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足底外翻动静压应力图像分析

女性足底外翻动静压应力图像分析

一、母外翻足底动、静态压应力图像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隋心怡[1](2018)在《7-15岁青少年下肢形态及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研究 ——以广州市某学校为例》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研究广州市7-15岁青少年下肢形态和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基于性别和年龄因素分析青少年异常足型、腿型发生率及其足底压力分布规律,积累青少年步态动力学数据,为青少年鞋的设计研发和扁平足的防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对广州市某学校658名7-15岁青少年(男性341人,女性327人)进行身高、体重和腿型的数据采集,并采用台湾Footdisc公司的足型量测板和Freestep足底压力分析系统采集受试者的足型和足底压力包括负荷、压强、接触面积、冲量、足轴角等指标。结果与分析:1)青少年异常足弓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明显下降,9岁时下降最明显;男性扁平足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高弓足的发生率极低,女性多于男性。X型腿发生率比O型腿高,O型腿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扁平足与X型腿呈现较高的相关性。2)青少年静态站立时前足负荷明显小于后足负荷,左足负荷大于右足负荷;女性压力中心(COP)比男性更偏向后足,随年龄增加COP逐渐向中心移动。大部分7-15岁青少年足底平均压强随年龄增加而递增;除7、14、15岁之外其余青少年双足压强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女性双足平均压强均高于男性。3)青少年行走时足底各区域压强峰值随年龄递增;性别对同龄青少年峰值压强大小有影响;双足跖骨区和足趾部位压强峰值最大。青少年足趾区接触面积比随年龄增加呈总体下降趋势;多数青少年左右足接触面积比有所差异;同龄青少年足底各区域接触面积比受性别影响较大。除足弓区外,其余区域冲量均与年龄成正比;性别因素对冲量无影响;双足各区域冲量差异不明显;青少年跖骨区及第一足趾冲量最大。青少年行走时双足前足负荷比明显高于后足,内外侧负荷比无差异,年龄和性别对青少年前后足和内外侧负荷比无影响。男性双足足轴角随年龄而递增,年龄对女性双足足轴角的影响较小;男女右足足轴角均比左足大;各年龄段男性足轴角显着高于女性。4)7-8岁扁平足青少年静态站立时双足负荷比与足底平均压强与同龄正常足弓青少年相比有明显差异,其他年龄段差异不显着;7-14岁青少年各区域压强峰值无明显规律;冲量差异主要表现在内外侧足弓区,提示该区域更易受伤。结论与建议:广州市7-15岁青少年扁平足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7-8岁发生率较高;扁平足与X型腿相关性较大。行走时压强峰值和冲量与年龄呈正相关,且最大值分布在跖骨和足趾部位;接触面积比、负荷、足轴角等指标也表现出一定的年龄化和性别化特征。因此在日常活动中应注意青少年坐、立、走、跑等各种身体姿势的矫正;注意体育教学时地面的弹性,以减轻落地时的地面冲击力,防止跖趾和足弓部位的损伤;在设计鞋时可考虑年龄和性别的差异;病理性扁平足应及时治疗,重点注意足弓区的支撑和保护。

毕春强[2](2016)在《基于“裹帘”法外固定拇外翻术后截骨端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拇外翻是足部常见畸形,发病率约为10%,主要表现为足部拇囊炎,拇趾跖趾关节内侧红肿疼痛、行走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拇外翻治疗术式存在对软组织损伤大,采用内固定或石膏支具外固定,费用较高,患者痛苦大,恢复慢,术后生活不能自理等缺点。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具有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合并症少、疗效确定等优点,200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科技部推荐参加了德国举行的“新思维、新发明、新技术”国际博览会,荣获金奖。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十大优秀项目向全国推广,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的医院开展此项技术,经前期986足拇外翻患者随访证实,其优良率达98.5%。近30年来经过导师团队的不断完善、创新与发展,已经形成了拇外翻规范化的诊疗体系。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是采用第1跖骨头颈斜行截骨矫正畸形,通过中医正骨手法整复外翻畸形及关节脱位,依据小夹板纸夹垫原理及“筋束骨”理论,基于“裹帘”法,采用“8”字绷带和分趾垫固定截骨端,摒弃传统的钢板螺钉内固定和石膏外固定方法。该方法技术要点为:①微创技术在中医足踝外科的应用;②采用第1跖骨头颈斜行截骨矫正畸形;③中医正骨手法纠正畸形及关节脱位;④依据小夹板纸夹垫原理及“筋束骨”理论,基于“裹帘”法采用“8”字绷带和分趾垫外固定。近年来,随着有限元分析方法在生物力学中的应用,尤其在对人体骨骼结构进行力学研究时,传统力学实验几乎无法直接进行,所以在模拟力学实验时有限元分析方法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对生物体无损伤,且可以模拟活体组织内部的生物力学行为,不局限于模型的几何形状、受力条件等,随着技术的发展,材料参数等的不断完善,模拟生物力学环境及测试精度越来越高。