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布依地区土司体系的形成与演化

论布依地区土司体系的形成与演化

一、论布依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形成和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胡超[1](2021)在《明代川黔交界地区"投夷"现象研究》文中提出

陆刚[2](2021)在《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创建60周年民族史研究成果综述》文中提出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成立60年来,几代科研人员在民族史研究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但出版了大量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在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还出版了多部民族史研究方面的论文集及个人专着。在古代族群、少数民族族源、民族发展史、民族关系史、民族史学史及民族史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黄文[3](2021)在《明清时期碑刻文献中的村寨自治研究 ——以乌江流域民族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村寨自治是我国古代自魏晋以后县以下广大农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基层社会管理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特殊历史原因,这项基层治理制度特点尤为明显。本文主要以明清时期乌江流域的碑刻为研究对象,试图挖掘其中符合村寨自治的相关内容。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村寨自治产生的原因进行阐述,并从村寨的特殊地理位置与村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需要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为村寨自治的内容,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村寨自治的特征进行了归纳。第四部分则是对村寨自治进行了评价,村寨自治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地区的稳定,又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其专治色彩较为浓重,阻碍了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第五部分为村寨自治与现当代村民自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最后则是通过对村寨自治的研究,对现当代村民自治更好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陈斌[4](2021)在《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文中认为盘江流域由南盘江、北盘江及共同交汇而成的红水河和诸支流构成。该水系所覆盖的地理区域,上可经横断山脉承青藏高原,下可凭广西盆地接东南低山丘陵,总体处于云贵高原向东南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高原、盆地、丘陵在山脉与河流的交错分布中有序排列。同时,由于该地域主体部分面向海洋,大气湿度极高,导致境内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苗、布依和汉族作为其主体居民,各民族原有的社会文化,在与世居于此的仡佬族相遇之后,再加上多样性生物特征的作用,不仅促生出新文化形态,为多民族共生传统提供人文多样性资源,而且能将人文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很好地契合起来,以创造盘江流域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自秦朝以来的历代王朝国家,或间接、或直接地对此区域实施治理。明清承接前朝遗产,在此综合实施土司、卫所、州县等制度,旨在强化中央集权统一,为民国和新中国奠定治理秩序框架。社会发展史暨“单线进化论”者认为,这些自上而下的制度,是王朝国家对其实施治理的主要内容,也是盘江流域发展进步的唯一动力。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认为上述社会发展史叙事有失偏颇。一方面,忽略了当地居民多民族共生传统的主体能动性和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另一方面,在斗争哲学视野下,有将边疆地方与王朝国家对立二分的嫌疑。美国政治人类学家斯科特(James C.Scott),采用从边疆看中心的范式,先后推出“弱者的武器”、“佐米亚”(Zomia)等创新概念,彰显东南亚山民文化的主体能动性,以此弥补了社会发展史的缺陷。但他又因为片面强调山民与河谷平原王朝国家的矛盾冲突斗争哲学,忽视了国家大传统与地方小传统的兼容共生机制。事实上,双方除了冲突斗争的消极层面,还有在交往交流和交易博弈中构建共生秩序的积极层面。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在对盘江流域文史和社会沿革机制有整体认知的前提下,考察该流域内各民族自明清以来的社会文化生活实践,一方面,彰显当地居民多民族共生传统的主体能动性和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另一方面,超越斗争哲学和对立二分视野,在凸显多样主体前提下,通过开放博弈、公平传承方式,实现多元一体的社会治理共生秩序。质言之,探求、理解和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体系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机制,乃本文的主要旨趣。为此,本文进而提出三方面创新观察角度。第一,盘江流域是中国大西南山地诸多类型缩影之一。当地居民依托山地文化生态家园和传统资源,相互之间建立起互动互惠交往模式,且在危机时刻能为外来人提供庇护,由此生成多样化民族文化共生机制;第二,元明清以来的中原王朝强化西南山地开发加深统治。这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又因生计资源过度开发而影响到当地可持续发展。面对新的环境压力,山地民族发挥文化多样性社会整合功能,积极地与王朝国家官吏及其代理展开顽强博弈。其实质是山民希望与王朝国家达成新秩序的维权诉求;第三,王朝/国家面对山民的诉求,应是通过双方代理人理性协商推出新制度,形成“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新治理秩序。唯因形格势禁或双方代理人损公肥私,乃至无论羁縻制到土司制、土司制到改土归流及“改卫设县”的制度升级中,都难免出现“反抗镇压+善后安民”的运作机制。但事后看,王朝开发新边疆拓展政治经济利益的诉求,总要通过包容民众维护生态家园、生存环境和社区、生计资源权益的某种自治诉求,才能基于互惠达成长治久安。盘江流域山民与历代王朝/国家的长时段博弈,凸显出如下两方面特征:第一,理论上,盘江流域山民与中原王朝/国家的互动,既非完全的斗争哲学,又非完全的消极顺从。更具体讲,它是界于斯科特(James C.Scott)的“佐米亚逃避”、宋怡明(Michael A.Szonyi)的“积极被统治”与拉铁摩尔(O.Lattimore)的“贮存地对抗”之间的“就地坚守在服从中博弈”。它为各界思考边疆民族与王朝国家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类型样本。第二,实践上,现代国家应对边疆民族基于文化生态家园权益多样性公平传承的博弈诉求,或可借鉴盘江流域互惠双赢的成功经验,致力于边疆民族社区发展与国家治理秩序共建共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关系和主体能动性相互包容意识。本文力图展现盘江流域与王朝国家博弈过程,旨在基于长时段历史经验,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丰富内涵和机制结构,以此揭示中国筑牢现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厚文化资源,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建设提供有普遍价值的社会产品,进而助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秩序建设。但因笔者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缺陷漏洞在所难免,恳请前辈导师侪辈同仁鞭策提携批评指正。

