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技术对储层中风化壳和裂缝的识别(论文文献综述)
王兴华[1](2020)在《黔北岑巩区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裂缝表征与控气作用》文中指出我国南方海相页岩具有形成时代老、构造期次多等特点,页岩储层裂缝系统十分复杂,现阶段关于裂缝发育特征与活动历史的研究相对较少,裂缝对页岩气富集、保存和储层改造的相关作用不够明确。论文针对黔北岑巩区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在文献调研、资料收集和地震解释的基础上,开展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和岩石薄片的不同尺度裂缝识别与精细表征,并依托大量实验测试分析寻找裂缝活动的流体地球化学证据,明确裂缝发育期次与活动历史,总结我国南方复杂构造区海相页岩裂缝控储与控气作用。结果显示岑巩区块整体表现为受北东方向半溪背斜和南西方向烂泥干背斜所加持的马鞍状构造,以发育挤压和走滑性质的断裂构造样式为主。牛蹄塘组页岩裂缝主要分为露头裂缝、岩心裂缝、微观裂缝与测井裂缝,其中岩心裂缝又主要发育有水平黄铁矿缝、顺层纤维状脉、垂直充填缝和滑脱裂缝,交切关系显示其形成时间逐次变晚。野外构造裂缝玫瑰花图和古地磁定向都显示裂缝走向主要为北北东方向,部分为北西方向,与地震资料解释的断裂方向相一致。裂缝发育模式主要有层内局限型、层间过渡型、层面活动型和复合型四类。裂缝充填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石英、重晶石、白云石、钡解石和菱钡镁石,其次含有少量的铁白云石、菱铁矿和菱锰矿,裂缝多期次矿物充填现象明显。充填矿物中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可分为明显的低中高三个温度区间,且分别对应低中高三个盐度区间;纯液相甲烷包裹体属于超临界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其捕获古压力为59.4190.80 MPa,古地层压力系数为1.221.86,预示牛蹄塘组页岩地层处于超压状态。牛蹄塘组页岩储层孔隙度总体表现为随裂缝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其次裂缝线密度越大,页岩储层脆性指数越大;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发育范围和延伸方向一致,都主要沿北东向延伸,且裂缝发育程度越高,储层破裂压力越低。钻井岩心横向对比显示距断裂距离越小,裂缝发育程度越大,含气性越差。裂缝形成与矿物充填的间隔时间越久,则越不利于页岩气保存与富集。研究区共发育四种类型六个期次的裂缝,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裂缝对页岩气富集影响不同,具体表现为第Ⅰ期水平黄铁矿缝、第Ⅱ期顺层纤维状脉和第Ⅲ期垂直充填裂缝有利于增加页岩气储集空间,改善储层渗流能力,而第Ⅳ期与第Ⅴ期垂直充填缝以及第Ⅵ期滑脱裂缝破坏了页岩气保存条件,造成了页岩气的散失。论文的研究成果将为岑巩区块下一步进行页岩气井位优选与设计、水平井钻探与水力压裂等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也为我国南方复杂构造区海相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指导。
史鹏宇[2](2020)在《古中央隆起带基岩测井解释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松辽盆地古中央隆起带勘探面积大,油气成藏条件好,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但目前对该地区基岩储层研究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勘探评价的需求。本文对古中央隆起带基岩储层开展了以下相关研究:(1)储层特征及四性关系研究:运用岩心实验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开展了基岩储集空间类型、储集空间结构和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明确了基岩储集空间是以裂缝为主的双重孔隙介质,浅变质酸性岩储层为优势储层;(2)基岩储层岩性测井识别方法研究:运用全岩分析资料和元素测井、成像测井资料,通过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进行基岩的原岩识别、成分识别、结构识别和矿物识别,采用“原岩+成分+结构”的命名方法,精确识别14种岩石类型,系统地总结了基岩地层岩性识别方法;(3)基岩储层识别及评价方法研究:应用常规测井及成像测井资料,总结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并识别储层,同时结合阵列声波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对储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孔隙度谱的物理意义,定性分析基岩次生孔隙的发育情况;(4)基岩储层物性参数计算方法及储层分类标准研究:应用变骨架参数法建立有效孔隙度解释模型;应用多种方法刻度孔隙度谱截止值,定量计算基岩次生孔隙度;应用压汞和核磁共振实验资料分析孔隙结构,建立了基于储层品质指数分类的渗透率解释模型;井眼均匀地层采用核磁共振测井“T2截止值法”和“T2几何均值法”计算含气饱和度,扩径严重地层采取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确定含气饱和度,基于上述参数建立适用本地区的储层分类标准;(5)基岩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应用交会图法、三孔隙度组合法和视地层水电阻率法综合识别储层流体。对古中央隆起带地区3口井进行解释处理,取得较明显应用效果,形成了系统的测井评价技术,为勘探部署、储量评价等提供技术支撑,对该地区下步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向伟[3](2020)在《基于井震结合的储层裂缝建模及应用》文中提出塔河油田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油藏储量最大的碳酸盐岩油田,其主力油藏为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裂缝是该油藏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和有效的储集空间,对油藏的勘探开发十分重要。然而储层中的裂缝展布复杂、非均质性强且在尺度上有一定的层次性,小尺度裂缝的发育和分布情况往往会受到大尺度裂缝的影响和控制。因此为了准确地描述储层中裂缝的分布与发育,我们不仅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裂缝的识别与预测,还要通过建立裂缝模型来模拟真实的裂缝系统。仅依靠测井资料建立模型,无法全面的展现整个研究区的裂缝发育特征,如形态、分布密度等;而用地震资料建模时,便缺乏与测井数据的联合,从而漏掉大量的小裂缝。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蚂蚁属性体为基础,利用离散裂缝网络(DFN)技术,探究井震结合的裂缝建模方法,并完成塔河油田某缝洞单元的模型构建。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研究区域地质模型及基质属性模型。