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 新思路 新打算(论文文献综述)
夏斌[1](2017)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 ——以《解放日报》(1978年—2012年)为样本》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改革开放,主流媒体"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忠实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强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借助传播学、统计学等多种手段,以1978年至2012年《解放日报》的理论报道为样本,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双重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梳理规律、提炼共识、思考完善路径。首先,重点梳理《解放日报》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个重要理论传播阶段的案例,具体分为改革开放启动前后的理论传播、邓小平理论形成与成熟阶段的理论传播、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阶段的理论传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传播、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传播五个章节。此外,专门辟出一节梳理有代表性学人的理论贡献及其与主流理论传播的互动关系,以弥补单纯线性概括的不足。其次,基于上述素材,深入分析不同阶段传播的内在联系,总结传播的特性、效果和规律。通过层层分析和研究,本人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尤其是主流纸媒传播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呼应与阐释并重,理论化和大众化共生;(2)重点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探索;(3)提供各种观点讨论平台并主动引导。达到了如下传播效果:(1)把握主流舆论阵地和话语权;(2)文本、解释和构建渐次推进;(3)与时俱进、与民俱进、与世俱进。本文还初步提炼造势与传播的周期性、共识与生命力的倍增效应、"反复互动"与升级转化的良性循环这三大基本传播规律。再次,通过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宝贵经验的借鉴,结合新时期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传播媒介的优势和不足,对如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展开思考、提出建议。具体包括:着力推进理论创新,明确创新底线;推进大众化,用发展的理论诠释新问题;创新传播话语系统,应对"消解"和"怀疑"思维,并注重精准投放;优化传播流程,合理把握议题设置关和传播节奏。最后,结合新时期社会思潮变动和舆论工具、业态的深刻变化,在上海报业媒体融合的初步成果分析基础上,就提升主流舆论吸引力、影响力予以展望。其中的一个基本结论是:现代传媒体系将继续朝着复杂化、社交化、移动化等方向加速演化,而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必将带来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传统主流媒体,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如果不能与互联网进行技术的融合、产业的融合、消费形态的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就难以承担起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任。
姜超[2](2017)在《教师交流政策执行机制研究 ——基于天增县的实地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交流成为焦点是一系列社会政策惯性使然,大致按照“国家改革-社会变革-教育失衡-教师交流”的逻辑链条衍生而来。当前,教师交流已成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破解传统择校难题、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的重要抓手。调研发现,该政策在不同县域的执行力度差异很大。那么,教师交流政策在县域层面是如何执行的?县域执行生态对政策过程产生了什么影响?执行过程嵌入在哪些主要关系中?选择我国西南地区天增县,进行了为期88天的实地考察。以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现场考察了19所学校、访谈了4位教育局领导、12位科长、18位校长和20位教师。总结出六种教师交流模式:跨县交流、集团内交流、县管校聘交流、骨干示范交流、县内领办交流和艺体教师巡回交流;提炼出教师交流的五种类型:没交流、假交流、浅交流、强交流和深交流;划分出政策质量与执行力度匹配效果的四种可能:理想型、悲哀型、耽误型和抑错型;批判了几个常见观点:依靠行政机制能有效促进教师交流;教师交流能克服职业倦怠;教师交流不利于学校文化建设;教师交流不利于培养教师归属感;教师交流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建构出由执行结构、执行关系、执行策略和执行环境为基本构件的教师交流政策执行机制的理论模型。(1)提炼出三种执行结构:主体结构、利益结构和交往结构。具体分析了各主体之间的责任冲突,论证了教育公共利益同其他利益之间的“主—次”关系,讨论了教师交流政策执行中话语交往的“非法性”。(2)发现了四种执行关系:生态协同关系、过程协同关系、部门协同关系和结构-功能协同关系。研究指出政治上“科长治县”不利于横向协调,经济上相对落后增加了教师对经济利益的敏感度,交流补贴带给薄弱学校教师相对不公感,社会文化上的“脸面观”影响了教师的学校选择。研究指出教师交流过程的实质不是交流“教师”而是交流“教师素质”。论证了部门协同困难的“行动—结构”二维归因,既包括相关主体的行动乏力,也包括科层体制自身的过度分化。(3)总结出四种执行策略:按兵不动、选择性过渡、刚性彻底和柔性强制,并对四种策略进行了多维比较。(4)依据“基本结构+弹性安排”的政策建议模式,提出了理论支撑机制、政策完善机制、实践动力机制、编制盘活机制和缺陷回避机制等五个方面的机制性政策建议。
