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适宜栽培的无核西瓜新品种简介

四川适宜栽培的无核西瓜新品种简介

一、适于四川栽培的无籽西瓜新品种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罗先洋[1](2020)在《水引发对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文中提出猕猴桃(kiwifruit)隶属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多年生大型落叶、半落叶藤本植物,目前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种苗繁育是猕猴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更有效地促进猕猴桃种子的萌发,提高其种苗的质量,是猕猴桃种苗繁育的关键。本文以绿果猕猴桃徐香、金果猕猴桃Hort16A、红心猕猴桃红阳三个品种猕猴桃种子为材料,探究水引发对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水引发对胁迫下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构建了猕猴桃种子水引发技术体系,旨在为猕猴桃种苗的培育和栽培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观测了徐香、Hort16A和红阳三个品种猕猴桃种子的基本生物学特征。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的净度均在80%以上,其中徐香净度最高,为97.43%;品种间种子的长度和千粒重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显着性,Hort16A种子长度最大,为0.249 cm,其次为徐香,红阳种子长度最小,为0.193 cm,徐香、Hort16A及红阳种子的千粒重分别为1.46 g、1.33 g、1.26 g;各个品种的猕猴桃种子均具有较高的生活力,徐香、红阳和Hort16A种子的生活力分别为98%、95%和93%。2.研究了水引发对昼夜变温、低温胁迫及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引发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及临界阈值均显着提高,发芽时间及半数发芽时间不同程度的缩短。另外,水引发能显着增加幼苗的根长,并不同程度地增加幼苗的生物量。水引发的效应,在逆境条件下,比昼夜变温条件下更为显着。3.研究了水引发对昼夜变温、低温胁迫及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的相对电导率的影响。水引发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猕猴桃种子的相对电导率。探索了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中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发现水引发处理能降低猕猴桃种子中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提高其脯氨酸的含量。这表明水引发处理能修复损伤的细胞膜,降低细胞质物质的渗漏,可一定程度上提高种子的抗性。4.以徐香、Hort16A和红阳三个品种猕猴桃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引发温度、引发时间、引发后培养温度及回干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构建了猕猴桃种子水引发技术体系。结果发现,影响其引发效应的主要因素是引发温度和引发后培养温度,引发时间和回干处理对猕猴桃种子的引发效应较小。徐香猕猴桃种子的最佳水引发条件为引发温度5℃、引发时间3 d、培养温度15-25℃、不回干,临界阈值、实生幼苗根长和幼苗干重最大,分别为8.875、2.135 cm和13.54 mg;Hort16A猕猴桃种子的最佳水引发条件为引发温度5℃、引发时间3 d、培养温度15-25℃、不回干,临界阈值最大,为2.159,实生幼苗根长,为1.578 cm,幼苗干重为5.727 mg;红阳猕猴桃种子的最佳水引发条件为引发温度5℃、引发时间2 d、培养温度15-25℃、回干,其临界阈值最大,为3.421,实生幼苗根长为1.672 cm,幼苗干重为5.311 mg。

徐舶[2](2020)在《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提出利用同源四倍体苜蓿花药(花粉)组培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与苜蓿二倍体野生种质杂交可以把野生种质携带的许多优异性状基因导入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中,对拓宽苜蓿的遗传基础、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利用花药组培法,通过优化培养条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倍性以获得单倍体植株;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单倍体进行加倍获得双单倍体植株;并在二倍体水平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通过SRAP标记法探究亲本间遗传距离及杂种的真实性;通过杂种生长当年的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表现,明确不同倍性的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效应的差异,为筛选新种质及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后的苜蓿花药组培的再生体系提高了愈伤组织分化率(87.5%)和苜蓿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的获得率(23.7%)。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组培扦插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2%蔗糖+0.7%琼脂,炼苗移栽时采用无菌营养土成活率最高。以苜蓿花药组培二倍体植株的叶片为外植体,于0.2%秋水仙素+1.5%DMSO条件下,液体悬浮振荡培养24h,可获得再生植株中2.86%~8.6%的双单倍体植株。(2)在二倍体水平下配制14个正反交组合,其结荚率、单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在不同的杂交时期差异显着,多数杂交组合在初花期和终花期结实性较好。(3)以14对SRAP引物对12个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鉴定了20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真实性,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为75~100%。真杂交种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而12.5%~66.67%的真杂交种中出现了亲本条带缺失和新带型,这可能也是其杂种优势的一种表现。(4)在生长表现强优势的组合中,有2/3组合为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组合,如苜蓿单倍体植株与扁蓿豆(M.ruthenica)种间远缘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5)亲本倍性差异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形成均有显着影响,二倍体水平间杂交组合与四倍体水平间组合产量表现具有一定的等效性,且杂种优势强于四倍体组合。

刘君璞,马跃[3](2019)在《中国西瓜甜瓜发展70年暨科研生产协作6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依据多年来的调研数据资料,对新中国成立70年的西瓜甜瓜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新中国西瓜甜瓜生产从20世纪40年代末不足百万亩,由80年代中期快速发展到今天的233.33万hm2,连续30年居世界第一的关键原因,首先是政府的重视与政策,其次是科技进步及持续投入支撑。对资源与育种、栽培与植保、科技信息交流与产业文化等西瓜甜瓜产业主要领域的发展与成就进行了全景式概述,总结了自1959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组织在甘肃兰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西瓜生产座谈会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持续组织了60年全国西瓜甜瓜科研生产协作活动。

