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速度滑冰学业成绩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速度滑冰学业成绩的影响

一、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速滑学习成绩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郝思建[1](2021)在《高中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的功能性和便捷性进一步提升,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与此同时,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其中之一便是手机依赖人数的大幅攀升。手机依赖是指个体无法控制或不愿控制对手机的使用,从而导致个体身心健康或社会功能受损的行为。因此,无节制的使用手机会对个体的生理状态或心理机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将大五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人际交往效能感合并为人格特征,将主观幸福感作为中介变量,研究人格特征对高中生手机依赖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象为高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共获得有效问卷527份。使用SPSS23.0对各变量进行信度分析,对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使用AMOS24.0对各变量进行验证性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大五人格的严谨性维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人际交往效能感的交往策略维度均存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2)在控制人口学变量(性别和年级)的基础上,神经质、外向性与手机依赖各维度呈显着正相关;开放性与耐受性维度呈显着正相关;严谨性与过度使用维度呈显着负相关。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着负相关;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着正相关。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与生活干扰维度呈显着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着正相关。交往能力与手机依赖各维度呈显着负相关。交往策略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着正相关。(3)在控制人口学变量(性别和年级)的基础上,神经质对手机依赖各维度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外向性对日常干扰、积极预期、戒断症状、网络亲密、过度使用维度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严谨性对过度使用维度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对日常干扰维度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对日常干扰维度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交往能力对日常干扰、戒断症状、网络亲密、过度使用、耐受性维度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4)在控制人口学变量(性别和年级)的基础上,主观幸福感在神经质与戒断症状、网络亲密、过度使用维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严谨性与过度使用维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通过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中生神经质、外向性、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得分越高,手机依赖行为越严重;严谨性、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交往能力维度得分越高,手机依赖程度越低。(2)神经质、严谨性维度可以通过主观幸福感间接地对手机依赖行为产生影响。

郝苗苗[2](2021)在《大学生职业探索对就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职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文中提出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伴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近些年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同时,近几年出现了大学生辞职率较高的问题,这与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紧密相关,而就业满意度与就业绩效紧密相关,就业绩效的高低与就业环境和就业者个人努力息息相关。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绩效,就需要就业环境和就业者本身两个方面共同发挥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为个体职业探索如何影响就业绩效。本研究在对职业探索、职业自我效能感、就业绩效和主动性人格的相关文献进行研读和梳理后,在历史研究基础上,构建了职业探索、职业自我效能感与就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基于历史研究结果和研究理论提出变量之间的研究假设,为后文的研究指出方向。本文以已就业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问卷形式,共收集到474份有效问卷,本研究首先分析特征变量对主要变量的影响,使用统计软件SPSS21.0和AMOS21.0分析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其次对主要变量做回归分析,验证了职业探索对就业绩效、职业探索对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就业绩效的正向影响,验证了职业自我效能感在职业探索和就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验证了主动性人格在职业探索和职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调节作用。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和理论模型,分别从职业探索角度、自我效能感角度、主动性人格角度分别针对国家、高校、学生个人三个主体提出建议。一要加大职业探索强度,增强职业自我效能感;二要增强职业主动性,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三要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就业绩效。

薛璐[3](2021)在《山西高校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养高质量人才是每个国家的发展目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逐渐深入,高等院校所输出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正是处于蓬勃向上的年龄,敢于创新挑战、不畏艰辛、乐于奋斗,因为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但是社会竞争日益剧烈,大学生身上肩负的重任也逐渐增大,学业繁重、进入社会的压力容易使他们陷入低级消沉的情绪,不能对自身的情绪进行很好的把控,也无法运用积极的情绪去处理各种事情。这会使大学生自信心受到打击,无法用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更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此外,来自学校、同伴以及家庭的支持力度不够,大学生很容易在学习方面出现行为、认知以及情绪投入不足的现象,极易产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倦怠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将以情绪智力为切入点,验证其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为情绪智力对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通过梳理大量学者的文献,对国内外有关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以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并以资源存储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本文的研究模型。利用调查问卷法对431名山西高校本科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在测量量表通过了信效度检验后,采用实证研究法对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1)情绪智力对学习投入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情绪智力对自我效能感有显着的正向影响;(3)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有显着的正向影响;(4)自我效能感在情绪智力和学习投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5)社会支持在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以上分析,为了提高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本研究针对学习投入问题从调节情绪智力、促进自我效能感、强化社会支持和全面提升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贺敏[4](2021)在《高校教师个性品质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意味着我国高校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社会各界人士不仅关注着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也关注甚多。