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州-民和盆地早白垩世的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汉青[1](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民和盆地地貌演化及景观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民和盆地位于祁连构造带的中祁连地块东段,所处的地质环境异常复杂,构造活动相当强烈。从古生代开始,区域内经历了多次块体碰撞拼接过程,到中生代盆地内接受了巨量的陆相沉积,再到新生代剧烈的剥蚀夷平作用,可以说在漫长的地史进程中民和盆地经历了复杂的地理演变。本文主要从地貌演化入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实验分析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民和盆地主要成盆发育期的演化背景,现今的地形地貌特点、水系发育特征以及区域典型地貌景观类型进行系统分析。本区域地层展布比较复杂,红层规模巨大,在地貌上,形成了一定数量的丹霞以及彩色丘陵,红层作为一种陆相的碎屑岩沉积,是本区域景观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是对民和盆地地貌演化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内容。本文首先对研究区的构造特征以及地层发育的岩性、岩相以及分布情况进行系统的描述,并分析其形成影响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方法和沉积学手段研究区域的地形地貌参数,论断其宏观地貌演化的过程,并分析这种演化过程对考察区典型地貌景观发育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晚新生代以来民和盆地的地貌演化主要受制于青藏高原的间歇性抬升,期间水系格局不断发生重组,导致盆地内沉积环境与侵蚀环境不断演变。(2)民和盆地现今的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受祁连造山系隆生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压应力影响,使得盆地整体海拔由西北部大板山、拉脊山山前地带向东南方向缓慢下降,而水系的发育过程是支撑这一结论最有利的证据。位于盆地中部偏南,近东西走向的湟水河在北岸发育有六级河流阶地,而在南侧只有三级,且多为地势陡峻的河谷地貌,两侧水系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流域不对称特征。同时,盆地内水系多发育偏北向支流,南侧几乎不发育。(3)在对盆地面积高程积分(HI)的分析中,发现盆地整体演化阶段处于“壮年期”,并且数值呈现出由盆地边缘向主要河流降低的趋势,说明盆地构造活跃度由边缘向中部降低。(4)盆地内红层景观主要以丹霞和彩丘为主,通过对区域地貌景观分布格局与水系分布特征进行叠加分析发现,区域内地貌景观的成景与消亡过程对水动力条件依赖严重,并且发展迅速。总体来说,本区复杂的构造环境和多种陆相碎屑岩的巨量沉积,为地貌景观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频繁的构造运动为地貌的演化提供了充足的内生动力,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密集的沟谷为典型景观的塑形创造了良好的外动力条件。
张晨雨[2](2020)在《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文中认为早白垩世时拉萨与羌塘地体的碰撞是欧亚大陆南缘的重要构造事件,导致了青藏地区在新生代之前就发生了一定的地壳缩短和地表抬升。目前对该碰撞事件向北的影响范围以及其对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的贡献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围绕这一科学问题,本文在岩相古地理调查(包括岩性和沉积相描述、古水流测量等)、碎屑锆石U-Pb年龄分析、地震剖面解释以及断裂分布平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以下简称“柴北缘”)中生界的沉积特征、构造变形特征、盆地属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揭示柴北缘对早白垩世拉萨-羌塘地体碰撞事件的沉积与构造响应记录。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分析了中国中西部地区侏罗纪与白垩纪盆地演化的协同与分异,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动力学机制。此外,本文还基于柴北缘中生代与新生代的变形特征,初步评估了该碰撞事件对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与变形的影响程度。主要得到了以下几点认识和结论:1.柴北缘上侏罗统为一套湖相的红色泥、砂岩沉积,岩性在全盆地较为统一,缺乏边缘沉积相;其原始沉积范围广泛,具有明显的伸展坳陷特征,物源主要为周缘的东昆仑山、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和南祁连山。而柴北缘的下白垩统则主要由下部的三角洲、河流相的砂岩、砾岩和上部的冲积扇相砾岩组成,具有典型的与造山作用有关的磨拉石建造,总体呈向上变粗的沉积层序;沉积特征(包括沉积相、岩性和厚度)横向上变化很快,发育与冲断作用相关的背驮盆地;古水流和砂岩碎屑锆石年龄特征分析指示下白垩统沉积物来自于北部的南祁连山。这些现象表明柴北缘在晚侏罗世末-早白垩世初存在重要的沉积环境转变,从稳定的伸展背景变为活动的挤压造山背景。2.提出了一系列识别柴北缘中生代断裂的标志,以此刻画了柴北缘侏罗纪正断层体系和白垩纪逆断层体系。两个断层体系的主体走向均为北西到北北西向,大多呈高角度发育。空间对比发现,侏罗纪正断层体系和白垩纪逆断层体系之间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侏罗纪正断层在白垩纪大都发生构造反转变为高角度逆断层,二者共同控制了中生界的残余分布。这些断裂在新生代继续活动,并作为南祁连冲断带中的主要逆冲断层,影响了新生界的沉积及主要构造带的变形特征。平衡恢复的结果表明,白垩纪时逆断层活动导致的水平缩短量仅为中新生代总变形缩短量的五分之一。3.结合前人研究,认为柴北缘早中侏罗世时为局部断陷-坳陷盆地,晚侏罗世时为大范围的伸展坳陷盆地,在白垩纪时受南祁连挤压隆升的影响反转为类前陆盆地。柴北缘展现出的盆地属性特征,与北侧的河西走廊及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在早中侏罗世时基本一致,但在早白垩世时却有明显的差别。区域对比发现,早白垩世时,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盆地发育以中祁连山为界发生明显分异,南侧为挤压型的盆地,北侧则为伸展背景下的断陷盆地。反映二者在早白垩世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地球动力学机制。南侧的挤压型盆地主要受拉萨地体与羌塘地体碰撞及持续汇聚的控制,柴北缘地区是其影响范围的北界;北侧的伸展型河西走廊盆地群以及更北的额济纳旗盆地与华北地区具有相似的特征,推测二者具有相同的动力学机制,与古太平洋和/或蒙古-鄂霍茨克板块向欧亚大陆的俯冲有关。4.南祁连山和柴北缘是拉萨-羌塘碰撞导致的早白垩世古高原的北界,说明这次碰撞导致的变形向北传递了上千公里。柴北缘白垩纪的挤压变形强度与新生代相比较为微弱,仅为后者的1/4。如果将这种变形强度扩展至整个青藏地区的话,可以推测早白垩世碰撞事件对现今青藏地区地壳增厚的影响并不大,这可能与早白垩世时拉萨和羌塘地体之间为双向俯冲的软碰撞、汇聚作用不强有关。