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里东期上扬子区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层序特征与地层划分(论文文献综述)
梁霄[1](2020)在《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文中提出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勘探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特征,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之一。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勘探继川中安岳气田开发投产后的下一个油气重要战略接替区,研究意义十分重要。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与川西前陆盆地的沉降使川西坳陷北段三叠系以深的海相地层具有深埋藏和/或强隆升和/或强改造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与深层特性是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属性。本论文依据地质、地震资料,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以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构造演化研究为基础,完成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地质特征分析。对比前陆扩展变形带古油藏成藏破坏序列,揭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1)川西坳陷北段早古生代存在绵阳-长宁拉张槽与天井山古隆起两个重要构造单元。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解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处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中心,是寒武系麦地坪组-筇竹寺组黑色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中心,发育厚度近500m的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地层。寒武纪-奥陶纪之交的构造运动在川西坳陷北段有显着表现,反映为天井山古隆起的形成,是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性质由拉张转向挤压的重要节点;(2)现今川西坳陷北段具有强隆升-深埋藏复杂地质构造背景,并具有相应的分带特性。马角坝断裂是龙门山冲断带北段与川西坳陷北段的分界断裂。(1)号隐伏断裂(灌县-安县断裂)将川西坳陷北段分为北西侧的前陆扩展变形带与南东侧的川西梓潼-剑阁坳陷。构造-埋藏演化史解析表明,前陆扩展变形带晚三叠世后具有典型的中埋藏-强隆升-强变形特征,而川西梓潼-剑阁坳陷主体则具有深埋藏-弱隆升-弱变形特征;(3)根据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展布特征与有机地化指标参数,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区域深层海相最佳烃源岩。露头及岩心分析表明,川西坳陷北段震旦系-二叠系储集层以白云岩为主。灯影组灯四段、灯二段与栖霞组栖二段因适时的原油充注以及相对稳定的构造环境,使之成为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最佳储集层系。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断裂-不整合面为核心的垂侧向复合输导系统。川西坳陷北段所具有的深层特性与油裂解后形成的超压特性使川西坳陷北段存在良好的初始静态保存条件,表现为以中下三叠统膏盐岩、下寒武统海相碎屑岩以及上三叠统-侏罗系巨厚陆相碎屑岩为核心的多级封盖特征。(1)号隐伏断裂前缘的双鱼石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保存条件;(4)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源示踪首次将灯影组储层沥青纳入比对范畴。天井山构造带及米仓山前缘灯影组储层沥青、寒武系固体沥青脉与稠油油苗、泥盆系平驿铺组稠油、观雾山组储层沥青、栖霞组-茅口组油苗、飞仙关组油苗与侏罗系油砂等不同层系不同相态古油藏有机碳同位素与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精细示踪明确古油藏系统均是以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黑色泥页岩做为最主要母源,而上二叠统大隆组仅具有微弱补充。“天井山古隆起古油藏系统”的建立与拉张槽(绵阳-长宁)-古隆起(天井山)优势成藏组合对油气的早期聚集效应具有高度耦合关系;(5)川西坳陷北段海相油气具有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川西坳陷北段具有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以断裂-不整合面为主的复合输导和以中下三叠统为主的多级封盖等地质特性。根据相应的生储盖组合划分、油源判别与构造期次梳理结果,地质-地球化学成藏模式表明川西坳陷北段深层多样多样多期成藏特征可分为“原生油藏→原生气藏”与“次生油藏→原生气藏”两类。川西坳陷北段深层海相油气有利区分布具有典型的受拉张槽-古隆起和盆山结构联合-复合作用控制。川西坳陷北段主体构造晚期调整微弱,除深层双鱼石-射箭河潜伏构造带中二叠统栖霞组外,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下伏灯影组优质储层与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具有与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相似的构造-沉积特征,具有形成大型原生气藏的极佳成藏条件。
赵迪斐[2](2020)在《川东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川东地区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编录、室内实验、数据分析、综合对比、理论分析的研究思路,以优质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表征及优质孔隙结构储层的发育机理为核心科学问题,在系统调研、吸收前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丰富的研究区样品与地质资料,针对储层发育特征、尤其是纳米尺度孔隙结构特征展开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测试,针对表征难点设计一系列技术手段,以多种手段与综合技术体系精细量化表征了优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量化了孔隙系统的层段性差异,形成了多方法交叉表征技术体系,并通过储层对比提炼了优质孔隙结构类型储层的特殊性,阐明了页岩储层孔隙系统发育的多因素-多尺度-多级别影响因素,明确了不同层段孔隙系统的成因差异,形成了孔隙角度的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机理以及储层优选评价方法,将孔隙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地构造演化、古地理格局变化及海平面相对升降等因素的控制下,川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下部沉积于滞留海盆-深水陆棚相环境,向上过渡为半深水-浅水陆棚相环境,沉积了碳质页岩、硅质-碳质页岩等构成的页岩层系,形成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下部、中部与上部储层的物质组分与岩石结构层段性差异。