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糖尿病的误解

对糖尿病的误解

一、对糖尿病的错误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袁媛[1](2021)在《社会工作介入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升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曾宇翔[2](2021)在《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成长小组实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董福月[3](2021)在《微晶丁酸酯豌豆淀粉的制备及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豌豆淀粉(PS)为原料,结合现有的制备微晶淀粉和丁酸酯淀粉的方法制备微晶丁酸酯豌豆淀粉(MBPS),探究酸解水相法联合处理对PS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氢谱核磁、X-射线衍射、离子色谱、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体外消化,探讨MBPS较豌豆淀粉在结构及性质改变;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测定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葡萄糖耐受量、血清生化水平以及肝、肾病理学切片等研究MBPS对糖尿病生理指标的影响;基于代谢组学对小鼠粪便中代谢产物及微生物的分析进一步探讨MBPS较豌豆淀粉在性能上的改变,从糖尿病指标及糖尿病小鼠代谢两方面探讨MBPS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血脂的机理。以PS为原料通过酸解和水相法结合的方法制备MBPS,通过傅里叶红外和氢谱核磁两种验证方法,证明PS的结构发生变化,豌豆淀粉中出现新基团。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淀粉链长分布、热重分析、体外消化测定,研究MBPS较豌豆淀粉相比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变化。结果表明:MBPS的颗粒形态、结晶结构与豌豆淀粉相同;MBPS的相对结晶度、长支链的比例、抗性淀粉(RS)含量较豌豆淀粉相比有所升高,升高程度随着取代度的增加而增加;热稳定性、短支链的比例较豌豆淀粉相比有所下降,降低程度随着取代度的升高而降低。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结合的方法建立Ⅱ型糖尿病C57BL/6J小鼠模型。实验期间向糖尿病小鼠饲喂MBPS(样品取代原饲料总质量20%的淀粉),研究MBPS对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受量、血清生化水平以及肝、肾病理切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28天喂食MBPS可以使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血清生化水平、口服葡萄糖耐受量以及肝,肾损伤得到改善。随着该淀粉取代度的增加,其对糖尿病小鼠的调节作用也随之增强。证明微晶丁酸酯豌豆淀粉对糖尿病有改善作用。采用肠道微生物及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通过Illumina测序和LC-MS技术检测实验中糖尿病小鼠粪便里的菌群和代谢情况,从代谢的角度分析MBPS对糖尿病小鼠代谢的影响。得出不同取代度的MBPS与糖尿病模型组的结果差异较大。MBPS可以提高有益菌的比例,降低放线菌门的比例。MBPS能够降低机体对碳水化合物和长链饱和脂肪酸的吸收,促进机体对邻苯二甲酸-2-乙基已酯的排出,降低胆汁酸的排出,取代度高的MBPS4和MBPS5两种淀粉还可以调节机体嘌呤嘧啶代谢异常和促进机体磷酸戊糖途径。

高瑶瑶[4](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且在医学图像领域有广泛应用。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严重时会导致失明。目前,我国存在医疗资源紧缺,患者看病难等问题。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特征的检测分析,能够缓解上述情况,为医生和患者带来福音。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改进SegNet网络模型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区域进行检测。SegNet网络模型属于编码解码结构。其编码阶段的卷积操作改用VGGNet19,并在卷积操作过程中加入残差块,能够有效避免梯度下降。本实验在DIARETDB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测试,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改进后的网络对微动脉瘤检测的准确度为0.955,对出血检测的准确度为0.853,对硬渗出物和软渗出物的准确度分别为0.714和0.898。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能够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灶区域进行有效检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级分类的研究采用的是基于改进GoogLeNet网络。随着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加深,提取特征的效果越好。GoogLeNet网络模型的深度和宽度相较于其他网络都有所增加,但同时也增加了计算量。为减少计算量,除了GoogLeNet模型本身加入降维操作以外,本文在Inception模块将5×5的卷积核替换为两个3×3的卷积核,使其在效果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参数。对病变等级分类的研究,主要是在Messidor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GoogLeNet模型在计算参数减少的同时保证了准确度,能够很好的进行分类操作。

宋宁[5](2021)在《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已成为患者致盲、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寻求根治有效的防治方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防治历史悠久、认识独特、诊疗方法神奇、验秘单方众多,具有简、便、验、廉等特色与优势。藏医的《四部医典》、壮医的《中国壮医学》、回医的《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均对糖尿病有丰富而精辟的记载,并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但这些记载较为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甚则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而现有研究偏重民族医部分方剂的临床疗效、治疗机制,以及民族降糖药物的成分、药理等现代研究,鲜有对少数民族糖尿病经典文献的研究,未见有对少数民族医药典籍的糖尿病理论认识、常用方剂和治疗药物及其特点和临床应用规律的系统整理和探讨。因此,系统挖掘整理藏、壮、回等少数民族医学典籍中的糖尿病内容,总结理论认识,凝炼前人防治经验,搜集整理其记载的防治糖尿病的方剂、药物,建立藏、壮、回医典籍文献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和药物数据库,形成体系,对于糖尿病理论的总结提升以及临床实践指导意义重大,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文献数据,以便从典籍中找到启发,丰富和提升藏、壮、回医有关糖尿病的认识,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借鉴和指导,为进一步筛选糖尿病有效单复方及开发糖尿病民族药新药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从医史文献角度,采用文献研究方法,结合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开展研究。