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水大陆边缘的热流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闵华军[1](2020)在《扬子板块西南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文中提出目前,国内外页岩气勘探中,高过成熟页岩勘探效果尚不理想。此类页岩是否具备页岩气富集潜力以及如何在页岩有机质高过成熟区实现勘探突破,是当前页岩气地质研究和勘探所面临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次研究以扬子板块西南地区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等,以期为该类型页岩气的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基于大量露头、钻井、地球化学、扫描电镜、低温氮吸附、压汞等资料,以沉积学、地球化学、非常规储层地质学等理论方法为指导,对研究区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有机质富集机理、页岩储层成岩演化、储层特征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对比研究,对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质量变差原因、储层发育影响因素、高氮低烃页岩气形成原因、高过成熟页岩勘探潜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明确了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孔隙演化的主控因素,建立了高过成熟页岩储层成岩-孔隙演化模式,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研究区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物质基础较好。筇竹寺组黑色页岩发育分布主要受绵阳-长宁拉张槽和区域古地貌控制:拉张槽区,可容纳空间大,总有机碳(TOC)大于2%的优质页岩厚度可达70m以上;研究区东部古地貌低地区,TOC大于2%的优质页岩厚度一般在30m~50m。不规则底形模式(拉张槽区)和上升流模式(研究区东部)是筇竹寺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要模式。(2)筇竹寺组黑色页岩处于晚成岩阶段,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溶蚀、有机质成熟等多种成岩作用的叠加改造,孔隙演化经历了原生孔隙破坏阶段(Ro<1.1%~1.3%)、有机质孔隙发育阶段(Ro=1.1%/1.3%~2.0%左右)和晚期孔隙破坏(Ro>2%左右)3个大的阶段。原生孔隙破坏阶段,孔隙度逐渐下降,机械压实和沥青充填作用是页岩孔隙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机质孔隙发育阶段,有机质孔隙大量形成,孔隙度增加。晚期孔隙破坏阶段,有机质孔隙形成减弱直至停止,深层压实作用对孔隙持续破坏,孔隙度下降。有机质孔隙的形成对次生孔隙贡献大,溶蚀等其它成岩作用对次生孔隙贡献小,几乎可以忽略。(3)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演化主要受埋深增温影响。峨眉地幔柱活动对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热演化有一定影响,但不能造成有机质高过成熟,最大埋深大是筇竹寺组页岩有机质高过成熟的主要原因。(4)研究区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质量差。与优质页岩储层相比,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具有有机质成熟度高、孔隙度低,无机孔隙、有机质孔隙发育差,孔隙连通性偏低,比表面积、孔体积低等特征。较低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造成页岩储集性较差。(5)深层压实是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孔隙演化的主导因素。深埋阶段压实作用对页岩储层孔隙的破坏仍然较为可观,页岩中有机质由于承压,更容易受到压实影响,TOC越高影响越强烈。页岩中有机质孔隙的破坏主要与压实作用有关,而非石墨化导致。压实作用下,有机质承压易发生变形、迁移,有机质孔隙逐渐减少、形态不规则化,甚至消失。随着埋深/有机质成熟度的增加,有机质孔隙形成减弱或停止后(Ro大于2%左右),压实作用成为孔隙演化的主导因素,页岩孔隙持续破坏,比表面积、孔隙度单调下降。当埋深达到一定深度,页岩孔隙破坏严重,孔隙度下降至2%以下,页岩失去储集层意义,这一深度可定义为储层发育下限深度。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储层下限深度可能在8000m~8500m左右。(6)(热成因)页岩气勘探存在深度窗口。无构造热事件情况下,生油高峰后,页岩储层孔隙度随深度/Ro呈抛物线型变化,指示有效页岩储层或优质页岩储层发育存在深度窗口,这一深度窗口亦为页岩气富集的最大潜在窗口,本次称为页岩气勘探的深度窗口。页岩气勘探深度窗口的门限深度为湿气窗口的门限深度,该门限深度是优质页岩气储层开始发育的深度及页岩气富集的气源保证。页岩气勘探深度窗口的下限为页岩储层发育下限深度,该下限深度是页岩气富集优质储层的保证。无构造热事件地区,地层最大埋深与Ro对应较好,可以用Ro来标定页岩气的勘探窗口(即页岩气勘探的Ro窗口)。页岩气勘探深度窗口的下限深度在盆地构造沉降能力范围内,对页岩气勘探具有实际指导意义。(7)研究区筇竹寺组高氮低烃页岩气的形成可能主要与页岩储层特殊的埋藏演化历史有关,筇竹寺组底部不整合及区域偏差的页岩气保存条件是次要影响因素。深层压实排烃(强烈)以及喜山期构造抬升、地层压力下降引发的排烃是筇竹寺组页岩气散失的主要过程,高氮低烃页岩气是绝大部分气体排出页岩后的残留。研究区及邻区筇竹寺组高氮低烃页岩气的大面积分布是其形成主要与自身因素有关的体现。(8)高过成熟页岩仍具有页岩气勘探潜力。地层压力常压区(且无构造热事件),高过成熟页岩孔隙破坏较严重,页岩气勘探潜力相对较低。地层压力异常高压地区,压实对页岩孔隙的破坏滞后于常压区,有机质高过成熟期(至少在高过成熟早期),页岩孔隙保存较好,有利于页岩气的富集。
肖捷[2](2020)在《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研究》文中指出反演问题贯穿于地质学科的几乎每一个分支。地质学中的反演问题,指通过观察现存的地质现象,反推地质历史事件;或通过在地表测量的地球物理场信息,探测地球内部结构。地质学反演问题面临的一大难点,在于反演结果的多解性——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作用过程,有可能导致相同的最终产物,因此对地质现象和勘探资料的解释并不唯一。本文采用计算机正演模拟方法,调查并研究了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结果表明,即使对于非线性的反演问题,也往往能根据简单的规则,将问题的多个解紧密联系。此类规则诠释了反演问题的对称性,在遵循对称性规则的前提下,对模型参数的任何修改,都不会改变正演模拟所得结果。如同将正方形旋转90°并不改变其形状,物体的对称性揭示了不改变物体形态的操作方式,尽管此处“物体”和“操作”的概念远远要比几何图形的旋转来得丰富。研究表明,对称性原理可作为探究反演问题多解性的有力工具。利用地质学模型的对称性,一旦得到反演问题的任何一个解,即可快速发现该问题全部解的共同特征,同时还能找到其中具有特定属性的解——而后者引出了一种新的反演思路:首先,通过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生成反演问题的一个简单(但未必切合实际)的解;然后,根据对称性规则,将其变换为更具实际意义的解;对于存在参数约束的模型,经过对称性变换还可求得反演问题所有解的完整集合。对称性原理是一种通用的理论,可以广泛应用于对各类地质学反演问题的研究。本文采用数值模型和实例研究两种形式,探讨了对称性方法在层序地层模拟、盆地热史恢复及地震资料反演等领域的应用。通过研究3个具体的反演问题,探讨了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展示了对称性原理在其中发挥的优势,并取得创新的结论和认识:(1)层序地层模拟陆架边缘的层序地层反映了历史时期的海平面高度、构造运动、沉积物补给和古气候。层序地层解释的多解性,在于仅根据地层格架的形态,无法区分多种地层控制因素各自的作用。