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持续性动脉干的诊断价值及动脉造影与手术结果的比较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持续性动脉干的诊断价值及动脉造影与手术结果的比较

一、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永存动脉干的价值与动脉造影及手术结果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颜华英,张春国,何丽红,王泓力,赵婧,何冠南,杨家翔[1](2020)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合并主动脉或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应用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HLHS)合并主动脉或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四川省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HLHS 52例胎儿的临床情况。结果 52例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HLHS的胎儿均为I型(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其中16例(30%)为单纯型HLHS,36例(70%)为非单纯型(合并除HLHS外的畸形)。36例非单纯型HLHS中合并主动脉缩窄11例(21%),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6例(11%),其中包括右室双出口3例(6%)、永存动脉干2例(3%)、完全型大动脉转位1例(2%),另19例非单纯型HLHS合并有室间隔缺损、永存左上腔静脉、单心房及下腔静脉离断等。结论胎儿诊断为HLHS的同时常合并有主动脉或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的可能性,对诊断HLHS的胎儿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应重点观察主动脉和圆锥动脉干,以防漏诊。

吴牡丹[2](2020)在《产前超声多断面模式诊断中孕期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位居全球严重出生缺陷的首位,且存在较高的围生期发病率和死亡率,是产前超声胎儿检查最易漏诊甚至误诊的先天性畸形。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的种类繁多,血流动力学变化很大。本研究使用胎儿产前超声多断面模式方法筛查胎儿心脏,探讨此方法在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统计2013年1月-2017年12月5年期间在我院进行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筛查的中孕期(孕22-26周)胎儿共19802例,其中单胎19043例,双胎375例,三胎3例,孕妇年龄在18岁46岁,平均年龄在27.3岁±4.9岁,运用GE E8、PHILIPS IU22、MEDISON XG彩超仪,按照李胜利主编的《胎儿畸形产前超声与病理解剖图谱》要求由获得产前系统筛查资格的超声诊断医师进行规范化的产前超声系统筛查。选择胎儿心脏模型,运用多断面模式对胎儿心脏进行筛查,共检查72例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追踪随访这72例孕妇妊娠结局,总结各种类型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其是否合并心内外结构异常,并分析其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一致性检查。结果:1.本研究中,72例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中,2例漏诊,1例误诊。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一致性检查分别为97.3%,100%,100%、99.9%、97.3%、99.9%。2.本组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检出率为0.36%(72/19802),其中主动脉弓缩窄9.7%(7/72),主动脉弓离断8.3%(6/72),右位主动脉弓、右位动脉导管5.6%(4/72),永存动脉干8.3%(6/72),右位主动脉弓和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左位动脉导管47.2%(34/72),左位主动脉弓、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左位动脉导管占14%(10/72),双主动脉弓6.9%(5/72)。3.在本研究中检出的72例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中,6例合并严重复杂的心内结构异常,如单心室、单心房、心室双出口、二尖瓣闭锁和三尖瓣闭锁等;6例合并其他系统异常(6/72,8.3%),其中2例(2/6,33.3%)伴2处系统异常(2例均为伴有颅脑及消化异常),4例(4/6,66.7%)出现全身异常(3例面部异常,1例有生殖系统异常)。4.72例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病例中成功随访60例,失访12例,随访率83.33%;引产25例,获取引产标本13例,在病理医生协助下解剖13例,其中一例产前诊断为主动脉弓离断经解剖证实为主动脉重度缩窄,病理解剖与产前超声筛查符合12例,符合率达92.3%;出生35例,出生35例新生儿绝大部分产前筛查诊断为血管环胎儿,随访其喂养、呼吸、吞咽情况,未出现明显临床表现27例,出现临床症状7例,夭折1例;其中1例产前诊断为双主动脉弓“O”型血管环及右位主动脉弓和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左位动脉导管“U”型血管环胎儿产后经手术治疗后目前情况良好。结论:1.运用胎儿产前超声多断面模式可以有效的诊断出中孕期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其检出率高达97.3%,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2.5年期间检出的72例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各型均有典型的超声图像特征,产前超声多断面模式中主动脉弓横断面即三血管气管断面是诊断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最有效的断面,主动脉弓长轴断面、主动脉弓冠状断面及经过气管分叉的斜冠状断面是诊断和鉴别诊断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的关键辅助断面。3.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部分合并其他心内外结构异常,产前超声影像有重要应用价值。

畅芳叶,米燕萍,刘洁琼[3](2020)在《超声心动图检测永存动脉干的诊断价值及漏诊、误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永存动脉干的诊断价值及漏诊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永存动脉干患儿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的诊断结果,并将超声结果与CT血管成像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诊断永存动脉干38例中经CT血管成像及手术结果证实误诊2例(1例误诊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1例误诊为法洛氏四联症),3例漏诊合并其他畸(1例漏诊主动脉发育异常,2例漏诊冠状动脉走行异常)。结论超声心动图在永存动脉干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须与CT血管成像联合应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与完整性。

