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汤加味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8例

消肿汤加味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8例

一、溃疡汤加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8例(论文文献综述)

徐文强[1](2021)在《何晓晖教授用经方、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何晓晖教授是全国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西省首批名中医,江西省首批国医名师。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脾胃论》等经典着作,且博采百家,兼容并蓄,从中汲取丰富的学术营养。从事中医工作50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治疗经验,尤为擅长治疗脾胃病,形成了独特的脾胃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该研究全面系统地探析、总结何晓晖教授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冀传承其学术经验,并发扬光大。方法:1.文献研究法。收集并查阅胃脘痛有关的古代医籍资料及现代文献资料,其中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经典着作为主体,系统整理相关方剂和条文,探讨以张仲景为代表的古代医家对胃脘痛的病因病机认识,及其治则、治法、方药和配伍加减规律。借鉴历代脾胃病医家、当代脾胃大家、国医大师及旴江名医运用经方治疗胃脘痛的学术经验,为本研究奠定良好的文献学基础。2.着作读研法。何老师主编学术着作15部,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学验俱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脾胃病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通过系统学习何老师《何晓晖诊治脾胃病》《脾胃病临证新识新探新方》《辨证论治概要》《中医150证候辨证论治辑要》等着作和相关学术论文,深入学习、体会、熟悉何老师的脾胃病理论和经验,探索其学术渊源及用方用药规律和经验。3.经验总结法。跟随老师专家门诊二年半,收集脾胃病治疗病案五千余份。通过临床跟诊,患者随访、病案整理,筛选导师2018-2021年临床诊治的胃脘痛中较完整的医案,并进行回顾性研究,提炼老师临床脾胃病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诊疗经验,总结老师用经方、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和组方用药规律。结果:何晓晖教授治疗胃脘痛的经验可以从用经方与创新方两个方面来总结。何晓晖教授用经方的学术思想:(1)何晓晖教授通过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将其中治疗胃脘痛的相关方剂依据方剂的药物组成和功用主治,将分为七大类,即半夏类方、柴胡类方、桂枝类方、大黄类方、黄连类方、附子类方、其它类方。(2)何晓晖教授临证运用经方之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圆通活变,师古不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注重继承、整体思辨,即完完整整继承张仲景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从脾胃的生理病理出发,将胃肠看作一个整体,提出辨病、辨证、辨体、辨时等四辨一体的辨证方法;二是重在活用,与时俱进,在药物上合方化裁、病证结合,用量上轻重不一、灵活多变,用法上以衡为法、以胃为本;三是贵在创新,传承发扬,创制出诸多治疗脾胃病的新方,形成了个人独具一格的学术特色。何晓晖教授创新方的学术思想:(1)何晓晖教授临床治疗脾胃病用方特色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方面。一为明理明法、精选主方;二为以衡为法、周密组方;三为博采众方、取长补短;四为善用经方、变化灵巧;五为推陈出新、创制新方;六为深入洞彻、拓展运用;七为衷中参西,重视验方。(2)何晓晖教授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主要分为以下九个方面,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验方。如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的和中调胃汤;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温中调胃汤;胃火炽盛型胃脘痛的清中调胃汤;胃阴不足型胃脘痛的润中调胃汤;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疏肝调胃汤;胆胃不和型胃脘痛的降逆调胃汤;脾胃湿热型胃脘痛的清化调胃汤;胃络瘀阻型胃脘痛的逐瘀调胃汤;久治不愈型胃脘痛的六和汤,治疗效果显着。结论:何晓晖教授临床辨治胃脘痛之际,认为当下胃脘痛的发生以内伤多见,乃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病性为本虚标实之证,病机多寒热虚实互有兼夹。具体运用上,以“衡法”为指导思想,用方之际,师遵仲景,喜用经方,然师古不泥,从胃肠一体的生理特点出发,形成了“四辨一体”的独特诊疗模式,并提倡经方活用,在药物加减、剂量运用、方药配伍上,做到病证相统,汤证一体。同时积极结合自身多年临床诊治经验,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组方创方上,形成了自身显着的七大鲜明特色,并以此创制出治疗胃脘痛的九个经验方,疗效显着,重复性好,大大拓展了临床治疗胃脘痛的思路。本研究系统地总结了何晓晖教授用经方,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进一步丰富治疗胃脘痛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案。

李若愚[2](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为载体,挖掘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为使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方法进行分析,提高附子类方的临床使用准确率,进一步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方法:1资料来源:收集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间刘铁军教授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附子类方诊治的患者。研究选取方剂的主要组成药物皆为原书组成,附子类方包括桂枝加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再造散、附子泻心汤、乌梅丸、大黄附子汤、温脾汤、附子理中丸、黄土汤,病例要求一般资料、初诊记录、四诊信息完整。2资料收集与处理:对于附子类方病例的病名、体征、症状、舌脉、药物名称等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录入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由专人负责数据的录入,并由专人监督把关病例质量,非指定人员不得私自修改病例中的任何信息,从而确保信息的真实性,3统计学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结果:对500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桂枝加附子汤24例、麻黄细辛附子汤48例、再造散70例、附子泻心汤40例、乌梅丸29例、大黄附子汤35例、温脾汤66例、附子理中丸134例、黄土汤54例,通过系统中的“数据分析系统”中的频次分析、黄金分割法可得出导师刘铁军运用以上9种附子类方的基本适应证及其主症、舌脉,方药;利用“数据分析系统-新方分析”模块中的药物聚类功能,总结得出导师常用的合方用药,使得潜在的合方用药得以明确详细提炼。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具体的应用,总结提炼出导师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该类方药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特点,处方特点、临床思路、辨证规律等,丰富导师使用附子类方的学术思想内涵,并将其结合中医“扶阳”理论进行相关论述。1桂枝加附子汤:导师运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十二指肠炎、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等5种西医类别。主要证型为营卫失调,阳气虚弱。主要症状:纳差、畏寒、四肢凉、心慌。主要药物:大枣、桂枝、白芍、生姜、附子、白术、甘草、黄芪、鹿角霜。次要药物:茯苓、防风、陈皮、山药、炙甘草、党参、麦冬、干姜、黄连。常用合方:桂枝加黄芪汤、炙甘草汤、异功散、白术附子汤、参苓白术散、理中丸、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木香槟榔丸、痛泻药方。2麻黄细辛附子汤:导师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肠型感冒、肠易激综合征、急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十二指肠炎、胃糜烂、消化道憩室、慢性萎缩性胃炎等10种脾胃病。主要证型为外寒阳虚。主要症状:畏寒、四肢凉、无汗、纳差、乏力、胃脘喜暖、泄泻。主要药物:麻黄、附子、细辛、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白术、川芎、防风、柴胡。常用合方:玉屏风散、再造散、枳实导滞丸、柴胡疏肝汤、四君子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参苓白术散、理中丸、炙甘草汤、痛泻药方。3再造散:导师运用再造散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急性胃炎、急性胃肠炎、胃肠型感冒、胃息肉等9种脾胃病。主要证型为外感寒邪,阳气虚弱。主要症状:畏寒、纳差、发热、四肢凉、无汗、乏力、腹泻。主要药物:附子、党参、桂枝、细辛、大枣、炙甘草、生姜、防风、川芎。次要药物:黄芪、羌活、大黄、麻黄、白芍、白术、柴胡、当归、三棱、水蛭、甲珠、陈皮。常用合方:柴胡疏肝散、芪归甲蛭方、四物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汤、黄芪建中汤、麻黄人参芍药汤、四君子汤。4附子泻心汤:导师运用附子泻心汤主要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食管反流病、急性胃肠炎等9种脾胃病。主要证型为阳虚热结,心下痞满。主要症状:四肢凉、胃脘痛、大便黏腻、畏寒、胃脘喜暖、胃胀、嗳腐吞酸。