张炎[4](2019)在《杂交枫香四倍体创制及再生植株根茎变异转录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枫香属(Liquidambar spp.)树种是世界性重要林业资源,特别是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和北美枫香(L.styraciflua),二者具有的较高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目前我国枫香属的遗传改良相对较少,急需培育新种质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多倍体育种是创制新种质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国内外尚未在枫香属中开展相关研究。本研究以北美枫香为母本,枫香为父本,在控制授粉获得的杂交枫香种子的基础上建立杂交枫香组培再生体系;并以杂交枫香离体叶片和叶柄为材料,进行染色体加倍研究,并通过直接不定芽离体再生的方法对混倍体进行纯化;针对苗期的根茎变异开展转录组分析,解析四倍体再生植株变异原因。开展上述研究对实现枫香多倍体育种技术的突破、解析四倍体再生植株表型变异机制和提高繁殖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适宜多基因型杂交枫香生根和分化的组织培养体系,为下一步进行离体染色体加倍奠定了基础。吲哚丁酸(IBA)浓度显着影响杂交枫香离体植株的生根率、根数量和株高。最优生根培养基为1/2WPM基本培养基添加IBA2.0 mg/L、萘乙酸(NAA)0.1 mg/L、蔗糖30 g/L、琼脂2 g/L和倍力凝4 g/L,pH值调节为5.8~5.9,生根率达到100%,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为85.1%,大田移栽成活率75.0%。噻苯隆(TDZ)浓度显着影响叶片和叶柄不定芽分化率和诱导率。叶片和叶柄最优分化培养基均为WPM基本培养基添加TDZ 0.2 mg/L、BA0.8 mg/L、NAA0.1 mg/L,最高分化率分别为86.6%和90%。研究发现高浓度TDZ促进不定芽横向生长,不利于不定芽伸长,导致大量畸形芽产生。添加BA 0.4 mg/L和NAA 0.1 mg/L的WPM培养基最有利于叶片和叶柄不定芽伸长,最高不定芽诱导率分别为58.33%和68.33%,最高平均不定芽个数分别为3.55和2.39个。(2)首次提出了一种在杂交枫香离体器官再生过程中施加秋水仙碱进行染色体加倍的方法,并提出一种利用器官离体再生对混倍体进行纯化以获得四倍体的技术。叶片与叶柄切口周围的愈伤组织发育状态显着影响染色体加倍的效率,当叶脉切口和叶柄两端切口开始膨大、出现少量愈伤、并且愈伤组织内部出现大量分生组织时,是进行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最适宜时期。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诱导率受到基因型、预培养时间、秋水仙碱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影响,其中秋水仙碱溶液处理时间对叶片和叶柄的外植体存活率和加倍效率影响最大。叶片和叶柄的最佳预培养时间分别为8 d和6 d,最优处理条件都为在200 mg/L秋水仙碱下处理3 d。杂交枫香叶柄的加倍效率要高于叶片,四倍体诱导率分别可达18%。绝大多数基因型伤口周围的愈伤组织在预培养前期发育速度相对一致,预培养时间可以作为判别染色体加倍最优时期的有效指标。此外,将秋水仙碱浓度提高到350 mg/L时,最高四倍体诱导率为8.33%,同时获得最高为13.30%的混倍体诱导率。利用直接不定芽离体再生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混倍体的纯化,基因型显着影响混倍体纯化效率,混倍体再生植株中四倍体最高的比率为20.18%。本研究共检测出7个基因型四倍体、8个基因型混倍体,共计15份枫香属新种质。(3)观察发现了染色体多倍体化会导致杂交枫香四倍体再生植株表型和细胞学形态发生明显的改变,尤其是根和茎的伸长能力与二倍体存在显着差异。生根培养25-50 d时,而四倍体仅增长1.93 mm,而二倍体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平均株高增加了 16.94 mm。四倍体叶片和叶脉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根的表皮和皮层的厚度显着大于二倍体,但茎的表皮、皮层和维管柱厚度与二倍体没有显着差异。大多数四倍体在50 d时顶芽开始休眠,70 d时顶芽完全休眠,具有芽鳞结构。比较生长50 d的根结构发现,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出现的畸形根细胞宽度增加,形状更加不规则,并且根分生区长度减少,未见明显的中柱鞘和完整的中柱结构。但是,四倍体再生植株的木质部细胞、上和下表皮细胞、皮层细胞、髓细胞、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细胞横切面积都大于二倍体。并且,一年生四倍体植株表现出矮化的特点,其中二倍体的平均株高49.13 cm,是四倍体的2.26倍,四倍体平均高度仅为21.74 cm。(4)总结了杂交枫香四倍体与二倍体再生植株在表型差异显着时期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特点。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于植物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糖和淀粉代谢、细胞周期等与再生植株器官伸长相关的生物学途径。对器官伸长起正调控作用的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等激素合成和信号转导基因,如YUCCA、TAA1、GH3、AUX1、SAUR、CPS、KO、KAO、GA20ox、GA3ox、BAS1、CYCD3等大多数为下调表达,这可能是导致四倍体再生植株根和茎伸长能力减弱的主要原因。(5)证明了杂交枫香四倍体与二倍体内源生长素、赤霉素、油菜素内酯的含量差异与基因表达量呈现出相似的趋势,通过添加外源激素GA3和IAA可以显着提高四倍体再生植株的株高和根长。研究表明,四倍体根和茎中生长素、赤霉素、油菜素内酯含量显着低于二倍体。在初始阶段,施加外源GA3和IAA可以显着促进四倍体再生植株茎段和根系的伸长。

