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控可控震源系统扫描模块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马振宁[1](2020)在《超浅层反射地震数据高精度处理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超浅层反射地震方法具有很高的分辨率,现有超浅层反射地震数据处理多采用油气勘探中的成熟数据处理方法。但深浅数据特征存在差异,许多常规处理方法不能直接移植到超浅层数据处理中。本文研究的超浅层反射地震数据处理重点研究200ms以浅的地震数据,对城市浅层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超浅层反射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问题在于:1、超浅层地震波场十分复杂,反射波受到各类复杂严重干扰,尤其是近偏移距的面波和震源干扰,为了获取近偏移距的反射信号,必须压制这些强噪声;2、近地表地层的横向变化大,各向异性强,甚至在某些地形平坦地区也存在静校正问题,同时由于浅层地震波速度较低而且速度梯度大,即使厚度变化不大的低速层也会产生较大的校正量;3、超浅层叠前道集中包含有效波的道数少,统计效果差,因此造成了速度谱的分辨率低,导致速度分析误差大,另外较低的真实覆盖次数使叠加过程的抗干扰能力差,反射波同相轴不完全对准、相干噪声等现象使叠加剖面信噪比低,真实性较差;4、传统动校正方法是根据到达时间和选定的NMO速度延长单个采样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来完成的,这个拉伸过程会扭曲反射波,会因拉伸而丢失20-30%的高频信息,为了避免反射波特性的变化和错误的解释,在叠加过程前必须去除过度拉伸对反射波的影响,但如果简单利用切除方法又会损失大量有效信号。针对超浅层复杂的干扰波,本文通过分频分析各频段数据的特征差异,设计了分频串联F-K滤波器进行干扰波压制,实现高保真度的噪音压制,有效恢复了近偏移距面波和声波等干扰波区域内的反射波。针对近地表复杂介质引起的静校正问题,本文对比应用了折射静校正和层析静校正,结果表明层析静校正在超浅层复杂地表介质中的计算效果更好;剩余静校正应用后使剖面的信噪比更高,但也会使一些微小异常。针对超浅层速度谱分辨率低的问题,本文利用层析速度模型约束超浅层速度分析,有效降低了速度分析中的人为误差。针对超浅层动校正拉升问题,本文利用各向异性动校正解决了双曲动校正易产生拉升效应,减少了切除量,保留了更多超浅层反射波。针对超浅层有效波道数少,叠加过程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第三代相干算法的叠前道集评价方法和加权叠加,利用局部相干值作为道集评价参数,根据相干值大小再进行加权叠加,能够有效避免干扰波混叠的影响,获取更加准确的叠加结果。
徐书兵[2](2019)在《轻便液压伺服可控震源激震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勘探是目前技术方法最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震源是地震勘探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震源激发信号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采集数据质量的优劣和数据解译的难易。为提高采集数据的质量减少数据中的虚假信号增加数据信息中的有效信号,地震勘探中应使用激发地震波稳定可靠的震源。落重震源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但激发能量小,可重复性差仅适用浅层地震勘探。炸药震源激发能量高、激发波形好,但炸药震源运输不方便对环境影响大使用成本高,不适用城市地震勘探和敏感地区地震勘探。夯击式可控震源和电磁式可控震源体积小,运输方便,地形适应能力力强但夯击式可控震源信号输出精度低,输出功率小,电磁式可控震源出力小,二者都只能应用于浅层地震勘探。常规液压式可控震源激发能量大,可重复性好,但其体积质量都比较大,运输不方便,对勘探场地要求高,不适用于山地丘陵地区及城市地区地震勘探。本文研究的轻便液压伺服可控震源能够很好的适用于城市地区中浅层地震勘探,和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地区中浅层地震勘探,填补了其他震源应用领域的空白。本文通过Amesim仿真软件和室内实验对轻便液压伺服可控震源激震系统进行研究。本文针对激震系统设计了两种液压油路,并通过Amesim软件建立了两种油路激震系统的参考模型。参考模型的主要作用是筛选油路和给实际模型作参考。通过分析参考模型激震机构力学变量曲线和油路压力流量曲线等择优选择了激震系统的最终使用油路。根据使用油路建立了激震系统的实际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仿真发现重锤重力对激震机构的位移,速度,出力等力学变量输出有很大影响,为消除这种影响模型引入PID调整函数,PID调整函数通过重锤的LVDT位移传感器对重锤位移进行闭环调整减少重锤重力产生的影响。对引入PID调整函数后的实际模型仿真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并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成功指导了震源的研发。文章对激震系统中空气弹簧隔振系统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定量评价了空气弹簧的隔振效果,为震源激震机构隔振设计提供了参考。震源模型的仿真模拟为震源研发提供了很大帮助,并参考仿真模型研制了可控震源样机。文章通过动态信号分析仪和传感器采集了震源的加速度信号和出力信号,并定量评价了加速度曲线和出力曲线质量。为测试震源样机的性能在长春净月某煤矿采空区进行了野外试验。试验场地地形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大,沟壑较多,测线大部分地区被草丛覆盖。场地苛刻地形条件对震源越野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通过野外试验很好的考验了震源样机的越野性能,也从侧面反应了震源能够良好的适用于城市地震勘探和山区等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地震勘探。轻便液压伺服可控震源很好的填补了炸药和大型液压伺服可控震源应用的空白,在中浅层地震勘探和城市及山区复杂地形地区勘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仿真模型和震源样机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可控震源的质量,文章对仿真模型做了部分改进。控制器为调整重锤重力对震源扫频信号附加位移调整信号会一定程度上影响震源的出力曲线。为减小这种影响,文章在原模型激震平板上增加了一个双作用油缸。文章对改进模型变量输出进行了详细分析,新模型位移调整信号幅值很小对扫频信号基本未做改变,激震机构的出力曲线质量相比原模型提高很多。模型改进对震源的后续研发和改进具有指导意义。