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富笔石水平层理极为发育,储层具有显微―层控‖特征,向上沉积构造过渡为粉砂质纹层等。矿物组分主要由粘土矿物、脆性矿物、黄铁矿等构成,其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绿泥石-伊蒙混层组合为主,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生物源硅质、蒙脱石、有机质富集,向上陆源碎屑影响增强;有机质以基质干酪根、笔石化石、固体沥青等类型赋存,属于I型干酪根,达到高-过成熟,高孔隙度与高含气性层段与高脆性矿物、高TOC层段相对叠合。通过“微区覆膜无喷金技术”以及三轴抛光消减沉积物天然非均质性影响,实现3nm微裂隙尺度的全尺度孔隙观测,综合合发育尺度、发育空间位置、成因、形貌特征等特征,从成因-物质组分-形貌角度出发,综合建立了包括四大类、二十余种子孔隙类型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基质孔隙多级描述性系统分类方案。在系统认知储层孔隙类型与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二氧化碳吸附-低温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图像数值化表征-纳米CT-低场核磁共振等多方法交叉综合测试,揭示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主要微观储集空间分布特征,以微孔-小孔最为发育,大孔-微裂隙次之,中孔具有相对较低但稳定的发育程度;同时,针对孔隙连通性以及有机-无机孔隙结构差异等表征难点,设计了基于饱水-饱油-离心条件下的NMR测试、自发渗吸-NMR联测等手段,并结合纳米CT建模,将储层微观储集空间划分为有效连通性不同的多级连通域,孔隙网络的三维分布特征和孔隙群簇对比反映有机质分布是孔隙网络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矿物孔隙对储层孔隙系统连通性具有一定贡献。在高分辨率图像与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应用图像大视域拼接与数值化处理技术,提取了近40万个孔隙的结构特征参数,获取了不同类型孔隙的非直观特征,实现了对不同类型孔隙的专门表征,突破了孔隙比例量化、孔隙形貌量化、孔隙定性-定量匹配等表征盲点,结果表明,储层孔隙整体形貌为近圆状,10nm30nm为孔隙数量峰值,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有机孔比例分别达到58%与62%,向上比例显着降低,层段性差异显着。结合定性-定量研究方法与创新手段,总结形成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的多方法量化表征技术体系,有助于加强对纳米孔隙的表征精度及针对性。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性分析、储层对比以及创新实验提炼优质储层孔隙结构的特殊性,总结优质孔隙系统的结构特点。物质组分、沉积构造、物质空间分布、应力、力学结构、造缝潜力等因素通过不同机理影响了孔隙系统的发育,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储层纳米吸附孔隙以有机孔隙为主;贵金属纳米粒子充注与储层对比显示非常规储层可以从孔隙网络连通性角度分为五个主要类型,五峰组-龙马溪组底部储层属于“核心渗流通道”型;综合选取物质组合、岩石结构、吸附孔隙特征、渗流孔隙特征、多尺度连通性等方面对孔隙系统进行分类表征,最优储层孔隙系统属于硅质-碳质页岩型,碳质页岩型次之。储层优质孔隙系统的发育受多因素-多尺度-多级别控制因素影响,闭塞滞留或深水慢速沉积为优质储层提供了适宜的物质基础,不同沉积环境使储层具有物质组分与岩石结构的层段性差异,在构造埋藏的控制下,储层经由有机质生烃作用、矿物转化作用等储层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以多种孔隙发育与保存机制,形成了优质储层以有机质纳米孔为主要储集空间、以高压裂造缝潜力或矿物孔隙为主要渗流通道的孔隙结构;五峰组部分层段与龙马溪组底部的碳质-硅质型页岩孔隙系统,是在富生物源硅质、富有机质、富蒙脱石、富水平层理的物质基础上,经由强度、类型不同的特殊成岩改造,形成的具有高吸附储集能力、高自封性能与高脆性的优质储层孔隙类型。论文系统揭示了川东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基本地质特征与精细孔隙结构特征,实现了储层孔隙精细量化表征,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方法与多方法交叉量化技术体系,对不同品质孔隙系统的形成发育机理进行了专门研究,总结出了优质孔隙系统储层的形成发育机理以及孔隙角度的优选评价方法,为实现孔隙研究的深化、精细化、实用化提供科学方法与依据。该论文有图231幅,表66个,参考文献421篇。
刘雨[3](2020)在《湘西新元古代板溪期(板溪群)盆地格局与构造演化》文中指出扬子东南缘广泛发育的新元古代时期地层,记录了扬子板块东南缘由造山环境向非造山环境转换的全过程。湘西地区板溪期地层出露完整,早期存在有大量相关的火山岩记录,晚期沉积地层出露完整,包括五强溪组、多益塘组、百合垅组以及牛牯坪组,是研究新元古代板溪期盆地格局以及大地构造演化过程的理想区域。然而对于新元古代板溪期的研究,以往的重点一直集中在广西、贵州地区,其主要原因在于板溪期早期扬子和华夏板块的碰撞拼合核心区位于黔桂等地,而到了伸展阶段盆地的沉降中心主要也位于该区域,因此对湘西地区关注度较小。但是,湘西地区同样也是新元古代时期构造-沉积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扬子东南缘湘西地区板溪期晚期安化地层剖面(“红板溪”)、安江地层剖面(“黑板溪”)以及古丈-安江基性岩作为研究对象,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岩浆岩石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多幕基性岩岩浆事件的分析研究,研究区内板溪期早期地质演化过程,限定构造背景转换时间节点,探讨盆地演化的动力学机理。同时,通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以及锆石Hf同位素分析,研究区内板溪期晚期各地层的物源转变时间,并通过对特征年龄峰值的研究,进行扬子内部及周缘的物源源区对比分析,探讨研究区沉积古地理环境,并以沉积相分析为基础,确定湘西地区“红板溪”以及“黑板溪”盆地演化历史。本次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确定了板溪群晚期各地层的最大沉积年龄以及南华系大塘坡组和古城组最大沉积年龄:大塘坡组为668Ma、古城组为679Ma、牛牯坪组为725Ma、百合垅组为732Ma、多益塘组为748Ma、五强溪组为772Ma。其中,湖南大塘坡组可以与贵州大塘坡组对应,古城组与“黑板溪”富禄组顶部地层对应、贵州铁丝坳组对应,牛牯坪组与贵州隆里组、拱洞组、岩门寨组三段地层对应,百合垅组与贵州平略组、岩门寨组二段地层对应,多益塘组与贵州岩门寨组一段以及清水江组顶部地层对应,五强溪组与贵州架枧田组、清水江组中下段地层对应。2.安化剖面显示有两个物源变化时期,其一为百合垅组与牛牯坪组之间,古老的物源(2.0Ga和2.5Ga)输入大量减弱;其二在牛牯坪组与古城组之间(界线为“雪峰运动”),古老的物源(2.0Ga和2.5Ga)输入开始增加并有680 Ma新的物源加入。安江剖面显示有三个物源变化时期,其一为五强溪组与多益塘组之间(即架枧田组和岩门寨组一段之间),表现为2.0Ga以及2.5Ga物源输入的增加;其二为百合垅组与牛牯坪组之间(即岩门寨组二段与岩门寨组三段之间),表现为2.0Ga以及2.5Ga物源的近乎消失;其三为长安组与富禄组之间,表现为2.0Ga以及2.5Ga物源输入的再次增加。