张琼[5](2018)在《露地无籽西瓜简约化栽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武陵山区露地无籽西瓜栽培模式,本试验以无籽西瓜品种‘雪峰花皮无籽’为试验材料,探索了双蔓整枝不同施肥方式及肥料类型(长效缓释专用肥、传统复合肥)和免整枝不同栽培密度对无籽西瓜栽培的影响。比较不同栽培模式对露地无籽西瓜单瓜重、产量、品质的差异及效益状况。摸索出了免整枝一次性施用长效专用肥,以200株/667m2栽培无籽西瓜为最佳露地简约化栽培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一次性施用长效缓释肥处理的露地无籽西瓜单株座果率最高,其他处理单株座果率基本相近;一次性施用长效缓释专用肥施肥处理的西瓜单瓜重较不施肥处理提高了90.48%,较传统复合肥处理提高了24.11%;一次性施用长效缓释专用肥处理的西瓜产量较不施肥处理提高了143.14%、较传统复合肥处理提高了51.58%。长效缓释专用肥做为基肥一次性施入,整个生育期无需追肥,从而简化了施肥操作,降低了劳动成本,适合轻简化露地西瓜栽培。2、免整枝栽培下4种栽培密度150株/667 m2、200株/667m2、300株/667m2、450株/667m2进行比较,露地无籽西瓜的品质(包括中心含糖量)无差异。不同栽培密度处理的单瓜重随密度增加呈递减趋势,150株/667m2密度的单瓜重最大,显着高于其他密度处理;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以200株/667m2处理的产量最高,显着高于150株/667m2和450株/667m2处理;中心含糖量没有显着差异。该处理产量较目前农民习惯450株/667m2增加14.68%,投入种苗费减少4500元/hm2,增收12150.36元/hm2,综合丰产性和经济效益最好。

孙洁莹[6](2017)在《‘世纪无核梨’生物学特性及其调控基因发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关于果实无籽方面的报道越来越多,而在梨上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对‘世纪无核梨’品种进行了果实无籽率的调查统计,并以‘世纪无核梨’以及其亲本‘巴梨’和‘鸭梨’为试材,研究了三者在形态解剖学、激素含量以及生殖器官上的异同,确定了‘世纪无核梨’种子败育的关键时期,从转录水平上以其亲本‘巴梨’和‘鸭梨’为对照,分析了‘世纪无核梨’种子败育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成功克隆了其中的两个关键基因,且构建了超表达载体,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种子败育现象提供基础,也为蔷薇科其它无籽水果的选育提供一定的基因资源。主要结果如下:1.为了解‘世纪无核梨’种子败育发生情况,本研究对其果实的种子败育率进行调查统计,并通过SRAP分子标记鉴定了其亲本,结果表明‘世纪无核梨’无籽率达100%,仅有核的形状,但是无籽,可全部食用;‘巴梨’与‘鸭梨’为‘世纪无核梨’的亲本。为探讨‘世纪无核梨’种子败育的原因,设置了一系列授粉、观察花柱和胚珠发育的试验,结果表明:‘世纪无核梨’种子败育来源于雌性器官,但该品种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配置授粉品种才能保证它的坐果率。此外通过与其亲本正常有籽梨‘巴梨’和‘鸭梨’的形态解剖结构的观察比较发现:授粉后8d是‘世纪无核梨’果实胚珠开始发生败育的关键时期,与正常亲本比较,胚珠颜色开始变黑,体积开始缩小;授粉12d后胚珠完全变黑变瘪,此时完全败育。选取幼果时期‘世纪无核梨’与其亲本的果肉,并对这些样品的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与其亲本相比,‘世纪无核梨’果肉中有较高含量的生长素及赤霉素类物质,这是导致其种子败育的原因之一,此外在种子中也可以产生促进果实发育的激素,‘世纪无核梨’果肉中较高含量的生长素及赤霉素类物质弥补了该品种无籽的缺陷,保证了其果实的正常发育。2.为深入探究无籽品种‘世纪无核梨’与其亲本有籽品种‘巴梨’、‘鸭梨’在转录水平上的差异,以‘世纪无核梨’种子发生败育关键时期以及败育前后共三个时期的胚珠组织为试验材料,并以‘巴梨’、‘鸭梨’同时期的材料作为对照,对无籽梨和有籽梨进行转录组研究,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共18个样品,使用HiSeq 2000测序平台进行测序获得 26,658,800-39,250,026 的clean reads,79.81%-93.35%的 clean reads可以唯一地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砀山酥梨’和‘巴梨’)。在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中,将与种子成熟、胚胎发生和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作为参与种子败育反应的候选基因。我们推测MYB,bHLH,WRKY和NAC等有显着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家族在种子败育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并重点分析了 MYB和bHLH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多数富集在与脂质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途径。为验证转录组测序结果的真实可靠性,本研究采用qRT-PCR方法,随机选择了 14个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检测,其qRT-PCR的结果与转录组中的表达丰度的变化基本一致。以上结果为进一步揭示‘世纪无核梨’种子败育现象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也给蔷薇科其它无籽果实的分子育种提供了一定的基因资源。3.通过RNA-seq以及qRT-PCR结果,我们对一系列具有显着差异表达的候选基因进行克隆并构建表达载体,以期通过转基因试验验证这些基因是否影响种子异常发育。目前在RNA-seq测序结果及qRT-PCR中均有显着上调表达的两个关键基因PbrMYB108(Pbr038922.1)和PbrWRKY75(Pbr042883.1)已克隆并成功构建过表达载体。这为后续验证这两个转录因子是否调控‘世纪无核梨’种子的发育提供一定的基础。