主要药物:大黄、黄芩、附子、黄连、桂枝、甘草、白芍、陈皮、香附、藿香、枳实、佩兰。次要药物:石膏、防风、木香、厚朴、栀子、黄柏、神曲、山楂、莱菔子、连翘。常用合方:泻黄散、柴胡疏肝散、健脾丸、厚朴温中汤、防风通圣丸、保和丸、桂枝汤。5乌梅丸:导师运用乌梅丸治疗脾胃病,具体类别为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结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10种脾胃病类别。主要证型为中脏虚寒兼郁热(即寒热错杂之厥阴证)。主要症状:腹痛、四肢凉、泄泻、纳差。主要药物:乌梅、黄连、当归、细辛、黄柏、桂枝、干姜、花椒、附子。次要药物:白芍、白术、党参、川芎、茯苓、泽泻。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汤、苓桂术甘汤、四物汤、丁香柿蒂汤、木香槟榔丸。6大黄附子汤:导师运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脾胃病,具体脾胃病类别为慢性结肠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胆囊炎等8种。主要证型为寒积阻滞。主要症状四肢凉、腹痛、便秘、胃脘喜暖、畏寒。主要药物:细辛、大黄、附子、白芍、川芎、干姜、茯苓、厚朴、黄芪、大枣、白术、香附。次要药物:当归、炙甘草、陈皮、甘松、柴胡、炒枳壳、生姜、泽泻、桂枝。常用合方:厚朴温中汤、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四物汤、桂枝汤、保和丸。7温脾汤:导师运用温脾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结肠炎、不完全性肠梗阻、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十二指肠炎等9种。主要证型为素体阳虚,寒积中阻。主要症状:四肢凉、腹痛、便秘、胃脘喜暖。主要药物:枳实、炙甘草、干姜、当归、大黄、芒硝、白术、附子、党参。次要药物:细辛、白芍、柴胡、陈皮、瓜蒌、香附。常用合方:瓜蒌承气汤(自拟方)、柴胡疏肝汤、大承气汤、四君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保和丸。8附子理中丸:导师运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急性胃肠炎、十二指肠炎、呕吐、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等16种。主要证型为脾胃虚寒较甚,或脾肾阳虚。主要症状:胃脘喜暖、四肢凉、畏寒、胃脘痛、恶心、纳差。主要药物:干姜、炙甘草、附子、党参、炒白术、白芍、桂枝、大枣。次要药物:黄芪、当归、茯苓、陈皮、柴胡、川芎、白术、香附、大黄、枳实、生姜、鹿角霜、防风。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汤、黄芪建中汤、桂枝汤、四物汤。9黄土汤:导师运用黄土汤治疗脾胃病,具体疾病类别为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溃疡、不完全性肠梗阻、慢性结肠炎、胃糜烂、慢性萎缩性胃炎等7种。主要证型为脾肾阳虚,统摄无权。主要症状:便血、胃脘痛、四肢凉、面色萎黄、乏力。主要药物:生地黄、黄芩、阿胶、赤石脂、附子、炒白术、甘草、黄芪。次要药物:柴胡、白芍、大蓟炭、当归、荆芥穗炭、干姜、桂枝、陈皮。常用合方:四物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完带汤、甘草干姜汤、槐花散、柴胡疏肝汤。结论:导师运用附子类方特点可归结如下:1经典为纲,临床循迹:通过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的熟悉,以此作为临床用药的基础环节,临床诊疗过程中,尊经论治,察阴阳,别脏腑,活络中医思维,提高辨病准确。同时,对于经典方药的使用,强调勿随意减改,以维持方药间的结构。2未病先防,扶阳祛邪:从运动的眼光看待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扶阳的思想与治未病理论相结合,从阳气充足的角度御(祛)邪与外,防治疾病加重。本文涉及的附子类方所致疾病可看做逐渐进阶的,为体外寒邪逐渐侵入人体,造成体内阳气不足且不断发展并加重的发展过程。在使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时候,根据疾病发展情况,选择适合处方,添加合适防止疾病进展的药物。3灵活用方,优化疗效:导师主导在遣方用药时,以合方、对药的模式进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附子类方主方的不足,同时最大程度保持原方的原汁原味,故在使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时候,常常根据患者症状使用不同功效的合方,数量较多、主治不一,疗效甚佳。4注重调护,兼顾情志:导师认为治疗脾胃病是中医的优势:疗效佳病程短。同时导师也认为脾胃病是一种反反复复的疾病,“三分治,七分养”脾胃病的关键在于治愈后长期的预防顾护。同时脾胃病与情绪精神关系密切,二者可以互为因果,影响甚至加重躯体与情志问题,注重精神调畅也是治疗脾胃病的关键。

许裕伟[3](2020)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作用机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课题共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方案治疗。通过观察中医症状积分变化、Hp根除率和复发率情况、胃镜疗效情况、血清胃泌素水平变化、溃疡复发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此探讨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作用机制。结果:1.一般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共纳入统计分析的60例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总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3.症状改善情况:(1)症状总积分比较:(1)治疗前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项症状积分比较:(1)治疗前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单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各单项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各单项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单项症状均有明显改善。(3)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的单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的单项症状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改善单项症状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Hp根除率和复发率情况:(1)在对比Hp根除率上: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3.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Hp根除率方面疗效相当。(2)在对比Hp复发率上:治疗组为7.14%,对照组为36.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降低Hp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5.胃镜疗效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促进溃疡愈合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6.血清胃泌素水平:(1)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的血清GA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方案均能降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血清GAS水平。(2)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胃泌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降低血清GAS水平上,治疗组更具有优势。7.用药安全性情况:两组患者本次研究期间均未发生任何药物不良反应。8.溃疡复发情况:在治疗结束停药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胃镜下表现为临床治愈、显效的患者行复查胃镜,结果显示:治疗组未发现溃疡复发;对照组的复发率为22.2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降低溃疡复发率方面治疗组比对照组更有优势。结论:(1)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能有效地改善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率、降低Hp复发率,并且用药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安胃二号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有关,值得继续研究。

