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张高千伏胸片质量分析

1000张高千伏胸片质量分析

一、胸部1000张高仟伏摄影质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1](2019)在《高感度技术在胸部DR低剂量摄影中的具体运用》文中指出目的:探析在胸部DR低剂量摄影中应用高感度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接受胸部DR低剂量摄影的健康受检者826例按照BMI分成Ⅰ组、Ⅱ组、Ⅲ组,三组分别采用标准感度S400、高感度S800、高感度S1000作胸部摄影。结果:标准体重以及偏瘦的受检者,三种感度摄影所获得的图像在质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高感度S800摄影所得的DAP均值比标准感度S400摄影所得DAP均值低,剂量面积乘积均值比较存在显着差异。结论:在胸部DR低剂量摄影中,标准体重以及偏瘦受检者所采用高感度技术的临床价值明显。

李岩,王彦,孙大为,邢军,马岩,李博,刘军[2](2015)在《尘肺病高仟伏X线胸片质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吉林省各尘肺病诊断机构高仟伏X线胸片质量,探讨提高胸片质量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家尘肺病诊断机构223张高仟伏胸片,依据《尘肺病诊断标准》附录C"胸片质量与质量评定"进行分级。结果 223张胸片中,1级片45张(20.2%),2级片113张(50.7%),3级片57张(25.6%),4级片8张(3.6%)。降级主要原因:光密度未达到1级片要求(偏低或偏高导致胸片偏白、偏黑或灰雾度偏高)102张(45.7%),心后区肺纹理显示不清89张(39.9%),气管胸椎轮廓不清70张(31.4%),暗盒及增感屏磨损导致噪声过多86张(38.6%)。结论应严格执行《尘肺病诊断标准》附录E"胸部X射线检查的技术要求",完善高仟伏X线胸片质量控制体系及责任制度,确保胸片质量。

李忠学,汤永中,廖分石,李小萍,邹伟明[3](2014)在《数字摄影技术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1205例确诊为矽肺的患者分别拍摄普通高仟伏(HkV)胸片和数字摄影(DR)对比分析诊断期别、小阴影形态、总体密集度,并观察不同kV、不同相机像素和窗位窗宽等投照条件对胸片尘肺病变、胸片黑白度、胸椎暴露程度的影响。所有诊断专家或不同诊断组对同一尘肺患者的DR胸片和HkV胸片诊断期别、小阴影形态、总体密集度的判定结果非常接近。用110 kV、120 kV所拍摄的DR胸片显示的肺纹理和病变边缘比用80 kV、90 kV拍摄的DR胸片要清晰;像素尺寸小、像素值越高的相机打印出的胸片其肺野外带肺纹理以及尘肺病变边缘更清晰、锐利,更利于观察。提示DR技术有利于提高胸片质量和尘肺病诊断准确率,建议尘肺的DR摄影以110120 kV为宜,对相机的像素也应作出具体的要求。

刘贵喜,周建中,陈丽琨,熊刘珊[4](2014)在《车载X光机胸片质量影响因素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传统高仟伏胸片检查仍是职业健康体检的主要检查方式,质量控制手段比较成熟。外出到现场做职业健康体检时使用车载X光机进行胸片检查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迄今未见有关这类胸片质量控制的文献。现收集本院1000张现场职业健康体检的胸片进行分析,旨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希望能引起广大同仁的重视。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连续提取本院2010年4月—2010年7月期间现场职业健康体检的高仟伏胸片1000张。

王晓华,刘东声,宣晓,康涵,段江晖,袁慧书[5](2013)在《管电压对体模及接尘者数字化X线胸片图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不同管电压下对比度细节体模(CDRAD2.0)及职业性接尘者数字化X线胸片(DR)的图像质量。方法对CDRAD2.0体模进行高仟伏及不同管电压的DR成像,由3位阅片者对其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并比较影像质量因子(IQF);同时选择136例粉尘作业人员,拍摄高仟伏X线胸片和不同管电压下的DR片,参照高仟伏胸片分别对DR片的10个解剖部位进行评分,比较DR与高仟伏图像间的差异。结果在CDRAD2.0体模中,3位阅片者DR图像的IQF值均在120 kV条件下达到最小,平均IQF值为22.25。经随机效应模型的方差分析,不同管电压下的DR图像的平均IQF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75,P<0.01)。120 kV的DR图像与高仟伏图像IQF均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P=0.979)。在接尘者中,120 kV投照条件下的DR图像对解剖情况的显示最接近高仟伏模拟图像,均值与0(基本等同于高仟伏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DRAD2.0体模或接尘者中,120kV管电压下的DR图像质量基本等同于高仟伏片。