而我国因高等教育资源不足导致的学生素质低和学习效果差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同时也出现了高校教育质量不平衡的现象。在高校,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教师个人的行为和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因此,通过分析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从教师个人角度探讨高校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的提升,对于完善高校教学管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高校学生感知到的教师个性品质及其学习动机水平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研究高校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及其与高校教师个性品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教师来提高学生学习投入水平,不仅可以促进高校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会促进高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对高校教师、学生、高校乃至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本文在对高校教师个性品质、学习动机、学习投入进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高校教师个性品质为自变量、学习动机为中介变量、学习投入为因变量、学业自我效能感为调节变量的理论模型,并对各变量提出了对应的研究假设。经过线上和线下问卷发放,共收回来自高校学生的362份有效问卷,本研究对收回的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教师个性品质对高校学生的学习投入有正向引导作用;学习动机在教师个性品质和学生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正向调节了教师个性品质与学生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基于得出的结论,本文分别从高校教师个性品质的提升、学生学习动机的提升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三个层面对学生学习投入的提升做出相关建议。

万淑雅[5](2021)在《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对小学生数学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父母在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而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对孩子的影响则更为深远。学生在遭遇考试失利后,相比于教师、同学以及自身的原因导致的担忧,他们最为担忧的就是父母失望的态度,害怕受到父母的责备。因此,研究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机制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乌鲁木齐市两所小学451名五年级学生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研究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以及动机变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理论模型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及中介效应分析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得到了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机制。最后,对完整模型进行了多群组分析。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父母对失败的看法整体倾向于积极;(2)父母对失败的看法能够直接影响学生数学成绩,也能够以“学生挫折反应→学生思维模式”以及“学生挫折反应→学生自我效能感”两条中介链作为部分中介对学生数学成绩产生影响;(3)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影响学生思维模式、自我效能感;(4)模型在男生和女生群组之间具有一致性。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具有针对性的建议:(1)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注意他们关于失败的言行,避免因为自己消极的情绪影响学生的心理和学习;(2)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挫折反应;(3)开展家校合作,帮助家长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郭惜今[6](2021)在《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投入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线学习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确保大学生的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同质等效”,成为当前高校开展在线教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在线学习投入是影响大学生在线学习发生、坚持与成效的关键。提高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其关键要素之一就是提升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水平。本研究旨在揭示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现状水平,探讨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在线学习适应性与在线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优化在线学习行为,增强在线学习成效。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在线学习适应性量表以及在线学习投入量表,对614名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普遍处于中等水平。(2)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投入在性别、考研意向与奖学金上表现出显着差异,而在年级与专业上的差异不显着。(3)大学生的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在线学习适应性与在线学习投入存在显着正相关。(4)大学生的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在线学习适应性均能够显着正向预测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水平。(5)大学生的在线学习适应性在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即大学生的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既可以直接影响在线学习投入,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适应性间接影响在线学习投入。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从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以下提升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水平的教育建议:(1)从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的角度来说,提升大学生的在线学习技能、引导大学生积极表现自我、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在线学习情绪以及采用多元化在线学习评价方式;(2)从在线学习适应性的角度来说,激发大学生的在线学习动机、培养大学生端正的在线学习态度、增强大学生的在线学习能力以及完善教师在线教学支持行为;(3)从在线学习投入现状的角度来说,开展在线小组合作学习、增加师生在线交流与互动、深化大学生在线学习策略体验、加强学习自我评价与反思以及关注在线学习投入的个体差异。

