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仿生杀菌剂问世

新型仿生杀菌剂问世

一、新型仿生杀菌剂问世(论文文献综述)

郭天雨[1](2021)在《基于羧甲基纤维素-多巴胺的多维材料构筑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色生物质材料的研究已经延伸到了微米和纳米的尺度,其中纤维素作为研究得最早、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且自然界储量最为丰富得一种天然高分子资源,是目前最具有希望的绿色可调控材料之一。然而如何将纤维素基材料的组分优势与自然材料的结构优势加以匹配结合以设计制备面向实际应用的高性能大尺寸的仿生结构材料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仿生贻贝中多巴胺的应用要求与发展趋势,本文从功能化改性的角度,研究了多巴胺对羧甲基纤维素的性能优化以及应用潜力。围绕上述关键科学问题,本论文从羧甲基纤维素基元调控入手,以多巴胺接枝改性的羧甲基纤维素为基元,并在基元可控制备的基础上进行一维纤维、二维薄膜、三维凝胶等宏观体的组装,并且将这些材料应用于力学、传感以及药物传递等领域。在可控制备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本质规律,并对工程结构性能的新型结构材料界面进行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多巴胺的黏附性,开展了仿生多功能羧甲基纤维素复合共轭多巴胺,利用自组装和层积策略,与蒙脱石进行插层组装,制备具有高湿强度和阻燃性的“砖泥”结构分层纳米复合材料薄膜。在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162.0 MPa)和弹性模量(8.7 GPa)均显着提高。热重分析和标准火焰测试也表明,该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火焰(1750°C)燃烧后能够立即自熄。此仿生设计策略为制备具有优异耐湿性和阻燃性的仿生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在组织工程、柔性显示和户外屏蔽材料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2)利用多巴胺的pH响应性和胱胺的氧化还原响应性,通过将多巴胺改性的羧甲基纤维素和胱胺交联,成功构建了新型羧甲基纤维素基水凝胶。动态金属/邻苯二酚络合和二硫键共存于水凝胶网络中,使得其在p H和氧化还原两种环境变化条件下都可以发生动态相互作用。当处于p H值或氧化还原变化或两者同时变化的条件下,水凝胶显示出可逆的溶胶-凝胶转变,导致其可控释放农业化学品。与单一触发条件相比,在p H 5条件下缓冲液中同时含有50 m M还原剂的水凝胶,其累积释放量增加了一倍,这表明在共同触发条件下可以促进水凝胶中农业化学品的释放。由于水凝胶具有可逆交联的网络、卓越的生物降解性以及生物相容性,这项工作中开发的高效且可持续的纤维素基水凝胶有望在农业和生物医学领域中提供多种应用。(3)提出了一种分子间自组装的策略,利用多巴胺掺杂碳纳米管对羧甲基纤维素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在非溶剂乙醇进行湿法纺丝,构建了一种超韧、耐湿性的导电纤维。在这种连续性的湿纺过程中,纤维内部形成了定向氢键和纤维间的强相互作用。在高湿度条件下(90%RH),该纤维具有良好的韧性(~76.2 MJ m-3)和较高的破坏应变(~14.8%)。在不同的负载水平下,纤维的导电率保持在85%左右。制备的超韧导电纤维可应用于的可穿戴材料中,且能够对多种外部刺激(湿度、外加作用力和外接电流等)具有快速响应性。该纤维具备高效的电热性能和机电传感性能,可用于下一代可穿戴设备的设计中。(4)提升纤维多分级取向结构,通过预湿拉伸和快速干燥的方法改善纤维间的次价键结合,最终达到减少纤维间孔隙大小和提高材料强度的目的。该定向纺丝的力学强度达972MPa,杨氏模量为84 GPa,超过了已知的纤维素/碳纳米管基纤维,比模量可与钢丝绳媲美。通过结合循环拉伸试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羧甲基纤维素、多巴胺和碳纳米管之间的界面和结构关系,验证了高度有序排列的结构能够有效避免相邻原子间的位错,减少分子间非键相互作用导致的扭转,从而增强界面结合,保证了载荷在结构内的均匀转移。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呼吸敏感性和有效的电热成像稳定性,对有效提升智能电子材料的耐受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多巴胺与羧甲基纤维素的分子结构特性,通过调控和优化两者的结合形式,构筑多维结构材料。针对仿生贻贝中多巴胺的应用要求与发展趋势,从功能化改性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多巴胺对羧甲基纤维素的性能优化以及应用潜力,塑造了多维度有序结构和复杂的界面布局,提高了羧甲基纤维素的环境稳定性,为多巴胺-羧甲基纤维素基功能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提升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工作基础。

智亨[2](2020)在《叶面黏附性农药载药系统的构建与黏附机制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农药在人类从事农业活动生产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然而,经过长时间施用与实践发现,如今在市场上流通的传统剂型农药都存在着叶面沉积率差、叶面黏附性以及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差等问题,导致了近60-70%的农药液滴无法达到靶标叶面,到达靶标病虫害的实际有效药量低于0.1%。为了达到对病虫害的防治目的,不得不增加喷施农药的次数与数量,增加了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并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形成富集作用,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所以,高效提升农药液滴在靶标作物上的黏附性与沉积性,减少流失途径,是提升农药利用率的最直接方式。本研究利用纳米科学技术,通过将药物颗粒纳米化和利用纳米材料对农药颗粒进行表面修饰以增强其在作物叶面上的黏附性。本论文详细探究了单宁酸、水滑石纳米材料包裹农药颗粒后与作物叶面之间的黏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与市场上常见的水分散粒剂剂型相比,具有较好的润湿效果;利用单宁酸与金属离子的螯合与水滑石进行表面修饰的水分散粒剂与悬浮剂均表现出良好的叶面黏附效果,可有效的降低喷施过程中由于液滴弹跳引起的农药的流失。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与高效的改善农药叶面的滞留效率的方法,对提升农药稳定性以及利用效率给予科学性的指导。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湿介质研磨法制备了5.0%的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其平均水合粒径、Zeta电势以及多分散性指数分别为:181.1±3.8 nm、-32.0±1.28 mV、0.16±0.02;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在4℃、25℃与54℃贮存7d与14d后其水合粒径与含药量均无显着性的变化;与市售剂型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WDG)相比在黄瓜与甘蓝叶面上的滞留量都有显着性的提升。2.利用单宁酸与金属离子的螯合特性,对阿维菌素与嘧菌酯WDG剂型颗粒表面进行修饰;经过修饰的阿维菌素与嘧菌酯WDG表现出良好的缓释效果;在黄瓜与甘蓝叶面上的接触角与滞留量有显着的改善;利用HPLC测定经过冲刷后的叶面的黏附性提升了近10%;对靶向的生物桃蚜与黄瓜源镰刀菌的活性都提升了近1.5倍,而且修饰后的阿维菌素表现出优良的抗光解能力,增强了环境稳定性,延长持效期;利用不同浓度的尿素溶液冲刷喷施农药的叶面发现,黏附性随着浓度的提升而下降,证明了经修饰的农药颗粒是通过氢键与叶面黏附。3.层状金属氧化物(layer double hydroxides,LDHs)具备正电效应以及多羟基特性,利用水热共沉淀法制备构建了“双面胶”黏附的农药体系。LDHs与农药颗粒利用静电吸附相结合,形称的结合物再通过表面丰富羟基与叶面黏附。构建的叶面黏附性农药,表现出优良的缓释效果;LDHs材料与修饰农药颗粒在多种作物叶面上的滞留率都超过50%;利用不同浓度的尿素处理,修饰的农药颗粒在黄瓜与甘蓝作物叶面上的滞留率随着浓度的提升呈现了显着性的降低;经过修饰的农药对靶标病虫害的生物活性都超过了未修饰的农药。增强叶面黏附性与缓释性,在喷施后,增强了农药的持效时间,提升了农药的有效利用率,降低了污染环境的风险。

