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蛇胆方及其成分生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

中药蛇胆方及其成分生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

一、中药蛇丹方及其构成生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月佳,梁思欣,张嘉嘉,陈鑫,翁闪凡[1](2021)在《20种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知母、黄芩、半枝莲、夏枯草等20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痤疮丙酸杆菌是引起痤疮的一大因素,从本质上缓解或解决痤疮问题;寻求一种治疗痤疮新型中药配方。方法:使用平板划线法复苏并传代痤疮丙酸杆菌,粉碎,浸泡煎煮后制备20种中药药液,通过牛津杯法,定量测定稀释法测定20种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在20种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体外抑制中知母、黄芩、半枝莲、夏枯草效果明显,该4种中药的MIC分别是:0.195mg/ml、6.250mg/ml、3.125mg/ml、6.250mg/ml。结论:上述4种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抑制效果明显,其中知母的抑菌效果最好。

李婷,王文娟,李兰英,胡阳,俞爱华,王海瑞[2](2020)在《清心消痤饮治疗青春期后女性痤疮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清心消痤饮治疗青春期后女性痤疮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青春期后女性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予阿达帕林凝胶外用,对照组40例加用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联合螺内酯片口服,治疗组40例加用清心消痤饮口服。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皮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清T、DHEAs水平的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另选40例青春期后健康女性检测血清T、DHEAs进行对照。结果 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皮损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2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前血清T、DHEAs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T、DHEAs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DHEAs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青春期后女性痤疮发病与雄激素水平升高有关,清心消痤饮能有效改善皮疹,缓解症状,调节患者血清雄激素T、DHEAs水平,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陈雪,闵仲生[3](2018)在《闵仲生教授治疗迟发性青春期后痤疮经验浅谈》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闵仲生教授治疗迟发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收集闵仲生教授治疗迟发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相关临床医案,查阅文献,从病因病机、遣方原则等方面论述闵仲生教授治疗迟发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经验,并举案例一则佐证。[结果]古代医家认为痤疮的病因是外感风、寒、热、湿,内有正虚、血热,风寒湿邪袭表,郁而化热,郁滞乃生。闵仲生教授认为迟发性青春期后痤疮病因主要是内分泌紊乱和精神因素两方面,以正虚为本,毒瘀为标,治以滋补肝肾、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案例中的迟发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治疗以覆盆子、墨旱莲为君药,滋补肝肾,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橘叶、丹参等为臣药,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结论]闵仲生教授治疗迟发性青春期后痤疮强调肝肾之阴为本、清热解毒为辅、化瘀散结为核心的理念,治疗迟发性青春期后痤疮取得显着的效果。

