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爱:《爱系一线》

穿越时空的爱:《爱系一线》

一、穿越时空的爱恋:《情牵一线》(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静[1](2020)在《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婧[2](2017)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春电影作为中国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电影类型之一,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青春电影相对稳定的类型范式。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影产业的不断演进,青春电影也逐渐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青春自省发展为以“青春怀旧”为叙事情怀,杂糅进爱情、都市、浪漫、喜剧、犯罪等元素的多元化电影类型。青春电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并透过私人化的“青春”这一历时性过程透视中国现代社会宏大的历史背景,将历史微缩于个人记忆中,创作出带有中国特色的青春电影。本文以青春电影为研究主体,梳理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探讨青春电影在类型生产、类型叙事方面的特征,并进而从美学、文化角度解读青春电影的内涵与主旨,剖析青春电影的历史与现状,探讨青春电影这一电影类型形成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青春电影,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引发了研究者对其类型形成的探索。青春电影主要指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精神困惑、生理及心理变化,以及青春主体在爱情、亲情、友情方面的情感经历,围绕其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世界青春电影自电影产生之初发轫,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显着的类型特征:从青春影像的崛起到冷遇沉寂后的勃发,从个人化的经验投射到多元化的创作转向,经过百年的发展成为世界部分国家与地区的重要电影类型。华语青春电影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经历了理想主义青春时代后,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走向成熟,并在二十一世纪后出现类型的转向,逐渐由小众化、自传式的青春记录走向大众化、商业娱乐化的青春狂欢。虽然青春元素在华语电影中早已有之,但以青春题材和故事作为主体叙事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过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华语青春电影在类型叙事上形成了稳定的特征,在叙事母题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中以青春主体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之间的冲突展现其在成长时期对爱与性的困惑;同时,对成人世界的向往与逃避使青春主体形成了既渴望成长获得成人资格又拒绝成长惧怕长大的内心迷茫;青春电影中也通过暴力与死亡展现青春世界的残酷与无序,在母题表达上表现出犹疑与矛盾的特征。在人物塑造方面,华语青春电影以青春主体、长者形象、“过客”形象三个群体构设人物图谱,青春主体的叛逆、迷茫与边缘化往往由“不在场”的母亲与“不称职”的父亲造成,家庭的破碎造成成长的歧路。教练、明星甚至偶遇的陌生人都可能成为青春主体的精神导师,引领青春主体走向成长。在影像叙事方面,以现实记录影像、残酷青春影像、浪漫怀旧影像、清新明丽影像演绎不同风格的青春电影,将青春世界以多重视角呈现于观众;在叙事结构方面,华语青春电影往往一反经典好莱坞叙事方式,运用反经典叙事、旅程式叙事、散文式叙事和回忆叙事的方式讲述青春故事,以呈现出青春里复杂而敏感的情感维度。华语青春电影通过空间生产建构地域文化身份,青春主体的家庭空间是破碎与复杂的,家庭的残缺与破败、父母亲人的缺席与出走透视出独特的时代症候;而校园空间往往意味着规则与束缚,成为青春主体企图逃离与越轨的场域;相对而言,公共空间恰成为其活动与生活的主场,尽管放纵与游荡其中的青春主体仍感到迷茫,无法得到最终的救赎;村镇与都市是青春主体主要的生存空间,逐渐世俗化的乡村已不再具有曾经的诗意,落后与破败成为青春主体的禁锢空间,都市与城镇的现代化使青春主体迷失其中,成为堕落与放纵的乐园。除此之外,火车、游轮、高楼、四合院成为地域文化身份的符码,以青春世界的镜中之像管窥自我的地域文化身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至今,青春电影经历了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美学追求。