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固定对速度训练效果的影响

肌肉固定对速度训练效果的影响

一、肌肉固定工作方式对动作速度训练效果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朱志强[1](2021)在《无创深部脑刺激对神经肌肉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采用阳极刺激大脑初级运动皮层区域可提高皮层兴奋性,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升人体的运动能力。但目前研究采用的经颅直流电刺激方式存在刺激区域泛,刺激深度不足的缺陷。为进一步提升电刺激的调控效果,2017年Grossman团队提出干涉电场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electrical stimulation,TI)概念,该刺激方式可实现聚焦的深部脑刺激。此外,经颅电刺激(transcran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t ES)改善人体运动能力的中枢和外周神经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目的为:以大脑初级运动皮层第一骨间背侧肌区域为刺激目标靶区,采用TI刺激,并结合动力学、神经电生理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手段,观察TI对第一骨间背侧肌最大自主发力和控制性发力神经肌肉功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TI影响神经肌肉功能的神经机制。根据研究目的本研究分为两个具体研究,研究一:探究TI对最大自主发力的肌肉力量和神经募集肌肉能力的影响,以及控制性发力的神经募集肌肉能力影响;研究二:探究TI对静息态神经元自主活动和全脑神经功能网络的影响。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招募了40名健康的被试(18-35岁),其中男生31人,女生9人,均为右利手且无神经疾病史。本实验以初级运动皮层第一骨间背侧肌区域作为刺激靶区,受试者分别随机接受20分钟的TI、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igh definition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HD-tDCS)和假刺激。研究一:刺激前后右手食指分别执行20s最大等长发力(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MVC)和40%MVC的梯形轨迹发力,通过Biopac和Delsys同步采集第一骨间背侧肌肌力(最大肌力、最大发力率和和肌力衰减率)和高精度肌电(峰值肌电振幅、均值肌电振幅、峰值肌电频率、均值肌电频率和募集运动单元数量)等数据。所有数据通过SPSS25.0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显着性阈值设为:P<0.05。研究二:通过SIEMENS MAGNETOM Prisma 3T超导磁共振,在前测、刺激中和后测分别进行8分钟、20分钟、8分钟的静息态功能像扫描和6分钟的结构像扫描。通过Dpabi5.0软件进行时间校正、头动校正、配准和标准化到MNI空间等预处理和质量控制,再计算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通过SPM12软件进行时间校正、头动校正、配准和标准化到MNI空间等预处理,在质量控制后计算种子点(运动皮层第一骨间背侧肌区域)与全脑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统计采用二阶线性模型,体素显着性阈值设为:P<0.001,团块显着性阈值设为:P<0.05。研究结果:研究一:(1)与假刺激比,TI刺激后测募集运动单元数量提升。研究二:1.神经元自主活动:(1)在后测条件下HD-tDCS刺激减去Sham结果显示:左侧:内侧额上回;右侧:辅助运动区,内侧额上回,额上回,额中回等区域低频振幅(ALFF)显着激活。(2)在刺激中条件下HD-tDCS减去Sham结果显示:左侧:额中回,额上回等区域激活局部一致性(ReHo)显着激活。(3)在刺激中条件下HD-tDCS减去TI结果显示:左侧:额中回,额上回,辅助运动区等区域激活局部一致性(ReHo)显着激活。(4)在TI刺激条件下刺激中减去前测结果显示:左侧: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辅助运动区,梭前叶;右侧: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回,中央后回,辅助运动区等区域局部一致性(ReHo)显着激活。2.全脑功能连接:(1)在刺激中条件下HD-tDCS减去Sham结果显示:左侧:枕上回,枕下回,顶上回;右侧:梭状回,枕下回,舌回,顶下回等区域功能连接(FC)显着激活。(2)在刺激中条件下HD-tDCS减去TI结果显示:左侧:枕上回,枕下回,舌回,距状裂周围皮层,梭状回,小脑;右侧:顶上回,顶下回等区域功能连接(FC)显着激活。(3)在TI刺激条件下刺激中减去前测结果显示:左侧:上顶叶,中央后回,中央前回,辅助运动区,额上回,额中回等区域功能连接(FC)显着激活。(4)在HD-tDCS刺激条件下刺激中减去前测结果显示:左侧: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回,辅助运动区,额上回,额中回,内侧额上回;右侧:辅助运动区,内侧额上回等区域功能连接(FC)显着激活。(5)在HD-tDCS刺激条件下后测减去前测结果显示:左侧:额中回区域功能连接(FC)显着激活。研究结论:(1)TI刺激可能通过增强脑内Beta波段震荡提升神经募集肌肉的能力,但TI和HD-tDCS都未能诱发其他肌力和肌电指标改变可能是由“天花板”效应、肌肉选取、指标不明感和经颅电刺激的前突触效应导致的。(2)TI刺激效应与HD-tDCS刺激效应存在差异,TI刺激效应只有实时刺激效应,而HD-tDCS既有实时刺激效应又有刺激后效应。(3)TI刺激与HD-tDCS刺激作用机制存在差异,TI刺激通过调节脑内震荡,增强感觉运动网络功能连接和提高相应皮层神经元活动的一致性,并具有改善运动能力的潜力。HD-tDCS刺激可能通过增强次级运动皮层神经元活动和初级运动皮层和次级运动皮层之间的功能连接,提高运动皮层的兴奋性,并具有改善运动能力的潜力。(4)HD-tDCS刺激的实时效应和后效应神经元激活方式存在差异。实时HD-tDCS刺激电场诱发两侧次级运动皮层和额叶皮层神经元自主活动一致性提高,而HD-tDCS刺激后效应增加血流灌注提高两侧次级运动皮层和额叶皮层神经元自主活动水平。

王军保[2](2021)在《不同拉伸方式对男大学生肩、髋关节柔韧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选取AIS拉伸、PNF拉伸以及传统拉伸(静态拉伸+动态拉伸)三种拉伸方式,对32名非体育专业男性大学生进行分组,分别进行8周的肩、髋关节肌肉群拉伸训练,实验组分别进行AIS拉伸训练、PNF拉伸训练和传统(静态+动态)拉伸训练,对照组为无拉伸训练。通过相应的测量仪器测出本研究所需数据,然后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为本次实验提供相应数据支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不同的拉伸方式对男大学生肩、髋关节柔韧性的影响差异,期望能为普通高校男性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教师在课前进行准备活动或课后放松环节所使用的拉伸方式提供借鉴。通过对比分析各组测试指标,得出以下结论:(1)PNF拉伸法、AIS拉伸法和传统拉伸法都对男性大学生肩、髋关节柔韧性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肩、髋关节的活动角度增加,横叉离地距离缩短,实验证明拉伸能够有效地促进肩、髋柔韧性的提升。(2)肩关节柔韧性测试结果表明传统拉伸组与AIS拉伸组、PNF拉伸组都具有显着差异,PNF拉伸组与AIS拉伸组无显着差异。实验证明与传统拉伸法相比,PNF拉伸法、AIS拉伸法对男性大学生肩关节柔韧性提升效果更好。(3)髋关节柔韧性测试结果表明PNF拉伸组与AIS拉伸组、传统拉伸组都有显着性差异,尤其是髋关节左右侧前屈结果更为显着,而AIS拉伸组与传统拉伸组无显着差异。实验证明PNF拉伸法相对于AIS拉伸法和传统拉伸法对提升男性大学生髋关节柔韧性更有效。(4)实验结果虽都表明三种拉伸方式均可提升男性大学生肩、髋关节柔韧性,但每种拉伸方式都有其特点,应合理灵活运用。

