2 高温颗粒填充床传热模型 |
3.2.1 导热模型 |
3.2.2 辐射模型 |
3.3 固定床石英砂传热实验 |
3.4 颗粒填充床传热的CFD模型建立 |
3.4.1 能量控制方程 |
3.4.2 传热本构方程 |
3.4.3 模拟设置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密相颗粒间导热模型评价 |
3.5.2 低温传热的CFD模型验证 |
3.5.3 密相颗粒间辐射模型评价 |
3.5.4 高温传热的CFD模型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外热式固定床煤热解反应器的CFD模拟 |
4.1 引言 |
4.2 外热式固定床煤热解反应器 |
4.2.1 煤样介绍 |
4.2.2 实验装置 |
4.3 CFD模型建立 |
4.3.1 模拟方法介绍 |
4.3.2 控制方程 |
4.3.3 传热本构方程 |
4.3.4 煤热解动力学模型 |
4.3.5 水分蒸发-冷凝模型 |
4.3.6 模拟设置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网格无关性 |
4.4.2 模型验证 |
4.4.3 煤热解过程剖析 |
4.4.4 传热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内构件固定床煤热解反应器的CFD模拟 |
5.1 引言 |
5.2 内构件固定床反应器介绍 |
5.3 CFD模型建立 |
5.3.1 控制方程和本构方程 |
5.3.2 煤热解平行反应动力学模型 |
5.3.3 焦油裂解反应模型 |
5.3.4 模拟设置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内构件对传热影响 |
5.4.2 内构件对挥发分流动调控 |
5.4.3 内构件对焦油产率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内构件移动床煤热解反应器的CFD模拟 |
6.1 引言 |
6.2 内构件移动床反应器介绍 |
6.3 CFD模拟过程描述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模拟结果的验证 |
6.4.2 内构件移动床模拟结果分析 |
6.4.3 内构件移动床操作参数的考察 |
6.4.4 移动床反应器内构件设置的考察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符号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A.1 油页岩干酪根分子模型 |
A.2 模拟细节 |
A.3 模拟结果 |
附录B |
B.1 煤热解固定床内CFD模拟结果展示 |
B.2 煤热解固定床产物分布计算方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沥青路面不饱和聚酯热反射涂料研制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路面降温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太阳热反射涂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太阳热反射涂料在道路中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不饱和聚酯热反射涂料研制及机理分析 |
2.1 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2.1.1 太阳光热模拟箱研制及温度测试 |
2.1.2 凝胶时间测试 |
2.1.3 断裂伸长率测试 |
2.1.4 粘度测试 |
2.1.5 光泽度测试 |
2.1.6 反射光谱测试 |
2.1.7 红外光谱测试 |
2.1.8 扫描电镜测试 |
2.1.9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 |
2.2 热反射涂料基本特点及组成 |
2.2.1 太阳热辐射特性 |
2.2.2 大气吸收光谱特性 |
2.2.3 热反射涂料的基本特点 |
2.2.4 热反射涂料的组成 |
2.3 热反射涂料的选材及改性 |
2.3.1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特点 |
2.3.2 不饱和聚酯的改性 |
2.3.3 颜填料的特点及选材 |
2.3.4 氧化还原体系的选择 |
2.4 涂料配方设计 |
2.4.1 树脂配方设计 |
2.4.2 功能填料配方设计 |
2.4.3 彩色涂料配制 |
2.4.4 助剂应用 |
2.5 微观性能测试及机理分析 |
2.5.1 树脂微观结构表征及固化机理分析 |
2.5.2 涂料微观性能测试及降温机理分析 |
2.6 涂料性能测试及技术要求 |
2.6.1 涂料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2.6.2 涂料技术要求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饱和聚酯热反射涂层降温效果研究 |
3.1 原材料及测试方法 |
3.1.1 原材料 |
3.1.2 温度测试方法 |
3.2 室内降温效果评价 |
3.2.1 涂层用量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
3.2.2 试件温度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
3.2.3 室内模拟受污损后降温效果评价 |
3.2.4 室内模拟老化后降温效果评价 |
3.3 太阳辐射下UPRC试件降温效果评价 |
3.3.1 初始时降温效果评价 |
3.3.2 自然老化后降温效果评价 |
3.4 现场降温效果评价 |
3.4.1 温度传感器测试结果分析 |
3.4.2 红外热成像仪测试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饱和聚酯热反射涂层路用性能研究 |
4.1 原材料及测试方法 |
4.1.1 原材料 |
4.1.2 路用性能测试方法 |
4.2 UPRC与沥青路面粘结性能研究 |
4.2.1 拉拔试验测试原理 |
4.2.2 粘结性能研究 |
4.3 抗滑性能研究 |
4.3.1 不同级配UPRC路面抗滑性能研究 |
4.3.2 UPRC路面抗滑性改善 |