王洪玲[3](2020)在《氮杂卡宾催化芳香酯类化合物活化与单电子氧化反应及农药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药作为服务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其品类结构与农业发展阶段和科技进步息息相关,农药新品种的开发与使用会给农业生产方式和农药使用量带来巨大变化,现今亟待新农药问世,为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提供最根本的技术支撑。我们可以看到氮杂环卡宾(N-Heterocyclic Carbenes,简写为NHC)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可作为金属配体与金属形成络合物参与均相催化反应;也可合成磷光化合物应用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写为OLED)中,以及在诸如光化学水分解,化学传感器,染料敏感太阳能电池及氧传感器中;还可作为良好的抗癌药物,应用到医疗医药中造福人类;同时可作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参与到不对称催化中,制备光学纯的化合物。氮杂环卡宾作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论文将利用氮杂环卡宾催化不对成合成,制备有一定生物活性的光学纯农药前体,同时利用氮杂环卡宾催化合成独特功能性分子骨架,探索更新的反应活化模式,为新型、潜在的农药分子合成提供技术策略。在探索新型的氮杂环卡宾催化活化方式的同时,将合成的目标产物运用到农药的活性测试中,以期望获得新型的手性农药。通过氮杂环卡宾催化活化模式,高效、简洁、绿色的构建六元环内酯化合物与手性β-官能团化的产物,定向高效的制备目标产物,为探索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手性新型农药分子服务。第一部分的工作围绕着氮杂环卡宾催化下发生[4+2]反应展开,o-QDM是一种活性很高的中间体,在有机合成应用十分广泛,是构建六元环的重要反应,然而有机小分子催化形成o-QDM中间体鲜有报道。如何将氮杂环卡宾催化应用到惰性的sp3碳上,通过活化醛形成o-QDM中间体,是氮杂环卡宾催化一直的研究重点也是难点且经过长期的努力仍未取得成功。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在芳香环上引入负电性的杂原子,甲基上的sp3碳可在氧化条件下进行官能团化,形成o-QDM中间体,但底物合成难度大且只局限于吲哚类的反应底物。因此我们选择用2-硅甲基苯甲酸酯作为模型底物,用氮杂环卡宾催化,在不加入外源性氧化剂的情况下形成o-QDM中间体,然后以三氟苯乙酮、酮酸酯和靛红衍生物作为亲二烯体与o-QDM中间体发生[4+2]环加成反应。该反应不仅对底物的普适性很好,且各种不同位置的不同类型的取代基都可以兼容,但其对映选择性却始终不能解决。第二部分的工作围绕着氮杂环卡宾催化下发生单电子转移(Single-Electron Transfer,简写为SET)反应展开,自由基反应或许能提供传统方法无法解决的有效合成方案,氮杂环卡宾催化形成自由基的反应,让氮杂环卡宾催化不在局限于电子对的反应,其单电子转移的过程为有机合成领域提供一个全新高效的合成途径。这一领域当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反应机理不甚明朗,反应路线亦有所局限。本章节的内容主要是探索新型的手性单电子氧化剂,利用手性的单电子氧化剂对目标产物实现一个对映选择性的控制。从对手性的氧化剂的筛选和反应的条件优化中,可以看出我们设计的手性氧化剂可以实现对目标产物的对映选择性控制,对底物普适性的研究也可以证实我们设计的手性氧化剂对各种不同位置、不同类型的取代烯醛都可以兼容,并有良好的收率和优异的对映选择性。但该课题一个备受争议的点在于我们引入的是计量的手性源,实现手性氧化剂的催化循环会是后期研究的重要方向。第三部分的工作围绕着氮杂环卡宾催化形成各种功能性小分子的生物活性测试展开,在前期氮杂环卡宾不对称催化活化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致力于以氮杂环卡宾为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来催化活化合成具有一定生理活性,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绿色农药化合物。在合成大量分子后,我们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浊度法测试化合物对真菌和细菌的抑菌效果。根据几轮的生物活性测试,我们可以看出化合物的溶解性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很大,同时不同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也大不一样。在后期的研究中,我们将选出目前效果最好的手性药物,进行药物的结构修饰,通过引入活性的官能团来考察对映选择性的生物活性的影响。

张景朋[4](2017)在《病毒病导向的新型1,2,3-噻二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植物病毒病很久以来就是农业生产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一类病害,是仅次于真菌的第二大植物病害。常见的植物病毒病接近1000种,是由700多种病毒造成的,全世界每年因植物病毒危害农作物的损失达数百亿美元。因此,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成了植保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植物病毒的传染方式主要包括介体传播和非介体传播,其中以昆虫介体传播方式最为严重:全世界昆虫介体378种,传播275种植物病毒,而蚜虫介体就有193种,传播205种植物病毒。所以,蚜虫被称为首要媒介昆虫。鉴于此,在防治植物病毒病的策略上,一方面,要研究有效的抗植物病毒药剂,治疗感染病毒的寄主植物;另一方面,可以重点防治植物病毒的昆虫介体,通过“治虫防病”的策略来控制植物病毒病的发生和为害。当然,若能发现兼具治虫防病的双功效化合物,就可以一举两得发挥更好的作用。为了控制植物病毒病的危害,从控制媒介蚜虫的间接防治和发现抗病毒药剂的直接防治入手,本论文从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arnesene,简称EBF)类似物和植物抗病诱导剂1,2,3-噻二唑类似物噻酰菌胺(tiadinil,简称TDL)两方面出发开展研究,期望发现具有多重功效的活性化合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为了发现新型治虫防病双功效化合物,以EBF为先导,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将具有抗病毒活性的1,2,3-噻二唑环引入到EBF分子中,设计合成了四个系列共52个结构新颖的含1,2,3-噻二唑环EBF类似物,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IR、HRMS确证。采用 HPLC和NMR两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了初步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EBF类似物稳定性得到提高,为进一步的应用奠定基础。(2)为了筛选高活性化合物,对EBF类似物进行了驱避行为活性、杀虫活性及抗病毒活性测试。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物对桃蚜兼具驱避和杀虫活性,其中含酯基的I-A类化合物驱避活性突出,酰胺键的N上具有杂环基团取代的I-D类化合物杀虫活性突出。化合物I-A01、Ⅰ-B01、Ⅰ-B02和Ⅰ-C10在四种作用方式(钝化、保护、治疗及诱导活性)下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活性均比较突出,与对照药剂病毒唑活性相当。综合考虑各方面活性,化合物Ⅰ-A01和Ⅰ-C10可作为治虫防病高活性化合物进一步研究。(3)为了研究EBF类似物的作用机制,分别进行了类似物与蚜虫嗅觉结合蛋白(ApisOBPs)和烟草花叶病毒的外壳蛋白(TMVCP)的结合试验,结果表明:①目标物Ⅰ-A01、Ⅰ-A02、Ⅰ-A03、Ⅰ-C01、Ⅰ-C11、Ⅰ-D03、Ⅰ-D11、Ⅰ-D12 与 ApisOBP3、ApisOBP7 和 ApisOBP9 均表现出较好的亲和力,具有与先导EBF相似的结合特性,且结合活性高于EBF;②上述结合活性高的化合物对桃蚜的驱避活性也较突出,驱避率均在60%以上,而其余结合活性差的化合物的驱避活性也较低,由此推测,ApisOBPs是EBF类似物的作用靶标;③分子对接结果表明:EBF类似物与MvicOBP3氨基酸残基之间主要是疏水作用,不同化合物的结构有差异,导致它们疏水性不同,因而表现出不同的蛋白结合活性;④抗病毒活性突出的四个目标化合物Ⅰ-A01、Ⅰ-B01、Ⅰ-B02和Ⅰ-C10,与TMV CP的结合力较强,所以TMV CP可能是它们的作用靶标。