苏虹,陈明,王鸿凤,张娜,吴新华,马琦,申庆欣,胡程程,金芝学,陈孟华[4](2019)在《胎儿右位主动脉弓产前超声诊断、妊娠结局及漏误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并总结胎儿右位主动脉弓(RAA)超声图像特征、鉴别诊断方法,分析其漏误诊原因,提高胎儿RAA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31例经产后小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手术或引产后尸体解剖病理证实的胎儿RAA病例,总结胎儿RAA及其合并圆锥动脉干畸形产前超声图像特征、鉴别诊断方法,分析其漏误诊原因并随访其妊娠结局。应用胎儿心脏标准超声切面的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进行胎儿心脏系统超声检查。当三血管气管切面(3VT)发现主动脉弓位于气管右侧时,再获取气管及其分支冠状切面进一步明确主动脉弓、动脉导管弓与气管的位置关系。结果产前超声诊断41例胎儿RAA,活产20例,引产15例,失访6例;产后证实31例,产前超声正确诊断25例(25/31,80.65%),漏误诊6例(6/31,19.35%)。2例左位主动脉弓产前超声均未获取胎儿气管及其分支冠状切面,在3VT切面将支气管横断面误认为气管横断面而误诊为RAA,2例RAA伴左锁骨下动脉迷走(ALSA)左位动脉导管(LDA),将左颈总动脉误认为发育不良的左弓而误诊为双主动脉弓(DAA),2例RAA合并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产前超声漏诊RAA。31例胎儿RAA在3VT切面显示主动脉弓位于气管右侧,不同类型的胎儿RAA在3VT切面形成血管环或无血管环。胎儿RAA合并圆锥动脉干畸形在3VT切面和气管及其分支冠状切面有不同超声表现。20例活产胎儿中13例孤立性RAA、2例合并永存左上腔、1例合并2~3腰椎椎体融合、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最大年龄随访至3岁半,无呼吸道消化道压迫症状,小儿状态良好。1例IDD型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并RAA,未经手术治疗,目前小儿11个月,状态良好。1例合并食道闭锁产后14 d新生儿死亡。6例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5例染色体核型正常,1例合并心内外严重多发畸形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为18-三体。结论 3VT切面是诊断胎儿RAA的主要切面,联合应用气管及其分支冠状切面可提高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单纯性RAA多数预后好、RAA合并严重心内外畸形预后与其合并畸形严重程度有关。

范丽娟[5](2019)在《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评估儿童复杂先心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探讨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检查中的可行性:诊断能力、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对象与方法100例连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纳入研究,年龄均小于3岁。根据扫描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12天至32个月,使用宽体探测器低剂量心电门控CT心脏收缩末期扫描。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9天至27个月,使用多排CT容积螺旋穿梭技术(VHS)扫描。以手术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计算两种检查方法对心血管畸形的检出率并进行比较。分别测量两组升主动脉、主肺动脉、左心室、膈肌水平降主动脉及胸壁肌肉组织的CT值和图像噪声,并计算客观图像质量指标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双盲法评价心内结构、心外结构及冠状动脉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记录每一位患儿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两组的诊断检出率,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现142和131处心血管畸形,两者诊断检出率分别为95.07%和94.66%,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877,P=1.000)。低剂量组心内结构、心外结构及冠状动脉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71±0.82、4.69±0.51和3.28±0.90,对照组心内结构、心外结构及冠状动脉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52±0.65、4.60±0.61和2.30±0.82,两组心内结构及心外结构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宽体探测器低剂量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宽体探测器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升主动脉的CT值(565.15±184.55 vs.526.00±184.10)、图像噪声(28.07±9.64 vs.24.95±5.89)、SNR(21.43±7.96 vs.21.82±8.32)及CNR(19.06±7.72 vs.19.58±8.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肺动脉的CT值(575.95±259.78 vs.537.06±198.40)、图像噪声(25.62±10.87 vs.26.66±8.25)、SNR(23.66±8.66 vs.22.25±11.42)及CNR(20.94±8.19 vs.20.03±11.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的CT值(554.96±213.85 vs.520.57±173.34)、图像噪声(30.14±12.34 vs.26.71±8.18)、SNR(19.92±7.99 vs.21.13±9.40)及CNR(17.58±7.44 vs.18.92±8.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膈肌水平降主动脉的CT值(539.40±175.28 vs.524.90±189.52)、图像噪声(25.96±10.99 vs.23.29±8.54)、SNR(23.83±11.50 vs.26.47±15.98)及CNR(20.96±10.30 vs.23.74±15.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组与对照组比较,CTDIvol(t=-14.856,P=0.000)、DLP(t=-12.595,P=0.000)及有效剂量ED(t=-11.642,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扫描比多排CT容积螺旋穿梭技术扫描辐射剂量下降了76%。结论宽体探测器低剂量心电门控CT心脏收缩末期扫描检查婴幼儿先心病,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和理想的诊断效能,尤其对诊断先心病中合并的冠状动脉异常具有独特优势,并能大幅降低有效辐射剂量。第二部分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儿童复杂先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获取的先心病扫描数据,并将诊断结果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评价该技术在儿童复杂先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108例先心病儿童纳入研究,男60例,女48例,平均年龄31.4±35.1月(中位数19.5月,范围12天-15岁),平均体重11.8±7.9kg(中位数9.7kg,范围2.5-56kg),平均身高84.6±23.6cm(中位数80.0cm,范围47.0-156.0cm),平均心率115.9±21.3次/分(中位数115.5次/分,范围59-171次/分)。以手术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复杂先心病的心内结构异常、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心外结构异常以及全部心脏结构异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检出率,并比较。记录每一位儿童的CTDIvol和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比较不同年龄组有效辐射剂量。结果1.本组108例,手术结果共发现心内结构异常291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诊断正确251处,诊断不正确共41处。TTE诊断正确273处,诊断不正确共19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心内结构异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检出率分别为86.25%、99.95%、0.862、99.60%、98.12%、98.27%及86.25%;TTE分别为93.81%、99.95%、0.938、99.64%、99.14%、99.20%及93.81%。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TTE的准确率显着高于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TTE的检出率显着高于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2.本组108例,手术结果共发现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58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这58处畸形均诊断正确,诊断不正确1处。