马瑞琪[3](2016)在《电磁式可控震源锁相控制与广义预测控制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控震源是地震勘探中用于激发地震波的重要设备,应用范围遍及油气勘探、矿产勘探、浅层工程勘探等领域。电磁式可控震源,相较液压式可控震源,具有更好的高频响应特性,地震勘探分辨率高,且易于携带,在浅层地震勘探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受激振器电磁感应过程中感生电势、功率放大器相移、震源-大地耦合不佳以及机械延时等影响,电磁式可控震源激发信号存在畸变。震源激发信号的畸变不仅影响了地震勘探的精度与分辨率,也影响了相控震源、组合震源等地震勘探方法在电磁式可控震源上的应用效果。本文针对吉林大学自主研发的PHVS500型电磁式可控震源,在分析畸变特性与来源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正弦信号鉴相方法与可控震源激发信号噪声特征,研究结合相位预补偿,利用锁相控制方法对可控震源激发信号畸变进行控制。进而针对可控震源受环境影响大、可控震源-大地耦合模型参数不固定的问题,研究了广义预测控制方法(GPC)在可控震源上的应用。但广义预测控制算法运算量大,追踪高频信号的能力差,本文提出将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应用于锁相控制中,用于对可控震源激发信号相位、幅度进行控制。基于FPGA设计了电磁式可控震源控制系统,完成了采用多种变频扫描方式的直接频率合成器、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ADS1255控制逻辑、鉴相器等数字电路设计与测试,为高精度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提供了保障。针对以上控制方法,通过实验数据建立可控震源模型,进行了仿真实验。采用常规锁相控制仿真结果,激发信号最大相位畸变小于5°,幅度畸变得到有效控制,当模型发生变化时,震源激发信号控制精度下降。广义预测控制算法运算耗时大,难以直接用于追踪可控震源高频激发信号。将广义预测控制算法与锁相控制相结合,能够在保证控制效率的前提下,增强了系统对地表条件变化的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位控制精度能达到3°,在3000m/s速度模型下,由震源激发信号畸变导致的定位误差小于0.2m,能够满足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要求。
杨志超[4](2015)在《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控震源具有安全、环保、参数可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地震勘探中。对比石油勘探中常用的液压式可控震源,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电磁式可控震源激发信号频带范围更宽,在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领域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自主研发的便携式高频可控震源系统(Portable High-frequency VibratorSystem,PHVS),围绕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理论、方法、数值模拟、野外实验等方面,进行了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的关键技术研究。由于电磁式可控震源激发信号为长时间连续扫描的调频信号,采集的原始地震记录中,反射波等有效信号与其它干扰信号混杂在一起,直接获得的信号无法识别反射波的到时。同时,由于便携性设计的要求,电磁式可控震源激发信号能量较弱,原始地震记录中的有效信号通常淹没在较强的环境噪声中,信噪比较低。必须通过特定的检测技术,获得与炸药等脉冲震源相似的地震记录。因此,研究高精度的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一般采用基于震源扫描信号或基板附近信号作为参考信号的互相关检测技术。但通过与国外液压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对比研究发现,上述检测方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存在子波到时误差和虚假多次波信号问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产生上述问题的理论原因,并提出基于重构激发信号的相关检测方法(A Correlation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edExcitation Signal,CDMBRES)。该方法通过提取基板附近信号中的直达波信号来估计震源激发信号,并将其作为相关检测的参考信号,再应用谱白化技术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分辨率。在数值模拟结果中,重构激发信号与理论激发信号达到高度线性相关,采用CDMBRES获得的检测结果与介质模型一致。在野外实验数据应用中,电磁式可控震源PHVS500采用CDMBRES获得的检测结果在子波到时和波形特征上与输出力相差100倍的液压式可控震源MiniVib T15000一致,且近偏移距端浅层部分平均信噪比提高约1.75dB,同相轴更加连续,可识别层位更丰富,分辨率得到明显改善。根据上述结果可知,CDMBRES有效解决了电磁式可控震源常规检测技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震勘探存在的问题,为便携式可控震源地震信号的高精度检测提供了关键技术。然而,随着勘探成本逐步提高,单震源激发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为提高地震勘探的生产效率,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多震源并行激发及其地震信号检测技术。首先研究了交替扫描、滑动扫描和大间隔距离同时扫描等常规高效采集技术的原理,并将技术应用到野外实验中,对比单震源采集方法,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且地震信号检测结果一致。随后针对采集效率更高的多震源并行激发技术,设计了3种不同的并行激发方法,并针对采集的混合地震记录,提出了有效的地震信号检测方法。在基于反演和空间几何滤波的混合地震记录检测方法中,布置n台震源,对各震源扫描信号进行相位编码并添加随机激发延迟,并行激发n次。采用线性反演的方法初步分离后,再通过空间几何滤波进行一步分离,检测得到各炮点的单震源地震记录。但是该方法必须考虑单炮点垂直叠加次数n,震源数量不能过多,因此生产效率提高有限。为了不受震源数量限制,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研究了基于迭代滤波的混合地震记录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布置任意数量的可控震源,为各震源设计相同的扫描信号,随机延迟的并行激发。针对混合地震记录,首先从共炮点集变换到其它道集,混合噪声从连续形式转换为随机噪声形式,再应用多方向中值滤波等技术进行迭代去噪,最后变换回共炮点集,检测得到各炮点的单震源地震记录。