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UT4研究进展

GLUT4研究进展

一、GLUT4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文[1](2021)在《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糖心平胶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药效及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指在高糖状态下出现的以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改变,是糖尿病相关心脏并发症之一。糖心平胶囊(tangxinping capsule,TXPC)是用于治疗和改善糖尿病心脏病的中药制剂,但其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本研究基于北京市科委课题“十病十药研发-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新药糖心平胶囊成药性研究”,整合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验证的研究方法,挖掘和验证TXPC药效及机制。研究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结合动物实验验证的研究方法挖掘并评价TXPC对DCM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究。研究方法1、方法一:本研究通过TCMSP、ETCM、TCMID、BATMAN中药材化学信息数据库挖掘TXPC组方中的活性成分化合物;通过Pubchem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筛选出组方作用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TXPC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利用Network Analyze插件分析筛选出TXPC组方中的核心成分;通过OMIM、Disgenet和Genecards疾病靶点数据库构建DCM靶点合集;通过R Studio软件映射出TXPC靶点及DCM靶点交集;利用String在线蛋白功能分析网站构建TXPC-DCM-靶点网络,并导入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构建PPI网络,通过Network Analyze分析筛选出PPI网络的核心靶点;通过MCODE插件对PPI网络进行模块分析;最后通过Matescape在线富集分析平台对PPI网络进行GO及KEGG分析,得到核心靶点的生物过程(BP)、分子功能(MF)、细胞组成(CC)及富集通路分析结果。2、方法二:本实验采用高脂饮食喂养联合小剂量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DCM大鼠模型。在高脂饮食喂养4周后一次性予35mg/kg STZ腹腔注射,STZ注射6周后,采用随机数字法将高脂喂养大鼠分为模型组(Model)、糖心平高(TXPG)、中(TXPZ)、低剂量(TXPD)组及二甲双胍组(Met),正常饮食组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分组后连续给药6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采用0.9%NaCl溶液1ml/100g灌胃;糖心平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使用0.21g/kg、0.42g/kg、0.84g/kg TXPC药粉水溶液1ml/100g灌胃;二甲双胍组采用每日0.15g/kg二甲双胍药粉水溶液1ml/100g灌胃。给药时于第2、4、6周测大鼠空腹血糖;给药结束后,生化测大鼠TC、TG、LDL-C、HDL-C、INs水平,计算HOMA-IR 值;ELISA 检测大鼠血清 CKMB、CRP、BNP、6-KPG、ET-1、TXB2、MDA水平,并通过心脏病理切片观察心肌组织损伤情况,以明确TXPC对DCM的治疗作用;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利用舌下注射垂体后叶加压素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TXPC治疗后大鼠心电图ST-T段位移;进一步组织学检测DCM大鼠心肌组织 TNF-α、IL-1β、SOD、ATP、ADP、ATP/ADP 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 NF-κBp65、GLUT4、TGF-β1、PI3KP85、P-AKT、P-GSK3 β 蛋白及 PI3KP85mRNA、P-AKT mRNA、P-GSK3βmRNA、NF-κBp65 mRNA、GLUT4 mRNA转录水平,以探究TXPC药效机制。研究结果1、方法一结果:糖心平组方中活性有效成分共107个;核心成分包括: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等;共得到对应靶点192个,关键靶点主要包括:AKT1、EGFR、SRC等;通过模块分析共聚类出4个功能模块,其中模块1和模块2所包含靶点数目较多,对糖心平胶囊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整体治疗效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共富集到生物过程961个;分子功能75个;细胞组成60个;信号通路218条,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等途径发挥对DCM的治疗作用。2、方法二结果:①TXPC能够改善DCM大鼠的FPG,降低大鼠TG、TC、LDL-C水平,同时升高HDL-C水平,减轻心肌组织中的脂质沉积,发挥调节糖脂代谢得作用;②TXPC能够降低心肌损伤指标CRP、BNP、CKMB水平,改善心肌纤维断裂、损伤等,可能通过降低炎症水平,发挥心肌保护效应;③TXPC能够降低血清ET-I及TXB2,同时升高6-KPG水平,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预防心肌微血管病变;④TXPC能够降低血清MDA水平,缓解氧化应激损伤;⑤TXPC能降低DCM大鼠LVIDs水平,升高LVIDD、SV、FS及EF水平,维持心脏结构及形态的稳定,从而发挥心肌保护的作用;⑥TXPC能抵抗加压素所引起的ST-T抬高,提高心肌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抵抗能力,从而发挥心脏保护的作用。⑦TXPC能提高DCM大鼠的ATP及ATP/ADP水平,促进GLUT4蛋白及GLUT4 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通过激活PI3K/AKT/GLUT4信号通路,调节DCM大鼠能量代谢;⑧TXPC能降低DCM大鼠TNF-α水平,同时降低促炎因子IL-1β水平,抑制NF-κB蛋白表达及NF-κBmRNA转录,通过激活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炎症的作用;⑨TXPC能降低DCM大鼠GSK3β蛋白表达水平,同时降低大鼠大TGF-β1及SOD水平,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途径抑制GSK-3β蛋白及GSK-3βmRNA转录表达,发挥抗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TXPC能促进PI3K/AKT通路上靶蛋白PI3K、AKT的磷酸化及表达,同时能促进PI3KP85mRNA、p-AKT mRNA的转录水平的提高,提示TXPC对DCM治疗效应的发挥,与PI3K/AKT通路有关。研究结论1、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TXPC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对DCM的治疗作用;2、TXPC能调节糖脂代谢,改善炎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发挥血管内皮细胞保护的作用;保护心功能、抗心肌缺血,具有心脏保护的作用;3、TXPC药效的发挥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PI3K/AKT/GLUT4、PI3K/AKT/GSK-3β及PI3K/AKT/NF-κB途径发挥对DCM的治疗作用。

周梦洁[2](2021)在《黄酒肽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文中认为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代谢性疾病之一,饮食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黄酒广泛分布于中国各个地区,是多肽含量最高的酿造酒。本文以黄酒为原料,分析黄酒多肽的理化性质,通过阳离子交换色谱、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对黄酒肽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构建大鼠L6成肌细胞模型,评价黄酒肽的促葡萄糖吸收活性,并利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从蛋白水平揭示黄酒肽的降糖活性机理。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不同地区黄酒多肽理化性质研究及促葡萄糖吸收活性评价以多肽含量、分子量分布及氨基酸组成为指标,研究不同地区黄酒肽的理化性质。研究发现,黄酒肽含量为4.53~9.06 g/L,肽分子量主要分布于200~1500Da,且所含氨基酸种类全面。利用L6成肌细胞模型发现,绍兴黄酒肽提取物促L6细胞葡萄糖吸收活性最强。(2)不同地区黄酒肽谱的建立利用肽组学技术鉴定不同地区黄酒肽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肽段主要来源,比较不同地区黄酒的独有肽和共有肽。从绍兴、福建、湖北、广东黄酒肽提取物中分别鉴定出325、172、149和62条肽段,75%以上的黄酒肽来源于水稻、小麦和酵母。进一步比对发现,不同地区黄酒肽互有交叉,DIVALPAGVAH、GVLRPGQL、VLRPGQL、IGGIGTVPVGR、VNIENPSR是绍兴、福建、湖北、广东四个地区黄酒的共有肽。(3)绍兴黄酒肽的分离纯化及降糖活性研究利用阳离子交换色谱及反向高效液相色谱对绍兴黄酒肽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促进L6细胞葡萄糖吸收能力最强的组分F1-2、F1-6和F1-7。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肽组分F1-2、F1-6和F1-7对Akt、AMPK、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GLU4易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分F1-2、F1-6和F1-7均显着激活AMPK通路、p38 MAPK通路和p44/42 MAPK通路,此外,F1-2显着促进GLUT4易位。(4)绍兴黄酒肽的序列鉴定及降糖机理研究利用质谱技术鉴定活性组分的肽序列,从组分F1-2、F1-6和F1-7中共鉴定出108条肽段,在基峰色谱图上相对强度高于40%的有17条,17条主要肽段中促葡萄糖吸收活性最强的肽段为VYVPPE和LQPGQGQPGYD。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肽VYVPPE和LQPGQGQPGYD对Akt、AMPK、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GLU4易位的影响,并利用通路抑制剂明确关键信号通路,研究表明,VYVPPE和LQPGQGQPGYD能通过提高AMPK蛋白、p38蛋白和/或p44/4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激活AMPK和MAPK信号通路,促进GLUT4易位,进而促进L6细胞葡萄糖吸收。综上所述,黄酒肽提取物及其中主要单体肽具有促进L6成肌细胞中葡萄糖吸收的能力,激活AMPK和MAPK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磷酸化并促进GLUT4的易位是黄酒肽促进葡萄糖吸收的关键信号通路。本论文研究结果证实了黄酒肽具有潜在的降血糖功效,在丰富黄酒肽活性的同时,也为不同地区黄酒肽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胡亚婕[3](2021)在《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影响小鼠骨骼肌IL-6表达的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环境是影响畜牧养殖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冬季时间长、气温低,极易诱导动物机体产生冷应激,进而引起能量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和行为等异常。骨骼肌作为能量储存与利用的重要组织之一,可以维持低温环境下机体的运动和产热。此外,骨骼肌作为分泌器官在应对环境和代谢变化时分泌多种肌细胞因子,其分泌的IL-6能够参与骨骼肌葡萄糖和脂质代谢。同时,由OGT和OGA介导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是一种高度动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类型,在应激与代谢过程中起着“应激和营养感受器”的作用,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因此,本研究旨在明确急性冷暴露下小鼠骨骼肌中IL-6表达变化,探讨急性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与骨骼肌IL-6的潜在联系,阐明急性冷暴露下小鼠骨骼肌中O-GlcNAc糖基化修饰影响IL-6表达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探究冷应激分子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首先以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为研究对象,将细胞分为对照组(37℃)和冷暴露组(32℃亚低温处理3 h、6 h、9 h、12 h组),Western bolt检测IL-6蛋白表达和OGT、OGA蛋白表达及O-GlcNAc糖基化修饰变化,确定体外冷暴露时间。然后分离小鼠骨骼肌原代细胞,并用体外冷暴露模型条件处理,qRT-PCR检测IL-6及O-GlcNAc糖基化相关酶转录水平变化。使用OGT抑制剂四氧嘧啶(Alloxan)和OGA抑制剂Thiamet G(TMG)调控C2C12中蛋白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Western bolt检测OGT、OGA蛋白表达,O-GlcNAc糖基化,IL-6表达变化以及p38-MAPK、JNK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NF-κB信号通路蛋白及下游信号蛋白表达变化,以验证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对IL-6表达的影响。同时检测了细胞质和细胞膜中GLUT-4蛋白表达,AMPK、GS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此外本研究构建了骨骼肌条件性Ogt敲除小鼠,并以其为研究对象体内回溯验证。将野生型(WT)和骨骼肌条件性Ogt敲除(KO)小鼠分为常温对照组和冷暴露组。采集骨骼肌进行PAS染色及IL-6免疫组化检测,并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对IL-6、OGT、OGA表达和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以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代表及其磷酸化水平。并使用s WAG-Agarose处理小鼠骨骼肌蛋白,Western blot检测p65蛋白糖基化水平。结果显示:与常温对照组相比,亚低温3 h下OGT表达显着升高(P<0.05),亚低温6 h下OGA表达显着升高(P<0.05);亚低温3 h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和IL-6表达极显着升高(P<0.01),并且不同时长的亚低温处理下IL-6表达变化与同时间段O-GlcNAc糖基化修饰趋势相同。因此,构建了条件为32℃亚低温处理3 h的体外冷暴露模型。抑制OGT导致IL-6表达显着下降(P<0.05),抑制OGA导致IL-6表达显着增加(P<0.05)。同时,炎症相关因子IL-1β、TNF-α蛋白表达增加,但抑制OGT和OGA对IL-1β、TNF-α表达影响并不显着(P>0.05)。并且冷暴露激活了p38-MAPK/NF-κB途径。当OGT被抑制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p65表达下降(P<0.05),OGA抑制后,p65表达升高(P<0.05),且p65核位移显着增加(P<0.05)。此外使用sWAG-Agarose吸附发生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急性冷暴露增加了C2C12中p65蛋白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而OGT或者OGA被抑制之后,p65蛋白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也随之改变。在冷暴露条件下,小鼠骨骼肌糖原含量显着低于常温组小鼠,而在小鼠骨骼肌条件性敲除Ogt基因后,骨骼肌糖原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骨骼肌IL-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冷暴露组较对照组IL-6增加,KO小鼠骨骼肌IL-6少于WT小鼠。体内实验也发现冷暴露引起小鼠骨骼肌中IL-6、OGT、OGA蛋白表达及O-GlcNAc糖基化修饰显着增加。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KO小鼠与之相反。冷暴露下WT小鼠骨骼肌p65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显着增加,KO小鼠骨骼肌p65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显着低于WT小鼠。因此体内试验同样证明冷暴露引起IL-6表达增加,并且其表达受到OGT介导NF-κB p65亚基的O-GlcNAc糖基化修饰影响。综上所述,急性冷暴露可诱导小鼠骨骼肌中整体O-GlcNAc糖基化修饰和IL-6表达上调,调节葡萄糖代谢;急性冷暴露下OGT介导NF-κB p65亚基O-GlcNAc糖基化修饰,促进p65活性及核转位,从而引起下游蛋白IL-6表达上调。

