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C对EPDM/PP阻燃效果的影响

TBC对EPDM/PP阻燃效果的影响

一、TBC对EPDM/PP阻燃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雅煊[1](2021)在《动态硫化IIR/PP型TPV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V)英文为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s,是指由橡胶相、树脂相以及配合体系共同组成,采用动态全硫化技术进行加工,橡胶发生全硫化交联反应并被强劲的剪切力破碎成大量粒径小于2μm的微米级颗粒,均匀地分散在连续的热塑性树脂基体中,兼具热塑性塑料的加工特性和传统热固性橡胶的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并在汽车配件领域、电子电器领域、建筑材料领域、食品包装领域以及医疗材料等领域有着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本课题以两步动态硫化法成功制备聚丙烯/丁基橡胶热塑性硫化胶,通过配方的调整以及反应机理的选择,探究IIR/PP型TPV不同橡塑比例和硫化体系对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同时以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IIR/PP型TPV进行模型构建以及运行计算,与实验测试结果相结合,发现橡塑比例为60/40时,IIR/PP型TPV相容性最好,Payne效应最小,橡胶相IIR和塑料相PP有着最好的界面作用,在保证硬度和拉伸强度的同时提高断裂伸长率,但橡胶相IIR对塑料相PP的结晶有阻碍作用,IIR所占质量分数越大,熔融温度越低。对于硫化体系不同的IIR/PP型TPV,研究结果表明,PRV-TPV具有更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气密性高于硫磺硫化体系,Payne效应低,加工流动性能更好,橡胶相IIR在塑料相PP中的分散性更好,分散粒径更小,不易团聚,在多个方面具有更为理想的优异性能。制备纳米级OMMT/IIR/PP复合材料,研究OMMT含量与橡塑比对OMMT/IIR/PP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以及宏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蒙脱土的加入量为20phr时,拉伸强度达到峰值,Payne效应最小,可提高体系的结晶温度,同时加入OMMT可提高IIR/PP TPV的阻尼性能和阻尼温域,当蒙脱土的添加含量为20phr时,tanδ峰值最高,tanδ>0.3的有效阻尼温度区域最大,此时的阻尼性能最好。OMMT含量一定时,当橡塑比例为60/40时,OMMT填料与橡胶微球在塑料机体中分散性最好,Payne效应最弱,体系中橡胶相IIR,塑料相PP以及OMMT之间的相容性达到了最佳水平;当橡胶相含量上升,填料蒙脱土对OMMT/IIR/PP复合材料结晶的促进作用不及橡胶相对结晶的抑制作用,使结晶度下降,体系的熔融温度下降。

闫闯[2](2020)在《改性氢氧化镁及复配型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氧化镁(MH)是一种迅速发展的环境友好型无机阻燃添加剂之一,具有阻燃、填充、抑烟三重作用,然而其与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容性不佳,在聚合物中不容易分散而造成团聚现象,与聚合物基体缺乏亲和力,因此需要对氢氧化镁粒子进行超细化处理或表面修饰。本论文采用溶液改性法、共混涂覆法、接枝改性三种表面处理技术,分别在不同工艺下将改性剂化学包覆、物理涂覆、接枝在粒子表面,以改善其与聚合物相容性。系统研究了改性氢氧化镁制备工艺对改性体结构、表面性质的影响,以及在天然胶、丁苯胶、乙丙胶中的应用规律。首先分别研究了改性剂及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偶联剂对氢氧化镁完成初步表面改性,得到改性剂包覆的氢氧化镁改性体,然后通过溶液聚合反应,在初步改性的基础上进行接枝改性,得到氢氧化镁接枝改性体。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氢氧化镁的表面性质明显改善,接枝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改性后其表面亲水性明显减弱,活化指数也相应提高。将制备的氢氧化镁改性体应用于天然橡胶(NR)中,研究结果表明,填充改性氢氧化镁的天然胶明显改善了加工过程、硫化过程、动静态力学性能和分散性等。研究了氢氧化镁与多种无卤配合体系的协同作用,各组分之间相互配合通过发生反应或促进作用改善了NR的综合性能。相比于单纯的氢氧化镁,NR协效配方的加工流动性、机械性能提升,改性和复配改善了与NR基体的相容性。单一的氢氧化镁阻燃效率较低,而因复配体系具有协同作用,阻燃性能均较为优异,而且残炭表面更加致密紧凑,其中含磷复配体系阻燃性能较好。将经过涂覆改性的氢氧化镁改性体应用于丁苯橡胶(SBR)和乙丙橡胶(EPDM)中。研究结果表明,在SBR和EPDM中氢氧化镁改性体对硫化过程和加工性能有不同程度改善,对动静态力学性能有较大提升,同时使胶料残余炭量增加,燃烧速度减缓,阻燃性能提高,改性粒子在橡胶基体中表面浸润效果更好,其中硅烷改性氢氧化镁的微观分散性最优异。