(4)为了顺利制备目标物,合成了中间体P和H两个系列共38个EBF类似物,其中32个未见文献报道,并对其合成方法进行了探究,获得合成中间体P的最优反应条件:1eq K2CO3缚酸剂、0.1eq KI催化剂、乙腈做溶剂、添加3eq的DDAO,香叶基氯与取代苯胺在25℃下反应4h制得中间体P;制备中间体H的方法:采用温和还原剂NaBH3CN、无水ZnCl2做催化剂,香叶醛和杂环胺在甲醇中反应0.5~2h制得中间体H。有趣的是,驱避活性测试发现:除了 P-15外,两类中间体在5 μg剂量下均对桃蚜表现出一定驱避活性,化合物P-13、H-09和H-12活性尤为显着,驱避率分别为62.0%、62.5%和64.6%。(5)为了获得高抗病毒活性化合物,以植物抗病诱导剂噻酰菌胺为先导,将酰腙键引入结构中替代其中的酰胺键,并对其中的苯环和1,2,3-噻二唑环上的取代基逐步优化,设计合成Ⅱ和Ⅲ两个系列总计51个结构新颖的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1H NMR、IR、EA或HRMS确证,并通过X射线衍射方法获得了目标物Ⅱ-17和Ⅲ-08的单晶结构。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和离体杀菌活性测试,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①目标化合物在500 μg/mL浓度下对烟草花叶病毒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活体治疗活性,其中化合物Ⅱ-01、Ⅱ-02、Ⅲ-21和Ⅲ-24的活性高于对照药剂病毒唑和噻酰菌胺,而接近于宁南霉素的活性;②目标化合物普遍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尤其是Ⅲ-04和Ⅲ-24对苹果腐烂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1.8 μg/mL和1.5μg/mL、3.9μg/mL和3.1μg/mL,并且二者的抗TMV活性均在40%以上,可作为候选药物分子进一步研究。③杀菌活性构效关系分析表明:苯环上的取代基种类和位置对活性影响显着,一般苯环上取代基为4-位含卤素基团时,对活性提高最为有利;当苯环上取代基保持不变时,1,2,3-噻二唑环上4-位的取代烷基随着碳链增长,抑菌活性逐渐增强。综上所述,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三大系列共141个(135个未见文献报道)化合物,结构均经过1H NMR、IR、HRMS或元素分析确证。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发现四个具有双重功效的候选高活性化合物Ⅰ-A01、Ⅰ-C10、Ⅲ-04和Ⅲ-24,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蛋白结合试验初步研究了目标物的分子作用机制,并且通过对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较系统地探明了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规律,为进一步的新型治虫防病药剂创制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隋国庆[5](2017)在《具有末端碳碳双键的卡枯醇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卡枯醇是从马兜铃科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中提取的主要成分,因其结构简单,结构修饰和改造潜力大,有作为药物合成先导化合物的可能。根据文献报道和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分析发现具有末端C=C和C=O共轭的不饱和酮类卡枯醇衍生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本文合成了34个具有末端碳碳双键的α,β-不饱和酮化合物,其中21个未见文献报道。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13C-NMR、ESI-MS等方法进行了确定。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在浓度为50μg/mL时,对番茄早疫病菌、水稻稻瘟病菌、烟草赤星病菌、玉米弯孢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等7种植物源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活性初筛结果显示,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对供试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9c、9g和10a对番茄早疫病菌表现出显着的抑菌活性,EC50值在6.89–12.33μg/mL之间,均低于阳性对照药品噻菌灵(EC50=24.86μg/mL)。此外,与其它的目标化合物相比,化合物9c和10a对所有测试的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均超过60%,表明化合物9c和10a具有明显的广谱抗真菌活性。初步构效关系表明,末端保持共轭的C=C对抑菌活性的改善是必要的;对大多数测试的病原真菌而言,C=O双键旁边烷基碳链的长度、苯环上取代基的类型和位置都会对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产生重要影响。以上研究结果对卡枯醇衍生物的进一步设计、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阳[6](2017)在《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自从1996年第一个商品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问世以来,就吸引了各大农药公司的目光,相继推出了不同结构的杀菌剂品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通过与真核细胞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结合,抑制呼吸作用,从而表现优异的杀菌效果。凭借自身高效、广谱、对哺乳动物低毒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销售量逐年增长,已经超越三唑类杀菌剂成为全球杀菌剂需求量最大的品种。当前市场上流行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有嘧菌酯、醚菌酯等,销售额居第一位。在农药市场上,杂环类农药中的三唑类杀菌剂、恶二唑类杀菌剂也占据巨大份额。杂环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细菌、抗炎症、抗病毒、抗真菌、抗肿瘤等。例如三唑类杀菌剂的1,2,4-三唑结构,具有优异抗真菌活性的1,3,4-恶二唑出现在多种商品化原料药的结构当中。同时,另一大类常见杀菌剂酰胺类杀菌剂,通过破坏电子传递链,抑制呼吸作用,从而起到杀菌的效果。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三唑类杀菌剂、酰胺类杀菌剂以及恶二唑类杀菌剂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杀菌效果,将其核心的药效团如1,2,4-三唑、酰胺基以及1,3,4-恶二唑杂环引入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结构中,以期发现具有新颖作用机制、高效、环境友好的杀菌剂。本论文着眼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研究热点—侧链部位,根据活性片段拼接以及电子生物等排体效应等生物活性分子设计的方法,将1,2,4-三唑以及酰胺基团、1,3,4-恶二唑杂环结构以硫原子或氧原子作为连接原子导入侧链当中,设计合成了六个系列共计64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经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高分辨质谱或元素分析、熔点确认,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3D-QSAR研究。生物活性测试表明,1,2,4-三唑可以增强或者保持化合物对于苹果轮纹病菌、花生褐斑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活性;在1,2,4-三唑中引入三个或者四个碳的短链烷烃有利于提高化合物对于小麦纹枯病的活性。含有给电子基团的噻吩联1,3,4-恶二唑结构有利于提升化合物对于小麦纹枯病菌的活性;具有提高芳环电子云密度的硫原子或氧原子作为连接基团可以提高化合物对于油菜菌核病菌的活性;而在1,2,4-三唑的4位引入酰胺结构,不利于多种真菌抑制活性的提高。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开发新一代高效、低毒和环境友好型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提供了理论指导。