龙钰颖[3](2021)在《不同训练方法对普通大学生上肢力量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坐姿下拉和坐姿推举两个动作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探讨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方法对上肢力量的训练效果。一是观察受试者干预后坐姿下拉、坐姿推举最大力量的变化情况;二是了解坐姿下拉、坐姿推举最大力量变化对引体向上次数变化的影响;三是探讨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对上肢训练动作主要做功肌肉的训练效果,为上肢力量锻炼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采用实验法将32名研究对象分为重复训练组和交替重复训练组。重复训练组训练时先将坐姿下拉(或坐姿推举)动作的4组训练内容做完,在进行4组坐姿推举(或坐姿下拉)动作的训练;交替重复训练组训练时先完成1组坐姿下拉(或坐姿推举)的动作,然后做1组坐姿推举(或坐姿下拉)动作,依次交替进行直至各动作均完成4组。各组均为16人,进行为期8周,每周2次的上肢力量训练,对其握力、背力、引体向上、坐姿下拉和坐姿推举最大力量等上肢力量指标进行测试;再对坐姿下拉和坐姿推举两个动作的表面肌电i EMG和RMS指标进行测试。采用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研究结果:(1)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均能提高上肢最大力量、上肢力量耐力、还都能增大上肢肌肉面积,其中交替重复训练组对上肢力量耐力的提升优于重复训练组。重复训练实验后左臂握力、右臂握力、直臂上臂围、引体向上、坐姿下拉最大力量和坐姿推举最大力量分别为35.69、38.75、27.97、6.25、64.71、46.13,较重复训练实验前高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交替重复训练实验后分别为36.7、41.59、26.56、9.75、66.3、49.38,较实验前高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2)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坐姿下拉的主要做功肌肉为肱二头肌、三角肌后束和胸大肌,而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坐姿推举的主要做功肌肉为三角肌前束、肱三头肌和背阔肌。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两种训练方法在不改变坐姿下拉、坐姿推举主要做功肌肉的方式下均能提升其主要做功肌肉的用力状况,其中交替重复训练组坐姿下拉中肱二头肌用力状况的提升与重复训练组之间无差异但数值优于重复训练组。(3)在表面肌电均方根值上,重复训练能提高坐姿推举中胸大肌、三角肌后束和肱二头肌的力量,其RMS分别是20.19、22.53、12.82,交替重复训练能提高坐姿下拉中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前束的力量,其RMS分别为15.97、21.20、9.65,还能提高坐姿推举中胸大肌、三角肌前束、三角肌后束和肱二头肌的力量,其RMS分别是17.94、22.94、24.21、12.95,且上述肌肉的RMS均较实验前低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交替重复训练组实验后坐姿下拉三角肌前束的RMS为9.65要明显低于重复训练组的19.49,二者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在坐姿下拉动作中,对三角肌前束的力量提升而言交替重复训练组的效果明显优于重复训练组。研究结论:(1)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均能提高上肢最大力量、上肢力量耐力、还都能增大上肢肌肉面积,其中交替重复训练组对上肢力量耐力的提升优于重复训练组。(2)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两种训练方法在不改变坐姿下拉、坐姿推举主要做功肌肉的方式下均能提升其主要做功肌肉的用力状况,其中交替重复训练组坐姿下拉中肱二头肌用力状况的提升无差异但数值优于重复训练组。(3)重复训练能提高坐姿推举中胸大肌、三角肌后束和肱二头肌的力量,交替重复训练能提高坐姿下拉中背阔肌、胸大肌、三角肌前束的力量,还能提高坐姿推举中胸大肌、三角肌前束、三角肌后束和肱二头肌的力量,其中在坐姿下拉动作中,对三角肌前束的力量提升而言交替重复训练组的效果明显优于重复训练组。

金苏月[4](2021)在《PNF牵拉对7-8岁拉丁舞女学员训练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拉丁舞是一项展示运动技术难和艺术形式美的技能主导类难美性运动项目,需要在规定的音乐节奏中运用身体规范,准确且力求完成“难与美”的精彩展示,而具备良好的柔韧素质是发挥拉丁舞专项技术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7-8岁是儿童柔韧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把握该阶段的有效训练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发展儿童现阶段及未来的拉丁舞技术水平和运动能力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研究目的是运用PNF牵拉对7-8岁拉丁舞女学员进行实验干预,用数据揭示PNF牵拉对肩关节、髋关节、踝关节以及躯干在柔韧素质中产生的影响,探求对拉丁舞单个动作技术关节运动角度和专项成绩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摄像解析法和数理统计法,运用PNF牵拉训练手段对金柚舞蹈机构内60名7-8岁符合条件的女学员(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进行为期3个月的实验干预,研究结果如下:(1)对柔韧素质的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肩关节和髋关节的各项指标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躯干有显着性差异(P<0.05),踝关节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对比肩关节、髋关节以及躯干的各项指标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踝关节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对比肩关节、髋关节以及躯干的各项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踝关节无显着性差异(P>0.05)。(2)对单个动作技术关节角度的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肩关节、髋关节以及躯干的最大关节角度(左、右)和关节角度均值(左、右)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踝关节最大关节角度(左、右)和关节角度均值(左、右)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对比肩关节、髋关节以及躯干的最大关节角度(左、右)和关节角度均值(左、右)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踝关节最大关节角度(左、右)和关节角度均值(左、右)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对比肩关节和躯干最大关节角度(左、右)和关节角度均值(左、右)有显着性差异(P<0.05),髋关节和踝关节最大关节角度(左、右)和关节角度均值(左、右)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对拉丁舞专项成绩的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线条与延展性、拉丁动作和基本动作的评分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旋转与转动有显着性差异(P<0.05),节奏节拍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在实验前后对比拉丁舞专项成绩,线条与延展性、拉丁动作、基本动作、旋转与转动的评分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节奏节拍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对比拉丁舞专项成绩,线条与延展性、拉丁动作、基本动作、旋转与转动的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节奏节拍无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实验结果表明:在7-8岁拉丁舞女学员柔韧素质训练中,PNF牵拉训练效果优于常规牵拉训练,在肩关节、髋关节以及躯干中有非常显着作用且能够减少疼痛感,但对踝关节效果并不明显。(2)经SIMI Motion三维运动解析系统分析,结果表明:PNF牵拉训练对拉丁舞女学员单个动作技术关节运动角度有显着提升作用。(3)PNF牵拉训练对拉丁舞专项成绩中,线条与延展性、拉丁动作、基本动作和旋转与转动四个方面的评分有显着提升作用,但对节奏节拍的效果并不显着。

