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是否应加用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研究

硬膜外麻醉是否应加用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研究

一、硬膜外阻滞的局麻药中是否加用肾上腺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20)在《程控椎旁间歇注药对VATS术后镇痛及免疫反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胸科手术创伤大,涉及皮肤、肌肉、肋骨、胸膜、肺脏等多个器官脏器组织及躯体和内脏感受器,开胸术后疼痛被认为是最严重的手术疼痛之一,目前胸科术后急性疼痛发生率达80-96%,其中约有40-50%患者可以发展成慢性疼痛,麻醉疼痛潜在的影响免疫功能,不利于残留肿瘤细胞清除,如何更加有效控制术后急性疼痛,减少副作用发生,并关注免疫功能的保护,是当前胸外科麻醉面临的重要课题。本临床研究立足一种改进型“程控胸椎旁间歇脉冲注药镇痛”,通过与“连续胸椎旁输注镇痛”和常规“持续静脉输注镇痛”方法相比较,系统论证其对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患者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免疫应答的影响,评估改进型“程控胸椎旁间歇注药镇痛”模式,应用于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实施肺叶切除后临床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电视胸腔镜外科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0例,进行不同术后镇痛方式的系统比较研究。1.研究分组:将90例行VATS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程控胸椎旁间歇注药镇痛组”,(简称程控组,P组,n=30);“连续胸椎旁输注镇痛组”,(简称连续组,S组,n=30)和“静脉持续自控镇痛组”,(简称静脉组,V组,n=30),术后分别应用相应镇痛方式。2.临床观察指标和时间点:观察术前(T0)、切皮后40min(T1)、切皮2h(T2)、术毕(T3)、术后 1h(T4)、术后 4h(T5)、术后 24h(T6)和术后 48h(T7)不同时间点静息和咳嗽时疼痛强度数字模拟评分(NRS)、Ramsay镇静评分、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B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镇痛泵的实际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镇痛局麻药物罗哌卡因的消耗量、麻醉药品(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的消耗量、术后不良反应、QoR-15恢复质量评分。3.免疫应答指标选择和监测方法:(1)流式细胞术延续分析淋巴细胞及亚群中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B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HelperTcell,T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NK 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比例在术前、切皮 2h 和术后24h(T0、T2、T6)动态变化;(2)基于吸附细胞因子特异抗体免疫微球的流式细胞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分析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浓度在术前、切皮2h和术后24h(T0、T2、T6)动态变化。[结果]1.NR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三组镇痛方式下,静息和咳嗽时NRS疼痛评分方面,“程控组”(P组)[0.0(0.0)~3.0(1.0)]与“连续组”(S组)[0.0(0.8)~3.0(1.8)]和“静脉组”(V组)[1.0(2.0)~4.0(1.0)]分别比较,在术后4h、24h和48h(T5-T7)显着降低(P<0.05);Ramsay镇静评分方面,P组[2.0(1.0),2.0(0.0)]和 S 组[3.0(1.0),2.0(0.8)]与 V 组[3.0(1.0),3.0(0.0)]分别比较,在术后1h、4h(T4和T5)分别有显着降低(P<0.05);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三组比较各时间点(T0-T7)无明显差异(P>0.05)。2.镇痛药品和麻醉药品消耗量比较:三种镇痛方式下,自控镇痛追加药物次数方面,P组[0.0(0.0)~2.0(3.0)]与S组[0.0(0.8)~3.0(4.0)]和V组[0.0(1.0)~5.0(5.0)]分别比较,在术后1h至48h(T4-T7)显着减少(P<0.05);在局麻镇痛药罗哌卡因消耗量方面,P 组[30.0(0.0)~525.0(37.5)]与 S 组[40.0(7.5)~540.0(40.0)]比较,在术后1h至48h(T4-T7)出现显着减少(P<0.05)。在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消耗量方面,P组和S组与V组分别比较,均出现显着降低(P<0.05)。3.术后不良反应比较:主要包括心动过速和头晕症状,三组镇痛方式下,P组和S组与V组分别比较,发生率显着降低(P<0.05)。4.QoR-15 恢复质量评分变化:P 组(107.0±5.1,114.4±4.2)与 S 组(104.4±5.3,110.5±3.8)和 V 组(103.1±3.5,108.3±4.2)分别比较,在术后 24h 和48h(T6、T7)时分别显着增加(P<0.05)。5.对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浓度影响(1)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对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B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NK细胞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切皮2h、术后24h(T0、T2、T6)三组之间分别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①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组内比较出现显着差异(P<0.05):总淋巴细胞(P 组:22.1±6.0~6.3±2.0;S 组:25.4±7.5~6.4±1.4;V 组:25.0±5.5~6.2±1.4)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降低;总 T 细胞(P 组:72.9±7.4~64.5±9.9;S 组:73.3±8.0~68.4±9.0;V 组:74.0±7.5~68.2±12.9)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降低;辅助性 T 细胞(P 组:41.9±4.6~35.6±4.2;S 组:42.3±7.4~35.8±5.4;V组:41.6±7.6~35.1±10.6)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降低。②B淋巴细胞和NK细胞组内分别比较出现显着差异(P<0.05):B淋巴细胞(P组:10.8±3.5~12.8±3.9;S组:9.9±2.8~11.1±4.0;V组:9.6±4.4~11.7±6.5)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加。