如此微弱的汇聚事件却使得北侧上千公里以外的南祁连-柴北缘地区发生挤压变形,几乎与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强烈碰撞具有同样量级的影响范围。考虑到这些变形区多集中在早古生代的碰撞造山带内(或附近),我们推测先存岩石圈薄弱带对应变的传播和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马箫忆[3](2020)在《甘肃兰州-民和盆地巨龙形类蜥脚类恐龙的系统演化》文中认为由于巨龙形类恐龙的多样性和普遍性,在全球中生代古生物地理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世界各地对巨龙形类恐龙系统发育关系十分混淆,特别是我国巨龙形类恐龙系统演化尚未与国际接轨。论文以产自兰州—民和盆地早白垩世河口群的刘家峡黄河巨龙、炳灵大夏巨龙与大唐永靖龙为主要化石材料,使用形态对比法分析巨龙形类恐龙在白垩纪的骨骼演化特点,并用支序系统分析方法确立分类位置与演化关系,为甘肃恐龙化石地质遗迹形成的环境演化研究提供很好的基础。论文主要认识如下:(1)兰州—民和盆地早白垩世河口群巨龙形蜥脚类恐龙骨骼化石各有特征,刘家峡黄河巨龙荐椎神经脊非常低,神经脊顶端横向扩展,大夏巨龙颈椎前关节面后移,肩胛骨骨干的远缘与长轴斜交;大唐永靖龙具有勺形前上颌骨牙齿,颈椎外侧表面有深的、未分割的气孔;肩胛骨较长,肩胛骨骨干有直的平行边缘;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多孔椎龙类的骨骼特征,同时刘家峡大夏巨龙与大唐永靖龙的骨骼有泰坦巨龙的共同裔征,颈椎腹侧延长椎体副突,后部颈椎腹面后半部内侧凹,背椎有侧气孔。(2)兰州-民和盆地蜥脚类恐龙与甘肃酒泉地区蜥脚类恐龙、师氏盘足龙、斯氏后凹尾龙相比,既有共有衍征,但相差十分明显,甘肃酒泉地区蜥脚类恐龙更属于基干的巨龙形类;盘足龙颈椎中心最高平均伸长率指数大于4,而炳灵大夏巨龙与大唐永靖龙小于均3;盘足龙后部颈椎外侧表面没有凹窝,中部背椎神经棘未分叉,大夏巨龙与大唐永靖龙分叉,盘足龙为6个荐椎,黄河巨龙为5个;兰州民和的巨龙形恐龙为更加基干的泰坦巨龙类,缺少后凹尾龙更加发育先进的特征,尾前半部后凹型,肩胛骨稍微向远端扩张,乌喙骨呈亚四边形,股骨远端髁向背中线倾斜,在远视图中髁是前后直的等。(3)分支系统演化分析结果发现刘家峡黄河巨龙、汝阳黄河巨龙与沃氏温顿巨龙是三个比较先进的非泰坦巨龙类的多孔椎龙类骨干成员,大唐永靖龙与澳大利亚草原龙、迪亚曼蒂纳龙构成一个新的非岩盔龙类的泰坦巨龙分支,与大夏巨龙和史家沟岘山龙构成的支系形成两个并系,但是大夏巨龙位置不够稳定。
王燕[4](2020)在《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发育了良好的陆相早白垩世沉积,构成了中国北方白垩系陆相层序的下部单元,识别其地层序列,对建立可与海相地层对比的年代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陆相沉积的不连续性,给该地区的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盆地间的地层单元命名不统一,地层发育时代先后关系不明确,尤其是该地区的上、下白垩统的界线划分存有争议,长期以来制约了陆相地层研究工作的进展,为建立系统的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研究带来了不便。本次研究主要围绕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附近的地层展开。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野外工作,梳理了研究区白垩纪中期的地层序列,进一步讨论了“半拉山组”的归属。以阜新组所含的孢粉化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阜新组中、上部建立了4个孢粉化石组合带,自下而上分别为阜新组中间层段上部Cyathidites-Cicatricosisporites-Pinuspollenites组合、阜新组孙家湾层段Deltoidospora-Appendicisporites-Concentrisporite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下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Classopolli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上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Appendicisporites组合,佐以介形虫、轮藻化石,进行生物地层研究,并分别将阜新组下部与松辽盆地的营城组、阜新组上部与登娄库组进行对比。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认为阜新组的时代应属早白垩世Aptian晚期-Albian期。首次在阜新组上部发现了轮藻化石: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和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二者均为白垩纪常见的轮藻类型。以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研究为基础,结合前人资料,从生物地层、同位素地层、沉积演化阶段、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孙家湾组的沉积背景进行综合论述,并将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进行地层对比,认为孙家湾组的地史时期应归入晚白垩世Cenomanian期,并将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的分界线置于孙家湾组的底界面。
王宇佳[5](2019)在《江西广丰晚白垩世周田组沉积特征与古气候分析》文中指出中国东南地区白垩纪陆相红层发育,对红层沉积环境的认识存在争议,尤其对古气候的定量研究相对不足。在广丰盆地周田组发育大量的古土壤,这对于重建广丰盆地古气候以及研究沉积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主要通过野外剖面观测、砾石测量、镜下碎屑颗粒统计、成壤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分析以及主量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广丰盆地晚白垩世周田组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特征。周田组红层总体粒径较细,发育正粒序层理、逆粒序层理、水平层理等沉积构造。根据沉积物组成和沉积构造特征划分岩相单元,包括无沉积构造砾岩相、正粒序层理砾岩相、逆粒序层理砾岩相、砂岩相、古土壤相。通过镜下对周田组砂岩薄片的观察,得出其中石英在碎屑组分中占比40%65%,为最高占比;长石含量约为5%21%,含量相对较低;岩屑颗粒占总量的10%33%。气候指数(F/Q)为0.050.76,构造指数L/Q)为0.381.66。砂岩样品粒度分析结果显示,碎屑颗粒分选性较差,磨圆程度中等,总体上反映中等结构成熟度。周田组的成壤碳酸盐岩样品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δ13C值在-5.987‰-2.693‰之间,平均值为-2.84‰。δ18O值在-11.684‰-8.509‰之间,平均值为-10.173‰。据此计算的pCO2为4821207 ppmv,平均值是792 ppmv,大约相当于当今CO2浓度的23倍。利用主量元素数据计算的CIA值为6083,CIW值为63.1192.23,PIA值为58.7790.16,ICV值为1.7615.87;古降水量在275.23821.19 mm之间,平均值为590.52 mm,古温度为12.3513.28℃之间,平均值为12.94℃。因此,广丰盆地晚白垩世早期周田组沉积时期,以曲流河的泛滥平原和干盐湖沉积环境为主,古气候以干旱为主,沉积物发生沉积以后,可能长期暴露在大气当中,经历了较强烈的成壤作用,导致研究区红层中红色粘化层和钙质淀积层发育。通过与相邻地区的对比分析,认为中国东南地区白垩系红层可能主要沉积于陆相地表干旱氧化环境。