曹建川[5](2021)在《体操普修课中TRX悬吊训练对学生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探索将TRX悬吊训练引入体操普修课堂作为身体素质训练手段的可行性,通过在体操普修课中进行运动干预,探究TRX悬吊训练对学生平衡能力的影响,论证TRX悬吊训练的训练效果,探索出提升平衡能力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在不稳定条件下的平衡能力。研究方法:本研究以体操普修课中TRX悬吊训练对学生平衡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选取扬州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普修课54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三组,分别进行为期12周的TRX悬吊动力性训练、TRX悬吊静力性训练和常规素质训练。在实验前后对受试者的基础平衡能力以及体操单个技术动作进行测试,探讨悬吊动力性训练、悬吊静力性训练和常规素质训练对受试者平衡能力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通过对悬吊动力性组、悬吊静力性组和常规素质组的平衡能力指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三种不同训练方式对右腿支撑闭眼单足站立[F(2.51)=6.654,P=0.003<0.05]、直线行走偏差距离[F(2,51)=3.657,P=0.033<0.05]的影响具有显着性差异,且悬吊动力性组与常规素质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在体操单个技术动作中,三种不同训练方式对跳转360°[F(2,51)=0.144,P=0.867>0.05]的影响不具有差异性,对俯平衡[F(2.51)=5.042,P=0.010<0.05]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且悬吊动力性组与常规素质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研究结论:(1)12周的TRX悬吊训练对体操普修课学生的平衡能力有促进作用。(2)在改善体操普修课学生平衡能力方面,无论是动态平衡还是静态平衡,悬吊动力性动作训练要明显优于常规素质训练。(3)12周的TRX悬吊训练对提高体操普修课学生的体操单个技术动作成绩有促进作用。(4)通过12周TRX悬吊训练,体操普修课学生俯平衡成绩有显着性提高,且悬吊动力性动作训练要明显优于常规素质训练。

阎明宝[6](2021)在《功能性训练对U-12足球运动员速度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足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间歇性、对抗性的球类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目前随着训练体系的发展,功能性训练已在我国很多优势体育项目中得到广泛运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将功能性训练融入到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提高青少年足球训练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4名U-12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以功能性训练对足球运动员速度素质影响为研究内容。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在移动速度测试中,对短距离爆发力速度提高效果影响较小,对于较长距离速度提高有很好的帮助。2.在反应速度测试中,通过对有球反应速度测试指标和无球反应测试指标的分析来看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影响效果一般,功能性训练对反应速度帮助不大。3.在动作速度测试中,实验组的成绩相比对照组提升幅度更大,只有运球绕杆射门一项提升幅度较小,说明功能性训练对动作速度的帮助很大,提高了完成动作的能力,能够有更有效的身体素质完成技术动作。4.在有球无球结合测试中,经过功能性训练的实验组成绩比实验组有明显的提高,说明功能性训练能够更好的在结合球训练中起到积极影响。针对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功能性训练对于提高足球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还有待研究。2.在平日训练中要重视有球训练,保持足够的重复次数,功能性训练可以在训练中穿插进行。3.在身体功能训练的过程中首先要参考动作筛查的结果,要结合足球项目的特征和队员个人的特征进行综合设计,制定出符合队员个体需要的训练计划。4.设置训练计划时训练难度应循序渐进从简到难的进行。

王英豪[7](2020)在《肌肉疲劳识别方法及其在等速力量训练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器械式力量训练可有效提升训练者力量素质,已成为当代社会主流的健身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指导,普通训练者在此类力量训练中容易训练不足或训练过度,导致训练效果不理想甚至引发肌肉损伤。肌肉疲劳是判断训练是否到位的核心指标,可指导训练者训练至合适的状态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本文基于等速训练方式,深入研究肌肉运动性疲劳识别方法,结合运动训练学理论构建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模型,开发了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指导系统,并基于摆动液压阻尼研发了个性化等速训练设备。研究致力于为普通训练者提供了更具针对性、更安全高效的个性化力量训练指导方法及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为获取可评价肌肉疲劳状态的主客观信息数据,以膝关节屈伸训练为例,开展了等速力量训练疲劳实验。实验中实时获取被试者的主观疲劳度等级(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6块被测目标肌肉的表面肌电(Electromyography,s EMG)信号,以及其他训练信息:运动肌群的最大输出肌力矩等。其中,在多种速度训练中提取的肌群最大输出力矩变化数据,为设置个性化运动负荷提供数据基础。对RPE及s EMG信号进一步处理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RPE随着运动时间进程逐渐增大,与训练时间成线性正相关;(2)除半膜肌(Semimembranosus,SE)外,从其他5块肌肉s EMG信号中提取的谱密度熵、小波包熵等非线性动力学指标与RPE呈显着线性负相关,可用于识别运动疲劳状态。2.进行了基于主客观疲劳信息的动态肌肉疲劳识别模型研究。利用实验中提取的可识别疲劳状态的s EMG特征指标,以传统的疲劳分类方法构建多分类支持向量机(Multi-Support Vector Machine,Multi-SVM)和多类线性判别(Multi-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Multi-LDA)两种疲劳识别模型。同时,基于深度学习理论,针对s EMG信号的时-空特性,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对膝关节等速力量训练中目标肌肉的原始s EMG信号进行特征提取与分类,构建了基于CNN网络的运动疲劳识别模型。将以上三种运动疲劳识别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实验数据样本,三种方法在疲劳分类时无明显时间差,但CNN运动疲劳识别模型准确率更高,可优先用于实时识别动态肌肉疲劳。3.根据训练者在力量训练中“绝对力量”、“速度力量”、“耐力力量”等不同力量素质的提升需求,基于运动生理学的力量训练理论指导,结合CNN动态肌肉疲劳识别模型,构建以训练目标、肌肉初始疲劳状态及肌肉疲劳指数为输入,运动负荷、运动速度、运动组数及运动时间为输出的个性化等速训练实时指导监督模型。此后,搭建可扩展的个性化力量训练组成框架,设计个性化服务流程,并基于Android开发环境开发了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指导系统。4.基于摆动液压阻尼的基本原理,设计并构建了阻尼输出的核心装置。结合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指导系统,针对等速训练中大范围肌力输出、肌力快速变化、个性化多负荷调节等需求,开发了新型等速控制策略。此后,根据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以膝关节屈伸训练及肩关节旋转训练为例,对应设计等速膝关节训练器及等速旋肩训练器,并制作样机。最后,分别构建力量训练评价实验,对比等速膝关节训练器与现有膝关节等速训练设备的训练效果,对比等速旋肩训练器与现有旋肩训练设备的训练科学性,从多维度验证了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指导模型及新型等速设备的可行性,为进一步拓展全身关节肌肉等速力量训练奠定基础。