以青春为入口透视现实图景,以现实主义立场运用写实主义美学观念书写青春,青春故事背后演绎出的是对现实的强烈观照;同时,以青春为镜像通过青春主体的漂泊与“异化”表现出现代主义中对存在与价值的强烈追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青春电影,同样以青春的名义阐释了新时代青春消费主义的特征,并在影片中呈现出拼贴、碎片化、复制性以及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青春”不仅仅是人生中独特的成长阶段,同时,以青春为契机,表现出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对自我价值的追寻与叩问。随着时代的更迭,青春电影演绎出不同的美学色彩与思想内涵。作为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青春电影必然带有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然而,华语青春电影为西方文化理论中的青年亚文化找到了本土化的表达路径,青春电影本身成为表达越轨者思想的有力武器,成为青年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阵地,尽管结果无可避免地被强大的消费文化收编,但以影像维度表达青年文化的表征,仍将居于边缘地位的青年亚文化拉入到大众视野,完成了对青年文化的本土化表述。同时,女性亚文化也在青春电影中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呈现,关注青春时期女性自我的发现与建构,阐释青春女性在情感的坚守中完成心理与生理上的双重蜕变。华语青春电影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意蕴、文化属性与电影类型特征,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在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中,如何保持受众对其的新鲜度与认同感,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如何在情感维度上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将成为华语青春电影未来将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青春电影深入而细致的研究,解读了青春电影类型形成的规律及其美学、文化属性。青春世界的绚烂与丰富,青春在每个人成长中的独特性决定了青春电影必将作为华语地区重要的电影类型持续发展下去,继续讲述不同时代的青春记忆。

王翼莉[3](2014)在《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穿越剧》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起,大众文化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迅速占领了市场,大众文化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文化审美观念,一种新的文化格局逐渐形成。与此同时,影视剧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之下,逐渐摆脱了以“教育为主”的功用,开始朝着娱乐化、商品化、世俗化的方向发展。90年代末新世纪初,《戏说乾隆》、《宰相刘罗锅》、《还珠格格》、神话剧《春光灿烂猪八戒》、情景喜剧《武林外传》等戏说剧的出现直接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电视剧的审美期待。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发展,一种新的电视剧样式——穿越剧在经过几年摸爬滚打的探索期之后,在2011年如大潮一般地席卷了影视剧的市场,开始在电视剧大家庭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旨在探究中国穿越剧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呈现出的种种特点,并探索穿越剧的出现以及在近年来的热播所呈现的现实价值,最后指出中国穿越剧的发展困境并对其作出展望。另外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指涉的中国穿越剧,包含中国大陆穿越剧,以及部分港台穿越剧,但以大陆穿越剧为主。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简单阐述中国穿越剧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其次对目前学术界在中国穿越剧问题上的研究现状做出综述;最后指出文章的价值意义所在。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穿越剧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中国穿越剧的兴起,主要阐述中国穿越剧兴起的文化语境,并为“中国式穿越剧”做出界定;第二节,中国穿越剧的发展概貌,对近二十年中国穿越剧的发展历程做一个详细的梳理。第二章,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穿越剧的特征分析,分为三节。