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MA混合料技术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陈梓宁[1](2021)在《玉米秸秆纤维沥青吸附机制及其SMA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在生产大量粮食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农副产品秸秆作物,而秸秆的焚烧和堆积均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如果将玉米秸秆制作成纤维应用到沥青路面中,不但能够缓解秸秆作物对环境的污染,还能起到变废为宝、节约有限资源的作用,具有较大的环境与经济价值。但是目前如何将玉米秸秆制作成符合沥青路面要求的纤维材料还处于不同程度的研究阶段,同时对于沥青路用玉米秸秆纤维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为此,本文将提出一种符合沥青路面应用玉米秸秆纤维的制备工艺,并给出玉米秸秆纤维的技术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玉米秸秆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调控研究。首先分析了玉米秸秆的组成结构,选取玉米秸秆皮作为制作纤维的原材料。通过皮穣分离得到玉米秸秆皮,对其进行物理以及化学处理,并基于纤维吸油试验结果确定玉米秸秆纤维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对玉米秸秆纤维的性能进行测试,结合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沥青路面用纤维(JT/T 533—2020)中对絮状木质纤维的技术要求对玉米秸秆纤维性能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沥青路用玉米秸秆纤维的评价指标。利用BET试验方法对玉米秸秆纤维的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基于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质试验,分析了不同掺量下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质的能力,以及单位质量玉米秸秆纤维对不同沥青种类中沥青质的吸附效果。结合吸附动力学以及吸附等温线模型,揭示了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质的动态三阶段吸附机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建立了四种不同组分比例的沥青分子模型以及玉米秸秆纤维分子模型,设定分子力场以及计算参数,构建界面分子动力学模型,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不同组分的规律性,研究表明饱和分和芳香分扩散系数数值较大。对玉米秸秆纤维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掺量下玉米秸秆纤维对沥青基本性质、高温性能以及低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能够提高沥青的黏度,改善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且通过提高玉米秸秆纤维掺量是可以达到木质素纤维以及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性能的改善效果。基于Han曲线分析,玉米秸秆纤维与沥青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当少量的玉米秸秆纤维掺入到沥青中时,纤维在沥青中会起到部分增韧作用,然而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多,纤维在沥青中吸附作用将会更加突出。根据玉米秸秆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理化与力学属性,开展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路用性能调控与提升技术研究。基于纤维沥青试验结果,选择不同的玉米秸秆纤维掺量,进行SMA-1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及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疲劳性能以及动态模量性能试验研究,结合木质素纤维、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揭示玉米秸秆纤维对SMA混合料性能的提升规律和作用机理。进而设计吸附(玉米秸秆纤维)+增强(玄武岩纤维)型混合纤维,之后进行SMA-13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以及混合料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以及疲劳性能试验研究,明确混合纤维对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调控原理,最后通过SMA混合料路用性能与经济性对比分析,推荐用于调控和提升SMA混合料性能的玉米秸秆纤维与混合纤维合理掺量。铺筑玉米秸秆纤维/玄武岩纤维SMA-13混合料室内足尺试验场,进行了生产配合比设计,总结路面施工工艺。基于足尺加速加载试验,对玉米秸秆纤维/玄武岩纤维SMA-13面层结构和木质素纤维SMA-13面层结构的车辙深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纤维/玄武岩纤维SMA-13面层结构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这为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和推广提供案例分析以及技术支撑。
鄢然[2](2021)在《掺导电材料的SMA感应热自愈合特性及其路面抗滑特性早期演变》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交通日益高速的发展,在保证我国道路具有流量大、速度快、轴载重等特点的前提下,必须更加注重道路的安全性能。其中,作为道路主体性能之一的抗滑性能直接影响着行车安全。新建道路开放交通后,沥青路面会在车辆轮胎的持续作用下不断受到冲击和磨耗,表面沥青薄膜脱落后,车轮的磨耗作用会把暴露在道路表面的骨料逐渐破坏和磨光,从而导致路面抗滑性能衰减下降。同时,在车辆荷载及气候环境的反复作用下,沥青路面容易出现各类早期裂缝,如不及时维修养护则裂缝会快速发展,破坏路面使用性能。电磁感应加热沥青混合料作为近年来新兴的路面养护方式,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能够快速且多次修复路面早期病害,延长路面使用寿命。SMA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常采用的路面类型,具有耐磨抗滑、高低温稳定性好、密实耐久以及抗疲劳等诸多优良性能,其材料结构组成特殊,价格昂贵,采用电磁感应技术养护具有极高的经济性。但是感应加热修复路面时对路面抗滑特性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针对SMA路面裂缝电磁感应热自愈合技术及其抗滑特性早期演变规律的研究尤为紧迫。