NK 细胞(P 组:16.9±5.8~21.1±8.2;S 组:16.8±8.4~20.3±7.7;V 组:13.9±5.6~17.5±7.8)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加。(2)细胞因子变化:IL-2、IL-4、IL-6、IL-10、TNF-α、IFN-γ 在术前、切皮2h、术后24h(T0、T2、T6)三组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IL-6和IL-10分别组内比较出现显着差异(P<0.05):①IL-6(P:4.6±2.2~82.4±61.3;S:4.9±1.9~72.9±39.5;V:4.6±1.7~125.4±77.4)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高;②IL-10(P:3.8±1.4~5.4±2.0;S:3.3±0.8~5.2±2.4;V:3.4±0.8~6.0±4.3)各组在T0、T2、T6时分别比较逐渐增高。[结论]1.程控椎旁间歇注药镇痛通过脉冲式给药模式对于VATS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术后镇痛局麻药物的用量少,术后恢复质量好,适用于VATS术后镇痛。2.应用椎旁超前镇痛可以降低术中阿片类药物应用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3.胸科手术及麻醉镇痛可以导致免疫抑制,程控胸椎旁间歇注药镇痛对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影响,并不比静脉镇痛具有优势,但是胸科术后免疫抑制现象值得关注和必要干预。

唐蓉[2](2020)在《舒芬太尼局部用药对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局部用药对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0例,年龄3065岁,ASA分级ⅠⅢ级,性别不限,体重指数(BMI)1828kg/m2,超声引导下在T4-5、T5-6水平行椎旁神经阻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试验组(T组),C组神经阻滞用药仅为罗哌卡因;T组神经阻滞用药为罗哌卡因和0.6ug/ml的舒芬太尼混合液。罗哌卡因浓度由上下序贯法确定,起始浓度为0.5%,间隔浓度比值为1.2。若阻滞效果评定为成功,则下一例采用低一级浓度;若阻滞效果评定为失败,则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试验终点为达到七个上下周期或者罗哌卡因浓度≤0.1%或者≥1%持续7例。按照Dixion-Massey EC50序贯法计算公式计算罗哌卡因的EC50及其95%CI。记录两组患者神经阻滞相关并发症,术后4h(T1)、术后6h(T2)、术后8h(T3)、术后12h(T4)、术后24h(T5)的VAS评分、HR和MAP,罗哌卡因使用总量、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总量及术后24h内需要进行额外镇痛的人数。结果:C组罗哌卡因的EC50为0.41%,95%CI为0.39%0.43%;T组罗哌卡因的EC50为0.33%,95%CI为0.31%0.35%;T组中有2例(9.5%)发生恶心,1例(4.8%)发生呕吐;C组患者未出现神经阻滞相关的不良反应;与C组相比,T组在术后8h、12h的VAS评分、HR和MAP明显降低(P<0.05);T组罗哌卡因使用总量显着减少(P<0.05);两组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总量及24h内需要额外镇痛的人数无显着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局部用药可降低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的EC50。

何文胜[3](2019)在《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文中认为臂丛神经阻滞因为其镇痛效果完善,对呼吸和循环干扰小,广泛应用于上肢手术;特别是对老年或者危重的患者,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臂丛神经的阻滞位点比较多,包括肌间沟水平、锁骨上水平、锁骨下水平以及腋动脉水平。肌间沟臂丛阻滞对尺侧的阻滞效果较差,并且容易出现星状神经节、迷走神经和膈神经阻滞。锁骨上臂丛阻滞效果完善,患者能很好的耐受止血带;但是穿刺位点靠近胸膜顶,容易造成气胸。腋路臂丛阻滞位于臂丛的末端,适用于前臂和手部手术,但是对桡侧的阻滞效果较差,同时阻滞位点靠近血管,容易发生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锁骨下臂丛神经分为内侧束,外侧束及后侧束三个神经束包绕腋动脉。与锁骨上及肌间沟臂丛阻滞比较,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对尺神经的阻滞效果更加确切为完善;相较于腋路阻滞,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对肌皮神经和桡神经的阻滞作用更为完善;因此,锁骨下入路臂丛阻滞是实施肱骨中段以远部位手术的理想麻醉方式。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有多个穿刺方法,包括锁骨中点法、外侧法、垂直锁骨下法和喙突旁法等。传统的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各种穿刺入路,进针点均位于锁骨下方喙突内侧。由于此处臂丛神经被胸壁肌肉覆盖,位置较深,盲探操作难度较大。临床操作时一般需要神经刺激仪或超声引导。但是在采用超声引导时,穿刺针进针点位于锁骨下缘和超声探头之间,进针范围狭小,进针角度陡峭,不利于超声影像下针尖和针干的显影,操作难度较大,存在损伤邻近组织的潜在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改良了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穿刺点,选择通过锁骨上窝进针实施臂丛神经阻滞,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进行一些新的尝试。第一部分实施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针对传统穿刺点(锁骨下进针)过程中穿刺针显影不佳的缺点,采用经改良的进针点(锁骨上窝进针),比较传统进针路径和改良的锁骨上窝入路两种进针路径对臂丛神经阻滞操作难易程度和阻滞效果的影响,探讨经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实用性。第二部分实施超声引导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测量阻滞前后尺动脉血流及上肢不同区域皮肤温度的变化,分析尺动脉血流及上肢皮肤温度与阻滞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探讨以尺动脉血流及皮肤温度的变化作为预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可靠性。第三部分对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分别实施超声引导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不同年龄患者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的差异。第四部分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实施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诱发出两次不同的肌肉运动后分次注入药物;向罗哌卡因中添加1μg/kg右美托咪定,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阻滞效果的影响。