第一节着力探讨中国穿越剧的叙事策略,主要从情节、人物、时空、类型元素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二节阐述中国穿越剧的影像风格,从穿越剧的喜剧元素、明星策略以及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三章,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穿越剧的价值探析,主要从娱乐价值和商业价值两方面展开论述。第四章,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穿越剧发展的困境及展望。第一节,中国穿越剧之“伤”,主要从中国穿越剧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形式两方面来论述;第二节,中国穿越剧发展之展望,指出中国穿越剧的发展应朝向三个方面,一是创作者大开思维之门,拓宽穿越剧的题材,突破旧有的剧情模式,挖掘出新的亮点;二是作品创作需权衡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平衡关系,为展现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做出努力;三是作品要有一定的主题内涵,体现一种正确的价值观。纵观中国穿越剧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中国穿越剧在近年来的井喷式发展,是大众文化的影响力呈现在电视剧领域一个的力证。但是中国穿越剧在获得高收视率的同时,其本身暴露出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中国穿越剧必须在作品质量上下足功夫,克服自身弊端,做精、做好,不仅好看,还有正面的价值意义,才能作为一种新的电视剧样式获得长远的发展。

孙元龙[4](2014)在《中国穿越类影视剧的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在影视剧中常常表现为不同时空的交错表达。我国的穿越类影视剧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便迅速出现创作数量上的“井喷”,但也因为争先恐后的大量创作出现了一些不成熟的作品而备受质疑。穿越类影视剧作为一种影视剧创作类型,不能因短时期内个别的不成熟作品而抹杀它的全部艺术魅力。本文将采用个案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穿越类影视剧的意义和价值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将在总体把握中西方穿越类影视剧的历史发展和当今现状的基础之上,从“穿越”这一影视艺术的艺术审美、社会意义和商业价值等多角度对其当代价值进行深入系统的开掘。除此之外,还将在分析优秀的穿越类影视剧创作个案的基础上,为我国的穿越类影视剧探索一个今后努力的方向。穿越类影视剧中所使用的创作方法是一种古已有之的“造境”的创作方法,这种方法在当今大放异彩,以浪漫主义色彩冲击了我国写实主义在影视剧中的统治地位,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穿越类影视剧充满奇思妙想故事建构可以使人的集体心理得到宣泄和抚慰;而具有政治属性、文化属性的艺术作品同样具有商品属性,穿越类影视剧受到40岁以下的女性群体欢迎,消费潜力大,穿越类影视剧的商业价值高。穿越类影视剧是我国一个不可或缺的影视剧类型,若能够在内涵、深度、情感和理性穿越等方面加以提升,定能迎来更光明的发展前景。

申薇[5](2013)在《大陆穿越剧多维度叙事阐释与受众分析 ——以《神话》、《宫》、《步步惊心》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穿越题材电视剧是电视剧各类题材百花争艳下开出的一朵另类旁枝,在电视剧市场广泛竞争下以一种交融杂糅的气质散发出独特的芬芳。其作为新兴的电视剧表现题材,在近年来掀起了一股收拾热潮,备受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研究穿越题材电视剧的叙事内容及其结构特性,能充实穿越剧题材的特征构建。而对穿越剧受众构成、受众观看需求的分析,能更客观的评定穿越剧对受众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对穿越这一题材的发展创新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口碑良好、影响广泛、网络传播及高收视率等因素在众多大陆穿越剧中筛选出三部电视剧:《神话》、《宫—锁心玉》、《步步惊心》作为研究样本,以电视剧叙事学分析手法为主,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叙事话语、叙事情节、叙事美学等方面分析。从话语、情节两大叙事手法出发,细致分析穿越剧的叙事风格特色,并对时间、空间这两个维度出发研究穿越剧的特殊表现场景。在时间和空间的交汇杂糅中完成新型叙事空间的构建。此外也对穿越剧众多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从文化、历史、编剧、营销、音乐等方面全面的对其进行解读。另外,结合网络调查问卷调查穿越剧的盛行对受众的影响。基于调查问卷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穿越剧在我国受众群体的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穿越剧受众的收视动机,了解受众观看穿越剧的需求表现,同时寻找受众对穿越剧反馈的能动性影响,为穿越剧未来类型化发展提出建议。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穿越剧题材研究涉及的理论学科作以简要阐释。第二章是穿越题材电视剧身份的厘定和其发展现状。第三章从电视剧叙事角度出发,分别从穿越剧叙事话语、情节和文化相关三个方面细致的解读样本电视剧的特点,力图完成穿越剧共性模式构建。第四章以问卷调查方式搜集数据,分析穿越剧受众的群体构成特征。并对其观看穿越剧的需求做以分类论述,从受众需求方面抽离出主要因素反作用于穿越剧,探寻适合穿越剧发展的道路。