陈怡君[3](2016)在《新常态下新闻写作话语转向研究 ——以《光明日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闻媒介在诞生之初,就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它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经历过多次的话语转向,而每一次的话语转变都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从建国初期的模糊定位到“文革”期间的八股文风再到改革开放后经济新闻类别的创新,不同的社会语境下新闻话语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呈现出差异性。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在“新常态”这一理念提出之后,我国经济、政治生活、人文建设等方面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机器的新闻传媒,也在经历着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暗流涌动,这从近一年来一些国家具有地位的报纸所推出的专栏中就可以看出。本文的目的在于利用话语分析理论从文本分析和社会语境分析两个方面入手,以《光明日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为范例,对新常态下的新闻话语转向特点和表现形式作以归纳和研究。本文除绪论、核心词语释义和结语外,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它包含了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文本分析方面通过举例对新常态下新闻话语转向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新闻写作内部构件的变化,其中包括标题的口语化和套话的消失。其次则是新闻写作手法、风格的改变,其中包括写作的故事化与散文化和心理性新闻的写作。第二部分主要从社会语境方面从宏观角度解读了新闻话语民本性转型的特点和意识形态的逆向加强方式。首先分析了新闻写作角度的改变,其中包括关注小人物小情思的转变,公平报道的改变以及将更多话语权交给民众的改变。其次从柔化写作方式和从亲和力入手加大宣传力度两方面阐述了意识形态的逆向加强。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引起新闻话语发生转向的两方面原因,即:部社会语境的阐发和内部受众的制动,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循环流动性对推动新闻话语走向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
陈娟[4](2012)在《中国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研究 ——以“南方农村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历史脉络和现状图景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追问中国传媒业中这一独特报种“弱质”的根源何在;农村类报纸有没有可能通过转型实现“中兴”;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语境中和国家实施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框架内,农村类报纸怎么转型,如何实施。这些问题是本论文的思考脉络和研究目标所在。本文通过聚焦《南方农村报》的市场化生存个案,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市场化转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剖析,并对其转型的方向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包括:(1)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类报纸有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2)农村类报纸中市场化转型的典型样本——“南方农村报”的生存方式、转型路径、经营理念等,及其对农村报业发展具有普适意义的运作规律是什么?(3)在融媒时代,农村类报纸的市场模式、盈利模式如何突破?研究方法上,本文总体上采用案例研究法,即针对目前农村类报纸总体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选取其中典型的、对同类报纸具有启示性的市场化转型案例“南方农村报”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嵌入多个次级分析单位,包括新闻业务转型、报社的经营转型、数字化转型等,在不同的分析层次中,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法、实地研究与定性访谈法、抽样调查法等,考察其转型的理念、运作方式,并对其转型经验进行理论提升。为了增强本研究的外在效度,遵从案例研究方法的复现逻辑(replication logic),本研究在次级分析单位中增加了复现案例,对所得到的结论进行部分验证。本文总体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本研究重在“发现规律”)——总结概括、理论提升的逻辑思路展开,总体框架及各章节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部分,提出“农村类报纸面临转型”的问题(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章提出“发展的涉农媒体才能担当服务‘三农’的责任”,凸显本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历史演进进行纵向梳理和理论概括,第三章对农村类报纸的生存空间进行横向考察。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之上得出结论:中国农村类报纸正面临着转型的历史机遇——必须转型而且能够转型。第二部分,发现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三步走”的规律(第四章至第八章)。这部分重在从媒体经营管理的角度,找到农村类报纸由弱转强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转型方向进行理论推导。其中,第四章论证了“南方农村报”是在新的媒体生存环境中农村类报纸转型的典型样本。第五、六、七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回答了“南方农村报”是怎样转型的、内在规律是什么等问题。