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一、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李波,李平,黄秀秀[1](2021)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及其准确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及其准确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动脉栓塞53例患者资料作回顾分析,对患者多层螺旋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观察肺动脉栓塞影像征象,各动脉血管栓塞情况及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性。结果本组5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多排螺旋CT检出47例,诊断准确率达88.68%(47/53);观察多排螺旋CT影像,患者肺动脉栓塞率21.24%(689/3244),直接征象以偏心型充盈缺损为主要表现,发生率52.10%(359/689);间接征象以肺动脉增粗较为常见,发生率77.36%(41/53)。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成像可有有效显示栓塞部位,获得清晰直接、间接征象影像资料,对肺动脉栓塞诊断率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苏晓勇,胡强,陈首名,张伯超[2](2021)在《增强MR血管成像与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索增强MR血管成像与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肺栓塞患者42例,全部患者均行增强MR血管成像与CT肺动脉造影检查,最后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认,分析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CT显示主要表现为管内低密度充盈缺损或完全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信号显示不清;MRA显示主要表现为栓塞肺动脉充盈缺损,远端血管信号消失。CT检查出肺动脉栓子89个,敏感率为91.75%,MRA检查出肺动脉栓子74个,敏感率为72.69%,CT对栓子敏感率明显高于MRA(P<0.05)。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间接征象,CT间接征象显示率明显高于MRA(P<0.05)。CT检查特异性为92.86%,MRA检查特异性为80.95%,CT检查特异性率明显高于MRA(P<0.05)。结论相比于增强MR血管成像,CT肺动脉造影能更准确的诊断肺动脉栓塞,更好地显示栓子及间接征象,DSA检查前可首选CT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无创检查方法。

李艳伶[3](2021)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对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我院经临床确诊或疑为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螺旋CT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螺旋CT组应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诊断,对照组应用MR技术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螺旋CT组的诊断灵敏度为92.00%,特异度为100.00%,诊断符合率为93.80%;对照组的诊断灵敏度为87.00%,特异度为100.00%,诊断符合率为90.9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诊断方式对不同部位栓塞的诊断符合率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接征象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具有诊断便捷、安全、无创、准确率高等优势。

刘玲,王继刚[4](2020)在《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评估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诊断中的评估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经CT肺血管成像确诊的51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方法,对肺动脉及其栓子显示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于亚动脉段及其以上肺动脉而言,MPR影像显示率较高,诊断结果优于MIP和VR。结论在肺栓塞患者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其图像后处理技术效果显着,综合应用MRP、MIP和VR能够保证定位的准确性,提高诊断价值,临床意义显着。

