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泽宗院士荣获何梁何利基金2000年度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论文文献综述)
罗嘉[1](2016)在《王鹏飞气象科技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鹏飞(1920——2011)祖籍浙江宁波,生于上海,生前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系主任。他在云雾降水物理学及人工影响天气等大气物理学领域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在以中国古代气象仪器与气象志编纂等方面为科研重点的气象史志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系的重要开创者与奠基人之一,王鹏飞在系部创建与专业设立、学科发展与体系构建以及师资建设与学生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贡献,为满足气象发展要求培养出众多行业顶尖人才。除了在气象科研与气象教育领域有所建树外,王鹏飞还对我国气象辞书编纂、气象术语统一以及气象科学普及等方面贡献诸多开创性工作,为规范气象术语体系、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贡献毕生才智。长期坚守在气象科研与教育前线的工作经历、历经动荡时局却在艰难中不懈奋斗的人生阅历以及师从名师且在其培养指导下形成的学科素养塑造了王鹏飞独特创新的思维模式,并逐渐形成其深刻丰富的科技思想,为他从事气象相关行业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与借鉴。本文选取王鹏飞气象科技思想体系中的科研思想与教育思想两个层面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对两方面具体内容及实际效用的分析梳理来论述王鹏飞气象思想的理论属性与现代价值。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王鹏飞始终坚持以科学实践为基础,不断突破现有理论和传统思维模式来实现研究创新,以保证相关成果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同时,王鹏飞也格外重视研究思路和方法在时间跨度与地域广度方面的动态发展,强调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与通达中外的研究视野在科研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此外,基于对气象科技显着社会属性的考量,王鹏飞则明确指出气象科研应从社会服务出发,聚焦气象热点事件以切实满足社会需要。气象教育方面,曾任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系主任的王鹏飞对学科发展及教学管理始终保持高度关注,为推动气象学科体系发展完善并加强气象学领域师资团队建设付出诸多努力。除此之外,王鹏飞认为人才培养应以特色化教育为手段,以增强气象业务能力为根本目的开展相关教学工作。这一系列思想理念在指导影响王鹏飞气象工作实践的同时,也对现当代气象业务的开展和气象人才的培养给予了深刻启示。
刘新芳[2](2010)在《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对科普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科普事业的发展,研究不断深入。然而,对科普史的研究,尤其是对建国以来科普史的系统研究,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充分重视。现有研究成果大多还停留在粗略的描述阶段,缺乏理论的和定量的分析。科普史研究是科普研究的基础。从建国以来我国科普的发展规模与历史积淀来看,科普史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对于科普事业的发展,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运用语境分析方法和传播学理论,将科普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广阔背景中进行研究。本文以科普内容的变化为线索,将建国以来我国科普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开创与探索阶段(1949-1976),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1994),反思探索阶段(1995-2001),创新发展阶段(2002-至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与比较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以及口述史方法等,具体分析了每个阶段科普语境、科普观以及科普的发展情况;从科普主体、科普内容、科普对象等方面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科普的特点。同时,以科普图书和科普期刊为研究依据,在综合分析基础上,选择典型文本运用计量分析法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科普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以科普内容为依据进行科普史的阶段划分。以往研究对形式关注太多,而内容才是科普的核心要素,一定历史时期的科普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且相对集中。建国以来我国科普内容由侧重科技知识到科技知识与科学思想并重到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技知识(简称“四科”)为主,再到“四科+两能力”为主,“两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公共决策能力,有着鲜明的历史线索。这种划分方法,更加有利于科普特征的深入分析。二是阶段性案例分析。针对每一历史阶段科普内容的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科普期刊和科普图书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科普的层次与特点。三是科普与其语境的关联性研究。根据每一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分析了科普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科普政治语境侧重于政策分析,经济语境更多从科技与生产力的关系论述,文化语境侧重于科普观的分析。四是科普观历史演进研究。