陈婷玉[4](2021)在《针药并用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大鼠子宫内膜miR-223/AKT/GLUT4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进行造模,建立与人类相似的DOR大鼠模型,以正常大鼠设为空白组,分别设西药组、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结合组对DOR大鼠模型进行治疗。本实验以“胞宫藏泻”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进行针药组方,旨在观察各组大鼠用药前后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检测大鼠血清AMH水平及子宫内膜GLUT4、AKT、miR-223的表达情况,拟从miR-223/AKT/GLUT4信号通路探讨针药并用治疗DOR大鼠的作用机制,并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选用健康雌性SD大鼠60只,8-9周龄,体重约200g,适应性喂养一周,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共六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五组大鼠于动情周期后给予腹腔注射环磷酰胺(50mg/kg/d)一周进行造模,大鼠动情周期通过阴道涂片法进行观察,出现某一期停止或者消失即为造模成功。对造模成功的大鼠分别以DHEA灌胃、加减二仙汤灌胃、针刺关元、太冲、太溪穴、加减二仙汤灌胃并配合针刺,连续干预三周。观察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血清AMH值,检测大鼠子宫内膜AKT、GLUT4及miR-223的表达情况。结果:1.苏木素-伊红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光镜下子宫内膜腺体数量多,腺腔扩张,褶皱丰富,体积大,腺体基质丰富,呈簇状排列。模型组子宫内膜上腺体数量少,腺腔小而直,几乎无褶皱,体积缩小,腺体结构异常,无簇状排列,较正常组病理改变明显。西药组:子宫内膜腺体较模型组显着增多,腺腔扩大,褶皱增多,体积有所增大,腺体结构较模型组结构有所改善,呈簇状排列。中药组:与模型组比,子宫内膜腺体数量略有增多,腺腔扩大,褶皱增加,体积略增大,部分可见簇状排列。针刺组:与模型组比,子宫内膜腺体数量略有增多,腺腔略有扩大,褶皱增加,体积略增大,部分呈簇状排列。针药组:子宫内膜腺体较模型组显着增多,腺腔扩大,褶皱增加,体积增大,腺体呈簇状排列,结构较模型组改善明显。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MH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与中药组相比,针药组含量无统计学意义;与针刺组相比,针药组含量显着增高(P<0.05)。3.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法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KT蛋白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中药组相比,针药组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针刺组相比,针药组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GLUT4蛋白含量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白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中药组相比,针药组含量显着增高(P<0.05);与针刺组相比,针药组含量显着增高(P<0.01)。4.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miR-223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表达水平显着减低(P<0.01);与中药组相比,针药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与针刺组相比,针药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KT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大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中药组相比,针药组大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与针刺组相比,针药组大鼠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GLUT4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中药组相比,针药组大鼠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针刺组相比,针药组大鼠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1)。结论:1.针药结合可以改善DOR大鼠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调节血清AMH水平。2.针药结合治疗DOR大鼠疗效优于单独中药或针刺疗法。3.针药结合可通过调节miR-223/AKT/GLUT4信号通路改善DOR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大鼠卵巢储备功能。

杨芙蓉[5](2021)在《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抑郁小鼠下丘脑神经元自噬及其介导的GLUT4表达的调控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以显着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点的精神类疾病,它严重困扰着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给社会造成不小的负担和不稳定因素。在抑郁症的中医证型中,肝郁脾虚证最为常见。肝郁脾虚证的主要有肝郁所致的与情绪相关的症状和脾虚所致的胃肠功能的紊乱和物质能量代谢失常的症状。其中,肝郁的病机与中枢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关,而物质能量代谢则与脾虚的病理表现息息相关。本课题组多年研究发现,肝郁脾虚证的物质能量代谢失调主要表现为糖代谢紊乱,可其中枢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自噬参与了肝郁脾虚证的能量代谢过程,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member 4,GLUT4)是机体摄取外周葡萄糖的主要调节蛋白,能在下丘脑神经元中发挥维持机体葡萄糖稳态的作用。Ras GTPase超家族中的成员Rab8和Rab10可共同调控自噬的成熟及GLUT4囊泡的运输,在自噬参与调控GLUT4转位中起到重要衔接作用。研究发现逍遥散能改善CUMS引起的抑郁样行为,但逍遥散能否调节下丘脑神经元自噬,并通过调节GLUT4的水平进一步影响肝郁脾虚证葡萄糖代谢尚不明确。故从自噬和葡萄糖代谢相关指标——GLUT4切入,有助于深入了解肝郁脾虚证的现代发病机制,为逍遥散治疗抑郁症提供新的科学依据。研究目的通过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建立肝郁脾虚证抑郁小鼠模型,并设立自噬阻断为对照,通过运用行为学检测、透射电镜、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RT-q PCR等现代技术,探讨肝郁脾虚证抑郁小鼠下丘脑神经元自噬的改变及其对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影响,并探讨在这个过程中,逍遥散对其的调控作用,以期为肝郁脾虚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和逍遥散的抗抑郁作用提供新的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实验主要可分为两大部分:1.选用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60只,6-8周龄,体重18-25g左右,适应喂养7d,称重。剔除过于活跃和过于安静小鼠(根据旷场实验),以及体重增长缓慢和过快的小鼠,进行编号,并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CUMS模型、逍遥散和氟西汀4组,每组15只,分3笼喂养。正常组小鼠自由进食进水,无应激。CUMS模型、逍遥散和氟西汀3组均接受为期6周的连续不可预知温和应激造模和不同的药物灌胃给药。从应激的第4周开始进行灌胃给药,正常组和CUMS模型组灌胃去离子水,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分别灌胃逍遥散和氟西汀进行干预。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宏观表征、体重和摄食量),并通过旷场实验、悬尾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等行为学实验对模型进行评价。后面采用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检测小鼠血糖,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的改变,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小鼠下丘脑自噬的变化,再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RT-q PCR等生物学手段检测肝郁脾虚证抑郁小鼠下丘脑自噬相关指标LC3、p62和葡萄糖代谢相关指标GLUT4、Rab8、Rab10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变化。2.通过第一部分实验验证,得知肝郁脾虚证抑郁小鼠的自噬水平下降,葡萄糖代谢紊乱,为了进一步研究自噬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我们选用第二批C57BL/6J雄性小鼠80只,6-8周龄,体重18-25g左右,适应喂养7d,称重。剔除过于活跃和过于安静小鼠(根据旷场实验),以及体重增长缓慢和过快的小鼠,进行编号,并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假手术、手术组和逍遥散4组,每组20只,分4笼喂养。各组小鼠自由进食进水,无应激。假手术组小鼠将脑室注射生理盐水,手术组和逍遥散组小鼠将注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手术恢复后对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小鼠灌胃去离子水,逍遥散组灌胃逍遥散进行干预。观察并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宏观表征、体重和摄食量),并通过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等行为学实验对各组尤其是手术组小鼠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价。后续其他检测方法同第一部分实验。研究结果1.第一部分实验结果(1)模型评价结果:(1)一般情况:CUMS造模导致模型组小鼠逐渐出现精神状态差、蜷缩扎堆、倦怠懒动、毛发干枯杂乱、便溏等症状,且造模应激过程中反抗明显减弱,有的甚至无挣扎情况,在逍遥散进行干预后,精神状态逐渐好转、毛发渐有光泽,活动度和反应度增加,粪便成形。在体重上,各组小鼠开始成稳步增长趋势,从第3周末直到第6周,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小鼠体重都有所下降,且与正常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其他三组小鼠体重差异不大(P>O.O5)。各组小鼠的每日摄食量虽起伏不定,但整体上模型组小鼠的摄食量少于其他三组,尚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O.O5)。(2)行为学结果:各组小鼠旷场实验运动总距离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旷场中的运动总距离减少(P<0.05),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的小鼠的运动总距离与模型组相比大大增加(P<0.05或P<0.01);各组小鼠旷场实验中央区停留时间结果得知,模型组小鼠在旷场箱中央区停留的时间明显少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的小鼠在中央区停留的时间均有所增长(P<0.05)。各组小鼠悬尾实验不动时间的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的悬尾不动时间比正常组显着延长(P<0.01),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小鼠的不动时间减少比模型组短(P<0.05或P<0.01)。各组小鼠糖水偏好实验结果表明,6周的CUMS造模降低了模型组小鼠的糖水偏好率(P<0.01),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小鼠的糖水偏好率与模型组比明显增高(P<0.01)。(2)自噬水平的变化:(1)通过拍摄各个实验组下丘脑透射电镜图,我们发现跟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下丘脑自噬小体数量明显降低(P<0.01),逍遥散和氟西汀两个用药组自噬小体跟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多(P<0.01)。