王蒙[3](2018)在《无卤阻燃EPDM/PP动态硫化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EPDM/PP动态硫化胶(EP-TPV)是目前用量最多的一种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候性,同时加工简便、成本较低以及可回收利用等特点使其在汽车、建筑、电子及日用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EP-TPV极易燃烧,对于阻燃要求较高的领域其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本文首先采用一步法制备出EP-TPV,考察了橡塑比、交联剂含量以及充油对体系微观形貌、凝胶含量、动静态力学、结晶、热力学及流变性能等性能的影响,寻求最佳工艺配方;其次,以三聚氰胺磷酸盐(MP)和季戊四醇(PRE)为原料,采用复配和反应挤出两种方式对EP-TPV进行阻燃,研究了FR对EP-TPV性能的影响,并对两种方式制备的阻燃型EP-TPV进行了对比;最后,选取硼酸锌(ZB)、有机蒙脱土(OMMT)及可膨胀石墨(EG)对上述阻燃型EP-TPV进行协效阻燃研究,重点考察协效剂种类和含量对体系力学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探讨协效阻燃机理。研究表明:(1)动态硫化使得EPDM颗粒细化且均匀分布在PP树脂中,橡塑比增加,EP-TPV体系凝胶含量和复数粘度上升,压缩永久形变、储能模量以及硬度下降,橡塑比为40/60时体系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达到极值20.5 MPa和554%;DCP含量能够影响EP-TPV的交联密度,DCP含量为1.2 wt%时EP-TPV的力学性能最好;环烷油促进了EPDM和PP分子链的运动,体系熔融状态下的复数粘度、储能模量以及损耗模量降低,EPDM硫化的效率提升,断裂伸长率增加,但材料拉伸强度和硬度下降;此外,EPDM和环烷油都能够阻碍PP的结晶,而DCP可以导致PP分子链部分交联或者降解,从而影响其结晶。(2)当MP和PER的摩尔配比为1.8时反应挤出过程产率最高达75.45%,摩尔比为1.6或1.8时阻燃母粒热稳定性较好,残碳率高;FR含量较高(大于25wt%),FR粒子易团聚,体系力学性能下降显着;FR粒子能够阻碍EPDM和PP分子链的运动,体系刚性提升,熔融状态下的复数粘度、储能模量以及损耗模量上升,但PP的结晶能力下降;FR含量的增加,阻燃型EP-TPV的热稳定性提升,残碳量增加,并倾向于形成连续致密的炭层结构,体系阻燃性能提升;当FR含量为35 wt%时体系阻燃性较好,UL-94测试达到V-0级;此外,相较于反应型,复配型FR的成碳效率低,阻燃效果差。(6)协效剂的加入使得体系刚性、储能模量及弯曲强度进一步提升,但断裂伸长率下降明显,少量ZB和OMMT的添加对体系力学性能影响较低,而EG则能够显着降低体系的力学性能;协效剂能够提升阻燃型EP-TPV的热稳定性,体系残碳率增加显着;OMMT协效体系形成的炭层稳定性差,协效阻燃效果不佳;少量EG的添加可以有效延缓EPDM/PP硫化胶体系燃烧,HRR和SPR明显下降;ZB的加入促使燃烧过程致密炭层结构的形成,协效阻燃效果好,当ZB含量为6 wt%时,体系达到V-0级且力学性能下降较小,适宜于EP-TPV的协效阻燃。

陆佳俊[4](2017)在《PVDF/PTW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热塑性弹性体是一组特殊的高性能材料,它可以像热塑性塑料一样熔融加工,但在室温下可以呈现橡胶的韧性和弹性,并且可以重复成型加工的一类新型多功能材料,热塑性弹性体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及可重复加工性,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动态硫化制备热塑性弹性体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对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通用塑料/橡胶共混物上,但这些热塑性材料很难满足在严苛环境中的使用要求,因此,具有特殊优异性能的塑料和橡胶的共混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选用可以利用常规熔融共混加工的特种塑料聚偏氟乙烯(PVDF)为塑料相、具有优异耐低温性和粘附性的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为橡胶相,采用动态硫化制备热塑性动态硫化弹性体。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1)PVDF/PTW共混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相容性研究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VDF/PTW共混物,通过X-射线衍射(XRD)、全反射傅里叶红外(ATR-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TGA)、动态热力学分析(DMA)、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热稳定性、动态机械性能以及形貌特征,并且利用流变仪考察了两者的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纯PVDF的晶型以α晶型为主,PTW的加入并没有改变PVDF的晶型结构。与纯PVDF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比,PVDF/PTW共混物中PVDF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向高温移动,这表明,PVDF与PTW间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共混物中PVDF球晶粗糙度及环带间距的变大进一步说明了PVDF与PTW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从流变分析可以看出,在均相区,不同温度下,共混体系的动态模量利用时温叠加原理,通过水平位移就可以很好地叠加在一起,无论是储能模量还是损耗模量,在低频末端均近似地符合经典低频末端标度关系;在相分离区,动态模量偏离了经典的低频末端标度关系,其中储能模量的偏离尤为明显,从而导致了时温叠加原理的“失效”,相应的Han图、vGP图也表现出不同于均相体系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响应均可以表征共混体系的相容性,表明在研究的一系列PVDF/PTW配比(100/0、90/10、70/30、50/50、30/70、10/90、0/100 w/w)中,当PVDF/PTW=90/10时,两者的相容性较好,SEM也证实了这个结论。(2)反应性增容PVDF/PTW共混物界面粘结性评估随着体系中PTW含量的增加,PVDF与PTW相容性变差,由于PVDF与PTW间的相互作用较弱,界面粘结力较小,因此,会形成两相结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作为一种反应性增容剂,可以用来提高PVDF与PTW间的相容性。为了阐明PVDF与PTW界面粘附性,研究了不同的PBS用量对PVDF与PTW间的界面粘结力的影响,同时对PVDF/PTW共混物进行了形貌结构、流变行为和机械性能等的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PBS发挥了反应性增容的作用,PBS的加入使得PVDF与PTW间的界面粘附性有了明显提高。当体系中PBS的用量增加到7%时,PVDF与PTW间的界面粘结性出现了非常显着的提高。此外,这些实验现象与PBS在PVDF/PTW界面间的界面活性是相符合的,这归因于PBS与PTW熔融加工过程中在PVDF与PTW界面间原位反应生成PTW-g-PBS,同时PBS上的羰基与PVDF之间存在强的偶极矩作用,这样PBS能显着提高PVDF与PTW间分子间相互作用,从而降低两相间的界面张力。总之,理解和评估PVDF与PTW界面粘附性是制备具有优异的性能PVDF/PTW基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关键。(3)动态硫化PVDF/PTW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通过向PVDF/PTW(30/70)共混物中加入增容剂PBS,硫化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采用动态硫化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热塑性动态硫化弹性体(TPV)。对所制得的TPV进行了形态结构、流变行为、热性能、结晶行为及机械性能的研究。流变分析表明,通过向共混物中添加硫化剂KH602,共混物在低频区末端体现出类似于固体物质的性质,共混物的复数粘度和动态模量随着硫化剂用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微观形貌分析表明,未交联的共混物呈“海-岛”结构,随着硫化剂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微观形貌逐渐发生变化,当体系中加入2%KH602后,出现了双连续相结构;DSC分析表明,加入硫化剂KH602后,PVDF和PTW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均呈现下降趋势;DMA分析表明,加入少量的KH602后,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向高温移动,储能模量增加。总而言之,所制得的TPV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即高的拉伸强度、较大的断裂伸长率以及出色的回弹性。

