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螺纹销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空心螺纹销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一、带空心螺纹针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雄[1](2020)在《手法闭合复位结合三维外支架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手法闭合复位结合三维外支架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旨在进一步证实该疗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将2019年3月2019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入组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PFNA组,n=30):采用手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试验组(三维外支架组,n=30):采用手法闭合复位三维外支架固定治疗。术前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骨折AO类型?骨折部位,以及美国麻醉协会术前ASA评级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输血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2?3?5天大腿肿胀程度和术后第1?2?3?5天疼痛程度VAS评分。观察两组术后骨折并发症,骨折并发症包括:骨折部位感染?内固定物切割?内固定物断裂?骨折继发移位?再次手术。X线检查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第1?2?3?6月骨折愈合情况。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评估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统计两组死亡率。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平均年龄78.6岁,男22例,女38例。两组患者术前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骨折部位?ASA麻醉评级经统计学检验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2.手术和住院情况:对照组(PFNA)和试验组(三维外支架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8.33分钟和36.03分钟。对照组中术后14例输血,试验组中术后1例输血。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5.36天,平均住院费用为3.86万元,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11.40天,平均住院费用为1.66万元。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输血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学检验有显着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早期患肢肿胀和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学检验有显着差异(P<0.05)。3.骨折并发症和死亡率:对照组中1例PFNA螺钉刀片向近端切割?1例螺旋刀片松动,试验组中无外支架针道松动和退针的病例,两组中均未发现内固定物断裂的病例,两组骨折并发症统计学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术后6个月总共死亡5例,其中对照组3例,试验组2例,两组死亡率统计学无显着差异(P>0.05)。4.感染:术后随访两组均未发现有深部感染病例。试验组术后24例患者外支架针眼无明显分泌物,不需要门诊定期换药,自行在家用壳聚糖伤口护理液外喷处理。5例患者患肢活动后针道处皮肤刺激伴分泌物,予加强换药配合口服抗生素治疗。所有患者不需要拔出外支架,外支架去除后所有患者针眼愈合。对照组术后随访未发现感染病例。术后随访两组均未发现有深部感染病例,两组深部感染统计学无显着差异(P>0.05)。5.髋关节功能和骨折愈合情况:术后第3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分别为57.55分和56.23分,术后第6个月分别为67.00分和66.80分,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统计学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第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骨折愈合分别为4例和3例,术后第3个月分别为21例和19例,随访发现对照组1例PFNA螺旋刀片切割导致骨折不愈合,其余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率统计学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手法闭合复位三维外支架固定和手法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两种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效果,两者术后并发症无差异。2.手法闭合复位三维外支架固定具有安装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不需要输血,住院时间和花费少的优点,适于基层医院应用。3.手法闭合复位三维外支架固定创伤小,对于不能耐受内固定手术和高危麻醉风险的A1型和A2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以尝试应用手法闭合复位三维外支架固定治疗。

曹军[2](2018)在《DHS、PFNA、InterTa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股骨粗隆间骨折又名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低能量损伤。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人均寿命的延长,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亦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正在快速进入长时间的老龄化时期。预计202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3亿人;2033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4亿人;最终于2053年左右达到21世纪的最高值,约4.82亿人。老年人由于视觉、听觉以及运动功能的下降,全身各个系统的综合反应能力降低,发生外伤的概率也明显增高。股骨粗隆间以松质骨为主,骨质疏松使骨小梁微结构破坏,轻微暴力即可造成骨折。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因医疗水平及经济条件限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常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对患者创伤小,近期风险低,医疗费用少。但是保守治疗需要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因长期卧床造成的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等严重并发症。随着内固定材料及手术方法的改进,围手术期诊治水平及手术安全性显着的提高,手术治疗适应症也相当扩大,现多主张对有条件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使患者术后早期下床,减少因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因此,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骨科中心应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新型股骨近端髓内钉(InterTa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DHS组40例,PFNA组60例,InterTan组20例。通过病历资料、门诊复查、电话网络等方式随访,记录每例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比较,InterTan组、PFNA组优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与PFN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方面比较,InterTan组优于PFNA组、DHS组,PFNA组又优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InterTan组、PFNA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InterTan相比DHS系统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InterTan系统相比PFNA系统,骨折复位固定及稳定性更好,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更短,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优势。

