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的功能解剖

前交叉韧带的功能解剖

一、前交叉韧带的功能解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宁慧泉[1](2021)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初始移植张力的定量测量与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1.研究猪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横向测量初始移植张力时的横向拉力-横向位移(F-s)曲线关系,为ACL初始移植张力的最佳测量位置提供实验依据。2.研究基于正常韧带张力的移植张力选择方案对重建ACL后的动物膝关节稳定性影响,为该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持。方法1.生物力学实验取经预处理后的新鲜的猪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标本24份,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进行测量韧带固定端、1/4位置和中点位置韧带横向拉力-位移实验,记录横向拉伸位力及速度与对应横向位移值,并绘制力-位移曲线结并分析其结果。2.动物实验将处理后的20具山羊膝关节标本随机分为张力术中检测组(n=10)和无术中检测组(n=10),两组在行ACL重建前、后进行膝关节前向、内旋、外旋稳定性评估,分别进行两组的自身对照,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生物力学实验同一韧带张力下探钩在中间位置点及1/4位置点处拉伸时的F-s曲线斜率较小,在边缘位置点处的曲线斜率较大。在同一位置测量时,在拉伸边缘处位置(A),各力的曲线斜率变化混乱;对于拉伸到1/4处位置(B)和中间处位置(C)的实验,各力的曲线斜率变化较规律。不同横向拉伸速度下探钩的位移和所受的力关系曲线大致一致。2.动物实验在张力术中检测组,重建后的膝关节向前、内旋、外旋稳定性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在无术中检测组,重建后的膝关节向前、内旋、外旋稳定性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1.生物力学实验显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初始移植张力测量中点位置最好,术者更容易去把握F-s曲线关系和辨别当前韧带张力,而横向拉伸速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较小。2.动物实验表明基于正常韧带的移植张力选择方案,可使术后膝关节稳定功能更接近正常关节,该方案在ACL重建术中的应用对“量化”移植物韧带张力是一种可行、可靠的方法,有利于“个体化”ACL损伤的治疗。

邱洪九[2](2020)在《计算机导航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疗效与移植物的骨隧道位置密切相关,为了提高重建术中隧道位置定位的准确性,应用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定位隧道位置的准确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进行研究,纳入2017年3月—2018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骨科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13例;导航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导航组采用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定位关节内股骨、胫骨隧道内口的位置,对照组采用人工定位关节内股骨、胫骨隧道内口的位置。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膝关节CT三维重建或MRI检查,将数据导入Mimics19.0入院形成膝关节三维图像,评估股骨、胫骨侧隧道内口位置,利用格子法评估股骨隧道位置在股骨髁间外侧面比例值,评估胫骨隧道位置在胫骨平台面的比例值,以股骨髁间外侧面后缘深处到前缘浅处(deep-shallow DS)的比例位点和上缘高处至下缘低处(high-low HL)的比例位点代表股骨侧隧道位置,以胫骨平台前后缘连线的比例位点代表胫骨侧隧道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股骨、胫骨隧道位置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2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膝关节稳定性(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随访16个月。对照组手术时间为(56.3±1.6)min,导航组的手术时间为(78.0±1.1)min(P<0.05)。两组患者隧道位置结果显示股骨隧道DS比例位点:导航组(27.2±4.0)%,对照组(34.1±4.6)%(P<0.05);HL比例位点:导航组(36.5±5.3)%,对照组(39.3±5.3)%(P<0.05)。胫骨侧隧道位置位于胫骨平台前后缘的比例位点:导航组(44.4±1.8)%,对照组(44.7±2.9)%(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2个月随访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膝关节稳定性(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膝关节功能评分与膝关节稳定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导航系统可以提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股骨侧隧道定位准确性,两组患者的胫骨侧隧道定位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计算机导航系统增加了手术时间,两组患者都获得了满意临床效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温振兴[3](2020)在《前交叉韧带解剖单束重建:股骨椭圆隧道与圆隧道技术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自体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解剖单束重建(ACL reconstruction,ACLR)中采用股骨椭圆隧道技术与传统的股骨圆隧道技术临床效果及移植物成熟度的对比,探索ACLR的改良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2018年2月125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解剖单束重建ACL且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3例术中采用椭圆隧道技术制备股骨隧道(A组),82例采用圆隧道技术(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受伤-手术间隔、损伤的左右侧以及术前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IKDC评分)、Tegner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各随访时间节点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和Tegner评分,使用KT-1000评价关节稳定性。术后行三维CT评估股骨和胫骨隧道位置。于术后6月、12月及24月随访时行MRI检查,测量ACL移植物近、中、远端信号/噪声比(signal/noise quotient,SNQ)。并行二次关节镜检查患者评价移植物完整性、滑膜覆盖以及张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满意,随访期为1226个月,平均23个月。A组2例、B组5例发生手术切口红肿,B组1例胫骨隧道裂纹骨折,A组1例术后发生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受限。除术后3个月Tenger评分(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Lysholm、IKDC和Tegner膝关节功能评分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各时间点A组KT-1000测量值亦明显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三维CT检查示两组股骨及胫骨隧道插入点均位于ACL解剖印迹内。MRI复查两组均无移植物断裂或明显松弛。术后6个月两组移植物中远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近端SNQ低于B组(P<0.05);术后12、24个月A组移植物近、中、远端SNQ均低于B组(P<0.05)。A组21例及B组38例患者进行二次关节镜检查。两组移植物完整性及滑膜覆盖比较,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解剖单束重建中,采用椭圆隧道技术制备股骨隧道,移植物成熟度优于圆隧道技术,患者能获得更好膝关节功能。