本文以中国波兰科技合作委员第39届例会交流项目《掺导电材料的SMA感应热自愈合特性及其路面抗滑特性早期演变》为依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SMA路面的自愈合性能及电磁感应热技术对路面早期抗滑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常规SMA混合料和掺导电材料的SMA混合料进行级配组成设计,各项性能指标均通过检测。基于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对SMA混合料常温下的自愈合特性进行研究。采用“疲劳—愈合—再疲劳”的试验思路,设置疲劳加载控制点,通过计算愈合前后疲劳加载次数的变化率,发现SMA混合料在常温下的自愈合能力较弱。基于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和弯曲试验,对掺导电材料的SMA混合料自愈合性能进行研究。分别采取“疲劳—愈合—再疲劳”和“断裂—愈合—再断裂”的试验思路,引入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促进沥青混合料自愈合修复,分别以疲劳寿命和弯曲断裂强度为指标,来评价SMA混合料自愈合情况。结果表明,疲劳寿命愈合率和弯曲强度愈合率均有较高水平,电磁感应加热技术能有效提高SMA混合料自愈合能力。基于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对SMA混合料早期抗滑性能进行研究。首先,对SMA混合料试件进行加速加载磨耗试验,分别用铺砂法和摆式仪对路面的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进行测量,采用非线性指数Asymptotic函数模型拟合,得到拟合方程式,相关系数大于93%,从而得到了SMA路面抗滑性能衰减曲线;然后分别对3种磨耗程度的SMA路面进行电磁感应加热后发现,其抗滑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接着对SMA混合料进行不同时间的感应热修复,确定了基于抗滑性能的最佳加热时间;最后通过对感应加热过的SMA试件继续磨耗作用后发现,电磁感应热修复不会影响SMA路面抗滑性能衰减的演变规律和衰减终值。
沈思彤[3](2021)在《季冻区水稻秸秆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季冻地区气候条件特别,雨热同期,冰冻期漫长,冬夏温差可达80℃,这对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冰雪抗滑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因秸秆纤维材料具有抗拉强度高、耐久、质轻等优点而被逐渐应用于沥青混合料中,黑龙江省作为水稻产量大省,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弃水稻秸秆,可制作成水稻秸秆纤维作为纤维稳定剂加入到沥青混合料中,发挥纤维自身的特点,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研究采用水稻秸秆纤维改善SMA混合料路用性能,以适用于黑龙江省季冻区的气候条件,同时减少废弃秸秆对环境的污染。通过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不同纤维掺量对水稻秸秆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确定水稻秸秆纤维SMA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纤维掺量和沥青用量。利用构造深度试验和摆式摩擦系数试验,分析SMA-13和SMA-16两种类型的水稻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在季冻区气候条件下的抗滑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纤维的掺入提高了 SMA-16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0.2%~0.3%水稻秸秆纤维掺量的混合料高温性能最好,0.3%~0.4%水稻秸秆纤维掺量的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最强,0.3%水稻秸秆纤维掺量的混合料低温抗裂能力最好。在季冻区气候条件下,SMA-16水稻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比SMA-13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抗滑性能。推荐使用秸秆纤维掺量为0.3%、沥青用量为5.93%的水稻秸秆纤维SMA-16沥青混合料,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为秸秆纤维在季冻区沥青路面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
林彬[4](2020)在《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改善钢桥面铺装的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对山东胜利黄河公路大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等六座国内典型钢桥铺装调研的基础上,对钢桥面铺装层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及层间粘结性能等展开了试验研究,最后在依托工程上实施了钢桥面铺筑技术的应用。GA10配比设计中粉胶比相同的情况下,关键筛孔(0.075mm、2.36mm和4.75mm)通过率对GA10性能的影响较大:0.075mm、2.36mm筛孔通过率越低,则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越好;4.75mm筛孔通过率越高,则高温和低温性能都比较好。粉胶比相同的情况下,GA10沥青混合料的流动性和贯入度增量主要受沥青胶浆比例的影响。0.075mm筛孔通过率越低,则流动性越差,贯入度增量越小。集料棱角性对GA10贯入度增量和低温破坏应变影响较大,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不宜采用棱角性过强的集料。防水粘结材料类型对钢桥面铺装防水粘结体系影响显着。本文采用的TOPEVER材料在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力学等方面均优于Eliminator。根据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桥面铺装施工及营运结果,本文研究成果在依托工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田源[5](2020)在《华南地区SMA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与施工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大省,公路交通量大且重载比例高,在南方地区高温多雨天气较多而且分布集中的条件下,传统的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路面显出诸多不足,早期病害如水损害、车辙、裂缝与抗滑性能衰减过快等问题时有出现。而骨架密实型的沥青玛蹄脂碎石(SMA)由于较大的油膜厚度以及纤维的加入使其具有比传统的悬浮密实型AC级配混合料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以及粗糙耐磨等表面功能特性,是解决AC性能不足的一个可行方案。但SMA混合料对优质粗集料、级配设计、拌和、摊铺、碾压等施工工艺的要求较高,一旦施工过程没有控制好则极易出现泛油、初期抗滑性能快速下降等问题。