4.3.3 防滑粒料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
4.4 耐磨性能研究 |
4.4.1 加速磨光试验 |
4.4.2 耐磨试验后抗滑性研究 |
4.4.3 加速加载试验 |
4.4.4 加速加载试验后抗滑性能研究 |
4.5 耐温变性能研究 |
4.6 渗水性能研究 |
4.6.1 UPRC对AC渗水性影响 |
4.6.2 UPRC对SMA渗水性影响 |
4.6.3 UPRC对OGFC渗水性影响 |
4.7 车辙试验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饱和聚酯热反射路面试验路铺装及性能评测 |
5.1 UPRC施工工艺研究 |
5.1.1 不同气温下粘度测试 |
5.1.2 不粘胎干燥时间测试 |
5.1.3 施工要求 |
5.1.4 施工工艺流程 |
5.2 UPRC试验路铺装 |
5.2.1 施工方案 |
5.2.2 施工设备准备 |
5.2.3 施工实施 |
5.3 试验路性能测试 |
5.3.1 UPRC路面外观评价 |
5.3.2 抗滑性评测 |
5.3.3 不同天气状况下路面温度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饱和聚酯热反射路面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
6.1 路面热辐射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
6.1.1 大气热源分析 |
6.1.2 沥青路面热辐射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6.1.3 UPRC路面热辐射对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
6.2 路面对大气热辐射能量计算 |
6.2.1 路面辐射理论 |
6.2.2 温度与时间关系分段拟合 |
6.2.3 不同时段路面向大气热辐射能量计算 |
6.3 路面对大气红外辐射测试及分析 |
6.3.1 红外辐射强度测试装置及原理 |
6.3.2 现场测试及结果分析 |
6.4 CFX模拟路面对大气环境温度场的影响 |
6.4.1 CFX软件结构 |
6.4.2 模型及边界条件 |
6.4.3 模型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钢铁工业发展的现状 |
1.2 熔融还原工艺的发展历程 |
1.3 传统高炉炼铁与熔融还原炼铁法比较 |
1.4 熔融还原工艺的基本原理 |
1.5 冶金炉的研究方法 |
1.6 数值模拟研究方法的发展 |
1.7 数值模拟技术在我国冶金行业中的应用现状 |
1.8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9 本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HIsmelt熔融还原炉的数值模拟研究 |
2.1 引言 |
2.2 HIsmelt熔融还原工艺流程及原理 |
2.3 HIsmelt熔融还原炉数学模型的建立 |
2.4 HIsmelt熔融还原炉几何模型描述 |
2.5 HIsmelt熔融还原炉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磷铁矿富氧顶吹熔融还原数值模拟研究 |
3.1 引言 |
3.2 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 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结构参数及工艺条件 |
3.4 物理模型初始参数的相关计算 |
3.5 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熔池流动模型建立 |
3.6 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熔池流动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
3.7 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燃烧模型建立 |
3.8 熔融还原炉燃烧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磷铁矿氧气顶吹熔融还原工业性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高磷铁矿熔融还原工艺 |
4.3 高磷铁矿熔融还原设备 |
4.4 氧气顶吹熔融还原试验原料及试验方案 |
4.5 氧气顶吹熔融还原试验研究 |
4.6 氧气顶吹熔融还原试验结果与分析 |
4.7 氧气顶吹熔融还原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专利 |
(7)高温高发射率红外辐射涂层的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红外辐射的理论基础 |
1.1.1 红外辐射的基本概念 |
1.1.2 红外辐射陶瓷的概念和分类 |
1.1.3 影响红外辐射材料发射率的因素 |
1.2 高温高发射率红外辐射材料的应用 |
1.2.1 改造加热炉 |
1.2.2 制造红外加热器 |
1.2.3 散热 |
1.3 高发射率涂层的发展方向 |
1.4 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 |
1.5.2 研究方案设计 |
1.5.3 本论文的研究的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红外辐射粉体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
2.1 红外辐射粉体材料的制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成分设计 |
2.1.4 实验步骤 |
2.2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测试 |
2.3 喷雾干燥制备的粉体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
2.3.1 喷雾干燥制备粉末的形貌分析 |
2.3.2 喷雾干燥粉末的流动性和松装密度测定 |