郭学慧[7](2021)在《听障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学习投入是听障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身心努力。对听障大学生而言,学习投入越多,其学业成就水平就越高。学习投入不仅有利于增强听障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其融入主流社会提供助力,更能促进听障大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研究以听障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学习投入的现状,并选取学习投入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即领悟社会支持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三者的具体关系进行探讨。以长春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的407名听障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自编的《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改编的《听障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和《听障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和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听障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具体关系和影响机制。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研究自编《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将听障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划分为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三个维度,共24道题目。问卷具有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的信效度,可作为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现状调查之测量工具。第二,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各个维度的水平为中等偏上。其中,情感投入的水平要明显优于认知投入、行为投入。主要交流方式和家庭月收入在听障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上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在听障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上存在显着的主效应。第三,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听障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对其学习投入的影响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换言之,领悟社会支持不但直接影响着听障大学生的学习投入,还能以学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间接影响听障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今后研究,需做到:第一,扩大研究对象的数量和覆盖面,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第二,深化研究内容,通过纵向研究,揭示不同变量之间存在的具体因果关系。第三,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多渠道搜集资料,增强研究的说服力。

艾婷[8](2021)在《初中生数学学业归因、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对数学成绩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使用由数学学业归因量表、数学学习动机量表、数学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个人基本信息组成的《关于初中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对重庆市三所中学的148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25.0和MPLUS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研究结论,并据此给出教育建议。具体地,首先对数学学业归因、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自我效能感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探究其现状和特点;其次,检验数学学业归因、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和家庭来源上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检验数学学业归因、数学学习动机、数学自我效能感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程度;最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数学学业归因对数学成绩的影响机制,分析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自我效能感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的结论如下:第一,初中生积极归因、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消极归因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第二,初中生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在性别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女生在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上均显着高于男生。积极归因在家庭来源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城市生源显着高于农村生源,消极归因在家庭来源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来源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城市生源在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自我效能感上均显着高于农村生源;第三,积极归因对数学成绩的直接效应不显着,消极归因对数学成绩有直接的负向影响;第四,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自我效能感对数学成绩都有直接的正向影响;第五,数学学习动机在数学学业归因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第六,数学自我效能感在数学学业归因和数学成绩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第七,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自我效能感在数学学业归因对数学成绩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黄桂美[9](2020)在《中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中职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认清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比较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部分学生情绪较为低落,存在心理问题等等。经相关研究文献的查阅发现,中职学生的成长环境特别是家庭教养方式对其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而幸福感的获得又与自我效能感关系密切,自我效能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面对中职学生生活、学习现状,进行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幸福感及其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既可以丰富我国关于自我效能感、家庭教养方式、幸福感及其之间关系的理论成果,也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当前中职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状况,深入探索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对中职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在总结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幸福感研究现状和两两之间关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不足,从中职学生视野的角度,结合问卷调查法对800名中职学生以《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S-EMBUC)和《综合幸福问卷》进行调查,测评其现状,探究中职学生的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在人口统计学上的差异,并且分析了两两之间的关系和三者之间关系,分析了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在中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幸福感之间关系起中介作用。通过本研究发现:在中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各维度中,在性别、年级、父母文化方面差异显着;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的主效应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女生的自我效能感低于男生。中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年级的主效应上不存在显着差异;中职学生幸福感在家庭收入、性别、年级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中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幸福感显着相关并对幸福感有重要预测作用;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幸福感呈显着相关并对幸福感有重要的预测作用;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家庭教养方式与幸福感起中介作用。并基于以上发现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树立正确的家庭教养观念,倡导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合作,发挥中职学校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的主导作用;不断提升中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进一步完善中职学生帮扶政策;重视对女生的教育。