陈启文[7](2017)在《袁隆平的世界》文中指出第一章人就像一粒种子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追溯一个生命的诞生,如同探悉一粒种子。一切早已不再是悬念,只是我接下来叙述的前提。这是一个命定为种子而生的人,一个命定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人。通过一粒种子,可以追溯物种的起源。"万物的原则,起始于根基",这是古希腊数学家、

张娜[8](2015)在《西瓜子叶再生机制及高效再生体系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瓜是世界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西瓜的遗传基础狭窄,传统育种手段周期长、效率不高,现代生物技术为西瓜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关注植物组织培养在西瓜种质资源创新中的应用。首先,建立了西瓜子叶高效再生体系,并对WOX基因在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为提高再生苗的利用率并为西瓜嫁接相关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开展了2种西瓜再生苗嫁接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将子叶高效再生体系运用于西瓜多倍体选育,进行了西瓜四倍体离体诱变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二倍体西瓜自交系A7为实验材料,以其子叶为外植体,在适宜外植体材料获得、影响供试材料不定芽的诱导因素、炼苗移栽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高效的再生体系。研究结果显示,供试材料种子消毒可省去酒精表面消毒步骤,对消毒效果基本无影响;供试材料无菌苗苗龄5-6 d、淡绿色子叶的近轴端为理想的外植体;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mg/L NAA,不定芽诱导率可达88.33%,伸长培养基为MS+0.2 mg/L 6-BA,生根培养基为1/2MS+0.5 mg/L IBA,生根率达92.22%;炼苗4 d,以蛭石和椰糠等体积混合基质移栽,成活率为61.67%。2.根据已公布的西瓜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出11条西瓜WOX家族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葫芦科植物WOX基因间进化关系较近。组织表达分析表明11条WOX基因分别在不同组织存在特异表达。WOX基因在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分析表明多数WOX基因在培养14 d和28 d上调,此外WOX基因14 d时在不同子叶切块中的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即远轴端高于近轴端。为西瓜不定芽再生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进行了2种西瓜再生苗嫁接技术研究。再生苗与实生苗嫁接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接穗质量影响嫁接成活率,有明显生长点、苗高高于2 cm的正常再生苗嫁接易成活,嫁接成活率达71.67%,为西瓜再生苗的利用提供了新途径。试管微嫁接研究表明,当长度为0.8 cm、具备2片真叶的接穗与砧木以劈接法嫁接后接种于添加50 g/L蔗糖的MS培养基培养时,微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为西瓜嫁接相关理论研究和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4.将建立的高效再生体系应用于西瓜多倍体选育工作,开展了西瓜四倍体离体诱变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诱变剂秋水仙素的浓度及处理时间对诱变率影响较大,外植体在添加浓度为0.1%的秋水仙素的培养基上处理72 h,不定芽诱导率62.5%,四倍体诱导率25%,不定芽增殖系数为3.6。同时,组织培养阶段再生苗的形态学观察结果结合移栽后的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观察计数可有效鉴别四倍体。获得了供试材料的同源四倍体及较为高效的四倍体鉴定方法。

谭秋英,张礼红,石跃才,孙小武[9](2015)在《湖南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提出在对湖南省西瓜甜瓜科研与生产状况调查的基础上,从西瓜甜瓜生产规模、产区分布、育种水平、品种结构、栽培方式等方面介绍了湖南省西瓜甜瓜产业的现状,指出了湖南省西瓜甜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抗病抗湿等有针对性的优良品种缺乏、种子市场管理不严、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湖南省西瓜甜瓜产业相应的发展对策。

乔地,乔宪生[10](2010)在《黄河故道应该铭记》文中研究表明“自1960年建所以来,郑州果树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果树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积极培育优良品种,努力推广科技成果,为我国的瓜果产业发展,特别是为中西部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摘自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致郑州果树研究?

二、适于四川栽培的无籽西瓜新品种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于四川栽培的无籽西瓜新品种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水引发对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猕猴桃研究概况
    2 种子休眠研究进展及解决方法
    3 种子引发研究进展
    4 水引发与种苗抗逆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剂与仪器
    2.2 供试猕猴桃种子基本生物学特征及水引发的方法
        2.2.1 种子基本生物学特征的测定
        2.2.2 种子水引发的方法
    2.3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3.1 处理方法
        2.3.2 各项指标的测定
    2.4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2.4.1 种子水引发处理
        2.4.2 各项指标的测定
    2.5 水引发对低温胁迫条件下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5.1 处理方法
        2.5.2 各项指标的测定
    2.6 水引发对干旱胁迫条件下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2.6.1 处理方法
        2.6.2 各项指标的测定
    2.7 水引发技术体系的研究
        2.7.1 试验设计与处理方法
        2.7.2 各项指标测定
    2.8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供试猕猴桃种子基本生物学特征
        3.1.1 供试猕猴桃种子净度分析
        3.1.2 供试猕猴桃种子的表型性状特征
        3.1.3 供试猕猴桃种子的千粒重
        3.1.4 供试猕猴桃种子的生活力
        3.1.5 供试猕猴桃种子的吸水特性
    3.2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物学效应
        3.2.1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3.2.2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3.2.3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电导率的影响
        3.2.4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3.3 水引发对低温胁迫条件下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3.3.1 水引发对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3.3.2 水引发对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3.3.3 水引发对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电导率的影响
    3.4 水引发对干旱胁迫条件下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3.4.1 水引发对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3.4.2 水引发对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幼苗生长的影响
        3.4.3 水引发对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电导率的影响
    3.5 水引发技术体系的构建
4 讨论
    4.1 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4.2 水引发对不同品种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
    4.3 水引发对低温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
    4.4 猕猴桃种子水引发技术体系
    4.5 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作者简介