林圆[4](2020)在《自体单束前交叉韧带移植重建后不同股骨隧道位置对髌股关节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研究显示,关节镜下膝关节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可以恢复膝关节的前向稳定性,但膝关节旋转稳定性及髌股关节匹配程度却受股骨及胫骨隧道中心位置的影响。目的:分析青壮年前交叉韧带重建不同股骨隧道中心点位置与髌股关节软骨情况及髌骨倾斜的关系,同时对患者研究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对髌股关节软骨及髌骨位置影响最小的的股骨隧道位置的选择。方法:将70例经过术前磁共振检查、查体及术中关节镜探查明确诊断为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的奇偶将所有患者分为类等长组(使用股骨定位器定位于髁间窝外侧壁过顶点远端7 mm打入克氏针)和类解剖组(于髁间窝外侧壁、原前交叉韧带足印中心方向打入克氏针)。采用标准化网格系统上的近-远-前-后平面对股骨隧道中心坐标进行评估;前-后-内-外平面对胫骨隧道中心坐标进行评估,标记为象限Y%和象限X%。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数据、髌股外侧角的差值、软骨定量T2值有无差异以及各研究因素之间相关性。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参与试验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结果与结论:(1)类解剖与类等长两组之间基线数据之间无显着性差异;髌股外侧角差值类解剖组(0.57±0.33)°<类等长组(1.55±0.36)°(P<0.001);(2)类解剖组髌骨内侧、髌骨外侧、滑车软骨T2值均小于类等长对应值;(3)象限X%与髌股外侧角差值具有显着负相关性(R=-0.664,P<0.01);象限Y%与髌股外侧角差值呈正相关(R=0.804,P<0.01);髌股外侧角差值与滑车及髌骨外软骨T2值明显正相关(R=0.651,0.655,P<0.01);滑车及髌骨外侧软骨T2值与术后Lysholm评分呈负相关(R=-0.505,-0.529,P<0.01);象限Y%与髌骨外侧T2值高度相关(R=0.825,P<0.01),与滑车软骨T2值显着相关(R=0.798,P<0.01);象限X%与髌骨外侧及滑车软骨T2值呈显着负相关(R=-0.639,-0.657,P<0.01);(4)结果说明,通过对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髌股关节改变的研究,发现类解剖重建相对于类等长重建后,髌股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和髌骨倾斜角度更小,要求手术者尽可能将股骨隧道中心点位置放置于类解剖位置,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髌股关节的退变。