(2)各组小鼠WB结果显示,在下丘脑LC3的蛋白表达中,模型组跟正常组比LC3水平下降,尤其是LC3II下降比较明显,LC3II/LC3I的值低于正常组(P<0.05);在给模型组灌胃逍遥散和氟西汀之后,LC3II/LC3I的值均有升高(P<0.05或P<O.O1);在下丘脑p62的蛋白表达中,模型组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逍遥散和氟西汀降低了模型小鼠该蛋白的表达(P<0.05)。(3)各组小鼠RT-q PCR结果表明,在下丘脑LC3的基因表达中,模型组比正常组LC3的水平要低(P<0.05),而逍遥散和氟西汀组比模型组表达要高(P<0.05);在下丘脑p62的基因表达中,模型组高于正常组(P<0.05),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低于模型组(P<0.05)。(3)GLUT4等葡萄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1)就GLUT4免疫荧光结果来看,模型组小鼠下丘脑背内侧核和室旁核GLUT4的表达明显少于正常组小鼠(P<0.01),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小鼠下丘脑该核团GLUT4的表达比模型组均显着增高(P<0.01)。(2)各组小鼠血清胰岛素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血清胰岛素水平显着下降(P<0.01),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比模型组有了显着升高(P<0.01)。(3)通过对各组小鼠分别进行0、15、30、60、120 min的血糖检测,各组小鼠IPGTT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在各时间点的血糖值均高于正常组和两个治疗组,在60 min时的血糖值跟逍遥散组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1),在120 min时,比正常组、逍遥散和氟西汀组均明显升高(P<0.01、P<0.01或P<0.05)。(4)WB结果表明,模型组GLUT4的表达比正常组低(P<0.01),逍遥散和氟西汀组比模型组高(P<0.05);在下丘脑Rab8和Rab10的蛋白表达中,模型组低于正常组(P<0.05),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5)各组小鼠RT-q PCR结果表明,在下丘脑GLUT4的基因表达中,模型组低于正常组(P<0.05),逍遥散和氟西汀组高于模型组(P<0.05);在下丘脑Rab8和Rab10的基因表达中,模型组的表达均低于正常组(P<0.05);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2.第二部分实验结果(1)行为学评价结果:(1)一般情况:正常组、假手术组和逍遥散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毛发光亮,对外界活动的反应度高,粪便干湿软硬适中;手术组小鼠与另外三组比,状态稍差,毛发光泽度下降,反应灵敏度较低,粪便基本正常。就小鼠体重而言,各组小鼠体重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正常组小鼠体重最高,假手术组和逍遥散组小鼠体重比较接近,手术组小鼠体重略低于其他三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摄食量结果显示,手术组小鼠的摄食量始终处于最低水平,其他三组之间摄食量的差异不明显(P>O.O5)。(2)行为学结果:各组小鼠旷场实验运动总距离结果表明,手术组小鼠的运动总距离显着低于正常组(P<0.01),假手术组小鼠与正常组比无明显变化(P>0.05),假手术组和逍遥散组小鼠的运动总距离比手术组明显增多(P<0.01);各组小鼠旷场实验中央区停留时间结果显示,手术小鼠在旷场箱中央区停留的时间跟正常组比大大缩短(P<0.01),而假手术组与正常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假手术组和逍遥散组比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P<0.05)。悬尾实验不动时间的结果显示,跟正常组比较,手术组小鼠在悬尾实验过程中的不动时间显着延长(P<0.05),假手术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假手术组和逍遥散组与手术组相比,小鼠不动时间明显要短(P<0.05)。小鼠糖水偏好实验结果如下,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小鼠的糖水偏好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假手术组与正常组差异不大(P>0.05),逍遥散组的糖水偏好率与手术组比明显增高(P<0.01)。(2)自噬水平的变化:(1)通过拍摄各个实验组下丘脑透射电镜图,我们发现手术组的自噬小体数量比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要少(P<0.01),假手术组跟正常组比无明显差别(p>0.05),而逍遥散组下丘脑自噬小体数量比手术组明显增多(P<0.01)。(2)通过WB结果,我们得知在下丘脑LC3的蛋白表达中,手术组跟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LC3Ⅱ的表达明显降低,p62的表达则有所升高(P<0.05);而假手术组和正常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灌胃逍遥散之后,LC3Ⅱ的表达明显上升,而p62的表达则明显下降(P<0.05)。(3)观察RT-q PCR结果可知,在下丘脑LC3的基因表达中,手术组LC3的水平比正常组有所下降(P<0.05),假手术组略有升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手术组比,逍遥散组LC3的表达升高(P<0.05)。在下丘脑p62的基因表达中,手术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假手术组和正常组间无差异(P>0.05),逍遥散组跟手术组相比水平下降(P<0.05)。(3)GLUT4等葡萄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1)各组小鼠GLUT4免疫荧光结果如下,正常组小鼠下丘脑背内侧核和室旁核GLUT4的表达明显多于手术组小鼠(P<0.01);假手术组小鼠下丘脑背内侧核GLUT4的表达明显多于手术组(P<0.01);假手术组与正常组比室旁核表达较少,背内侧核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跟手术组相比,逍遥散组小鼠下丘脑背内侧核和室旁核GLUT4的表达显着增多(P<0.01)。(2)就血清胰岛素结果看,手术组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血清胰岛素水平显着下降(P<0.01),假手术组和正常组之间无差异(P>0.05),逍遥散组跟手术组相比,血清胰岛素水平有了显着升高(P<0.01)。(3)IPGTT结果显示,手术组小鼠在各时间点的血糖值均高于其他三组,手术组小鼠的血糖值在15、30、60 min时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逍遥散组小鼠的血糖值在15和60 min时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4)从WB结果看,在下丘脑GLUT4的蛋白表达中,手术组跟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明显下降(P<0.01或P<0.05),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比无明显差别(P>0.05),逍遥散组比手术组明显上升(P<0.05)。在下丘脑Rab8和Rab10的蛋白表达中,跟正常组比,手术组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跟假手术组比,手术组的表达也降低了,Rab8的降低幅度大于Rab10(P<0.01或P<0.05);假手术组与正常组相比均无差异(P>0.05);逍遥散组小鼠下丘脑这两个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手术组(P<0.01或P<0.05)。(5)在下丘脑GLUT4的基因表达当中,手术组比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明显要低(P<0.05),假手术组跟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逍遥散组明显高于手术组的表达水平(P<0.05)。在下丘脑Rab8和Rab10的表达中,手术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同时低于假手术组,但Rab8的表达无较大差异(P>0.05),Rab10的表达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假手术组与正常组之间两个基因的表达均无显着区别(P>0.05);逍遥散组Rab8和Rab10的表达比手术组均有提升(P<0.05或P<0.01)。研究结论1.采用6周CUMS构建肝郁脾虚证抑郁小鼠模型,通过观察动物宏观表征和进行行为学测试,并用逍遥散的调节作用以方测证,对此模型进行评价,最终成功构建了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2.依据透射电镜、WB、RT-q PCR等实验结果,可知肝郁脾虚证模型小鼠下丘脑自噬水平下发生改变,而逍遥散对其具有调节作用。3.根据小鼠血清胰岛素和空腹血糖值,以及WB和RT-q PCR的实验结果,结合自噬水平的改变,提示下丘脑神经元自噬介导Rab8和Rab10改变GLUT4的表达,影响葡萄糖代谢。4.通过脑室注射自噬抑制剂,正向与反向验证了逍遥散通过调节下丘脑神经元自噬介导GLUT4的表达,从而影响肝郁脾虚证葡萄糖代谢的治疗作用。

魏鲟钰[6](2021)在《花椒麻味物质对2型糖尿病大鼠蛋白质代谢影响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截止到2019年,全球已有4.63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45年会增加到7亿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发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持续高血糖为特点,易引发机体糖脂代谢、蛋白质代谢、矿物质和维生素代谢紊乱,或易引发炎症反应而导致骨骼肌萎缩。目前,口服降糖药物是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和降低高血糖最常见的方法,然而大多数口服降糖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发现高效、低毒、可替代的治疗T2DM的天然新化合物已成为预防或治疗糖尿病的当务之急。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属于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 L.),是我国传统的“八大调味品之一”。其中,酰胺类物质是花椒的主要呈味成分,也称为花椒麻味物质(Zanthoxylum alkylamides)。近年来研究表明花椒麻味物质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镇痛、降血糖、降低胆固醇以及麻醉等多种生理活性。近年来,有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花椒麻味物质在蛋白质代谢方面的影响上。已有证据表明,花椒麻味物质能够促进健康SD大鼠机体蛋白质合成,并改善1型糖尿病大鼠蛋白质代谢紊乱,然而,花椒麻味物质是否能够改善由T2DM造成的蛋白质代谢紊乱以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并结合低剂量(40 mg/kg·bw)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构建T2DM大鼠模型,并根据体重和空腹血糖随机分为5组(n=6):(1)模型对照组(Diabetes model group,DM):灌胃相同体积大豆食用油;(2)二甲双胍阳性对照组(Metformin group,ME):灌胃135 mg/kg·bw二甲双胍;(3)低剂量组(Low-dose group,LDG):灌胃2 mg/kg bw花椒麻味物质;(4)中剂量组(Medium-dose group,MDG):灌胃4 mg/kg·bw花椒麻味物质;(5)高剂量花椒麻味物质组(High-dose group,HDG):灌胃8 mg/kg·bw花椒麻味物质;并以普通标准饲料喂养的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 normal,CN),灌胃相同体积的大豆食用油。实验周期为28 d,实验期间每周测定实验大鼠体重和空腹血糖,实验结束后,采集大鼠血浆、空肠、肝脏和骨骼肌等组织,测定血浆生理生化指标并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以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为探寻治疗T2DM的天然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机体基础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表明,与DM组相比,花椒麻味物质能够显着抵抗由于T2DM而导致的T2DM大鼠体重的下降(p<0.01),并显着改善由T2DM引发的肝脏和肾脏肿大;呈剂量依赖性地显着降低T2DM大鼠高血糖症状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显着降低(p<0.05)T2DM大鼠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增加(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效果以高剂量花椒麻味物质和二甲双胍最佳;显着增加(p<0.05)T2DM大鼠血浆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和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显着降低(p<0.05)球蛋白(Globulin,GPs)水平,但对白蛋白/球蛋白水平影响效果不显着(p>0.05);呈剂量依赖性地显着降低(p<0.05)T2DM大鼠血浆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Creatinine,Cr)水平,作用效果同样以高剂量和二甲双胍最佳;显着增加(p<0.01)T2DM大鼠血浆C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水平;显着降低(p<0.05)T2DM大鼠血浆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和血浆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显着增加(p<0.05)血浆白脂素(Asprosin,ASP)水平;显着降低(p<0.05)T2DM大鼠血浆促炎因子(IL-6,CRP)水平并增加抗炎因子(IL-10,ADP)水平;显着降低(p<0.05)T2DM大鼠肝脏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和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活性;显着增加(p<0.01)T2DM大鼠粪便中6种短链脂肪酸含量。综上,花椒麻味物质和二甲双胍相似,能够改善T2DM大鼠体重下降和高血糖症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胰岛素抵抗。此外,T2DM大鼠中作为蛋白质代谢诊断标志物(TP、BUN、Cr、胰岛素、IGF-1等)和能量代谢诊断标志物(FT3、FT4、ASP、短链脂肪酸等)的水平发生了紊乱,而花椒麻味物质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症状且该作用呈现剂量效应,表明花椒麻味物质能够作为改善T2DM大鼠蛋白质代谢的潜在物质,且高剂量花椒麻味物质与二甲双胍作用相似。(2)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血浆以及组织内氨基酸含量及氨基酸运载体m RNA的影响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T2DM大鼠血浆、空肠、肝脏和骨骼肌内氨基酸水平,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不同组织内基酸运载体的基因表达量。