娘毛先[5](2021)在《甘肃永登鲁土司家庙妙因寺的艺术特点及多元文化嵌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的妙因寺,是明代鲁土司所建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它与有“西北小故宫”之称的鲁土司衙门仅一墙之隔,所在的连城镇内有大通河和庄浪河两条河流。妙因寺地处河湟流域的文化边界,与青海省乐都县着名的明代皇家寺院瞿昙寺一山之隔。由于历史的发展和变迁,永登一带形成了以汉族为主,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等多民族杂居、多元文化共生的社会环境。在这里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形成了相融共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文化氛围。如本论文中要探讨的妙因寺,不管是在建筑风格方面,还是在壁画、砖雕等方面,我们既能看到藏传佛教的文化符号,也能看到道教的文化元素,还有一些蒙古族的文化遗迹等。妙因寺的艺术事像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充分证明了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交往与融合的历史事实。本论文共六部分内容,绪论部分包括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及重难点;第一章概述了永登县连城镇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社会背景,以及土司制度在各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和对维护祖国边疆稳定的意义;第二章介绍了永登地区着名的鲁土司的历史影响、鲁土司衙门的建筑特点以及鲁土司所建寺观妙因寺等的概况;第三章分别从建筑、壁画、造像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妙因寺的艺术特点;第四章从描写妙因寺中藏传佛教的“藏八宝”文化、道教的“明暗八仙”文化、伊斯兰教的砖雕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福禄寿喜等不同文化符号入手,解读妙因寺中不同装饰符号背后的寓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第五章从藏传佛教的文化包容、多元信众与文化自信、多元一体与文化认同三个方面来论述妙因寺宗教艺术中的文化嵌入与认同的问题;最后一部分为总结。本论文在整体结构上以从外到内,从大到小的的层次,主要从妙因寺中所陈现出来的不同文化符号入手,描述妙因寺中各种文化符号相融并存的现象并解读各种文化符号背后的寓意,探讨不同文化交流互鉴背后的历史原因,从而试图说明民族之间的和睦、团结、相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吸纳借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们共同组成了今天我们流传不衰,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文化。