足部力学结构上,包括26块骨骼、1对籽骨,复杂的韧带、跖腱膜、肌腱等软组织维持足部三维结构,在功能上,足踝起到支撑承重、吸收震荡、传递运动和杠杆平衡等作用,随着足部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在人体生物力学研究领域中,足部生物力学研究随着足外科的发展在近几年内广泛兴起,从技术角度来说,各种测量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快速发展为足部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包括运动捕捉系统、压力平台、CT和MRI三维扫描技术、逆向工程软件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等,使足部生物力学研究中有限元模型仿真精度越来越高。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基于“裹帘”法采用“8”字绷带和分趾垫外固定,术后患者即能下地行走,曾受到部分骨科学者的质疑。现代医学认为截骨的愈合需要稳定固定,截骨复位后必须保持稳定才能愈合。人体在负重时足部负荷增大,尤其是在第1跖骨处压力较大。一些骨科医生认为在此处截骨不做内固定,又不制动,会影响截骨端稳定,可能会出现截骨端的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但事实是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方法,通过近30年的临床应用,3万余例随访,并未出现截骨不愈合现象。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基于“裹帘”法采用“8”字绷带和分趾垫外固定是否可以维持截骨端有效固定?允许患者早期下地行走是否会影响截骨端愈合?“裹帘”法外固定是否科学?这些问题亟待我们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目前,对拇外翻足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的报导较少,多数为静态模拟,我们有必要建立足部拇外翻有限元模型,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相关生物力学机制进行研究,使得我们进一步了解拇外翻术后不同状态(静态和步态周期中)下的应力分布和位移,探讨“裹帘”法外固定对第1跖骨截骨端稳定和生物力学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的生物力学机制,为本疗法的完善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目的1.建立和完善拇外翻足有限元模型,模拟微创截骨手法整复和“裹帘”外固定,建立“裹帘”法外固定的有限元模型。2.探讨“裹帘”法外固定在准静态和步态周期中对截骨端的位移和应力影响。3.观察拇外翻微创截骨手法整复“裹帘”法外固定后,不同时间点影像学上的截骨端成角和距离的变化。4.分析中西医结合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后,基于“裹帘”法外固定对截骨端稳定性的影响,提高对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科学性的认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理论丰富和完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建立中西医结合微创截骨手法整复后拇外翻模型1.1选取青年女性拇外翻志愿者,右足HAV角24。,IM角13。,PASA角7。,DASA角7。,体质量58kg,无足部其它畸形及足部手术史,采用CT对患足进行扫描,层厚1mm,间隔1mm,扫描从足尖至足后跟,获得足的CT图像。扫描时受试者踝关节处于中立位,患足非负重。1.2利用Mimics10.01导入足部CT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填充,生成3D模型,导入到Geomagic Studio 12.0软件,通过拟合曲面,生成实体模型,然后进行骨骼、韧带等的装配,在ABAQUS中定义材料属性,都设定为单一各向同性线弹性材料,进行网格划分,生成四面体自由网格,将所有骨骼、软骨、韧带等装配起来,在ABAQUS中建立长方体模型,作为地面模型,划分六面体网格。1.3模拟拇外翻患者在双足平衡站立时双足受力情况,定义作用载荷跟腱力、足底压力、足底摩擦力。支撑结构上表面和足底表面定义为接触关系,摩擦系数为0.6,固定平板完全约束,双足处在平衡站立时中立位,胫腓骨上端加载。以Foot scan力板测试系统,静态下测量受试者足底压力,通过测试结果与有限元足底云图比较,进行模型验证。1.4利用CATIA软件在拇外翻模型上模拟截骨,削磨掉第1跖骨头内侧骨赘,在第1跖骨头颈部截骨,水平面与第1跖骨轴线的垂线成20。角,方向从远端内侧向近端外侧,矢状面与第1跖骨轴线垂线成15。角,方向从远端背侧向近端跖侧,模拟手法复位,将远端截骨块向外侧推移3mm,通过机械载荷模拟皮肤,建成中西医结合微创截骨手法整复后拇外翻有限元模型。2.研究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截骨手法整复后,基于“裹帘”法外固定在准静态条件下的对截骨端位移和应力的影响2.1采用已建立的拇外翻足三维有限元截骨模型,在ABAQUS软件中,采用机械载荷方式,模拟基于“裹帘”法“8”字绷带及第1、2趾间分趾垫、粘膏外固定系统的工况。外固定绷带的弹性模量根据实测为44.61 MPa。分趾垫和“8”字绷带的外固定力,经术后外固定包扎实际测得,在分析时以载荷的方式表示,其它设定同前工况。2.2模型的约束与加载:模型的约束和加载同前工况。2.3有限元模型数据的计算:计算和分析截骨远端截骨面四个节点(上、下、内、外)的应力分布,方向、大小及位移的大小与方向以及截骨面间总应力(Miles Stress)和总位移量。2.4数据采集及统计学处理:采集在有/无外固定的两种工况下,截骨端的位移和应力变化的有限元计算数值进行对比,观察和研究截骨端基于“裹帘”法外固定对截骨端稳定性的影响,本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3.研究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截骨手法整复后,基于“裹帘”法外固定在步态周期中对截骨端位移和应力的影响3.1通过足底压力测试和同步的三维运动测试两种步态分析技术,获取足底反力-时间曲线和下肢胫骨轴线与地面垂线的角度-时间曲线,确定足底反力和胫骨角度对应关系。