禹江[6](2018)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早白垩世宜君组沉积环境及构造意义》文中认为通过砾组分析,结合相邻区域地层特征对比,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早白垩世宜君组砾岩进行研究,发现研究区不同区域砾岩组构、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及古水流方向存在明显差异。宏观特征为:(1)宜君组砾岩早白垩世初期为干旱—半干旱环境下山麓洪积扇相沉积,风化程度低,靠近盆地内部演变为辫状河沉积;砾石分选和磨圆度靠近盆地内部有变好的趋势,具多物源和快速堆积的特点。(2)根据砾组差异,将宜君组地层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西南部陇县—千阳区、中西部凤翔—麟游区、中部永平—彬县区和南部岐山区。西南部陇县—千阳区的砾岩,主要来自陇山古生界;中西部凤翔—麟游地区的砾岩,主要来自北秦岭褶皱带;南部岐山区砾岩,主要来自下伏中元古界官道口群;中部永平—彬县地区砾石主要是来自北秦岭褶皱带,极少量来自下伏中元古界官道口群,为混合物源区。(3)通过对凤翔—麟游区的砾岩做垂向剖面,对其进行砾组分析,发现剖面砾性较为稳定,而砾岩的粒径和砂泥岩透镜体含量明显可以划分三个期次,垂向特征为“顶底粒径细、砂泥含量多,中间粒径粗、砂泥含量少”,反映早白垩世早期,北秦岭地区至少经历了三期不同强度的隆升剥蚀。因此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在早白垩世时期,盆地西南区陇山古生界褶皱系已经隆起成为物源区,同时阻隔北秦岭花岗岩的运移;而中西部和南部为单一物源区,表明渭北隆起在岐山一带虽已见雏形,却并没有阻隔北秦岭花岗岩物源;盆地中部为混合物源区,且物源向盆地内部运移距离较远,表明渭北隆起在彬县南部一带隆起幅度较小。因此,认为早白垩世的渭北隆起西南部、南部已经隆升,但隆升幅度向盆地东部依次递减。通过沉积环境分析,发现现今残存地层的沉积环境主体为冲洪积扇的扇中相和扇端相沉积,而缺少冲洪积扇的扇根相沉积,表明早白垩世盆地沉积南界至少在今渭河地区甚至达秦岭北麓。
赵晓辰[7](2017)在《中国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文中认为南北构造带北部位于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秦祁褶皱带和兴蒙褶皱带四大构造单元的结合交汇部位,是我国北方大陆重要的东、西分界带,更是研究我国大陆东、西部相互影响及转换等关键科学问题的焦点地区,尤其是经历了新生代强烈改造作用的影响之后,其中生代期间的原盆面貌及演化过程等问题均存在较大争议。本论文以南北构造带北部为研究区,并重点讨论其中南段。以大量野外地质剖面、油田、煤田资料及相关测试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野外地质分析法、沉积学、构造学、同位素年代学、低温热年代学、地球化学、物源分析等多种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对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动期次进行划分与讨论,并重点对构造带中南段中生代各主要时期的地层展布特征、物质来源和原盆面貌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南北构造带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研究薄弱或空白区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并结合区域性的地质响应,认为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以来经历了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初、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晚白垩世-古新世中期、始新世以及中新世晚期5期构造变动事件。并据此选取中生代主要时期(晚三叠世延长期、早-中侏罗世延安期和早白垩世),对构造带中南段的原盆面貌特征进行研究,认为南北构造带北部中南段在晚三叠世存在大范围沉积,与东部鄂尔多斯盆地连为一体,且向西部河西走廊地区仍有延伸;早-中侏罗世延安期,印支期形成的多个古隆起被逐渐夷平,全区广泛接受沉积,沉积范围再次扩大;早白垩世初的沉积范围则明显收缩,且与东部鄂尔多斯盆地具有一定的分隔性,至早白垩世晚期,构造活动逐渐减弱,区内南北向的古隆起已被夷平,沉积范围扩大,并最终又一次与鄂尔多斯盆地相连通。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以来构造背景活跃,各期原盆面貌差别明显,其与周邻构造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南北构造带北部中南段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初的构造隆升事件与该期秦祁造山带的强烈隆升密切相关,该事件对研究区中南段晚三叠世早中期的原盆面貌进行了强烈的改造;而北段贺兰山地区虽也存在明显的隆升记录,但其主要为拉张裂陷环境下边部地层发生的相对抬升,可能与鄂尔多斯盆地的旋转和阿拉善地块间的相互作用有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的构造隆升事件主要是受华北周邻板块多向汇聚的影响,在南北构造带北部形成了次一级的挤压汇聚带,造成了该时期广泛而强烈的隆升,使研究区局部地段初显前陆盆地结构,并形成了大量磨拉石建造。晚白垩世-古新世中期的构造隆升事件则具有区域性整体抬升的特征,造成了广泛的地层缺失,其形成可能与晚白垩世中国诸地块与周邻古太平洋和西伯利亚板块的汇聚及其引起的大陆深部地球动力学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始新世的构造隆升事件发生于张性环境之中,主要是由于盆地断陷沉降、盆缘山体强烈隆升所致,两者彼此相关、耦合明显,属于新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周缘裂陷解体事件的一部分,而非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所致。中新世晚期的构造隆升事件则标志着青藏高原隆升的远程效应已抵达南北构造带北部中南段,并表现出南强北弱,自南西向北东扩展的特征。南北构造带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过程的研究,分析和探讨了其中生代以来构造演化的时空格局,建立了研究区内构造演化与周邻构造单元间的大地构造关系,将改造和恢复统一到该区构造动力学演化过程之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依据研究区中新生代演化-改造过程,选取构造带中南段侏罗系延安组和白垩系李洼峡组与马东山-乃家河组三套有利烃源岩层段进行资源潜力评价。延安组烃源岩TOC含量较高,大部分达到好-很好烃源岩级别,干酪根类型以Ⅱ2型和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主体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马东山-乃家河组烃源岩大部分达到较好及以上烃源岩级别,但整体仍处于低成熟阶段。李洼峡组上部烃源岩为较差-非烃源岩级别,下部烃源岩则达到较好-好烃源岩级别,但该组成熟度较高,达到成熟-高成熟阶段。白垩系两套烃源岩的干酪根类型主要以Ⅰ、Ⅱ型为主。结合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结果,认为研究区侏罗-白垩系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远景,尤其是被巨厚的新生界所覆盖地区。
