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发现大型煤层气田(论文文献综述)
滕吉文,王玉辰,司芗,刘少华,王祎然[1](2021)在《煤炭、煤层气多元转型是中国化石能源勘探开发与供需之本》文中指出化石能源的勘探与开发对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经济腾飞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面临着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此不同类型新能源广为提出与试验非常重要。中国能源发展与研究现状表明:(1)中国能源结构为少油、缺气、富煤。而煤乃是未来清洁化石能源开发的源地;(2)煤层气在天然气能源开发与供给中的潜力巨大;(3)煤炭多元转化型能(煤转型能)和煤炭高效利用的轨迹研究说明,21世纪煤层气和煤炭多元转型能必是中国能源匹配中开发供给的主力。
米立军,朱光辉[2](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临兴—神府致密气田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突破》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晋西挠褶带一直以煤层气勘探为主,由于成藏特征认识不清,致密气勘探鲜有重大突破。2013年,中国海油大胆由煤层气勘探转向致密气勘探,通过系统总结晋西挠褶带北段致密气成藏条件及气藏特征,揭示了其选择性差异富集成藏规律,指出了有利区并获得储量发现。研究结果表明:(1)临兴—神府气田产层为石炭系本溪组、二叠系太原组、石盒子组,为典型致密砂岩气藏;(2)煤系地层是主要烃源岩,CH4平均含量为95%,不含H2S;(3)气藏埋深为1300~2200m,压力系数为0.85~1.01;(4)储层为大面积分布的三角洲砂岩和障壁沙坝砂岩,前者平均孔隙度为8.8%、渗透率为1.10mD,孔喉半径多小于1.5μm,后者平均孔隙度为7.6%、渗透率为0.59mD,孔喉半径多小于1.1μm;(5)受东部离石走滑断裂带和南部紫金山火山热活动影响,断裂发育具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特征,且南部受火山热活动影响,生烃强度高,向北逐渐降低;(6)晚侏罗世生烃后经历3期构造活动,天然气以垂向运聚成藏为主,南部临兴区块以源内、近源、远源立体成藏为主,北部神府区块以源内成藏为主,近源成藏为辅,气藏规模相对较小;(7)创新形成3套勘探关键技术,为致密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在以上认识和技术指导下,2021年中国海油在临兴—神府区块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010×108m3,随着自南向北滚动,该区域有可能再次新增千亿立方米储量。
张洪洁[3](2020)在《大牛地气田中部山西组砂体成因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文中提出本论文结合所学过的储层、测井地质学和沉积岩石学基础知识及前人研究成果,充分利用了钻探、测井及岩心观察资料,针对性的研究了大牛地气田山西组砂体沉积特征、砂体结构和砂体成因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砂体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通过对岩心相和测井相的结合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山西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辫状河沉积。以沉积微相研究为基础,对不同相控下的砂体成因进行研究可得:研究区单砂体的成因类型有2大类: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单砂体和辫状河河道单砂体;根据可容空间和沉积物供给量可将大类细分成6小类:为高能削截式箱形分流河道单砂体、低能削截式齿化箱形分流河道单砂体、完整式钟形分流河道单砂体、箱形高能心滩单砂体、齿化箱形低能心滩单砂体及钟形辫状水道单砂体。研究区复合砂体成因类型也可分为2大类: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多期分流河道叠置复合砂体和辫状河多期河道叠置复合砂体;又细分成6小类:为叠置的箱形分流河道复合砂体、叠置的钟形分流河道复合砂体及钟形+箱形分流河道复合砂体和叠置的箱形辫状河河道复合砂体、叠置的钟形辫状河河道复合砂体及钟形+箱形辫状河河道复合砂体。其中,叠置的箱形分流河道复合砂体和钟形+箱形辫状河河道复合砂体在研究区最为常见。依据测井相特征,总结出复合砂体的边界识别标志有:测井曲线形态差异、相对高程的差异、单砂体厚度的差异及河间沉积物等。结合实际生产数据,对研究区山西组砂体特征和油气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认为砂体有效厚度越大,油气的聚集能力越强;在箱形结构中气体分布均匀,钟形结构中气体易聚集在砂体的中下部,指状结构砂体多为干层;垂向上切叠型和箱形叠加型砂体气体显示最好,横向上,侧切式易形成气藏。结合不同成因类型砂体的特征,综合研究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得出,单砂体中高能削截式箱形分流河道砂体和箱形高能心滩砂体最有利于气体聚集成藏;复合成因砂体中,叠置的箱形辫状河河道复合砂体和叠置的箱形分流河道复合砂体,这也是有利于天然气聚集的位置。
殷亮亮[4](2020)在《沁水盆地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储层评价与成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广泛发育煤系地层,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当前,沁水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点是煤层气,已在盆地南部建成千亿立方米规模的大型煤层气田。致密气研究的兴起,源于近年来在多个煤层气区块的勘探开发中,在上古生界多套砂层中发现良好的气测显示,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的重视。然而,目前关于沁水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与储层物性控制因素不明确,储层成岩演化过程、致密气气层特征、成藏期次和成藏过程不清楚,限制了该区致密气的勘探。为此,本文基于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有机地球化学、气体吸附、稀有气体检测和流体包裹体等实验分析测试方法,结合岩心、测井、气测和区域地质资料,对沁水盆地下二叠统山西组砂岩储层开展精细评价和致密气成藏特征研究,明确了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储层物性主控因素以及储层成岩演化过程,定量评价了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查明了致密气的成藏过程。主要成果与创新如下:1.山西组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晶间孔和微裂缝为主,原生孔隙基本不发育。