尽管如此,只要能找出同一层序地层的所有不同解释,即可有效约束地层主控因素的变化范围。本问建立了浅海相碎屑岩三角洲地层格架正演模型,发掘其中隐含的对称性规则,检验了对相同模拟结果的全部可行方案,揭示真实古地史中的必然要素。以北美巴尔的摩峡谷海槽新近系层序地层为例,尽管这一层序地层存在无数种合理的解释,然而所有解释均包含两次幅度近300 m的相对海平面波动,且后续物源补给中的砂质沉积物比重明显上升,海相地层暴露于陆面期间陆上侵蚀率不超过30 m/My。对称性原理的应用,帮助层序地层解释摆脱了对简单假设的依赖,为准确判读地层主控因素变化、推断构造运动及古气候等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2)盆地热史恢复古温标作为恢复沉积盆地热演化史的重要指标,具有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特征,记录了地层埋藏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然而,古温标中的信息只能体现样品的累计受热总和,而不能反映个别的构造-热事件。本研究将对称性概念应用于有机质热成熟度模型,以解决盆地热史恢复的多解性。选取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结合对称性反演方法,考察了盆地的基底古热流,得到了关于古温标解释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集合。结果显示,四川盆地热史中包含了显着的热流升高过程,中晚二叠世达到其峰值82 m W/m2,从三叠纪开始快速下降并持续至今。然而由于古温标法本身的局限,无法确定该过程究竟是发生在二叠纪的短暂事件,还是起始于更久远年代的漫长变化。本研究指出,古温标法恢复得到的四川盆地热史不足以作为该盆地对二叠纪峨眉山地幔柱的地热学响应;对峨眉山玄武岩发育过程的研究,需要慎重考虑热史恢复的不确定性。(3)地震资料反演地震学观测显示,全球多个地区地幔过渡带上方存在波速异常,表现为上下边界明显的低速层。对于低速异常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地幔过渡带释放的少量水或CO2引发了其上覆地幔的部分熔融。然而,由于这一地震异常在全球尺度上分布不均,其厚度与速度降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且与地质构造背景缺少绝对关联,因此关于低速层的成因目前尚存在争议。本研究选取美国西部测震资料,使用以对称性原理为基础的模型,反演了低速层固体地幔的温度、化学成分、熔体含量和形态等性质。根据估算,该地区低速层的熔体体积分数至少为0.5 vol.%,证实其地幔过渡带顶部确实发生了部分熔融;低速层的熔体含量与S波速度的空间分布高度相关,显示了部分熔融对低速层形成的主导作用;此外,本文还明确了低速层的热-化学性质,例如研究区的位温上限为1550 K,低速层的固体地幔玄武岩体积分数可能在0.3~0.4左右。
马兵山[3](2020)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文中指出珠江口盆地是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上的一个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分析珠江口盆地的构造特征,不仅有助于理解南海北部陆缘的形成及演化,也是评价盆地石油地质条件、揭示油气成藏规律必不可少的基础地质研究内容。本文遵循构造解析原则,利用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珠江口新生代盆地的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论文研究以盆地中不同构造单元的代表性地震剖面解释和油田构造图分析为基础,通过定量分析盆地几何学、运动学(包括断裂活动性、断陷盆地剖面面积、拆离深度、伸展量等)揭示盆地不同区段构造演化及其时空差异特征,建立盆地不同区段的地壳伸展模型、分析地壳伸展减薄的动力学机制,并从构造变形角度探讨了其对油气聚集的影响。取得以下5方面的地质认识:(1)珠江口新生代盆地具有东西分区、南北分带和垂向分层的三维结构差异特征。盆地自下而上可分为盆地基底、断陷构造层(主要为文昌组和恩平组)、断拗*过渡构造层和陆阶-斜坡构造层等4个构造层,而且构造层结构具有东西分异、南北不对称的特征。在盆地轴向上,自西向东划分为结构不同的三个区域,西部总体上为在古生界变质岩基底上发育的NE向断层控制的小-中型断陷,中部总体上为在燕山期岩浆岩和沉积岩基底上发育的由NE向、近EW向断层控制的中-大型近对称断陷,东部为燕山期盆地沉积层基础上发育的NE向、EW向或NWW向曲边边界断层控制的不对称中型断陷,不同区段间以NNW向构造(深大断裂、隆起或凸起)分隔。南北向上,盆地为三隆夹两坳的构造格局,北部坳陷带为边界断层控制的断陷结构,南部坳陷带的边界断层多为断阶带,具有断拗结构特征。垂向上,除基底和断陷构造层有明显差异外,断拗过渡构造层在西部包括珠海组、中部包括珠海组和珠江组、东部则不发育;北部坳陷带断裂较少,为拗陷结构,而南部坳陷带则为“拗断”或“断拗”结构。陆阶-斜坡构造层向北上倾超覆北部隆起带、在南部隆起带具有向洋下超的斜坡结构。(2)珠江口盆地断裂活动主要为文昌组沉积期、恩平组沉积期和珠海组沉积期3期,断裂系统具有“优势走向由NE向发生顺时针旋转为近EW向或NWW向”的时空差异特征,伸展强度具有“早期强晚期弱、北部强南部弱”的时空差异特征,伸展断层系统控制的拆离深度具有“北部浅南部深、早期浅后期深”的时空变化规律。由断层位移造成的盆地整体平均伸展率约为12%~23%。文昌组沉积期,NE向断层活动强,盆地平均伸展率在北部、南部分别约为8%~15%和4%~5%,平均拆离深度在白云凹陷约为27km,白云凹陷外约为2~8km。在恩平组沉积期,近EW向或NWW向断层活动强,盆地平均伸展率在北部、南部分别约为5%和3%~4%,平均拆离深度在北部、南部分别约为8~20km和23~47km。(3)珠江口盆地演化划分为断陷期(包括断陷一期和二期)、断拗过渡期和拗陷期等3个主要的演化阶段,构造演化阶段的时限、构造活动特征及强度等表现出空间差异性,总体上具有早强晚弱、北强南弱、由东北向西南迁移的特征。盆地经历断陷一幕(文昌组)和断陷二幕(恩平组),分别受控于NW-SE向和近S-N向伸展断陷作用,断裂活动和伸展作用早期强晚期弱、北部强南部弱。不同区域进入拗陷阶段的时限不同,西部和中部分别经历珠海组沉积期、珠海组—珠江组沉积期的断拗过渡阶段进入拗陷阶段,东部在断陷二幕之后直接进入拗陷期。(4)综合盆地构造及区域地壳、岩石圈结构构建的珠江口盆地地壳伸展构造解释模型表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区段的伸展构造变形具有分层次、分区带、分时期的时空差异特征。盆地伸展变形北强南弱,地壳变形北弱南强。珠江口盆地东、中、西部受控于不同样式的拆离断层系统,上盘伸展构造变形存在空间差异,下盘地壳伸展薄化程度则具有“中部强(剖面地壳伸展系数2.15)、东部次之(1.38)、西部最弱(1.25)”的空间差异。白云凹陷地壳伸展系数约为2.62,环绕其发育的各凹陷则分布在1.22~1.38内。珠江口盆地区段的构造变形具有“脆性(早期)向韧性(晚期)转变、由上地壳向下地壳甚至地幔迁移”的规律。文昌组沉积期,东、西部拆离断层系统在上地壳发育,中部白云凹陷可能卷入到下地壳中;在恩平组沉积期,拆离断层系统受韧性下地壳甚至上地幔的影响。自北西向东南的地幔侧向流动可能是陆缘破裂的主动力源,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以及南海自东向西扩张是盆地裂陷演化过程中差异变形的被动力源。(5)珠江口盆地不同区段、不同时期的盆地结构演化及断裂演化影响沉积相演变,进而影响油气成藏要素的分布与分配方式。一般来说,盆地经历断陷、断拗、拗陷的演化过程,控制沉积相由陆相向海相转变,由窄深湖相沉积体系向宽浅湖相沉积体系转变。在两幕裂陷过程中,早期断层控制盆地结构及烃源岩分布,晚期新生断层在洼漕中发育并沟通深部源岩和浅层储层。
何家雄,李福元,王后金,赵斌[4](2020)在《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成因机制与油气资源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海北部陆缘深水油气及天然气水合物等多种资源分布及资源潜力与其深部地壳岩石圈结构构造特征,尤其是地壳浅表层沉积盆地类型及成盆机制等存在时空耦合配置关系及成因联系,亦是目前油气及水合物地质勘探研究调查部门和学术界重点关注领域。基于海洋地质调查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和油气勘探开发成果,综合分析了南海北部陆缘深部岩石圈地壳结构构造特征,借鉴陆缘伸展地壳拆离薄化新模式的理念,阐明深部地壳结构构造特征与深水盆地的时空耦合配置关系,进而揭示了深水盆地成因及其与深水油气及水合物成藏等的成因联系及资源效应;预测陆坡-洋陆过渡带深水及超深水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与勘探前景优于陆架浅水盆地,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是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可持续发展与油气储量接替的重要战略选区。