通过对板溪群顶部与南华系之间的特征峰值ca.680 Ma的岩浆事件研究,再与扬子周缘以及扬子内部的前寒武基底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对比分析、锆石Hf同位素对比分析,发现在板溪期顶部至南华系时期的沉积过程中,其物源源区为扬子北缘南秦岭地区。通过对沿着鄂西海峡地质剖面的年龄谱的对比,即ca.680 Ma特征峰值的有无,从而确定了其物源的运移路径为鄂西海峡,源区为南秦岭地区,沉积区为扬子东南缘南华裂谷盆地这一整套“源-汇”系统。3.探讨了板溪期晚期至南华系时期扬子古陆的古地理特征。研究认为,在新元古代晚期,至少在ca.680 Ma,扬子陆块主要有上扬子古陆、鄂中古陆、江南造山带、以及扬子北缘南秦岭地区组成,上扬子古陆与鄂中古陆之间存在鄂西海峡将南秦岭海槽与扬子东南缘湘黔桂盆地相连通。扬子陆块北缘南秦岭地区存在有游离的陆块,属于扬子北缘的一部分,以此作为物源供给区。同时在长阳附近以及桂北与安化之间可能存在隆起带或者海沟阻碍了物源的运移。4.在纵向上,“红板溪”与“黑板溪”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即两次水深加深的沉积旋回,在此基础之上,识别出了盆地演化的四个阶段:相对稳定阶段、相对活动阶段、构造剧烈变动阶段、构造稳定至海侵扩大阶段。在横向上,“红板溪”与“黑板溪”表现出明显的岩相以及岩性的差异:(1)板溪期早期板溪群发生陆缘滨岸相以及高涧群陆棚斜坡相沉积,形成了横路冲组/石桥铺组的河流、滨岸相—三角洲相陆源碎屑岩和马底驿组/黄狮洞组潮坪—陆架钙泥质以及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2)“黑板溪”砖墙湾组发育欠补偿-滞留环境中黑色炭泥质岩以及低密度浊流沉积岩,而“红板溪”通塔湾组则发育为砂泥质沉积,靠近更北部的石门-慈利一带(红板溪)仍为陆地环境,表现出由北向南阶梯状的古地理差异;(3)通塔湾组/砖墙湾组末期,受西晃山运动的影响,构造变动逐渐加剧,直接导致了大规模的海退,水深变浅;(4)构造平稳期,海平面再次上升,“红板溪”五强溪组主要为河流—滨岸相沉积,“黑板溪”架枧田组主要为滨浅海沉积;“红板溪”多益塘组-牛牯坪组形成陆源砂泥质—火山碎屑沉积岩系,而“黑板溪”则发育明显的浊流沉积。整体上,“红板溪”水浅、“黑板溪”水深,地势上北高南低的古地理格局。5.古丈-安江基性岩的U-Pb定年结果显示其侵入时间为ca.780 Ma。基性岩具有分布较宽的SiO2(42.38-54.11 wt.%)、MgO(2.24–15.0 wt.%)以及较高的K2O+Na2O(1.96–11.19 wt.%)、Nb(17.55–49.62 ppm)和Ta(1.15–3.26 ppm),表现出类似于洋岛玄武岩(OIB)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亲稀土元素(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样品具有正的锆石εHf(t)的值(+1.86-+5.14)以及全岩εNd(t)(+0.31-+1.80)的值。这些特征指示其物源源区为软流圈地幔,当时的软流圈遭受了早期俯冲洋壳的改造,发生了2-5%的部分熔融。通过对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西段基性岩的研究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该地区发生了三个构造演化阶段:(1)860-830 Ma的洋壳俯冲阶段;(2)830-805Ma的扬子陆块与华夏板块碰撞造山阶段;(3)780-750 Ma的由造山转入后造山阶段,南华裂谷开始形成。两次构造转换的时间节点分别为ca.830 Ma和ca.780 Ma。这些基性岩的源区在空间上发生了改变,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进行演化。本文确定的ca.780 Ma基性岩,指示了大规模的软流圈上涌,代表了江南造山带西段的区域构造背景由碰撞造山转入了后碰撞阶段。
姜巽[4](2019)在《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文中研究表明不整合面限定了一个沉积盆地演化的主要阶段,只有正确认识了盆地内的主要不整合,才能更好地理解盆地的演化过程。在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多阶段变动过程中,在四川盆地沉积盖层内形成了多个不整合面。尽管前人对四川盆地不整合的发育特征已有较多阐述,但尚未从全盆地的角度出发对整个四川盆地不整合的性质、结构、规模等特征进行系统总结和论述。本论文利用露头、钻井及区域地震资料,对四川盆地14个主要不整合的结构性质、分布范围、时限及剥蚀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刻画和分析,确定了不整合的结构类型、发育规模、区域剥蚀方向、剥蚀时限和程度。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盆地不整合进行了分级,并据此划分了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探讨了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进而对目前油气勘探取得重要突破并受到密切关注的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海西期不整合和构造演化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深入理解四川盆地形成演化和油气勘探提供参考。桐湾Ⅰ幕构造运动形成的灯三段与灯二段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的2/3,主要发育平行不整合,川中地区发育微角度单斜不整合,只剥蚀了灯二段顶部地层,为NW-SE向剥蚀;桐湾Ⅱ幕构造运动形成的寒武系与震旦系的不整合为全盆地分布,不整合结构类型包括在近南北向“拉张槽”剥蚀带区域内发育的高角度超覆-削截不整合、槽缘的单斜不整合以及槽外区域的平行不整合,“拉张槽”区域剥蚀量巨大,最大剥蚀至灯二段顶部,由“拉张槽”区域向外剥蚀量减小;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为全盆地分布,盆地大部分地区缺失了麦地坪组地层,不整合结构类型以平行不整合为主;奥陶系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川中和川北古隆起区,约占盆地面积的1/2,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川北广元地区剥蚀量最大,为NW-SE向剥蚀;志留系与奥陶系的不整合,分布于盆内及周缘均有分布,约占盆地面的2/3,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川北广元地区剥蚀量最大,剥蚀方向由盆缘隆起区向川东坳陷区;早、晚古生界之间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川中隆起区发育高角度-中等角度单斜不整合,外侧发育平行不整合,剥蚀量最大区域为川西龙门山南段,剥蚀至灯二段;二叠系与石炭系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在川中-川西大片区域地区与广西运动不整合叠合,川东地区表现为平行不整合,普遍缺失了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叠层,剥蚀方向由川中向外侧;中、上二叠统之间的不整合,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4/5,在盆内形成了3个强剥蚀区,盆内以开江古隆起区剥蚀量最大,普遍发育平行不整合,剥蚀方向为SW-NE向;中、上三叠统之间的不整合,全盆地分布,发育高角度-中等角度超覆不整合、超覆-削截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泸州古隆起区剥蚀量最大,剥蚀至嘉三段;须四段与须三段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地区,发育中等角度-低角度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同构造渐进式不整合,只剥蚀须三段顶部;三叠系与侏罗系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和川北地区,发育低角度单斜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剑阁地区剥蚀量最大,剥蚀方向为NW-SE;白垩系与侏罗系的不整合主要发育在川西地区,川东地区已经隆升为陆遭受剥蚀;上、下白垩统之间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川西和川南地区,分布面积约占盆地面积的1/2;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主要分布于成都盆地,不整合结构类型以角度不整合为主,分布面积小于盆地面积的1/3.