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摘除和抽吸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

颈椎间盘摘除和抽吸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

一、颈椎间盘切吸术后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钟恒昌[1](2021)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并融合器在颈前路融合术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并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临床疗效及颈椎矢状面参数的差异,为进一步改进零切迹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回顾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校附属医院收诊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或钛板并Cage(PCC)治疗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基线资料;比较术后患者是否有声音嘶哑、吞咽障碍、融合器下沉、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的产生及差异;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差异;术后随访拍摄颈椎侧位、动力位片测量颈椎总活动度(ROM)、责任椎间隙活动度、左右侧屈及旋转活动度、C2~C7颈椎曲度、节段性Cobb角、责任椎间隙融合高度等颈椎矢状面参数比较;两组的邻近节段退变(ASD)总体差异比较。结果:本研究符合入组条件共64例患者,其中A组(Zero-P组)32例与B组(PCC组)32例,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P>0.05;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中仅吞咽障碍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6、24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及颈椎曲度、节段性Cobb角、责任椎间隙融合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内患者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及融合椎间高度较术前改善最明显,虽24个月后再次随访时发现颈椎曲度、责任椎间隙高度有所下降,但较术前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24个月两组间节段性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上述评价指标两组间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颈椎总活动度(ROM)、责任椎间隙活动度术后随访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的颈椎总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随访相比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间责任椎间隙活动度各随访时间点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左右侧屈活动度各随访时间点相较术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左右旋转活动度各随访时间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两组间各随访时间点的左右侧屈活动度、左右旋转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两组间邻近节段退变(ASD)总体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1.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的颈椎病患者在ACDF术中应用Zero-P或PCC后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Zero-P相对PCC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而其他相关并发症需更长时间随访观察;2.ACDF术中应用Zero-P或PCC均能明显改善患者节段Cobb角度、责任椎间隙高度与颈椎曲度,但维持时间上PCC更趋于稳定,因此尽量避免过多损伤上下软骨终板、增生骨赘;3.Zero-P椎间融合器或PCC系统均造成两组患者术后颈椎总活动度(ROM)、责任椎间隙活动度(ROM)及左右旋转活动度减少,而两组左右侧屈活动度术后无明显变化,但Zero-P相较于PCC术后的责任节段活动度丢失较少,这样进一步为零切迹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李成立[2](2021)在《脊髓型颈椎病的致病机理及颈椎后路大通道内镜减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脊髓型颈椎病慢性压迫性动物模型建立及炎症因子表达差异性研究目的:建立脊髓型颈椎病慢性压迫大鼠模型,并探讨不同压迫程度颈椎退行性病变与炎症因子表达差异性的关系。方法:选取3组雄性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轻度压迫组(n=30)、重度受压组(n=30),然后再按时间节点把压迫模型分为4、8、12周3小组。模型组在大鼠C5-7节段,切除椎板间的部分韧带,分别植入1.6mm×0.8mm×0.4mm和5.5mm×1.6mm×0.8mm两种尺寸的聚乙烯醇丙烯酰胺互穿网络水凝胶压迫材料,建立轻度、重度压迫2组模型;对照组不置入水凝胶,同时2个模型组切除颈后肌群部分肌肉,加速颈椎退变。