姜素华,张雯,李三忠,汪刚,曹伟,索艳慧,陆蕾蕾,姜衍,赵斐宇[5](2019)在《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发育众多新生代盆地,盆地的起源、发生、发展受控于大陆边缘不同时期的构造过程。本文基于板块运动对盆地形成发展和演化的控制作用,分析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洋、陆板块的相互作用,重新厘定了该区地壳的反演厚度和地热场特征,进一步证实洋陆过渡带盆地的地壳厚度从陆缘区到深海洋盆区具有递变减薄的规律,而地热值向洋盆区具有逐渐升高的特征,并发现盆地伸展强度与热流值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演化对洋陆过渡带沉积盆地的沉降及充填具有控制作用,沉降沉积中心由陆向海迁移导致烃源岩及油气具分带性,并受控于盆地的古地温及地温梯度。盆地类型和沉积充填厚度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规律:陆内(陆缘)走滑-拉分盆地(渤海湾盆地和珠江口盆地等)油、气共生;陆缘走滑-伸展盆地(琼东南盆地等)和伸展-走滑盆地(莺歌海等盆地)以成气为主。日本已发现的油气主要围绕着日本岛弧分布,弧后盆地和弧前盆地均具有油气分布。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在高压低地温场的稳定带区域,无机CO2气藏的分布与深大断裂和岩浆活动有关。
雷川[6](2019)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高热背景对深水区储层质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目前海洋深水区已经成为全球油气勘探的热点领域。我国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生、储、盖配套良好,是未来南海北部重要的油气勘探远景区。珠江口盆地大地热流由北向南从正常值到高热流,这与岩石圈厚度、地温梯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然而,高热背景对盆地内砂岩储层的影响仍不明确。此外,白云凹陷的断裂活动和底辟构造及其伴生的深部CO2上涌、充注对储层的影响尚不清楚。高地温梯度对成岩作用及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以及该背景下优质储层发育机制仍属于研究的薄弱环节,也制约着下一步的勘探部署。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根据白云凹陷深水区受热机制的不同,本研究首次将白云凹陷深水区储层划分为两种类型:(1)历史上受到岩浆作用、断裂作用、底辟作用影响的地区,该区地层所经历的最高地温大于现今地温,即受到“异常热”影响的储层;(2)地质历史上未受到过岩浆作用、断裂作用、底辟作用影响的地区,即受“正常热”影响的储层。再根据地温梯度将后者区分为:低地温梯度(<4℃/100m)区和高地温梯度(>4℃/100m)区。针对研究区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常规薄片,荧光薄片,阴极发光薄片和铸体薄片的显微镜下观察鉴定与定量统计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XRD矿物成分分析、孔隙度与渗透率、图像孔喉观察与测定、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地震剖面解释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做了下列三方面的对比研究:(1)高、低地温梯度区砂岩原始组构的差异;(2)高、低地温梯度区成岩作用和储层质量的差异;(3)受CO2充注影响的储层与不含CO2储层的物性差异的对比研究。然后综合受“正常热”和“异常热”影响区储层的特征,总结高热背景影响储层质量的机制。首先,认识到不同地温梯度区相同地层组由砂岩原始组构造成的储层物性的差异不显着。即在高、低地温梯度区,同一地层组砂岩岩石类型基本一致,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均随着刚性颗粒含量增加的而增大,随着塑性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斜长石含量的减少孔隙度有所增加。高、低地温梯度区,同一地层组砂岩粒度参数与物性的关系基本一致。在高、低地温梯度区,储层中杂基含量与最大面孔率均呈反相关关系。其次,受“正常热”影响的储层,高地温梯度区砂岩的最大孔隙度和最大渗透率随着埋藏深度和地层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少,而低地温梯度区则缓慢减小。地层温度是通过改变颗粒的抗压强度,改变矿物的溶解度,改变粘土矿物的转化速率,影响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等方式来影响成岩作用的进程,从而影响储层的储集性能。结合研究区不同地温梯度区的埋藏史和地壳拉张减薄历史的对比,提出了温度-时间控制了储层物性随埋深/温度增加而减小的速率,合理解释了不同地温梯度区储层物性演变的差异。再次,白云凹陷及其周缘地区发现的大部分CO2属于无机成因,少量为有机成因CO2气体。导致“异常热”的岩浆、底辟和断裂活动使深部物质穿层流动到上部储层中,深部物质及其携带的热量对砂岩储层进行改造,其中CO2是深部物质的典型代表。底辟构造对于白云凹陷CO2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深部热流体与CO2注入储层后引起片钠铝石、铁白云石和高岭石等矿物的沉淀,以及长石等硅酸盐矿物和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的溶蚀溶解是影响受“异常热”区储层质量的直接原因。总之,在沉积作用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较低的地温梯度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存,使得深部地层中形成并保存有较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有利储层;地层温度越高越不利于孔隙的保存;“异常热”造成的CO2充注产生的建设性作用主要是长石和方解石等矿物的溶蚀作用,其破坏性作用主要是铁白云石、片钠铝石和高岭石等矿物的的胶结作用,本研究区CO2充注对储层的建设性作用大于破坏性作用。
李凯[7](2019)在《南海南部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指出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结构最复杂的边缘海盆地之一,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澳板块的交界处。南海的形成演化机制一直受到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很多学者针对南海形成演化的动力学机制提出了不同的模式。研究区位于南海海盆及婆罗洲、巴拉望之间的南海南部区域,具有减薄的大陆地壳结构。最新大洋钻探成果认为南海岩石圈快速伸展过程中,并没有深部地幔的剥露,产生介于火山型和非火山型之间的被动大陆边缘。南海北部已经证实下地壳高速层的存在,然而南海南部是否存在高速层存在较大争议。火山活动集中在南海停止扩张之后,断裂处存在地壳厚度的突变,但是目前成因还不清楚;南海盆地的深部构造与浅层构造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在地震地质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开展地壳结构的重震联合反演和二维岩石圈结构模拟工作,分析地壳结构的空间变化特征和下地壳高速层成因;刻画盆地岩石圈热结构及速度密度结构特征。针对典型的地震剖面分析南海中南部地层层序、断层活动性以及火成岩的形成时代;结合前人关于南海构造演化的数值模拟结果,探讨南海南部深部结构成因。