王二龙[7](2016)在《5-吡唑羧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文中提出高效、低毒、安全是当今农药研究的主题,吡唑类化合物因为高效、广谱的生物活性以及吡唑环上取代基多方位变化而在农业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一直是绿色农药创制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杀虫剂的发展概况、分类及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吡唑类农药的研究进展。采用类同合成法、活性亚结构拼接法和中间体衍生化法等农药分子设计方法,设计并合成了系列未见文献报道且结构新颖的5-吡唑羧酸衍生物。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可分以下两类:对目标化合物及所涉及中间体的合成进行了探讨,利用NMR、MS、IR等波谱分析方法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分析与确证。对所设计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杀虫、杀螨、杀菌与除草生物活性研究。杀虫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I对同翅目害虫—蚜虫、对鳞翅目害虫—粘虫和害螨—棉红蜘蛛都表现出显着的生物活性,如在500 mg/L浓度下,12、14、111和I12对蚜虫均具有95%以上的活性,16对粘虫具有100%的活性,I2对棉红蜘蛛具有100%的活性。杀菌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I对小麦白粉病和玉米锈病表现出明显的生物活性,如在500 mg/L浓度下,化合物I1和12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出90%以上的防治效果,117对玉米锈病表现出90%以上的防治效果;除草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I对杂草表现出一定的除草活性,如在2250 g a.i./ha剂量下,化合物13和15对单子叶杂草马唐表现出70%以上的土壤处理活性,化合物113和114对双子叶杂草藜表现出70%以上的茎叶处理活性。通过对所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活性分析,初步总结了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活性规律,为今后此类化合物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张超群[8](2015)在《吡唑醚菌酯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一类高效、低毒、广谱的新型杀菌剂,其独特的作用机理吸引了无数的国内外农药企业对该类杀菌剂进行大力开发。目前,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占据了90%以上的杀菌剂市场。其中,吡唑醚菌酯是该类杀菌剂中生物活性最高的品种,它不仅高效、低毒,且对环境友好,还具有植物保健作用。本论文针对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的其中一条路线进行优化,通过一系列实验,有效地改进了原有文献报道的工艺。该工艺路线由对氯苯肼盐酸盐出发,经两步一锅法合成1-(4-氯苯基)-3-吡唑醇,再通过与经氧化溴化合成的邻硝基苄溴缩合得到2-[(N-对氯苯基)-3-吡唑氧基甲基]硝基苯,前三步可得到76%的总收率。之后,采用Pt/C催化剂进行催化加氢,再通过N-酰化、O-甲基化得到目标产物。在该工艺中,氧化溴化步骤加入催化剂后大大提高了反应速率,且有效避免了大量溴素的累积。催化加氢还原步骤加入添加剂后提高了反应选择性,且简化了反应后处理。该工艺同目前报道的工艺路线相比,具有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易于工业化应用。

白有银[9](2014)在《新型杀菌剂苯噻菌胺及类似物的合成研究》文中指出

宋晓磊[10](2012)在《氯啶菌酯的合成工艺研究及康宽类新化合物的合成、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氯啶菌酯(N-甲氧基-N-[2-[[(3,5,6-三氯吡啶-2-基)氧]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是一类新型Strobilurin类(嗜球果伞素)杀菌剂,代号为SYP-7017。Strobilurin类(嗜球果伞素)杀菌剂是一类作用机制独特的杀菌剂。它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且能在植物体内快速降解,具有保护、治疗等作用的新型杀菌剂。本论文对农药、杀菌剂、Strobilurin类杀菌剂等近年来的研发情况及总体趋势进行了概况和研究。通过改变工艺条件,对现有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希望能够找到更加方便、经济、环保的合成工艺方法。以邻硝基甲苯为起始原料确定了合成路线,整个合成路线经由还原、酰化、甲基化、溴化和缩合等反应步骤生成氯啶菌酯,其中以NaBr3/NaHS03取代了传统工艺的NBS、溴素等作为溴化剂,在收率、经济和环保方面有较大改善,通过一系列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氯啶菌酯的分子结构为:(?)在完成氯啶菌酯的合成工艺之后,本文又对康宽类新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结构与活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通过1HNMR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验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活性。康宽类新化合物的结构通式:(?)

二、新型仿生杀菌剂问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仿生杀菌剂问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羧甲基纤维素-多巴胺的多维材料构筑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仿贻贝多巴胺黏附化学
        1.2.1 天然贻贝的黏附机理
        1.2.2 多巴胺p H响应性
        1.2.3 多巴胺黏附力与内聚力的平衡
        1.2.4 防止儿茶酚氧化以保持黏附性
    1.3 纤维素与纤维素衍生物
        1.3.1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及基本性质
        1.3.2 纤维素衍生物
        1.3.3 羧甲基纤维素
        1.3.4 纤维素及纤维素衍生物的接枝改性
    1.4 多巴胺多维度功能化材料的组装
        1.4.1 多巴胺材料用于增强纤维的组装
        1.4.2 多巴胺材料用于膜改性材料的组装
        1.4.3 多巴胺材料用于水凝胶材料的组装
    1.5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湿强高阻燃贻贝仿生羧甲基纤维素/蒙脱土二维复合膜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3 分析方法
        2.2.4 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羧甲基纤维素交联多巴胺的结构表征
        2.3.2 羧甲基纤维素-多巴胺及蒙脱土复合薄膜的结构表征
        2.3.3 仿生复合纳米薄膜的湿强度
        2.3.4 仿生复合纳米薄膜的热力学分析和防火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羧甲基纤维素/多巴胺/半胱胺三维水凝胶的制备及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分析方法