储层主要发育纳米级孔隙系统,孔隙直径主要分布于40600 nm之间,以小孔(<0.1 um)为主,其次为中孔(0.11 um),局部发育少量大孔(>1 um)。2.储层喉道直径小,孔隙结构复杂,排驱压力偏高,孔喉连通性不好,储层物性较差,为典型的致密储层。溶蚀作用可以改善储层物性,在局部形成甜点区。储层物性主要受孔隙结构和矿物组成的控制,喉道直径直接控制储层物性,而沉积作用则是控制储层物性的根本因素。3.建立了烃源岩游离气和吸附气计算模型,定量评价了烃源岩对天然气的储集能力。泥岩有较小的生烃能力和较大的储气能力,而煤岩有较大的生烃能力和较小的储气能力,两者的排气量分别为0.6×1012 m3和11.96×1012 m3,计算山西组致密气资源量为0.38×1012m3。4.山西组致密气存在2期成藏,对应的成藏时间分别为中-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储层成岩史与气体充注史研究表明,第1期成藏发生于储层致密之前,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先成藏后致密;第2期成藏发生于储层致密之后,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先致密后成藏。
麻书玮[5](2020)在《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吴堡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边缘,晋西挠褶带内,勘探面积92.97km2,初步计算致密砂岩气地质储量为76.2×108m3。近年来对吴堡地区致密气的勘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对于研究区致密砂岩气储层的物性刻画、成藏的主控因素等认识不清、研究区主要储层中气、水、干层分布的描述尚未开展,导致吴堡地区致密气的勘探工作无法取得突破。针对以上问题,论文通过研究区内测井资料整合、岩心观察、化验资料分析,结合露头剖面观察,系统认识了吴堡地区致密气成藏的地质条件。进行的主要工作有:(1)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通过测井识别地层旋回,对研究区进行精细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识别;(2)以刻画主要储层为中心,通过测井资料建立研究区储层物性计算方法,刻画储层物性分布特征;(3)对烃源岩、盖层、地层压力、构造条件,运移动力等成藏地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厘定吴堡地区致密气成藏的最主要地质因素;(4)通过建立测井解释图版,建立吴堡地区气层、气水层、含气(水)层和干层的定量判断依据,运用阿尔奇公式预测吴堡地区储层含气饱和度,并结合测井解释图版划分气、水、干层;(5)最后对储层气水分布进行预测,建立吴堡地区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模式。本论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吴堡地区盒8段和山2段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相,有利储集微相为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盒8段和山2段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孔隙,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降低95%。(2)岩心测试和测井资料拟合均显示,在所有储层中,盒8段和山2段这两段储层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其孔隙度在10%以下,地面的渗透率在1×10-3μm2以下。本次研究将储层划分为Ⅰ、Ⅱ、Ⅲ级,物性条件依次递减。初步认为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中的Ⅰ级和Ⅱ级为有效储层。盒8段储层物性优于山2段,以盒8下段物性最好,且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多以Ⅰ和Ⅱ级储层为主,山2段致密砂岩储层则以Ⅱ级为主。(3)研究区烃源岩厚度大且成熟度高;盖层封闭性好,通过剩余压力计算,上石盒子组作为直接盖层,对下伏地层有足够的封盖能力;(4)研究区地层水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钠型,是含油的良好标志,但是钠氯系数和脱硫系数表明,地层水受大气降水或地表水影响较大,地层封闭性差,存在保存条件差的成藏风险。(5)生烃增压为盒8段次生气藏中致密气聚集成藏的主要动力,当生烃压力克服盒8段毛细管力后,致密气在储层聚集成藏。(6)通过测井资料分析发现,研究区整体气水分布与构造部位高低没有直接联系,指示岩性气藏为主的成藏特征。计算表明盒8段含气性优于山2段,北部含气性优于南部。
王永臻[6](2020)在《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位于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煤系地层广泛发育。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使该套地层抬升、隆起,广大地区因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而剥蚀殆尽,仅在斜坡或早期凹陷中残存下来,成为石炭-二叠系残留盆地。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沉积后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煤成气成藏变的复杂多样,给煤成气勘探带来较大的困难,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生烃能力及成藏规律研究成为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开发决策的关键。以往研究主要是在单一学科、单一构造单元开展的,比较微观,把整个工区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宏观分析,运用煤成气成藏新理论和新思想开展综合研究,总结煤成气藏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还不够深入,对煤成气有利区预测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价模型。在对前期勘探数据和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构造演化特征研究,恢复研究区沉积古环境动态过程,并对煤系地层沉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针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开展定性和半定量评价,重点对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圈闭条件进行精细评价。通过对已发现煤成气藏分析,总结煤成气藏特点。采用烃源岩生烃期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构造背景综合判断法对研究区煤成气藏天然气充注时间和期次开展一系列研究,从而对研究区各构造单元成藏要素配置条件进行评价。