曹洁[10](2020)在《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个性特征、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分析大学生体质健康、学业成绩现状,探讨体质健康、个性特征及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从改善学生身心健康角度提升学业成绩,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主要包括:(1)测试法。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中心(该数据由广州体育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团队测试上报);(2)问卷调查法。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2016级本科生进行调查,以184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三个测试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较少;达到良好等级的学生比例也不高;大部分学生体质健康属于及格等级;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体质健康属于不及格等级;2018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优于2016年及2017年,女生体质健康优于男生。2、学生三年学业成绩优秀水平的比例较低,大部分学生学业成绩处于良好和及格水平;技术成绩总体水平较优于理论成绩;女生的学业成绩较优于男生。3、体质优良组与体质及格组的学业成绩(理论、技术、综合)在统计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高分组与低分组学业成绩(技术、综合)存在显着性差异。4、相关分析表明,BMI、立定跳远与理论成绩呈现负相关,肺活量、50米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800米/1000米、体质总分与理论成绩呈现正相关;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引体向上、800米/1000米、体质总分与技术成绩呈现正相关;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引体向上、800米/1000米、体质总分与综合成绩呈现正相关。5、回归分析表明,BMI、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800米/1000米、体质总分等七个因素对学生理论成绩具有影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引体向上、800米/1000米、体质总分等五个因素对学生技术成绩具有影响;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引体向上、800米/1000米、体质总分等六个因素对学生综合成绩具有影响。研究结论:三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优良率不高,大部分学生体质健康属于及格等级;学业成绩优异者比例也较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学业成绩具有明显相关关系;学生体质健康总分、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诸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较大;体质优良的学生学业成绩明显优于体质及格的学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学业成绩优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

二、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速滑学习成绩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速滑学习成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人格
        2.1.1 人格的概念
        2.1.2 人格的理论
        2.1.3 人格的测量
        2.1.4 人格的影响因素
    2.2 学业自我效能感
        2.2.1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2.2.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2.2.3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3 人际交往效能感
        2.3.1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概念
        2.3.2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测量
        2.3.3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4 主观幸福感
        2.4.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
        2.4.2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2.4.3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2.5 手机依赖
        2.5.1 手机依赖的概念
        2.5.2 手机依赖的测量
        2.5.3 手机依赖的影响因素
    2.6 变量间的相关研究
        2.6.1 人格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2.6.2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2.6.3 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2.6.4 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2.6.5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2.6.6 人际交往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2.6.7 主观幸福感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2.7 问题提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3.2.1 理论意义
        3.2.2 实践意义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对象
    3.5 研究工具
        3.5.1 智能手机依赖量表
        3.5.2 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
        3.5.3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
        3.5.4 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
        3.5.5 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
    3.6 数据处理
4 实证研究
    4.1 初测
        4.1.1 初测被试
        4.1.2 初测问卷效度检验
        4.1.3 初测问卷信度检验
    4.2 正式测验
        4.2.1 正式测验被试
        4.2.2 正式测量问卷效度检验
        4.2.3 正式测验问卷信度检验
    4.3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检验
        4.3.1 大五人格的严谨性维度存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
        4.3.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存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
        4.3.3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交往策略维度存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
    4.4 变量间各维度的偏相关分析
    4.5 回归分析
        4.5.1 共线性诊断
        4.5.2 人格特征对手机依赖的预测