TTE诊断正确55处,诊断不正确共9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检出率分别为100.0%、99.79%、0.998、98.31%、100.0%、99.81%及100.0%。TTE分别为94.83%、98.76%、0.936、90.16%、99.37%、98.33%及94.83%。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和TTE对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的准确率和检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625)。3.本组108例,手术结果共发现心外结构异常175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174处畸形诊断正确,诊断不正确2处。TTE诊断正确139处,诊断不正确共53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心外结构异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检出率分别为99.43%、99.95%、0.994、99.43%、99.95%、99.90%及99.43%。TTE分别为79.43%、99.09%、0.785、89.10%、98.10%、97.42%及79.43%。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宽体探测器CT的准确率显着高于TTE。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宽体探测器CT的准确率显着高于TTE。4.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本组108例全部心脏结构异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检出率分别为92.18%、99.93%、0.921、99.38%、99.09%、99.11%及92.18%;TTE;分别为89.12%、99.46%、0.886、95.11%、98.73%、98.37%及89.12%。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全部心脏结构异常的准确率和检出率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114)。5.108例患儿整体平均CTDIvol、DLP及ED分别为1.39±0.38m Gy,20.62±6.79m Gy·cm及0.57±0.15m Sv,三年龄组内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值均=0.000),其中CTDIvol、DLP分别在三年龄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值均<0.05),均随年龄增长而显着增加(表2-11,2-12)。三年龄组患儿的ED分别为0.64±0.17m Sv、0.53±0.12m Sv及0.49±0.08m Sv。其中在>1,≤5岁和>5岁两年龄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73);但在≤1岁与>1,≤5岁和≤1岁与>5岁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总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效辐射剂量ED下降,年龄越小ED越高,≤1岁患儿的剂量显着高于1岁以上儿童。结论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与TTE在儿童先心病的整体诊断效能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TTE对诊断心内结构异常更具相对优势,而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诊断心外结构异常更具优势,预期二者联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提高诊断效能。在本组患儿中,≤1岁年龄组的有效辐射剂量ED相对较高。第三部分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定量评估儿童紫绀属复杂先心病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与TTE对照,比较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紫绀属复杂先心病中对大血管直径、室间隔缺损大小的测量及Mc Goon比值的差别,评价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定量诊断紫绀属复杂先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对象与方法紫绀属先心病儿童48例纳入该项研究。男23例,女25例,平均年龄28.2±33.9月(中位数17.50月,范围12天-15岁),平均体重11.1±6.4kg(中位数10.0kg,范围2.8-41kg),平均身高82.2±20.7cm(中位数78.0cm,范围47.0-156.0cm),平均心率116.3±20.5次/分(中位数115.0次/分,范围80-171次/分)。比较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及TTE两种检查方法对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降主动脉、室间隔缺损测量值的差别及Mc Goon比值的差别。进一步对本组病例中41例三岁以下患儿进行了年龄、体重和心率分组研究。分组标准年龄≤12月和>12月,心率<120次/分和≥120次/分,体重<10Kg和≥10Kg。分析年龄、心率和体重对大血管直径、室间隔缺损及Mc Goon比值的影响。结果1.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测量的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降主动脉测量值分别为9.6±3.8mm、8.7±3.4mm、7.8±3.1mm及9.2±2.3mm。TTE测量的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降主动脉测量值分别为8.3±3.2mm、6.2±2.7mm、6.2±2.4mm及7.7±1.8mm。两种检查方法比较主肺动脉、左肺动脉、右肺动脉及降主动脉测量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4.324,P=0.000;t=7.663,P=0.000;t=4.290,P=0.000;t=8.026,P=0.000)。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主动脉及肺动脉直径测量值显着高于TTE测量值。Mc Goon比值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1.8±0.5)与TTE(1.6±0.4)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721,P=0.009),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 Mc Goon比值显着高于TTE。VSD的大小在宽体探测器CT(11.5±3.5)和TTE(13.0±3.5)间比较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Z=-3.519,P=0.000),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测量的VSD大小显着小于TTE结果。2.主肺动脉直径及室间隔缺损大小两种检查方法测量值比较与年龄有关,1岁以下患儿两种检查方法测量值无显着性差异。Mc Goon比值两种检查方法比较结果与体重有关,体重越大,两种方法Mc Goon比值一致性越好。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测量值均显着高于TTE。Mc Goon比值及VSD大小两种检查方法比较与心率有关,心率越快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越好。结论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获得的肺动脉的测量值及Mc Goon比值高于TTE获得的结果,而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获得的VSD测量值低于TTE获得的结果,年龄、体重和心率对两种方法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性有一定影响,在应用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和TTE定量评估儿童紫绀属先心病时应予注意。第四部分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先心病冠状动脉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目的评估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先心病儿童冠状动脉各节段显示的可判读性、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评价其在临床儿童先心病冠状动脉异常诊断中的价值。对象与方法134例行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检查的先心病儿童纳入研究。