第一部分超声引导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目的:评价锁骨上窝入路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实施前臂或手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A组和B组,每组各30例,实施超声引导下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分别从锁骨下进针(A组)和锁骨上窝进针(B组),在腋动脉周围注射0.5%罗哌卡因20 ml。记录操作时间、进针次数、注药后15min阻滞效果评分、阻滞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操作时间平均为120.7±52.1秒,B组操作时间平均为92.0±34.3秒;与A组相比,B组操作时间更短(P<0.05)。两组进针次数、起效时间、15 min阻滞效果评分和阻滞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锁骨上窝入路实施超声引导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期间更短,效果确切,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第二部分超声引导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对尺动脉血流和皮肤温度的影响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前后尺动脉血流和上肢不同区域皮肤温度的变化,分析尺动脉血流和上肢皮肤温度的变化与阻滞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尺动脉血流和上肢皮肤温度变化用于预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拟实施上肢肘关节及其远端手术患者50例,利用超声引导进行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腋动脉周围注射0.5%罗哌卡因20ml。记录阻滞前及阻滞30min后尺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速度、舒张末期速度、平均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血流量)和上肢不同区域(手背虎口区、手掌小鱼际、手掌大鱼际区、前臂外侧中部和前臂内侧中部)皮肤温度,并对阻滞效果进行评分;对血流动力学和温度变化与阻滞效果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臂丛神经阻滞30min后阻滞效果评分平均为8.0±1.2;阻滞30min后尺动脉收缩期峰速度、舒张末期速度、平均速度明显增快,而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明显下降,血流量明显增加,与阻滞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尺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变化与阻滞效果之间相关系数r=0.707,(P<0.01)。臂丛神经阻滞30min后小鱼际皮肤温度上升1.4±0.8℃,与阻滞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阻滞效果之间相关系数r=-0.072,(P=0.618);上肢其他区域皮肤温度变化以及上肢平均温度变化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后,上肢血流明显增加;但是除了小鱼际区域外,上肢其他区域皮肤温度升高并不明显。尺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变化与阻滞效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707,P<0.01),可以作为预测臂丛阻滞效果的客观指标。小鱼际区域皮肤温度变化与阻滞效果之间相关性较差(r=-0.072,P=0.618);以皮肤温度变化预测臂丛阻滞效果,干扰因素较大,临床应用价值有限。第三部分不同年龄患者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半数有效度的研究目的:比较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的差异。方法:选择实施上肢远端部位手术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0-44岁)和老年组(65-85岁),实施超声引导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每个患者注射不同浓度罗哌卡因20ml。采用概率Probit概率单位回归法计算两组患者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EC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同时记录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相关并发症。结果:青年组患者罗哌卡因EC50为0.357%,95%C1为0.297%-0.467%。老年组患者罗哌卡因EC50为0.296%,95%C1为0.233%-0.374%;老年患者所需罗哌卡因浓度较青年患者下降17%。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内,未出现刺破血管、局麻药中毒、局麻药过敏、气胸等相关并发症结论:经锁骨上窝入路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青年组患者罗哌卡因EC50为0.357%(95%C1 0.297%-0.467%),老年组患者罗哌卡因EC50为0.296%(95%C1 0.233%-0.374%);老年组患者所需罗哌卡因浓度较青年组患者下降17%。第四部分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在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影响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时,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D组),每组30例,实施锁骨上窝入路臂丛阻滞。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诱发出两次不同的肌肉运动后分两次注射局麻药。每名患者注射40ml 0.375%罗哌卡因(C组),或40ml 0.375%罗哌卡因混合1μg/kg右美托咪定(D组)。记录麻醉持续时间、有效镇痛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术后48h内补救性曲马多的累积消耗量。结果:每组各有28例患者最终完成研究。D组麻醉持续时间和有效镇痛时间分别为754±161分钟和1014±226分钟,C组麻醉持续时间和有效镇痛时间分别为592±128分钟和842±156分钟;与C组相比,D组麻醉持续时间和有效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0.05)。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阻滞后24小时内,D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48小时内D组补救性曲马多累计消耗量为108±63mg,C组补救性曲马多累计消耗量为170±58mg;D组曲马多消耗量明显低于C组(P<0.01)。两组的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变化,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罗哌卡因中添加1μg/kg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延长锁骨上窝入路臂丛阻滞的麻醉持续时间和有效镇痛时间,降低24小时内疼痛评分和术后48小时内补救性曲马多的消耗量,且无明显副作用。但是添加右美托咪定不能缩短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