刘明翰(LOW MING HAN)[4](2018)在《荆芥连翘汤的适用人群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荆芥连翘汤的使用规律,总结出荆芥连翘汤的适用人群,提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有关荆芥连翘汤文献进行规范整理分析,将其分为三部分即疾病谱、人群特征和典型指征进行研究,最终研究得出适用人群。结果:荆芥连翘汤的适用人群研究结果1.疾病谱皮肤科疾病:寻常性痤疮,皮炎,过敏性皮肤,溃疡性疾病,红斑,坏疽,疱疹,湿疹,放射性损伤,扁平苔癣,毛囊炎,汗疱疹,荨麻疹,药疹,脱发,足癣,酒糟鼻。耳鼻喉科疾病:鼻炎,鼻窦炎,中耳炎,外耳道炎,耳鸣,耳聋,上颌窦化脓症,扁桃体炎,咽喉炎。消化系统疾病:结肠炎,胃炎,消化道溃疡。妇科疾病:痛经,阴道炎,宫颈糜烂,妇科炎症,孕前调理,不孕。外科疾病:乳腺增生,痔疮。眼科疾病:视网膜病变。口腔科疾病:口腔溃疡。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焦虑症,神经衰弱。血液科疾病:血小板增多症。其它:结核性疾病,出血性疾病。2.人群特征常发病于秋季,女性多见,年龄20-29岁和30-39岁年龄段。体型:体壮,体中,体瘦。肤色:肤暗,肤光泽。脸色:脸油,脸红,脸黄,脸暗。眼目:眼圈暗。毛发:头发浓黑,眉浓,头发油。口唇:唇红,唇厚,唇暗。咽部:咽红。3.典型指征皮肤症状:痤疮,皮疹,皮肤溃破,红肿热痛,病灶化脓,病灶渗出物,病灶糜烂,病灶瘙痒,囊肿疤痕结痂,皮肤干燥,脱发,头面疮肿。头面五官症状:头痛,头晕,口腔溃疡,鼻涕,鼻流脓涕,鼻塞,鼻衄,鼻痛,耳塞,耳部肿痛,咽痛红肿,扁桃体肿痛,咽痒,目涩,口干,口苦,齿衄。妇科症状:痛经,月经血块,经前乳房胀痛,月经量少,月经量多,月经色深,带下量多,带下色黄。躯体症状:腹痛,腹胀,胸闷,咳嗽,食欲不振,躯体不利,恶心呕吐,腰痛。全身症状:多汗,发热,周身关节酸痛,怕冷。二便:便秘,便稀,排便不畅。精神神经症状: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神疲乏力。四肢症状:四肢冰凉,手足汗多,脚气,下肢不利。舌象:舌尖红,舌红,舌暗,舌淡,苔腻,苔厚,苔薄,苔黄,苔白。脉象:脉紧,脉数,脉弦,脉滑,脉细。腹诊:腹肌紧张,胸胁苦满。

廖恒利,林新瑜,刘伟,王芳,王艺淳,陈明懿[5](2017)在《中药水提物对兔耳痤疮模型的治疗作用》文中指出目的观察6种中药水提物对兔耳痤疮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家兔7只,采用改良Kligman法造模,将煤焦油外涂于双侧兔耳管开口2 cm×2 cm处,每日1次,连续2周,于造模第7天时皮下注射痤疮丙酸杆菌菌悬液,浓度为1.0×108 CFU/ml,每侧约50μl。造模成功后以随机分组方式将14只兔耳分为7组,每组2只,其中6组擦拭中药水提物,第7组1只兔耳擦拭夫西地酸乳膏,另1只兔耳擦拭生理盐水进行对照,每日1次,分别于第7天、第14天、第21天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经分别擦拭黄柏、黄芩、大黄、金银花、苦参、连翘6种中药水提物后兔耳红肿均消退,其中擦拭黄柏、黄芩、大黄3种中药水提物后兔耳毛囊口角栓及丘疹脱落、粉刺减少变平。结论黄柏、黄芩、大黄、金银花、连翘、苦参6种中药水提物对兔耳痤疮模型均具有治疗作用。

廖恒利,林新瑜,黄湘宁,喻华,王芳,王艺淳[6](2016)在《中药水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药水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标准株及痤疮丙酸杆菌临床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集痤疮患者皮损内容物,35℃厌氧培养48 h,采用系列生化实验及VITEK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为痤疮丙酸杆菌;以琼脂稀释法分别检测19种中药水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黄柏、黄芩、大黄的最小抑菌浓度(MI()为25 mg/ml;金银花、苦参的MI(为50 mg/ml;连翘的MI(为100mg/ml;地肤子、白头翁、百花蛇舌草、鱼腥草、马齿苋、旱莲草、紫草、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车前子、白芷、蛇床子等13味中药在最高浓度200 mg/ml进行测试时仍未产生抑菌作用。结论黄柏、黄芩、大黄、金银花、连翘、苦参等6种中药水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抑制作用。

刘秀琴,郭信[7](2015)在《自拟平痤汤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自拟平痤汤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治疗的痤疮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平痤汤口服,200 ml/次,2次/d;对照组给予美满霉素,2次/d,50 mg/次,同时外搽阿达帕林凝胶,1次/晚,0.1 g/次,30 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统计患者症状积分,计算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皮损消退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自拟平痤汤治疗痤疮具有较好的疗效。