谭莲影[5](2016)在《橡胶无卤阻燃配方研究及其在风挡产品上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单组份无卤阻燃剂、阻燃复配体系以及新型纳米阻燃材料制备阻燃三元乙丙(EPDM)橡胶,并对其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以期开发出满足要求的风挡阻燃配方,评估其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采用单组份氢氧化铝(Al(OH)3)、可膨胀石墨(EG)填充EPDM橡胶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l(OH)3或可膨胀石墨的加入,可使EPDM橡胶的峰值热释放速率(peak HRR)、总释放热(THR)、总生烟量(TSR)、最大平均热释放速率(MARHE)、烟密度等指标明显降低,且随着用量的增加,阻燃、抑烟性能提升,拉伸强度下降,当Al(OH)3用量为80份(质量份)或EG用量为20份(质量份)时,综合性能最佳。采用膨胀体系(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及其与笼形低聚硅倍半氧烷(POSS)复配改性EPDM橡胶,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膨胀体系APP/PER/MEL的三者配比非常重要,其中三者比例为24:13:13时阻燃和抑烟性能达到最佳。在此基础上添加OVP,可使EPDM/POSS/IFR纳米杂化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明显提升,残炭率增加,并在燃烧过程中形成致密碳层,有效地隔质、隔热;且OVP用量越大,体系的HRR、THR、MARHE及Ds越小,拉伸强度越高。制备不同类型及用量的EPDM/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并以EPDM/OMMT纳米复合材料为基础,加入EG、Al(OH)3或POSS等阻燃剂制备多元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EPDM橡胶不能与未改性的Na+-MMT插层,但可与OMMT插层,所得的EPDM/OMMT纳米复合材料HRR、THR及Ds等明显降低,且OMMT用量越多,阻燃抑烟性能越好,最后趋于稳定。另外,在EPDM/OMMT纳米复合材料中加入EG或Al(OH)3或POSS均可降低HRR、THR、MARHE及Ds等指标,加入POSS可使拉伸强度显着提升;添加EG、Al(OH)3的复合材料可满足欧标EN45545-2以及DIN5510-2要求,拉伸强度、老化、屈挠等性能满足风挡使用要求。采用EPDM/OMMT/EG纳米复合材料及EPDM/OMMT/Al(OH)3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的风挡可满足其对胶料及产品的技术要求。并在橡胶材料的力学性能、耐候性能、防火性能、耐黄变性方面优于国外样品,可工程化应用。

李阳一[6](2014)在《EPDM-POE/PP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固定橡塑比为EPDM-POE/PP(70/30)的条件下,通过加入不同用量交联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双2,5)和助交联剂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以及滑石粉制备EPDM-POE/PP弹性体。对该体系进行了力学性能、交联密度、结晶性能以及流变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其次还研究了DCP、马来酸酐和热塑性弹性体对聚乙烯醇缩丁醛(PVB)/PP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橡塑比EPDM-POE/PP条件下,DCP的用量为1.5phr时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佳;而在加入双2,5体系中,双2,5的最佳用量为2.0phr。在以上两个体系中分别添加TAIC,其用量均为1.5phr时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佳;在滑石粉体系中,滑石粉用量为12phr时力学性能最好。通过核磁共振测试得知,不同用量DCP的加入,弹性体的交联密度是先增加后减小的,在用量为1.5phr时交联密度最大。体系的黏度随着DCP用量的增加是逐渐减小的。而在不同体系中,加入双2,5后体系的交联密度最大。DSC分析可知,DCP和双2,5的加入,使体系的成核速率增加,起到了成核剂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结晶,而过量交联剂的加入导致交联密度过大,从而粘度增加,链段运动能力降低,规整堆砌困难,成核速率下降。通过对体系进行流变分析,对于其黏弹性性能的测定,随着频率的增加,各体系的黏弹性是逐渐增大的;一定用量助剂的加入使体系的黏性和弹性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在PVB/PP体系中,DCP用量为2.0phr时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而马来酸酐的加入使体系的交联密度增大。在添加热塑性弹性体的体系中,加入离子键聚合体沙林后体系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李杰[7](2013)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荧光标记物的设计与合成》文中研究指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简称POPs)是指具有高毒性,长期残留性、难降解、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并能够通过大气、水、生物体等各种环境介质等长距离迁移的有机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具有严重危害。五氯苯酚(PCP)、八氯苯乙烯(OCS)、三(2,3-二溴丙基)异氰酸酯(TBC)结构稳定,具有生物累积性,毒性大,具有POPs的性质,是POPs的候选物质。与常规理化分析技术相比,荧光免疫分析法具有取样量少、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速、分析容量大、分析成本低等优点,是最有效的POPs快速分析技术之一。因此,我们针对POPs荧光免疫分析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了以上几种POPs的荧光标记物合成的研究。本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Williamson成醚反应、Sonogashira偶联反应以及其他一系列反应,合成了分别以香豆素衍生物、1,8-萘二酸酐衍生物作为荧光标记物的五氯苯酚。(2)选用廉价易得的丙炔醇和五氯硝基苯为原料通过重氮化反应、碘置换重氮基反应、Sonogashira偶联等一系列反应,制备八氯苯乙烯的荧光标记物,合成了用香豆素衍生物和8-羟基喹啉衍生物标记的八氯苯乙烯。(3)通过Claisen重排反应成功合成了重要中间体化合物,并且优化了反应的条件,产率提高到69%,为引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荧光标记的三(2,3-二溴丙基)异氰酸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合成了三种分别以香豆素衍生物、1,8-萘二酸酐衍生物、8-羟基喹啉衍生物标记的三(2,3-二溴丙基)异氰酸酯。