张华[4](2019)在《胸段硬膜外阻滞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患者应激反应是麻醉医生们关注的问题,适度应激反应能够使机体器官对不良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对机体非常有利,同时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1-2]。但过度应激反应则会对机体造成损害,使机体生理储备减弱。围术期患者因遭受手术和疼痛的双重创伤,使机体神经内分泌发生明显变化。有研究证实[3-4],采用适当的麻醉和镇痛方法能够减轻应激反应,使患者的机体尽早恢复至正常生理水平,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在应激反应发生时,交感-肾上腺髓质轴会分泌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会产生皮质醇。而血清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白介素(IL-8)等也与应激反应息息相关。这些均为评定应激反应的敏感指标[5]。本题通过对硬膜外阻滞与全身麻醉联合用于食管癌开胸手术手术患者的研究,以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目的探讨胸段硬膜外阻滞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观察食管癌手术患者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手术的开胸食管癌患者,经严格筛选符合入选标准的进行前瞻性研究。选取正常完成手术的88例患者进行分组,使用全凭静脉麻醉(自控静脉镇痛)的患者22例(对照A组),使用全凭静脉麻醉(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患者22例(对照B组),使用全凭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自控静脉镇痛)的患者22例(对照C组),使用全凭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患者22例(实验D组)。4组患者分别在麻醉前30min(T1)、切皮后2h(T2)、术后4h(T3)、术后24h(T4)、术后48h(T5)时抽取静脉血5ml,4℃2000r/min离心,分离取上清,从血浆中取1600ul加2mol/L亚硫酸氢钠20ul(抗氧剂)-70℃冷冻,待测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剩余血清在-20℃冷冻,用来检测皮质醇、血清白介素等应激反应指标。A组与C组患者在苏醒后,拔除气管导管,连接镇痛泵行PCIA。B组与D组患者在苏醒后,拔除气管导管,接镇痛泵行PCEA。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各组手术各时间点的疼痛进行评分。结果1.各组患者在T1时血浆N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T2时各组患者血浆NE水平均逐渐升高,T2、T3、T4时A组NE水平分明显高于B组、C组、D组(P<0.05或P<0.01)。T5时A组、B组、C组NE水平均明显高于D组(P<0.05)。各时间点A组NE水平上升幅度最大,D组NE水平上升幅度最小。2.各组患者在T1、T5时血浆E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A组T2、T3、T4各时间血浆E水平升高水平最明显(P<0.01),B组、C组次之(P<0.05)。各时间点A组E水平上升幅度最大,D组E水平上升幅度最小。3.各组患者在T1是Cor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各组T3、T4及T5时Cor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A组T2、T3时血浆Cor水平明显高于B组、C组及D组(P<0.05)。各时间点A组Cor水平上升幅度最大,D组Cor水平上升幅度最小。4.各组患者T1时G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A组、B组、C组、D组各时间点GH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D组比较,A组各时间点GH水平升高最明显,(P<0.01),B组、C组次之。各时间点A组GH水平上升幅度最大,D组GH水平上升幅度最小。5.各组患者T1时PR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A组、B组、C组、D组各时间点PR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D组比较,A组、B组、C组T2、T3、T4及T5时PRL水平升高最明显(P<0.01或P<0.05)。各时间点A组PRL水平上升幅度最大,D组PRL水平上升幅度最小。6.各组患者T1时各组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A组、B组、C组、D组各时间点IL-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从T2开始,各时间点A组IL-8水平下降幅度最小,D组IL-8水平下降幅度最大。7.A组术后4h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C组及D组(P<0.05或P<0.01),12h时B组、C组VAS评分明显高于D组(P<0.05),24h时A组、B组、C组VAS评分均明显高于D组(P<0.05)。结论1.胸段硬膜外阻滞能明显减轻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应激反应,降低应激激素水平。2.对于食管癌手术患者,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可获得较满意的镇痛效果。

宋阳阳[5](2019)在《不同镇痛方式对单孔胸腔镜患者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 比较不同多模式镇痛方法对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择期进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组(P组)。实验组:单次椎旁阻滞联合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组(TP组)、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组(EP组)、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单次椎旁阻滞联合病人自控静脉镇痛组(ETP组)。入选患者手术时间均为每日上午8:30-12:00。患者7:50进入手术室,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进行心电监测,8:00神经阻滞操作前(T1)抽取外周静脉血5ml送检,8:10实验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完成神经阻滞,神经阻滞后5min、10min、15min用针刺法测定阻滞平面,8:30麻醉诱导、手术开始。P组行常规全身麻醉,术毕所有患者均转入PACU进行监测与麻醉复苏。四组患者回病房后均采用PCIA复合静脉注射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联合镇痛方案进行镇痛。