    4.6 中介效应检验
        4.6.1 主观幸福感在神经质与戒断症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4.6.2 主观幸福感在神经质与网络亲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4.6.3 主观幸福感在神经质与过度使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4.6.4 主观幸福感在严谨性与过度使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5 分析与讨论
    5.1 人口学变量对各变量的影响分析
        5.1.1 大五人格的严谨性维度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5.1.2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5.1.3 人际交往效能感的交往策略维度在性别和年级间的交互作用分析
    5.2 各变量间的偏相关分析
    5.3 人格特征对手机依赖的预测分析
        5.3.1 大五人格对手机依赖的预测分析
        5.3.2 学业自我效能感对手机依赖的预测分析
        5.3.3 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手机依赖的预测分析
    5.4 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7 研究结果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大学生职业探索对就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职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职业探索研究综述
        1.2.2 职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1.2.3 就业绩效研究综述
        1.2.4 主动性人格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职业探索
        2.1.2 职业自我效能感
        2.1.3 就业绩效
        2.1.4 主动性人格
    2.2 理论基础
        2.2.1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2.2.2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2.2.3 自我效能感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模型设计与研究假设
    3.1 研究假设
        3.1.1 职业探索对就业绩效的作用
        3.1.2 职业探索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作用
        3.1.3 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就业绩效的作用
        3.1.4 职业自我效能感在职业探索与就业绩效间的中介作用
        3.1.5 主动性人格对职业探索和职业自我效能感间的部分调节作用
    3.2 理论模型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4.1 变量测量
        4.1.1 职业探索的测量
        4.1.2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测量
        4.1.3 就业绩效的测量
        4.1.4 主动性人格的测量
    4.2 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4.2.1 调查问卷设计
        4.2.2 调查问卷的测试与修改
        4.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2.4 样本特征分布
    4.3 量表信度分析
    4.4 量表效度分析
        4.4.1 职业探索量表分析
        4.4.2 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分析
        4.4.3 就业绩效量表分析
        4.4.4 主动性人格量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分析及假设检验
    5.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样本的差异性分析
        5.2.1 性别差异性分析
        5.2.2 专业类型差异性分析
        5.2.3 生源地差异性分析
        5.2.4 工作年限差异性分析
        5.2.5 学历差异性分析
        5.2.6 相对成绩差异性分析
    5.3 相关分析
    5.4 回归分析及假设检验
        5.4.1 职业探索对就业绩效的多元回归分析
        5.4.2 职业探索对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5.4.3 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就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5.4.4 职业自我效能感对职业探索与就业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5.4.5 主动性人格对职业探索与职业自我效能感间调节作用检验
    5.5 研究结果与讨论
        5.5.1 问卷调查总体状况结果讨论
        5.5.2 职业探索、职业自我效能感、就业绩效和主动性人格关系的讨论
    5.6 本章小节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与建议
        6.2.1 加大职业探索强度,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
        6.2.2 增强职业主动性,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
        6.2.3 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就业绩效
    6.3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3)山西高校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情绪智力相关研究
        1.2.2 自我效能感相关研究
        1.2.3 学习投入相关研究
        1.2.4 社会支持相关研究
        1.2.5 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社会支持的关系相关研究
        1.2.6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情绪智力
        2.1.2 自我效能感
        2.1.3 学习投入
        2.1.4 社会支持
    2.2 理论基础
        2.2.1 资源存储理论
        2.2.2 社会认知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假设的提出及模型的构建
    3.1 假设的提出
        3.1.1 情绪智力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3.1.2 情绪智力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3.1.3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3.1.4 自我效能感在情绪智力和学习投入间的中介作用
        3.1.5 社会支持在情绪智力和学习投入间的调节作用
    3.2 模型的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问卷设计和研究变量测量
        4.1.1 问卷设计
        4.1.2 研究变量的测量
    4.2 数据收集
        4.2.1 调查对象与取样
        4.2.2 问卷回收情况
    4.3 样本特征分布
    4.4 量表信度和效度分析
        4.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4.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4.4.3 信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型验证及结果检验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主要变量的差异分析
        5.2.1 独立样本T检验
        5.2.2 单因素方差分析
    5.3 相关分析
    5.4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5.4.1 情绪智力与学习投入的假设检验
        5.4.2 情绪智力与自我效能感的假设检验
        5.4.3 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假设检验
        5.4.4 自我效能感在情绪智力与学习投入间起中介作用的假设检验
        5.4.5 社会支持在情绪智力与学习投入间起调节作用的假设检验
    5.5 研究结果与讨论
        5.5.1 大学生问卷调查的总体状况结果的讨论
        5.5.2 大学生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和社会支持关系的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2.1 调节情绪智力,提高大学生学习投入
        6.2.2 促进自我效能感,改善大学生学习投入
        6.2.3 强化社会支持,促进大学生学习投入
        6.2.4 全面提升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