刘晓勇[5](2020)在《小剂量测试技术与智能跟踪触发技术在128层CT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比较》文中提出目的:对比研究128层螺旋CT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技术和对比剂团注智能跟踪自动触发技术两种肺动脉CTA成像方法的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2019年1月份至2019年6月份在我院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需要行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检查的患者62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各有31例。2、设备与扫描方法肺动脉血管成像设备采用德国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机,用德国欧利奇(Ulrich)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非离子型)对比剂。A组采用小剂量团注测试技术的扫描方式(test bolus),即先使用15ml对比剂进行肺动脉循环时间的测试,再使用25 ml对比剂进行肺动脉成像。B组采用对比剂智能跟踪技术自动触发扫描(bolus track),使用40ml对比剂;两组患者的其余扫描参数均一致,扫描参数如下:管电压120kV,管电流250mAs,对比剂浓度350mgI/ml,扫描结束后,将所有的原始图像数据传到后处理MMWP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技术(multi planar reformatting,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容积重现(volume rendering,VR)等技术。3、图像分析所有患者的图像后处理重建工作由同一名工作多年的技师进行操作,处理完成后的图像由我科两名影像诊断医师(副主任医师)采用双盲法,用相同的标准分析两组图像质量,做出相应的诊断。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数据处理系统,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于两组性别构成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定量数据(使用mean±SD)t检验用于分析两组间辐射剂量及图像强化CT值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图像质量评分的组间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肺动脉成像所得的所有图像中,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扫描长度在统计学上的比较有差别(P>0.05),两组病人的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肺动脉增强的CT值高,A组肺动脉增强的CT值低,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残留在上腔静脉内的对比剂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CT值也明显降低,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使用相同剂量(40ml)对比剂的情况下,两种检查方法都可以满足128层螺旋CT肺动脉CTA成像的检查要求,应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可以把肺动脉显示的更加清晰,肺静脉伪影少,更加准确地把握好扫描最佳时机,获得血管成像质量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米郁尧[6](2020)在《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探究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进入我院接受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的3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面分析诊断检查结果。结果 36例患者中肺动脉共计1682支,384支(22.83%)出现不同程度栓塞,普遍存在着肺段动脉及肺叶动脉之中,并且2型栓子数量远远高于其他类型,两组统计数据具有对比研究的意义(P <0.05);血管造影表现可分为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直接征象包括完全阻塞型及中心型等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包括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及肺梗死。结论肺动脉栓塞实行16层螺旋CT诊断的效果良好,能清晰全面显示栓塞程度及栓塞位置,对于疾病治疗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诊断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薛大鹏,唐鸿渠,刘敏[7](2019)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1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1例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诊断,统计本组患者肺动脉或分支栓塞的检出率,观察本组患者的CT表现。结果:结合其他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诊断,本组61例患者累计出现201支肺动脉或分支栓塞,多层螺旋CT诊断的肺动脉或分支栓塞检出率为94.03%。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显示本组患者中,60例患者有明显的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肺动脉内充盈缺损),1例患者无明显的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54例患者有明显的间接征象("马赛克征"、支气管动脉扩张、肺动脉高压等),诊断准确率为96.72%。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肺动脉栓塞,无创、操作简单、能够直接显示肺实质情况,图像资料清晰,诊断准确率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肖亮国[8](2019)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疾病的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疾病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5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均进行肺动脉造影和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 ,分析血管成像征象。结果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肺动脉栓塞的检出率为100.0%,高于肺动脉造影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67, P=0.006<0.05)。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可清楚显示患者肺动脉的各分支、部分亚段肺动脉分支等情况, 19例患者为肺动脉分支栓塞, 37例患者为肺段及段以下动脉栓塞。患者血管成像的直接征象为血管中心充盈缺损,按血管内栓子位置可分为:①闭塞型:患者栓塞血管为低密度且没有对比剂, 2例患者,占比3.57%;②附壁环型:患者的血管中心是高密度的对比剂,周围有低密度栓子环绕, 6例患者,占比10.71%;③偏心型:栓子在血管的一侧,而对侧充盈着高密度的对比剂, 44例患者,占比78.57%;④中心型:血管中心存在栓子,其周围是高密度的对比剂,也就是轨道征,4例患者,占比7.14%。患者的间接征象为肺灌注不均,平扫时为马赛克征象,也就是肺局部栓塞导致肺灌注不均匀,主要表现为肺窗上临近的肺实质存在密度差。结论在肺动脉栓塞疾病患者中,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准确检出肺动脉栓塞,并且无创,能清晰显示患者的肺动脉栓塞情况。

高安生,乔继红,王全华[9](2019)在《MS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肺动脉栓塞患者62例,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所有均采用MS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 62例患者经DSA检查确诊共有血管栓子97个,主要分布于肺主动脉、左肺动脉干和右肺动脉干,分别占25.77%、15.46%和18.56%;MSCT检查PE诊断率和栓子诊断率分别为93.55%和94.85%,明显高于MRI检查,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和MRI检出马赛克征、心包积液或胸腔积液、肺段梗死和局限性肺纹理稀疏等PE间接征象比例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者中MSCT肺动脉栓塞指数为(32.18±5.44),RVd为(4.45±0.84)cm,LVd(4.13±0.75)cm,RVd/LVd为(1.32±0.43),肺动脉栓塞指数与RVd和RVd/LVd呈正相关(r=0.873和0.886,P<0.05),与LVd呈负相关(r=-0.845,P<0.05)。结论 MS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肺动脉栓塞指数与右心功能参数有一定关系。

