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鼻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单纯性鼻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一、单纯性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彦秀,郑宝勇,聂廷芬[1](2021)在《皮肤型Rosai-Dorfman病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Rosai-Dorfman病是一种良性的少见疾病,其特征是组织细胞过度产生和积累于身体的淋巴结及结外部位,结外累及仅限于皮肤的称皮肤Rosai-Dorfman病(CRDD)。CRDD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学特征为大量的RDD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炎细胞浸润,可见伸入运动,即部分组织细胞内可见被吞噬的完整的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等。CRDD大多是自限性的,通常不需要积极干预。目前,手术被认为是治疗小面积皮损最有效的方法。

张芳,刘文韬,喻标,南华亮[2](2020)在《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报道1例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并对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女,56岁,右上肢暗红色结节、斑块2年余,无系统受累。组织病理:真皮内大量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可见组织细胞伸入现象。免疫组化:S-100(+)、CD68(+)、CD1a(-)。外用卤米松等治疗后皮损范围已明显缩小。

王颖超,李壮壮,殷楚云,蒋兰君,王龙[3](2019)在《伴口腔颌面部受累的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2例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伴口腔颌面部受累的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2例伴口腔颌面部受累LCH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12例伴口腔颌面部受累的LCH患儿中,8例(67%)伴有多系统受累,7例(58%)伴危险器官受累。受累部位以骨最常见(11例,92%),主要累及下颌骨(7例)。口腔软组织受累表现为牙龈溃疡或增生(4例)、活动牙齿(5例)、口腔黏膜病变(2例)及结节性病变(1例)。病理检查11例CDla阳性,12例CD207、CD68、S-100、LCA均阳性。治疗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局灶病变可单纯手术切除。痊愈或好转11例,1例放弃治疗并失访,均未见复发。结论伴口腔颌面部受累LCH患儿易合并多系统受累及危险器官受累,最常累及下颌骨,并伴有牙龈、口腔黏膜、牙齿受累。治疗以手术联合化疗为主,预后良好,不易复发。[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9,21(5):415-420]

古东,吴铁强[4](2019)在《皮肤Rosai-Dorfman病1例》文中研究指明报告1例皮肤Rosai-Dorfman病。患者男,61岁,胸腹部散在丘疹、斑块结节9个月,不痒不痛。皮肤专科检查:胸部左侧见约2 cm×3 cm、右侧见约5 cm×7 cm大小红斑,散在丘疹、黄豆大结节,腹部脐右侧见15 cm×5 cm大小红褐色斑块、鳞屑、黄豆至鸽子蛋大的结节。外院曾诊断为B淋巴瘤、麻风病。复查病理显示:表皮萎缩,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见深染区与淡染区,有吞噬现象,抗酸(-)。免疫组化:S-100、CD3、CD20、CD68、CD163均阳性,CD1a(-)。组织液抗酸试验:眉弓(-),下颌(-),耳垂(-),胸部皮疹(-),腹部皮疹(-)。诊断: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Rosai-Dorfman病)。予复方甘草酸苷及沙利度胺口服,卤米松软膏外用,治疗一个月效果不明显,手术切除,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胡啸,肖生祥[5](2019)在《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其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罕见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特征易与多种疾病混淆。文中综述了该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以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