田雅峰,刘士昭,姚兴豹,于健,任伟亮,李彦丽,王金榜,齐立卿[3](2018)在《闭合复位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高危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高危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中医院骨伤科2012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岁以上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手法牵引闭合复位组合式外固定架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骨牵引治疗。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组合式外固定架手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手术耐受力差、内科疾病较多的高龄患者具有较大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潘芋钢[4](2016)在《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三种内固定PFNA-Ⅱ(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Gamma钉、Inter TAN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以后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相对有效的参考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大一附院骨外科自2011年11月至2015年1月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85例病人,女性40例,男性45例,年龄最大89岁,最小41岁,平均65.8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拍摄双髋标准正位片及患髋侧位片,按AO分型,A1型30例,A2型32例,A3型23例,其中采用PFNA-Ⅱ固定35例,采用Gamma钉固定22例,采用Inter TAN钉固定28例,全是单侧闭合性类型的骨折。手术后对照评估三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手术中X线透视的次数、手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12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等8个维度应用统计软件进行对照分析三种髓内钉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三组的患者手术都顺利完成,均得到12-18个月的术后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1个月,且无一失访。三组患者手术时间的比较:PFNA-Ⅱ组时间为52.20±12.8min,Gamma钉组时间为76.24±15.3min,Inter TAN组时间为61.23±10.05min三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用时间最短的为PFNA-Ⅱ组,其次为Inter TAN组,用时最多的是Gamma钉组;三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的比较:PFNA-Ⅱ组次数为8.60±1.1次,Gamma钉组时间为12.10±0.80次,Inter TAN组时间为8.40±0.90次,PFNA-Ⅱ组、Inter TAN组分别与Gamma钉组比较患者术中透视次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FNA-Ⅱ组和Inter TAN组两组相比较,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O.05);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的比较:PFNA-Ⅱ组的出血量为96.80±58.40ml,Gamma钉组时间为152.30±108.60ml,Inter TAN组时间为116.23±43.55ml,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出血量最少的为PFNA-Ⅱ组,其次为Inter TAN组,出血量最多的是Gamma钉组;三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的比较:PFNA-Ⅱ组的愈合时间为13.40±3.10周,Gamma钉组愈合时间为14.20±3.20周,Inter TAN组时间为11.10±2.50周,PFNA-Ⅱ组、Gamma钉组分别与Inter TAN组比较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 TAN组的愈合需要时间最短,但PFNA-Ⅱ组和Gamma钉组两组相比较,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O.05);三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比较:PFNA-Ⅱ组的负重时间为41.55±22.52d,Gamma钉组负重时间为40.89±20.94d,Inter TAN组负重时间为40.15±28.04d,三组患者术后负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O.05);三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中,PFNA-Ⅱ组、Gamma钉组分别与Inter TAN组比较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 TAN组的评分最高,但PFNA-Ⅱ组和Gamma钉组两组相比较,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O.05);在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上三者无明显的差别。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上的比较:所有被随访的患者都没有出现死亡、骨折延迟愈合、头颈短缩、髋内翻、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物周围骨折、内固定物失效及断裂、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肺栓塞、褥疮等并发症,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PFNA-Ⅱ、Gamma钉、Inter TAN钉这三种髓内钉都有较好的疗效,其中在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上三者无明显的差别,因此三种手术方式都可以尽可能的早期锻炼,缩短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PFNA-Ⅱ和其他两组相比在手术时间较短和术中出血量较少,减轻了患者的“二次打击”,尽可能减少创伤。且PFNA-Ⅱ组和Inter TAN钉组的术中透视次数少,从而大大减轻辐射对患者的危害,也对医护工作者也有了很大的保护作用;Inter TAN钉组相比其他两组的优势在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短和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较高,因而早期的愈合有较大的优势。

倪新宇[5](2016)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回顾性分析切开复位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对2013.1.1-2014.12.30期间入院后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2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3例,女48例,年龄:28-79岁,平均65.7岁,致伤原因:平地摔伤78例,车祸伤34例,高处坠落伤9例。结果:104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7个月,平均为11.5个月。术后切口感染1例,经对症抗炎治疗后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后康复,发生髋内翻2例,钢板断裂2例,为过早负重所致,2例患者骨折愈合后死于内科疾病,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髋关节功能恢复按Harris评分(满分100分),优(》90分)82例,良(80-89分)13例,一般(70-79分)7例,差(<70分)2例,优良率91.3%。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是一种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经济负担相对较低低、尤其适合基层医院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法。

倪新宇,方策[6](2015)在《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用于不能耐受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常用的外固定器包括三维多功能外固定器、带空心螺纹针外固定器、多维快速操作型单臂外固定器、双螺旋加压钉柱角外固定器、单侧成角度进针骨外固定器、起重式外固定器及通用型外固定器。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虽然优点众多,但是存在外固定物护理不便、不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缺点,如何研制出固定强度更高、护理更为简便的外固定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姜德龙,方策[7](2014)在《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国内外进展》文中认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患者当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为了允许早期活动来避免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以及方便护理,通常选择手术治疗。在高麻醉风险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当中使用外固定架治疗骨折是一个快速、微创的手术治疗方式,减少了术前和术后并发症。随着材料科技的发展与外固定架理论的逐步完善,对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使其更适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固定,同时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娄延举,姚一民,檀臻炜,李兴鑫,陈一平[8](2014)在《局麻下外固定架治疗高危病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文中认为目的探索局麻下外固定架治疗高危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和效果。方法自2005-03—2012-05局麻下应用外固定架治疗高危老年(年龄6898岁)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结果 35例中1例肺心病术后3个月死亡,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术后4个月死亡,其余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100%。结论局麻下外固定架治疗高危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对于高危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王健[9](2014)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比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5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PFNA内固定28例,B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6例。结果:54例患者均获随访7-13个月,平均10.6个月,A组平均手术时间较B组短,平均出血量低于B组(P<0.05),B组住院时间与完全负重时间较A组短(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各有所长,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