以糖尿病作为切入点,从藏、壮、回少数民族医学的糖尿病典籍文献入手,全面搜集整理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文献,建立理论及方药数据库,梳理和总结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辨治思路,发掘经典文献中防治糖尿病的诊疗技法、常用方剂和药物、防治经验及其规律,包括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则、治法、方药及其应用规律,着重原文的搜集整理,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治经验。具体方法为:1.查阅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西藏藏医药大学图书馆、广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北京回民医院图书资料室等各地实体图书馆;查阅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数字方志库等电子图书馆,全面搜集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通读全文,查找其中有关糖尿病的记载、相关方剂、药物,建立数据库。纳入搜查的文献类型主要包括古代经典着作、近代现代专着、论着、综合性医书、方书、专书、本草、教科书、医案、医论、医话等。尤其是重点研读藏、壮、回医古代经典着作,从历史源头研究少数民族医药典籍对糖尿病的认识和经验。2.提取相关记载内容,按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字段进行系统整理、归档,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Word2016分别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3.系统学习藏医、壮医、回医的发展历史、理-法-方-药体系,精读《四部医典》、《中国壮医学》、《回回药方》等经典文献,熟悉藏、壮、回医学体系,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奠定基础。4.基于藏、壮、回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总结、挖掘、提炼各少数民族医学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对于《四部医典》、《回回药方》、《饮膳正要》等典籍,通过反复研读、多版本比对分析、比对期刊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尽可能使研究结果忠于原意。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药防治糖尿病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2016对藏、壮、回医方剂的药物频数、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6.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字段进行整理、归类,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对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药物的科属、来源、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总结其特点和规律。7.形成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对糖尿病的认识和诊疗体系。[结果]1.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典籍文献近200种,通读全文,将记载有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典籍共计140种(藏医30种、壮医77种、回医33种)纳入研究对象。2.从糖尿病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诊断、诊法、治则、治法、疗法、应用、预防调摄等方面,系统梳理了藏、壮、回医典籍文献,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3.归纳、总结、挖掘、凝炼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4.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防治糖尿病方剂共计215首(藏医36首、壮医121首、回医58首);按方名、出处、组成、功效主治、制作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方剂的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5.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共计123种(藏药22种、壮药61种、回药40种);按出处、学名、中文译名、所属科名、所属属名、糖尿病药用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字段进行整理,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应用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分析了藏医、壮医、回医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结论]藏、壮、回民族医药典籍是祖国医药宝库的珍宝,记载着历代先民在与糖尿病作顽强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有效方药,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均有精辟论述,为民族地区群众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文献浩瀚,相关记载较零散,缺乏对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的系统总结和阐述,大量的方药也未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理论记载较少,方药记载较多,部分古文献已损毁或佚失,未能得到及时系统的挖掘整理。本研究搜集到藏医、壮医、回医有关糖尿病的典籍共140种;提取相关记载内容,建立藏、壮、回医防治糖尿病文献数据库;归纳提炼藏、壮、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等理论认识、诊断治疗思路及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糖尿病方剂215首,建立3个方剂数据库,统计分析组方规律和用药特点;搜集整理藏、壮、回医典籍记载的具有防治糖尿病作用的药物123种,建立3个药物数据库,统计分析药物的科属、来源、药用部位、性味、功效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清晰的藏医、壮医、回医典籍对糖尿病的理论认识及诊疗体系。研究成果为学者查阅及深入研究提供大量的文献数据。但本研究在浩瀚的藏医、壮医、回医历代典籍文献中搜集零散的糖尿病记载,涉及民族较多,文献量很大,后期研究分析又基于对藏医、壮医、回医三大医学体系的总体把握和理解,从调研、文献搜集,到整理、考证、提炼、统计分析等,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加之水平有限,因此研究过程困难重重,错漏在所难免,期待后继更深入的研究。