2.3.3 不同焙烧温度对粉末材料结构的影响 |
2.3.4 组成体系对粉末结构的影响 |
2.3.5 团聚粉末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外辐射涂层的制备与研究 |
3.1 涂层的制备 |
3.1.1 制备步骤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工艺参数的选定 |
3.1.4 涂层的结构与性能测试 |
3.2 涂层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3.2.1 涂层的扫描电镜(SEM)分析 |
3.2.2 涂层的X射线衍射分析 |
3.2.3 涂层的红外辐射性能 |
3.2.4 涂层的结合强度 |
3.2.5 涂层的抗热震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多色系热反射节能涂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热反射建筑节能涂料的发展状况 |
1.3 热反射涂料的机理 |
1.3.1 传热学分析机理 |
1.3.1.1 涂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
1.3.1.2 涂层对大气辐射的吸收Q_1 |
1.3.1.3 涂层自身的辐射散热Q_2 |
1.3.1.4 涂层的对流散热Q_3 |
1.3.2 涂层应具备的光谱特性 |
1.3.2.1 太阳光线的辐射光谱范围 |
1.3.2.2 物体的热辐射 |
1.3.2.3 组成材料对热反射涂层反射率的影响 |
1.3.3 本节小结 |
1.4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1 红外热反射节能涂料基料的研究进展 |
1.4.2 近红外反射型颜填料的研究进展 |
1.4.3 红外辐射型颜填料的研究进展 |
1.4.4 隔热-反射复合型颜填料的研究进展 |
1.4.5 红外热反射节能涂料反射隔热效果的评估手段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5.1 论文课题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
1.5.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装置与设备 |
2.3 测试仪器和方法 |
2.3.1 平衡温度的测量 |
2.3.2 太阳反射率的测量 |
2.4 实验过程与方法 |
2.4.1 反射颜填料的选择 |
2.4.1.1 折射指数的要求 |
2.4.1.2 颜填料粒径的选择 |
2.4.1.3 颜填料的质量分数 |
2.4.1.4 颜填料的配比 |
2.4.2 节能涂料的制备工艺 |
2.4.3 节能涂料的涂装工艺 |
2.4.4 涂层耐候性与耐久性的研究方法 |
2.4.5 热反射涂层隔热性能模拟性研究试验 |
第三章 影响节能涂料热反射性能因素的研究 |
3.1 成膜物质 |
3.2 功能性颜填料 |
3.2.1 浅色系热反射颜填料的研究 |
3.2.1.1 颜填料折光指数对热反射性能的影响 |
3.2.1.2 颜填料含量对热反射性能的影响 |
3.2.1.3 颜填料粒径大小对热反射性能的影响 |
3.2.1.4 颜填料配比对热反射性能的影响 |
3.2.2 多钯系颜填料的研究 |
3.2.2.1 铁红色系颜填料的配比研究 |
3.2.2.2 棕红色系颜填料的配比研究 |
3.2.2.3 肽青蓝色系颜填料的配比研究 |
3.2.2.4 铬绿色系颜填料的配比研究 |
3.2.2.5 深灰色系颜填料的配比研究 |
3.2.2.6 本节小结 |
3.2.3 近红外区热反射深色系颜填料的研究 |
3.2.3.1 颜填料的K-M系数 |
3.2.3.2 CICP颜填料 |
3.2.3.3 热反射深色颜填料的配制 |
3.2.3.4 对比试验研究 |
3.2.3.5 本节小结 |
第四章 热反射节能涂料的应用研究 |
4.1 节能涂料的耐褪色性 |
4.2 节能涂料的耐久性研究 |
4.3 节能涂料热反射性能的模拟性实验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四、红外辐射涂料的传热强化及其工业性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尖晶石型铁氧体材料红外辐射性能强化基础研究[D]. 张剑.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6)
- [2]热障陶瓷涂层与红外辐射涂层在气动热防护中的作用[J]. 王艳. 佛山陶瓷, 2018(09)
- [3]外热式内构件固定床/移动床煤热解反应器的数值模拟[D]. 钱亚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18(11)
- [4]红外辐射涂料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 王晓,侯佩民,徐元浩,雷剑,靳钊. 上海涂料, 2012(07)
- [5]沥青路面不饱和聚酯热反射涂料研制及性能评价[D]. 曹雪娟.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6)
- [6]富氧顶吹熔融还原炉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 岳争超.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3)
- [7]高温高发射率红外辐射涂层的制备与研究[D]. 陈武.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5)
- [8]多色系热反射节能涂料的研究[D]. 程明. 北京化工大学, 2008(11)
- [9]红外辐射材料的研究及其在武钢工业炉上的应用[A]. 欧阳德刚,周明石,朱小平,王海青,朱善合,张道明,刘占增. 红外辐射与对流传热的节能减排研究——全国第十一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7
- [10]热喷涂技术的应用研究[A]. 俞淑延. 第十届国际热喷涂研讨会(ITSS'2007)暨第十一届全国热喷涂年会(CNTSC'2007)论文集,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