赵加松[10](2012)在《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标准Y-Ⅲ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和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4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成三组,每组30例,分别是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钉、动力髋(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三种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内固定效果,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评价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疗效。结果: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着性(P>0.05),具有可比性。PFNA组和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钉组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843>0.05),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钉、PFNA分别和DHS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内固定效果,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各项评分上,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钉同PFNA一样,具有的内固定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及出血少,骨量丢失少,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较PFNA费用较低,加长了主钉末端和锁钉间的距离,远端可屈性设计符合国人的解剖特点,避免了股骨远端的应力集中,减少了股骨干应力性骨折的发生。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髓内固定物,尤其适用于不稳定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有一定推广价值。

二、带空心螺纹针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空心螺纹针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手法闭合复位结合三维外支架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对象
        1.3 诊断标准
        1.4 分型标准(AO分型)
        1.5 病例纳入标准
        1.6 病例排除标准
        1.7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1.8 试验材料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估计
        2.2 治疗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定
        2.6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
    1 两组一般资料分布比较
    2 观察指标
        2.1 手术和住院情况
        2.2 术后肿胀对比
        2.3 疼痛对比
        2.4 并发症
        2.5 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对比
    3 典型病例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疾病特点和危害
    2 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隐性失血及危害
    3 三维外支架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应用
    4 三维外支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注意事项
    5 中医正骨手法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6 结果评价与疗效分析
结论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DHS、PFNA、InterTa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闭合复位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高危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处理
        1.3.2 治疗组
        1.3.3 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交叉穿针、组合式外固定架手术的优点
    3.2 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3.2.1 针道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3.2.2 钢针松动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3.2.3 其他并发症
4 展望

(4)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典型病例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附表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综述 股骨转子间骨折诊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附 典型病例
附 股骨转子间骨折 Evens 分型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6)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适应证
2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外固定器的类型
3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点和缺点
4小结与展望

(7)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国内外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外固定架系统
    1.1 单臂外固定架
        1.1.1 通用式外固定架
        1.1.2 改进型单边外固定架
        1.1.3 起重机式外固定架
        1.1.4 双头加压单臂外固定架
        1.1.5 Citieffe/Ch-N外固定架
        1.1.6 三维外固定架
    1.2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
        1.2.1 Ender钉结合外固定架
        1.2.2 普通加压钢板与单臂外固定架复合治疗
        1.2.3 固定螺钉与单臂外固定架复合治疗
2 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适应证
3 外固定架的优势与缺陷
4 结语

(8)局麻下外固定架治疗高危病人股骨粗隆间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1.3术后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9)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资料与方法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10)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1 临床研究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术前准备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
3 疗效评定
    3.1 观测指标
    3.2 疗效评定标准
    3.3 随访
4 统计学方法
5 治疗结果
    5.1 纳入病例基线资料
        5.1.1 性别构成
        5.1.2 年龄
        5.1.3 骨折类型
    5.2 评分比较
    5.3 手术时间比较
    5.4 术中出血量比较
    5.5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6 讨论
    6.1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生物力学解剖特点
    6.2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损伤机制
    6.3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6.3.1 DHS治疗
        6.3.2 PFNA 治疗
        6.3.3 标准YIII型带锁髓内钉治疗
        6.3.4 股骨头切割问题(TAD值)
        6.3.5 注意事项
7 结论
8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1.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解剖特点
    2、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诊断
    3、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
    4、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4.1 外固定支架
        4.2 DHS
        4.3 Gamma钉
        4.4 PFN
        4.5 PFNA
        4.6 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钉
        4.7 人工关节置换
    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典型病例图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带空心螺纹针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手法闭合复位结合三维外支架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D]. 王瑞雄.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DHS、PFNA、InterTa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D]. 曹军. 南方医科大学, 2018(01)
  • [3]闭合复位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高危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J]. 田雅峰,刘士昭,姚兴豹,于健,任伟亮,李彦丽,王金榜,齐立卿. 中国医药导报, 2018(06)
  • [4]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D]. 潘芋钢. 郑州大学, 2016(03)
  • [5]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观察[D]. 倪新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6(02)
  • [6]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研究进展[J]. 倪新宇,方策. 中医正骨, 2015(07)
  • [7]外固定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国内外进展[J]. 姜德龙,方策. 医学综述, 2014(18)
  • [8]局麻下外固定架治疗高危病人股骨粗隆间骨折[J]. 娄延举,姚一民,檀臻炜,李兴鑫,陈一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S1)
  • [9]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D]. 王健.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06)
  • [10]标准γ-Ⅲ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D]. 赵加松.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空心螺纹销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