张辉,常小刚[8](2012)在《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文中提出综述了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历程、市场情况以及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由EPDM和PP通过动态硫化技术制备而成,在室温下具有橡胶的高弹性,在加工温度下具有塑料的流动性。在性能上,EPDM/PP热塑性弹性体受加工设备、共混工艺、配合体系的综合影响。

聂芹[9](2012)在《抗紫外光老化阻燃聚丙烯的研究》文中提出聚丙烯(PP)因其综合性能优良,而广泛应用于家电、建筑和汽车等领域,但是其自身易燃且耐紫外光老化性不好,从而限制其使用范围。本文采用PP为基体,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EPDM-g-MAH)为弹性体,溴系阻燃剂和膨胀阻燃剂(IFR)为阻燃剂,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UV531、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为紫外光稳定剂,以及协效剂海泡石(SP)制备了抗紫外光老化阻燃PP复合材料。研究了阻燃剂、弹性体、HALS对PP阻燃、力学和光老化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一步研究了阻燃PP体系的热分解性能和残炭形貌,采用傅立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仪(ATR-FTIR)研究了抗紫外光老化阻燃PP体系的紫外光氧化降解性能,为制备高性能的抗紫外光老化阻燃PP复合材料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比较了八溴醚、八溴双酚S醚两种阻燃剂对PP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八溴双酚S醚阻燃PP体系的阻燃和力学性能较好,但是体系的冲击强度很低;采用EPDM对八溴双酚S醚阻燃PP体系进行增韧,研究发现少量的EPDM可以使体系冲击强度提高,同时能保持体系的极限氧指数(LOI)值不变,但是当EPDM用量大于3wt%时,由于八溴双酚S醚对EPDM的阻燃失效,导致体系阻燃性能下降。其次比较了EPDM和EPDM-g-MAH对PP/IFR体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EPDM-g-MAH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显着;通过在PP/EPDM-g-MAH/IFR体系中添加SP,在不增大IFR用量的情况下,材料的LOI有明显提高,残炭率增加,阻燃效率明显改善。SP和氧化锌的加入促进了APP/PER膨胀阻燃剂在PP体系中的交联成炭作用。由于SP与PP相容性不好,通过SP表面处理调节PP与SP的界面性能,研究表明,硅烷改性后的SP提高了SP与PP基体的相容性,体系的LOI值从29提高到32。八溴S醚在紫外光照射下会产生Br,可与PP生成烷基自由基,而IFR中的多聚磷酸胺在光照下易分解成焦磷酸盐,所以八溴双酚S醚和IFR的加入均会加快PP的光降解速率;而复合光稳定剂的加入,均减缓了PP、八溴双酚S醚和IFR的光降解速率。在八溴S醚阻燃PP体系中,主要是由于体系中加入的HALS碱性较弱,与八溴S醚光老化时释放的HBr对抗性不明显。而在IFR阻燃PP体系中,IFR不会影响HALS的光稳定性。在PP/IFR体系中添加SP后,发现SP对体系具有一定的抗紫外光老化作用,且SP主要在紫外光照射的初期起到一定的延缓PP和IFR光氧化降解的作用。当加入复合光稳定剂后,SP主要在材料老化后期发挥一定的光稳定作用。

何绍坚[10](2011)在《耐析出抗紫外老化阻燃聚丙烯及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文中研究说明聚丙烯(PP)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通用塑料,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由于它易燃烧的特点,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对PP进行阻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含卤阻燃PP体系主要采用多溴联苯醚或者十溴二苯乙烷等含溴化合物与三氧化二锑复配体系为阻燃剂,此类阻燃剂虽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但容易析出,添加量较大,需要添加协效阻燃剂,耐老化性能不佳等。随着目前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低卤、防析出、耐老化性能的高效阻燃聚丙烯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采用新型环保磷-氮-溴复合阻燃剂FR6000为阻燃剂阻燃聚丙烯及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制备了综合性能良好的阻燃PP体系;并将其与传统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TDE)、八溴醚(TBAB)和三(2,3-二溴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BC)阻燃PP体系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抗紫外老化性能和耐析出进行对比。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第一、对比研究了阻燃剂FR6000、TDE、TBAB和TBC阻燃PP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各阻燃体系的力学性能相当,阻燃性能方面只有PP/TDE体系不能达到V2阻燃效果,两次燃烧时间之和超过30s。此外,PP/FR6000体系的溴含量远远低于其它阻燃体系,仅为4100ppm;第二、研究了不同FR6000用量对PP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FR6000用量为2.0wt%时,PP/FR6000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最佳。其中,氧指数为29.0%,两次燃烧时间之和12s;第三、研究了各阻燃体系的热稳定性能、抗紫外老化性能和耐析出性能。TGA分析结果表明:FR6000阻燃体系TGA测试的To、Tt和TP比其他阻燃体系高,质量残余率较大,耐热性较好;QUV测试结果表明,PP/FR6000紫外老化测试前后的色差变化远远小于其他阻燃体系,△E仅有15.9;其在QUV 48h后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和熔融指数等性能上均优于其它体系,变化幅度分别为7.3%、4.2%和8.7%;恒温恒湿测试及FTIR结果显示:耐析出性能顺序TBAB<TBC<TDE<FR6000;FR6000阻燃PP在168h恒温恒湿测试过程,红外光谱图没有明显变化,耐热性和耐析出性较好;第四、研究了阻燃剂FR6000、TDE、TBAB和TBC阻燃聚丙烯/滑石粉(PP/Tal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耐析出性能和抗紫外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各阻燃PP/Tal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接近,并都能达到离火即熄的难燃级别;但Talc的加入恶化了阻燃PP的耐析出性能,不同阻燃剂的耐析出顺序为TBAB<TBC<TDE<FR6000;然而,添加Talc有利于改善阻燃PP的抗紫外老化性能,不同阻燃剂的抗紫外老化性能顺序为TBAB<TBC<TDE<FR6000。其中,FR6000阻燃PP/Talc复合材料48h紫外老化测试前后的色差变化小于其他阻燃体系,△E仅有11.2,其在QUV 48h后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和熔融指数等力学性能上均优于其它体系,变化幅度分别为13.4%、13.6%和10.6%。