区域地质模型是储层裂缝模型及孔隙度、渗透率等属性模型的基础,它的准确建立保证了后续研究的可靠性。结合井分层及井的Checkshot数据生成区域速度面,并完成地震体的时深转换,在此之后,依据相关断裂构造和T74、T76两个层面建立区域地质模型。在地震波阻抗的约束下,通过粗化井上的孔隙度、渗透率数据,建立确定性基质孔隙度模型和基质渗透率模型。2、探究井震结合的建模方法,在裂缝参数的约束下,建立储层离散裂缝网络模型。DFN模型分为确定性裂缝模型和随机性裂缝模型。利用蚂蚁追踪技术生成地震蚂蚁属性体,以人机交互的方式,从蚂蚁体中自动提取断裂。根据其他地震属性所体现的断裂分布信息选择相对准确的断裂,并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大尺度确定裂缝的离散模型。重采样蚂蚁体属性到网格中,用研究区各井的裂缝线密度与该属性建立线性关系,裂缝密度发育体通过这一关系能够由蚂蚁体属性转化而成。由成像测井解释结果与岩心资料得到裂缝走向、倾角、开度等参数统计数据,在裂缝发育密度及参数的共同约束下,通过以示点性过程为基础的随机建模方法,建立小尺度随机裂缝的离散模型。3、利用Oda数据统计算法,建立并分析裂缝孔隙度、渗透率等属性模型。裂缝孔隙度可以反映裂缝给储层贡献的储集性能,裂缝渗透率则会影响储层流体的流动。Oda算法将裂缝的方位、尺寸、开度、密度等参数全部粗化到网格中,从而计算得到储层裂缝系统的孔隙度及不同方向的渗透率分布模型。分析模型可知裂缝对储层孔隙度作用不大,而对储层渗透率起着主导作用,且很大程度的改善了储层流体的流动性。结合网格中裂缝和基质的孔隙度、渗透率属性,得到研究区域的双孔双渗模型,这为数值模拟做好数据准备。
荣俊卿[4](2020)在《阵列声波测井远探测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是一类以次生孔隙为主的油气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以裂缝、孔洞、洞穴为主,且分布不均匀,储层非均质性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储层评价与有效性分析难度大。常规测井技术的探测范围往往局限于井周附近,径向探测范围很有限,方位探测能力差,而基于阵列声波测井发展起来的远探测成像技术可以探测到井旁数米至数十米范围的地质构造,能有效地拓宽测井勘探的范围,提升储层评价的能力。因此,开展声波远探测成像处理方法研究,利用多尺度分析方法进行储层有效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了阵列声波测井的测量原理,重点研究了声波远探测反射波成像的基本原理,探索了声波远探测成像步骤:坐标系转化、波形预处理、波场分离、动校正叠加、偏移成像,详细研究了每一步数据处理方法的原理、特点,实现了远探测成像的数据处理。然后,以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内的重点探井进行了偶极横波远探测成像数据处理,对井旁地质构造发育情况进行了解释与分析。然后,开展了属性提取技术研究,对井旁地震道数据和远探测成像分别进行了属性分析,并结合井壁电阻率成像测井与地震道成像进行了对比和综合解释。最后,结合测试结果和上述分析开展了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分析。论文研发了声波远探测成像处理方法,结合井壁成像、地震道属性分析,实现了井壁、井旁、井外不同探测深度的多尺度储层综合解释,完成了对缝洞碳酸盐岩储层的有效性分析,建立了有效性评价标准,为碳酸盐岩储层评价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技术。
惠栋[5](2020)在《二连乌兰花凹陷火山岩储层有效性评价》文中提出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的程度不断加深,火山岩储层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注意。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是华北油田近年来勘探开发的新区块,在乌兰花凹陷的火山岩储层中发现了工业油流。作为可采储量评价的基础,后续开发方案设计的关键环节,对火山岩储层进行有效性评价,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岩心资料及测井资料结合试油资料对火山岩储层进行测井评价,发现储层岩性主要为花岗岩和安山岩。花岗岩储层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裂缝发育受断层控制。安山岩储层储集空间以微孔和杏仁孔为主,储集性能受溶蚀作用影响较大。利用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结合岩心与常规测井资料,对花岗岩储层的裂缝进行测井评价,并根据测井响应和试油结果将花岗岩储层分为三类。针对安山岩储层微孔和杏仁孔发育的特点,选用核磁共振测井为主对其进行测井评价,计算安山岩储层有效孔隙度,并根据测井响应与试油结果将其分为三类。将分类结果量化制成表格,以分类表为依据可以识别乌兰花凹陷火山岩储层的有效储层。测井评价结果表明乌兰花凹陷火山岩可以形成有效的油气储层,储层孔隙度小,渗透率低,部分储层后续开发需要压裂改造。
吕星辉[6](2020)在《辽河滩海地区海月潜山前古近系测井综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论文选题来源辽河油田公司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湾盆地北部油气富集规律与油气增储领域研究》课题下属任务二《辽河坳陷增储领域地质评价与勘探实践》。本文针对辽河滩海东部基岩研究展开,旨在解决区域地层格架不清、不同时代地层岩性及储层识别标准尚欠完善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深化滩海前古近系区域分布规律认识,构建滩海东部前古近系标准综合柱状剖面及区域地层格架,完善前古近系岩性及储层识别评价标准,为该地区乃至整个辽河坳陷基岩的勘探部署提供指导和借鉴。本文基于研究区前古近系基岩研究实际,使用综合柱状图、交会图法统计了各岩性测井响应特征,结合镜下鉴定结果和录井资料,建立了系统的岩性识别标准,结合三维地震多属性反演手段、支持向量机数学建模方法分别对古生界、太古界岩性进行更加精细的识别。在岩性识别基础上,重点利用试油、投产等资料,分岩性建立了储层识别图版;确定了海月潜山太古界主要岩性为混合花岗岩,混合片麻岩,古生界主要岩性为白云岩、灰岩、泥灰岩。利用铸体薄片和直观的成像图像,对研究区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发育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根据孔、洞、缝三者之间不同的配置关系和组合模式将储层划分为三种类型:孔洞型、裂缝—孔洞型以及裂缝型,并落实了各类型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对三口重点井进行了单井评价。在裂缝识别方面,本文针对潜山真假裂缝、天然裂缝与诱导裂缝进行了鉴别,分析了裂缝在成像图中的特征、裂缝有效性及三孔隙度在裂缝层段的变化情况。最后对裂缝孔隙度、张开度、渗透率等参数建模,研究了储层四性的关系,对储层有了更加精细的解释。通过上述研究,最终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海月潜山前古近系岩性储层测井评价体系。