王展[5](2020)在《Flexi-bar运动疗法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中期康复疗效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旨在研究Flexi-bar运动疗法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CLR)中期康复效果的影响。通过观察Flexi-bar运动疗法和常规运动康复组在膝关节等速肌力、膝关节本体感觉和腘绳肌激活时间指标上的差异,了解Flexi-bar运动疗法对ACLR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证实Flexi-bar运动疗法在ACLR患者康复中期对其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6周每周3次的运动康复干预,分成10名Flexi-bar运动疗法实验组和10名常规运动康复对照组。干预前后采用Isomed 2000等速测试仪、DELSYS Trigno Wireless EMG System无线表面肌电设备分别测取膝关节等速肌力、膝关节本体感觉和腘绳肌表面肌电参数。结果:1.两组干预后股四头肌、腘绳肌的峰力矩(peak torque,PT)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说明6周的训练对相关肌群肌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且股四头肌增长幅度比腘绳肌大。两组干预后患侧腘绳肌/股四头肌比率(Hamstring/Quadriceps,H/Q)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但患侧H/Q稍稍大于健侧。两侧同名肌比值即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的肢体对称指数两组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有所增加,但对比健侧两组患侧屈伸肌仍有差距,说明还要继续加强弱侧相关肌群的肌力训练,以达到双侧肌力的平衡。以上数据较干预前虽均有所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间并无显着性差异(P>0.05)。2.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中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在30°角度下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显着性差异(P<0.05),60°时干预后较干预前有非常显着性差异,误差角度明显减小(P<0.01)。实验组干预后与对照组干预后30°时有显着性差异(P<0.05),60°时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组均比对照组有更小的角度误差,有统计学差异(P<0.05)。3.腘绳肌激活时间测试中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BF)、半腱肌(Semitendinosis,ST)的激活时间情况:对照组双侧BF、ST的激活时间均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P>0.05)。实验组BF、ST的激活时间干预后较干预前有明显减少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BF、ST的激活时间实验组干预后较对照组干预后有统计学意义下降(P<0.05)。结论:1.在提高肌力方面Flexi-bar运动疗法与常规运动康复组比并无明显的优势效果。2.Flexi-bar运动疗法可以明显改善ACLR患者膝关节的本体感觉。3.Flexi-bar运动疗法可以有效的缩短ACLR患者腘绳肌激活的反应时间。4.Flexi-bar运动疗法可以作为ACLR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环节,有较好的康复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汤义民[6](2020)在《前交叉韧带解剖单束重建中股骨止点定位的解剖学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解剖学特点,探寻前交叉韧带解剖单束重建中较为理想的股骨止点定位方式,并应用于临床,比较该种方式与传统单束重建方式的术后近期疗效。方法:选取30例成人尸体膝关节标本,做进一步处理,仅保留骨质、软骨及前交叉韧带,清理其他所有软组织,描绘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区足印,观察前交叉韧带的纤维结构在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时的张力变化,探寻其解剖特点,测量相应数据,分析规律,拟定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解剖单束重建手术中理想的股骨止点定位方法;选取于2017年1月11月由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创伤与关节镜外科收治的ACL断裂患者100例,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手术治疗。随机抽取50例患者(实验组)根据解剖学研究结果定位股骨止点,另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等长重建方式定位股骨止点,术前将2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并于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定期随访其膝关节Lysholm评分、KT-2000关节测量仪检查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两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Lysholm评分、KT-2000关节测量仪检查对比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解剖学研究结果为基础定位股骨止点,进行前交叉韧带解剖单束重建,能较大程度恢复ACL原有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增加抗旋转稳定性,其近期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等长单束重建。