结合国内外对于不同沉积盆地的不整合等级划分标准,初步拟定一个关于四川盆地不整合分级的标准,将四川盆地所有不整合划分为三个级别。一级不整合包括:寒武系/震旦系、上古生界/下古生界、上三叠统/中三叠统;二级不整合包括:灯三段/灯二段、筇竹寺组/麦地坪组、奥陶系/寒武系、志留系/奥陶系、二叠系/石炭系、侏罗系/三叠系、白垩系/侏罗系不整合、上白垩统/下白垩统;三级不整合包括:上二叠统/中二叠统、须四段/须三段、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地层的不整合。在对四川主要盆地不整合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并探讨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将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成了6个一级构造层序以及12个二级构造层序,一级构造层序包括:Ts1(AnZ)、Ts2(Z)、Ts3(∈-S)、Ts4(D-T2)、Ts5(T3x-E)、Ts6(N-Q);二级构造层序包括:Ts2-1(Z1l-Z2dn2)、Ts2-2(Z2dn3-Z2dn4)、Ts3-1(∈1m)、Ts3-2(∈1q-∈1x)、Ts3-3(O1t-O3w)、Ts3-4(S1l-S2h)、Ts4-1(D-C)、Ts4-2(P2)、Ts4-3(P3-T2)、Ts5-1(T3x1-6)、Ts5-2(J)、Ts5-3(K-E)。自埃迪卡拉纪以来四川盆地经历了8个演化阶段,在盆地的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有着不同的盆地性质,即克拉通内裂陷阶段(Z)、克拉通内坳陷阶段(∈-O2)、前陆坳陷阶段(O3-S)、克拉通坳陷边缘裂陷阶段(D-C)、克拉通内裂陷阶段(P)、克拉通坳陷阶段(T1-T2)、前陆盆地阶段(T3-E)、地貌盆地阶段(N-Q)。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期-海西期主要发育了8个不整合面,包括:寒武系/震旦系、灯三段/灯二段、筇竹寺组/麦地坪组、奥陶系/寒武系、志留系/奥陶系、上古生界/下古生界、上二叠统/中二叠统。据加里东期-海西期不整合发育特征、剥蚀程度、地层厚度和相带分布,推测此期构造演化过程为: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经历了4个构造演化阶段,包括:差异升降-拉张伸展阶段(Z-∈1m)、隆-坳阶段(∈1q-S)、联合抬升剥蚀阶段(D-C)和伸展拉张阶段(P)。
袁月[5](2019)在《川西南段地区构造特征及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前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野外踏勘、多口钻井资料、多条二维地震剖面对川西坳陷南段地区的地表-地腹构造、基础油气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构造演化阶段以及各演化阶段对基础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同时利用构造砂箱物理模拟实验对该区晚期构造进行模拟,探讨晚期构造变形特征对油气条件的改造,并对该区油气地质前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川西南段地表出露三叠系-第四系的地层,钻井-地震剖面揭示该区域古生界-新生界地层较为完整,缺失中上寒武统-石炭系地层。现今平面上该区域可以划分为四个构造带,分别为Ⅰ区龙门山前缘扩展变形带、Ⅱ区名山向斜隐伏构造带、Ⅲ区熊坡-龙泉山断褶带和Ⅳ区峨眉-瓦山断褶带。(2)川西南段的构造演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1)前震旦基底形成阶段(AnZ)古地台的形成与裂解过程;(2)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克拉通阶段(Z-T2)整体隆升-沉降背景下稳定沉积-弱挤压-弱拉张的旋回;(3)陆相盆地发育阶段(T3-E)持续接受陆相碎屑沉积,构造活动较弱;(4)喜马拉雅晚期隆升阶段(N-Q)研究区受各向应力的影响开始褶皱变形,为现今构造的主要定型期。(3)研究区海相油气生储盖组合主要有三套,即:(1)九老洞组(烃源岩)+灯影组(储集层)+九老洞组(盖层)上生下储顶盖型;(2)九老洞组(烃源岩)+二叠系栖霞-茅口-峨眉山玄武岩组(储集层)+中下三叠统(盖层)下生上储顶盖型;(3)九老洞组(烃源岩)+雷口坡组(储集层)+上三叠统(盖层)下生上储顶盖型。其中前两类烃源与储层基本上直接接触,而后一类则为跨层组合。(4)研究区该区域深层油气成藏系统明显受构造演化控制具有改储、提运、厚盖、利生储盖组合等特征。改储指:(1)桐湾运动对灯影组储层初次岩溶改造;(2)加里东运动使得研究区中上寒武统-石炭系地层被剥蚀,对灯影组储层二次岩溶改造;(3)东吴运动对二叠系茅口组储层初次岩溶改造;峨眉地裂运动对二叠系栖霞组热液改造、玄武岩组顶部风化壳对玄武岩储层的改造。提运指:(1)桐湾运动、加里东运动和东吴运动形成了三套不整合面,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重要的通道,桐湾期不整合面和加里东不整合面的重合提高油气运移的效率;(2)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活动形成三类断层,其中一类具有建设性作用,使得深层震旦系、二叠系古气藏能沿着断裂运移至浅层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中形成次生气藏。厚盖指:川西南段发育厚层的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同时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该区沉积了巨厚的上三叠统-第四系的陆相碎屑岩,因此该区盖层条件较好。利生储盖组合指:川西南段的构造活动对该区的生储盖组合的建设性作用,(1)加里东运动的剥蚀作用,出现了九老洞组(源)+二叠系栖霞-茅口-峨眉山玄武岩组(储)+中下三叠统膏盐岩(盖)的下生上储高效的组合;(2)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活动在Ⅱ区名山向斜隐伏构造带西缘出现了深大隐伏断裂,使得深部震旦系、二叠系古气藏能沿着断裂运移至浅层,形成九老洞组(源)+雷口坡组(储)+上三叠统(盖)下生上储顶盖型的跨层组合。(5)研究区油气成藏活动受构造控制明显,主要分为古油藏阶段(晚三叠世-中白垩世)-古气藏阶段(晚白垩世-古近纪末)-现今气藏调整、破坏阶段(新近纪以来),早期构造控制了油气的基础地质条件,但后期改造变形则对油气最终成藏起了重要作用。中下三叠统的膏盐岩在构造变形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膏盐岩之上的构造变形强烈,断裂发育,保存条件被破坏严重,但膏盐岩之下构造变形小,古构造保存好,油气聚集条件好,有利于古油气藏的保藏。因此,川西南段膏盐岩之下的海相地层中,烃源岩和储集层发育且具有优秀的生储盖条件,因此其勘探前景较好。综合现在的资料研究结果认为。川西南段主要的成藏有利区为Ⅲ区熊坡-龙泉山断褶带(古气藏保存区)、Ⅱ区名山向斜隐伏构造带(古气藏+次生气藏保存区),而Ⅰ区龙门山前缘扩展变形带、Ⅳ区峨眉-瓦山断褶带因新近纪以来的构造破坏,油气保存条件较差,油气成藏前景差。