朱培培[6](2013)在《中美时空旅行电影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现实生活带来的各方面压力,以及人们试图挣脱时间和空间束缚的内在愿望,激发了人们对“时空旅行”的科学探索和文学上的相应创作,而后时空旅行电影的出现无疑使人们实现了一次视觉与心理上的享受。早从60年代起,美国就开始创作相关题材电影作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时空旅行电影走过了最繁盛时期,虽然如今已非流行题材,但留下的不朽佳作仍会让人叹为观止。相比,早在中国古代的一些志怪小说和文化典籍中就曾涉及“时空旅行“的表述,而现下国内流行的“穿越之风”,更是把人们带入了一场“时空旅行”的娱乐狂欢,时空旅行题材电影作品也大量出现。中国电影能否在此题材下有所成就,首先需要对它有个清醒认识,而在中美时空旅行电影的相互对比研究下,发现自身优势和不足对中国时空旅行题材电影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对比性的研究,本着描述、解释、并置、比较的研究原则,正文第一部分首先对时空旅行电影做定义表述,追溯时空旅行的源流并结合历史上着名科学家的理论、思想和论作进行概括,做出一个理性的概念界定,在此基础上描述所比较双方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是对中美两国时空旅行电影相似性进行比较研究。这部分分别从电影的产生、文化特点及其文化价值评判着手谈起。当然作为同一题材电影,两者的相似之处不言而喻。除了科学元素外,在文化超脱于现实而又服务于现实的当下,人们将自我的内心冲动和欲望放之大胆地表露无遗,人们进入“享乐主义文化”时代,而享乐主义与消费通常有着紧密的联系,消费又促进对商业利益的不断追求。于是一些平面化,无深度价值的娱乐产物更为不断滋生。电影逐渐远离纪实风格,越来越借助于高科技手段满足人们的种种幻象,实现理想化的移情。时空旅行电影就有在这个特定环境下的相应特征及价值。第三部分主要讲述两者不同之处,主要从电影表述的一些偏重上和文化本质属性两方面着笔。纵然在大众需求下导致了时空旅行电影的生成,但由于两国社会环境的不同,差异性还是很突出的。除了在理论依据、意识形态、选材类型上的差异外,很明显的就是美国时空旅行题材作品续集、系列化现象严重。这种为增殖资本的目的而制作的电影批量生产,把人们带入了文化工业这个误区。在文化工业制约下,制作方过度追求商业利润而制作的标准化文化产品,导致受众主体性的失落,以及对资本主义反抗的化解。相比中国时空旅行电影虽然也带有商业元素的色彩,但大多数还是走温情路线,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要求。感性有余,理性不足,正是中国时空旅行电影的总体特征,也成为其进行大制作道路上的绊脚石。论文最后,在多种对比下,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所以在之后的发展中,要想做出高质量,高水准的时空旅行影片,还需要认清其现实存在问题,结合国情,摒弃媚俗,在融资、元素渗入和国际交流上有所创新。

王璨[7](2011)在《论大众文化中的“时空穿越”现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时空穿越”相关的各类大众文艺作品,在当前社会中极度繁盛,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会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在电影、电视、流行小说乃至流行音乐之中,总会见到与“时空穿越”相关的文本。与“时空穿越”相关的文艺作品可以被分别归入各种类型。同时,在与“时空穿越”相关的文艺作品之中,“时空穿越”只是一个引起整个故事的媒介,而非文本主题本身。但是,“时空穿越”在多种文艺形式之中频频出现,利用“时空穿越”为基础来构成文本主体的情况也非常多见。因此,正确认识“时空穿越”就成为了一项具有挑战意义的工作。本文主要观点如下:首先对“时空穿越”进行定义,但“时空穿越”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意义,并且直至今日,“时空穿越”仍在蓬勃发展,所以对“时空穿越”的定义不能以固定的姿态做出盖棺论定式的结论,而应分成几个层次并结合“时空穿越”发展进程中的背景意义做出判断。单纯从字面意义上看“时空穿越”的定义,就是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改变来做出解释。然后看“时空穿越”的渊源,也就是在古代神话传说和文学典籍之中提到过的有关“时空穿越”的内容。最后是“时空穿越”在当代的新发展,总结各种在发展进程中新出现的现象。其次,“时空穿越”现象发展的新阶段与大众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和壮大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并且可以看出“时空穿越”在新阶段的发展中有很深的大众文化的烙印。文化工业生产方式是时空穿越文艺作品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大众传播媒介则在时空穿越类文艺作品的大范围传播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使“时空穿越”现象的影响日益扩大和深入。