    6.3 研究局限和未来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4)高校教师个性品质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教师个性品质相关研究
        1.2.2 学习动机相关研究
        1.2.3 学业自我效能感相关研究
        1.2.4 学习投入相关研究
        1.2.5 主要变量间关系相关研究
        1.2.6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研究思路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教师个性品质
        2.1.2 学习动机
        2.1.3 学习投入
        2.1.4 学业自我效能感
    2.2 理论基础
        2.2.1 自我决定理论
        2.2.2 成就目标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假设的提出及模型构建
    3.1 假设的提出
        3.1.1 教师个性品质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3.1.2 教师个性品质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3.1.3 学习动机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3.1.4 学习动机在教师个性品质与学习投入间的中介作用
        3.1.5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3.2 模型的构建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数据收集与样本分析
        4.1.1 数据收集
        4.1.2 样本分析
    4.2 测量工具
        4.2.1 教师个性品质量表
        4.2.2 学习动机量表
        4.2.3 学习投入量表
        4.2.4 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
    4.3 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4.3.1 量表的信度检验
        4.3.2 量表的效度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分析及模型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主要变量的差异分析
        5.2.1 高校学生不同性别对主要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5.2.2 高校学生不同年级对主要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5.2.3 高校学生不同学校类型对主要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5.2.4 高校学生不同专业类别对主要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5.2.5 高校学生不同家庭所在地对主要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5.3 相关分析
    5.4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5.4.1 教师个性品质与学习投入的假设检验
        5.4.2 教师个性品质与学习动机的假设检验
        5.4.3 学习动机与学习投入的假设检验
        5.4.4 学习动机在教师个性品质与学习投入间起中介作用的假设检验
        5.4.5 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学习动机与学习投入间起调节作用的假设检验
    5.5 研究结果与讨论
        5.5.1 高校学生问卷调查的总体状况结果的讨论
        5.5.2 人口统计学变量关于主要变量的差异性讨论
        5.5.3 高校教师个性品质、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关系的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
        6.2.1 多方培养高校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6.2.2 多途径增强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生自我激励意识
        6.2.3 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1 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5)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对小学生数学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父母对失败的看法
        二、动机变量
    第二节 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对学生数学成绩影响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动机变量在父母对失败的看法与学生数学成绩之间中介作用的研究现状
        一、学生挫折反应在父母对失败的看法与学生数学成绩之间中介作用的研究现状
        二、学生思维模式在父母对失败的看法与学生数学成绩之间中介作用的研究现状
        三、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父母对失败的看法与学生数学成绩之间中介作用的研究现状
        四、动机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性别因素导致的差异
        一、数学成绩在性别上的差异
        二、学生挫折反应在性别上的差异
        三、学生思维模式在性别上的差异
        四、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第五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研究工具
        一、学生调查问卷
        二、家长调查问卷
        三、学生数学成绩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
第四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第一节 父母对失败的看法的积极性研究
    第二节 动机变量、学生数学成绩的性别差异比较
    第三节 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机制
        一、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动机变量、学生数学成绩相关关系
        二、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对学生数学成绩的直接影响
        三、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对学生数学成绩的间接影响
        四、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对动机变量的影响
    第四节 中介模型的多群组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父母对失败的看法整体倾向于积极
        二、父母对失败的看法能够显着预测学生数学成绩
        三、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影响学生思维模式、自我效能感
    第二节 建议
        一、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注意关于失败的言行
        二、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挫折反应
        三、开展家校合作,帮助家长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六章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投入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投入的调查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
        三、研究工具
        四、研究对象
        五、问卷的信度分析与效度检验
    第二节 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统计分析
        一、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总体状况
        二、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差异状况
    第三节 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一、大学生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在线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二、大学生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在线学习适应性的相关分析
        三、大学生在线学习适应性与在线学习投入的相关分析
    第四节 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
        一、大学生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
        二、大学生在线学习适应性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