李斌,胡博文,罗群,晋长昊,王一霖[6](2018)在《湘西地区构造层序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区域地质演化背景和实测剖面,湘西地区从南华系到白垩系可以划分出三大构造层序:(1)加里东构造层序(南华系—志留系),为近被动大陆边缘型构造层序,记录了泛大陆拉伸破裂、洋盆扩张、板块漂移、大陆碰撞拼合等全过程,反映了扬子板块东南缘的南华洋从扩张到收缩,以至最终闭合消亡的演化过程,构成一个完整的威尔逊旋回,它可细分为大陆拉张期碎屑岩阶段、被动大陆边缘扩张期碎屑岩阶段、成熟被动大陆边缘碳酸盐岩台地阶段、前陆盆地碎屑岩沉积阶段。(2)海西—印支构造层序(泥盆系—中侏罗统),为远被动大陆边缘型构造层序,记录了大洋扩张、板块碰撞拼合的过程,反映了扬子板块北缘勉略洋盆扩张、闭合及消亡的过程,构成另一个近乎完整的威尔逊旋回,它可细分为滨岸碎屑岩阶段、陆表海碳酸盐岩台地—台盆阶段、陆表海碳酸盐岩潮坪阶段和前陆盆地碎屑岩沉积阶段。(3)燕山构造层序(白垩系),为大陆内构造层序,记录了陆内断陷-坳陷盆地的形成、发展与消亡过程,反映了新特提斯洋洋壳扩张、收缩,以及古太平洋洋壳向扬子板块陆壳俯冲对接的陆内远程效应,组成一个不完整的威尔逊旋回,它可分为陆内拉张期碎屑岩沉积阶段、萎缩期碎屑岩沉积阶段。加里东构造层序中被动大陆边缘扩张期碎屑岩(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前陆盆地初始期海相碎屑岩(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具备页岩气富集的物质条件。
周恳恳[7](2015)在《中上扬子及其东南缘中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演化》文中研究说明中上扬子及其东南边缘是反映华南构造-盆地演化的关键地区,也是华南下古生界油气勘探重点区域。目前在构造-盆地格局、沉积转型过程、生储盖层沉积分布规律等方面仍有诸多疑问。本文选择中上扬子及其东南侧与华夏地块群交界带为研究区,以早古生代晚期构造-盆地转型阶段的中奥陶世-早志留世为研究层位。以板块构造、沉积学与岩相古地理学为指导,以“构造控盆,盆地控相,相控油气基本地质条件”为基本思路,通过系统的沉积学研究和连续断代的岩相古地理重建,探讨早古生代晚期研究区构造-盆地转型过程与重点层系的沉积分布规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首先总结了研究区中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演化的三个背景主控因素,即盆地基底结构、构造转型和全球性地质事件的影响;在最新的多重地层划分对比方案下,明确了岩相古地理研究层位与全区岩石地层的对应关系。通过大量剖面的沉积相分析与前人资料的总结,划分出研究区主要的“五种沉积体系”、“八类沉积相”与相应的多种亚相,为岩相古地理分析提供了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依据,并在沉积相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认识。以“地层图法”为主要手段,以覆盖全区的沉积相剖面为控制点,重建了中上扬子及其东南缘中奥陶世大坪期-达瑞威尔期、晚奥陶世桑比期-凯迪期早期、晚奥陶世凯迪期晚期-赫南特期、早志留世鲁丹期、埃隆期、特列奇期六个连续断代的岩相古地理格局。详细总结了各个时期的海陆分布范围和沉积相区、岩相区展布特征,为探讨研究区沉积演化和相关地质问题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构造-盆地格局、沉积转型演化和生储盖层沉积分布提出了新认识。对于华南陆内统一盆地的性质,从沉积学角度提供了依据,并首次建立了符合该模式的岩相古地理格局;提出将早古生代晚期中上扬子盆地演化分为两个阶段,即板内地壳调整阶段和整体抬升阶段,并总结了各阶段的沉积响应特征;提出鲁丹期深水陆棚相龙马溪组烃源岩沉积是以冰川消融的快速海平面上升为背景,受基底古构造和盆地边缘构造反转形成的多个盆内坳陷控制,认为埃隆期碳酸盐岩储层是发育在特殊的“混积型碳酸盐缓坡”模式下,集中分布于潮下高能带的点礁、点滩,并非台地边缘礁滩;而特列奇期小河坝组碎屑岩储层主要沉积于滨岸-潮坪-三角洲组成的复合性海岸环境。
钱涛[8](2015)在《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地层格架:陆陆碰撞的记录》文中指出为了探索扬子板块与华北-秦岭-大别复合板块在早中侏罗世时期碰撞方式问题,论文以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为研究对象,从沉积盆地出发开展了如下内容的研究:早中侏罗世盆地充填序列特征、地层划分对比格架、沉积古地理格局及演化和盆地沉积物质源区等。沿勉略缝合带发育的扬子板块北缘中生代前陆盆地形成于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的陆陆碰撞过程。早中侏罗世勉略洋盆地的完全关闭形成了东西向统一展布的磨拉石盆地(201-164Ma)。响应于秦岭-大别山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的陆内逆冲变形,盆地里沉积了河流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地层序列。早侏罗世白田坝组底部普遍发育砾质冲积扇体系,向盆地内部相变为曲流河冲积平原和湖泊沉积体系。盆地北缘沉积的砾岩是前陆褶皱-逆冲带继中晚三叠世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斜向碰撞之后初始隆升的沉积响应。中侏罗世早期千佛崖组主要发育滨浅湖沉积体系,晚期沙溪庙组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厚度巨大,为扬子北缘前陆盆地的充填主体。整个沙溪庙组向上变粗的序列受控于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的强烈逆冲作用。扬子板块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前渊沉积带具有楔状不对称充填样式特征。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实验表明中侏罗世沉积物质来源于秦岭造山带陆内变形阶段构造岩浆作用物质、扬子板块向秦岭造山带俯冲勉略缝合带碰撞岩浆活动产物、南秦岭向北秦岭俯冲碰撞作用岩浆物质、扬子克拉通北缘与Rodinia大陆裂解相关物质、华南板块北缘结晶基底物质。沉积古地理恢复研究结果表明,中侏罗世秦岭-大别造山带褶皱-逆冲带南缘形成了宽约150km的、近东西向展布的前渊沉积带。该沉积带向西延伸至龙门山,向东跨过黄陵隆起延至中扬子北部。现今发育的大巴山及其以东地区的后期差异逆冲作用几乎将扬子板块北缘前陆盆地全部掩盖或改造(晚侏罗世-新生代)。盆地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演化过程:早侏罗世(201-174Ma)初始形成和中侏罗世(174-164Ma)大幅沉降。自东向西贯通发育的前陆盆地充分说明了扬子板块相对于秦岭-大别-华北复合板块继中晚三叠世斜向俯冲后转为早中侏罗世时期正向碰撞这一地质事实,从沉积学角度为探索扬子板块北缘前陆盆地形成的大陆动力学背景提供了地质依据。
何卫红,唐婷婷,乐明亮,邓晋福,潘桂棠,邢光福,骆满生,徐亚东,韦一,张宗言,肖异凡,张克信[9](2014)在《华南南华纪一二叠纪沉积大地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华南扬子陆块和华夏增生体两大构造单元南华纪-二叠纪7条综合性剖面岩性、岩相、地层厚度、沉积环境、变形与变质作用的对比研究,以及对扬子陆块南缘以及华夏增生体具有指相意义(与洋壳相关)的岩石组合的系统总结与分析,以地层区和分区为单位对盆地原型进行了初步划分,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华南地区南华纪-二叠纪盆地和构造演化的基本规律,总结出构造演化的发展阶段,揭示了扬子陆块与华夏增生体沿江绍-郴州-钦防北东段碰撞对接的时间发生在早古生代末,西南段碰撞对接的时间相对较晚,可能发生在二叠纪末.