程星[4](2020)在《复方参术健胃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复方参术健胃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脾胃虚寒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客观的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方法:1.选择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期(包括A1、A2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方法:14C-尿素呼气试验)且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寒证的患者60例,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每组均为30例。2.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mg,每日两次;克拉霉素0.5g,每日两次;阿莫西林1.0g,每日两次;枸橼酸铋钾颗粒2.0g,每天两次。连续服用2周后停用铋剂及抗菌药物,PPI再续服2周,总共疗程为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参术健胃胶囊1.0g,每日三次,连续服用4周。两组疗程均为四周。3.治疗前后进行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胃镜结果变化,停药4周复查幽门螺杆菌,观察H.pylori根除率。并对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胃镜下溃疡分期情况、溃疡直径、溃疡发生部位、中医症状总积分、单个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经4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在治疗后两组经比较,治疗组在减轻中医症状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单个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胃脘隐痛、得食痛减、四肢倦怠、畏寒肢冷、口淡流涎、便溏、纳少症状积分上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单个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均具有显着疗效,且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4.胃镜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胃镜表现上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胃镜疗效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65>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黏膜修复上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疗效相当。5.H.pylori根除率比较:治疗组H.pylori根除率为96.67%,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为93.33%,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554>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根除H.pylori感染上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疗效相当。6.安全性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参术健胃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DU患者,能明显改善中医症状、缓解患者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减轻患者中医症状方面疗效显着,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梁镫月[5](2019)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候与胃镜像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与内镜下胃粘膜的关系,丰富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望诊的内容,为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提供客观理论依据。方法:患者根据本次研究相关的诊断标准,制定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资料观察表,对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或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四诊合参资料、胃镜资料,探讨中医证候与胃镜像之间的相关性,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1.本次研究对象中男女发病比例1:1.1,女性较男性略多,男性的好发年龄是46.47±16.73岁,女性的好发年龄是40.62±17.91岁,饮食不节和情志因素是诱发疾病的常见原因,嗜好辛辣、抽烟喝酒、浓茶咖啡等饮食癖好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病程多为29.00±30.73月,占总研究人数的47.1%。52例患者有既往史,占43.3%,其中HP感染与胆囊疾病(包括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切术后)等多,占既往史中42.3%。2.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症状以胃脘胀痛、痞满、烧灼感、反酸嘈杂、胃脘隐痛为主;内镜下胃粘膜表现以充血,水肿,糜烂,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粗糙多见。胆汁反流的等级以1级最多,2级次之,3级最少见。3.中医证型分布依次是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男性以脾胃湿热证多见,女性以肝胃不和证多见。舌质以淡红舌、淡白舌多见,舌苔以黄腻苔、薄黄苔多见,脉象以滑数脉、弦细脉、弦脉多见。4.本次研究中医证候与胃镜下粘膜存在差异(P<0.05),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多见于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以充血、水肿、粗糙居多。粘膜充血、贲门松弛多见脾胃虚弱证。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多见于胃阴不足证,出血点常见于胃络瘀血证。结论:1.中医证候以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多见。2.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镜下粘膜以充血,水肿,糜烂,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多见。3.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候与胃镜下粘膜改变具有相关性,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多见于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以充血、水肿、粗糙居多;粘膜充血、贲门松弛多见脾胃虚弱证;粘膜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多见于胃阴不足证;出血点常见于胃络瘀血证。对临床指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柯更[6](2019)在《调气和胃化瘀法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中医与西医在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中医调气和胃化瘀法治疗和西医治疗两种方法,阐明调气和胃化瘀法在治疗本病中的优势,为中医气机升降平衡理论的发展寻求临床支持依据及中西医结合的理念探索新的角度。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组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依据调气和胃化瘀法所拟之方治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疗程,时间为6周。观察记录临床症状疗效、证候积分及主症和次症积分改善、胃镜下溃疡疗效、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病例复发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安全性。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并用统计学方法得出结果。结果:1.临床症状疗效:疗程结束后,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0.0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显着(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有优势。2.证候积分改善:(1)平均证候积分:疗程结束后,两组平均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改善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2)主症积分:治疗后两组间各主症积分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改善主症优于对照组。(3)次症积分:治疗后两组间各次症积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改善次症优于对照组。3.胃镜下溃疡疗效:两组胃镜下溃疡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对照组为81.48%,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显着意义(P>0.05)。4.复发情况:停药6个月随访结果:治疗组复发率为17.86%,对照组复发率为45.83%,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复发情况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控制复发优于对照组。5.用药安全性:各组病例均未发生不良事件、明显不良反应及检验检查结果的异常,说明两组治疗较安全。结论:本临床研究运用中医调气和胃化瘀法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此治法以中医气机升降理论为基础,将消除西医发病机理的思维融入依法遣方用药中,相比西医治疗在临床症状疗效及控制复发方面有优势,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江波[7](2014)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验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验证“呕血、便血(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形成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的中医诊疗方案。方法:在全国49家医院开展“呕血、便血(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验证研究,收集“呕血、便血(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571例,采用3:1(治疗组3例,对照组1例,按患者入院顺序纳入)的对照研究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治疗3天、7天后中医症状评分,西医病情评分,各单一中医症状改善,出血停止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等指标,观察治疗过程中可能的不良反应,验证中医诊疗方案的有效性、经济性及安全性。