        3.2.4 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羧甲基纤维素基水凝胶的结构表征
        3.3.2 羧甲基纤维素基水凝胶的流变性能
        3.3.3 羧甲基纤维素基水凝胶中农化学品的载药能力
        3.3.4 羧甲基纤维素基水凝胶的双响应型控释行为
        3.3.5 羧甲基纤维素基水凝胶的热力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巴胺共轭羧甲基纤维素/碳纳米管制备超强韧一维纤维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分析方法
        4.2.4 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DA-CMC/CNT悬浮液的制备与表征
        4.3.2 DA-CMC/CNT纺丝的机械性能
        4.3.3 DA-CMC/CNT相互作用力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4.3.4 DA-CMC/CNT纺丝的导电性能和稳定性能
        4.3.5 DA-CMC/CNT纺丝的传感性能
        4.3.6 DA-CMC/CNT纺丝的电热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定向多巴胺共轭羧甲基纤维素/碳纳米管制备超强韧一维纤维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分析方法
        5.2.4 性能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湿法纺丝和湿法拉伸控制的轴向定向组装
        5.3.2 高度定向DA-CMC/CNT纤维的结构分析
        5.3.3 不同拉伸比下纤维的力学性能
        5.3.4 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不同取向的纤维界面
        5.3.5 DA-CMC/CNT定向纤维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2)叶面黏附性农药载药系统的构建与黏附机制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农药发展与行业趋势
    1.2 纳米科技在农业和农药领域的应用
        1.2.1 纳米农药定义
        1.2.2 纳米悬浮剂
        1.2.3 纳米微囊剂
        1.2.4 微乳剂与纳米乳剂
        1.2.5 固体纳米分散体
    1.3 仿生学与叶面黏附性的研究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5 研究路线
第二章 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制备
        2.2.2 不同比例表面活性剂制备纳米悬浮剂
        2.2.3 不同研磨时间制备纳米悬浮剂
        2.2.4 纳米悬浮剂粒径分布与Zeta电位的测定
        2.2.5 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形貌与结构电镜表征
        2.2.6 纳米悬浮剂含药量的测定
        2.2.7 纳米悬浮剂贮藏稳定性测试
        2.2.8 纳米悬浮剂叶面静态接触角测定
        2.2.9 纳米悬浮剂叶面滞留量的测定
        2.2.10 纳米悬浮剂的释放动力学研究
        2.2.11 纳米悬浮剂室内毒力测试
        2.2.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2.3.1 表面活性剂比例对纳米悬浮剂粒径与Zeta电势影响
        2.3.2 研磨时间对纳米悬浮剂粒径的影响
        2.3.3 纳米悬浮剂水合粒径与Zeta电势
        2.3.4 纳米悬浮剂颗粒的形貌表征
        2.3.5 纳米悬浮剂有效成分的测定
        2.3.6 纳米悬浮剂贮藏稳定性
        2.3.7 纳米悬浮剂叶面静态接触角以及滞留量
        2.3.8 纳米悬浮剂释放动力学的研究
        2.3.9 氯虫苯甲酰胺纳米悬浮剂室内毒力分析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宁酸叶面黏附性农药的制备与表征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单宁酸-嘧菌酯/阿维菌素叶面黏附性农药的制备
        3.2.2 单宁酸-嘧菌酯/阿维菌素叶面黏附性农药的形貌观察
        3.2.3 单宁酸-嘧菌酯/阿维菌素叶面黏附性农药的释放动力学分析
        3.2.4 单宁酸-阿维菌素抗光稳定性的测定
        3.2.5 单宁酸-嘧菌酯/阿维菌素的叶面润湿性
        3.2.6 单宁酸-嘧菌酯/阿维菌素的叶面滞留性
        3.2.7 单宁酸-嘧菌酯/阿维菌素的室内毒力实验
    3.3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3.3.1 单宁酸-嘧菌酯/阿维菌素叶面黏附性农药的制备工艺的优化
        3.3.2 单宁酸-嘧菌酯/阿维菌素叶面黏附性农药的形貌观察
        3.3.3 单宁酸-嘧菌酯/阿维菌素叶面黏附性农药释放特性
        3.3.4 单宁酸-嘧菌酯/阿维菌素叶面黏附性农药叶面润湿性与滞留性
        3.3.5 单宁酸-嘧菌酯/阿维菌素叶面黏附性农药生物活性分析
        3.3.6 单宁酸-阿维菌素抗紫外光解能力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DHs叶面黏附性农药的制备与表征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Mg Al-LDHs与 Mg Al-R6G-LDHs的制备
        4.2.2 嘧菌酯微米悬浮剂制备
        4.2.3 Mg Al-LDHs粒径分布与Zeta电势的测定
        4.2.4 Mg Al-LDHs材料的XRD与 FT-IR分析
        4.2.5 LDHs叶面黏附型农药的制备
        4.2.6 LDHs叶面黏附型农药的表征
        4.2.7 含药量的测定
        4.2.8 LDHs叶面黏附性农药的释放动力学分析
        4.2.9 LDHs叶面黏附性农药的叶面润湿性
        4.2.10 LDHs及 LDHs叶面黏附性农药叶面滞留量的测定
        4.2.11 LDHs材料叶面黏附机制的探究
        4.2.12 LDHs叶面黏附性嘧菌酯室内毒力实验
        4.2.13 LDHs叶面黏附性嘧菌酯安全性测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Mg Al-LDHs材料的制备
        4.3.2 Mg Al-LDHs材料形貌表征
        4.3.3 Mg Al-LDHs材料的XRD与 FT-IR分析
        4.3.4 LDHs叶面黏附性农药的制备
        4.3.5 LDHs叶面黏附性农药的形貌观察
        4.3.6 LDHs叶面黏附性农药释放特性
        4.3.7 LDHs叶面黏附性农药叶面润湿性
        4.3.8 LDHs及 LDHs叶面黏附性农药叶面滞留性与滞留量
        4.3.9 LDHs叶面黏附性农药的黏附机制
        4.3.10 LDHs叶面黏附性嘧菌酯生物活性分析
        4.3.11 LDHs叶面黏附性嘧菌酯安全性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氮杂卡宾催化芳香酯类化合物活化与单电子氧化反应及农药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注释
第一章 前言
    1.1 绪论
    1.2 氮杂环卡宾(NHC)广泛的化学应用
        1.2.1 氮杂环卡宾作为金属配体的应用
        1.2.2 氮杂环卡宾作为聚合物引发剂的应用
        1.2.3 氮杂环卡宾作为配体在催化烯烃复分解的应用
        1.2.4 氮杂环卡宾在其他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1.3 氮杂环卡宾(NHC)作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1 氮杂卡宾催化酰基阴离子的反应
        1.3.2 氮杂卡宾催化Homoenolate类型的反应
        1.3.3 氮杂卡宾催化烯醇式(enolate)中间体的反应
        1.3.4 氮杂卡宾催化双烯醇式(dienolate)中间体的反应