周倩倩[6](2021)在《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两种胰岛素给药途径的后续管理成效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通过队列研究探讨使用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两种胰岛素应用方式分别对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后续治疗、疾病预后、自我管理行为、服药依从性、成本效益的影响。从而提高对应用CSII治疗的认识,发现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医生和护士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患者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研究对象为2020年9月16日至2020年11月5日期间在以上3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期间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胰岛素使用方式,将其分为MDI组和CSII组。其中MDI组患者接受每日3-4次普通注射器或专用的胰岛素笔进行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统一使用医院提供的胰岛素泵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收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时的下述指标:代谢指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波动指数);成本花费(住院时长和花费、门诊复查和糖尿病相关用药费用、有无再次入院治疗及再次入院治疗时长和花费);低血糖发生率;自我管理行为(SDSCA)和服药依从性(MMAS-8)等。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最终完成研究的患者为195例,其中MDI治疗组为95例,CSII治疗组为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相比于MDI治疗,CSII治疗可降低患者日内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P=0.04),减少低血糖发生率(P=0.035),但增加了住院花费(P=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后发现,与MDI组相比,CSII组Hb A1c降低更明显(P=0.009),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及服药依从性得分更低(P<0.005),门诊复查和胰岛素治疗相关用药费用更低(P<0.001),每日胰岛素注射剂量更低(P=0.015),但合计总费用仍较高(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控制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将年龄、BMI、Hb A1c、TG、TC、糖尿病病程作为自变量,分别以LAGE、Hb A1c、日胰岛素注射剂量为因变量进入回归方程,3项比较结果中容忍度均>0.1且方差膨胀因子(VIP)>2,提示各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他们共同解释了LAGE总变异的4.3%、Hb A1c总变异的5.7%、日胰岛素注射剂量总变异的6.3%。研究结论:1、与MDI治疗相比,使用CSII治疗能够降低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低血糖发生率。2、与MDI治疗相比,使用CSII治疗能够促进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降低Hb A1c、减少每日胰岛素注射剂量。3、与MDI治疗相比,使用CSII治疗的患者在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和服药依从性得分较低,提示临床治疗过程中关注血糖的同时还需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服药依从性。4、与MDI治疗相比,CSII治疗花费更高,临床上内分泌科是否使用CSII治疗糖尿病需要结合成本,根据病人实际情况,酌情选择不同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殷紫薇[7](2021)在《探究真实世界下进食模式调整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并分析进食模式调整能否对我国糖尿病人群产生有利影响。方法:收集从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在武汉市劳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录在册并且符合筛选要求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求受试者每餐先尽可能多吃一些蔬菜,然后吃肉蛋类荤菜,最后再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细嚼慢咽,保证进餐时间持续15分钟以上。干预为期3个月。最终共纳入52人,收集患者进食模式调整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早餐前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体重、体质指数、腰围以及血压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非老年组(年龄<65岁)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有所下降(7.19±0.42%vs 7.04±0.44%;p<0.05);早餐前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2.高学历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有所下降(7.34±0.49%vs 7.17±0.51%;p<0.05);中餐及晚餐餐后2小时血糖下降分别为(10.62±1.46mmol/L vs 10.01±1.35mmol/L;10.27±1.08mmol/L vs 9.62±0.85mmol/L;p<0.05),但早餐前后血糖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男性和女性组干预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早餐前血糖、以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进食模式调整前后血脂、体重、体质指数、腰围、血压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研究的受试人群中,经过3个月进食模式的调整,可以使年龄<65岁和/或文化程度较高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并且降低文化程度较高患者的午餐以及晚餐后血糖;而早餐前后血糖、血脂、体重、体质指数、腰围以及血压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李贝贝[8](2021)在《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归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糖尿病前期是2型糖尿病的必经阶段,也是唯一可逆的黄金时期,故对其实施有效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根据糖尿病前期人群特点,制定合理化运动及管理方案,旨在探讨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血糖、胰岛素、血脂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控制或逆转糖尿病前期的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受试者招募,除去脱落患者后,共纳入糖尿病前期受试者26人,年龄均位于40~60岁之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8周的运动干预,具体形式为弹力带抗阻训练联合健步走,每周3次,每次约60分钟。对照组无任何运动干预。干预前后分别测试受试者的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等血液指标,并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应用SPSS 22.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运动干预后,实验组血糖指标中: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显着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转阴率为23.08%;胰岛素分泌指标中:空腹胰岛素、餐后2小时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显着下降(P<0.05),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与胰岛素敏感指数有上升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餐后2小时胰岛素差异显着(P<0.05)。