其中男73例,女61例,平均年龄30.27±36.67月(中位数17.00月,范围12天-15岁),平均体重11.40±7.72kg(中位数9.15kg,范围2.48-53kg),平均身高83.73±24.25cm(中位数76.50cm,范围47.00-163.00cm),平均心率115.87±21.30次/分(中位数115.00次/分,范围59-171次/分)。分析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图像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率。将冠状动脉分为11个节段,比较各节段的可判读性及图像质量评分。将所有病例按年龄不同分为四组,组1:年龄≤1岁,60例;组2:1岁<年龄≤5岁,48例;组3,5岁<年龄≤10岁,19例;组4,年龄>10岁,7例。比较不同年龄组冠状动脉评分、客观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1.本组134例患者中共发现16例冠状动脉异常,发生率11.9%,包括左侧单支冠状动脉2例,右侧单支冠状动脉3例,前降支起自右冠状动脉1例,回旋支起自右冠状动脉1例,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左窦3例,右冠状动脉高位开口1例,前降支-右室瘘1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回旋支-右房瘘1例,左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1例,冠状动脉狭窄及闭塞1例。2.134例患者冠状动脉11节段2分以上共1180段,总可判读率80.8%(1180/1460)。可判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LO、LM、LAD1、RO、LAD2、RCA1、LCX1、RCA3、LAD3、RCA2、LCX2。可判读率最高的为LO,98.5%;此外在90.0%以上的依次为LM、LAD1、RO及LAD2;可判读率最低的两个节段为LCX2(41.8%)和RCA2(62.1%)。进一步按开口(LO、RO)、近段(LM、LAD1、LCX1、RCA1)、中段(LAD2、RCA2)、远段(LAD3、LCX2、RCA3)分析结果显示:从开口至远段可判读率依次下降,分别为96.9%(253/261)、88.5%(470/531)、76.3%(203/266)及63.5(254/400)。2.冠状动脉11节段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LO、LM、RO、LAD1、RCA1、LAD2、RCA3、LCX1、LAD3、RCA2、LCX2。各节段评分多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值=359.105,P=0.000。进一步组内两两结果显示:LO、LM和RO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1评分显着低于LO(P=0.027)和LM(P=0.029),但与RO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2与LCX1、RCA1及RCA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3与LCX1及RCA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CX1与LAD2、LAD3及RCA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CA1与LAD2及RCA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CA2与LAD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RCA3与LAD2、LCX1及RCA1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LCX2与其他所有10个节段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余各节段组内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年龄组冠状动脉各节段评分比较结果:LO、LM、LCX1及RCA2评分在各年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2.648,14.390,10.650,10.134;P=0.005,0.002,0.014,0.017)。RO、LAD1、LAD2、LAD3、LCX2、RCA1及RCA3评分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年龄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图像的CT值、噪声、SNR及CNR见表4-12,结果显示四个图像质量客观指标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F=0.800,0.475,0.600,0.753;P=0.496,0.700,0.616,0.523),图像质量与年龄无关。5.随着年龄的增加,CTDIvol和DLP均显着性升高。有效辐射剂量E四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F=5.160,P=0.002),进一步两两比较辐射剂量E组1和组2,组1和组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和0.001;余各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越小,辐射剂量越大,1岁以内婴幼儿辐射剂量最大,10岁以上儿童辐射剂量增加,辐射剂量最低的年龄组为5-10岁。结论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先心病儿童冠状动脉异常的诊断中具有独特优势,可在评估心脏大血管的同时完成。图像质量客观指标在各年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冠状动脉11个节段的可判读率为80.8%,可判读性及评分在主干开口及各支近段较高,趋势是随着管径的减小而递减。左冠状动脉开口(LO)、左主干(LM)、回旋支近段(LCX1)及右冠状动脉中段(RCA2)评分在各年龄组间有显着性差异,随年龄增加,评分升高。1岁以内婴幼儿有效辐射剂量ED相对最高(0.63±0.17m Sv)。

陆丽花,王峥,李军,田晓先,徐鹏,朱霆,庞珅,王云,英司奇[6](2017)在《胎儿永存动脉干的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胎儿永存动脉干(PTA)的产前超声诊断、病理分型、鉴别诊断及伴发畸形。方法选取经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的1 392例胎儿心血管畸形中24例PTA,对其超声诊断、病理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根据Van Praagh分类法进行分型,将Ⅳ型PTA归入肺动脉闭锁,未纳入本研究。结果 24例PTA中A1型10例,A2型3例,A3型9例,A4型2例。合并心内畸形及变异9例,合并心内及心外畸形1例。出生2例(1例A1型手术,双胎1例出生后多器官衰竭死亡);终止妊娠14例(7例再次妊娠5例出生,仅1例存在房间隔缺损;2例中孕待随访),病理证实7例;失访8例。结论胎儿PTA类型以A1型及A3型较多见;合并心内畸形与类型有一定关系;胎儿期联合应用多种超声成像技术能早期准确诊断PTA,判断类型和检出合并畸形,对孕期咨询、评估、抉择及出生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贾赛玉[7](2017)在《产前超声三步法快速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与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产前超声三步法快速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行产前超声三步法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75例孕妇产前资料及产后资料进行分析,年龄1947岁,平均(28.41±5.47)岁,孕周1628周,平均(23.27±1.87)周。产前超声三步法:第一步胎儿定位,确定心脏位置;第二步通过二维超声组织谐波成像观察胎儿心脏四大标准切面,即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以及三血管切面或三血管气管切面;第三步结合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对胎儿心脏进行快速筛查。以胎儿超声心动图为参考标准,计算产前超声三步法诊断胎儿CHD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等,以及两种检查的一致性。结果(1)胎儿CHD的一般情况:54例为普通孕妇,21例孕妇伴有高危因素。伴有高危因素的21例孕妇分别为:高龄孕妇7例(>35岁),孕妇有不良妊娠引产史2例,孕妇患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孕妇曾有稽留流产史1例,孕妇长期接触有毒物质1例,孕妇早孕期患病毒性感冒1例,胎儿有心外畸形3例,胎儿单脐动脉2例,唐氏筛查21-三体高风险1例,同时有高龄、双胎和试管婴儿因素孕妇1例。21例伴有高危因素孕妇中17例胎儿CHD,占81%(17/21);54例普通孕妇中43例胎儿CHD,占80%(43/5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产前超声三步法对胎儿CHD的诊断效能:超声心动图检查75例孕妇,检出60例胎儿CHD,15例胎儿心脏结构正常;产前超声三步法检查该75例孕妇,检出57例胎儿CHD,漏诊3例,误诊3例。