刘天明[6](2021)在《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文中提出丽江洞经音乐是云南丽江的纳西族传统音乐。它大多流传于纳西族聚居区域,经历了几百年的传承和不断的发展,从最早的道教音乐逐步向纯粹的审美形态变迁,并逐步成为丽江纳西族的文化标志。丽江洞经音乐并非丽江纳西族的本土艺术,其大致在明清年间从中原地区传入了云南丽江。早期它是道教音乐,融合谈、诵等道教仪式性,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宗教信仰价值的艺术形式。随着云南丽江地区改土归流的完成和科举制的发展,丽江洞经音乐逐步成为吸引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化艺术形式,并逐步得到丽江地区高雅艺术审美群体的认同,使它从宗教性传播语境向现实语境变迁。音乐是一种艺术性的社会表达和主体表达方式,它用高度艺术性和凝练性的方式诠释了历史发展进程、时代信仰和社会性审美。丽江洞经音乐作为以音乐形态承载丽江历史和社会风俗的存在,其对丽江地区历史的演进和社会架构的流变具有高度的诠释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深度推进使得丽江洞经音乐对道教信仰的表达逐步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融合儒家思想的内核与佛教的外在表达形态,兼具高度道教信仰性质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而随着辛亥革命的推进及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丽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的影响下,丽江洞经音乐进一步成为当下时代语境的艺术性表达,也成为具有高度民族审美性与民俗审美性、高度整合时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物。本文在写作中运用到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田野调查分析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及文献分析法等等,进行了基于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变化发展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第一部分描述了丽江洞经音乐总体状况及特征,针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结合丽江洞经声乐器乐类型、群众基础、格律音韵、宗教属性及传播媒介等进行论述,分别从其对传统经腔及曲式的传承性、对“调音曲”的传承与保留、对传统工尺谱的保留与使用等方面进行特征概述。本体研究中也探索了丽江洞经音乐民俗学的源流,针对它从明洪武永乐年间传入、明嘉靖年间传入等不同的缘起说法进行基于史料的辩证分析,并针对道教科仪的起源传统、中原仪式音乐的形式、古代中原的传承方式等进行归纳和辨析,同时结合《丽江府志略》《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永保平安》等文本论着进行源流分析。第二部分是丽江洞经音乐田野调查部分。通过进行入户走访调查、代表人物走访和组织表演观摩,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管乐、弦乐和打击乐等各类乐器的使用状况进行概括和探索。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丽江洞经音乐表演者在对工尺谱的传承上所呈现的高度历史延续性和传统保留性,使得丽江洞经音乐迥异于一般传统音乐的衍生特征,所以笔者与丽江博物馆洞经音乐研究员木琛老师将调研搜集到的所有古籍工尺谱进行了专业系统的抄写与整理,并融合其即兴特征性美学、演奏融合性美学、节拍、韵律美学以及经腔和曲式美学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笔者对丽江洞经音乐所进行的田野调查,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形态和表演形态等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该部分也进行了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生态刻画,对丽江洞经音乐当代的传承状况和艺术表达状况形成了深刻认识。第三部分研究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的嬗变。着眼于历史与民俗文化审美变迁思路,结合南诏王朝与唐朝文化互通、宋代道教及宋词曲牌渗透、元代戏剧文化及音乐曲牌等阶段性审美融合代表进行分析,并结合民族聚居与杂居、宗教信仰与宗教融合、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渗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音乐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对丽江洞经音乐在历史与民俗文化、美学符号功能等方面的嬗变线索进行了梳理。最后一部分是丽江洞经音乐的当代价值与发展。该部分对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东巴文化、传播丽江纳西民族精髓、弘扬传统宗教文化、诠释古城文化及非物质文明等功能进行传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归纳,进而结合丽江洞经音乐助力云南丽江民族文化传承,来对丽江洞经音乐在打造云南民族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融合、保留民族地区宗教文化传统以及促进我国文化多样性发展等方面的意义进行概括。最后,提出丽江洞经音乐在保护和发展中融合政府力量、社会性主体力量、传媒力量等多方力量进行发展的路径和逻辑,形成了系统性的丽江纳西族文化传承和保护脉络,这是丽江洞经音乐获得长久发展活力的关键。本文在宏观研究意义方面从文化融合、宗教融合、文化迁徙等角度探究了丽江洞经音乐的发展脉络,形成了对丽江洞经音乐系统性的理解和审美认识,梳理了丽江洞经音乐的音乐文化发展框架,对丽江洞经音乐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融合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基于美学和民俗学的高度确认。本文在微观研究方面的意义和贡献则表现为进行了丽江洞经音乐的本体刻画,对于这种具有高度民族性和民俗性的经典文化景观进行了全方位描述,整合了历史线索及时代线索,进行了基于时间和空间层面的全面剖析。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层面。理论创新性在于结合民俗学和美学的分析范式,以全新视角审视丽江洞经音乐,在学科交互的论域下针对丽江纳西族文化形式、宗教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衍生性进行刻画;本文的实践创新则体现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古城文化和东巴文化的宣传保护、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联动协同保护作为提高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与发展水平的探索,探索经典的传统民族文化获得长期发展的可行路径。