(2)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单倍体诱导及应用
    1.2 单倍体的鉴定
        1.2.1 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1.2.2 形态学鉴定法与气孔数鉴定法
        1.2.3 分子标记法与遗传标记法
        1.2.4 放射线辐射法与其他方法
    1.3 单倍体的加倍方法
        1.3.1 秋水仙素的加倍原理
        1.3.2 秋水仙素加倍技术在双单倍体植株诱导中的应用
    1.4 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1.4.1 国外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1.4.2 国内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1.5 真假杂交种的鉴定方法
        1.5.1 形态学鉴定法
        1.5.2 细胞学鉴定法
        1.5.3 物理化学鉴定法
        1.5.4 生化标记鉴定法
        1.5.5 分子标记鉴定法
        1.5.6 SRAP技术原理与方法
        1.5.7 SRAP技术在杂交种鉴定中的应用
    1.6 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分析
        1.6.1 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1.6.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1.6.3 育性与杂种优势
        1.6.4 不同倍性材料的杂交利用
    1.7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1.7.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1.7.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 主要研究内容
    1.10 研究技术路线
2 苜蓿单倍体培养及育性鉴定
    2.1 试验材料与药品
        2.1.1 材料来源
        2.1.2 试验药品来源
    2.2 试验方法
        2.2.1 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2.2.2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2.2.3 单倍体植株扩繁
        2.2.4 炼苗移栽
        2.2.5 花粉育性鉴定
        2.2.6 自交结实率
    2.3 数据分析方法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2.4.2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的优化
        2.4.3 根尖染色体鉴定法的优化
        2.4.4 不同倍性苜蓿组培茎段扦插生根率
        2.4.5 不同倍性苜蓿材料炼苗移栽成活率
        2.4.6 不同倍性新疆大叶苜蓿部分器官形态差异
        2.4.7 不同倍性苜蓿自交结荚情况与种子活力
    2.5 讨论
        2.5.1 外源激素对苜蓿花药分化培养的影响
        2.5.2 流式细胞术对植物倍性鉴定的影响因素
        2.5.3 根尖染色体鉴定的影响因素
        2.5.4 不同倍性苜蓿的自交不亲和性
    2.6 小结
3 苜蓿双单倍体植株的诱导
    3.1 试验材料与药品
        3.1.1 材料来源
        3.1.2 试验药品来源
    3.2 试验方法
        3.2.1 固体和液体秋水仙素培养基
        3.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3.2.3 分化与生根培养
        3.2.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3.3 数据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秋水仙素处理对出愈率的影响
        3.4.2 愈伤组织继代改良培养
        3.4.3 秋水仙素处理对茎段生根率的影响
        3.4.4 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3.4.5 双单倍体植株的再分化
    3.5 讨论
        3.5.1 不同培养方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3.5.2 不同外植体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3.5.3 不同处理因素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3.5.4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良
    3.6 小结
4 不同倍性和育性材料间杂交结实率的比较
    4.1 试验材料与杂交组合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4.2.1 物候期观测
        4.2.2 人工杂交
    4.3 数据分析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物候期
        4.4.2 不同育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4.4.3 不同倍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4.4.4 二倍体苜蓿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4.4.5 二倍体苜蓿与扁蓿豆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4.4.6 杂交时期对杂交结荚率的影响
        4.4.7 各因素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 讨论
        4.5.1 育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2 倍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3 种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4.5.4 杂交时期与杂交结实率
    4.6 小结
5 杂交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及杂交种真实性鉴定
    5.1 试验材料与药品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药品
    5.2 试验方法
        5.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5.2.2 SRAP引物
        5.2.3 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5.2.4 PCR产物检测
    5.3 数据分析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4.1 12个杂交亲本SRAP标记图谱分析
        5.4.2 12个苜蓿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5.4.3 杂交种真实性的鉴定
        5.4.4 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
        5.4.5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5.5 讨论
        5.5.1 苜蓿亲本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5.5.2 苜蓿杂交种分子标记特异带与纯度鉴定
        5.5.3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因素
    5.6 小结
6 不同倍性的杂种产量性状优势分析
    6.1 试验材料
    6.2 试验方法
    6.3 数据分析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4.1 苜蓿亲本材料的单株地上生物量比较
        6.4.2 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表现
        6.4.3 育性和倍性对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的影响
        6.4.4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6.4.5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6.4.6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6.4.7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表现
        6.4.8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6.4.9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6.4.10 亲本倍性与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6.5 讨论
        6.5.1 产量性状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
        6.5.2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6.5.3 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6.5.4 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影响
        6.5.5 遗传距离和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6.6 小结
7 全文讨论
    7.1 苜蓿单倍体与双单倍体获得的影响因素
    7.2 苜蓿SRAP分子标记特异带与杂种优势相关性
    7.3 苜蓿种内与种间杂交结实性的差异
8 结论
9 本研究创新
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中国西瓜甜瓜发展70年暨科研生产协作6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西瓜甜瓜70年发展回顾
    1.1 西瓜甜瓜生产起点低、发展快,规模居世界第一
    1.2 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政策与科技
    1.3 西瓜甜瓜科研事业兴旺,效益显着
2 全国西瓜甜瓜科研生产协作60年回顾
    2.1 科研生产协作的5个阶段
        2.1.1 起步时期(1959—1965年)
        2.1.2停滞阶段 (1966—1978年)
        2.1.3 恢复阶段(1979—1997年)
        2.1.4 发展阶段(1997—2009年)
        2.1.5 新阶段(2010—2019年)
    2.2 各协作专业组、各大区协作组的活动概况
    2.3 全国西瓜甜瓜科研与生产协作活动的发展
3 全国西瓜甜瓜产业与科研生产协作展望
    3.1 全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
    3.2 全国西瓜甜瓜科研生产协作的未来