但是该方法运算较复杂,且震源数量越多,检测效果越差。为了简化检测算法,从震源扫描信号角度出发,研究了基于随机分段扫描的混合地震记录检测方法。该方法同样可布置任意数量的可控震源,基于随机数理论将扫描频带和扫描时间随机分段,为各震源设计独立性较强的扫描信号,互不干扰的并行激发。地震仪连续记录,形成一个大的混合地震记录,基于匹配滤波技术检测到各炮点的单震源地震记录。该方法简单高效,但对震源要求较高,需要做好质量控制。将三种方法分别应用在数值模拟和野外实验数据中,在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检测结果与单震源常规激发地震记录相比,子波到时相同,形态特征一致,相关系数较高,信噪比下降较小,充分证明了本文研究的混合地震信号检测方法的有效性。综上,本文针对电磁式可控震源,研究了单震源常规激发和多震源并行激发两类采集方法的地震信号检测关键技术,对于便携式可控震源高分辨地震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姚恩超[5](2014)在《电磁式可控震源系统畸变分析与控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项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被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普查和地质构造解释。在国际地震勘探领域,可控震源已经替代炸药震源成为地震勘探的主要激发源。电磁式可控震源是一种宽频可控震源,在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领域,较其他类型的可控震源具有明显优势。但是,随着振动频率的升高,由震源与大地非线性耦合引起的信号畸变问题愈加突出,实际地震勘探精度受限。本论文以可控震源‐大地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可控震源‐大地耦合系统建模、畸变分析以及畸变控制三个方面对电磁式可控震源的非线性畸变问题进行了研究,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的方法分析了电磁式可控震源系统的畸变特征及控制策略,并提出了电磁式可控震源的一体化控制器设计方案,为进一步研究电磁式可控震源系统结构和运动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根据电磁式可控震源的机械结构特点,运用运动学原理建立了电磁式可控震源的双参数线性弹性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电磁式可控震源系统缺陷、基板‐大地耦合作用、岩土介质尺度效应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建立了电磁式可控震源的分段线性弹性等效模型;最后,基于增广最小二乘系统辨识算法的原理,提出了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电磁式可控震源测试法建模方案。其次,考虑系统非线性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对可控震源幅值和相位畸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给出了不同畸变下地震子波的特征参数。然后对国产PHVS-500型电磁式可控震源进行了畸变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电磁式可控震源低频谐波畸变明显,高频相位畸变较大。最后,为了解决电磁式可控震源的信号畸变问题,分别给出了针对系统模型已知的PID控制方案;针对非最小相位系统的前馈补偿PID控制方案;针对相位畸变的全数字锁相控制控制方案;针对可控震源系统的复杂非线性和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给出了具有强鲁棒性的基于增广最小二乘系统辨识算法的广义预测控制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最后,针对现有电磁式可控震源电控系统控制精度低、相位一致性差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电磁式可控震源一体化控制器设计方案,硬件仿真和测试表明控制方案稳定可靠,为我国矿产资源精细勘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杜宇建[6](2014)在《可控震源信号发生器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能源短缺限制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目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切实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进能源勘探技术。今天,地震勘探技术是众多技术手段中最成熟操作性最强的的勘探技术之一。地震勘探系统由地震仪、震源、检波器[1]构成。震源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它的作用是信号发生源。作为勘探系统的输入源,对地震勘探最终成像效果的质量关联很大。可控震源技术最早是由大陆石油公司提出并研制的,这种震源最大的优点就是替代了破坏性很强的炸药震源,利用长时间积累的较低能量产生瞬间的大冲击能量。虽然可控震源技术在世界范围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国内的研发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基于这种背景,笔者开始了可控震源的学习和研究。可控震源多是以DDS技术为基础实现的。一般的解决方案为FPGA、DSP、单片机配合DDS芯片。笔者采用了ARM+FPGA的构架,这样ARM芯片负责电路接口的通信控制功能和对反馈回来的信号进行闭环控制,而FPGA则专注于地震数据的采集和输送控制信号,发挥了两种芯片各自的优势。本文以整个系统的搭建为主要内容,做了以下工作:1讲述地震勘探的主要思想,分析了可控震源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可控震源勘探的基本思想和原理以及可控震源的基本原理。简要描述了地震勘探领域的相关技术的基本内容和扫描技术的种类。2设计了可控震源的系统框架整体方案。课题采用了ARM+FPGA的架构,ARM是设计的控制核心,负责输出信号参数的选择,以及对反馈信号的闭环控制。FPGA主要负责接收ARM控制信号,控制DA信号输出波形并接收反馈回来的波形信号。3设计完成了系统的硬件平台。硬件中包含了信号发生器电路板和控制板。控制板包括ARM9芯片、16M NOR FLASH、64M SDRAM、RS232接口、CF卡以及总线扩展接口。信号板包括了FPGA、CS5376、CS4373、CS5372等核心部件。详尽阐述了关于ARM9在Linux下的移植。其中内容包括了Linux内核移植、根文件系统制作、U-Boot移植。并且以目标板为例介绍了代码的修改方法。文章最后对硬件电路的功能进行了测试。编写了测试程序用arm芯片对FPGA进行了读写操作,并针对技术指标输出了正弦信号。