在历史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考察了每一阶段科普观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尤其是科普政策语境对科普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戴伟纲[3](2009)在《基于苏州地区课程资源的高中物理校本教材开发和实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正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校本教材是实现校本课程的重要载体,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但由于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起步较晚,还不完善、不成熟,人们对校本教材开发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做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和论述:一是对吴江市高级中学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进行课程开发的环境分析;二是对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理念、目标、原则、途径等理论的认识。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三是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组织,结合高中物理教材内容对本地区的特色课程资源进行全面整理和分析,提出适合本地区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教材的计划和大纲,从课程资源中选取教材内容,给出目录和参考案例;四是校本课程的初步实施,通过课堂教学和讲座等形式实施校本课程,初步分析校本课程开设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最后,阐述开发中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姚昆仑[4](2007)在《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系统的发掘、搜集和考证中国25史与相关的史料为基础,对中国文明诞生以来科技奖励活动和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试图梳理清楚我国从古至今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反映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今天各个历史阶段的科技奖励状况和特点。同时通过与国外科技奖励的简要比较,评述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为今天的科技奖励提供历史和现实的借鉴。论文研究的重点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和作用,并通过科技奖励的发展史实来深化对科技进步的认识和理解。论文的每章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对不同时期的科技奖励史实、特点和作用进行了发掘和分析。每章的研究要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从上古以来到明代末期中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演进过程。人类最早的科技奖励活动,是从对政治、军事方面有功的赏赐发展而来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对“格致学”和技艺方面的奖励有了较快的发展,从主要对天文学、医学的奖励扩展到对农业、军事科技、建筑等领域。这一时期,诸子百家对奖励的作用多有论述,并将其升华到一定的高度。这些论述和认识,直到今天仍有很大影响和积极的借鉴作用。第二章:阐述和分析了清代科技奖励的发展路线、转折及特点。清代是我国非制度化科技奖励走向制度化科技奖励的转型时期,这一转型既来自近代西方科学技术在我国传播的推动,也反映了在科学救国、科学强国思想下中国民众的自我觉醒。虽然这时的制度化科技奖励是建立在专利制度上的,但对推动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促进技术产品从模仿到自我革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民国时期科技奖励制度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本章首先论述了从民国初年到抗战爆发之前,随着近代科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和科学建制化出现,民国政府、研究院所和社团设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科技奖励的特点;其次论述了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民国政府科技奖励的侧重点,如注重实用技术和替代品的奖励,对基础研究激励重视不够等。第三是论述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的特点和产生的积极影响。第四章:论述和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奖励进入了新的阶段。本章论述了五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并重点分析了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特点以及省市科学技术奖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现状和特点,并简要概括了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奖励的作用。第五章:对当代中国和国外科技奖励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章开头简要回顾了西方科技奖励发展的历史并着重分析了20世纪科技奖励的发展脉络。其后从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视角对中外科技奖励在推荐形式、评审程序、奖金额度的变迁、影响奖励知名度的各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着重对我国与当代最发达国家美国、毗邻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的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个案比较分析,最后指出了当代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此外,附录中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外有关科技奖励的理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包括对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各种起源理论、专利制度与奖励制度的关系、奖励制度与科学资助(基金)的关系以及国外激励心理学的论述和分析。总之,本文主要的努力方向是:对中国科技奖励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进行全面的考证和系统的研究,从浩繁的文献资料中发掘出我国古今科技奖励的丰富史料,整理归纳古代贤哲有关奖励的论述和理论,分析不同时期科技奖励的特点。同时,对当代中国与国外科技奖励在评审、奖金强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中国科技奖励制度与国外科技奖励制度的差异,探讨我国科技奖励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国外科技奖励制度中可资借鉴的内容。