孙祥水[6](2018)在《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文中认为骨盆的功能是传导躯体的重量和参与构成髋关节。骨盆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变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缺失,常为肿瘤、炎症等直接或间接引起破骨活动增强的结果,皮质骨或松质骨均可受累。由于骨盆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复杂,血供丰富,侧支循环多,因而此处肿瘤常具有病理组织类型多样性的特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病例临床少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多数见于个案报道。由于骨盆部位复杂的解剖关系,盆腔内脏器重叠等原因,故临床上往往很难早期发现骨质破坏改变。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相结合是诊断骨质破坏的基础。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表现各异,多数病例术前难以依靠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得到正确诊断,漏诊及误诊时常发生。儿童骨盆骨质破坏多数位于髂骨,坐骨、耻骨及骶骨也有累及。结合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主要表现,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鉴别诊断水平,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骨盆解剖结构复杂,与多个重要脏器、血管、神经相毗邻,骨盆肿瘤的切除与重建一直是骨肿瘤外科领域的难点。3D(three-dimensional)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类型,将计算机生成的3D图像转换为物理模型,采用不同材料打印的骨肿瘤实体模型、个性化手术导板和个体化仿真金属植入体能够实现完全的个性化定制,对骨肿瘤治疗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借助3D打印的数字化三维模型,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骨盆肿瘤的位置和边界,骨科医师能够在术前直观地观察到骨盆肿瘤侵袭的范围,从而确定肿瘤的界限,把握病变周围复杂的解剖结构并事先规划手术过程,进行复杂手术的术前规划、手术模拟及手术设计,尽可能避免手术失误的发生。目前3D打印技术应用于儿童骨盆肿瘤手术治疗的相关文献报道甚少。基于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借助3D打印的解剖模型,探索其应用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价值。第一部分 儿童髂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目的:探讨儿童髂骨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主要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2008年8月至2018年8月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32例儿童髂骨骨质破坏临床资料,结合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果:本组32例患儿,以髋部疼痛为首发症状14例,下肢跛行8例,髋部疼痛伴低热6例,外伤后摄X线片无意中发现4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1个月~13岁,平均为5.2±2.2岁;病变累及部位:左侧髂骨11例,右侧髂骨19例,双侧体骨2例。病程为2天~1个月,平均为12.6±4.3天。32例患儿常规摄骨盆前后位DR片及下肢全长DR片,28例行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18例患儿行MRI矢状位、轴位、冠状位扫描。影像学主要表现为髂骨不同形态的骨质破坏,发生在髂骨翼29例,髋臼3例。溶骨性骨质破坏(21例),混合性骨质破坏(8例),膨胀性骨质破坏(3例),病灶边界清楚(19例),边界模糊(13例)。10例患儿伴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或肿胀,4例患儿见骨膜反应。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骨嗜酸性肉芽肿14例,神经母细胞瘤髂骨转移9例,骨髓炎4例,尤文氏肉瘤2例,骨囊肿1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例,非霍金氏淋巴瘤1例。结论: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病变类型多样,骨质破坏多数位于髂骨翼,以单发为主。骨嗜酸性肉芽肿和神经母细胞瘤髂骨转移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以髋部疼痛和下肢跛行为首发症状居多。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但影像学表现特异性各异,确诊需行病理检查。第二部分 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目的:探讨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的病种分布及其影像学主要表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2008年8月至2018年8月经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证实的8例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临床资料,结合术后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主要表现。结果:本组8例患儿,以髋部疼痛伴低热为首发症状3例,髋部疼痛2例,下肢跛行2例,臀部包块1例。男6例,女2例;年龄3岁~13岁,平均为9.4±3.2岁;病变累及部位:坐骨4例(左侧坐骨3例,右侧坐骨1例),耻骨2例(左侧耻骨1例,右侧耻骨1例),右骶骨1例,累及左髂骨及左骶骨1例。病程为7天~1个月,平均为16.2±6.2天。8例患儿均常规摄骨盆前后位DR片及下肢全长DR片、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及行MRI矢状位、轴位、冠状位扫描。影像学主要表现骨质不同形态的破坏,发生在坐骨4例,耻骨2例,骶骨2例。溶骨性骨质破坏(6例),混合性骨质破坏(2例),病灶边界清楚(2例),边界模糊(6例)。2例伴有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或肿胀,3例患儿见骨膜反应。术后的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共有5个病种:骨嗜酸性肉芽肿3例,结核2例,慢性骨髓炎1例,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尤文氏肉瘤1例。结论:儿童耻骨、坐骨及骮骨骨质破坏病变类型多样,临床表现以髋部疼痛伴低热和下肢跛行为首发症状居多。影像学表现以溶骨性破坏为主,但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高,确诊需行病理检查。第三部分 3D打印技术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应用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收治的6例骨盆肿瘤患儿。男4例,女2例。年龄11个月~13岁,平均6.8±3.8岁,右侧4例,左侧2例。按照Enneking和Dunham骨盆肿瘤部位分型,累及骨盆范围:Ⅰ型3例,Ⅱ型1例,Ⅳ型2例。术前经活检或病灶活检明确病理诊断:骨盆尤文肉瘤1例,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髂骨软骨瘤1例,髂骨嗜酸性肉芽肿3例。术前进行32排CT连续扫描骨盆,根据CT数据使用Mimics和Geomagic Design Direct软件。使用三维可视化软件(MI-3DVS)进行三维重建,将重建的STL格式文件数据导入3D打印机,采用树脂及石膏材料打印出1:1骨盆物理模型,分析骨盆解剖、术前评估并进行术前模拟,结合三维重建数据,在3D打印骨盆模型指导下行精准病灶切除。结果:6例患儿均成功进行骨盆三维重建及骨盆3D打印,3D打印骨盆模型能清晰显示骨盆及病灶组织解剖形态、肿瘤与骨盆血管结构毗邻关系,准确计算病灶体积等。6例患儿均精准切除病灶,实际手术过程与术前手术规划完全符合(6/6),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3D打印技术可清晰显示儿童骨盆肿瘤复杂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术前规划出合理的手术方式,能精准切除病灶及骨盆重建。

伍方佩,胡小平[7](2017)在《皮肤型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文中指出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因右面部红色斑块、结节伴瘙痒、脱屑3个月就诊。3个月前患者右面颊部因蚊虫叮咬后出现单个黄豆大丘疹,伴红肿、瘙痒,未予处理,后丘疹逐渐增大,伴鳞屑,瘙痒加重。遂至我院皮肤科就诊。皮肤科检查:右面颊部单个鹅蛋大类圆形肿块,其上有数个米粒大丘疹,质地较坚实,界线清楚,伴有黄色渗出液,边界可见少量鳞屑,