孙学斌[7](2020)在《前交叉韧带等长点的测定研究及不同定位方法与等长性的关系和预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计算前交叉韧带股骨端理论等长点的精确位置;2)根据第一部分方法找出前交叉韧带等长点位置,对比不同的股骨隧道钻取方式的手术效果推测两种方法对等长性的影响;3)对比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使用不同的术后康复方案的预后并对其进行评价,找出适合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最佳的康复方案。方法:1)一期纳入2018年6月-2019年2月于我院入院治疗的30例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时行膝关节CT三维重建,利用CT原始数据进行患膝关节的模型建立,并进行3D打印。在股骨外侧髁的内侧面前交叉韧带附着处取五个点作为模拟前交叉韧带重建的股骨定位点,而后钻取股骨隧道和胫骨隧道,使用骨科高强缝线模拟前交叉韧带,将模型妥善固定在CPM机上,将拉绳式位移传感器固定在CPM机的一侧,设置CPM机每10°暂停一次,记录传感器的读数,直到120°止。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二期研究纳入2019年3月-2019年10月就诊于我病区并诊断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50例患者,以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在术前均填写IKDC评分表和Lysholm评分表,并进行KT-1000测试记录读数,手术时其中25例患者股骨侧隧道采用由外向内的方式钻取,余下25名患者使用传统的经髌骨下前内侧入路钻取,术后第二天起行常规康复训练并观察相关指标并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3)三期研究选择2019年1-8月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30例患者,将患者分为3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治疗+悬吊运动治疗、常规康复治疗+血流限制训练3种不同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并比较3种方法在术前、术后1月和术后3月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患者的肌肉力量和运动情况。结果:1)一期实验结果示:A点测得的长度变化为(9.70±0.66)mm,变异系数为2.13%,B点测得的长度变化为(8.86±1.45)mm,变异系数为3.98%,C点长度变化为(8.90±1.27)mm,变异系数为3.75%,D点长度变化为(9.40±0.62)mm,变异系数为2.04%,E点长度变化为(9.90±0.65)mm,变异系数为2.14%。2)两种股骨隧道钻取方法在手术时间方面相似(P>0.05),股骨隧道长度P<0.05,两种入路术后一般指标相似(P>0.05),术后3月随访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两组相比P>0.05,KT-1000测试两组P<0.05。3)常规康复+血流限制训练组患者健、患侧腿大腿围度差在术后第三个月明显小于其余两组(P<0.05)。常规康复治疗+悬吊训练组Lysholm评分两组相比P<0.05,常规康复+血流限制训练组和常规康复+悬吊训练组健、患侧腿3次连续跳越距离差值都明显高于常规康复治疗组(P<0.05),常规康复+悬吊训练组健、患侧腿单腿平衡站立时间差在术后第3个月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KT-1000测试三组差别不大(P>0.05)。结论:1)以A、D、E三点围成的三角形为前交叉韧带等长重建最理想的股骨隧道钻孔区域。在前交叉韧带股骨附着点的后上方三角区域内,是手术重建的关键区域。2)由外向内法和前内侧入路法相比都能达到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两种方法都可以达到较好的重建后等长性。3)常规康复+悬吊训练可以达到最好的运动功能恢复效果,常规康复+血流训练可以很好的达到肌肉力量恢复的效果。

耿云航[8](2019)在《前交叉韧带重建:经胫骨隧道入路VS前内入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创新性的以膝关节功能及其稳定性和股骨隧道位置及其长度作为评估标准,以此评价前内入路和经胫骨隧道入路,哪一种手术方式更具优越性。方法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前瞻性的将120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病人纳入研究。纳入标准:正常的对侧膝关节,既往无膝关节外伤史的病人。排除标准:随访不足1年,伴有内外侧副韧带损伤、伴有后交叉韧带损伤、伴有严重骨关节炎、伴有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或翻修手术、未获得术后CT三维重建影像资料的病人。依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偶数为前内入路组,奇数为经胫骨隧道组。最初,经前内入路组为63例,经胫骨隧道组为57例。由于4例随访未满1年、2例有术后并发症及1例未获得术后CT三维重建影像资料,共7例在前内入路组中被排除;由于6例随访未满1年、1例术后并发症及2例未获得术后CT三维重建影像资料,共9例在经胫骨隧道组中被排除。最终,前内入路组共纳入56例,包括男性46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29.6±11.7)岁;经胫骨隧道组共纳入48例,包括男性4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1.8±11.0)岁。所有病人均前瞻性的于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IKDC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水平评分。于末次随访时行屈膝30°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Pivot-shift试验)、KT-1000评估。于术中测量股骨隧道长度,并于术后1周行基于CT的三维重建,以此评估股骨隧道位置。对于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gner评分、隧道长度、KT-1000和隧道位置均行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Lachman试验和Pivot-shift试验行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果前内入路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5.7±6.8)月,经胫骨隧道入路组平均随访时间为(14.9±6.0)月。术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Lysholm评分(术前t=0.347,P>0.05;末次随访t=1.557,P>0.05),IKDC评分(术前t=-0.383,P>0.05;末次随访t=1.102,P>0.05)和Tegner评分(术前t=0.283,P>0.05;末次随访t=1.763,P>0.05)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间Lachman试验(Z=-0.482,P>0.05)、Pivot-shift试验(Z=-1.455,P>0.05)和KT-1000(t=-0.750,P>0.05)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前内入路组平均股骨隧道长度明显短于经胫骨隧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4,P<0.01);前内入路组隧道位置明显比经胫骨隧道组更深(t=-4.508,P<0.01)、更低(t=8.86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内入路与经胫骨隧道入路的膝关节功能及其稳定性无明显区别;然而前内入路股骨隧道长度明显短于经胫骨隧道入路,主刀医师应警惕;但是前内入路股骨隧道位置更深、更低,更容易定位于前交叉韧带股骨端解剖足印区。