最后,新时期的时空穿越类文艺作品的审美取向越来越偏向世俗生活,娱乐化和消遣性的趋势日益明显。再次,认识到“时空穿越”现象受到大众文化的深刻影响之后,通过对各类具体的文艺作品的梳理和分析,总结一下具有大众文化意义的“时空穿越”的本质特征。“时空穿越”现象因其人物设定的特殊性所以特别能迎合受众的“自居”心理,并以此来满足受众内心的各种欲望。“时空穿越”现象越来越作用于人的视听等感官,致力于带给受众感官愉悦。“时空穿越”现象的特殊性使得各类时空穿越类文艺作品主要用拼贴的手法来构成文本。最后,“时空穿越”之所以被称为一种现象,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意义。“时空穿越”的娱乐化特征是视觉文化的深刻影响。而消费文化在“时空穿越”中起着深刻的作用。“时空穿越”现象中有多种文化元素的交汇,并由此呈现出特殊的文化景观。因此最后要对“时空穿越”进行反思,分析它的文化价值和各种隐忧。

王国平[8](2007)在《只有“技”没有了“艺”——《不能说的秘密》》文中认为本片充满了"技"的要素,而缺乏"艺"的表达。当周杰伦说他要执导电影时,我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有志气;当在电影院看到他的这部"呕心沥血"之作时,我感觉在导演这个领域,他还是稚气未脱。

杨晓林[9](2005)在《叛逆与困惑 ——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新生代导演以叛逆的姿态登上中国影坛,表现出与中国传统电影截然不同的特征。他们主要接受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新好莱坞和非理性现代主义等电影的影响,他们的电影观念与中国的主流电影和商业电影观念拉开了距离,在主题上表现出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的特征,在形式上具有后现代电影的一些特征。其中的困惑人生电影、叛逆人生电影和贫困人生电影等在国外电影节上获得殊荣,但在国内,由于审查及观众的不理解,受到冷落。在90年代后期,新生代导演回归传统,皈依主流,以其创作的亮丽人生电影,获得广泛好评。 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导论先对中国新生代电影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评论,然后探讨了建立比较电影研究的可行性,最后确认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的对象。第一章介绍新生代电影对西方电影的接受情况,阐述了新生代导演与西方电影的渊源关系,介绍了新生代电影的发展概况。第二章论述新生代电影接受西方电影的影响所形成的三个艺术特征:表现边缘人生的黑色电影风格;反思与批判社会人生,突出人性的复杂性;倡导纪实的美学表达方式。最后,论述了新生代电影与好莱坞家庭伦理片的主题趋同问题。第三章分析了新生代电影接受西方电影的原因,认为相似的政治经济背景,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以及电影发展状况方面的原因决定了新生代电影对西方艺术电影的接受。第四章论述新生代电影与西方电影的差异,主要有三点:新生代电影表现出了中国90年代的特定时代色彩,表现出对民族电影根性的皈依,表现出“大团圆”式的“和”与西方电影悲剧性的“分”的差异。第五章阐述新生代电影的电影史意义,认为新生代电影背离了第五代电影的主题,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开拓性的贡献。 本文的结论是:一、新生代电影关注中国当下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大胆表现转型期社会的阴暗面,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对底层的这种人文关怀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是罕见的。二、新生代电影表现出对审美现代性问题的深刻思考,为民族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更多哲学思辨的内容,使中国电影由关心民族解放、国家振兴、个性解放、文化复兴转向对人类文明的反思,具有终极关怀的意义。三、从比较视域来看,它短短十五年的创作几乎涵盖了西方百年电影史上的大多数主题,成功地借鉴和运用了西方电影的表现形式,使中国电影具有了真正的世界性品格。

耿旭红[10](2004)在《穿越时空的爱恋:《情牵一线》》文中研究指明

二、穿越时空的爱恋:《情牵一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穿越时空的爱恋:《情牵一线》(论文提纲范文)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论文研究价值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主要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概念界定
        1、作为一种电影类型的青春电影
        2、青春电影与青年电影
        3、青春电影与励志电影
        4、青春电影与成长电影
        5、青春电影概念辨析
第一章 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世界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青春电影的发轫:青春影像的崛起(1900——1933)