刘杰[7](2021)在《诸葛亮传说研究 ——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史资料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诸葛亮,三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其事迹千百年来广为流传,他身上的传奇色彩也在各时期文人的艺术加工下愈发浓厚。西南地区自古是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对于诸葛亮南征的记忆多以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各民族不同的历史记忆使得诸葛亮传说异彩纷呈。传说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内容,诸如传说产生的机制、族群关系、地域文化等,都值得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将对史书、文学作品、民间传说中的诸葛亮形象作简要分析,在深入阅读大量的史料、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对这三类作品中的诸葛亮形象进行归纳,并得出诸葛亮形象演化的大致轨迹,这一章是论文文学性的体现,也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首先对传说进行学术界定,再对所辑录的西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南征传说进行详细的分类,主要分为解释性传说与描述性传说两大类,再从人物和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细分,这一章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部分。第三章对南征传说的产生机制做一详尽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语境和背后所蕴含的“中华认同”,指出大部分南征传说受到“箭垛效应”的影响,是被建构的真实。诸葛亮传说的衍化形态主要表现为逐渐远离历史、文学性不断加强、民间文学特性不断凸显,本章最后部分将对诸葛亮传说流布的状况做简单概括。第四章运用了民间文学、民族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从传说圈、民族的迁徙与融合、族群理论、民俗与民间信仰四个方面对诸葛亮传说与地方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文末总结了各类文体中的诸葛亮形象及其演变状况,说明了南征传说对西南地区民族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彰显了西南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与族群文化认同,描绘出各民族万象共生的文化景观,具有很高的文献与文化价值。

罗仕杰[8](2021)在《地方叙事与文化记忆 ——以贵州省册亨县布依族民间传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布依族是分布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古老稻作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炫彩夺目的民间文学,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历来被研究者所青睐。流传贵州省册亨县布依族地区的民间传说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内容充实,是研究布依族历史、社会与文化的珍贵遗产。本文以地方叙事与文化记忆作为研究问题,以册亨县布依族民间传说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阐释地方叙事与文化记忆之间的互动关系。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如下:第一章,对布依族民间传说的生境背景与类型做出详细的描述。首先,对布依族民间传说产生的历史渊源、自然环境与社会风貌作详细的说明。其次,对册亨县布依族民间传说进行界定,以及对布依族民间按传说类型作出解释说明,将其分为描叙性传说和解释性传说两种。第二章,对地方叙事进行阐释,并根据册亨县布依族民间传说的叙事策略划分为重复性地方叙事与现时化地方叙事。重复性地方叙事主要体现在布依族的禁忌传说、族群族源传说和地名传说等类型上;现时化地方叙事主要体现在布依族的历史人物传说、风物习俗传说等类型上,现时化地方叙事具体表现为碎片化的叙事、物态化的叙事、立体化的叙事。最后阐释地方叙事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对集体记忆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第三章,主要对地方叙事承载的文化记忆进行梳理与概括,将其分为历史记忆、家园记忆与风俗记忆,并阐释其文化意义。同时指出文化记忆是对地方叙事的意识维度呈现,它反过来唤醒逐渐衰落的叙事,强化地方叙事。第四章是本文的最后一章,总结布依族传说所架构的地方叙事与文化记忆之间的关系。认为,地方叙事承载文化记忆,文化记忆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地方叙事,二者相辅相成、相辅相承。文章通过布依族民间传说存在样貌、叙事特点,将其分为重复性地方叙事与现时化地方叙事,两者动静结合,共同建构布依族民间传说的地方叙事。地方叙事决定文化记忆,文化记忆反过来又推动地方叙事,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共同推动循环往复的布依族民间传说。

袁娅琴,李良品[9](2021)在《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2020年度科研报告》文中提出2020年,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再创新亮点。本年度的研究主要涉及七个方面:"中国土司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土司制度研究、改土归流研究、中国土司文化研究、中国土司个案研究、土司遗址申遗地研究、土司人物研究以及关于土司研究综述。这些突出2020年学界关于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这些研究是"中国土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这一年来关于中国土司研究的方向转变。

马率帅,李良品[10](2021)在《从“边地”到“一体”:乌江流域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文中指出乌江流域民族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重要聚居区,其"边地"的文化属性具有典型的征候意义。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等长时段纵向讨论该地区的"边地"内涵,借由"边地"相关理论并围绕这一地区的"边地"历史、"一体化"进程与策略、"一体化"格局与状态等方面探究乌江流域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能为"各民族共创中华"等主题提供参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乌江流域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以及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从"自为""自在"实体走向"自立自强"实体并且凝聚力、向心力日益增强的历史。