实验表明,谷氨酸(Glutamate,Glu)和丙氨酸(Alanine,Ala)是造成T2DM大鼠血浆、空肠和肝脏中氨基酸水平显着差异的主要成分,而组氨酸(Histidine,His)、脯氨酸(Proline,Pro)、苏氨酸(Threonine,Thr)、缬氨酸(Valine,Val)和胱氨酸(Cystine)则是造成T2DM大鼠骨骼肌氨基酸水平显着差异的主要成分。与DM组相比,二甲双胍和花椒麻味物质能够显着降低(p<0.05)T2DM大鼠血浆中Glu和支链氨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BCAA)等氨基酸水平;显着降低(p<0.05)T2DM大鼠空肠BCAA、蛋氨酸(Methionine,Met)和半胱氨酸(Cysteine,Cys)等氨基酸水平并增加谷氨酰胺(Glutamine,Gln)、Ala和甘氨酸(Glycine,Gly)等氨基酸水平;显着降低(p<0.05)T2DM大鼠肝脏BCAA、Val、Met和Glu等氨基酸水平,而显着增加(p<0.05)Ala和Gln等氨基酸水平;显着降低(p<0.05)T2DM大鼠骨骼肌BCAA、亮氨酸(Leucine,Leu)、Cystine和Thr等氨基酸水平并增加Gln、Cys和Gly等氨基酸水平。花椒麻味物质和二甲双胍还能显着上调(p<0.05)T2DM大鼠空肠中碱性氨基酸运载体(b0,+LAT、CAT1和y+LAT1)以及以及肝脏中CAT2 m RNA相对表达,与之对应的,在血浆、空肠和肝脏中,其所转运的氨基酸(Arg、Ala、Asn、Gln等)水平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显着下调(p<0.05)T2DM大鼠空肠中中性氨基酸运载体LAT1mRNA相对表达量并显着上调(p<0.05)T2DM大鼠空肠和骨骼肌中SNAT2 m RNA相对表达量,相应的,T2DM大鼠血浆以及各组织中中性氨基酸水平也有所改善;显着上调(p<0.05)T2DM大鼠空肠和骨骼肌中PAT1 mRNA相对表达量,调节了Pro、Ala、Gly、Ser等水平的异常。综上,T2DM大鼠机体内血浆和各组织内氨基酸水平的紊乱是由不同氨基酸主导的,花椒麻味物质能够调控T2DM大鼠空肠、肝脏和骨骼肌中氨基酸运载的表达进而促进氨基酸的转运,进一步提示花椒麻味物质可能是改善T2DM大鼠蛋白质代谢的潜在物。其中,高剂量花椒麻味物质作用效果与二甲双胍最相近。(3)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蛋白质合成代谢的影响实验表明,花椒麻味物质能够显着上调(p<0.05或p<0.01)T2DM大鼠肝脏和骨骼肌中IGF-1、IGF-IR、PI3K、Akt和m TOR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或p<0.01)T2DM大鼠骨骼肌PI3Kp85、PI3Kp110、p-Akt、p-TOR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增加p-Akt/Akt和p-m TOR/mTOR比值。此外,花椒麻味物质同样能够显着上调(p<0.05或p<0.01)T2DM大鼠骨骼肌AMPK、PPARγ和GLUT4 m RNA相对表达量,显着上调(p<0.05或p<0.01)p-AMPK、PPARγ和GLUT4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增加p-AMPK/AMPK比值。结果提示:花椒麻味物质能够上调IGF-1,IGF-1的表达进而上调PI3K表达量,促进下游信号因子Akt磷酸化活化,从而上调mTOR表达,最终促进蛋白质合成;同时通过促进AMPK磷酸化活化,进而调控GLUT4转运,促进骨骼肌葡萄糖转运进而改善能量代谢,最终改善蛋白质合成代谢;上调PPARγ表达,进而改善能量代谢,但其具体机制还需深入探究。(4)花椒麻味物质对T2MD大鼠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实验表明,花椒麻味物质能够显着下调(p<0.05或p<0.01)T2DM大鼠骨骼肌Fox O1、Fox O3a,MuRF1,MAFbx,TNF-α和NFκB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下调(p<0.05或p<0.01)T2DM大鼠骨骼肌FoxO1、FoxO3a,MuRF1,MAFbx,TNF-α,p-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p-NFκB/NFκB比值。结果提示:花椒麻味物质能够上调PI3K表达,促进Akt表达,从而下调FoxOs基因表达并下调E3泛素蛋白酶MuRF1和MAFbx表达,通过泛素蛋白酶系统抑制了蛋白质分解,改善蛋白质分解代谢;下调了TNF-α表达,抑制MSTN表达进而上调MyoD表达,促进蛋白质合成;下调TNF-α表达,抑制NFκB活化,抑制炎症因子IL-6和CRP分泌,改善炎症,同时下调MuRF1和MAFbx表达,并通过泛素蛋白酶系统抑制了蛋白质分解。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花椒麻味物质能够改善T2DM大鼠体重下降趋势,降低高血糖,改善血浆胰岛素水平异常并增加IGF-1含量,激活Ins/IGF-1介导的PI3K/Akt/m TOR来促进T2DM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促进AMPK以及PPARγ信号通路转导进而改善T2DM大鼠机体能量代谢,为蛋白质合成提供能量;(2)花椒麻味物质能够显着降低T2DM大鼠血浆炎症因子水平,通过抑制TNF-α/NFκB信号转导,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抑制TNF-α/MSTN信号转导进而促进蛋白质合成;通过下调TNF-α/NFκB和PI3K/Akt/FoxOs途径转导,通过抑制泛素蛋白酶系统,抑制T2DM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分解,最终改善T2DM症状。

李可[7](2021)在《藤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骨骼肌细胞IRS-1/PI3K p85/AKT/GLUT4信号转导通路为研究切入点,分别进行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观察藤茶总黄酮对自发性糖尿病ZDF大鼠糖代谢的调节,探讨骨骼肌糖代谢的分子机制,为藤茶的临床降糖应用提供数据依据。方法1.动物实验 将40只雄性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ZDF大鼠(fa/fa)适应性喂养1周后,给予pumina#5008高脂饲料诱导喂养4周,根据尾静脉血糖水平筛选糖尿病造模成功者纳入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DM),二甲双胍组(MET)、藤茶总黄酮高剂量组(AGH)、藤茶总黄酮中剂量组(AGM)、藤茶总黄酮低剂量组(AGL),每组8只。同时设8只健康同周龄雄性ZL(fa/+)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C),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阳性药物对照MET组的剂量:0.158 g/Kg·d-1,藤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 400 mg/Kg·d-1、200 mg/Kg·d-1、100 mg/Kg·d-1;各治疗组按 0.01 ml·g-1 体重计算给药量,溶于生理盐水后灌胃给药连续6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每周监测大鼠的空腹血糖、体重。干预结束后大鼠麻醉取胰腺和腓肠肌组织,用胰腺组织匀浆检测组织内的胰岛素水平;腓肠肌组织用于检测骨骼肌糖原含量、组织形态学检测;HE染色观察骨骼肌组织形态改变,PAS染色观察糖原沉积情况;Avizo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肌糖原沉积面积;应用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骨骼肌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蛋白表达和靶基因的转录水平。2.细胞实验 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藤茶总黄酮(5μg·ml-1、10μg·ml-1、20 μg·ml-1、30 μg·ml-1、50 μg·ml-1、80μg·ml-1)对 C2C12 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细胞存活率,确定后续实验的藤茶总黄酮高、中、低浓度。用0.5 mmol·l-1棕榈酸造模液建立细胞IR模型,将C2C12细胞诱导成熟的肌管细胞分为正常组(NC)、高糖模型组(DM)和藤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AGH、AGM、AGL)浓度分别为80 μg·ml-1、50 μg·ml-1、30 μg·ml-1,检测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C2C12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1.动物实验(1)体重和糖代谢血清学检测: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藤茶总黄酮各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在干预6周的各周测量时间点体重较正常组均显着升高(P<0.01);藤茶总黄酮高、中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分别在第4、5周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显着降低(P<0.05),在干预6周时体重呈持续下降趋势。与模型组相比,藤茶总黄酮高剂量组、二甲双胍组和藤茶总黄酮中剂量组在第4、5、6周各时间点分别表现出显着降低大鼠的空腹血糖的作用(P<0.05或P<0.01)。模型组OGTT、ITT试验峰值后移(P<0.01);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匀浆检测胰岛素水平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1);藤茶总黄酮各剂量组、二甲双胍组的胰岛素水平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估测HOMA-IR的趋势,模型组HOMA-IR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1);藤茶总黄酮高、中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的HOMA-IR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骨骼肌糖原含量在干预6周后显着降低(P<0.01);藤茶总黄酮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骨骼肌糖原含量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5)。(2)骨骼肌形态学检测:HE染色显示藤茶总黄酮组和二甲双胍组改善大鼠骨骼肌纤维萎缩;PAS染色提示藤茶总黄酮组和二甲双胍组较模型组改善肌纤维糖原着色。藤茶总黄酮高、中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骨骼肌糖原沉积面积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3)Western blot、Real-time PCR:藤茶总黄酮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通过促进IRS-1/PI3K p85/AKT/GLUT4信号通路传导,显着提升IRS-1、PI3K p85、AKT、GLUT4蛋白表达(P<0.01或P<0.05)。藤茶总黄酮和二甲双胍组显着提升 IRS-1、PI3K p85、AKT、GLUT4 基因转录水平(P<0.01 或P<0.05)。2.细胞实验 据C2C12细胞活性检测,得到用于后续细胞实验的藤茶总黄酮高、中、低浓度分别为80μg·ml-1、50 μg·ml-1、30μg·ml-1。藤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葡萄糖消耗量与高糖模型组比较显着增加(P<0.01)。藤茶总黄酮高、中剂量组显着提升IRS-1/PI3K p85/AKT/GLUT4 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1.藤茶总黄酮显着降低ZDF大鼠的体重,改善糖代谢、高胰岛素血症和IR。2.藤茶总黄酮改善ZDF大鼠骨骼肌糖原含量和肌糖原沉积面积,改善骨骼肌IR。3.藤茶总黄酮通过上调骨骼肌细胞IRS-1/PI3K p85/AKT/GLUT4的蛋白和基因表达,上调C2C12成肌细胞的IRS-1/PI3K p85/AKT/GLUT4胰岛素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可能是改善骨骼肌的IR的作用机制之一。

殷婷[8](2021)在《PCOS患者子宫内膜上TNF-α、GLUT4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炎性因子与PCOS患者子宫内膜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改善PCOS患者子宫内膜糖代谢异常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PCOS患者及非PCOS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1.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PCOS组(n=40)和对照组(n=40)。2.根据BMI值将PCOS组与对照组患者分为:单纯PCOS组(n=20)、肥胖PCOS组(n=20)、肥胖对照组(n=20)和正常对照组(n=20)。3.根据HOMA-IR≥2.69,将患者分为:PCOS胰岛素抵抗组(n=25)、PCOS非胰岛素抵抗组(n=15)。4.根据血清中T值将患者分为:高雄激素PCOS组(n=25)、非高雄激素PCOS组(n=15)。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子宫内膜TNF-α、NF-κB p65及GLUT4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COS组患者血清中AMH、bLH、T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患者子宫内膜NF-κBp65表达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COS组患者子宫内膜TNF-α的表达较对照组也升高,而GLUT4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子宫内膜NF-κBp65、TNF-α表达与GLUT4表达呈负相关(r=-0.394,-0.343),均具有统计学差异。2.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相比,单纯PCOS组患者子宫内膜NF-κBp65、TNF-α的表达明显升高,但子宫内膜GLUT4的表达明显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肥胖对照组及肥胖PCOS组患者子宫内膜NF-κBp65、TNF-α表达较单纯PCOS患者明显升高,但子宫内膜GLUT4表达较单纯PCOS组患者明显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MI与患者子宫内膜NF-κBp65、TNF-α表达呈正相关(r=0.511,0.595),与GLUT4表达呈负相关(r=-0.532),均具有统计学差异。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COS非胰岛素抵抗组患者子宫内膜NF-κBp65、TNF-α表达明显升高,而CLUT4表达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PCOS非胰岛素抵抗组相比,PCOS胰岛素抵抗组患者子宫内膜NF-κBp65、TNF-α表达明显升高,而GLUT4表达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OMA-IR与患者子宫内膜NF-κBp65、TNF-α表达呈正相关(r=0.508,0.325),与GLUT4表达呈负相关(r=-0.406),均具有统计学差异。4.与正常对照组及非高雄激素PCOS组患者相比,高雄激素PCOS组患者子宫内膜TNF-α、NF-κBp65表达明显升高,但子宫内膜GLUT4表达明显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血清中T与子宫内膜NF-κBp65、TNF-α表达呈正相关(r=0.447,0.318),与GLUT4表达呈负相关(r=-0.330),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PCOS患者子宫内膜局部炎症因子表达增加,存在糖代谢紊乱。2.子宫内膜NF-κB、TNF-α、GLUT4的表达与PCOS患者肥胖、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相关。