        1.3.5 氮杂卡宾与其他催化剂的协同催化
        1.3.6 氮杂卡宾催化的其他反应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NHC催化活化芳香酯类化合物的Diels-Alder反应
    2.1 本章导论
        2.1.1 o-Quinodimethane的发展现状
        2.1.2 课题立意
        2.1.3 选题及模型反应的建立
    2.2 实验部分
        2.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2.2 底物普适性的考察
        2.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4 化合物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2.5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
        2.5.1 2-甲基硅基酯的理化数据
        2.5.2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数据
第三章 氮杂环卡宾催化的单电子氧化反应
    3.1 本章导论
        3.1.1 NHC催化单电子的反应进展
        3.1.2 课题立意
        3.1.3 选题及模型反应的建立
    3.2 实验部分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3.2.2 底物普适应的考察
        3.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4 化合物的合成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3.5 化合物的理化数据
        3.5.1 手性氧化剂的理化数据
        3.5.2 目标化合物的理化数据
第四章 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4.1 本章导论
        4.1.1 手性除草剂的活性与研究进展
        4.1.2 手性杀菌剂的活性与研究进展
        4.1.3 手性杀虫剂的活性与研究进展
        4.1.4 课题立意
    4.2 氮杂卡宾催化活化高效构建生物活性分子方面的应用
        4.2.1 氮杂卡宾催化活化在农药小分子方面的应用
        4.2.2 氮杂卡宾催化活化在医药小分子方面的应用
    4.3 实验部分
        4.3.1 抗菌活性测试方法
        4.3.2 抗植物性细菌活性方法
    4.4 实验数据
        4.4.1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4.4.2 实验结果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F-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F-2 部分化合物谱图

(4)病毒病导向的新型1,2,3-噻二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合成路线图清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病毒病
    1.2 1,2,3-噻二唑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3 蚜虫的危害与防治
    1.4 蚜虫报警信息素及其类似物研究进展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论文设计思想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论文目标物的设计思想
    2.3 论文研究方案
第三章 含1,2,3-噻二唑环EBF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
    3.1 引言
    3.2 含1,2,3-噻二唑环甲酸酯基(酰胺基)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3.3 含1,2,3-噻二唑环N-苯基甲酰胺基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3.4 含1,2,3-噻二唑环N-杂环基甲酰胺基EBF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3.5 含1,2,3-噻二唑环EBF类似物的稳定性
    3.6 含1,2,3-噻二唑环EBF类似物的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含1,2,3-噻二唑环苯甲酰腙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
    4.1 引言
    4.2 4-甲基-1,2,3-噻二唑-5-甲醛苯甲酰腙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
    4.3 4-烷基-1,2,3-噻二唑-5-甲醛苯甲酰腙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论
    5.2 论文创新点
    5.3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5)具有末端碳碳双键的卡枯醇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源农药的发展概况
    1.2 植物源杀菌剂
        1.2.1 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现状
        1.2.2 植物源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1.2.3 商品化的植物源杀菌剂
    1.3 卡枯醇的研究进展
        1.3.1 卡枯醇的来源
        1.3.2 卡枯醇的结构与性质
        1.3.3 卡枯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1.3.4 卡枯醇类衍生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1.4 α, β-不饱和酮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1.4.1 α, β-不饱和酮类衍生物的来源
        1.4.2 α, β-不饱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1.4.3 α, β-不饱和酮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1.5 论文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1.5.1 论文选题依据
        1.5.2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主要实验试剂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2.1 化合物2a–2i,9a–9g,10a–10d,11a–11b和12a–12d的合成
        2.2.2 化合物3a–3i和7a–7i的合成
        2.2.3 化合物4a–4e,5,6和8a–8j的合成
    2.3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4 生物活性测定
        2.4.1 供试病原真菌
        2.4.2 实验仪器
        2.4.3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的配制
        2.4.4 抑菌活性初筛测试方法
        2.4.5 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测定
        2.4.6 活性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目标化合物的光谱数据
    3.2 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
        3.2.1 抑菌活性初筛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2.2 目标化合物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测定
第四章 讨论
    4.1 目标化合物合成条件的优化及结构表征
        4.1.1 目标化合物合成条件的优化