二、论布依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形成和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布依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形成和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2)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创建60周年民族史研究成果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代族群研究
二、少数民族族源研究
三、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史研究
四、土司制度及改土归流研究
五、汉族历史研究
六、民族史学史研究
七、民族史学理论研究
八、民族关系史研究
小结

(3)明清时期碑刻文献中的村寨自治研究 ——以乌江流域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一、明清时期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村寨自治产生的原因
    (一)该地地处南部少数民族聚居区,远离中央政权
    (二)村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需要
二、明清时期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村寨自治的具体内容
    (一)维护村民团结与社区稳定
    (二)注重维护生产生活秩序
    (三)倡导“和平共处”与“合一共存”的和谐思想
三、明清时期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村寨自治的特征
    (一)“寨老”一权独大
    (二)村寨与官府权力相结合,对村寨进行“关联治理”
    (三)封建色彩较为浓重,缺乏现代民主因素
四、明清时期乌江流域民族地区村寨自治的评价
    (一)有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地区的稳定
    (二)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专制色彩较为浓重,阻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五、村寨自治与现代村民自治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村寨自治与村民自治的区别
        1.自治内容有别
        2.自治方式不同
    (二)村寨自治与村民自治的联系
        1.自治目的相同
        2.自治主体相同
六、村寨自治对现代民族地区村民自治的启示
    (一)尊重民族地区本地文化
    (二)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三)加强政治监督与下放村务管理权力并举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边疆发展和治理研究前沿探索
    一、选题定义:边疆发展与治理研究
    二、理论成果综述
        (一) 政治人类学
        (二) 边疆治理研究
        (三) 贵州特色经验
    三、本文创新进路
    四、资料来源概说
    五、总体研究框架
第一章: 盘江流域人文生态
    第一节: 区位沿革与居民构成
        一、内涵四至
        二、边关通道
        三、居民层累
    第二节: 资源耕作与混融秩序
        一、山水田土资源
        二、生计耕作结构
        三、治理秩序混融
第二章: 集市、生计与互惠
    第一节: 集市类别与功能
        一、形成机理
        二、集市类别
        三、集市功能
    第二节: 族际互惠:青岩案例
        一、名称及区位
        二、形成及变迁
        三、辐射及职能
        四、物源及去向
    第三节: 社会互惠:营屯案例
        一、区位.村名.村史叙事
        二、集市、物产与社会关系
        三、为社会而互惠:WXH的生活史
第三章: 社会整合绘事后素
    第一节: 拟血亲拓展村寨圈
        一、源起与内涵生成
        二、云顶村案例
        三、营屯村案例
        四、鸟王村案例
    第二节: 结姻亲拓展交际网
        一、婚姻制度与结构功能
        二、“坐花园”
        三、“射背牌”
        四、姻亲即社会
    第三节: “主客-陪客”丧葬礼制
        一、内涵概说
        二、传统形式
        三、现代沿革
        四、文化逻辑
第四章: 维权抗争:卫所制度下的民意表达
    第一节: 被“再域化”的日常生活
        一、卫所营建及过程
        二、“借地设防”以牟利
        三、被“再域化”的日常生活
    第二节: 原住民维权抗争类别
        一、常态抗争
        二、非常态抗争
        三、逻辑特征
    第三节: 天顺石门战事
        一、事件过程
        二、社会背景
        三、边政疏失
        四、经验教训
第五章: 博弈求秩序:流官治理下的民意表达
    第一节:“改土归流”得失辨析
        一、土司制属性
        二、招抚之策
        三、改土归流
    第二节 :控告土官
        一、韦清澜联名控告
        二、云顶村民联合智斗
        三、“均衡三角”
    第三节 :抵制胥吏
        一、村名叙事
        二、村庄茶产
        三、胥吏苛征
        四、案例启示
第六章 :观念秩序:民间传说中的共生超越
    第一节 :背牌图案印章叙事
        一、背牌型构
        二、隐序图案
        三、认同与区分体系
    第二节 :印章起源传说与衍文
        一、青山长官司与副长官司
        二、“倒停王”与“看家虎”
        三、牛作为山民祖先化身
        四、“牛虎相争”
结语:内生活力与共生秩序
    一、盘江流域的发展与治理
    二、边疆发展与治理研究的主要范式
    三、盘江流域发展与治理中的共生秩序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5)甘肃永登鲁土司家庙妙因寺的艺术特点及多元文化嵌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重点、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重点
        三、研究难点
第一章 永登县连城镇概况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人文社会
        一、永登县地理环境
        二、永登县行政区划与人口民族
        三、永登县历史沿革
        四、连城镇概况
    第二节 民族源流与社会现状
        一、主要民族概述
        二、永登地区主要民间活动
        (一)妙因寺正月祈愿大法会
        (二)妙因寺瞻大佛活动
        (三)尕达寺四月初八的朝山节会
        (四)连城镇牛占村三月初七的庙会