二、TBC对EPDM/PP阻燃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BC对EPDM/PP阻燃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动态硫化IIR/PP型TPV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TPV概述
        1.1.1 TPV定义
        1.1.2 TPV的应用
        1.1.3 TPV的分类
        1.1.4 TPV制备
        1.1.5 TPV微观相态结构
    1.2 分子模拟在IIR/PP TPV结构、性能中的应用
        1.2.1 分子模拟简介
        1.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1.2.3 分子模拟软件及各大板块
    1.3 蒙脱土增强TPV性能研究进展
        1.3.1 蒙脱土结构
        1.3.2 蒙脱土的性能
        1.3.3 蒙脱土/TPV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课题选题的研究意义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所用材料
    2.2 实验所用仪器
    2.3 实验工艺及配方
        2.3.1 配方设计
        2.3.2 IIR/PP TPV制备工艺
    2.4 性能测试及结构表征
        2.4.1 机械力学性能
        2.4.2 结晶性能测试
        2.4.3 RPA测试
        2.4.4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2.4.5 微观形貌测试
第三章 IIR/PP型 TPV动态硫化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橡塑比例不同的IIR/PP TPV
        3.1.1 不同橡塑共混比例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1.2 不同橡塑共混比例对TPV结晶性能的影响
        3.1.3 不同橡塑共混比例对TPV材料动态性能的影响
        3.1.4 不同橡塑共混比例的RPA分析
    3.2 硫化体系不同的IIR/PP TPV
        3.2.1 硫化体系不同的转矩曲线
        3.2.2 硫化体系不同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3.2.3 硫化剂不同对IIR/PP TPV结晶性能的影响
        3.2.4 硫化剂不同对IIR/PP TPV动态硫化性能的影响
        3.2.5 硫化体系RPA表征
        3.2.6 硫化体系TEM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IIR/PP TPV分子模型构建与模拟分析
    4.1 引言
    4.2 动态硫化IIR/PP TPV模型构建
        4.2.1 力场的选择
        4.2.2 IIR/PP TPV模型的构建
    4.3 IIR/PP TPV分子模拟研究
        4.3.1 IIR/PP TPV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3.2 IIR/PP TPV自由体积分数的模拟研究
        4.3.3 IIR/PP TPV内聚能密度的模拟研究
    4.4 分子模拟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橡塑比例IIR/PP型 TPV分子模拟结果与讨论
        4.4.2 不同硫化体系的IIR/PP型 TPV分子模拟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OMMT增强IIR/PP TPV性能研究
    5.1 试样配方及制备
        5.1.1 OMMT用量不同OMMT/PP/IIR复合材料配方
        5.1.2 橡塑比例不同的OMMT/PP/IIR复合材料配方
        5.1.3 动态硫化OMMT/IIR/PP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5.2 OMMT用量不同对IIR/PP TPV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5.2.1 力学性能分析
        5.2.2 RPA分析
        5.2.3 DSC分析
        5.2.4 DMA分析
        5.2.5 微观结构分析
    5.3 橡塑比不同对纳米蒙脱土改性IIR/PP TPV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5.3.1 力学性能分析
        5.3.2 DSC分析
        5.3.3 RPA分析
        5.3.4 DMA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改性氢氧化镁及复配型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阻燃剂研究概述
    1.2 阻燃剂的分类
        1.2.1 卤系阻燃剂
        1.2.2 其他有机阻燃剂
        1.2.3 无机阻燃剂
        1.2.4 膨胀型阻燃剂
    1.3 聚合物燃烧及阻燃机理
        1.3.1 聚合物燃烧过程
        1.3.2 阻燃剂作用机理
    1.4 无卤阻燃剂的研究及应用
        1.4.1 无卤阻燃剂研究进展
        1.4.2 聚合物中的阻燃应用研究
    1.5 表面改性方法
        1.5.1 共混涂覆法
        1.5.2 粒子表面化学改性法
        1.5.3 微胶囊化法
    1.6 偶联剂作用机理
    1.7 研究目的与内容
        1.7.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及阻燃NR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材料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3 氢氧化镁表面改性方法及反应机理
        2.2.4 改性氢氧化镁粉体及阻燃NR的制备
        2.2.5 测试与表征方法
    2.3 改性氢氧化镁的表征及影响因素
        2.3.1 偶联剂种类及用量的影响
        2.3.2 核壳比的影响
        2.3.3 接枝单体种类的影响
    2.4 氢氧化镁填充NR的性能影响及表征
        2.4.1 硫化性能测试及其影响因素
        2.4.2 机械性能测试及其影响因素
        2.4.3 门尼粘度测试
        2.4.4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
        2.4.5 阻燃性能测试
        2.4.6 氢氧化镁在NR中的微观形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氢氧化镁及复配型阻燃剂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材料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3.2.3 复配机理与协同效应
        3.2.4 无卤复配型阻燃NR的制备
        3.2.5 测试与表征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复配体系对NR门尼粘度的影响
        3.3.2 复配NR体系对硫化特性的影响
        3.3.3 各NR体系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3.3.4 复配体系对NR耐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3.3.5 各复配体系对NR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3.3.6 各复配体系对NR的剩炭率和残炭形貌的影响
        3.3.7 阻燃性能测试
        3.3.8 复配型阻燃剂在NR中的微观形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氢氧化镁在SBR和 EPDM中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4.2.3 改性氢氧化镁的制备
        4.2.4 SBR和 EPDM的成型加工试验配方
        4.2.5 SBR和 EPDM的成型加工工艺
        4.2.6 测试与表征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偶联剂对胶料加工性能的影响