陈芳园,闵仲生[8](2015)在《三黄泻心汤水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体外抑制实验》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三黄泻心汤水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厌氧培养法,常规平皿法(37℃厌氧培养48 h)对痤疮的主要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进行培养并且观察其在不同浓度情况下三黄泻心汤的体外抑菌效果,求出三黄泻心汤水提物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与乳糖酸红霉素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浓度相对比。结果三黄泻心汤在浓度为6.25 mg/m L时对痤疮丙酸杆菌完全抑制其生长。结论三黄泻心汤对痤疮的主要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

杨彦洁[9](2014)在《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分为两个相关联的部分,第一部分为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第二部分为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1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目的:中药内服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现代文献较多,但临床用药及辨证分型多样,缺乏系统总结。本研究在查阅近15年中医临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和总结中医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规律,为临床治疗及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搜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发表日期为1998年1月至2013年8月的相关文献。阅读文献题目及摘要,排除重复的文献报道和不符合纳入标准者。使用Excel2007表格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文献中使用中药的情况和痤疮的辨证分型统计频次及频率。结果:1.共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72篇,包含128首方剂,195种中药材,43种痤疮证型。2.所有中药共出现2062次,中药频次最大的为79次,最小的为1次,中位数是31次。排名前十位的是:黄芩、生甘草、栀子、丹皮、连翘、生地、赤芍、蒲公英、丹参、金银花。195种中药被《中药学》记载的有192种,涵盖了中药品18个大类,28个小类。排名前五位的是:清热药、补虚药、活血祛瘀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3.192种中药,四气以寒最多,五味以苦最多,归经以肝经最多。4.43种痤疮证型排名前五的是:肺经风热证、胃肠湿热证、冲任不调证、肺胃湿热证、湿热蕴结证。43种证型共归纳出19类证型,排名前3位是:湿热类、肺热类与痰瘀类。5.治疗湿热类痤疮,用药排名前五位是茵陈、黄芩、栀子、生大黄、白花蛇舌草,中药类别排名前三位的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治疗肺热类痤疮,用药排名前五位是黄芩、桑白皮、枇杷叶、生地、甘草,中药类别排名前三位的是清热药、解表药、活血祛瘀药;治疗痰瘀类痤疮,用药排名前五位是夏枯草、陈皮、生甘草、红花、丹参,中药类别排名前三位的是清热药、活血祛瘀药、补虚药。结论:临床治疗痤疮运用清热药最多,清热是贯穿痤疮治疗过程始终的总原则。最常见的痤疮类型为湿热类、肺热类和痰瘀类。2中医药内外合治痤疮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加祛痘面膜外用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规范中药面膜外敷的操作流程;通过观察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本方案的安全性。方法:1.按先后顺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痤疮患者以3:1随机分配到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病例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肺经风热证组、肺胃湿热证组和痰瘀互结证组。