郝光[9](2020)在《蓝刺头黄酮对C2C12骨骼肌细胞和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素抵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胰岛素抵抗(IR)是Ⅱ型糖尿病(T2DM)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是由各种因素导致胰岛素类靶器官对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率降低,进而引发高血糖。因此,研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以及研发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已成为当前防治糖尿病的热点之一。多种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在此方面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效应,蓝刺头黄酮作为其中之一种,同样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然目前国内外关于蓝刺头黄酮对胰岛素抵抗作用研究尚未见报道。为探究蓝刺头黄酮对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素抵抗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本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蓝刺头黄酮(ELTF)的提取方案,通过RT-PCR和Wester blot检测ELTF作用体外试验构建胰岛素抵抗小鼠C2C12骨骼肌细胞模型、体内试验高脂高糖+链脲佐菌素构建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模型肌肉组织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本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蓝刺头黄酮的提取方案:具体参数为无水乙醇、提取时间为120min、料液比为1:50、提取温度为65℃,实验得率为7.18%。2、蓝刺头醇提物经5kDa中空纤维素膜过滤、乙酸乙酯3次萃取、等体积水饱和正丁醇3次萃取、乙醇处理30~80目聚酰胺粉过滤后得蓝刺头黄酮纯度为 84.8%。3、通过马血清培养基培养C2C12小鼠成肌细胞4d后分化成为小鼠C2C12骨骼肌细胞;在试验最大安全浓度内,通过棕榈酸诱导的小鼠C2C12骨骼肌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效应的最适浓度为0.2mmol/L。4、使用CCK-8法评定ELTF作用24h的最大安全浓度为200μg/mL;试验各ELTF剂量组作用24h后与模型组相比,可显着增强胰岛素抵抗型小鼠C2C12骨骼肌细胞耗糖量(P<0.05)。5、使用RT-qPCR检测小鼠C2C12骨骼肌细胞mRNA表达,与模型组相比ELTF 可提高AMPK、GLUT4、IRS-1、Pparγ、PI3 Knase p85mRNA 表达量(P<0.05);使用Western Blot试验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ELTF各剂量组可显着提高AMPK表达量(P<0.05)、ELTF低剂量组可显着提高GLUT4表达量(P<0.05)、ELTF低、中、高剂量组可显着提高IRS-1表达量(P<0.05)、ELTF低剂量组可显着升高Ppary表达量(P<0.05)、ELTF低剂量组可提高PI3 Knasep85表达量。6、使用ELTF作用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小鼠28d,与空白对照组体重相比较,实验性Ⅱ型糖尿病模型组体重显着降低(P<0.05),ELTF高、中、低剂量组、二甲双胍组体重均降低,其中高、低剂量组差异显着(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模型组、ELTF高、中、低剂量组、二甲双胍组血糖均升高,差异显着(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组和ELTF高、中、低剂量组显着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糖尿病模型组TC、TG和LDL含量显着升高(P<0.05);HDL含量降低不显着(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ELTF高、中、低剂量组、二甲双胍组TC、TG、LDL、HDL含量均升高或降低不显着(P>0.05)。7、使用RT-qPCR检测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骨骼肌mRNA表达,与模型组相比 ELTF 可提高AMPK、GLUT4、IRS-1、Ppary、PI3 Knasep85mRNA 的表达量(P<0.05);使用Western Blot试验检测相关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ELTF高剂量组可显着提高AMPK表达量(P<0.05)、ELTF低、高剂量组可显着提高GLUT4表达量(P<0.05)、ELTF各剂量组可显着提高IRS-1表达量(P<0.05)、ELTF低剂量组可显着升高Ppary表达量(P<0.05)、ELTF高剂量组可提高PI3 Knasep85 表达量(P>0.05)。结论:1、蓝刺头黄酮的提取方案为无水乙醇、提取时间为120min、料液比为1:50、提取温度为65℃,实验得率为7.18%。蓝刺头醇提物经中空纤维素膜过滤,再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再用等体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次,再用乙醇处理30~80目聚酰胺粉过滤最终可得到纯度为84.8%的黄酮2、ELTF可显着增强由棕榈酸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型小鼠C2C12骨骼肌细胞的耗糖量。ELTF可改善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血脂情况,降低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有效的改善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素抵抗状态。3、ELTF可通过调节相关AMPK信号通路基因及蛋白的调控而改善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及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素抵抗。

王泽[10](2020)在《基于miR-34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201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球20-79岁的成人中约有4.63亿患有糖尿病,患病率为9.3%,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5.78 亿(10.2%)。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 T2DM发病的始动因素,并贯穿T2DM发展的全过程。积极改善IR成为治疗T2DM的关键策略。临床常用于改善IR的药物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往往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长期服用还可能出现失效现象。中医学在治疗T2DM方面具有鲜明的优势。中医理论认为,阴虚热盛是消渴病的基本病机。导师林兰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针对阴虚热盛型T2DM-IR确立了滋阴清热的基本治法,以其经验方—清润方(知母、黄柏、地骨皮等)为核心处方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清润方可减轻T2DM大鼠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改善IR状态,但其深层次的分子机制尚待进一步探索。大量研究证实,T2DM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体的低度炎症状态。炎症因子的释放可干扰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导致IR的发生。SIRT1/NF-κB信号通路在介导肝脏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croRNA)是非编码RNA中一类重要的基因调节家族,可通过与靶基因3’端完全或不完全互补结合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影响靶基因的表达。研究显示,多种microRNA在T2DM-IR中呈现异常表达,其中miR-34a与肝脏糖脂代谢失调密切相关。而miR-34a可作为SIRT1的上游,直接靶向负性调控SIRT1的表达。因此,本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miRN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探讨滋阴清热法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No.81573792)的资助下,以前期工作为基础,集中探讨miR-34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在T2DM肝脏IR发病中的作用及清润方的干预机制,以期进一步发掘有效的治疗靶点,为中医药防治T2DM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验依据。研究目的(1)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结合,研究清润方改善T2DM大鼠和IR-HepG2细胞IR的作用;(2)以miR-34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清润方改善T2DM-IR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体内实验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T2DM大鼠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润方高剂量组、清润方中剂量组、清润方低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干预8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分别于药物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第2、4、6、8周末记录大鼠体重并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于药物干预后的第7周末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GAUC)。干预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和肝组织,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氧化酶法和直接法检测血脂(TC、TG、HDL-C、LDL-C)水平,蒽酮法检测肝糖原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的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脏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肝组织miR-34a、SIRT1mRNA、NF-κBmRNA、IRS1mRNA、GLUT4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2)体外实验以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清润方干预HepG2细胞24h后,CCK8法检测清润方对HepG2细胞增值活性的影响,筛选清润方的干预浓度。采用1 ×10-6mol/L的胰岛素诱导36h建立IR-HepG2细胞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润方组和二甲双胍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葡萄糖消耗量,蒽酮法检测糖原含量,ELISA法检测TNF-α、IL-6 的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 SIRT1、NF-κB、IRS 1、GLUT4 蛋白表达水平,RT-PCR 法检测 miR-34a、SIRT1mRNA、NF-κBmRNA、IRS1mRNA、GLUT4mRNA的基因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向HepG2细胞转染miR-34a inhibitor,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相应的蛋白及RNA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体内实验(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TC、TG、LDL-C、FINS、HOMA-IR、GAU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肝糖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中剂量组大鼠第8周体重明显升高(p<0.05);清润方高剂量组第8周FBG水平明显降低(p<0.05);清润方低剂量组和清润方高剂量组FINS、HOMA-IR水平明显降低(p<0.05);清润方各剂量组GAUC水平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明显(p>0.05);清润方各剂量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清润方高剂量组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p<0.01);肝组织HE染色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和空泡变性,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出现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损伤及散在脂滴,清润方各剂量组其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高剂量组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清润方中剂量组和清润方高剂量组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IRT1、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IRS1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各剂量组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清润方高剂量组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清润方各剂量组SIRT1、IRS1蛋白表达水平有所上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miR-34a、NF-κB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SIRT1mRNA、IRS1mRNA、GLUT4mRNA 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高剂量组SIRT1mRNA、IRS1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NF-κB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清润方低剂量组和清润方高剂量组miR-34a表达水平下调,GLUT4mRNA表达水平上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2.