        4.3.2 偶联剂对胶料硫化特性的影响
        4.3.3 静态力学性能和热机械性能测试
        4.3.4 偶联剂对胶料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4.3.5 偶联剂对胶料剩炭率的影响
        4.3.6 偶联剂对胶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4.3.7 SBR和 EPDM基体中填料的微观形貌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无卤阻燃EPDM/PP动态硫化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热塑性弹性体
        1.1.1 热塑性弹性体简介
        1.1.2 EPDM/PP动态硫化胶
    1.2 聚合物的阻燃
        1.2.1 聚合物的燃烧与阻燃
        1.2.2 阻燃剂和协效剂的种类
        1.2.3 EPDM/PP动态硫化胶阻燃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原料及药品
    2.3 试样制备
        2.3.1 EPDM/PP动态硫化胶的制备
        2.3.2 无卤阻燃型EPDM/PP动态硫化胶的制备
        2.3.3 协效阻燃EPDM/PP动态硫化胶体系的制备
    2.4 测试与表征
第三章 EPDM/PP动态硫化胶的性能
    3.1 橡塑比对EPDM/PP动态硫化胶的影响
    3.2 交联剂DCP对EPDM/PP动态硫化胶的影响
    3.3 充油对EPDM/PP动态硫化胶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卤阻燃型EPDM/PP动态硫化胶的性能
    4.1 反应型阻燃母粒
        4.1.1 产物的表征
        4.1.2 反应配比对产物的影响
    4.2 阻燃剂含量及类型对EPDM/PP动态硫化胶的影响
        4.2.1 力学性能
        4.2.2 微观形貌
        4.2.3 结晶性能
        4.2.4 动态力学性能
        4.2.5 流变性能
        4.2.6 热稳定性
        4.2.7 阻燃性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协效阻燃EPDM/PP动态硫化胶的性能
    5.1 微观形貌
    5.2 力学性能
    5.3 动态力学性能
    5.4 热稳定性
    5.5 阻燃性能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4)PVDF/PTW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热塑性弹性体
        1.1.1 热塑性弹性体概述
        1.1.2 热塑性弹性体的分类
        1.1.3 热塑性弹性的现状和发展
    1.2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1.2.1 动态硫化热塑性弹性体概述
        1.2.2 TPV结构与性能
        1.2.3 TPV研究进展
        1.2.4 TPV的应用
    1.3 聚偏氟乙烯(PVDF)
        1.3.1 PVDF概述
        1.3.2 PVDF制备工艺
        1.3.3 PVDF应用
        1.3.4 PVDF与橡胶共混物
    1.4 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二章 PVDF/PTW共混物分子间相互作用及相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3 PVDF/PTW共混物制备
        2.2.4 测试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VDF与PTW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分析
        2.3.2 PVDF与PTW相容性分析
        2.3.3 结论
第三章 反应性增容PVDF/PTW共混物界面粘结性评估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2.3 试样的制备
        3.2.4 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形貌分析
        3.3.2 DMA分析
        3.3.3 流变分析
        3.3.4 应力松弛及蠕变性能分析
        3.3.5 机械性能分析
        3.3.6 结论
第四章 动态硫化PVDF/PTW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4.2.3 试样的制备
        4.2.4 测试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PBS用量的确定
        4.3.2 流变行为分析
        4.3.3 应力松弛分析
        4.3.4 DSC分析
        4.3.5 DMA分析
        4.3.6 形貌分析
        4.3.7 力学性能分析
        4.3.8 结论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橡胶无卤阻燃配方研究及其在风挡产品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橡胶风挡的发展概况
        1.2.1 高速列车用内风挡
        1.2.2 高速列车用外风挡
        1.2.3 隔音风挡
    1.3 橡胶的燃烧特性及阻燃途径
        1.3.1 橡胶的热分解行为特征
        1.3.2 橡胶的燃烧过程
        1.3.3 橡胶阻燃的几种主要途径
    1.4 无卤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1.4.1 常用的无卤阻燃剂
        1.4.2 阻燃技术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用原材料及配方
        2.1.1 实验用原材料
        2.1.2 实验用配方
    2.2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2.3 实验工艺
        2.3.1 混炼工艺
        2.3.2 预成型及硫化工艺
    2.4 结构表征及胶料性能测试
        2.4.1 SEM分析
        2.4.2 常规性能测试
        2.4.3 热老化性能测试
        2.4.4 热失重分析
        2.4.5 燃烧性能分析
第三章 单组份阻燃剂对EPDM橡胶性能影响
    3.1 Al(OH)_3对EPDM橡胶的性能的影响
        3.1.1 燃烧性能
        3.1.2 物理机械性能
    3.2 可膨胀石墨对EPDM橡胶的性能影响
        3.2.1 燃烧性能
        3.2.2 物理机械性能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阻燃复配体系及新型纳米材料对EPDM橡胶性能影响
    4.1 膨胀型阻燃体系(IFR)对EPDM橡胶性能的影响
        4.1.1 燃烧性能
        4.1.2 物理机械性能
    4.2 IFR/POSS复配体系对EPDM橡胶性能的影响
        4.2.1 电镜分析
        4.2.2 燃烧残炭的形态分析
        4.2.3 热性能分析
        4.2.4 燃烧性能
        4.2.5 物理机械性能
    4.3 纳米蒙脱土对EPDM橡胶性能的影响
        4.3.1 电镜分析
        4.3.2 燃烧残渣的外观形貌分析
        4.3.3 燃烧性能
        4.3.4 物理机械性能
    4.4 EPDM/OMMT/X多元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4.4.1 燃烧残渣的外观形貌分析
        4.4.2 燃烧性能
        4.4.3 物理机械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EPDM/OMMT/X多元纳米复合材料在风挡产品中的应用
    5.1 风挡胶料的阻燃性能
    5.2 风挡胶料的力学性能
    5.3 内、外风挡产品性能
    5.4 EPDM/OMMT/X多元纳米复合材料在风挡产品上的工程化应用
        5.4.1 与国外产品的性能对比
        5.4.2 工程化应用情况介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符号说明

