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大脑仍然是可塑的

成人的大脑仍然是可塑的

一、成人大脑仍然可塑(论文文献综述)

谭越月[1](2021)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应用基于双眼整合式虚拟现实技术对白内障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视觉功能和双眼整合高级功能视觉能力关系的检查,探讨白内障术后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与白内障的关系。对白内障术后仍然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一系列上述双眼整合能力的检查和相关功能微可塑训练,探索一种帮助白内障患者恢复双眼功能视觉的临床可以应用的方法。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设计,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观察阶段,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IOL植入的白内障患者221例(298眼),其中单焦点组患者植入单焦点人工晶体,173例(230眼);多焦点组患者植入多焦点人工晶体,48例(68眼)。两组各自组内分析。第二阶段为训练阶段,术后1月对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功能视觉可塑修复的微可塑训练,共有患者122例,多焦点组34例,单焦点组88例。手术由我院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术中植入人工晶体均选用我院常规使用的人工晶状体。在术前、术后1天、术后1周对所有患者行基于双眼整合式虚拟现实技术的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检查,检查指标包括:视觉功能(视力)及功能视觉(双眼知觉眼位、抑制度、双眼交替抑制及立体视、平衡点)。术后1月,对仍然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功能微可塑训练,训练指标包括:知觉眼位、双眼交替抑制、精细立体视、运动视差立体视、大范围立体视。结果:单焦点组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1周,视力值(P(27)0.001)、知觉眼位(P(27)0.001)、双眼交替抑制(P(27)0.001)、立体视(P(27)0.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与术后1周比较时,其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多焦点组白内障患者术前术后1天及术后1周,视力值(P(27)0.001)、知觉眼位(P(27)0.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术后1天与术后1周比较时,其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单焦点组在术后1周时,173例(230眼)中,知觉眼位异常占52.61%,双眼交替抑制异常占87.08%,立体视异常占92.61%,平衡点异常占99.57%;多焦点组在术后1周时,48例(68眼)中,知觉眼位异常占32.35%,双眼交替抑制异常占73.53%,立体视异常占86.76%,平衡点异常占89.71%。单焦点组患者术后1月单次微可塑后在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检查系统的各单项检查中如知觉眼位(P(28)0.013)、双眼交替抑制(P(27)0.001)、精细立体视(P(27)0.001)、运动视差立体视(P(27)0.001)、大范围立体视(P(27)0.001)较训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焦点组患者术后1月单次微可塑后在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检查系统的各单项检查中如视力值(P(28)0.005)、精细立体视(P(27)0.001)、运动视差立体视(P(27)0.001)、大范围立体视(P(27)0.001)较训练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所有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均得到有效提升,功能视觉也较术前有改善,提示白内障对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影响。术后1月仍然存在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微可塑后,SIOL植入组与MIOL植入组功能视觉可部分改善。提示对于部分白内障术后有功能视觉异常的患者,可以通过基于双眼整合式虚拟现实技术方法,进行相关检查和微可塑训练,改善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

贺馨田[2](2021)在《《人件:千变万化的大脑内幕》(1-3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一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译者所选的书名为《人件:千变万化的大脑内幕》,作者是神经学科学家大卫·伊格曼,该书于2020年8月25日出版。译者选取本书的第一到三章作为翻译实践的源文本。所选取的源文本的主要内容为作者用相应的类比故事来解释人类大脑的工作原理,例如,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之间会互相斗争,占领对方的领地。源文本是具有科普性的信息型文本。翻译之前,译者做了译前准备,包括分析源文文本,准备平行文本及翻译工具。通过详细分析,译者将在翻译郭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分类。第一个难点在于术语翻译,由于缺少对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译者需要解决关于人体结构,神经科学,机械和武器的术语,以及外国名称的翻译难点。因此,译者采用音译和注释的翻译方法来解决这方面难点。第二个难点在句法层面,为了向目标读者准确传递原文意思,译者要重点分析的难点是省略句和长难句。译者选择翻译方法中的省译法,倒置法,増译法及重构法来解决这方面的翻译难点。最后的难点在文本层面,在源文本中,作者记录了很多临床症状,大脑疾病的治疗方案以及神经实验,其中一些成为译者理解和表达的困难。为了使文章表达清晰流畅,译者运用了的照应,连接词和替代的衔接手段。在本篇翻译报告的最后一部分,译者总结了在完成本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过程中的收获和依然存在的局限,这些收获和局限对译者的翻译十分有帮助。