利用SPSS14.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最终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571例(治疗组430例,对照组141例)。两组病例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中医诊疗方案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优于西医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病情评分,治疗3天后(PP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诊疗方案组优于西医治疗组。中医诊疗方案组患者在治疗7天后的中医症状评分优于西医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诊疗方案组患者头晕、心悸、倦怠乏力、烦躁、口干、畏寒、胸闷等中医单项症状改善优于西医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诊疗方案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优于西医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等情况相当(P>0.05),但中医诊疗方案组输血量(FAS)少于西医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路径完成时间相当,但中医诊疗方案组治疗总费用少于西医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腹泻及踝部水肿,经减低药物剂量等处理后均消失,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验证,本“呕血、便血(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诊疗方案能提高总体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医疗费用,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体现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特色和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靖雯[8](2012)在《李赛美柴胡类方临床运用多媒体数据库建立与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伤寒论》作为中医课程的“四大经典”之一,在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经方长久以来都是中医的闪光点,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具有无穷的魅力,不断掀起研究经方的热潮。柴胡类方作为《伤寒论》的重要方剂,近年来对该方的研究文献数量也相当可观,对该类方进行整理及临床运用观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方法:导师李赛美教授在临床上大量运用柴胡类方加减,根据病机灵活化裁,发挥经方特色,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均获良效。建立门诊病案多媒体数据库,以此作为导师使用柴胡类方经验的整理工具,从而整理导师学术思想,具有一定价值。本数据库以患者个人信息、基本病证(包含视频内容)、诊断信息、使用方剂、方药等为检索要点,一方面将门诊病人情况作为电子档案而便于管理和查询,更重要的是,以此达到分析诊断病证与使用方药的规律,从客观角度整理导师学术思想。成果:(1)选择C#程序语言,它是一种精确、简单、类型安全、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ACCESS作为数据库管理软件,建立多媒体数据库;可以把需要记录的内容完整的保存下来,在以后查询相关数据的时候大大提高了效率。(2)通过整理导师临床使用柴胡类方经验分析发现,使用柴胡类方一是针对脏腑气机不和;二是针对外感荣卫不和、血弱气尽之病机。外感类:病邪兼夹较多,重心以实为主,但多有素体受邪的背景;内伤杂病类:以肝胆不和为主,邪气兼夹较少,多见于肝胆气郁较甚,而脾胃偏虚,复因外感风寒湿引发,而致气滞不畅,木郁侮土,气郁生热,血因气滞,致使病发杂状。结论: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临床病案,使文字上晦涩的条文成为鲜活的医案,也使学生增加临床的感性认识,大大提高学习兴趣。通过门诊多媒体数据库的建立,引入导师在临床上使用柴胡类方的临床病案,成为案例式教学体系的一部分,为理论与临床架起一座桥梁,改善理论与临床脱离状况,从而增加学生的辨证论治的临床技能。通过多媒体数据库的建立,为理论与临床统整出更有系统性的医学研究,提升学生对此有更完善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李毅[9](2009)在《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规律及辨证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U)中医证候分类、辨证标准、证候规律;评价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古今文献,了解PU证型分布特点及其研究进展。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江西省中医院收集适宜样本量的PU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类、辨证标准、证候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3.临床疗效研究:将198例胃镜下确诊的PU患者随机分为分为A组、B组、C组。A组为中医药辨证治疗组,按证型不同分别给予辨证方药治疗;B组为西药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C组为中西结合组,给予中医药辨证治疗,同时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症状积分、证候疗效、胃镜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1.文献研究:综合古今研究PU的相关文献,发现PU的辨证分型较多,辨证分型中大多数学者是根据经验来进行分类,已有的证型证候诊断标准主要来自部分专家讨论和集体研究,故对此病的辨证尚无统一规范,认识也不统一,对其整体的宏观分布与演变规律的把握尚不够全面。2.临床流行病学研究:(1)根据变量聚类的结果,可将PU患者的症状分为5个证候群。(2)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出对证型诊断有统计意义的主要症状。(3)通过因子分析可得出PU证型的分布情况,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脾胃虚寒证、肝胃气滞证、胃热炽盛证、胃阴亏虚证、瘀阻胃络证。(4)患者的性别、年龄、饮酒、吸烟、嗜食油炸、嗜饮浓茶、嗜食肥甘厚腻、饮食不节、气候因素、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在5个中医证候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程、临床分类、嗜食辛辣、情志不畅、过度劳累、合并胆汁返流、胃镜下分期、HP感染在5个中医证候分布上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0.01)3.临床疗效研究:(1)胃镜疗效评价、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试验各治疗方案治疗PU均有较好疗效,其中中药组与西药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各治疗方案对PU五类证型均有显着疗效(P<0.001),其中中西结合组治疗方案对脾胃虚寒证、胃阴亏虚证、胃热炽盛证、瘀阻胃络证、肝胃气滞证的改善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试验各治疗方案对瘀阻胃络证的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P根除率评价:试验各治疗方案治疗PU均有较好疗效,中药组HP根除率为67.19%,西药组HP根除率为71.43%,中西结合组HP根除率为89.23%,中西结合组HP根除率明显优于中药组、西药组(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HP根除率相当(P>0.05)。结论:(1)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可把PU的常见证型归纳为以下5类:脾胃虚寒证、肝胃气滞证、瘀阻胃络证、胃热炽盛证、胃阴亏虚证。(2)结合以往研究成果、文献研究和本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初步建立PU常见五类证型的辨证标准。(3)通过因子分析可得出证型的分布情况。(4)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在中医证候的分类、辨证标准以及证型规律等方面的研究是有帮助的。(5)试验各治疗方案治疗PU均有较好疗效,中药组与西药组疗效相当,中西结合组疗效最好。