(6)EPDM-POE/PP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简介
        1.1.1 三元乙丙橡胶
        1.1.2 聚丙烯
        1.1.3 聚烯烃弹性体
    1.2 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发展概况
        1.2.1 汽车工业领域
        1.2.2 电气电子工业领域
        1.2.3 建材领域
        1.2.4 其他方面的应用
    1.3 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工艺
        1.3.1 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共混设备
        1.3.2 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工艺路线
    1.4 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不同硫化体系
        1.4.1 硫黄硫化体系
        1.4.2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
        1.4.3 酚醛树脂硫化体系
    1.5 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微观结构
    1.6 EPDM/PP热塑性弹性体增容体系的研究进展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2.1.1 实验主要原料
        2.1.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配方
    2.3 EPDM-POE/PP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2.3.1 母料的制备
        2.3.2 共混物性能测试
3 结果与讨论
    3.1 交联剂对EPDM-POE/PP TPV性能影响的研究
        3.1.1 DCP用量对EPDM-POE/PP TPV性能影响的研究
        3.1.2 双2,5用量对EPDM-POE/PP TPV性能影响的研究
    3.2 助交联剂TAIC对EPDM-POE/PP TPV性能影响的研究
        3.2.1 TAIC用量对EPDM-POE/PP TPV(DCP体系)性能影响的研究
        3.2.2 TAIC用量对EPDM-POE/PP TPV(双2,5体系)性能影响的研究
    3.3 滑石粉对EPDM-POE/PP TPV性能影响的研究
        3.3.1 滑石粉用量对EPDM-POE/PP TPV性能影响的研究
        3.3.2 TAIC用量对EPDM-POE/PP TPV(滑石粉体系)性能影响的研究
    3.4 不同体系EPDM-POE/PP TPV交联密度性能影响的研究
    3.5 不同助剂对PVB/PP共混体系性能影响的研究
        3.5.1 DCP和马来酸酐对PVB/PP共混体系性能影响的研究
        3.5.2 热塑性弹性体对PVB/PP共混体系性能影响的研究
4 结论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7)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荧光标记物的设计与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POPs的性质
    1.2 POPs的分类
    1.3 POPs的危害
    1.4 POPs的检测技术
        1.4.1 色谱法
        1.4.2 光谱分析法
        1.4.3 电化学分析法
        1.4.4 免疫分析法
    1.5 课题研究意义
        1.5.1 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
        1.5.2 论文构思
第2章 五氯苯酚荧光标记物的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合成路线设计
        2.2.3 实验步骤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重要反应讨论
        2.3.2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八氯苯乙烯荧光标记物的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合成路线设计
        3.2.3 实验步骤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重要反应讨论
        3.3.2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三(2,3-二溴丙基)异氰酸酯 荧光标记物的合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合成路线设计
        4.2.3 实验步骤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重要反应讨论
        4.3.2 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化合物谱图
致谢