基于研究区煤成气藏成藏特征及成藏要素配置条件,总结煤成气典型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并最终指出研究区内各构造单元勘探方向。在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构造单元选取典型井开展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对研究区内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类型进行划分。通过对大城地区36#煤样开展热模拟实验,测试煤系烃源岩生烃气能力,开展煤成气生气量、聚气量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气3.97万亿方,其中一次生烃气1245亿方,二次生烃气3.85万亿方,二次生烃作用明显强于一次生烃;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烃气聚集量4196.42亿方。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具备大量生气的物质基础。为更有效指导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工作,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研究区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建立了研究区有利圈闭预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最终给出相对可信的有利圈闭排序。最为有利的煤成气圈闭依次为大1井南圈闭、大参1井东圈闭和苏4东圈闭。针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煤成气圈闭级别优选尚属首次,运用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开展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区是一次学科交叉的科学探索。
余志勇[7](2020)在《临兴地区含煤地层多类型气藏统筹勘探与资源预测》文中研究指明临兴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晋西挠褶皱带北部,目前已发现致密砂岩气、煤层气以及页岩气等天然气资源。本文通过对临兴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三类天然气的成藏条件、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等进行分析,明确了三类天然气含气量分布规律、气藏特征,并从统筹勘探角度对三类天然气资源量进行预测、对统筹勘探有利区进行优选。临兴地区具有广覆式烃源岩(煤岩、泥岩),其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处于成熟至过成熟阶段,为三类气藏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气源。同时研究区内广泛发育有不同类型储集砂体、含气煤层与含气页岩,且各类储集层累计厚度较大,为三类天然气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储集条件。此外,区内砂岩、泥岩和煤层在垂向上频繁叠置,形成多套生储盖组合,有利于进行多类型天然气统筹勘探。通过对临兴地区三类气藏成藏期次、成藏演化过程研究可知,其主要成藏时期均为早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其中早白垩世是最重要的成藏期。在早白垩世,由于地温升高和局部岩浆烘烤的影响,各类烃源岩进入高成熟阶段,此时以煤岩和泥页岩为主的烃源岩开始大量生气,并且在异常高压作用下以东部紫金山岩体为中心向外运聚。晚白垩世至今地层持续抬升,三类气藏亦经历了次生演化过程,原生气藏遭到不同程度的调整、散失甚至完全破坏,同时也接受了研究区西侧远源天然气的补充,最终形成了现今天然气分布状态。临兴地区三类天然气的含量分布均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三类天然气中以煤层气含气量最高,并存在“西高东低”的分布规律;致密砂岩气次之,且存在“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规律;页岩气含气量最低,其分布规律与煤层气大致相同,但高含气中心较煤层气向西南方向偏移。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对三类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临兴地区致密砂岩气成藏主控因素为砂岩孔隙度,而煤层气与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相同,均为有机质丰度。采用面积丰度法预测了三类天然气资源量,并从统筹勘探理论角度出发计算了总资源量。三类天然气统筹前预测资源量总和为2101.98×108m3,其中致密砂岩气为886.88×108m3、煤层气为981.27× 108m3、页岩气为233.83 × 108m3;依据统筹勘探理论三类天然气预测资源量总和为2430.41 ×108m3,其中致密砂岩气为999.69×108m3、煤层气为1114.50×108m3、页岩气为316.22× 108m3。统筹勘探使三类天然气预测资源量增加了 328.16×108m3、增长15.61%,其中致密砂岩气增加了 112.81 × 108m3、增长12.72%,煤层气增加了133.23 ×108m3、增长13.58%,页岩气增加了 82.39 × 108m3、增长35.23%。总体看来,统筹勘探效果显着。根据三类天然气含量、气藏特征、采出方式异同等,优选出适用的统筹开发方式,并按照不同类型气藏组合下单采及统筹开发资源量标准,划分了单采及统筹开发有利区。研究区内致密砂岩气有利区为T25-T13-L9井区、L4-L5井区、T24-T29井区;煤层气有利区为T25-T13-L9井区、T3-T9井区、T24-T29井区以及雷家碛以南部分区域;页岩气有利区为T25-T13-L9井区、T9井区;致密砂岩气与煤层气统筹开发有利区为T25-T13-L9井区、T24-T29井区;致密砂岩气与页岩气统筹开发有利区为T25-T13-L9井区;煤层气与页岩气统筹开发有利区为T25-T13井区、T3-T9井区;三类气藏统筹开发有利区为T13-T25-L9 井区。