杨飞[10](2019)在《基于640层容积CT的肺动脉弹性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640层容积CT评估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和肺动脉的弹性特征目的:随着冠状动脉CTA(computed tomographic coronary angiogra-phy,CCTA)的广泛普及和发展,CCTA不仅能清楚显示解剖结构细节,而且能提供血管的弹性功能信息。本研究旨在应用640层容积CT探讨升主动脉(ascending aorta,AA)及降主动脉(descending aorta,DA)、主肺动脉(main pulmonary artery,MPA)、左肺动脉(left pulmonary artery,LPA)、右肺动脉(right pulmonary artery,RPA)的弹性特点及相关性,以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我院行640层容积CT冠脉造影检查(CCTA)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受检者,共有42名受检者纳入研究,并分为2组:A组,年龄≤45岁;B组,年龄>45岁。比较两组主动脉和肺动脉的弹性指标动脉扩张度(AD)和动脉顺应性(AC)。结果:1.肺动脉的AD值和AC值按以下顺序依次降低:MPA,RPA和LPA。2.不同血管之间不同弹性指标的相关系数不同。AA与DA,AA和MPA,DA和MPA,RPA和MPA,LPA和MPA,RPA和LPA的AD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689,0.520,0.393,0.329,0.579和0.534(P<0.05)。上述6组AC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51(P<0.05),0.470(P<0.05),0.249(P>0.05),0.190(P>0.05),0.441(P<0.05)和0.409(P<0.05)。3.AA,DA,MPA,LPA的AD值和AC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低(P<0.05),但RPA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640层容积CT可以很好地显示AA,DA,MPA,LPA和RPA的弹性特征以及各血管间的弹性相关性,AA和DA,AA和MPA,LPA和MPA,LPA和RPA之间的弹性存在相关性。2.AA,DA,MPA和LPA的血管弹性与年龄具有相关性,对于弹性相关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第二部分640层容积CT wide-volume模式在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640层容积CT回顾性心电门控wide-volume模式在肺动脉成像中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行640层容积CT肺动脉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的病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常规非心电门控螺旋扫描组(非门控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组(门控组);回顾性心电门控wide-volume模式扫描组(wide-volume组);每组30例。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心率、扫描时间、扫描范围、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根据公式计算出有效辐射剂量(ED)。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以双盲法对CTPA图像质量进行评分,记录各组呼吸运动伪影及心脏大血管搏动伪影情况。结果:1.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扫描。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体质量指数、扫描范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时间:非门控组、门控组及wide-volume组依次为(3.7±0.2)s,(11.5±1.6)s,(5.8±2.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wide-volume组(82.7±14.1)次/分显着高于门控组(68.1±12.1)次/分(P<0.05)。2.图像评分:三组CTPA图像质量评分≥3分者88例,占97.9%。门控组及wide-volume组评分明显优于非门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控组与wide-volume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CTPA图像在心脏搏动伪影之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心电门控CTPA能有效消除心脏搏动伪影,提高图像质量。三组CTPA图像在呼吸运动伪影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辐射剂量:非门控组、门控组、wide-volume组有效辐射剂量依次为(4.0±1.1)mSv、(7.9±2.8)mSv、(5.3±1.8)mSv,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0层容积CT回顾性心电门控wide-volume扫描模式应用于CTPA检查具有可行性,可以在并不大幅度增加患者辐射剂量的前提下,减少心脏大血管的搏动伪影,明显改善肺动脉图像质量,还可进行后续的心功能分析及肺动脉弹性分析。第三部分CT肺动脉弹性在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重程度的应用价值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的肺动脉弹性特点及其在评估APE患者危重程度和右心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疑诊APE行回顾性心电门控CTPA检查的患者,以CTPA作为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依据,将APE患者根据其疾病的危重风险程度分为低风险组及高风险组,并收集与APE患者基本资料相匹配的无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间肺动脉弹性指标AD值和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比(RVEDV/LVEDV)、右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比(RVESV/LVESV),以及肺动脉干最大横截面积(PAmax)、肺动脉干最小横截面积(PAmin)、肺动脉干最大横截面积与升主动脉最大横截面积比值(PA/AAmax)、肺动脉干最小横截面积与升主动脉最小横截面积比值(PA/AAmin),并探讨AD值与右心形态及功能参数间的相关性,利用ROC曲线确定以上各参数诊断APE危重程度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1.对照组、低风险组、高风险组AD值依次为7.877±2.637(×10-3mmHg-1),6.121±2.054(×10-3mmHg-1),4.333±1.776(×10-3mmHg-1),逐渐减小,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间右心形态及功能参数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Amax、PAmin在对照组和高危组间、高危组和低危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PA/AAmax、PA/AAmin在高危组和低危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RVEDV、RVESV在对照组和高危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RVEDV/LVEDV、RVESV/LVESV在对照组和高危组、低危组和高危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AD值和右心形态及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PA/AAmax、PA/AAmin外,AD值和右心其他形态及功能参数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轻至中度负相关性(r=-0.277-0.573),其中PAmin与AD值的相关性最好(r=-0.573,P<0.05)。4.AD值、PAmax、PAmin、PA/AAmax、PA/AAmin、RVEDV、RVEDV/LVEDV、RVESV/LVESV识别高风险APE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5,其中PAmin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92,临界值为568.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及56.3%。AD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8,临界值为4.132,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0%及93.8%。结论:1.随着APE危重程度的增加,肺动脉干弹性指标AD值减低。2.回顾性心电门控CTPA测量所得肺动脉弹性指标AD值能够较准确地评价APE危重程度及其右心功能情况,有助于识别APE高风险患者,从而为APE患者的病情评估、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价提供影像学依据。