第五章论述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第一步,是由“综合纸”转型为注重市场细分的“专业纸”,同时考察其品牌战略转型问题;第六章论述转型的第二步,是由“专业纸”进一步转型为具备多元经营格局的“专业涉农媒体企业”;第七章在上两章的基础上,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推导出其转型的第三步,即由涉农媒体企业转型为包括“报纸平台”在内的多平台联合的全媒体“涉农大平台”。第八章考察了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动力机制,其核心动力是坚守“边关”、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持续动力是以“整体转制”为契机的体制变革。第三部分,总结概括与理论提升(第九章),并对转型方向进行理论探讨。第九章提炼出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几个核心话语,以这种形式对本研究的核心成果进行总结。这几个核心话语分别是:1.把握“利基”差异,做“专”涉农市场,即以专业化体现差异化,以差异化赢得竞争优势,从而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先者;2.优势转化、品牌营销与“共赢”,即通过与其利益相关者实现“共赢”的品牌营销,将报纸的专业优势转化为行业优势,行业优势进而转化为影响力优势,以此促进媒体企业多元经营格局的构建;3.突破以“纸”为核,重构涉农媒体平台,这是农村类报纸转型的方向,能使其彻底突破发展瓶颈,完成由“农村类报纸”到包括报纸平台在内的“涉农大平台”的身份转型。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在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方面。涉农媒体是中国传媒产业大家族中的弱势群体,学界对它的研究也甚少,本文对涉农媒体的典型代表——农村类报纸的市场化转型做系统研究,拓展了报业经营管理的研究领域。2.在选题和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选取了“市场化转型”这一对于整个农村类报纸发展来说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的题目进行研究,既新颖独到,也没有掣肘于我国农村类报纸发展极不平衡的现实。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总体采用案例研究法,以目前农村类报纸中市场化运作最为成功的“南方农村报”为重点研究对象,辅以历史研究法、实地研究与定性访谈法、抽样调查法等对该案例的多个次级单位进行深入剖析,同时打开视野,综合考察其他同类报纸的市场化运作经验,异中求同,发现规律,增强了本研究的普适意义。3、在资料方面。本文在梳理中国农村类报纸历史演进和现状方面,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包括新中国成立前后“农”字号报刊的史料,以及对目前农村类报纸情况的详细统计等。此外,本研究对《南方农村报》的转型情况从各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得到翔实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是本文资料方面的创新。4、本研究创新之处最重要的方面,在于观点的创新。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七点:(1)对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农”字号刊物梳理出“两条发展脉络”,指出目前的农村类报纸是其中第二条脉络——“以工农群众为对象的通俗报纸”的发展结果。(2)对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类报纸的发展进行了理论概括,勾勒出其从“革命报刊”到“组织媒介”,再到改革开放之后历经80年代的整体“兴盛”、90年代的整体“衰落”、直到新世纪的“分化”的过程。(3)提出中国“转型媒体企业”的分析框架。(4)发现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的“三步走”规律,并进行了理论概括。(5)提出“涉农媒体跨行业营销体系再造”的概念及其模型。(6)提出“涉农媒体双边市场二次成长”理论:涉农媒体通过营销体系创新将媒体平台一方的“读者”市场下沉到“农民”群体,同时,将平台另一方的“广告商”市场下沉到“农资企业”,以此完成农村报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市场的成长意味着媒体平台生存空间的扩大。(7)提出“涉农媒体多平台联合”的概念及其模型。单一平台指的是传统的“内容提供平台”;多平台联合指的是成长后的媒体平台,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平台,还包括网络技术催生的全媒体服务平台,并指出这是涉农媒体市场化转型的方向。
本刊记者,华长慧[5](2006)在《教育均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访宁波市教育局局长华长慧》文中认为宁波是国家计划单列市,地处浙江东部沿海。近年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158.04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序第六。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宁波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契机,宁波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技术与成人教育的同时,奋力推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为了深入了解宁波在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我们(以下简称“记”)专门访问了宁波市教育局局长华长慧同志(以下简称“华”)。
姚昌恬[6](2004)在《落实《决定》精神发挥基础保障职能 努力提高直属单位建设管理水平——在2004年局直属单位计划会议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表明
孙文振,郑贝妮,李睿劼[7](2004)在《“三九”暖阳热心房》文中研究说明2004年全国民委主任会议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隆重召开。虽然眼下已经进入了“三九”天,但是参加民委主任会议的各位代表的心里却是暖暖的,新一年民委工作的新思路、新打算,犹如冬日的阳光,温暖着他们的心房。有了明?