肖红平[8](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丰富,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第八段为该盆地主力含气层系。对二叠系山西组、盒8段沉积时期盆地沉积体系发育分布特征、优质储集层的发育分布规律认识还不十分清楚,是目前制约本区勘探部署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现代沉积学原理、层序地层学和储层地质学作为理论指导,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测井、薄片和室内分析化验等资料,结合沉积水槽模拟实验以及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微观分析手段,围绕沉积体系特征、相对优质储层成因及分布等主要内容开展研究。通过沉积相沉积环境判识,识别出冲积扇、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以及湖泊等五大类沉积体系和相应沉积相类型,认为山西组沉积早期盆地南部存在海侵作用。在综合物源分析、古地貌和古水系恢复、层序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明确了各层序的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分布,建立了SQ1~SQ4(山西组)“冲积—浅湖”和SQ5(盒8段)“冲积—漫湖”两类盆地沉积充填模式。综合分析物源、古地貌、古水系、各层序沉积体系和古地理特征,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期发育大型坳陷浅水湖盆缓坡型源—汇系统。以北部阿拉善古陆—阴山山脉和南部秦岭—陇西古陆为两大主要物源区,SQ1~SQ4发育发育西北、正北、东北、西南和正南五大“湿地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浅水三角洲—滨浅湖”源—汇系统;SQ5发育西北、正北、东北、西南和正南五大“半干旱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漫湖”源—汇系统。借助沉积物理模拟实验,认识到大型坳陷浅水湖盆大面积砂体分布的控制因素包括盆地古地型平缓水体浅、湖平面反复升降、物源供给充足、多物源系统的交汇以及分期“接力搬运”作用等;提出了“河流水道与砂坝的频繁交替”、“上游河道改道砂体入湖”、“末端河道朵体侧向迁移”等大面积砂岩连片分布的三种沉积模式。通过对研究区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特征和成岩作用研究分析,认为相对优质储层的发育受岩石相、沉积相和成岩相共同控制,相对优质储层分布于母岩岩性单一的物源体系、辫状河高能沉积相带和有利的成岩相带。
陈歌[9](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机理研究》文中指出为深化西部煤矿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矿井水疏放和水资源存储的内在联系,首次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开展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的研究,系统研究了呼吉尔特矿区母杜柴登矿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底部宝塔山砂岩与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地层的水文地质特征和补径排条件,利用MC-1井岩芯、测井资料,通过开展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试、电镜扫描、X衍射、压汞试验、渗流试验、水质检测、注水试验和压水试验等一系列的试验,定性与定量评价鄂尔多斯盆地深层目的转移存储层刘家沟组砂岩的潜力和前景。(1)系统研究了宝塔山砂岩的区域和井田范围内地质背景、岩石成分、水文地质条件和沉积条件,开展了微观分析测试,获取了其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物性特征、岩石物理力学特征和渗流规律。延安组底部宝塔山砂岩为灰白色含砾粗砂岩,表现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河道砂坝与河漫滩交互,以河道砂坝为主,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弱胶结,结构疏松,孔隙度14%48%,以粒间孔为主,孔隙发育。宝塔山砂岩的自然抗压强度为33.90MPa,吸水率为5.53%,总孔隙度为19.89%,主要孔径范围为66nm8.48μm,相对较大的纳米级至微米级孔隙较发育,具有潜力可观的存储空间。宝塔山砂岩水为强碱CO3-Na型及CO3·Cl-Na型,因补径排有限和蒸发-浓缩-结晶作用呈现强碱性。在渗流演化上,长期疏排水能够增强其渗透率,与西部弱胶结砂岩的特性相符,在微观条件下,在饱和渗流阶段,水岩强度大且渗透系数迅速降低,进入稳定渗流阶段,水岩强度弱,渗透系数稳定在2.515×10-7m/d5.649×10-6m/d。(2)三叠系下统刘家沟组地层岩性为紫色泥岩、灰白色中砂岩、灰白色和肉红色细砂岩,局部发育水平裂隙和垂直裂隙,是一套在炎热气候和强氧化环境中形成的河流-三角洲沉积建造,与上覆和尚沟组构成完整的沉积旋回。首次对刘家沟组进行了岩石学、孔喉结构特征、成岩、渗流、垂向非均质性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和细致评价,全面刻画了刘家沟组的回灌潜力。刘家沟组砂岩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量分别为40.1%和31.1%,上段石英含量低于下段,长石含量上段高于下段,整体上石英、长石、方解石构成的颗粒骨架在含量上,上段高于下段。黏土矿物含量为17.8%,以伊利石、绿蒙混层和伊蒙混层为主,其中,伊蒙混层和绿蒙混层含量占据主导地位,发育粒间孔、溶孔和微裂隙,其孔径范围分别为295.3nm19.01μm、72.09nm9.085μm和77.7nm4.86μm,以粒间孔为主。根据压汞试验,喉道中值孔径为4.44×102nm,喉道平均孔径为48.39nm,总孔隙度为7.50%,孔径<10μm的孔隙度为5.26%,有效孔隙的孔径范围为6.3312.08μm。孔隙率范围3.32%6.48%,均值5.03%,属于低孔隙致密砂岩,但从在深/浅侧向电阻率测井曲线上,其垂向裂缝发育且岩性变化明显高于其它地层,垂向非均质性强。刘家沟组共计含水层38层,合计厚度177.1m,占地层总厚度的36.1%,以粗砂岩、中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在岩石物理力学特征上,刘家沟组底部砂岩岩石强度低于上部,但各组砂岩岩石物理力学参数与埋深未呈现明显的相关性,规律不明显,垂向力学特征呈现非均质性。(3)刘家沟组原生地层水为酸性极高矿化度的Cl-Ca·Na型,受构造、沉积成岩、温度等作用和极差的补径排条件影响,岩盐、碳酸钡石、萤石处于溶解状态,且溶解潜势依次减小;重晶石、方解石、硬石膏、白云石、石膏和文石均处于沉淀状态,且沉淀潜势逐渐下降。混合水样的岩盐、碳酸钡石、萤石、石膏和硬石膏处于溶解状态,白云石、方解石、文石和重晶石均处于沉淀状态。(4)为增强回灌层刘家沟组的渗透性能,利用水力压裂拓展运移通道,既增加孔隙度,又增强裂缝的连通性。通过对砂岩压裂机理和模拟,刘家沟组地层破裂压力需大于31.5MPa,水力压裂人造裂隙易沟通原生裂隙形成地层破漏。深部砂岩在矿井水回灌过程中会受到矿井水压力、地层地应力、温度和水岩作用的影响和控制,原地应力决定天然裂隙扩展和延伸方向,矿井水压力促进诱导性裂隙扩展和延伸,温度降低形成的热胀冷缩效应仅对裂隙和颗粒的浅表面有效,水岩作用中酸碱水中和、可溶性矿物和亲水性矿物溶蚀、溶解等改变孔隙结构和孔隙度。刘家沟组地层厚层砂岩垂向裂隙发育,岩性组合面水平裂隙发育,人为主动提供矿井水回灌压力形成的诱导性裂缝会沿天然裂缝的北北东向和南北向地应力方向扩展和延伸形成主渗流通道。(5)通过先后开展自然水位恢复试验、多次注水试验,采用多种配线法对自然水位恢复试验的数据拟合,得到刘家沟组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表现为弱渗贫水含水层,渗透性和富水性均差,K值为5.31×10-6m/d6.19×10-6m/d。