马尚伟[7](2019)在《准噶尔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岩相识别及储层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火山岩储层的不断发现,火山岩作为非常规油气藏越来越受到地质学界与石油学界的重视。准噶尔盆地火山岩分布广泛,该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石类型多种多样,储层分布的控制因素复杂。因此,深入开展火山岩岩性与岩相识别、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的研究对指导火山岩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西缘北三台凸起内的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为研究对象,以岩心观察、多种实验分析、测井、地震等资料为基础,利用火山岩岩石学与岩相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地质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分析研究方法,识别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与岩相类型及其特征,深入研究火山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主要取得以下成果: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石类型包括火山熔岩类的玄武岩、安山岩和英安岩,火山碎屑岩类的火山角砾岩和角砾凝灰岩,火山碎屑熔岩类的火山角砾熔岩,沉积火山碎屑岩类的沉凝灰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类的凝灰质砂岩,次火山岩类的闪长玢岩。在岩性精确定名的基础上,通过各火山岩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建立了适合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图版。根据火山喷发方式、岩石类型、火山岩的产出形态及特征等,将研究区火山岩岩相类型划分为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火山沉积相4类。结合测井与地震资料,识别了火山岩岩相类型及分布特征,火山口主要分布在西泉027和西泉020井附近,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整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学分析方法和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将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划分为2个喷发旋回和5个喷发期次,油气主要分布在喷发期次Ⅱ和Ⅲ中。根据孔隙的性质与形态,将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孔隙类型划分为孔隙和裂缝两大类,根据成因进一步划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原生裂缝和次生裂缝4类。研究区以安山岩和火山角砾岩的物性最好,火山角砾熔岩、含角砾凝灰岩和英安岩的物性中等,玄武岩和沉凝灰岩的物性最差。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及孔隙结构参数,分别研究了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的孔隙结构类型;在孔隙类型、物性及孔隙结构等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电性及含油性,建立了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分类评价标准。其中,Ⅰ类优势储层占14%;Ⅱ类较好储层和Ⅲ类中-差储层分别占25%和17%;Ⅳ类致密储层或水层占44%。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的储集性能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火山岩岩性与岩相是决定火山岩储集性能的基础。试油较好的层段主要为爆发相带的火山角砾岩与溢流相的安山岩;(2)风化剥蚀淋滤作用形成的次生溶蚀改善了火山岩的储集性能。位于不整合面之下0-50m区域内的火山岩,特别是火山熔岩中的安山岩和英安岩储层的次生孔隙较发育,有利储层的分布明显受风化淋滤作用带的控制,火山岩储层属于风化壳型油气藏;(3)构造运动产生的构造裂缝制约着不整合面之下70-115m和130-155m范围内的火山角砾岩有利储层的形成,部分火山岩储层属于构造-岩性油气藏;(4)成岩作用影响了火山岩原生储集空间的形成和次生储集空间的演化。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形成与演化主要经历了同生成岩阶段、表生成岩阶段和埋藏成岩阶段,先后经历了挥发逸散、冷凝收缩、岩浆期后热液蚀变、风化剥蚀淋滤、浅部埋藏成岩、构造抬升、2次风化淋滤、深部埋藏成岩作用。西泉地区南部与北部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分布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因素主要为:(1)岩性与岩相的差异。南部有利相带爆发相火山岩角砾岩和溢流相安山岩含量占64%,而北部爆发相带的火山角砾岩和溢流相的安山岩含量只占29%;(2)风化淋滤作用的差异。南部位于风化剥蚀带的优势安山岩和英安岩的含量、风化强度高于北部,南部火山岩储层的物性整体好于北部;(3)构造作用的差异。南部火山岩中的裂缝及物性普遍较北部发育;(4)油藏类型的差异。南部火山岩油藏类型包括风化壳型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北部则主要为风化壳型油藏。
赵金环[8](2019)在《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井火山岩测井精细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资源短缺和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松辽盆地自然资源丰富,白垩纪时期经历了受火山活动影响的典型“温室气候”。受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资助的“松辽盆地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松科2井东孔”获得了松辽盆地连续、丰富、齐全的测井资料。通过对测井资料的深入研究,开展了测井精细评价,获得了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的岩性剖面、岩石物理参数以及孔隙结构特征,为实现松辽盆地资源勘探新突破和揭示白垩纪时期火山活动规律提供支持。通过对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各类火山岩测井响应特征的分析,认为自然伽马、电阻率和密度测井曲线对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岩性变化反映敏感;凝灰岩呈现出最强的放射性和导电性,高孔隙度的集块熔岩密度最低,流纹岩则具有高密度和低导电性。电阻率成像测井图像上,可清晰地观测到流纹岩的流纹构造、集块熔岩的集块结构和凝灰熔岩的凝灰结构;流纹岩、凝灰熔岩和集块熔岩在元素、氧化物含量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Fe、SiO2和K2O+Na2O的含量。