产前超声三步法快速筛查与胎儿超声心动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5,P<0.001;产前超声三步法筛查胎儿CHD灵敏度为95%(57/60),特异性为80%(12/15),准确性为92%(69/75),阳性预测值为95%(57/60),阴性预测值为80%(12/15)。(3)产前超声三步法对胎儿CHD的病因诊断:产前超声三步法检出胎儿CHD异常57例,其中与胎儿超声心动图结果一致45例,分别是:法洛四联症13例,房室间隔缺损9例,左心或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5例,室间隔缺损5例,主动脉狭窄4例,大动脉转位3例,永存动脉干1例,右室双出口1例,肺动脉狭窄1例,肺静脉畸形引流1例,心脏肿瘤1例,镜像右位心1例,诊断符合率为78.94%(45/57);产前超声三步法与超声心动图相比病因误判12例,产前超声三步法/超声心动图诊断分别是:右室双出口/法洛四联症2例,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1例,法洛四联症/永存动脉干1例,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1例,右室双出口伴二尖瓣闭锁/大动脉转位合并单心室单心房及肺动脉狭窄1例,主动脉狭窄/主动脉弓离断1例,右心发育异常/完全性肺静脉畸形引流1例,室间隔缺损/房室间隔缺损1例,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闭锁/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1例,房间隔缺损/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三尖瓣异常/肺动脉狭窄1例。(4)结局和转归:60例超声心动图检出孕妇胎儿CHD者中引产50例,9例继续妊娠至产后,难免流产1例。结论产前超声三步法快速筛查胎儿CHD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其操作简便,可作为筛查孕妇胎儿CHD的方法。

许燕[8](2016)在《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的超声诊断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胎儿肺动脉(PA)及左肺动脉(LPA)、右肺动脉(RPA)在中晚孕期发育变化的规律,测量孕2040周胎儿PA、主动脉(AO)、LPA、RPA及动脉导管(DA)内径,研究上述动脉管腔结构的内径比例关系及与孕龄的相关性;观测PA、AO、DA的血流频谱特征及血流速度,并研究三者峰值血流速度(PSV)的关系及与孕龄的相关性;观测LPA、RPA的血流频谱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PS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探讨其与孕周的关系及评估胎儿肺循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孕龄在2040周之间,并排除孕妇糖尿病及其他严重妊娠合并症、胎儿心内外畸形及胎儿心律失常的正常胎儿1000例,孕妇年龄2042岁,平均(28.6±4.6)岁,孕龄2040周,平均(30.0±2.3)周,测量PA、AO、LPA、RPA及DA内径,同时观测上述动脉管腔的血流频谱特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排除声束角度过大及测值不完整的胎儿184例,入选血流频谱测量完整的孕妇816例,孕妇年龄2042岁,平均(26.7±3.8)岁,孕龄2040周,平均(29.2±2.6)周,对不同孕龄胎儿PA、AO、LPA、RPA及DA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孕龄绘制散点图,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PA、AO、LPA、RPA及DA内径随孕周增加而增大,与孕龄呈线性正相关(r=0.803、0.784、0.862、0.862、0.900,P均<0.001),LPA、RPA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A内径始终大于AO内径(P<0.05),二者之比为1.051.26。(3)孕28周之前,LPA、RPA、DA三者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周后,LPA、RPA内径小于DA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A、AO及DA的PSV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大,与孕龄呈线性正相关(r=0.653、0.642、0.756,P均<0.001),且相同孕周PSVPA<PSVAO<PSVDA(P<0.05)。(5)胎儿LPA、RPA的PSV随孕周的增加缓慢增大,与孕周呈线性正相关(r=0.615、0.594,P均<0.001),PI随孕周增加逐渐减小,与孕周呈线性负相关(r=-0.149、-0.175,P均<0.001),RI与孕周无相关(r=-0.036、-0.016,P均>0.05),LPA、RPA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胎儿PA、LPA、RPA的内径随孕周增加而增大,与孕周呈线性正相关。(2)PA内径始终大于AO内径,相同孕周PSVPA<PSVAO<PSVDA。(3)LPA、RPA内径无差别,孕28周之前胎儿LPA、RPA和DA内径大致相等,孕28周后LPA、RPA内径小于DA内径。(4)LPA、RP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孕周有一定相关性,可用于评估胎儿肺循环。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的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经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彩色多普勒逆向追踪技术及STIC技术诊断并经尸检、出生后手术及影像学手段随访证实的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106例,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合并畸形及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统计本组病例在四腔心观、心室流出道观及三血管观异常显示率,并对66例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动脉梗阻(包括狭窄或闭锁)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孕周匹配的正常对照组胎儿进行比较,观察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106例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中,60例选择引产,46例选择继续妊娠,其中1例右肺动脉缺如新生儿出生8小时后死亡,共61例经尸检证实,16例经出生后手术证实,29例经新生儿超声心动图及其他影像学手段随访证实。(2)106例中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动脉梗阻病变66例,有57例超声表现为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不同程度细窄,其中31例肺动脉管腔显示不清,通过彩色多普勒逆向追踪技术显示肺动脉及左、右分支异常,45例伴动脉导管反向血流。(3)106例在四腔心观、心室流出道观及三血管观异常显示率分别为37.7%(40/106)、88.7%(94/106)、95.3%(101/106),心室流出道观和三血管观异常显示率显着高于四腔心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复杂组合并其他心内外畸形和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77例胎儿获得满意的STIC容积数据,胎儿心脏超声扫查时间STIC技术明显短于二维超声心动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应用STIC技术诊断符合率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动脉梗阻病变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PS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RI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二维超声心动图联合彩色多普勒逆向追踪技术应用可提高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的检出率,STIC技术可以作为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有效补充手段。(2)胎儿超声心动图扫查切面中,心室流出道观和三血管观是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的主要诊断切面。