任非非[3](2021)在《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观察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方法:实验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醒脾解郁方组(XPJYF)、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EOT)、醒脾解郁方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XPJYF+EOT)。每组根据应激时间各分为3w、6w组。除CON外,其余各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CRS)造模,共21d。各组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造模前及造模第3 w、6 w时进行行为学观察。造模3 w时评价脾虚程度,结合行为学实验,评价模型成功与否。取材后以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变化及XPJYF干预效应。第二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分析线粒体及神经元突触体视学指标;高尔基染色观察神经元轴树突分支变化;提取海马突触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突触重塑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合成蛋白含量;检测海马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及线粒体酶活性。第三部分:制备XPJYF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并鉴定;采用CCK8法进行XPJYF细胞毒性实验;建立皮质酮(CORT)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分为 CON、CORT、CORT+X(H)、(M)、(L)、CORT+E、CORT+E+X(H)、(M)、(L)共9组。以细胞免疫荧光观察SYN、PSD-95表达及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成像;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及突触重塑蛋白表达;ELISA及RT-PCR检测5-HT、DA及其受体情况。第四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以免疫荧光三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NeuN/CD31/GFAP表达;RT-PCR检测海马AMPK/SIRT1/PGC-1α通路基因表达;免疫组化及 Western blot 检测 NeuN、GFAP、VEGF、Collagen Ⅳ蛋白表达。结果:1.第一部分1.1宏观表征:造模前大鼠状态良好,反应灵敏,活动自如。造模3 w后,反应降低,神态倦怠,活动减少,毛发干枯或发黄,粪便逐渐变稀,至6 w时表现更明显,各用药组较模型组有改善。1.2体质量变化:模型各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体重增加(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3 w、联合各组体重增加(P<0.01,P<0.05),西药6 w组降低(P<0.05)。联合各组体重较西药组增加(P<0.01,P<0.05)。1.3行为学:模型各组糖水偏好率(SPT)较空白组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FST)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联合各3 w及各用药6w组SPT升高,FST缩短(P<0.01,P<0.05)。联合各组SPT较中药、西药组升高(P<0.01,P<0.05),FST缩短(P<0.01,P<0.05)。与同组别基线比较,各组各时间点SPT降低(P<0.01),模型各组及中药、西药各6 w组FST延长(P<0.01,P<0.05)。1.4血清淀粉酶、尿D-木糖排泄率比较:造模3 w后血清淀粉酶和尿D-木糖排泄率均降低(P<0.01),至造模6周时更低(P<0.01)。1.5海马CA1区病理改变:HE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分布、形态均无异常,圆形胞核清晰居中。模型3w组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及形态不规则,细胞大小不一,部分呈三角形,细胞核深染、固缩,核仁显示不清;至6w时损伤进一步加重。各用药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以中药6 w组和联合组较为明显。尼氏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正常分布,胞质内可见丰富的尼氏小体,近胞核处呈“虎斑样”,远端呈细颗粒样,核仁清晰。模型3 w组细胞排列散乱,胞质内尼氏小体减少。至6w时,损伤加重,细胞皱缩明显,部分细胞尼氏体减少,并可见中央性染色质溶解现象。各用药组损伤逐渐恢复,以西药3 w组及中药6 w组明显。2.第二部分2.1神经元超微结构:正常组神经元突起较多,线粒体正常,突触结构完整,突触小泡较多。造模3 w后,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突触小泡数量减少。至造模6 w,损伤加重,突触间隙显示不清,突触小泡减少,聚集分布,线粒体膜破坏,嵴断裂,基质空泡样变。各用药组上述损伤减轻。2.2线粒体体视学:模型各组Vvm较空白组升高(P<0.01),NM、δ、δm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Vvm降低(P<0.01,P<0.05),各6 w组NM升高(P<0.01),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6 w组δ、δm升高(P<0.01,P<0.05)。较中药组,西药6 w组δ、联合6 w组Vvm降低(P<0.01),联合各组δm升高(P<0.01,P<0.05)。2.3突触体视学:模型各组数密度(Nv)、面密度(Sv)、突触小泡面数密度(NS)均较空白组降低(P<0.01)。中药、联合各6 w组Nv、Sv、Ns较模型组升高(P<0.01,P<0.05)。2.4高尔基染色:模型各组Sholl交点数及树突棘较空白组减少(P<0.01)。中药、联合各组Sholl交点数较模型组增多(P<0.01,P<0.05),中药、西药各6 w组及联合各组树突棘密度升高(P<0.01,P<0.05),且联合6 w组较中药、西药各6w组升高(P<0.05)。2.5突触体突触重塑蛋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6w组降低(P<0.05),各组SYN、syntaxin 1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P<0.05),中药、联合各组SYN升高(P<0.01),中药、西药及联合各6 w组syntaxin 1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6 w组SYN降低(P<0.05),联合6 w组GAP-43增加(P<0.01)。2.6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模型各组SIRT1、PGC-1α、AMPK-α1、Tfam、NRF1较空白组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3 w组SIRT1和AMPK-α1、联合各组SIRT1、PGC-1α、Tfam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3 w组AMPK-α1、6w组PGC-1α表达升高(P<0.01)。3.第三部分3.1细胞毒性实验:经免疫荧光鉴定,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符合神经元细胞特征。经CCK8实验,确定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浓度为高剂量组10%、中剂量组10%和低剂量组20%,作用时间确定为24h。3.2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SIRT1、PGC-1α、NRF1、Tfam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组 SIRT1、NRF1、Tfam 升高(P<0.01),CORT+E 组 SIRT1 降低(P<0.05),CORT+X(H)组PGC-1α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H)组 PGC-1α、Tfam 升高(P<0.05),CORT+E+X(M)组 NRF1、Tfam 升高(P<0.01)。3.3突触重塑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GAP-43、SYN、PSD-95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各组 GAP-43、SYN 升高(P<0.01),CORT+X(H)组 PSD-95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PJYF 的 H、M、L 组 GAP-43、SYN、PSD-95 升高(P<0.01,P<0.05)。3.4 5-HT、DA及其受体mRNA含量: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5-HT、DA、5-HT1AR mRNA、DRD1 mRNA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H)组 5-HT、DA 升高(P<0.05),CORT+E 组 5-HT 降低(P<0.05),CORT+X 的 H、M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与 CORT1+E 组比较,CORT+E+X(H)组 5-HT 升高(P<0.05),CORT+E+XPJYF 的 H、M、L 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P<0.05)。4.第四部分4.1线粒体合成基因表达:模型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 SIRT1 mRNA、PGC-1αmRNA、AMPK-α1 mRNA 均升高(P<0.01),中药6w组、西药及联合各组NRF1 mRNA升高(P<0.01),西药3 w组、中药及联合各组Tfam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NRF1 mRNA 均升高(P<0.01),西药 3 w 组 SIRT1 mRNA升高(P<0.01)。4.2突触微环境蛋白表达:模型各组NeuN、GFAP、VEGF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及联合各组NeuN、GFAP、VEGF均升高(P<0.01,P<0.05),西药各组GFAP升高(P<0.01),西药3 w组VEGF升高(P<0.01)。与中药组比较,西药各组GFAP 降低(P<0.05),联合各组 GFAP 升高(P<0.01),联合 3 w 组 VEGF 升高(P<0.05)。结论:1.慢性束缚应激3周时,动物模型符合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标准,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且随应激时间延长,损伤程度加重。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不同程度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抑郁样行为,中药的远期保护优势较西药明显,且以两者联合应用作用更为显着;2.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破坏,线粒体损伤,突触重塑功能降低,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直接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动态调控该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但二者作用的优势环节不同,西药在调节神经递质方面更具优势,而中药在改善线粒体功能方面更为明显,且中药的远期作用效果优于西药。3.抑郁症海马神经元突触微环境中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微血管基底膜损伤,与神经元突触重塑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可通过调控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保护突触微环境,促进抑郁症神经重塑,作用较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更具优势,且中西药联合应用效果显着。

孙超良[4](2021)在《短期单眼剥夺引起成年人视觉皮层微观结构可塑性变化的研究》文中指出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我们的大脑需要调整其功能与结构,大脑的这一关键特性,被称为神经可塑性。一般认为,神经可塑性在成长发育时期处于峰值,随着年龄增大,神经可塑性能力也逐渐减弱。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成年人大脑依然保留一定的神经可塑性,而这些神经可塑性往往通过短期训练快速发生。视觉可塑性是神经可塑性研究的经典范式。大量动物实验证明,成年动物的视觉系统依然保持着能够快速发生的微结构可塑性,包括突触再生、消除等微结构变化。然而,该类实验主要依赖于高分辨成像设备,例如双光子荧光成像,并不适用于人体试验。因此,目前依然缺乏视觉系统快速微结构可塑性变化在成年人上的直接证据。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对软组织高度敏感的成像方法。随着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weighte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WMRI)这种无创的、全脑的、对组织微结构高度敏感的成像方法不断进步,研究人员可以得到和解剖学高度吻合的大脑组织微结构信息。在神经可塑性方面,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得到的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被证明是一种对微结构可塑性高度敏感的影像学指标,并在学习、记忆等神经机制方面得到不断应用,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本文着眼于成人视觉系统快速微结构可塑性研究。我们期待通过短期的单眼剥夺干预,用MD这个对大脑微结构变化非常敏感的指标来探索成年人视觉系统微结构快速可塑性在何处发生、以多快的速度发生、这种变化会持续多久。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对优势眼两个小时的单眼剥夺干预会导致被试眼优势指数的变化以及大脑微结构的变化,并且微结构显着变化的位置只发生在视觉及视觉相关脑区。发生MD显着变化的脑区不仅只在初级视觉皮层(V1),还包括运动视觉皮层(V5/MT),和空间学习相关的海马区,以及和视觉皮层存在强烈功能连接的初级运动皮层亚区。另外,我们发现这些脑区间存在功能连接或微结构变化的协同性。最后,我们发现单眼剥夺造成的行为学和影像学变化是可恢复的。本研究为成年人视觉系统微结构可塑性方面提供了直接证据,同时本研究有望为视觉缺陷患者提供一种潜在的诊断和治疗评估方法。