高压注水后,地层被压裂,渗透性和储水性能均大幅增加,K值为0.0111m/d0.0146m/d,Q稳定值为103.3m3/d,井口稳定压力6.8MPa。根据多期次的压力、流量监测,持续将高压低温矿井水进行回灌,能够共同促进地层潜在的储水能力。其中,高压能够压裂砂岩裂缝,作用最大;相对低矿化度矿井水能够溶蚀裂缝中岩盐、石膏等矿物成分,改变孔隙结构;低温矿井水吸收岩石热量使其发生微弱的热胀冷缩进而再次促进裂缝发育,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增强了深部储水层裂隙网络空间的回灌潜力。利用容积法计算可得极限储水量为131.8万m3,圆锥体数学模型估算了有效储水量为80.06104.72万m3。通过开展正常长期回灌工况的情景模拟,不同岩性含水层的渗透能力差异会导致矿井水水平扩散运移距离不同,粗砂岩内运移距离最远,井壁附近不易形成憋压,粉细砂岩内运移距离最短,井壁附近容易形成憋压。回灌初期转移存储层近区内矿井水扩散速率快、影响半径快速增大,呈现指数递增趋势,回灌中后期远区矿井水扩散速率慢、影响半径缓慢增加,呈现线性递增。(6)矿井水转移存储补充和深化了水资源存储的范畴,对西部矿区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通过开展区域和局域的地下水流场模拟、温度场和水化学场分析,确定了矿井水长期回灌后形成倒U型地下水丘和漏斗型低温区,对区域深部地下水循环产生一定的人为影响,会阻碍上游地下水迫使其绕流。大量矿井水进入深部砂岩层形成矿井水、混合水和原生地层水三类过渡区域,水质类型分别为SO4-Na型、SO4·Cl-Na型和Cl-Ca·Na型,矿井水长期回灌促使地层中富钙钠型水向富钠型转变,且矿物的溶解与沉淀一直存在,其中,岩盐、碳酸钡石、萤石、石膏、硬石膏等矿物处于溶解状态,白云石、方解石、文石和重晶石等逐渐趋向沉淀状态。该论文有图126幅,表15个,参考文献276篇。
刘硕[10](2020)在《鄂尔多斯地区致密碎屑岩油气储层地震预测研究》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是近年来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最为活跃,储、产量增长最快的盆地之一,上古生界致密碎屑岩气藏是该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自2000年榆林气田发现以来,先后发现和探明了十余个大型致密碎屑岩气田,取得了丰富的勘探开发成果。研究表明,致密碎屑岩气藏的储层砂体对天然气富集与分布的控制作用非常明显,优质高效的储层是天然气富集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因此,研究致密碎屑岩藏储层预测方法,准确把握储层的几何形态、空间展布特征及其物性和含气性的空间分布规律,对圈定有利勘探目标区、降低勘探风险、提高钻探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某区块为例,本论文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储层地质学、测井地质学、地震地层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为指导,依托钻井、录井、测井、岩心、测试、地震等各种资料,在地层层序划分、沉积相研究、地震资料目标处理和测井岩石物理分析基础上,使用高分辨率和保真度地震资料,利用模型正演、地震反演、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开展储层厚度及含气性预测和综合评价,探索了适合研究区致密碎屑岩储层预测的思路、方法和参数,准确预测了储层厚度和含气性特征,通过综合评价优选了有利的勘探部位。论文研究认为,反Q滤波可较好提高原始叠后地震资料分辨率,地震波波形分解与多子波重构技术有利于消除煤层遮挡效应;纵波阻抗和纵横波速度比分别是区分煤层与非煤层、砂岩与非砂岩的敏感岩石物理参数;结合使用叠后波阻抗反演和叠前AVO同时反演方法可有效预测储层厚度和平面展布特征;叠前AVO“亮点”、拟泊松比变化率、流体因子和叠后高频衰减等属性能定性预测储层的含气性;基于储层厚度和含气性预测成果开展的储层预测综合评价可以较好圈定出储层发育有利区。该论文有图140幅,表9个,参考文献102篇。
二、山西发现大型煤层气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发现大型煤层气田(论文提纲范文)
(1)煤炭、煤层气多元转型是中国化石能源勘探开发与供需之本(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煤炭的聚集与潜力巨大 |
1.1 中国煤炭存储、产能与消耗 |
1.2 中国的煤炭产量,产能与需求 |
1.2.1 全球视野的产区分布特征 |
1.2.2 中国煤炭产地的分布特征 |
1.2.3 中国煤炭能源的未来需求 |
1)煤炭在中国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不会改变 |
2)未来20年的煤炭需求 |
3)煤炭能源潜力巨大,向第二深度空间(800~3 000 m)要煤 |
4)中国能源中煤炭能源“永葆青春” |
5)煤炭多元转换对煤炭能源的未来设想 |
2 煤层气及化石能源存储、开发和利用 |
2.1 煤层气的存储、产气量与分布 |
2.1.1 世界煤层气大国 |
2.1.2 中国的煤层气 |
2.2 中国煤层气的潜能和反应 |
2.2.1 中国华北克拉通西部的大气田——苏里格大气田 |
2.2.2 中国80个含天然气沉积盆地的天然气类型 |
2.2.3 全球各国煤层气的存储,开采和潜力 |
3 煤炭绿色、清洁、高效与能型转换 |
3.1 发展洁净煤利用技术的重要性 |
3.1.1 发展洁净煤技术是煤炭业创新的必然途径 |
3.1.2 煤炭多联产技术是煤炭高效、洁净利用的主要发展趋势 |
3.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世界煤制油概况 |
2)中国煤制油的概况[70-75] |
3)近年发展快速 |
4)到2020年煤基替代能源路线 |
5)煤炭高效燃烧是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 |
6)煤热解技术 |
7)地面煤炭煤气化 |
3.2 煤炭液化与其在能源发展中的路线之一 |
3.2.1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 |
3.2.2 煤炭间接液化技术 |
3.2.3 中国科学院在煤炭清洁高效能源转化研究中的进展 |
3.3 煤炭地下气化、发电与其在能源发展中路线之二 |
3.3.1 煤炭地下燃烧气化在中国能源发展中乃必然选择 |
3.3.2 可行性与基础-资源保障 |
3.3.3 煤炭气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
3.3.4 已有研究成效和工程与工艺的可行性 |
3.3.5 中国实施煤炭地下气化的边界条件 |
1)资源背景 |
2)潜力分析 |
3)技术要求 |
4)地下煤田区 |
5)地下煤炭燃烧气化产出与热能与发电并举 |
6)中国地下煤炭燃烧气化与发电 |
3.4 煤系资源在发展过程中的思考 |
3.4.1 全球煤层气的资源量估计 |
3.4.2 中国煤层气分布特征 |
1)不同成煤时期的煤层气技术可采储量各异 |
2)煤炭资源分布与煤层气资源分布 |
3)可采资源量 |
4)发展态势 |
3.4.3 产能强化研究的几个方面 |
4 结论 |
4.1 煤层气作为未来主体能源,潜力巨大 |
4.2 煤炭、煤层气与其转型在中国能源配置的主力地位不会改变 |
(1)中国煤业必须“革命”方可崛起。 |
(2)创立新型煤炭资源高效利用新“链条”。 |