3.2模型的约束与加载:选取步态周期中支撑时相中两个波峰和一个波谷共三个特征点,通过对应的胫骨轴线角度、地面垂直反力和足外在肌力进行约束和加载。模型中的足外在肌,全部通过机械载荷的方式模拟,约束胫腓骨的自由度,模拟地面,对模型进行垂直加载。3.3有限元模型数据的计算:计算和分析步态周期中,不同时刻加载前后四个节点的应力和位移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4.基于“裹帘”法外固定拇外翻术后截骨端稳定性的影像学评价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采用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治疗的拇外翻患者63例(120足),基于“裹帘”法采用“8”字绷带、分趾垫外固定,术后即刻、2周、6周、3个月均行足负重位X光片检查,记录不同时间点角度位移指标(∠α、∠β),位移指标(距离M、距离N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不同时间点角度位移和位移指标的差异。结果1.建立了拇外翻足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重建了骨骼、软骨、内在肌、皮肤等组织,总节点209832,总单元数333776,以Foot scan力板测试系统,静态下测量受试者足底压力,通过测试结果与有限元足底云图比较,压力主要集中在跟骨、第2、3跖骨下,受力区域大致相同。2.利用ABAQUS软件的Load模块采用机械载荷方式,模拟了基于“裹帘”法“8”字绷带及第1、2趾间分趾垫、粘膏外固定系统的工况,远端截骨面4个节点中,无外固定工况最大应力0.067 MPa,有外固定工况最大应力1.258 MPa,应力主要分布在截骨端的外侧边缘部位。无外固定工况最大绝对位移0.363mm,有外固定工况最大绝对位移0.716mm,均在Z轴方向位移最大,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无外固定工况,4个节点应力和绝对位移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选取近端、远端截骨面4个节点相互对应,对应的2个节点的变形距离:无外固定工况最大相对位移0.101mm,有外固定工况最大相对位移0.046mm,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无外固定工况4个节点相对位移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第1个波峰瞬间:出现在足跟着地后,支撑期0.24s时,胫骨轴线与地面垂线成角约为-4.30,垂直加载力为621N。波谷瞬间:全足支撑阶段,支撑期0.40s时,胫骨轴线与地面垂线成角约为4.5。,垂直加载力为564N。第2个波峰瞬间:出现在加速蹬离(PushOff)阶段,支撑期0.63s时,胫骨轴线与地面垂线成角约为27.3。,垂直加载力为632N。在步态周期支撑期中有限元分析:第1波峰工况总位移0133mm, Von Mises应力1.3MPa;波谷时工况总位移0183mm, Von Mises应力3.4 MPa;第2波峰工况总位移0.115mm, Von Mises应力24.8 MPa。X轴相对位移、Z轴相对位移和总相对位移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Y轴位移无统计学差异(P>0.05)。4.术后不同时间点比较,∠α、距离M无统计学差异(P>0.05),∠β有统计学差异(P=0.032<0.05),距离N值有统计学差异(P=0.047<0.05),而在多重分析比较中,∠β、距离N值组间多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通过CT平扫、逆向工程软件和有限元分析软件,成功建立了拇外翻三维有限元模型和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的术后模型,通过Footscan力板测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可靠性检验,证实模型可靠。2.通过准静态有限元分析证实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基于“裹帘”法采用“8”字绷带及第1、2趾间分趾垫、粘膏外固定系统外固定,可有效减少截骨端位移,保持截骨端微动、应力适中,不影响截骨端骨折愈合。3.通过步态分析技术,对步态周期中支撑期三个特征时相进行有限元分析,证实了在步态周期中“裹帘”法外固定可以维持截骨端相对稳定,应力适中,有利于截骨端骨折愈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固定方法。4.通过对拇外翻患者120足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截骨端稳定性测量和分析,从临床实践证实了“裹帘”法外固定,可以有效保持截骨端稳定,同时截骨端存在微动,骨折愈合属于间接愈合,符合“弹性固定”准则。5.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对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生物力学机制的有限元分析,提高了对此方法治疗拇外翻机理和科学性的认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理论丰富和完善,提供了实验依据。创新点1.建立了拇外翻足微创截骨手法整复术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和基于“裹帘”法外固定的有限元模型,为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评价及预后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2.将有限元分析软件和三维运动测试系统、Foot scan足底压力测试系统相结合,模拟了拇外翻术后患者在平衡站立和步态周期中支撑时相工况。通过对截骨端静态和动态的有限元分析,证实“裹帘”法外固定的科学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理论丰富和完善,提供了实验依据。