完成了可控震源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王俊秋[7](2013)在《可控震源金属矿地震勘探关键技术与试验》文中认为本文针对目前金属矿地震勘探中采用炸药作为震源存在的危险性、破坏性以及液压震源频率范围窄,震源车较笨重在金属矿区难以开展工作等问题,开展便携式可控震源金属矿地震勘探关键技术及试验的研究。冲击夯搬运方便,操作简单,作为金属矿地震勘探的便携式可控震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其单一振动频率所引起的相关干扰问题导致其地震勘探分辨率低。电磁驱动可控震源,激发信号的频带较宽,主频较高,从而地震勘探的分辨率得到提高,以其作为浅层高分辨率金属矿地震勘探中冲击夯震源的一个有力补充。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采用伪随机编码的方法对冲击夯信号进行设计,有效地减小了由于冲击夯单一振动频率对地震子波的干扰,提高地震勘探的分辨率。2)采用幅度锥化的方式压制电磁驱动可控震源扫描信号自相关函数的旁瓣,使得旁瓣振幅小,尾部振幅衰减快。3)将定向照明方法引入到金属矿地震勘探,通过单震源延时叠加等效合成定向地震波信号,加强所需方向地震信号的能量,提高地震记录的信噪比,进而提升勘探深度。4)针对金属矿地震勘探的特点,提出了可控震源金属矿勘探数据预处理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可控震源地震数据信噪比,从而提高地震剖面的分辨率。5)利用电磁驱动可控震源和冲击夯震源在甘肃金昌铜镍矿和栾川钼矿开展了应用试验研究,取得了和炸药震源、液压震源相近的勘探效果。
冯博[8](2013)在《相控震源系统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相控震源系统通过激发波形可控的地震波,实现地震波束定向,能够实现高分辨率、远距离、复杂地层构造的地下信息探测,具有明显改善地震勘探资料信噪比的优势。应用相控震源系统进行地震勘探,由于子站单元信号非一致性、地下介质的复杂性以及环境噪声与各道噪声的随机性影响,相控震源各子站单元激发延时参数往往具有较大偏差,影响了相控地震波的定向精度,针对目标地层的信噪比改善难以达到理论值,制约了相控震源的应用和推广。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相控震源系统为对象,对其测试技术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相控震源系统应用于实际地震勘探提供参考依据。首先,针对相控震源系统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控震源系统测试目标、任务及整体测试方案,确定了相控震源系统具体测试内容:单元测试(激振力测试、谐波失真测试、相位误差测试、输出畸变测试)及各单元一致性测试。其次,依据相控震源总体测试方案,研究了相控震源系统单元测试,结合相控震源系统的工作原理,给出了震源激振力、谐波失真、相位误差以及输出畸变等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并分别给出了相应测试结果及分析方法。再次,研究了相控震源系统单元一致性测试及其评价方法,分析了非线性失真等导致的单元一致性误差,研究了单元一致性误差对相控震源勘探精度以及信噪比的影响,结合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精度要求,提出了相控震源一致性评价方法,利用MATLAB对评价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评价方法的适用性。最后,分析了相控震源单元一致性测试误差,针对相控震源子站的信号激发系统、功率放大器以及电磁激振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量化评价了相控震源系统输出信号测试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对相控震源系统测试技术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工作,为相控震源系统的质量保障和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卫[9](2013)在《可控震源的互补组合激发方法与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地震勘探是一种利用人工方法(偶尔也会利用天然地震的数据进行勘探)用炸药或非炸药震源激发地震波,根据岩石的弹性,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探明地下地质结构和形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反射法地震勘探中,地震仪检测到的地震信号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噪声干扰(妨碍有效波识别和追踪的其他成分称为干扰波),根据干扰波的出现规律,可分为规则干扰和非规则干扰(随机干扰)两类。规则干扰波在时间或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能量一般较强,在视速度、到达时间上均与有效波有差别,通常包括多次波、面波、声波等与激发有关的波;非规则干扰波一般有随机干扰和环境噪声等,这些干扰波的存在使得对地震记录的处理和解释变得复杂且不准确。震源是地震信号的源头,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地震勘探过程的成败,这就好比照片如果本身曝光度不好,那么后面无论用软件做多少修饰都是无意义的。震源的作用是在地表或地表层释放能量,形成向地下传播的弹性波。而可控震源则是至今为止一种研制最成功的非炸药震源,可控震源的特点是低振幅、长时间作用、高积累能量,频率成分可控。其工作原理是,以连续的地震波形式向地下发射扫描信号,地震波在不同地质构造的交界面或地下目标体表面会发生反射,反射波通过地表排列的地震检波器被与其相连接的集中式地震仪接收。地震仪接收到的信号再通过相关处理技术变成带有延时信息的脉冲信号,接着再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如静校正、动校正、滤波、速度分析、加道头等),对于已经初步处理好的数据,便可以进行下一步,即数据反演。通过以上一系列过程,我们就可以实现对地层信息的勘探。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对可控震源互补组合激发技术及试验方法的研究,为探索新的地震勘探方法提供了一种思路。冲击式可控震源具有能量强的特点,冲击扫频地震技术(SIST)可以显着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并增大地震勘探深度,但冲击扫频地震技术对冲击序列的长度和精度都有较高要求,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本论文中提出的多种可控震源互补组合激发方法便可以克服单个震源的缺点,发挥各个震源的优点,从而使得地震勘探信号更加优良。本文研究了不同种类可控震源的互补组合激发技术,由于增加了组合震源信号的随机性,该技术可在减小冲击序列长度的同时而不降低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地震数据的相关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实际地震勘探实验的结果均证实了互补组合激发方法的有效性。