        4.1.2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4.2 目标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概述
    第一节 杀菌剂概述
        1.1.1 杀菌剂的发展历史
        1.1.2 杀菌剂种类
    第二节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简介
        1.2.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开发与发展
        1.2.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生物作用模式及构效关系研究
        1.2.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
        1.2.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抗性问题
    第三节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研发现状、商品化品种和安全性
        1.3.1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侧链的研发现状
        1.3.2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商品化品种
        1.3.3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安全性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论文立题依据及设计思想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第一节 含有 1,2,4-三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
        3.1.1 合成路线
        3.1.2 杀菌活性测试
        3.1.3 结果与讨论
        3.1.4 本节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含有 1,3,4-恶二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
        3.2.1 合成路线
        3.2.2 杀菌活性测试
        3.2.3 结果与讨论
        3.2.4 本节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含有 4-氨基-1,2,4-三唑结构及N,N-双酰胺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
        3.3.1 合成路线
        3.3.2 杀菌活性测试
        3.3.3 结果与讨论
        3.3.4 本节小结
        参考文献
总结论
附录A 仪器及试剂
附录B 论文中所合成的新的目标化合物
致谢
作者简介

(7)5-吡唑羧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杀虫剂的发展概况、分类及发展趋势
        1.1.1 杀虫剂的发展概况
        1.1.2 杀虫剂的分类
        1.1.3 杀虫剂的发展趋势
    1.2 吡唑类农药的研究进展
        1.2.1 吡唑类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1.2.2 吡唑类杀虫、杀螨剂的研究进展
        1.2.3 吡唑类杀菌性的研究进展
    1.3 课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3.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5-吡唑羧酸衍生物的合成
    2.1 前言
    2.2 合成路线
        2.2.1 中间体一的合成路线
        2.2.2 中间体二的合成路线
    2.3 实验部分
        2.3.1 仪器与试剂
        2.3.2 中间体一的合成
        2.3.3 中间体二的合成
        2.3.4 对照样品唑虫酰胺(118)的合成
        2.3.5 目标化合物Ⅰ的合成(以Ⅰ1为例)
        2.3.6 目标化合物Ⅱ的合成(以Ⅱ1为例)
        2.3.7 目标化合物的分离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目标化合物Ⅰ和Ⅱ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
        2.4.2 波谱性质及解析
        2.4.3 合成反应研究
第三章 农药生物活性的研究
    3.1 前言
    3.2 农药生物活性
        3.2.1 杀虫、杀螨生物活性
        3.2.2 杀菌生物活性
        3.2.3 除草生物活性
    3.3 目标化合物Ⅰ和Ⅱ的生物活性
        3.3.1 目标化合物的杀虫、杀螨活性
        3.3.2 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
        3.3.3 目标化合物的除草活性
    3.4 生物活性结构关系研究与探讨
        3.4.1 目标化合物Ⅰ和Ⅱ的结构
        3.4.2 杀虫、杀螨活性与结构关系
        3.4.3 杀菌活性与结构关系
        3.4.4 化合物Ⅱ1的结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 符号说明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致谢

(8)吡唑醚菌酯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农药发展历程及现状
        1.2.1 农药发展历程
        1.2.2 我国农药发展史
        1.2.3 农药发展现状
    1.3 杀菌剂简介
        1.3.1 杀菌剂发展史及现状
        1.3.2 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1.3.3 三唑类杀菌剂
        1.3.4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1.4 吡唑醚菌酯
        1.4.1 吡唑醚菌酯简介
        1.4.2 名称及结构式
        1.4.3 理化性质
        1.4.4 作用机理
        1.4.5 毒性及代谢过程
        1.4.6 使用状况
    1.5 吡唑醚菌酯合成综述
        1.5.1 合成路线综述
        1.5.2 路线选择与讨论
        1.5.3 中间体1-(4-氯苯基)-3-吡唑醇的合成综述
        1.5.4 关键步骤溴化合成综述
        1.5.5 关键步骤催化加氢合成综述
        1.5.6 综述小结
第二章 吡唑醚菌酯绿色合成工艺
    2.1 实验仪器、试剂及原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及原料
    2.2 2-硝基苄溴的合成
        2.2.1 实验原理
        2.2.2 合成方法
        2.2.3 结果与讨论
        2.2.4 溴化小结
    2.3 1-(4-氯苯基)-3-吡唑醇的合成
        2.3.1 实验原理
        2.3.2 合成方法
        2.3.3 氧气氧化两步一锅工艺结果与讨论
        2.3.4 双氧水氧化两步一锅工艺结果与讨论
        2.3.5 环合氧化小结
    2.4 2-[(N-对氯苯基)-3-吡唑氧基甲基]硝基苯的合成
        2.4.1 实验原理
        2.4.2 合成方法
        2.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4 缩合小结
    2.5 N-羟基-N-2-[N-(对氯苯基)吡唑-3-氧基甲基]苯胺
        2.5.1 实验原理
        2.5.2 合成方法
        2.5.3 结果与讨论
        2.5.4 氢化小结
    2.6 N-羟基-N-(2-[N`-(4-氯苯基)吡唑基-3`-氯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
        2.6.1 实验原理
        2.6.2 合成方法
        2.6.3 结果与讨论
        2.6.4 酰化反应小结