在术后第4、8和12周随机选取6只大鼠进行斜板爬坡试验,处死后取C5-7节段椎间盘和脊髓部分,采用HE染色对相应节段的脊髓部分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采用TUNEL法对脊髓凋亡情况进行测定;然后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模型组和对照组C5-7椎间盘内TNF-α、IL-1β、IL-33和IL-6的m 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由斜板爬坡试验结果可知,4、8、12周各压迫模型组建模前与对照组术前的运动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各模型组大鼠所能承受的斜板角度均有下降,其中术后8,12周较对照组下降显着,且各组间差异明显(P<0.05)。大鼠脊髓标本HE染色发现,术后第4周,压迫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脊髓组织形态的退变程度在统计学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第8周,与对照组相比较,同时段的轻度压迫组出现神经元细胞变性、皱缩,重度压迫组神经元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出现明显皱缩,脱髓鞘并且空泡变性;至造模手术12周,轻度压迫组较对照组神经元细胞变性加重,出现严重脱髓鞘,轴突空泡变性;重度压迫组神经元细胞开始坏死,弥漫脱髓鞘和轴突空泡变性。同时,各模型组的阳性细胞数量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术后8和12周模型组小鼠椎间盘中的IL-1β等上述炎性因子的m RNA和蛋白含量均呈高表达水平,且表达水平随压迫程度和造模时间而上调。小结: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互穿网络水凝胶为压迫材料成功建立脊髓型颈椎病慢性压迫性大鼠模型。模型大鼠的脊髓损伤程度随造模术后时间递增,模型组大鼠椎间盘组织中各炎症因子逐渐增高,且表达水平依赖于退变程度和造模时间变化。第二部分经皮大通道内镜在颈椎后路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价颈椎后路经皮大通道内镜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符合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和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颈后入路的经皮大通道内镜治疗,术后全部患者经同一医师进行定期随访并评估,随访期为12个月,收集围手术期资料(手术及住院时间、失血量、并发症等)。依据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手术效果,行颈椎X线评估颈椎曲度(CSA、C2-7Cobb角)变化,CT、MRI观察椎板减压及神经根管减压情况,JOA评分,VAS评分,颈椎曲度(CSA、C2-7Cobb角)行统计学分析,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大通道内镜减压术在颈后路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3天、3个月和12个月)JOA和VAS评分与减压前1天评分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C2-7Cobb角术后与减压前1天对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CSA角只在术后3天时与减压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45~110分钟,平均68.6±23.8分钟,术中失血量20~85ml,平均28±14.8ml,住院时间3~8天,平均4.5d。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大通道内镜减压术在颈后路的临床效果,其中优良病例为29例,可3例,总体优良率达93.75%。术后CT和MRI显示脊髓或神经根管处压迫已解除。小结:颈后入路的经皮大通道内镜减压术(PED)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康复快的手术方式,值得我们在临床中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第三部分颈椎后路经皮内镜减压术后颈椎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法模拟经皮大通道内镜颈椎后路手术对颈椎稳定性及C4-C7椎间盘应力的影响,为临床及后续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大通道内镜颈椎后路手术减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颈椎后路经皮大通道内镜减压术后C4-7椎间盘的活动度和最大应力。结果:术后模型中,C4-5椎间盘活动度和正常组相比较没有变化,C5-C6节段在手术模型组中前屈,背伸,左右弯曲及左右旋转上均较正常模型组活动度有所增加,其中左侧屈和右侧屈方向上活动度较正常增加最大,分别增加了4.61%和5.13%。C6-7节段在前屈背伸及侧弯上活动度较正常组略有增加,其中增加幅度最大的为右侧弯曲时增加了6.07%,左旋时手术组较正常组活动度增加了0.5%,右旋时较正常组减少了0.11%。颈椎后路经椎板减压术后C5-C6节段的前屈、后伸的应力分别减少了1.64%和1.77%,左侧屈、右侧屈和左旋转最大应力较正常模型分别增加了1.64%、1.13%、1.81%,C4-5椎间盘2组应力保持不变。C6-7椎间盘应力,手术组与正常组之间比较除了前屈时减少,其他方向上均有增大,其中在右侧弯时最大应力增加最大为11.43%。C4-7在不同工况施加相应应力获得的两组模型整体最大应力值在前屈及后伸上分别减少了4.69%和10.08%,在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和右旋转上的最大应力值较正常模型都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右侧屈时增加最大为9.95%。小结:颈椎后路经皮大通道内镜减压术不会导致颈椎不稳的表现,但在颈椎动态活动时,相应椎间盘的应力有所增加,可能促进后期颈椎后期的退行性改变,总体来说术后各节段的活动度和最大应力能达到甚至是优于原来的正常状态。