(2)运动干预后,实验组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显着改善(P<0.05),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有下降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差异显着(P<0.05)。(3)运动干预后,实验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显着改善,其中生理机能、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精神健康及总得分明显增加(P<0.05),其余指标无显着变化(P>0.05)。研究结论:(1)8周弹力带抗阻训练联合健步走可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糖水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血糖降至正常,有利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良性转归。此外,其还能改善胰岛素分泌状况,使胰岛素抵抗现象有所减弱,为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病情控制提供依据。(2)8周弹力带抗阻训练联合健步走可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脂代谢状况,其中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效果较好。(3)8周弹力带抗阻训练联合健步走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质量有所改善,使其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评分均有所提高。

蒋里[9](2021)在《基于壮火食气病机的黄连-人参“药对”对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中医清热益气法的有效性,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中医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1.选取英文关键词“Type 2 diabetes”、“TCM”、“clear Heat”、“supplement Qi”、“Replacement therapy”及中文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药”、“中草药”、“清热”、“清热益气”、“益气”、“补气”等进行检索,纳入中医“清热益气”药物结合西医标准治疗辅助干预2型糖尿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iewManager5.3对筛选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进行结局指标评价。主要指标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次要指标如血脂、C反应蛋白等。2.临床研究采取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方法,试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予以黄连人参颗粒剂及中药模拟剂。两组患者同时进行糖尿病教育,给予生活方式干预,经过基础血糖控制,避免使用对肠道菌群有明显影响的降糖药物,干预疗程均为12周,测量患者前后疗效指标、炎症指标及安全指标。疗效指标如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等,安全指标如肝功、肾功等;炎症指标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等。3.常温取样法采集粪便标本,-80℃冰箱内冻存。对临床样本进行16S rRNA测序,重点分析OTU聚类、物种注释、α-多样性、β-多样性及LDA Effect Size 差异评分。结果:1.Meta分析共纳入15项研究,1440名受试者,结果显示,中医清热益气法合并标准治疗可显着改善中医证候、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2.临床研究纳入患者31例,治疗组16例,对照组15例。结果表明,治疗组黄连-人参“药对”能安全有效降低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但有一定降低趋势;在空腹血糖水平治疗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前后的差值与对照组前后的差值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对BMI水平的降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对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显示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能显着减少空腹胰岛素分泌(P=0.02),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P=0.006);对炎症因子CRP的降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对TNF-α、IL-6显示出一定的下降趋势。3.试验纳入样本31例,治疗组16例,对照组15例,ZLA、DZA分别指治疗组、对照组服药前,ZLB、DZB指治疗组、对照组服药后。OTU聚类结果显示,ZLB相比ZLA增加新OTU 6个,减少原OTU 12个,DZB相比DZA增加新OTU 16个,减少原OTU 5个。α-多样性箱型图显示,DZB较DZA菌群异质性明显增加,ZLB较ZLA菌群异质性明显减少,ZLA与ZLB组间差异值最大。β-多样性PCA图显示,ZLB较ZLA较为集中,DZB较DZA较为分散。LDA Effect Size分析显示,ZLA与ZLB比较,丰度明显增加的菌群是益生菌Bacilli(杆菌纲)及Lactobacillales(乳酸杆菌目),明显减少的菌属是Ruminiclostridium9(瘤胃梭菌属)、ruminantiumgroup(真杆菌属)、Eubacteriumventriosumgroup(凸腹真杆菌属)、Holdemania(霍尔德曼氏菌属)及Porphyromonadaceae(紫单胞菌科)。Ruminiclostridium9(瘤胃梭菌属)和Eubacteriumventriosumgroup(凸腹真杆菌属)是其中相对丰度最多的两种条件致病菌菌属,治疗后相对丰度的平均数分别为0.01%及0.07%。结论:1.Meta分析结果证明,中医清热益气法合并标准治疗可显着改善中医证候,降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降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2.黄连-人参“药对”可有效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BMI及CRP水平。3.黄连-人参“药对”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物种数量、菌群的总丰富度及异质性,降低条件致病菌丰度,增加益生菌丰度。

贾晓颖[10](2021)在《糖络宁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背根神经元中miR-211及IRE1α-CHOP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从体外角度,针对miR-211及IRE1α-CHOP通路来探讨糖络宁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作用机理。通过基因沉默和过表达,验证miR-211及IRE1α-CHOP通路在DPN发病中的作用。研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35只,糖络宁组25只,分别予以2.5 g/kg-d的糖络宁生药和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10天,制备正常血清和糖络宁血清。新生大鼠提取背根神经元细胞(DRGn)。采用Lipo2000法进行转染,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对照组、抑制剂组、中药组、激动剂中药对照组和激动剂中药组。