        (五)连城镇社火
        (六)备受崇拜的神灵——“俄巴”
    第三节 国家治理与边疆稳定
        一、秦汉唐宋的羁縻政策
        二、元代土司制度的建立
        三、明代土司制度的完善
        四、清代土司制度的衰微
        五、藏区土司制度的特点
第二章 鲁土司与家庙妙因寺
    第一节 鲁氏土司及其社会影响
        一、鲁氏土司的形成和承袭
        二、鲁土司的辖区和属民
        三、鲁土司的军功及社会影响
        四、鲁土司的联姻、文化融合及宗教信仰
    第二节 鲁土司衙门的建筑布局与艺术风格
        一、鲁土司衙门建筑群概况
        二、鲁士司衙门的主要建筑
        三、鲁土司衙门的建筑特色
    第三节 鲁土司家庙及其它历史遗存
        一、鲁土司所建的寺观
        (一)感恩寺
        (二)雷坛
        (三)显教寺
        (四)海德寺
        (五)尕达寺
        二、鲁土司家庙妙因寺的概况
        (一)大经堂
        (二)多吉羌殿
        (三)万岁殿
        (四)禅僧殿
        (五)塔尔殿
        (六)古隆官殿
        (七)科拉殿
        (八)鹰王殿
        (九)活佛囊谦二处和白塔
第三章 鲁土司家庙妙因寺的艺术特点
    第一节 建筑艺术特点
    第二节 佛殿藻井的坛城点缀
        一、藻井工艺
        二、妙因寺的坛城藻井
    第三节 壁画内容及艺术特色
        一、西藏绘画的主要流派
        二、妙因寺壁画的题材和风格
        三、妙因寺壁画的沥粉工艺
    第四节 造像艺术特点
        一、明代造像艺术特征
        二、妙因寺中的佛像
第四章 妙因寺中装饰符号的文化解读
    第一节 砖雕简介及雕刻题材
        一、砖雕简介
        二、砖雕的雕刻题材
        三、藏传佛教建筑和道教建筑中的砖雕题材
    第二节 梅兰竹菊—中华文化中的君子精神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
        二、妙因寺中梅兰竹菊的文化元素
    第三节 福禄寿喜—对健康、长寿、富贵、吉祥的寓意和诉求
        一、福禄寿喜的具体象征
        二、藏文化中常见的殊胜图
        三、妙因寺中福禄寿喜的文化符号和殊胜图
    第四节 明暗八仙及藏八宝
        一、藏传佛教中的吉祥八宝
        二、道教文化中的明暗八仙
        三、妙因寺中的明暗八仙与藏八宝等文化符号
        四、从妙因寺中“藏八宝”和“暗八仙”看文化交融
第五章 妙因寺宗教艺术中的文化嵌入与认同
    第一节 藏传佛教的文化包容
    第二节 多元信众与文化自信
    第三节 多元一体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录2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国内研究综述
    五、研究方法及内容
    六、创新点和难点
    总结
第一章 丽江洞经音乐本体概述及源流探讨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丽江洞经音乐
        二、纳西古乐
    第二节 丽江洞经音乐概况
        一、声乐及器乐类型概况
        二、群众基础概况
        三、格律音韵概况
        四、宗教及文化属性概况
        五、传承与传播媒介概况
    第三节 丽江洞经音乐起源
        一、三国时期传入说
        二、宋代末期传入说
        三、明洪武永乐年间传入说
        四、明嘉靖年间传入说
        五、清雍正年间传入说
    第四节 丽江洞经音乐史料文本追溯
        一、《丽江府志略》
        二、《高上玉皇本行集经》
        三、《雪山诗选》
        四、《清史稿》
        五、《永保平安》
        六、《玉龙旧话新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丽江洞经音乐民俗美学田野调查
    第一节 丽江洞经音乐田野调查概述
        一、入户走访调查
        二、代表人物走访
        三、组织表演观摩
    第二节 乐器使用及表现方式
        一、管乐类型及表现方式
        二、弹拨乐器类型及表现方式
        三、打击乐器类型及表现方式
    第三节 丽江洞经音乐属性特征
        一、即兴演奏特征
        二、演奏融合性特征
        三、形式美及韵律美特征
        四、经腔及乐曲审美表现
    第四节 丽江洞经音乐传承生态刻画
        一、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形态
        二、丽江洞经音乐表演形态
        三、丽江洞经音乐传承组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嬗变
    第一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总体嬗变脉络
        一、道教科仪的时代流变
        二、组织形式的演进流变
        三、演奏传承方式的嬗变
        四、经腔乐曲的流变进程
    第二节 丽江洞经音乐民俗美学符号属性及功能嬗变
        一、道教传统和民族文化载体
        二、汉学的云南地区推广载体
        三、儒释道三教礼乐融合载体
        四、洞经音乐本土化发展力量
    第三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美学嬗变的历史线索
        一、南诏王朝与唐朝文化互通
        二、宋代道教及宋词曲牌渗透
        三、元代戏曲文化及曲牌影响
        四、明清市民文化的交融影响
    第四节 丽江洞经民俗音乐美学嬗变的社会线索
        一、民族聚居与杂居的深刻影响
        二、儒释道信仰与民族宗教融合
        三、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渗透
        四、经济社会发展对音乐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丽江洞经音乐当代价值与发展
    第一节 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当代价值
        一、丽江洞经音乐艺术与文化价值
        二、丽江洞经音乐的当代传承意义
    第二节 新时期丽江洞经音乐传承基础
        一、市场及社会组织资金支持
        二、专门文化组织扶持与认可
        三、主流文化的认可与推崇
        四、民族多中心协同治理格局
        五、媒介工具的升级与发展
    第三节 当代丽江洞经音乐传承路径
        一、政府有机保护丽江洞经音乐传承
        二、社会主体助力丽江洞经音乐保护
        三、市场主体促进丽江洞经音乐发展
        四、媒体广泛参与丽江洞经音乐传播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诸葛亮传说研究 ——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史资料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价值