龚浩[3](2013)在《拇外翻足负重与非负重位下X线测量指标与跖骨头下疼痛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背景拇外翻是足外科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以畸形、疼痛和胼胝等为临床表现。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拇外翻畸形常常导致第1跖骨内侧、第1跖骨头下乃至其它跖骨头下的疼痛,其中第1跖骨内侧的疼痛常由拇囊炎引起。该病好发于第1跖骨头下,主要是由于前足跖骨头下应力异常所致;而其它跖骨头下的疼痛多半是由于拇外翻畸形的发展过程中,跖间横韧带的连接松弛以致拇内收肌紧张劳损,使得第1跖骨头向内下方移位而不能通过籽骨正常负重,引起负重异常,最终造成负重向外侧移位,使第2、3、4跖骨头负重增加,继而向跖侧塌陷使横弓塌陷,引发第2、3、4跖骨头下的胼胝体疼痛。随着拇外翻畸形的发展,第1跖列对线遭到破坏,跖筋膜于第1跖列的绞盘样作用被削弱。当足负重站立时,趾近节趾骨失去跖筋膜的牵拉,第1跖骨稳定性降低,背向活动增加,足纵弓前臂塌陷。祖国医学认为,风、寒、湿、热等邪气相互结合、闭阻经络,导致经络凝滞;肝肾虚损、气血不畅加之“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最终发为本病。研究认为拇外翻畸形主要是由于足底软组织的紧张性劳损导致出现足底应力松弛(包括足底的肌肉、韧带等的应力松弛),最终造成足部的缓冲弹性减弱。在影像学上可表现为,与非负重位状态相比,足弓在负重位下的塌陷更加明显。综上,我们认为拇外翻足底软组织应力松弛的病理改变可能是引起前足跖骨头下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X线测量是拇外翻畸形最重要的诊断和评价依据之一。在拇外翻患者足部的X线正位上,测得其负重时第1-2、1-3、1-4、1-5跖间角比非负重时存在增大的趋势,同时第1-5跖间距离也存在增大趋势。在足部侧位片上,测得负重时前弓角比非负重时存在减小趋势,而内弓顶角则存在增大趋势。这与张建中等通过拇外翻足负重、非负重位X线测量的分析研究所得出的结果相似,他发现拇外翻患者足负重位下的第1-2、1-3和1-4跖骨间角较非负重位均明显增加,第1-2跖骨间角的增加与拇外翻畸形程度密切柑关。这提示我们,分析拇外翻足在负重与非负重情况下的X线相关指标,能间接反映拇外翻的一些畸形改变。目前,尚没有研究从影像学X线测量的角度对足横弓及纵弓塌陷程度与拇外翻患者前足跖骨头下(特别第2、3、4跖骨)疼痛、压痛、胼胝体、年龄等的相关性进行深入、完整的分析。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拇外翻患者跖骨头下(特别第2、3、4跖骨)疼痛的原因及相关因素,以解决临床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指导临床应用。2研究目的通过对拇趾外翻患者前足底跖骨头下疼痛、压痛和胼胝体的观察,并对拇外翻足负重及非负重位下X线影像进行分析,从X线影像学角度评价拇外翻足的足弓塌陷情况,探讨不同程度拇外翻畸形时足弓塌陷程度,并分析足弓塌陷程度与前足底跖骨头下疼痛的相关性,期望早期发现拇外翻患者前足底跖骨头下疼痛和胼胝体产生的原因,并从X线影像学角度为早期干预治疗跖骨头下疼痛提供理论基础。3研究内容及方法收集194例(383足)从2012年5月至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住院治疗的拇外翻患者,其中女188例(374足),男6例(9足),年龄18-78岁,平均53岁。运用临床病例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对拇外翻患者跖骨头下疼痛、压痛及胼胝体观察并摄患足负重位和非负重位下的正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拇趾外翻角(HVA)、第1-2跖间角(IM1-2)、第1-5跖间角(IM1-5)、内弓顶角(TAOTMLA)、前弓角(AAOTMLA),比较其负重与非负重位下的差异,探讨以上X线测量指标差值与拇外翻畸形程度、跖骨头下疼痛及年龄的相关性。4结果4.1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94例(383足),轻度拇外翻82足,中度拇外翻185足,重度拇外翻116足。全部拇外翻患者中患有跖骨头下疼痛的有296足,约占纳入病例总数的77.26%,而无跖骨头下疼痛的有87足,约占22.74%。在所有病例中,无痛87足,轻度疼痛123足,中度疼痛114足,重度疼痛59足;所有病例中存在跖骨头下(第2或3或4跖骨头下)压痛的有193足,约占50.39%;存在跖骨头下(第2或3或4跖骨头下)胼胝体的有183足,约占47.78%。从194例病例年龄分布来看,18岁-39岁有24人,40岁-59岁有96人,60岁-78岁74人。4.2经t检验,194例(383足)病例中拇趾外翻患者负重、非负重下HVA、 IM1-2、IM1-5、前弓角、内弓顶角均存在显着性变化,其中IM1-2、IM1-5、内弓顶角负重位角度明显增大(P<0.05), HVA、前弓角负重位角度明显减小(P<0.05)。4.3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所有拇外翻患者中,其拇外翻畸形程度与IMl-2差值具有相关性(P<0.05,r=0.212)、与IM1-5差值具有相关性(P<0.01,r=0.241)。4.4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重度拇外翻患者中,其拇外翻畸形程度与IM1-2差值具有相关性(P<0.01,r=0.350)、与IM1-5差值具有相关性(P<0.01,r=0.339)、与内弓顶角差值有相关性(P<0.05,r=0.199)。4.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轻中度拇外翻患者中,其拇外翻畸形程度与IM1-5差值具有相关性(P<0.05,r=0.136)。4.6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所有拇外翻患者中,其跖骨头下疼痛指数与IM1-5差值具有相关性(P<0.01,r=0.143)、与前弓角差值具有相关性(P<0.05,r=-0.101)。