熊洋[3](2020)在《ACDR术后随访观察及三七总皂苷调节TGF- β/Smads通路对异位骨化的影响》文中指出1 研究目的1.1临床研究:观察颈椎病行Hybrid手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rtificial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ACDR)联合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或单纯ACDF手术治疗患者中期临床疗效及异位骨化发生情况,探讨颈椎前路术后异位骨化成因及其对临床结果的影响。1.2临床基础研究:分析颈椎成骨性退变的可能机制,探索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颈椎成骨性退变中的作用。1.3基础实验研究:基于TGF-β/Smads信号通路,初步探索三七总皂苷靶向防治异位骨化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2 研究方法2.1 临床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电话、门诊回访近年连续双节段病变,于我科行Hybrid手术或ACDF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查阅并收集其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各组患者术后中期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观察术后异位骨化情况并探讨其成因及对临床的影响。2.2 临床基础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将重度颈椎退变拟行手术治疗患者按照术前影像学是否具有成骨性退变分为成骨组与非成骨组两组,分别收集各组手术节段颈椎间盘等病变组织样本,行不同组织学染色比较两组退变间盘组织学差异,运用免疫组化及半定量方法检测并比较两组样本中TGF-β 1、p-Smad2及p-Smad3表达的差异,探索TGF-β/Smads信号通路对颈椎成骨性退变的作用。2.3 基础实验研究: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建立大鼠跟腱横断异位骨化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三七总皂苷干预。术后行X线检查,从影像学观察各组异位骨化发生情况;行跟腱形态学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跟腱愈合情况,比较各组跟腱体积大小;行组织学染色,比较各组跟腱组织学差异;最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各组跟腱组织中TGF-β/Smads相关信号因子表达差异。3 研究结果3.1临床研究:(1)一般资料:本研究中共纳入83名患者,最终59名患者获得有效随访,有效随访率约71%,其中男27例,女32例,年龄34-78岁,平均56.67岁,平均随访时间约6 年(79.69±16.89 个月)。(2)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估:末次随访时,Hybrid组与ACDF组颈部及上肢疼痛VAS评分、JOA评分、N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Hybrid组Byran间盘置换节段活动度(7.19±3.83)与术前(6.48±3.28)比较有所增加,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节段曲度较术前均有显着增加(P<0.05);两组C2-7整体活动度较术前显着减少(P<0.05),组间比较ACDF组(25.06±12.99)显着小于 Hybrid 组(34.15±14.43,P<0.05);在 ACDF 组,上位相邻节段活动度(13.57±5.37)较术前(10.19±4.41)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Hybrid组(10.41±5.01)相比较亦显着增加(P<0.05)。(3)异位骨化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Hybrid组共5例Byran间盘置换节段出现重度异位骨化,包括4例Ⅲ级及1例Ⅳ级异位骨化,总体发生率约15.6%。3.2 临床基础研究:(1)一般资料:本研究经筛选最终纳入患者22名,其中男14名,女8名,平均年龄55.12岁,行单节段、双节段及三节段手术患者分别为3名、15名及4名,共45例手术节段,其中成骨组为25例,非成骨组为20例。(2)组织学检测结果:在成骨组椎间盘外层纤维环、内层纤维环及髓核中细胞数均多于非成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层纤维环及髓核中,成骨组番红0着色平均光密度(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显着低于非成骨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TGF-β 1及其下游p-Smad2和p-Smad3在两组椎间盘各部分及成骨组骨赘中均有表达。在成骨组外层纤维环及髓核中,TGF-β 1表达AOD均高于非成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Smad2,在成骨组内层纤维环组织中显着高于非成骨组(P<0.05);对于p-Smad3,在成骨组外层纤维环中p-Smad3表达AOD显着高于非成骨组(P<0.05)。3.3基础实验研究:(1)术后X线检查结果:手术组包括高剂量组(HP组)、中剂量组(MP组)、低剂量组(LP组)及西药组(X组)、模型组(M组)在术后5w成骨率分别为67%、67%、50%、50%及67%;在术后10w,HP组成骨率为83%,其余手术组成骨率均为100%。各组间成骨累计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比较,术后5w,M组高于其他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w,实验组MP组IOD显着高于其他手术组(P<0.05)。(2)术后跟腱形态学检测结果:术后2w,各手术组大鼠横断跟腱均已愈合。2w至10w手术组跟腱硬度逐渐增加,各组大鼠跟腱体积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在术后2w,实验组跟腱体积均显着高于M组、假手术组(J组)及正常组(Z组)(P<0.05);实验组中LP组显着高于HP组及X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w,实验组及X组体积均高于M组、J组及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组及X组跟腱体积显着大于M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w,手术组跟腱体积均大于Z组(P<0.05),且LP组及M组大于HP组和M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普通组织学染色结果:手术组跟腱组织中细胞数量明显增多,跟腱纤维相对更为纤细,排列相对紊乱。在术后5w,各手术组均可见部分跟腱中形成骨组织及其周围软骨内化骨区;术后10w,各手术组骨化灶均更为成熟。(4)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TGF-β 1及其下游p-Smad2、p-Smad3在各组大鼠跟腱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各蛋白表达IOD组间比较在术后各时间点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在术后2w,HP组及LP组TGF-β 1表达IOD显着大于J组(P<0.05);对于p-Smad2,HP组IOD大于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组及M组大于Z组及J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p-Smad3表达IOD均高于J组及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组高于LP组、X组及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组IOD高于X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w,MP组TGF-β 1表达IOD高于J组、Z组及X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组及M组TGF-β1高于J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Smad2,HP组、MP组、X组及M组IOD均高于J组及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和M组IOD高于MP组和L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组IOD亦高于L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Smad3,MP组、LP组及M组IOD均高于J组及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0w,对于TGF-β 1,M组高于J组及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组及LP组IOD均高于J组及Z组,但仅与J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Z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Smad2,MP组及LP组IOD高于J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组IOD高于J组及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Smad3,HP组IOD高于Z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研究结论(1)颈椎前路Hybrid手术治疗双节段重度颈椎病可获得满意的中期临床疗效,相比于ACDF,其中期影像学结果更具优势。(2)颈椎术后重度异位骨化发生率低,它可明显限制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节段活动度,可能存在再次压迫脊髓及神经根的潜在风险,但其对中期临床疗效未见显着影响,其长期影响仍需要进一步随访研究。(3)TGF-β/Smads信号通路参与到了颈椎间盘的退变及异位骨的形成中,但下游p-Smad2与p-Smad3对间盘成骨性退变的作用可能存在差异。(4)三七总皂苷对TGF-β/Smads信号通路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抑制作用可能存在一个窗口阈值。(5)一定条件下,三七总皂苷具有降低异位骨化发生率并降低异位骨骨质的潜能,但也存在加重异位骨化的风险。