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岩石物理特征区别比较明显。在交会图法、特殊测井法岩性识别结果的基础上,对火山岩段石英+长石含量和暗色矿物含量,按照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进行聚类分析,火山岩岩性识别精度得到了改善。采用多矿物模型、经验公式以及新建解释模型分别求取了火山岩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裂缝孔隙度和基质孔隙度。结果表明集块熔岩的总孔隙度较大,最大达到17%;凝灰熔岩的总孔隙度变化大,在3%15%之间变化;流纹岩的总孔隙度在7%14%之间变化。凝灰熔岩裂缝相对发育。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随着深度的增加孔隙度分布范围变大,非均质性逐渐增强。流纹岩和凝灰熔岩具有相对较好的孔隙结构,是资源勘探、开展地下深部长期观测和实验的有利区域。流纹岩和凝灰熔岩次生孔隙的存在会引起孔隙度谱右侧形态的变化,但孔隙度谱右侧形态的变化不能完全解释为次生孔隙。火山岩岩性过渡处孔隙度谱形态的变化可以用来获取岩浆来源和演化方面的信息。
李欣[9](2019)在《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储层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解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储层主要特征,对储层进行评价,在野外露头踏勘、岩心观察描述、薄片鉴定及相关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结合普通测井资料、成像测井资料及孔渗密实验数据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储层岩性主要是岩浆岩和变质岩,岩浆岩以花岗岩为主,变质岩以片麻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未完全充填裂缝、溶蚀孔洞和基质微孔三类。基岩储层孔隙度在0.004%~9.76%,平均孔隙度在1.663%~3.844%;渗透率在0.002m D~33.239m D,平均渗透率在0.02m D~3.836m D,片麻岩类物性整体好于花岗岩类,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风化作用下主要形成岩浆岩风化壳储层和变质岩风化壳储层,按风化程度由上至下划分为古土壤层、完全风化层、半风化层和未风化层4层结构,为便于研究将半风化层细分为半风化层溶蚀带和半风化层崩解带。两种风化壳储层在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响应、常规测井、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方面存在差异。基岩风化壳岩浆岩矿物纵向分布形式差异不大;变质岩由浅到深暗色矿物和粘土含量整体减少。通过Si O2/Al2O3可知研究区基岩多处于半风化状态,花岗岩Si O2/Al2O3介于5.13~6.5,较稳定;变质岩介于3.01~6.53,变化较大。岩浆岩半风化层溶蚀带储集空间类型为裂缝-孔洞型,半风化层崩解带为裂缝型;变质岩半风化层溶蚀带储集空间类型为孔洞型,半风化层崩解带为孔洞-裂缝型。变质岩半风化层溶蚀带平均孔隙度3.429%、平均渗透率1.424m D;半风化层崩解带平均孔隙度2.940%、平均渗透率8.294m D,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半风化层溶蚀带大。岩浆岩半风化层溶蚀带平均孔隙度4.027%、平均渗透率2.390m D,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变质岩好;半风化层崩解带平均孔隙度4.076%、平均渗透率3.625m D,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半风化层溶蚀带和变质岩均好。基岩储层主控因素包括岩性及矿物组合、古地貌、先存断裂及破碎带、后期岩浆侵入及热液作用四方面。建立了不同岩类风化壳储层发育模式,变质岩半风化层溶蚀带是变质岩风化壳储层最重要的储层,是稳产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半风化层崩解带;岩浆岩半风化层崩解带是岩浆岩风化壳储层最重要的储层,其次是半风化层溶蚀带。岩浆岩风化壳储层的储集性能优于变质岩风化壳储层。结合基岩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形成的主控因素,建立了多因素控制的基岩储层评价标准,将储层分为好、中等、较差、差四类。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多以II类储层为主,主要见于花岗片麻岩,其次是花岗岩、黑云母斜长片麻岩等。东坪鼻隆、牛中-牛北斜坡可见I类储层;尖北斜坡、牛东鼻隆、冷北斜坡多为II类储层。
董晓鹏[10](2019)在《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多尺度多成因裂缝耦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岩心观察、薄片观察、扫描电镜、成像测井技术、二维可视化油气运移模拟实验以及岩石三轴实验等实验方法,对不同尺度(宏观尺度、中尺度、微观尺度)不同成因(构造缝与层理缝)裂缝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宏观尺度的研究表明,在致密油成藏过程中,层理缝和构造缝相互耦合可以大大提高致密油的充注效率和致密储层的含油饱和度。中尺度的研究表明,在层理缝与构造缝在形成的过程中两者相互影响,层理缝发育的岩心受到垂直层理面的挤压应力时,易于发生多期破裂形成层理缝与构造缝交织的裂缝系统;层理缝发育的岩心受到平行层理面的挤压应力时,最终会形成裂缝期次少、以层理缝为主的裂缝系统。微观尺度的研究表明,层理缝与构造缝的平行耦合关系,对致密储层的渗透率无明显提升;层理缝与构造缝的垂直耦合关系可以使得致密储层的渗透率得到明显提升。
二、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技术对储层中风化壳和裂缝的识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技术对储层中风化壳和裂缝的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1)黔北岑巩区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裂缝表征与控气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3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 |
1.6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区域构造与演化特征 |
2.3 主要地层与沉积特征 |
2.3.1 南华系 |
2.3.2 震旦系 |
2.3.3 寒武系 |
3 页岩裂缝发育构造背景及沉积储层特征 |
3.1 地震资料解释与构造特征分析 |
3.1.1 地震工区 |
3.1.2 地震资料解释方案 |
3.1.3 构造特征与分布 |
3.2 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沉积储层特征 |
3.2.1 牛蹄塘组页岩分布特征 |
3.2.2 牛蹄塘组页岩层序划分及沉积特征 |