4.7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轻度拇外翻患者中,其跖骨头下疼痛指数与IM1-5差值具有相关性(P<0.01,r=0.279)。4.8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轻中度拇外翻患者中,其跖骨头下疼痛指数与IM1-5差值具有相关性(P<0.01,r=0.172)。4.9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经过拇外翻患者年龄分段后,在40岁-59岁年龄段拇外翻患者中,其患者年龄与IM1-5差值具有相关性(P<0.01,r=0.364);患者年龄与前弓角差值具有相关性(P<0.05,r=-0.165)。4.10经Rank sum test检验,患足有跖骨头下压痛与无跖骨头下压痛之间所测得IM1-2差值、IM1-5差值之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弓角差值、内弓顶角差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11经Rank sum test检验,患足有跖骨头下胼胝体与无跖骨头下胼胝体之间所测得IMl-2差值、IM1-5差值之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弓角差值、内弓顶角差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结论5.1拇外翻足畸形程度、跖骨头下疼痛、压痛及胼胝体在一定程度上与第1-5跖间角负重与非负重位下的差值呈现相关性;拇外翻畸形越严重,其第1-5跖间角差值越大;拇外翻跖骨头下疼痛越严重,其第1-5跖间角差值越大;5.2在拇外翻患者当中,中年女性是跖骨头下疼痛等临床症状的高发人群;5.3第1-5跖间角负重与非负重位下差值能在拇外翻早期很好地预测足弓塌陷程度,为跖骨头下疼痛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

荣明[4](2008)在《不同跟高女式拉丁舞鞋之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运用足底压力测量系统,测量女性裸足、穿4.5cm拉丁舞鞋、穿7.5cm拉丁舞鞋、穿10cm拉丁舞鞋状态下跳拉丁舞过程中足底压力、压强、冲量等参数特征,同时运用表面肌电系统对下肢主要做功肌肉表面肌电(sEMG)信号进行测试和分析,结合两个实验结果探索女性进行拉丁舞运动时足底压力参数的分布规律和不同跟高下肢主要肌肉做功情况。结合女性拉丁舞者足部的疾病、损伤情况,为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力学的拉丁舞鞋提供依据。足底压力实验显示:(1)随着鞋跟的增高,大拇趾(GT)区、内侧跖骨(第一跖骨)(MM)区和外侧跖骨区(ML)的峰值压强随跟高的增加而增大,出现足底最大受力点往前转移的趋势,且外侧跖骨增速最快,而足跟区的峰值压强明显降低。足底峰值压强455.25±105.09kPa的最大值出现在穿10cm拉丁舞鞋跳舞时的右脚内侧跖骨(MM)区。(2)大拇趾(GT)区、内侧跖骨(第一跖骨)(MM)区和外侧跖骨区(ML)的最大压力都随跟高的增加而增大,且外侧跖骨增速最快,足跟(Heel)区域的最大压力随跟高的增加而减小。足底的最大压力的最大值为183.92±36.30N出现在裸足右脚脚跟。(3)总体趋势还是前足各区域冲量随跟高的增加而增大,足跟(Heel)区域的冲量随跟高的增加而减小。足底最大冲量值为106.98±39.53N*S,出现在穿10cm拉丁舞鞋跳舞时的右脚内侧跖骨(MM)区。在前足区穿拉丁舞鞋跳舞时的冲量都比裸足时突然增加,幅度大出至少两倍以上,而后从4.5cm到10cm的过程中增加的幅度反而不大,其中穿10cm拉丁舞鞋跳舞时外侧跖骨(ML)区冲量为裸足正常步态下的14倍左右。足底压力实验还显示女性在裸足、穿不同跟高拉丁舞鞋状态下跳舞时,左右脚足底压力、压强分布冲量总体上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肌电实验显示:下肢四块肌肉平均做功值均随鞋跟高度增长而增大,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差异不显着。说明随着鞋跟高增加,肌肉作功增加,下肢更容易出现疲劳,对拉丁舞运动表现存在一定负面影响。表面肌电最大值为345.00±167.62uVs出现在左脚的腓肠肌在穿10cm拉丁舞鞋跳舞时。实验还显示女性在裸足,穿不同跟高拉丁舞鞋状态下跳舞时下肢左右腿主要做肌肉表面肌电(sEMG)信号参数之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

王明鑫[5](2007)在《正常中国成年人足底压力分析》文中指出1882年,Beely率先对足底压力进行了较科学的研究。近二、三十年来此领域发展迅速。目前,足底压力分析已应用于很多领域,如生物力学、矫形外科、康复医学等。其中,正常人的足底压力分析不仅能让我们对正常人的步态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而且还能为病态足的足底压力分析提供正常的基线标准。发达国家对正常人足底压力的分析起步早,积累了大量参数值。国际着名的足底压力分析仪均在大样本的基础上建立了各自的参数值。近20年来,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以及先进系统的引进,国内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总体上看,国内在正常人的足底压力分析领域,仍处于模仿国外研究对国人足底压力进行分析的探索阶段。主要存在以下三个不足:使用的国产仪器难以得到广泛承认,数据缺乏较大的样本资料,在研究的细致程度上远远不及国外的高度。因此,本实验旨在使用一种得到国际上广泛承认的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国人进行大样本资料的分析。[目的]观察中国正常成年人的足底压力分布,建立一系列符合正常中国成年人足底压力的参数值,为进一步开展的各种病态足的评定提供可供参考的基线标准。