(8)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论文提纲范文)

1 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结构
2 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
3 影响EPDM/PP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因素
    3.1 共混工艺
        3.1.1 设备
        3.1.2 投料顺序
        3.1.3 共混温度
        3.1.4 剪切速率
        3.1.5 共混时间
    3.2 橡塑比
    3.5 硫化体系
        3.5.1 有机过氧化物硫化体系
        3.5.2 硫黄硫化体系
        3.5.3 酚醛树脂硫化体系
    3.6 补强填充体系
    3.7 软化增塑体系
    3.8 阻燃体系
4 展望

(9)抗紫外光老化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2 聚丙烯的阻燃机理及研究进展
        1.2.1 聚丙烯的燃烧与阻燃机理
        1.2.1.1 聚丙烯的燃烧机理
        1.2.1.2 聚丙烯的阻燃机理
        1.2.2 阻燃剂
        1.2.2.1 卤系阻燃剂
        1.2.2.2 无机阻燃剂
        1.2.2.3 硅系阻燃剂
        1.2.2.4 膨胀型阻燃剂
        1.2.3 聚丙烯阻燃技术研究进展
        1.2.3.1 溴系阻燃聚丙烯体系
        1.2.3.2 氢氧化镁阻燃聚丙烯体系
        1.2.3.3 硅酸盐阻燃聚丙烯体系
        1.2.3.4 膨胀阻燃聚丙烯体系
    1.3 聚丙烯的光老化机理及研究进展
        1.3.1 聚丙烯光老化机理
        1.3.2 光稳定剂作用机理
        1.3.2.1 紫外线吸收剂
        1.3.2.2 激发态猝灭剂
        1.3.2.3 光屏蔽剂
        1.3.2.4 氢过氧化物分解剂
        1.3.2.5 自由基捕获剂
        1.3.3 聚丙烯光老化研究进展
    1.4 阻燃聚丙烯紫外光老化的研究进展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5.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5.3.1 研究目的
        1.5.3.2 主要研究内容
        1.5.4 创新点
第二章 抗紫外光老化溴系阻燃聚丙烯体系的研究
    2.1 概述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主要设备
        2.2.3 试样制备
        2.2.4 工艺流程
        2.2.5 性能测试
        2.2.5.1 燃烧性能
        2.2.5.2 力学性能
        2.2.5.3 紫外灯照射
        2.2.5.4 黄色指数(YI)
        2.2.5.5 傅立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ATR-FTIR)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溴系阻燃聚丙烯体系的研究
        2.3.1.1 溴系阻燃剂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2.3.1.2 EPDM 增韧八溴双酚 S 醚阻燃聚丙烯体系的研究
        2.3.2 八溴双酚 S 醚阻燃聚丙烯体系紫外光老化性能的研究
        2.3.2.1 聚丙烯中光稳定剂的选择
        2.3.2.2 复合光稳定剂对八溴双酚 S 醚阻燃聚丙烯体系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抗紫外光老化膨胀阻燃聚丙烯体系的研究
    3.1 概述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试样制备
        3.2.4 工艺流程
        3.2.5 性能测试
        3.2.5.1 燃烧性能
        3.2.5.2 力学性能
        3.2.5.3 接触角
        3.2.5.4 热分析(TGA-DTG)
        3.2.5.5 红外光谱测试
        3.2.5.6 微观结构形貌分析
        3.2.5.7 荧光紫外灯照射
        3.2.5.8 黄色指数(YI)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膨胀阻燃聚丙烯体系的研究
        3.3.1.1 IFR 含量对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3.3.1.2 弹性体增韧 PP/IFR 体系的研究
        3.3.1.3 SP 对 PP/EPDM-g-MAH/IFR 体系性能的影响
        3.3.1.4 SP 表面性能对 PP/EPDM-g-MAH/IFR 体系性能的影响
        3.3.1.5 海泡石与金属氧化物复配对膨胀阻燃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3.3.2 膨胀阻燃聚丙烯体系紫外光老化性能的研究
        3.3.2.1 复合光稳定剂对膨胀阻燃聚丙烯紫外光老化性能的影响
        3.3.2.3 海泡石对 PP/EPDM-g-MAH/IFR 体系紫外光老化性能的影响
        3.3.2.4 海泡石与复合光稳定剂复配对膨胀阻燃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10)耐析出抗紫外老化阻燃聚丙烯及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聚丙烯阻燃机理介绍
        1.1.1 气相阻燃机理
        1.1.2 固相阻燃机理
        1.1.3 中断热交换阻燃机理
    1.2 聚丙烯阻燃技术介绍
        1.2.1 卤素阻燃剂阻燃聚丙烯
        1.2.2 无机氢氧化物阻燃聚丙烯
        1.2.3 膨胀型阻燃聚丙烯
    1.3 聚丙烯的耐老化、抗析出研究进展
        1.3.1 聚合物的老化机理
        1.3.2 高分子材料抗老化改性方法
        1.3.3 PP 的抗老化研究进展
        1.3.4 聚丙烯的耐析出研究进展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处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本论文的主要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耐析出抗紫外老化阻燃聚丙烯的制备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
        2.2.2 仪器及设备
        2.2.3 试样制备
        2.2.4 测试与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阻燃剂对PP 力学性能、HDT、MI 和阻燃性能的影响
        2.3.2 不同阻燃PP 体系的溴含量
        2.3.3 FR6000 用量对阻燃PP 力学性能、HDT、MI 和阻燃性能的影响
        2.3.4 TDE 用量对阻燃PP 力学性能、HDT、MI 和阻燃性能的影响
        2.3.5 不同阻燃剂阻燃PP 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2.3.6 不同阻燃PP 体系的耐析出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耐析出抗紫外老化阻燃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
        3.2.2 设备及仪器
        3.2.3 试样制备
        3.2.4 测试与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阻燃剂对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HDT、MI 和阻燃性能的影响
        3.3.2 不同阻燃PP/Talc 复合材料的耐析出性能
        3.3.3 不同阻燃PP/Talc 复合材料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TBC对EPDM/PP阻燃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动态硫化IIR/PP型TPV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雅煊.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2]改性氢氧化镁及复配型阻燃剂在聚合物中的应用研究[D]. 闫闯.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无卤阻燃EPDM/PP动态硫化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蒙. 贵州大学, 2018(05)
  • [4]PVDF/PTW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陆佳俊. 江南大学, 2017(02)
  • [5]橡胶无卤阻燃配方研究及其在风挡产品上的应用[D]. 谭莲影.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6]EPDM-POE/PP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研究[D]. 李阳一. 天津科技大学, 2014(04)
  • [7]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荧光标记物的设计与合成[D]. 李杰. 湖南大学, 2013(05)
  • [8]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J]. 张辉,常小刚. 广州化学, 2012(03)
  • [9]抗紫外光老化阻燃聚丙烯的研究[D]. 聂芹.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3)
  • [10]耐析出抗紫外老化阻燃聚丙烯及聚丙烯/滑石粉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 何绍坚.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TBC对EPDM/PP阻燃效果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