总体来说,论文阐述了互补组合震源在地震勘探领域中的技术和应用,组合震源的相关解码原理等。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1.首先研究了可控震源的相关解码原理,以及振动式震源、液压冲击震源的软、硬件设计;2.以单个冲击式可控震源与单个振动式可控震源互补组合激发为例,对互补组合激发技术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数值模拟,通过对互补组合激发技术进行的理论研究,得出互补组合激发技术的理论依据;3.利用可控震源及集中式地震仪对组合震源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测试数据表明,可控震源的互补组合激发技术,增加了组合震源信号的随机性,优化了相关子波的性能,降低了解码地震记录的相关干扰噪声。在环境及其他仪器设备相同的前提下进行对比实验,对解码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分析,与单个冲击式液压震源得到的数据相比,组合震源互补激发方法有效地扩展了震源信号的频宽,提高了地震记录的分辨率。
刘畅[10](2009)在《定向照明地震数据合成的仿真算法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非破坏性的可控震源是城市地震勘探的主要震源,然而常规的单震源虽然成本低,控制简单,但信噪比低;相控震源虽然信噪比高,并可产生任意方向的定向地震波,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成本高、控制复杂、一致性差和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因此为提高可控震源的信噪比,结合单震源和相控震源优点而提出的定向照明地震技术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定向照明技术原理,首先从仿真角度出发对定向照明地震信号的合成方法进行了设计。同时分别针对单一水平,水平层状,单一倾斜等多种地层模型进行了正演计算,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定向照明地震记录的特点,验证了基于单震源的定向照明技术的有效性。此外,还具体分析了相邻震源的延时时间间隔、震源间距和激震器数目等参数对定向照明地震数据的影响。随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定向照明技术相对于单震源、相控震源的信噪比改善情况。结合给定地震模型,分别定量计算了采用单个、相控以及基于单震源定向照明技术时,各反射地震波的信噪比,不仅证明了定向照明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反射地震波信号的信噪比,还为实际地震数据的定向照明合成方法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和借鉴。最后对野外数据的定向照明合成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合成结果信噪比改善情况的定量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定向照明技术在可控震源勘探中的有效应用,并最终完成了有关批量处理测线上多炮数据的软件设计。
二、相控可控震源系统扫描模块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相控可控震源系统扫描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超浅层反射地震数据高精度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超浅层反射地震数据处理关键问题 |
2.1 超浅层静校正的主要问题 |
2.2 超浅层干扰波压制的主要问题 |
2.3 超浅层速度分析的主要问题 |
2.4 超浅层动校正的主要问题 |
2.5 超浅层叠加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超浅层静校正 |
3.1 折射静校正与层析静校正的对比 |
3.2 反射波剩余静校正 |
第四章 超浅层干扰波压制 |
4.1 波场分析 |
4.2 数据分频分析 |
4.3 干扰波压制 |
第五章 叠前处理 |
5.1 提升分辨率处理 |
5.2 层析成像约束超浅层速度分析 |
5.3 各向异性动校正 |
第六章 基于第三代相干体(C3)算法道集评价的加权叠加 |
6.1 基于第三代相干体(C3)算法的道集评价 |
6.2 加权叠加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个人简介 |
附录二:论文发表情况 |
(2)轻便液压伺服可控震源激震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可控震源理论基础 |
2.1 可控震源勘探的基本原理 |
2.2 可控震源扫频信号 |
第3章 激震系统设计及仿真 |
3.1 液压系统设计 |
3.1.1 功率设计及液压元件选用 |
3.1.2 液压油路设计 |
3.2 激震系统建模 |
3.2.1 AMESim软件介绍 |
3.2.2 不同液压油路及激震机构建模 |
3.2.3 模型参数设置 |
3.3 隔振系统建模 |
3.3.1 隔振系统设计 |
3.3.2 系统建模 |
3.4 仿真结果分析 |
3.4.1 参考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3.4.2 实际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3.4.3 隔振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3.4.4 模型改进 |
3.5 小结 |
第4章 室内实验及野外实验 |
4.1室内实验 |
4.1.1 实验过程 |
4.1.2 数据分析 |
4.2 野外试验 |
4.2.1 试验场地概况 |
4.2.2 试验及结果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电磁式可控震源锁相控制与广义预测控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控震源发展现状 |
1.2.2 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3 可控震源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各章安排 |
第2章 电磁式可控震源畸变测试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电磁式可控震源激发信号畸变测试 |
2.3 激发信号畸变来源分析 |
2.3.1 电磁式可控震源结构 |
2.3.2 畸变来源分析 |
2.4 激发信号畸变影响 |
2.4.1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原理 |
2.4.2 畸变影响分析 |