体外实验(1)清润方干预HepG2细胞后对其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清润方干预浓度为5mg/mL时,细胞增殖活性仍为(94.15±6.23)%,选择此浓度作为清润方的工作浓度。1×10-6mol/L的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36h后,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明显减少(p<0.01),糖原含量明显降低(p<0.01),提示IR-HepG2细胞模型诱导成功。清润方干预后能提高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并能显着提高IR-HepG2细胞糖原含量(p<0.05)。(2)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NF-α 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组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SIRT1、IRS1、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组SIRT1、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IRS1蛋白表达水平上调,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iR-34a、NF-κB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SIRT1 mRNA、IRS1mRNA、GLUT4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润方组NF-κB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miR-34a表达水平下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SIRT1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IRS1mRNA、GLUT4mRNA表达水平上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miR-34a inhibitor转染HepG2细胞后,Western b1ot结果显示,与inhibitor-NC组比较,inhibitor组SIRT1、IRS1、GLUT4表达水平上调,NF-κB表达水平下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RT-PCR结果显示,与 inhibitor-NC 组比较,inhibitor 组 miR-34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SIRT1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IRS 1 mRNA、GLUT4mRNA表达水平上调,NF-κBmRNA表达水平上调,但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结论(1)清润方可减轻T2DM大鼠糖脂代谢紊乱,改善IR状态,缓解肝脏病理损伤;提高IR-HepG2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糖原合成能力,改善IR状态。(2)清润方改善T2DM肝脏IR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iR-34a的表达,激活SIRT1/NF-κB信号通路,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对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损伤,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实现的。

二、GLUT4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LUT4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糖心平胶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药效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心肌病的中医认识
        1 糖尿病心肌病中医病名
        2 糖尿病心肌病中医病因
        3 糖尿病心肌病中医病机
        4 糖尿病心肌病治则
        5 糖尿病心肌病论治
        6 小结与展望
    综述二 糖尿病心肌病现代研究进展
        1 糖尿病心肌病流行现状
        2 糖尿病心肌病病程特征
        3 糖尿病心肌病病理机制
        4 糖尿病心肌病诊断策略
        5 糖尿病性心肌病的干预策略
        6 小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糖心平胶囊网络药理学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糖心平胶囊对DCM的保护作用探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实验二 糖心平干预后大鼠心功能及对抗急性心肌缺血能力评价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实验三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糖心平胶囊药效机制探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结论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2)黄酒肽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黄酒
        1.1.1 黄酒概述
        1.1.2 黄酒的酿造过程
        1.1.3 黄酒中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1.1.4 酿造酒中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1.2 降血糖食源性活性肽研究进展
        1.2.1 糖尿病概述
        1.2.2 糖尿病的治疗药物
        1.2.3 食源性降血糖活性肽概述
    1.3 降血糖相关信号通路概述
        1.3.1 PI3K/Akt信号通路
        1.3.2 AMPK信号通路
        1.3.3 MAPK信号通路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不同地区黄酒肽理化性质分析及肽谱建立
    2.1 前言
    2.2 材料、仪器和试剂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肽浓度测定
        2.3.2 肽提取物制备
        2.3.3 肽分子量分布测定
        2.3.4 肽氨基酸组成分析
        2.3.5 高效液相串联质谱鉴定多肽
        2.3.6 L6 细胞实验基础操作
        2.3.7 L6 细胞模型的建立
        2.3.8 数据统计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地区黄酒中多肽含量比较
        2.4.2 不同地区黄酒肽分子量分布分析
        2.4.3 不同地区黄酒肽氨基酸组成分析
        2.4.4 不同地区黄酒肽谱的建立
        2.4.5 不同地区黄酒肽对L6 细胞增殖的影响
        2.4.6 不同地区黄酒肽对L6 细胞葡萄糖吸收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酒肽的分离纯化及降糖活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仪器和试剂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黄酒肽提取物制备
        3.3.2 阳离子交换色谱法
        3.3.3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
        3.3.4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3.3.5 L6 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检测
        3.3.6 L6 细胞内GLUT4 的检测
        3.3.7 数据统计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阳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黄酒肽提取物
        3.4.2 组分F1~F5 对L6 细胞葡萄糖吸收的影响
        3.4.3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黄酒肽提取物
        3.4.4 组分F1-1~F1-10 对L6细胞葡萄糖吸收的影响
        3.4.5 组分F1-2、F1-6及F1-7对L6 细胞内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3.4.6 组分F1-2、F1-6及F1-7对L6 细胞内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
        3.4.7 组分F1-2、F1-6及F1-7对L6 细胞内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3.4.8 组分F1-2、F1-6及F1-7对L6 细胞内GLUT4 易位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酒降糖活性肽的鉴定及机理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仪器和试剂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高效液相串联质谱鉴定多肽
        4.3.2 多肽的固相合成
        4.3.3 L6 细胞实验
        4.3.4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4.3.5 L6 细胞内信号通路的检测
        4.3.6 L6 细胞内GLUT4 的检测
        4.3.7 L6 细胞内信号通路抑制剂对葡萄糖吸收的影响
        4.3.8 数据统计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降糖活性肽组分鉴定结果分析
        4.4.2 黄酒肽对L6 细胞葡萄糖吸收的影响
        4.4.3 黄酒肽V6E和 L11D对 L6 细胞内Akt通路的影响
        4.4.4 黄酒肽V6E和 L11D对 L6 细胞内AMPK通路的影响
        4.4.5 黄酒肽V6E和 L11D对 L6 细胞内MAPK通路的影响
        4.4.6 黄酒肽V6E和 L11D对 L6 细胞内GLUT4 易位的影响
        4.4.7 黄酒肽V6E和L11D促葡萄糖吸收活性关键信号通路的确定
        4.4.8 黄酒肽降糖活性的分子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影响小鼠骨骼肌IL-6表达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冷应激
        1.1.1 冷应激的概述
        1.1.2 冷应激的影响
    1.2 O-GlcNAc糖基化修饰
        1.2.1 O-GlcNAc糖基化修饰与应激
        1.2.2 O-GlcNAc糖基化与能量代谢
    1.3 肌源性细胞因子IL-6
        1.3.1 肌源性IL-6 的概况
        1.3.2 骨骼肌分泌IL-6 的研究现状
        1.3.3 肌源性IL-6 所诱导的生化代谢反应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体外急性冷暴露模型的建立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3 统计分析
    2.2 急性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对IL-6 表达及代谢的影响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统计分析
    2.3 急性冷暴露下小鼠骨骼肌Ogt条件性敲除验证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法
        2.3.3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外急性冷暴露模型的建立
        3.1.1 不同时长冷暴露下C2C12 蛋白表达变化
        3.1.2 小鼠骨骼肌原代细胞分离及鉴定
        3.1.3 急性冷暴露对小鼠骨骼肌原代细胞的影响
    3.2 急性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调控IL-6 表达
        3.2.1 抑制剂模型构建
        3.2.2 冷暴露和O-Gl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对IL-6 表达的影响
        3.2.3 急性冷暴露下p38、JNK表达及磷酸化水平
        3.2.4 急性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对p65 表达的影响
        3.2.5 O-GlcNAc糖基化修饰调控p65 活性
        3.2.6 急性冷暴露对IL-1β、TNF-α水平的影响
        3.2.7 急性冷暴露下C2C12中GLUT-4 膜转位
        3.2.8 急性冷暴露下对C2C12中AMPK、GS的影响
    3.3 冷暴露下小鼠骨骼肌Ogt条件性敲除验证
        3.3.1 mKO小鼠在冷暴露下IL-6 表达与糖原变化
        3.3.2 冷暴露下mKO小鼠骨骼肌蛋白表达变化
        3.3.3 mKO小鼠在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调控p65 活性
4 讨论
    4.1 体外急性冷暴露模型的建立
    4.2 急性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通过NF-κB通路调控IL-6 表达
    4.3 急性冷暴露下小鼠骨骼肌Ogt条件性敲除验证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针药并用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大鼠子宫内膜miR-223/AKT/GLUT4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实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抑郁小鼠下丘脑神经元自噬及其介导的GLUT4表达的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理论探讨
    1.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研究概况