马晓况[5](2020)在《小胶质细胞对小鼠发育中皮层环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许多神经发育类和神经精神类疾病包括自闭症、精神分裂症和智力障碍等的标志性特征是大脑皮层神经环路异常发育。而皮层神经环路功能的正常发挥受到许多因素的控制,其中稳定的突触修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机制。早期有报道指出大脑内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突触修剪,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小胶质细胞也积极参与突触修剪。小胶质细胞是发育中的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固有免疫细胞,保护大脑免受病毒和细菌的入侵破坏。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小胶质细胞的突触修剪作用。小胶质细胞先于其他的中枢神经细胞在大脑中生成,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突触修剪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小胶质细胞在发育中的皮层神经环路的形成中的功能和意义知之甚少。本研究就是利用多种现代实验手段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阐明。我们假设皮层神经回路的发育过程需要小胶质细胞的参与才能使其正常成熟和有效地连通。实验方法:我们分别通过药理学和基因学的方法消除大脑中绝大部分的小胶质细胞。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小胶质细胞缺失后对视觉皮层兴奋性锥体神经元电生理活动的影响。以及利用激光扫描光刺激的方法探究小胶质细胞对视觉皮层神经环路连接的作用。通过双光子树突棘在体成像的方式追踪小胶质细胞对视觉皮层神经元树突棘的影响。以及利用单通道电生理记录探索关键期的视觉可塑性。实验结果:我们用CSF1R的抑制剂PLX3397从小鼠出生后第15天到28天连续灌胃,这可消减视觉皮层中超过75%的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消减基本上覆盖了视觉皮层成熟和可塑性的关键期。小胶质细胞消减后,神经元的膜片钳记录显示,视觉皮层第2/3层(L2/3)神经元及第5层(L5)神经元上的微小突触后电流(m EPSC)释放频率升高、幅度减小、AMPA/NMDA电流比值降低。这些电生理数据表明神经元突触成熟程度发生改变。通过对神经元的形态和树突棘的分析,我们发现视觉皮层神经元的树突棘密度增加,这可能反映了突触修剪功能受损。此外通过激光扫描光刺激结合谷氨酸释放表明视觉皮层内神经回路的连接发生异常改变。利用双光子树突棘成像技术,我们证实了在小胶质细胞消减的视觉皮层发育关键期,树突棘的消除/修剪作用减弱。所以,树突棘修剪受损可能导致树突棘密度的增加和视觉皮层神经回路的连通性改变。最后,我们利用单通道电生理记录结合单眼视觉剥夺,发现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由于小胶质细胞的消减,视觉皮层的眼优势可塑性被消除。综上,所有这些研究数据确立了小胶质细胞在发育的视觉皮层中突触修剪、成熟、功能连通性和关键期视觉可塑性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论:本文我们研究了小胶质细胞缺失如何影响视觉皮层的发育。我们的研究表明,关键期小鼠小胶质细胞的缺失显着影响了视觉皮层的发育过程,导致神经元形态发生改变,以及影响了谷氨酸能突触的成熟,皮质内功能连接和突触修剪功能。此外,由单眼视觉剥夺引起的眼优势可塑性也受到损害。我们的发现揭示了小胶质细胞在皮层神经环路发育过程中的新颖作用。

董杰[6](2020)在《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与实践》文中指出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近两年起二胎政策的放开,这都使得我国儿童人数的比例也在逐年增高。根据我国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结果显示,我国15岁以下的儿童的比例在全国总人口中占到了16.6%。而且三到六岁这个年龄段是儿童生理与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黄金时期。他们在玩玩具的这个过程,不但是他们认识和了解一件产品的过程,也是他们身心可以得到发展的一个过程,他们既可以体会到玩具带来的快乐,也可以得到智力、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的提升。说到玩具就不得不提起益智玩具,从它的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是用来开发智力的一种产品。儿童在玩耍使用益智玩具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智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他们在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发展。益智玩具是从80年代末期才逐渐传入中国,逐渐地经过我们国家的玩具行业的专家和益智玩具开发的工程师的不断改进和创新,现在的益智玩具才能在市场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益智玩具市场在崛起的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儿童玩具市场对于玩具种类的划分不够明确,这就出现了没有益智功能的玩具也被打上了益智玩具的标签;益智玩具对于适用的年龄阶段方面的划分也不够明确,这也就使得家长在购买时玩具会买到不适用于家中儿童当前年龄段玩耍使用的玩具。这些都是我们在设计益智玩具时需要注重并去进行改进的问题,这些3-6岁的学龄前儿童需要的是真正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玩耍使用的益智玩具。所以本文围绕学龄前期的儿童的益智类玩具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设计出三款适用于3-6岁学龄前儿童娱乐时使用的益智玩具。本文分为了六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介绍了对选题做的一些简单的调查与了解;第二个章节对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征与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三个章节对国内外的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进行了调查研究;第四个章节总结了关于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要素与原则;第五章就关于自己对于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认识与了解进行设计,设计出三款适合学龄前儿童使用的益智类玩具;第六章是对于本文的一个总结以及对未来的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展望。