张文静[8](2020)在《不同固定抗阻训练方式对腘绳肌肌肉力量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股后肌群是膝关节运动中较容易损伤的主要肌群,而膝关节前后肌群的力量平衡是影响股后肌群损伤的主要因素。不同训练方式会对下肢肌群的力量和肌肉活动产生影响,人体肌肉做近固定工作和远固定工作时在生物力学特征上存在显着的差异。本文采用股后肌群近固定与远固定的两个训练方法,主要目的是观察8周的近端固定与远端固定两种不同抗阻训练方式下的下肢力量变化与肌肉电信号表现特征,为预防股后肌群损伤以及制定训练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选取12名女性受试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远固定训练组(n=6),B组为近固定训练组(n=6)。训练周期为8周,每周进行远固定与近固定训练3次,时间30min,训练负荷为10RM的运动强度,训练量为8次/组×3组,每组间隔3min。训练前后采用CONTREX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测试膝关节屈伸肌力矩的相关动力学参数,采用BIOVISION生物电记录分析系统采集的表面肌电图记录训练前、训练4周后、训练后重复8次训练动作的积分肌电值(iEMG)和均方根振幅(RMS)。对相关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1.近固定和远固定训练方式均对股后肌群肌肉力量的提高有显着作用。8周远固定训练后,向心60°/s、向心180°/s、离心60°/s,屈肌峰力矩较训练前均显着增加(P<0.01);伸肌峰力矩在向心60°/s、向心180°/s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离心60°/s、离心180°/s较训练前显着增加(P<0.01)。膝关节H/Q常规比值和功能比值只有角速度为60°/s显着增加(P<0.05)。8周近固定训练后,屈肌峰力矩在向心模式下较训练前显着增加(P<0.01),离心模式下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伸肌峰力矩只有向心60°/s显着增加(P<0.05)。膝关节H/Q常规比值在角速度为60°/s和180°/s显着增加(P<0.01),功能比值则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两种训练方式间比较,屈肌峰力矩和向心模式下伸肌峰力矩的增加量均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离心模式下伸肌峰力矩的增加量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2.训练后,两组股二头肌、半腱肌IMVC值较训练前显着增加(P<0.05)。两组股直肌iEMG四周后、训练后与训练前相比,有显着性增加(P<0.01)。训练4周后,两组股二头肌(P<0.01)与半腱肌(P<0.05)iEMG活性具有显着性差异,且近固定组iEMG活性高于远固定训练组。远固定训练组在屈髋和伸髋动作中的肌肉共同激活比在训练前后均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近固定训练组在屈膝和伸膝动作中的肌肉共同激活比在训练前后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伸膝时CAR值大于屈膝。远固定与近固定训练组股二头肌与半腱肌的肌肉贡献率均大于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训练后除股二头肌长头和半腱肌外,股直肌、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的贡献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研究结论:1.远固定与近固定两种训练方式均对股后肌群肌肉力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远固定训练对股后肌群肌肉力量的提高更加显着。远固定训练可以增加离心肌力从而提高股后肌群力量,通过提高膝关节屈伸肌比值,使得膝关节前后屈伸肌肌力平衡得到改善,减少运动损伤。股后肌群训练也有助于拮抗肌肌肉力量的增长。但是两种训练方式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使用。2.不同的训练方式导致肌肉激活水平出现不同的变化。远固定训练组训练后股二头肌和半腱肌iMVC值显着大于近固定训练组。说明远固定训练方法对肌肉的激活作用更明显,可以募集更多的股二头肌和半腱肌参与运动,使得股二头肌长头和半腱肌的激活效果显着,肌肉贡献率较高,而股直肌的贡献率也有提高。训练可以通过改变主动肌、协同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协调能力来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动作的肌肉激活水平,从而预防运动损伤。

代书鹏[9](2020)在《不同顶部停留时长的杠铃深蹲练习功率输出和力竭次数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在抗阻力量训练的动作节奏中加入不同时长的顶部停留阶段,来探究这种节奏训练方法对功率输出和力竭次数的即刻影响,为力量训练中最大功率法和极限次数法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提高训练计划制定的精细化程度。研究方法:选取11名北京体育大学体能训练学院男性大学生作为受试者,采用3种不同的动作节奏,分别为:2/0/快/0(2s离心,无底部停留,快速向心,无顶部停留);2/0/快/3(2s离心,无底部停留,快速向心,3s顶部停留);2/0/快/6(2s离心,无底部停留,快速向心,6s顶部停留)。进行85%1RM负荷强度,6组力竭,组间间歇3分钟的杠铃颈后深蹲练习。使用Tendo爆发力与速度反馈系统,记录峰值功率、平均功率、力竭次数等数据。研究结果:1.2/0/快/6节奏组力竭次数最高,相比其他两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2/0/快/3节奏组力竭次数较2/0/快/0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2/0/快/3节奏组平均功率最高、平均功率下降率最低,相比其他两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2/0/快/6节奏组相比2/0/快/0组平均功率较高、平均功率下降率较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2/0/快/3和2/0/快/6节奏组峰值功率较2/0/快/0高,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二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2/0/快/3节奏组峰值功率下降率较2/0/快/0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在杠铃深蹲力量练习中,动作节奏加入3s和6s顶部停留对力竭次数和功率输出都有显着提升效果。6s顶部停留提升力竭次数最高;3s顶部停留优化功率输出及其下降率最佳。2.在6组深蹲训练中,3s顶部停留可以显着优化整个训练过程的功率输出及其下降率,效果较6s顶部停留更好;6s顶部停留可以显着提高整个训练过程的力竭次数,效果较3s顶部停留更好。