        1.1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1.2 自噬与抑郁症
    2.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2.2 中医治疗方案
    3.抑郁症肝郁脾虚证辨识
        3.1 肝脾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
        3.2 抑郁症之肝郁脾虚证
    4.自噬与肝郁脾虚证的关系
        4.1 自噬与肝郁
        4.2 自噬与脾虚
        4.3 自噬与肝郁脾虚证
    5.自噬与GLUT4 的关系
    6.逍遥散与肝郁脾虚证
第二章 实验研究
    实验一 肝郁脾虚证抑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材料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实验小鼠基本情况
        2.2 行为学测试结果
        3.讨论
    实验二 肝郁脾虚证抑郁小鼠下丘脑神经元自噬的改变及逍遥散的调控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材料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透射电镜(TEM)
        2.2 蛋白免疫印迹(WB)
        2.3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3.讨论
    实验三 肝郁脾虚证抑郁小鼠下丘脑神经元GLUT4 等葡萄糖代谢相关指标的改变及逍遥散的调控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材料与设备
        1.3 实验药物及处理方法
        1.4 实验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免疫荧光
        2.2 血清胰岛素
        2.3 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
        2.4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
        2.5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3.讨论
    实验四 自噬抑制剂对小鼠抑郁相关行为学的改变及逍遥散的调控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材料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实验小鼠基本情况
        2.2 行为学测试结果
        3.讨论
    实验五 自噬抑制剂对小鼠下丘脑神经元自噬和GLUT4 的改变及逍遥散的调控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材料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透射电镜
        2.2 免疫荧光
        2.3 血清胰岛素
        2.4 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
        2.5 蛋白免疫印迹(WB)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
        3.讨论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逍遥散治疗精神类疾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6)花椒麻味物质对2型糖尿病大鼠蛋白质代谢影响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索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花椒麻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1.1.1 花椒麻味物质概述
        1.1.2 花椒麻味物质的生理功效
    1.2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
        1.2.1 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
        1.2.2 激素分泌异常
        1.2.3 胰岛素抵抗
        1.2.4 脂质异位沉积
        1.2.5 炎症和氧化应激
        1.2.6 线粒体功能障碍
        1.2.7 内质网应激
    1.3 动物体内蛋白质合成代谢机制研究
        1.3.1 机体蛋白质合成代谢关键调控通路
        1.3.2 影响机体蛋白质合成代谢的因素
    1.4 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机制研究
        1.4.1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1.4.2 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关键调控因子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花椒麻味物质对2 型糖尿病大鼠机体基础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原料
        2.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花椒麻味物质的提取与制备
        2.2.2 花椒麻味物质灌胃溶液的配制
        2.2.3 试验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分组
        2.2.4 指标分析测定方法
    2.3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受试物花椒麻味物质含量的测定
        2.4.2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体重的影响
        2.4.3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2.4.4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
        2.4.5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OGTT的影响
        2.4.6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2.4.7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血浆血脂水平的影响
        2.4.8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血浆中血浆蛋白的影响
        2.4.9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血浆尿素氮和肌酐的影响
        2.4.10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血浆激素的影响
        2.4.11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血浆中炎症因子的影响
        2.4.12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肝脏酶活的影响
        2.4.13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2.5 讨论
    2.6 结论
第3章 花椒麻味物质对2型糖尿病大鼠组织内氨基酸含量以及氨基酸运载体mRNA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动物材料
        3.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氨基酸标准溶液的制备
        3.2.2 氨基酸的衍生
        3.2.3 液相色谱条件
        3.2.4 组织中氨基酸运载体mRNA表达测定
    3.3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血浆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4.2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空肠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4.3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肝脏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4.4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骨骼肌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4.5 不同组织内氨基酸水平的多元数据分析
        3.4.6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空肠中氨基酸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
        3.4.7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肝脏中氨基酸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
        3.4.8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骨骼肌中氨基酸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
    3.5 讨论
    3.6 结论
第4章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蛋白质合成代谢紊乱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动物材料
        4.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RT-qPCR
        4.2.2 Western Blot
    4.3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肝脏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4.2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4.3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5 讨论
    4.6 结论
第5章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蛋白质分解代谢紊乱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动物材料
        5.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5.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RT-qPCR
        5.2.2 Western Blot
    5.3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骨骼肌MSTN和 MyoD表达量的影响
        5.4.2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骨骼肌MuRF1表达量的影响
        5.4.3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骨骼肌MAFbx表达量的影响
        5.4.4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骨骼肌FoxOs表达量的影响
        5.4.5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骨骼肌NFκB表达量的影响
        5.4.6 花椒麻味物质对T2DM大鼠骨骼肌TNF-α表达量的影响
    5.5 讨论
    5.6 结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藤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新食品原料藤茶的药用研究进展
        一、藤茶的中药属性研究
        二、藤茶的化学成分分析
        三、藤茶的药理作用研究
        四、结语
    综述二 2型糖尿病IR和骨骼肌在IR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一、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和IR
        二、影响IR的因素
        三、骨骼肌参与IR的机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藤茶总黄酮对自发性糖尿病ZDF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小结
    实验二 藤茶总黄酮对自发性糖尿病ZDF大鼠骨骼肌IR的作用机制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小结
    实验三 藤茶总黄酮调节C2C12成肌细胞IRS-1/PI3K p85/AKT/GLUT4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小结
讨论
结语
创新点与不足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8)PCOS患者子宫内膜上TNF-α、GLUT4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肥胖对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9)蓝刺头黄酮对C2C12骨骼肌细胞和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素抵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黄酮
        1.1.1 调节糖代谢
        1.1.2 调节脂代谢
        1.1.3 抗氧化作用
        1.1.4 其他作用
        1.1.5 蓝刺头(黄酮)研究现状
    1.2 糖尿病
        1.2.1 糖尿病
        1.2.2 糖尿病治疗现状
        1.2.2.1 西医临床应用
        1.2.2.2 中医临床应用
        1.2.3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概况
    1.3 胰岛素转导相关信号通路
        1.3.1 胰岛素转导相关信号通路mRNA
        1.3.2 胰岛素转导相关信号通路蛋白
    1.4 研究意义及目的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的
2 蓝刺头黄酮提取与纯化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1.1 药品
        2.1.1.2 仪器
        2.1.1.3 试剂
        2.1.2 方法
        2.1.2.1 蓝刺头黄酮的鉴定
        2.1.2.2 蓝刺头黄酮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2.1.2.3 总黄酮得率
        2.1.2.4 单因素试验
        2.1.2.5 响应面优化试验设计
        2.1.2.6 蓝刺头黄酮的纯化
        2.1.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及分析
        2.2.1 蓝刺头黄酮的提取