[方法]使用F-scan足底压力分析系统收集100例志愿者站立、行走、慢跑、上、下楼梯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使用SPSS13.0计算5种情况的足底压力分布参数、时间分布参数和重心分布参数,以及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步速等因素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中国正常成年人双侧足的足底压力分布差别无显着性意义。各种动态方式较静态方式的足底峰值压力大。四种动态方式中,以水平行走的步态最为稳定,步速加快和上、下楼导致步态不稳定。时间分布参数与欧美人有较大差别。重心分布参数以行走时的各项指数最佳,步速加快和非水平运动重心分布不稳定。性别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无显着性意义,身高、体重、体重指数与足底压力分布呈弱相关,步速的影响则有显着性意义。[结论]中国正常人的足底压力分布具有独特性,本实验建立的数据库,可对临床足底压力分析工作提供参考。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年龄段,建立更加全面、完整的国人数据库。

孙超[6](2007)在《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应用闭合撬拨复位术与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治疗的步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步态分析评价SandersII型跟骨骨折的闭合撬拨复位和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两种术式的优劣性。方法:选取20例正常人群得出正常步态分析结果,分别选取撬拨组20例,切复组20例,观察步态分析评价结果。结果:两病例组步态均与正常组步态存在差异性,两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性,治疗效果一致。但是切复组比撬拨组出现了更多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SandersII型跟骨骨折,闭合撬拨复位术优于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为跟骨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经济的方法。

李慧[7](2005)在《鞋压力舒适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足部保健日趋重视,鞋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新兴的生物力学理论以及先进的测量设备在制鞋业中的应用,对鞋的压力舒适性研究带来了一次次的变革,从而确保了鞋对人体足部的防护作用。而要真正建立鞋对足部的保护作用,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解决足部形状与鞋结构的匹配问题。本文以足部形状与鞋结构的匹配问题为出发点,利用非接触三维激光扫描仪提取用来描述人体足型的特征指标,利用足底压力测量系统获得足底压力分布曲线及主观压力感觉结果作为研究基础,分析出足部形状-鞋的结构-足底压力的相互关系,为鞋的压力舒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1)足底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研究。在充分了解人体足部生理结构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足底压力影响的因素,得出足部形状与鞋结构的不匹配所引起的足底局部压力过大是导致足病的主要原因。2)人体足型特征指标的研究。利用非接触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足部立体扫描,提取了用来描述人体足型的特征指标。3)足部压力分布测量系统的研究。建立成本低的足部压力分布测量系统,对不同足型的着鞋者进行足底压力分布的测量。4)主观压力舒适性评价的研究。分析足底压力舒适性的主观评价结果,通过客观足部压力分布测量结果和主观足底压力舒适性评价结果的统一,分析出足部形状-鞋的结构-足底压力的相互关系,为鞋的压力舒适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王立平,李建设[8](2004)在《足底压力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压力测量仪器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足底压力测量技术在运动生物力学步态研究,临床步态研究以及临床医疗中积极应用,其技术不断的发展、成熟。足底压力研究,揭示了人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和模式,以及运动过程中足的动力性特征。同时,足底压力测量技术在临床步态研究和临床医疗中的不断应用与深入,已逐渐成为临床生物力学研究和诊断病足与足部康复评定的重要手段。通过足一鞋界压力的研究,也为指导人们健康穿鞋与科学制鞋带来了科学理论依据。

王军,张伟,黄耀添[9](2002)在《母外翻足底动、静态压应力图像分析》文中提出 0 引言 母外翻是足部常见畸形,女性多见,发生原因多认为系着高跟鞋造成母趾被迫受力所致,但同时又与足的解剖结构上存在的某些缺陷密切相关,由于母外翻受力比较复杂,生物力学研究开展较少,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足底压力分布视频图像测试系统,对母外翻患者和正常人足前足底跖骨区压力进行动态和静态足底压力测定,以期对母外翻足底动、静态压应力分布规律进行总结,从生物力学角度指导和设计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案。

张伟[10](1998)在《足底压力分析在足部疾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足底压力分析在足部疾病中的应用张伟综述黄耀添*王军*审校足底压力是指足底所受到的压力或压强,可分静态和动态足底压力两种,它们分别表示人在静态站立和动态行走时足底的压力或压强。本文概要地介绍足底压力测定的发展历史及其在足部疾病中应用的现状。1足底压力测...