尉迟晨曦[4](2020)在《颈椎退变及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提出退行性颈椎病不但会影响生活质量,降低社会劳动力,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因此对颈椎退行性病变及其手术治疗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退变颈椎模型、几种不同手术的颈椎模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分别研究了不同加载方式对颈椎椎间盘退变(Cervical Disc Degeneration,CDD)后小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ECD)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术后生物力学比较、前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An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APECD)的参数变化对颈椎生物力学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颈椎椎间盘退变对颈椎的生物力学影响,对于理解脊柱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改善临床治疗十分必要。虽然已经有文献报道了CDD对节段灵活性和小关节的生物力学作用,但仍然缺乏运动加载方式对CDD后小关节力的影响的清晰说明。因此,第一部分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运动加载方法对CDD后小关节力的影响。本文建立并验证了颈椎(C3-C7)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用以模拟正常颈椎,随后通过对正常模型进行修改,创建了六个退化模型模拟C5-C6处椎间盘不同程度的退变(轻度、中度和重度变化)。同时将1Nm力矩+73.6N的随动载荷施加于所有模型以确定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最后在相同的随动载荷下,用位移载荷代替力矩载荷施加到所有退化模型上,使C5-C6退化节段与正常模型中C5-C6的ROM相同,计算并提取了小关节力。结果显示小关节力与退化节段的ROM呈正相关,这表明不同的运动加载方式对CDD后的小关节力有显着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在未来的有限元分析研究中,必须严格控制模型的加载条件,以提高不同研究者建立的模型之间的可比性。(2)PECD作为ACDF的替代性手术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由颈椎退变引发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当中,据我们所知,还没有人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比较不同入路方式的PECD与ACDF对颈椎相邻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因此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作者首先通过对C3-C7模型进行修改获得了前路PECD、后路PECD、ACDF有限元模型。然后对所有模型施加了相同的载荷条件。最后计算了颈椎手术节段跟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椎间盘压力(Intervertebral Disc Pressure,IDP)、小关节接触面积(Facet Joint Contact Area,FJCA)以及小关节接触力(Facet Joint Contact Force,FJCF)通过对计算结果分析可知,ACDF手术与两种PECD手术相比对颈椎的生物力学影响比较大,也就是说PECD术后能更接近正常颈椎的生理状态。所以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有限元法分析比较三种手术内部生物力学机制;微创手术比传统手术更适合治疗CDD;对比两种微创手术,后路PECD可能是治疗CDD更好的方式。(3)前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具有医源性损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但不同入路角度及手术通道直径的变化对颈椎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因此,本文对正常颈椎模型进行修改建立了三种不同入路角度、三种不同手术直径的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手术直径的增大,ROM也随之增大。入路角度为90°时,对右侧运动时的影响较大。因此,我们认为在选择APECD手术参数时,直径越小对术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影响越小。总之,本文通过对颈椎退变模型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颈椎小关节力与退化段的ROM呈正相关,运动加载方法对退变后的小关节力有显着的影响,未来的有限元分析研究中,必须严格控制加载条件;与传统的颈椎融合术相比,微创的PECD手术在治疗CDD时效果更佳,且后路手术效果优于前路;在选择APECD手术参数时,直径越小对术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影响越小。