        三、大学生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在线学习适应性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回归分析
        四、在线学习适应性对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在线学习投入的中介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投入的结果分析
    第一节 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总体状况及成因分析
        二、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分析
        一、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在线学习投入的关系分析
        二、在线学习适应性与在线学习投入的关系分析
        三、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在线学习适应性的关系分析
        四、在线学习投入与在线学习自我效能感、在线学习适应性的关系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提升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的教育建议
    第一节 基于学习自我效能感提升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水平
        一、提升大学生在线学习技能
        二、引导大学生积极表现自我
        三、培养积极的在线学习情绪
        四、采取多元化在线评价方式
    第二节 基于学习适应性提升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水平
        一、激发大学生的在线学习动机
        二、培养大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
        三、增强大学生的在线学习能力
        四、完善教师在线教学支持行为
    第三节 基于学习投入现状提升大学生在线学习投入水平
        一、开展在线小组合作学习
        二、增加师生在线交流互动
        三、深化在线学习策略体验
        四、加强学习自我评价与反思
        五、关注在线学习投入个体差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工具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7)听障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学习投入是听障大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关键
        2.领悟社会支持是影响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
        3.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听障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习投入之间可能发挥着媒介作用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
        1.听障大学生
        2.学习投入
        3.领悟社会支持
        4.学业自我效能感
二、文献综述
    (一)学习投入概念的建构
        1.学习投入的概念
        2.学习投入的测量及维度
    (二)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1.领悟社会支持的概念
        2.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三)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1.学业自效能感的概念
        2.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四)已有研究的启示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文献法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思路
    (六)数据处理程序
四、实证研究
    (一)《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的编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3.工具编制过程
        4.数据处理
        5.研究结果
        6.讨论
        7.小结
    (二)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3.研究工具
        4.数据处理
        5.研究结果
        6.讨论
        7.小结
    (三)听障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3.研究工具
        4.数据处理
        5.研究结果
        6.讨论
        7.小结
五、总讨论
    (一)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的编制
    (二)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在背景变量上的差异
        1.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的总体情况
        2.主要交流方式和家庭月收入在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上的交互作用
        3.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在年级上的差异
        4.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的差异
    (三)听障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
        1.听障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对学习投入的影响
        2.听障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预测问卷
附录二: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项目分析结果摘要表
附录三:听障大学生学习投入正式问卷
附录四:听障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问卷
附录五:听障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初中生数学学业归因、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对数学成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数学学业归因研究综述
        2.1.1 数学学业归因概念界定
        2.1.2 数学学业归因的相关研究
    2.2 数学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2.2.1 数学学习动机概念界定
        2.2.2 数学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
    2.3 数学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2.3.1 数学自我效能感概念界定
        2.3.2 数学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2.4 数学学业归因、数学学习动机、数学自我效能感与数学成绩的关系
        2.4.1 数学学业归因与数学学习动机
        2.4.2 数学学业归因与数学自我效能感
        2.4.3 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自我效能感
        2.4.4 数学学业归因与数学成绩
        2.4.5 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成绩
        2.4.6 数学自我效能感与数学成绩
    2.5 本文的研究问题与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样本
    3.2 研究工具
    3.3 数据收集
    3.4 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量表的效度和信度
        4.1.1 数学学业归因量表
        4.1.2 数学学习动机量表
        4.1.3 数学自我效能感量表
    4.2 初中生数学学业归因、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自我效能感的现状
        4.2.1 初中生数学学业归因现状
        4.2.2 初中生数学学习动机现状
        4.2.3 初中生数学自我效能感现状
    4.3 数学学业归因、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自我效能感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4.3.1 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自我效能感在积极归因与数学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
        4.3.2 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自我效能感在消极归因与数学成绩之间的中介作用