张兆辉[10](2006)在《由消化性溃疡相关文献探讨中医治疗与处方用药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迄今所知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是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发现的一具保存良好的男性古尸,该男性于一千多年以前在中国古代西汉时期死于胃溃疡穿孔。最早有文献记载的胃溃疡见于15世纪(1例)和16世纪(3例)的尸体解剖报告。19世纪至20世纪初,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明显增加,特别是自19世纪中叶以后,首先是胃溃疡的发病率激增,10~20年以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井在20世纪初超过胃溃疡的发病率而在消化性溃疡中居主导地位,成为当时西方国家最主要的疾病之一,约有10%的西方人在其一生中罹患消化性溃疡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起,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在达到高峰之后,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明显下降;在亚洲国家,其发病率出现下降趋势比西方国家要晚,直到最近十几年才开始下降。除遗传因素以外,至少有5种环境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相关:即非甾体抗炎药(NSAID)、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吸烟、环境应激和饮食习惯。二百多年来,发病率的演变趋势可用上述5种环境因素的变化来加以解释。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间的慢性溃疡,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的消化作用有关得名。本病临床表现不一,部分患者可无症状,但多数消化性溃疡有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疼痛等特点。上腹痛为主要症状,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目的及意义】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国内消化性溃疡中医疗法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其年代文献量、文献地区分布、期刊载文量、文献研究类型、中医治疗方式等指标来回顾国内医学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发展,并对当前的研究现状、治疗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估测今后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趋势,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依据和思路。【研究内容和方法】由于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既包括内服治疗,也包括局部用药、经络疗法、静脉注射等,还包括综合疗法(内外合治),还有中医治疗方面的实验研究,但不含中医综述、西医治疗。为了防止文献的遗漏,尽量全面地检索到符合研究标准的论文,不直接采用相关副主题词检索的方法,而是根据每篇论文的题录、副主题词、关键词、摘要等元素,对所检的5380篇论文逐篇进行整理,从中共检出与中医治疗相关的文献1598篇。并去掉实际重复的,以及通过原文内容查询后确定与中医治疗无关或不纯与中医治疗相关的论文205篇,一共获得1394篇论文题录。本研究依据文献统计分析类目的一般要求和形成方法,先选取少量样本作典型分析,最后确定分析类目。本文将从年代文献量、文献地区分布、期刊载文量、文献研究类型、中医治疗方式、辨证分型、辨证处方、辨证用药、专方处方、专方用药等几方面进行计量分析。【研究成果及结论】纵观13年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大部分力量集中在中医治疗该病的临床观察上,中医治疗研究的文献量亦显示出良好的增长趋势,成为消化性溃疡中最大最集中的研究热点。研究的地区分布呈明显的不均衡状态,文献主要产出地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及中部科研实力较强的地区,河北省成为国内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的核心地区。文献的期刊分布亦主要以中医药类杂志为主,而消化专科和肠胃专科的杂志这些专业性较强的刊物比例较低。中医药研究的报道虽然最多,但其杂乱程度也很严重,许多研究缺乏严密的科研设计和统计学处理,也缺乏临床检验客观化指标,大多为自身治疗前后对比,随机对照试验所含比例不多,致其临床疗效不易评价。因而,中医药对消化性溃疡的研究目前尚处于低水平重复阶段,有待深入、规范、系统化。消化性溃疡中医治疗方式、途径多样,内治思路上有辨证治疗、专方专药及现代中药制剂治疗,而外治中局部用药和经络疗法同样在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消化性溃疡的病机核心侧重于肝、脾、胃三脏,而气滞血瘀贯穿病因病机的始终。因此,在辨证论治过程中,离不开肝郁、脾虚、胃虚、气滞血瘀等相关证型。但这种分型并不是绝对的,临床上往往有多证兼并的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施治。总的来说,调理脏腑并活血祛瘀则是制方的共通要点。

二、溃疡汤加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溃疡汤加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8例(论文提纲范文)

(1)何晓晖教授用经方、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经方治疗胃脘痛的研究概况
    1 胃脘痛、经方的概念
        1.1 胃脘痛的概念
        1.2 经方的概念
    2 《内经》对胃脘痛的论述
    3 《伤寒论》、《金匮要略》对胃脘痛治疗的概述
    4 古今医家运用经方治疗胃脘痛的概况
        4.1 古代名医运用经方治疗胃脘痛
        4.2 旴江名医运用经方治疗胃脘痛
        4.3 当代国医大师运用经方治疗胃脘痛
    5 经方治疗胃脘痛的现代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何晓晖教授用经方的学术经验
    1 何晓晖教授对治疗胃脘痛的经方探究
        1.1 半夏类方
        1.2 柴胡类方
        1.3 桂枝类方
        1.4 大黄类方
        1.5 附子类方
        1.6 黄连类方
        1.7 其它类方
    2 何晓晖教授用经方的学术特色
        2.1 首在继承,整体思辨
        2.2 重在活用,与时俱进
        2.3 贵在创新,传承发扬
第二部分 何晓晖教授创新方的学术经验
    1 何晓晖教授治疗脾胃病用方特色
        1.1 明理明法,精选主方
        1.2 以衡为法,周密组方
        1.3 博采众方,取长补短
        1.4 善用经方,变化灵巧
        1.5 推陈出新,创制新方
        1.6 深入洞彻,拓展运用
        1.7 衷中参西,重视验方
    2 何晓晖教授治疗胃脘痛九方及其组方思想探析
        2.1 和中调胃汤——寒热虚实错杂型胃脘痛
        2.2 温中调胃汤——脾胃虚寒型胃脘痛
        2.3 清中调胃汤——胃火炽盛型胃脘痛
        2.4 润中调胃汤——胃阴不足型胃脘痛
        2.5 疏肝调胃汤——肝胃不和型胃脘痛
        2.6 降逆调胃汤——胆胃不和型胃脘痛
        2.7 清化调胃汤——脾胃湿热型胃脘痛
        2.8 逐瘀调胃汤——胃络瘀阻型胃脘痛
        2.9 六和汤——久治不愈之胃脘痛
第三部分 学习老师用方治疗胃脘痛的初步实践体会与小结
    1 初步实践
        1.1 病案一
        1.2 病案二
    2 心得体会
        2.1 对于四诊的体会
        2.2 辨病与辨证的体会
        2.3 对于“调胃九方”临床运用体会
        2.4 对于用药方面的体会
        2.5 预后调护的体会
    3 小结
        3.1 胃脘痛的病因病机认识
        3.2 衡法在胃脘痛中的运用
        3.3 何晓晖教授用经方治疗胃脘痛的特色
        3.4 何晓晖教授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特色
        3.5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2)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2 数据库的建立
        3 数据挖掘
        二、研究结果
        1 桂枝加附子汤证治规律
        2 桂枝加附子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桂枝加附子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桂枝加附子汤适应证
        3 桂枝加附子汤症状规律
        4 桂枝加附子汤药物规律
        5 桂枝加附子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麻黄细辛附子汤证治规律
        2 麻黄细辛附子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麻黄细辛附子汤一般情况分析
        2 麻黄细辛附子汤适应证
        3 麻黄细辛附子汤状规律
        4 麻黄细辛附子汤药物规律
        5 麻黄细辛附子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再造散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再造散证治规律
        2 再造散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再造散一般情况分析
        2 再造散适应证
        3 再造散症状规律
        4 再造散药物规律
        5 再造散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泻心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附子泻心汤证治规律
        2 附子泻心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附子泻心汤一般情况分析
        2 附子泻心汤适应证
        3 附子泻心汤症状规律
        4 附子泻心汤药物规律
        5 附子泻心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乌梅丸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乌梅丸证治规律
        2 乌梅丸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乌梅丸一般情况分析
        2 乌梅丸适应证
        3 乌梅丸症状规律
        4 乌梅丸药物规律
        5 乌梅丸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大黄附子汤证治规律
        三、讨论
        1 大黄附子汤一般情况分析
        2 大黄附子汤适应证
        3 大黄附子汤症状规律
        4 大黄附子汤药物规律
        四、小结
    第七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温脾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温脾汤证治规律
        2 温脾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温脾汤一般情况分析
        2 温脾汤适应证
        3 温脾汤症状规律
        4 温脾汤药物规律
        5 温脾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八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附子理中丸证治规律