何文山[5](2019)在《医用臭氧消融对颈椎疼痛治疗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颈椎间盘射频髓核消融与臭氧消融联合应用后对治疗颈椎疼痛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判。通过对照实验着重研究医用臭氧消融对射频消融在颈椎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如何提高。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观察病例为2017年1月至6月的本院患者,一共挑选92名患者,均为以颈肩痛为主要症状的单节段神经根型或混合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等参数进行随机有序分组,分为两组,每组46人,一组作为研究组,另一组为参照组。研究组病例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消融治疗,参照组采用单纯射频髓核消融治疗。手术入路、操作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两组无差异。结果:所有手术操作顺利,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和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获得3至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2个月。两组手术临床效果经自身配对t检验显示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参照组。于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调查,研究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1.3%,而参照组只有76.1%的治疗是有效的。同时,通过比较术前与术后颈肩痛的程度可得出结论,研究组对颈肩痛的缓解程度更明显。两组之间的实验结果P<0.05,本实验结果具有差异性。结论:在射频消融治疗基础上联合臭氧消融可以提高射频消融治疗颈椎疼痛的疗效。

孙宁[6](2019)在《经皮颈椎后路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内镜下椎间隙及颈神经定位的数字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 3D-CT(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3D-CT)方法确定经皮颈椎后路内窥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Posterior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内镜下椎间隙位置,以便于发现突出颈椎间盘并提高手术安全、疗效和效率。方法:(1)选取17例符合标准的颈椎病患者行颈椎CTM扫描,Mimics16.0软件重建颈椎3D-CT图像,观测C4/5~C7/T1节段。(2)在颈椎3D-CT图像上,新建两个相互垂直颈椎椎板的平面,确定关节突关节间隙后方最内侧端垂直线与下关节突内下端的交点(O),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去除棘突、部分椎板及硬脊膜等结构,暴露完整的椎间隙及部分椎体。(3)观测颈椎间隙及其毗邻结构的形态、位置关系。经各点建立横断面:关节突关节间隙后方最内侧端垂直线与下关节突内下端的交点(O),上位椎体后下缘与椎体后正中线交点(B),下位椎体后上缘与椎体后正中线交点(C)。经各点建立矢状面:B点,O点,椎间隙后方最外侧端(A),O点水平硬脊膜外侧缘;矢状面测量垂直距离:O与B(a),O与C(b),B与C(c);冠状面测量垂直距离:O与A(d),A与硬脊膜外侧缘(e),经B同节段椎间隙后方正中最宽处与A(f),经B同节段椎间隙后方正中最宽处与O(g),经B同节段椎间隙后方正中最宽处与硬脊膜外侧缘(h)。(4)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颈椎间隙上缘为上位椎体下缘,下缘为下位椎体上缘并与钩状突后外侧部上缘相延续。椎间隙水平对应但未延续到钩状突外侧缘。颈椎间隙后面观:C2/3-C3/4呈横行月牙形,上缘较水平位,中份间隙最宽,两端逐渐变窄;C4/5呈上下缘近乎平行的轨道样形态;C5/6-C6/7似横形橄榄球状;C7/T1呈枣核状。(2)C4/5-C7/T1节段,O点与上位椎体后下缘与椎体后正中线交点的距离为(0.12±2.52mm-2.09±3.28mm)、O点与下位椎体后上缘与椎体后正中线交点的距离为(1.21±2.92mm-3.40±2.23mm)、上位椎体后下缘与椎体后正中线交点与下位椎体后上缘与椎体后正中线交点的距离为(3.53±0.80mm-4.03±0.85mm)、O点与椎间隙后方最外侧端的距离为(3.14±1.68mm-5.34±2.96mm)、椎间隙后方最外侧端与O点水平硬脊膜外侧缘的距离为(0.48±2.38mm-1.50±1.39mm)、椎间隙后方最外侧端与同节段椎间隙后方正中最宽处的距离为(6.96±1.33mm-8.58±1.87mm)、O点与同节段椎间隙后方正中最宽处的距离为(10.67±2.79mm-12.40±3.29mm)、O点水平硬脊膜外侧缘与同节段椎间隙后方正中最宽处的距离为(5.77 ±2.52mm-7.50±2.62mm)。(3)在C4/5~C7/T1节段,O点与上位椎体后下缘的距离(a)、上位椎体后下缘与下位椎体后上缘的距离(c)、O点与椎体后正中线的距离(g)、O点与椎间隙后方最外侧端的距离(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4/5~C6/7与C7/T1节段,O点与下位椎体后上缘的距离(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隙后方最外侧端与硬脊膜外侧缘的距离(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C4/5、C6/7~C7/T1与C5/6节段,O点与椎间隙后方最外侧端的距离(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隙后方最外侧端与椎间隙后方正中最宽处的距离(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O点是内镜下容易辨识的、明确恒定的骨性标志点。(2)颈椎间隙恒定对应同序数O点水平。(3)在C4/5~C7/T1,O点与椎间隙后方正中最宽处距离为10.67±2.79mm-12.40±3.29mm。除C5/6节段,O点与椎间隙后方最外侧端距离为3.14± 1.68mm-3.71±2.08mm,椎间隙后方最外侧端紧贴硬脊膜外侧缘。硬脊膜外侧缘向内5.77±2.52mm-7.50±2.62mm达椎间隙后方正中最宽处。PPECD内镜下可以O点定位颈椎间隙位置,结合患者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精准、快速地发现突出的颈椎间盘。

饶思远[7](2019)在《经皮全内镜颈椎后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进行回顾性、前后自身对照研究,对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的病例进行临床疗效分析,评估P-PEC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其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入住广东省中医院总院脊柱科行P-PECD的患者。记录所有临床病例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病变节段、神经功能情况(肌力、感觉、反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等。记录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包括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颈部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根据Odom’s标准评定优良率。测量记录影像学指标,包括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颈椎曲度、手术/邻近节段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CT横断面测量小关节磨除横径长度以及磨除率。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共纳入患者4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50.50±11.37)岁,平均病程(5.97±9.78)月。手术时间50~185 min,平均(105.64±38.53)min。术中出血量5~50 ml,平均(19.05±12.60)ml。住院天数4~11 d,平均(7.07±1.87)d。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和末次随访的颈部VAS评分的总体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末次随访的颈部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和末次随访的上肢VAS评分总体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末次随访的上肢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和末次随访的NDI指数总体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末次随访的NDI指数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根据Odom’s标准评定法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2.86%。并发症方面,共1例表浅血肿,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影像学测量方面,术前、术后3月和末次随访的椎间隙高度、颈椎曲度、上节段活动度、下节段活动度的总体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月和末次随访的手术节段活动度总体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手术节段活动度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小关节磨除的平均横径长度(1.97±0.74)mm,范围1.04~3.25 mm,平均磨除率(14.13±5.79)%,范围5.19~23.33%。结论: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项先进、安全、有效的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其近期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对椎间隙高度、颈椎曲度、邻近节段活动度以及颈椎稳定性的影响小,无明显加速颈椎的退化。且具有创伤少、术中出血少、患者术后康复快和住院天数短等优点。