李焕同[10](2014)在《华南赋煤区煤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研究区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入手,分析了区域地球物理场和深部构造、主要控煤断裂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历程进行总结,分析了成煤盆地原型演化及煤系赋存特征,划分了赋煤构造单元三级体系,将华南地区划分为1个赋煤构造区、2个赋煤构造亚区及19个赋煤构造带,并分析了各赋煤构造带控煤构造基本特征。完善控煤构造样式划分方案,归纳为伸展构造样式、挤压构造样式、走滑与旋扭构造样式,反转构造样式、滑动构造样式、同沉积构造样式等6个大类和40个类型。华南赋煤构造区主要控煤构造样式类型可以概括为褶皱、逆冲推覆构造、重力滑动构造、滑推叠加型构造、伸展构造、走滑构造等,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根据煤系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成因机制和分布特征提出隔档式褶皱和隔槽式、逆冲推覆、滑脱构造等的控煤模式。煤系构造递进变形区带划分即四川盆地盆—山耦合构造变形区,雪峰山陆内复合构造变形区,东南推覆、滑脱构造变形区及川滇走滑构造变形区。雪峰山构造带两侧煤系构造变形的差异是构造演化背景、多层次滑脱层的控制作用、岩性组合差异性及深部构造及基底属性对浅部构造的控制等因素差异性作用结果。
二、加里东期上扬子区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层序特征与地层划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里东期上扬子区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层序特征与地层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现状 |
1.2.2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油气显示研究现状 |
1.2.3 川西坳陷北段油气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
1.2.4 川西坳陷北段海相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早古生代川西坳陷北段构造-沉积格局 |
2.1 川西坳陷北段晚三叠世前构造-沉积背景 |
2.1.1 前寒武纪 |
2.1.2 寒武纪-志留纪 |
2.1.3 泥盆纪-石炭纪 |
2.1.4 二叠纪 |
2.1.5 三叠纪 |
2.2 绵阳-拉张槽北段构造特征 |
2.2.1 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与提出 |
2.2.2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东侧特征 |
2.3 天井山古隆起形成与演化过程 |
2.3.1 天井山古隆起区地层接触关系 |
2.3.2 早古生代拉张-挤压构造性质转变 |
第3章 深层海相油气地质特征 |
3.1 以下寒武统为主的多源供烃 |
3.1.1 样品与实验方法 |
3.1.2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层系展布特征 |
3.1.3 下寒武统烃源岩 |
3.1.4 川西坳陷北段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比对 |
3.2 川西北地区灯影组、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2.1 多层系储层宏观特征 |
3.2.2 震旦系灯影组储层特征 |
3.2.3 中二叠统栖霞组优质储层特征 |
3.3 复合输导系统特征 |
3.3.1 不整合面输导系统 |
3.3.2 断裂系统特征 |
3.4 晚三叠世后复杂构造背景与油气保存条件 |
3.4.1 深埋藏-强隆升构造特征 |
3.4.2 中下三叠统膏盐岩厚度与流体封隔效应 |
3.4.3 深埋藏-强隆升背景下油气保存条件评价 |
第4章 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油源示踪 |
4.1 川西坳陷北段古油藏分布 |
4.2 寒武系-侏罗系古油藏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厚坝-青林口侏罗系油砂、稠油 |
4.2.2 天井山地区泥盆系古油藏 |
4.2.3 矿山梁-碾子坝背斜及前缘多层系多相态古油藏 |
4.3 古油藏油源示踪 |
4.3.1 灯影组储层沥青的地化指示意义 |
4.3.2 δ~(13)C同位素特征 |
4.3.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第5章 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 |
5.1 川西坳陷北段多样多期成藏特征 |
5.1.1 川西坳陷北段成藏类型判别 |
5.1.2 古油藏的形成与调整 |
5.1.3 古油藏-现今气藏四中心耦合成藏过程 |
5.2 构造演化格局与油气地质意义 |
5.2.1 拉张槽与生烃中心 |
5.2.2 拉张槽-古隆起-盆山结构与油气地质意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2)川东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及演化 |
2.2 地层特征 |
2.3 沉积背景 |
2.4 层序地层特征 |
2.5 页岩发育特征 |
2.6 小结 |
3 页岩储层物质成分特征 |
3.1 储层宏观特征 |
3.2 储层矿物组成特征 |
3.3 储层有机地化特征 |
3.4 储层岩石综合分类 |
3.5 小结 |
4 页岩微观储集空间类型与物性特征 |
4.1 储层微观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4.2 微观储集空间的系统分类 |
4.3 储层物性与含气性 |
4.4 章节小结 |
5 储层微观储集空间定量表征 |
5.1 基于高压压汞的大孔-中孔及全孔径孔隙结构表征 |
5.2 基于低温氮气吸附与二氧化碳吸附的吸附孔隙表征 |
5.3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孔隙结构表征 |
5.4 基于图像处理的微观储集空间定量表征 |
5.5 基于纳米CT的储集空间与连通性量化表征 |
5.6 孔隙网络与连通性表征 |
5.7 微观储集空间量化表征体系 |
5.8 储集空间量化与气体行为 |
5.9 小结 |
6 孔隙系统对比与结构特殊性 |
6.1 优质储层孔隙结构特殊性的意义 |
6.2 孔隙小尺度控制因素 |
6.3 储层孔隙系统对比研究 |
6.4 孔隙系统评价 |
6.5 优质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殊性 |
6.6 结论 |
7.孔隙控因角度的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机理 |
7.1 优质储层孔隙发育影响因素 |
7.2 孔隙发育与保存机制 |
7.3 孔隙角度的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机理 |
7.4 依据孔隙发育控因的页岩储层优选 |
7.5 结论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湘西新元古代板溪期(板溪群)盆地格局与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1 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与(超级)地幔柱 |
1.1.2 江南造山带西段板溪期铁镁质-超铁镁质岩浆事件 |
1.1.3 ca.680 Ma岩浆事件 |
1.1.4 华南新元古代岩浆事件的动力学演化模型 |
1.1.5 雪峰运动的性质 |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构造分区 |
2.1.3 主要边界断裂 |
2.1.4 区域构造旋回 |
2.2 区域地层 |
2.2.1 冷家溪群 |
2.2.2 板溪群 |
2.2.3 南华系 |
2.2.4 板溪群区域划分与地层对比 |
2.2.5 板溪群地层年代 |
2.3 区域岩浆岩 |
1. 中性—酸性侵入岩 |
2. 基性-超基性侵入岩 |
3. 火山岩 |
4. 煌斑岩 |
2.4 区域变质岩 |
第三章 分析方法 |
3.1 锆石岩石样品处理 |
3.2 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 |
3.3 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微量元素分析 |
3.4 锆石La-ICP-MS U-Pb Lu-Hf同位素分析 |
3.5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6 全岩Sm-Nd同位素分析 |
第四章 湘西及其邻区板溪早期基性岩成因及构造背景 |
4.1 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
4.2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4.3 锆石Lu-Hf同位素 |
4.4 全岩主量和微量组成 |
4.5 全岩Sm-Nd同位素 |
4.6 基性岩成因分析 |
4.6.1 元素评价 |
4.6.2 结晶分离与地壳混染 |
4.6.3 源区性质分析 |
4.7 岩浆活动大地构造背景 |
第五章 湘西地区板溪期晚期物源分析 |
5.1 野外地质特征与采样 |
5.1.1 安化剖面 |
5.1.2 安江剖面 |
5.2 U-Pb年代学特征 |
5.2.1 安化剖面 |
5.2.2 安江剖面 |
5.3 Lu-Hf同位素特征 |
5.4 湘西板溪群晚期各地层沉积时代的限定和物源对比 |
5.4.1 地层沉积时代的限定 |
5.4.2 物源源区对比 |
5.5 沉积物源对古地理的约束 |
5.5.1 物源运移路径 |
5.5.2 古地理的重建 |
第六章 湘西新元古代板溪期盆地性质及构造响应 |
6.1 沉积相分析 |
6.2 板溪期盆地演化及动力学机制 |