2.5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对可控震源性能的要求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磁式可控震源锁相控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锁相控制原理 |
3.3 电磁式可控震源锁相控制方法 |
3.3.1 噪声压制环节 |
3.3.2 相位预补偿环节 |
3.3.3 相位检测环节 |
3.3.4 PID控制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磁式可控震源广义预测控制方法 |
4.1 引言 |
4.2 广义预测控制原理 |
4.2.1 数学模型 |
4.2.2 广义预测控制目标 |
4.2.3 广义预测控制过程 |
4.3 电磁式可控震源广义预测控制 |
4.4 广义预测算法与锁相控制相结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磁式可控震源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整体设计 |
5.2 FPGA中数字电路设计 |
5.2.1 DDS模块 |
5.2.2 ADS1255采集模块 |
5.2.3 FIR滤波器模块 |
5.2.4 相位控制器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结果 |
6.1 可控震源模型建立 |
6.2 锁相控制仿真实验 |
6.3 广义预测算法仿真实验 |
6.4 广义预测算法在锁相控制中应用 |
6.5 对比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1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2 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与现状 |
1.2.3 多震源并行激发混合地震信号检测研究进展与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2章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及其信号检测原理 |
2.1 引言 |
2.2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基本原理 |
2.2.1 地震勘探工作流程 |
2.2.2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原理 |
2.3 电磁式可控震源系统分析 |
2.3.1 总体结构 |
2.3.2 电控系统 |
2.3.3 激震体 |
2.4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基础理论 |
2.4.1 分辨率 |
2.4.2 分辨率与信噪比的关系 |
2.5 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方法 |
2.5.1 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基本方法 |
2.5.2 互相关检测原理研究 |
2.5.3 互相关检测方法研究 |
2.6 小结 |
第3章 基于重构激发信号的电磁式可控震源互相关检测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复杂地质条件下常规互相关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
3.2.1 问题描述 |
3.2.2 问题分析 |
3.3 重构震源激发信号原理 |
3.4 基于重构激发信号的互相关检测方法 |
3.4.1 重构震源激发信号 |
3.4.2 互相关检测 |
3.4.3 谱白化处理 |
3.5 数值模拟结果 |
3.5.1 模拟参数 |
3.5.2 模拟结果及分析 |
3.6 野外实验数据分析 |
3.6.1 吉林长春秦家屯可控震源实验 |
3.6.2 甘肃金昌铜镍金属矿可控震源实验 |
3.7 小结 |
第4章 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 |
4.2.1 交替扫描技术 |
4.2.2 滑动扫描技术 |
4.2.3 大间隔距离同时扫描技术(DS3) |
4.3 多震源并行激发采集理论 |
4.3.1 多震源并行激发采集方法 |
4.3.2 混合地震记录检测方法 |
4.4 小结 |
第5章 多震源并行激发与混合地震记录检测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反演与空间几何滤波的多震源并行激发技术研究 |
5.2.1 采集方法设计 |
5.2.2 基于线性反演与空间几何滤波的检测方法 |
5.2.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 基于迭代去噪法的多震源并行激发技术研究 |
5.3.1 采集方法设计 |
5.3.2 基于迭代去噪的检测方法 |
5.3.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3.4 野外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基于随机分段扫描信号的多震源并行激发技术研究 |
5.4.1 采集方法设计 |
5.4.2 基于匹配滤波的检测方法 |
5.4.3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4 野外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电磁式可控震源系统畸变分析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电磁式可控震源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可控震源非线性畸变研究现状 |
1.2.3 可控震源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各章安排 |
第2章 电磁式可控震源系统建模 |
2.1 引言 |
2.2 电磁式可控震源工作原理 |
2.3 电磁式可控震源-大地耦合模型 |
2.3.1 基于线性弹性等效的电磁式可控震源系统建模 |
2.3.2 基于非线性弹性等效的电磁式可控震源系统建模 |
2.3.3 基于 RELS 算法的电磁式可控震源系统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磁式可控震源系统畸变特征及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可控震源地震子波特征参数 |
3.3 电磁式可控震源的幅值畸变 |
3.3.1 幅值畸变对地震子波特征的影响 |
3.3.2 电磁式可控震源的幅值畸变分析 |
3.3.3 幅值畸变对地震勘探的影响 |
3.4 电磁式可控震源的相位畸变 |
3.4.1 相位畸变对地震子波特征的影响 |
3.4.2 电磁式可控震源的相位畸变分析 |
3.4.3 相位畸变对地震勘探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磁式可控震源系统畸变控制策略 |
4.1 引言 |
4.2 电磁式可控震源的闭环控制 |
4.2.1 常规 PID 控制 |
4.2.2 基于前馈补偿的 PID 控制 |
4.3 电磁式可控震源的锁相控制 |
4.3.1 锁相控制的噪声抑制 |
4.3.2 数字式锁相控制方案 |