(1)重震联合反演建立了南海中南部地区地壳结构模型。利用区域地震剖面,识别刻画莫霍面异常反射特征。通过研究区高分辨率二维地震数据和重力数据的约束,进行了重震联合反演。莫霍面深度自南部陆缘向中央海盆逐渐变浅。盆地内部莫霍面起伏较大,各个盆地的莫霍面深度分布范围基本在1024km之间。莫霍面西浅东深,这可能与古南海自西向东闭合、新南海自东向西打开有关。在南薇西盆地和北康盆地西部、南沙海槽盆地以及礼乐盆地的西部和南部均有分布厚度0.58km的下地壳高速层。(2)岩石圈结构模拟揭示了南海南部深部结构特征。运用研究区地形、布格重力异常和热流值等数据结合岩石学参数建立综合地球物理—岩石学二维岩石圈结构模型。西南次海盆岩石圈与软流圈边界(LAB)深度近于恒定,约72公里(1330°C等温线)。LAB面在南薇西盆地75km左右,礼乐盆地西南部不断加深到约80公里,整体下凹,该结果与前人通过瑞利波基本频散曲线的分析结果吻合性较好。与周边其他地区相比,现今南沙地块是低温块体,莫霍面温度低于或接近居里面温度。LAB面处存在p波速度突变,增长量0.10.15km/s;南沙地块70150km范围内存在s波低速带,未识别出柱状通道,因此不支持海南地幔柱对南海扩张的作用。(3)分析了下地壳高速层成因。南海南部存在下地壳高速层,高速层按成因分为两类,北康盆地、南薇西盆地和礼乐盆地区伸展因子1.54左右;地壳减薄程度不足以使海水进入到地幔与橄榄岩反应发生蛇纹石化;火山喷发时代为中新世之后,推测此处的高速层为新生代残余岩浆,主要为南海扩张停止后形成。南沙海槽盆地区全壳伸展因子最高可达11.2,地壳强烈减薄可发育深大断裂切穿至下地壳,成为海水下渗的通道;高速层处最高温度420℃,具备保存蛇纹石的温度条件。火山喷发时代为中新世之后,推测此处高速层为发生蛇纹石化的橄榄岩与南海停止扩张后岩浆的混合体。(4)探讨了南海深部结构与浅部构造的关系以及成因。南海南部地区岩石圈厚度自洋盆至陆缘逐渐加厚,软流圈上涌对南海扩张具有促进作用,加速了古南海俯冲消亡与新南海的扩张。正是由于软流圈的上涌作用,地幔发生减压熔融形成MORB型玄武岩以及洋壳。23Ma时发生洋脊跃迁作用,致使新老扩张脊之间形成岩浆残留区,贮存部分熔融岩浆。在南海停止扩张之后,残存岩浆重新大的固相线,发生底侵作用沿着地上断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莫霍面处残留的岩浆即下地壳高速层。现今南沙地块是低温块体,在南海扩张后期发生过快速冷却;热沉降阶段,地壳岩石圈收缩莫霍面下降,重新达到均衡状态,在洋陆过渡带诱发次级断裂。
徐俊杰[8](2019)在《曾母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及其成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整体、动态、综合”的盆地动力学和构造-地层分析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指导,运用井震标定的地震剖面解释和制图、断裂活动性分析、沉降史回剥和盆地构造演化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对曾母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发育演化过程及其成盆动力机制等开展深入研究。曾母盆地位于南海的西南边缘,规模巨大,结构独特,且是南海陆缘地热梯度最高的盆地,蕴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因此,本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惯常使用的沙捞越盆地(包含曾母盆地)的代表性地层方案是婆罗洲陆上-近海地区建立的以8个海侵-海退旋回为标志的地层序列,近年来又基于3D地震剖面和大量钻井在南康台地标定了精细的地层界面。本文通过(本研究所掌握的钻井和地震剖面的)井震标定和全盆地地震剖面的追踪和闭合,构建了可以与上述两个地层方案对比的地层框架,并结合界面特征及其发育规模、区域构造、盆地原型、沉积体系等的综合分析,将盆地新生代地层序列划分为3个一级层序和8个二级层序,并将上新统及其上部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进而搭建了曾母盆地全盆的构造-地层格架,尤其是对曾母盆地最深的构造单元——康西坳陷内中中新统底界面(T3)及其之上一系列层序界面的追踪、闭合,首次获得了盆地内重要的构造变革界面,即沙巴造山运动响应界面(T3)在盆地中的分布,并确定其最深部位处于康西坳陷中部,深达双程时间7s,T3界面发育之后,曾母盆地进入到了被动大陆边缘发育阶段,因此,这一巨大的沉积厚度不仅显示出盆地的快速、大幅度沉降,而且意味着这个区域下伏地壳岩石圈的强烈薄化。研究表明,盆地一级构造层序界面T8和T3分别是沙捞越造山运动和沙巴造山运动的响应界面,以此为依据划分出基底界面(Tg)和沙捞越造山运动响应界面(T8)分隔的断陷盆地,沙捞越和沙巴造山运动响应界面(T8-T3)之间的周缘前陆盆地和沙巴造山运动响应界面(T3-)之上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三个主要的盆地原型。区域地震剖面追踪表明,早期的断陷盆地目前只在曾母地块北部局部可见,而周缘前陆盆地的主体已经被卷入到以拉贾群和克拉克群为代表的、以强烈挤压变形为特征的造山带之中,现今的曾母盆地的主体处于该前陆盆地前隆单元。早中新世时期这一前隆单元处于强烈拉伸应力场的控制之下,并形成了呈NNE向展布的裂谷系,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康西坳陷。这套裂谷系的地垒控制了南康台地碳酸盐岩礁的生长,烃源岩主要发育在地堑区内,因此油气地质意义重大。沙巴造山运动之后,南部的逆冲活动弱化或中止,大规模的碎屑岩输入曾母盆地海域,导致宽阔的陆架-陆坡向海域的推进,形成了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上述3个盆地原型垂向叠置,奠定了曾母盆地的主体构造-地层框架。论文首次在康西坳陷陆架边缘发现了一种规模巨大,分布范围达到2.56×104平方千米的典型的薄皮构造—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并将这一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划分为三个构造区:滑塌区、滑阻区和过渡区,而且无论是滑塌区还是滑阻区均伴有泥底辟和气烟囱活动。通过构造地层分析,确定重力滑动发生于早上新世(ca.4.3 Ma)并持续到第四纪晚期。伸展量和挤压量定量对比分析表明,重力滑动构造系统的演化和泥底辟的活动几乎不受区域构造挤压的影响,而主要由西卢克利亚三角洲控制,是由重力失稳导致的滑动。重力滑动过程经历了初次滑动幕、超压封堵幕、主滑动初始幕、滑动迁移-减弱幕以及滑动停止幕5个阶段。通过定量分析,明确了康西坳陷的重力滑动构造主要由重力扩展机制主导,加载于重力滑动构造系统滑塌区之上的三角洲朵体持续堆积是重力滑动的重要触发机制,加载于滑阻区之上的三角洲朵体导致了重力滑动的停止。论文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及其周缘的区域(微)板块构造活动,结合盆地构造地层解释以及断层活动性、沉降史及康西坳陷深度相关的伸展模拟等定量分析的结果,进一步阐明了曾母盆地的发育演化机制,认为白垩纪晚期和新生代早期古太平洋板块向巽他板块之下的俯冲后撤作用是早期断陷盆地系发育的主要机制;卢帕尔线和西巴拉姆线是曾母盆地西侧和东侧的重要的构造边界,具有重要的动力学意义,晚始新世发生的沙劳越造山运动就主要发育在这两条重要的断裂系统之间。沙捞越造山运动导致了曾母地块与婆罗洲地块的碰撞,二者之间的古南海消失,同时在俯冲的曾母地块之上形成了周缘前陆盆地;沙捞越造山运动之后,古南海的俯冲迁移到西巴拉姆线的东侧,俯冲作用不仅导致古南海继续消亡,同时这种向SE方向的侧向俯冲作用导致西巴拉姆线右旋,并在曾母盆地内派生出近东西向的拉伸应力,从而导致了NNE向的裂谷系的发育,该裂谷系随着古南海的消亡、沙巴造山运动的发生而停止伸展。之后,曾母盆地进入到了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