首先,通过对华南地区各省份代表性石场调研,发现目前优质石料较为匮乏,各省局部区域蕴藏的优质玄武岩与辉绿岩是目前新建高速上面层的主要料源。依据广东省高速公路规划图,在对高速公路沿线分布的岩石情况及石料加工厂开展大量调研并取得试验资料的基础上,汇总广东省岩矿资源分布,可对今后高速公路建设、养护等集料的选取提供参考。然后,根据CAVF法(主骨架空隙填充)设计粗、中、细三种SMA-13沥青混合料,采用数字图像技术对混合料试件的切片图像进行处理,基于大津法(OTSU)提取混合料切片图像中的粗集料颗粒,提出数字图像法计算的沥青混合料粗集料骨架间隙率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骨架结构。借助压力胶片的界面评价技术,并基于室内的搓揉试验模拟磨耗层构造在行车作用下的抗滑衰减行为,试验研究发现混合料的粗集料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其表面构造的抗滑耐久性能变化不大,适度的粗集料与细集料组合有助于改善混合料的和易性与施工均匀性,辅助于高粘度改性沥青胶结料,也能达到类似的骨架嵌挤约束效果,能够进一步改善路面表层构造的稳定性与抗滑耐久性。最后,依托实体工程开展沥青用量、纤维种类、纤维掺量、碾压工艺、沥青类型对SMA-13路面初期抗滑性能的影响,通过铺筑不同试验段,根据验评标准分别对构造深度和横向力系数指标进行比对分析,并采用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计算抗滑性能影响因素的敏感性指标,为提高SMA路面的早期抗滑性能提供材料设计与施工工艺优化指导依据。对两种改性沥青的SMA路段抗滑性能进行跟踪观测,进一步验证了高性能沥青胶结料的粘结约束作用也可以明显延长磨耗层的长期抗滑性能。
王举义,张英新[6](2019)在《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剂应用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将废植物油作为复壮剂掺入SMA沥青混合料。为了确定最大RAP含量和最佳WVO用量,采用四种RAP含量和四种WVO用量制备SMA混合料。进行了实验室试验,以评估其体积特性、马歇尔特性、剥离行为、残余马歇尔稳定性和拉伸强度比,并对它们进行了统计比较。结果表明,掺入RAP的形状记忆合金对材料的体积性能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提高了材料的马歇尔稳定性、剥离阻力,但降低了材料的tsr值。相反,WVO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tsr值,增加了RAP的含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RAP含量和WVO用量对形状记忆合金的性能有显着影响,主效应图结果表明,在形状记忆合金中加入40%的RAP含量和6%的wvo是可行的。
李滕蛟[7](2019)在《沥青路面罩面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在顺德区德胜中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速度愈发迅猛,道路工程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其在使用性能、环保效应等方面的显着优势,大量应用于城市道路建设当中。在道路快速建设的同时,现有的城市道路路面有很多由于使用时间超长或者接近使用寿命导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等问题,如接缝损坏、板块破损缺失或者是外表出现严重磨损等,造成车辆行驶不舒适、运营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的使用性能。为了保障道路的正常行驶功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针对不同类型的路面损坏情况,逐渐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养护和维修措施。沥青混凝土罩面技术由于其简便快捷的维护方式和低成本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旧路面加铺沥青罩面工程设计、室内试验及施工技术在佛山市顺德区德胜中路改造工程的应用为例,首先,在了解国内外沥青罩面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现状旧路面的破损情况、路面平整度、路面弯沉等各项指标的调查及技术检测,开展了对沥青路面的检测评价研究。其次,对现行道路改造工程中比较常见的罩面层AC、SMA混合料的使用性能、使用年限、材料特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确定SMA混合料是更好的沥青罩面施工材料。再次,通过对SMA混合料的设计配合比检验和马歇尔试验结果确定了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对混合料试件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渗水性试验、车辙试验来综合分析沥青混合料的路面使用性能。最后,通过一系列客观、有效的检测手段来评价沥青罩面施工的实际应用效果。本项目通过对沥青罩面施工设计、室内试验、施工工艺等各环节的具体研究,证明采用沥青罩面施工技术进行旧路面改造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为城区道路养护及维修提供实践性的指导参考。
唐小燕[8](2019)在《温拌无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出于经济性和施工便利性的考虑,本文通过室内试验从路用性能角度分析了温拌无纤维SMA混合料代替常规SMA混合料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热拌SMA混合料,温拌无纤维SMA混合料动稳定度降低了8%,残留稳定度降低了5%,冻融劈裂强度和低温弯拉应变无明显区分。可见温拌无纤维SMA与常规SMA沥青混合料相比各项性能相差无几,并且均符合规范要求,具备有代替常规SMA沥青混合料的潜力。
李志刚[9](2019)在《公路隧道温拌阻燃沥青路面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公路隧道建设项目逐年增加,传统的混合料拌合方式会产生较多污染气体,危害环境;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公路隧道火灾事故频发,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影响公路隧道路面结构。因此开展公路隧道温拌阻燃沥青路面相关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机械故障、车辆碰撞、可燃物燃烧三方面分析了公路隧道火灾发生的原因,总结了火灾的燃烧过程;通过分析常用公路隧道路面结构及外掺剂的性能优缺点,得到性能优异的路面结构和外掺剂材料。其次,通过马歇尔试验、肯塔堡飞散试验和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进行了普通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阻燃SMA混合料和温拌阻燃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氧指数试验、降温效果试验对阻燃剂和温拌剂的性能进行研究;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分析,确定了合适的温拌剂和阻燃剂掺量。再次,采用有限元的方法构建了轮胎-路面模型,模拟了公路隧道路面结构的位移、压应力-应变、剪应力-应变和沥青层永久变形四个指标,得到了轮胎与路面接触的不同点位受力变化规律,建立了应力应变与路面深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再次,通过模拟火灾试验得到了不同火灾规模下路面温度场分布规律、最大温度与火灾规模之间关系和灾后修补需要的沥青混合料数量;通过氧指数试验验证了掺加温拌剂和阻燃剂后的阻燃效果,然后燃烧试验,构建了沥青混合料质量损失率、残留路用性能与燃烧时间之间关系模型。最后,通过总结施工阶段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公路隧道温拌阻燃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并采用全寿命分析法对建设、施工、运营阶段的节能减排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得到经济社会效益显着。成果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降低公路隧道火灾的损失,还能改善公路隧道路面的路用性能,体现了节约环保与安全的道路设计理念。