2.肺经风热证组口服Ⅰ号方,外用面膜Ⅰ号方治疗;肺胃湿热证组口服Ⅱ号方,外用面膜Ⅱ号方治疗;痰瘀互阻证组口服Ⅲ号方,外用面膜Ⅲ号方治疗;对照组口服丹参酮胶囊外用0.3%维胺酯维E乳膏。共治疗6周。3.所有患者于初诊及治疗后2周、4周、6周分别填写观察表,记录皮损个数、痤疮等级、中医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治疗6周后计算疗效指数。4.在初诊及治疗后2周、4周、6周分别记录患者非炎性皮损和炎性皮损个数,两者相加的总皮损个数即为总皮损分数。根据治疗前后皮损分数变化来计算疗效指数。同时根据痤疮等级、中医症状评分来评价临床疗效。5.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的检验结果,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本次实验的安全性。6.采用SPSS for window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结果:1.治疗6周后,试验组痊愈27例,显效77例,有效52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87.64%;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肺经风热组总有效率为87.50%,肺胃湿热组总有效率为88.33%,痰瘀互阻组总有效率为87.0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0.020和0.040)2.在痤疮等级变化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痤疮等级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值<0.05。试验组在治疗6周后Ⅲ级、Ⅳ级痤疮患者数明显减少,Ⅱ级痤疮患者数基本不变,Ⅰ级痤疮患者数量增加。3.中医症状评分方面,治疗6周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出现显着性差异,P值<0.05。患者包括口臭、腹胀、便秘、小便赤黄、痛经等中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4.本次试验共完成241例,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无异常,在治疗全过程患者未发现与药物有关和可能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1.中药配合面膜辨证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好,能够显着减少患者不同类型皮损数目。2.能够降低患者痤疮等级,改善痤疮的严重程度。3.能有效改善中医症状。4.本治疗方案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孙东杰,涂颖,何黎[10](2013)在《滇重楼乙醇提取物对痤疮发病相关菌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中国云南草药——滇重楼的乙醇提取物对痤疮的主要致病相关菌(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用生长抑制试验(琼脂平板稀释法)确定滇重楼乙醇提取物对上述细菌是否存在抑制作用,然后通过微量液体稀释法和平板培养基分别观察它对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来评价该草药对上述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滇重楼乙醇提取物对痤疮丙酸杆菌NCTC737的MIC和MBC分别为97.5μ/ml和198.0μg/ml,对ATCC6919菌株分别为48.7μg/ml和97.5μg/ml,阳性对照红霉素对两株痤疮丙酸杆菌MIC均为0.0625μg/ml,克林霉素对NCTC737的MIC为0.125μg/ml,对ATCC6919为0.0625μg/ml。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CMCC26069的MIC和MBC分别为48.7μg/ml和97.5μg/ml,阳性对照三氯生的MIC为7.8μg/ml。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和MBC分别为12.2μg/ml和24.4μg/ml,阳性对照红霉素的MIC为0.0625μg/ml。结论滇重楼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具有明确的抑制痤疮发病相关菌(痤疮丙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