凌俊,孙建方,赵晓广[8](2017)在《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治疗皮肤型Rosai-Dorfman病1例》文中提出Rosai-Dorfman病(RDD)即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病伴巨大淋巴结病,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偶可侵袭进展,死亡率高[1]。罕见情况下,RDD可仅有皮肤而无淋巴结累及或其他系统异常即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病(cuta-neous Rosai-Dorfman disease,CDRR)[2]。现将笔者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57岁。左侧面部发生暗红色结节、斑块8个月,患者自述8个月前局部被蚊虫叮咬后出现红色

胡啸,肖生祥,涂晨,王俊民[9](2016)在《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患者男,37岁。右下颌见暗红色结节。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全层可见大量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可见组织细胞伸入现象。免疫组化染色示组织细胞S-100蛋白强(+),CD68(-),CD1α(-)。服用沙利度胺半月后手术治疗,继续随访中。

陈燕坪,蒋翔男,卢建平,张红,李小秋,陈刚[10](2016)在《乳腺Rosai-Dorfman病12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乳腺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的病理形态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2例乳腺RDD,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光镜下观察组织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12例乳腺RDD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555岁,平均37岁,其中右乳7例,左乳5例。1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其余均为乳腺单发病灶。肿物呈不规则结节状,主要位于乳腺实质内,可累及周围脂肪组织。镜下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弥漫增生伴大量浆细胞浸润,再现淋巴结中的淋巴滤泡及扩张的"窦",形成明暗相间的组织学特征。增生的组织细胞呈梭形或多边形,排列成模糊的席纹状,可有一定程度异型性,间质纤维化及胶原化明显,可见较多的泡沫细胞。特征性窦性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伸入现象较为少见或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示组织细胞S-100蛋白、CD68、CD163阳性,CD1a阴性。结论乳腺RDD临床上应与各种炎性病变、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Erdheim-Chester病、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纤维组织细胞瘤、炎症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霍奇金淋巴瘤等鉴别。低倍镜下明暗相间的组织学特征是诊断乳腺RDD的重要线索,特征性的淋巴细胞伸人现象具有诊断意义,免疫组织化学S-100蛋白、CD68、CD163阳性有助于诊断。

二、单纯性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纯性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论文提纲范文)

(1)皮肤型Rosai-Dorfman病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1.1感染学说
    1.2 免疫学说
    1.3 遗传学说
    1.4 可伴发恶性肿瘤
2 临床表现
3 组织病理学特征
4 影像学检查
5 诊断和鉴别诊断
6 治疗和预后
7 结语

(2)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3)伴口腔颌面部受累的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诊断及分组
    1.3治疗方案
    1.4疾病状态的评估
    1.5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2.2临床表现
    2.4治疗与预后
3讨论

(4)皮肤Rosai-Dorfman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5)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特点
    1.1 感染学说
    1.2 免疫紊乱学说
    1.3 IgG4相关性疾病学说
2 临床特征
3 组织病理学特征
4 鉴别诊断
5 治疗
6 结论

(6)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儿童骼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二部分 儿童耻骨、坐骨及骶骨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三部分 3D打印技术在儿童骨盆肿瘤手术规划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简表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8)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治疗皮肤型Rosai-Dorfman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2 讨论

(9)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2讨论

四、单纯性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皮肤型Rosai-Dorfman病临床研究进展[J]. 张彦秀,郑宝勇,聂廷芬. 皮肤病与性病, 2021(02)
  • [2]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并文献复习[J]. 张芳,刘文韬,喻标,南华亮.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01)
  • [3]伴口腔颌面部受累的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12例临床分析[J]. 王颖超,李壮壮,殷楚云,蒋兰君,王龙.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9(05)
  • [4]皮肤Rosai-Dorfman病1例[J]. 古东,吴铁强.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9(02)
  • [5]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及其研究进展[J]. 胡啸,肖生祥. 皮肤科学通报, 2019(01)
  • [6]儿童骨盆骨质破坏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D]. 孙祥水. 苏州大学, 2018(04)
  • [7]皮肤型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J]. 伍方佩,胡小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08)
  • [8]糖皮质激素联合羟氯喹治疗皮肤型Rosai-Dorfman病1例[J]. 凌俊,孙建方,赵晓广.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7(04)
  • [9]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并文献复习[J]. 胡啸,肖生祥,涂晨,王俊民.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12)
  • [10]乳腺Rosai-Dorfman病12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 陈燕坪,蒋翔男,卢建平,张红,李小秋,陈刚.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6(08)

标签:;  ;  ;  ;  ;  

单纯性鼻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