同时于手术切皮后30min(T2)、气管拔管后30min(T3)、术后24h(T4)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5ml送检,检测血清中皮质醇(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浓度。四组患者术中均采用统一的麻醉维持方案,记录患者入室后静息状态(T5)、神经阻滞后15min(T6)、手术切皮即刻(T7)、手术开始后30min(T8)、气管拔管后5mim(T9)的MAP和HR,记录术中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情况和瑞芬太尼的总用量。气管拔管后15min(记为0h)术后6h、12h、24h、48h根据VAS对患者进行静息及咳嗽状态的疼痛评估,记录PACU补救镇痛情况、PCIA按压次数、PCIA输注总量、术后病房镇痛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度。神经阻滞平面(阻滞节段数)、术后镇痛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最终共有100名患者完成术后随访研究,每组均为25例。(一)TP组、EP组和ETP组术后12h内静息和咳嗽状态VAS评分明显低于P组,术中瑞芬太尼总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PCIA输注总量明显少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镇痛效果满意度高。TP组、ETP组气管拔管后15min(0h)时静息和咳嗽状态VAS评分明显低于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EP组PACU补救镇痛例数较TP组和ETP组多。(二)应激激素比较:组间比较,四组患者T1时刻的Cor和ACTH血浆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组和EP组T2、T3时刻的Cor和ACTH血浆浓度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EP组和ETP组患者T2、T3、T4时刻的Cor和ACTH血浆浓度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TP、EP和ETP组T2、T3时刻的Cor和ACTH血浆浓度水平低于T1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MAP、HR的比较:组内比较,P组T9时刻的MAP、HR明显高于T5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组T6、T8、T9时刻的MAP、HR均明显低于T5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组、ETP组各时间点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5、T6、T7时刻的MAP、HR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组T8、T9时刻的MAP、HR明显低于EP组、E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四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比较,TP组去甲肾上腺素应用量明显大于P组、TP组、E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五)针刺法测得阻滞平面(阻滞节段数),神经阻滞后5min时,EP组阻滞节段数高于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min时TP组、EP组ETP组阻滞节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单孔胸腔镜术后椎旁阻滞与竖脊肌平面阻滞+椎旁阻滞的镇痛效果相当,较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镇痛效果好;椎旁阻滞对术中血压、心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二)上述三种神经阻滞方法联合PCIA的多模式镇痛方法均能明显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可抑制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张素品,王国林[6](2010)在《椎管内麻醉的有关问题》文中认为将局麻药注入到椎管内的不同间隙,药物作用于脊神经根,暂时阻滞脊神经的传导,使其所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为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包括蛛网膜下隙阻滞(又称脊麻或腰麻)和

张琳[7](2009)在《肾上腺素对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影响》文中提出左布比卡因(Levobupivacaine,LEVO)是一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是纯S-型对映异构体。药物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与受体、酶和离子通道等靶点的结合均体现出立体选择性,手性药物的不同对映体间往往显示出不同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特性。LEVO的理化性质和麻醉效能与布比卡因(Bupivacaine,BUPI)相似,但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低于BUPI。目前,国内外关于LEVO的药效学资料较为丰富,而药动学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肾上腺素与局麻药配伍在临床麻醉中应用极广。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对LEVO硬膜外麻醉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影响,阐明LEVO硬膜外麻醉加用肾上腺素的必要性,以及加用肾上腺素的合适浓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麻醉中合理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试验分组和麻醉方法本试验选择择期下肢肌袢代瓣腘血管松解术、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手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0岁-61岁,体重52-83Kg,身高158-180cm,ASAⅠ-Ⅱ级,体重指数(BMI)<30kg/m2。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单纯0.75%LEVO组)、Ⅱ组(0.75%LEVO加1:40万肾上腺素组)和Ⅲ组(0.75%LEVO加1:20万肾上腺素组),每组20例。药动学检测每组选择其中12例,手术方式均为下肢肌袢代瓣腘血管松解手术,男19例,女17例,年龄34岁-59岁,体重54-79公斤,身高161-179cm,ASAⅠ-Ⅱ级,体重指数(BMI)<30kg/m2。术前检查血常规、心、肺、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均正常,术前未使用对肝脏代谢有明显影响的药物。所有患者均采用腰段硬膜外麻醉,选择L1-2椎间隙,0.25%普鲁卡因局麻下常规硬膜外腔穿刺成功后,回抽无脑脊液和血液,缺口向尾端注入试验量0.5%LEVO3ml,3min后无局麻药误入血管及蛛网膜下腔的征象,于1.5min内注人剩余量的0.75%LEVO。LEVO用量:Ⅰ组为0.75%LEVO1.8mg/kg,Ⅱ组为含1:40万肾上腺素的0.75%LEVO1.8mg/kg,Ⅲ组为含1:20万肾上腺素的0.75%LEVO1.8mg/kg。