(3)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中复杂组合并心内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发生率高于单纯组。(4)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动脉梗阻病变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PI、RI低于正常对照组胎儿,可能为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动脉梗阻病变胎儿肺血管对肺脏血供减少的反应性改变,胎儿超声心动图可以对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进行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目的探讨三血管观对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产前超声诊断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胎儿的超声图像、尸检与手术资料及生后随访结果,总结在三血管观(三血管气管切面、三血管切面及三血管肺动脉分支切面)的异常声像图表现及出现频率。结果106例胎儿中永存动脉干9例;法洛四联症23例,其中2例合并肺动脉瓣缺如;完全型大动脉转位8例;室间隔缺损型肺动脉闭锁15例;右室双出口15例;左室双出口1例;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不伴有肺动脉闭锁)7例,其中1例合并肺动脉瓣缺如;矫正型大动脉转位2例;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6例;单纯肺动脉狭窄8例;左肺动脉异常起源于升主动脉2例;肺动脉吊带2例;肺动脉交叉7例;右肺动脉缺如1例。106例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在三血管气管切面、三血管切面及三血管肺动脉分支切面的出现频率均较高,分别为84.0%(89/106)、84.9%(90/106)、88.7%(94/106)。结论三血管观对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的超声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魏玮[9](2015)在《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复杂性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其存在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多数患者未经过治疗就在早期死亡或经手术治疗但效果不佳,死亡率较高。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具有方便、快捷、廉价、简单、可床旁操作等优点,对心脏结构的异常能够较清晰显示,并可以评价心功能和肺动脉压力的情况。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UCG)及其三维重建功能,分析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的影像学诊断特点,观测圆锥隔偏转的角度、距离和面积,探讨超声心动图(UCG)在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住院拟施行手术治疗的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患者295例和未发现心脏异常的正常对照组1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手术后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评价超声心动图(UCG)和心血管造影术(ACG)在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等,比较超声心动图(UCG)和心血管造影术(ACG)诊断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在三维超声心动图(UCG)上,分别观测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和正常对照组的圆锥隔偏转的角度、距离、面积,比较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1.超声心动图(UCG)可以较清晰显示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的病变类型及部位,在295例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患者中,各病种的比例分别为法洛氏四联症(TOF)48.47%(143/295)、大动脉转位(TGA)18.65%(55/295)、永存动脉干(PTA)9.15%(27/295)、右心室双出口(DORV)14.58%(43/295)、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5.42%(16/295)、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A-PW)3.73%(11/295)。2.超声心动图(UCG)与心血管造影术(ACG)、手术结果相对比,超声心动图(UCG)诊断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的灵敏度为92.14%、特异度98.03%、符合率97.85%;心血管造影术(ACG)的灵敏度为97.62%、特异度99.18%、符合率99.07%。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病种的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的符合率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各病种各项之间,超声心动图(UCG)与心血管造影术(ACG)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在三维超声心动图(UCG)的前后、左右剖视方位上,圆锥隔偏转角度、最大圆锥隔偏移距离、圆锥隔偏移面积的测量值为右心室双出口(DORV)组>永存动脉干(PTA)及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组>法洛氏四联症(TOF)组>大动脉转位(TGA)组>正常对照组,除大动脉转位(TGA)组的3项指标外,其余各组均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上下剖视方位上,圆锥隔偏转角度的测量值为正常对照组>大动脉转位(TGA)组>法洛氏四联症(TOF)组>右心室双出口(DORV)组>永存动脉干(PTA)及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组,各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各组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最大圆锥隔偏移距离、圆锥隔偏移面积的测量值为永存动脉干(PTA)及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组>右心室双出口(DORV)组>法洛氏四联症(TOF)组>大动脉转位(TGA)组>正常对照组,除永存动脉干(PTA)及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组外,其余3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超声心动图(UCG)对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的诊断率较高,可以作为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的首选检查方法。2.三维超声心动图(UCG)为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提供了定量诊断依据,可以进一步提高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CTD)的诊断率。

胡金玲,任卫东,张晶,徐敏,吴丹[10](2015)在《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共同动脉干及合并心内畸形的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共同动脉干(TAC)及合并心内畸形小儿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6年1月至2014年5月30例TAC患儿的临床及超声心动图诊断资料。结果 30例患儿中,根据Collet Edwards法进行分型,其中Ⅰ型10例、Ⅱ型7例、Ⅲ型5例、Ⅳ型8例。TAC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24例,是TAC最常见的心内畸形,房间隔缺损16例,动脉导管未闭7例,单心室6例,右位主动脉弓3例及其他少见心内畸形。经手术证实8例,其中Ⅰ型患儿5例,Ⅱ型患儿3例,术后1例Ⅰ型患儿死亡;16例患儿经CT血管成像证实,因未行手术治疗于半年内全部死亡。结论超声心动图对早期无创性准确诊断TAC及其并发心内畸形具有重要价值。