王新杰[7](2020)在《基于神经可塑性机制的回声状态网络自适应学习》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神经生物学的实验现象和合理的计算假设,一些神经可塑性机制的计算模型被提出并在提升人工神经网络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计算建模模拟生物神经机制的工作过程有助于人类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在信息的表达、处理、存储等过程的内在工作机制和生物计算过程。然而,现有的神经可塑性的计算建模同样面临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诸如突触可塑性中的稳定性问题、单一的神经可塑性学习规则所导致的表现不佳以及对生物神经可塑性机制的认识仍然存在不足等。本文以现有的神经可塑性学习规则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知识为理论基础,以回声状态网络在一些仿真问题和实际任务中的测试实验为应用基础,针对现有的神经可塑机制在储备池优化过程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现有的突触可塑性学习规则在储层连接权重的调节过程中采用的可塑性规则不仅学习机制相同而且可塑性参数也只局限于单一的全局参数。单一类型的可塑性规则可能无法捕获生物神经可塑性的本质,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也是不灵活的,进而无法有效地提升系统的学习性能。基于此,本博士论文从单个神经元的角度设计了一种局部突触可塑性学习规则,即不同的储层神经元可以采用完全不同的突触可塑性规则或不同参数的同种突触可塑性规则进行局部的可塑性调节。这一过程是通过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进化策略优化局部可塑性中规则参数来实现的。研究表明,进化的神经可塑性实现了不同可塑性规则的协同学习,并在提升学习性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我们证明了局部可塑性规则可以有效地缓解感觉输入的结构学习中的突触干涉问题。将所提出的局部可塑性规则的回声状态网络在一些预测和分类任务上与一些最先进的回声状态网络模型和基于全局可塑性规则的回声状态网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其极具竞争性的学习性能。(2)不同于突触强度的调节,内在可塑性作为一种生物学启发的无监督学习规则可用于调节储层神经元的内在兴奋性。现有的内在可塑性规则对整个储层神经元只能选择一组固定的规则参数,由于现有的内在可塑性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可能会影响网络的学习性能。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具有局部内在可塑性规则的回声状态网络,即不同储层神经元可以采用不同规则参数的内在可塑性规则用以调整神经元的内在兴奋性。对于不同储层神经元的规则参数使用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进化策略来搜索和选择。与几类最新的回声状态网络模型和具有全局内在可塑性规则的章节论回声状态网络相比,所提出的局部内在可塑性规则在一些基准预测任务中能够实现更好的表现。(3)突触可塑性和内在可塑性作为两类最为常见的神经可塑性机制贯穿于所有神经回路的整个生命历程。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突触和内在可塑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神经系统适应不同的突触输入信号。然而,现有的神经可塑性的计算模型大多是单独考虑这两种可塑性机制,这在生物学上是不合理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协同可塑性学习规则用以调节回声状态网络中的储层连接。其中,不仅考虑突触权重的调节,同时还涉及神经元内在兴奋性的变化。所提出的协同可塑性规则在一些预测和分类的基准问题上得到了验证,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具有协同可塑性学习规则的回声状态网络的性能要优于一些最新的回声状态网络模型和具有单一神经可塑性规则的回声状态网络。(4)现有的神经可塑性的计算建模的研究大多聚焦在突触可塑性。然而,由单一的突触可塑性调节所导致不稳定的学习行为仍然存在于一些机器学习任务中。本文通过调节连接权值以及增加/删除的储层内部神经元构建了一种新的结构突触可塑性学习规则克服了突触可塑性学习过程的不稳定性。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在不断变化的网络结构中一些较大且稳定的连接权值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这被认为是维持长期记忆的基础。观察的结果与一些生物学文献和实验现象也是一致的。最后,将具有结构突触可塑性规则的回声状态网络在一些基准预测任务中与几类最先进的回声状态网络模型以及具有突触可塑性规则的回声状态网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结构突触可塑性学习规则的回声状态网络具有更好的性能。最后,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和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陈复秀[8](2020)在《视觉识别能力强化训练的行为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视觉物体识别是在简单或者复杂背景中检测、分离并认知目标客体的过程,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及社交至关重要。视觉物体识别能力个体差异较大,但是,行为训练可以有效改善物体识别能力。既有的行为学研究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短期训练可以提高普通被试对简单几何图形、普通物体以及人脸的识别率。不同的视觉识别对象的物理属性各有差异,对视觉物体识别的训练方式、训练差异均有影响。对于简单的几何图形,被试只需要数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即可获得该识别能力。面向真实世界中的客体,视觉物体识别能力的提升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最终可以获取专家技能,如一般影像科学生成长成为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往往需要数年之久。对于真实世界客体识别,如何打破传统的认知曲线,缩短学习时间仍然是挑战性问题。行为的源头是大脑,但是,我们的大脑组织并非固定的而是可塑的,其不断适应动态的世界变化。受到感觉输入、经验塑造、病理和营养等关键因素影响,大脑的功能和结构是时时可变的,鲁棒的视觉识别行为表现往往对应稳定的神经基础。神经影像技术可以实时地、非侵入地对大脑进行宽视场范围内的观测。尤其是过去三十年间,磁共振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已经成为最常用的大脑探测手段之一,被广泛用于脑可塑性相关研究。诸多研究认为:静息态下大脑的自由涨落活动信息中包含了之前所有时刻经验的集合,是被试特质信息的集中表现,因此,大量研究利用静息态下大脑的活动状态预测被试在未经干预或者接受干预后的行为表现。本文围绕真实世界复杂客体的视觉识别增强问题开展了行为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首先,面对真实世界复杂客体的视觉识别增强问题,心理学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训练范式。根据科研项目中的实际需求,面对X类地面战车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识别问题,本文优化并实现了一种面向真实世界客体识别能力强化的方式,面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的识别训练,设计了内嵌高效学习范式的定量化SAR图像识别训练平台,实现了对SAR图像识别能力的快速训练。具体而言,一方面,本文通过系统、完备的文献综述总结了视觉识别训练的有效的训练范式,结合实际问题属性,提出了最优的训练范式,即:带双极性反馈的最小限度反馈,并结合该范式设计了针对SAR图像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本文优化了物体识别能力的量化问题,提出了能综合衡量训练人员SAR图像识别能力的多位置自由响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Multi-Location Free Respons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MLROC)算法,该算法将常用的多维度判决指标(特异性、敏感性以及人员信心等级)融合为一个表征指标,解决了视觉物体识别能力量化评估的关键问题。基于模拟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且敏感度高。随后,本文招募12名无雷达基础知识背景的普通大学生被试,利用本文所提出的训练方式,结合该平台对其进行了测试和20天短期训练,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训练前后,被试的行为表现得到了显着提升,可以近似达到专家水平,证实了该训练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其次,本文开展了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的物体识别能力预测研究,建立了中枢表征和行为表征之间的预测关系。根据科研项目中的实际需求,本文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招募了52名影像科实习生,采集了其行为学数据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并选取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常用量度指标建立特征向量,预测每个被试的视觉物体识别能力,利用多体素分析(Multi-Voxel Pattern Analysis,MVPA)建立了中枢表征和行为表征之间的关联关系。具体如下:本文计算了被试静息态下三种维度,即: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局部一致性值(Regional Homogeneity,Re Ho)和低频振荡振幅值(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及三种维度联合共四种指标作为预测特征。本文首先用探照灯用来特征提取,接着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特征降维,然后与定量评估得分进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采用留一法交叉验证,将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准确程度用皮尔逊相关进行定量分析,并利用多重比较统计检验明确具有统计显着意义的脑区。本文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DC指标的预测效率最高,在该特征之下,左侧额中回区域的预测效率最高。