(2)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临兴—神府致密气田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临兴—神府气田发现及勘探历程 |
1.1 气田周边发现 |
1.2 气田早期勘探 |
1.3 气田规模勘探 |
2 气藏地质特征 |
2.1 烃源岩特征 |
2.2 断裂特征与构造演化 |
2.3 沉积演化与砂体分布 |
2.4 储层特征 |
2.5 温度、压力特征 |
3 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 |
3.1 天然气选择性差异成藏特征 |
3.2 天然气成藏模式 |
4 气藏勘探关键技术 |
4.1 测井精细评价技术 |
4.2 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 |
4.3 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及部署技术 |
5 结论 |
(3)大牛地气田中部山西组砂体成因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砂体的研究现状 |
1.2.2 砂体成因研究现状 |
1.2.3 大牛地气田砂体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沉积特征 |
2.2.1 太原组沉积特征 |
2.2.2 山西组沉积特征 |
2.2.3 下石盒子组沉积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地层特征 |
2.5 开发概况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划分依据 |
3.1.1 特殊标志层 |
3.1.2 沉积旋回特征 |
3.1.3 等厚原则 |
3.2 地层划分对比结果 |
第四章 砂体沉积相特征 |
4.1 沉积相识别标志 |
4.1.1 岩石的颜色 |
4.1.2 岩性标志 |
4.1.3 沉积构造标志 |
4.1.4 粒度概率曲线标志 |
4.1.5 测井相标志 |
4.2 沉积相类型特征 |
4.2.1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 |
4.2.2 辫状河相 |
4.3 研究区山西组沉积微相分布特征 |
4.3.1 沉积微相垂向变化 |
4.3.2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第五章 砂体结构及成因类型 |
5.1 单砂体成因类型及特征 |
5.1.1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单砂体 |
5.1.2 辫状河河道单砂体 |
5.2 复合砂体成因类型及特征 |
5.2.1 三角洲平原多期分流河道叠置复合砂体 |
5.2.2 辫状河多期河道叠置复合砂体 |
5.3 砂体叠置类型 |
5.3.1 砂体垂向叠置类型 |
5.3.2 砂体平面叠置类型 |
第六章 砂体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
6.1 气藏特征及类型 |
6.2 气层纵向分布 |
6.3 不同成因砂体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
6.3.1 砂体特征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
6.3.2 不同成因砂体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
第七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沁水盆地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储层评价与成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气的定义 |
1.2.2 致密砂岩储层评价研究现状 |
1.2.3 致密气成藏特征研究现状 |
1.2.4 沁水盆地致密气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6 主要成果认识与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认识 |
1.6.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质概述 |
2.2 构造演化 |
2.3 地层特征 |
2.3.1 区域地层发育 |
2.3.2 山西组地层对比 |
第3章 山西组沉积相展布 |
3.1 沉积背景 |
3.2 沉积相标志 |
3.2.1 岩心相标志 |
3.2.2 测井相标志 |
3.3 沉积相划分 |
3.4 沉积相特征 |
3.4.1 沉积参数平面分布 |
3.4.2 沉积相平面展布 |
第4章 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4.1 储层基本特征 |
4.1.1 岩石学特征 |
4.1.2 物性 |
4.1.3 孔隙类型 |
4.2 储层孔隙结构 |
4.2.1 高压压汞分析 |
4.2.2 孔径曲线分布 |
4.2.3 核磁共振实验 |
4.2.4 孔隙分形特征 |
4.2.5 孔隙结构影响因素 |
4.3 储层成岩演化过程 |
4.3.1 成岩作用类型 |
4.3.2 成岩作用演化序列 |
4.4 储层物性控制因素及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
4.4.1 沉积作用的影响 |
4.4.2 成岩作用的影响 |
4.4.3 孔隙结构的影响 |
4.4.4 微裂缝的影响 |
4.4.5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
第5章 烃源岩条件 |
5.1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有机质丰度 |
5.1.2 有机质类型 |
5.1.3 有机质成熟度 |
5.2 烃源岩分布 |
5.3 烃源岩生烃潜力 |
5.3.1 烃源岩生烃史 |
5.3.2 烃源岩生烃强度 |
5.4 致密气资源量估算 |
5.4.1 资源量计算方法 |
5.4.2 烃源岩储气能力评价 |
5.4.3 致密气资源量 |
5.5 致密气主力气源岩探讨 |
第6章 致密气成藏特征 |
6.1 致密气气层特征 |
6.1.1 气层的识别 |
6.1.2 气层的空间分布 |
6.2 致密气成藏期次 |
6.2.1 盆地埋藏-热演化史 |
6.2.2 流体包裹体显微特征 |
6.2.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
6.2.4 天然气充注期次及时间 |
6.3 致密气成藏过程分析 |
6.4 致密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
6.4.1 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
6.4.2 储层的控制作用 |
6.4.3 盖层的控制作用 |
6.5 致密气成藏模式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致密砂岩气勘探历程及现状 |
1.2.2 成藏模式与气藏类型研究现状 |
1.2.3 测井地质学发展现状 |
1.2.4 吴堡地区地质特征认识及勘探开发现状 |