3.2.3 牛蹄塘组页岩储层特征 |
4 页岩裂缝发育特征 |
4.1 裂缝识别与分类 |
4.1.1 露头裂缝 |
4.1.2 岩心裂缝 |
4.1.3 微观裂缝 |
4.1.4 测井裂缝 |
4.2 裂缝表征参数 |
4.2.1 裂缝开度与长度 |
4.2.2 裂缝走向 |
4.2.3 裂缝密度 |
4.3 裂缝组合样式 |
4.3.1 裂缝交切关系 |
4.3.2 裂缝发育模式 |
5 裂缝活动期次及流体地球化学证据 |
5.1 裂缝充填物发育特征 |
5.1.1 充填矿物岩相学特征 |
5.1.2 充填矿物发育特征 |
5.1.3 稳定同位素分析 |
5.2 裂缝充填物流体包裹体特征 |
5.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5.2.2 盐水包裹体显微测温 |
5.2.3 甲烷包裹体显微测温 |
5.2.4 甲烷包裹体密度 |
5.2.5 甲烷包裹体捕获古压力 |
5.3 裂缝活动历史与发育期次 |
6 页岩裂缝控气作用研究 |
6.1 裂缝对储层物性和储层改造作用 |
6.1.1 裂缝对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影响 |
6.1.2 裂缝对页岩储层改造的影响 |
6.2 裂缝发育程度与含气量关系 |
6.3 裂缝活动史与控气作用 |
7 认识与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古中央隆起带基岩测井解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基岩储层评价技术现状 |
1.2.1 基岩储层勘探开发现状 |
1.2.2 基岩储层理论研究现状 |
1.3 区域研究现状 |
1.3.1 区域构造特征 |
1.3.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1.3.3 烃源岩特征 |
1.3.4 研究工区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技术关键 |
第二章 基岩储层特征 |
2.1 基岩储集空间 |
2.2 基岩岩性特征 |
2.3 基岩物性特征 |
2.3.1 基岩储集类型 |
2.3.2 基岩孔渗特征 |
2.3.3 基岩裂缝特征 |
2.4 含气性特征 |
2.5 电性特征 |
2.6 基岩储层四性关系 |
2.6.1 岩性和物性关系 |
2.6.2 岩性与电性关系 |
2.6.3 含气性和电性关系 |
2.7 典型四性关系图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性识别方法 |
3.1 基岩测井响应特征及分类方案 |
3.1.1 基岩测井响应特征 |
3.1.2 基岩测井分类方案 |
3.2 岩性综合命名方法 |
3.3 基岩岩性识别方法 |
3.3.1 原岩辨别方法 |
3.3.2 岩石成分识别方法 |
3.3.3 岩石结构识别方法 |
3.3.4 岩石矿物识别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储层识别与评价 |
4.1 储层裂缝常规测井响应特征 |
4.2 储层裂缝(溶孔)成像响应特征 |
4.3 裂缝真实性评价 |
4.3.1 裂缝识别 |
4.3.2 天然裂缝和诱导裂缝的区别 |
4.3.3 假裂缝识别 |
4.4 裂缝有效性评价 |
4.4.1 裂缝的张开性 |
4.4.2 裂缝的延伸性和连通性 |
4.4.3 裂缝系统的区域有效性 |
4.5 成像测井处理方法 |
4.5.1 图像预处理 |
4.5.2 裂缝提取 |
4.5.3 图像刻度 |
4.5.4 裂缝参数 |
4.5.5 孔隙度谱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储层参数计算方法及储层分类标准 |
5.1 基岩储层基质孔隙度计算方法 |
5.1.1 基岩岩石骨架参数确定方法 |
5.1.2 基岩变骨架孔隙度计算方法 |
5.2 基岩储层次生孔隙度计算方法 |
5.3 基岩储层孔隙结构分析 |
5.3.1 压汞实验孔隙结构分析 |
5.3.2 核磁共振实验孔隙结构分析 |
5.4 基岩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 |
5.5 基岩储层饱和度计算方法 |
5.5.1 基岩地层电阻率法计算饱和度难点 |
5.5.2 核磁共振测井饱和度计算 |
5.5.3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确定含气饱和度 |
5.6 储层分类标准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
6.1 基岩储层流体测井响应特征 |
6.2 交会图法识别储层流体 |
6.3 三孔隙度组合法识别储层流体 |
6.4 视地层水电阻率法识别储层流体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应用效果分析与单井评价 |
7.1 LT1井测井评价 |
7.2 LT2井测井评价 |
7.3 LP1井测井评价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基于井震结合的储层裂缝建模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裂缝的识别与预测 |
1.2.2 储层裂缝建模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裂缝的识别与预测 |
2.1 裂缝在测井上的响应特征 |
2.1.1 常规测井识别 |
2.1.2 非常规测井识别 |
2.2 裂缝性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 |
2.2.1 地震相干体分析技术 |
2.2.2 地震曲率属性分析技术 |
2.2.3 基于蚂蚁体算法的地震解释方法 |
2.3 裂缝岩心及露头观察特征 |
第3章 裂缝建模方法及参数分析 |
3.1 DFN建模基本原理 |
3.2 裂缝表征参数 |
3.2.1 裂缝密度 |
3.2.2 裂缝几何形态 |
3.2.3 裂缝开度 |
3.2.4 裂缝产状 |
3.3 Oda粗化算法 |
第4章 研究区域地质建模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4.1.1 区域地质概况 |
4.1.2 区域主要储层类型 |
4.2 时深转换 |
4.2.1 常见的时深转换方法 |
4.2.2 准确的速度模型 |
4.3 区域地质建模 |
第5章 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及属性模型 |
5.1 大尺度裂缝的确定性建模 |
5.2 小尺度裂缝的随机性建模 |
5.3 裂缝属性模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阵列声波测井远探测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成果 |
第2章 阵列声波测井技术 |
2.0 阵列声波测井基本原理 |
2.1 阵列声波测井数据处理 |
2.1.1 时差提取 |
2.1.2 渗透率分析 |
2.1.3 各向异性分析 |
2.2 本章小结 |
第3章 偶极横波远探测成像原理与处理方法 |
3.1 远探测成像基本原理 |
3.2 偶极横波远探测成像预处理 |
3.2.1 坐标系转化 |
3.2.2 波形预处理 |
3.3 反射波提取与增强处理方法 |
3.3.1 波场分离 |
3.3.2 动校正及叠加 |
3.4 反射波偏移成像方法 |
3.5 偶极横波远探测成像处理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声波远探测成像解释方法 |
4.1 声波远探测成像解释方法 |