王威[9](2019)在《南极罗斯海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地质构造解释》文中认为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整个大陆都处于60°S以南,基本都被冰雪覆盖。南极陆缘存在多个大型沉积盆地,资源储量极其丰富;南大洋环绕南极,周围洋流活动是全球气候变化非常重要的一环。冈瓦纳古陆裂解,经过两期裂谷作用,形成南极裂谷系统,并最终形成罗斯海。罗斯海经历了从广泛裂解到集中裂解的构造活动的转换。本文利用罗斯海及周边区域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通过研究总结前人的观点和论据,阐述了罗斯海的区域地形地貌、重力异常、磁力异常、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分布特征和构造动力演化过程。通过计算罗斯海地区重、磁异常一阶方向导数,来验证已有断裂的位置。结合地质构造背景,利用重、磁异常一阶方向导数,来推断罗斯海内部区域断裂构造的走向,并通过网状地震剖面来进行验证和控制。其次,通过罗斯海地区重力异常总梯度和磁力异常解析信号,结合研究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精细化中央海槽东部边界。通过磁力异常解析信号,划定新生代罗斯岛和墨尔本火山周围岩浆活动范围。为了更进一步从纵向对罗斯海地区盆地构造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及验证已有的推断,沿着纬度方向,建立了三条重、磁、震模型剖面,并分别对罗斯海重、磁和热异常现象进行解释。罗斯海立交桥式构造非常明显,地形主要受冰川作用影响,在东部盆地、中央海槽盆地以及北部盆地,地形成条带状并与陆架边缘垂直,且表现为内深外浅。地形上的的这些特点表明,罗斯海湾内受到罗斯冰架和维多利亚地冰架的进退影响。沉积基底方向近似南北方向,除中央海槽盆地东部有隆起,其余盆地表现出明显的拉张盆地特征。基底起伏走向与地形走向斜交。空间重力异常和布格重力异常在盆地内部走向与基底走势吻合。但在罗斯海大型伸展盆地上存在正的空间和布格重力异常,而在基底隆起高处则出现负的异常。磁力异常主要在罗斯岛、库尔曼高地以及维多利亚地东北边缘区域表现大的起伏变化,与西罗斯海岩浆活跃区域对应。磁力异常相对平缓区则包括维多利亚地盆地、中央海槽盆地(除东部小部分区域),和东部盆地中央部分。中央海槽盆地东部区域与中心部分,相比其他盆地区域在重、磁异常上表现出的一致性,其明显表现出差异性。本文利用获得的罗斯海地区重、磁数据,进行重、磁异常的转换处理,找出适合本区域构造的异常处理方法。分别对重、磁异常数据计算不同方向上的一阶导数,并计算布格重力异常的总梯度和磁力异常解析信号。从各个方向的一阶导数结果来看,45度和135度方向一阶导数更能够反映罗斯海地区断裂构造的实际情况,且重力异常在维多利亚地盆地和中央海槽盆地的分辨率要优于磁力异常计算结果。但在罗斯海其他区域,重力方向导数表现为块状分布,对断裂识别效果有限,磁力一阶导数效果要优于重力一阶方向导数。重力异常总梯度相比一阶方向导数,在维多利亚地盆地、中央海槽盆地和西罗斯海沿岸区域分辨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东部盆地,可能45度、90度一阶导数效果更好一些,这并不是总梯度数据本身分辨率较低,而是成图效果取舍平衡的结果。磁力异常解析信号计算结果能够清晰识别罗斯海地区岩浆活跃区域,并能够识别多条NE-SW的异常条带。在对地形地貌、重力异常、磁力异常、断裂构造及岩浆活动分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本文分别调用Parker-oldenburg位场迭代反演方法和功率谱方法反演莫霍面和居里面。通过比较两者的深浅起伏变化,提供了罗斯海地区深部构造信息。依据居里面起伏反演罗斯海地区热流异常,热流异常更加清楚展示了深部地慢浆作用的强度变化。结果表明西罗斯海的平均热流值要高于东罗斯海的平均热流值,高热流区域尤其集中在维多利亚地盆地。罗斯海的热条件反映了活跃的张裂环境,具有高热流值。这种高热流有可能是上地慢热异常的直接显示,同时也是裂谷型盆地地壳拉张减薄的典型特征。高热流值也与西罗斯海地区的裂谷岩浆作用位置相吻合。在罗斯海地区热流异常分为三种:第一种为东部盆地和北部盆地低热流区域。虽然同属低热流区域,但是两者地质构造有所不同。北部盆地受地热流受北部洋盆影响较大,而东部盆地地热流值相对独立,表现为构造的不活跃。第二种为高热流异常区域,主要为中央高地和维多利亚地区域。中央高地高热流可能为构造活跃期热残留。维多利亚地盆地为当代活跃构造盆地,且北部库尔曼高地和南部罗斯岛区域存在大范围岩浆侵入,造成维多利亚地盆地区域极高的热流值。第三种则为中央海槽盆地次高热流区域。中央海槽盆地为地质不活跃区域,与东部盆地类似,但由于处于中央高地和维多利亚地盆地两个高热流区域之间,横向热量传导可能导致中央海槽盆地热流值大于东部盆地。最后,罗斯海的张裂构造环境和高热流分布,为该区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测罗斯海地区存在巨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赋存,估算罗斯海地区盆地内甲烷量可达2.77×1011 m3。
赵宏超,朱筱敏,葛家旺,张维,施瑞生[10](2018)在《洋陆转换带类型特征和形成机理及其在南海北部的表现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处于被动大陆边缘与洋盆接壤过渡地带的洋陆转换带(OCTs)因其上覆深水-超深水盆地群具有较大的工业性油气勘探潜力,且本身蕴含了丰富的岩石圈伸展破裂信息而备受关注,已成为当今国际学术研究热点。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伸展与洋盆扩张背景下的洋陆转换带具有地壳强烈减薄、宽30170km、存在蛇纹岩或蛇纹石化橄榄岩、缺少铁镁质岩浆、梯度变化明显的地震波速度结构、较高的地表热流值等特殊的地质属性特征,根据岩浆活动的频繁与"Moho面"双层结构等具体信息将洋陆转换带划分为2型4类,即以岩浆剧烈活动、海倾地震反射体(SDRs)、高密度流体底侵和急剧减薄的陆壳为特征的岩浆型(A类)和以海倾拆离断层发育、陆壳相对均匀减薄和贫岩浆作用为特征的非岩浆型(B1、B2、B3类)。基于OCTs构造演化剖析了被动大陆边缘岩石圈伸展裂解进程,并将其总结为3个阶段:第一次纯剪切阶段(弥漫式平均伸展);简单剪切阶段(聚焦式细颈化-地幔出露);第二次纯剪切阶段(火山作用-岩石圈完全裂解)。在洋陆转换带的形成过程中,构造变形的"集中-迁移"现象对于上覆的深水-超深水盆地形态结构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国内外OCTs研究历史和近况的系统调研成果表明,当前南海北部OCTs研究主要反映各种地球物理参数特点,而对OCTs的地质属性和界限仍然不清楚。以鹤山凹陷-双峰盆地为例的分析表明,南海北部发育海倾拆离断层和弱火山作用,洋陆转换带宽60170km,东宽西窄,其中鹤山凹陷洋陆转换带宽约53.91km,为非典型的非岩浆型B3类洋陆转换带;鹤山凹陷构造演化受洋陆转换带的形成机制控制。分析洋陆转换带的类型特征与形成机理对于了解南海北部被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深水-超深水盆地的成因机理有重要启示作用。
二、深水大陆边缘的热流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水大陆边缘的热流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扬子板块西南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细粒岩沉积学及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
1.2.2 页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1.5.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区域构造及沉积演化概况 |
2.2.1 早寒武世扬子地区构造-沉积背景 |
2.2.2 扬子地区构造-沉积演化概况 |
2.2.3 绵阳-长宁拉张槽 |
2.3 研究区筇竹寺组地层概况 |
第3章 筇竹寺组沉积相及古沉积环境 |
3.1 区域沉积背景 |
3.2 沉积相类型与展布 |
3.2.1 岩相类型 |
3.2.2 沉积相类型 |
3.2.3 沉积相纵向演化及平面展布 |
3.2.4 沉积相模式 |
3.3 古沉积环境恢复与有机质富集机理 |
3.3.1 古环境重建 |
3.3.2 沉积环境演化 |
3.3.3 有机质富集模式 |
第4章 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
4.1 岩石中的成岩矿物 |
4.1.1 石英 |
4.1.2 粘土矿物 |
4.1.3 长石 |
4.1.4 碳酸盐矿物 |
4.1.5 黄铁矿 |
4.1.6 磷灰石 |
4.2 主要成岩作用 |
4.2.1 机械压实作用 |
4.2.2 胶结作用 |
4.2.3 交代作用 |
4.2.4 溶蚀作用 |
4.2.5 有机质热成熟作用 |
4.3 成岩作用对有机质保存的影响 |
4.4 筇竹寺组埋藏-热史模拟及有机质高过成熟原因 |
4.4.1 模拟方法 |
4.4.2 关键参数 |
4.4.3 埋藏-热史模拟及分析 |
4.5 成岩阶段与成岩序列 |
4.5.1 成岩阶段划分 |
4.5.2 成岩序列与孔隙 |