    2.7 吡唑醚菌酯的合成
        2.7.1 实验原理
        2.7.2 合成方法
        2.7.3 甲基化小结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新型杀菌剂苯噻菌胺及类似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的提出
    1.3 苯唾菌胺合成方法综述
    1.4 本论文的合成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文献路线的合成研究
    2.1 实验试剂与测试仪器
    2.2 实验过程
    2.3 本章总结
第三章苯噻菌胺新合成路线的研究
    3.1 实验试剂与分析
    3.2 实验部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小分子肽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4.1 苯唾菌胺小分子肽类似物的合成
    4.2 活性测试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氯啶菌酯的合成工艺研究及康宽类新化合物的合成、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农药概况
        1.1.1 农药的发展历程
        1.1.2 农药的种类
        1.1.3 农药的发展趋势
    1.2 杀菌剂的概况
        1.2.1 杀菌剂的种类
        1.2.2 杀菌剂的发展历程
        1.2.3 杀菌剂的发展趋势
    1.3 strobilurin(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类杀菌剂的发展现状
        1.3.1 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发现过程
        1.3.2 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现状
        1.3.3 strobilurin类化合物的杀菌机理
        1.3.3.1 作用机理
        1.3.3.2 活性基团与杀菌的关系
        1.3.4 strobilurin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1.3.4.1 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类杀菌剂存在的问题
        1.3.5 strobilurin类杀菌剂的研究展望
    1.4 氯啶菌酯的发现
第二章 氯啶菌酯的合成路线简介
    2.1 氯啶菌酯简介
        2.1.1 理化性质
        2.1.2 作用机理
        2.1.3 生物活性
        2.1.4 安全性
        2.1.5 研究此课题的目的
    2.2 氯啶菌酯的合成路线
        2.2.1 目前存在的合成路线
        2.2.2 合成路线的选择
        2.2.3 反应的理论依据
        2.2.3.1 邻甲基苯羟胺的合成
        2.2.3.2 N-羟基-N-2-甲苯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
        2.2.3.3 N-甲氧基-N-2-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
        2.2.3.4 N-甲氧基-N-2-溴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
        2.2.3.5 氯啶菌酯的合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仪器和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主要药品
    3.2 目标产物的合成实验
        3.2.1 邻甲基苯羟胺的合成
        3.2.2 N-羟基-N-2-甲苯氨基甲酸甲酯的制备
        3.2.3 N-甲氧基-N-2-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制备
        3.2.4 N-甲氧基-N-2-溴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制备
        3.2.5 终产物氯啶菌酯的合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邻甲基苯羟胺的合成
        3.3.2 N-羟基-N-2-甲苯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
        3.3.3 N-甲氧基-N-2-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制备的合成
        3.3.4 N-甲氧基-N-2-溴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
        3.3.5 氯啶菌酯的合成
    3.4 本章结论
        3.4.1 邻甲基苯羟胺最佳合成路线
        3.4.2 N-羟基-N-2-甲苯氨基甲酸甲酯的最佳合成路线
        3.4.3 N-甲氧基-N-2-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的最佳合成路线
        3.4.4 N-甲氧基-N-2-溴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的最佳合成路线
        3.4.5 氯啶菌酯的合成
第四章 康宽类新化合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4.1 康宽类新化合物简介
        4.1.1 康宽(氯虫苯甲酰胺)简介
        4.1.2 康宽类新化合物的开发
    4.2 新化合物的合成
        4.2.1 实验部分
        4.2.1.1 实验仪器
        4.2.1.2 主要实验药品
        4.2.1.3 实验步骤
        4.2.2 化合物1-9的物理性质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4.3.2 化合物1-9的元素分析
        4.3.3 生物活性测试
    4.4 本章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四、新型仿生杀菌剂问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羧甲基纤维素-多巴胺的多维材料构筑与性能研究[D]. 郭天雨.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2]叶面黏附性农药载药系统的构建与黏附机制的探究[D]. 智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氮杂卡宾催化芳香酯类化合物活化与单电子氧化反应及农药生物活性的研究[D]. 王洪玲. 贵州大学, 2020(04)
  • [4]病毒病导向的新型1,2,3-噻二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张景朋. 中国农业大学, 2017
  • [5]具有末端碳碳双键的卡枯醇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D]. 隋国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5)
  • [6]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刘阳. 南开大学, 2017(05)
  • [7]5-吡唑羧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D]. 王二龙.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1)
  • [8]吡唑醚菌酯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D]. 张超群. 浙江工业大学, 2015(01)
  • [9]新型杀菌剂苯噻菌胺及类似物的合成研究[D]. 白有银. 黑龙江大学, 2014(04)
  • [10]氯啶菌酯的合成工艺研究及康宽类新化合物的合成、生物活性研究[D]. 宋晓磊. 青岛科技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新型仿生杀菌剂问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