(4)杂交枫香四倍体创制及再生植株根茎变异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枫香属概述
        1.1.1 枫香生物学特性
        1.1.2 枫香属的用途
        1.1.2.1 经济价值
        1.1.2.2 观赏价值
        1.1.2.3 医用价值
        1.1.2.4 生态价值
    1.2 枫香育种研究进展
        1.2.1 种源试验
        1.2.2 枫香选择育种
        1.2.3 枫香引种
        1.2.4 枫香杂交育种
        1.2.5 枫香分子育种
        1.2.5.1 分子辅助育种
        1.2.5.2 枫香基因的克隆遗传转化
    1.3 枫香繁殖方法
        1.3.1 有性繁殖
        1.3.2 无性繁殖
        1.3.2.1 扦插和嫁接
        1.3.2.2 组培离体快繁
    1.4 植物多倍体育种
        1.4.1 多倍体概述
        1.4.2 多倍化引起的表型和生理变化
        1.4.2.1 器官巨大性
        1.4.2.2 适应能力强
        1.4.2.3 代谢产物含量增强
        1.4.2.4 可育性降低
        1.4.2.5 其他优点
        1.4.2.6 多倍体的生殖和生长劣势
        1.4.3 植物多倍体的获得方法
        1.4.3.1 有性加倍
        1.4.3.2 体细胞染色体加倍
        1.4.3.2.1 活体体细胞加倍
        1.4.3.2.2 离体体细胞染色体加倍
        1.4.3.3 加倍新途径
        1.4.3.4 多倍体鉴定方法
    1.5 植物多倍化的基因表达变化
        1.5.1 转录水平变化
        1.5.2 植物基因组结构改变造成表达变化
        1.5.3 表观遗传变异造成表达变化
        1.5.3.1 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
        1.5.3.2 小RNA调控
    1.6 植物器官伸长研究进展
        1.6.1 光强
        1.6.2 光质
        1.6.3 植物生长调节剂
        1.6.4 琼脂浓度
        1.6.5 其他
    1.7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7.1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7.2 主要研究内容
        1.7.2.1 枫香种间杂交和组织培养体系建立
        1.7.2.2 杂交枫香四倍体诱导
        1.7.2.3 杂交枫香四倍体再生植株表型和细胞学变异观测
        1.7.2.4 杂交枫香四倍体离体根和茎变异的转录组分析和代谢物验证
2. 杂交枫香的获得及组培体系建立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2.1 花枝采集和花粉收集保存
        2.1.2.2 树上杂交
        2.1.2.3 杂交枫香无菌苗制备
        2.1.2.4 不同浓度IBA对离体植株生根和生长影响
        2.1.2.5 驯化和移栽
        2.1.2.6 不定芽伸长条件筛选
        2.1.2.7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北美枫香授粉时期生物学特征和结实差异比较
        2.2.2 杂交枫香生根培养基筛选与移栽
        2.2.3 TDZ浓度对外植体分化的影响
    2.3 小结
3. 离体诱导杂交枫香四倍体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1.2.1 离体叶片和叶柄切口处组织发育进程观察
        3.1.2.2 染色体加倍处理
        3.1.2.3 染色体加倍体系优化
        3.1.2.4 流式细胞检测
        3.1.2.5 染色体计数法
        3.1.2.6 混倍体分离
        3.1.2.7 移栽
        3.1.2.8 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外植体早期发育形态观测与加倍时期的初步研究
        3.2.2 杂交枫香染色体加倍条件优化研究
        3.2.2.1 不同处理条件对外植体存活率的影响
        3.2.2.2 正交试验结果和验证研究
        3.2.2.3 不同培养时间切口处发育状态观察与评价
        3.2.2.4 秋水仙碱浓度对染色体加倍效率的影响
        3.2.3 混倍体纯化获得四倍体的离体再生的方法研究
    3.3 小结
4. 杂交枫香四倍体再生植株表型和细胞学变异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2.1 杂交枫香四倍体组培苗表型测定
        4.1.2.2 组织解剖学观察
        4.1.2.3 杂交枫香四倍体移栽苗表型测定
        4.1.2.4 数据统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发育时期四倍体组培苗表型差异研究
        4.2.2 再生植株叶片表型和组织细胞学观察
        4.2.3 再生植株茎组织细胞学观察
        4.2.4 再生植株根组织细胞学观察
        4.2.5 杂交枫香四倍体移栽苗生长表型差异观测
    4.3 小结
5. 杂交枫香四倍体再生根茎的转录组分析和重要代谢物验证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2.1 总RNA提取
        5.1.2.2 cDNA文库构建和测序
        5.1.2.3 RNA-Seq数据分析
        5.1.2.4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5.1.2.5 植物内源激素的测定
        5.1.2.6 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测定
        5.1.2.7 外源激素的添加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杂交枫香四倍体和二倍体茎和根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2.1.1 转录组测序和组装
        5.2.1.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2.2 杂交枫香四倍体与二倍体茎DEGs的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
        5.2.3 杂交枫香四倍体和二倍体根DEGs的GO及通路富集分析
        5.2.4 四倍体与二倍体茎伸长相关调控通路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5.2.4.1 四倍体与二倍体茎中参与植物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相关DEGs
        5.2.4.2 四倍体与二倍体参与茎伸长的其他相关DEGs分析
        5.2.5 四倍体与二倍体根与伸长相关调控通路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5.2.5.1 四倍体与二倍体根中参与植物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相关DEGs
        5.2.5.2 四倍体与二倍体参与根伸长的其他相关DEGs分析
        5.2.6 杂交枫香四倍体和二倍体的DEGs相关重要代谢产物验证
        5.2.6.1 四倍体和二倍体的根和茎激素和糖含量分析
        5.2.6.2 激素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研究
    5.3 小结
6 讨论
    6.1 远缘杂交创制新种质与亲本选择研究
    6.2 影响杂种枫香叶片和叶柄再生的分析
    6.3 影响杂种枫香多倍体诱导率的因素分析
    6.4 杂种枫香四倍体离体表型和细胞学变异特点
    6.5 植物激素对杂种枫香四倍体再生植株伸长的作用
    6.6 杂种枫香四倍体离体伸长关键基因差异表达特点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露地无籽西瓜简约化栽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理论依据
    1.2 西瓜简约化栽培研究进展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目的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概况
    2.3 试验设计和方法
        2.3.1 施肥试验设计和试验方法
        2.3.2 栽培密度试验设计和试验方法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肥料处理对无籽西瓜营养生长的影响
        3.1.1 不同肥料处理对主蔓长的影响
        3.1.2 不同肥料处理对主蔓粗的影响
        3.1.3 不同肥料处理对叶片生长的影响
        3.1.4 不同肥料处理对西瓜生育期的影响
        3.1.5 不同肥料处理对产量和单瓜重的影响
        3.1.6 不同肥料处理对品质的影响
    3.2 不同栽培密度处理对无籽西瓜的影响
        3.2.1 不同栽培密度处理对无籽西瓜座果率的影响