4.6 筇竹寺组页岩孔隙演化 |
第5章 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特征 |
5.1 黑色页岩分布 |
5.2 黑色岩系岩石类型 |
5.2.1 泥质粉砂岩 |
5.2.2 泥岩 |
5.2.3 硅质岩 |
5.2.4 碳酸盐岩 |
5.3 矿物组成特征 |
5.4 有机地化特征 |
5.4.1 有机质丰度 |
5.4.2 有机质类型 |
5.4.3 有机质成熟度 |
5.5 物性特征 |
5.6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5.6.1 储集空间类型 |
5.6.2 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
第6章 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形成机理 |
6.1 筇竹寺组页岩孔隙结构的特殊性 |
6.1.1 孔隙结构的特殊性 |
6.1.2 孔隙结构影响因素 |
6.2 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变差原因 |
6.2.1 与国内外优质页岩储层对比 |
6.2.2 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变差原因 |
6.3 筇竹寺组页岩储层发育影响因素 |
6.3.1 沉积相对储层的影响 |
6.3.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6.4 页岩气储层发育下限深度探讨 |
6.4.1 页岩气储层发育下限深度的提出 |
6.4.2 页岩储层下限深度影响因素 |
6.4.3 国内外相关实例 |
6.5 高过成熟页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 |
6.6 筇竹寺组高氮低烃页岩气成因 |
6.6.1 页岩含气性 |
6.6.2 页岩气高含氮气原因 |
6.7 研究成果对页岩气勘探的指示 |
6.7.1 页岩气勘探存在深度窗口 |
6.7.2 高过成熟页岩仍具有页岩气勘探潜力 |
6.7.3 研究区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成果分析 |
6.7.4 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方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简单正演模型的对称性分析 |
2.1 简单模型的对称性Ⅰ:地层格架几何模型 |
2.2 简单模型的对称性Ⅱ:海水锶同位素模型 |
第3章 复杂地学模型的对称性规则 |
第4章 陆架边缘三角洲层序地层模拟研究 |
4.1 层序地层模式及主控因素 |
4.2 地层格架正演模型 |
4.3 模型对称性分析 |
4.3.1 简单模型的对称性 |
4.3.2 复杂模型的对称性 |
4.3.3 对称性与层序解释 |
4.4 实例研究:巴尔的摩峡谷海槽 |
4.5 层序地层解释的多解性和对称性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古温标法沉积盆地热史恢复研究 |
5.1 盆地构造热事件与古温标 |
5.2 正演模拟 |
5.3 反演模拟 |
5.3.1 盆地热史恢复的多解性 |
5.3.2 热史模拟的多种方案 |
5.3.3 多种方案之间的共性 |
5.4 实例研究:四川盆地川中地区 |
5.5 盆地热史研究的多解性和对称性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幔过渡带顶部低速层物理性质研究 |
6.1 地幔过渡带顶部低速层 |
6.2 研究数据 |
6.2.1 地震学观测数据 |
6.2.2 地震波速度计算 |
6.2.3 地幔温度变化计算 |
6.3 正演模拟 |
6.3.1 S波参考速度 |
6.3.2 部分熔融与速度降 |
6.4 反演模型 |
6.4.1 基于经验的估算 |
6.4.2 对称性变换 |
6.4.3 计算多种反演结果 |
6.4.4 反演问题的端元解 |
6.5 地震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对称性原理与地质学反演问题 |
7.1 反演问题的对称性Ⅰ:层序地层模拟 |
7.2 反演问题的对称性Ⅱ:盆地热史恢复 |
7.3 反演问题的对称性Ⅲ:地震反演问题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
1.2.1 被动大陆边缘的类型和结构 |
1.2.2 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划分及伸展减薄模式 |
1.2.3 被动大陆边缘石油地质特征 |
1.2.4 南海的动力学机制研究现状 |
1.2.5 南海北部陆缘结构、构造属性及演化研究进展 |
1.2.6 珠江口盆地构造特征研究现状 |
1.2.7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认识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格架 |
2.1.1 区域地壳结构特征 |
2.1.2 区域大地热流值特征 |
2.1.3 基底深大断裂特征 |
2.1.4 基底结构特征 |
2.1.5 盆地分段结构划分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2.1 前新生代构造演化 |
2.2.2 新生代构造演化 |
2.3 区域构造层划分 |
2.4 小结 |
第3章 珠江口盆地结构特征 |
3.1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3.1.1 新生代盆地地层充填 |
3.1.2 盆地构造格局 |
3.1.3 盆地分段结构 |
3.2 珠江口盆地西部结构 |
3.2.1 珠三坳陷 |
3.2.2 开平-顺德凹陷 |
3.2.3 盆地西部剖面结构与地壳结构的关系 |
3.3 珠江口盆地中部结构 |
3.3.1 西江凹陷 |
3.3.2 白云-荔湾凹陷 |
3.3.3 盆地中部剖面结构与地壳结构的关系 |
3.4 珠江口盆地东部结构 |
3.4.1 陆丰凹陷 |
3.4.2 东沙隆起和潮汕坳陷 |
3.4.3 盆地东部剖面结构与地壳结构的关系 |
3.5 小结 |
第4章 珠江口盆地断裂系统及断层活动定量分析 |
4.1 珠江口盆地平面断裂特征 |
4.1.1 盆地西部平面断裂特征 |
4.1.2 盆地中部平面断裂特征 |
4.1.3 盆地东部平面断裂特征 |
4.1.4 盆地整体断裂特征 |
4.2 珠江口盆地断层活动性 |
4.2.1 西部断层活动特征 |
4.2.2 中部断层活动特征 |
4.2.3 东部断层活动特征 |
4.2.4 珠江口盆地断层活动性差异特征 |
4.3 盆地伸展定量分析 |
4.3.1 西部伸展特征 |
4.3.2 中部伸展特征 |
4.3.3 东部伸展特征 |
4.3.4 盆地整体伸展特征及差异 |
4.4 小结 |
第5章 珠江口盆地构造演化 |
5.1 盆地不同区段构造演化 |
5.1.1 西部构造演化 |
5.1.2 中部构造演化 |
5.1.3 东部构造演化 |
5.2 两期裂陷断层演化特征 |
5.2.1 两期裂陷断层系统与盆地结构 |
5.2.2 两期断裂演化特征及差异 |
5.2.3 两期断裂演化的影响因素 |
5.3 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区段构造演化 |
5.3.1 珠江口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
5.3.2 珠江口盆地构造演化与区域构造演化 |
5.4 小结 |
第6章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构造动力学 |
6.1 珠江口盆地各区段地壳伸展特征 |
6.1.1 珠江口盆地西部地壳伸展特征 |
6.1.2 珠江口盆地中部地壳伸展特征 |
6.1.3 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壳伸展特征 |
6.1.4 盆地整体伸展特征 |
6.2 珠江口盆地各区段地壳结构模型 |
6.3 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区段岩石圈破裂过程 |
6.3.1 南海扩张前的北部陆缘破裂过程及演化模式 |
6.3.2 南海扩张期陆缘构造演化 |
6.4 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区段构造动力学 |
6.4.1 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形成机制探讨 |
6.4.2 珠江口盆地差异演化的控制因素 |