        2 附子理中丸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附子理中丸一般情况分析
        2 附子理中丸适应证
        3 附子理中丸症状规律
        4 附子理中丸药物规律
        5 附子理中丸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第九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黄土汤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二、研究结果
        1 黄土汤证治规律
        2 黄土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三、讨论
        1 黄土汤一般情况分析
        2 黄土汤适应证
        3 黄土汤症状规律
        4 黄土汤药物规律
        5 黄土汤常用病证比较
        四、小结
总体讨论
    1 导师运用附子类方比较分析
    2 附子类方方证对比
    3 导师运用附子类方病证关系
    4 导师运用附子类方证治规律比较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3)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
    1 病例来源
    2 疾病相关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1.1 十二指肠溃疡诊断标准
        2.1.2 良性溃疡内镜下分期及分级
        2.1.3 病理诊断
        2.1.4 Hp的诊断标准及根除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病例纳入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2.5 病例剔除、脱落以及中止标准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1 病例分组方法
    2 治疗方法
    3 观察指标
        3.1 一般情况观察指标
        3.2 安全性观察指标
        3.3 疗效观察指标
    4 疗效判定标准
        4.1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4.2 根除Hp疗效判定标准
        4.3 胃镜疗效判定标准
        4.4 溃疡复发判定标准
    5 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情况比较
        1.1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1.2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1.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2 疗效比较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个单项症状积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率比较
        2.5 两组患者Hp根除后复发率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疗效比较
        2.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
        2.8 两组患者溃疡复发情况比较
        2.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药安全性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中医学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认识
        1.1 病名的研究
        1.2 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1.2.1 古代中医家的认识
        1.2.2 现代中医家的认识
        1.3 中医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1.3.1 辨证论治
        1.3.2 中药复方治疗
        1.3.3 中成药治疗
        1.3.4 中西医结合治疗
        1.3.5 针刺疗法
        1.3.6 艾灸疗法
        1.3.7 穴位贴敷
        1.3.8 穴位注射疗法
        1.3.9 推拿按摩疗法
    2 西医对十二指肠溃疡的认识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1.1 胃酸与胃蛋白酶
        2.1.2 幽门螺杆菌(Hp)
        2.1.3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2.1.4 其他因素
        2.2 西医对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2.2.1 抑制胃酸分泌
        2.2.2 根除Hp
        2.2.3 保护胃黏膜
    3 安胃二号方方药分析
        3.1 安胃二号方创制、组成及功效
        3.2 安胃二号方的理法分析及现代药理学分析
    4 胃泌素
    5 疗效分析
        5.1 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分析
        5.2 总体临床疗效分析
        5.3 Hp根除率和复发率变化分析
        5.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疗效分析
        5.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水平比较分析
        5.6 用药安全性
        5.7 两组患者溃疡复发情况比较分析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复方参术健胃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文献研究
    1.现代医学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认识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
        1.3 发病机制
        1.4 现代医学治疗现状及进展
    2.中医学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药治疗现状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与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脱落及终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
        3.3 胃镜疗效比较
        3.4 H.pylori根除率比较
        3.5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脾胃虚弱为DU的主要病因
    2.脾胃升降失调,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是DU的基本病机
    3.健脾温中、和胃止痛是脾胃虚寒型DU的主要治法
    4.复方参术健胃胶囊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4.1 组方分析
        4.2 现代药理研究
结论
不足与展望
    1.不足之处
    2.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5)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候与胃镜像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
        1.1 定义
        1.2 流行病学研究
        1.3 BRG的病因
        1.4 BRG的发病机制
        1.5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
        1.6 BRG的治疗
    2 中医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
        2.1 病名
        2.2 病因
        2.3 病位与病机
        2.4 辨证分型
        2.5 中药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胃镜设备及操作
        3.2 制定观察表与采集患者病历
        3.3 观察指标
    4 统计软件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分布情况
        5.2 临床表现分布情况
        5.3 胃镜下粘膜分布状况(表12)
        5.4 胆汁分级情况(表13)
        5.5 中医证型与性别、病程的关系(表14、表15)
        5.6 中医证型与饮食偏好的分布(表16)
        5.7 中医证型与胆汁分级的关系分布(表17)
        5.8 中医证型与胃镜粘膜表现的关系(表18)
        5.9 胃镜粘膜与胆汁反流程度分布关系(表19)
        5.10 病程长短与胆汁反流程度的关系(表20)
    6 讨论
        6.1 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发病诱因、饮食偏好、病程分布)分析
        6.2 既往史的情况分析
        6.3 临床症状的分布情况
        6.4 中医证型的分布
        6.5 胃镜像的分析
        6.6 中医证型与其他因素(性别、病程、饮食偏好)的关系
        6.7 中医证型与胃镜像的关系
        6.8 胆汁反流程度的分析
    7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略词
综述 中医药辨证论治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研究进展
    1.病名
    2.病因病机
    3.辨证论治
        3.1 实证
        3.1.1 脾胃湿热证
        3.1.2 肝胃不和证(包括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
        3.1.3 胃络瘀血证
        3.2 虚证
        3.2.1 脾胃虚弱证(包括脾胃气虚证和脾胃虚寒证)
        3.2.2 胃阴不足证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调气和胃化瘀法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 中医学对消化性溃疡(PU)的认识