二、席泽宗院士荣获何梁何利基金2000年度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席泽宗院士荣获何梁何利基金2000年度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论文提纲范文)
(1)王鹏飞气象科技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研究目标、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王鹏飞的生平经历及其气象科技成就 |
第一节 王鹏飞的生平经历 |
第二节 王鹏飞的气象科技成就 |
一、王鹏飞的气象科研成就 |
二、王鹏飞的气象教育成就 |
三、气象领域内的其他成就 |
第二章 王鹏飞的气象科研思想 |
第一节 王鹏飞气象科研思想的形成背景 |
一、社会环境 |
二、个人因素 |
第二节 王鹏飞气象科研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依托于科学实践的创新思想 |
二、基于全球化视野的与时俱进思想 |
三、专注于推动社会发展的服务思想 |
第三节 王鹏飞气象科研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实现大气物理学特色化研究 |
二、开辟气象史志研究新领域 |
第三章 王鹏飞的气象教育思想 |
第一节 王鹏飞气象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社会与教育背景 |
二、思想与理论渊源 |
第二节 王鹏飞气象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敢于突破创新的学科发展思想 |
二、注重业务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思想 |
三、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思想 |
四、重视理念传承的师资建设思想 |
第三节 王鹏飞气象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
一、促进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科建设 |
二、推进气象行业科技人才培养 |
第四章 王鹏飞气象科技思想的主要特点、历史意义及其现代价值 |
第一节 王鹏飞气象科技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以保障社会生产与民众生活为基础 |
二、以发扬科学人文精神为导向 |
三、以推动祖国气象事业繁荣发展为根本目的 |
第二节 王鹏飞气象科技思想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王鹏飞气象科技思想的现代价值 |
一、为传统科技思想注入新内容 |
二、为气象科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
三、为气象人才培养指明新方向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现状与思考 |
1.3 本文研究范围 |
1.3.1 "科普"的概念界定 |
1.3.2 本文研究范围 |
1.4 研究架构与方法 |
1.4.1 研究架构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科普事业的开创与探索阶段(1949-1976) |
2.1 共和国科普事业复兴的新语境 |
2.1.1 政治语境 |
2.1.2 经济语境 |
2.1.3 文化语境 |
2.2 科普工作的开创与探索 |
2.2.1 科普组织的开拓 |
2.2.1.1 科普局的探索 |
2.2.1.2 全国科普协会的推动 |
2.2.1.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工作 |
2.2.2 科普读物的多样性 |
2.2.2.1 科普期刊统计分析 |
2.2.2.2 科普图书统计研究 |
2.2.2.3 《十万个为什么》个案分析 |
2.3 1949-1976中国科普特征分析 |
2.3.1 科普内容以基本科学技术知识为主 |
2.3.2 科普的受众以工人和农民为主 |
2.3.3 科普的主体以政府、中国科协与科技工作者为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科普事业的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1994) |
3.1 共和国科普语境的转换 |
3.1.1 政治语境 |
3.1.2 经济语境 |
3.1.3 文化语境 |
3.2 科普工作的发展 |
3.2.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普及 |
3.2.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普及成果统计 |
3.2.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影响 |
3.2.2 科普读物的繁荣与波折 |
3.2.2.1 科普期刊的统计分析 |
3.2.2.2 科普图书分析 |
3.2.2.3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个案研究 |
3.3 1977-1994 科普工作特征分析 |
3.3.1 科普内容拓展为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的普及 |
3.3.2 科普主体以政府、科协和科技工作者为主 |
3.3.3 科普受众以农民、干部和青少年为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普事业的反思探索阶段(1995-2001) |
4.1 传统科普向现代科普转型的动因 |
4.1.1 党和政府的推动 |
4.1.2 传统科普观的转型与创新 |
4.1.2.1 传统科普观的特征与现实困境 |
4.1.2.2 基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科普观的形成 |
4.2 科普工作的创新 |
4.2.1 科学精神的宣传与普及 |
4.2.2 科普读物的新特点 |
4.2.2.1 引进科普期刊的思考 |
4.2.2.2 欧美译着的大量出版 |
4.2.2.3 "第一推动丛书"案例分析 |
4.3 1995-2001科普工作的特点分析 |