彭思钟[8](2017)在《青海省循化地区早白垩世河口组和上新世临夏组沉积地层地质特征与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盆地中的沉积物可以有效的示踪山脉物源及其隆升历史,盆地的沉积记录是造山带构造热事件及隆升剥蚀的重要信息记录,是研究和反演造山带造山作用的另一捷径。本文从循化地区下白垩统河口组和上新统临夏组沉积地层着手,详细研究其沉积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特征,探讨其沉积特征、物质来源以及盆地性质,确定其古构造环境,为西秦岭-南祁连中生代晚期-新生代地质演化提供详细资料。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和认识:(1)通过岩相学研究,河口组砂岩主要为岩屑砂岩,基质含量在1020%之间,成熟度较高。根据沉积岩岩石组合及沉积环境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两个岩性段。下段为粗碎屑岩段,属冲积扇沉积体系。上段为砂砾岩、砂岩、泥岩韵律层段,属辫状河沉积体系。根据临夏组的岩石组合和沉积环境的差异,将其划分为四个岩性段,由底到顶依次反映了湖泊沉积、咸水湖-半咸水湖泊沉积、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以及曲流河沉积的沉积环境特征。(2)河口组砂岩碎屑组分统计显示,构造背景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和混杂区,物源多来自再旋回造山带以及少数的混合造山带。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其物源区构造背景主要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物源以长英质岩石为主,同时含有古老沉积物。(3)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谱显示,河口组样品具有217260Ma,峰值年龄为249Ma;270371Ma;401506Ma,峰值年龄为480Ma;606931Ma,峰值年龄842Ma;10541546Ma;16582710Ma,峰值年龄为1855Ma六个年龄组,分别对应晚三叠世、晚古生代、早古生代、新元古代、中元古代以及古元古代晚期至新太古代早期6个演化阶段的年龄信息。结合河口组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与周缘区域地质特征,推测循化地区河口组主要物缘来自西秦岭北缘印支期和祁连造山带加里东期的岩浆弧,以及祁连造山带古老的变质基底。(4)综合上述资料,认为青海省循化地区下白垩统河口组沉积盆地原型为断陷盆地。上新统临夏组是由于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碰撞影响下,拉脊山和积石山隆升期间产生的山间盆地。
闫宁云[9](2017)在《我国酒西盆地下白垩统沉积岩色度和磁化率记录的早白垩世气候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白垩纪是地质历史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期间发生的构造-气候事件对当今环境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白垩纪气候变化研究主要依托海相沉积物,来自陆相沉积物的研究相对较少。加强对陆相沉积物记录的气候变化信息研究,是全面认识白垩纪全球构造-气候格局演变的重要途径。我国西北地区白垩纪陆相沉积地层出露连续,其中河西走廊最西端酒西盆地白垩系出露连续、研究程度较高。本文通过对酒西盆地红柳峡剖面下白垩统沉积岩石进行高密度采样,获得了高分辨率的色度和磁化率数值,结合剖面上岩性、沉积相、磁性矿物分析,以及色度和磁化率值变化原因分析,探讨了剖面沉积岩石记录的气候变化过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剖面上色度参数亮度L*为41.18~84.26,平均值59.34;红度a*值范围-1.94~27.44,平均值是4.60;b*值为5.16~34.76,平均值为15.84;a*和b*的变化趋势一致,同L*的变化趋势相反。低频质量磁化率(χlf)值变化范围为0.07~60.96×10-8m3/kg,平均10.92×10-8m3/kg;高频质量磁化率(χhf)值为0.07~56.77×10-8m3/kg,平均值为10.70×10-8m3/kg;百分频率磁化率(χfd%)值为0~24.44%(平均1.84%);χlf和χhf的变化趋势一致,与χfd%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2、剖面上沉积岩石磁化率和色度的变化特征:当岩石碎屑颗粒细时(如泥岩),a*、b*和磁化率都比较高,L*较低;当岩石碎屑颗粒粗时(如粗砂岩),a*、b*和磁化率值较小,L*较高;红色系、棕色系沉积岩的a*、b*和磁化率较高,L*值较低,而灰白色系沉积岩的a*、b*和磁化率均较低,L*值较高;沉积环境为辫状河相和曲流河相时a*、b*较高,磁化率值在冲积扇相等不稳定环境下较高,沉积环境稳定时,色度值和磁化率普遍较低。此外,深湖-半深湖相的超顺磁物质含量较高。3、不同沉积相中磁性矿物种类及含量不同。冲积扇沉积岩磁性矿物主要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少量赤铁矿出现在红色系、棕色系样品中,褐色系的粉砂岩中含有磁黄铁矿或铁的氢氧化物(针铁矿、纤铁矿);扇三角洲相沉积岩中磁性矿物主要是磁铁矿和磁赤铁矿,磁黄铁矿或纤铁矿、针铁矿的含量较少。深湖-半深湖相的磁性矿物主要是磁赤铁矿和磁铁矿,以及少量针铁矿、纤铁矿。辫状河相沉积的磁性矿物有磁赤铁矿、磁铁矿、赤铁矿和少量的磁黄铁矿或铁的氢氧化物(如:纤铁矿)。曲流河相沉积岩中磁性矿物主要是磁赤铁矿、磁铁矿,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含量较少。4、将色度参数同TFe、Mn、Si O2、Ca CO3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中,色度受不同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总体来说,a*与b*受Fe元素的影响较大,L*受Ca CO3和Si O2的共同影响,在扇三角洲相、深湖相相、半深湖相和辫状河相沉积阶段,Mn对a*的影响也较大。5、结合剖面沉积相和色度、磁化率曲线变化趋势,可将剖面分为4个气候变化过程:第Ⅰ阶段为冲积扇相,a*和χlf波动相对较小,a*和χlf平均值较低,为温暖半干旱气候阶段;第Ⅱ阶段为冲积扇相和扇三角洲相,a*比较稳定且平均值最低,χlf波动范围较大,且平均值最高,与第Ⅰ阶段相比,温度降低,湿度增加,为冷湿气候阶段;第Ⅲ阶段为深湖-半深湖相沉积,χlf平均值最低,a*平均值较高,与Ⅰ、Ⅱ阶段相比,温度逐渐升高,湿度逐渐降低,代表温暖干旱气候;第Ⅳ阶段为辫状河相和曲流河相,a*平均值最大,χlf平均值仅次于第Ⅱ阶段,代表温热湿润气候环境;在各气候阶段又存在短时期的气候波动。酒西盆地气候变化总体上与全球气候变化同步。