李斌斌[10](2019)在《温拌橡胶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关键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橡胶沥青由于粘度较大,加上SMA混合料对施工温度要求较高,导致了橡胶沥青SMA施工温度高达180℃210℃左右,比一般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要高30℃60℃,这给橡胶沥青SMA路面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增加了环境污染。通过在橡胶沥青SMA混合料中引入温拌技术,改善较在低温度状态下橡胶沥青SMA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以此来降低其拌合与施工温度,可有效解决橡胶沥青路面生产施工面临的问题,符合国家“十三五”计划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首先,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不同类型、不同掺量的温拌剂对橡胶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其老化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DSR试验研究温拌剂及其掺量对橡胶沥青车辙因子的影响,通过布氏旋转粘度试验得到了不同温拌橡胶沥青的粘温回归方程,并通过该方程确定出合理的拌和与施工温度范围。试验结果表明:Sasobit温拌剂掺量不宜超过4%,DWMA-1和龙孚EWMA温拌剂掺量不宜超过6‰;Sasobit、DWMA-1和龙孚EWMA三种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压实温度降幅分别为25℃、20℃和22℃左右。其次,利用贝雷法设计了三种不同粗细集料比例的级配,通过室内试验得到马歇尔参数,并采用最紧密状态设计方法确定出了三种级配的最佳油石,且油石比与传统的SMA配合比设计方法得到的最佳油石比相差仅1%。以4%为目标空隙率,对三种温拌橡胶沥青SMA在不同击实温度下进行马歇尔击实试验,试验得到Sasobit、DWMA-1和龙孚EWMA三种温拌橡胶沥SMA击实温度分别为154℃、161℃和158℃,与第二章得到的压实温度几乎相同。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温拌剂对橡胶沥青SMA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asobit能明显提高混合料的高温性能,DWMA-1和龙孚EWMA对高温性能影响很小,但三种温拌剂都会不同程度地降低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综合考虑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发现EWMA温拌橡胶沥青SMA性能最好。通过室内试验获取了混合料低温断裂损伤参数,基于NSCB细观断裂模型模拟分析了橡胶沥青SMA混合料的细观裂纹扩展特性以及疲劳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对应力、位移以及裂纹扩展特性的分析发现,NSCB细观模型受力状况和变形趋势均与实际加载过程吻合,裂纹扩展特征沥接近青混合料实际开裂状况,说明NSCB细观模型是正确的。计算分析了各温拌橡胶沥青SMA在不同应力比条件下的疲劳特性,并得到了相应的疲劳回归方程。最后,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三维路面施工温度场模型,分析了温拌橡胶沥青SMA路面施工温度场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各因素对路面温度场和有效压实时间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和灰关联度分析得到影响温拌橡胶沥青SMA路面有效压实时间的主要因素为摊铺层厚度、风速和初始摊铺温度;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温拌橡胶沥青路面有效压实时间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程,为路面施工提供指导;分析了不利环境条件下的路面施工温度场,表明在低温或大风条件下施工时温拌橡胶沥青路面较热拌橡胶沥青路面均可延长其施工时间,但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风级不可超过4级。
二、SMA混合料技术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MA混合料技术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玉米秸秆纤维沥青吸附机制及其SMA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秸秆纤维处理技术的研究 |
1.2.2 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应用的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玉米秸秆纤维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 玉米秸秆纤维制备 |
2.1.1 原材料与制备用品 |
2.1.2 制备工艺设计与优化 |
2.2 性能表征与技术指标 |
2.2.1 物理性能 |
2.2.2 技术指标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玉米秸秆纤维的沥青吸附机制 |
3.1 物理吸附试验及其规律 |
3.1.1 物理吸附试验 |
3.1.2 吸附模型与规律 |
3.2 沥青吸附的分子模拟与分析 |
3.2.1 分子模型构建 |
3.2.2 吸附数值模拟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玉米秸秆纤维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试验研究 |
4.1 纤维沥青的制备 |
4.2 玉米秸秆纤维沥青性能试验分析 |
4.2.1 基本性质 |
4.2.2 高温性能分析 |
4.2.3 低温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玉米秸秆纤维对SMA路用性能的调控技术研究 |
5.1 调控技术方案 |
5.1.1 吸附型玉米秸秆纤维SMA混合料设计方案 |