        1.1 中医关于PU病名的认识
        1.2 中医对PU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药治疗PU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PU)的认识
        2.1 PU定义及流行病学
        2.2 现代医学对PU发病机制的认识
        2.3 现代医学对PU病因的认识
        2.4 现代医学对PU治疗的认识
1 临床试验标准
    1.1 PU诊断标准
    1.2 病例入组及排除标准
    1.3 剔除、脱落标准
    1.4 病例脱落的处理
    1.5 疗效评定标准
2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研究方法
    2.3 观察内容
    2.4 统计学分析
    2.5 治疗前病例资料
3 结果与安全性分析
    3.1 治疗结果分析
    3.2 安全性分析
4 讨论
    4.1 肝胃不和型PU的中医研究
    4.2 调气和胃化瘀法的立法依据
    4.3 调气和胃化瘀法结合西医发病机理的创新探讨
    4.4 调气和胃化瘀法组方及药物分析
    4.5 疗效总结与分析
    4.6 治疗方法分析评价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7)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案
        2.1 总体设计
        2.2 病例选择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2.5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研究完成情况
        3.2 病例分布
        3.3 人口学信息及基线
        3.4 疗效评价
        3.5 治疗费用比较
        3.6 满意度比较
        3.7 安全性评估
        3.8 结果分析
    4 讨论
        4.1 中医辨证论治
        4.2 中成药治疗
        4.3 针灸等穴位疗法
        4.4 护理调摄
    结论
    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1 中医古代文献综述
        1.1 上消化道出血在中医古代文献中的病名对照
        1.2 中医历代医家对呕血和便血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历代医家对呕血和便血的辨证论治
    2 现代中医药诊疗进展
        2.1 现代中医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认识
        2.2 现代中医对上消化道出血病机的认识
        2.3 现代中医药治疗
        2.4 现代中医药理研究
    3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西医诊疗进展
        3.1 定义
        3.2 ANVUGIB的诊断
        3.3 ANVUGIB的病因诊断
        3.4 ANVUGIB的定性诊断
        3.5 出血严重度与预后的判断
        3.6 ANVUGIB的治疗
        3.7 原发病的治疗
    图1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西医诊治流程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李赛美柴胡类方临床运用多媒体数据库建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柴胡类方及多媒体数据库的文献研究
    一、既往研究思路、技术汇报和成果
        (一) 研究思路
        (二) 技术汇报
        (三) 成果
    二、柴胡类方方解
        (一) 类方的概念及柴胡类方条文考证
        (二) 柴胡类方的作用机制
        (三) 类方衍化规律
    三、柴胡类方中的代表方分析及现代治验
        (一) 小柴胡汤
        (二) 大柴胡汤
        (三) 柴胡桂枝汤
        (四) 柴胡桂枝干姜汤
        (五)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六) 四逆散
        (七) 消遥散
    四、多媒体数据库
        (一) 多媒体数据库的起源与发展
        (二) 多媒体数据库在国内的应用
第二部分 门诊病案多媒体数据库
    一、门诊医案多媒体数据库创建思路
        (一) 门诊病案多媒体数据库建立的概念以及目的与意义
        (二) 门诊病案多媒体数据库的设计思路
    二、门诊医案多媒体数据库整理要点
        (一) 门诊病例的采集
        (二) 系统使用要点
        (三) 系统操作程序
第三部分 李赛美教授柴胡类方的临床研究
    一、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
        (一) 小柴胡汤运用概要
        (二) 小柴胡汤案例举偶
    二、大柴胡汤的临床运用
        (一) 大柴胡汤运用概要
        (二) 大柴胡汤运用特点
        (三) 大柴胡汤案例举偶
    三、柴胡桂枝汤的临床运用
        (一) 柴胡桂枝汤运用概要
        (二) 柴胡桂枝汤运用特点
        (三) 柴胡桂枝汤案例举偶
    四、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运用
        (一) 柴胡桂枝干姜汤运用概要
        (二) 柴胡桂枝干姜汤运用特点
        (三) 柴胡桂枝干姜汤案例举偶
    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运用
        (一)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运用概要
        (二)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运用特点
        (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案例举偶
    六、逍遥散的临床运用
        (一) 逍遥散运用概要
        (二) 逍遥散案例举偶
    七、四逆散的临床运用
        (一) 四逆散运用概要
        (二) 四逆散运用特点
        (三) 四逆散案例举偶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参编着作情况
致谢

(9)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规律及辨证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的文献研究
    1 古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病名认识
        1.2 中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病位认识
        1.3 中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4 中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对辨证治疗的认识
    2 现代文献研究
        2.1 消化性溃疡病因病机研究
        2.2 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研究
        2.3 消化性溃疡证候本质研究
    3 现代文献有关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临床报道的统计分析
        3.1 文献资料来源
        3.2 入选文献标准
        3.3 文献资料整理
        3.4 统计方法
        3.5 结果
        3.5.1 证型频次
        3.5.2 基本证候的出现频数及频率分析
        3.5.3 基本证候出现频数的统计分析
        3.6 讨论
第二部分 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病例入选标准
        1.2.1 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
        1.2.2 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1.2.3 消化性溃疡中医症状定量分级计分标准
        1.2.4 纳入标准
        1.2.5 排除标准
        1.3 研究过程
        1.4 研究方法
        1.4.1 设计《消化性溃疡中医症状半定量分级计分标准》
        1.4.2 制订《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调查表》
        1.4.3 调查质量控制
        1.4.4 建立病例数据库
        1.4.5 数据库病例采集
        1.4.6 样本量估计
        1.4.7 统计分析处理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消化性溃疡的分类
        2.1.3 年龄及性别的分布
        2.1.4 婚姻状况
        2.1.5 职业
        2.1.6 教育程度
        2.1.7 诱发因素分布
        2.1.8 病程
        2.1.9 饮食嗜好
        2.1.10 家族史
        2.1.11 伴发疾病
        2.1.12 身高体重BMI
        2.1.13 病情分期
        2.1.14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分布情况
        2.2 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体征表达频数
        2.3 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标准的研究
        2.3.1 聚类分析
        2.3.2 主成分分析
        2.3.3 Logistic回归分析
        2.4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
        2.4.1 因子分析方法
        2.4.2 结果
    3 讨论
        3.1 临床流行病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3.2 消化性溃疡临床资料分布的研究
        3.2.1 消化性溃疡人口学特征分析