1.2.5 吴堡地区勘探存在问题及挑战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和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构造和地层概况 |
2.1 区域沉积构造及演化 |
2.1.1 区域构造格局 |
2.1.2 区域沉积构造演化史 |
2.2 研究区地层划分及精细层序识别 |
2.2.1 区域晚古生代地层划分 |
2.2.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基本原则 |
2.2.3 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相和微相特征 |
3.1 沉积特征及微相划分 |
3.1.1 沉积相标志分析 |
3.1.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2 研究区沉积微相展布 |
3.3 主要储层砂体展布特征 |
第四章 致密储层特征和有效储层识别 |
4.1 致密储层定义 |
4.2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物性控制因素 |
4.2.1 致密储层岩石学和微观结构特征 |
4.2.2 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 |
4.2.3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 |
4.3 储层的测井特征分析 |
4.3.1 储层测井解释 |
4.3.2 储层测井参数分布特征 |
4.3.3 储层物性平面特征 |
4.4 储层分类及有效储层区域识别 |
第五章 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影响因素 |
5.1 致密气成藏的烃源岩条件 |
5.2 致密气成藏的保存条件 |
5.2.1 盖层对致密气保存的控制作用 |
5.2.2 现今构造条件对致密气富集的影响 |
5.2.3 地层水特征 |
5.3 致密气成藏的储层条件 |
第六章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气成藏机理 |
6.1 成藏期次与成岩耦合 |
6.2 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运移动力特征 |
6.3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成藏规律与致密气运移模式 |
6.3.1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成藏规律 |
6.3.2 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气运移模式 |
第七章 吴堡地区主要储层天然气分布特征和成藏模式 |
7.1 盒8段和山2段天然气分布特征 |
7.1.1 气水层识别 |
7.1.2 典型井重点储层段气水层识别 |
7.1.3 气水层分布剖面特征 |
7.1.4 气水层平面分布及其与优势储层关系 |
7.2 上古生界成藏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会议 |
作者简介 |
(6)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
2 地质特征 |
2.1 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1.3 构造单元划分 |
2.2 沉积特征 |
2.2.1 沉积环境演化 |
2.2.2 主要沉积地层 |
3 成藏条件评价 |
3.1 烃源岩评价 |
3.1.1 有机质类型 |
3.1.2 有机质丰度 |
3.1.3 成熟度 |
3.1.4 展布特征 |
3.2 储层 |
3.2.1 储层特征 |
3.2.2 储层评价 |
3.3 盖层条件 |
3.3.1 盖层特征 |
3.3.2 盖层评价 |
3.4 圈闭评价 |
3.4.1 圈闭类型 |
3.4.2 圈闭评价 |
4 成藏规律研究 |
4.1 煤成气成藏特点 |
4.2 成藏要素配置 |
4.3 成藏主控因素 |
4.4 典型成藏模式 |
4.5 勘探方向分析 |
5 煤成气资源潜力 |
5.1 埋藏史、热史模拟 |
5.1.1 模拟参数求取 |
5.1.2 模拟结果 |
5.1.3 热演化特征 |
5.2 煤成气资源量评价 |
5.2.1 生排烃模型及计算方法 |
5.2.2 生烃气量计算 |
5.2.3 排烃气量计算 |
5.3 结果讨论 |
6 有利区预测 |
6.1 研究方法 |
6.1.1 综合评价方法 |
6.1.2 评价方法选择 |
6.2 优选模型 |
6.2.1 指标体系 |
6.2.2 评价模型 |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6.3.1 评价结果 |
6.3.2 讨论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临兴地区含煤地层多类型气藏统筹勘探与资源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完成工作 |
2 成藏地质背景 |
2.1 盆地演化 |
2.2 研究区地层 |
2.3 研究区构造 |
3 成藏条件分析 |
3.1 烃源岩评价 |
3.2 储集层评价 |
3.3 盖层与生储盖组合 |
3.4 保存条件 |
4 气藏形成过程及其分布 |
4.1 气藏形成与演化过程 |
4.2 气层识别方法 |
4.3 气层评价 |
5 气藏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
5.1 致密砂岩气藏特征 |
5.2 煤层气藏特征 |
5.3 页岩气藏特征 |
5.4 主控因素分析 |
6 统筹勘探及其运用 |
6.1 统筹勘探技术与资源预测 |
6.2 统筹开发分析 |
6.3 统筹开发方式优选 |
6.4 统筹开发有利区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和项目依托 |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大型坳陷盆地沉积研究现状 |
1.2.2 层序地层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3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与趋势 |
1.2.4 沉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5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储层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研究成果 |
1.6.2 创新性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 盆地形成与演化 |
2.3 晚古生代构造沉积背景 |
2.4 上古生界地层 |
2.5 地层岩性组合及标志层 |
2.5.1 岩性组合特征与沉积古环境的关系 |
2.5.2 区域标志层特征 |
第3章 沉积相类型与沉积环境 |
3.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
3.1.1 冲积扇 |
3.1.2 辫状河 |
3.1.3 曲流河 |
3.1.4 “浅水型”辫状河三角洲 |
3.1.5 “浅水型”曲流河三角洲 |
3.1.6 湖泊 |
3.2 山西期海侵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第4章 沉积体系分布与源—汇系统 |