刘丰[10](2020)在《呼吸方式对不同高度跳深前馈阶段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对健康受试者进行呼吸的干预调节,在每种呼吸方式干预后依次进行不同高度的跳深运动,并采集各跳深动作前馈控制阶段的生物力学特征。研究呼吸方式对不同高度跳深前馈控制阶段的影响,探讨不同呼吸方式干预后跳深前馈阶段的生物力学特征差异,为呼吸干预改变跳深动作前馈阶段生物力学特征,促进运动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和实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15名健康成年男性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三种15分钟的呼吸干预,在每种呼吸干预后分别完成三种平台高度的跳深运动,三种平台高度分别为15cm、30m、45cm,通过Vicon红外高速摄像系统、表面肌电测试仪、瑞士 Kistler三维测力台对各呼吸方式干预后的三种高度跳深前馈控制阶段生物力学特征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呼吸方式对不同高度跳深前馈阶段的运动学、肌肉激活模式、肌肉激活时序指标等生物力学特征。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呼吸方式干预后在三种跳深高度的前馈控制阶段生物力学特征差异。三种呼吸方式分别为(1)平静呼吸:受试者自然站立,目视前方,在安静状态下自然呼吸15分钟。(2)深呼吸:受试者根据自身呼吸节奏进行15分钟的深呼吸调节。(3)调息:采用内劲一指禅调息方法,进行15分钟的调息调节。研究结果:(1)在跳深动作的第一次落地前100ms的运动学数据中,左右侧踝关节角度在平静呼吸、深呼吸、调息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髋关节角度在15cm、30cm、45cm高度跳深动作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髋关节角度均值随跳深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呼吸方式和不同高度跳深的交互效应对各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跳深动作第二次落地前100ms的运动学数据中,左右侧膝、踝关节角度在平静呼吸、深呼吸、调息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髋关节角度在平静呼吸、深呼吸、调息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髋关节、膝关节和右侧髋关节、踝关节角度在15cm、30cm、45cm高度跳深动作间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呼吸方式和不同高度跳深的交互效应对各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跳深动作第一次落地前100ms的肌电数据中,仅有股内侧肌iEMG在平静呼吸、深呼吸和调息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腓肠肌外侧头iEMG在15cm、30cm、45cm跳深高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方式和不同高度跳深的交互作用在各肌肉iEMG值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跳深动作第二次落地前100ms的肌电数据中,仅有左侧竖脊肌iEMG在平静呼吸、深呼吸和调息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左右侧腹直肌iEMG在15cm、30cm和45cm高度跳深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方式和不同高度跳深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各肌肉iEMG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跳深动作的第一次和第二次落地前100ms,肌肉激活数量在平静呼吸、深呼吸和调息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肉激活数量在15cm、30cm和45cm高度跳深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方式和不同高度跳深的交互效应在肌肉激活数量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一次落地前100ms,调息干预后15cm、30cm、45cm高度跳深时肌肉激活的百分比均大于深呼吸和平静呼吸干预后同等高度跳深时各肌肉激活的百分比。在第二次落地前100ms,调息干预后在15cm高度跳深时,所有受试者各肌肉激活的百分比均大于深呼吸和平静呼吸同等高度各肌肉激活的百分比,调息干预后在30cm高度跳深时,各肌肉激活百分比等于深呼吸30cm高度跳深时各肌肉激活百分比,大于平静呼吸30cm高度跳深的各肌肉激活百分比。调息干预后在45cm高度跳深时,各肌肉激活百分比大于深呼吸同等高度各肌肉激活百分比,小于平静呼吸干预后同等高度肌肉激活百分比。研究结论:(1)受不同呼吸方式和跳深高度的影响,在跳深前馈控制阶段,下肢关节角度发生变化,机体采用踝策略和髋策略完成跳深任务。(2)调息干预后跳深前馈控制阶段股二头肌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股直肌的肌电活动更加平衡,随着跳深高度的增加,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肌电活动同步增加,降低了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3)增强肌肉预激活模式可以改善落地技术,呼吸调节将有助于姿势控制和运动损伤预防。

二、肌肉固定工作方式对动作速度训练效果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肌肉固定工作方式对动作速度训练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无创深部脑刺激对神经肌肉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名词缩写表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假设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7 .研究创新点
    1.8 .名词解释及操作性定义
2.文献综述
    2.1 .经颅电刺激的研究概述
        2.1.1 .经颅直流电刺激简介
        2.1.2 .神经调控技术演变
        2.1.3 .经颅电刺激的安全性
    2.2 .经颅电刺激的作用机制
        2.2.1 .神经元膜电位机制
        2.2.2 .神经递质机制
        2.2.3 .神经重塑机制
    2.3 .经颅电刺激对运动表现影响的研究现状
        2.3.1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运动表现影响的研究现状
        2.3.2 .经颅交流电刺激对运动表现影响的研究现状
        2.3.3 .深部脑刺激对运动表现影响的研究现状
    2.4 .静息态神经功能的运动相关研究
        2.4.1 .低频振幅(ALFF)在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2.4.2 .局部一致性(ReHo)在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2.4.3 .功能连接(FC)在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2.5 .经颅电刺激神经影像学研究现状
        2.5.1 .经颅直流电刺激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2.5.2 .经颅交流电刺激的神经影像学研究
    2.6 .高精度肌电的研究现状
    2.7 .总结
3.研究一无创深部脑刺激对肌肉力量和神经募集肌肉能力的影响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实验方案
    3.4 .刺激方案
        3.4.1 .HD-tDCS刺激方案
        3.4.2 .TI刺激方案
        3.4.3 .假刺激方案
    3.5 .实验硬件与软件
        3.5.1 .无线矩阵肌电测试系统
        3.5.2 .高精度肌电信号解析套件
        3.5.3 .Biopac生理信号采集系统
        3.5.4 .Acknowledge5.0 生理信号采集软件
        3.5.5 .经颅电刺激仪
        3.5.6 .相位干涉电刺激仪
        3.5.7 .经颅磁刺激仪
        3.5.8 .自制测力台
    3.6 .测试操作流程
        3.6.1 .被试填写基本信息
        3.6.2 .数据采集流程
        3.6.3 .电刺激流程
    3.7 .数据处理
        3.7.1 .肌力数据处理
        3.7.2 .肌电数据处理
    3.8 .数据统计
    3.9 .结果
        3.9.1 .不同经颅电刺激方式对肌力的影响
        3.9.2 .不同经颅电刺激方式对肌电的影响
    3.10 .讨论
        3.10.1 .不同经颅电刺激方式对肌力的影响
        3.10.2 .不同经颅电刺激方式对肌电的影响
4.研究二无创深部脑刺激对静息态神经功能网络的影响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实验方案
    4.4 .刺激方案
    4.5 .实验仪器与参数设置
        4.5.1 .经颅电刺激仪
        4.5.2 .相位干涉电刺激仪
        4.5.3 .功能磁共振扫描仪
    4.6 .测试流程
        4.6.1 .被试信息确认
        4.6.2 .确定刺激位置
        4.6.3 .标记刺激点
        4.6.4 .皮肤处理
        4.6.5 .放置刺激电极
        4.6.6 .检查头皮阻抗和不适感检测
        4.6.7 .电极盒放置
        4.6.8 .开启刺激
        4.6.9 .经颅电刺激仪操作具体步骤
        4.6.10 .实验记录
    4.7 .数据处理
        4.7.1 .ALFF和 ReHo预处理
        4.7.2 .ReHo计算
        4.7.3 .ALFF计算
        4.7.4 .FC预处理
        4.7.5 .FC计算
    4.8 .数据统计
    4.9 .结果
        4.9.1 .不同经颅电刺激方式对低频振幅(ALFF)的影响
        4.9.2 .不同经颅电刺激方式对局部一致性(ReHo)的影响
        4.9.3 .不同经颅电刺激方式对种子点全脑功能连接(FC)的影响
    4.10 .讨论
        4.10.1 .不同经颅电刺激对局部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4.10.2 .不同经颅电刺激方式对全脑功能连接的影响
5.总体讨论
    5.1 .总体结果分析
    5.2 .可能机制
        5.2.1 .tDCS神经调控的可能机制
        5.2.2 .TI神经调控的可能机制
    5.3 .研究限制
6.结论
7.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1 纳入与排除标准
    附件2 受试者基本情况
教育背景
科研经历