陈钧强,蒋兆强,肖芸,赵允武,张幸[6](2012)在《数字化X线摄影胸片与高仟伏胸片在尘肺病诊断中的一致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胸片和高仟伏胸片在尘肺病诊断中的一致性,探讨DR胸片用于尘肺病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25例某煤矿接尘工人,同时拍摄DR胸片和高仟伏胸片,在Philips Essenta DR机上对密度和对比度等图像后处理参数进行设置以确保DR胸片质量。将50张胸片随机分号并确保DR胸片和高仟伏X线胸片不同号,由6名具有尘肺病诊断资格的医师对两种胸片进行盲法独立阅片,比较两种胸片的一致性。结果 25例研究对象分别拍摄的DR胸片和高仟伏胸片质量均为优良片。6名读片者之间(共15对)诊断一致性比较,高仟伏胸片诊断,尘肺期别上有12对读片者的一致率超过68%,总体密集度上有11对读片者的一致率超过68%;DR胸片诊断,尘肺期别上有13对读片者的一致率超过60%,在总体密集度上,有14对读片者的一致率超过60%。两种胸片在判定尘肺期别的一致率为72%,κ值为0.69(95%CI:0.46~0.92);总体密集度的一致率为80%,κ值为0.78(95%CI:0.61~0.95)。结论在保证胸片质量和降低读片差异的前提下,DR胸片和高仟伏胸片在尘肺病诊断上有较好的一致性。

毛翎[7](2011)在《尘肺病影像诊断技术的比较及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方法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直接数字式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 DDR)和传统的胶片-增感屏摄影(Film Screen Radiography, FSR) X线胸片对尘肺病小阴影形态和密集度辨识的可比性与一致性,评估DDR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可行性,探索适合尘肺病技术质量要求的DDR图像后处理参数。方法:1.通过测量胸片光密度和读片者对胸片质量的评定,选择适合的DDR图像后处理参数,使DDR胸片达到尘肺病诊断的技术质量要求。2. 5名读片者分别两次盲法独立读取29例尘肺患者和粉尘工人的DDR和FSR胸片,进行读片者自身和读片者之间的差异一致性分析。3. 5名读片者采取集体读片的方式,分别读取胸片质量达到要求的192例研究对象同期拍摄的FSR和DDR胸片,对肺区小阴影密集度、小阴影形态、总体小阴影密集度和诊断期别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1.图像后处理参数中灰度指标对比度调节(Contrast Adjust,CA)和亮度调节(Brightness Adjust,BA)分别在116%和164%时,图像灰度适中,胸片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符合尘肺诊断的要求。对其他图像增强指标的建议:降噪(Noise Reduction,NR)为0,边缘(Edge)为4,组织平衡(Tissue Equilization,TE)高曝光区域AREA=6%,STRENGTH=13%,低曝光区域AREA=20%,STRENGTH=49%。在此条件下,DDR图像清晰,肺纹理延伸到肺野外带,心影后肺纹理、肝肺重叠区纹理层次可见。DDR优良片率达到96.1%,明显高于FSR78%。2. 5名读片者DDR片总体密集度和期别自身差异一致率都在90%左右,平均κ值分别是0.82和0.70,一致性与FSR片相似。读片者之间的差异分析,FSR和DDR两种胸片对总体密集度的判定κ中位值分别是0.81和0.66;对尘肺期别的判定κ中位值分别是0.79和0.80。3. FSR和DDR两种胸片在判定肺区小阴影密集度上有较好的一致性(κ=0.77,95%CI = 0.75 - 0.80),不同肺区小阴影密集度一致性κ值也在0.66-0.84范围,左右两侧基本对称,上肺区一致性表现最高,下肺区最低。两种胸片对小阴影形态的判定没有明显差异(FSR93.2%,DDR90.0%)。结论:1.图像后处理参数是影响胸片质量的重要因素。2. DDR片质量优良,在尘肺诊断上表现出与FSR片显着的一致性。读片者自身和读片者之间的读片差异在FSR和DDR片中表现相似。目的:观察和评价在大容量全肺灌洗(Massive Whole Lung Lavage, MWLL)过程中,间歇加压通气、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和加压灌洗在促进灌洗后残留液体吸收、改善血氧饱和度的作用,目的是优化MWLL,减少低氧血症发生和提高肺灌洗安全性。方法:以155例大容量全肺灌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加压通气组、肾上腺素组、加压通气+肾上腺素组、加压灌洗组和生理盐水组5组进行两肺分期MWLL。研究中除5例研究对象因故终止外,其余各组都完成了双肺灌洗,例数分别为28、31、29、30、32。分别观察各研究对象在MWLL前、术中、术后血氧饱和度(SpO2)、胸片、临床症状、肺功能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1.灌洗前后,临床症状差异评分5组没有明显差异,P > 0.05。2.灌洗前后肺功能检测显示,肾上腺素组FVC、FEF25%分别比灌洗前升高6.3%、10.9%,P < 0.05;生理盐水组FVC降低5.7%、FEV1.0和FEF25%分别升高10.9%和12.0%,P < 0.05。其余研究组和指标灌洗前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灌洗术中术后,加压通气组、肾上腺素组、加压通气+肾上腺素组、加压灌洗组和生理盐水组SpO2?<?94%的发生率分别是0、4.8% (3/62)、0、3.3% (2/60)和12.5% (8/64),P < 0.014. 5组的灌洗液总量和肺部残留液量没有明显差异,P > 0.05。对灌洗后3h胸片两侧光密度之差值分析,加压通气+肾上腺素组最低0.152 <加压通气组0.194 <加压灌洗组0.197<肾上腺素组0.214 <生理盐水组0.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肾上腺素组与生理盐水组差异P > 0.05。结论:加压通气、肾上腺组和灌洗液加压联合用于大容量肺灌洗有利于肺部残留液体的转运吸收,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