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永存动脉干的价值与动脉造影及手术结果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永存动脉干的价值与动脉造影及手术结果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合并主动脉或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2 结果
    2.1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超声心动图情况
    2.2 非单纯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合并主动脉或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及心外畸形的情况
3 讨论
    3.1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血流动力学改变
    3.2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超声诊断
    3.3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合并主动脉发育异常
    3.4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合并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
    3.5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临床处理及预后

(2)产前超声多断面模式诊断中孕期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1.1 产前超声筛查对象
        2.1.2 研究对象
        2.1.3 诊断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2 实验仪器
    2.3 研究方法
        2.3.1 建档
        2.3.2 胎儿产前常规检查与测量
        2.3.3 胎儿产前超声多断面模式筛查心脏的具体断面及获取方式
        2.3.4 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的诊断方法
        2.3.5 随访
        2.3.6 统计学处理
        2.3.7 实施技术路线与流程图
第3章 结果
    3.1 胎儿产前超声多断面模式对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检出情况
    3.2 胎儿产前超声对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漏误诊情况
    3.3 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合并其他心内外结构异常与染色体风险情况
    3.4 产前超声多断面模式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诊断价值的评估
第4章 讨论
    4.1 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的胚胎发育
    4.2 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分型及产前超声表现
        4.2.1 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的概念及分型
        4.2.2 胎儿CoA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点
        4.2.3 胎儿IAA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点
        4.2.4 胎儿PTA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点
        4.2.5 其他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点
    4.3 产前超声对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漏误诊情况
第5章 局限性与展望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3)超声心动图检测永存动脉干的诊断价值及漏诊、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2 结 果
    2.1 PTA超声共性声像图表现
    2.2 超声心动图与血管CT成像及手术结果对比
    2.3 合并心内其他畸形发生率
3 讨 论

(4)胎儿右位主动脉弓产前超声诊断、妊娠结局及漏误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二、仪器与方法
结果
    一、产前超声诊断情况及结果验证
    二、31例胎儿RAA产前超声表现
    三、妊娠结局
讨论
    一、右位主动脉胚胎发育与鉴别诊断
    二、RAA合并畸形与漏误诊原因
三、染色体异常与预后

(5)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评估儿童复杂先心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婴幼儿先心病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检查技术
        1.1.3 图像后处理和分析
        1.1.4 图像质量评估及诊断效能
        1.1.5 有效辐射剂量评估
        1.1.6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一般资料
        1.2.2 诊断检出率
        1.2.3 CT图像质量分析
        1.2.4 有效辐射剂量
    1.3 讨论
        1.3.1 婴幼儿先心病影像学检查
        1.3.2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婴幼儿先心病影像学检查中的优势
        1.3.3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婴幼儿先心病检查中的图像质量
        1.3.4 辐射剂量
        1.3.5 研究的局限性
    1.4 小结
二、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儿童复杂先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检查技术
        2.1.3 图像后处理
        2.1.4 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TTE)
        2.1.5 图像及结果的评价和判定
        2.1.6 有效辐射剂量评估
        2.1.7 诊断效能
        2.1.8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对心内结构异常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的比较
        2.2.2 对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的比较
        2.2.3 对心外结构异常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的比较
        2.2.4 对全部心脏结构异常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的比较
        2.2.5 有效辐射剂量
    2.3 讨论
        2.3.1 先天性心脏病CT影像节段分析法
        2.3.2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复杂先心病影像后处理方法
        2.3.3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及TTE对心内结构异常的诊断
        2.3.4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及TTE对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的诊断
        2.3.5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及TTE对心外结构异常的诊断
        2.3.6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及TTE对全部心脏结构异常的诊断
        2.3.7 辐射剂量
        2.3.8 研究的局限性
    2.4 小结
三、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定量评估儿童紫绀属复杂先心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检查技术
        3.1.3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图像后处理
        3.1.4 TTE