4.4 电磁式可控震源的广义预测控制 |
4.4.1 广义预测控制基本原理 |
4.4.2 广义预测控制的仿真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磁式可控震源一体化控制器设计 |
5.1 引言 |
5.2 系统基本架构 |
5.3 关键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5.3.1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 |
5.3.2 数据转换电路的设计 |
5.3.3 信号发生器的 FPGA 实现 |
5.3.4 PID 调节算法及 FPGA 实现 |
5.4 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工作总结 |
6.2 结论 |
6.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可控震源信号发生器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可控震源的意义和作用 |
1.2 国内外可控震源的发展与现状 |
1.3 本文的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2章 地震勘探与可控震源 |
2.1 地震勘探的基本思想 |
2.1.1 地震勘探的基本任务 |
2.1.2 地震勘探的基本方法 |
2.2 可控震源工作原理 |
2.3 地震勘探相关技术 |
2.4 地震勘探扫描技术 |
2.4.1 线性扫描技术 |
2.4.2 非线性扫描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控震源信号发生器系统设计 |
3.1 信号生成方案选择 |
3.2 可控震源信号发生器系统设计以及性能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控震源信号发生器的硬件设计 |
4.1 ARM9 微处理器简介 |
4.1.1 ARM9 内部接口资源 |
4.1.2 ARM920T 内部功能 |
4.2 控制板硬件设计 |
4.3 信号板硬件设计 |
4.3.1 硬件结构 |
4.3.2 FPGA 接口电路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控震源信号发生器系统软件设计 |
5.1 Linux 向 ARM 平台的移植 |
5.1.1 Linux 系统简介 |
5.1.2 Linux 在嵌入式领域的优势 |
5.1.3 Linux 系统层次划分 |
5.1.4 Linux 系统内核结构 |
5.1.5 Linux 内核移植 |
5.2 嵌入式 Linux 驱动程序设计 |
5.2.1 驱动程序原理 |
5.2.2 基于 AT91RM9200 的 FPGA 驱动程序设计 |
5.3 文件系统构建 |
5.3.1 根文件系统简介 |
5.3.2 建立 RAMDISKImage 映像 |
5.4 U-boot 移植 |
5.4.1 U-boot 简介 |
5.4.2 U-boot 移植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可控震源信号发生器的测试结果 |
6.1 可控震源信号发生器电路板设计 |
6.2 Linux 系统的启动及运行 |
6.2.1 U-Boot 环境变量设置 |
6.2.2 Linux 内核的烧录 |
6.3 指标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可控震源金属矿地震勘探关键技术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金属矿地震勘探的现状 |
1.3.2 可控震源的发展现状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可控震源金属矿地震勘探方法 |
2.1 引言 |
2.2 可控震源工作原理 |
2.3 地震勘探的分辨率 |
2.3.1 垂直分辨率 |
2.3.2 水平分辨率 |
2.3.3 分辨率与信噪比的关系 |
2.4 反射波地震勘探方法 |
2.4.1 反射波地震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 |
2.4.2 反射波地震勘探方法的在金属矿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
2.5 地震映像勘探方法 |
2.5.1 地震映像勘探方法的基本原理 |
2.5.2 地震映像勘探方法的在金属矿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控震源金属矿地震勘探中地震波的激发 |
3.1 引言 |
3.2 可控震源扫描技术 |
3.2.1 线性扫描 |
3.2.2 非线性扫描 |
3.3 伪随机扫描研究 |
3.3.1 伪随机序列定义 |
3.3.2 伪随机扫描序列的自相关函数 |
3.3.3 m 序列 |
3.4 伪随机编码便携式冲击夯震源研究 |
3.4.1 冲击夯工作原理 |
3.4.2 冲击夯的结构和性能指标 |
3.4.3 伪随机序列冲击夯振动信号设计 |
3.5 便携式高频电磁驱动可控震源研究 |
3.5.1 电磁驱动可控震源工作原理 |
3.5.2 电磁驱动可控震源的结构及性能指标 |
3.5.3 电磁驱动可控震源高分辨率金属矿地震勘探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控震源金属矿地震勘探中地震波的接收和采集 |
4.1 引言 |
4.2 可控震源金属矿地震勘探中地震波的接收 |
4.2.1 检波器频率范围的选择 |
4.2.2 检波器组合的使用 |
4.2.3 检波器的埋置要求 |
4.3 可控震源金属矿地震勘探中地震波的采集 |
4.3.1 数据采集参数的选择 |
4.3.2 可控震源金属矿地震勘探对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要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控震源金属矿地震勘探数据处理 |
5.1 引言 |
5.2 可控震源金属矿地震数据预处理 |
5.2.1 可控震源检出信号相关算法 |
5.2.2 电磁驱动可控震源的单炮记录 |
5.2.3 冲击夯震源的单炮记录 |
5.2.4 可控震源地震数据噪声分析及去噪方法 |
5.3 可控震源金属矿地震数据处理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可控震源金属矿地震勘探应用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甘肃金昌铜镍矿地震勘探 |
6.2.1 矿区地质概况 |
6.2.2 试验方法与仪器参数 |
6.2.3 试验结果 |
6.2.4 试验结论 |
6.3 河南栾川钼矿采空区探查 |
6.3.1 矿区情况简介 |
6.3.2 试验方法与仪器参数 |
6.3.3 试验结果 |
6.3.4 结论及下一步工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7.2 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8)相控震源系统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控震源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控震源系统测试方案 |