肖云华[8](2010)在《多层螺旋CT对尘肺小阴影检出数的定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多层螺旋CT最大密度投影与高仟伏胸片检出小阴影的对比研究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图像与高仟伏胸片对无尘肺0期者肺部小阴影的检出情况。方法选择18名2008年9月至2009年4月在我市职业病防治机构诊断为无尘肺0期的煤尘、矽尘接触者,年龄范围30~58岁,体重范围55~75 Kg,接尘工龄范围8~31年,行胸部MSCT常规剂量扫描,层厚5 mm,重建间隔5 mm,标准算法重建0.625 mm薄层,层距0.625 mm,数据以DICOM格式传输到ADW4.2工作站,分别行冠状位7.5 mm MIP图像重建。按肯定是结节、可能是结节、可疑是结节和肯定不是结节记录读片,对比分析MSCT MIP图像与高仟伏胸片对无尘肺0期者肺部小阴影的检出情况。结果18例受检者MSCT MIP图像检出小结节1081个,平均60.1个/人,高仟伏胸片检出小阴影312个,平均17.3个/人,MSCT MIP图像小结节检出数明显高于传统高仟伏胸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SCT MIP后处理图像对尘肺结节检出数较传统高仟伏胸片明显提高,病灶显示直观清晰,对于尘肺病的早期诊断及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第二部分多层螺旋CT不同层厚最大密度投影对尘肺小结节检出数的研究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不同层厚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对尘肺小结节的检出数目。方法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期间,在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诊断为尘肺Ⅰ期的患者45名,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6.7岁,平均接尘工龄13.9年,对所选受检者进行胸部MSCT常规扫描,标准算法0.625 mm薄层图像重建,数据以DICOM格式传输到ADW4.2工作站,右肺野以主动脉弓上缘为基准,向下取20 mm厚度容积数据为分析对象,将此容积数据分成两层10 mm横断位MIP透视图,计数此两层图像上发现的结节数,将其作为结节检出数标准。对所选定的容积数据进行冠状位3、5、8、10 mm最大密度投影成像,按肯定是结节、可能是结节、可疑是结节和肯定不是结节记录结果,将前二者合并视为有结节检出,后二者合并视为无结节检出。结果横断位及冠状位3、5、8、10 mm MIP图像检出尘肺小结节数分别为6705、9023、6953、5200、4561。以横断位检出数为标准,5 mm层厚差异不显着(χ2=0.6339 , P﹥0.01 ),其余3种层厚差异显着(χ2=44.5060,657.6827,844.3803,P﹤0.01)。结论5 mm层厚MIP图像重叠较少,病灶显示直观清晰,最能客观显示尘肺小结节数。