1.2药效学检测1.2.1感觉阻滞以平头针刺法,硬膜外注药后10min内每1min在左侧腋前线测定一次痛觉消失平面,10min后每3min测定一次至平面固定,以后每30min测定一次至痛觉完全恢复。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最高头端扩散平面和维持时间。1.2.2运动阻滞硬膜外注药后每3min测定一次,运动阻滞程度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进行测定。观察并记录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程度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1.2.3麻醉效果麻醉效果评价:优:阻滞平面满意,术中无痛;良:术中有轻微疼痛或不适感,需少量镇痛药或镇静药;差:术中需加局麻药或改用全麻。1.2.4麻醉期间血液动力学监测所有患者入室均连接惠普多功能监测仪连续测定并记录注药前、注药后5、10、20、30、45、60、90、120、180、240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同时记录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和输液量。1.3药动学检测1.3.1血浆LEVO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方法色谱条件分析柱为Kromasil C18(5μm,200mm×4.6mm i.d.,柱号:KR-806064)色谱柱,柱温:40℃,柱压:100-110kg·cm-1;流动相:采用甲醇、水、二乙胺和冰醋酸混合溶液(体积比为300:140:0.4:0.2),流速0.9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灵敏度0.08 AUFS;内标物:利多卡因(Lidocaine,LIDO);定量方法:峰面积法。HPLC测定中血浆内源性物质对测定无干扰。LEVO的保留时间约为9.6min,内标LIDO的保留时间约为4.5min。1.3.2血浆样品的采集硬膜外开始注入LEVO即刻、10、20、30、45、60、90、120、180、240、360、480、840、1440min分别取中心静脉血3ml,肝素抗凝,低温离心10min(2℃,3500r·min-1),分离血浆,置-40℃冰箱保存待测。1.3.3数据处理本试验所得LEVO血药浓度数据,用中国药理学会数学专业委员会编制的3P97药动学软件处理,选择最佳房室模型,绘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并求出药动学参数:吸收相半衰期(t1/2Ka)、分布相半衰期(t1/2α)、消除相半衰期(t1/2β)、达峰时间(the time to reach peak concentration,Tmax)、血药浓度峰值(the peak plasmaconcentration,Cmax)、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t)、清除率(CL)、分布容积(V)、中央室消除速率常数(K10)、中央室向外周室转运速率常数(K12)、外周室向中央室转运速率常数(K21)。Cmax和Tmax直接取实测值,梯形法计算AUC0→t。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Kolmogorov-Smimov(K-S)法、Levene法分别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及方差齐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最小显着差(LSD)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水准α=0.05。2结果2.1一般情况三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用药量、手术时间、失血量和输液量等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三组药效学指标比较2.2.1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及麻醉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6.69±0.95 vs 6.83±1.44 vs 6.64±0.85)min、最大感觉阻滞平面(T4.10±1.07 vs T4.25±0.85 vs T4.25±1.00)、阻滞完善时间(14.90±5.27 vs15.71±4.64 vs 13.01±3.85)min、感觉阻滞维持时间(461.80±88.68 vs 455.50±82.24vs 452.50±72.00)min、运动阻滞起效时间(12.25±3.88 vs 12.57±2.98 vs 11.05±2.19)min、运动阻滞维持时间(285.50±64.83 vs 288.45±71.66 vs 240.31±57.29)min和Bromag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均达1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2麻醉期间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硬膜外腔注药后Ⅰ、Ⅱ、Ⅲ组SBP、DBP逐渐降低,其中Ⅰ组和Ⅲ组注药后30min、45minSBP、Ⅱ组注药后30minDBP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腔注药后Ⅰ、Ⅱ、Ⅲ组HR先加快后减慢,Ⅱ组注药后10min、Ⅲ组注药后5min、10minHR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3麻醉期间不良反应麻醉期间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最常见的是低血压、心动过缓、寒战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三组患者药代动力学LEVO硬膜外腔注入后,Ⅰ组和Ⅲ组在240min内各时点血药浓度值均高于Ⅱ组,Ⅰ组在20min、60min、120min血药浓度值高于Ⅲ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各组间血药浓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经3P97软件进行曲线拟合和模型识别,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特点。Ⅰ、Ⅱ、Ⅲ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Ka,t1/2α,t1/2β,Tmax,Cmax,AUC0→t,CL,V,K10,K12,K21分别为(0.07±0.06 vs 0.05±0.07 vs 0.11±0.04)h,(0.27±0.29 vs 0.30±0.29 vs 0.28±0.25)h,(9.85±5.83 vs 9.95±5.03 vs 9.09±3.51)h,(0.20±0.18 Vs 0.24±0.25 vs 0.24±0.09)h,(2.17±1.03 vs 1.07±0.40 vs 1.52±0.39)mg·L-1,(10.76±1.92 vs 8.77±3.27 vs 10.74±5.16)mg·h·L-1,(0.18±0.05 vs0.24±0.09 vs 0.20±0.07)L·h-1,(0.83±0.49 vs 1.63±0.68 vs 0.75±0.38)L·kg-1,(0.32±0.23 vs 0.17±0.10 vs 0.30±0.15)h-1,(1.20±1.51 vs 1.25±1.45 vs 2.77±1.84)h-1,(0.54±0.40 vs 0.86±0.65 vs 1.20±0.96)h-1。Ⅰ组、Ⅲ组Cmax、K10大于Ⅱ组,Ⅱ组Ⅴ大于Ⅰ组、Ⅲ组,Ⅲ组K12大于Ⅰ组、Ⅱ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药代动力学参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结论3.1 0.75%LEVO用于腰段硬膜外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快,维持时间长,镇痛效果满意,运动阻滞起效较慢而恢复较快。加用不同浓度肾上腺素未引起感觉和运动阻滞特征显着变化。3.2 0.75%LEVO单独或合用不同浓度肾上腺素用于腰段硬膜外麻醉期间,血液动力学均较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耐受性好,病人安全。3.3 0.75%LEVO单独或合用不同浓度肾上腺素用于腰段硬膜外麻醉时,其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合用肾上腺素可以降低LEVO的血药浓度和Cmax,延缓LEVO在体内的消除,且合用1:40万肾上腺素能更显着降低血药浓度,有利于防止毒副作用发生,增加硬膜外麻醉安全性。