张陇得[8](2003)在《加强策划 积极创新 注重实效——宝鸡日报学习宣传十六大做法和体会》文中认为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宣传好十六大精神,是去年下半年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的头等大事,也是今年宣传工作的一条主线。按照中央及省委宣传部的部署,我们宝鸡日报社加强领导,精心策划,突出主题,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了十六大精神,浓墨重彩地宣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广大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鼓舞了全市人民建设“工业强市、畜牧大市、旅游名市和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的热情,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大众日报》编辑部[9](2003)在《党报采编运行机制的创新》文中研究说明 进入新世纪以来,报纸的创新始终是我们综合改革的重点和龙头,其前提就是采编运行机制的创新,中心思路是:以报纸创新带动机构创新,以机构创新带动激励机制创新,以激励机制创新,保障、完善和发
刘兰昌[10](2003)在《突出重点抓根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久前,在中组部召开的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委老干部局钱家荣局长。就如何做好新形势新阶段的老干部工作问题进行了交谈。 记者:请局长谈谈做好老干部工作的体会。 钱:老干部工作牵动
二、新世纪 新思路 新打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 新思路 新打算(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 ——以《解放日报》(1978年—2012年)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
(二) 运用传播学范式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环境的研究 |
(四)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本要素 |
(五)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效果的提升 |
(六)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证研究 |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难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三) 研究难点 |
第一章 《解放日报》的传播历程 |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内涵界定 |
(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
二、改革开放启动前后的理论传播 |
(一) 冲破"禁区" |
(二) "思想解放" |
(三) "小跑步行不行" |
(四) 怎样评价领袖 |
三、邓小平理论形成与成熟阶段的理论传播 |
(一) 充满活力的经济模式 |
(二) "均"则懒,懒则"寡" |
(三)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四、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阶段的理论传播 |
(一) "社会主义向何处去" |
(二) 系统性解读市场经济 |
(三) 邓小平理论研究网络化 |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传播 |
(一) "一场不停步的接力跑" |
(二) 科学把握"先进性" |
六、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传播 |
(一) 什么是发展 |
(二) 什么是"人本" |
(三) 什么是和谐 |
(四) 什么是核心价值 |
七、不同阶段代表性学者的理论贡献 |
(一) 邓小平理论传播阶段 |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传播阶段 |
(三) 科学发展观传播阶段 |
(四) 学人成长与理论传播的互动 |
第二章 传播特性、效果与规律 |
一、传播特性 |
(一) 呼应与阐释并重,理论化和大众化共生 |
(二) 重点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探索 |
(三) 提供各种观点讨论平台并主动引导 |
二、传播效果 |
(一) 把握主流舆论阵地和话语权 |
(二) 文本、解释和构建渐次推进 |
(三) 与时俱进、与民俱进、与世俱进 |
三、传播规律 |
(一) 造势与传播的周期性 |
(二) 共识与生命力的倍增效应 |
(三) "反复互动"与升级转化的良性循环 |
第三章 完善路径 |
一、借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