二、母外翻足底动、静态压应力图像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母外翻足底动、静态压应力图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7-15岁青少年下肢形态及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研究 ——以广州市某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儿童青少年的异常足弓研究
        2.1.1 异常足弓的诊断方法
        2.1.2 扁平足的特征及相关研究
        2.1.3 高弓足的特征及相关研究
        2.1.4 异常足弓矫形鞋垫的研究
    2.2 足底压力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2.3 儿童和青少年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测量指标
        3.2.2 测量仪器
        3.2.3 测量方法
    3.3 数据分析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7-15岁青少年下肢形态分布特征
        4.1.1 7-15岁青少年足弓类型分布特征
        4.1.2 7-15岁青少年腿型分布特征
        4.1.3 7-15岁青少年扁平足发生率与异常腿型发生率的交叉对比分析
        4.1.4 7-15岁青少年异常足弓及腿型分布特征小结
    4.2 7-15岁青少年静态站立时足底压力分布变化特征
        4.2.1 7-15岁青少年足底各区域负荷比变化特征
        4.2.2 7-15岁青少年足底平均压强变化特征
    4.3 7-15岁青少年自然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变化特征
        4.3.1 7-15青少年足底各区域压强峰值变化特征
        4.3.2 7-15岁青少年足底各区域接触面积比变化特征
        4.3.3 7-15岁青少年足底各区域冲量变化特征
        4.3.4 7-15岁青少年足底负荷比变化特征
        4.3.5 7-15岁青少年足轴角度变化特征
    4.4 7-14岁扁平足青少年与正常足弓青少年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对比
        4.4.1 静态站立时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对比
        4.4.2 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特征对比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基于“裹帘”法外固定拇外翻术后截骨端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文献综述一 “裹帘”法理念及在拇外翻治疗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足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拇外翻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 拇外翻足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2. 拇外翻足Footscan系统足底压力测试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3. 拇外翻足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验证
    4. 讨论
        4.1 有限元分析的特点与优势
        4.2 足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 足底压力测试与模型验证
        4.4 有限元建模的不足与展望
第二部分 拇外翻微创截骨整复后基于“裹帘”法外固定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准静态有限元分析
    1. “裹帘”法外固定步骤及外固定力学检测
        1.1 “裹帘”法外固定方法
        1.2 “裹帘”法外固定力学测试
    2. 拇外翻术后基于“裹帘”法外固定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准静态有限元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3. 讨论
        3.1 “裹帘”法的源流
        3.2 “裹帘”法外固定的应力分析与作用机理
        3.3 “裹帘”法外固定准静态有限元分析中截骨端的位移情况与分析
第三部分 拇外翻微创截骨整复后基于“裹帘”法外固定在步态周期中截骨端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1. 步态分析概念
        1.1 步态周期基本参数
        1.2 步态分析的参数
    2. 步态周期中的足部相关肌肉及功能解剖
    3. 拇外翻术后患者步态周期中的足底压力测试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4. 拇外翻术后患者步态周期中的三维运动测试
        4.1 实验仪器和设备
        4.2 运动数据采集实验方法
        4.3 运动学测试结果与分析
    5. 拇外翻术后基于“裹帘”法外固定在步态周期中特征时相的有限元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6. 讨论
        6.1 步态分析在足踝外科的应用
        6.2 截骨端位移与应力分析
        6.3 截骨端微动与骨折愈合
        6.4 应力与骨折愈合
        6.5 “裹帘”法弹性固定与骨折愈合
第四部分 基于“裹帘”外固定拇外翻术后截骨端稳定性的影像学评价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负重位X线片摄片
        2.2 测量指标的定义
        2.3 测量工具和方法
    3. 质量控制
    4. 数据统计分析
    5. 结果
        5.1 术后不同时间点角度指标比较
        5.2 术后不同时间点距离指标比较
    6. 术后X光片中截骨端稳定性与骨折愈合情况
    7. 讨论
        7.1 “裹帘”法的中医理念
        7.2 观测指标的选择及足部负重位X线的重要性
        7.3 骨折愈合的机制与方式
第五部分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3)拇外翻足负重与非负重位下X线测量指标与跖骨头下疼痛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表
文献研究
    综述一 拇趾外翻X线观测指标及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拇趾外翻引发跖骨头下疼痛的病因病理机制探讨
        参考文献
引言
1 研究方法
2 病例来源
3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3.1 拇外翻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4 观察指标与方法
    4.1 妬骨头下疼痛(第2、3、4妬骨头下)
    4.2 妬骨头下压痛(第2或3或4妬骨头下):釆用压痛定牲进行评价。
    4.3 胼胝体(第2或3或4妬骨头下):观察有无胼胝体进行评价。
    4.4 放射学指标
    4.5 质量保障措施
    4.6 伦理学要求
    4.7 统计分析
5 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参考文献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4)不同跟高女式拉丁舞鞋之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高跟鞋的隐形忧患
        1.1.2 拉丁舞和拉丁舞鞋
        1.1.3 拉丁舞鞋与足底压力的关联
    1.2 文献综述
        1.2.1 拉丁舞运动中的主要概念
        1.2.2 鞋跟高度与足底压力的研究
        1.2.3 阐述鞋跟高度与脚受损、人体健康的关联
        1.2.4 sEMG 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现状
2. 实验研究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内容
    2.3 实验对象
    2.4 实验仪器和设备
    2.5 实验方法
        2.5.1 足底压力测量
        2.5.2 肌电信号的测试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拉丁舞运动中的足底压力、压强以及冲量分布研究
        3.1.1 足底峰值压强分布特征
        3.1.2 女性穿不同跟高拉丁鞋跳舞时足底最大压力值变化特征
        3.1.3 女性穿不同跟高拉丁鞋跳舞时冲量变化特征
        3.1.4 分析与讨论
    3.2 女性穿不同高度拉丁鞋跳拉丁舞时下肢主要肌肉sEMG 信号变化
        3.2.1 实验过程中胫骨前肌、股四头肌、内侧腓肠肌和股二头肌在四种舞步下的sEMG 信号的均值变化特征
        3.2.2 分析与讨论
4. 结论与建议
    4.1 女性穿不同跟高拉丁舞鞋跳舞时足底峰值压强分布特征