骆玲玲[10](2017)在《兰州、六盘山盆地地层中钙结核碳、氧同位素与早白垩世和渐新世大气CO2浓度》文中指出白垩纪-古近纪是全球气候转变的重要时期,显着特征是从白垩纪-始新世“温室地球”经过渐新世-中新世阶段性降温,转变为第四纪“冰期地球”,大气CO2浓度从白垩纪-始新世极端高值状态经过渐新世-中新世阶段性降低,在第四纪达到中生代以来的最低值阶段。大气CO2浓度重建是认识过去气候变化机制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获得的白垩纪-古近纪期间的记录还很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对全球中-新生代气候变化机制及碳循环的全面认识。在我国西北地区兰州盆地和六盘山盆地,广泛发育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地层,这些地层中产出有不同发育程度的古土壤层,并含有钙结核,为利用钙结核研究大气CO2浓度提供了理想的材料。本文通过对兰州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六盘山群、渐新统寺口子组中钙结核层岩石特征观察和碳、氧同位素测量,结合现有磁性地层年代结果,利用成壤碳酸盐法重建了兰州盆地和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渐新世时期的古大气CO2浓度。取得如下成果:1.兰州盆地下白垩统钙结核产于河口群第2组(2层)和第7组(2层)中,沉积环境为冲积扇远端和三角洲前缘。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钙结核产于六盘山群下部三桥组上段和和尚铺组下段(共5层),沉积环境为河流相。六盘山盆地渐新统寺口子组钙结核有12层,产于三角洲砂岩中。钙结核主要分布在古土壤层、土壤化泥质砂岩层中,形态呈不规则状。由石英、长石砂屑和泥质、钙质胶结物组成。钙质胶结物为微晶、细晶状方解石,是在成土过程中形成的。2.获得了兰州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下部及上部钙结核δ13C值为-5.923‰-1.558‰(平均值为-3.504‰),δ18O值为-9.467‰-3.012‰(平均值为-4.649‰)。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六盘山群下部地层中钙结核δ13C值为-4.140‰-2.501‰(平均值为-3.493‰),δ18O值为-10.727‰-7.865‰(平均值为-9.195‰)。寺口子剖面渐新统寺口子组下部钙结核δ13C的值在-5.729‰-3.655‰之间(平均值为-4.125‰),δ18O值在-13.868‰-3.880‰之间(平均值为-6.014‰)。石岘子剖面渐新统寺口子组下部δ13C值在-8.615‰-4.095‰之间(平均值为-6.507‰),δ18O值为-8.036‰-5.269‰(平均值为-6.846‰)。3.利用古土壤钙结核碳、氧同位素估算兰州盆地和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以及晚渐新世古大气CO2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5071743 ppmv、1221002 ppmv。早白垩世Berriasian-Valanginian期大气CO2浓度在5071244 ppmv,早Barremian期大气CO2浓度在527969 ppmv,浓度较低;晚期(Early-Albian)古大气CO2浓度在10151743 ppmv。晚渐新世大气CO2浓度波动范围较大,平均值接近其他方法获得的结果。
二、兰州-民和盆地早白垩世的沉积环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兰州-民和盆地早白垩世的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青藏高原东北缘民和盆地地貌演化及景观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地貌学与红层景观研究进展 |
1.3.2 数字地貌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构造 |
2.2.1 地史背景 |
2.2.2 主要构造演化阶段 |
2.3 地层特征 |
2.3.1 元古界 |
2.3.2 古生界 |
2.3.3 中生代 |
2.3.4 新生代 |
第3章 晚新生代以来的地貌演化 |
3.1 民和盆地夷平面特征 |
3.2 夷平面上沉积物特征与沉积演化 |
3.2.1 岩性特征 |
3.2.2 沉积演化阶段 |
3.3 大通河水系演化特征 |
3.3.1 大通河水系主要演化阶段 |
3.3.2 大通河下游水系演化趋势 |
3.4 湟水河水系演化特征 |
3.4.1 阶地序列 |
3.4.2 水系演化 |
3.5 宏观地貌演化过程 |
3.6 本章小节 |
第4章 地形特征与流域地貌 |
4.1 坡度和坡向 |
4.1.1 坡度 |
4.1.2 坡向 |
4.2 地形起伏度 |
4.3 流域水系 |
4.4 流域盆地 |
4.5 流域构造强度 |
4.6 水系密度与断裂带 |
4.7 本章小节 |
第5章 地貌景观与成因 |
5.1 地貌景观特征 |
5.1.1 丹霞地貌 |
5.1.2 彩丘地貌 |
5.1.3 黄土地貌 |
5.1.4 沟谷地貌 |
5.2 景观与地貌演化 |
5.2.1 物质基础 |
5.2.2 新构造运动 |
5.3 外动力因素 |
5.3.1 水系 |
5.3.2 气候 |
5.4 红层景观的成景塑形阶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性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主要大地构造单元 |
2.1.1 柴达木盆地 |
2.1.2 阿尔金断裂带 |
2.1.3 祁连山构造带 |
2.1.4 东昆仑-祁漫塔格 |
2.2 中生代主要构造事件 |
2.2.1 古特提斯洋闭合相关构造事件 |
2.2.2 中特提斯洋演化相关构造事件 |
2.3 柴达木盆地中生代沉积特征 |
2.3.1 侏罗纪沉积特征 |
2.3.2 白垩纪沉积特征 |
2.3.3 小结 |
2.4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层序 |
3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沉积充填过程 |
3.1 晚中生代沉积格架 |
3.1.1 路乐河沉积剖面 |
3.1.2 红山沉积剖面 |
3.1.3 旺尕秀沉积剖面 |
3.1.4 沉积特征对比 |
3.2 晚中生代物源特征 |
3.2.1 采样及测试 |
3.2.2 测试结果及分析方法 |
3.2.3 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分析 |
3.2.4 物源分析 |
3.3 小结 |
4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断裂特征 |
4.1 平面断裂特征 |
4.1.1 断裂识别的标志 |
4.1.2 断裂变形特征 |
4.2 剖面结构特征 |
4.2.1 冷湖地区 |
4.2.2 路乐河地区 |
4.2.3 红山地区 |
4.3 柴北缘晚中生代断裂发育特征 |
5 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构造演化 |
5.1 柴达木盆地晚中生代性质分析 |
5.1.1 早中侏罗世断陷 |
5.1.2 晚侏罗世伸展型坳陷 |
5.1.3 早白垩世挤压性坳陷 |
5.1.4 柴北缘晚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过程 |
5.2 中国中西部地区晚中生代盆地对比 |
5.2.1 侏罗纪盆地类型划分与对比 |
5.2.2 白垩纪盆地类型划分与对比 |
5.2.3 地球动力学分析 |