4.3.1 科普内容拓展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 |
4.3.2 科普主体多样化 |
4.3.3 科普受众以青少年、农民和领导干部为重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普事业的创新发展阶段(2002-至今) |
5.1 科普创新发展的语境分析 |
5.1.1 政治语境:科普法制化 |
5.1.2 经济语境:建设创新型国家 |
5.1.3 文化语境:基于和谐发展意识科普观 |
5.2 科普事业的创新发展 |
5.2.1 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普及 |
5.2.2 科普读物的创新与不足 |
5.2.2.1 科普期刊的困境与出路 |
5.2.2.2 科普图书现状与特点分析 |
5.2.2.3 《万物简史》个案分析 |
5.3 2002-至今科普的特征分析 |
5.3.1 科普内容强调科技意识和科技能力的培养 |
5.3.2 科普主体呈现多元化与媒体化 |
5.3.3 科普受众的两极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大力推进科普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 |
6.1.1 科普能够促进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
6.1.2 科普能够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的建设 |
6.2 我国科普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完善科普政策体系 |
6.2.2 提高科普创作水平 |
6.2.3 加强科普队伍建设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相关成果 |
(3)基于苏州地区课程资源的高中物理校本教材开发和实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
四、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校本课程理论概述 |
1.1 校本课程的内涵 |
1.2 校本课程的历史沿革 |
1.2.1 国外校本课程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内校本课程的发展概况 |
1.3 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式 |
1.4 《吴江市高级中学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式及目标定位 |
第二章 校本教材理论概述 |
2.1 校本教材的内涵 |
2.2 校本教材的基本属性 |
2.3 校本教材的开发 |
2.3.1 校本教材的特点 |
2.3.2 校本教材开发流程 |
2.4 课程实施过程中校本教材的使用方式 |
第三章 基于苏州地区物理课程资源的校本教材的开发 |
3.1 我校物理校本教材的开发现状 |
3.1.1 我校课程改革情况 |
3.1.2 对本校学生情况的分析 |
3.1.3 本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
3.2 校本教材的开发 |
3.2.1 对苏州地区及学校物理教育资源的收集 |
3.2.2 对人教版物理教科书及地区课程资源分析 |
3.2.3 校本教材的内容确定和教学目标的制定 |
3.2.4 具体编撰时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原则 |
第四章 校本课程的实施 |
4.1 校本课程的实施纲要 |
4.2 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 |
4.3 校本课程实施的组织形式 |
4.4 校本教材使用的实例及效果 |
4.4.1 教学开展以及研究型学习开展结果反馈 |
4.4.2 邀请校外人士开设讲座的内容及反馈 |
4.4.3 学生学习后的调查反馈 |
第五章 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学生调查问卷一 |
附录三:学生调查问卷二 |
附录四:学生校本课程学习的研究结果及心得体会 |
附录五:教材样章 |
附录六:光缆讲座内容 |
致谢 |
(4)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及研究资料 |
三、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上古至明代末期的科技奖励 |
第一节 古代奖励思想和理论 |
一、赏罚是治国的权柄之一 |
二、崇尚和奖励贤良之才 |
三、赏罚要准确分明 |
四、赏贵在精和及时 |
第二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形式 |
一、授官赐爵 |
二、赏赐金钱和物质 |
三、树碑立传以留名青史 |
四、赐姓、赐名或赐诗文等 |
五、赏赐惠及家庭和后代 |
六、其它奖励方式 |
第三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领域 |
一、天文气象方面的奖励 |
二、医学领域的奖励 |
三、农田水利方面的奖励 |
四、军事科技方面的奖励 |
五、营造方面的奖励 |
六、冶铸和工艺等领域的奖励 |
第四节 古代科技奖励的特点 |
一、授奖基本是帝王的个人行为 |
二、科技奖励缺乏评审机制 |
三、科技奖励与古代人才观紧密联系 |
四、沿袭和丰富了非制度化科技奖励的形式 |
第二章 清代的科技奖励 |
第一节 清代早期的科技奖励 |
一、顺治与康熙期间的科技奖励情况 |
二、乾隆至道光时期的科技奖励 |
第二节 清代晚期的科技奖励及科技奖励制度萌芽 |
一、洪仁玕等人的科技奖励思想 |
二、洋务运动对科技奖励的推动 |
三、中国的第一个科技奖励法规 |
四、对留学归国科技人才的奖励 |
第三节 清代科技奖励的特点和作用 |
一、授奖的"奖品"注重官职 |
二、随机性科技奖励与专利性质的奖励制度并存 |
三、把西方专利制度纳入制定科技奖励制度的重要依据 |
四、科技奖励的对象以人为主 |
五、科技奖励与科普并重促进了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科技奖励制度 |
第一节 民国政府的科技奖励政策 |
一、对工艺品和技术发明的奖励 |
二、对基础研究的奖励 |
第二节 民国研究机构和社团的科技奖励 |
一、中央研究院等研究院所的奖励 |
二、学术团体所设的科技奖励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科技奖励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的科技奖励政策和制度 |
二、陕甘宁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
三、激励科技人员的优惠政策和条件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科技奖励的评价 |
一、初步形成了政府、研究机构和社会团体相结合的科技奖励体系 |
二、以科技创新成就突出的人员为授奖对象 |
三、注重奖励应用技术和实用产品 |
四、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外科技奖励的先进经验 |