张银鹤[8](2018)在《内镜下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30%,随着年龄增高,发病率逐渐增高。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各有优势和缺点,因此关于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前路手术治疗单节段病变效果较好,但前路内固定容易引起相邻节段发生退变。虽然多数学者认为多节段病变适宜选择椎板切除术和椎管成形术等后路手术方式,但该方法对颈椎后路结构破坏较大、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是无法避开的话题。国内外学者近几年一直在探索一些创伤更小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近年来我们开展了一种内镜下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以达到较好的减压效果,且能够保留颈椎棘突-韧带复合体,能够相对增加术后颈椎稳定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探讨内镜下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可行性及适应症,并分析其临床疗效,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CSM的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在我院因CSM行内镜下颈椎管成形术治疗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23例,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20.2±5.9)个月。年龄41岁-76岁,平均(58.2±7.9)岁,病程0.5-15年,平均5.5年。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均发现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压迫,其中两节段者5例(C5-6);三节段者7例(C3-5和C4-6分别为3例和4例);四节段者22例(C3-6);五节段者17例(C3-7)。依据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测定的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s,VAS),分别评估疗效及轴性症状;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评估颈椎曲率和活动度;采用CT扫描测量手术前后颈椎管矢状径,比较颈椎管大小变化并观察椎板切开减压槽处骨愈合情况;MRI评估脊髓内信号强度变化及脊髓减压状况;应用配对设计资料t检验对JOA评分、VAS评分、颈椎曲率和活动度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51例的手术时间为58-139 min,平均(115.3±21.9)min,术中出血量110-380ml,平均(228.1±73.2)ml,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20.2±5.9)个月。JOA评分从术前(8.02±1.69)分增加至术后1年的(13.02±1.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46,P=0.000),疗效评估:优17例,良28例,可4例。轴性疼痛VAS评分术后1年为(2.22±0.90)分,与术前(4.96±1.3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05,P=0.000),轴性症状评估:优18例,良21例,可12例。术前颈曲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为15.40%±4.50%与术后颈曲指数(15.09%±4.8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椎活动度术前为40.98°±8.27°,术后38.88°±9.5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椎管矢状径增加1.3-3.2mm,平均(2.32±0.42)mm。共204个椎板行双侧开槽微型钛板固定,末次随访共146个椎板双侧减压槽处发生骨愈合,愈合率为71.6%。本组术后发生一侧上肢轻度活动障碍l例,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后肌力逐渐恢复。出现1枚小螺钉轻微松动1例,未给予处理,随访未发现螺钉有移动。结论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是一种可减少棘突一韧带复合体和深部肌肉损伤的新手术方式,能安全有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高世磊,王佳,李跃飞[9](2015)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现状及进展》文中提出颈椎间盘突出症(cervical disc herniation,CDH)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主要原因是由于纤维环、颈椎间盘髓核、软骨板,特别是颈椎髓核发生退行性病变,再加上外界因素的作用,从而使颈椎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到椎管内,压迫相邻的脊神经根、硬膜囊或者脊髓,进而引起颈肩部疼痛、酸胀、活动受限,上肢麻木疼痛、四肢无力,或者眩晕、头痛,胸闷、

莫世奋,李健,曾勉东,黄海,吕玉明,杨波[10](2012)在《2种微创方法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eous cervical discectomy,PCD)和经皮穿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percutaneous coablation nucleoplasty,PCNP)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发症、对椎间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6月94例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行PCD(PCD组,n=53)和PCNP(PCNP组,n=41)的临床资料,比较PCD和PCNP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手术并发症及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94例均获得随访,PCD组平均随访13个月(5~21个月),PCNP组平均随访11个月(7~15个月)。根据改良MacNab标准,PCD组和PCNP组术后1周优良率分别为83.0%和80.5%(χ2=0.010,P=0.944),术后半年优良率分别为81.1%和78.0%(χ2=0.136,P=0.712),术后1年优良率分别为78.4%和74.4%(χ2=0.205,P=0.651)。PCD组在随访期间内有3例(5.7%)因复发性椎间盘突出改行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PCNP组2例(4.9%)因复发性椎间盘突出改行ACDF,2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椎间盘炎等不良事件。PCD组术前、术后1周内、术后半年、术后1年椎间高度(intervertebralheight,IVH)分别为(7.14±0.84)、(7.12±0.93)、(7.09±0.78)、(7.11±0.82)mm,与PCNP组相应时点(7.32±0.95)、(7.23±0.87)、(7.21±0.81)、(7.22±0.91)m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未见颈椎不稳征象。结论 PCD和PCNP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PCD和PCNP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IVH无明显丢失,对颈椎间的稳定性也无明显影响。PCD和PCNP是2种安全而有效的经皮椎间减压方法。