    4.2 女性穿不同跟高拉丁舞鞋跳舞时足底最大压力分布特征
    4.3 女性穿不同跟高拉丁舞鞋跳舞时足底冲量分布特征
    4.4 女性穿不同跟高拉丁鞋跳拉丁舞时下肢主要肌肉sEMG 信号变化特征
    4.5 拉丁舞运动中足部损伤的预防建议
    4.6 拉丁舞鞋的设计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5)正常中国成年人足底压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概述
    1.2 步态分析的基本知识
    1.3 正常人足底压力分析的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发展趋势
    1.4 影响正常人足底压力的因素
    1.5 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
        1.5.1 步态分析的临床应用
        1.5.2 足底压力分析的临床应用
        1.5.3 正常人足底压力分析的临床应用
第2章 实验研究
    2.1 实验对象
    2.2 实验条件
        2.2.1 实验场地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过程
        2.3.1 实验前的准备
        2.3.2 静态分析过程
        2.3.3 动态分析过程
    2.4 实验测试指标
        2.4.1 静态分析测试指标
        2.4.2 动态分析测试指标
        2.4.3 时间分析测试指标
        2.4.4 重心分析测试指标
    2.5 实验数据处理
        2.5.1 应用软件
        2.5.2 数据处理方法
        2.5.3 数据标准化
        2.5.4 足底压力分区方法
第3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3.1 静态足底压力分析
    3.2 动态足底压力分析
        3.2.1 平均峰值压力(AVG)和AVG百分比
        3.2.2 压力中心运动轨迹(COF)
    3.3 时间分析模块分析
    3.4 重心分析模块分析
    3.5 各因素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
        3.5.1 性别
        3.5.2 身高
        3.5.3 体重
        3.5.4 体重指数
        3.5.5 步速
        3.5.6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主要实验结论
    4.2 实验的意义
    4.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正常人足底压力分析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应用闭合撬拨复位术与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治疗的步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一般情况
    二、病例选择
        (一)、诊断标准
        (二)、骨折分类
        (三)、临床病例选择标准
    三、治疗方法
        (一)、闭合撬拔复位术(附图1)
        (二)、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附图2)
    四、疗效评定
        (一)、X 线的评价
        (二)、足部功能评价
        (三)、步态分析参数
    五、统计处理
    六、临床治疗结果
    七、结论
    八、讨论
        (一)、跟骨关节内骨折主要损伤机制
        (二)、跟骨骨折的分型
        (三)、跟骨骨折影像学诊断
        (四)、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五)、步态分析的研究意义
        (六)、关于Footscan 与D3D 系统
        (七)、足底压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八)、异常步态的临床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7)鞋压力舒适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1.2 鞋压力舒适性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1.2.1 国内外鞋压力舒适性的研究现状
        1.2.2 足底压力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论文框架
2 足部运动生物力学
    2.1 足部生理结构
    2.2 骨骼力学性能
    2.3 足部运动生物力学
    2.4 影响足底压力分布因素
3 足部三维特征指标的提取
    3.1 足部测量
        3.1.1 测量目的
        3.1.2 测量方法
        3.1.3 测量姿势
        3.1.4 测量部位
        3.1.5 测量步骤
    3.2 测量数据分析
        3.2.1 描述性分析
        3.2.2 相关分析
        3.2.3 显着性分析
    3.3 小结
4 建立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
    4.1 压力测量鞋垫
        4.1.1 选择应变片
        4.1.2 应变片类型的确定
        4.1.3 电桥测量电路
        4.1.4 压力测量鞋垫
    4.2 仪表放大器
        4.2.1 仪表放大器的结构
        4.2.2 仪表放大器的组建
        4.2.3 应变片灵敏度的确定
    4.3 数据采集设备
        4.3.1 μ-MUSYCS 的硬件介绍
        4.3.2 μ-MUSYCS 中的测试软件
    4.4 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
        4.4.1 连接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
        4.4.2 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系统精确度的确定
5 足底压力分布测量与舒适性评价
    5.1 研究方法与对象
        5.1.1 实验对象
        5.1.2 实验仪器
        5.1.3 实验方法
    5.2 足底压力分布测量结果分析
        5.2.1 足底压力测量曲线的分析
        5.2.2 足底压力分布的分析
        5.2.3 小结
    5.3 鞋压力舒适性评价
        5.3.1 评价方法
        5.3.2 评价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母外翻足底动、静态压应力图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 临床资料
2 结果
3 讨论

四、母外翻足底动、静态压应力图像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7-15岁青少年下肢形态及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研究 ——以广州市某学校为例[D]. 隋心怡. 广州体育学院, 2018(04)
  • [2]基于“裹帘”法外固定拇外翻术后截骨端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D]. 毕春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6(01)
  • [3]拇外翻足负重与非负重位下X线测量指标与跖骨头下疼痛相关性分析[D]. 龚浩.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01)
  • [4]不同跟高女式拉丁舞鞋之生物力学研究[D]. 荣明. 苏州大学, 2008(11)
  • [5]正常中国成年人足底压力分析[D]. 王明鑫. 同济大学, 2007(05)
  • [6]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应用闭合撬拨复位术与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治疗的步态分析[D]. 孙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3)
  • [7]鞋压力舒适性的研究[D]. 李慧.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 2005(11)
  • [8]足底压力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研究[J]. 王立平,李建设. 浙江体育科学, 2004(01)
  • [9]母外翻足底动、静态压应力图像分析[J]. 王军,张伟,黄耀添.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2(S1)
  • [10]足底压力分析在足部疾病中的应用[J]. 张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998(03)

标签:;  ;  ;  ;  

女性足底外翻动静压应力图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