        二、青春电影的回归:冷遇沉寂后的勃发(1934——1970)
        三、青春电影的发展:个人化经验的投射(1971-1990)
        四、青春电影的成熟:多元表述的转向(1990至今)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生产
        一、类型萌芽:历史洪流下的青春表述(1930年代——1940年代)
        二、类型发展:理想主义青春时代(1950年代——1980年代)
        三、类型成熟(1990年代):困惑与反抗
        四、类型转向(21世纪后):怀旧与狂欢
第二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叙事母题
        一、混乱的爱与迷失的性
        二、渴求成长与拒绝成长
        三、青春暴力与死亡仪式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
        一、青春成长中的主体形象
        二、青春世界中的长者形象
        三、青春成长路上的“过客”群像
    第三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影像叙事
        一、青春中的现实记录式影像
        二、暴力下的残酷青春影像
        三、创伤里的浪漫怀旧影像
        四、青葱岁月里的“小清新”
    第四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类型叙事模式
        一、华语青春的反经典叙事模式
        二、成长中的旅程式叙事模式
        三、淡化离合的散文式叙事
        四、多视角下的回忆叙事
第三章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及地域文化身份
    第一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空间生产
        一、家庭空间——残缺与出走
        二、校园空间——压抑与越轨
        三、公共空间——游荡与流浪
        四、生存空间——村镇与都市
    第二节 华语青春电影的地域文化身份建构
        一、个人化青春记忆的景观意象
        二、群体性青春怀旧的镜中之像
第四章 时代青春的美学追求及自我价值追寻
    第一节 以青春为入口的现实主义观照
        一、青春背后的现实图景
        二、写实主义美学观念的青春书写
    第二节 以青春为镜像的现代主义追求
        一、青春的漂泊与“异化”
        二、对存在与价值的追寻
    第三节 以青春为名义的后现代主义阐释
        一、新时代的青春消费主义
        二、记忆拼贴与碎片化解构
        三、复制青春与青春复制
        四、对权威与意义的消解
第五章 华语青春电影中的亚文化表达
    第一节 青年亚文化的本土化视野
        一、华语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
        二、讲述的权力背后——越轨者的思想
        三、影像维度的背后——抵抗仪式与“自恋式”表演
    第二节 女性文化的青春再现
        一、多元化的青春女性影像
        二、青春里女性的自我发现与建构
        三、成长中女性情感的坚守与蜕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3)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穿越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穿越剧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穿越剧的兴起
        一、 大众文化语境
        二、 何谓“中国式穿越剧”
    第二节 中国穿越剧发展概貌
        一、 中国穿越剧的萌芽期
        二、 中国穿越剧的探索期
        三、 中国穿越剧创作的兴盛期
第二章 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穿越剧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中国穿越剧的叙事策略
        一、 “失意者”到“得意者”的身份转换
        二、 “英雄梦”与“灰姑娘梦”的情节设置
        三、 叙事时空的多重建构
        四、 类型元素的杂糅并置
    第二节 中国穿越剧的影像风格
        一、 “陌生化”效果营造喜剧风格
        二、 数字技术创造“影像奇观”
        三、 偶像明星打造视觉盛宴
第三章 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穿越剧的价值探析
    第一节 娱乐价值探析
    第二节 商业价值探析
第四章 大众文化语境下中国穿越剧的发展困境及展望
    第一节 中国穿越剧之“伤”
        一、 思想内涵的贫乏
        二、 艺术形式的局限
    第二节 中国穿越剧发展之展望
        一、 对时空题材的深化与拓宽
        二、 对历史、民族文化的彰显
        三、 对正面价值观的树立与弘扬