        3.2.2 消化性溃疡患者病因学特征分析
        3.3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辨证标准的研究分析
        3.3.1 关于聚类分析
        3.3.2 关于主成分分析
        3.3.3 关于logistic回归
        3.3.4 多元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
        3.3.5 关于消化性溃疡的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3.3.6 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标准的初步拟定
        3.4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分析
        3.4.1 关于因子分析
        3.4.2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分类
        3.4.3 1036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证候的分布
        3.4.4 消化性溃疡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探讨
    4 结论
第三部分 消化性溃疡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诊断标准
        1.1.2 纳入病例标准
        1.1.3 排除病例标准
        1.1.4 病例退出标准
        1.1.5 病例的剔除标准
        1.1.6 脱落病例标准
        1.2 临床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1.2.2 观测指标
        1.2.3 疗效判定
        1.2.4 统计分析方法
    2 病例分组情况
        2.1 试验各组入选及纳入分析病例分布情况
        2.2 脱落原因分析
    3 可比性分析
        3.1 人口学资料分析
        3.2 入组时三组病例一般体格检查比较
        3.3 试验前各组证候分布
        3.4 试验各组治疗前证候总积分均值比较
        3.5 试验各组治疗前病情程度比较
        3.6 试验各组治疗前幽门螺杆菌检查分布比较
    4 研究结果
        4.1 胃镜疗效判定评价
        4.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4.2.1 试验各组用药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4.2.2 A组(中药组)治疗后各证候疗效比较
        4.2.3 B组(西药组)治疗后各证候疗效比较
        4.2.4 C组(中西结合组)治疗后各证候疗效比较
        4.3 消化性溃疡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
        4.3.1 试验各组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比较
        4.3.2 试验各组治疗前后脾胃虚寒证积分比较
        4.3.3 试验各组治疗前后胃阴亏虚证积分比较
        4.3.4 试验各组治疗前后胃热炽盛证积分比较
        4.3.5 试验各组治疗前后瘀阻胃络证积分比较
        4.3.6 试验各组治疗前后肝胃气滞证积分比较
        4.4 HP根除率比较
        4.5 治疗后各组病情程度比较
        4.6 安全性指标结果
    5 讨论
        5.1 消化性溃疡分型辨证治疗方案的提出
        5.2 消化性溃疡辨证治疗方案疗效评价
        5.2.1 胃镜疗效判定评价
        5.2.2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5.2.3 HP根除率评价
        5.3 治疗消化性溃疡中药复方组方思路及作用分析
        5.3.1 脾胃虚寒证组方思路及作用分析
        5.3.2 胃阴亏虚证组方思路及作用分析
        5.3.3 胃热炽盛证组方思路及作用分析
        5.3.4 肝胃气滞证组方思路及作用分析
        5.3.5 瘀阻胃络证组方思路及作用分析
    6 结论
第四部分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综述: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附录二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候调查表
附录三 聚类全过程树状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由消化性溃疡相关文献探讨中医治疗与处方用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 消化性溃疡的历史记载及迁衍
    2 现代医学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与治疗
        2.1 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旋菌的关系
        2.2 消化性溃疡与NO的关系
        2.3 消化性溃疡与生长因子的关系
        2.4 消化性溃疡与神经降压素和胃泌素的关系
        2.5 消化性溃疡与自由基的关系
        2.6 消化性溃疡与多巴胺的关系
        2.7 消化性溃疡与热休克蛋白(HSP_(70))的关系
        2.8 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复发与免疫功能的紊乱或改变的关系
        2.9 消化性溃疡与性激素的关系
        2.10 消化性溃疡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2.11 碳-13呼气法胃幽门杆菌检查方法
    3 中医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
第二章 中医对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进展
    1 病因病机
    2 治疗方法
        2.1 名医经验
        2.2 辨证施治
        2.3 治则治法
        2.4 专方治疗
        2.5 外治法
        2.6 少数民族用药
        2.7 综合疗法
        2.8 中西医结合疗法
第三章 研究内容
    1 研究方法
    2 研究对象
        2.1 资料来源
        2.2 选文标准
        2.3 相关文献的纳入标准
        2.4 相关研究的排除标准
    3 研究过程
        3.1 确定分析类目
        3.2 选用统计方法
        3.3 年代文献量
        3.4 发文地区
        3.5 文献研究类型
        3.6 治疗状况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文献总量的年度变化及时段差异
        4.2 文献的地区分布
        4.3 文献研究类型的分布
        4.4 治疗状况分析
        4.5 中医辨证分型
        4.6 中医处方与用药
        4.7 消化性溃疡的时间医学
第四章 讨论
    1 消化性溃疡与中医文献研究的整体状况分析
    2 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状况分析
        2.1 中医治疗方式
        2.2 病因病机及辨证规律
        2.3 辨证处方及用药规律
        2.4 专方处方及用药规律
        2.5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规律
第五章 结语
附录一 消化道溃疡误诊相关文献整理
    1.1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之误诊
    1.2 儿童及幼儿期消化性溃疡之误诊
    1.3 青少年消化性溃疡之误诊
    1.4 一般年龄层消化性溃疡之误诊
附录二 2004年台湾地区主要死亡及男性、女性死亡原因
附录三 2004年台湾地区主要癌症死亡及男性癌症、女性癌症死亡原因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溃疡汤加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何晓晖教授用经方、创新方治疗胃脘痛的经验研究[D]. 徐文强.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附子类方治疗脾胃病的组方规律研究[D]. 李若愚.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安胃二号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湿郁脾胃证的临床观察[D]. 许裕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复方参术健胃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程星.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5]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证候与胃镜像的相关性研究[D]. 梁镫月.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调气和胃化瘀法治疗肝胃不和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D]. 李柯更.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医诊疗方案的临床验证研究[D]. 江波.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 [8]李赛美柴胡类方临床运用多媒体数据库建立与研究[D]. 陈靖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9]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规律及辨证治疗的临床研究[D]. 李毅.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09(05)
  • [10]由消化性溃疡相关文献探讨中医治疗与处方用药规律[D]. 张兆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消肿汤加味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4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