6.2.1 ~860 – 830 Ma 与洋壳俯冲相关基性岩 |
6.2.2 ~830 – 800 Ma 与陆陆俯冲相关基性岩 |
6.2.3 ~780 – 750 Ma 与后碰撞伸展相关基性岩 |
6.3 盆地演化的重要阶段 |
6.3.1 盆地演化相对稳定的阶段(820-790 Ma) |
6.3.2 盆地演化相对活动阶段(790-780 Ma) |
6.3.3 构造剧烈变动阶段(780-750Ma) |
6.3.4 构造稳定,海侵扩大阶段(750-720 Ma)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表清单 |
(4)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不整合构造研究现状 |
1.2.2 四川盆地不整合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区域地层 |
第3章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类型及特征 |
3.1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结构类型 |
3.2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的时代和分布 |
3.3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的发育特征 |
3.3.1 灯三段与灯二段不整合 |
3.3.2 下寒武统与上震旦统不整合 |
3.3.3 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 |
3.3.4 奥陶系与寒武系不整合 |
3.3.5 志留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
3.3.6 上、下古生界不整合 |
3.3.7 二叠系与石炭系不整合 |
3.3.8 上二叠统与中二叠统不整合 |
3.3.9 上三叠统与中三叠统不整合 |
3.3.10 须四段与须三段不整合 |
3.3.11 下侏罗统与上三叠统不整合 |
3.3.12 白垩系与侏罗系不整合 |
3.3.13 上、下白垩统不整合 |
3.3.14 新近系-第四系与下伏层位间不整合 |
第4章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的分级 |
4.1 四川盆地不整合的分级方案 |
4.2 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等级划分 |
4.2.1 一级不整合 |
4.2.2 二级不整合 |
4.2.3 三级不整合 |
第5章 四川盆地的构造层序划分与构造演化阶段 |
5.1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划分 |
5.1.1 Ts_1 构造-地层层序(AnZ) |
5.1.2 Ts_2 构造-地层层序(Z) |
5.1.3 Ts_3 构造-地层层序(∈-S) |
5.1.4 Ts_4 构造-地层层序(D-T_2) |
5.1.5 Ts_5 构造-地层层序(T_3x-E) |
5.1.6 Ts_6 构造-地层层序(N-Q) |
5.2 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阶段 |
5.2.1 克拉通内裂陷阶段(Z) |
5.2.2 克拉通内坳陷阶段(∈-O_2) |
5.2.3 前陆坳陷阶段(O_3-S) |
5.2.4 克拉通内坳陷边缘裂陷阶段(D-C) |
5.2.5 克拉通内裂陷阶段(P) |
5.2.6 克拉通坳陷阶段(T_1-T_2) |
5.2.7 前陆盆地阶段(T_3-E) |
5.2.8 地貌盆地阶段(N-Q) |
第6章 川中-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期-海西期不整合及构造演化 |
6.1 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主要不整合发育特征及构造意义 |
6.1.1 灯二段与灯三段不整合 |
6.1.2 上震旦统与下寒武统不整合 |
6.1.3 筇竹寺组与麦地坪组不整合 |
6.1.4 寒武系与奥陶系不整合 |
6.1.5 奥陶系与志留系不整合 |
6.1.6 二叠系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
6.1.7 中、上二叠统不整合 |
6.2 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古构造特征 |
6.2.1 绵竹-潼南-合川格架剖面加里东期-海西期构造演化 |
6.2.2 苍溪-巴中-宣汉-开江格架剖面加里东期-海西期构造演化 |
6.3 加里东期-海西期川中-川西北地区构造演化 |
6.3.1 差异升降-伸展拉张阶段(Z-∈_(1m)) |
6.3.2 隆-坳阶段(∈_(1q)-S) |
6.3.3 联合抬升阶段(D-C) |
6.3.4 伸展拉张阶段(P) |
第7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川西南段地区构造特征及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川西南段地区构造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2 川西地区深层海相油气勘探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简述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第3章 川西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 |
3.1 川西南段现今地貌-地质特征 |
3.2 二维地震-地质主干构造剖面特征 |
3.2.1 地震剖面2010CNXB003 |
3.2.2 地震剖面2010CNXB004 |
3.3 其他地区二维地震-地质构造剖面特征 |
3.3.1 地震剖面2006HW01 |
3.3.2 地震剖面01GSZ020 |
3.3.3 地震剖面02LH12 |
3.3.4 地震剖面86DX-D3342 |
3.4 川西南段构造演化阶段研究 |
3.4.1 前震旦基底形成阶段(Z前) |
3.4.2 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克拉通阶段Ⅰ(Z-C) |
3.4.3 被动大陆边缘稳定克拉通阶段Ⅱ(P-T_2) |
3.4.4 陆相盆地发育阶段(T_3-E) |
3.4.5 喜马拉雅晚期隆升阶段(N-Q) |
3.4.6 小结 |
第4章 川西南段地区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成藏 |
4.1 川西南段地区海相油气基础油气地质条件 |
4.1.1 烃源条件 |
4.1.2 储集条件 |
4.1.3 盖层及保存条件 |
4.1.4 输导系统 |
4.1.5 生储盖组合特征 |
4.2 川西南段地区构造演化对深层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 |
4.2.1 构造演化阶段对源、储、盖、运、生储盖组合的影响 |
4.2.3 构造变形对油气保存条件的影响 |
4.2.4 油气成藏过程分析及有利区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湘西地区构造层序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中、上扬子区区域地质背景 |
3 湘西地区构造层序地层划分 |
3.1 区域构造背景 |
3.2 构造层序地层划分 |
4 湘西地区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 |
4.1 加里东构造层序 |
4.2 海西—印支构造层序 |
4.3 燕山构造层序 |
5 湘西地区页岩气地质条件 |
6 结论 |
(7)中上扬子及其东南缘中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课题来源与工作量 |
第五节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古地理演化的地质背景与主控因素 |
第一节 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早期基底构造单元 |
第二节 早古生代早期(震旦纪至早奥陶世)沉积格局及其继承性影响 |
第三节 早古生代晚期(中奥陶世-志留纪)构造转型和盆山格局 |
第四节 重大地史事件及其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一节 奥陶系 |
第二节 志留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
第一节 沉积体系与相类型 |
第二节 碳酸盐岩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
第三节 碎屑岩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相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 |
第一节 古地理编图方法与表现形式 |
第二节 中-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演化 |
第三节 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岩相古地理对华南构造-盆地演化的反映 |
第一节 华南板块的沉积格局 |
第二节 中上扬子沉积模式与转型演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岩相古地理与生储盖层沉积分布规律 |
第一节 龙马溪组烃源岩的沉积分布 |
第二节 碳酸盐岩储层的沉积分布 |
第三节 碎屑岩储层的沉积分布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
(8)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地层格架:陆陆碰撞的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及科学意义 |