结语
附录 1:近二十年中国穿越剧作品表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中国穿越类影视剧的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穿越类影视剧创作的历史源流
    (一) 西方探源:科幻题材中的穿越元素
    (二) 香港尝试:香港电影中的穿越元素
    (三) 大陆兴起:穿越题材影视剧的建立
二、 穿越类影视剧创作的当代质疑
    (一) 天马行空游戏历史真实
    (二) 跟风混战终落昙花一现
三、 穿越类影视剧创作的当代价值
    (一) 穿越类影视剧的审美价值
    (二) 穿越类影视剧的社会意义
    (三) 穿越类影视剧的商业价值
四、 穿越类影视剧创作的发展路径
    (一) 用内涵“穿越”华丽的“封面”
    (二) 用理性“穿越”创新的束缚
    (三) 用情感“穿越”人性的本真
    (四) 用深度“穿越”国界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大陆穿越剧多维度叙事阐释与受众分析 ——以《神话》、《宫》、《步步惊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背景及意义阐释
        1.1.1 穿越电视剧的研究背景
        1.1.2 穿越电视剧的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1.2.1 穿越剧的文化研究概述
        1.2.2 电视剧叙事学研究概述
        1.2.3 大众传播效果“使用与满足”理论
        1.2.4 相对论——“穿越时空”理论依据
    1.3 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内容
    1.4 课题的可行性及创新性
        1.4.1 课题的可行性
        1.4.2 课题的创新性
第二章 穿越电视剧的身份探究及发展现状概述
    2.1 穿越剧的身份厘定
        2.1.1 穿越剧的概念界定
        2.1.2 穿越剧产生缘起
    2.2 我国穿越电视剧发展现状
        2.2.1 大陆
        2.2.2 港台
第三章 穿越题材电视剧的内容分析——以《神话》、《宫》、《步步惊心》为例
    3.1 样本选取依据
        3.1.1 基本剧情概要以及收视率来源
        3.1.2 样本选取合理性依据
    3.2 穿越电视剧叙事内容之话语分析
        3.2.1 叙述方位探析:同源叙述和多重视角的转换
        3.2.2 穿越电视剧叙事时间维度分析
        3.2.3 穿越电视剧叙事空间维度分析
    3.3 穿越电视剧叙事内容之情节分析
        3.3.1 穿越剧绝对情节强度分析
        3.3.2 强情节叙事的优越性体现
    3.4 穿越电视剧叙事内容之文化审美分析
        3.4.1 跳脱历史束缚:解构重建经典人物
        3.4.2 传承杂糅文化:古与今思想大碰撞
        3.4.3 市场化高效生产:低投入,高产出
        3.4.4 大打“明星牌”:引领舆论导向
        3.4.5 似曾相识燕归来:各异剧本的相近性
        3.4.6 时尚与古典交融,造型彰显人物性格
        3.4.7 余音绕梁不绝耳:不可忽视的音乐传唱
    3.5 穿越电视剧剧盛行的内容共性
        3.5.1 叙事情节设置共性
        3.5.2 人物设置
第四章 穿越电视剧热潮下受众调查与分析
    4.1 穿越题材电视剧的传播主体与接受者
        4.1.1 传播主体
        4.1.2 接受者
    4.2 受众人口特征分析
        4.2.1 受众类型
        4.2.2 年龄性别分布
        4.2.3 受教育程度
        4.2.4 职业分布
    4.3 穿越题材电视剧的接受方式
        4.3.1 电视剧接受渠道
        4.3.2 观看动机
    4.4 穿越题材电视剧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4.4.1 认识和学习的需要
        4.4.2 体验和娱乐需求
        4.4.3 现实社会的逃避
        4.4.4 交流和社会认同
    4.5 受众和穿越剧的相互影响与反馈
        4.5.1 穿越剧对受众的积极影响
        4.5.2 穿越剧对受众的消极影响
        4.5.3 穿越剧受众反馈与完善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1:关于“穿越题材电视剧”的受众调查
附录2:中国穿越剧(电影/电视剧)作品一览表

(6)中美时空旅行电影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
第2章 中美时空旅行电影的概况
    2.1 时空旅行电影的界定
        2.1.1 时空旅行电影的定义
        2.1.2 时空旅行电影的种类
    2.2 中美时空旅行电影的发展概况
        2.2.1 美国时空旅行电影的发展历程
        2.2.2 中国时空旅行电影的兴起与发展现状
第3章 中美时空旅行电影的共通之处
    3.1 时空旅行电影的生成动因
        3.1.1 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与受众移情