使用q-PCR 检测 DRGn 细胞中 miR-211、IRE1α、CHOP 和 XBP1 的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DRGn细胞中IRE1α、p-IRE1α、XBP1、CHOP蛋白表达;荧光探针法测定DRGn细胞ROS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技术检测SOD活性,硫代巴比妥法测定MDA含量。研究结果1.qRT-PCR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miR-211、IRE1α、XBP1、CHOP mRNA值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抑制剂组的miR-211、IRE1α、XBP1、CHOP mRNA值均明显降低(P<0.01),抑制剂对照组无差异(P>0.05);与中药组相比,激动剂中药组的miR-211、IRE1α、XBP1、CHOP mRNA值升高(P<0.01),激动剂中药对照组无差异(P>0.05)。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抑制剂对照组IRE1α、p-IRE1α、XBP1、CHOP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抑制剂组IRE1α、p-IRE1α、XBP1、CHO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抑制剂对照组无差异(P>0.05);与中药组相比,激动剂中药组IRE1α、p-IRE1α、XBP1、CHOP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激动剂中药对照组无差异(P>0.05)。3.氧化指标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ROS、MDA显着提高(P<0.01),SOD活力明显减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抑制剂组ROS、MDA明显减低(P<0.01),SOD活力增加(P<0.01),而抑制剂对照组无差异(P>0.05);与中药组相比,激动剂中药组ROS、MDA升高(P<0.01),SOD活力减低(P<0.01),激动剂中药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1.DRGn细胞通过转染miR-211抑制剂和激动剂可构建有效的miR-211低表达和过表达的模型。miR-211抑制剂可使IRE1α-CHOP通路活性减低,进而缓解高糖对DRGn细胞的氧化损伤。miR-211激动剂能增加IRE1α-CHOP通路的活性,进而使糖络宁对高糖诱导的DRGn细胞的抗氧化作用降低。2.高糖可使DRGn细胞中miR-211表达增加,进而激活IRE1α-CHOP通路,引发内质网应激和氧化应激,使细胞受损;糖络宁含药血清可使miR-211水平减低,降低IRE1α-CHOP通路活性,进而改善内质网应激和氧化应激,缓解细胞损伤。本研究表明,糖络宁可改善高糖诱导的DRGn细胞的氧化损伤,这一保护作用可能依赖于糖络宁能下调miR-211的表达,进而抑制高糖下IRE1α-CHOP通路的活性,缓解氧化损伤,改善DPN。

二、对糖尿病的错误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糖尿病的错误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3)微晶丁酸酯豌豆淀粉的制备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豌豆淀粉
        1.1.1 豌豆淀粉形态结构
        1.1.2 豌豆淀粉的应用
    1.2 微晶淀粉
        1.2.1 微晶淀粉简介
        1.2.2 微晶淀粉的制备方法
        1.2.3 微晶淀粉的应用
    1.3 丁酸酯淀粉
        1.3.1 丁酸酯淀粉简介
        1.3.2 丁酸酯淀粉应用
    1.4 抗性淀粉和糖尿病
        1.4.1 抗性淀粉简介及分类
        1.4.2 糖尿病现状及并发症
        1.4.3 糖尿病肠道内微生物
        1.4.4 抗性淀粉和糖尿病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微晶丁酸酯豌豆淀粉的制备及结构和性质
    2.1 引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的制备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3 氢谱核磁(1H-NMR)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3.5 X-射线衍射(XRD)
        2.3.6 淀粉链长分布
        2.3.7 热重分析(TGA)
        2.3.8 体外消化
    2.4 结果和讨论
        2.4.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2.4.2 氢谱核磁分析
        2.4.3 淀粉颗粒形态观察
        2.4.4 结晶结构及相对结晶度分析
        2.4.5 链长分布分析
        2.4.6 热稳定性分析
        2.4.7 体外消化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晶丁酸酯豌豆淀粉对糖尿病小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动物及饲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动物实验及造模方法
        3.3.2 小鼠行为指数观察
        3.3.3 空腹血糖测定
        3.3.4 口服糖耐量测试
        3.3.5 血清生化水平测定
        3.3.6 肝脏、肾脏病理学检查
    3.4 结果与分析
        3.4.1 MBPS对糖尿病小鼠行为指数的影响
        3.4.2 MBPS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3.4.3 MBPS对糖尿病小鼠口服糖耐量的影响
        3.4.4 MBPS对糖尿病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4.5 MBPS对糖尿病小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
        3.4.6 MBPS对糖尿病小鼠肝功能的改善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晶丁酸酯豌豆淀粉对糖尿病小鼠肠道微生物及代谢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设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设备
        4.2.4 粪便样品的采集
    4.3 实验方法
        4.3.1 Illumina Miseq测序
        4.3.2 肠道菌群分布
        4.3.3 样品处理方法
        4.3.4 色谱分析
        4.3.5 质谱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微生物数据及质控
        4.4.2 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4.4.3 微生物Bate多样性分析
        4.4.4 MBPS对糖尿病小鼠粪便中差异物种的影响
        4.4.5 代谢组学PCA和PLS-DA分析
        4.4.6 MBPS对糖尿病小鼠差异性标志性代谢物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基于深度学习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深度学习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检测
        1.2.2 基于深度学习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级分类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相关基础理论
    2.1 深度学习
    2.2 卷积神经网络
        2.2.1 输入层
        2.2.2 卷积层
        2.2.3 激活函数
        2.2.4 池化层
        2.2.5 全连接层
    2.3 经典网络简介
        2.3.1 AlexNet
        2.3.2 VGGNet
        2.3.3 SegNet