5.3 对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甘肃兰州-民和盆地巨龙形类蜥脚类恐龙的系统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巨龙形类恐龙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兰州-民和盆地标本的产地和层位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兰州-民和盆地地质概况 |
2.3 兰州民和盆地标本的层位 |
第三章 兰州-民和盆地巨龙形类恐龙化石标本的特征 |
3.1 骨骼化石标本的记述 |
3.2 巨龙形类骨骼形态特征 |
3.3 与其他巨龙形类恐龙骨骼形态对比 |
第四章 巨龙形类恐龙系统分析 |
4.1 分支系统分析原理与方法 |
4.2 分支系统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系统发育分析所使用的特征列表 |
附录2 分支系统分析的分类群、地质年代、地理分布 |
(4)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项目依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微体古生物学方法 |
1.4.2.2 地层对比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6 技术路线 |
1.7 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2.1 阜新-义县盆地构造概况 |
2.2.2 内蒙古平庄盆地构造概况 |
2.3 研究区地层序列特征 |
2.4 研究区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
2.5 研究区白垩纪岩浆活动 |
第三章 研究现状 |
3.1 白垩纪地层研究现状 |
3.2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孙家湾组的时代归属 |
3.2.1 孙家湾组与阜新组、“半拉山组” |
3.2.2 孙家湾组与辽北泉头组 |
3.2.3 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 |
3.2.4 孙家湾组与大兴庄组 |
3.2.5 孙家湾组与张老公屯组 |
3.2.6 孙家湾组与大峪组 |
3.3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白垩纪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
3.3.1 热河生物群 |
3.3.2 阜新生物群 |
3.3.3 孙家湾生物群 |
3.4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同位素年代地层研究现状 |
3.5 辽西白垩纪沉积学研究现状 |
第四章 研究剖面描述 |
4.1 阜新-义县盆地 |
4.1.1 海州露天矿剖面 |
4.1.2 半拉山剖面 |
4.1.3 阜新宫官营子-上玍木营子剖面 |
4.1.4 阜新-义县盆地其它剖面 |
4.2 辽西地区其它代表性剖面 |
4.2.1 于寺北剖面 |
4.2.2 黑水三家东北剖面 |
4.3 内蒙古平庄盆地朝阳沟北沟剖面 |
第五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
5.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生物地层 |
5.1.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孢粉化石组合及特征 |
5.1.2 特殊孢粉类型的生物地层意义 |
5.1.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孢粉组合时代及与邻区对比 |
5.2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介形类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
5.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轮藻生物地层 |
5.3.1 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 |
5.3.2 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 |
5.3.3 轮藻化石系统描述 |
5.4 阜新组同位素测年结果 |
5.5 阜新组地质时代讨论 |
第六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探讨 |
6.1 孙家湾组生物地层及其时代指示 |
6.1.1 孙家湾组孢粉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
6.1.2 孙家湾组介形类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
6.2 同位素年代地层学 |
6.3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沉积演化特征 |
6.4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古气候演化特征 |
6.5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 |
(5)江西广丰晚白垩世周田组沉积特征与古气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古土壤的鉴别标志 |
1.4.2 古气候参数计算公式 |
1.5 论文进展及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 |
2.1 构造 |
2.2 地层 |
3 露头沉积岩石特征 |
3.1 实测剖面野外形态特征 |
3.2 砾石统计 |
3.3 砂岩碎屑组成及粒度分析 |
3.3.1 碎屑颗粒和填隙物的结构和组成 |
3.3.2 气候指数(F/Q)和构造指数(L/Q) |
3.3.3 粒度分析 |
4 样品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降水量和温度估算 |
4.1 主量元素的古气候意义 |
4.1.1 古风化程度 |
5 成壤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特征 |
5.1 成壤碳酸盐岩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
5.2 钙质结核样品判别 |
5.2.1 成壤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测试结果及pCO_2估算 |
5.2.2 大气pCO_2计算 |
6 沉积环境与古气候讨论 |
6.1 沉积环境分析 |
6.2 古气候对比和分析 |
6.3 古气候定量分析 |
6.4 古气候意义 |
7 结论 |
致谢 |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6)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早白垩世宜君组沉积环境及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外学者对砾岩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学者对砾岩的研究进展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
2.1.1 研究区的位置 |
2.1.2 工作区大地构造环境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2.1 构造单元划分 |
2.2.2 .盆地构造演化阶段 |
2.3 盆地西南部早白垩世宜君、洛河组地层 |