        一、选题缘由
        (一)个人学术兴趣
        (二)资料丰富但关注不足
        二、选题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诸葛亮南征传说的收集与整理
        二、诸葛亮艺术形象的研究
        三、诸葛亮南征传说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之处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一)传说圈理论
        (二)族群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文本细读法
        (三)访谈法
第一章 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节 历史上的诸葛亮
        一、官修史书中的诸葛亮
        二、地方志中的诸葛亮
    第二节 文学作品中的诸葛亮
        一、魏晋笔记小说中的诸葛亮
        二、唐诗中的诸葛亮形象
        三、平话与小说中的诸葛亮形象
        四、汉族民间传说中的诸葛亮
    第三节 诸葛亮形象的演变
第二章 诸葛亮传说类型分析
    第一节 传说的定义与分类
        一、传说的界定
        二、传说的类型
    第二节 描述性传说
        一、以诸葛亮为主角的传说
        二、诸葛亮部将为主角的传说
        三、以少数民族人物为主角的传说
    第三节 解释性传说
        一、风物传说
        二、习俗传说
第三章 诸葛亮传说的生成与衍化
    第一节 诸葛亮传说的生成机制
        一、历史语境
        二、中国认同
        三、箭垛效应
        四、被建构的真实
    第二节 诸葛亮传说的衍化形态
        一、历史到文学
        二、口头到文本
        三、流变到坚守
    第三节 诸葛亮传说的流布情况
        一、在西南地区广泛传播
        二、在域外的传播
第四章 诸葛亮传说与地域社会
    第一节 被建构的空间——“传说圈”
        一、传说圈的定义
        二、诸葛亮传说圈的分类
        三、诸葛亮传说圈与西南文化空间
    第二节 叶落为根——民族迁徙与融合
        一、彝族等部分氐羌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二、佤族等部分百濮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三、傣族等部分百越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第三节 一灯即明——诸葛亮与西南族群
        一、 诸葛亮传说与族群关系讲述
        二、从对立到共生
    第四节 历史的微风——民俗
        一、民族服饰与建筑
        二、火把节与泼水节
        三、鬼主与山官制度
        四、盟誓文化
    第五节 “绝地天通”下的守望——民间信仰
        一、 西南地区诸葛亮崇拜概况
        二、诸葛亮传说与民间信仰的互动
        三、诸葛亮民间信仰产生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地方叙事与文化记忆 ——以贵州省册亨县布依族民间传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布依族民间传说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学界研究视角的转向
        (三)个人兴趣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和理论
        (一)民间传说
        (二)地方叙事
        (三)文化记忆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查阅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演绎归纳法
第一章 贵州省册亨县布依族传说的生境背景及类型
    第一节 册亨县布依族族源、族称
        一、布依族的族源
        二、布依族的族称
    第二节 册亨县布依族所处地理区位特征与人口分布
        一、地理区位特征
        二、布依族人口分布
    第三节 册亨县布依族传说的界定与类型
        一、布依族民间传说的界定
        二、布依族民间传说的类型
第二章 贵州省册亨县布依族传说的地方叙事
    第一节 册亨县布依族传说的重复性地方叙事
        一、重复性地方叙事的表现
        二、重复性地方叙事的意义
    第二节 册亨县布依族传说的现时化地方叙事
        一、现时化地方叙事的表现
        二、现时化地方叙事的意义
第三章 贵州省册亨县布依族传说的文化记忆
    第一节 册亨县布依族传说的历史记忆
        一、族群族源记忆
        二、历史人物记忆
    第二节 册亨县布依族传说的家园记忆
        一、山川名胜记忆
        二、村落记忆
    第三节 册亨县布依族传说的风物记忆
        一、节日记忆
        二、禁忌记忆
第四章 贵州省册亨县布依族传说的地方叙事与文化记忆的互动
    第一节 册亨县布依族传说地方叙事承载文化记忆
        一、建构代际记忆
        二、修复缺失记忆
    第二节 册亨县布依族传说的文化记忆反促地方叙事
        一、唤醒衰落的地方叙事
        二、强化地方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2020年度科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土司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
二、中国土司制度研究
    (一)土司制度研究的反思讨论
    (二)土司制度专项的研究
        1.土司专题制度研究
        2.土司职官研究
        3.土司承袭制度研究
    (三)土司制度与社会关系研究
        1.土司与中央王朝的关系研究
        2.土司制度与民族关系研究
        3.土司制度与边疆地区的“内”“外”关系研究
    (四)土司制度与治理研究
        1.中央政府对土司地区的治理研究
        2.土司社会内部治理研究
    (五)土司书写研究
三、改土归流研究
    (一)改土归流原因研究
    (二)改土归流过程及其影响研究
    (三)其他研究
四、中国土司文化研究
    (一)土司教育研究
    (二)土司传统习俗研究
    (三)土司文学艺术研究
        1.土司文学研究
        2.土司戏曲歌画研究
        3.土司建筑艺术研究
        4.其他研究
    (四)土司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五、中国土司个案研究
    (一)土司个案沿革研究
    (二)土司个案的认同研究
    (三)女性土司研究
六、土司遗址申遗地研究
    (一)海龙囤土司遗址
    (二)唐崖土司城遗址
    (三)老司城土司遗址
七、土司人物研究
八、其他研究