黄琼[9](2020)在《PPCT模型下的高职学生潜能开发行动研究 ——基于成长需要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高职教育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的原因,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国家的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在技术理性的驱动下,出现重技能轻素质倾向,直接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潜能被忽视,呈现单向度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理念落后,学生主体地位缺失,重统一轻个性,导致学生的成长需要被压抑;社会深受传统精英教育思维的惯性影响,高职学生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呈现出自信心不足,发展动力不强。如何调动高职学生主动发展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促进其潜能的展现,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试图采用行动研究法对上述问题进行尝试性探索研究。一项行动研究虽然面向实践,同样需要进行理论研究,以理论作为指导。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潜能开发”和“成长需要”两个概念缺乏明确界定,将两者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尚未发现。本文分析和概括了“成长需要”和“潜能开发”两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对二者之间内在的逻辑关联进行了辩析。本研究以学生发展理论、心理学和教育学及哲学相关理论为依据,将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学PPCT“过程、个人、环境和时间”模型引入高职教育情境,并对其在中国高职教育的适切性进行分析,延伸性地阐明了“过程、个人、环境和时间”在高职学生潜能开发行动研究中的具体内涵。论文提出了潜能开发应该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和依据,强调模型中个人特征中的动力特征——成长需要作为驱动力牵引着资源特征——潜能或能力不断展现或增强,形成基于成长需要的潜能开发PPCT行动研究的初步模型。本论文应用行动研究去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行动研究面对的首要问题是:高职学生成长需要的结构如何?成长需要的现状如何?进而确定对学生的哪些潜能进行开发?研究应用问卷调查法,在预调查基础上,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明确了八个维度的高职学生成长需要结构——校园适应、人际交往、集体认同、自主学习、认识自己、自我控制、调节情绪、创新发展,经检验自编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运用该问卷对H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成长需要非常强烈,他们渴望得到关注,希望更好地发展自我;不同年级、性别和生源地的高职学生的成长需要存在显着差异。论文结合高职学生成长需要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结果的分析,生成了高职学生潜能开发的清单:八项核心能力——环境适应、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自我认知、自我控制、情绪管理、创新实践能力;三种人格品质——阳光心态、感恩习惯、创新意识。在PPCT行动研究模型的指导下,通过三轮的“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的行动研究,形成了三个阶段的学生潜能开发过程。行动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实验组学生通过参与潜能开发活动课程的课外学习,八种潜能得到有效开发,学业成绩同步提升,人格日趋完善和成熟,更加自信从容,行动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实验结果也为潜能开发项目在全校应用和推广奠定了基础,通过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推广至全校性的行动研究构建了“成长驱动、潜能开发”培养模式,采取了“六措并举、部门联动”的培养路径,形成了“教学与学工、课内与课外、共性与个性”三融合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开发了系统化的活动课程,推进了本校教学改革和学生工作转型,促进了师生教学相长。通过对行动研究和推广应用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发现,本研究以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学PPCT模型为原型,形成了本土化、情境化改造后的高职生潜能开发的PPCT行动模型,在实践运用中可行、有效。透过潜能开发带给学生内隐和外显的积极变化,研究发现了潜能开发过程之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内在机理——“内在驱动,知行合一”、“双向互动,建构发展”、“持续培育,成长心态”。依据PPCT模型的环境系统结构,本研究也对高职学生潜能开发的局限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针对不同层次环境系统中的个人、事物——成长中的高职学生、高职学生事务工作者、高职院校、学生家长及社会文化环境建设,提出了促进高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相关建议。实践表明,基于成长需要的高职学生潜能开发行动研究模型为高职学生事务转型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验证了布朗芬布伦纳PPCT模型在我国教育实践运用中良好的适用性。