2.1 引言 |
2.2 相控震源系统工作原理 |
2.2.1 相控震源系统及其组成 |
2.2.2 相控震源系统工作原理 |
2.3 相控震源系统测试技术 |
2.3.1 相控震源系统直接测试 |
2.3.2 相控震源系统间接测试 |
2.4 总体测试方案设计 |
2.4.1 相控震源系统测试目标 |
2.4.2 测试总体方案设计 |
2.4.3 测试软硬件实施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控震源系统单元测试 |
3.1 引言 |
3.2 震源激振力测试 |
3.3 谐波失真测试 |
3.3.1 短时傅里叶变换 |
3.3.2 小波变换 |
3.3.3 希尔伯特-黄变换 |
3.4 相位误差测试 |
3.4.1 相关法 |
3.4.2 正交相关法 |
3.5 震源输出畸变测试 |
3.6 PAVS 单元测试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相控震源系统单元一致性测试与评价 |
4.1 引言 |
4.2 相控震源系统单元一致性测试及分析 |
4.2.1 一致性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
4.2.2 一致性误差对信噪比的影响 |
4.3 相控震源系统单元一致性评价方法 |
4.4 数值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相控震源系统测试误差分析 |
5.1 引言 |
5.2 信号激发系统误差分析 |
5.2.1 信号激发系统 |
5.2.2 直接数字合成技术 |
5.2.3 误差来源及分析 |
5.3 功率放大器误差分析 |
5.3.1 功率放大器 |
5.3.2 误差来源及分析 |
5.4 电磁激振系统的误差分析 |
5.4.1 电磁激振器 |
5.4.2 误差来源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可控震源的互补组合激发方法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 |
1.3 本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可控震源系统设计与研究 |
2.1 地震勘探原理 |
2.2 可控震源相关解码原理 |
2.3 液压冲击震源 |
2.3.1 总体结构 |
2.3.2 硬件设计 |
2.3.3 软件设计 |
2.3.4 操作方法 |
2.4 振动式可控震源 |
2.4.1 总体结构 |
2.4.2 硬件设计 |
2.4.3 软件设计 |
第3章 地震勘探中的互补组合激发方法 |
3.1 组合震源 |
3.2 扫描技术 |
3.2.1 线性扫描技术 |
3.2.2 非线性扫描技术 |
3.3 互补组合激发技术的相关分析 |
3.4 互补组合激发技术的数值模拟 |
第4章 互补组合方法的试验研究 |
4.1 实验研究 |
4.2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章 总结 |
5.1 主要工作总结 |
5.2 进一步改进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定向照明地震数据合成的仿真算法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背景及发展现状 |
1.3 论文结构和内容 |
第二章 单震源的定向照明仿真方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单震源定向照明技术的原理 |
2.2.1 相控震源地震波定向原理 |
2.2.2 单震源定向照明技术原理 |
2.3 基于单震源定向照明的仿真方法 |
2.3.1 单震源定向照明地震波信号的检测方法 |
2.3.2 单震源定向照明地震波信号信噪比改善的计算方法 |
2.3.3 工作参数的选取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简单模型下单震源定向照明技术的仿真 |
3.1 各介质模型及相关参数的约定 |
3.1.1 基本类型参数约定 |
3.1.2 单一水平地层模型 |
3.1.3 水平层状介质模型 |
3.1.4 单一倾斜地层模型 |
3.2 各种震源地震记录的合成方法 |
3.2.1 单震源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 |
3.2.2 相控震源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 |
3.2.3 单震源定向照明技术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 |
3.3 简单模型下单震源定向照明技术的仿真 |
3.3.1 单一水平地层模型 |
3.3.2 水平层状介质模型 |
3.3.3 单一倾斜地层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震源定向照明技术对信噪比改善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单震源定向照明技术对信噪比的改善 |
4.2.1 水平单层信噪比改善结果及分析 |
4.2.2 水平多层信噪比改善结果及分析 |
4.2.3 倾斜单层信噪比改善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野外数据进行定向照明处理的初步研究 |
5.1 野外数据工作参数的选择 |
5.2 结果及定量分析 |
5.3 定向照明多炮数据合成软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建议 |
6.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今后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四、相控可控震源系统扫描模块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超浅层反射地震数据高精度处理方法研究[D]. 马振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2]轻便液压伺服可控震源激震系统研究[D]. 徐书兵. 吉林大学, 2019(10)
- [3]电磁式可控震源锁相控制与广义预测控制方法[D]. 马瑞琪. 吉林大学, 2016(09)
- [4]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 杨志超. 吉林大学, 2015(08)
- [5]电磁式可控震源系统畸变分析与控制[D]. 姚恩超. 吉林大学, 2014(10)
- [6]可控震源信号发生器研制[D]. 杜宇建. 吉林大学, 2014(10)
- [7]可控震源金属矿地震勘探关键技术与试验[D]. 王俊秋. 吉林大学, 2013(08)
- [8]相控震源系统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D]. 冯博. 吉林大学, 2013(S2)
- [9]可控震源的互补组合激发方法与试验研究[D]. 陈卫. 吉林大学, 2013(08)
- [10]定向照明地震数据合成的仿真算法设计与实现[D]. 刘畅. 吉林大学, 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