(10)从“边地”到“一体”:乌江流域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边地”的历史存在与演变
二、“去边”历史进程与策略
    (一)民族国家和边地社会的互相认同
    (二)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三)不断发展文化与教育
三、“一体化”格局形成与状态
    (一)国家治理方式的“一体化”
    (二)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三)民族关系“一体化”
四、结 语

四、论布依族地区土司制度的形成和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川黔交界地区"投夷"现象研究[D]. 胡超.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创建60周年民族史研究成果综述[J]. 陆刚. 贵州民族研究, 2021(03)
  • [3]明清时期碑刻文献中的村寨自治研究 ——以乌江流域民族地区为例[D]. 黄文.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4]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D]. 陈斌.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5]甘肃永登鲁土司家庙妙因寺的艺术特点及多元文化嵌入研究[D]. 娘毛先.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6]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D]. 刘天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7]诸葛亮传说研究 ——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史资料的考察[D]. 刘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地方叙事与文化记忆 ——以贵州省册亨县布依族民间传说为例[D]. 罗仕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9]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2020年度科研报告[J]. 袁娅琴,李良品.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02)
  • [10]从“边地”到“一体”:乌江流域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J]. 马率帅,李良品. 民族学刊, 2021(03)

标签:;  ;  ;  ;  ;  

论布依地区土司体系的形成与演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