李中良[10](2019)在《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的转向与进路》文中研究表明问题青少年预防与教育是事关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事项,刑罚威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慑止、遏制问题青少年“堕变”成犯罪青少年,正确对待刑罚威慑是在承认局限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青少年犯罪预防功能而不是贸然地摒弃。刑罚威慑是客观存在的对问题青少年产生的震慑力、威慑力;而刑罚威慑理论(以下简称“威慑理论”)是根据刑罚威慑效能(以下简称“威慑效能”)形成机制或刑罚威慑预防犯罪作用机制“看待方式”而形成的某种关于刑罚威慑的主观理论,概言之,威慑理论是对刑罚威慑的“代言”、“表征”。要充分释放、展现出刑罚威慑内在固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功能,作为“代言人”角色的威慑理论就必须精准“描摹”、“刻画”威慑效能形成机制。滥觞于贝卡里亚(C.B.Beccaria)、边沁(J.Bentham)的威慑理论认为具有“理性”能力和“自由意志”的问题青少年会在大脑中对犯罪利、弊予以理性权衡、比较、算计,当封闭于大脑中的认知博弈过程运算出“犯罪之弊大于犯罪之利”的结果状态时,他们就会产生害怕、敬惧等心理状态并在这一认知结果状态的支配下基于“自由意志”而放弃犯罪,威慑效能也随之生成。威慑理论主张威慑效能形成过程由“刑罚信息和犯罪目标信息等的输入-犯罪利弊理性权衡、比较或算计-犯罪利弊认知博弈结果输出并支配相应行动”这三个相互独立、依次展开的子阶段组接而成,而这与以计算机为隐喻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将认知过程看成是“信息输入-中间加工、处理-信息输出”的观点在本质上是如出一辙的。由此,完全可以将威慑理论看成是第一代认知科学的“旗下产品”,概言之,威慑理论的认知视野是第一代认知科学。然而,以主客二元对立哲学观为思想基础建立起来的第一代认知科学把认知看成是基于一定逻辑规则的符号表征-计算,在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映照”下,这一认知观的离身性、孤立性和抽象性困境由“模糊”走向“澄明”。当第一代认知科学理论困境逐渐明晰之时,基于此视角而建立起来的威慑理也不可避免地被动“沾染”上离身性、孤立性和抽象性困境并错误“代言”、“表征”刑罚威慑,直接导致刑罚威慑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功能大打折扣。威慑理论困境既是刑罚威慑青少年犯罪预防功能大打折扣的“凭证”,也是敦促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由第一代到第二代认知科学转向的“宣言书”。由于威慑理论困境之源是作为其认知视野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因此,要从根本上有效规避离身性、孤立性和抽象性困境就需要为威慑理论另寻一个“适恰”的认知视野。20世纪80年代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情境认知(situated cognition)和生成认知(enactive cognition)等研究进路和纲领实现了认知由“主客分离”的“笛卡尔剧场”(the Cartesian theatre)到“在世存在”(being in the world)的“海德格尔剧场”(the Heideggerian theater)的转换。第二代认知科学可以克服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固有局限,威慑理论借助第二代认知科学三条并列平行的研究进路(具身认知、情境认知和生成认知)实现认知视野转向可以有效规避其离身性、孤立性和抽象性困境。目前,威慑理论基于具身认知实现认知视野转向尚未开垦(处将来式),基于情境认知实现认知视野转向方兴未艾(处进行式),基于情境认知实现认知视野转向初显端倪(转向程度介于具身认知和情境认知之间)。根据具身认知、情境认知和生成认知研究进路重新审视威慑效能形成机制,威慑效能便不再是问题青少年封闭于大脑中对犯罪利、弊的离身式、脱域式运算结果,它是具身心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即时结果,身体和环境在具有即时动态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威慑效能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且不可被无视的作用。当以此“看待方式”审视威慑效能形成机制时,威慑理论认知视野便借助“具身-威慑理论转向”、“情境-威慑理论转向”和“生成-威慑理论转向”实现了由第一代认知科学到第二代认知科学的更换(这三种转向之间是一种并列平级而非逐层推进的关系),转向以后的“具身视野-威慑理论”、“情境视野-威慑理论”和生成视野-威慑理论可以有机整合形成“第二代认知科学视野-威慑理论”,它是在主张威慑效能形成受到身体、外在情境影响的同时,亦强调威慑效能的即时动态性和个体差异性,威慑效能是具身心智与外在情境结构耦合历史过程的涌现和生成。根据新型威慑理论可以引申出此前青少年犯罪理论工作者和实务部门“尚且没有”或“尚且大量没有”阐述过的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根据“具身视野-威慑理论”提出的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包括刑法知识的具身学习;利用官方网站、宣传栏宣传刑法知识时把字体适当调小;引导问题青少年产生对帮教人员的身体接近或前趋动作;制作的刑法宣传材料、教材务求厚重;根据具身认知理论变革法制(刑法)教育;教导被害倾向性高的人群以合理的身体行动方式应对犯罪青少年的侵害;教导被害倾向性高的人群加强行为锻炼并习得各种防范犯罪青少年侵害的技巧。根据“情境视野-威慑理论”提出的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包括设计青少年犯罪频发地带环境以使其成为(可能在此地实施犯罪的)问题青少年的刑罚威慑力的记忆存储地;把城市地标设计成能够传播刑罚威慑力的诸如监狱、法院和检察院等实体建筑;在问题青少年经常使用的犯罪工具上标记能够传播刑罚威慑力的“符号”;在青少年犯罪目标上标刻不易毁损的永久性标记,使犯罪目标成为可识别的从而提高犯罪青少年被抓获的可能性;以问题青少年的合作伙伴和亲友作切入点增强刑罚对他产生的威慑效能;根据延展认知理论变革法制(刑法)教育。根据“生成视野-威慑理论”提出的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包括避免被害人向问题青少年显现出“可以对其犯罪”的可示性;限制具有高度被害倾向性的被害人与问题青少年接触;降低被害人的被害受容性和提高被害人的被害敏感性;避免问题青少年出现过激行动;坚决杜绝问题青少年对犯罪技巧的学习;根据问题青少年实施犯罪时刑罚对其具体的威慑事实个性化的部署刑罚威慑策略。这些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新颖的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不仅可以充分展现、释放出刑罚威慑内在固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功能,而且可以丰富青少年犯罪防范对策“数据库”,还可以完善既有的青少年犯罪预防法律、法规。

二、成人大脑仍然可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人大脑仍然可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视觉在眼科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2)《人件:千变万化的大脑内幕》(1-3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1.3 Introduction to David Eagleman and Livewired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paration for the Translation
        2.1.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1.2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2.1.3 Reference to Parallel Texts
    2.2 Process of the Translation
    2.3 Proofreading for the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3.1 Difficulties in Terminologies
        3.1.1 Terms of Human Body Structures
        3.1.2 Terms of Neuroscience
        3.1.3 Terms of Machinery and Weapons
        3.1.4 Translation of Foreign Names
    3.2 Difficulties at Syntactical Level
        3.2.1 Elliptical Sentences
        3.2.2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3.3 Difficulties at Textual Level
        3.3.1 Translation of Clinical Symptoms
        3.3.2 Translation of Therapy of Cerebral Diseases
        3.3.3 Translation of Neurological Experiments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Translation Methods in Terminologies
        4.1.1 Transliteration
        4.1.2 Footnote
    4.2 Translation Methods at Syntactical Level
        4.2.1 Omission
        4.2.2 Inversion
        4.2.3 Amplification
        4.2.4 Reconstruction
    4.3 Translation Methods at Textual Level
        4.3.1 Reference
        4.3.2 Conjunction
        4.3.3 Substitu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Gain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5.2 Limita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Ⅰ:THE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THE TARGET TEXT
Appendix Ⅲ:TERMINOLOGIES

(3)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抑郁症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1. 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线粒体损伤
        2.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突触可塑性损伤
        3. 线粒体生物合成异常与抑郁症神经元突触重塑
        4. 从“脾”论治抑郁症或成为中医治疗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实验一 醒脾解郁方对肝郁脾虚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基于AMPK/SIRT1/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三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对皮质酮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突触重塑的影响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实验四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突触微环境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
        概述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结语
    一、研究总结
    二、初步结论
    三、存在不足
    四、创新点
    五、展望
第四部分 附录
    附录1: 致谢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附录3 个人简历