        2.3.4 ResNet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改进SegNet算法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区域检测方法研究
    3.1 SegNet网络算法思想
    3.2 SegNet网络算法改进
    3.3 DR病变检测实验与结果分析
        3.3.1 实验数据说明
        3.3.2 图像预处理
        3.3.3 实验环境及参数设置
        3.3.4 实验评估标准
        3.3.5 实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改进GoogLeNet算法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类方法研究
    4.1 GoogLeNet网络算法思想
    4.2 GoogLeNet网络算法改进
    4.3 DR病变等级分类实验与结果分析
        4.3.1 Messidor实验数据说明
        4.3.2 Messidor实验图像预处理
        4.3.3 测试环境及参数说明
        4.3.4 测试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析系统
    5.1 系统开发环境
    5.2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5.2.1 系统模块基本功能设计
        5.2.2 用户模块基本功能设计
        5.2.3 用户病理分析
        5.2.4 管理员模块基本功能设计
    5.3 系统测试
        5.3.1 用户登录模块测试
        5.3.2 病理分析模块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导论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藏医论治糖尿病
        一、藏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二、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五、藏医防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壮医论治糖尿病
        一、壮医糖尿病源流考证
        二、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三、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五、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六、壮医辨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回医论治糖尿病
        一、回医糖尿病探源溯流
        二、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回医防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藏医、壮医和回医典籍中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章 藏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材料
        一、藏医经典着作
        二、藏医其他着作
        第三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三、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藏族医学分布
        二、藏族糖尿病患病率
        三、藏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四、藏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五、藏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六、藏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七、藏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八、藏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九、藏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十、藏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十一、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十二、藏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十三、藏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壮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材料
        一、壮医经典着作
        二、壮医其他着作
        第三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三、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壮族医学分布
        二、壮族地区地理气候特点
        三、壮族糖尿病患病率
        四、壮族地区糖尿病历史发展脉络
        五、壮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六、壮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七、壮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八、壮医对糖尿病的特色诊断技法
        九、壮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十、壮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十一、壮医糖尿病的特色治疗方法
        十二、壮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十三、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十四、壮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十五、壮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回医糖尿病理论的梳理与方药挖掘
        第一节 目的
        第二节 材料
        一、回医经典着作
        二、回医其他着作
        第三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典籍文献入选标准
        三、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结果
        一、回族医学分布
        二、回族糖尿病患病率
        三、回医对糖尿病病名的认识
        四、回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五、回医对糖尿病诊断的认识
        六、回医对糖尿病治则的认识
        七、回医对糖尿病的防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八、回医糖尿病特色治疗方法
        九、回医对糖尿病组方原则的认识
        十、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方剂
        十一、回医防治糖尿病常用药物
        十二、回医对糖尿病的预防调摄
        第五节 讨论
        第六节 结论
        本章参考文献
结语与展望
附录
    附录1 藏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附录2 壮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附录3 回医部分糖尿病经典文献原文
    附录4 藏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附录5 壮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附录6 回医防治糖尿病方剂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两种胰岛素给药途径的后续管理成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终止试验标准