        3.1.2 科学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3.2 时空旅行电影的后现代性特点
        3.2.1 仿象
        3.2.2 拼贴
        3.2.3 游戏性
    3.3 时空旅行电影的文化评判
        3.3.1 大众消费的“快餐文化”
        3.3.2 文本上的平面化
        3.3.3 商品经济建构下的“伪个性”
第4章 中美时空旅行电影的差异
    4.1 电影表述偏重上的差异
        4.1.1 美国注重科学理论,中国注重志怪观念
        4.1.2 美国偏向未来意识,中国偏向怀旧意识
        4.1.3 美国钟爱科幻类型,中国钟爱宣扬爱情
    4.2 电影本土文化属性上的差异
        4.2.1 美国时空旅行电影的文化工业属性
        4.2.2 中国时空旅行电影中文化的保守性
第5章 创新吸收:中国时空旅行电影的发展之路
    5.1 中国时空旅行电影发展存在问题
    5.2 中国时空旅行电影的发展道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论大众文化中的“时空穿越”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时空穿越”现象的缘起与变革
    第一节 何谓“时空穿越”
    第二节 “时空穿越”现象溯源
    第三节 “时空穿越”现状分析
第二章 “时空穿越”现象的大众文化背景
    第一节 工业化的生产模式
    第二节 媒介化的传播方式
    第三节 世俗化的审美取向
第三章 “时空穿越”现象的大众文化本质
    第一节 欲望的泛化
    第二节 感性的扩张
    第三节 历史的拼贴
第四章 “时空穿越”现象的文化意义及其悖论
    第一节 “时空穿越”现象中的视觉审美范式
    第二节 “时空穿越”现象中的消费文化属性
    第三节 “时空穿越”现象中的多元文化交汇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9)叛逆与困惑 ——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第一节 新生代电影研究述评
    第二节 从比较文学到比较电影
    第三节 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的对象及意义
第一章 新生代电影对西方电影的接受
    第一节 影响新生代电影的西方电影流派简述
    第二节 新生代电影导演与西方电影
    第三节 新生代电影发展概况
第二章 新生代电影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表现边缘人生的黑色电影风格
    第二节 反思与批判社会人生,突出人性的复杂性
    第三节 倡导纪实的美学表达方式
    第四节 转向中的主题趋同
第三章 接受原因分析
    第一节 政治经济背景
    第二节 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第三节 电影发展状况方面的原因
第四章 新生代电影与西方电影的差异
    第一节 时代不同导致的差异
    第二节 电影创作观念不同导致的差异
    第三节 文化传统的不同导致的差异
第五章 新生代电影的电影史意义
    第一节 新生代电影对第五代电影的叛逆及意义
    第二节 新生代电影对中国电影的贡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穿越时空的爱恋:《情牵一线》(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大陆电影名称的百年变迁 ——1905-2017年大陆电影名称研究[D]. 李文静. 湖北大学, 2020
  •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华语青春电影研究[D]. 周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6)
  • [3]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穿越剧[D]. 王翼莉.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4]中国穿越类影视剧的当代价值研究[D]. 孙元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2)
  • [5]大陆穿越剧多维度叙事阐释与受众分析 ——以《神话》、《宫》、《步步惊心》为例[D]. 申薇.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6]中美时空旅行电影比较研究[D]. 朱培培.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4)
  • [7]论大众文化中的“时空穿越”现象[D]. 王璨.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8]只有“技”没有了“艺”——《不能说的秘密》[J]. 王国平. 大众电影, 2007(20)
  • [9]叛逆与困惑 ——中国新生代电影比较研究[D]. 杨晓林. 苏州大学, 2005(05)
  • [10]穿越时空的爱恋:《情牵一线》[J]. 耿旭红. 电影艺术, 2004(01)

标签:;  ;  ;  ;  ;  

穿越时空的爱:《爱系一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