2.3.1 地层划分 |
2.3.2 白垩纪地层的分布及特征 |
2.3.3 白垩系宜君、洛河组岩性特征 |
第三章 白垩纪的构造背景及后期改造 |
3.1 沉降—沉积发生的构造背景 |
3.1.1 晚侏罗世末的强挤压变形 |
3.1.2 地层的接触关系 |
3.1.3 早白垩世的弱伸展环境 |
3.2 后期的改造特征 |
3.2.1 下白垩统现今构造面貌 |
3.2.2 晚白垩世以来构造特征和改造特点 |
3.3 早白垩世原盆沉积厚度恢复 |
3.3.1 方法的选择 |
3.3.2 剥蚀厚度恢复 |
3.3.3 剥蚀厚度恢复的基本特征 |
第四章 早白垩世砾岩物源及沉积环境分析 |
4.1 地层特征和技术路线及工作方法 |
4.1.1 地层特征 |
4.1.2 周邻地层 |
4.1.3 具体的工作方法和步骤 |
4.2 砾岩组构统计分析 |
4.2.1 砾石的砾性分析 |
4.2.2 砾石的粒度分析 |
4.2.3 砾石的砾态分析 |
4.2.4 砾向分析 |
4.3 沉积环境分析 |
4.3.1 现今冲洪积扇体的特征 |
4.3.2 宜君组砾岩的野外宏观特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白垩世沉积演化 |
4.5.1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早白垩世早期沉积环境分析 |
4.5.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早白垩世中期沉积演化特征 |
4.5.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早白垩世晚期沉积演化特征 |
第五章 早白垩世宜君组砾岩的研究对盆地西南缘构造意义 |
5.1 宜君组砾岩的整体特征 |
5.2 沉积条件分析 |
5.3 地质意义 |
5.3.1 秦岭造山带对鄂尔多斯盆地的影响 |
5.3.2 对渭北隆起发育时限的约束 |
5.3.3 早白垩世原始盆地南界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中国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原盆恢复及后期改造 |
1.2.2 南北构造带北部研究现状 |
1.2.3 拟解决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性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
2.2.1 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 |
2.2.2 周邻构造单元特征 |
2.3 地球物理场特征 |
2.3.1 重力场特征 |
2.3.2 磁力场特征 |
2.4 地层分布特征 |
2.4.1 早古生代地层 |
2.4.2 晚古生代地层 |
2.4.3 中生代地层 |
2.4.4 新生代地层 |
第三章 构造带地质构造特征 |
3.1 主要断裂特征 |
3.2 分区特征 |
3.2.1 马家滩段 |
3.2.2 甜水堡段 |
3.2.3 沙井子段 |
3.2.4 彭阳段 |
3.2.5 华亭-陇县段 |
3.2.6 成因机制探讨 |
3.3 构造样式 |
3.3.1 挤压构造样式 |
3.3.2 伸展构造样式 |
3.3.3 走滑构造样式 |
3.3.4 反转构造样式 |
第四章 中-新生代构造变动期次及其响应 |
4.1 南北构造带北部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 |
4.1.1 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简介 |
4.1.2 样品分布及描述 |
4.1.3 裂变径迹测年结果 |
4.2 关键地区探讨 |
4.2.1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侧接地区 |
4.2.2 香山-天景山地区 |
4.3 主要构造事件及其地质响应 |
4.3.1 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初 |
4.3.2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 |
4.3.3 晚白垩世-古新世中期 |
4.3.4 始新世 |
4.3.5 中新世晚期 |
第五章 中生代主要时期原盆面貌特征 |
5.1 晚三叠世延长期原盆面貌恢复 |
5.1.1 上三叠统残留地层分布 |
5.1.2 沉积物源特征 |
5.1.3 原盆面貌特征 |
5.2 早中侏罗世延安期原盆面貌恢复 |
5.2.1 延安组残留地层分布 |
5.2.2 沉积物源特征 |
5.2.3 原盆面貌特征 |
5.3 早白垩世原盆面貌恢复 |
5.3.1 下白垩统残留地层分布 |
5.3.2 沉积物源特征 |
5.3.3 原盆面貌特征 |
第六章 中生代构造演化及动力学背景与后期改造 |
6.1 前中生代构造背景 |
6.2 中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 |
6.2.1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初 |
6.2.2 早侏罗世初-晚侏罗世 |
6.2.3 早白垩世初-晚白垩世 |
6.3 新生代后期改造特征 |
6.3.1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裂陷解体事件 |
6.3.2 弧形构造带的扩展 |
6.4 小结 |
第七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资源潜力的影响 |
7.1 侏罗系油气资源潜力 |
7.1.1 烃源岩展布特征 |
7.1.2 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
7.2 白垩系油气资源潜力 |
7.2.1 烃源岩展布特征 |
7.2.2 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
7.3 油气远景评价 |
主要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青海省循化地区早白垩世河口组和上新世临夏组沉积地层地质特征与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其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室内预研究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3 实验测试方法 |
1.5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背景与构造分区 |
2.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3 区域地层 |
2.3.1 变质地层 |
2.3.2 沉积地层 |
2.4 区域岩浆岩 |
2.4.1 祁连岩浆带(化隆微地块) |
2.4.2 西秦岭西段北缘岩浆带 |
2.5 区域构造 |
2.5.1 断裂构造 |
2.5.2 褶皱构造 |
第三章 循化地区早白垩世河口组地质特征 |
3.1 河口组地层沿革及时代归属 |
3.2 河口组地层划分及实测剖面 |
3.2.1 河口组地层单位划分 |
3.2.2 河口组实测剖面 |
3.3 河口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3.4 河口组砂岩碎屑组分分析 |
3.4.1 砂岩岩相学分析 |
3.4.2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 |
3.5 河口组砾石统计分析 |
3.5.1 砾石研究意义 |
3.5.2 采集方法及采样位置 |
3.5.3 成分和磨圆度分析 |
3.5.4 粒度分析 |