叶曙明[9](2019)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解剖及影像学研究目的通过尸体解剖和影像学研究,观察前交叉韧带的胫骨止点、股骨止点、韧带中部、重建的前交叉韧带的相关影像及解剖学特点,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的单束解剖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8例人膝关节标本,排除膝关节畸形、损伤、肿瘤等病患,对标本进行大体解剖,观察标本大体形态(前交叉韧带、髁间窝等),然后对前交叉韧带实质部股骨止点(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胫骨止点(间接止点和直接止点)、胫骨止点及股骨止点前内侧束(AMB)、后外侧束(PLB)中点足迹(以标定前内侧束和后外侧股骨止点中心点位置,屈膝90°,测量ACL的后外侧束和前内侧束位于股骨止点中心点至股骨髁间窝外侧壁前、后、下方软骨缘的距离。)、后交叉韧带(PCL)和外侧半月板前角距离进行测量并记录。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另取32名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术前拍摄双侧膝关节MRI并术后拍摄患侧MRI,给予前叉韧带MRI信号评定及进行βlumensaat角、PCL角、矢状位ACL角与32例正常膝关节MRI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前交叉韧带信号按Rak’ s方法评定:其中1级14例(优),2级2例(中)。结果大体观察见前交叉韧带朵扁平状,由许多细纤维束组成,8具标本中都可见较明显的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呈弧形,起自胫骨内侧髁间嵴外侧面,止于外侧半月板前角部分的前方,宽度为(10.6±1.6)mm,厚度为(3.3±0.7)mm、横断面积为(30.75±7.9)mm2.完整的胫骨止点左右直径(9.6±1.9mm),前后直径为(12.0±0.7)mm,横断面积(118.1±13.0)mm2。外侧半月板前角宽度为(11.5±1.8)mm。外侧半月板前角被ACL胫骨的直接止点包绕,而胫骨间接止点纤维束与外侧半月板前角纤维束有部分交织。ACL中点与PCL和外侧半月板前角的距离分别为(12.60±4.50)mm和(19.5±3.57)mm。胫骨止点前内侧束(AMβ中点)与PCL和外侧半月板前角的距离分别为(15.02±2.89)mm和(19.50±4.03)mm;后外侧束(PLB)中点与两者的距离分别为(10.15±5.50)mm和(19.00±4.00)mm。ACL后外侧束股骨止点中心点距离股骨前方软骨缘(8.30±1.20)mm,距离下方软骨缘(5.30±0.80)mm,二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ACL前内侧束股骨止点中心距离后方软骨缘距离(8.60±1.50)mm。ACL前内侧束股骨止点中心距离股骨前方软骨缘(14.80±2.50)mm,距离下方软骨缘(9.13±1.55)mm,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ACL后外侧束股骨止点中心距离下方软骨缘距离(6.10±0.70)mm。前交叉韧带角手术组术前、术后与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手术组Blumensaat角、PCL指数、胫骨前移较术前和正常组均有降低(p<0.05)。术后手术组PCL夹角均较术前和正常组增大(p<0.05)。结论膝关节ACL损伤重建术,可采用PCL和外侧半月板前角作为定位标记。在膝关节屈曲90°时,膝部ACL后外侧束的股骨止点中心位置距离下方软骨缘5.3mm的高度,并处于在与前方和后方软骨缘几乎等距的位置。而ACL前内侧束的股骨止点中心点位置距离下方软骨缘9mm的高度,并处在前后连线大约后1/3的位置。在ACL重建的手术中,应用本研究的结果在术中可以简单、快捷的确定ACL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股骨止点位置。通过解剖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术前、术后MRI与正常MRI比较,说明Blumensaat角和PCL夹角可以作为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评估指标。通过解剖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术前、术后MRI与正常MRI比较,说明Blumensaat角和PCL夹角可以作为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评估指标。第二部分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三维有限元的初步研究目的 利用有限元力学法分析膝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下受力,分析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和半月板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选取1名健康成年的男性为研究对象,利用软件建立其包括股骨、胫骨、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内外侧半月板和软骨的右膝关节仿真三维有限元模型;从而模拟膝关节在不同屈曲角度下,分别对股骨施加向后134N的力,内外翻10Nm的力矩,以及外翻10Nm加内旋5Nm的联合力矩的4个不同载荷,分析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副韧带以及半月板的应力分布及大小变化。结果对股骨施加后向134N应力后,膝关节在屈曲0°,30°,60°和90°时,前交叉韧带受力最大,外侧副韧带应力最小,内侧副韧带最大应力大于后交叉韧带,半月板受力居第二位,后交叉韧带随着屈曲角度增大受力也增大;在载荷2时,内侧副韧带受力最大,其次为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应力最小,在载荷3时,外侧副韧带受力最大,其次为后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应力最小;在载荷4时,内侧副韧带应力最大。