5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5.1.1 初中生数学学业归因、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自我效能感的现状
        5.1.2 数学学业归因、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自我效能感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5.2 教育建议
        5.2.1 关注性别差异
        5.2.2 引导学生正确积极归因,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5.2.3 避免学生消极归因,提高学生的数学自我效能感
    5.3 研究贡献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9)中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研究流程
        2.3.1 施测过程
        2.3.2 研究假设
    2.4 统计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中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基本概况
        3.1.1 中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3.1.2 中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在年级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3.1.3 中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各因子在父母文化程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3.2 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基本概况
        3.2.1 在性别变量上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检验
        3.2.2 在年级变量上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检验
    3.3 中职学生幸福感基本概况
        3.3.1 在性别变量上中职学生幸福感各因子的差异检验
        3.3.2 在年级变量上中职学生幸福感各因子的差异检验
        3.3.3 在家庭收入变量上中职学生幸福感各因子的差异检验
    3.4 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家庭教养方式和幸福感的关系
        3.4.1 中职学生幸福感和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和回归研究
        3.4.2 中职学生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相关和回归研究
        3.4.3 中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相关和回归
        3.4.4 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家庭教养方式与幸福感之间回归研究
        3.4.5 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家庭教养方式与幸福感关系的中介效应检验
第四章 讨论
    4.1 中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特点的分析
    4.2 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特点的分析
    4.3 中职学生幸福感特点的分析
    4.4 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教养方式与幸福感关系的中介效应分析
    4.5 中职学生自我效能感、家庭教养方式对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不足
    5.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附录2 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
    附录3 综合幸福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个性特征、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
        1.3.2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学业成绩相关研究
        1.3.3 大学生个性特征与学业成绩相关研究
        1.3.4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相关研究
        1.3.5 大学生学业成绩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测量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质健康与学业成绩
        3.1.1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学业成绩情况分析
        3.1.2 不同体质等级学生学业成绩水平对比分析
        3.1.3 体质健康水平与学业成绩相关性
    3.2 个性特征与学业成绩
        3.2.1 不同个性特征与学业成绩水平对比分析
        3.2.2 个性特征与学业成绩相关性
    3.3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
        3.3.1 不同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水平对比分析
        3.3.2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相关性
    3.4 回归分析
        3.4.1 2016年体质健康水平与学业成绩回归分析
        3.4.2 2017年体质健康水平与学业成绩回归分析
        3.4.3 2018年体质健康水平与学业成绩回归分析
    3.5 提高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可行性方法
        3.5.1 体质健康方面
        3.5.2 个性特征方面
        3.5.3 学业自我效能感方面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5.1 研究不足
    5.2 研究展望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附件A
附件B
附件C
附件D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速滑学习成绩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人格特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 ——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D]. 郝思建.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1)
  • [2]大学生职业探索对就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职业自我效能感为中介[D]. 郝苗苗.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山西高校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D]. 薛璐.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高校教师个性品质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D]. 贺敏. 山西财经大学, 2021(12)
  • [5]父母对失败的看法对小学生数学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D]. 万淑雅.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6]在线学习环境中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投入关系研究[D]. 郭惜今.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听障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D]. 郭学慧.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初中生数学学业归因、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对数学成绩的影响[D]. 艾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中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 黄桂美.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10]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个性特征、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 ——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D]. 曹洁.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标签:;  ;  ;  ;  ;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速度滑冰学业成绩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