(2)不同拉伸方式对男大学生肩、髋关节柔韧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概述
        2.1.1 柔韧性
        2.1.2 拉伸
        2.1.3 拉伸方式
        2.1.4 肩关节与髋关节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静态拉伸法对柔韧性影响的研究
        2.2.2 动态拉伸法对柔韧性影响的研究
        2.2.3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对柔韧性影响的研究
        2.2.4 主动分离式牵拉法对柔韧性影响的研究
        2.2.5 不同拉伸组合对柔韧性影响的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数理统计法
        3.2.3 实验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各组组间肩、髋关节柔韧性指标的差异性检验
    4.2 实验前后各组组内肩关节柔韧性指标变化的对比与分析
        4.2.1 实验前后各组肩关节前屈(左、右)柔韧性指标对比结果
        4.2.2 实验前后各组肩关节后伸(左、右)柔韧性指标对比结果
        4.2.3 实验前后各组肩关节柔韧性指标对比分析
    4.3 实验前后各组组内髋关节柔韧性指标变化的对比与分析
        4.3.1 实验前后各组髋前屈(左、右)柔韧性指标对比结果
        4.3.2 实验前后各组髋后伸(左、右)柔韧性指标对比结果
        4.3.3 实验前后各组横叉柔韧性指标对比结果
        4.3.4 实验前后各组髋关节柔韧性指标对比分析
    4.4 实验后各组组间柔韧性指标测定结果差异性分析
        4.4.1 实验后各组间肩关节柔韧性测定结果差异性分析
        4.4.2 实验后各组间髋关节柔韧性测定结果差异性分析
    4.5 不同拉伸方式对男大学生肩、髋关节柔韧性影响的分析
        4.5.1 不同拉伸方式对肩关节柔韧性的分析
        4.5.2 不同拉伸方式对髋关节柔韧性的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3)不同训练方法对普通大学生上肢力量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力量素质训练的研究现状
    2.2 交互抑制的相关研究
    2.3 有关上肢力量素质的研究
    2.4 肌肉力量测试的发展研究
    2.5 表面肌电在体育中的应用研究
    2.6 交替重复训练概念界定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2.1 实验动作选取
        3.2.2.2 实验动作要求
        3.2.2.3 实验目的
        3.2.2.4 实验时间与地点
        3.2.2.5 实验器材
        3.2.2.6 实验指标测试方法
        3.2.2.7 表面肌电测试方法
        3.2.2.8 表面肌电测试流程
        3.2.2.9 表面肌电数据采集与处理
        3.2.2.10 训练方案设计
        3.2.3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训练方法对上肢力量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
        4.1.1 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实验后上肢力量各指标对比分析
        4.1.2 重复训练组实验前后上肢力量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4.1.3 交替重复训练组实验前后上肢力量各项指标对比分析
        4.1.4 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实验后上肢力量各指标对比分析
    4.2 不同训练方法下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分析
        4.2.1 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实验前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分析
        4.2.2 重复训练组实验前后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分析
        4.2.3 交替重复训练组实验前后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分析
        4.2.4 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实验后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分析
    4.3 不同训练方法下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分析
        4.3.1 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实验前测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分析
        4.3.2 重复训练组实验前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分析
        4.3.3 交替重复训练组实验前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分析
        4.3.4 重复训练与交替重复训练实验后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PNF牵拉对7-8岁拉丁舞女学员训练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PNF概念界定
        1.1.2 拉丁舞概念界定
        1.1.3 7-8 岁儿童概念界定
    1.2 PNF相关研究
        1.2.1 PNF国外相关研究
        1.2.2 PNF国内相关研究
    1.3 拉丁舞相关研究
        1.3.1 少儿拉丁舞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
        1.3.2 拉丁舞运动项目特点的相关研究
        1.3.3 柔韧素质对拉丁舞影响的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实验法
        2.2.4 摄像解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与测试指标的选取及实施
    3.1 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
        3.1.1 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
        3.1.2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3.2 专项测试指标的确定与专项技术的评定依据
        3.2.1 专项柔韧素质测试指标的选取与确定
        3.2.2 拉丁舞单个动作技术的选取与确定
        3.2.3 拉丁舞专项技术的评定依据
    3.3 实验流程与实施
        3.3.1 预实验
        3.3.2 正式实验
        3.3.3 PNF牵拉训练的实施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对比结果
        4.1.1 学员基本情况对比结果
        4.1.2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专项柔韧素质对比结果
        4.1.3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单个动作技术关节角度对比结果
        4.1.4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拉丁舞专项成绩对比结果
    4.2 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内各项指标对比结果
        4.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组内专项柔韧素质对比结果
        4.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组内单个动作技术关节角度对比结果
        4.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组内拉丁舞专项成绩对比结果
    4.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各项指标对比结果
        4.3.1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专项柔韧素质对比结果
        4.3.2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单个动作技术关节角度对比结果
        4.3.3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拉丁舞专项成绩对比结果
    4.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疼痛主观感觉对比结果
    4.5 分析与讨论
        4.5.1 PNF牵拉训练对专项柔韧素质影响的分析与讨论
        4.5.2 PNF牵拉训练对单个动作技术关节角度的分析与讨论
        4.5.3 PNF牵拉训练对拉丁舞专项成绩的分析与讨论
        4.5.4 PNF牵拉训练对疼痛主观感觉的分析与讨论
        4.5.5 学员对PNF牵拉训练态度的分析与讨论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体操普修课中TRX悬吊训练对学生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体操普修课中增加平衡能力训练的重要性
        1.1.2 TRX悬吊训练对身体素质练习中的作用
        1.1.3 TRX悬吊训练引入体操教学课堂的可行性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平衡能力
        2.1.2 悬吊训练
    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2.1 国外悬吊训练的研究现状
        2.2.2 国外平衡能力的研究现状
    2.3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3.1 国内悬吊训练的研究现状
        2.3.2 国内平衡能力的研究现状
        2.3.3 关于悬吊训练在体操普修课中运用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综述小结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组别受试者平衡能力基本特征
        4.1.1 不同组别受试者平衡能力指标的同质性检验
        4.1.2 不同组别受试者平衡能力指标描述性统计
    4.2 不同训练方法对三组受试者平衡能力测试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4.2.1 不同训练方法对三组受试者静态平衡测试结果对比
        4.2.2 不同训练方法对三组受试者动态平衡测试结果对比
        4.2.3 不同训练方法对三组受试者静态平衡能力测试结果的分析
        4.2.4 不同训练方法对三组受试者动态平衡能力测试结果的分析
    4.3 不同训练方法对三组受试者体操单个技术动作成绩的对比与分析
        4.3.1 不同训练方法对三组受试者体操单个技术动作成绩的对比
        4.3.2 不同训练方法对三组受试者体操单个技术动作成绩的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TRX悬吊训练动作及平衡能力测试指标筛选
附录二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三 具体训练手段的实施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功能性训练对U-12足球运动员速度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速度在足球比赛中的重要性
        1.1.2 功能性训练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关于功能性训练的研究
        2.1.1 国外关于功能性训练的研究
        2.1.2 国内关于功能性训练的研究
    2.2 国内外关于足球运动员速度素质的研究
        2.2.1 足球速度素质的概念
        2.2.2 关于专项速度素质的特点的研究
        2.2.3 足球速度素质测试指标的研究
        2.2.4 足球速度素质训练的研究
        2.2.5 足球速度素质影响的研究
    2.3 国内外关于足球运动员功能性训练的研究
    2.4 相关概念的界定
        2.4.1 功能性训练
        2.4.2 速度素质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
    4.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足球运动员基本情况
    4.2 实验前足球运动员无球速度素质测试结果
        4.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球移动速度
        4.2.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球反应速度
        4.2.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球动作速度
    4.3 实验前足球运动员有球速度素质测试结果
        4.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移动速度
        4.3.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反应速度
        4.3.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动作速度
        4.3.4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无球结合速度
    4.4 实验后足球运动员无球速度素质测试结果
        4.4.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球移动速度
        4.4.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球反应速度
        4.4.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球动作速度
    4.5 实验后足球运动员有球速度素质测试结果
        4.5.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移动速度
        4.5.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反应速度
        4.5.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动作速度
        4.5.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无球结合速度
    4.6 实验前后足球运动员无球速度素质测试结果
        4.6.1 实验前后无球移动速度
        4.6.2 实验前后无球反应速度
        4.6.3 实验前后无球动作速度
    4.7 实验前后足球运动员有球速度素质测试结果
        4.7.1 实验前后有球移动速度
        4.7.2 实验前后有球反应速度
        4.7.3 实验前后有球动作速度
        4.7.4 实验前后有球无球结合速度
5 分析与讨论
    5.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足球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5.2 实验前足球运动员无球速度素质测试结果分析
        5.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球移动速度
        5.2.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球反应速度
        5.2.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球动作速度
    5.3 实验前足球运动员有球速度素质测试结果分析
        5.3.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移动速度
        5.3.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反应速度
        5.3.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动作速度
        5.3.4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无球结合速度
    5.4 实验后足球运动员无球速度素质测试结果分析
        5.4.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球移动速度
        5.4.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球反应速度
        5.4.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球动作速度
    5.5 实验后足球运动员有球速度素质测试结果分析
        5.5.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移动速度
        5.5.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反应速度
        5.5.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动作速度
        5.5.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球无球结合速度
    5.6 实验前后足球运动员无球速度素质测试结果分析
        5.6.1 实验前后无球移动速度素质
        5.6.2 实验前后无球反应速度素质
        5.6.3 实验前后无球动作速度素质
    5.7 实验前后足球运动员有球速度素质测试结果分析
        5.7.1 实验前后有球移动速度素质
        5.7.2 实验前后有球反应速度素质
        5.7.3 实验前后有球动作速度素质
        5.7.4 实验前后有球无球结合速度素质
    5.8 足球运动员功能性训练的对策与建议
        5.8.1 统一训练方法和训练目标
        5.8.2 进行全面的诊断评估
        5.8.3 严格的训练过程监控
        5.8.4 重视训练的质量
        5.8.5 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
        5.8.6 重视训练后的恢复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访谈提纲
    附录 2:测试方法
    附录 3:实验组对照组 8 周训练计划
致谢