3.6 河口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 |
3.6.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6.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6.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6.4 源岩风化分析 |
3.6.5 构造环境及物源属性分析 |
3.7 河口组砂岩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 |
3.7.1 采样位置 |
3.7.2 锆石形态特征及年龄分布特征 |
3.7.3 碎屑锆石年龄谱信息及物源分析 |
3.8 河口组物源综合讨论 |
第四章 循化地区上新世临夏组地质特征 |
4.1 临夏组地层沿革 |
4.2 临夏组地层时代归属 |
4.3 临夏组地层划分及实测剖面 |
4.3.1 临夏组地层划分 |
4.3.2 临夏组实测剖面岩性组合特征 |
4.4 临夏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
第五章 讨论 |
5.1 早白垩世盆地演化 |
5.2 上新世盆地演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6.1 结论 |
6.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酒西盆地下白垩统沉积岩色度和磁化率记录的早白垩世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垩纪气候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论文概况 |
1.3.1 技术路线 |
1.3.2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酒西盆地地理地质背景 |
2.1 酒西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
2.2 酒西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质构造 |
2.2.2 岩浆岩 |
2.2.3 地层 |
第三章 红柳峡下白垩统地层层序与沉积环境 |
3.1 地层层序 |
3.2 沉积环境 |
3.3 地层年代 |
第四章 酒西盆地下白垩统沉积岩色度、磁化率测量与分析 |
4.1 色度和磁化率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
4.1.1 色度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
4.1.1.1 色度的基本原理 |
4.1.1.2 色度的应用 |
4.1.2 磁化率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
4.1.2.1 磁化率的基本原理 |
4.1.2.2 磁化率的应用 |
4.2 样品的测量和分析 |
4.2.1 野外采样及实验方法概述 |
4.2.2 实验数据分析 |
4.2.2.1 色度值 |
4.2.2.2 磁化率值 |
第五章 色度和磁化率值变化原因分析 |
5.1 岩石磁学测量 |
5.1.1 等温剩磁分析 |
5.1.2 低、高温磁化率曲线分析 |
5.2 沉积岩元素分析 |
5.2.1 χ_(lf)、a~*与化学元素环境指标分析 |
5.2.2 元素与色度参数相关性分析 |
第六章 酒西盆地下白垩统沉积岩记录的气候变化 |
6.1 酒西盆地下白垩统沉积岩记录的气候变化 |
6.2 红柳峡剖面记录的气候状态与全球变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兰州、六盘山盆地地层中钙结核碳、氧同位素与早白垩世和渐新世大气CO2浓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白垩纪-古近纪气候及陆地古环境演变背景 |
1.1.1 白垩纪气候研究进展 |
1.1.2 古近纪气候环境研究进展 |
1.2 白垩纪-古近纪大气CO_2浓度研究现状 |
1.3 利用成壤碳酸盐重建大气CO_2含量研究进展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5 论文概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地质概况 |
2.1 兰州盆地、六盘山自然地理背景 |
2.1.1 兰州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六盘山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兰州盆地地质概况 |
2.2.2 六盘山盆地地质概况 |
第三章 兰州、六盘山盆地钙结核层位与特征 |
3.1 地层层序与年代框架 |
3.1.1 兰州盆地下白垩统层序及磁性地层年代 |
3.1.2 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渐新统地层层序及磁性年代 |
3.1.3 钙结核层位磁性地层年代 |
3.2 沉积环境 |
3.2.1 兰州盆地河口群沉积相 |
3.2.2 六盘山地区六盘山群沉积相 |
3.2.3 六盘山地区寺口子组沉积相 |
3.3 钙结核岩石学特征 |
第四章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4.1 样品采集 |
4.2 样品测试 |
第五章 钙结核碳、氧同位素组成 |
5.1 钙结核碳、氧同位素组成 |
5.2 成岩作用对同位素数据影响判别 |
第六章 大气CO_2浓度重建 |
6.1 研究区古地理及古气候背景 |
6.2 兰州、六盘山盆地古大气CO_2浓度重建 |
6.2.1 成壤碳酸盐法恢复古大气CO_2浓度方法 |
6.2.2 古大气CO_2浓度估算结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兰州-民和盆地早白垩世的沉积环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青藏高原东北缘民和盆地地貌演化及景观特征分析[D]. 王汉青.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柴达木盆地北缘晚中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D]. 张晨雨. 浙江大学, 2020
- [3]甘肃兰州-民和盆地巨龙形类蜥脚类恐龙的系统演化[D]. 马箫忆.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4]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D]. 王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江西广丰晚白垩世周田组沉积特征与古气候分析[D]. 王宇佳.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6]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早白垩世宜君组沉积环境及构造意义[D]. 禹江. 长安大学, 2018(01)
- [7]中国南北构造带北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后期改造[D]. 赵晓辰. 西北大学, 2017(03)
- [8]青海省循化地区早白垩世河口组和上新世临夏组沉积地层地质特征与构造意义[D]. 彭思钟. 长安大学, 2017(04)
- [9]我国酒西盆地下白垩统沉积岩色度和磁化率记录的早白垩世气候变化[D]. 闫宁云. 兰州大学, 2017(05)
- [10]兰州、六盘山盆地地层中钙结核碳、氧同位素与早白垩世和渐新世大气CO2浓度[D]. 骆玲玲. 兰州大学, 2017(07)