        2.2.4 样本量估算
        2.2.5 分组方法
    2.3 研究方法
        2.3.1 研究内容
        2.3.2 研究工具
        2.3.3 调研人员
    2.4 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处理
    2.5 质量控制
    2.6 伦理审批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入组、脱落情况
    3.2 研究对象基线资料
    3.3 出院时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3.3.1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指标的比较
        3.3.2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比较
        3.3.3 两组患者用药时长、住院时长和住院花费的比较
        3.3.4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急性并发症、不良事件的比较
    3.4 随访3 个月后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比较
        3.4.1 两组患者代谢指标差值的比较
        3.4.2 两组患者血糖波动组间比较
        3.4.3 随访期间低血糖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
        3.4.4 两组不良事件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出院后续治疗情况的比较
        3.5.1 两组患者出院后继续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较
        3.5.2 两组患者出院后再次入院治疗的比较
    3.6 两组患者成本花费情况的比较
    3.7 两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的比较
    3.8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比较
4 讨论
    4.1 CSII治疗对血糖波动的影响
    4.2 CSII治疗对HbA1c的影响
    4.3 CSII治疗对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
    4.4 CSII治疗对住院花费、并发症、再次入院治疗的影响
    4.5 CSII治疗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影响
    4.6 两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比较
    4.7 两组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比较
5 结论
6 创新性
7 局限性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胰岛素泵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探究真实世界下进食模式调整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过程
    2.1 研究对象
        2.1.1 入组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准备阶段
        2.2.2 干预措施
        2.2.3 组织建立互联网交流群
        2.2.4 定期组织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小讲课
    2.3 观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2.3.1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2.3.2 血糖测定
        2.3.3 血脂测定
        2.3.4 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腰围测定
        2.3.5 血压测量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特征资料
    3.2 总体分析
        3.2.1 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水平变化
        3.2.2 血脂水平变化
        3.2.3 体重、体质指数、腰围水平变化
        3.2.4 血压变化
    3.3 亚组分析
        3.3.1 按性别分层分析
        3.3.2 按年龄分层分析
        3.3.3 按受教育情况分层分析
第四章 思考与讨论
    4.1 进食模式调整与血糖
    4.2 进食模式调整与血脂
    4.3 进食模式调整与体重、体质指数、腰围
    4.4 进食模式调整与血压
    4.5 进食模式调整与糖尿病慢病管理的思考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特色与应用前景
    5.3 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文缩略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 2 综述 糖尿病患者的食物效应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归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糖尿病前期概述
        2.1.1 糖尿病前期的概念
        2.1.2 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
        2.1.3 糖尿病前期的转归
    2.2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流行情况
        2.2.1 世界范围内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流行情况
        2.2.2 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流行情况
    2.3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发病机制
    2.4 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发生的风险因素
        2.4.1 遗传因素
        2.4.2 超重和肥胖
        2.4.3 饮食方式
        2.4.4 生活方式
        2.4.5 其它因素
    2.5 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质量概述
    2.6 糖尿病前期人群运动干预方式
        2.6.1 有氧运动
        2.6.2 抗阻运动
        2.6.3 有氧结合抗阻运动
    2.7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3.1.2 分组及基本情况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实验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技术路线
4 研究结果
    4.1 运动干预前后糖代谢指标变化
        4.1.1 运动干预前糖代谢指标的比较
        4.1.2 运动干预前后血糖指标的比较
        4.1.3 运动干预前后胰岛素分泌指标的比较
    4.2 运动干预前后脂代谢指标变化
        4.2.1 运动干预前脂代谢指标的比较
        4.2.2 运动干预前后脂代谢指标的比较
    4.3 运动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
        4.3.1 运动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的比较
        4.3.2 运动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的比较