刘万枫,王珊娟,杭燕南[8](2009)在《椎管内麻醉后的神经并发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高秀梅,杨拔贤[9](2008)在《盐酸氯普鲁卡因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盐酸氯普鲁卡因属苯甲酸酯类的局部麻醉药,是在普鲁卡因的结构基础上引入-Cl基因,在化学结构上形成了麻醉效应强、麻醉后恢复快的优点。可以安全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麻醉。此文就盐酸氯普鲁卡因的硬膜外麻醉、脊髓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区域静脉麻醉等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高秀梅,杨拔贤,顾健,冯艺[10](2007)在《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时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氯普鲁卡因(2-CP)在硬膜外阻滞时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探讨不同年龄因素及加入肾上腺素的2-CP进入硬膜外腔后在人体的吸收、分布和消除规律。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30例,根据年龄和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青壮年组(C组),年龄为30~55岁,以3%2-CP6mg/kg行硬膜外阻滞;肾上腺素组(CE组),青壮年患者,以3%2-CP6mg/kg加入1∶200000肾上腺素行硬膜外阻滞;老年组(CO组),年龄65岁以上,以3%2-CP6mg/kg行硬膜外阻滞。分别观察局麻药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始时间和运动阻滞程度;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注药后3、6、9、11、13、15、17、20、30、45、60、90min血浆2-CP浓度。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3p97)进行血药浓度数据处理,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三组的局麻药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始时间和运动阻滞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的血浆药物浓度峰值(Cmax)分别为:(0.47±0.31)、(0.32±0.22)、(0.58±0.39)mg/L;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8.71±3.45)、(7.84±3.42)、(6.42±4.84)min;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16±4.09)、(8.66±3.47)、(7.71±3.82)μg.min-1.ml-1;清除速率常数(K)分别为:(0.53±0.48)、(0.45±0.42)、(0.52±0.42)/min。以上参数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200000肾上腺素和年龄对3%2-CP行硬膜外阻滞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无明显影响。

二、硬膜外阻滞的局麻药中是否加用肾上腺素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硬膜外阻滞的局麻药中是否加用肾上腺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程控椎旁间歇注药对VATS术后镇痛及免疫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研究目的
    2.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纳入排除标准
        2.4 主要药品和设备
        2.5 胸椎旁神经阻滞穿刺置管方法
        2.6 麻醉及术后镇痛方法
        2.7 观察指标
        2.8 免疫评估技术方法
        2.9 免疫检测原理、步骤
        2.10 疼痛、镇静、爆发痛和恢复质量评价标准
        2.11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患者纳入流程
        3.2 病人一般资料和分组情况
        3.3 三组镇痛方法在静息/咳嗽时NRS疼痛评分变化
        3.4 三组镇痛方法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3.5 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情况
        3.6 三组镇痛方法镇痛泵实际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比较
        3.7 两椎旁镇痛组不同时点罗哌卡因用量差异
        3.8 术毕麻醉药用量变化
        3.9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10 三组镇痛方法QoR-15恢复质量评分情况
        3.11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结果
        3.12 总淋巴细胞、总T细胞、B淋巴细胞变化
        3.13 辅助T细胞、调节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NK细胞变化
        3.14 血浆细胞因子浓度分析结果
        3.15 血浆IL-2、IL-4、IL-6、IL-10 浓度变化
        3.16 血浆TNF-α、IFN-γ浓度变化
    4.讨论
        4.1 程控间歇椎旁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4.2 镇痛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5.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手术和麻醉对免疫反应及肿瘤进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个人简介

(2)舒芬太尼局部用药对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背景回顾
    2.1.胸科手术的特点及术后疼痛机制
    2.2.常用镇痛技术与方法
    2.3.胸椎旁神经阻滞辅助药物应用的研究
    2.4.半数有效浓度的研究方法
    2.5.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3.1.试验设计