(4)短期单眼剥夺引起成年人视觉皮层微观结构可塑性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大脑可塑性概述
        1.2.2 视觉可塑性研究现状
        1.2.3 双眼竞争概述
        1.2.4 扩散加权磁共振简介
        1.2.5 功能磁共振简介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论文结构
2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设计
    2.3 双眼竞争测试
    2.4 视觉刺激与单眼剥夺
    2.5 磁共振影像数据采集
    2.6 磁共振影像数据预处理
    2.7 数据分析与统计
        2.7.1 双眼竞争测试数据分析
        2.7.2 扩散张量磁共振数据分析
        2.7.3 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单眼剥夺影响眼优势指数的变化
    3.2 单眼剥夺引起相关脑区的微结构变化
        3.2.1 MNI空间平均扩散率变化
        3.2.2 个体空间平均扩散率变化
    3.3 显着脑区间存在功能连接以及微结构变化的协同性
        3.3.1 部分显着脑区被相应光栅刺激激活
        3.3.2 显着脑区间存在功能连接
        3.3.3 显着脑区间存在微结构变化上的协同性
    3.4 单眼剥夺引起相关变化的可恢复性
        3.4.1 眼优势指数变化的可恢复性
        3.4.2 平均扩散率变化的可恢复性
    3.5 MD变化与行为学变化相关性
4 讨论
    4.1 单眼剥夺引起行为学变化
    4.2 单眼剥夺引起大脑微结构可塑性变化
    4.3 微结构显着变化脑区的功能以及相关性
    4.4 微结构变化的可恢复性
    4.5 实验的局限性
5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小胶质细胞对小鼠发育中皮层环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树突棘在神经精神类疾病中的病理学特性
        1.2.1 树突棘
        1.2.2 树突棘的结构
        1.2.3 树突棘的功能
    1.3 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1.3.1 小胶质细胞的生理学意义
        1.3.2 小胶质细胞的突触修剪作用
    1.4 皮层环路连接的生理学意义
        1.4.1 小胶质细胞在机体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1.4.2 视觉皮层发育过程中小胶质细胞的作用
    1.5 研究意义
第二章 PLX3397 诱导小胶质细胞在视觉发育关键期消减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1.1 实验动物
        2.2.1.2 主要试剂
        2.2.1.3 主要仪器设备
        2.2.2 实验方法
        2.2.2.1 PLX3397 灌胃
        2.2.2.2 心脏灌流及大脑固定
        2.2.2.3 冰冻切片
        2.2.2.4 免疫组织化学
    2.3 结果
        2.3.1 PLX3397 可以在皮层发育关键期消减小胶质细胞
        2.3.2 PLX3397 消减小胶质细胞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
第三章 小胶质细胞缺失对视觉皮层神经环路功能影响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1.1 实验动物
        3.2.1.2 主要试剂
        3.2.1.3 主要仪器设备
        3.2.2 实验方法
        3.2.2.1 小鼠脑片的制备
        3.2.2.2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
        3.2.2.3 激光扫描光刺激(LSPS)膜片钳记录
    3.3 结果
        3.3.1 视觉发育关键期小胶质细胞的缺失改变了突触活性
        3.3.2 小胶质细胞的消减改变了发育中视觉皮层内的神经环路的连接
第四章 小胶质细胞消减对神经元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1.1 实验动物
        4.2.1.2 主要实验试剂
        4.2.1.3 主要仪器设备
        4.2.2 试验方法
        4.2.2.1 TAM和DT的注射
        4.2.2.2 免疫荧光染色
        4.2.2.3 神经元形态构建和树突棘成像
        4.2.2.4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4.2.2.5 双光子树突棘成像
    4.3 结果
        4.3.1 小胶质细胞在视觉发育关键期的消减并不影响视觉皮层中的兴奋性神经元的树突状形态
        4.3.2 小胶质细胞在视觉发育关键期的缺失导致视觉皮层神经元树突棘的密度增加
        4.3.3 小胶质细胞消减后视觉皮层关键期的树突棘修剪受损以及动力学发生改变
第五章 小胶质细胞的缺失导致视觉皮层关键期可塑性受损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1.1 实验动物
        5.2.1.2 主要仪器设备
        5.2.2 试验方法
    5.3 结果
第六章 讨论
第七章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录二 博士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附录三 个人简历
致谢

(6)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内容
    1.3 选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选题研究的目的
        1.3.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4 选题研究的框架及方法
        1.4.1 选题研究的框架
        1.4.2 选题研究的方法
第2章 学龄前儿童特征分析
    2.1 学龄前儿童生理特征分析
        2.1.1 体格的发育
        2.1.2 大脑的发育
        2.1.3 语言的发展
    2.2 学龄前儿童心理特征分析
        2.2.1 3岁儿童心理特征
        2.2.2 4岁儿童心理特征
        2.2.3 5-6岁儿童心理特征
    2.3 认知心理的发展
    2.4 社会性与情感的发展
    2.5 性别角色的发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市场调研
    3.1 儿童益智玩具的概述
    3.2 现有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分类及功能研究
        3.2.1 传统益智玩具的分类
        3.2.2 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分类
        3.2.3 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功能
    3.3 国内外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现状
    3.4 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市场调研
    3.5 当前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要素及原则
    4.1 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要素
        4.1.1 造型要素
        4.1.2 材料要素
        4.1.3 色彩要素
    4.2 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原则
        4.2.1 安全性原则
        4.2.2 儿童成长需求原则
        4.2.3 娱乐性原则
        4.2.4 益智性原则
        4.2.5 体验性和互动性原则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实践
    5.1 设计目标
    5.2 设计定位
    5.3 设计方案展示
        5.3.1 方案一
        5.3.2 方案二
        5.3.3 方案三
    5.4 创新点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插图注释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件