5.1.2 吸附+增强型混合纤维SMA混合料设计方案 |
5.2 吸附型玉米秸秆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5.2.1 配合比设计 |
5.2.2 高温性能研究 |
5.2.3 低温性能研究 |
5.2.4 水稳定性研究 |
5.2.5 疲劳性能研究 |
5.2.6 动态模量试验研究 |
5.2.7 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综合分析 |
5.3 吸附+增强型混合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5.3.1 配合比设计 |
5.3.2 高温性能研究 |
5.3.3 低温性能研究 |
5.3.4 水稳定性研究 |
5.3.5 疲劳性能研究 |
5.3.6 玉米秸秆纤维/玄武岩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综合分析 |
5.4 经济性分析与掺量推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足尺加速加载试验验证 |
6.1 室内足尺试验方案 |
6.2 混合纤维SMA-13生产配合比设计 |
6.2.1 原材料性能 |
6.2.2 生产配合比确定 |
6.2.3 生产配合比验证 |
6.3 关键工艺参数与质量控制 |
6.4 加速加载试验研究 |
6.4.1 路面加速加载设备参数 |
6.4.2 加速加载试验方案 |
6.4.3 车辙变化规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掺导电材料的SMA感应热自愈合特性及其路面抗滑特性早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磁感应加热沥青路面自愈合研究现状 |
1.2.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及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沥青 |
2.1.2 集料 |
2.1.3 矿粉 |
2.1.4 纤维 |
2.1.5 钢砂 |
2.2 SMA混合料设计 |
2.2.1 SMA矿料级配组成设计 |
2.2.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
2.2.3 配合比设计检验 |
2.3 掺导电材料SMA混合料设计 |
2.3.1 试验方法 |
2.3.2 试验结果 |
2.3.3 性能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MA混合料自愈合性能研究 |
3.1 SMA混合料疲劳寿命试验 |
3.1.1 试验概述 |
3.1.2 试件制备 |
3.1.3 试验步骤及数据结果 |
3.2 SMA混合料自愈合性能 |
3.2.1 自愈合试验方法 |
3.2.2 愈合性能评价指标 |
3.2.3 试验步骤及实验数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MA混合料电磁感应热自愈合性能研究 |
4.1 电磁感应加热 |
4.1.1 技术原理与特点 |
4.1.2 电磁感应加热设备 |
4.1.3 感应加热参数确定 |
4.2 基于感应热的SMA混合料疲劳寿命自愈合性能 |
4.2.1 试验方案 |
4.2.2 评价指标 |
4.2.3 试验结果 |
4.3 基于感应热的SMA混合料弯曲强度自愈合性能 |
4.3.1 试验设备 |
4.3.2 试验方法 |
4.3.3 评价指标 |
4.3.4 试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对SMA路面抗滑特性影响研究 |
5.1 沥青路面室内加速加载磨耗仪器 |
5.1.1 磨耗设备构造 |
5.1.2 磨耗设备工作原理 |
5.2 SMA路面加速加载磨耗试验 |
5.2.1 试验方法 |
5.2.2 试验结果 |
5.2.3 SMA路面抗滑性能衰变拟合分析 |
5.3 电磁感应加热对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的影响 |
5.4 感应加热时间对SMA路面抗滑性能的影响 |
5.5 基于感应热自愈合技术的SMA路面早期抗滑特性演变规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3)季冻区水稻秸秆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纤维沥青混合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集料及矿粉 |
2.1.2 沥青 |
2.1.3 纤维 |
2.2 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 |
2.2.1 沥青用量试验 |
2.2.2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
2.2.3 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 |
2.2.4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
2.2.5 沥青混合料的表面抗滑性 |
2.3 本章小结 |
3 水稻秸秆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3.1 秸秆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1.1 矿料级配选择 |
3.1.2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 |
3.1.3 配合比设计结果 |
3.2 秸秆纤维掺量对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 |
3.2.1 高温稳定性 |
3.2.2 低温抗裂性 |
3.2.3 水稳定性 |
3.3 本章小结 |
4 不同级配水稻秸秆纤维混合料抗滑性能研究 |
4.1 抗滑性能试验方案的确定 |
4.1.1 季冻区气候特点 |
4.1.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4.2 秸秆纤维SMA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试验 |
4.2.1 秸秆纤维混合料表面纹理特性 |
4.2.2 雨水条件下的路面抗滑性能 |
4.2.3 雪条件下的路面抗滑性能 |
4.2.4 冰雪条件下的路面抗滑性能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4)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钢桥面铺装病害实例调查与分析 |
2.1 山东胜利黄河公路大桥 |
2.1.1 概述 |
2.1.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1.3 桥面破坏原因 |
2.2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 |
2.2.1 概述 |
2.2.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3 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 |
2.3.1 概述 |
2.3.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3.3 桥面铺装影响因素 |
2.4 安庆长江大桥 |
2.4.1 概述 |
2.4.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4.3 桥面病害原因 |
2.5 南京第二长江大桥 |
2.5.1 概述 |