        3.2.2 不同栽培密度处理对无籽西瓜单瓜重和产量的影响
        3.2.3 不同栽培密度处理对无籽西瓜品质的影响
    3.3 经济效益分析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无籽西瓜的经济效益比较
        3.3.2 不同栽培密度处理对无籽西瓜的经济效益比较
        3.3.3 二者结合的经济效益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不同施肥方式对无籽西瓜的影响
        4.1.2 不同密度栽培对无籽西瓜的影响
        4.1.3 展望
    4.2 结论
        4.2.1 露地简约化栽培无籽西瓜不同施肥对比试验结论
        4.2.2 露地简约化栽培无籽西瓜不同密度栽培对比试验结论
5 丘陵地无籽西瓜简约化栽培模式的应用
    5.1 培育壮苗
        5.1.1 种子处理
        5.1.2 播期选择
        5.1.3 育苗
    5.2 整地做垄定植
    5.3 植株调整
    5.4 田间管理
        5.4.1 肥水管理
        5.4.2 人工或蜜蜂授粉促座果
        5.4.3 病虫害防治
    5.5 适时采收
    5.6 经济效益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世纪无核梨’生物学特性及其调控基因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无籽果实概述
    2 无籽果实种子败育的研究进展
        2.1 雄性不育
        2.2 雌性不育
        2.3 授粉受精不良
        2.4 胚中途败育
        2.5 外界环境对果实种子发育的影响
        2.6 无籽果实胚败育与内源激素
    3 无籽果实的产生方法
        3.1 单性结实与伪单性结实
        3.2 通过三倍体获得无籽果实
        3.3 杂交育种或芽变选种获得无籽果实
        3.4 采用栽培措施等人工诱导的方法生产无籽果实
        3.5 采用辐射诱变获得无籽果实
        3.6 无籽果实生产新技术-基因工程
    4 RNA-Seq在果树上的应用
    5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 ‘世纪无核梨’与其父母本在生理水平上的异同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SRAP标记鉴定‘世纪无核梨’的亲本
        1.3 ‘世纪无核梨’花器官观察以及种子败育率情况调查
        1.4 授粉及生长素/赤霉素处理试验
        1.5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管
        1.6 石蜡切片观察胚珠的败育情况
        1.7 果实激素的提取与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世纪无核梨’种子败育情况调查及其亲本鉴定
        2.2 ‘世纪无核梨’及其亲本花器官观察及比较分析
        2.3 授粉及生长素/赤霉素处理试验分析
        2.4 花粉管伸长情况分析
        2.5 ‘世纪无核梨’发生败育的过程观察
        2.6 ‘世纪无核梨’幼果期果肉激素含量与其亲本同一时期的差异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世纪无核梨’与其亲本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提取质量检测
        2.2 Illumina测序结果统计分析
        2.3 种子发育三个时期不同表达模式的差异基因发掘以及GO功能显着性富集分析
        2.4 不同表达模式差异基因的KEGG 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2.5 种子败育过程中上调与下调基因的KEGG 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2.6 与种子败育相关的候选基因分析
        2.7 实时荧光定量验证转录组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PbrMYB108和PbrWRKY75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过表达载体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化学试剂
        1.3 培养基的准备
        1.4 RNA的提取和cDNA第一链的合成
        1.5 基因克隆与载体的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梨PbrMYB108和PbrWRKY75基因的克隆
        2.2 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3 讨论
全文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西瓜子叶再生机制及高效再生体系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西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1 植物组织培养
        1.2 西瓜组织培养研究
    2 WOX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2.1 WOX基因的分类
        2.2 WOX基因家族的功能
    3 西瓜组织培养的应用研究进展
        3.1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研究
        3.2 植物嫁接技术研究
        3.3 植物四倍体诱变技术研究
        3.4 西瓜组织培养的应用研究
        3.5 西瓜嫁接技术研究
    4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西瓜子叶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培养条件
        2.3 实验地点
        2.4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2.5 不定芽诱导
        2.6 不定芽增殖
        2.7 不定芽的伸长及继代
        2.8 生根培养
        2.9 再生植株炼苗、移栽
        2.10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无菌外植体的获得
        3.2 不定芽的诱导与增殖的影响因素
        3.3 不同培养基对西瓜不定芽伸长的影响
        3.4 不同培养基对西瓜再生苗生根的影响
        3.5 再生苗炼苗移栽条件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3.6 再生植株田间性状测定
    4 讨论
        4.1 种子消毒方法改进保证外植体质量
        4.2 外植体生长状态影响不定芽诱导率
        4.3 子叶外植体的不同部位影响不定芽诱导率
        4.4 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影响不定芽诱导和增殖
        4.5 光培养条件影响不定芽诱导率
        4.6 炼苗时间、栽培基质影响再生苗移栽成活率
        4.7 组培再生苗与实生苗田间性状和品质性状无明显区别
        4.8 其他
第三章 西瓜WOX基因在不定芽再生过程中表达模式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西瓜WOX基因的鉴定
        2.2 遗传进化分析和蛋白质序列比对
        2.3 植物材料和处理
        2.4 实时定量PCR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西瓜WOX基因的鉴定
        3.2 遗传进化分析
        3.3 WOX基因在西瓜组织中的表达
        3.4 WOX基因在西瓜不定芽再生过程中的表达
    4 讨论
        4.1 西瓜WOX基因的鉴定
        4.2 西瓜WOX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4.3 WOX基因在西瓜不定芽再生过程中差异表达
第四章 西瓜组培再生苗嫁接技术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试验地点
    3 结果与分析
        3.1 组培再生苗与实生砧木嫁接试验
        3.2 试管微嫁接试验
    4 讨论
        4.1 西瓜再生苗与实生砧木嫁接试验
        4.2 西瓜试管微嫁接试验
第五章 西瓜四倍体离体诱变技术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地点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倍体离体诱变
        3.2 四倍体筛选及鉴定
        3.3 再生苗移栽
    4 讨论
        4.1 秋水仙素对西瓜四倍体诱变的影响
        4.2 变异植株的鉴定
        4.3 其他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科研成果情况
    发表论文
    获授权专利
致谢