        2.2.1.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2.1.2 响应面优化试验
        2.2.1.3 最佳工艺条件的预测和检验
        2.2.2 蓝刺头黄酮的鉴定
        2.2.3 蓝刺头黄酮的纯化
        2.2.3.1 标准曲线绘制
        2.2.3.2 样品测试
    2.3 讨论
3 C2C12小鼠成肌细胞的培养、分化及细胞胰岛抵抗模型的构建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1.1 试验细胞
        3.1.1.2 主要试剂
        3.1.1.3 主要仪器
        3.1.2 方法
        3.1.2.1 C2C12骨骼肌细胞培养
        3.1.2.2 细胞毒性试验
        3.1.2.3 PA对C2C12骨骼肌细胞安全浓度筛选
        3.1.2.4 葡萄糖消耗实验
        3.1.2.5 数据分析
    3.2 结果及分析
        3.2.1 C2C12成肌细胞培养与分化的结果
        3.2.2 PA对C2C12骨骼肌细胞安全浓度筛选的结果
        3.2.3 葡萄糖消耗试验的结果
    3.3 讨论
4 蓝刺头黄酮对胰岛素抵抗骨骼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1.1 试验细胞
        4.1.1.2 试验仪器
        4.1.1.3 主要试剂
        4.1.1.4 主要试剂配制
        4.1.2 方法
        4.1.2.1 ELTF对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安全浓度的筛选
        4.1.2.2 ELTF对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
        4.1.2.3 统计学处理
    4.2. 结果及分析
        4.2.1 ELTF对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安全浓度筛选的结果
        4.2.2 ELTF对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葡萄糖消耗影响的结果
    4.3 讨论
        4.3.1 ELTF对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安全浓度筛选
        4.3.2 ELTF对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葡萄糖消耗
5 蓝刺头黄酮对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胰岛素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1.1 实验用细胞
        5.1.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5.1.1.3 主要试剂
        5.1.1.4 主要试剂配制
        5.1.2 方法
        5.1.2.1 RT-qPCR检测ELTF对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5.1.2.1.1 细胞处理
        5.1.2.1.2 细胞总RNA的提取
        5.1.2.1.3 细胞总RNA质量检测
        5.1.2.1.4 细胞总RNA反转录为cDNA
        5.1.2.1.5 引物设计
        5.1.2.1.6 RT-qPCR扩增反应
        5.1.2.1.7 RT-qPCR数据处理及分析
        5.1.2.2 Western Blot检测ELTF对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5.1.2.2.1 细胞处理
        5.1.2.2.2 蛋白提取
        5.1.2.2.3 蛋白浓度测定
        5.1.2.2.4 蛋白变性
        5.1.2.2.5 实验前准备工作
        5.1.2.2.6 Western blot实验步骤
        5.1.2.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5.2 结果及分析
        5.2.1 RT-qPCR检测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结果
        5.2.1.1 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中AMPK mRNA表达的结果
        5.2.1.2 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中GLUT4 mRNA表达的结果
        5.2.1.3 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中IRS-1 mRNA表达的结果
        5.2.1.4 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中Pparaγ mRNA表达的结果
        5.2.1.5 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中PI3 Knase p85 mRNA表达的结果
        5.2.2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的结果
        5.2.2.1 BCA的标准曲线
        5.2.2.2 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中AMPK蛋白表达量的结果
        5.2.2.3 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中GLUT4蛋白表达量的结果
        5.2.2.4 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中IRS-1蛋白表达量的结果
        5.2.2.5 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中Pparaγ蛋白表达量的结果
        5.2.2.6 胰岛素抵抗C2C12骨骼肌细胞中PI3 Knase p85蛋白表达量的结果
    5.3 讨论
6 蓝刺头黄酮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的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1.1 动物
        6.1.1.2 主要试剂
        6.1.1.3 主要仪器设备
        6.1.2 方法
        6.1.2.1 Ⅱ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构建
        6.1.2.2 药物干预对实验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体重的测定
        6.1.2.3 药物干预对实验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空腹血糖的测定
        6.1.2.4 药物干预对实验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TC、TG、HDL、LDL的测定
        6.1.3 数据分析
    6.2 结果及分析
        6.2.1 药物干预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行为学观察
        6.2.2 成模率与死亡率
        6.2.3 药物干预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体重的影响
        6.2.4 药物干预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
        6.2.5 药物干预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TC、TG、HDL、LDL的影响
    6.3 讨论
7 蓝刺头黄酮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胰岛素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1.1 骨骼肌
        7.1.1.2 试验仪器及设备
        7.1.1.3 主要试剂
        7.1.1.4 主要试剂配制
        7.1.2 方法
        7.1.2.1 RT-qPCR检测ELTF对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7.1.2.1.1 肌肉组织总RNA的提取
        7.1.2.1.2 肌肉组织总RNA质量检测
        7.1.2.1.3 肌肉组织总RNA反转录为cDNA
        7.1.2.1.4 引物设计
        7.1.2.1.5 RT-qPCR扩增反应
        7.1.2.2 Western Blot检测ELTF对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7.1.2.2.1 组织处理
        7.1.2.2.2 蛋白提取
        7.1.2.2.3 蛋白浓度测定
        7.1.2.2.4 蛋白变性
        7.1.2.2.5 实验前准备工作
        7.1.2.2.6 Western blot实验步骤
        7.1.2.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7.2 结果及分析
        7.2.1 RT-qPCR检测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结果
        7.2.1.1 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中AMPK mRNA表达的结果
        7.2.1.2 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中GLUT4 mRNA表达的结果
        7.2.1.3 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中IRS-1 mRNA表达的结果
        7.2.1.4 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中Pparaγ mRNA表达的结果
        7.2.1.5 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中PI3 Knase p85 mRNA表达的结果
        7.2.2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的结果
        7.2.2.1 BCA标准曲线
        7.2.2.2 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中AMPK蛋白表达量的结果
        7.2.2.3 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中GLUT4蛋白表达量的结果
        7.2.2.4 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中IRS-1蛋白表达量的结果
        7.2.2.5 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中Pparaγ蛋白表达量的结果
        7.2.2.6 实验性Ⅱ型糖尿病小鼠骨骼肌中PI3 Knase p85蛋白表达量的结果
    7.3 讨论
8 结论
9 论文的创新点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10)基于miR-34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microRNA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研究进展
        1 microRNA概述
        2 microRNA与胰岛素信号转导系统
        3 microRNA与糖脂代谢紊乱
        4 microRNA与炎症反应
        5 小结与展望
    综述二: 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1 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理论认识
        2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概况
        3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 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体内实验研究
        实验一 清润方对T2DM大鼠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 清润方改善T2DM大鼠肝脏胰岛素抵抗作用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体外实验研究
        实验三 清润方对IR-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作用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四 清润方改善IR-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作用的机制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四、GLUT4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糖心平胶囊治疗糖尿病心肌病药效及机制[D]. 李晓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黄酒肽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D]. 周梦洁. 浙江大学, 2021(01)
  • [3]冷暴露下O-GlcNAc糖基化修饰影响小鼠骨骼肌IL-6表达的机制[D]. 胡亚婕.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
  • [4]针药并用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大鼠子宫内膜miR-223/AKT/GLUT4信号通路的影响[D]. 陈婷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抑郁小鼠下丘脑神经元自噬及其介导的GLUT4表达的调控作用[D]. 杨芙蓉.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花椒麻味物质对2型糖尿病大鼠蛋白质代谢影响的机制研究[D]. 魏鲟钰. 西南大学, 2021(01)
  • [7]藤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D]. 李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PCOS患者子宫内膜上TNF-α、GLUT4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D]. 殷婷.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9]蓝刺头黄酮对C2C12骨骼肌细胞和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素抵抗作用及机制研究[D]. 郝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10]基于miR-34a调控SIRT1/NF-κB信号通路探讨清润方改善2型糖尿病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D]. 王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GLUT4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