(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三) 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 |
(四) 注重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 |
二、着力推进理论创新 |
(一) 明确理论创新的底线 |
(二) 推进经典着作通俗化 |
(三) 发展理论诠释新问题 |
三、创新传播话语系统 |
(一) 推动大众传播话语创新 |
(二) 应对消解和怀疑思维 |
(三) 精准投放与贴近受众 |
四、及时优化传播流程 |
(一) 议题设置 |
(二) 精心编辑 |
(三) 把握节奏 |
(四) 深化讨论 |
第四章 应对两大新挑战 |
一、应对多样化思潮挑战 |
(一) 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
(二) 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
(三) 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
(四) 深化对"中国梦"的认识 |
二、应对媒体融合的挑战 |
(一) 上海报业"先行一步" |
(二) 继承和发展:扩展阵地别无他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教师交流政策执行机制研究 ——基于天增县的实地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三、思路、步骤与方法 |
四、调研身份和时间安排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总体评价与选题审视 |
第二章 天增县概况 |
一、全县总体概况 |
二、近年教育实践概况 |
三、当前教师结构概况 |
四、天增县教师交流概况 |
第三章 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结构研究 |
一、直接主体VS间接主体——执行主体结构分析 |
(一)执行主体的构成 |
(二)主体之间的冲突 |
二、公共利益VS其它利益——执行利益结构讨论 |
(一)执行利益构成 |
(二)利益关系分析 |
三、话语霸权VS无政府主义——执行交往结构研究 |
(一)理论工具--公共行政话语理论 |
(二)正式交往中的话语正当性分析 |
(三)非正式交往中的话语正当性分析 |
第四章 教师交流政策执行关系研究 |
一、环境对执行产生了什么影响——生态协同关系分析 |
(一)生态协同的理论话语 |
(二)天增县执行生态对教师交流的影响 |
二、执行环节上有何不畅——过程协同关系分析 |
(一)过程协同的理论话语 |
(二)天增县教师交流政策执行过程 |
三、各部门如何分担执行责任——部门协同关系分析 |
(一)政策执行中的横向协同 |
(二)职称“评而不聘”现象 |
四、如何选择教师服务供给途径——结构—功能协同关系分析 |
(一)结构—功能协调的理论话语 |
(二)幸福中学的公-私伙伴协同 |
第五章 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策略研究 |
一、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策略提炼 |
(一)按兵不动策略——没交流 |
(二)选择性过渡策略——浅交流 |
(三)刚性彻底策略——强交流 |
(四)柔性强制策略——深交流 |
二、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策略比较 |
(一)语词风格比较 |
(二)策略性质比较 |
(三)比较再思 |
三、政策认知对执行策略选择的影响 |
(一)政策认知的维度 |
(二)对策略选择的影响 |
第六章 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的机制性建议 |
一、理论支撑机制:夯实教师交流政策的理论基础 |
(一)发挥社会学想象力,准确判断教师交流社会背景 |
(二)倡导深刻批判性究,准确把握教师交流政策前提 |
(三)厘清教师身份性质,引导教师交流政策工具选择 |
二、政策完善机制:提高教师交流政策文本合法性 |
(一)该不该让“少数人的对话”削弱--应该 |
(二)能不能让“少数人的对话”削弱--很难 |
(三)如何让“一些人的对话”加强--搭平台而不主导 |
(四)减少同其它有关政策的冲突 |
(五)建立健全教师交流配套制度 |
三、实践动力机制:厘清政策执行主体的责任边界 |
(一)行政人员的“服从上级性”与“自由裁量权” |
(二)学校校长的“法人代表性”与“组织外溢性” |
(三)交流教师的“组织归属感”与“职业归属感” |
四、编制盘活机制:建立教师编制银行 |
(一)建立教师编制银行的必要性 |
(二)教师编制银行的运行方式 |
(三)教师编制银行的约束条件和功能限度 |
五、缺陷回避机制:灵活运用多种教师交流手段 |
(一)行政机制--发挥刚性意志优势 |
(二)市场机制--发挥激励引导功能 |
(三)公民机制--发挥教育感染作用 |
(四)文化机制--发挥适应调节优势 |
第七章 结论、反思和展望 |
一、结论 |
二、反思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附件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 |
附件二: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各所学校之间的交通距离(单位:km) |
附件三:教育局长访谈提纲 |