(7)肌肉疲劳识别方法及其在等速力量训练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力量训练指导方法研究
        1.2.1 力量训练目标
        1.2.2 基于运动指标参数的力量训练指导方法
    1.3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识别与评价研究
        1.3.1 运动性肌肉疲劳定义
        1.3.2 基于主观感受的肌肉疲劳主观识别与评价
        1.3.3 基于力学指标的肌肉疲劳客观识别与评价
        1.3.4 基于生化指标的肌肉疲劳客观识别与评价
        1.3.5 基于表面肌电的肌肉疲劳客观检测与评价
    1.4 国内外等速设备的相关研究
        1.4.1 国内外等速设备研究
        1.4.2 等速设备应用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主客观信息反馈的等速训练疲劳实验设计
    2.1 引言
    2.2 基于主客观信息反馈的等速训练疲劳实验设计
        2.2.1 实验目的
        2.2.2 实验对象
        2.2.3 实验时间地点
        2.2.4 实验器材
        2.2.5 实验数据采集
        2.2.6 实验流程
    2.3 基础数据处理与分析
        2.3.1 不同运动速度下的最大肌力矩
        2.3.2 不同运动速度下的肌肉 MVC 肌电
    2.4 运动疲劳主客观信息处理与分析
        2.4.1 主观疲劳RPE
        2.4.2 表面肌电时程图及非线性动力学疲劳特征提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主客观信息的动态肌肉疲劳识别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数据集准备
        3.2.1 实验数据预处理
        3.2.2 实验样本构建
    3.3 基于人工提取疲劳特征的运动疲劳识别
        3.3.1 基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疲劳识别
        3.3.2 基于多类线性判别分析的疲劳识别
    3.4 基于CNN提取疲劳特征的运动疲劳识别
        3.4.1 基于深度学习的CNN模型构建
        3.4.2 CNN模型的学习与训练
    3.5 运动疲劳识别结果
        3.5.1 运动疲劳识别评价指标
        3.5.2 基于测试样本的运动疲劳识别结果
        3.5.3 基于新增样本的CNN运动疲劳识别模型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指导模型及服务系统构建
    4.1 引言
    4.2 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指导模型构建
        4.2.1 基于训练目标的训练处方指导框架
        4.2.2 个性化初始运动负荷预判模型
        4.2.3 个性化力量训练指导模型
    4.3 个性化等速力量训练服务系统
        4.3.1 基于可拓展的系统组成框架
        4.3.2 基于特定设备的系统服务流程
        4.3.3 原型系统架构
        4.3.4 系统功能模块
        4.3.5 系统运行实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摆动液压阻尼的个性化等速训练设备研发及评价
    5.1 引言
    5.2 基于摆动液压阻尼的等速装置及控制
        5.2.1 摆动液压阻尼器原理及设计
        5.2.2 等速及个性化负荷控制
    5.3 基于摆动液压阻尼器的等速设备设计
        5.3.1 等速膝关节屈伸训练器
        5.3.2 等速肩关节旋转训练器
    5.4 等速设备力量训练效果及评价
        5.4.1 等速膝关节训练器训练效果与评价
        5.4.2 等速旋肩训练器训练效果与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被试者实验知情书
附录2 被试者基本信息表
附录3 个性化运动负荷预判核心代码(C/C++)
附录4 摆动液压阻尼等速控制核心代码(C/C++)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
    4 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8)不同固定抗阻训练方式对腘绳肌肌肉力量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股后肌群的损伤风险及原因
        1.2.2 股后肌群的生理特征
        1.2.3 股后肌群的拉伤机制
        1.2.4 股后肌群力量训练的研究现状
        1.2.5 不同固定方式的肌肉工作特征
        1.2.6 sEMG信号的分析及其应用
2 对象与方法
    2.1 实验对象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2.2 测试方法
        2.2.3 肌肉力量训练方法
        2.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训练前、后的膝关节屈伸肌肌力测试结果的变化
        3.1.1 训练前、后的膝关节屈肌峰值力矩变化
        3.1.2 训练前、后的膝关节伸肌峰值力矩变化
        3.1.3 训练前、后的膝关节屈伸肌峰值力矩比的变化
        3.1.4 对比两种抗阻训练对膝关节屈伸肌肌力的比较
    3.2 两种方式训练前后下肢肌的s EMG分析
        3.2.1 训练前后测试肌群IMVC的变化
        3.2.2 两种方式训练中测试肌群iEMG动态变化
        3.2.3 肌肉共同激活比的变化
        3.2.4 肌肉贡献率的变化
4 讨论
    4.1 训练对膝关节屈肌和伸肌力量影响的变化特征
        4.1.1 训练前、后的膝关节屈、伸肌峰值力矩的变化特征
        4.1.2 训练前、后的膝关节屈伸肌峰值力矩比值的变化特征
    4.2 训练前、后测试肌群sEMG的变化特征
        4.2.1 两种方式训练测试肌群iEMG动态变化特征
        4.2.2 肌肉共同激活比的变化特征
        4.2.3 肌肉贡献率的变化特征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知情同意书
8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9 致谢