4.2 声波远探测成像属性分析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塔河油田缝洞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分析 |
5.1 储层类型与测井响应特征 |
5.2 不同探测深度多尺度综合解释 |
5.2.1 井壁电成像与声波远探测对比分析 |
5.2.2 测井地震结合的井旁多尺度评价 |
5.3 缝洞储层有效性分析 |
5.3.1 储层有效性定性分析 |
5.3.2 储层有效性定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二连乌兰花凹陷火山岩储层有效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火山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火山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3 二连乌兰花凹陷火山岩储层相关研究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1.4 本文的工作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火山岩储层特征 |
2.1 火山岩测井识别方法 |
2.1.1 典型火山岩及其特征 |
2.1.2 火山岩测井识别方法 |
2.2 火山岩储层特征 |
2.2.1 火山岩矿物构成 |
2.2.2 安山岩储层特征 |
2.2.3 花岗岩储层特征 |
第3章 储层有效性评价 |
3.1 花岗岩储层有效性评价 |
3.1.1 花岗岩储层裂缝划分标准 |
3.1.2 花岗岩储层等级划分 |
3.2 安山岩储层有效性评价 |
3.2.1 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计算安山岩储层有效孔隙度 |
3.2.2 安山岩储层等级划分 |
3.2.3 实际应用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辽河滩海地区海月潜山前古近系测井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岩性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
储层评价研究进展 |
变质岩储层研究进展 |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进展 |
0.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0.4 主要认识 |
第一章 海月潜山区带评价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海月潜山重点井油气显示 |
1.3 建立区域地层格架 |
1.3.1 滩海东部潜山地层岩性特征 |
1.3.2 地层格架建立 |
1.3.3 区域地层格架分析 |
1.3.4 地层展布特征 |
第二章 岩性分类与识别 |
2.1 资料预处理 |
2.1.1 中子测井响应井眼影响校正公式 |
2.1.2 密度测井响应井眼影响校正公式 |
2.2 太古界岩性识别方法 |
2.2.1 变质岩类型 |
2.2.2 混合花岗岩类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2.3 混合片麻岩、片麻岩、角闪岩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2.4 火山侵入岩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2.5 太古界岩石成分及曲线形态分析 |
2.2.6 太古界敏感测井响应优选 |
2.2.7 太古界岩性识别图版及标准 |
2.3 古生界岩性识别方法 |
2.3.1 碳酸盐岩岩石类型 |
2.3.2 白云岩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3.3 灰岩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3.4 泥灰岩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3.5 古生界敏感测井响应优选 |
2.3.6 古生界岩性识别图版及标准 |
2.4 太古界变质岩支持向量机识别 |
2.4.1 支持向量分类机的基本原理 |
2.4.1.1 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 |
2.4.1.2 线性支持分类向量机 |
2.4.2 变质岩识别成果 |
2.5 古生界岩性多属性反演识别 |
2.5.1 速度分析 |
2.5.2 属性分析 |
2.5.3 多属性聚类分析 |
第三章 储层分类与识别 |
3.1 储层分类 |
3.1.1 孔洞型储集空间 |
3.1.2 裂缝型储集空间 |
3.1.3 储层孔渗性能与埋藏深度的关系 |
3.2 太古界储层识别方法 |
3.2.1 混合花岗岩储层识别方法 |
3.3 古生界储层识别方法 |
3.3.1 灰岩储层识别方法 |
3.3.2 泥灰岩储层识别方法 |
3.3.3 白云岩储层识别方法 |
3.4 中生界储层识别方法 |
3.4.1 角砾岩储层识别方法 |
3.4.2 砾岩储层识别方法 |
3.5 单井评价 |
3.5.1 yg1井测井评价 |
3.5.2 hn20井测井评价 |
3.5.3 hn3井测井评价 |
第四章 裂缝识别及预测 |
4.1 岩心识别裂缝 |
4.2 成像测井识别裂缝 |
4.2.1 真假裂缝的鉴别 |
4.2.2 天然裂缝与诱导裂缝的鉴别 |
4.2.3 天然裂缝在成像测井图上的特征 |
4.3 常规测井识别裂缝 |
4.3.1 双侧向电阻率曲线的测井响应特征 |
4.3.2 声波、中子、密度曲线的测井响应特征 |
4.3.3 放射性测井识别裂缝 |
4.4 裂缝有效性研究 |
4.5 储层定性识别 |
4.5.1 鉴别岩性,处理非储集段 |
4.5.2 寻找裂缝发育段 |
4.6 储层基质建模 |
4.6.1 泥质含量模型 |
4.6.2 基质孔隙度模型 |
4.6.3 基质渗透率模型 |
4.6.4 基质饱和度模型 |
4.7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4.7.1 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
4.7.2 岩性与物性的关系 |
4.7.3 岩性与电性的关系 |
4.7.4 物性与电性的关系 |
4.7.5 含油气性与电性的关系 |
4.8 储层裂缝参数建模 |
4.8.1 裂缝孔隙度模型 |
4.8.2 裂缝张开度模型 |
4.8.3 裂缝渗透率模型 |
4.8.4 裂缝参数模型校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准噶尔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岩相识别及储层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与立项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火山岩的岩性、岩相识别 |
1.2.2 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
1.2.3 储层控制因素及油气分布 |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概况及开发现状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北三台凸起构造演化 |
2.4 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勘探现状 |