附件四:教育局科长(主任)访谈提纲 |
附件五: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
附件六:学校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七:田野日志的结构说明与举例 |
后记——感恩于自己走过的路 |
(3)新常态下新闻写作话语转向研究 ——以《光明日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国外新闻话语分析的研究综述 |
1.3.2 关于国内新闻话语分析的研究综述 |
1.3.3 新闻话语转向综述 |
1.3.4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2. 核心概念解析 |
2.1 话语与话语理论 |
2.1.1 话语 |
2.1.2 话语分析及主要理论 |
2.2 新常态与新闻话语 |
2.2.1 新常态 |
2.2.2 新闻作为话语及其转向 |
3.新闻话语转向的二维度研究——以《光明日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为例 |
3.1《光明日报》过往新闻话语模式纵比 |
3.1.1《光明日报》地位简介 |
3.1.2《光明日报》66年间(1949—2015年)新闻话语概述 |
3.2 第一维度——文本话语中的新常态新闻写作话语转向 |
3.2.1 新闻写作内部构件的变化 |
3.2.2 新闻写作手法、风格的改变 |
3.3 第二维度——社会语境中的新常态新闻写作话语转向 |
3.3.1 新闻写作角度的改变 |
3.3.2 意识形态的逆向加强 |
4.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光明日报》66年间开设专刊专栏一览表 |
附录 2:《光明日报》“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专栏案例总表一览 |
附录 3: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中国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研究 ——以“南方农村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 发展的涉农媒体才能担当服务“三农”的责任 |
二、 农村类报纸转型就有出路 |
三、 重新崛起的《南方农村报》成为农村传媒业亮点 |
第二节 理论假设与概念厘定 |
一、 理论假设和中心论点 |
二、 概念厘定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路径设计 |
二、 总体研究框架 |
三、 研究方法设计 |
四、 研究方法叙述 |
第四节 文献综述与理论支撑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相关理论支撑 |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图景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农”字号刊物发展脉络 |
一、 第一条脉络:远离政治意识形态 |
二、 第二条脉络:以“工农群众”为对象的通俗报纸 |
第二节 对不同时期农村类报纸发展阶段的理论概括 |
一、 1949 年之前:革命报刊 |
二、 1949 年至 1978 年:组织媒介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类报纸发展的“三阶段”概括 |
第三节 中国农村类报纸的角色演进 |
一、 1949 年至 1978 年:动员与整合农村社会的宣传工具 |
二、 1978 年至 1988 年:突显“信息传播角色”的角色丛 |
三、 1988 年至 2002 年:被边缘化的“鸡肋” |
四、 2002 年至今:角色分化 |
第四节 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制度演进 |
一、 党报的附属机构 |
二、 经营管理制度层面有所突破 |
三、 制度变迁呈现历史后向依赖 |
四、 探索现代媒体企业制度 |
第三章 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生存空间的宏观分析 |
第一节 潜在市场日益扩大 |
一、 农村受教育人口数量不断扩大 |
二、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 |
第二节 潜在市场需求迫切——读者亟需但农村“报荒” |
一、 农村“报荒”现象普遍 |
二、 报纸是农村居民获取实用信息的首选媒介 |
第三节 现实市场分区域旺盛上升空间大 |
一、 《南方农村报》的崛起 |
二、 《南方农村报》广告收入的突破性增长 |
第四章 转型的典型样本——南方农村报 |
第一节 对“转型”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
一、 转型 |
二、 社会转型 |
三、 媒体转型 |
第二节 “转型媒体企业”的分析框架 |
一、 “媒体”与“媒体企业” |
二、 “转型媒体企业”的分析框架 |
第三节 “南方农村报”是农村类报纸转型的典型样本 |
一、 “南方农村报”概况及转型动因 |
二、 “南方农村报”转型路线及表现 |
第五章 转型第一步:由“综合纸”到“专业纸” |
第一节 “专门为农民说话”——持续而理性的舆论监督报道 |
一、 涉农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界定 |