二、中药蛇丹方及其构成生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蛇丹方及其构成生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20种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中药及制备
    1.2 菌株与试剂
    1.3 细菌复苏及菌悬液制备
    1.4 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抑菌作用初筛实验
    1.5 初筛后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2 结果
    2.1 中药抑菌作用初筛结果
    2.2 4种中药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
3 讨论

(2)清心消痤饮治疗青春期后女性痤疮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辨证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3.2 对照组
        1.3.3 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痤疮皮损评分
        1.4.2 中医证候评分
        1.4.3 血清T、DHEAs水平
        1.4.4 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比较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见表3。
    2.4 2组治疗前后及健康组血清T、DHEAs水平比较见表4。
    2.5 不良反应
3 讨论

(3)闵仲生教授治疗迟发性青春期后痤疮经验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1.1 古籍认识
    1.2 现代中医认识
        1.2.1 从肺论治
        1.2.2 从脾胃论治
        1.2.3 从肝肾论治
        1.2.3. 1 以肝为中心
        1.2.3. 2 以肾为中心
        1.2.4 从天癸、冲任论治
    1.3 闵仲生教授经验
        1.3.1 病机阐述
        1.3.2 对证施治
        1.3.3 方义解析
2 典型病例
3 结语

(4)荆芥连翘汤的适用人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研究内容
    1. 荆芥连翘汤
    2. 适用人群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思路
    1. 文献收集
        1.1 搜索工具
    2. 文献审核
        2.1 文献确认
        2.2 方组确认
    3. 文献整理及研究方法
        3.1 文献整理
        3.2 统计研究方法
        3.3 归纳分类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古代文献研究
        1.1 古代文献统计
        1.2 总结
    2. 近现代(国内)文献研究
        2.1 疾病谱
        2.2 人群特征
        2.3 典型指征
        2.4 总结
    3. 日本文献研究
        3.1 疾病谱
        3.2 人群特征
        3.3 典型指征
        3.4 总结
    4. 黄煌教授医案研究
        4.1 疾病谱
        4.2 人群特征
        4.3 典型指征
        4.4 总结
    5. 结论
第四部分: 讨论
    1 黄煌教授应用荆芥连翘汤经验
        1.1 黄煌教授的临床经验
        1.2 荆芥连翘汤的剂量与加减
        1.3 经验说明
        1.4 典型指征与疾病谱关系分析
        1.5 医案探析
        1.6 应用展望
    2. 森道伯应用荆芥连翘汤的经验
        2.1 解毒证体质
        2.2 经验论述《临床应用汉方诊疗医典》
    3. 现代实验与临床研究
        3.1 临床研究进展
        3.2 实验研究
        3.3 方组与药理研究
    4. 荆芥连翘汤证的病机
    5. 方剂鉴别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荆芥连翘汤-模型人
    2. 黄煌教授医案
    3. 森道伯的体质分型
    4. 各医家医案
致谢
个人简历

(7)自拟平痤汤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疗效观察
    2.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2.2 皮损疗效判定标准
    2.3 临床疗效比较
    2.4 皮损积分比较
3 讨论

(8)三黄泻心汤水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体外抑制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3 讨论

(9)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 文献分析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采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情况
        3.2 用药情况统计
        3.3 痤疮中医证型分析
    4 讨论
        4.1 中医治疗痤疮的用药规律探讨
        4.2 药物的性味和归经
        4.3 痤疮的中医证型探讨
        4.4 三种常见类型的痤疮组方用药探讨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1.2 临床病例选择标准
        1.3 随机方法
        1.4 治疗方法
        1.5 观察方法
    2 疗效评价
        2.1 疗效评价方法
        2.2 疗效评价标准
        2.3 安全性评价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基线比较
        3.2 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
        3.3 对照组与三组比较
        3.4 安全性评价
    4 脱落情况
    5 讨论
        5.1 疗效分析
        5.2 安全性分析
        5.3 导师经验
        5.4 组方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10)滇重楼乙醇提取物对痤疮发病相关菌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草药
    1.2 滇重楼乙醇提取物制备
    1.3 菌种
    1.4抑菌活性测定
        1.4.1 生长抑制试验
        1.4.2 最小抑菌浓度(MIC)
        1.4.3 浊度测定
    1.5 分组
    1.6 药品浓度
2 结果和讨论

四、中药蛇丹方及其构成生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20种中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 张月佳,梁思欣,张嘉嘉,陈鑫,翁闪凡.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10)
  • [2]清心消痤饮治疗青春期后女性痤疮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水平的影响[J]. 李婷,王文娟,李兰英,胡阳,俞爱华,王海瑞. 河北中医, 2020(04)
  • [3]闵仲生教授治疗迟发性青春期后痤疮经验浅谈[J]. 陈雪,闵仲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9)
  • [4]荆芥连翘汤的适用人群研究[D]. 刘明翰(LOW MING HA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中药水提物对兔耳痤疮模型的治疗作用[J]. 廖恒利,林新瑜,刘伟,王芳,王艺淳,陈明懿.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04)
  • [6]中药水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制作用[J]. 廖恒利,林新瑜,黄湘宁,喻华,王芳,王艺淳.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6(01)
  • [7]自拟平痤汤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J]. 刘秀琴,郭信.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09)
  • [8]三黄泻心汤水提物对痤疮丙酸杆菌体外抑制实验[J]. 陈芳园,闵仲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1)
  • [9]中药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文献分析及中医药内外结合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 杨彦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10]滇重楼乙醇提取物对痤疮发病相关菌抑制作用的研究[J]. 孙东杰,涂颖,何黎. 皮肤病与性病, 2013(02)

标签:;  ;  ;  ;  ;  

中药蛇胆方及其成分生药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