第三章 火山岩岩性识别 |
3.1 火山岩分类与命名标准 |
3.2 西泉地区火山岩岩石类型及特征 |
3.2.1 火山熔岩类 |
3.2.2 火山碎屑熔岩类 |
3.2.3 火山碎屑岩类 |
3.2.4 沉积火山碎屑岩类 |
3.2.5 火山碎屑沉积岩类 |
3.2.6 次火山岩类 |
3.3 火山岩的岩性识别 |
3.3.1 成像测井识别火山岩岩石结构、构造 |
3.3.2 常规测井识别火山岩岩石类型 |
3.4 火山岩性分布特征 |
3.4.1 火山岩单井分布特征 |
3.4.2 火山岩岩性剖面展布特征 |
3.4.3 火山岩岩性平面展布特征 |
第四章 火山岩岩相识别 |
4.1 火山岩岩相类型 |
4.2 单井火山岩岩相识别 |
4.2.1 取心段岩相识别 |
4.2.2 常规测井岩相识别 |
4.2.3 单井岩相分析 |
4.3 剖面火山岩岩相识别 |
4.3.1 测井岩相识别 |
4.3.2 地震岩相识别 |
4.4 火山岩岩相平面分布 |
4.5 火山喷发旋回和期次划分 |
4.5.1 喷发旋回与期次划分依据 |
4.5.2 喷发旋回与期次划分方法 |
4.5.3 火山喷发旋回产物的展布特征 |
4.5.4 火山喷发旋回和期次划分的研究意义 |
4.6 火山喷发模式 |
第五章 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 |
5.1 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分布 |
5.1.1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 |
5.1.2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分布 |
5.2 火山岩储层的储集性能 |
5.2.1 火山岩储层面孔率 |
5.2.2 火山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 |
5.2.3 火山岩有效储层物性和电性下限 |
5.3 火山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5.3.1 火山熔岩类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5.3.2 火山碎屑岩孔隙结构特征 |
5.4 火山岩储层分类评价 |
5.4.1 火山岩储层储集空间组合评价 |
5.4.2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评价 |
5.4.3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参数评价 |
5.4.4 火山岩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
5.4.6 火山岩储层类型分布 |
5.4.7 火山岩储层平面分布预测 |
第六章 火山岩有效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 |
6.1 火山岩储层分布特征 |
6.1.1 火山岩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
6.1.2 火山岩储层油层分布特征 |
6.2 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
6.2.1 岩性对火山岩储集质量的影响 |
6.2.2 岩相对火山岩储集质量的影响 |
6.2.3 风化剥蚀作用对火山岩储集质量的影响 |
6.2.4 构造作用对火山岩储集质量的影响 |
6.2.5 风化淋滤作用与构造作用对火山岩储集质量的影响 |
6.2.6 成岩作用对火山岩储集质量的影响 |
第七章 西泉地区南、北部油气地质条件差异 |
7.1 岩性的差异 |
7.2 岩相的差异 |
7.3 孔隙类型的差别 |
7.4 风化剥蚀淋滤作用的差别 |
7.5 构造作用的差别 |
7.6 产能的差别 |
7.7 油藏类型的差别 |
7.7.1 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来源 |
7.7.2 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条件 |
7.7.3 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盖层条件 |
7.7.4 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运移条件 |
7.7.5 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类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8)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井火山岩测井精细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论文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概况与井况 |
2.1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与地质特征 |
2.1.1 松辽盆地地质概况 |
2.1.2 营城组火山活动和岩性分布特征 |
2.2 松科2井东孔概况 |
2.2.1 松科2 井东孔井况 |
2.2.2 松科2 井东孔井区地理概况 |
2.2.3 松科2 井东孔构造特征 |
2.2.4 松科2 井东孔地层和岩性特征 |
第三章 火山岩测井响应特征 |
3.1 不同地区火山岩的测井响应特征 |
3.1.1 Neuquen盆地 |
3.1.2 Manus盆地 |
3.1.3 Unzen火山区 |
3.1.4 准葛尔盆地 |
3.1.5 黄骅凹陷 |
3.1.6 马朗凹陷 |
3.1.7 辽河坳陷 |
3.1.8 松辽盆地 |
3.2 松科2井东孔火山岩测井响应特征 |
3.2.1 松辽盆地火山岩分类 |
3.2.2 营城组火山岩测井响应特征 |
3.2.2.1 常规测井响应特征 |
3.2.2.2 电阻率成像测井响应特征 |
3.2.2.3 新型岩性元素扫描测井响应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山岩岩性识别 |
4.1 岩性识别方法研究 |
4.1.1 交会图法 |
4.1.2 特殊测井法 |
4.1.3 模型算法 |
4.1.3.1 人工神经网络 |
4.1.3.2 支持向量机 |
4.1.3.3 线性降维算法 |
4.1.3.4 判别分析 |
4.1.3.5 因子分析 |
4.1.3.6 聚类分析 |
4.2 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岩性识别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山岩孔隙度计算 |
5.1 骨架参数的计算 |
5.1.1 骨架参数求取方法研究 |
5.1.2 松科2 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骨架参数的求取 |
5.2 火山岩孔隙度计算 |
5.2.1 火山岩孔隙度计算方法研究 |
5.2.1.1 总孔隙度 |
5.2.1.2 有效孔隙度 |
5.2.1.3 基质孔隙度 |
5.2.1.4 裂缝孔隙度 |
5.2.2 松科2 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孔隙度的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火山岩孔隙结构研究 |
6.1 徐家围子地区火山岩孔隙结构特征 |