二、 《南方农村报》的舆论监督报道:持续、理性、建设性 |
三、 为农民说话的专业理念和技巧 |
第二节 “专业为农业服务”——“大农财”新闻及《农财宝典》 |
一、 “大农财”新闻:对农村财富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面”的观照 |
二、 《农财宝典》:对农村财富增长的机遇与威胁进行“点”的开掘 |
第三节 构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平台——“南农评论” |
一、 自己的声音——务求独到而扎实 |
二、 关注“三农”的知识分子的声音——但求犀利而有建设性 |
三、 农民的声音——引导其主张权利、理性发声 |
四、 网络的声音——撷“微”言议热点以理性砭时弊 |
第四节 后“专业”时代的品牌战略构想 |
一、 由涉农新闻产品品牌到涉农媒体企业品牌 |
二、 由单一品牌格局到多品牌格局 |
三、 突破传媒品牌内涵成就大“三农”领域的品牌 |
第六章 转型第二步:由“专业纸”到专业涉农媒体企业 |
第一节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活动与媒体影响力提升 |
一、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媒体利益相关者的确定 |
二、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活动 |
三、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活动营销与媒体影响力提升 |
第二节 “南方农村报”媒体企业多元经营格局构建 |
一、 平衡策略推进基础业务 |
二、 纵深策略开掘增值业务 |
三、 专业策略拓展相关多元业务 |
四、 “全媒体”业务探索 |
第三节 复现案例:《河北农民报》的经营创新 |
一、 “报友俱乐部”——实现报纸与读者的双向服务与共赢 |
二、 经营“报农”肥料——依托报纸品牌优势的相关多元业务 |
第四节 涉农媒体的经营创新 |
一、 “创新”理论及创新性评估维度 |
二、 “嵌入”农资行业——涉农媒体营销体系跨行业再造 |
第七章 转型第三步:由以“纸”为核到“涉农大平台” |
第一节 “双边市场”与媒体的“平台”属性 |
一、 “双边市场” |
二、 媒体本身就是“平台” |
第二节 涉农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 |
一、 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一次成长” |
二、 涉农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 |
第三节 “报纸平台+全媒体服务平台”的多平台联合 |
一、 涉农媒体具备构建涉农交易平台的优势 |
二、 “报纸平台+全媒体服务平台”构想 |
第八章 转型实现的动力机制 |
第一节 核心动力:坚守“边关”、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 |
一、 “草根”媒体的“边关文化” |
二、 “边缘”媒体的“主流化生存” |
第二节 持续动力:以“整体转制”为契机的体制变革 |
一、 对农村类报纸“走市场”的历时考察 |
二、 “整体转制”推动农村类报纸持续转型 |
第九章 总结:农村类报纸转型的核心话语 |
第一节 把握“利基”差异做“专”涉农市场 |
第二节 优势转化、品牌营销与“共赢” |
第三节 突破以“纸”为核重构涉农媒体平台 |
附录:现有农村类报纸一览表(2012 年)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四、新世纪 新思路 新打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 ——以《解放日报》(1978年—2012年)为样本[D]. 夏斌.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2]教师交流政策执行机制研究 ——基于天增县的实地考察[D]. 姜超.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3]新常态下新闻写作话语转向研究 ——以《光明日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栏为例[D]. 陈怡君.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4]中国农村类报纸市场化转型研究 ——以“南方农村报”为例[D]. 陈娟. 暨南大学, 2012(10)
- [5]教育均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访宁波市教育局局长华长慧[J]. 本刊记者,华长慧. 上海教育科研, 2006(03)
- [6]落实《决定》精神发挥基础保障职能 努力提高直属单位建设管理水平——在2004年局直属单位计划会议上的讲话[J]. 姚昌恬. 林业建设, 2004(01)
- [7]“三九”暖阳热心房[N]. 孙文振,郑贝妮,李睿劼. 中国民族报, 2004
- [8]加强策划 积极创新 注重实效——宝鸡日报学习宣传十六大做法和体会[J]. 张陇得. 新闻知识, 2003(04)
- [9]党报采编运行机制的创新[J]. 《大众日报》编辑部. 中国记者, 2003(02)
- [10]突出重点抓根本[N]. 刘兰昌. 中国老年报,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