(7)基于神经可塑性机制的回声状态网络自适应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回声状态网络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回声状态网络的基本原理
        1.2.2 回声状态网络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现状
    1.3 神经可塑性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3.1 突触可塑性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现状
        1.3.2 内在可塑性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现状
        1.3.3 结构可塑性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现状
    1.4 基于神经可塑性调节的回声状态网络存在的问题
    1.5 论文内容概况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局部突触可塑性调节的回声状态网络自适应学习
    2.1 引言
    2.2 相关理论
        2.2.1 突触可塑性
        2.2.2 突触干涉
        2.2.3 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进化策略
    2.3 局部突触可塑性学习规则
    2.4 实验设计
        2.4.1 测试函数
        2.4.2 实验设置
    2.5 实验结果
        2.5.1 太阳黑子序列
        2.5.2 多振荡子叠加任务
        2.5.3 Lorenz系统
        2.5.4 分类任务
    2.6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局部内在可塑性调节的回声状态网络自适应学习
    3.1 引言
    3.2 相关理论
        3.2.1 内在可塑性
        3.2.2 Weibull分布
    3.3 局部内在可塑性学习规则
    3.4 实验设计
        3.4.1 测试函数
        3.4.2 实验设置
    3.5 实验结果
        3.5.1 NARMA系统
        3.5.2 Henon映射系统
        3.5.3 太阳黑子序列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协同神经可塑性调节的回声状态网络
    4.1 引言
    4.2 相关理论
        4.2.1 突触可塑性
        4.2.2 内在可塑性
    4.3 协同神经可塑性学习规则
    4.4 实验设计
        4.4.1 测试函数
        4.4.2 实验设置
    4.5 实验结果
        4.5.1 NARMA系统
        4.5.2 Henon映射系统
        4.5.3 Lorenz系统
        4.5.4 EEG 眼动状态分类任务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结构突触可塑性学习规则调节的回声状态网络
    5.1 引言
    5.2 相关理论
        5.2.1 突触可塑性
        5.2.2 结构可塑性
    5.3 结构突触可塑性学习规则
    5.4 实验设计
        5.4.1 测试函数
        5.4.2 实验设置
    5.5 结果与分析
        5.5.1 NARMA系统
        5.5.2 Henon映射系统
        5.5.3 多振荡子叠加任务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项目
附录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8)视觉识别能力强化训练的行为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视觉物体识别
    1.3 视觉物体识别的训练
    1.4 视觉物体识别的神经基础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物体识别能力提升的行为学和大脑研究
    2.1 视觉物体识别训练
    2.2 视觉物体识别训练与脑可塑性
    2.3 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
    2.4 基于功能磁共振图像的大脑可塑性研究
    2.5 面向磁共振数据的预测研究
第三章 面向SAR图像的物体识别训练行为学研究
    3.1 引言
    3.2 SAR图像介绍
    3.3 实验材料及处理
    3.4 SAR图像识别能力定量研究
        3.4.1 多位置自由响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算法介绍
        3.4.2 多位置自由响应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模块设计
        3.4.3 基于仿真数据MLROC有效性分析
    3.5 SAR图像识别能力强化的行为研究学
        3.5.1 实验范式选取
        3.5.2 任务设计
    3.6 SAR图像识别训练平台
        3.6.1 SAR图像识别训练平台介绍
        3.6.2 基础信息采集模块
        3.6.3 基础知识模块
        3.6.4 训练模块
        3.6.5 定量测试模块
    3.7 行为数据实验采集以及行为结果分析
    3.8 讨论及小结
第四章 面向静息态MRI数据的物体识别能力预测
    4.1 引言
    4.2 基于脑影像的多元变量模式分析背景
        4.2.1 多元分析方法介绍
        4.2.2 探照灯方法介绍
        4.2.3 SVR回归分析介绍
        4.2.4 PCA数据降维
    4.3 数据采集
        4.3.1 被试
        4.3.2 行为数据采集
        4.3.3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
    4.4 数据处理
        4.4.1 数据处理流程
        4.4.2 数据预处理
        4.4.3 物理量选择
        4.4.4 特征提取
        4.4.5 PCA特征降维
        4.4.6 SVR模型建立
        4.4.7 多重比较校正
    4.5 实验结果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PPCT模型下的高职学生潜能开发行动研究 ——基于成长需要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核心概念界定
    1.5 研究设计
2 高职学生潜能开发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青春期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改变传统成长认知
    2.2 成人初显期理论重新认识当代大学生发展特征及需求
    2.3 生物生态学理论(PPCT模型)解构环境影响发展的多重结构
    2.4 基于成长需要的潜能开发行动研究模型
3 PPCT模型下基于成长需要的高职生潜能开发清单
    3.1 高职生成长需要因子结构建构
    3.2 高职学生成长需要状况调查
    3.3 用人单位人才素质需求调查
    3.4 高职学生潜能开发清单生成
4 PPCT模型下高职学生潜能开发的过程与成效
    4.1 第一阶段潜能开发过程
    4.2 第二阶段潜能开发过程
    4.3 第三阶段潜能开发过程
    4.4 应用推广阶段实施成效
    4.5 实验组毕业追踪调查评估
5 PPCT模型下高职学生潜能开发行动研究发现及反思
    5.1 行动研究助推学生潜能开发的作用机理
    5.2 行动研究助推学生潜能开发的局限性分析
    5.3 高职学生成长和持续发展的建议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2 高职学生成长需要调查问卷(正式问卷34项)
附录3 H职院毕业生质量调查用人单位问卷
附录4 毕业追踪回访调查表
附录5 高职生潜能开发实用操作手册目录
附录6 H职院简介和实验组学生概况
附录7 任务驱动计划之PPT达人大赛资料
附录8 项目驱动计划之创业组学生感想
附录9 学生潜能开发活动部分图片资料

(10)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的转向与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概念界定
        (一)威慑效能
        (二)威慑理论
        (三)问题青少年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威慑理论的困境与转向可行性
    一、威慑理论的困境
        (一)威慑理论而非刑罚威慑的困境
        (二)信息加工心理学视角下困境管窥
        (三)离身性、孤立性和抽象性困境
    二、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的理论基础
        (一)第一代认知科学
        (二)第二代认知科学
    三、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的转向可行性
        (一)具身-威慑理论转向
        (二)情境-威慑理论转向
        (三)生成-威慑理论转向
第二章 威慑理论认知视野转向进路:具身认知
    一、“具身-威慑理论转向”与“具身视野-威慑理论”
    二、“具身视野-威慑理论”对青少年犯罪刑罚预防的启示
        (一)犯罪前刑罚预防:提高刑罚认知
        (二)犯罪中刑罚预防:设计被害人行动
        (三)犯罪后刑罚预防:增强威慑效能
    三、基于“具身视野-威慑理论”的身体预防模式构建
第三章 威慑理论认知视野转向进路:情境认知
    一、“情境-威慑理论转向”和“情境视野-威慑理论”
    二、“情境视野-威慑理论”对青少年犯罪刑罚预防的启示
        (一)青少年犯罪频发地带环境设计和城市地标设计
        (二)标记青少年犯罪工具
        (三)标识青少年犯罪目标
        (四)基于合作伙伴和亲友增强威慑效能
        (五)延展认知视角下法制教育(刑法知识传授)的变革
    三、“情境-威慑理论转向”的独特意义
        (一)整合刑罚威慑情境化研究各进路
        (二)统合司法预防与情境预防
    四、基于“情境视野-威慑理论”的情境预防模式构建
第四章 威慑理论认知视野转向进路:生成认知
    一、“生成-威慑理论转向”和“生成视野-威慑理论”
    二、“生成视野-威慑理论”对青少年犯罪刑罚预防的启示
        (一)犯罪前刑罚预防:被害人属性设计和问题青少年行动设计
        (二)犯罪中刑罚预防:强调动态性
        (三)犯罪后刑罚预防:关切差异性
    三、“生成-威慑理论转向”实现的多元价值取向嬗变
        (一)从静态到动态:威慑理念的嬗变
        (二)从一致到差异:威慑功能的嬗变
        (三)从客观世界到现象世界:威慑定位的嬗变
    四、基于“生成视野-威慑理论”的动态个性化预防模式构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成人大脑仍然可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和功能视觉的研究[D]. 谭越月.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人件:千变万化的大脑内幕》(1-3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贺馨田.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3]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D]. 任非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短期单眼剥夺引起成年人视觉皮层微观结构可塑性变化的研究[D]. 孙超良. 浙江大学, 2021(01)
  • [5]小胶质细胞对小鼠发育中皮层环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马晓况. 汕头大学, 2020(01)
  • [6]学龄前儿童益智玩具的设计与实践[D]. 董杰.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7]基于神经可塑性机制的回声状态网络自适应学习[D]. 王新杰. 东华大学, 2020(01)
  • [8]视觉识别能力强化训练的行为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D]. 陈复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9]PPCT模型下的高职学生潜能开发行动研究 ——基于成长需要的视角[D]. 黄琼.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10]威慑理论认知视野的转向与进路[D]. 李中良. 鲁东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成人的大脑仍然是可塑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