2.5.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5.3 桥面铺装影响因素 |
2.6 润扬长江大桥 |
2.6.1 概述 |
2.6.2 历史破坏、维修情况及使用现状 |
2.6.3 桥面病害原因 |
2.7 钢桥面铺装主要病害类型及成因分析 |
2.7.1 裂缝 |
2.7.2 车辙 |
2.7.3 脱层、推移 |
2.7.4 鼓包 |
2.7.5 坑槽 |
2.7.6 其他破坏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钢桥面铺装层混合料级配优化 |
3.1 钢桥面铺装用SMA混合料优化 |
3.1.1 原材料选择 |
3.1.2 SMA材料组成设计与优化 |
3.2 基于体积设计法的浇注式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3.2.1 原材料性能检测 |
3.2.2 基于体积设计法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
3.2.3 基于逐级填充理论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研究 |
3.2.4 小结 |
3.3 浇注式(GA)沥青混凝土优化 |
3.3.1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 |
3.3.2 浇注式沥青结合料性能试验 |
3.3.3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性能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及其层间粘结性能研究 |
4.1 影响浇筑式沥青混凝土性能因素研究 |
4.1.1 试件放置时间对贯入度的影响 |
4.1.2 试验温度对贯入度的影响 |
4.1.3 不同级配对贯入度的影响 |
4.1.4 不同矿粉对贯入度的影响 |
4.2 防水粘结层 |
4.2.1 防水粘结层性能验证 |
4.2.2 组合结构疲劳性能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钢桥面铺装技术在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中的应用 |
5.1 工程背景 |
5.1.1 气候条件 |
5.1.2 交通条件 |
5.1.3 桥面主要结构参数 |
5.1.4 其他条件 |
5.2 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桥面铺装方案 |
5.3 铺装材料技术要求 |
5.3.1 行车道防水粘结层 |
5.3.2 行车道沥青混合料铺装层 |
5.3.3 排水管及填缝料 |
5.4 东南沿海某跨海大桥桥面铺装施工技术要求 |
5.4.1 铺装施工基本规定 |
5.4.2 铺装层施工准备 |
5.4.3 试验路铺装 |
5.4.4 喷砂除锈及防腐层 |
5.4.5 边缘防、排水处理 |
5.4.6 改性沥青加工与贮存 |
5.4.7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施工 |
5.4.8 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
5.4.9 SMA混合料施工 |
5.4.10 施工缝设置与处理 |
5.4.11 交通开放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华南地区SMA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与施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MA路面的发展 |
1.2.2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 |
1.2.3 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评价方法 |
1.2.4 SMA路面的抗滑性能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技术要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华南地区沥青路面集料资源分布与技术性能调研 |
2.1 各省岩石地质分布概况 |
2.1.1 广东省岩石分布概况 |
2.1.2 广西地区岩石分布概况 |
2.1.3 海南省岩石分布概况 |
2.1.4 福建岩石分布概况 |
2.1.5 江西岩石分布概况 |
2.2 各省典型上面层石场调研 |
2.2.1 广东河源芙蓉石场 |
2.2.2 广西贵港石牛岭石场 |
2.2.3 海南福岭玄武岩石场 |
2.2.4 江西玄武岩石场 |
2.3 不同岩石集料的技术特性 |
2.3.1 广东省集料供应 |
2.3.2 岩石分类及特性 |
2.3.3 不同岩石集料的技术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MA混合料级配设计与混合料骨架评价 |
3.1 原材料的选择 |
3.1.1 沥青材料的选择 |
3.1.2 粗集料的选择 |
3.1.3 细集料的选择 |
3.1.4 填料的选择 |
3.1.5 纤维稳定剂的选择 |
3.2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 |
3.2.1 体积法设计理论 |
3.2.2 级配设计方案 |
3.2.3 路用性能试验分析 |
3.3 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SMA沥青混合料骨架评价 |
3.3.1 骨架的定义 |
3.3.2 数字图像处理过程 |
3.3.3 粗集料骨架评价 |
3.3.4 粗集料分布均匀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MA路面抗滑性能评价与衰减试验研究 |
4.1 沥青路面的抗滑机理与评价方法 |
4.1.1 路面摩擦作用机理 |
4.1.2 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 |
4.1.3 常规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方法 |
4.1.4 基于压力胶片技术的抗滑界面评价方法 |
4.2 SMA路面的抗滑耐久性试验设计 |
4.2.1 搓揉试验装置 |
4.2.2 试验步骤 |
4.3 SMA路面的抗滑性能衰减规律研究 |
4.3.1 混合料级配的影响 |
4.3.2 沥青种类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应用与跟踪观测 |
5.1 依托工程概况 |
5.2 施工准备 |
5.2.1 原材料 |
5.2.2 配合比设计 |
5.3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
5.3.1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
5.3.2 混合料运输 |
5.3.3 混合料的摊铺 |
5.3.4 混合料的碾压成型 |
5.3.5 施工过程的温度控制 |
5.4 试验段设计与抗滑性能影响分析 |
5.4.1 沥青用量的影响 |
5.4.2 纤维的影响 |
5.4.3 碾压工艺的影响 |
5.4.4 沥青类型的影响 |
5.5 SMA路面抗滑特性敏感性分析 |
5.5.1 敏感性分析方法 |
5.5.2 抗滑性能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5.6 抗滑性能跟踪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剂应用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材料 |