五、解放区的科技奖励铺垫了新中国科技奖励发展的基石 |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技奖励制度 |
第一节 新中国科技奖励的发展 |
一、初创阶段(1949年—1966年) |
二、停滞阶段(1966年—1976年) |
三、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
四、快速发展阶段(1985年—1999年) |
五、改革完善阶段(1999年至今) |
第二节 改革后国家科技奖励状况分析 |
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二、国家自然科学奖 |
三、国家技术发明奖 |
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
第三节 省部级科技奖励分析 |
一、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的现状分析 |
二、省、部级科技奖励的特点分析 |
第四节 社会力量设立科技奖励分析 |
一、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登记和监督管理 |
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特点和作用分析 |
三、关于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几点思考 |
第五节 当代中国科技奖励的作用 |
一、承认和肯定科技人员在推动科技与社会文明进步中的贡献 |
二、发挥了政策和科研的导向作用 |
三、高度体现了政府和全社会对科技人才和知识的尊重 |
四、加速了获奖项目的转化应用和知识的传播 |
五、对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和加强学风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 |
第五章 当代中国与外国科技奖励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20世纪国外科技奖励制度分析 |
一、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重大奖项推动了世界科技奖励的发展 |
二、国际性组织设立的科技奖励 |
三、发达国家的科技奖励 |
四、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奖励 |
五、二十世纪全球科技奖励的几点探讨 |
第二节 中外科技奖励运行方式的比较分析 |
一、获奖候选人的遴选机制比较 |
二、评委构成情况的比较 |
三、评审方式的分析比较 |
第三节 影响科技奖励声望的因素及其比较分析 |
一、设奖的时间(历史)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二、获奖人的科技贡献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三、设奖机构的权威性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四、奖项名称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五、奖金强度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六、奖励频度和规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七、颁奖规格和层次对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八、宣传力度对科技奖励知名度的影响 |
第四节 科技奖励强度演变的比较分析 |
一、英国等国家奖金强度的演变 |
二、我国科技奖励强度的演变 |
第五节 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比较 |
一、美国的科技奖励系统 |
二、印度的科技奖励系统 |
三、中国与美国、印度科技奖励制度的分析比较 |
第六节 国外科技奖励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 |
一、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奖励立法和评审工作 |
二、重视和扶持学术团体等社会力量设奖 |
三、奖励对象以人为主以项目为辅 |
四、奖项的设立与时俱进 |
五、重视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奖励方式 |
六、政府科技奖励遵循"少而精"的原则 |
第七节 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前景展望 |
一、推动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将逐渐成为设奖的主体 |
二、逐步从奖励科技项目为主转向以奖励科技人才为主 |
三、注重从科技战略的需求来设置科技奖项 |
四、科技奖励管理工作步入专业化和职业化轨道 |
结语 |
一、论文的主要贡献 |
二、关于对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发展的几个阶段的认识 |
三、几点结论 |
附录一 有关科技奖励理论的评述 |
第一节 有关科技奖励制度起源说的评述 |
一、关于优先权之争与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评述 |
二、关于专利制度与对科技奖励制度产生的影响的评述 |
三、科技奖励制度对科学研究资助的影响 |
四、科技奖励制度起源的交换理论 |
五、关于对科技奖励信用循环理论的评述 |
第二节 有关科技奖励的心理学评述 |
一、西方激励理论的类型 |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
三、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
第三节 科技奖励其他问题的评述 |
一、科技奖励导致的社会分层问题 |
二、科技奖励中的"优势积累"——马太效应 |
附录二 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历史沿革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后记 |
四、席泽宗院士荣获何梁何利基金2000年度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论文参考文献)
- [1]王鹏飞气象科技思想研究[D]. 罗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2)
- [2]当代中国科普史研究[D]. 刘新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10)
- [3]基于苏州地区课程资源的高中物理校本教材开发和实施的研究[D]. 戴伟纲. 苏州大学, 2009(S2)
- [4]中国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研究[D]. 姚昆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