结论成功建立的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能够模拟不同载荷下膝关节各韧带和半月板受力情况,有效分析膝关节各韧带及半月板的生物力学特性,从而推测其损伤机制。第三部分 前内侧辅助入口创建股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前内侧辅助入口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2011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43例采用经前内侧辅助入路(accessory anteromedial portal AAMP)关节镜下行ACL单束重建治疗ACL完全断裂并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29.6岁。左膝关节18例,右膝关节25例,体重指数(BMI)(28.0±3.12),受伤至手术时间(11.23±4.21)d,合并半月板Stol ler分级0度0例,Ⅰ度14例,Ⅱ度29例。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通过Lachman试验及Pivot-shift试验评价膝关节前后及旋转稳定性,利用Lysholm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分表(IKDC)评价膝关节功能。术中测量股骨隧道长度,用表盘时钟定位法观察股骨轴位MRI影像来评估ACL股骨隧道的位置。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5.00±7.63)个月(14~25个月)。股骨隧道平均长度:(40.12±4.32)mm。术中未发生股骨髁劈裂。股骨隧道位置:左膝股骨隧道平均(45.83±3.58)°,右膝平均(309.00±6.83)°。股骨隧道冠状位倾斜角:(32.13±9.15)°。胫骨隧道冠状位倾斜角:(31.87±6.83)°。Lachman试验由术前17例阴性末次随访上升至38例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vot-shift试验评分由术前19例阴性末次随访上升至39例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评分由术前平均(47.42±1.8)分末次随访上升至(87.00±3.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KDC评分由术前平均(32.87±4.93)分末次随访上升至(85.00±5.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AAMP关节镜下创建ACL股骨止点,股骨隧道入口接近解剖入口,术后膝关节前后及旋转稳定性较术前明显改善。第四部分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中不同手术入口创建股骨隧道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单束重建中前内侧入口(AMP)与辅助前内侧入口(AAMP)创建股骨隧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1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57例采用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关节镜下行ACL单束重建治疗ACL完全断裂并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创建股骨隧道时采用的不同手术入口,将患者分为AMP组76例,男51例,女25例,年龄20~40岁,平均(27.36±13.9)岁,体重指数(BMI)(28.20±4.05),右膝46例,左膝3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0.87±8.40)d,合并半月板Stoller分级0度0例,Ⅰ度21例,Ⅱ度55例和AAMP组81例,男55例,女26 例,年龄 19~40 岁,平均(29.63±13.6)岁,体重指数(BMI)(26.40±3.37),右膝42例,左膝3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23±7.69)d,合并半月板Stoller分级0度0例,Ⅰ度19例,Ⅱ度62例。末次随访时采用表盘时钟定位法观察股骨轴位MRI影像来评估ACL股骨隧道的位置,患肢膝关节冠状位MRI评估股骨隧道冠状位倾斜角。依据术中测量值比较两组股骨隧道长度。利用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分表(IKDC)评价膝关节功能,并通过Lachman试验及Pivot-shift试验评价膝关节前后及旋转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13~36个月,平均(28.0±8.72)个月。股骨隧道平均长度:AMP 组为(37.82±3.43)mm,AAMP 组为(40.04±3.58)mm(p<0.05)。术中股骨后髁劈裂:AMP组2例,AAMP组0例。股骨隧道位置:AMP组左膝股骨隧道平均(54.3±6.03)°,右膝平均(306.63±8.72)°。AAMP组左膝股骨隧道平均(47.85±4.32)°,右膝平均(312±6.5)°(p>0.05)。.股骨隧道冠状位倾斜角:AMP 组为(31.13± 8.06)°,AAMP 组为(30.17±9.02)°,(p>0.05)。两组末次随访Lachman试验、Pivot-shift试验阴性率以及Lysholm和IKD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股骨止点在关节镜下应用AMP与AAMP均能得到重建,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较术前都有明显改善;AAMP创建股骨隧道的位置较AMP更接近解剖位点且股骨隧道更长;AMP组在膝关节前后及旋转稳定性优于AAMP组。