1.1 结合料 |
1.2 RAP和骨料 |
1.3 废植物油 |
2 试验研究 |
2.1 配合比设计 |
2.2 体积特性 |
2.2.1 骨料与骨料接触 |
2.2.2 马歇尔试验 |
2.3 水分敏感性 |
2.3.1 沸腾试验 |
2.3.2 残留马歇尔稳定度 |
2.3.3 抗拉强度比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和讨论 |
3.1 体积特性 |
3.2 马歇尔稳定度 |
3.3 沸腾试验 |
3.4 残留马歇尔稳定度 |
3.5 抗拉强度比试验 |
3.6 统计分析 |
4 结论 |
(7)沥青路面罩面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在顺德区德胜中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沥青路面罩面施工研究现状 |
1.2.1 旧沥青路面病害处治研究现状 |
1.2.2 旧沥青路面加铺罩面设计理论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路面现状检测分析 |
1.4.2 路面病害特点及影响因素 |
1.4.3 沥青路面罩面工程设计、室内试验及施工技术研究 |
第二章 顺德区德胜中路改造工程旧路面现状调查 |
2.1 旧路面现状概述 |
2.2 路面检测项目方法和评定标准 |
2.2.1 沥青路面破损状况调查 |
2.2.2 路面平整度检测 |
2.2.3 路面弯沉检测 |
2.2.4 道路沥青层厚度检测 |
2.2.5 沥青路面沥青含量及沥青混合料级配试验 |
2.3 顺德区德胜中路现状路面评价 |
2.3.1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 |
2.3.2 路面平整度检测 |
2.3.3 路面弯沉检测 |
2.3.4 沥青路面厚度检测 |
2.3.5 沥青混合料级配及沥青含量检测 |
2.4 路面检测总体结论分析 |
2.4.1 路面检测结果 |
2.4.2 路面维修方案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沥青罩面工程设计及室内试验 |
3.1 旧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技术 |
3.1.1 旧沥青路面病害处治技术 |
3.1.2 路面坑槽、松散、沉陷的治理 |
3.2 德胜中路改造工程加铺层设计 |
3.2.1 加铺层结构设计 |
3.2.2 加铺层的排水设计 |
3.2.3 加铺层沥青混合料选择 |
3.3 沥青罩面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3.1 试验级配 |
3.3.2 室内马歇尔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路面加铺罩面的工程应用 |
4.1 工程应用概况 |
4.2 原材料基本情况 |
4.3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 |
4.3.1 矿料级配组成 |
4.3.2 沥青最佳用量 |
4.3.3 路用性能测试 |
4.4 沥青路面加铺罩面施工工艺 |
4.4.1 铣刨翻修施工工艺 |
4.4.2 SMA施工过程控制 |
4.4.3 顺德区德胜中路改造工程施工效果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温拌无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 高温稳定性 |
2.2 水稳定性 |
2.3 低温抗裂性 |
3 结论 |
(9)公路隧道温拌阻燃沥青路面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公路隧道火灾原因及路面结构材料分析 |
2.1 公路隧道火灾原因分析 |
2.1.1 火灾原因分析 |
2.1.2 火灾燃烧过程 |
2.2 公路隧道路面结构类型分析 |
2.2.1 水泥混凝土路面 |
2.2.2 沥青混凝土路面 |
2.2.3 公路隧道路面结构分析 |
2.3 公路隧道沥青路面掺加材料分析 |
2.3.1 阻燃剂 |
2.3.2 温拌剂 |
2.3.3 阻燃剂与温拌剂相互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路隧道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 |
3.1 试验设计 |
3.1.1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制备 |
3.1.2 混合料密度试验设计 |
3.1.3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设计 |
3.1.4 肯塔堡飞散试验设计 |
3.1.5 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设计 |
3.1.6 高温性能试验设计 |
3.1.7 低温性能试验设计 |
3.1.8 水稳定性试验设计 |
3.1.9 极限氧指数试验设计 |
3.2 原材料性能分析 |
3.2.1 沥青 |
3.2.2 矿料 |
3.2.3 木质纤维 |
3.2.4 阻燃剂 |
3.2.5 温拌剂 |
3.3 普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3.3.1 级配设计 |
3.3.2 油石比确定 |
3.3.3 最佳油石比检验 |
3.4 阻燃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 |
3.4.1 阻燃剂阻燃性能研究 |
3.4.2 阻燃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分析 |
3.4.3 阻燃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3.5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 |
3.5.1 温拌剂降温效果研究 |
3.5.2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油石比分析 |
3.5.3 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
3.5.4 路用性能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路隧道温拌阻燃沥青路面力学性能分析 |
4.1 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 |
4.2 公路隧道路面有限元模型参数设定 |
4.2.1 公路隧道路面结构参数的设定 |
4.2.2 荷载的确定 |
4.2.3 轮胎—路面模型的建立 |
4.3 公路隧道路面结构力学特性分析 |
4.3.1 位移分析 |
4.3.2 压应力-应变分析 |
4.3.3 剪应力-应变分析 |
4.3.4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路隧道温拌阻燃沥青路面阻燃效果评价 |
5.1 沥青混合料燃烧理论 |
5.2 公路隧道火灾模拟仿真试验 |
5.2.1 求解参数的确定 |
5.2.2 火灾模型的建立 |
5.2.3 模拟结果分析 |
5.3 沥青氧指数试验 |
5.3.1 试验介绍 |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沥青混合料质量损失率试验 |
5.4.1 试验介绍 |
5.4.2 试验步骤 |
5.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燃烧后路用性能分析 |
5.5.1 残留高温性能 |
5.5.2 残留低温性能 |