(9)不同顶部停留时长的杠铃深蹲练习功率输出和力竭次数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动作节奏的概念
    2.2 不同的动作节奏对训练效果的影响
        2.2.1 不同节奏离心训练效果的研究
        2.2.2 不同节奏底部停留训练效果的研究
        2.2.3 不同节奏顶部停留训练效果的研究
    2.3 最大动作功率训练理论
        2.3.1 最大动作功率训练科学基础与实践
        2.3.2 训练负荷对最大动作功率的影响
        2.3.3 组间间歇时长对最大动作功率的影响
        2.3.4 组内间歇方式对最大动作功率的影响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3 技术路线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3.2.1 研究重点
        3.2.2 研究难点
        3.2.3 研究创新点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4.1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的杠铃深蹲对功率和力竭次数影响的研究结果
        4.1.1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对力竭次数影响的组间结果分析
        4.1.2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对平均功率影响的组间结果分析
        4.1.3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对平均功率下降率影响的组间结果分析
        4.1.4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对峰值功率影响的组间结果分析
        4.1.5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对峰值功率下降率影响的组间结果分析
    4.2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的杠铃深蹲对各组功率和力竭次数影响的研究结果
        4.2.1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对各组力竭次数影响的结果分析
        4.2.2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对各组平均功率影响的结果分析
        4.2.3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对各组平均功率下降率影响的结果分析
        4.2.4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对各组峰值功率影响的结果分析
        4.2.5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对各组峰值功率下降率影响的结果分析
5 讨论分析
    5.1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对力竭次数组间影响的讨论分析
    5.2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对功率输出组间影响的讨论分析
    5.3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对各项测量指标组间影响的原因分析
    5.4 不同顶部停留时长对各项测量指标组内影响的讨论分析
    5.5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呼吸方式对不同高度跳深前馈阶段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序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呼吸调节的发展与应用
        1.3.2 前馈控制
        1.3.3 跳深运动中的前馈控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实验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
    3.1 呼吸方式对不同高度跳深前馈控制阶段运动学特征的影响
    3.2 呼吸方式对不同高度跳深前馈控制阶段肌肉sEMG特征的影响
    3.3 呼吸方式对不同高度跳深前馈控制阶段肌肉激活特征的影响
4 分析与讨论
    4.1 呼吸方式对不同高度跳深前馈控制阶段运动学特征影响的分析
    4.2 呼吸方式对不同高度跳深动作前馈控制阶段肌肉sEMG特征影响的分析
    4.3 呼吸方式对不同高度跳深动作前馈控制阶段肌肉激活特征的分析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缩略词对照表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9 致谢

四、肌肉固定工作方式对动作速度训练效果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无创深部脑刺激对神经肌肉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D]. 朱志强. 上海体育学院, 2021
  • [2]不同拉伸方式对男大学生肩、髋关节柔韧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军保. 中北大学, 2021(09)
  • [3]不同训练方法对普通大学生上肢力量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D]. 龙钰颖.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PNF牵拉对7-8岁拉丁舞女学员训练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 金苏月.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体操普修课中TRX悬吊训练对学生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曹建川. 扬州大学, 2021(09)
  • [6]功能性训练对U-12足球运动员速度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阎明宝.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7]肌肉疲劳识别方法及其在等速力量训练中的应用研究[D]. 王英豪.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8]不同固定抗阻训练方式对腘绳肌肌肉力量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D]. 张文静. 苏州大学, 2020(03)
  • [9]不同顶部停留时长的杠铃深蹲练习功率输出和力竭次数特征研究[D]. 代书鹏. 北京体育大学, 2020(07)
  • [10]呼吸方式对不同高度跳深前馈阶段生物力学特征的影响[D]. 刘丰. 苏州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肌肉固定对速度训练效果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