        3.1.5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2.1 48例肺血少紫绀属先心病测量值结果比较
        3.2.2 按年龄分组3岁以下紫绀属先心病测量值比较
        3.2.3 按体重分组3岁以下紫绀属先心病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和TTE测量值比较
        3.2.4 按心率分组3岁以下紫绀属先心病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和TTE测量值比较
    3.3 讨论
        3.3.1 心动周期与心房、心室大小及大血管管径的关系
        3.3.2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先心病术前评估的价值
        3.3.3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先心病术前肺动脉测量值的价值
        3.3.4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室间隔缺损大小的评估
        3.3.5 研究的局限性
    3.4 小结
四、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在先心病冠状动脉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4.1 对象和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检查技术
        4.1.3 图像后处理
        4.1.4 图像质量评估
        4.1.5 有效辐射剂量评估
        4.1.6 统计学处理
    4.2 结果
        4.2.1 不同年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4.2.2 冠状动脉异常
        4.2.3 冠状动脉11段可判读性及评分比较
        4.2.4 不同年龄组冠状动脉11节段评分比较
        4.2.5 不同年龄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客观图像质量
        4.2.6 不同年龄组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辐射剂量
    4.3 讨论
        4.3.1 先心病儿童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方法
        4.3.2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先心病儿童冠状动脉的可判读率
        4.3.3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先心病儿童冠状动脉评分及病变诊断
        4.3.4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先心病不同年龄组客观图像质量
        4.3.5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先心病不同年龄组辐射剂量
        4.3.6 研究的局限性
    4.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对儿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产前超声三步法快速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与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资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写词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的超声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正常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的超声观测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
        2.1 内径测量结果与分析
        2.2 多普勒测量结果与分析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的超声诊断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与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
        2.1 诊断结果
        2.2 超声切面显示率比较
        2.3 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异常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2.4 合并心内外畸形及染色体核型异常结果
        2.5 二维超声心动图和STIC技术比较
        2.6 右室流出道和(或)肺动脉梗阻(包括狭窄或闭锁)胎儿与正常胎儿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三血管观对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异常的超声诊断价值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仪器
        1.3 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诊断结果
        2.2 合并畸形
        2.3 随访结果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9)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圆锥动脉干畸形的胚胎学基础及影像学诊断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10)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共同动脉干及合并心内畸形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二、仪器与方法
    三、TAC的分型标准
结 果
讨 论

四、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永存动脉干的价值与动脉造影及手术结果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合并主动脉或圆锥动脉干发育异常的临床研究[J]. 颜华英,张春国,何丽红,王泓力,赵婧,何冠南,杨家翔.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0(12)
  • [2]产前超声多断面模式诊断中孕期胎儿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异常的研究[D]. 吴牡丹. 南昌大学, 2020(08)
  • [3]超声心动图检测永存动脉干的诊断价值及漏诊、误诊分析[J]. 畅芳叶,米燕萍,刘洁琼.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03)
  • [4]胎儿右位主动脉弓产前超声诊断、妊娠结局及漏误诊分析[J]. 苏虹,陈明,王鸿凤,张娜,吴新华,马琦,申庆欣,胡程程,金芝学,陈孟华.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9(07)
  • [5]宽体探测器低剂量CT评估儿童复杂先心病[D]. 范丽娟.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6]胎儿永存动脉干的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J]. 陆丽花,王峥,李军,田晓先,徐鹏,朱霆,庞珅,王云,英司奇.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7(06)
  • [7]产前超声三步法快速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与胎儿超声心动图的对比研究[D]. 贾赛玉. 苏州大学, 2017(04)
  • [8]胎儿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的超声诊断研究[D]. 许燕. 青岛大学, 2016(02)
  • [9]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的超声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D]. 魏玮. 新乡医学院, 2015(02)
  • [10]超声心动图诊断小儿共同动脉干及合并心内畸形的价值[J]. 胡金玲,任卫东,张晶,徐敏,吴丹.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5(03)

标签:;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持续性动脉干的诊断价值及动脉造影与手术结果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