    3.2.试验对象及分组
    3.3.试验方法
    3.4.中止试验标准
    3.5.试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及药品
    3.6.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四章 试验结果
    4.1.一般资料比较
    4.2.穿刺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3.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阻滞效果序贯图比较
    4.4.罗哌卡因EC_(50)的比较
    4.5.术后24h内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4.6.术后24h内各时间点HR、MAP的比较
    4.7.罗哌卡因总量、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总量的比较
    4.8.两组患者术后24h内额外镇痛人数的比较
第五章 讨论
    5.1.胸腔镜手术镇痛方案的选择
    5.2.罗哌卡因浓度与容量的选择
    5.3.舒芬太尼在TPVB中的应用及影响
第六章 结论
研究创新性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3)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超声引导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应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超声引导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对尺动脉血流和皮肤温度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不同年龄患者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半数有效度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右美托咪定对罗哌卡因在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影响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α2受体激动剂作为局麻药佐剂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胸段硬膜外阻滞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麻醉调控及手术应激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不同镇痛方式对单孔胸腔镜患者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2、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肾上腺素对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部分 肾上腺素对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影响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左布比卡因的药理学和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椎管内麻醉后的神经并发症(论文提纲范文)

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的发病率
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产生原因
    (一) 局麻药的神经毒性作用
        1.局麻药神经毒性作用的原因
        (1) 局麻药的种类与神经的敏感性:
        (2) 局麻药毒性与浓度、剂量及暴露时间的关系:
        (3) 局麻药对脊髓和脊神经血流的影响:
        2.局麻药毒性与比重和药物再分布的关系:
    (二) 操作引起的神经并发症
        1.穿刺针造成的损伤:
        2.神经血肿[6, 7]引起的原因:
        3.脊髓神经缺血原因:
        4.感染并发症:
    (三) 患者并存的神经疾患[5]
    (四) 麻醉药与镇痛药的神经毒性
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
    1.TNS:
    2.马尾综合征:
    3.延迟性骶神经感觉障碍[11] :
    4.硬膜外腔血肿[12] :
    5.格林-巴利综合征 (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 :
椎管内麻醉神经并发症的防治
    (一) 部位麻醉并发症的预防[13, 14]
    (二) 治疗

(10)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时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四、硬膜外阻滞的局麻药中是否加用肾上腺素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程控椎旁间歇注药对VATS术后镇痛及免疫反应的研究[D]. 刘伟.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2020(01)
  • [2]舒芬太尼局部用药对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D]. 唐蓉. 兰州大学, 2020(01)
  • [3]锁骨上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D]. 何文胜.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4]胸段硬膜外阻滞对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D]. 张华.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5]不同镇痛方式对单孔胸腔镜患者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D]. 宋阳阳.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6]椎管内麻醉的有关问题[J]. 张素品,王国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0(03)
  • [7]肾上腺素对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影响[D]. 张琳. 郑州大学, 2009(02)
  • [8]椎管内麻醉后的神经并发症[J]. 刘万枫,王珊娟,杭燕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9(01)
  • [9]盐酸氯普鲁卡因的临床研究进展[J]. 高秀梅,杨拔贤.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08(02)
  • [10]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时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J]. 高秀梅,杨拔贤,顾健,冯艺.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7(05)

标签:;  ;  ;  ;  ;  

硬膜外麻醉是否应加用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