5.5.3 残留水稳定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施工工艺及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
6.1 试验路工程概况 |
6.2 施工工艺分析 |
6.2.1 施工准备 |
6.2.2 施工关键技术 |
6.3 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
6.3.1 节能效益分析 |
6.3.2 减排效益分析 |
6.3.3 社会效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温拌橡胶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关键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温拌沥青及混合料设计 |
1.3.2 温拌橡胶沥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 |
1.3.3 贝雷法级配设计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温拌橡胶沥青性能试验及分析 |
2.1 温拌剂及橡胶沥青原材料技术参数 |
2.2.1 温拌剂概述及其技术性质 |
2.2.2 橡胶沥青技术性质 |
2.2 温拌橡胶沥青性能试验分析 |
2.2.1 针入度试验 |
2.2.2 延度试验 |
2.2.3 软化点试验 |
2.2.4 温拌橡胶沥青老化性能分析 |
2.3 温拌橡胶沥青车辙因子分析 |
2.4 温拌橡胶沥青粘-温特性 |
2.4.1 布氏旋转粘度试验 |
2.4.2 粘温曲线回归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橡胶沥青SMA配合比优化设计 |
3.1 矿料试验参数 |
3.2 贝雷法级配优化设计 |
3.2.1 贝雷法设计要点 |
3.2.2 贝雷法控制筛孔划分及检验参数 |
3.2.3 级配优化设计 |
3.3 最佳油石比确定 |
3.3.1 最小沥青用量要求 |
3.3.2 基于最紧密状态设计法确定最佳油石比 |
3.3.3 混合料级配优选 |
3.4 混合料施工温度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温拌橡胶沥青SMA路用性能分析 |
4.1 高温稳定性 |
4.1.1 试验方法概述 |
4.1.2 车辙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水稳定性 |
4.2.1 水稳定性试验方法介绍 |
4.2.2 冻融劈裂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3 击实温度对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4.3 低温抗裂性能 |
4.3.1 低温抗裂试验方法介绍 |
4.3.2 小梁弯曲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NSCB的温拌橡胶沥青SMA细观疲劳特性分析 |
5.1 粘聚力断裂损伤参数试验 |
5.1.1 确定橡胶沥青砂浆油石比 |
5.1.2 试验及结果分析 |
5.2 零厚度Cohesive单元及其本构模型 |
5.2.1 零厚度粘聚力单元介绍 |
5.2.2 内聚力本构模型 |
5.3 橡胶沥青SMA的 NSCB细观断裂特性分析 |
5.3.1 橡胶沥青SMA细观图形生成 |
5.3.2 NSCB细观断裂模型建立 |
5.3.3 NSCB细观结构应力和位移分析 |
5.3.4 NSCB细观裂纹扩展特性分析 |
5.4 温拌橡胶沥青SMA细观疲劳破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温拌橡胶沥青SMA路面施工温度场数值分析 |
6.1 路面热分析理论概述 |
6.1.1 导热 |
6.1.2 对流热交换及气温变化特征描述 |
6.1.3 辐射 |
6.2 路面施工温度场建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6.2.1 路面材料热物性参数选取 |
6.2.2 建立沥青路面温度场模型 |
6.2.3 沥青路面摊铺温度场时空分布特性分析 |
6.3 施工温度场影响因素分析 |
6.3.1 风速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6.3.2 气温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6.3.3 太阳辐射强度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6.3.4 下承层温度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6.3.5 摊铺温度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6.3.6 摊铺层厚度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6.4 基于灰色理论的有效压实时间分析 |
6.4.1 灰色理论概述 |
6.4.2 试验设计及灰关联分析 |
6.4.3 有效压实时间回归分析 |
6.5 不利环境条件下施工的路面温度场分析 |
6.5.1 低温施工 |
6.5.2 大风条件下施工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SMA混合料技术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玉米秸秆纤维沥青吸附机制及其SMA路用性能研究[D]. 陈梓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2]掺导电材料的SMA感应热自愈合特性及其路面抗滑特性早期演变[D]. 鄢然. 重庆交通大学, 2021(02)
- [3]季冻区水稻秸秆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 沈思彤.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4]钢桥面浇注式沥青铺装材料及施工技术研究[D]. 林彬.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华南地区SMA沥青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与施工应用研究[D]. 田源.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剂应用效果评价[J]. 王举义,张英新. 青海交通科技, 2019(06)
- [7]沥青路面罩面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在顺德区德胜中路改造工程中的应用[D]. 李滕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温拌无纤维SMA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 唐小燕. 福建交通科技, 2019(04)
- [9]公路隧道温拌阻燃沥青路面应用技术研究[D]. 李志刚.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10]温拌橡胶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关键控制技术研究[D]. 李斌斌.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标签:沥青混合料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论文; 秸秆论文; 橡胶沥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