(9)湖南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西瓜甜瓜产业的现状
    1.1生产面积稳步上升,种植渐成规模
    1.2科研育种力量较强,种植品种日趋优良化
    1.3栽培形式多样,产品供应期延长
2西瓜甜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优质抗病抗湿等有针对性的品种
    2.2种子市场管理不严
    2.3配套栽培技术推广速度缓慢
3西瓜甜瓜产业的发展对策
    3.1加强科研开发,提升产业科技水平
    3.2加强种子市场体系建设和种子市场管理
    3.3调整品种种植结构,积极发展无籽西瓜、小果型西瓜和厚皮甜瓜生产
    3.4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和反季节生产,延长产品供应期

四、适于四川栽培的无籽西瓜新品种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引发对猕猴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D]. 罗先洋.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2]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D]. 徐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3]中国西瓜甜瓜发展70年暨科研生产协作60年回顾与展望[J]. 刘君璞,马跃. 中国瓜菜, 2019(08)
  • [4]杂交枫香四倍体创制及再生植株根茎变异转录组分析[D]. 张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12)
  • [5]露地无籽西瓜简约化栽培研究[D]. 张琼.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6]‘世纪无核梨’生物学特性及其调控基因发掘[D]. 孙洁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5)
  • [7]袁隆平的世界[J]. 陈启文. 芙蓉, 2017(02)
  • [8]西瓜子叶再生机制及高效再生体系应用研究[D]. 张娜.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2)
  • [9]湖南西瓜甜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谭秋英,张礼红,石跃才,孙小武. 中国瓜菜, 2015(03)
  • [10]黄河故道应该铭记[N]. 乔地,乔宪生. 科技日报, 2010

标签:;  ;  ;  ;  ;  

四川适宜栽培的无核西瓜新品种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