6.5 小结 |
第7章 盆地差异构造变形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
7.1 油气藏形成基本地质条件 |
7.2 盆地构造演化对沉积相的影响 |
7.3 多幕裂陷演化对油气的影响 |
7.3.1 多幕裂陷演化对沉积相的控制作用 |
7.3.2 多幕断层演化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
7.4 盆地差异伸展减薄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成因机制与油气资源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深部地壳结构特征 |
1.1 南海北部陆缘地壳岩石圈结构构造特征 |
1.2 南海北部陆缘地壳薄化基本特点 |
2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盆地沉积充填特点 |
2.1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盆地区域展布特征 |
2.2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构造沉积格架及充填特点 |
3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盆地成因机制与资源效应 |
3.1 深水盆地成因机制分析 |
(1)初始裂陷幕 |
(2)主裂陷幕(拆离控制裂陷期) |
(3)晚裂陷幕 |
3.2 深水盆地形成分布与资源效应 |
4 结论与认识 |
(5)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洋陆过渡带盆地构造背景 |
1.1 盆地的演化过程 |
1.2 盆地的地壳特征 |
1.3 盆地的地热场特征 |
1.4 盆地的伸展强度与热流 |
2 盆地沉积充填特征 |
2.1 陆内和陆缘 (陆架) 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 |
2.2 弧前和弧后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 |
3 油气分布规律与成藏特征 |
3.1 盆地位置与油气分布的分带性 |
3.2 古地温及地温梯度对油气分布的影响 |
3.3 盆地类型与油气的分布特征 |
3.3.1 陆内走滑?拉分盆地油气分布特征 |
3.3.2 陆架走滑?拉分盆地油气分布特征 |
3.3.3 陆缘走滑?拉分 (伸展) 盆地 (南海北部) 油气分布特征 |
3.3.4 陆缘伸展?走滑盆地 (南海西部) 的油气分布特征 |
3.3.5 南海南部盆地油气分布特征 |
(1) 周缘前陆盆地和南海的弧前盆地 |
(2) 裂离型陆块盆地的油气分布特征 |
3.3.6 弧前和弧后盆地的油气分布特征 |
3.4 中新世末新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的改造 |
4 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规律 |
5 无机CO2气藏的分布规律 |
6 结论 |
(6)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高热背景对深水区储层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异常地热作用与储层质量的关系 |
1.2.2 底辟带CO_2的来源与运移聚集 |
1.2.3 底辟带与储层质量的关系 |
1.2.4 优质储层发育规律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3 受“异常热”影响的标志 |
1.4 完成的工作量与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
1.4.1 完成的工作量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3 油气地质特征 |
2.3.1 烃源岩 |
2.3.2 储集层 |
2.3.3 盖层 |
2.3.4 主要圈闭类型 |
2.4 热结构特征 |
2.4.1 地温梯度的分布 |
2.4.2 大地热流值分布 |
2.4.3 地壳厚度的变化 |
第三章 储层砂岩类型及物性特征 |
3.1 砂岩岩石类型 |
3.2 孔隙类型和物性特征 |
3.2.1 砂岩孔隙类型和物性特征 |
3.2.2 深部恩平组和文昌组砂岩高孔低渗 |
3.3 不同地温梯度区砂岩物性减小速率的差异 |
3.4 小结 |
第四章 砂岩的成岩作用及成岩序列 |
4.1 成岩作用类型 |
4.1.1 压实作用 |
4.1.2 胶结作用 |
4.1.4 溶蚀作用 |
4.2 成岩作用序列 |
4.2.1 珠江组砂岩的成岩作用序列 |
4.2.2 珠海组砂岩的成岩作用序列 |
4.3 小结 |
第五章 CO_2充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
5.1 CO_2来源分析 |
5.1.1 珠江口盆地CO_2来源分析 |
5.1.2 白云凹陷CO_2来源分析 |
5.2 CO_2充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
5.2.1 酸性流体溶蚀作用——有利因素 |
5.2.2 自生矿物胶结作用——不利因素 |
5.3 小结 |
第六章 高热背景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
6.1 沉积作用与储层质量的关系 |
6.1.1 骨架颗粒组成及含量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
6.1.2 粒度分布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
6.1.3 杂基含量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
6.2 成岩作用差异及温度在影响储层物性中的作用 |
6.2.1 温度与埋深的关系 |
6.2.2 温度影响压实作用的程度 |
6.2.3 温度影响粘土矿物的转化 |
6.2.4 温度影响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 |
6.3 受热时间影响砂岩的成岩-孔隙演化路径 |
6.4 断裂、底辟活动造成深部物质穿层流动 |
6.4.1 底辟活动导致深部物质上涌影响储层 |
6.4.2 断裂带控制研究区CO_2的分布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南海南部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成果认识 |
1.4.1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4.2 取得的成果和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2.4 区域火山活动与断裂特征 |
2.4.1 区域岩浆火山特征 |
2.4.2 区域断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深部地壳结构解释 |
3.1 莫霍面解释 |
3.2 重震联合反演 |
3.2.1 反演步骤流程 |
3.2.2 L1测线重震联合反演 |
3.2.3 L4测线重震联合反演 |
3.3 南海南部地壳结构特征 |
第四章 岩石圈结构分析 |
4.1 模拟方法 |
4.2 模拟数据 |
4.2.1 地球物理数据 |
4.2.2 岩石圈-软流圈岩石成分及参数 |
4.3 模拟结果及岩石圈结构分析 |
4.3.1 模拟结果分析 |
4.3.2 热结构分析 |
4.3.3 速度结构分析 |
第五章 深部结构成因及其对浅部构造的响应 |
5.1 断裂及火山活动性分析 |
5.1.1 地层层序 |
5.1.2 断层活动性 |
5.1.3 火山识别及时代判定 |
5.2 深部结构成因及其与浅部构造的关系 |
5.2.1 次级断裂成因分析 |
5.2.2 火山分布成因分析 |
5.2.3 下地壳高速层成因分析 |
5.3 南海形成演化的动力机制探讨 |
5.4 深部结构对南海扩张的响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曾母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及其成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选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选题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曾母盆地与沙捞越盆地 |