二、颈椎间盘切吸术后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椎间盘切吸术后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并融合器在颈前路融合术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前言
第2章 研究资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患者筛选标准
        2.1.2 病历资料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手术方法
        2.2.3 术后处理
        2.2.4 资料收集
    2.3 临床评估指标
        2.3.1 基线资料评估
        2.3.2 临床疗效评估
    2.4 颈椎矢状面参数评估指标
        2.4.1 颈椎总活动度的测量
        2.4.2 责任椎间隙活动度的测量
        2.4.3 节段性Cobb角测量、左右侧屈活动度和旋转活动度的测量
        2.4.4 测量颈椎生理曲度及责任椎间隙的高度
    2.5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
    3.2 两组临床疗效指标的比较
    3.3 术后吞咽困难及相关并发症对比
    3.4 颈椎总活动度(ROM)变化
    3.5 左右侧屈与旋转活动度的变化
    3.6 责任椎间隙活动度的变化
    3.7 节段性Cobb角的变化
    3.8 测量颈椎生理曲度、责任椎间隙的高度的对比
    3.9 邻近节段的退变情况
    3.10 典型病例影像资料
第4章 讨论
    4.1 两种融合方式的临床疗效、术后吞咽困难及相关并发症对比
    4.2 颈椎总活动度(TROM)的比较
    4.3 左右侧屈及旋转活动度的比较
    4.4 责任椎间隙活动度的对比
    4.5 节段性Cobb角、颈椎生理曲度和融合椎间隙高度变化的对比
    4.6 邻近节段退变的对比
    4.7 设计局限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附录2

(2)脊髓型颈椎病的致病机理及颈椎后路大通道内镜减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脊髓型颈椎病慢性压迫性动物模型建立及炎症因子表达差异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经皮大通道内镜在颈椎病后路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颈椎后路经皮内镜减压术后的颈椎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ACDR术后随访观察及三七总皂苷调节TGF- β/Smads通路对异位骨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异位骨化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概述
        2 诱发刺激因素
        3 细胞来源
        4 成骨环境
        5 异位骨化与免疫反应
        6 基于TGF-β/Smads信号通路异位骨的形成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异位骨化的中西医防治研究进展
        1 异位骨化的微观靶向防治
        2 异位骨化的临床防治
        3 中医对异位骨化的认识
        4 三七总皂苷基于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临床应用
        5 对三七总皂苷防治异位骨化的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与基础研究
    研究一 颈椎前路双节段Hybrid手术中期疗效随访及异位骨化评价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TGF-β/Smads相关因子在颈椎成骨性退变中的作用初探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三七总皂苷基于TGF- β /Smads信号通路对大鼠跟腱横断异位骨化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颈椎前路术后随访病例报告表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颈椎退变及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颈椎退变的研究现状
        1.2.2 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几种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发展
    1.3 本研究的主要特点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几何实体在Mimics中的建立
        2.1.1 阈值分割
        2.1.2 区域增长
        2.1.3 三维重建
    2.2 颈椎几何模型在Geomagic中的优化
        2.2.1 探测轮廓线和曲率
        2.2.2 构造曲面片
        2.2.3 构造栅格、拟合曲面
    2.3 模型在Hypermesh中的有限元前处理
        2.3.1 颈椎几何模型划分网格前的准备
        2.3.2 椎体的网格划分
        2.3.3 颈椎椎间盘的建立
        2.3.4 颈椎小关节、韧带的建立
        2.3.5 颈椎模型的校准
        2.3.6 随动载荷的施加
第三章 运动加载方式对颈椎椎间盘退变后小关节力的影响
    3.1 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1.1 退变模型的建立
        3.1.2 载荷与边界条件
        3.1.3 校准与验证
    3.2 结果
        3.2.1 校准与验证
        3.2.2 运动范围
        3.2.3 小关节力
        3.2.4 小关节的应力分布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前部入路的椎间盘减压融合术与两种新型微创手术的生物力学比较分析
    4.1 手术模型的建立
        4.1.1 边界条件与载荷
        4.1.2 收敛性验证
    4.2 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手术参数变化对前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的生物力学特性影响
    5.1 手术模型的建立
        5.1.1 边界条件及载荷的施加
        5.1.2 接触的设置
        5.1.3 颈椎模型的椎体的尺寸
    5.2 模型的验证
    5.3 结果
        5.3.1 颈椎模型的ROM仿真结果
        5.3.2 颈椎模型IDP仿真结果
    5.4 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医用臭氧消融对颈椎疼痛治疗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现状
    1.2 臭氧在临床上的应用
    1.3 臭氧髓核消融术的优势
    1.4 临床适应症及禁忌症
    1.5 本实验设计思路
第二章 临床资料及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一般资料
        2.1.2 统计学处理
        2.1.3 基本原理
        2.1.4 医学影像介导
    2.2 微创臭氧消融术的治疗方法
        2.2.1 手术路径及穿刺方法
        2.2.2 臭氧浓度
        2.2.3 注射方法
        2.2.4 注射后盘内情况
        2.2.5 疗效判定
        2.2.6 联合运用
        2.2.7 术后康复
    2.3 实验结果
        2.3.1 Macnab疗效评价比较
        2.3.2 治疗前后颈肩痛VAS评分比较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3.1 结论
    3.2 讨论
    3.3 展望
第四章 文献综述
    4.1 颈椎病的分型及早期症状
        4.1.1 神经根型颈椎病
        4.1.2 脊髓型颈椎病
        4.1.3 颈型颈椎病
        4.1.4 椎动脉型颈椎病
        4.1.5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4.1.6 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4.2 颈椎病的症状发展
    4.3 晚期的严重症状
    4.4 颈椎病的治疗
        4.4.1 非手术治疗
        4.4.2 开放手术治疗
        4.4.3 微创手术治疗
    4.5 颈椎病的预防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6)经皮颈椎后路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内镜下椎间隙及颈神经定位的数字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3D-CT应用于PPECD内镜下椎间隙定位的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3D-CT、3D-MR图像融合指导PPECD术中颈神经定位的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颈椎病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目录