4.1 物源分析 |
4.1.1 盆缘露头及周缘基岩特征 |
4.1.2 砾岩类型及分布特征 |
4.1.3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分析 |
4.1.4 重矿物特征物源分析 |
4.1.5 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分析 |
4.2 古水系的流向与展布特征 |
4.2.1 古水流向测定与分析 |
4.2.2 古地貌对古水系展布的控制作用 |
4.3 层序地层划分对比 |
4.3.1 层序界面识别方法 |
4.3.2 山西组—盒8段层序界面识别 |
4.3.3 层序划分对比 |
4.4 SQ1—SQ4沉积相分布 |
4.4.1 连井沉积相分析 |
4.4.2 SQ1—SQ4沉积体系分布特征 |
4.5 SQ5沉积相分布 |
4.6 盆地沉积充填模式 |
4.7 古地理演化与源—汇系统 |
第5章 水槽沉积模拟实验研究 |
5.1 实验内容及设计 |
5.1.1 实验内容 |
5.1.2 实验方案设计 |
5.2 实验过程 |
5.2.1 SQ1沉积模拟 |
5.2.2 SQ2沉积模拟 |
5.2.3 SQ3沉积模拟 |
5.2.4 SQ4沉积模拟 |
5.2.5 SQ5沉积模拟 |
5.3 实验结果 |
5.3.1 横剖面切片分析 |
5.3.2 纵剖面切片分析 |
5.4 实验认识 |
5.4.1 大面积砂体发育分布控制因素 |
5.4.2 大面积砂岩连片沉积模式 |
第6章 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 |
6.1 储层特征 |
6.1.1 岩石学特征 |
6.1.2 砂岩储集特征 |
6.1.3 优质储层的定义及类型特征 |
6.2 优质储层控制因素 |
6.2.1 物源区母岩岩性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
6.2.2 沉积相和水动力条件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
6.2.3 成岩作用对优质储层的影响 |
6.3 成岩相研究 |
6.3.1 成岩作用强度定量分析 |
6.3.2 成岩相划分 |
6.4 储层评价及有利储层分布规律 |
6.4.1 储层综合评价 |
6.4.2 相对优质储层分布规律 |
第7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下水回灌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水力压裂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水文地质 |
2.1 区域地下水系统 |
2.2 区域补径排条件 |
2.3 母杜柴登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2.4 矿井水 |
2.5 本章小结 |
3 宝塔山砂岩与刘家沟组地层特征 |
3.1 宝塔山砂岩区域宏观特征 |
3.2 刘家沟组地层区域特征 |
3.3 MC-1井宝塔山砂岩微观特征 |
3.4 MC-1井刘家沟组砂岩微观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宝塔山砂岩水与刘家沟组砂岩水水质特征 |
4.1 宝塔山砂岩水 |
4.2 刘家沟组砂岩水 |
4.3 本章小结 |
5 刘家沟组低孔低渗砂岩水力压裂增透技术机理 |
5.1 水力压裂增透技术概述 |
5.2 水力压裂增透过程分析 |
5.3 砂岩水力压裂增透微细观结构破坏演化 |
5.4 砂岩水力压裂增透过程渗透率变化和评估 |
5.5 砂岩水力压裂增透效果 |
5.6 储水层天然裂缝与高压矿井水回灌诱导裂缝 |
5.7 本章小结 |
6 高矿化度矿井水深层转移存储潜力 |
6.1 转移存储成井技术要求 |
6.2 MC-1井水位恢复 |
6.3 MC-1孔注水试验 |
6.4 矿井水转移存储潜力 |
6.5 矿井水转移存储数值模拟 |
6.6 本章小结 |
7 矿井水转移存储的环境影响分析 |
7.1 矿井水转移存储地下水流场时空演化 |
7.2 矿井水转移存储过程温度演化 |
7.3 矿井水转移存储区域水化学时空演化 |
7.4 矿井水转移存储对水资源存储的意义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和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鄂尔多斯地区致密碎屑岩油气储层地震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2 区域地质背景与地层沉积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层层序划分与对比 |
2.3 沉积相分析 |
3 地震资料目标处理 |
3.1 目标处理的必要性 |
3.2 提高分辨率处理 |
3.3 去煤层效应处理 |
4 储层地震预测 |
4.1 测井岩石物理分析 |
4.2 地震反演与储层厚度预测 |
4.3 属性分析与储层含气性预测 |
4.4 储层预测综合评价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山西发现大型煤层气田(论文参考文献)
- [1]煤炭、煤层气多元转型是中国化石能源勘探开发与供需之本[J]. 滕吉文,王玉辰,司芗,刘少华,王祎然.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1(22)
- [2]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临兴—神府致密气田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突破[J]. 米立军,朱光辉. 中国石油勘探, 2021(03)
- [3]大牛地气田中部山西组砂体成因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D]. 张洪洁.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4]沁水盆地山西组致密砂岩气储层评价与成藏研究[D]. 殷亮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吴堡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地质条件研究[D]. 麻书玮. 西北大学, 2020(01)
- [6]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D]. 王永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临兴地区含煤地层多类型气藏统筹勘探与资源预测[D]. 余志勇.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鄂尔多斯盆地山西组—盒8段沉积体系与有利储层研究[D]. 肖红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9]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矿井水深部转移存储机理研究[D]. 陈歌.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10]鄂尔多斯地区致密碎屑岩油气储层地震预测研究[D]. 刘硕.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