2.2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3 区域构造背景 |
2.4 地层 |
2.4.1 婆罗洲岛地层 |
2.4.2 曾母盆地地层 |
2.5 火成岩 |
2.5.1 三叠纪火成岩 |
2.5.2 侏罗纪火成岩 |
2.5.3 白垩纪火成岩 |
2.5.4 新生代火成岩 |
第三章 曾母盆地构造-地层格架 |
3.1 相邻盆地地层划分方案和统层 |
3.1.1 国外以海侵-海退旋回为基础建立的地层划分方案 |
3.1.2 国内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1.3 本文地层划分方案 |
3.2 曾母盆地地震地层界面的标定与识别 |
3.2.1 井震标定及标准地震解释剖面的建立 |
3.2.2 界面和层序的识别标志和基本特征 |
3.3 界面和层序的级别及构造-地层格架的建立 |
3.3.1 级别划分的原则 |
3.3.2 一级构造层序和盆地原型 |
3.3.3 盆地的构造-地层格架 |
第四章 盆地构造分析及其构造单元划分 |
4.1 盆地边缘及内部大型断裂系统 |
4.1.1 断层活动性分析方法 |
4.1.2 盆地边缘大型断裂 |
4.1.3 盆地内部大型断裂 |
4.2 地层厚度制图及其盆地内部隆坳格局的变化 |
4.2.1 Tg-T3(上始新统-下中新统)地层厚度 |
4.2.2 T3-海底(中中新统-第四系)地层厚度 |
4.2.3 中中新统-第四系内部相邻界面之间的地层厚度对比 |
4.3 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基本特征描述 |
第五章 曾母盆地陆架边缘重力滑动构造 |
5.1 西卢克利亚三角洲 |
5.2 重力滑动构造系统地震构造解释 |
5.2.1 滑塌区 |
5.2.2 过渡区 |
5.2.3 滑阻区 |
5.2.4 泥底辟 |
5.2.5 气烟囱 |
5.3 西卢克利亚三角洲、泥底辟及重力滑动三者之间的关系 |
5.4 重力滑动构造系统的驱动机制 |
5.4.1 泥质滑脱层和超压 |
5.4.2 重力滑动和重力扩展 |
5.5 地质背景和重力滑动构造系统的构造演化 |
第六章 曾母盆地成盆动力学机制分析 |
6.1 沉降史分析 |
6.1.1 沉降史模拟方法 |
6.1.2 沉降史模拟结果 |
6.2 康西坳陷地壳岩石圈深度相关的伸展变形模拟 |
6.2.1 研究方法 |
6.2.2 基于挠曲悬臂梁模型和挠曲均衡模型的正演、反演模拟技术 |
6.2.3 计算方法及参数设定 |
6.2.4 康西坳陷与深度相关的岩石圈伸展定量模拟 |
6.3 盆地周缘地块构造活动 |
6.3.1 东南亚地块及微地块 |
6.3.2 婆罗洲地块、微地块构造重建 |
6.4 曾母盆地发育演化的动力学模式探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南极罗斯海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地质构造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的成果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与数据来源 |
2.1 地质背景 |
2.1.1 罗斯海盆地构造 |
2.1.2 罗斯海断裂构造 |
2.1.3 罗斯海岩浆活动 |
2.2 数据来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构造和重磁异常特征 |
3.1 地形地貌特征 |
3.2 地质构造特征 |
3.2.1 罗斯海盆地基底构造特征 |
3.2.2 罗斯海的断裂分布 |
3.3 重力异常特征 |
3.3.1 罗斯海空间重力异常特征 |
3.3.2 罗斯海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
3.4 磁力异常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球物理数据转换和反演 |
4.1 重、磁异常转换处理 |
4.1.1 重、磁异常频率域延拓、求导 |
4.1.2 重力异常总梯度和磁力异常解析信号计算 |
4.1.3 磁力异常解析信号计算 |
4.1.4 磁力异常化极 |
4.2 重、磁界面正、反演 |
4.2.1 重、磁异常信息的小波多尺度分解 |
4.2.2 重力异常反演莫霍面 |
4.2.3 化极磁异常反演居里面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罗斯海地球物理推断解释 |
5.1 莫霍面深度和居里点深度 |
5.1.1 莫霍面深度 |
5.1.2 磁性层底部深度 |
5.1.3 居里点深度与莫霍面深度的比较 |
5.2 热流异常分布 |
5.2.1 热流值计算 |
5.2.2 莫霍面温度分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罗斯海岩石圈构造演化及天然气水合物赋存 |
6.1 断裂构造验证与推断 |
6.1.1 罗斯海断裂分类 |
6.1.2 罗斯海断裂验证 |
6.1.3 基于重磁异常的罗斯海断裂推断 |
6.2 盆地构造边界调整与主要岩浆侵入范围确定 |
6.3 二维重磁模型和盆地形成机制探讨 |
6.4 天然气水合物赋存估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洋陆转换带类型特征和形成机理及其在南海北部的表现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洋陆转换带的概念 |
1.1 洋陆转换带的概念 |
1.2 洋陆转换带的研究历史 |
2 洋陆转换带类型及特征 |
2.1 岩浆型OCTs |
2.2 非岩浆型OCTs |
3 洋陆转换带形成机理及地质特殊性 |
3.1 岩浆型洋陆转换带形成机理 |
3.2 非岩浆型洋陆转换带形成机理 |
3.3 洋陆转换带的地质特殊性 |
4 OCTs在南海的启示 |
4.1 南海北部鹤山凹陷-双峰盆地始新世洋陆转换带演化过程 |
4.2 对南海北部深水-超深水盆地形成的启示 |
4.3 南海OCTs的类型及结构特征确定 |
四、深水大陆边缘的热流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子板块西南缘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高过成熟页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D]. 闵华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地质学反演问题的多解性和对称性研究[D]. 肖捷.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1)
- [3]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演化[D]. 马兵山.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4]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盆地成因机制与油气资源效应[J]. 何家雄,李福元,王后金,赵斌. 海洋地质前沿, 2020(03)
- [5]西北太平洋洋陆过渡带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特征[J]. 姜素华,张雯,李三忠,汪刚,曹伟,索艳慧,陆蕾蕾,姜衍,赵斐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04)
- [6]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高热背景对深水区储层质量的影响[D]. 雷川. 西北大学, 2019(01)
- [7]南海南部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及成因分析[D]. 李凯.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8]曾母盆地构造-地层格架及其成盆机制研究[D]. 徐俊杰.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9]南极罗斯海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地质构造解释[D]. 王威. 浙江大学, 2019(02)
- [10]洋陆转换带类型特征和形成机理及其在南海北部的表现特征[J]. 赵宏超,朱筱敏,葛家旺,张维,施瑞生. 地质科技情报,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