王琪,马玲,陈晓梅,罗琼,吴秀玲[9](2009)在《尘肺病高仟伏胸片拍摄技术探讨》文中提出

王思红,吴凡,蔡志春[10](2008)在《尘肺高千伏胸部X线摄影的质量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尘肺病是职业病临床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高千伏胸部摄影是及时发现尘肺病的主要检查手段。如何做好尘肺高千伏摄影的质量控制,涉及因素较多。下面就其质量标准与评价、影响因素、设备要求和操作技术做一综述。

二、胸部1000张高仟伏摄影质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胸部1000张高仟伏摄影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感度技术在胸部DR低剂量摄影中的具体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感度下结构显示情况分析:
    2.2 不同感度下辐射剂量情况分析:
3 讨论

(2)尘肺病高仟伏X线胸片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数字摄影技术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仪器设备和拍片条件
    1.3 比较方法
    1.4 尘肺DR摄影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Hk V与DR胸片阅片和诊断结果的比较
    2.2 不同k V对DR胸片质量的影响
    2.3 像素对DR胸片尘肺病变显示的影响
    2.4 窗位和窗宽对DR胸片对比度的影响
3 讨论

(4)车载X光机胸片质量影响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尘肺病影像诊断技术的比较及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方法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直读数字式摄影应用于尘肺病诊断的可行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第二部分 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病的方法优化研究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写索引
名词解释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多层螺旋CT对尘肺小阴影检出数的定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多层螺旋CT 最大密度投影与高仟伏胸片检出小阴影的对比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多层螺旋CT 不同层厚最大密度投影对尘肺小结节检出数的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尘肺病高仟伏胸片拍摄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尘肺病诊断是一件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的专业性工作。
    3.2 保证X射线胸片质量应注意以下方面。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10)尘肺高千伏胸部X线摄影的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千伏胸片的质量标准
    1.1 基本要求
    1.2 解剖标志显示
    1.3 光密度测量
2 高千伏胸片质量评价与分级 (四级)
3 影响X线胸片质量的因素
4 胸部X射线摄影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
    4.1 摄影器械设备
    4.2 X线摄影技术要求
        4.2.1 操作前准备及体位要求
        4.2.2 摄影条件
    4.3 暗室技术
        4.3.1 人工手洗
        4.3.2 自动洗片机
5 车载X线机胸部高千伏摄片的质量控制
6 展望

四、胸部1000张高仟伏摄影质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感度技术在胸部DR低剂量摄影中的具体运用[J]. 王伟. 吉林医学, 2019(01)
  • [2]尘肺病高仟伏X线胸片质量分析[J]. 李岩,王彦,孙大为,邢军,马岩,李博,刘军.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5(01)
  • [3]数字摄影技术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J]. 李忠学,汤永中,廖分石,李小萍,邹伟明.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4(04)
  • [4]车载X光机胸片质量影响因素探讨[J]. 刘贵喜,周建中,陈丽琨,熊刘珊.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14(03)
  • [5]管电压对体模及接尘者数字化X线胸片图像的影响[J]. 王晓华,刘东声,宣晓,康涵,段江晖,袁慧书.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3(09)
  • [6]数字化X线摄影胸片与高仟伏胸片在尘肺病诊断中的一致性分析[J]. 陈钧强,蒋兆强,肖芸,赵允武,张幸.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2(01)
  • [7]尘肺病影像诊断技术的比较及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尘肺方法的优化研究[D]. 毛翎. 苏州大学, 2011(06)
  • [8]多层螺旋CT对尘肺小阴影检出数的定量研究[D]. 肖云华. 重庆医科大学, 2010(05)
  • [9]尘肺病高仟伏胸片拍摄技术探讨[J]. 王琪,马玲,陈晓梅,罗琼,吴秀玲.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9(06)
  • [10]尘肺高千伏胸部X线摄影的质量控制[J]. 王思红,吴凡,蔡志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07)

标签:;  ;  ;  ;  

1000张高千伏胸片质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