王豪,陈国键,梁海波,丰新健,岑良珏,韩杰,覃志,朱圣旺,曾沣,李书振[10](2019)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疗新进展》文中认为背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在临床中较常见。目的:通过查阅相关论文并进行分析总结,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于2018-08-01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分别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治疗"和"Knee;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Injury of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Treatment",检索文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时限为1982年1月至2018年6月,PubMed数据库时限为1970年1月至2018年6月,检索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检索文献类型包括研究原着、综述、述评、经验交流、病例报道等。结果与结论:目前前交叉韧带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理念日渐成熟,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的手术重建方式逐渐多样化,治疗效果也逐渐改善,但同时也伴随着相关问题,如内侧副韧带三角矢量重建技术还存在韧带力臂长短的选择问题,对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是否存在影响等;相信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应用计算机技术精准定位治疗前交叉韧带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会成为现实,同时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3D韧带的出现将会提高手术效率,从而提高疗效,进一步增加患者的术后满意程度。

二、前交叉韧带的功能解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前交叉韧带的功能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初始移植张力的定量测量与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前交叉韧带张力横向测量实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韧带标本的制备
        2.1.2 实验韧带样本横截面积的测量方法
        2.1.3 韧带夹持方法
        2.1.4 韧带力学测量系统
        2.1.5 韧带的预处理
        2.1.6 横向拉力的不同位置对ACL应力的影响
        2.1.7 横向拉力的速度对ACL应力的影响
        2.1.8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实验韧带样本横截面积的差异统计
        2.2.2 横向拉力的不同位置对ACL应力的影响
        2.2.3 横向拉力的速度对ACL应力的影响
    2.3 讨论
3.动物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实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动物膝关节标本的制备
        3.1.2 肌腱移植物的准备
        3.1.3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准备
        3.1.4 羊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检测实验
        3.1.5 膝关节稳定性评估
        3.1.6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中检测组评估结果
        3.2.2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无术中检测组评估结果
    3.3 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相关支撑材料