        4.3.3 运动干预前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总分比较
        4.3.4 运动干预前后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总分比较
5 分析与讨论
    5.1 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糖代谢的影响
    5.2 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脂代谢的影响
    5.3 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论
研究创新点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知情同意书
附录B “大连理工大学生物与医学伦理委员会”申请审查
附录C 国际体力活动量表短卷
附录D 简明健康调查量表
附录E 主观体力感觉量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基于壮火食气病机的黄连-人参“药对”对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2型糖尿病“火热伤气”病机探讨
        1 《内经》“壮火食气”思想与消渴病火热病机初探
        2 历代医家对消渴病“火热伤气”病机的认识
        3 2型糖尿病“火热伤气”病机的临床分析
        4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
        1 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2 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研究
        3 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一 中医清热益气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二 基于清热益气法的黄连-人参“药对”干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受试者筛查
        1.3 技术路线
        1.4 干预措施
        1.5 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1.6 质量控制
        1.7 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基线标准
        2.3 疗效指标评价
        2.4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三 黄连-人参“药对”对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流程
        1.2 生物信息分析路线
        1.3 数据质控与优化
        2 结果
        2.1 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2.2 OTU聚类及物种注释
        2.3 物种结构分析
        2.4 Alpha多样性分析
        2.5 Beta多样性分析
        2.6 差异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10)糖络宁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背根神经元中miR-211及IRE1α-CHOP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认识
        一. 中医认识
        二. 西医认识
        三.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2 microRNA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影响
        一. miRNA
        二. miRNA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三.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
        1. 实验动物
        2. 实验用药
        3. 仪器
        4. 试剂
    方法
        1. 糖络宁含药血清及正常大鼠血清的制备
        2. 大鼠DRGn细胞的分离培养
        3. 干预分组
        4. 细胞转染
        5. q-PCR法检测miR-211及IRE1α-CHOP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
        6. Western Blot法检测IRE1α-CHOP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7. 氧化指标的检测
        8.数据分析
    结果
        1. DRGn细胞生长情况
        2. 糖络宁对DRGn细胞miR-211及IRE1α-CHOP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 糖络宁对DRGn细胞IRE1α-CHOP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4. 糖络宁对DRGn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讨论
        1. miR-211在疾病中的作用
        2. 氧化应激与DPN
        3. 内质网应激与DPN
        4. miR-211与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
        5. 糖络宁对内质网应激和氧化应激的作用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对糖尿病的错误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工作介入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提升的研究[D]. 袁媛. 长春理工大学, 2021
  • [2]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成长小组实务研究[D]. 曾宇翔. 井冈山大学, 2021
  • [3]微晶丁酸酯豌豆淀粉的制备及功能研究[D]. 董福月.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4]基于深度学习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检测方法研究[D]. 高瑶瑶. 中北大学, 2021(09)
  • [5]藏、壮、回医典籍文献中糖尿病理论与方药研究[D]. 宋宁.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1)
  • [6]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两种胰岛素给药途径的后续管理成效比较[D]. 周倩倩.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7]探究真实世界下进食模式调整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D]. 殷紫薇. 江汉大学, 2021(01)
  • [8]运动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归影响的研究[D]. 李贝贝.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9]基于壮火食气病机的黄连-人参“药对”对2型糖尿病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蒋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10]糖络宁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背根神经元中miR-211及IRE1α-CHOP通路的影响[D]. 贾晓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对糖尿病的误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