(7)经皮全内镜颈椎后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西医认识概况
        一、流行病学及病因病理
        二、诊断
        三、治疗进展
        四、小结
    第二节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认识概况
        一、概念及病因病机
        二、诊断
        三、治疗进展
        四、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对象
        一、病人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病例标准及资料处理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治疗方法
        二、样本量估算
        三、观察指标
        四、随访方法
        五、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六、研究设计路线
    第四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
        二、临床疗效评价
        三、影像学观察及测量
        四、P-PECD病例
    第五节 讨论
        一、P-PECD的发展
        二、P-PECD的疗效评价
        三、P-PECD的手术技巧
        四、P-PECD的并发症及预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8)内镜下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现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保守治疗
    1.1 药物治疗
    1.2 推拿理筋手法
    1.3 牵引治疗
    1.4针刺和灸法治疗
    1.5 综合保守治疗
2 手术治疗
    2.1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
    2.2 后路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
    2.3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
3 微创治疗
    3.1 PLDD
    3.2 全内窥镜下颈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3.3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吸术
    3.4 其他
4 存在问题及展望

(10)2种微创方法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PCD 患者取仰卧位, 颈肩部垫软枕, 使头稍后伸。
        1.2.2 PCNP 患者取仰卧位, 颈肩部垫软枕, 使头部后仰。
    1.3 疗效评价
2 结果
3 讨论
    3.1 经皮椎间减压的原理
    3.2 PDD适应证与禁忌证
        3.2.1 PDD适应证
        3.2.2 PDD禁忌证
    3.3 PDD相关并发症
        3.3.1 入路相关并发症
        3.3.2 RDH
        3.3.3 术后椎间盘炎
        3.3.4 颈椎不稳
        3.3.5 其他并发症

四、颈椎间盘切吸术后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并融合器在颈前路融合术后的临床研究[D]. 钟恒昌.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脊髓型颈椎病的致病机理及颈椎后路大通道内镜减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D]. 李成立.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ACDR术后随访观察及三七总皂苷调节TGF- β/Smads通路对异位骨化的影响[D]. 熊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颈椎退变及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的生物力学研究[D]. 尉迟晨曦.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5]医用臭氧消融对颈椎疼痛治疗效果研究[D]. 何文山. 江苏大学, 2019(12)
  • [6]经皮颈椎后路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内镜下椎间隙及颈神经定位的数字影像学研究[D]. 孙宁. 滨州医学院, 2019(02)
  • [7]经皮全内镜颈椎后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D]. 饶思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内镜下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D]. 张银鹤. 郑州大学, 2018(01)
  • [9]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现状及进展[J]. 高世磊,王佳,李跃飞. 河南医学研究, 2015(05)
  • [10]2种微创方法治疗包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J]. 莫世奋,李健,曾勉东,黄海,吕玉明,杨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08)

标签:;  ;  ;  ;  ;  

颈椎间盘摘除和抽吸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