6.2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孔隙结构的方法 |
6.2.1 电成像测井的孔隙结构研究 |
6.2.1.1 电成像测井资料 |
6.2.1.2 电阻率成像测井孔隙度谱 |
6.2.1.3 孔隙度谱分析 |
6.2.2 核磁共振测井的孔隙结构研究 |
6.2.2.1 核磁共振测井资料 |
6.2.2.2 核磁共振测井T2谱 |
6.2.2.3 核磁共振测井T2 谱孔隙结构的表征 |
6.2.3 孔隙度谱和T2 谱的应用分析 |
6.3 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孔隙结构特征 |
6.4 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火山岩有利区域预测 |
6.5 孔隙度谱在火山岩中的应用前景 |
6.5.1 次生孔隙的研究 |
6.5.2 岩性变化的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以及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与实际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研究及存在问题 |
1.2.1 基岩及基岩油气藏概念的厘定 |
1.2.2 基岩储层识别与评价研究现状 |
1.2.3 基岩油气藏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特色及创新点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述 |
2.2 阿尔金山前带东段构造与地层特征 |
2.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3 油气地质特征 |
第3章 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3.1 基岩储层岩石类型及分布 |
3.1.1 尖北斜坡岩石类型及分布 |
3.1.2 东坪鼻隆岩石类型及分布 |
3.1.3 牛中斜坡岩石类型及分布 |
3.1.4 牛东鼻隆岩石类型及分布 |
3.1.5 冷北斜坡岩石类型及分布 |
3.1.6 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岩性平面展布 |
3.2 基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3.2.1 裂缝发育特征 |
3.2.2 溶蚀孔洞发育特征 |
3.2.3 基质微孔发育特征 |
3.3 基岩储层储集空间物性分析 |
第4章 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风化壳储层特征 |
4.1 基岩风化壳纵向结构带划分 |
4.2 岩浆岩风化壳和变质岩风化壳储层差异研究 |
4.2.1 矿物成分差异研究 |
4.2.2 地球化学差异研究 |
4.2.3 常规测井差异研究 |
4.2.4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差异 |
第5章 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储层主控因素 |
5.1 岩性及矿物组合 |
5.2 古地貌 |
5.3 先存断裂及破碎带 |
5.4 岩浆侵入及热液作用 |
第6章 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储层评价与优选 |
6.1 基岩储层评价 |
6.2 基岩储层发育模式研究 |
6.2.1 片麻岩类储层发育模式 |
6.2.2 花岗岩类储层发育模式 |
6.2.3 闪长岩类储层发育模式 |
6.3 基岩储层优选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多尺度多成因裂缝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致密油的定义 |
1.3.2 致密储层研究现状 |
1.3.3 裂缝的分类 |
1.3.4 裂缝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储层特征 |
2.2.1 储层岩性特征 |
2.2.2 储层沉积特征 |
第3章 宏观尺度层理缝与构造缝的耦合关系研究 |
3.1 研究区宏观尺度层理缝与构造缝的发育特征 |
3.1.1 野外构造缝露头特征 |
3.1.2 野外层理缝露头特征 |
3.2 油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过程 |
3.2.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章 中尺度层理缝与构造缝的耦合关系研究 |
4.1 研究区中尺度层理缝与构造缝的发育特征 |
4.1.1 岩心样本裂缝特征 |
4.1.2 测井资料裂缝特征 |
4.1.3 裂缝统计特征 |
4.2 三轴破裂实验 |
4.2.1 实验原理 |
4.2.2 实验过程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章 微尺度层理缝与构造缝的耦合关系研究 |
5.1 微尺度层理缝与构造缝的发育特征 |
5.2 三轴实验与渗透率测量 |
5.2.1 实验原理 |
5.2.2 实验过程 |
5.2.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微电阻率扫描测井技术对储层中风化壳和裂缝的识别(论文参考文献)
- [1]黔北岑巩区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储层裂缝表征与控气作用[D]. 王兴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2]古中央隆起带基岩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 史鹏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基于井震结合的储层裂缝建模及应用[D]. 向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阵列声波测井远探测成像与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分析[D]. 荣俊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5]二连乌兰花凹陷火山岩储层有效性评价[D]. 惠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6]辽河滩海地区海月潜山前古近系测井综合评价[D]. 吕星辉.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准噶尔盆地东部西泉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岩相识别及储层主控因素研究[D]. 马尚伟. 西北大学, 2019(01)
- [8]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井火山岩测井精细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D]. 赵金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阿尔金山前带东段基岩储层特征研究[D]. 李欣.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多尺度多成因裂缝耦合关系研究[D]. 董晓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