1.1.1 项目依托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科学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1.2.1 盆山系统演化与耦合关系研究 |
1.2.2 周缘前陆盆地研究 |
1.2.3 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方式研究 |
1.2.4 陆相层序地层理论研究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前陆褶皱-逆冲带 |
2.1.1 大巴山弧形褶皱-逆冲带 |
2.1.2 米仓山褶皱-逆冲带 |
2.1.3 龙门山褶皱-逆冲带 |
2.2 沉积盆地演化简史 |
2.2.1 四川盆地 |
2.2.2 秭归盆地 |
2.2.3 当阳盆地 |
第3章 区域早中侏罗世地层系统 |
3.1 年代地层系统 |
3.2 岩石地层系统 |
3.2.1 下侏罗统岩石地层 |
3.2.2 中侏罗统岩石地层 |
第4章 中下侏罗统地层序列特征 |
4.1 沉积体系特征 |
4.1.1 冲积扇沉积体系 |
4.1.2 河流沉积体系 |
4.1.3 湖泊沉积体系 |
4.1.4 三角洲沉积体系 |
4.2 下侏罗统白田坝组地层序列特征 |
4.3 中侏罗统地层序列特征 |
4.3.1 千佛崖组地层序列特征 |
4.3.2 沙溪庙组地层序列特征 |
第5章 中下侏罗统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
5.1 下侏罗统白田坝组砾岩对比格架 |
5.1.1 米仓山砾岩带(S-A) |
5.1.2 大巴山西段砾岩带(S-B) |
5.1.3 大巴山东段砾岩带(S-C) |
5.2 陆相地层层序界面概念及其类型 |
5.2.1 不整合面 |
5.2.2 岩性岩相转换面 |
5.2.3 最大湖泛面 |
5.2.4 侵蚀冲刷面 |
5.3 中下侏罗统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
5.3.1 下侏罗统白田坝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
5.3.2 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
5.3.3 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地层划分对比格架 |
第6章 沉积古地理格局及演化 |
6.1 早侏罗世沉积古地理格局 |
6.2 中侏罗世早期沉积古地理格局 |
6.3 中侏罗世晚期沉积古地理格局 |
第7章 沉积物源分析 |
7.1 中侏罗统沙溪庙组砂体中古水流方向恢复 |
7.2 早中侏罗世砂岩碎屑成分统计分析 |
7.2.1 砂岩碎屑成分三角图 |
7.2.2 砂岩岩相及源区分析 |
7.3 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7.3.1 分析测试方法 |
7.3.2 锆石U-Pb实验结果 |
7.3.2.1 锆石形貌特征 |
7.3.2.2 锆石年龄分布 |
7.3.2.3 锆石微量元素 |
7.3.3 锆石U-Pb年龄分析 |
7.3.3.1 沙溪庙组沉积时间限定 |
7.3.3.2 碎屑锆石年龄信息分析 |
第8章 讨论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9.2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Ⅰ |
附表Ⅱ |
附录 |
(9)华南南华纪一二叠纪沉积大地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2 华南南华纪-二叠纪地层和岩石学特征 |
2.1 南华纪-二叠纪地层和岩性特征 |
2.1.1 南华纪-震旦纪 |
2.1.2 寒武纪-中奥陶世 |
2.1.3 晚奥陶世-志留纪 |
2.1.4 泥盆纪-二叠纪 |
2.2 南华纪-早古生代华南洋存在的岩石学证据 |
3 华南地层区划与盆地演化 |
3.1 扬子大区 |
3.1.1 下扬子区 |
3.1.2 上扬子区 |
3.2 江绍-郴州-钦防大区 |
3.2.1 江绍-金华地层分区 |
3.2.2 陈蔡地层分区 |
3.2.3 新余-东乡地层分区 |
3.2.4 钦防地层分区 |
3.3 武夷-云开大区 |
3.3.1 武夷-云开区 |
3.3.2 丽水-政和-大浦区 |
3.3.3 东南沿海区 |
3.3.4 台湾地层区 |
3.3.5 海南地层区 |
4 华南沉积大地构造演化 |
(10)华南赋煤区煤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内外研究状及发展势 |
1.2.2 存在的主要问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2 区域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构造特征 |
2.2.1 重力场特征 |
2.2.2 航磁特征 |
2.2.3 地震场特征 |
2.3 主要断裂带特征 |
2.3.1 扬子地块控煤裂构造 |
2.3.2 华夏地块控煤裂构造 |
2.4 区域构造演化历程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田地质特征 |
3.1 含煤地层发育特征 |
3.1.1 晚古生代含煤地 |
3.1.2 中生代含煤地 |
3.1.3 新生代含煤地 |
3.2 煤系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
3.2.1 华南石炭二叠纪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
3.2.2 华南晚三叠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分 |
3.3 本章小结 |
4 赋煤构造单元构造特征 |
4.1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
4.2 扬子赋煤构造亚区特征 |
4.2.1 米仓山大巴山逆冲推煤构造带 |
4.2.2 扬子北逆冲煤构造带 |
4.2.3 龙门山逆冲煤构造带 |
4.2.4 川中南部隆起煤构造带 |
4.2.5 川渝隔档式褶皱煤构造带 |
4.2.6 丽江雄坳陷煤构造带 |
4.2.7 康滇隆煤构造带 |
4.2.8 滇东褶皱煤构造带 |
4.2.9 川南黔叠加褶皱煤构造带 |
4.2.10 渝鄂湘黔隔式褶皱煤构造带 |
4.2.11 江南隆煤构造带 |
4.3 华夏赋煤构造亚区特征 |
4.3.1 湘桂陷煤构造带 |
4.3.2 赣湘坳陷煤构造带 |
4.3.3 上饶安福曲仁坳陷煤构造带 |
4.3.4 浙赣东坳陷煤构造带 |
4.3.5 闽南坳陷煤构造带 |
4.3.6 右江褶皱煤构造带 |
4.3.7 雷琼陷煤构造带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田构造格局形成与演化 |
5.1 聚煤盆地类型 |
5.2 主要成煤期构造格局 |
5.2.1 晚古生代古构造格局 |
5.2.2 中生代古构造格局 |
5.2.3 新生代古构造格局 |
5.3 成煤盆地构造演化 |
5.3.1 聚煤盆地构造发育阶 |
5.3.2 聚煤盆地构造演特征 |
5.3.3 聚煤盆地富煤带迁移变 |
5.4 本章小结 |
6 控煤构造样式研究 |
6.1 控煤构造样式涵义及划分 |
6.2 典型控煤构造样式及分布特征 |
6.3 控煤构造模式探讨 |
6.4 本章小结 |
7 煤系构造变形规律 |
7.1 煤系构造变形特征 |
7.2 煤系构造递进变形区带特征 |
7.2.1 四川盆地盆山耦合构造变 |
7.2.2 雪峰山陆内合构造变 |
7.2.3 东南推、滑构造变 |
7.2.4 川滇走滑构造带构造变 |
7.3 煤系构造变形差异性对比分析 |
7.3.1 雪峰山构造带两侧煤系构造变的差异 |
7.3.2 煤系构造变控制因的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加里东期上扬子区前陆盆地演化过程中的层序特征与地层划分(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西坳陷北段复杂地质构造背景下深层海相油气成藏过程研究[D]. 梁霄.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2]川东下古生界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D]. 赵迪斐.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湘西新元古代板溪期(板溪群)盆地格局与构造演化[D]. 刘雨.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4]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 姜巽.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川西南段地区构造特征及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前景研究[D]. 袁月.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6]湘西地区构造层序地层及沉积环境演化特征[J]. 李斌,胡博文,罗群,晋长昊,王一霖. 海相油气地质, 2018(01)
- [7]中上扬子及其东南缘中奥陶世—早志留世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演化[D]. 周恳恳.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5(08)
- [8]中上扬子北缘早中侏罗世前陆盆地地层格架:陆陆碰撞的记录[D]. 钱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 [9]华南南华纪一二叠纪沉积大地构造演化[J]. 何卫红,唐婷婷,乐明亮,邓晋福,潘桂棠,邢光福,骆满生,徐亚东,韦一,张宗言,肖异凡,张克信.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4(08)
- [10]华南赋煤区煤系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构造演化[D]. 李焕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