二、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及其准确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肺动脉栓塞分布情况
    2.2 肺动脉栓塞患者直接征象
    2.3 肺动脉栓塞患者间接征象
    2.4 多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及病灶分布情况
3 讨论

(2)增强MR血管成像与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检查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MRA及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
    2.2 两种影像学检查间接征象对比
    2.3 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
3 讨论

(3)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仪器
        1.3.2 扫描方法
    1.4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螺旋CT组诊断结果分析
    2.2 对照组诊断结果分析
    2.3 两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率比较
    2.4 两组不同部位栓塞诊断符合率比较
    2.5 两组间接征象诊断符合率比较
3 讨论

(4)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评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诊断标准
2 结果
3 讨论

(5)小剂量测试技术与智能跟踪触发技术在128层CT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
    2、检查设备和对比剂
    3、检查方法
    4、图像后处理方法
    5、影像资料的收集及分析
    6、统计学方法
结果
    1、A、B两组基本参数及辐射剂量
    2、A、B两组肺动脉强化CT值
    3、图像质量主观评分
讨论
    1、CTPA检查的扫描方法
    2、智能跟踪触发扫描与小剂量团注测试的比较
    3、小剂量测试对扫描时机的影响
    4、小剂量测试对肺静脉、上腔静脉显示的影响
    5、小剂量测试对辐射剂量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缩略词表
致谢

(6)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1.2 诊断方法:
    1.3 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肺动脉栓塞诊断结果:
    2.2 16层CT血管造影具体表现:
3 结论

(7)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检查方法
    3 观察指标
结 果
    1 61例患者多层螺旋CT诊断的肺动脉或分支栓塞检出率统计
    2 61例患者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统计
    3 肺动脉栓塞患者多层螺旋CT诊断的影像学表现
讨 论

(8)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疾病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
    2.2 血管成像征象分析
3 讨论

(9)MS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MSCT检查
    1.3 MRI检查
    1.4 DSA检查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DSA检查结果
    2.2 MSCT和MRI诊断结果比较
    2.3 MSCT和MRI检出PE间接征象比较
    2.4 MSCT肺动脉栓塞指数与右心功能参数关系
3 讨论

(10)基于640层容积CT的肺动脉弹性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640层容积CT评估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和肺动脉的弹性特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640 层容积CT wide-volume模式在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CT肺动脉弹性在评估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重程度的应用价值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肺动脉弹性功能影像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肺动脉栓塞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及其准确性研究[J]. 李波,李平,黄秀秀.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11)
  • [2]增强MR血管成像与CT肺动脉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苏晓勇,胡强,陈首名,张伯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10)
  • [3]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技术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J]. 李艳伶. 医学信息, 2021(14)
  • [4]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评估分析[J]. 刘玲,王继刚. 继续医学教育, 2020(11)
  • [5]小剂量测试技术与智能跟踪触发技术在128层CT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比较[D]. 刘晓勇. 青岛大学, 2020(01)
  • [6]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米郁尧.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5)
  • [7]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 薛大鹏,唐鸿渠,刘敏. 陕西医学杂志, 2019(07)
  • [8]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疾病的意义[J]. 肖亮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19(16)
  • [9]MSCT肺动脉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高安生,乔继红,王全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04)
  • [10]基于640层容积CT的肺动脉弹性功能研究[D]. 杨飞.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标签:;  ;  ;  ;  

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