(2)计算机导航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1.前言
2.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5.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骨侧隧道定位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3)前交叉韧带解剖单束重建:股骨椭圆隧道与圆隧道技术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前交叉韧带解剖单束重建术的手术方式的对比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4)自体单束前交叉韧带移植重建后不同股骨隧道位置对髌股关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5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前交叉韧带研究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5)Flexi-bar运动疗法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中期康复疗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ACL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特性
        2.1.1 ACL的功能解剖
        2.1.2 ACL的生物力学特性
    2.2 ACL损伤机制及影响因素
        2.2.1 ACL损伤机制
        2.2.2 ACL损伤的影响因素
    2.3 ACL损伤对膝关节的影响
    2.4 ACL术后康复方案、方法研究进展及康复指南
        2.4.1 ACL术后康复方案研究进展
        2.4.2 ACL术后康复方法研究进展
        2.4.3 ACL术后康复指南
    2.5 ACL术后康复疗效的评价指标
    2.6 Flexi-bar的相关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3.1 研究对象
        3.1.1 研究对象招募
        3.1.2 研究对象分组
        3.1.3 研究对象纳入、排除及脱落标准
    3.2 康复训练方案
    3.3 评价指标及方法
        3.3.1 膝关节等速肌力的指标及方法
        3.3.2 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指标及方法
        3.3.3 表面肌电测试指标及方法
    3.4 数据统计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结果
        4.1.1 股四头肌峰力矩(PT)
        4.1.2 腘绳肌峰力矩(PT)
        4.1.3 腘绳肌/股四头肌比率(H/Q)
        4.1.4 两侧同名肌比率
    4.2 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结果
    4.3 腘绳肌激活时间测试结果
        4.3.1 BF激活时间测试结果
        4.3.2 ST激活时间测试结果
5 分析与讨论
    5.1 结果分析与讨论
        5.1.1 等速肌力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5.1.2 膝关节本体感觉测试分析与讨论
        5.1.3 腘绳肌激活反应时间测试结果分析与讨论
6 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前交叉韧带解剖单束重建中股骨止点定位的解剖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解剖学研究
    2.2 临床研究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评价指标比较
    3.3 术后并发症比较
4 讨论
    4.1 ACL的大体解剖学
    4.2 股骨止点
    4.3 流行病学相关
    4.4 ACL损伤的诊断
    4.5 ACL损伤的治疗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及相关解剖学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前交叉韧带等长点的测定研究及不同定位方法与等长性的关系和预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理论等长点的测量方法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入选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由外向内法和经髌骨下前内侧入路法钻取股骨隧道的临床分析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部分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不同康复方案的比较
    1.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前交叉韧带同种异体移植物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8)前交叉韧带重建:经胫骨隧道入路VS前内入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手术方法
    3 临床和影像学评估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或缩略词表
致谢

(9)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解剖及影像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生物力学三维有限元的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膝关节骨性结构三维模型的建立
    3 膝关节骨性结构的表面曲面化
    4 膝关节软骨模型的建立
    5 模型组装
    6 材料参数
    7 载荷工况
    8 结果
    9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前内侧辅助入口创建股骨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中不同手术入口创建股骨隧道的疗效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1 英文缩略语注释
附件2 Lysholm膝关节评分表
附件3 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疗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资料来源
    1.2入选标准
    1.3 质量评估
    1.4数据的提取
2 结果Results
    2.1 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的解剖结构
    2.2 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的生物力学
    2.3 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分型
    2.4前交叉韧带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策略
        2.4.1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手术方式选择
        2.4.2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手术方式选择
        2.4.3前交叉韧带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急性期的手术治疗
        2.4.4前交叉韧带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陈旧期的手术治疗
3 展望Prospects

四、前交叉韧带的功能解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初始移植张力的定量测量与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D]. 宁慧泉.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2]计算机导航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研究[D]. 邱洪九.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1)
  • [3]前交叉韧带解剖单束重建:股骨椭圆隧道与圆隧道技术的对比研究[D]. 温振兴.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4]自体单束前交叉韧带移植重建后不同股骨隧道位置对髌股关节的影响[D]. 林圆.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5]Flexi-bar运动疗法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中期康复疗效的影响[D]. 王展.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0)
  • [6]前交叉韧带解剖单束重建中股骨止点定位的解剖学及临床应用研究[D]. 汤义民.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7]前交叉韧带等长点的测定研究及不同定位方法与等长性的关系和预后评价[D]. 孙学斌.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1)
  • [8]前交叉韧带重建:经胫骨隧道入路VS前内入路[D]. 耿云航. 青岛大学, 2019(02)
  • [9]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叶曙明. 苏州大学, 2019(04)
  • [10]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的诊疗新进展[J]. 王豪,陈国键,梁海波,丰新健,岑良珏,韩杰,覃志,朱圣旺,曾沣,李书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20)

标签:;  ;  ;  ;  ;  

前交叉韧带的功能解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